第十二讲-煤炭洗选教程文件

第十二讲-煤炭洗选教程文件
第十二讲-煤炭洗选教程文件

第十二讲煤炭洗选

本讲的主要内容是与煤炭洗选相关的煤炭概况(煤的形成、种类、物化特性等)、煤炭洗选技术与工艺(跳汰、重介、旋流器等工艺特点)、煤炭洗选行业的新技术与新工艺。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在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总量中,煤炭占94.3%,石油和天然气仅占5.7%。我国又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约占70%。长期以来,国内70%的燃料和工业动力、60%的化工原料和60%的民用商品能源,都是由煤炭提供的。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在今后50年内我国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格局不会有根本性变化。

大量的原煤直接燃烧造成的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02年我国烟尘排放量为1012Mt,SO2排放量为1926Mt,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的30%,而燃煤造成的烟尘和SO2排放量分别占到70%和85%。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煤炭的转化燃烧率,国家和用户对煤炭质量和品种的要求日趋严格,使围绕煤炭洁净加工与利用的洁净煤技术形成蓬勃发展的态势。

发展选煤是保护环境的需要,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耗大国,在一次能源构成中煤炭占据3/4的高额比重,而且这样的态

势直到21世纪初叶不会改变。然而,大量燃用煤炭已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且将随煤炭生产量和消耗量的增加而日趋严重。选煤是洁净煤技术的源头和基础,是现阶段最为成熟,最为经济的手段。因此,在洁净煤技术起步时期,首先要加速发展选煤。洗选煤市场份额的增大,将为选煤的发展拓宽道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产煤国家的多年经验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多数煤矿来说,选煤厂是不可缺少的生产环节。

选煤是使用物理、物理化学方法,将原煤分成不同质量、规格产品的加工过程。选煤可以出去煤中的杂质,包括矸石和50%~70%的硫,提高煤炭产品的质量、增加煤炭品种、减少无效运输、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减少SO2、NOx和烟尘的排放量。选煤还是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选煤已成为煤炭工业现代化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洁净煤技术中的源头技术,是煤炭深加工的基础和前提。我国选煤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建立起自己的选煤工业,经历了两次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洗煤保钢”为主要内容的选煤大发展,是原煤入选比例由1970年的10%增长到1980年的17%,基本满足了我国钢铁工业对炼焦煤质的要求;2000年以来,选煤工业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到2005年,我国原煤入选比例达到33%。

一、与选煤相关的煤炭概况

1、煤炭的形成及组成

煤是有远古死亡植物残骸没入水中经过生物化学作用,然后被地层覆盖并经过地质化学作用形成的有机生物岩,它是主要由C、H、O、N等元素组成的有机成分和少量矿物杂质一起构成的复杂混合物,即煤是由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两部分构成。

无机组分包括水分和矿物杂质,它们构成煤的不可燃部分,在多数情况下,它们是对煤的加工利用起不良影响的有害部分。

煤中的有机组分主要是由C、H、O、N、S等元素构成的具有不规则构造的空间聚合体,其基本结构单元是以缩合芳香烃为主体,在其侧链上带有官能团的大分子。它是煤的主要成分,也是煤炭加工利用的主要对象。

2、煤炭的煤化种类

根据成煤物质以及成煤条件的不同,可以把煤划分为三大类:腐植煤、残植煤和腐泥煤。

腐植煤是由高等植物经过成煤过程中复杂的生化和地质变化作用生成。它是自然界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大的煤。近代的煤炭利用及化学加工主要是建立在腐植煤基础上。

腐植煤根据煤化程度(即成煤植物在生物、地质化学作用下达到的化学成熟程度)的不同,可区分为泥炭、褐煤、

烟煤和无烟煤四大类。其中烟煤是自然界中最重要、分布最广、品种最多的煤种。

残植煤是由高等植物残骸中对生物化学作用最稳定的组分富集而成,在自然界中的储量很少。

腐泥煤主要由湖沼或浅水海湾中藻类等低等植物形成。其储量大大低于腐植煤类,故工业作用不大。

3、煤炭主要指标

(1)水分:内在水分与表面水分为煤炭全水分。不论何种水分增高,都使发热量下降,热量损失增加。燃烧过程每蒸发1kg水,约需600kcal热量。洗选不能改变煤的内在水分,但可脱出大部分表面水分。原煤、筛选煤或洗选煤的表面水分均不得超过8%。过高的表面水分即影响使用价值又给用户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2)灰分

煤炭燃烧后,不可燃的矿物残渣是煤的灰分。煤中灰分的测定是将一克分析煤样在815+10℃的温度下完全燃烧,剩下残渣的重量百分率即为式样的灰分。

煤灰几乎全部来源于煤中的矿物质,但煤在燃烧时,矿物质大部分被氧化、分解,并失去结晶水,因此,煤灰的组成和含量与煤中矿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差别很大。我们一般说的煤的“灰分”实际上就是煤灰产率。

煤中的矿物质有内在矿物质和外在矿物质之分。内在矿

物质又包括两部分,即植物本身所含的矿物质和煤生成过程中进入煤中的矿物质。外在矿物质是指在煤的开采过程中,煤矿的顶板、底板和夹石层的煤矸石混入煤中所形成的物质。其化学组成较为复杂,主要包括Si、Al、Fe、Mg、Ca、Na、K、S和P等元素,它们常以碳酸盐、硅酸盐、硫酸盐、硫化物、氯化物及氧化物等形式存在。外来矿物质可用洗煤的方法去除。

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煤灰是有害物质,灰含量多不仅其分解时要多消耗热量,而且在排渣时还会带走更多的余热,在燃烧过程中,沉积在受热面上可能会造成腐蚀和导致传热效率降低。

煤中的灰分对炼焦过程有较大的影响,煤中的灰分每增加0.8%,则导致焦炭中的灰分增加1%,焦炭的强度下降2%。灰分高的焦炭用作高炉炼铁时,则降低高炉的热效率和助剂的消耗量,因此炼焦多采用灰分小的洗精煤做原料。

所以原煤灰分大于25%时洗选加工,排除矸石。易洗煤的产品灰分在15%左右或更低,难洗煤的产品灰分在20%∽24%之间。

(3)硫分

硫在煤中以三种形式存在,即有机硫、硫铁矿硫(黄铁矿和白铁矿硫等形式存在的硫)和硫酸盐硫。硫在煤中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一般为0.1%—5%。

硫虽能燃烧放热,但它确实极为有害的成分。煤中硫分是煤烟中SOX和NOX的直接来源,还会造成设备腐蚀、堵灰和泄漏,严重影响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低、中、高硫煤中硫分分别小于1%、1%~3%、大于3%。

(4)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

在煤燃烧的过程中,煤中的矿物质大多数都需要热量进行分解,所以煤中矿物质越多(灰分产率越高),煤的发热量越低,一般没得灰分产率每增加1%,其发热量降低约370J/g。当煤风化以后,煤中氧含量显著中增加,碳、氧含量降低,导致煤的发热量降低。

4、我国煤炭的煤质特征

我国煤炭以低灰和低中灰煤为主,占65%以上。其中,特低灰煤(灰分<10%)占21.6%;低中灰煤(10%~20%)占43.9%;中灰煤(20%—30%)占32.7%;中高和高灰煤占1.8%。

我国煤炭硫分较低,以特低硫和低硫煤为主,占56.07%;低中硫和中硫煤占32.46%;中高硫煤占8.27%;特高硫煤占3.2%。

我国的煤炭分类方案于1958年试行,1986年10月又颁布了新的分类国家标准。新的煤炭国家分类标准,首先根据煤的变质程度将所有煤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三大类。

对无烟煤和褐煤,再按照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途径,又各分为3个和2个小类,即无烟煤一号(WY1),无烟煤二号(WY2),无烟煤三号(WY3)和褐煤一号(HM1),褐煤二号(HM)。

烟煤按照煤化程度和黏结性能,范围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黏煤、弱黏煤、不黏煤、长焰煤等12小类

5、我国煤炭资源的概况

我国煤炭资源的探明储量为114.5Gt(109t),占全球总额的13.90%。中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在全部一次能源的消费的构成中煤炭占了70%。

中国与煤炭有关的行业数量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中数量最多、最全的。主要用途包括发电、冶金、建材、化工、工业炉窖、碳素、民用等多种行业。中国煤炭资源的分布遍及全国28个省区,煤种分类包括了褐煤、烟煤、无烟煤等所有品种。

二、煤炭洗选煤技术与工艺

(一)洗选工艺流程

煤炭加工、矸石处理、材料和设备输送等构成了矿井地面系统。其中地面煤炭加工系统由受煤、筛分、破碎、选煤、储存、装车等主要环节构成。是矿井地面生产的主体。

1、受煤:受煤是在井口附近设有一定容量的煤仓,接

受井下提升到地面的煤炭,保证井口上下均衡连续生产。

2、筛分:用带孔的筛面把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分成各种粒极的作业叫筛分。筛分所用的机器叫筛分机或者筛子。

在选煤厂中,筛分作业广泛地用于原煤准备和处理上。按照筛分方式不同,分为干法筛分和湿法筛分。

3、破碎:把大块物料粉碎成小颗粒的过程叫做破碎。用于破碎的机器叫做破碎机。在选煤厂中破碎作业主要有以下要求:

(1)适应入选颗粒的要求;精选机械所能处理的煤炭颗粒有一定的范围度,超过这个范围的大块要经过破碎才能洗选。

(2)有些煤快是煤与矸石夹杂而生的夹矸煤,为了从中选出精煤,需要破碎成更小的颗粒,使煤和矸煤分离

(3)满足用户的颗粒要求,把选后的产品或煤快粉碎到一定的粒度

物料粉碎主要用机械方法,有压碎、劈碎、折断、击碎、磨碎等几种主要方式。

4、选煤:是利用与其它物质的不同物理、物理-化学性质,在选煤厂内用机械方法去处混在原煤中的杂质,把它分成不同质量、规格的产品,以适应不同有户的需求。

按照选煤厂的位置与煤矿的关选煤厂可以分为:矿井

选煤厂、群矿选煤厂、中心选煤厂和用户选煤厂;我国现有的洗煤厂大多是矿井洗煤厂。现代化的洗煤厂是一个由许多作业组成的连续机械加工过程。

5、存储:为调节产、运、销之间产生的不平衡,保证矿井和运输部门正常和均衡生产而设定的有一定容量的煤仓,接受生产成品煤炭,保证能顺利出厂,进入最后的装车阶段。

6、装车:包括装车仓、定量装车系统、平车和外运专用线等。

(二)煤炭洗选方法

煤炭洗选是利用煤和杂质(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物理、化学或微生物分选的方法使煤和杂质有效分离,并加工成质量均匀、用途不同的煤炭产品的一种加工技术。

按选煤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物理选煤、物理化学选煤、化学选煤及微生物选煤等。

物理选煤是根据煤炭和杂质物理性质(如粒度、密度、硬度、磁性及电性等)上的差异进行分选,主要的物理分选方法有①重力选煤,包括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斜槽选煤、摇床选煤、风力选煤等。②电磁选,利用煤和杂质的电磁性能差异进行分选,这种方法在选煤实际生产中没有应用。

物理化学选煤—浮游选煤(简称浮选),是依据矿物表

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进行分选,目前使用的浮选设备很多,主要包括机械搅拌式浮选和无无机械搅拌式浮选两种。

化学选煤是借助化学反应使煤中有用成分富集,除去杂质和有害成分的工艺过程。目前在实验室常用化学的方法脱硫。根据常用的化学药剂种类和反应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碱处理、氧化法和溶剂萃取等。

微生物选煤是用某些自养性和异养性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其代谢产物从煤中溶浸硫,达到脱硫的目的。

物理选煤和物理化学选煤技术是实际选煤生产中常用的技术,一般可有效脱除煤中无机硫(黄铁矿硫),化学选煤和微生物选煤还可脱除煤中的有机硫。目前工业化生产中常用的选煤方法为跳汰、重介、浮选等选煤方法,此外干法选煤近几年发展也很快。

一般来说,选煤厂由以下主要工艺组成。

(1)原煤准备:包括原煤的接受、储存、破碎和筛分。

(2)原煤的分选:目前国内的主要分选工艺包括跳汰-浮选联合流程;重介-浮选联合流程;跳汰-重介-浮选联合流程;块煤重介-末煤重介旋流器分选流程;此外还有单跳汰和单重介流程。

(3)产品脱水:包括块煤和末煤的脱水,浮选精煤脱水,煤泥脱水。2 L' {" \. u: _8 I" H, R m

(4)产品干燥:利用热能对煤进行干燥,一般在比较

严寒的地区采用。

(5)煤泥水的处理。

我国现行的选煤厂主要有以下几种工艺:①大于0.5mm级的煤,一般用跳汰、重介选或跳汰重介组合分选;②小于0.5mm级的煤,一般用浮选或煤泥重介选;③特大块煤一般采用手选或动筛选,或者重筛选。

(三)洗选工艺

1、跳汰选煤

跳汰选煤是主要的煤炭分选工艺,它的优点在于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操作维修方便、处理能力大且有足够的分选精确度;另外,跳汰选煤入料粒度范围宽,能处理15mm—150mm粒级原料煤。跳汰选煤的适应性较强,主要应用于洗选中等难选到易选的煤种。是否采用跳汰方法选煤关键看原煤的可选性,原则上中等可选、易选的和极易选原煤都应采用跳汰选煤方法。难选煤是用跳汰选还是用重介选,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对极难选煤,应采用重介选煤方法,以求得高质量和高效益在我国使用较多的国产跳汰机有SKT、X 系列系列筛下空气室跳汰机。XSKT系列跳汰机采用液压托板排料方式,跳汰面积为4m2 ~45m2 ;系列跳汰机跳汰面积为60 m2~40m2 ,采用无溢流堰深仓式稳静排料方式,可避免已分层物料撞击或翻越溢流堰造成二次混杂。总的来看,跳汰技术的发展是朝着设备大型化。降低制造和运

行成本更加精确地实现分选。提高单机及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等方向进行。因此,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跳汰选仍将在我国选煤行业中居优势地位。

在垂直脉动的介质中按颗粒密度差别进行选煤过程。跳汰选煤的介质是水或空气,个别的也用悬浮液。选煤中以水力跳汰的最多。

跳汰机是利用跳汰分选原理将入选原料按密度大小分选为精煤、中煤和矸煤等产品设备。

2、浮选技术

浮选工艺是利用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分选矿物颗粒的作业过程,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选煤方法。生产实践证明,不同粒级的煤泥在浮选中的速度和可浮性存的较大的差异。因此,浮选工艺的一个发展方向是,采用分级入浮方式处理可使不同粒级的煤泥得到合理有效地处理,一般可将煤泥分为3个级别,即粗粒级(+0.25)中等粒级(0.25mm0.045mm)高灰细泥(—0.045),近年来我国研制成功的筛网旋流器为煤泥分级浮选或分级处理流创造了条件。另外,对浮选剂的研发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浮选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煤粒表面疏水性和煤粒在气泡上黏着的牢固度,在矿浆中促使形成大量气泡,防止气泡兼并和改善泡沫的稳定性使煤粒有选择性地黏着气泡而上浮,调节煤与矿物杂质的表面性质,提高煤泥的浮选速度和选择性。近

煤炭液化技术课程论文

摘要:论述了甲醇制汽油( MTG) 技术的工艺特点,并对固定床工艺和流化床工艺的优缺点及国内外MTG 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能源需求、工艺发展、技术优势、甲醇过剩等方面分析,得出甲醇转化为汽油技术相对成熟、简单、容易实现,且能缓解中国甲醇过剩和石油紧缺的矛盾,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最后提出了中国发展MTG 技术的必要性,MTG 技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提出项目能否正常运营取决于原料甲醇和产品汽油的价格。 关键词:MTG,甲醇制汽油,固定床工艺,流化床工艺,应用前景。 引言: 近年来,在石油价格高位运行背景下,煤制油(CTL)研究不断升温,而甲醇制汽油(MTG)作为CTL 后半段的核心技术之一,也再次受到青睐。MTG 工艺是在Mobil 公司开发的甲醇在ZSM-5 分子筛上转化为芳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以煤或天然气作原料生产合成气,再以合成气制甲醇,最后将粗甲醇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Mobil 法MTG 技术首次公开于1976年,历经30 多年的改进和创新后,该工艺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与石油炼制生产汽油路线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这对我国来说尤为重要。 国内自主创新,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步法”工艺。一步法甲醇转化制汽油新工艺已经申报中国发明专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 MTG工艺特点: (1)因为采用了ZSM-5沸石分子筛,所以Mobil法基本上不生成碳数为11 以上的烃类。如果将沸石进行改性, 并适当改变反应条件, 生成物的组分分布就会发生变化。将这一反应的产物油用作石化工业裂解的原料时, 可提高乙烯和丙烯的收率。 (2)对原料的纯度要求不高。无需将粗甲醇中其他含氧化合物除去, 就可以用作MTG 工艺的原料。 (3)副产物价值高。该工艺产生的少量副产物是液化石油气和高热值燃料气。 (4)产物性能优良。产物油作为汽油使用时, 性能非常优良。其生成物中, 一部分为芳香族烃, 其中大部分被甲基化; 另一部分是脂肪族烃类, 其中支链烃类占多数。在无四乙基铅的情况下, 产物汽油的辛烷值为90~ 95。比较而言, 目前用F-T 合成法得到的烃类主要是直链的烯烃和烷烃, 且碳数分布范围较广, 产物中有半数是蜡, 裂解后主要是柴油。 2 Mobil甲醇制汽油工艺过程: 甲醇制汽油的转化反应是急剧的反应,最佳反应温度为370 ~430 ℃,在采用绝热反应器时,温升达到600 ℃左右。因此,甲醇制汽油实现工业化的主要工程问题是如何传递反应热。Mobil 公司为此先后开展了甲醇制汽油的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和多管式反应器3 种工艺。 2.1固定床法工艺: 该工艺的优点是容易从中试结果进行工业化放大,放大研究的工作量最少; 但是严重的缺点是,催化剂特别容易老化失活。同时,为了有效解决反应热的问题,固定床工艺通常采用两段式反应器,脱水反应器和转化反应器。在固定床法工艺过程中,第一个反应是原料甲醇的脱水反应,在Cu /Al2O3催化剂的作用下,甲醇脱水而生成二甲醚。未反应的甲醇、二甲醚、水从脱水反应器出来,与汽油分离塔中出来的压缩循环气进行混合,进入转化反应器,甲醇混合气在ZSM-5 分子筛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汽油。从转化反应器出来的气体,一部分用来预热原料甲醇,另一部分则用来与循环气换热,其余的部分则到达汽油分离塔,分离成液态烃、气态烃和水。此时,如果从反应产物中检测出没有发生反应的甲醇,那么可以采用空气-N2混合气体燃烧的方法,将催化剂表面的焦炭去除掉,使催化剂再生。

煤液化技术

《近代化学》课程作业 煤液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oal liquefaction technology 姓名: 专业: 时间:

煤液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能源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于其他形式的资源而言较为丰富,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煤炭资源一直处于低利用率水平,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资源的日益减少,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成为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煤炭液化技术可以分为直接、间接两种,所谓煤炭直接液化技术是指将粉状煤炭与循环溶剂制备成的混合油煤浆在定温、定压以及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加氢化学反应,最终生成所需要的液态和气态烃类化合物,同时要对所生成的物体进行脱硫、脱氮处理等有害物质处理;煤炭的间接液化技术先进行的是气化处理,将煤气化后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F-T费托过程,得到相应的烃类化合物。相对于煤炭间接液化而言,直接液化在同样原料的基础上,所能够生产出的油品率更高一些。 1煤直接液化 煤的直接液化是指在适当的温度(400~500℃)和压力(20~30MPa)下,催化加氢裂化(热裂、溶剂、萃取、非催化裂化等)成液体烃类,生成少量气体烃,脱出煤中氮、氧和硫等杂原子的深度转化过程[1]。理论上讲,煤加氢液化分为轻度加氢和深度加氢。通过加氢,煤结构中某些键断开,将固态煤转变成液体产物和气态产物。 1.1煤直接液化的技术的进展 煤直接液化技术主要包括[2]:①煤浆配制、输送和预热过程的煤浆制备单元; ②煤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加氢反应,生成液体产物的反应单元;③将反应生成的残渣、液化油和气态产物分离的分离单元④稳定加氢提质单元。具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简图 自从1913年德国科学家F.Bergiu发明了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后,美国、日本、英国、俄国也都独自研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化技术。以下简单介绍几种最具代表性的煤炭直接液化工艺,如德国IGOR工艺[3]、美国H TI工艺[4]、日本NEDOL工艺[5]等。 1.1.1德国IGOR工艺 德国矿冶技术及检测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改进了原DT工艺,形成了先进的IGOR工艺。该工艺是将循环溶剂和加氢液化油提质加工与煤的直接液化结合成一体的新工艺技术。 该工艺与原工艺相比有如下优点:①液化残渣的固液分离改为减压蒸馏,其

煤炭洗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4205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煤炭洗选技术的现状及 发展(正式版)

煤炭洗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前言 煤炭洗选是利用煤和杂质(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物理、化学或微生物分选的方法使煤和杂质有效分离,并加工成质量均匀、用途不同的煤炭产品的一种加工技术。按选煤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物理选煤、物理化学选煤、化学选煤及微生物选煤等。 煤炭洗选工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的选煤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建立起自己的选煤工业,经历了两次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洗煤保钢”为主要内容的

选煤大发展,使原煤入选比例由1970年的10%增长到1980年的17%,基本满足了中国钢铁工业对炼焦煤质量的要求,90年代,煤炭工业面临经理与环境的双重压力,选煤工业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八五”期间,原煤入选量的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原煤增长速度,截至1999年,全国年入选3万t以上的选煤厂1585座,设计入选能力为50243万t/a。1999年,全国原煤入选量为30145万t,入选比例由1990年的19%增长到1999年的28.9%。中国选煤工业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生产需求相比,特别是与洁净煤技术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xx年我国原煤入选比例为30%,动力煤入选比例约为14%,而发达国家原煤入选比例为60%-70%。我国动力煤的平均灰分在25%-27%,硫分在0.95%-1.0%,通过物理选煤方法,可降低60%-80%的灰分,

煤炭学报论文模板

说明:此“论文模板”是由多篇文章拼接而成,内容与实际文章不符且多有不连贯处,仅供修改体例格式时参考。具体格式要求以“论文格式”为准。红色为说明性文字。 瓦斯含量法预测突出危险新技术的试验研究* 论文题目要精炼、醒目,去掉“研究”字样,一般不超过20个字。 张文冰1,2,3,周天才2,3,文天书3,赵敏敏2,3 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如果作者单位有多个,要分别在作者名上角标记相应的1.2.3…。稿件一经本刊录用,作者将不能有任何改动,请在投稿时确定。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山东科技大学灾害预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510;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重庆400037 )单位具体格式为:一级单位名称二级单位名称,单位所在省(直辖市)市邮编 摘要:运用自制的可视化实验设备,进行了表面活性剂吐温(T40,1×10-3 mol/L、T40,2×10-3 mol/L、T40/T80(1:1),1×10-3 mol/L)在瓦斯水合过程中影响研究, 结合煤层高压注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R1-89的现场研究,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在瓦斯 水合三阶段的主要作用。认为在煤层注水阶段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降低了液体表面张 力和注水压力,使注水速度加快,煤体得到均匀润湿;在水合物诱导阶段表面活性 剂的胶束化增加了瓦斯气体的溶解度,促进了气体在溶液中过饱和,推动了水合物 晶核生长,缩短了诱导时间;在水合物生长阶段表面活性剂胶束对溶于其中的气体 分子和吸附于其周围的水分子的束缚作用,相当于降低了体系的温度,改变了水合 物生成热力学条件。 摘要中一般不出现公式,去掉“本文”等第1人称字样,不出现参考文献序号。摘要中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具体的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少于300字。摘要是能否被Ei检索的关键部分,所以应特别注意。 关健词:瓦斯含量;突出预测;敏感性;预测深度 关键词尽量选用规范词,一般列3~6个关键词,词间加分号。 中图分类号:TP 028.8 文献标识码:A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new technology of outburst danger prediction by gas content 收稿日期:XXXX-XX-XX 基金项目:XXXXXXXXXXX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XXX(出生年-),性别,XXXX人,职称或职位。Tel:XXX-XXXXXXX,Email: XXXX@XXX

煤炭洗选

本讲的主要内容是与煤炭洗选相关的煤炭概况(煤的形成、种类、物化特性等)、煤炭洗选技术与工艺(跳汰、重介、旋流器等工艺特点)、煤炭洗选行业的新技术与新工艺。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在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总量中,煤炭占%,石油和天然气仅占%。我国又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约占70%。长期以来,国内70%的燃料和工业动力、60%的化工原料和60%的民用商品能源,都是由煤炭提供的。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在今后50年内我国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格局不会有根本性变化。 大量的原煤直接燃烧造成的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02年我国烟尘排放量为1012Mt,SO2排放量为1926Mt,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的30%,而燃煤造成的烟尘和SO2排放量分别占到70%和85%。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煤炭的转化燃烧率,国家和用户对煤炭质量和品种的要求日趋严格,使围绕煤炭洁净加工与利用的洁净煤技术形成蓬勃发展的态势。 发展选煤是保护环境的需要,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耗大国,在一次能源构成中煤炭占据3/4的高额比重,而且这样的态势直到21世纪初叶不会改变。然而,大量燃用煤炭已引起

严重的环境问题,且将随煤炭生产量和消耗量的增加而日趋严重。选煤是洁净煤技术的源头和基础,是现阶段最为成熟,最为经济的手段。因此,在洁净煤技术起步时期,首先要加速发展选煤。洗选煤市场份额的增大,将为选煤的发展拓宽道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产煤国家的多年经验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多数煤矿来说,选煤厂是不可缺少的生产环节。 选煤是使用物理、物理化学方法,将原煤分成不同质量、规格产品的加工过程。选煤可以出去煤中的杂质,包括矸石和50%~70%的硫,提高煤炭产品的质量、增加煤炭品种、减少无效运输、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减少SO2、NOx和烟尘的排放量。选煤还是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选煤已成为煤炭工业现代化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洁净煤技术中的源头技术,是煤炭深加工的基础和前提。我国选煤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建立起自己的选煤工业,经历了两次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洗煤保钢”为主要内容的选煤大发展,是原煤入选比例由1970年的10%增长到1980年的17%,基本满足了我国钢铁工业对炼焦煤质的要求;2000年以来,选煤工业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到2005年,我国原煤入选比例达到33%。 一、与选煤相关的煤炭概况

煤炭洗选协议

煤炭洗选承包协议 甲方:山西和顺———公司 乙方:山东邹城顺河———公司 甲方山西和顺———公司,乙方山东邹城顺河———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乙方。 甲方在山西省和顺县喂马乡前窑堤村上山坡(右方)建有一储煤场,并注册申请煤炭洗选加工项目,现各类证照齐全(工商、税务、安全生产、环保、土地复垦等),准予建设生产。现甲方与乙方共同协商达成合作协议,由乙方在甲方储煤场内投资承包煤炭洗选项目,甲方收取乙方吨煤入洗管理费,经甲方、乙方平等协商,双方自愿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为山西和顺———公司法人,负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运作及公司各类资质证照的年检、换证、费税缴纳、行业部门检查、地企关系协调、厂区治安管理、厂区公共区域管理。 二、乙方为煤炭洗选设施投资方,是洗选设施资产全资合法拥有人,负责承担煤炭洗选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责任。 三、甲方在储煤场内给乙方提供不少于20亩(13600平方米)平整场地,具体位置由双方协商确定(场地土地使用手续齐全,符合法律规定,无纠纷)。乙方使用甲方场地为无偿实用,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乙方收取费用,土地使用期限不低于十年。如因土地纠纷或其他原因需支付费用由甲方承担。

四、甲方为乙方提供水源和动力电源。饮用水使用由甲方在储煤场内解决,工业用水由甲方就近协调解决,工业用水的输送由乙方负责,甲方为乙方配备专用动力电源负荷不低于250kw/t,变压器、低压配电箱齐全,供电稳定,变电器与煤炭洗选厂房距离在200米以内。低压供电线路由乙方负责敷设,高压线、变压器及低压配电箱由甲方负责,电费由乙方按国家收费标准按时缴纳。 五、乙方负责煤炭洗选设施土建、厂房、设备的全部投资,拥有土建、厂房、设备的全部财产权,并拥有安全生产、人员配置、自主经营产品购销处置所有权。甲方不参与不影响乙方独立自主生产和经营活动。 六、甲方在储煤场内向乙方无偿提供员工居住区域、办公区域建设用地,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并保障供电供水,电费及房屋建设由乙方负责,乙方拥有自建房屋财产权。 七、乙方在洗选生产过程中,甲方应提供给乙方充足的原材料和产品存放场地,不得因场地拥挤影响生产。同时,甲方向乙方就近提供堆放矸石的山沟,矸石表面复垦土由乙方负责覆盖,甲方负责就近无偿提供土源。 八、甲方应保障煤炭洗选厂(甲方储煤场)至原207国道(古窑口村)的道路畅通,如遇村民滋扰,甲方负责协调解决。 九、乙方在原材料满足生产的前提下,确保满负荷生产,以提高甲、乙双方的效益。如因甲方在法人治理、公司经营、供电、地企关系、法律纠纷等情况下出现问题,影响生产,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投稿须知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投稿须知 刊登主要内容有:采动岩体力学理论;采场岩层控制理论与技术;巷道岩层控制理论与技术;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技术;矿井充填开采与沉陷控制技术;深井开采与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由开采引起的矿井瓦斯及水灾防治技术等方向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优先发表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该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美国《工程索引》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或文摘收录。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0版)》,《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的总被引频次1270,影响因子1.060,他引率0.87,基金论文比0.90,位列全国矿业类期刊第3位。 1. 来稿应主题突出、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语言精练,在科学和学术上具有创 新性。 2. 论文组成: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具体至院、系、所)、所在省市及邮政编 码、摘要、5~8个关键词(以上均需中英文表述)、中图分类号、第一作者简介、正文、参考文献等。 3. 题目:应反映文章主要内容,一般不用副标题,不超过20个汉字,避免使用非公知的外 文缩写。 4. 摘要:应反映文章主要信息,包括研究对象(目的)、研究方法或手段(所用仪器设备、 材料)、结果和结论。 5. 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研究方向、电话、E-mail等。 6. 图、表和公式:文章插图应清晰、简明、自明,一般不超过6幅,应有中英文图序、图 题;表应精选,应有表序和中英文表题;数学公式应正确无误,推导过程严密,数据准确可靠,所采用的量、单位和符号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第一次出现的量符号应给出物理意义。 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般应多于10篇,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加方括号),并 在文末按顺序列出。作者、译者、编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3人时只写前3人,后加“等”。外国人名亦采用姓前名后的方式书写,名用缩写,且不加缩写点。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 ①期刊编排格式(对非英文期刊文献,先列出原文,再另起行抄录其英文译文)[序号] 作 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专业职称论文煤炭专业论文

专业职称论文煤炭专业论文 以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新模 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结合我院近几年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以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文章探讨了该模式的内涵及实施该模式的意义,依据新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教学计划课程、实践教学新体系,最后分析了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的成绩及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多层次;专业职称资格证书;模式;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涉及学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等诸要素。结合地方高校的定位和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在我院IT类专业实行以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全面提升IT类人才培养质量。 1新模式内涵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计算机软硬件应用人才为定位和目标,以100%通过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考试,50%以上通过中级职称(工程师)考试为专业特色,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完美结合。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资格)考试是国家劳动和 社会保障部和工业与信息产业部共同组织的考试,它将资格考试和水平考试合并,采用水平考试的形式(与国际接轨,报考不限学历与资历条件),执行资格考试政策(各用人单位可以从考试合格者中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即学生参加该考试通过后即可获得由国家人事部颁发的 相应职称资格:初级资格为助理工程师级别,中级资格为工程师级别,高级资格为高级工程师级别。 我院IT类专业的特色是把初职称资格证作为合格毕业生的条件;以中级职称资格证带动各门课程的学习,以50%以上的学生能取得中级职称资格证作 为努力的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了这一点,就使学生掌握了牢固的理论基础,并具备了较强的实践能力,使就业能力和就业后的工作能力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2模式实施的意义 2.1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接轨”

煤化学论文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煤碳的化学综述 课题名称:煤化学 学院:物理化学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1101 学号:311113030107 姓名:陈强文 指导教师:阳虹

煤碳的化学综述 摘要: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煤炭的利用和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近年来,如何更加合理,有效,洁净的使用煤炭,是目前煤化学研究领域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煤炭的化学使用方面进行相关综述。关键词:煤炭煤化学化学使用煤气化技术洁净煤技术煤化工 1.引言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俗称煤炭。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2. 煤炭的化学组成 煤中有机质是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而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煤中的无机质也含有少量的碳、氢、氧、硫等元素。碳是煤中最重要的组分,其含量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高。泥炭中碳含量为50%~60%,褐煤为60%~70%,烟煤为74%~92%,无烟煤为 90%~98%。煤中硫是最有害的化学成分。煤燃烧时,其中硫生成SO2,腐蚀金属设备,污染环境。煤中硫的含量可分为 5 级:高硫煤,大于4%;富硫煤,为2.5%~4%;中硫煤,为1.5%~2.5%;低硫煤,为1.0%~1.5%;特低硫煤,小于或等于1%。煤中硫又可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大类。 3.煤炭的主要用途 煤是重要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燃烧、炼焦、气化、低温干馏、加氢液化等。

煤炭洗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安全管理编号:LX-FS-A20939 煤炭洗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煤炭洗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前言 煤炭洗选是利用煤和杂质(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物理、化学或微生物分选的方法使煤和杂质有效分离,并加工成质量均匀、用途不同的煤炭产品的一种加工技术。按选煤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物理选煤、物理化学选煤、化学选煤及微生物选煤等。 煤炭洗选工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的选煤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建立起自己的选煤工业,经历了两次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洗煤保钢”为主要内容

中国煤炭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煤炭的供应也关系到我国的工业乃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的稳定,煤炭的供应安全问题也是我国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那么中国煤炭类核心期刊有哪些呢? 《》(月刊)1963年创刊,具有权威性、导向性和科学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期刊,。以科技为主导,技术、经济相结合,以国内为主体,国内、国际相结合。内容分为煤炭科技和经济两大板块。主要展示中国煤炭工业的全貌,探索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报道重大的煤科技成果新的学术思想和新学科的发展。介绍世界煤炭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杂志主要面向煤炭行业及相关产业的领导层、决策层、参谋层以及厂矿、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广大科研人员。 《煤炭工程》(原名:煤矿设计),创办于1954年是我国煤炭系统最早的杂志。办刊理念是:技术为本、服务在先、与时俱进、勇创精品。办刊宗旨是:在“三贴近”原则指导下,积极宣传煤炭工业有关政策法规,报道国内外煤炭生产、管理、设计、施工、科研、机械制造等方面的新成就、新经验和新动向,全心全意为企业和读者服务。服务对象是:国内外煤炭管理、生产、设计、施工、机械制造等企事业单位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于1964年创刊,为季刊。1966年停刊,1979年复刊,1993年改为双月刊,1995年改为大16开本,并申办创刊了《煤炭学报》英文版 《JournalofCoalScience&Engineering(China)》,半年刊。是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的煤炭系统最高水平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现为双月刊,112页。主要刊载与煤炭科学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和重大工程研究的理论成果,包括煤田地质学、矿山岩体力学、采矿工程、煤矿安全、环境保护、煤矿机电一体化、煤的加工与利用、煤炭经济研究等领域的学术论文。 《煤炭科学技术》(月刊)创刊于1973年,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办的综合性煤炭科技期刊。主要刊载煤炭工业各领域取得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及新产品等方面的论文,内容包括煤田与矿井地质、煤矿基建、地下与露天开采、岩石力学与井巷支护、矿山测量、矿山电气、矿山机械、矿山自动化、井巷运输、通风与安全、煤

2017年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7年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1.行业运行情况 (1) 1.1.行业投资规模 (1) 1.2.行业产出情况 (2) 2.进出口情况 (5) 2.1.进口情况 (5) 2.2.出口情况 (9) 3.行业发展经营情况 (13) 3.1.行业发展规模 (13) 3.2.行业收入、成本费用情况 (14) 3.3.行业盈亏情况 (16) 3.4.财务能力分析 (19)

表1 2016年2月-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占比情况 (1) 表2 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品产量 (3) 表 3 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品产量同比 (3) 表 4 2016年1-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产品产量同比 (4) 表 5 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各产品进口量 (5) 表 6 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各产品进口量同比 (5) 表7 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各产品进口额 (6) 表8 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各产品进口额同比 (6) 表9 2016年1-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各产品累计进口量同比 (7) 表10 2016年1-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各产品累计进口额同比 (8) 表11 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各产品出口量 (10) 表12 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各产品出口量同比 (10) 表13 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各产品出口额 (11) 表14 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各产品出口额同比 (11) 表15 2016年1-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各产品累计出口量同比 (12) 表16 2016年1-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各产品累计出口额同比 (13) 表17 2016年2月-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资产总计及同比情况 (14) 表18 2016年2月-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及同比情况.14 表19 2016年2月-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三费及同比情况 (15) 表20 2016年2月-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及同比情况 (17) 表21 2016年2月-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盈亏比例 (17) 表22 2016年2月-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盈亏总额及同比情况 (18) 表23 2016年2月-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盈利能力指标情况 (19) 表24 2016年2月-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偿债能力指标情况 (20) 表25 2016年2月-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营运能力指标情况 (21) 表26 2016年2月-2016年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成长能力指标情况 (22)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目录 1 总则1 2 差不多规定2 3 受煤与原煤储存3 3.1 受煤3 3.2 原煤储存 3 4 筛分、除杂与破裂4 4.1 筛分4 4.2 除杂4 4.3 破裂4 5 选煤6 5.1 一样规定 6 5.2 跳汰选煤 7

6 脱水、防冻与干燥8 6.1 脱水9 6.2 防冻与干燥11 7 煤泥水处理13 7.1 煤泥水的输送和粗煤泥的水力分级13 7.2 细煤泥的沉淀与浓缩13 7.3 事故煤泥水处理 16 8 产品储存与装车17 9 矸石与煤泥综合利用18 10 计量与煤质检查19 11 机电设备修理20 12 工业场地总平面21 13 标准轨距铁路运输24 13.1 一样规定24 13.2 装、卸车站 24 14 电气27 14.1 供电 27 14.2 配电 28 14.3 照明 29 14.4 防雷和接地 29 14.5 操纵 29 14.6 自动化31 14.7 监测 31 14.8 通信 32 15 给水与排水33 15.1 水源 33 15.2 室外给水排水33 15.3 室内给水排水35 16 供热与采暖通风37

16.1 采暖 37 16.2 通风除尘40 16.3 室外供热管道40 17 建筑物与构筑物37 17.1 一样规定41 17.2 要紧建筑43 17.3 辅助建筑44 18 技术经济46 18.1 一样规定46 18.2 劳动生产率46 18.3 投资估算及概算46 18.4 经济评判47 18.5 技术经济综合评判47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进展煤炭工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习惯市场经济和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下梨园煤矿煤炭洗选工程设计。 本工程设计应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及时采纳国内外先进技术、实践体会和成熟可靠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升煤炭洗选工程的现代化水平和经济效益。 本煤炭洗选工程应合理利用资源,推广洁净煤技术,实现可连续进展,动力煤应加工后销售。 本煤炭洗选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十二讲-煤炭洗选

第十二讲煤炭洗选 本讲的主要内容是与煤炭洗选相关的煤炭概况(煤的形成、种类、物化特性等)、煤炭洗选技术与工艺(跳汰、重介、旋流器等工艺特点)、煤炭洗选行业的新技术与新工艺。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在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总量中,煤炭占94.3%,石油和天然气仅占5.7%。我国又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约占70%。长期以来,国内70%的燃料和工业动力、60%的化工原料和60%的民用商品能源,都是由煤炭提供的。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在今后50年内我国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格局不会有根本性变化。 大量的原煤直接燃烧造成的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02年我国烟尘排放量为1012Mt,SO2排放量为1926Mt,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的30%,而燃煤造成的烟尘和SO2排放量分别占到70%和85%。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煤炭的转化燃烧率,国家和用户对煤炭质量和品种的要求日趋严格,使围绕煤炭洁净加工与利用的洁净煤技术形成蓬勃发展的态势。 发展选煤是保护环境的需要,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耗大国,在一次能源构成中煤炭占据3/4的高额比重,而且这样的态

势直到21世纪初叶不会改变。然而,大量燃用煤炭已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且将随煤炭生产量和消耗量的增加而日趋严重。选煤是洁净煤技术的源头和基础,是现阶段最为成熟,最为经济的手段。因此,在洁净煤技术起步时期,首先要加速发展选煤。洗选煤市场份额的增大,将为选煤的发展拓宽道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产煤国家的多年经验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多数煤矿来说,选煤厂是不可缺少的生产环节。 选煤是使用物理、物理化学方法,将原煤分成不同质量、规格产品的加工过程。选煤可以出去煤中的杂质,包括矸石和50%~70%的硫,提高煤炭产品的质量、增加煤炭品种、减少无效运输、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减少SO2、NOx和烟尘的排放量。选煤还是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选煤已成为煤炭工业现代化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洁净煤技术中的源头技术,是煤炭深加工的基础和前提。我国选煤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建立起自己的选煤工业,经历了两次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洗煤保钢”为主要内容的选煤大发展,是原煤入选比例由1970年的10%增长到1980年的17%,基本满足了我国钢铁工业对炼焦煤质的要求;2000年以来,选煤工业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到2005年,我国原煤入选比例达到33%。

《电力自动化设备》投稿须知

《电力自动化设备》投稿须知 《电力自动化设备》审稿、出版流程为6个阶段:投稿—收稿—初审—外审—终审—编辑出版。 投稿方式 电子邮件投稿 投稿邮箱:dlzdhsbqk@https://www.360docs.net/doc/a047991.html,投稿人请将稿件发送至该邮箱,编辑部收到后会在7个工作日内初审归类,并对投稿人进行电子邮件回复,电邮中会注明该文章编号,投稿人收到文章编号则证明文章投稿成功,文章随后进入正式审稿环节,正式审稿周期在1个月左右;若投稿人投稿后,未能在7个工作日内收到编辑部确认邮件,则可能编辑部并未收到该投稿邮件,请重新来邮询问。 《电力自动化设备》创办于1973年,是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主管,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科技期刊,创刊以来一直坚持面向科研、面向制造、面向应用的办刊方向。 《电力自动化设备》是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获奖期刊,中国电力教育大学院(校)长联席会信息指定发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工程索引(Ei)核心期刊,英国《科学文摘》(SA,INSPEC)收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来源期刊,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收录期刊,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期刊方阵双十佳期刊,中国电力报刊协会优秀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的期刊,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数十项。 《电力自动化设备》以高新科技为主导,宣传报道国内外有关电力自动化技术及自动化设备的理论研究与先进技术;介绍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力电子等学科有关新成果及产品设计、制造、试验中的新技术;推动自动化仪器及控制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推广技术革新、改进、引进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新经验等,特别是来自现场的运行报告和经验。 专业范围包括: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远动,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电子,电力市场,配电自动化,城农网建设与改造;变电站、火电厂、水电站、电力环保、核电站自动控制及综合自动化;技术管理等。 主要栏目:专家论坛,分析与研究,清洁能源,特高压技术论坛,设计与研制,探讨与应用,经验交流,专题综述,现场运行等。 服务对象为电力系统及相关行业从事科研、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本刊有较强的针对性,刻意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与应用,注重实用性、导向性;同时也重视科研、生产实践等技术交流。期刊发行至国内外电力系统、电信、石油、铁路、煤炭、化工、电子机械等行业机构。

煤炭科学技术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

煤炭科学技术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 煤炭开采中的技术改进策略探析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煤炭工业也以日新月异的态势迅猛发展,原煤的产出量逐日增多,但不合理采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 负面影响。文章介绍了煤矿开采中减少煤矿井下瓦斯、粉尘的技术,减少煤矿井下开采中的排矸量技术,煤矿开采中污水合理处理技术。以及减少地表沉陷的开采技术。 【关键字】煤炭开采;采煤;污水处理;技术 煤炭工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煤炭工业也以日新月异的态势迅猛发展,原煤的产出量 逐日增多。原煤生产极大地推动了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但不合 理采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集中表现为部分产煤地区地表 塌陷,引起地下水位下降,破坏水资源循环系统;生产大量的煤矸石;产出大量的瓦斯和粉尘;排放污水和污染物,严重地污染了环境,破 坏了生态平衡。这些负作用的出现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为此,解决好采煤中的几个突出技术问题,控制和降低破坏程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减少井下瓦斯和粉尘 煤矿生产过程中预先抽放煤层中的瓦斯,可以有效地减少生产中瓦斯的涌出量,不仅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减轻矿 井排放瓦斯污染环境的重要途径。具体措施: ①建立预测煤层自燃危险程度的科学方法。 ②采用先进的综合配套防火技术,大力发展综采和综放开采的高产高效采煤工艺。 ③建立实时火灾预报监测装置,可以克服束管式监测系统检测时间滞后的弱点,能适应外因火灾紧急与自动扑灭的需要,有利于环

境监测系统联网,从而能够明显扩大检测的覆盖面,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④使用防灭火黄泥灌浆代用材料新技术,避免与农民发生争地取黄泥的问题。 采煤工作面的粉尘都是先后采用了高压喷雾或高压水辅助切割降尘技术,有效地控制了采煤机切割时产生的粉尘,同时减少了截齿产生火花引燃瓦斯、煤尘爆炸的危险性;掘进工作面主要采用内外喷雾相结合的方法,降低掘进机切割部的产尘量和蔓延到巷道的悬浮粉尘,同时通过粉尘净化、通风除尘、泡抹除尘、声波雾化除尘等综合措施,可以取得显著的降尘效果。 2、减少排矸量 采煤过程中排放的矸石,主要来源于煤矿井下岩石巷道掘进量,半煤岩石巷道掘进量,煤仓和溜煤眼的掘进以及工作面上的矸石(掺入煤炭中的顶底板岩石或煤层夹矸中的岩石),它与矿井开拓系统和采区巷道布置紧密相关。对于煤矿井下开采而言,要从改革矿井、开拓矿井和采区巷道布置方式入手,本着“多做煤巷,少做岩巷”的原则,从总体上消除和减少矿井矸石排放量。使用全煤巷开拓方式,除个别井底车场硐室开挖在稳定的岩层中外,所有的开拓巷道全部布置在煤层中。这种开拓方式,已成为国内外矿井建设的优选设计方案,它不仅有利于煤炭的生产,而且建设投资少,矿井投资快,建井期间就可以生产出商品煤。我国一些新设计的大型矿井基本上按全煤巷开拓设计,随着现代煤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煤巷支护技术的提高,使全煤巷开拓方式的实现成为可能。 3、合理处理污水 矿井排水中的岩溶水,多为未被污染的地下水,若与其他矿井水分开排放,则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并可再利用,基本上符合生活用水标准;有的岩溶水中还含有多种有益微量元素,可开发加工制作矿泉水。水采煤泥和煤泥水是水采矿井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水采矿井的主要任务是防止水采煤泥和煤泥水污染环境。

煤炭液化技术

煤炭液化技术 [编辑本段] 煤炭液化技术 煤炭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根据不同的加工路线,煤炭液化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大类: 一、直接液化 直接液化是在高温(400℃以上)、高压(10MPa以上),在催化剂和溶剂作用下使煤的分子进行裂解加氢,直接转化成液体燃料,再进一步加工精制成汽油、柴油等燃料油,又称加氢液化。 1、发展历史 煤直接液化技术是由德国人于1913年发现的,并于二战期间在德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德国先后有12套煤炭直接液化装置建成投产,到1944年,德国煤炭直接液化工厂的油品生产能力已达到423万吨/年。二战后,中东地区大量廉价石油的开发,煤炭直接液化工厂失去竞争力并关闭。 7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危机,煤炭液化技术又开始活跃起来。日本、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在原有基础上相继研究开发出一批煤炭直接液化新工艺,其中的大部分研究工作重点是降低反应条件的苛刻度,从而达到降低煤液化油生产成本的目的。目前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直接液化工艺是日本的NEDOL工艺、德国的IGOR 工艺和美国的HTI工艺。这些新直接液化工艺的共同特点是,反应条件与老液化工艺相比大大缓和,压力由40MPa降低至17~30MPa,产油率和油品质量都有较大幅度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到目前为止,上述国家均已完成了新工艺技术的处理煤100t/ d级以上大型中间试验,具备了建设大规模液化厂的技术能力。煤炭直接液化作为曾经工业化的生产技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目前国外没有工业化生产厂的主要原因是,在发达国家由于原料煤价格、设备造价和人工费用偏高等导致生产成本偏高,难以与石油竞争。 2、工艺原理 煤的分子结构很复杂,一些学者提出了煤的复合结构模型,认为煤的有机质可以设想由以下四个部分复合而成。 第一部分,是以化学共价键结合为主的三维交联的大分子,形成不溶性的刚性网络结构,它的主要前身物来自维管植物中以芳族结构为基础的木质素。 第二部分,包括相对分子质量一千至数千,相当于沥青质和前沥青质的大型和中型分子,这些分子中包含较多的极性官能团,它们以各种物理力为主,或相互缔合,或与第一部分大分子中的极性基团相缔合,成为三维网络结构的一部分。

煤炭洗选系统智能化自动控制优化设计

煤炭洗选系统智能化自动控制优化设计 摘要:通过对煤炭洗选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将PLC集成控制系统与以太网相结合,构建起以人机互动界面、计算机主控、以太控制器、PLC网格模块化分控、设备 变频控制器、洗选设备等组成的自动化智能选煤系统,实现了中央集中控制与模 块化多级分控的功能效果,利用网络监测与监控功能,可做到对系统故障的精确 报警与及时排查,缩短处理故障的时间,提高煤流运行的正常连续效率,降低了 电能的消耗,真正实现煤炭洗选作业的节能、高效、环保。 关键词:煤炭;洗选系统;智能化;自动控制;优化设计 1煤炭洗选概述 煤炭洗选工艺是一种煤炭加工技术,这一技术是利用煤和杂质(矸石)在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通过物理分选、化学分选或者微生物分选的方法有 效分析煤和杂质,进而加工出质地均匀、用途多样的煤炭产品。 按照不同的工艺方法,煤炭洗选工艺主要有:物理选煤工艺、物理-化学选煤 工艺、化学选煤工艺和微生物选煤工艺等。 通常,煤炭洗选主要由以下工艺构成: (1)原煤的准备:这一过程包含对原煤的接收、贮存、破碎及筛分。(2) 原煤的分选:原煤的分选方式主要有跳汰、风力选煤、重介等。目前我国煤炭洗 选厂常用的工艺有浮选联合流程,包括跳汰、重介或跳汰-重介;末煤重介旋流器 分选流程(块煤重介);以及单一跳汰流程、单一重介流程。(3)产品的脱水 过程:这里是指对末煤、块煤的脱水,浮选精煤的脱水以及煤泥的脱水。(4) 产品的干燥过程:这一过程用于较为严寒的地区,即利用热能干燥煤产品。(5)处理煤泥水。 煤炭洗选对煤产品有着重要作用: (1)煤炭洗选可以大大改善煤炭质量,降低燃煤污染物的排放。煤炭洗选可去除煤产品中五到八成的灰分、三到四成的全硫,洗选煤作燃料还可以有效降低 烟尘、二氧化硫和氮化物的排放。(2)煤炭洗选可以有效提高对煤炭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通过煤炭洗选,不可燃烧物含量降低,煤炭产品质量提高, 煤炭利用效率也随之提高。(3)煤炭洗选可以优化煤炭的产品结构,提高其竞 争能力。煤炭洗选可以通过改变工艺,实现产品成分、含量的多样化,满足更多 的市场需求。(4)煤炭洗选可以减少运力上的浪费。煤炭洗选,可去除大量杂质,进而降低运力费用。 2我国煤炭洗选的发展现状 自2015年以来,我国原煤的洗选量开始逐年提高,较2010年增加了8亿吨,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突破。煤炭洗选加工厂数量逐年增多,规模越来越大,2015年 煤炭洗选加工厂已达2000多座,其中,年入洗能力超千万吨的超大规模选煤厂 有57座,其煤炭洗选技术能力及装备水平也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洗选煤炭工艺上,近年来也有重要突破。我国的干法选煤技术及装备,复 合干法选煤技术及装备更加趋于系列化、智能化、大型化,已出口到全球近二十 个国家。此外,新一代模块式干法重介质流化床选煤示范工程的成功运行再一次 拓展了干法选煤的新思路。 尽管近几年我国在煤炭洗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我国煤炭洗选的大型关键设备水平有限,主要体现在设备的智能化和可靠性 方面,这就使得我国的煤炭洗选工艺灵活性差,难以适应发展迅猛的市场。第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