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2.5《金属热胀冷缩吗》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2.5《金属热胀冷缩吗》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2.5《金属热胀冷缩吗》教案教科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许多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有些金属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教学方法:1、利用交互式白板,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展现实验的操作步骤。

2、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受热后的体积变化。

3、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加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探究各种物体热胀冷缩现象的浓厚兴趣。

2、初步意识到事物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两课的基础上已经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总结概括,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提

升为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的变化现象。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物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盒、实验记录表;教师自制金属条热胀冷缩演示器、交互式白板、《金属热胀冷缩吗》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讲述事实,引出课题。

利用交互式白板,创设情景。将与本课内容有密切关系的故事呈现给学生。

钢轨的故事:

1825年,英国铺设了第一条铁路,钢轨是一根连一根的焊接在一起的。结果,到了炎热的夏天,钢轨就变得七歪八扭,左右弯曲,有些地方甚至还向上拱了起来;而到了寒冷的冬天,钢轨竟断裂成几段。

你猜测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

是啊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现象,钢轨是不是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呢?金属热胀冷缩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白板呈现今天要学的课题(加强学生的记忆板书课题)

二、观察铁球的热胀冷缩。

交互式白板展示铁球加热不能通过铁环的图片,可能的话可以将操作视频放给学生观看。

老师给各小组准备了物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盒,让学生认识实

验盒中几种材料的名称和其用途。你能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金属的有没有热胀冷缩的特点?

各小组先讨论一下该怎么做。

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设计方案。

在做这个实验时你认为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老师给大家提了几点要求:

友情提醒:1、分工合作、注意安全,正确使用酒精灯。

2、加热后的铜球很烫,严禁用手触摸,以免烫伤皮肤。

3、保持桌面清洁并请及时填写好实验记录单。

记录单如下:

记录单

实验过程现象:铁球能否通过铁环结论

加热前

加热后

遇冷后

各小组可以开始做实验,请注意仔细观察。有时间的小组可以重复做一次。(教师巡视指导)

下面请同学汇报一下自己小组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展示记录单)其他小组对他们的结论意见吗?

研究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给铁球下一个结论?(铁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观察钢片的热胀冷缩。

1、研究完了铁球的热胀冷缩现象,我们再来看看其它金属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特点。

教师利用交互式白板将教材中的图片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的方法。

2、各小组同学先讨论实验的方法。

3、请各小组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法。

能做吗?会遇到什么难题吗?

4、为了让大家能清楚的看清实验的现象,老师特意给大家制作了这么一个仪器。用

酒精灯给钢片加热,你估计会有什么现象?真的是这样的吗?

5、 教师利用实物展示台演示实验;

(点燃酒精灯加热钢片)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加热中大头针向外偏转说明了什么?(钢片受热体积膨胀变长了)

(拿开酒精灯)你有看到了什么?

指针又慢慢回到原来位置说明了什么?(钢片受冷缩小变短了)

6、 通过实验现在我们是不是也可给铁片下个结论?(钢片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 所有金属热胀冷缩吗

利用交互式白板出示教材中的资料

实验中我们发现铜球和铝条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们能肯定地说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吗?

要做出这样的判断,我们应该先做什么?(每种金属都观察一遍)

金属有几十种我们能观察的全吗?(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科学家的研究结果。)

阅读教材38页右侧的资料。(锑t ī 、铋b ì

—— 热缩冷胀)

学到这里我们能给金属下个结论了吗:(大多数的金属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五、 联系生活中热胀冷缩现象。(交互式白板出示课件)

1、现在你能解释前边故事中的现象了吧!(幻灯出示开始时的图片)

2、正因为铁轨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所以钢轨之间必须要留有缝隙。

资料:温度每变化1℃,1米长的钢轨大约伸缩0.000018米,假如一年中气温变化60℃那么1千千米长的铁路就要伸缩708米,如果不留缝隙冬天受冷收缩,就会被冻裂成几段,夏天钢轨受热膨胀,就会变得七扭八歪,有的朝上拱起。因为有热胀冷缩,所以钢轨之间必须有缝隙。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热胀冷缩的现象,你看到过吗?(听同学介绍)

4、老师找到了几个生活中和热胀冷缩有关的现象,我们来看:(交互式白板出示以下

几张图片,巩固学生本课所学)

① 桥梁两端的缝隙;

② 架高压线要保持电线一定程度的下垂;

③ 剥鸡蛋(把煮热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泡一泡, 由于蛋壳和鸡蛋白的收缩程

度不一样, 就可以使两者脱离, 剥的时候也就很容易了);

④瓶子盖拧不下来,用热水把瓶盖烫一烫就能拧下来;

⑤水泥板路面等等

六、课堂小结:

1、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金属热胀冷缩吗

铁、铜、铝...... 大多数金属热胀冷缩

(锑、铋 ---- 热缩冷胀)

人教精通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教案unit 1 wele to our school! lesson 2教案

Unit 1 Welcome to our school! Lesson 2 教案 【教学重点】 1.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用英语表达自己在学校的生活。 2.掌握重点单词和句型。会用英语表述各种学校建筑的作用。 -This is library. - we often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 【教学难点】 1.各种介词的运用。比如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 have a meeting in the meeting room. 2.运用所学的句子烂熟对话。以日常交流为基础,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并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学到主动的语言,启发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1.相关学校建筑图片 2.配套的教学课件 3.游戏用的录音音乐 【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 Greetings and free talk T:Hi, boys and girls. Glad to meet you. Let’s start our new lesson. Are you ready?

S:Yes! We are ready.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带领了参观团参观了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会议室。大家还记得怎么用英语表达的吗?今天我们学习let’s practice!我们一起来巩固练习一下。首先我们玩个简单的你说我答得游戏。有请两位同学上台,比如一位同学描述:我在那个地方可以借到书。或者直接比划借书的动作,由另一位同学猜出比划同学所在的地方是哪 2.介词学习 In.在…里面。in the classroom.在教室里面。 From.从…I often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从图书馆借书。 3.单词学习 教师出示学校设施图片。讲解单词并说明意思。 library图书馆。Borrow books. dance room舞蹈室Dance meeting room会议室。Have meetings students’dormitory学生宿舍。 gym体育馆do exercise 4. Play a game 让同学自己挑选各种学校设施图片,并在同学面前进行展示。例如: Dance room, dance room. We dance in the room. Music room, music room, we sing songs in the room.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部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沉与浮教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4、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31 教学设计

Lesson31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Just talk 本部分通过Gao Wei和他的同学们在操场上观看师生踢足球、打篮球、打排球的真实场景,引出要学习的目标语言They are Playing football. The girls are playing volleyball. They are playing basketball. What are you doing? We’re watching the games.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能自主感知、模仿、学习和体验,并运用Let’s go and watch the games on the playground. How about the teachers? They’re playing very well.等功能语句提出建议、进行询问、表达观点,在真实语境中进行交际。 主要目标语言: They are playing football / volleyball / basketball. What are you doing? We’re watching the games. 二、课前准备 1.准备体育运动场景图画,篮球、足球、排球实物各一个,为开展游戏、竞赛、合作等学习活动提供资源。 2.准备本课书的教学挂图、听力练习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3.准奋分别画有人物、动作、场所的图片和贴图板,奖励表现出色的学生(力求每位学生人手一张),既作为评价依据,又为学生提供游戏活动的道具(也可以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自己后好带到课堂)。 4.准备进行音频、教学课件,用于给学生创设情境,为趣味操练等活动提供依据。 三、初学步骤与建议 Step 1: Warm-up/Revision 师生共同进行头脑风暴游戏,教师将一些教材中人物正在做事情的图片(如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 (五年级下册) 教 案 执教者: 执教班级: 学期: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1.火灾的预防与自救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 认识火灾,牢记火灾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正确预防火灾。 2. 正确掌握和应用火灾逃生的基本技能。 3. 掌握扑灭火灾的应对措施及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 1. 掌握制订切实可行活动方案的方法。 2. 初步学会根据课题查找、搜集、整理素材。 3. 培养发现问题、思考对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走向社会,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 培养的团结合作意识。 2. 培养面临危险从容应对的品质。 3. 激发关爱生命,关爱自已,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活动准备: (一)、选择子课题,成立活动小组 有关火灾的问题很多,你准备选择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开展活动实践。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并与活动内容和目的相近的同学形成小组,大家共同完成活动目标。 分组参考: 第一组:火灾的成因及预防 第二组:火灾的分类及扑灭 第三组:火场的逃生及自救 第四组:防火的宣传及救护 (二)、储备资料,准备活动器材 活动中,你需要储备必需的火灾知识,准备充实的活动器材。如:记录本、介绍信、照相机、各种调查表、灭火演习和逃生自救摸拟练习所需的各种器材。 资料导航: 资料库:消防大队档案; 书籍:《消防知识大全》; 杂志:《楚天消防》; 报刊:《中国消防报》; (三)、组员分工,制定活动计划 各小组应制订具体可行的活动计划,即团结合作又分工仔细,在小组长的带动下有目的、有

组织的活动,避免随意与盲目性,争取更大成效。 设计参考: 活动的目的: 活动的地点: 活动的方式: 活动的内容: 活动所需材料: 活动小组成员分工: 组长:XXX 资料收集员:XXX 记录员:XXX 管理员:XXX 场地器材员:XXX 安全员:XXX 活动实施 (一)、自主开展活动 1、调查访问:到学校周围,进入工厂、农村、社区、走访老人、调查民众、调查了解火灾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2、采访咨询:到消防大队进行咨询。 3、积累资料:多渠道收集资料、查阅相关书籍、档案、上网查询所需资料。 4、实践运用:查阅各种逃生资料,撰写我的收获、我的发现等心得文章,模拟火场,设置情景,练习提高,熟练掌握灭火和逃生本领。 5、探索发现:及时对收集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归纳、讨论、总结成活动成果,写出研究文章。 安全用电咨询灭火演练 (二)、成果展示交流 为检验活动过程,将活动推向高潮,展示活动的成果,各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成果进行精选设计,通过编辑资料、模拟演练、开展班会等形式,向学校教师、同学、家长、社会人士做展示汇报: 参考建议: 1、火灾成因及预防汇报展示: (1)我们的调查结果: 火灾的原因统计图: (2)我的收获和体会: 根据小组的走访调查、研究,整理出成果:可以对个人提出几条忠告,也可以对存在火灾隐患的单位和家庭的提出建议,如有必要可以上书有关规划部门和消防大队,建议整治。2、火灾的分类扑灭汇报展示: (1)火灾发生时应首先: (2)正确使用灭火器: 小资料: ①电气火灾占很大比例,应加大用电安全,扑灭电气火灾应先断电作业。 ②播打119电话报警 ③发生小的火灾不要惊慌,应沉着冷静,先设法切断火源,可就近选取水、灭火器、面积较大的覆盖物等扑灭火源或控制火势,一边大声呼救。 3、火场的自救与逃生汇报展示: 通过查阅资料、实践操作、成果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 (1)火灾的现场人身受到的危害有:

人教精通版英语5下精通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 26教学设计

精通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 26 教学设计 滨海新区汉沽中心小学英语组韩娜 教学目标: 能够听说、认读句型:Dad is writing an email. Mum is washing the clothes.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模仿、学习和体验语言,学会如何购物,在创设的真实情景中进行简单交流。 重点难点: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的目标语言。 2.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这些功能语句进行交际。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PPT课件、教材配套光盘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Teacher shows some pictures of famous person and the actions of their jobs. Eg:Yao Ming, Liu Xiang, ZhouJielun, Jacky Chen, YangLiping 2.Teacher shows a picture, then let the students talk in groups. Make sure the person’s name and job. T: Who’ s he? S1: He is Liu Xiang. He is a sportsman. T: Yes. He is from Shanghai. He is good at running. 3.What is he/ she doing?

Step 2: Presentation 1.Show shows the picture of this lesson. T: Look, do you know who she is? S: She is Lily. T: What is she doing? S: She is making a call. 2.Learn the phrases: make a call. She is making a call. 3.Write an email: Dad is writing an email. Wash the clothes: Mum is washing the clothes. Clean the room: I’ m cleaning the room. 4.Write and do the dialogue. T: 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Ss: She is Lily. She is making a call. He is Lily’s dad. He is writing an email. She is Lily’s mum. She is washing the clothes. She is Lily. She is cleaning the room. 5.Teacher shows the short video of weekend. Let the students talk them. Step 3: Practice 1.Talk in groups. 2.Let’s chant. Step 4: Language use. Talk in groups.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科 学 教 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

人教精通版英语5下精通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 3 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精通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 3 教学设计 滨海新区汉沽中心小学英语组韩娜 教学目标: 能够听说、认读句型:How many …lessons do you have in a week? We have….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询问并介绍一周有几节课或者在某地有几节课的表达。 重点难点: 1.学生会用英语询问一周有几节课。 2.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这些功能语句进行交际。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PPT课件、教材配套光盘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Greetings.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 Good morning, Mr/ Miss… T: Nice to see you again. S: Nice to see you, too! 2.Let’s chant. A: Library, library.

B: from the library. C: Borrow books,borrow books. D: Borrow book from the library. ABCD: We often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 A: Meetings, meetings. B: Have meetings. C: Have meetings in the meeting room. D: We often have meetings in the meeting room. ABCD: We often have meetings in the meeting room. 3.Free talk. Show some pictures, then tak about them. This is our…. We often…in the…. Step 2: Presentation 1.Let’s go on visiting Li Yan’s school. Show the picture of her school, ask some questions: Li Yan and Gao Wei showed visitors around the library and meeting room. What other places do they visit? Can you guess? 2.Learn: science lab 1)Play a short video: There are some students are doing experiments in the science class. Then ask some questions: They are doing and watching experiments. Where do they do the experiment? Ss: Science lab. T: They are having science lesson in the science lab. This is our science lab. We often have science lessons in it.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 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 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 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 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 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说明: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的 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而且 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 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 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教案 科 学 教 案 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1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2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

人教精通版英语五下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精通版 五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Unit 1 Welcome to our school! Lesson 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听、说、读、写以下短语:welcome to , show sb. Around , borrow sth. from以及单词:libraty , welcome , to , our 。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置外宾来校参观,向人介绍学校图书馆和会议室,引出目标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对话上整体让学生感知、模仿、学习和体验,最终引导学生进行交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教学重点掌握Welcome to our school.及用法。 2.难点:show和borrow的用法。 三、授课时间 四、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 (1)师生问好 (2)猜谜导入: Now let’s have a guessing game.It’s a place.We can see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there. We often have classes, play games, and do many interesting activities there. What place is it? 通过猜谜导入新单元的主题:学校,让学生对这个话题进行预热。 2、新课呈现 (1)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是通过扮演一名小导游,学会向来访的外宾或其他客人介绍自己的学校,并让其他同学也模仿小导游进行介绍。 借助主题图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并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show around 短语的含义,引出课文,Li Yan Gao Wei带领客人参观学校。 (2)学习library 跟着他们参观学校并提问What places are they visiting? 学生带着问题感知课文,能够说出参观的是library和meeting room.通过观察图片,同时给出板书,并用Do you often ...?句型造句提问题,引导学生回答Yes, we do./No, we don’t. (3)学习meeting room 给出教师自己学校和Li Yan学校会议室的图片,学习在meeting room中开会的英文表达:have a meeting. (4)学习We often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学生第二次感知课文时,带着老师的问题Do they often come to the library or the meeting room?能够捕捉在library和meeting room中的活动,并引导回答。 3、趣味练习 (1)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模仿Just talk中的语句(2)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巩固语言 (3)根据任务主线,学做小导游。引导学生运用This is our...It’s ...We often ...in the ...介绍描述学校的各个教室 (4)猜谜游戏 学生利用手中的教室图片,操练本课的重点句,用3、4个一般疑问句询问对方手中的教室信息,最终猜出对方手里卡片上的教室是哪种。

新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新教材】

备课本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综合实践活动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第1课:火灾的预防与自救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认识火灾,牢记火灾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正确预防火灾。 2.正确掌握和应用火灾逃生的基本技能。 3.掌握扑灭火灾的应对措施及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 1.掌握制订切实可行活动方案的方法。 2.初步学会根据课题查找、搜集、整理素材。 3.培养发现问题、思考对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走向社会,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的团结合作意识。 2.培养面临危险从容应对的品质。 3.激发关爱生命,关爱自已,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活动准备: (一)、选择子课题,成立活动小组 有关火灾的问题很多,你准备选择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开展活动实践。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并与活动内容和目的相近的同学形成小组,大家共同完成活动目标。 分组参考: 第一组:火灾的成因及预防 第二组:火灾的分类及扑灭 第三组:火场的逃生及自救 第四组:防火的宣传及救护 (二)、储备资料,准备活动器材

活动中,你需要储备必需的火灾知识,准备充实的活动器材。如:记录本、介绍信、照相机、各种调查表、灭火演习和逃生自救摸拟练习所需的各种器材。 资料导航: 资料库:消防大队档案; 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05941877.html,/ 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05941877.html,/ 书籍:《消防知识大全》; 杂志:《楚天消防》; 报刊:《中国消防报》; (三)、组员分工,制定活动计划 各小组应制订具体可行的活动计划,即团结合作又分工仔细,在小组长的带动下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避免随意与盲目性,争取更大成效。 设计参考: 活动的目的: 活动的地点: 活动的方式: 活动的内容: 活动所需材料: 活动小组成员分工: 组长:XXX 资料收集员:XXX 记录员:XXX 管理员:XXX 场地器材员:XXX 安全员:XXX 活动实施: (一)、自主开展活动 1、调查访问:到学校周围,进入工厂、农村、社区、走访老人、调查民众、调查了解火灾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2、采访咨询:到消防大队进行咨询。 3、积累资料:多渠道收集资料、查阅相关书籍、档案、上网查询所需资料。 4、实践运用:查阅各种逃生资料,撰写我的收获、我的发现等心得文章,模拟火场,设置情景,练习提高,熟练掌握灭火和逃生本领。

精通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

单元主题Unit 1 Welcome to our school.第一周第1课时课题Lesson 1 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精通)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1 Welcome to our school. Lesson 1.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学校的各个功能教室及其用途来进行日 常交际。根据本班的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创造性使用了教材,调整了教学顺序,先讲Lesson 2,再讲学习Lesson1. 因此本课为本单元的第2课时,本课通过设置foreign visitors来校参观,Li Yan and Gao Wei作为带领客人参观小向导,向客人介绍学校的图书馆和会议室的真实情景,引出学生的目标语言:Welcome to our school. We often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通过学习,再从对话的整体上让学生能感知,模仿,学习和体验,最终引导学生在生活情景中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交际,并培养学生从了解学校到热爱学校的积极情绪。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漫长的假期之后,学生依然沉浸在与同学重逢的喜悦之中,因此本课内容可通过认识新同学的方式顺利展开。由于五年级同学已经有过两年的英语基础,因此采用旧的内容引出新知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策略。 教学目标(依据以下几个维度设计: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情感态度) 语言知识:能够听,说,读,写library, meeting room, borrow books, have a meeting 能够听说认读句型: Welcome to our school. We often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 语言技能:能在真实情景运用句型介绍自己的学校,进一步巩固表达欢迎某人到学校参观的语言。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主动用语言交流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公共场所保持安静。 学习策略:在快乐中学习英语,在游戏中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能够理解对话内容。 能够运用以下句子在适当的情境中进行简单交流 Do you often come to the library? Yes, we often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 教学方充分利用愉快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指导学

人教精通版五年级下册英语教案-Unit6 We’re watching the games-Lesson36_教学设计

人教精通版五年级下册英语教案-Lesson36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 Just practise 本部分以红色和蓝色文字呈现出本课书的主要目标语言Are you watching the high jump? Yes, we are. Are they doing the high jump, too? No, they aren’t. 通过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需要听、说、认读的短语do the high jump, do the long jump, run last.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看图问答、游戏等活动,激励学生主动感知、模仿、学习和体验,引导学生运用目标语言在真实语境中进行交际。 主要目标语言: Are you watching the high jump? Yes, we are. Are they doing the high jump, too? No,they aren’t. 2. Just write 本部分重点教学词汇和句型的书写。通过师生创设的真实语境,能够听、说、读、写以下词语:high jump, long jump, run;和以下句型:Are you watching the high jump? Yes, We are.并能在四线三格中规范书写。 3. Let’s play 本部分设计了一个猜动作的游戏,学生通过猜测图中的人物正在做什么动作的活动,进一步巩固本课主要目标句型Are they doing…?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语言知识储备丰富游戏的内容,多提供一些家人、朋友正在做事情的图片或照片,进一步激活思维,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开展活动,以达到巩固和运用本课目标语言的目的。学生还可以使用That’s right. Tha t’s wro ng. Try again.等功能语句表达自己的见解,丰富对话内容。 4. Let’s chant 本部分设计了一首有节奏的歌谣,学生在学习并说唱歌谣的过程中,自然感悟字母组合are在单词hare, rare, square, share, care中的发音,并总结出are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律。学生可以通过创编新歌谣,归纳出更多包含字母组合are的单词,以达到在歌谣说唱中自然运用单词的目的。 二、课前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