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过程控制复习

13过程控制复习
13过程控制复习

2013过程控制复习

1. PID调节器的参数?、TI、TD对控制性能各有什么影响?

2. PID的参数整定方法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工作?

3. 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有哪些?请结合下图解释各种品质指标的含义。yA新稳态值原稳态值BB’Ctst

4. 已知某换热器被控变量是出口温度?,操纵变量是蒸汽流量Q。在蒸汽流量作阶跃变化时,出口温度响应曲线如图所示。该过程通常可以近似作为一阶滞后环节来处理。试估算该控制通道的特性参数K、T、?,写出该控制通道的动态方程。14012005650

5. 如图所示,为精馏塔塔釜液位控制系统示意图。若工艺上不允许塔釜液位被抽空,试确定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和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式。01234 图:精馏塔塔釜液位控制系统

6. 如图2所

示为精馏塔提馏段温度与蒸汽流量的串级控制系统。生产要求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关闭蒸汽供应。求: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方框图?确定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形式?选择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图2精馏塔温度-流量串级控制系统7.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必须满足汽-水平衡关系,故汽包液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当液位过低时汽包中的水容易烧干引起生产事故,因此设计如图所示的液位控制系统。指出图中LT、LC、M各是什么仪表,分别起什么作用。试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方框图。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量、控制量、及扰动因素各是什么?确定M的气开、气关形式和LC的正反作用方向。8. 在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中,除了要对蒸汽温度进行控制之外,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和正常进行,还要对气包液位及蒸汽压力进行控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控制系统。根据工艺流程图,请指明阀1、2和3的

作用方式以及三个调节器的作用方向。

9. 在石油、化工等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储液罐,用于存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者作为缓冲器,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进出储液罐的物料需平衡,以维持液位在某一高度,下图即为一液位控制系统,要求液位维持在某一给定值上下,并保证物料不溢出,试设计该控制系统:画出系统工艺流程图,方框图,确定被控参数、控制量、主要扰动、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型式及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式。10. 蒸汽加热的贮槽加热器如图示,进料量q1,初温T1,出料量q2,温度为T,工艺要求:出料温度维持在某一给定值T上。现场条件:进料量q1不变,但T1波动比较大,要求设计一复杂过程控制系统。11. 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等必须进行处理后才能排入江河湖泊中,以保护环境。为此,采用如图所示的三个大容量的澄清池、过滤池和清水池进行处理。工艺要求清水水位稳

定在某一高度上。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流量经常波动,是诸干扰因素中最主要的一个扰动。试设计一过程控制系统。

12. 下面的控制系统是什么系统,试画出系统的结构方框图,指出图中各仪表的作用并简述系统的工作过程.

13. 画出图示系统的方框图,试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若加热变成冷却,且控制阀气开变为气关,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是否需要?进料TT 冷却水出料14. 有附图所示反应器,反应器温度是用冷却水控制的。(1) 如果主要扰动是冷却水阀前压力有波动,应组成怎样的串级控制系统回路?画出控制方案。(2) 画出采用串级控制系统时的流程图。并设控制阀是气开式,那么,两个控制器分别应选正作用还是反作用,为什么?(3) 如果控制阀为气关式,两个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是否需要改变?加热剂TC TT 气开FC FT 原料

第十三章 控制的基础

第十三章控制的基础 本章学习目的: 1.理解控制的定义和重要性; 2.了解控制的特点和层次性; 3.描述控制的过程,列举关键控制点; 4.列举说明有效控制的基本特征; 6.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工作的影响; 图13-1 控制理论系统图 第一节控制的定义 一.控制的定义 (一)控制的定义 监视各种活动以保证他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1.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工作按计划进行,或者只对计划作适当的调整; 2.控制是有目的的──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定的计划能够得以实现。 (二)控制与计划的关系 计划和控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计划是实现控制工作的依据,控制是实现计划的保证。两者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①一切有效的控制方法首先就是计划方法; ②之所以需要控制,是因为要实现目标和计划; ③控制职能使管理工作成为一个闭路系统,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控制工作既是一个管理过程的终结,又是-个新的管理过程的开始。控制工作不仅限于衡量计划执行中出现的偏差,更在于通过采取纠偏措施,把那些不符合计划要求的管理活动引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使组织系统稳步地实现预定目标。 (三)控制的前提 1)控制要有一个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

2)控制要有明确的组织结构; 3)控制要有信息反馈。 二.控制的重要性 1.任何组织都需要控制,在执行组织计划中的保障作用 在管理活动中所制定的计划是针对未来的,由于各方面原因,制定计划时不可能完全准确、全面,计划在执行中也会出现变化,因此,为了实现目标,实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2.控制的重要性也表现在与其他三个职能的关系上 1)计划。计划产生了控制的标准,因为控制的内容是按照计划的内容来实施的。 而一个计划要能够实现,又必须由控制来加以保证,计划一旦实施,就需要有衡量进度、执行偏差和纠正错误的措施,而这些措施都需要由控制来完成。 2)组织。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要有组织加以保证。例如职责分工,组织结构越明确,控制的工作就越有效果。 3)领导。要实现有效的控制,就必须配备合适的领导,要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的领导。 三.控制的特点 1.管理控制具有动态性 控制的实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执行的,而环境总是时刻变化的,所以控制也会做出相应的变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它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所以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控制具有目的性和反馈性 管理控制的目的就是使计划得以实现,而要使目的能够实现就,管理控制就离不开信息的交流,任何一个控制系统都具有目的性和反馈性。 3.管理控制具有人本性 组织的任何活动都是与人相关的,而管理控制最终也是对人的控制,并且执行控制的也是人,所以管理控制中人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人才是管理控制的关键,既要使人遵守控制的准则,又要使控制符合人的特性。 4.管理控制具有创新性 从生物或机械的观点来看,控制活动的目的是设法使系统运行中产生的偏差不超出允许的范围而在某一平衡点上。但是对控制工作而言,控制的目的不是仅仅要使组织“维持现状”,而且要致力于使组织不拘泥现状,要有创新,要有前进,争取达到新的目标和高度。 四.控制的层次 一般而言,一个典型的组织活动由两个相关联的过程构成,我们称之为物理过程和管理过程。物理过程是指组织把从外部得到的人力、物力等资源,通过加工、转化以后,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再提交给外部的过程。而管理控制就是处理物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并向物理过程发出信息的过程,它包括对物理过程中信息的接受和发送。 总的看来,管理过程必须通过三个分系统来发挥自己的控制职能: ◆价值系统。它决定组织必须追求的价值、目标、政策,为组织提供计划,评价 的标准和控制的方针、政策。 ◆信息系统。它提供各种变量的数据。 ◆预测决策系统。它对备择方案的结果提供预测,并据此作出满意的决策。

实验室记录控制培训试卷及答案

记录控制培训试卷 姓名:班组:考核时间: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 《检测和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4.13.2.2中规定: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产生的当时予以记录,并能按照特定任务分类标识。 2《实验室记录控制程序》中规定:记录应实时记录,不允许事前预记或事后补记。 记录应字迹清楚、端正、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必须有书写人、复核人签名,必要时,要有审核人签名。 3 《检测和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4.13.2.3和《实验室记录控制程序》和《实验室记录控制程序》中规定: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每一错误应划改,不可涂擦掉,以免字迹模糊或消失,并将正确值写在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或签名缩写。对电子存储的数据也应采取等同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4《检测和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4.13.1.3中规定:所有记录应予以安全保护和保密。 5 实验室记录包括: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质量记录包括:内部审核报告和管理评审报告以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记录。 6 每项检测的记录应包含充分的信息,以便在在可能是时识别不确定因素,并确保该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重复。 二、判断题(每题5分) 1 为保证记录的整洁完整,现场检测记录,可以在检测结束后统一整理后再填写(×) 2 所有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均应归档并保存三年(×) 3 原始记录填写错了,复核人可以修改(×)4技术记录是进行检测或校准活动的记录,包括抽样、检测的原始记录、观察记录、人员培训记录、环境条件控制记录(√) 5 若试验过程中人手少,未来得及记录。可以在试验结束后补记或追记。(×) 6 实验室无需规定记录的保存期限。 ( ×) 7 每次检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能够再现。 ( √ ) 8 对电子存储的记录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原始信息或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员工培训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公司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提高其知识与技能以及环保意识,增进工作质量及绩效,以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为员工提供的所有培训。 3 定义 4 职责 4. 1劳工部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培训,并保存所有培训记录。 4. 2 工程部负责新员工基础知识及岗位技能的培训。 4. 3 各部门经理负责制定其下属员工的培训需求。 5 内容 5. 1 培训需求 5. 1. 1 每年一月,各部门经理提出本部门员工的培训需求,填写《培训需求表》 交于劳工部,应考虑以下需求: A、职员工工作技能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提高 B、特殊重要岗位及对环境有影响的岗位的工作要求 C、基层管理人员能力的提高 D、技术的更新或新产品的引进 E、公司发展的需要 F、顾客的需求、Ford的特殊要求及市场的需要 5. 2 培训计划 5. 2. 1 劳工部将各部门的《员工培训需求表》汇总为《年度员工培训计划》,经总经理批准 后实施。 5. 2. 2 若临时需要培训或培训有变化时劳工部应及时修改《年度培训计划》。 5. 3 培训的时机 A、员工进厂 B、员工转岗 C、体系文件及运作有重大变更时 D、法律法规要求或有更改时 E、按培训计划进行 5.4 培训的实施 5. 4. 1 劳工部按《年度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并收集保存相关记录。 5. 4. 2 新员工的培训 5. 4. 2. 1新员工进厂后由劳工部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参见培训教材(一)《入职培 训》,经考试合格后录用。 5. 4. 2. 2 对于分配至生产线的员工,还应由工程部指定人员进行岗位基础知识的 培训,内容参见培训教材(二)《操作工基础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 录用。 5. 4. 2. 3 对于特殊岗位及对环境有影响的岗位,如浸焊、调试、检验等,应根据 SOP或操作规程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由劳工部发上岗证上岗。 5. 4. 3 转岗培训 5. 4. 3. 1 员工工作调动时由接收部门指定人员对其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5. 4. 3. 2 若需要其它培训则由接收部门负责人填写《员工培训申请表》交至劳工 部,由劳工部安排培训。

控制基础

第十三章控制基础 本章掌握的主要概念和问题 控制控制的标准 控制点组织中控制的必要性 控制和计划的关系控制的步骤 控制标准体系事前控制、即时控制和事后控制 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分层控制预防性控制和纠正性控制 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怎样衡量绩效 核心知识 第一节控制内涵 一、控制的概念 1.什么是控制 控制是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控制的基本含义,应该把握三个要点: (1)控制是有目的的活动。 (2)控制的手段是“监督”和“纠偏”。 (3)控制是一个过程。 2.控制和计划的关系 由于所有的控制都是以计划作为基本前提的,所以控制和计划之间存在诸多的联系:(1)计划为控制提供了评价标准。 (2)计划和控制的效果分别依赖于对方,计划越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工作就越好进行,效果也就越好;而控制越准确、全面和深入,就越能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并能更多地反馈信息以提高计划的质量。 (3)一切有效的控制方法首先是计划方法,如预算、政策、程序和规则等,选择控制方法和设计控制系统时必须要考虑到计划本身的特点。 (4)计划工作本身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控制,如对计划的程序、计划的质量等实施控制;控制本身也必须要有一定的计划,如对控制的程序、控制的内容等,都必须进行一定的计划。 二、控制的作用 1.提高组织工作成果的质量。组织特别是生产型组织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使控制过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通过控制,可及时发现组织运行中的失误,并加以改正。 2.正视组织环境因素的变化。 控制有助于管理者对组织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威胁或机遇及时做出反应,因为控制职能能够帮助管理者找出哪些变化对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影响最大。 3.加快组织产品和服务的更新。 4.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记录控制程序完整版

记录控制程序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目录 1 目的 (2) 2 范围 (2) 3 职责 (2) 4 控制程序 (2) 记录的范围、分类与形式 (2) 记录表格的编制和审批 (3) 记录表格的发放和更改 (3) 记录的使用和管理 (4) 记录的特殊控制 (5) 记录的保存期限 (6) 记录的处置 (8) 5 相关文件 (8) 6 记录 (8) 1 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记录得到有效的 控制,并为证实其过程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提供客观的证据,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形成的各项记录,包 括:文字、图表、声像及电子文件等。 3 职责 1)档案室负责所有归档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2)各部、室负责本部门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有关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3)工程总承包各项目部对归档前各阶段产生的记录负责管理和控制,包括设 计、采购、施工、试运、开车阶段所涉及活动中产生的记录; 4) 记录的填写人员,对所记录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责,同时应满足各类记 录表格的审批职责和权限。 5)质量安全标准部对本程序实施控制管理。 4 控制程序 记录的范围、分类与形式 4.1.1 记录的控制范围 1)凡与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报告、检验和验证数据等,均属记录的控制范围, 记录表格是一种文件,按文件进行控制,对于记录的特殊性则应按本程序规定的要求 进行控制。 2)记录控制是一个过程,其输入是通过策划制定所需要的记录内容和表格,其输 出是具有客观证据的报告或填写后的表格,其过程内容包括策划、编制、标识、贮 存、保护、检索、借阅、保存、归档、处置和改进等。 4.1.2 记录的分类

记录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GF/QP001 第二章记录控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建立和保持记录,为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 2 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要求的记录。 3 职责和权限 3.1 质量部是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全公司记录表格的编制和校审。 3.2 质量部负责检验和计量工作过程、技术服务过程中的记录的控制。 3.3 生产部负责生产工艺、设备、工装管理过程中的记录的控制。 3.4 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工作过程中的记录的控制。 4 工作程序 4.1 记录的分类 4.1.1管理类记录:如《培训计划》《管理评审报告》《内部审核报告》等。 4.1.2技术质量类记录:如《生产过程记录》《产品质量检验表》等。 4.2记录的填写 4.2.1质量记录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 4.3.2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要修改原数据,应采用单杠划去原数

文件编号:GF/QP001 据,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加盖或签上更改人的印章或姓名及日期。 4.3 记录的收集、编目和归档 各部门按职责收集记录,收集的记录要清晰,并编制《记录清单》予以归档管理以便检索。 4.4 记录的保管 4.4.1归档后的记录应存放在能防潮、防蛀、防火的环境里,并由各部门配备专(兼)职人员保管。 4.4.2记录的保存期限 管理类记录的保存期三年,技术类的保存期二年,需要长期保存的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保存期限。 4.4 记录的查阅、借阅 查阅和借阅已归档的记录,需办理查阅,借阅手续,经主管领导批准。 4.5 记录的处理 对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由保管部门编制销毁清单,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予以销毁。 5 记录 GF/QR002 《记录清单》

教育培训管理控制程序

受控文件 教育培训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培训管理,确保所有员工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均应达到本职岗位的要求,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需要。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局(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所有部门与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 3 职责 3.1 主管局长负责《年度培训计划》和外委培训项目的审批。 3.2 人事劳资科负责局(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监督实施、负责上岗基础教育、外委培训的组织以及对培训效果、上岗能力进行评估测定。 3.3 各单位(部门)负责本单位(部门)培训需求的上报;负责按照局(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培训。 4 工作程序 4.1 培训计划的编制 4.1.1 各单位(部门)应于每年的12月初填写《培训需求申报表》,提出本单位(部门)的培训需求报人事劳资科。 4.1.2 人事劳资科根据局(公司)的发展规划,结合上一年度的培训效果评估情况和各部门的培训需求,于每年一月初编制局(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报主管领导审批后组织实施。 4.3 培训的实施 4.3.1 人事劳资科及相关部门根据行业性质,本着提高能力需求的原则,分别对新员工、在岗职工等进行适当的教育培训,在组织培训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和措施: a) 内部培训; b) 外委培训; c) 组织到其他单位参观学习; d) 鼓励职工根据自己的岗位专业开展自学获取相关的学位学历证书.

4.3.2 各单位(部门)根据《年度培训计划》的安排,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经单位(部门)负责人审核,报人事劳资科审批后组织实施培训。 4.3.3 人事劳资科负责协助各单位(部门)做好教师的聘任、教材准备等工作。 4.3.4 培训结束后,由培训单位(部门)对整个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将有关的培训资料报人事劳资科。 4.3.5人事劳资科负责收集整理有关的培训资料,形成《年度培训效果评价报告》,所有培训记录根据需求由人事劳资科和培训实施单位(部门)进行存档保存。 4.4局(公司)职工培训内容 4.4.1岗前培训 a) 岗前培训的对象主要包括:复转军人、新录用(招聘)的大学生以及新转岗人员; b) 培训内容包括烟草专卖法、公司的规章制度、各部门职责等内容; c) 通过岗前培训,要使上岗人员对局(公司)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对局(公司)管理经营的认识,增强对局(公司)的忠诚度和向心力; d) 岗前培训由人事劳资科负责组织,记录存档有关的培训资料。 4.4.2专业技术培训 结合各岗位工作的实际要求、局(公司)管理经营发展的需要,由各单位、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或业务范围进行有关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岗位技能和管理水平,满足局(公司)各项管理经营发展要求。 4.4.3外委培训 公司的外委培训主要包括:在岗各种层次学历教育、持证上岗和职业资格的取证培训、国家局省局主办的各种专业知识培训等。 4.4.4 通过教育培训,使全体员工意识到: a)满足顾客需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确保提供的产品(服务)质量符合相关要求的必要性; c)违反这些要求对顾客所造成的后果; d)自己的岗位工作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c) 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4.5 局(公司)鼓励员工努力学习管理知识、专业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

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XXXX-QP-01 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我站质量管理体系内的人员任职、能力、培训教育、考核等要求进行规定,不断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站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所进行的所有活动。 3 职责 3.1 法定代表人 3.1.1 负责人力资源的配置决策和满足需求; 3.1.2 负责站级《年度培训计划》的批准; 3.1.3 培训者评估者的能力评估组组长。 3.1.4 负责 3.2 业务主管 3.2.1 负责审核站级《年度培训计划》; 3.2.2 负责批准各部门《年度培训计划》; 3.2.3 参与人力资源配置决策。 3.3 质量主管 3.3.1 负责人员能力的考核评估,负责站级培训计划的落实; 3.3.2 培训者能力评估组组长。 3.4 办公室 3.4.1 根据血站及部门需求,编制《人员需求计划表》,交站办公会讨论决策。 3.4.2 负责站级《年度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 3.4.3 配合站领导对做好站员工的招聘、录用、考核、调动和离职工作。 3.4.4 负责培训资料的收集、整理,负责人事档案的管理。 3.5 质控科 3.5.1 负责站级《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 3.5.2 负责新进人员岗前质量培训。 3.5.2 负责对各部门内年度培训计划落实情况的监督。 3.5.3 负责对培训及考核评估中未合格人员的再培训。

3.6 各部门 3.6.1 负责新进员工的轮岗培训,在职员工转岗的部门培训和部门内员工的年度培训,负责部门培训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3.6.2 科主任负责审核部门内《年度培训计划》。 3.3.2 参与科室员工资格、能力、业绩与质量的考核评估工作。 4 定义 4.1 组织结构:是反映组织内部构成和各个部门间所确定的关系的形式。 4.2 组织结构设计:是一个组织变革的过程,是把组织的任务、流程、权利和责任重新进行有效的组合和协调的一种活动,其目的是通过组织结构设计大幅度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4.3 岗位:也称职位,在组织中一定的时间内,当由一名员工承担若干项任务,并具有一定的职务、责任和权限时,就构成一个岗位。 5 管理程序 5.1 人员配置管理 5.1.1 岗位人员配置应符合《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中对组织人员的要求。应满足与岗位相适应的学历、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教育培训经历等。 5.1.2 新增人员的资质必须符合《血站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资质要求》。 5.1.3 人员聘用 1)根据国家规定,我站实施全员聘用制。 2)各部门根据科室及血站业务需求,填写《人员需求计划表》,交站办公会讨论, 报上级主管部门及人社局批准,按照相关程序以“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招聘。 5.1.4 人员任职要求 1)我站人员按照入职年限及岗位设置分为: 新进员工(进站工作不满一年人员); 在岗员工(经培训考核合格,在固定岗位工作满一年人员); 转岗人员(岗位调整后不满一年人员); 再入岗人员(因各种原因连续休假达6个月以上,或考核评估为“不合格” 后的重新入岗人员)。 2)新进员工必须取得采供血机构上岗合格证和相关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未取得采 供血机构上岗合格证和相关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之前,无签字权。

最新记录控制程序(20190919070842).pdf

版本号 A 记录控制程序 实施日期:2017年10月01日第 1 页共 8 页 目录 1 目的 (2) 2 范围 (2) 3 职责 (2) 4 控制程序 (2) 4.1 记录的范围、分类与形式 (2) 4.2 记录表格的编制和审批 (3) 4.3 记录表格的发放和更改 (3) 4.4 记录的使用和管理 (4) 4.5 记录的特殊控制 (5) 4.6 记录的保存期限 (6) 4.7 记录的处置 (8) 5 相关文件 (8) 6 记录 (8)

1 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记录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为证实其过程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提供客观的证据,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形成的各项记录,包括:文字、图表、声像及电子文件等。 3 职责 1)档案室负责所有归档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2)各部、室负责本部门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有关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3)工程总承包各项目部对归档前各阶段产生的记录负责管理和控制,包括设计、采购、施工、试运、开车阶段所涉及活动中产生的记录; 4) 记录的填写人员,对所记录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责,同时应满足各类记录表 格的审批职责和权限。 5)质量安全标准部对本程序实施控制管理。 4 控制程序 4.1 记录的范围、分类与形式 4.1.1 记录的控制范围 1)凡与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报告、检验和验证数据等,均属记录的控制范围,记录 表格是一种文件,按文件进行控制,对于记录的特殊性则应按本程序规定的要求进行控制。 2)记录控制是一个过程,其输入是通过策划制定所需要的记录内容和表格,其输出是 具有客观证据的报告或填写后的表格,其过程内容包括策划、编制、标识、贮存、保护、 检索、借阅、保存、归档、处置和改进等。 4.1.2 记录的分类 记录按其性质和使用范围可分为以下四类: 1)管理职责方面的记录(包括文件控制的记录),如管理评审记录,目标实施记录, 文件受控清单等。 2)资源管理方面的记录,如人员教育培训、经历、资格、考核记录,设备管理、设备 维修记录,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记录等。 3)产品实现方面的记录,如产品要求评审记录,供方评价记录,特殊过程确认记录, 不合格品处置记录和产品让步放行记录等。

能力及培训控制程序

兰州通用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T.CW.06.01—2009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第三版 受控非受控编号 ● 能力及培训控制程序 2009-07-30发布2009-07-30 实施 兰州通用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Q/LT.CW.06.01—2009能力及培训控制程序第1页/共9页

1.目的 对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进行适当的教育培训,以增强员工质量意识,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能力。对特殊人员资格进行认定,保证人员能力符合岗位要求,从而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的能力和意识的培训及资格认定。包括新上岗人员和转岗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认定。 3.职责 3.1人力资源部 a.人力资源部是公司人力资源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b.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发展及各单位实际需要,负责对人员培训的需求进行预测和培训人员的确定。并与有关部门配合,对特殊人员的资格进行考核和认定; c.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并负责培训记录和人员培训档案的管理; d.有关部门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培训、考核,并对合格者颁发上岗证和合格证。 3.2质量检查部负责产品计量检定、理化检验人员的送培和考核工作,并负责对特种A级锅炉、D类压力容器、高压结构件焊工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配合当地省技术监督局对焊工的资格认定和发证工作。 3.3研究所/分厂技术部门负责本部门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的知识更新 Q/LT.CW.06.01—2009能力及培训控制程序第2页/共9页 工作。 3.4各有关部门/分厂负责本单位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及规程的培训工作并负责对本单位特殊岗位工作人员能力及资格的初审及日常管理工作。 4.培训对象及内容 所有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都应进行培训,经人力资源部资格和能力认定后,方能重新上岗或更换岗位,工种人员必须坚持“先培训后持证上岗”的原则。 4.1管理人员 4.1.1对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所需的方法、技术,以及评价体系有效性所用的标准。 4.1.2根据上级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以工商管理为主的岗位培训和适应性培训,以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4.1.3API会标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和人员的工作培训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培训内容、项目、时间,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相关生产单位配合执行。

文件控制程序及记录控制程序培训试题

文件控制程序及记录控制程序培训试题 工号: 005 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对的打“レ”错的打“╳” 1.一阶文件:品质手册由管理代表批准;(√) 2.各部门的四阶文件------表单记录由部门主管批准即可;(√) 3.董事长负责批准一阶文件:质量手册的发布;(√) 4.二、三阶文件的批准由总经理/管理代表负责;(√) 5. 表单记录时尽可能避免涂改,有修改时可将原字迹用钢笔或圆珠笔划删除线“”(如“235”),再旁边 空白处记录正确的,并签字和日期;(√)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填入选择的序号如:a、b、c 1. 二阶文件的文件阶层代码为 QP ; a、QR b、QP c、OF 2. 四阶文件的文件阶层代码为 QR ; a、QR b、SOP c、00 3.文件发行时由相关部门填写 A 在批准后方可发行; a、文件制修订/作废/补发/发行申请单 b、文件销毁记录表 c、文件一览表 4. 现场使用的文件必须有文管中心盖的蓝色 C 发行章; a 、红色:作废 b 、外来文件 c、受控文件; 5.各记录到规定的保存期限后,要销毁时呈相关主管核准后记录于 A ,在日历年底集中销毁; a、文件销毁记录表 b、记录一览表 c、文件一览表 三、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品保部QA收集了一份流水号为“05”的外来文件,版本为“2006”,按我司的《文件控制程序》,该文 件的编号应为 BOCA-OF-QA- 05 ,版本应为 2006 ; 2.你帮技术部人员为流水号为“17”的图纸(外来文件)编号 BOCA-OF-TD-17 ; 3. 四阶表单格式及撰写内容不设限,表单右下角要注明表单编号及版本号,再注明保存期限; 四、回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写出下列部门的代码: 商务部: CD 生产部: PD 物控部: MC 行政人事部: MA 技术部: TD 2.请写出下列三阶文件代码: 作业指导书: WI 材料清单: BOM 岗位说明书: JD 标准作业指引、公司管理制度: SOP 图纸:DR 3. 为品保部二阶文件流水号为07的文件编号为:QP-QA-QR07 4. 为品保部二阶文件流水号为07的文件下属的流水号为01的表单编号为:QP-QA01-QR07

(整理)控制理论基础

一、下列知识点可出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 1LKJ2000监控装置采用模块及主从机热备冗余设计。 2监控装置采用连续平滑速度模式曲线控制。 3监控装置将线路设施固定限速.闭塞指令限速等各种控制要求的控制值沿运行里程形成连续平滑速度模式曲线。 4监控装置是通过实时计算取得速度控制值。 5地面闭塞分区通过信号机显示停车信号,监控装置监控列车在该信号机前停车2min后继续向此关闭信号机防护区间运行时,保证在防护区间内列车以不超过20km/h速度运行。 6运行事故状态记录能在机车每走行5米记录一次状态。 7监控装置适合各种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及动车组;适用于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适用于各种机车信号制式,包括移频.交流计数。极频和UM-71等。 8、JK2000监控装置是通过实时计算取得速度控制值 9、事故状态记录能在机车每走行5m记录一次状态 1.常用的轨道电路由送电端.钢轨线路和受电端三部分组成。 2.两个绝缘节之间的钢轨线路(即从送电端到受电端之间),称为轨道电路的控制区段,也就是轨道电路的长度。 3.轨道电路是铁路信号基础设备如自动闭塞和电气集中的基础,借助它可以传递列车占用信息以及其他信号信息。 4.铁路线路的两车站之间,叫区间。 5.闭塞设备必须保证在同一时间内,同一区间只允许运行一个列车。 6自动闭塞是一种区间自动控制设备,它与半自动闭塞的主要区别是列车进出车站和在区间都有检查设备。 7自动闭塞把大区间划分为若干个小区间.叫做闭塞分区,每个闭塞分区的起点设置一个通过信号机进行防护。 8自动闭塞根据轨道电路的占用和空闲状态,自动地变换通过信号机显示,以追踪指示列车的运行,它不需要车站值班员参与办理手续。 9轨道电路的控制区段指的是两个绝缘节之间的距离。 10以传递列车占用信息以及其他信号信息的设备是轨道电路 11.自动闭塞是一种区间自动控制设备 12.自动闭塞把大区间划分为若干个小区间,叫做闭塞分区,每个闭塞分区的起点设置的防护设备是通过信号机 13.自动闭塞根据轨道电路的占用和空闲状态,自动地变换通过信号机显示,以追踪指示列车的运行,它不需要车站值班员参与办理手续 1列车牵引力是使列车产生前进运动,并可由司机根据需要控制的外力。 2列车在运行中所受到的阻碍列车运行的作用力称为列车阻力。 3列车在平直道运行时只受基本阻力,没有附加阻力。

记录控制程序(含表格)

记录控制程序 (IATF16949/ISO9001-2015/ISO14001) 1.0目的 通过对公司管理体系相关的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查阅、归档、保管和处理之控制,确保其完整、准确、清晰,以证明管理体系满足规定要求且有效运行,并为实现可追溯性、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与体系有关之记录的管理与控制。 3.0职责与权限 3.1品质部:负责本程序的监督执行和公司所有记录空白表单的有效性管理与控制。 3.2各部门:负责与本部门相关之记录的填写、收集、归档、贮存、保管、作废。 4.0定义 无。 5.0过程乌龟图

6.0作业流程:

6.1记录空白表单的标识编码及表单流水编码:依据《文件编码规则》进行标识编码。 6.2表单设计:各部门根据文件/业务需要设计适合的表单,并随同文件送审,参见《文件控制程序》。 6.3记录空白表单的编目管理 6.3.1公司所有记录空白表单样板(背面盖“受控章”)由品质部进行统一编目管理,其电子档存放于共享服务器上。 6.3.2《记录控制一览表》(电子档)应包括序号、所属文件名称、表单名称、表单编号、版次及发行部门等。 6.4表单的更改:根据公司实际工作需要和变化,需要对已不能满足要求的表单予以更改或作废,必须填写《文件/表格发放修改申请单》,经更改后的表单,按 5.3之要求进行登录及归档,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印刷新版表单。如修改文件的同时变更相关表单则无需填写《文件表格发放修改申请单》。表单作废及表单名称变更需同时变更相关的文件。

6.5表单的填写:原则上表单每一栏位均需填写,确保记录完整、准确、清晰,反映实际情况。因各种原因需要变更记录内容时,宜采取划改方式,变更前的内容应清晰可见,同时变更人应签注姓名,变更日期。 6.6表单的会签:如有些表单记录内容中需要几个部门会签的,原则上需要相关部门会签,但如果记录部门可以判定和决定时,则不需要其他部门会签。6.7记录的审批:已填写完毕的表单必须依审批权限给相关人员进行审批。 6.8记录的保存:由责任部门对各记录之文件归档进行统一标识,建立标识卡,所有记录按分类要求及时存档。注:记录保存3年或按照客户要求保存。 6.9记录的周期整理:责任部门视情况每季度对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根据表单保存期限要求,整理失效表单,交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后销毁或作其它处理。 6.10记录的销毁: 6.10.1未逾期、未经审批的记录不得销毁。 6.10.2已逾期且经审批后的所有与技术有关的记录及有关公司商业之保密记录需进行销毁。其它记录如可用背面再生利用,则集中交品质部盖“作废”章,用于在公司内部流通之文件的打印、复印。销毁及作废的记录需记录于《失效记录表单一览表》中。 6.10.3当逾期但经相应部门负责人确认仍有参考价值的记录,应按要求对记录继续保存,由相应部门负责人签名注明继续保存期,如:延长保存期至:XX年

培训管理控制程序

版次变更历程 序号变更内容变更人变更日期 1 公司架构职责权限发生变化毕艳凤2013-03-19 2 内容变更贾翊2013-10-18 3 4 5 6 编制审核批准 毕艳凤解建营范锦宝/司海健 2013年 4 月 10 日2013年 4 月 10 日2013年 4 月 10 日 1.0目的 通过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人员达到岗位胜任要求,保障公司整体发展需要,特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环宇赛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3.0术语和定义: 3.1入职培训:指新员工入职一个月内须接受三级培训,人力行政部组织的一级培训,公司级 培训,具体内容为企业发展历程、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相关人事制度(员工奖惩管理办法、离职制度、考勤制度等)、公司的行政后勤制度、职业健康、安全等共性的培训,车间/部门组织的二级培训,车间/部门级培训指具体内容为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基本工作技能、任职能力的培训。 3.2岗前培训:为使员工尽快熟悉新的工作环境,掌握新岗位所需的工作技能,在其新入职或 工作性质、工作岗位发生较大变化后,需进行工序/岗位组织的三级培训,具体培训内容为,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基本工作技能、任职能力的培训。 3.3在职培训:根据工作需要,为提高员工的管理技能、工作技能、素质,增进工作效能、提 升其任职能力和晋升职务做准备所组织的培训。 3.4特殊工种培训:进入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含气割)作业、压力容器设备(含电梯)作业、 厂内车辆驾驶等安监部门规定的特殊岗位人员培训。 4.0程序内容 4.1培训的种类 4.1.1外派培训:根据工作的需要,由公司出资派送员工至培训机构进行的培训学习活动或交流。 4.1.2外聘培训:根据工作的需要,由人力行政部或相关部门与外部培训机构联系,在公司指定 的场地组织的培训。 4.1.3内请培训:利用公司内部的讲师资源,贴近公司的实际情况,为公司内部员工所做的培训 (包括外派培训返回后的公司内的普及培训)。 4.1.4其它形式培训:网络培训、自学等。 4.2培训计划的编制 4.2.1年度培训计划的编制,依据各部门实际培训需求,由各部门组织提报,人力行政部负责汇 总整理后,报人力资源及行政中心负责人审核、总经理审批。 4.2.2月度培训计划的编制,将依年度培训计划,由各部门根据当前工作需求,确定月度培训计 划,由人力行政部负责汇总整理,并每月5日前发布至各部门。 4.3培训的组织实施 4.3.1入职培训管理 4.3.2新员工入职上岗前,人力行政部培训经理必须为其安排有关企业发展历程、经营理念、企 业文化、相关人事制度(员工奖惩管理办法、离职制度、考勤制度等)、公司的行政后勤制度、职业健康、安全等共性的培训,完成入职相关知识答卷,并保存于员工档案中。4.3.3凡通过入职培训的员工,均需填写入职培训记录表,以准确记录和备案员工入职培训相关 内容。 4.3.4凡新员工上岗,其入职培训率须保持为100%。 4.3.5岗前培训管理 4.3.6岗前培训由人力行政部组织公司级培训,员工所在部门负责组织二、三级培训实施,以工 作环境、工作技能、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规章制度等为主要内容。 4.3.7新入职员工的岗前培训,一般管理人员以《岗前培训计划考核表》内容进行,各生产车间 的计件员工的岗前培训,以车间或班组所列各项培训内容进行。 4.3.8异动(包括晋升、平调等)员工的岗前培训,由其所在部门负责人为其安排岗前培训指导 人,岗前培训指导人在其见习期内按《岗前培训计划考核表》对员工实施培训,并作好培训记录。

记录控制程序精华范本

责任部门流程描述备注相关部门 综合部

相关部门相关部门相关部门 相关部门相关部门相关部门 《记录归档及处理登记台帐》《借阅登记台帐》 N 1 Y 确认记录形式、备案、标识 销毁并记录 2 1 归档 借阅并记录 是否超过有效期 编目 建立记录清单

收集使用记录 1 2

1. 目的 建立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记录的控制要求,以保证能够提供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及其追溯。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质量体系运行中产生的记录,包括来自供方和顾客指定的记录。 3. 职责 3.1 综合部是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记录的编码规则及管理体系文件记录的审定和建立。 3.2 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控制和管理。 4. 工作程序及要求 4.1记录清单建立、备案、标识 4.1.1 各部门根据质量管理过程的需要建立记录清单。清单中要明确记录的名称、编号、保存部门、保存期限,并经部门经理审批。 4.1.2 综合部对各部门拟定的记录形式和内容进行审核,各部门经理批准,确保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要求。 4.1.3 各部门把经过审批的记录清单、记录和空白表格报综合部备案。 4.1.4综合部对记录空白表格给予文件编号,具体编码规则如下: SJ/JL — ××× — ×/× 记录编号 版本/修改状态 公司及记录的拼音缩写 4.2记录的使用 4.2.1各种记录要有记录人、审核人、记录时间、地点、内容等。 4.2.2记录应做到字迹清晰,记录的事实或数据准确、完整,不得随

意涂改。如需要更改时采用划改,划去原文后写上更改内容,更改人签名。 4.2.3记录表单要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填写,不必填写处要用“/”划去,不能留有空白。 4.3记录收集的内容 各部门根据其职能,确定、准备和收集以下记录(记录可以是任何媒体形式,如拷贝或电子媒体): a. 管理评审、合同评审、产品审核、工艺审核的有关记录; b. 过程设计的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更改的有关记 录; c. 供方评价记录及合格供方的质量记录; d. 有可追溯性要求时,产品唯一性标识的记录; e. 设备、设施、工装、环境、安全、过程控制的有关记录; f. 对过程、设备、人员的鉴定记录; g. 进货、过程、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记录(包括让步放行记录) h. 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校准检定记录; i. 不合格品控制的有关记录 j. 持续改进、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关记录 k.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结果及纠正措施验证记录; l. 各种培训记录; m. 与服务有关的记录; n. 与统计分析有关的记录; o.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交付有关的记录; p. 来自供方的质量记录和顾客工程规范的质量记录; q. 可靠性分析、验证记录; r. 其它质量活动完成后的记录或所达到的结果的记录; s. 对顾客或供方的PPAP相关记录; t. 满足法律法规和顾客要求的记录;

TS16949程序文件--培训控制程序

⒈目的: 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保证所受培训人员达到有关规定要求,为质量体系正常运行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⒉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对质量有影响的人员。 ⒊职责: 3·1财务部负责培训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3·2 其他部门负责培训的申请并组织本部门人员接受培训。 3·3技术部编制专业技术培训大纲。 ⒋工作程序: 4·1 技术部编制专业技术培训大纲,作为财务部实施培训的依据。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则显示员工有接受培训的需要: ①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及能力,预备公司将来的发展需要; ②新工人进厂; ③公司有临时培训指令时; ④当员工实际操作技能低于或不能满足其岗位工作的需要 ⑤员工换岗。 4·2 培训计划 4·2·1财务部在每年12月10日前向各部门、工段发放《员工培训征询表》,各部门、工段把新的一年中需要培训的员工和培训课目填入《员工培训征询表》,

一周上报财务部作为培训需要之一。 4·2·2财务部根据培训需要,参照员工培训要求于年底制订新一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4·2·3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及能力,预备公司将来的发展需要,结合《员工培训征询表》,由财务部安排计划培训。当员工实际操作技能低于或不能满足其岗位工作的需要,或员工换岗时,由所在部门、车间填写《员工培训申请表》报财务部,由财务部安排临时培训,新工人进厂,公司临时培训指令,由财务部安排临时培训。 4·3 培训对象 4·3·1 所有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人员。 4·3·2 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应进行资格考核。 4·4 培训容 4·4·1 新进厂员工、临时工,根据不同工种进行课堂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主要学习岗位业务、安全生产知识、质量管理知识及QS-9000标准的基础知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4·4·2 最高管理者、各级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培训管理知识、质量管理知识、质量体系文件和企业文化。 4·4·3 全员必须学习QS-9000标准的基础知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的函。 4·5 培训的方式和师资组织

人员培训管理程序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提高电梯作业的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了解国家有关电梯安全管理的法规、政策,自觉地履行电梯作业人员的各项职责。 1.2范围 规定电梯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方式,组织电梯作业人员的方法,对培训取得的成果进行考核。 2、职责 2.1总经理负责人员的配置、聘用和借调。 2.2办公室是人员培训、考核及其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员工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及培训资料的归档管理和培训效果的评价。 2.3各部门根据实际需求,拟订本部门培训需求计划上报办公室,并配合落实、实施培训教育。 2.4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电梯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单位负责职工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 3、人员的培训 3.1培训需求的识别 3.1.1应识别从事影响质量的活动的人员的能力需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内审员等,根据他们的岗位责任制定并实施培训需求。 3.1.2培训需求由办公室负责组织识别,各部门负责提供培训需求信息,填写“培训申请表”并报公司办公室。 3.2培训的范围和一般培训要求 3.2.1新员工培训 ——公司基础教育:包括公司简介、员工纪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安全和环保意识、相关法律法规、质量保证体系基础知识等的培训。新员工在进入公司一个月内,由办公室组织进行。 ——岗位技能培训:学习电梯基础知识和施工作业文件、所用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所在工程部/技术质量部组织进行,并进行书面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3.2.2在岗人员培训 按照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每年应对在岗员工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

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1. 工作目的 对本站记录和档案的填写、标识、借阅、保管和处理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记录符合检测/鉴定工作要求,为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检测/鉴定工作符合要求提供证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站各种管理活动和检测/鉴定活动记录识别、收集、编目、存档、借阅、维护和清理等环节的控制及档案的管理。 3. 工作职责 3.1 检测/鉴定人员负责原始记录的填写。 3.2 监督员负责对记录真实性的监督。 3.3 技术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批准技术/质量记录的借阅复制,分站站长负责批准分站技术记录的借阅复制。 3.4 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技术/质量记录的归档保管。 3.6分站综合办公室负责分站技术、质量记录的归档保管。 3.6 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技术记录的销毁,质量负责人负责批准质量记录的销毁。 4. 工作程序 4.1 记录的分类和控制要求 4.1.1 记录分为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 4.1.1.1管理体系运行中形成的记录为质量记录,主要包括: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记录;人员培训和考核记录;投诉处理记录;管理体系文件控制记录;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记录;合同评审记录;监督检查记录等。 质量记录格式应包括:记录的标题、记录的标识和总页数、日期、记录人等项目。 4.1.1.2 检测/鉴定等技术运作形成的记录为技术记录,主要包括:检测/鉴定原始记录;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记录;检测/鉴定报告及副本等。 技术记录格式还应包括以下内容:检测/鉴定的对象、检测/鉴定时的环境条件、使用的

仪器设备、记录观察得到的数据、计算公式和导出的结果、意外情况的描述和记录(适用时),记录人和审核人等必要的信息。 4.1.1.3 技术记录应满足复现的要求,提供足够的信息并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设计。 4.1.2 记录格式的编制应符合《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 4.2 记录的形成 4.2.1 记录的填写由执行人员在产生的当时予以记录,填写时使用钢笔或中性签字笔,所有签名应由本人亲笔签署,不允许代签。 4.2.2 技术的原始记录必须在工作现场进行记录,不允许追记、补记。 4.2.3 原始记录填写过程中应注意单位书写要求、字迹清楚,取位合理。 4.2.4 检测/鉴定人员在完成记录后应及时按照规定的要求由审核人员进行审核。 4.2.5 如遇原始记录填写错误需要更改时,应采用“杠改”的方式在错误处划一杠。更改人在“杠改”内容的右上方填上正确的内容后签名。 4.2.6对于记录表内无内容可填的空白栏,应用“/”标记。 4.2.7鉴定记录可选择适宜的方法,如书写、绘图、影印、计算机、录音、照相、摄像和3D激光扫描等。当被鉴定对象的特征可能出现动态变化时(如消失、好转等),且该特征又是判断依据时,除文字记录外,还应通过照相或录像方式保存鉴定时的发现,并配以必要的标识便于核查。 4.3 记录的管理 4.3.1 日常工作中形成的质量记录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由资料管理员归档保存。 4.3.2 技术记录 4.3.2.1 本站技术记录填写完成后要及时归档保管。 4.3.2.2 数值修约按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进行。 4.3.2.3 检测/鉴定人员应根据标准方法、规范要求对原始记录作必要的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时,发现异常数据不可轻易剔除,应报告部门技术主任,进行研究后决定取舍。 4.3.2.4 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记录应转换成法定计量单位的表达。 4.3.2.5 检测/鉴定人员填写原始记录后,应由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进行审核并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