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介绍

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介绍
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介绍

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介绍

小麦

陇鉴127

品种来源:甘肃省农科院选育。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51 -286天。株型较紧凑。株高98厘米。穗纺锤形,长芒,颖壳白色。穗长4.9-7.3厘米,小穗数12-17个,穗粒数14.5-54.2粒。籽粒红色、卵形,千粒重21.2-40.5克。含粗蛋白质15.4% ,赖氨酸0.39%,淀粉63.67%。抗寒抗旱性强。对条中25、28、29号、洛13-Ⅷ条中30、31号及混合菌种均表现免疫至中抗。落黄好,丰产性较好。平均亩产299.3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甘肃省正宁、宁县、镇原及平凉等山塬地种植。

栽培要点:亩播量13千克左右。注意防治蚜虫及红蜘蛛。

陇鉴19

品种来源:甘肃省农科院选育。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59-291天。株型较紧凑。株高70-122.8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色。穗长6.5-7厘米,小穗数16.8个,穗粒数16.2-45粒。籽粒红色,千粒重31.2-52.3克。含粗蛋白质15.48% ,赖氨酸0.5%,淀粉65.69% 。抗寒抗旱,抗倒性较差。苗期感染条锈混合菌种,成株期对条中 25、29、31、号、HY-3、水、源-2、水源-14及1混合菌种表现免疫至中抗。平均亩产262.12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甘肃省庆阳、西峰、正宁、灵台等地种植。

栽培要点: 9月中下旬播种,亩播量12千克左右。

中梁23号

品种来源:天水市农科所选育。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82天。株型紧凑。株高96厘米。

穗纺锤形,顶芒、颖壳白色,无茸毛。穗长7.5厘米,小穗数14.1个,穗粒数32.4粒。籽粒红色,千粒重40.6克。含粗蛋白质15.32% ,赖氨酸0.52% ,淀粉62.35%。湿面筋35.89%。抗倒伏性强。抗寒抗旱,耐瘠薄。对当前主要条锈病小种及混合菌种均表现免疫。平均亩产230千克。

适宜范围:本品种适宜甘肃省天水渭河上游海拔1500-2000米的山旱、二阴及高寒区种植。

栽培要点: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亩播量15千克,基本苗达到30万株。

兰天13号

品种来源:兰州农校选育。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41天。株型中等。株高86厘米。

穗长方形,顶芒、颖壳白色,无茸毛。穗长6.9厘米,小穗数14.5个,穗粒数34.8粒。籽粒红色,千粒重36.9克。含粗蛋白质13.2%,赖氨酸0.49% ,淀粉66.5%。抗寒性较强,抗倒伏,口紧不易落粒。成株期除感染条中29号外,对洛13-皿、水14、水3、HY-3和混合菌种均表现免疫。平均亩产374.5 千克。

适宜范围:本品种适宜甘肃省天水及礼县川区种植。

栽培要点:10月上旬播种,亩播量13-15千克,基本苗达到30-35万株。

兰天10号

品种来源:兰州农校选育。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64 – 281天。株型中等。株高 60-95厘米。穗长方形,长芒、白色。穗长5.9厘米,小穗数14.4个,穗粒数31.1粒。籽粒白色,腹沟浅,千粒重36.6克。含粗蛋白质15.24% ,赖氨酸0.55%,淀粉61.1%。茎秆坚韧,抗倒伏,抗寒耐旱。苗期对条锈病混合菌种免疫,成株期对条中28、29、30、31号免疫,对HY-Ⅷ及混合菌种表现感染。平均亩产251.4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甘肃省平凉山塬区及庆阳中南部塬区种植。

栽培要点:该品种植株较矮,丰产性好,应施足底肥,以发挥其增产潜力。亩播量12-15千克。

兰天14号

品种来源:兰州农校选育。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82天。株型中等。株高94厘米左右。穗长方形,顶芒、颖壳白色,无茸毛。穗长7.1厘米,小穗数14.5个,穗粒数33.6粒。籽粒红色,半硬质。千粒重42.2克。含粗蛋白质14.5% ,赖氨酸0.49%,淀粉63.8%。抗寒耐早性强,抗倒伏,落黄好。对条中25、29、31号、水14和混合菌种表现免疫,但轻感HY-3和水2生理小种。平均亩产275千克,比天选41号增产11%以上。

适宜范围:适宜甘肃省天水市和礼县二阴山区及高山区种植。

栽培要点: 9月中下旬播种,亩播量12.5-15千克,基本苗达到28-35万株。

西峰25号

品种来源:庆阳市农科所选育。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80天。株型紧凑。株高90厘米。

穗长方形,长芒、白色,穗长7厘米,小穗数18个,穗粒数 25-42粒。籽粒红色,角质。千粒重28-36克。含粗蛋白质15.24% ,赖氨酸0.44% ,淀粉65.4% 。抗旱抗寒性强,抗倒伏。抗红、黄矮病,抗白粉病,感条锈,但耐锈性好。分蘖性强,成穗率高。平均亩产266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庆阳中南部、灵台、泾川等地区种植。

栽培要点:庆阳中部9月上中旬播种,南部及平凉9月中下旬播种,亩播量1O-l1千克。小麦生育后期注意防治条锈病。

西峰26号

品种来源:庆阳市农科所选育。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77天。株型紧凑。株高83.8厘米。穗纺锤形,长芒、颖壳白色无茸毛,穗长7.2厘米,小穗数14.4个,穗粒数27.3粒。籽粒红色,千粒重39.5克。含粗蛋白质16.41 %,赖氨酸0.52%,淀粉62.3%。湿面筋28.3%。品质较好,抗旱抗寒,抗青干,抗倒伏。苗期感染条锈病,成株期对条中29、30号及新致病类型HY-4、HY-7和混合菌均表现免疫,对条中31号和HY-3表现中抗。平均亩产211千克。

适宜范围:本品种适宜甘肃庆阳市北部及通渭县种植。

栽培要点: 9月上中旬播种,亩播量1O-l1千克。

西峰24号

品种来源:庆阳市农科所选育。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80天。株型紧凑。株高90厘米。

穗纺锤形,长芒、白色,小穗着生较稀,穗长6-9厘米,小穗数15个,穗粒数19.5 -36.7粒。籽粒红色,千粒重28.9-52.2克。含粗蛋白质17.6%,赖氨酸0.58%,淀粉63%。湿面筋41.5%,沉降值34.3ml。品质好,抗旱耐寒性强,抗倒伏。高抗条锈病,抗红、黄矮病。平均亩产224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甘肃省陇东中南部旱塘肥地及川台地种植。栽培要点:庆阳中部9月中上旬播种,南部及平凉中下旬播种,亩播量12-13千克。成株期注意防治白粉病。

庆农5号

品种来源:庆阳农校选育。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88天。株型紧凑。株高80厘米。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穗长6.5厘米,小穗数13个,穗粒数 25- 35粒。籽粒红色,千粒重35克。含粗蛋白质16.35 -16.61%,赖氨酸0.58% ,淀粉61.55% 。品质较好。抗寒抗旱性强。

较抗条锈病,抗红、黄矮病。平均亩产163.6千克。

适宜范围:本品种适宜甘肃庆阳中南部及平凉等地种植。栽培要点: 9月中下旬播种,亩播量10-12千克。

庆农6号

品种来源:庆阳农校选育。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80天。株型紧凑。株高88厘米。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小穗紧密,穗长6厘米左右,小穗数14个,穗粒数32粒。籽粒红色,长圆形,千粒重37克。含粗蛋白质15.32% ,赖氨酸0.53% ,淀粉64.85%。品质较好。较抗倒伏,抗寒、抗旱、抗青干。高抗条锈病,抗红、黄矮病。平均亩产233千克。

适宜范围:本品种适宜甘肃省陇东地区种植。

栽培要点: 9月中下旬播种,亩播量12千克左右。

平凉39号

品种来源:平凉市农科所选育。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80天。株型较紧凑。株高81.6-110厘米。穗长方形,长芒、白色,穗长6.8-8.3厘米,小穗数14-18个,穗粒数31.5-42粒。籽粒白色、腹沟深。千粒重 40.9 -43克。含粗蛋白质16.9% ,赖氨酸0.48% ,淀粉 63.3% 。抗寒耐旱性强。抗锈性好,苗期对混合菌种、成株期对条中29、30、31号、HY-3、HY-4、HY-7及混合菌种均表现免疫。平均亩产211.3千克。

适宜范围:本品种适宜甘肃平凉山塬旱地及二阴山区种植。栽培要点: 9月15-20日播种,亩播量12.5-15千克。

平凉40号

品种来源:平凉市农科所选育。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80天。株型紧凑。株高80-100 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穗长6.3 -8.6厘米,小穗数15-17个,穗粒数39.3-46.8粒。籽粒白色。千粒重36.4-41 克。含粗蛋白质17.76% ,赖氨酸0.5% ,淀粉59.07%。营养品质好。抗旱、抗青干。对条锈免疫。平均亩产276.8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甘肃陇东山塬旱地及高寒阴温山区种植。

栽培要点:亩播量山晾旱地12.5千克、高寒阴湿山区15千克。

平凉41号

品种来源:平凉市农科所选育。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80天。株型紧凑。株高71-100 厘米。穗长方形,长芒、白色无茸毛,穗长6-8厘米,小穗数12.9个,穗粒数30-43粒。籽粒白色、椭圆形,半角质。千粒重39 -43克。含粗蛋白质14.18% ,赖氨酸0.47%,湿面筋31%。抗寒抗旱性强。不抗黄矮病。对条中25、27、29、30和31号小种均表现免疫,但感染HY-3、和水2水14和混合菌种。平均亩产241.9千克。

适宜范围:本品种适宜甘肃省平凉山塬区种植。

栽培要点: 9月15-20日播种,亩播量12.5千克。

成县13号

品种来源:成县种子公司选育。

特征特性:弱冬性,生育期229天。株型紧凑。株高85-100厘米。茎秆粗壮。穗长方形,无芒,白穗,穗长9-10厘米,小穗数17-19个,穗粒数36-56粒。籽粒红色,半角质。千粒重42-45克。含粗蛋白质15.33%,赖氨酸0.46% ,淀粉64.65% ,湿面筋28.2%。抗倒伏,抗寒耐旱。对现有流行锈病小种均表现免疫。抗白粉病、叶枯病。熟相好。平均亩产342千克。

适宜范围:本品种适宜甘肃省陇南川道河谷区及浅山丘陵中上等肥力地种植。

栽培要点:川区亩播量5-6.5千克,基本苗达到1O-15万株;浅山丘陵亩播量6.5-8千克,基本苗达到15万-25万株。返青防治红蜘蛛。

陇春20号

品种来源: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95 -108天。株型紧凑,株高81.4-112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色,颖白色。穗长9-12 厘米,小穗数17-18个,穗粒数38.8-53.6粒。籽粒红色,半角质,千粒重35.7 - 46.1克。含粗蛋白质14.56% ,赖氨酸0.52%,淀粉63.24%。较抗倒伏,耐寒、耐旱、耐瘠薄,中抗条锈和白粉病,高抗叶锈病。平均亩产353.27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永登秦王川及定西、会宁等地种植。

栽培要点:水地亩播量16-20千克,旱地亩播10 -14千克。注意控制水肥防止倒伏。

陇春21号

品种来源: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92 -107天。株型紧凑,株高77.2-95厘米。穗长方形,顶芒、护颖白色。穗长8.1厘米,小穗数15.5个,穗粒数37-49粒。籽粒红色,圆形,角质,千粒重40.1 -57.5克。含粗蛋白质16.13% ,赖氨酸0.53%,湿面筋34.1%,沉降值33.9毫升。品质好。耐早、耐青干,抗条锈病。平均亩产387.4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甘肃省中部二阴地区种植。

栽培要点:施足底肥,适期播种。口较松,应适时收获。

甘春20号

品种来源:甘肃农业大学选育。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95-115天。株型紧凑,株高85-95厘米。穗长方形,长芒。穗长8-10厘米,小穗数15 -18个,穗粒数34-42粒。籽粒红色,长圆形,千粒重50-55克。含粗蛋白质17.52% ,赖氨酸0.52%,淀粉59.89% 。加工品质好。抗倒伏,落黄好。不抗条锈病。平均亩产494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张掖、武威等地种植。

栽培要点: 3月中下旬播种,亩播量20-25千克,基本苗达到40万株以上。

武春3号

品种来源:武威市农科所选育。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100-103天。株型紧凑,株高 85-87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灰白色,颖壳白色。穗长9-10 厘米,小穗数1-20个,穗粒数33-36粒。籽粒浅红色,硬质。千粒重50-53克。含粗蛋白质14.3%,赖氨酸0.44%。耐旱、耐寒、抗青干,抗倒伏,抗干热风。抗条锈,耐白粉病、赤霉病、黄矮病,抗吸浆虫。平均亩产450-550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武威及河西走廊地区,也适宜在干旱的山水灌区种植。

栽培要点:要求中、高肥力士壤,亩播量20-22千克,宜早播,成熟期适时早收。

张春20号

品种来源:张掖市农科所选育。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88-91天。株型紧凑,株高76-84厘米。穗长方形,长芒。穗长7-9厘米,小穗数14-16个,穗粒数38-44粒。籽粒红色。千粒重39-43克。含粗蛋白质15.55%,赖氨酸0.45% ,淀粉63.2%。抗大气干旱,抗倒伏。抗黄矮病。平均亩产281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张掖等地带田种植。

栽培要点:带田种植亩播量16.5 -18.5千克,单种亩播量 20-22.5千克。

定西35号

品种来源:定西市旱农中心选育。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110 -115天。株型中等,株高78.3-110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色,元茸毛。穗长7.8-10厘米,小穗数15-16个,穗粒数26-36粒。籽粒红色。千粒重34.6-52.8克。含粗蛋白质18.07% ,赖氨酸0.46% ,淀粉61.14%。耐旱、耐青干能力强,口紧不落粒,

雨水多时易倒伏,对条锈表现免疫,感黑穗病。平均亩产180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定西、会宁等降雨量400毫米左右,海拔1700-2200米的旱地种植。

栽培要点: 3月中旬播种,亩播量11-13千克。采用药剂拌种防黑穗病。

定西36号

品种来源:定西市旱农中心选育。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111天。株型紧凑,株高90厘米。

穗纺锤形,长芒。穗长9.5厘米,小穗数15个,穗粒数35粒。籽粒红色。千粒重34.2克。含粗蛋白质15% ,赖氨酸0.49% ,淀粉65.7% 。抗旱性强,落黄好。抗条锈,苗期对混合菌免疫,成株期对条中25、27、29、30、31号和混合菌种表现免疫。平均亩产102.8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定西、会宁、临洮及陇西等地种植。

栽培要点: 3月上、中旬播种,亩播量12.5千克。

会宁18号

品种来源:会宁县农科所选育。

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111天。株型中等,株高110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颖。穗长10厘米,小穗数19个,穗粒数36粒。籽粒红色,千粒重46.3克。含粗蛋白质18.74% ,赖氨酸0.57%。品质好。抗旱耐瘠性强,不抗倒伏。抗条锈病。平均亩产108.5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定西、会宁、白银、永靖等旱地种植。栽培要点:亩播量9-11.5千克。

油菜

陇油3号

品种来源: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

特征特性:属白菜型春油菜。幼苗直立,叶浅裂,叶绿色,叶片大而厚,叶脉白色,花黄色,株高90厘米左右,株型伞形,分枝部位30.7厘米,一次分枝3.6个,茎浅绿色,根系圆锥形。主轴长34.4厘米,主轴结角数23.8个,全株结角数67.1个,每角结籽数16.9粒。角果长,种子黑褐色,千粒重3.1克。单株生产力2.8克。该品种含油率39.82% ,芥酸含量12.25%。硫甙含量35.2微摩尔/克。生育期95天左右,早熟品种。抗旱耐寒,抗倒伏,群体整齐一致。中抗菌核病。平均亩产150千克以上。

适宜范围:适宜甘肃省河西、临夏、甘南高寒地区、中部川水区种植。

栽培要点:①适时早播,二熟制地区头茬种植应在3月初,一熟制地区应在4月上旬播种;

②合理施肥,一般氮磷比以1.4:1为宜,氮肥用量每亩20千克;③适当密植,亩保苗10 -15 万;

④播前一周应用甲拌磷拌种防治跳甲等苗期虫害;⑤适时收获,大田75%角果呈蜡黄色时即可

收获。

陇油4号

品种来源: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选育。

特征特性:属白菜型双低油菜品种。幼苗直立,叶浅裂,叶色兰绿,叶片大而厚,花黄色。株高100厘米左右,分枝部位 20.8厘米,一次分枝4.9个,主轴长48.5厘米,主轴结角数36.2个,全株结角数105.2个,角果长5.7厘米。种子黑褐色,千粒重3.2克,籽粒含油率39.90% ,芥酸4.70%,硫甙39.28 微摩尔/克,油酸、亚油酸总量70.05%。单株生产力5.53克。生育期96天左右,中熟品种。抗旱耐寒,抗倒伏,群体整齐一致,抗菌核病。平均亩产132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甘肃省河西地区、西南部高寒区及中部川水区种植。

栽培要点:①适期早播,二熟制地区三月初播种,一熟制地区四月上旬播种。②合理施肥,氮比磷以1.4:1为宜。③播前药剂拌种防止跳甲等苗期虫害。④适当密植,一般亩保苗1O-15 万株。⑤及时灌水追肥。⑥适时收获,75%角果呈蜡黄色时即可收获。

华协1号

品种来源:由甘肃省种子管理总站、兰州农校和甘农大等单位引进。

特征特性:属甘兰型春油菜。幼苗直立,叶片浅裂,深绿色,厚实。株高130 -150厘米,株型伞形,分枝部位47.9厘米,第一次分枝数为5.4个,全株分枝10.9个,主花序长度52.7厘米,果数为48.1个,结角密度0。91个/厘米,全株结果数203.2个,每角结籽数20.5粒。千粒重3.1克。单株生产力 10.7克。含油率45.18% ,芥酸含量<1%,硫甙含量26.6微摩尔/克,生育期109-124天。抗旱抗倒,群体整齐一致。较抗菌核病。平均亩产234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甘肃省春油菜种植区,特别适宜于海拔1900-2400米的高寒地区种植。

栽培要点:精细整地,施足底肥,亩施有机肥3000-4000 千克,氮素化肥25千克,磷肥50-60千克,硼砂0.5-1.0千克。适时早播,精量播种,亩用种0.3-0.4千克,行距25-30 厘米,株距1O-15厘米,亩留苗临夏地区1.8-2.0万株,河西地区2-3万株。

陇油5号

品种来源: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选育。

特征特性:甘蓝型春油菜,幼苗直立,浅裂叶,深绿色。株型伞形,株高156.1厘米左右,分枝部位69.3厘米,第一、第二有效分枝8个左右,黄花,花瓣大而平。主轴结角47.5个,单株结角189个,角粒数23.9粒,千粒重3.5克。籽粒含粗脂肪45.44% 芥酸0.33% ,硫甙27.1微摩尔/克。生育期120天。抗旱、耐寒,抗倒伏。平均亩产218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兰州、临夏、康乐和渭源等地种植。

栽培要点: 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亩保苗4万-6万株。播前一周用钾拌磷拌种,以防止跳甲等害虫危害。一般大田70%的角果呈蜡黄色时即可收获。

延油2号

品种来源:平凉市农科所选育。

特征特性:白菜型冬油菜。子叶心脏形,蜡粉多。幼苗深绿色,匍匐生长。幼茎微紫色,苔茎叶半抱茎着生,单株叶片苗期8-12片,蕾苔期1O-22片,终花期50片左右。主根粗壮,侧根发达,生长势强。花冠大、花黄色,花瓣以分离状态着生。株高120-175厘米,分枝部位高度20-30厘米,有效分枝9-11 个,主花序长度60厘米以上。角果黄绿色,斜生型着生,单株结角数200-300个,角粒数20-25粒。种子圆形,黑褐色,千粒重3.0克左右。籽粒含油率41.55 -42.59%,芥酸含量32.64% ,硫甙含量37.8微摩尔/克。早中熟,生育期285天左右。抗旱、抗冻、耐寒性强,一般年份越冬死苗率均在15%以下。抗病性强,病毒病发病率5%以下,菌核病发病率1%以下。平均亩产126.5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甘肃省陇东川塬区种植。

栽培要点:播期为8月10-25日,播量每亩0.75-1千克,密度每亩3.5万株。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定苗后防治蓝跳甲、蚜虫一次,有条件时可进行地膜、草衣、农家肥覆盖等,提高越冬率。

天油2号

品种来源:天水市农科所选育

特征特性:子叶心脏形,幼苗绿色、匍匐,基叶叶脉浅绿色,叶柄长,叶缘波状,苔茎叶披针形,抱茎。花淡黄色。花瓣平展,着生复瓦状。分枝11.5个,上生型,分枝高度33.6厘米。株形扫帚形。株高90-145厘米。角果黄色,斜生,单株结角211.9个,角粒数21.4粒,籽粒黑褐色,圆形。千粒重2.75 克。籽粒含油率40.32% ,芥酸37.92% ,硫甙60.39微摩尔/克。冬性,生育期277天。较抗倒伏,较抗病毒病和霜霉病。但抗寒性差。平均亩产133.6千克,比对照天油1号增产10.8% 。

适宜范围:适宜天水市海拔1800米以下山川地种植。

栽培要点:①播期,川水地8月25日至9月5日;山区8月5日至25曰:②亩播量0.4-0.5千克,留苗川水地2.5万-3.5万株,山旱地3-4万株;③施肥,在施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五氧化二磷5-6千克,纯氮1O-14千克,其中40%的氮肥返青后追施。

杂油59

品种来源:张掖市农科所引进。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春油菜。幼苗半直立,子叶肾脏形无蜡粉,叶片较长而中厚,叶脉和茎轩呈淡绿色。花色黄而花瓣大侧叠,花期集中,灌浆快,长势强,整齐度好。角果直生且角长,皮薄,微紫色。株高173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4-6个,单株角果80-120个,角果籽粒数20-28粒,千粒重3.5-3.8 克,种子褐色有光泽。籽粒含油量41.2%,芥酸含量2.58%,属低芥酸品种,硫甙含量80微摩尔/克。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20天左右。口紧不落粒,成熟一致。较抗菌核病,轻感病毒病。适宜性广,抗逆性强。平均亩产259.9千克。

适宜范围:适宜甘肃省山丹、民乐等海拔2200-2450米及同类地域种植。在海拔2600米左右地区,要求覆膜种植。

栽培要点:春播时要求与小麦同期播种,以利早熟高产。及时防虫防病。

一、中晚熟品种

富农1号〈富农998)

特征特性:幼苗绿色,顶土力强。株型紧凑,全株叶片数20-21片,株高264厘米,穗位高113厘米;雄穗11-13个分枝,花药黄色,花粉量大:果穗为筒形,花丝红色,穗长22.6厘米,穗粗5.6厘米,穗行数18行左右,行粒数39.4粒,穗轴红色,轴粗2.8厘米;出籽率82.1%.籽粒黄色,百粒重39.8克。含粗蛋白质8.38%、粗淀粉76.49%、粗脂肪3.48%、赖氨酸0.32%。生育期131天左右,比对照豫玉22早熟5天,属晚熟品种,活秆成熟.茎轩较粗,抗倒伏。高抗矮花叶病,抗红叶病、丝黑穗病和大斑病。在2005-2006年全省玉米晚熟组区试中,平均亩产899.36公斤,比对照豫玉22号增产3.0%.2006年参加全省玉米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O12.7公斤,比对照豫玉22号增产1.4%.

适宜范围:适宜于天水、平凉、武威等晚熟玉米区。

德单6号

特征特性:幼苗茎色紫色,叶色深绿色,株高252厘米,穗位高103厘米,茎粗2.6厘米,紧凑型:雄穗分枝数15-25个,花粉量大:果穗锥型,穗长18.4厘米,穗粗5.2厘米,穗轴红色,轴粗3.2厘米;穗行数15.8行,行粒数39.3粒,出籽率83.4%;籽粒半硬、黄色,含淀粉74.17%,蛋白质9.07%.脂肪4.28%.赖氨酸0.32%。生育期138天左右。高抗矮花叶病和红叶病,中抗大斑病,感丝黑穗病。在2003-2004年省玉米中晚熟组区试中,平均折合亩产747.59公斤,比对照中单2号增产12.5%.2005年在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814.8公斤,比对照中单2号增产20%。

适宜范围:适宜于武威、酒泉、平凉和临夏等玉米丝黑穗病非流行区。

承单17

特征特性:株高300厘米,穗位高125厘米,茎粗3.5厘米。果穗长筒形,穗长29厘米,穗粗4.8厘米,穗行数12-16行,行粒数45-52。穗轴红色,穗轴粗2.3厘米,籽粒马齿型,黄粒侧红,百粒重31.6g。含粗蛋白9.47%,粗淀粉71.72%,粗脂肪4.81%,赖氨酸0.32%,抗倒伏性强,秃顶率1.6%,产籽率83%-86%,2003-2006年在华池县,较对照玉米中单2号增产14%-22.9%,高抗丝黑穗病和红叶病,抗大斑病和矮花叶病。适应性广,活秆成熟,为高产粮饲兼用型玉米。

适宜区城:天水及陇东等中晚熟玉米种植区。

承单20

特征特性:幼苗绿色,叶片窄,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8厘米左右,穗位105厘米左右。属中晚熟杂交种,需有效积温2600℃,春播生育期140天左右,活轩成熟。雄穗护颖绿色,花药黄色。果穗锥型,穗轴红色,花丝粉红色,穗长21.5厘米左右,穗行数15行左右,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40.6克左右。抗倒性好,抗旱性好,抗小斑病,高抗大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高抗丝黑粉病、茎腐病、矮花叶病和粗缩病。粗蛋白8.66%,粗脂肪3.72%,粗淀粉73.32%,赖氨酸0.28%。在我省中东部等地表现高产。

适宜区域:天水及陇东等中晚熟玉米种植区。

二、中早熟品种

酒单4号

特征特性:幼苗茎轴紫红色,成株期穗位126厘米左右,茎粗2.70厘米,株高294.0厘米,上部叶片平展、窄小、柔软、略下披,中部叶片斜上伸、叶尖下披、叶色淡绿,下部叶片短,整体株型呈棱形。花药黄绿色,花粉量大,花丝黄绿、苞叶短,生长后期穗轴外露,果穗粗4.95厘米,穗长19.41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为43.6粒,百粒重31g,出籽率82%,籽粒为马齿形,侧带紫色,穗轴探紫色。根系发达,根茎韧性好,抗倒伏性强。高抗丝黑穗病、青枯病、黑粉病和锈病,1998年折合产量769公斤/亩,比品种酒单3号增产24.4%。

适宜范围:适宜在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平凉等中早熟种植区.

农大3315

特征特性,叶较窄细长,穗位高130厘米左右,株高约250厘米,双穗率约30%--40%,果穗长20.6--22.0厘米,穗行数为12--14行,行粒数38--40粒,百粒重22.0--36.0g,出籽率86%左右;前期生长缓慢,中后期生长加快,抗倒伏,灌浆较快,籽粒为马齿形,大小中等,色泽鲜亮、橙黄,鲜食可口:生育期130天左右,为高产、早熟玉米品种。1995--1997年参加

了小面积的试验示范,在景泰县条山村3年平均产量683公斤/亩,比大田种植的烟单14平均产量537公斤/亩增产146公斤/亩,增产率为27.2%。

适宜区域:我省中部、天水及陇东等中早熟玉米种植区。

酒单688

特征特性:幼茎浅紫色,顶土力强。株型半平展,单株叶片数18--19片,株高280厘米,穗位120厘米,雄穗分技6-10个,花药黄色,花粉量中。花丝粉红色,苞叶绿色。穗长锥型,穗轴红色,穗长22.5厘米,穗粗5.5厘米,穗行18-20行,行粒数36--42粒,籽粒黄顶、侧淡红色,马齿型,百粒重31.1克,出籽率85.9%。含粗蛋白质10.42%、脂肪4.07%、淀粉73.25%、赖氨酸0.42%。生育期130天,属中熟玉米杂交种。茎杆较粗,抗倒伏。

高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和红叶病,高感矮花叶病。在2001--2002年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亩产739.8公斤,比对照临单211增产12.0%。

适宜范围:适宜于酒泉、张掖、武威、临洮、兰州和平凉等中早熟玉米区。

全国各省农作物分布表

全国各省、自治区主要农作物规定范围 1、山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西瓜九种作物。 2、山东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大白菜九种。 3、北京市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大白菜九种。 4、天津市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八种。 5、福建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甘薯、茶树九种。 6、广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甘蔗、西瓜 7、陕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包括油葵、食葵)。 8、湖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花生 9、内蒙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高粱、甜菜。 10、河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11、浙江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八种。 12、黑龙江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甜菜八种。

薯七种。 14、江苏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九种。 15、河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花生九种。 16、青海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17、广东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八种。 18、辽宁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高粱八种。 19、云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蚕豆、甘蔗九种。 20、宁夏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胡麻、豌豆九种。 21、湖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九种。 22、江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九种。 23、贵州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24、重庆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茎用芥菜、柑桔九种。 25、吉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 26、甘肃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

杂交水稻新品种介绍

国审稻201100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4.6天,比对照金优402长0.2天。株高89.5厘米,穗长18.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2.6万穗,每穗总粒数113.2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6.7克。株型适中,群体整齐,稃尖紫色,穗顶间有短芒,熟期转色好。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3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9级。高感稻瘟病、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1%,长宽比3.1,垩白粒率30%,垩白度6.3%,胶稠度4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9%。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3.7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4.0%(极显著);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538.0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7.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0.8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5.9%,增产点比率90.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5.7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5.2%。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每亩大田用种量1.5~2千克,抛秧每亩大田用种量2~3千克,适时播种,培育壮秧。2.移栽:适宜抛秧或小苗带土移栽,一般塑料软盘育秧3.1~3.5叶抛秧,水育秧4.5~5.0叶移栽,栽插规格13.3厘米×20厘米或16.7厘米×16.7厘米,每穴栽插2粒种子苗。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补穗肥,耙田时每亩施25%水稻专用肥40千克,移栽后5~6天结合施用除草剂每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每亩施氯化钾5~10千克作为孕穗肥。水分管理做到干湿相间促分蘖,当每亩总苗数达到25万苗时及时晒田,孕穗时以湿为主,后期干湿交替壮籽,切忌脱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西、湖南、广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国审稻2011002 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5.6天,比对照金优402长1.2天。株高95.3厘米,穗长20.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0.1万穗,每穗总粒数144.1粒,结实率74.7%,千粒重27.4克。株型适中,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6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9级。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3%,长宽比3.0,垩白粒率19%,垩白度4.0%,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6%。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0.8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1.4%(显著);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530.3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6.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0.5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3.8%,增产点比率70.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0.9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增产3.9%。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每亩大田用种量1.5~2千克,适时播种,培育壮秧。2.移栽:适宜秧龄移栽,栽插密度17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3粒种子苗。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每亩施用纯氮量10~12千克,配合施用磷、钾肥。水浆管理上前中期做到浅水勤灌,干湿交替,适时搁田,后期采用湿润灌溉,不过早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我国农作物分布

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小麦 (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2)北方冬麦区分布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各省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是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区和消费区,该区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2/3以上,有我国的“麦仓”之称。 (3)南方冬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安徽、江苏、四川和湖北等省为集中产区,大部分为棉麦和稻麦两熟制。本区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故小麦商品率较高。 玉米 玉米属高产作物,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最主要的杂粮,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对自然条件要求不严格,在我国分布很广,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东、河北、辽宁、四川产量最多。 其他作物 (1)高粱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的特性,所以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涝洼及盐碱地区多有种植。高粱在我国分布很广,以东北平原最为集中,其次为黄河中下游和淮北平原一带。 (2)谷子 谷子是我国传统粮食作物。谷子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麦低1.5倍左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生长期较短。谷子容易储藏,适宜作储备粮,营养价值较高,主要分布在

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扬麦12号等

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扬麦12号等 扬麦12号(原名扬95-76)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室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合作,采用滚动回交与分子标记抗性鉴定技术相结合育成的携抗白粉病基因Pm2+6的抗病小麦新品种。于2001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点:该品种春性,株高92cm左右,抗倒性较好。穗近纺锤形,长芒,白壳,大穗大粒,每穗38粒左右。红粒,半角质,千粒重为40g左右,容重每升780g以上。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每667m230~34万穗。产量三要素协调。中早熟,熟期与扬麦158相当,后期灌浆快,熟相较好。 主要特点:(1)高产稳产。在鉴定圃中表现突出,平均667m2产430.Okg,比扬麦158增产8.2%;品比圃中平均667m2产440.Okg,比扬麦158增产7.3%。1996~2000年参加全国南方大区区试、国家冬麦区长江中下游组区试和生产试验:1996~1997年度较对照鄂恩l号增产16.1%,较扬麦158增产3.4%;1997~1998年度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82%;1999~2000年度生产试验中在江苏、安徽、浙江、湖北7个试点均表现比对照增产,增幅为0.51%~10.772。在长江中下游麦区范围内多年多点试验,无论丰年还是灾年均比对照增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好的稳产性。(2)抗性强。高抗白粉病,分子标记检测携抗白粉病基因Pm2+6;中抗赤霉病,耐寒性好于扬麦158,耐肥、抗倒性较好。(3)品质优。主要品质指标与扬麦158相仿,适宜制作面条、馒头等蒸煮类食品。(4)易栽培。适播期范围宽,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易争足穗,克服了扬麦158穗数偏少的缺点,生产上好种易管。 适用范围:适宜于长江中下游麦区作为扬麦158的替代品种推广种植,尤其适应于白粉病重发及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土传病毒重发田块不宜种植。 栽培要点:(1)适期播种,优化群体起点:在江苏淮南麦区适期播种范围为10月20日至11月5日,过早播种,易发生冻害。中等以上肥力田块,适期早播,每667m2基本苗15万左右为宜;缺肥田、迟播,基本苗相应增加。(2)合理运筹肥料,协调群体生长:在中等地力上栽培,667m2产400kg以上,一般需667m2施纯氮18kg左右,在肥料运筹上掌握前促、中控、后攻的原则。缺磷缺钾的土壤需增施磷、钾肥。(3)防治病、虫、萆害:在秋播及早春阶段搞好化除,以控制杂草滋生危害。因高抗至中抗白粉病,一般不需用药防治。根据病虫测报,及时做好赤霉病、纹枯病及蚜虫等病虫的防治。 高产、抗病、优质、早熟小麦新品种扬麦11号 扬麦11号(原名扬96G25)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室与南京农业大

高产抗病冬小麦新品种农大399

农大399是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与 河北金诚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利用滚动式加代回 交转育和穿梭育种的策略,采用系谱法结合分子标记 辅助选择,经多点鉴定选育出的高产、稳产、抗病小麦 新品种。系谱为Torino/2*2552//9516/3/5*石4185。该品种于2012年2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12004号。 1 特征特性 农大399属半冬性中熟品种,生育期242d,与对 照石4185相当。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 返青期叶片浓绿,生长健壮。成穗率高,穗层整齐,旗 叶上冲,株型紧凑,株行间透光性好,株高68 72cm; 茎秆柔韧,抗倒性强;穗纺锤形,穗层厚,穗多穗匀,结 实性好;长芒、白壳、白粒,半硬质,子粒短圆形且饱满; 容重高,落黄好;每hm2成穗数615万 675万,穗粒数34 36粒,千粒重39 41g,产量三要素协调。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鉴定,2008-2009年度中抗白粉病,高感叶锈病和条锈病;2009-2010年度中抗白粉病,中感叶锈病和条锈病。 2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水地组区域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增产点率达100%,每hm2平均产量7805.6kg,比对照石4185增产6.31%,增产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5名;2009-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7点汇总,7点增产,增产点率达100%,平均产量7203.8kg,比对照石4185增产8.97%,增产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 1名;2年冀中南水地组试验平均增产7.64%,平均增产点率100%。2010-2011年参加冀中南水地组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每hm2平均产量8355.0kg,比对照石4185增产4.99%,增产显著,居参试品种第1位。多年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农大399高产、稳产、抗倒伏。 3 品质特性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农大399容重801.4g/L,粗蛋白(干基)含量14.14%,湿面筋含量33.0%,沉降值24.2mL,吸水率57.8%,形成时间2.4min,稳定时间2min。 4 适种区域和栽培技术 该品种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适宜播期一般在10月上中旬,每hm2播种量为150 180kg,适播期后每推迟2d增加播量7.5kg。每hm2施磷酸二铵375kg、硫酸钾1125kg作底肥,拔节期追施尿素225kg。浇好冻水、拔节水和灌浆水。种子进行包衣,及时防治田间杂草和蚜虫、吸浆虫。 (收稿日期:2013-12-18) 高产抗病冬小麦新品种农大399 陈永兴1 吴秋红1 袁成国2 尤明山1 解超杰1 田素华2 杨作民1 孙其信1 刘志勇1(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2河北金诚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高邑 051330 ) 每hm2用磷酸二氢钾水溶液7.5kg分别于始花至盛花期、下针结荚期各喷施1次。用“升势”水溶液,或30%戊唑醇水溶液在花期进行1次叶斑病预防。叶斑病发病时用“升势”水溶液,或30%戊唑醇水溶液视情况每10 15d喷施1次,连喷3次。漯花1号植株较矮,不易倒伏。若气候特殊,封行时,株高超过40cm,每hm2要用壮饱胺300g左右,兑水500 600kg,叶面喷施以防旺长。 3.6收获前管理 在收获前20 25d,用2% 3%过磷酸钙和1% 2%尿素混合水溶液进行1次叶面喷施,一般应在下午喷施。水溶液配置:用过磷酸钙 2 3kg加水5kg搅拌浸泡18 20h,将浸泡液澄清滤出,加水45kg,然后加入尿素0.5 1.0kg充分溶解,即为2% 3%+1% 2%氮磷钙混合溶液。注意混合液应随配随用。 3.7 适时收获 植株中下部叶片脱落即可进行收获。收获期应为植株叶片脱落至顶部剩余5片叶时为最佳。(收稿日期:2013-12-13)

(完整版)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与小麦分布 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棉花:4——9月 油菜:12——次年5月 花生:4——10月 甜菜:5——9月 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 南方:4——7月,7——10、11月(双季)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我国主要作物的种类及分布

作物种类作物作物简介主要分布地区 谷类作物水稻 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 稻、早稻和中晚稻、糯 稻和非糯稻。短日照作 物 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 江流域、珠江流域。 小麦 按播种季节可分为春小 麦和冬小麦。 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中温带的东北平 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 藏高原等地。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暖温带的黄淮海 平原地区,长江以南地区也有分布玉米 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玉米是一种碳4植物, 雌雄同柱。 中国的玉米集中分布在从东北经华 北走向西南的斜长形地带内,其种植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5%。 豆类作物大豆大豆是喜温作物,夏季 宜有高温,适于我国北 方温带地区栽培。 中国大豆主产区有黑龙江、吉林、内 蒙古、辽宁、安徽、河南省等。 薯芋类作物马铃薯 马铃薯是中国五大主食 之一,其营养价值高、 适应力强、产量大,是 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 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 米。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 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 甘薯 日照甘薯属喜光的短日 照作物,茎叶利用光能 的时间长,效率高。喜 温,不耐寒 甘薯在中国分布很广,以淮海平原、 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最多。 油料作物 油菜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 料作物 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近年 有“北移南迁”趋向,如黄淮海平 原、辽、黑及华南地区 向日葵 向日葵为世界四大油料 作物之一,主产区北纬 35°至55°之间。 我国向日葵主产区分布在东北、西北 和华北地区,如内蒙古、吉林、辽宁、 黑龙江、山西等省、自治区。 糖料作物甘蔗 甘蔗生长期长,需水肥 量大,喜高温 我国甘蔗种植面积十分有限,主要分 布在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 云南六省。 甜菜 甜菜生长期短,耐盐碱 干旱,喜温凉 我国甜菜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 北三个产区,其中东北种植最多。 棉花主要纤维作物 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 中下游地区。在我国各棉区中,新疆 光热条件是最适宜种植棉花的,棉花

中国农作物分布

1、这四种作物分别就是( ) A.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 菜 B.①棉花②棉花③花生④水稻 C.①小麦②油菜③花生④甘 蔗 D.①甜菜②甘蔗③棉花④水稻 2.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图中得农作物④得主要原因就是( ) A.热量不足 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 D.地势低洼 3、图中农作物得分布与下列排序正确得就 是: A①大豆②甘蔗③油菜④棉花 B①棉花②大豆③油菜④甘蔗 C①油菜 ②甘蔗③棉花④大豆 D①大豆②油菜 ③棉花④甘蔗 4.③处农作物在新疆种植得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北方建立甘蔗生产基地,可行吗?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例中A 、B 、C 、D 分别代表得经济作物就是: 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7、影响A,B 两种农作物地区分布差异 得主要因素就是( )A 热量 B 降水 C 水源 D 光照。 8、导致①地有A 类农作物分布得主要 影响因素就是()A 纬度 B 地形地势C 海陆位置D 人类活动、 9、与③地相比较,②地种植农作物得优势条件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省得油料作物就是____________11、经济作物A 分布地区纬度较_________,温度带属于_________带与_________带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2. 我国油料作物花生主要分布在(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华北平原 C 东北平原 D 东南丘陵 13.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得就是()A.“南甘(蔗)北甜(菜)”——地形B.“南甘(蔗)北甜(菜)”——热量C.“北甘(蔗)南甜(菜)”——降水D.“北甘(蔗)南甜(菜)”——热量 14、读中国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 、①就是水稻 B 、②就是甜菜 C 、③就是油菜 D 、④就是甘蔗 15、下图中进行得农业生产活动就是( )A 、种水稻 B 、种小麦 C 、种油菜 D 种牧草 ① ② ③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图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全景图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1、影响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2、耕作制度 即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3、主要耕作方式 4、农业特色 5、主要农作物分布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 (1)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 (2)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 (3)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 (4)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 (5)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7、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 8、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1)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3)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温带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地理知识:主要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及分布地区

地理知识:主要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及分布地区 地理知识:主要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及分布地区 名称主要分布区生长习性农业区位的选择 粮食作物水 稻 亚洲的粮食——水稻;水稻播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最 大生产国——中国;最大出口国——泰国。主要分布于东亚、 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以及埃及、尼 日利亚、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古巴、委内瑞拉、巴西 喜高温多雨、地 势低平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在我国 的集中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秦岭-- 淮河以南(34°N) 玉 米 单产最高——玉米;玉米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我 国的主产地在吉林省 喜夏季高温多 雨,生长期较长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小麦 播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小麦最大生产国——中国; 最大出口国——美国 水热要求不高; 耐寒耐旱、适应 性强 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冬小麦和春 小的分界线为古长城(或3500℃积 温线),冬小麦一般秋播夏收,春 小麦一般春播夏收 糖料作物甘 蔗 拉丁美洲、巴西、古巴、亚洲,我国台湾、广东、广西、福建、 四川、云南等省区 喜高温,需水肥 量大,生长期长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一般 分布在长江以南,但成都平原例 外) 甜 菜 亚欧大陆、北美的中温带地区,我国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新疆 喜温凉,耐盐碱、 干旱,生长期短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饮料 茶叶亚洲的印度、中国、斯里兰卡 喜高温多雨、怕 涝 红壤等酸性土壤 咖啡 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现分布于拉丁美洲的巴西等, 埃塞俄比亚等 喜高温多雨 高温多雨、无霜害、年均温在20° —22℃左右,年降水量在1000— 1800毫米,荫蔽较好,湿度较大的 山地生长 可可 可可树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现以非洲为主,拉丁美洲亦 生产 较高的温度、湿 度和雨量分配均 匀 要有较高的树木在它上层作荫蔽 保护,本身抗风力弱。所以在热带 雨林带海拔较低处,可可树生长茂 密。 纤维剑麻 剑麻原产于墨西哥,从西沙尔港出口,因而也叫“西沙尔麻”。 现非洲的坦桑尼亚占世界总产量的60%。 喜高温耐旱 黄麻 原产于东南亚,现主要产在南亚地区。孟加拉国黄麻的产量居 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黄麻在我国南方种植很广,浙江省最 多 喜高温湿润气候 和肥沃的沙质土 壤 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亚麻温带地区的中国、俄罗斯等 喜凉爽湿润气候 和肥沃壤土 长日照作物 橡胶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喜高温多雨

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

(一) 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1.稻谷 稻谷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种植稻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产稻谷最多的国家。稻谷在全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消费中均占第一位。 稻谷按其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大小,可分为旱稻和水稻两类,我国主要是水稻,旱稻种植极少。水稻按其品种不同,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按其成熟期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水稻在我国分布很广,除了个别高寒或干旱地区以外,从北纬18.5°的海南岛到北纬52°的黑龙江呼玛县,从东部的台湾到西部的新疆都有分布。水稻的分布广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大致分为两大产区 (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 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

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图

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图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全景图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1、影响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2、耕作制度 即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3、主要耕作方式 4、农业特色 5、主要农作物分布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 (1)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 (2)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 (3)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 (4)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 (5)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7、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 8、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1)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3)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温带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我国农作物分布

我国得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得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得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与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与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就是我国以籼稻为主得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得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与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就是我国最大得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她农作物轮作。籼稻与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得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就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得广大地区就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得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得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得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得延吉、松花江与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得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与河西走廊、新疆得一些绿洲地区。北方分散产区得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小麦 (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得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得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就是一年一熟制作物。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与新疆为主要产区。 (2)北方冬麦区分布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得各省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就是我国最大得小麦生产区与消费区,该区小麦得播种面积与产量均占全国得2/3以上,有我国得“麦仓”之称。 (3)南方冬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安徽、江苏、四川与湖北等省为集中产区,大部分为棉麦与稻麦两熟制。本区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故小麦商品率较高。 玉米 玉米属高产作物,经济价值较高,就是我国最主要得杂粮,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对自然条件要求不严格,在我国分布很广,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东、河北、辽宁、四川产量最多。 其她作物 (1)高粱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得特性,所以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涝洼及盐碱地区多有种植。高粱在我国分布很广,以东北平原最为集中,其次为黄河中下游与淮北平原一带。 (2)谷子 谷子就是我国传统粮食作物。谷子具有较强得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麦低1、5倍左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生长期较短。谷子容易储藏,适宜作储备粮,营养价值较高,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直至黑龙江得克山地区。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地理分布

【中学地理】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地理分布 [转贴 2008-04-17 11:19:01] (一) 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1.稻谷 稻谷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种植稻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产稻谷最多的国家。稻谷在全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消费中均占第一位。 稻谷按其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大小,可分为旱稻和水稻两类,我国主要是水稻,旱稻种植极少。水稻按其品种不同,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按其成熟期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水稻在我国分布很广,除了个别高寒或干旱地区以外,从北纬18.5°的海南岛到北纬52°的黑龙江呼玛县,从东部的台湾到西部的新疆都有分布。水稻的分布广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大致分为两大产区(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 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 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2.小麦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稻谷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我国也是小麦栽培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约有4500年的历史。 小麦是温带性旱地作物,品种较多,耐旱、适应性强,我国大部地区适宜种植小麦,小麦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大类,我国以冬小麦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 (1)春小麦区 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重要农作物的分布及收种时间

重要农作物的分布及收 种时间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我国重要农作物的分布及收种时间 ? 1、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2、春小麦: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春种夏收。 3、棉花的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平原、以及新疆南部,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4、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 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5、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以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6、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 (1)稻谷集中产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平源、丘陵地区;川、滇、黔、鄂、湘、桂、粤、闽、赣、浙、皖、苏、沪13个省、市、区 (2)小麦冬小麦在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种植广泛,集中产区则以秦岭—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和山西5省为主,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苏等省份。 春小麦分布以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区为主. (3)杂粮我国把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大豆等统称杂粮 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区,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各省最为集中,其中以华北最多,东北次之。 ②高粱: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种植,东北和黄河中下游各省分布最集中

我国主要农作物

我国主要的农作物 一、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1.水稻 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 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2.小麦 (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2)北方冬麦区分布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各省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是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区和消费区,该区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2/3以上,有我国的“麦仓”之称。 (3)南方冬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安徽、江苏、四川和湖北等省为集中产区,大部分为棉麦和稻麦两熟制。本区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故小麦商品率较高。 二、油料作物(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品种繁多,主要有花生、油菜籽、芝麻、大豆、向日葵等。我国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在经济作物中居首位,是世界上油料作物种植最多的国家。 1.花生 在各种油料作物中,花生的单产高,含油率高,是喜温耐瘠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最好。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广西、辽宁、四川、福建等省区,其中山东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广东。 2.油菜 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地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是世界上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油菜是喜凉作物,对热量要求不高。根据播种期的不同,可分为春、冬油菜。春、冬油菜分布的界限,相当于春、冬小麦的分界线而略偏南。我国以种植冬油菜为主。长江流域是全国冬油菜最大产区,其中四川省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其次为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省。春油菜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北北部地区。 3.大豆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我国大豆分布广泛,而以东北最为集中。松辽平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其中哈尔滨、辽源、长春被称作我国大豆的“三大仓库”。年产量目前在世界排在美国、巴西之后,居第三位。但美国占全球大豆总产量的50%。而中国却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

山东主要地区农作物种植分布

山东主要地区农作物种植分布 山东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和北方水果的主要产地。随着工业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蔬菜的种植面积也迅速增加,形成了山东现在的多元化种植结构。当前山东主要种植作物如下:小麦6000万亩、玉米4000万亩、蔬菜2000万亩、棉花1300万亩、花生1300万亩、果树1200万亩、水稻170万亩、大豆150万亩。小麦、玉米主要分布在菏泽、聊城、德州、滨州、济南、青岛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菏泽、德州、滨州地区;蔬菜分布在济宁、淄博、潍坊、莱芜、青岛等鲁中和半岛地区;花生主要集中在聊城、菏泽、泰安、威海、青岛等地区;果树则主要分布在烟台、青岛、威海、临沂等半岛和山区。为更清楚的说明山东省的种植结构,以下分别介绍各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和种植特色。 滨州地区主要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枣树,其中棉花230万亩、小麦和玉米各350万亩,各县均有分布。无棣县和沾化县主要种植枣树,冬枣是沾化县的特有资源;信阳县是中国鸭梨之乡,博兴县则以桑蚕和蔬菜为特色。 德州地区以小麦、玉米、棉花、蔬菜、大豆、花生、马铃薯为主。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都在500万亩以上,棉花种植面积200多万亩。夏津县是传统的棉花种植大县,是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和出口基地,素有“银夏津”之称,常年种植在60万亩以上。枣树是庆云县和乐陵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其特产为金丝小枣。陵县和武城除盛产小麦、玉米和棉花外,近年又各自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产业。陵县是鲁西鸭梨和西瓜主产地,其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主销京津唐地区。武城县辣椒种植20万亩,是中国辣椒之乡。平原县除了粮食作物外,有大量的西瓜和蔬菜种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