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

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
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

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请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_______;

(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0g7.3%12.6%

【解析】

试题分析: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图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为z,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11 44

x z y 4.4g

x=10g z=7.3g y=11.1g

(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10g;

(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2.6%。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阿司匹林(分子式为C9H8O4)是一种常用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头痛等疾病。某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1)阿斯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2)阿斯匹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25mg 阿斯匹林中含碳元素的质量_____; (3)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时,病人每天服用阿斯匹林肠溶片的最大量是_____片。

【答案】180 1:8 60% 15mg 12

【解析】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

×100%,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3)不稳定性心绞痛时,每天阿斯匹林的剂量为75~300mg ,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1)阿斯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9+1×8+16×4=180;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16×4)=1:8。

(2)阿斯匹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9180

? ×100%=60%; 25mg 阿斯匹林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25mg×60%=15mg;

(3)不稳定性心绞痛时,每天阿斯匹林的剂量为75~300mg ,则病人每天服用阿斯匹林肠溶片的最大量是300mg÷25mg=12片。

点睛: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取一定量的氯化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一定量的水配成溶液,然后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直至恰好反应,共消耗稀盐酸50g 。反应后得到83.5g 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求:

(1)加水的的质量。

(2)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27.0g ;38.5%

【解析】

【详解】

(1)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

200NaOH +HCl =NaCl +H O

4036.558.5507.3x g y

?

0 40

36.558.5

==

x50g7.3y

?

x=4.0g

y=5.85g

反应后得到氯化钠的质量为:83.5g×10%=8.35g 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8.35g-5.85g=2.5g

需要加水的质量为:83.5g-50g-4.0g-2.5g=27.0g

(2)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5g

100%

4.0g+2.5g

?≈38.5%%

答:(1)加水的的质量为27.0g;(2)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38.5%。

4.某纯碱样品中含有杂质NaCl,为测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纯碱样品13.4 g,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如图是产生的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图。

(1)当加入稀盐酸40.0 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2)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___________。

【答案】NaCl、Na2CO3 21.0﹪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当加入稀盐酸40.0 g时碳酸钠没有完全反应,故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Na2CO3。

(2)由图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y

2322

Na CO+2HCl =2NaCl+H O+CO

10611744

y x 4.4g

10611744

y x 4.4g

==得x=11.7g,y=10.6g,

故原药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3.4g-10.6g=2.8g,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3.4g+60g-4.4g=69g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g11.7g

69g

+

×100%≈21.0%

5.为了测定某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小杨同学取50.0g样品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和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NaOH 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_。

(2)硫酸铜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3)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0 65.1 16.0%

【解析】

【分析】

(1)根据化学式量为化学式中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所得溶液的质量;

(3)根据氢氧化铜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硫酸铜的质量,进一步计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详解】

(1)NaOH 的化学式量为23+16+1=40;

(2)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0g +20.0g?4.9g =65.1g ;

(3)设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为x

CuSO 4+2NaOH =Cu (OH )2↓+Na 2SO 4

160 98

x 4.9g

160984.9x g

= x =8 g

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100%16.0%50g g

?= 答: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0%。

6.铝合金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合金材料,已知某铝合金由Al 、Fe 、Cu 三种金属构成,为了测定各种金属含量,取12.5g 合金样品与盐酸反应,消耗浓盐酸(质量分数36.5%)100g 。另取12.5g 合金样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含氢氧化钠12g 的溶液40mL 。已知: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Fe ,Cu 均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请问: (1)12.5g 样品中含铝多少克_________?

(2)铜在合金中所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

【答案】8.1g 12.8%

【解析】

【详解】

(1)设12.5g样品中含铝的质量为x,

22

2Al+2NaOH+2H O=2NaAlO+3H 5480

x12g

54x

=

8012g

x=8.1g,即样品中含有铝8.1g。

(2)设铝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y,

32

2Al+6HCl=2AlCl+3H

54219

8.1g y

548.1g

=

219y

y=32.85g

与合金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36.5%×100g=36.5g;

与铁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36.5g-32.85g=3.65g;

设与氯化氢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

22

Fe+2HCl=FeCl+H

5673

m3.65g

56m

=

73 3.65g

m=2.8g

铜在合金中所占的质量分数是

12.5g-8.1g-2.8g

100%

12.5g

? =12.8%。

7.某实验小组取部分变质的Ca(OH)2(含杂质CaCO3)样品4.0g投入200g水中,充分溶解,通入足量的CO2,固体质量与通入CO2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CaCO3+CO2+H2O=Ca(HCO3)2,生成的碳酸氢钙可完全溶解。试计算:

(1)当Ca(OH)2全部转化为CaCO3时消耗的CO2质量为___g。

(2)4.0样品中杂质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精确到0.1%)。

(3)当通入m3gCO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

【答案】2.2 7.5% 8.586g

【解析】

【分析】

【详解】

(1)当Ca(OH)2全部转化为CaCO3时消耗的CO2质量为2.2g;

(2)设样品中杂质Ca(OH)2的质量为x,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y,

X=3.7g,y=5g

所以样品中杂质CaCO3的质量分数为;

(3)设当通入m3gCO2时,生成碳酸氢钙的质量为z,

答:当通入m3gCO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8.586g。

8.将Na2SO4和NaOH的混合物10g投入到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H2SO4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1)10g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

(2)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答案】(1)8g (2)16.2g

【解析】

据题意可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

代入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必须纯物质的质量、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根据题意和提供的化学方程式找到硫酸的质量(200×4.9%)和氢氧化钠与硫酸钠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前面的反应系数),列出对应的比例式,求解既得。解:(1)设NaOH的质量为x,生成的Na2SO4质量为y,

H2SO4的质量为:200g×4.9%=9.8g

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

80 98 142

X 9.8g y

80:x=98:9.8g 解得:x=8g

142:y=98:9.8g 解得:y=14.2g

(2)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Na2SO4的质量为:14.2g+(10-8g)=16.2g

答:(1)10g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为8g。

(2)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Na2SO4的质量为16.2g。

9.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碳酸钠溶液与熟石灰发生反应,之后将生成物进行一系列处理得到固体烧碱,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少量烧碱固体.实验过程中向200g碳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澄清石灰水,所加澄清石灰水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时反应混合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填化学式);

(2)通过计算回答,此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Na+;5.3%.

【解析】

(1)a点为反应的过程中,此时碳酸钠没有完全反应,而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所以溶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是钠离子;故填:Na+;

(2)由图中可以知道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CaCO3↓+2NaOH

106 100

x 10g

解得:x=10.6g

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3%

答: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3%.

【点评】在对反应图象中曲线进行分析时,曲线的折点的意味着曲线所表示的反应在此时恰好完全反应,解答时要理清反应指所发生的反应,并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10.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5g 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08.1g。求:(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求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4.4克(2)80%(3)10.5%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2.5克+100克-108.1克=4.4克,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 2HCl==CaCl2 + CO2↑ + H2O

100 111 44

X Y 4.4克

列比例式得:100:X=44:4.4克求得X=10克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

12.5×100%=80%

111:Y=44:4.4克求得Y=11.1克滤液的质量=108.1克-(12.5克-10克)=105.6克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1.1/105.6×100%=10.5%。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物理化学》学习辅导习题及答案(汇编)

期末复习《物理化学》学习辅导材料之一 热力学 一、判断题: 1、在定温定压下,CO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 CO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 不变。 ( ) 2、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3、稳定态单质的Δf H mΘ(800K)=0 。 ( ) 4、d U=nC v,m d T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VT过程都适用。 ( ) 5、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其所有的宏观性质都不随时间而变。() 6、若系统的所有宏观性质均不随时间而变,则该系统一定处于平衡态。() 7、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8、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9、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10、绝热过程都是定熵过程。() 11、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12、系统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的终态,若经绝热可逆过程,则一定达 不到此终态。() 1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是: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14、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其熵变> 0。() 15、系统由状态1经定温、定压过程变化到状态2,非体积功W’<0,且有W G和G<0, 则此状态变化一定能发生。() 16、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中S >0,则其相反的过程即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中S <0。() 17、临界温度是气体加压液化所允许的最高温度。 ( ) 18、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 ) 19、Q和W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 + W也由过程决定。 ( ) 20、焓的定义式H = U + pV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 21、焓的增加量?H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 ) 22、一个绝热过程Q = 0,但体系的?T不一定为零。 ( ) 23、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一定,热力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 ) 24、某理想气体从始态经定温和定容两过程达终态,这两过程的Q、W、?U及?H是相等的。 ( ) 25、任何物质的熵值是不可能为负值和零的。 ( ) 26、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 ) 27、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是不可求的。 ( ) 28、某一过程的热效应与温度相除,可以得到该过程的熵变。 ( ) 29、在孤立体系中,一自发过程由A→B,但体系永远回不到原来状态。 ( ) 30、绝热过程Q = 0,即,所以d S = 0。 ( )

初中化学图表型计算题专题训练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图形类计算题 1、 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 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3.3g ,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 已知Na 2CO 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 2CO 3和NaCl 组成的固体 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7(填>、=、<)。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将29.1g 由NaCl 和BaCl 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 水中( =1g / cm 3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的Na 2SO 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下图是所加Na 2SO 4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 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 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 2CO 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 2C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 2CO 3溶液,加入Na 2CO 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加入Na 2CO 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 的溶质除含有CaCl 2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Na 2C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初中化学计算题大全

初中化学计算专题 (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类型: 第一种类型: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 1、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 3)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 (2)计算碘酸钾(KIO 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 (3)计算碘酸钾(KIO 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4)计算1kg 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 g 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 第二种类型:叙述型化学式计算题: 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CH 3CH(NH 2)COOH 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 (3)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 。 2、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 3O 3N 3Cl 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 .高氰精中C 、O 、N 、Cl 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 .高氯精中C 、N 两种元索的质量比为12∶14 D .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第三种类型:综合型化学式计算题: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 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 。(1)30g 尿素中含氮元素多少克? (2)已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多少克? (3)请你根据下表中几种常见食物的蛋白质含量,计算出每天至少应摄人多少克下列食物才能满足你对蛋白质的需求(可以只摄取一种食物,也可同时摄取几种食物)。 2.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体系,许多农户获得“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有效解决了施肥比例不合理问题,提高了产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小明家种了一片麦子,经农科人员测定该片土壤需补充钾元素39kg ,氮元素42kg 。请你帮小明算算,至少需购买硝酸钾、硝酸铵各多少千克? (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 (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1、工业上使用一种“渗铬( Cr )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钢铁制品的抗腐蚀能力。其中一个主要

物理化学计算题1

一、1 mol 理想气体由1013.25 kPa ,5 dm 3,609.4 K 反抗恒外压101.325 kPa 膨胀至40 dm 3 ,压力等于外压,求此过程的W 、Q 、△U 、△H 、△S 、△A 、△G 。已知C V ,m =12.5 J ·mol -1 ·K -1 ;始态熵值S 1=200 J ·K -1 。 解:K K T V p V p T 5.4874.6095 40 101111222=??== ()()()()()()()()3332111,211 1 ,21101.32510405 3.54610 3.546112.5487.5609.4 1.524112.58.314487.5609.4 2.5371.524 3.546 2.022amb V m p m W p V V Pa m J kJ U nC T T mol J mol K K kJ H nC T T mol J mol K K kJ Q U W kJ kJ ----=--=-?-=-?=-?=-=???-=-?=-=?+??-=-=?-=---=kJ ()()1111122,1111 21487.51112.58.314ln 8.314ln 14.67609.41014.67200214.67p m T p S nC ln nRln mol J mol K J mol K J K T p S S S J K J K -------? ??=-=+??-??=???? ?=?+=+?=?()()3 2211 2.53710487.5214.5609.420014.77G H T S T S J kJ ???=?--=-?-?--=?? 二、始态为T 1=300 K ,p 1=200 kPa 的某双原子理想气体1 mol ,经先绝热可逆膨胀使压力降到100 kPa ,再恒压加热到 T 2=300 K ,p 2=100 kPa 的终态,求整个过程的Q ,△U ,△H ,△S ,△G 。 J K J K S T H G K J molRln p p nRln S H U 1729762.53000762.51210;01121-=??-=?-?=??===?=?=?-- ()()()J K R mol T T nC H Q Q K K T p p T m p 15681.2463002 711.246300223,224.14.1111212=-=-=?===?=??? ? ??=--γ γ 四、甲醇(CH 3OH )在 101.325 kPa 下的沸点(正常沸点)为 64.65℃,在此条件下的摩尔蒸发焓Δvap H m =35.32kJ ·mol-1。求在上述温度压力条件下,1 kg 液态甲醇全部成为甲醇蒸气时的Q 、W 、ΔU 、ΔH ,ΔS 及ΔG 。视甲醇蒸气为理想气体。 解:根据题意可知,此蒸发过程是在相变温度及其平衡压力下进行的可逆相变化过程,若视甲醇蒸气为理想气体,且忽略液态甲醇的体积,则有kJ kJ H M m H n H Q m vap m vap p 30.1102)32.3532 1000 (=?=?= ?=?= kJ J RT g n l V g V p W 65.87)]15.27365.64(3145.832 1000 [)()]()([-=+??-=-=--= kJ kJ W Q U 65.1014)65.8730.1102(=-=+=? 1263.3)15.27365.64/(30.1102/-?=+==?K kJ K kJ T Q S r 0=?G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A.大分子溶胶 B.胶体电解质 C.溶胶 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4. 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 5.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 W =0,Q <0,U <0 (B). W>0,Q <0,U >0 (C) W <0,Q <0,U >0

(D). W <0,Q =0,U >0 6. 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 7.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A 如果系统的?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sys 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 C 仅从系统的?S sys 8. 固态的NH 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 4 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9.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f':() A C=3,f'=1 B C=3,f'=2 C C=4,f'=2 D C=4,f'=3 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完整版)初三化学计算题专题练习题

初三化学计算 1、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则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个原子;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填计算式)100kg 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某农田需2.8kg氮元素,则应施kg尿素。 2、某农田去年用了60 3 ] 3、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牙齿和骨骼中,以羟基 磷酸钙[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 量为1004,右图是小青同学收集的纯牛奶的包装说明 阅读答题: ①一盒牛奶中至少含钙克 ②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钙元素的质 量分数为(保留0、1%) ③若人体每天需要0、6克钙,且这些钙有90%来 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喝盒牛奶。 4、、20 kg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可冶炼含杂质2% 5、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加热膨胀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7克,求①生成氧气多少克,在标准状况下为多少升?②10、7克固体是什么,各多少克?(2KClO3 ==== 2KCl+3O2-↑) 6、把一根铁钉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称量,质量增重0、8克,则有多少克铁参加反应?同时有多少克铜生成? 7、某同学用混有二氧化锰的高锰酸钾8克加热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佘固体的质量7、36克,则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 M n O2

8、我国规定在食盐中加入碘梭钾KIO3的方法补碘,已知食盐中加碘的量每千克食盐中含碘为0、035克,相当干每千克食盐中含多少克碘酸钾? 9、20克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热完全反应后,称量为15、6克,求原 混合物中碳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10、将171克石灰石高温煅烧(杂质不含氧也不参加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残佘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了24克,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物理化学计算题答案

物理化学计算题目 1、已知反应 (CH 3)2CHOH(g) == (CH 3)2CO(g) + H 2(g) 的C p ,m = 16.72 11mol K J -?-??,在 457.4 K 时的K =0.36,在298.2 K 时的?r H = 61.5 kJ ·mol -1,求500 K 时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1、解:?r H (T )= ?r H (298.15 K)+()B m ,298.2K B p T C ? ∑ν = 61.5×10 3 J ·mol -1+16.72 11mol K J --??(T -298.15 K) = 56.5 ×10 3 J ·mol -1+16.72 11mol K J --??×T (2分) d ln K /d T = ?r H / (RT 2 )= 2 1 113mol K J 16.72mol J 015.56RT ---??+?? = 1.445 则 K ( 500 K) = 1.53 2、反应2O 2(g) + S 2(g) == 2SO 2(g) 在298 K 至2 000 K 之间的K 与T 的关系为 : () 37852 lg 7.57/K K T θ= - 。求 (1)反应在298 ~2 000K 之间的平均反应的标准摩尔焓; (2) 1 000 K 时的K 。 2、解:(1)?r H = -2.303×8.314 11mol K J -?-??×37 852 K = -724.8 kJ ·mol -1 (3分) (2) K (1 000 K) = 3057.7100085237109.110?=??? ??- (6分) 3、几种物质298 K 的?f H (B, T )和S (B, T ) 如下: 物 质 ?f H (B, 298 K) / k J · mol -1 S (B, 298 K) / J - K -1 - mol -1 ,11 p m C J mol K --?? HCl (g ) - 92.307 186.76 29.1 H 2(g ) 0 130.6 28.82 Cl 2(g ) 223.0 33.91 求反应 H 2 (g) + Cl 2 (g) == 2 HCl (g) 的K (500K)。 3、解:?r H (298 K) = νB ∑?f H (B ,298 K)=2×(-92.307)=184.6 k J. mol -1 ?r S (298 K) =∑B νB S (B ,298 K)= 2×186.76-130.6-223=19.921 1 --??K mol J

2017化学表格计算题

2017化学表格计算题

九年级化学部分知识小结 一、常见物质的俗称(或主要成分)及化学式: 学名俗称化学式学名俗称化学式 氢氯 酸盐酸HCl 碳酸 钙 石灰石、 大理石CaCO3 硫酸H2SO4氯化 钠食盐NaCl 硝酸HNO3碳酸 氢钠小苏打NaHCO3 石灰水Ca(OH)2 水溶液碳酸 钠 纯碱、苏 打(水溶 液呈碱 性) Na2CO3 氢氧化钠火碱、烧 碱、苛性 钠 NaOH氧化 钙生石灰CaO 氢氧化钙熟石灰、 消石灰Ca(OH)2 二氧 化碳干冰CO2 氯酸 钾KClO3甲烷沼气、天 然气CH4 高锰 酸钾KMnO4乙醇酒精C2H5OH 过氧 化氢双氧水H2O2乙酸醋酸CH3COOH 二、几个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 素是铝元素,二者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Al2O3。 2、最轻的气体是:氢气(H2),最理想的能源是氢气(H2) (无污染)。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H2O);天然最硬 的物质是金刚石(C);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4、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工业的粮食)、 石油(工业的血液)、天然气(主要成分CH4)。

三、关于污染和物质的毒性: 1、水污染原因:①工业三废②农药、化肥任意施用 ③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2、空气污染原因:①粉尘污染②气体污染:有害气 体(SO2、NO2、CO),形成酸雨的是SO2、NO2。 3、CO有剧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4、甲醇(CH3OH)有毒,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所以不 能饮用。 5、甲醛(可作防腐剂)、亚硝酸钠(NaNO2)、硫酸铜 (CuSO4)有毒,不能食用。 四、露置在空气中的物质(或溶液)的质量变化: 1、质量增重的:①浓H2SO4(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但 不能干燥NH3气);②NaOH固体(吸水而潮解并可与CO2反应而变质,可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CO2、SO2、SO3、HCl等气体);③生石灰(与H2O与CO2反应,可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CO2、SO2、SO3、HCl等气体));④石灰水(与CO2反应)⑤铁粉(与O2和H2O反应而生锈)。 2、质量减轻的:①浓HCl、浓HNO3(易挥发)。 五、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 1、稀释浓硫酸时,应先在烧杯中加水,后把浓硫酸慢慢 加入水中。 2、点燃可燃性的气体(如H2、CO、CH4等)时,应先 检验其纯度,后点燃。 3、加热固体时,应先预热,后集中在药品下方加热。 4、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先要把导气管移出水面, 后移开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5、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氢气1— —2分钟,后加热;反应完毕,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移开导气管。 6、要得到较纯净的气体,一般先除杂,后干燥。 六、有关物质的颜色: 1、蓝色液体:铜盐溶液[CuSO4、CuCl 2、Cu(NO3)2];蓝色固体:Cu(OH)2、紫色石蕊遇碱。 2、红色:铜Cu、红磷P、铁锈Fe2O 3、紫色石蕊遇酸、无色酚酞遇碱。 3、红褐色沉淀:Fe(OH) 3 ;暗紫色:高锰酸钾KMnO4

初中化学计算题专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计算题及答案 1.(2011.济宁市)(2分)茶是我国的特产,种类很多。其中,绿茶是将新鲜的 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 主要是茶碱(C8H10N4O2·H2O),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 阅读以上信息后回答: ①茶碱(C8H10N4O2·H2O)分子中______原子的个数最多; ②茶碱(C8H10N4O2·H2O)中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 (2011.湛江市)(5分)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性比醋酸更强的有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常用作食品防腐剂。请回答: (1)苯甲酸含有种元素。 (2)苯甲酸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3)苯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到%)。 3.(2011.烟台市)(4分)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a= 。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钠元素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2011.泰安市)(4分)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品种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6%的KNO3。 ⑴ KNO3属于(填“钾肥”、“氮肥”或“复合肥料”); ⑵ K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⑶ KNO3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⑷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为kg。 [ 5.(2011.天津市)(4)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请按要求进行计算: (1)Al2O3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Al2O3 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求Al2O3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并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至%) 6.(2011.肇庆市)(5分)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其中,塑化剂(DMP)分子式为C10H10O4。求: (1)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DMP分子中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DMP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________。 7.(2011.百色市)(3分)某些厂家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常在食品中添加苯甲酸(C6H5COOH)作为防腐剂。回答下列问题: (1)苯甲酸是由种元素组成; … (2)苯甲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3)苯甲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8.(2011.鸡西市)右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请回答: (1)富马酸亚铁颗粒中的铁属于元素(填“常量” 或“微量”); (2)富马酸亚铁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 (3)已知富马酸亚铁(C4H2Fe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若每次服用1包该补铁剂,摄入铁元素的 质量为mg。 9.(2011.聊城市)(4分)作物的无土栽培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某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含有7%的KN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NO3 属于(选填“复合肥料”、“钾肥”或“磷肥”) (2)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KNO3kg。 " 10.(2011.襄阳市)在农业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需要配制2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_kg,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kg。 11.(2011.泉州市)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8%的葡萄糖溶液,需要固体葡萄糖g;若用溶质质量分数20%的葡萄糖溶液g加水也可稀释成50g溶质质量分数8%的溶液。 4 20 12.(2011.泸州市)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

初三化学计算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计算题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2.刘彬同学的姑父从三峡搬迁到我们家乡后,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精粉厂。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2.8g。求: (1)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某工厂的废料中含铁和铜,需回收此废料中的铜.现取铁和铜的混合物样品l0g,向其中加入废弃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1gH2。 求:①废料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废弃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7.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9.(6分) 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其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_合金; (2)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的数据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B.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体积和密度D.产生气体的质量 17、(本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将1.80g不纯的氯化铜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溶液5.85g。求: (1)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答案: 1.解:设原混合物中KClO3质量为x,依题意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11.2g=4.8g(1分) MnO2 由2KClO3=====2KCl+3O2↑(1分) △ 2.44 3.(5分)(1)解:设质量为x的这种稀硫酸可与4.0gCuO恰好完全反应 CuO +H2SO4 =CuSO4 +H2O(2分) 80 98 4.0g 10% x =(1分)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在298K及101.325KPa下的1.00dm3氢气,等温可逆膨胀到 2.00 dm3,所做功的绝对值为C A、0.418 J B、0.0418 J C、70.3J D、7.11J 2. 对于孤立体系的实际过程,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D A、W=0 B、Q=0 C、△U=0 D、△H=0 3. 一封闭系统进行可逆循环,其热温商之和D A、总是正值 B、总是负值 C、是温度的函数 D、总为零 4. 液体A和B混合成实际溶液时,当A和B之间的作用力大于相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时,该溶液对拉乌尔定律将 B A、产生正偏差 B、产生负偏差 C、不产生偏差 D、无法确定 5. 关于偏摩尔量,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偏摩尔量是状态函数,其值与物质的量无关 B、偏摩尔量的值不能小于零 C、体系的强度性质无偏摩尔量 D、纯物质的偏摩尔量等于摩尔量 6.克拉贝龙方程dP/dT=△H m(相变)/T△Vm(相变),其应用条件是D A、只适用于纯物质的气液、气固平衡 B、只适用于服从理想气体行为的为气液、气固平衡 C、任何纯物质的相变热不随温度而变的两相平衡 D、任何纯物质两相平衡体系 7.含KNO3和NaCl的水溶液与纯水达到渗透平衡,其自由度数f为D A、1 B、2 C、3 D、4 8.分解反应A(s)=B(g)+2C(g)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与分解压力P的数值之间为 C A、Kp=P3 B、Kp>P3 C、KpP凹>P凸 B、P凸>P平>P凹

初三化学计算题--表格题型

【表格题型】 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铁粉和铜粉的均习混合物与某稀硫酸反应,的得数据如下: 甲乙丙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 10 10 20 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100 120 100 反应后过滤得到干燥固体的质量(g) 2 2 12 计算:(1)金属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2)甲制得硫酸亚铁的质量。 (3)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铜和锌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分四次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 2 3 4 取样品质量(g)50.0 50.0 50.0 50.0 取稀硫酸质量(g)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所体质量(g)0.4 0.8 1.0 1.0 试计算:(1)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南充市(课改实验区)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 4 g石灰石样品,把20 g稀盐酸分4次加人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第一次加入5 g 第二次加入5 g 第三次加入5 g 第四次加人5 g 剩余固体的质 3 g 2 g l g 1 g 量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的组成,称取25g假黄金置于烧杯中,用稀硫酸(密度为1.17g/ml)80ml分4次加入,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求: 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稀硫酸的体积 20 20 20 20 /ml 残留金属的质量 21.75 18.5 15.25 15.25 /g (1)25g假黄金中锌的质量为g 。 (2)当加入ml稀硫酸时,25g假黄金中的锌恰好完全溶解。 (3)证算第二次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714200222069物理化学习题集(离线选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物理化学》课程作业(选做) 姓名: 孔小柯 学 号: 714200222069 年级: 14秋 学习中心: 华家池医学中心 —————————————————————————————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判断题 1. 状态函数改变后,状态一定改变。 2. 不做非体积功是指系统的始态和终态的体积相同。 3. O 2(g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4. H 2O (l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5. H 2和O 2在绝热钢瓶中发生反应的△U 等于零。 二、单选题 1. 是状态函数。 A .G B .△U C .W D .Q 2. 具有广度性质。 A .T B 、U C .P D .ρ(密度) 3. 具有强度性质。 A .S B .V C .G D .η(粘度) 4. 101.325kPa 和273.15K 的水等温等压变为冰,该过程的 。 A .Q>0 B .△U =0 C .△H>0 D .△H<0 5. 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其体积从V 1增大到V 2,则系统做功为 。 A .W=0 B .W>0 C .W<0 D .1 2 ln V V nRT W =

三、填空题 1.最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2.完全燃烧产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焓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3.在充满氧气的定容绝热反应器中,石墨剧烈燃烧。若以反应器以及其中所有物质为系 统,则该过程的△H 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4.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5.C(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填“小于”、“大于” 或“等于” )。 6.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填“小于”、“大于” 或“等于”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状态函数? 2.什么是等压过程? 3.什么是热力学能? 4.什么是体积功? 5.可逆过程有哪些特点? 6.什么是理想气体?

物理化学第四章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化学平衡练习题 一、判断与问答题: 1.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就是反应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吉布斯函数的差值。 2.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r G m 就是在一定量的系统中进行1mol 的 化学反应时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吉布斯函数的差值。 3.因为m r G ?= -RT ln K ,所以m r G ?是平衡状态时的吉布斯函数变化。 4.m r G ?是反应进度的函数。 5.在等温等压条件下,?r G m > 0的反应一定不能进行。 6.?r G m 的大小表示了反应系统处于该反应进度ζ时反应的趋势。 7.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可以用m r G ?来判断其反应进行的方向。 8.在等温、等压、W’ = 0的条件下,系统总是向着吉布斯函数减小的方向进行。若某化 学反应在给定条件下?r G m < 0,则反应物将完全变成产物,反应将进行到底。 9.在等温、等压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的? r G m < 0时,若值越小,自发进行反应 的趋势也越强,反应进行得越快。 10.某化学反应的? r G m 若大于零,则K 一定小于1。 11.理想气体反应 A + B = 2C ,当p A = p B = p C 时,m r G ?的大小就决定了反应进行方向。 12.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13.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的PCl 5的分解反应,只须测定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就可 以求知平衡常数了。 14.因 K = f (T ),所以对于理想气体的化学反应;当温度一定时,其平衡组成也一定。 15.若已知某气相生成反应的平衡组成,则能求得产物的m r G ?。 16.温度T 时,若K = l ,说明这个反应在此温度,压力为100kPa 的条件下已达到平衡。 17.一个已达平衡的化学反应,只有当标准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才会移动。 18.因K = ∏(a B ν),所有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化学反应计量系数而改变。 19.有供电能力(W f ≠ 0)的可逆电池反应体系的状态,在“G ~ξ”曲线上可存在的位置? 20.“纯是相对的,绝对纯的物质是没有”,试从反应的亲合能A 上分析这句话的道理? 21.化学反应亲合势愈大,则自发反应趋势越强,反应进行得愈快,对否? 22.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反应自由能的关系:K RT G ln m r -=?,那么,为什么反应的 平衡态与标准态是不相同的? 23.欲使反应产物的平衡浓度最大,反应物的投料比一般为多大? 24.对于计量系数?ν = 0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哪些因素变化不改变平衡点? 25.平衡常数 K = 1的反应,在标准态下反应,反应朝什么方向进行? 26.在空气中金属不被氧化的条件是什么? 27.反应PCl 5(g) = PCl 3(g) + Cl 2(g) 在212℃、p 容器中达到平衡,PCl 5 离解度为0.5, 反应的m r H ?= 88 kJ·mol -1,以下情况下,PCl 5的离解度如何变化: (A) 通过减小容器体积来增加压力; (B) 容器体积不变,通入N 2气来增加总压力; (B) 升高温度; (D) 加入催化剂。 28.对于复分解反应,如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容易进行到底,试以化学平衡理论 分析其道理? 29.2HgO(s) = 2Hg(g) + O 2(g),在反应温度下及p = 101.325kPa 时,K = 4×10-3,试问 HgO(s) 的分解压力多大?当达到分解温度时,与HgO(s) 平衡的p Hg 有多大?若在标 准状态下反应,体系的总压力是多少? 30.反应CO(g) + H 2O(g) = CO 2(g) + H 2(g),在600℃、100kPa 下达到平衡(各物质的逸度 系数均为1),当压力增大到500kPa 时,各物质的逸度系数分别为:γ (CO 2) = 1.09, γ (H 2) = 1.10,γ (CO) = 1.23,γ (H 2O) = 0.77,问这时平衡点向何方移动? 31.反应CaCO 3(s) = CaO(s) + CO 2(g) 在常温常压下的分解压力并不等于零,那么古代大 理石建筑物何以能够保留至今而不倒?

中考化学表格型计算题练习

中考化学计算题(表格型) 1、(广安)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2、(肇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 g石灰石样品,把25.0g 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 请计算: (1)2.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请你继续计算反应生成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3、(10江西)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 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 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最多生成 g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4、(10南昌) 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 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g 10 20 30 40 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 体的质量/g 0.88 1.76 X 3.52 3.52 的值为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烧杯④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 5、(2010湛江)我市某校初三(1)班学生去湖光岩春游,带回了几小块石灰石样品。为了检测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与样品充分反应来讲行实验测定,(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表: 试问答: (1)10.0g 样品与45g 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是否还剩余______ (填“是”或“否”),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2)10.0g 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可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6、(衢州)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测定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含量,某同学将鸡蛋壳洗净、充分干燥并捣碎,展开了下列探究。 (1)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配制成10%的稀盐酸,操作步骤为: 步骤1:计算所需浓盐酸和水的体积; 步骤2:根据计算结果,用 分别量取所需的浓盐酸和水; 步骤3:将浓盐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得到稀盐酸。 (2)测得各自的质量后,将鸡蛋壳置于如图所示的锥形瓶中,打开分液漏斗中的活塞,使其充分反应,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假设装置中的稀盐酸足量,鸡蛋壳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丁同学 所取石灰石样品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0 30.0 45.0 5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6.0 4.0 1.0 1.0 反应前 鸡蛋壳的质量 16克 装置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220克 反应后 装置及其内容物的总质量 231.6克 第3 6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答案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某粗盐样品仅含NaCl和MgCl2,为探究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某研究性小组取了 10g样品,加适量水使其完全溶解后,加入2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相关数据如图。 (1)请列式计算该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ag时,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答案】90.5% 10.22g 【解析】 (1)根据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氢氧化镁的质量求出氯化镁的质量即可求出氯化钠的质量,再计算出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2)根据图像分析解答。(1)设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MgCl2+ 2NaOH=Mg(OH) 2↓+2NaCl 95 58 117 x 0.58g y 9558117 0.58 x g y == x=0.95g y=1.17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g-0.95g=9.05g 该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9.05 10 g g ×100%=90.5%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ag时,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g-0.95g+1.17g=10.22g 答:(1)该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90.5%;(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ag时,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0.22g。 2.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1)主产品Na2CO3的俗名是_____,副产品氯化铵中阳离子符号为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产品Na2CO3中常混有少量的NaCl,现有样品11.0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