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雕塑、壁画欣赏

敦煌莫高窟雕塑、壁画欣赏
敦煌莫高窟雕塑、壁画欣赏

敦煌莫高窟雕塑、壁画欣赏

(图片来源: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美术鉴赏之敦煌莫高窟

美术鉴赏之敦煌莫高窟 引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美术也同样源远流长,具体鲜明的名族风格和卓越成就,在世界美术之林独树一帜。而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通过了解中国美术的光辉历史,丰富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而鉴赏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使我们对美的认识能力提高,还能净化我们的心灵,升华我们的感情,美化我们的生活。而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而莫高窟,则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向全世界人们展示了延续千年的艺术。 一.莫高窟的雕塑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南北长1600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50米。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飞天塑像4000余身。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与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在隋唐时期,隋文帝杨坚允许百姓出家为僧尼及营造经向,安置北周灭法时所破坏的佛教造像,提倡僧俗修造佛像,严禁官民毁坏佛教造像。使得佛教大肆发展起来,在唐代一度成为社会思想领域里的重要支柱。敦煌莫高窟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壮大。隋朝开皇年间,政府派人来远处的西陲的敦煌莫高窟进行营造。

隋代洞窟形制,多数承袭北朝的“支提”式,窟的中央作四方龛柱,方柱的前面和左右两面各凿一龛,龛中塑佛像。且佛龛加深,壁面趋于垂直,佛、罗汉、菩萨不再像北朝的那样身体过于前倾。塑像的尺寸加大,彩绘和塑造的结合更加讲究,色彩绚丽,造型丰厚圆润,一改北朝清癯瘦削型的旧观。莫高窟的塑像在数量上和内容的丰富性上虽然不及壁画,但它是礼拜对象,是洞窟的主体。泥塑比石雕、木雕和金属铸造,在制作工艺上有着更多的自由,所以,塑像显得格外细致、真实自然和生动活泼。而17窟唐代河西都憎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菩萨、供养天均作少女形象,大都头梳高髻,腰系羊肠裙,袒胸露臂而赤足。端庄秀丽,温柔典雅。集中体现了隋唐时期关于女性美的高尚理想。而罗汉像的制作受礼仪规矩的限制较少,因而生活气息更为浓郁,形貌和性格特征也较为显著而多样。天王、力士的形象则充分的发挥了唐代雕塑家善于根据生活感受和特定对象的性格、气质的要求而运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的本领,充分体现出一种强力之美。 隋唐在结束战乱,实现统一后,经济文化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所以隋唐时期的莫高窟大都规模宏伟,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结构严谨,色彩绚烂,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加上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及对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管辖,加深了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大大发展。使隋唐时期的莫高窟佛像在民族进一步融合后,逐渐体现出了中原地区的特色,是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的结果。且由于内陆地区的统一,政府的支持和重视,通过各国使者的往来,中外文化的交流也更加频繁。敦煌唐代艺术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最璀璨的时代,外来的艺术和中国民族艺术水乳交融,使得敦煌唐代艺术空前丰富多彩,为后人对那一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依据。

敦煌莫高窟壁画(1)——北朝(北凉)

敦煌莫高窟壁画(1)——北朝(北凉) 敦煌莫高窟壁画(1)——北朝(北凉)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开凿得缘于一位法名乐尊的和尚。据说,公元366年,乐尊云游到此,忽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若千佛,心有所悟,便在崖壁上凿下了第一个石窟。此后,许多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为了祈求前路的顺利、生意的发达,纷纷在这儿许愿开凿石窟,请民间艺人绘上心中崇拜的神灵莫高窟壁画形象。从十六国到元朝,莫高窟的开凿一直沿续了10个朝代。 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并不多,主要有描述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本生故事画、宣传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故事画以及说法图,集中在最早开凿的二七二窟、二七五窟和二八六窟。那时的壁画人物半裸体,有着极其夸张的动作,其面容、神采充满了静寂神秘的色彩,带有一种西域佛教的意境和风格。莫高窟第275窟北凉凿

于十六国北凉(397—439)时期。殿堂窟正壁塑有高3.4米的弥勒佛坐像,南北壁上方龛内塑姿态各异的交脚弥勒像,龛下是佛本身故事壁画。以此窟为代表的莫高窟塑像仍显著表现出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 莫高窟二七二窟弥勒说法图北壁北凉这是该窟早 期的弥勒说法图,佛居中,菩萨侍立两侧。菩萨体形呈S形,头微向中倾,形成向心式结构。佛头上悬华盖,飞天绕盖飞翔。古代画工用源自印度的凹凸法晕染人体,以表现立体感。由于年久色变,形成明暗对比非常强烈的小字脸。 莫高窟二七二窟供养菩萨西壁北侧北凉所有菩萨 的手姿、动态或眼神都向着主尊,表现了虔敬之心,菩萨们的动态有一定的连贯性,使画面形成波澜起伏的动态。此图色彩凝重而热烈。 莫高窟二七二窟飞天西壁主尊背光中北凉此图供 养菩萨上下共四组,每组五身,每身菩萨动态各异,婀娜多姿,这组飞天面相丰满,呈“小”字脸,体形健壮,呈V字形,身披长巾,腰系长裙,在一道弧形的光环中,做波状腾飞,凌空飞舞,姿态轻盈,动感强烈。 莫高窟二七二窟白衣菩萨西壁龛内南侧北凉白衣 菩萨,因身着白裙,肩披白巾故称。此菩萨位于西壁正龛主尊南侧,面型椭圆,手指纤细,飘带舞动,色彩古朴,富有装饰性。

小学五年级语文《莫高窟》赏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莫高窟》赏析 作者首先交代的是莫高窟所在三危山。在这里,作者不是泛泛地介绍山如何,方位如何,而是一落笔就将三危山的历史引向遥远的几乎与神话分不清界限的一场战争,引向那浩浩荡荡的中原大军,引向那哒哒的马蹄声,人们感受到的是那无可比拟的气势,用这样的一座三危山来做莫高窟的映壁,莫高窟的气概之大也可想而知了。 莫高窟的缘起更是令人着迷。你看那一刻:他(乐樽和尚)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于是,他有所憬悟,发愿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这就给莫高窟的由来涂上了一层浓浓的神秘色彩。但我们却不会觉得它荒诞。因为一个伟大的奇迹就要在这沙漠深处诞生。作者写道: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浓浓地吸纳了无量度的才情,空灵灵又胀鼓鼓地站着,变得神秘而又安详。 接下来该介绍莫高窟的真面目了。目不暇接的景观如果完全按照初创者的线路记叙,无疑会造成审美逻辑的零乱,流于浮泛琐碎,缺少艺术感染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落入前人的套路之中。 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牢牢把握住了莫高窟内在的生命力。以自己探询莫高窟底蕴的思路为线索,一步步地深入,展现出莫高窟的非凡神韵。这种神韵是什么呢?就是它艺术生命力的传承和累聚。这是美的世界。秋雨先生比较了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得出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是具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的结论。而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因此作者没有介绍具体的景观,而是以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的艺术想像力,带我们去领略一代代艺术家们赋予莫高窟的不朽。作者将历史、文学、美术以及一个民族的成长糅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神奇世界。作者的笔下是亦真亦幻、洋洋洒洒,我们的感受是驰骋千古、心潮澎湃。这里的文字是感性的却又是充满智慧的。 作者写了北魏、隋朝、五代、大宋、元代等时期的遗存,而用大段文字对唐代壁画艺术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唐代就该这样,这样才算唐代。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一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如此瑰丽的色流,而竟能指挥若定。 作者带领我们走过了一段美的历程,也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中华民族生命之美的探询。秋雨先生没有纠结于具体的壁画和雕塑,而是撷取几段印象来作为代表,展现莫高窟的神韵。虽然是印象,但经过作者心与灵的浸润,已经赋予其美学、史学和哲学的意味,将我们带到了一个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场景中,与作者一起为之喝彩,为之激奋,为之感叹,为之低徊。这是一种宏大的美,是作者对鲜活生命力的深情呼唤。

《敦煌壁画》欣赏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07093542.html, 《敦煌壁画》欣赏策略研究 作者:高卫燕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09期 近年来,“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在教育界频频出现。我国21世纪人才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被定义为:“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漸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认为,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关键在于如何回归学生,进而推动教学行为的变革。现结合《敦煌壁画》教学,对这一课堂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略作以下探究。 自主先学,了解画面构图形式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问题设计为起点,在课前提供课堂协作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本课学习所要达成的目标,而且也能让学生产生学习是自己的事的心理感受,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在执教《敦煌壁画》一课中,笔者分别以表格的形式设计《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敦煌壁画的类别及构图》《飞天的线条和色彩》等协作单,让学生通过观赏视频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通过比较鉴赏《九色鹿本生故事》《右肋降生》《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反弹琵琶舞乐图》等壁画作品了解画面描述内容以及特有的构图形式;通过对《北魏飞天》《西夏武士(局部)》《明代人物(局部)》作品描摹,掌握敦煌壁画不同的线描形式及其线条特征。真正落实分阶段达成教学目标,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使学习变得高效。 以境促学,感受莫高窟历史 美术教学是一种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发展过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上课伊始,恰如其分的场景设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敦煌壁画的热情。 “敦煌莫高窟”这个名字对每个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到敦煌亲身体验者的则寥寥无几。笔者通过场景设置,以激起学生对艺术家们为什么会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前赴后继地研究莫高窟产生探究的兴趣。提问不仅是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检测,更是为了深入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发展作铺垫。 此外,笔者在课前制作有关敦煌历史的微视频,精心整合的文稿、生动直观的图像、极富有感染力的背景音乐三者有机结合,努力以图设境,以境促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微视频由三个部分组成。

中国佛教美术

中国佛教美术 中国佛教美术源于古印度而在中国发扬光大的佛教绘画、雕塑等的总称。最初随佛教从印度传入,后来逐渐发展而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色。晋袁宏《后汉纪》称:“初,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其形长大,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而问其道术,遂于中国而图其形像焉。“《后汉书·西域传》的记载与此略同。《佛祖统纪》等也记其事。传蔡于明帝永平初遣使赴大月氏,至永平十一年(公元68,一说永平九年),偕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时以白马驮经及白毡裹释迦立像,因在洛阳城西雍关外,建立白马寺并在寺中壁上作千佛万骑三匝绕塔图。《释书·释老志》说:”自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这是中国最初自作的佛画。 渊源和发展中国佛教造像、画佛、造塔,最初都从印度传来。从印度现存佛教遗迹看,第一期的菩提伽耶,第二期的巴鲁特、桑奇都无佛像,只有佛座和佛的足迹,以表示佛的所在。第三期的阿摩拉瓦提已有雕刻的佛像与佛足迹,两者同时存在。到第四期的阿旃陀、犍陀罗只有佛像而无佛足迹,并刻有佛传。 无论造像绘画与雕塑等,都是在中国土地上发育成长的,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初期虽曾受有印度的影响,但同一题材、内容和表现的方法都已不同。印度的佛教壁画在阿旃陀石窟中,表现不少娱乐场面,饮酒宴谈,神通游戏,菩萨人物装饰华艳,婉娈多姿,色彩鲜明,即使降魔变这样的题材,也布置得如同演剧的场景一样,使人并无畏怖之感。反之在敦煌北魏壁画中,常常阴森可怖,画出了苦行的故事,如舍身饲虎,强盗挖自等。线条与色彩,也是粗犷而强烈,看不出柔和与可亲的感情。 壁画隋唐时代的壁画,今存于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敦煌所存唐代壁画,尤为富美,色彩艳丽,人物造型,往往以当时的贵官贵嫔为范,端庄华贵,男女形貌,都甚肤丽。佛前演奏,弦管杂陈,较之阿旃陀壁画,尤或过之。敦煌莫高窟有唐代壁画与彩塑的洞窟,共207个,可分初、盛、中、晚四期。其重要的洞窟,如初唐的220窟,造于贞观十六年(642),盛唐的第335窟,造于垂拱二年(686),第130窟和第172窟,造于开元、天宝年间。中唐的112窟,晚唐的第156窟(此窟为张议潮建,窟外北壁上有写于咸通六年的《莫高窟记》等,都存有辉煌灿烂的作品,可为唐代佛教美术的代表。这些洞窟壁画,虽出于无名画家之手,但是研究它的作风,应该说是与吴道子、阎立本诸大家的作品是一致的。例如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在座前的听众,有诸王贵官,与现存的阎立本的帝王图相似。相此可以推知这些图像的画法,应有共同的渊源为当时的规范。莫高窟壁画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由于莫高窟的发展时间很长,横跨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所以记录了佛教艺术的风格演变。 唐代这些壁画,表现的题材是佛经经变故事、净土变相以及佛菩萨像等。其内容较之过去更丰富,色彩也比较绚丽,表现的境界也更扩大。当时最流行的是佛教净土信仰,因此净土变相在壁画中也表现得最多,约占228壁。其他如乐师净土变相,报恩经变相等,也往往采取净土变相作为主要的部分。 在净土变相中,以富丽的物质现象,描绘观想的境界。如彩缓七宝楼台、香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终)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 摘要:佛教以其禅宗思想而深入中国历史将近2000年,而其佛教雕塑不仅作为宣扬佛教禅宗的一种重要方法,更是作为其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成为佛教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组成元素。本文讲述了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及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分析各个历史阶段佛教雕塑所具有的不同特色,揭示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发展、融合的关系。 关键词:雕塑佛教汉化融合 正文: 印度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传入中国后,逐渐汉化。西汉至清末,经历了传入、传播、兴盛和时盛时衰几个阶段,即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传译阶段,隋唐的创造阶段,以及宋元明清的融合阶段,从一个文化的“舶来物”,到被汉文化所同化,到最后完全地汉化而与民间世俗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泛的宗教。 佛教是从外国传入的,但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不可能是外来艺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寄去了外来优秀文化艺术的精髓以后,在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因此佛教雕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与我们本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直至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艺术总是受到时代文化的强烈影响,随着佛教在中国的逐步汉化,佛教雕塑必然地随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佛教雕塑的发展史与佛教的发展史一样,同样是一个汉化、世俗化的过程。并且,其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变化。 1、佛教雕塑艺术的东传 佛教雕塑艺术的第一次兴起应该是阿育王弘法的年代,阿育王孔雀王朝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宣扬佛法,佛教建筑雕刻一时大兴。但是在阿育王时代的佛教雕刻中却回避了释迦牟尼佛具体造像问题,佛的具体造像都是用佛座、佛足印等物来“标号式”的表现,而回避佛的形象直接出现在画面上。到公元前127年,孔雀王朝的实力已渐势微,大月氏迅速强盛起来,建立了崇奉佛教的“贵霜王朝”。这时候开始了具体的佛教造像艺术活动,形成后世所谓“犍陀罗”、“秣菟罗”两种艺术风格。犍陀罗和秣菟罗的佛教造像艺术随着佛教的东向传播,逐渐延伸到中国境内。 从战国到汉代,新疆地区分散着诸多小国,汉武帝时候,与汉朝有交往关系的西域诸国就从三十六个逐次增加到五十多个。而这时候中国佛教雕塑成就主要体现在新疆地区发现的众多佛洞。其中有新疆库车“森木塞姆千佛洞”、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库木吐拉千佛洞等。如果把这些千佛洞的地点联系起来,就会看到有一条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地带由西向东的上行传播路线。 2、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流变 西域的于、莎车、疏勒一代虽然在汉代已经是佛教开始兴起的国度,但是西汉武帝刘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雷厉风行,深入人心,此后一直是汉代治国的思想之本,佛教思想的东渐必然受到抵制。到了三国以后,北方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先后有“三秦五凉”等十六国政权更迭。从思想文化上说,这些少数民族的汉文化根基有限,汉代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也不深,这就为原本在西域一带甚为流行的佛教东向提供了空间。 南北朝社会弥散着崇佛的风气,由于绝大多数君王对佛教的利用和支持,以及长期的崇佛的社会生活气氛,修建佛寺和开凿石窟在这一段时期一直方兴未艾。如果以敦煌为一个站点,那么,在十六国直至北朝时期,从敦煌到玉门,再到张掖、威武的各个站点,正是沿着河西走廊的通道直下到达天水,即沿着东南与西北向的祁连山北侧产生了大大小小的石窟。这段时间的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的雕

敦煌壁画艺术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赏析 ——敦煌壁画浅析研究报告 摘要:敦煌艺术灿烂辉煌,其壁画艺术蔚为大观,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融古汇今,汲取了东西方影响,包纳了巨大容量,创造了独特形象,从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葩。敦煌壁画艺术蕴含“崇高与优雅、对称与和谐、阴柔与阳刚、悲壮与英勇、庄严与浪漫”的显著美学风格。这些陈果都与敦煌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有着莫大的联系。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赏析;敦煌壁画;佛教历史;建筑学 一、敦煌壁画艺术源流 这是个民族的遗产,多少实际留下来的积淀,社会逐渐蒸发的结果所形成的结晶。总之,这是一种特有的结构。 ——雨果 敦煌,古称三危,地处河西走廊的西北端,南有祁连山,北部有北塞山,往西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加上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的边缘地带,是个地处高山和沙漠、戈壁环绕的小绿洲,以戈壁、沙漠和山地为主。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处。自汉代以来,敦煌一直是中原通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地,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西域,以后便在附近设立了汗河西四郡之一的瓜州。随着河西走廊的逐渐稳定,敦煌成为了沟通欧亚大陆桥,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之一,史书称敦煌“华戎所交,一大都会”。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这里交易中原的丝绸和瓷器,西域的珍宝,北方的驼、马与当地的粮食,包括中国、印度、波斯及阿拉伯在内的亚洲文明,与来自欧洲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在这里汇聚并互相影响,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西域文化。与此同时,自汉代中西交通畅通以来,中原文化不断传递到敦煌,在这里深深扎了根,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 敦煌之所以形成以壁画为主的艺术圣地,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敦煌是一片富庶的绿洲,历史上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连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崎岖的北塞山,东靠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历史上的敦煌,有较大的绿洲,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肥沃、草木茂盛,是理想的农牧业区。汉唐两代,敦煌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武帝多次从内地移民到此,汉族逐步超过原来的少数民族,成为主体民族。他们屯田、兴修水利工程,把敦煌的社会生活从以游牧为主转变成为以农耕为主,使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第二,敦煌偏安的历史,使其拥有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在敦煌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敦煌的发展并不完全与中央王朝的盛衰治乱同步,有很多偏安发展的经历。东汉建立以后,经过200多年的经营,从中原迁来的大族在敦煌逐渐站稳了脚跟;同时,中原文化也在这个地区扎下了根,以儒家经典为主的许多汉文典籍开始在这里传播。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混战,敦煌有近20年没有

佛教雕塑造像赏析

佛教雕塑造像赏析 北齐时期 博文中展示的是北齐时期的“佛教雕塑造像”。北齐时期以双身像大量流行最具特点,除了前期出现的双佛坐像以外,双佛立像、双菩萨立像、双思惟菩萨半跏像都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品种。这时期单纯背屏式佛像几乎不见,以透雕缠龙菩提树作为背屏却非常流行。佛像一般头形较圆,肉髻低平,甚至有些肉髻下缘界限都不十分明显,与头浑然成为一体。肌体的表现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一般多注意体量和曲线,并不强调肌肉的力量感。前期单一的袈裟披裹样式被打破,主要有圆垂领式、袒右式等,这两种袈裟均雕刻双重边,表示佛像身穿两层衣。还有一种袈裟特地将上衣斜披,直接露出覆右肩顺胸垂下的中衣。单体菩萨立像仍保留背屏样式,大致以天保末期为界,前期与东魏后期造像极为相近,只是面庞较为丰满,衣纹更加贴体,线条流畅,动感性更强。帔帛两端搭在双臂折回的样式,也逐渐被直接绕双臂垂下的样式所取代。后期装束变得更加简洁,刻意突显菩萨身躯的线条,头戴宝冠叶瓣较散,宝缯呈波浪状绕冠叶上下内外穿梭,两侧冠叶雕圆环,宝缯从内穿出直接垂下,过去宝缯扎结扇形的样式逐渐减少不见。帔帛挎肩一端经过腹前,穿过对面肘部垂下;另一端下垂绕膝上搭在前者帔帛

下垂、再绕膝上折穿过对面肘部垂下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样式。另外早期曾一度消失的帔帛挎肩垂至膝部上折缠臂下垂的样式也重新流行起来。帔帛上面的褶纹逐渐简化甚至变得完全光素的一小窄条,部分造像用绘画的方法代替雕刻来处理菩萨身体上的纹饰,显得过于简单和粗糙。 北齐佛石像 (上海博物馆藏) 北齐释迦佛石像(上海博物馆藏) 北齐力士石像(上海博物馆藏) 北齐石佛像 (上海博物馆藏) 北齐佛像石碑 (上海博物馆藏)(第六集)" alt="参观山西省博物院(第六集)"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a07093542.html,/DownloadImg/2018/01/1908/ 122298100_6_20180119081910667" width="517" height="690"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text-align: center; display: block;"> 北齐观音菩萨五尊像 (山西博物院藏) (第六集)" alt="参观山西省博物院(第六集)"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a07093542.html,/DownloadImg/2018/01/1908/ 122298100_7_2018011908191110" width="517" height="690"

小学五年级语文:《莫高窟》赏析

《莫高窟》赏析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敦煌学已是显学,莫高窟早已名扬天下。这里无疑处处皆是文章。如何使一个轮廓完整、形神兼备的莫高窟在读者心中油然而生,而又不减损它的审美情趣和独特魅力,实在是一个难题。因为这不仅需要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洞见力,还要具备“天机之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万尺”的艺术造诣。一般的风物记游往往会陷入徒得其表、失其神韵的窠臼。秋雨先生以深厚的学养和文学造诣带领我们移步换形,时而留恋徘徊,时而凝思默想,不由自主便进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艺术空间里。 作者首先交代的是莫高窟所在——三危山。在这里,作者不是泛泛地介绍山如何,方位如何,而是一落笔就将三危山的历史引向遥远的几乎与神话分不清界限的一场战争,引向那浩浩荡荡的中原大军,引向那哒哒的马蹄声,人们感受到的是那无可比拟的气势,用这样的一座三危山来做莫高窟的映壁,莫高窟的气概之大也可想而知了。 莫高窟的缘起更是令人着迷。你看那一刻:“他(乐樽和尚)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于是,他有所憬悟,发愿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这就给莫高窟的由来涂上了一层浓浓的神秘色彩。但我们却不会觉得它荒诞。因为一个伟大的奇迹就要在这沙漠深处诞生。作者写道:“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浓浓地吸纳了无量度的才情,空灵灵又胀鼓鼓地站着,变得神秘而又安详。”

接下来该介绍莫高窟的真面目了。目不暇接的景观如果完全按照初创者的线路记叙,无疑会造成审美逻辑的零乱,流于浮泛琐碎,缺少艺术感染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落入前人的套路之中。 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牢牢把握住了莫高窟内在的生命力。以自己探询莫高窟底蕴的思路为线索,一步步地深入,展现出莫高窟的非凡神韵。这种神韵是什么呢?就是它艺术生命力的传承和累聚。这是美的世界。秋雨先生比较了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得出“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是具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的结论。而“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因此作者没有介绍具体的景观,而是以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的艺术想像力,带我们去领略一代代艺术家们赋予莫高窟的不朽。作者将历史、文学、美术以及一个民族的成长糅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神奇世界。作者的笔下是亦真亦幻、洋洋洒洒,我们的感受是驰骋千古、心潮澎湃。这里的文字是感性的却又是充满智慧的。 作者写了北魏、隋朝、五代、大宋、元代等时期的遗存,而用大段文字对唐代壁画艺术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唐代就该这样,这样才算唐代。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一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如此瑰丽的色流,而竟能指挥若定”。 作者带领我们走过了一段“美的历程”,也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中华民族生命之美的探询。秋雨先生没有纠结于具体的壁画和雕塑,而是撷取几段印象来作为代表,展现莫高窟的神韵。虽然是印象,但经过作者心与

我国南传佛教壁画的现状分析

我国南传佛教壁画的现状分析 壁画是宗教活动中的重要赕品,是信众虔诚敬佛心理和宗教情感的产物,下面是搜集的一篇探究南传佛寺壁画现状的,欢迎阅读查看。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边疆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赕佛”为中心 的南传佛教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佛寺的翻修或新建上。时至今日,西双版纳、德宏一带的佛寺几乎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或新建。这一过程无疑对佛寺壁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在对诸多南传佛教壁画的考察中,均能看到这样的情况:许多原有的壁画被涂盖或重画,一些年代较远、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被新的壁画所替代;新的壁画在表现形式、技法 和工艺材料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异;传统的矿物色颜料逐渐被广告色、油画色、丙烯颜 料所代替。虽然画面新了,色彩鲜亮了,但从艺术品质来看,许多壁画偏于媚俗、水平不高,失去了传统壁画中质朴、稚拙、自然、率真的特色。虽然就装饰美化佛寺、增加宗教场所气氛而言,这样的壁画一样能得到群众的接受和认可,但从文化和民族绘画特质的角度看,失去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使人感到可惜。 如同画家高金龙所说:“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傣族佛寺壁画的继续发展逐渐停止。并且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消亡,甚至你都来不及为它扼腕叹息。” 一、佛寺壁画保护与发展的尴尬 在面对佛寺壁画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文化部门大多是从历史和遗产的视角,希望能多保存一些古旧寺庙和壁画,即便修缮也应注重修旧如旧,尽量保存原有的风貌。但是,作为佛寺使用的主体的僧人和广大信徒,却较少会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来考虑问题,他们更希望将佛寺修缮一新,或建造更大、更漂亮的佛寺。 事实上,随着边疆地区经济的繁荣和生活的富裕,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地居民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的愿望十分强烈。如景洪市的曼景兰,改革开放初期还是美丽的傣寨,竹楼映衬在大榕树、棕榈树、黑心树、香蕉树及稻田鱼水池中,在外人眼里别有洞天。但城市化进程使其过去的木构杆栏式民居建筑变成了砖混建筑。又如勐海县城周边及勐遮镇、大勐龙镇的诸多村寨中的民居也大都如此,原来灰黑色平板瓦构成的屋顶,皆被红、橙、赭、蓝等色彩鲜艳的筒瓦所替代。过去院子的围墙是篱笆或仙人掌等构成的生态植物墙,现在变成了与内地并无差异的砖砌院墙。橄榄坝傣族村寨,因为被作为西双版纳的重点旅游区,为了供游人参观体验,才保留一些傣族的竹楼。

中国古代雕塑(一)

中国古代雕塑 第一节中国古代雕塑概述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雕塑艺术之林中独具风格。中国原始雕塑的萌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石器时代,先民们在制作石器过程中融会进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其中,“石之美者”的玉石更成为人们雕刻的主要材料。更引人注目的是陶塑艺术。陶器的使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人们在陶器制作中,创造出无数精美的艺术品。 夏代晚期和商周,青铜成为雕刻艺术的主流,中原地区的各种礼器以及四川等地的青铜立体雕塑都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 秦汉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出现的第一高峰期,秦始皇兵马俑、西汉的霍去病墓前石刻以及两汉的陶俑艺术并称为“秦汉雕塑之三绝”,它们共同奠定了秦汉雕塑在中国和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布,佛教造像渐渐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流。隋唐,尤其是盛唐时期,中国雕塑艺术达到了历史的颠峰。唐代佛教造像将宗教的神秘庄严与世俗的审美标准完美地统一起来,菩萨像的塑造姿态优雅,富有人情味。宋代的雕塑的题材更接近于民间的日常生活。元、明、清中国雕塑进一步衰落,但民间的充满生活情趣的雕刻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第二节俑的制作工艺与艺术造型 俑是为了改变活人殉葬风俗而出现的替代品。秦汉时期,秦始皇兵马俑、西汉的霍去病墓前石刻以及两汉的陶俑艺术并称为“秦汉雕塑之三绝”,他们奠定了秦汉雕塑在世界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秦兵马俑采用的是模制和手塑相结合分段制作的办法,先用模具作出身坯部分,用至少几十类模具作出大量与头形相近的头坯,然后分别对泥坯细部进行手塑处理,塑成互不雷同的头型,装贴订制的耳朵、头、发、帽子、嘴、胡子等。制作的材料为灰陶,质地坚硬细密,陶胎空实合宜,烧制成型后,再对其进行着色装饰。 秦俑艺术给人的最突出的感受是它采取了高度写实的风格,力求逼真地表现对象形体,并通过动作来表现人物的个性。例如,将军俑是手持宝剑凝视远方,显得刚毅沉着;射手俑握弓搭箭,有跪有立,目光炯炯有神,显得机警灵活;驭手俑手握缰绳,精神抖擞。秦始皇兵马俑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再现了秦始皇南征北战,统一中国的历史场面。 霍去病墓前现存的石刻有立马、卧马、卧虎等十四件。另有《左司空》、《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益》题铭刻石等作品。这批大型石刻,均用花岗岩雕成。作者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刻划形象以恰到好处、足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而不作过多的雕镂,从而加强了整体感和力度感,显得古朴浑厚、沉雄博大。 汉代随葬用的小型雕塑和俑的使用十分频繁。与秦俑相比,汉俑的题材更加广泛,生活中的仓、灶、井、屋、猪圈以及坞堡庄园等等均是汉俑中常见的内容;武士、庖厨、哺乳、献食、劳作、说唱、奏乐、舞蹈等等,均是俑中的大项。就风格而言,西汉俑总体上单纯、朴素,东汉俑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对喜悦神情的表现尤为出色。 第三节佛教造像的传入和历史发展 一、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佛教神像的塑造大大促进了雕塑对人物

雕塑作品分析整理

中国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内容内容分别是陵墓雕塑(包括地上的纪念性石刻与墓室随葬俑)、宗教雕塑、民俗性及其他内容的雕塑。 著名的佛教造像雕塑家有东晋是的戴奎。 唐代著名雕塑家有杨惠之,被称作“塑圣”。 四大石窟及其特点。 佛教雕塑各时期特点: (北魏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着对恐怖现实的蔑视,对人生荣辱的淡忘和超脱世俗之后的潇洒与轻松;西魏、北周造像的温婉和淳厚,沉醉于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对佛国世界的向往;隋唐造像丰满细腻;宋代造像衣纹写实,面貌庄重。真实的反映了各个时代艺术家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审美取向。) 早期佛教雕塑的手法明显受印度影响。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第20窟主佛,创造于北魏初年,佛像面部菱角分明,平直的鼻梁与额面成为一体,鼻子向侧面和下面的转折也概括平直,整个神像显示了庄严、肃穆、超人的美。而创作于北魏后期的陕西天水麦积山石窟23号窟中的佛像,造型手法明显趋于圆润,额部与浅浅的眼窝转折关系淡化,消除了眉梢的表现,鼻子圆鼓,嘴的造型更趋向于写实,明显接近了汉人形象的特点。 罗汉形象进入中国,就穿上了汉式僧衣。宋元之后,罗汉的形象越来越平民化,明清时期的罗汉雕像逐步失去了早期神像那种超凡脱俗的气象,吸引我们的已经不是神像的“神性”了,而是人像的“神情”了。 课本中涉及的石窟年代: 北魏初年的大同云冈石窟;北魏后期的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唐代的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主要雕塑作品及其年代: 三星堆青铜面具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末周初,是上个世纪我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9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单。 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许多青铜人面具,共出土人面具20余件,分大、中、小三型。这些以纵目面具为代表的青铜面具群,是三星堆文物中最有特色同时最具精神文化内涵的文物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赏析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毕业论文 题目: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赏析指导教师:张群 姓名:梁晨 专业:美术教育 准考证号: 年月日

内容摘要 敦煌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提及敦煌,人们就会自然想到神奇的飞天。飞天可以称作是天人,是一种俗称,而非佛教的专用名词。它是一个善奏乐、能飞舞,满身异香美丽飘逸的形象。中国艺术家用绵长的飘带使她们优美的女性身躯漫天飞舞。可以说,飞天是印度的佛教艺术与中国的民族艺术融为一体的集合形象。 关键词:敦煌壁画飞天构图色彩灵动美

目录 一、引言 (4) 二、敦煌壁画飞天概说 (4) (一)“亁闼婆”和“紧那罗” (4) (二)“飞天”的广义、狭义之说 (4) 三、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构图与飞天色彩 (4) (一)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构图 (4) (二)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色彩 (5) 四、敦煌壁画飞天艺术美的表现 (6) (一)灵动美 (6) (二)色彩美 (6) 五、结语 (7) 参考文献 (8)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赏析 一、引言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原始的飞天,其实是马头人身的狰狞面目…… 敦煌飞天的时代特点: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史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停建而消逝,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等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都在不断的变化,其演变史同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分为四个阶段:兴起时期-创新时期-鼎盛时期-衰落时期。 二、敦煌壁画飞天概说 (一)“亁闼婆”和“紧那罗” 在古代印度佛教中,飞天是“天龙八部”护法神中的“亁闼婆”和“紧那罗”。作为护法神,他们皆受佛的教化,其职责是保护众生,常出现在壁画的佛陀上方、本生故事画和藻井中,多呈现出飞行的姿态,后随时间迁移演变成了飞天的形象。“亁闼婆”因周身散发香气,所以有“寻香主”和“香音神”之称,他的职能是撒花奏乐。佛经《尸毗王舍身救鸽》记载:“诸神亁闼婆,歌颂作音乐,美音轻重声。”而关于其形象,说法众多,《百道焚书》中称其风采甚美;《梨俱吠陀》中描述其为卷发,持武器,说法各异。在壁画飞天的形象也受地域、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各不相同。 “紧那罗”的形象和人的形象十分相像,但不同之处在于其头上长有一角。《一切经音义》记载:“真陀螺,古作紧那罗,音乐天也,有微妙音响,能作歌舞。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此次天女,多与亁闼婆为妻室也。”又说:“甄陀螺:甄,之人反,又作真陀螺,或作紧那罗。”因而“紧那罗”有“人非人”之称,而不管哪种形象,都能歌善舞。 段文杰先生在《飞天——亁闼婆与紧那罗》中认为,飞天是“佛教艺术中佛陀的八部侍从中之两类,即佛经中的亁闼婆和紧那罗。他们有特殊的只能的‘天人’而不是泛指六欲诸天和一切能飞的鬼神。” (二)“飞天”的广义、狭义之说 广义的“飞天”是指护法、天龙八部等飞行的诸神。狭义的“飞天”专指“亁闼婆”和“紧那罗”等礼佛赞佛、歌舞散花的天神。谭树桐《敦煌飞天艺术初探》中提出:“不论是广义的飞天还是狭义的飞天,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最为丰富,正是因为其包括了诸天形象,才会是丰富多姿的。” 关于“飞天”,我认为它是一个多元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专属名词。根据佛教文献记载,可以知道飞天不仅是“亁闼婆”和“紧那罗”,传入中国后还受到密教、道教等影响。因而对“飞天”的研究应涵盖众多飞行的护法天人和供养天人等。 三、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构图与飞天色彩 (一)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构图 “装饰”一词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地区,开始之初代表的是对艺术的渲染,之后逐渐演变为“装饰艺术”、“装饰派艺术”等更丰富的内容。利用艺术的装饰可以对艺

佛教美术——简析阿旃陀壁画艺术

班上学号:11 姓名:陈乐怡专业:外文英语师范 阿旃陀壁画艺术 谈及壁画艺术,阿旃陀壁画艺术可谓技艺精湛,乃壁画史上之瑰宝。阿旃陀石窟以其壁画艺术著称于世,甚至被认为是印度古代壁画的重要代表。它不仅是印度人民的文化宝库,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广受学者的关注,特别是画家以及佛学研究者,阿旃陀壁画艺术很好地反映了印度佛教发展的历程以及世俗生活场景,由此学者可以更好地还原当时的生活状态及佛教变迁,从而对该壁画艺术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及传承。事实上,印度绘画从古时便已发展起来,但由于高温多湿的气候,流传至今的寥寥无几,而阿旃陀的壁画是例外,它不仅保留完整度高,其壁画内容也相当丰富。佛教东渐之后,阿旃陀的壁画艺术随之传入对东方佛教所曾传播的国家,并对当地绘画产生了不少影响,如中国敦煌石窟里不少的壁画真品就是阿旃陀风格的再现,它们在形式和内容上极为相近。如今,更多的学者将阿旃陀壁画艺术与其相似风格的壁画作比较,进一步总结与归纳出阿旃陀壁画的主要特征。 阿旃陀壁画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湿壁画,而是堪培拉蛋彩画,故颜色丰富多彩。但可惜的是这些壁画有些褪色遗失了,所以学者在研究此等作品时就参照了印度《爱经》注释里提到过的绘画的要求:形的区别、量、情、优美、似和色彩区别等六知,并与其它壁画特征串联起来,尽可能地还原这些珍品,为考古、宗教等研究作贡献。 对于阿旃陀壁画艺术的鉴赏,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事实上是大同小异。如有学者认为“它是印度佛教历史变迁的缩影”,壁画艺术的繁荣是与印度佛教盛行相挂钩的,曾经佛教衰落,这些就逐渐被人忘却,直到19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再次引起世人瞩目。在很大程度上,我认同阿旃陀壁画确实反映了印度佛教历史的变迁,不过我认为它不仅仅表现在这种时间的联系上,而且表现在壁画所描绘的宗教内容与佛教变迁密切相关。有学者认为“阿旃陀壁画是将宗教情感寄托于世俗艳情的生活格调中,过多地塑造女性形象”;也有人认为“画面中出现大量的现实生活场景,说明为宗教服务的绘画艺术已出现世俗化倾向,虽取材于佛的生平事迹,而人物塑造只是当时印度古代宫廷生活和社会风貌的写照”甚至有人认为“阿旃陀壁画简直可以把人带回到过去的梦幻世界之中。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赞赏世俗化的观点,这些壁画中对人体性感描绘恰恰是宫廷生活的写照,夸张化的人物和场景更是使壁画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世俗化的作品更容易为世人理解,因为与之生活息息相关,同样也有利于对当时生活状态的研究探索。从中学开始,我已经初步认识过阿旃陀壁画艺术,最开始接触是在中学美术课上老师的课外介绍,通过老师对这些壁画的展示,我深深地被它们对人物精致的勾勒以及对佛祖故事的传递所吸引,而且它和中国部分壁画艺术相似,我觉得这反映了中印艺术互相影响,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一直以来贯穿在各种精神文明的发展中。而阿旃陀壁画在我看来,对于宗教的诠释以及变迁表现得淋漓尽致,果真是世界古时壁画之精华,这也是我选择阿旃陀壁画艺术来浅析的主要原因。

莫高窟壁画赏析

莫高窟壁画赏析 关键词:简介,历史与现状,艺术特点,价值 一.简介: 二.历史与现状: 莫高窟的开凿得缘于一位法名乐尊的和尚。据说,公元366年,乐尊云游到此,忽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若千佛,心有所悟,便在崖壁上凿下了第一个石窟。此后,许多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为了祈求前路的顺利、生意的发达,纷纷在这儿许愿开凿石窟,请民间艺人绘上心中崇拜的神灵形象。从十六国到元朝,莫高窟的开凿一直沿续了10个朝代。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一)北朝: 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的风貌。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200多个。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满,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二)隋唐: 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者九尊,隋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四菩萨,唐代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有的还再加上二力士。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如中唐时期制作的第79窟胁侍菩萨像中的样式。上身裸露,作半跪坐式。头上合拢的两片螺圆发髻,是唐代平民的发式。脸庞、肢体的肌肉圆润,施以粉彩,肤

唐代佛像雕塑艺术赏析

中国唐朝佛像艺术鉴赏 视传802 张茂俊 一、佛像雕塑概况: 雕塑是三维空间造型的艺术,比之绘画更富立体感、真实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有人把它喻为“立体的诗,动态的书,有形的音乐”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成就辉煌,举世闻名的敦煌、云冈、麦积山、炳灵寺、龙门、大足……石窟造像,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令人叹为观止。名山古刹中珍藏的石雕、木雕、金铜、干漆夹综泥塑等各种质地的佛像雕塑珍品,更是不胜枚举。在海外,中国佛像雕塑艺术品收藏于众多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中国雕塑艺术的风采。另有大量的精美作品藏于民间,徐政夫先生是收藏家中佼佼者,多年来满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炽热的爱心,苦心孤诣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的佛像雕塑尤为精彩。 中国佛教雕塑依种类,主要可分为:一、石窟造像,包括石雕与泥塑像;二、金铜造像;三、石窟之外,单独成件的各种石雕佛像,有单体像像、造像碑、造像塔、造像幢等。徐先生的收藏,以单体石造像为主,作为民间收藏,其质量,数量都已相当可观。一、时代跨度大,从北朝北周北齐到隋唐五代,下至宋元明清,各个时代作品都有;二、内容题材丰富,可见释迦佛、观音、文殊、普贤菩萨、罗汉各类题材作品;三、多有佳构,有些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具有艺术欣赏与学术研究的双重价值。 这一尊尊精美佛像,庄严、慈祥、宁静、飘逸、睿智……形神各异,栩栩如生,传达着久远的历史信息,令人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佛教艺术之美与世俗艺术之美是不同的,它首先与宗教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劈山开凿的巨大石窟造像,还是制作精美的小佛,都寄托着施做者对佛国净土的美好祈盼。多少无名的艺术家,怀着虔诚的信仰,长年累月在昏暗的窟室中一笔笔描绘,一锤一斧的雕凿,没有宗教信仰的热情与力量,就不会有佛教艺术的产生。宗教是想象的产物,艺术创作更离不开想象,宗教的想象力是佛教艺术创作的推动力。比之世俗艺术更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孰煌的极乐世界图壁画,就是以《弥勒下生经》为脚本画成的:弥勒世办里种庄稼不费气力,一种七收,自然生长出香稻。树上生衣,绫罗绸缎任人选用。山上喷出来的是香气,地下涌出的是甘泉。晚上有罗刹扫地,龙王下雨,白天地平如镜,风不扬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都活到八万四千岁,女人五百岁才出嫁,多美好的世界,它寄托了人们摆脱现实苦难,渴求美好生活的热切愿望。所以有多少人倾家荡产,甚至把卖儿贴妇钱都拿出来开窟、修庙、绘塑佛像。佛教艺术美中饱含着信仰的因素,它们是信仰、崇拜的对象,不是单纯的观赏对象,佛像之美与佛教教义,与信仰情感紧密相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