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论文

区域规划论文
区域规划论文

浅议“点-轴开发模式”在总体规划中的运用

——以莲花县为例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莲花县的总体规划来论述"点-轴开发模式"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运用.论证了”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点-轴开发模式总体规划莲花县运用

1.相关概念

1.1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

据点开发理论是地域极化理论的一种。该理论认为,由于资金的有限性,要开发和建设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几个或一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与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轴线开发或者称带状开发是据点开发理论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区域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各种管道等主要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集中成束,形成发展轴,沿着这些轴线布置若干个重点建设的工业点、工业区和城市,这样布局既可以避免孤立发展几个城市,又可以较好的引导和影响区域的发展。

1.2总体规划概念

城市是由经济、社会等各项活动构成的空间有机体,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因此,城市规划工作必须着眼于对城市整体和全局进行协调与平衡。总体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2.莲花县概况

莲花县位于江西省西部,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北麓,东北与安福县接壤,东南与永新县毗邻,西南与湖南省茶陵县、攸县相连,北面与芦溪县交界。南北长约58公里,东西宽约38公里,国土面积1062.06平方公里。全县辖8个乡、5个镇、1个垦殖场,2个居委会,157个行政村,1225个村民小组,城镇密度为1.22个/百平方公里。总人口25.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6981人,非农化水平14.5%,城镇人口79500人,城镇化水平31.2%。民族成份主要是汉族,另有苗、壮、回、满、侗、黎、羌等7个少数民族。县人民政府驻地在琴亭镇。

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尤以无烟煤为最,是省内四个重点产煤县之一。道路交通方面比较欠缺,主要有南北方向的319国道(二级)和吉莲省道。中心城区位于县域的南侧偏中部。

莲花县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17.6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6.7亿元,增长24.0%,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6.4亿元,占第二产业比重95.5%;第三产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12.1%。三次产比值为26:38:3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980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9.5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农业总产值7.44亿元,比上年增长4.2%,年财政总收入14561万元,比上年增长22.1%,职工年平均工资14830元,比上年增长16.6%,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755元,比上年增长10.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由上表可以知莲花县的经济在全市范围内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但是莲花县的国土面积大,有充足的土地资源可以利用。

3.点-轴开发模式在莲花县总体规划中的运用

3.1莲花县规划原则与期限

3.1.1规划原则

1、立足于“放眼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和长株潭,积极融入萍乡市一小时经济圈”的总体发展战略,在大区域范围内寻求发展机遇,把握城市发展的优势条件,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和目标,构建新的城市发展格局,推进城乡统筹,提升城市功能。

2、树立超前规划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握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坚持规划高起点、高标准要求。注重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宏观引导与微观控制相结合,力求规划兼具弹性与可操作性。

3、把建设具有高质量生态环境作为规划的重要目标,以最佳城市空间结构为导向进行城市用地总体布局,努力做到社会、经济、环境三效益的统一,实现城市的园林化和现代化。

4、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依托萍乡市中心城区,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文化科学教育等事业发展的原则,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综合配套,协调发展,体现规划的整体性。

3.1.2规划期限

近期:2011—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3.2莲花县域SWOT分析

S分析:莲花县位于江西省西部,与湖南省毗邻,直接受长株潭、武汉经济区和萍乡市经济的辐射;县域内矿产资源较丰富。是一个山区林业县、革命老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江西省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在这种区域背景下,近几年来,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

新阶段,呈现出快速、协调和可持续的强劲势头。

W分析:县城空间发展局促,用地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薄弱,在市域范围内属中偏下等经济,产业层次较低,急需升级。

O分析:国家梯度开发战略的实施,区域交通正在改善,衡吉铁路、萍莲高速公路、泉南高速公路等正在规划建设中。

T分析:在市域内,上栗县和芦溪县均是莲花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莲花县尚处工业化初期,产业机构为二元结构时代。

3.3莲花县城镇体系规划

根据莲花县经济基础薄弱,尚处于工业化初期情况,以及莲花县是沿海地区梯度转移的承接地。确定莲花的发展战略为:“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战略,以319国道为经济发展主轴线,充分利用紧邻珠三角和长株潭经济区的优越区位,从三个层面推进城乡协调快速发展:第一层面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第二层面是以建制镇为重点的县域城镇,第三个层面是以乡集镇为代表的小城镇群体。即形成“一核、一轴、一带”的城镇体系结构.

一核:中心城区;

一轴:沿319国道发展轴,主要有中心城区、中心镇坊楼镇和升坊镇;

一带:东部沿莲吉公路城镇发展带,主要有良坊镇和路口镇。如下图一

图一

由以上规划可知莲花县的城镇体系规划就是利用的“点-轴开发模式”以琴亭镇为中心,319国道为发展轴。发展在轴线上的坊楼镇和升坊镇,以上述城镇的发展

带动周边乡镇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模式必将促进莲花县的快速、有效发展。

3.4莲花县中心区总体规划

莲花县中心城区三面环山,两山一景区,南与升坊镇镇区相连,319国道南北贯穿,莲吉公路东北延伸。

规划中将中心区的布局分为;一城:核心城区,用地面积:7.86平方公里;一廊:城市田园生态廊;一区:城南工业园区,用地面积:6.07平方公里。

城市功能结构为: 两心:城市主中心和传统商业中心;两轴:319国道沿线发展轴和永安大道城市发展轴;两节点:城东玉壶山旅游节点和城南升坊镇中心节点。如图二

图二即规划中重点发展中心城区,沿319国道、永安大道发展,把城区串联起来,整个城区呈哑铃状发展。这样的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疏散老城区的人口压力,也可以带动、促进新城区的发展。此外,在莲花县这样一个经济基础及相对薄弱,工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城市,这样的发展模式可以把莲花县的各项经济发展力量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以最小的经济投入,带来最带的经济收益,促进莲花县的持续有效发展。

4.结论

从莲花县的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区规划可以看出“点-轴开发模式”在总体规

划中的运用和它的意义:(1)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的效果;(2)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作用;(3)有利益经济开发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4)有利于区域开放式的发展。

利用点-轴开发模式可以把莲花县有效的开发。把它的城镇发展、工业布局与交通、能源等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紧密结合为有机整体,市的工业、农业、城镇的发展和布局与区域性的线状基础设施的发展相融合,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互相配套,避免了实践中常常出现的时空上的相互脱节。在今后的总体规划中应该加以利用,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5.参考文献

【1】吴志波.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3】

【4】

【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