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主题课外古诗教学设计及反思

“送别”主题课外古诗教学设计及反思
“送别”主题课外古诗教学设计及反思

八年级下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三首主题为“送别”的课外古诗教学

湾里区第二中学曲凤霞

【教材(文本)解读】

这是三篇发以“送别”为主题的古诗文,以同一个主题,不同的表现的手法来表达诗人不同的情感,是学生学习欣赏不同的文章,体验情感细微差别的好文本。三首诗的不同创作情境,可以通过创设一个故事,形象理解诗文。因为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通过诗话对照,情景同现,可以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而且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八年级古诗教学应该:“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展开想象,获得诗中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从方法步骤(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与培养目标(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两个互相联系、螺旋上升的方面,为八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加上这节课所选的三首诗歌均为课外古诗,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图积极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评价、研读赏析。我重点是培养学生读诗兴趣,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作者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并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画、唱、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另外本课旨在古诗教学中尝试主题性阅读,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揣摩,让学生对古诗的情感体验更为厚实,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二、教学目标:

【教学预设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当堂背诵《送元二使安西》。

2.通过诗文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和与朋友惜别时直抒胸臆。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各自特点。

2.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3.展开想象,培养合作研究、自学鉴赏古诗的能力。使学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指导朗读,品味诗句,逐首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内容异同。

2.比较、感悟、赏析三首送别诗的风格,力求当堂成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参读中,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悟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来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1.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各自特点。

2.学习同一主题的诗歌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托物抒情。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寻找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查找相关背景资料,以备课上交流。

五、教学课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含师生活动、任务设计、等):

(一)导入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唐诗精神也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唐代的诗人特别多,许许多多是传诵千古的大诗人,如有诗仙美誉的李白,有号称诗史(诗圣)的杜甫,还有被称为诗魔的白居易,被称为诗鬼的李贺及被称为诗佛的王唯。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出示幻灯片)

今天,就让我们踏进文化宝库,学习几首流传千古的诗词,一睹这些前辈留给我们的文学明珠、瞻仰那些著名诗人的风采。(板书课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的意境。这段激情澎湃的导语,一方面能帮助学生认识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解题(幻灯片)

我国古典诗歌自唐代始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弥为古体诗。

近体诗并非近代诗,它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通常有八句,绝句有四句,它们都有平仄的要求。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时仗。律诗根据每句字数又可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七言绝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五言律诗,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属于古体诗。

(三)作者简介:(幻灯片)

提问:关于诗人王勃、王维和李白,你知道些什么?(师作相应的准备:学过他的什么诗?;他是一位什么样的诗人?他和朋友之间的情谊。)

(然后出示幻灯片)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府修撰,当时诸王好斗鸡,王勃为沛王写了一篇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怒唐高宗,被罢斥。后在虢州做参军,不久又因罪除名。25岁那年到海南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会称“初唐四杰”,反对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浮艳诗风,对近体诗格律有所建树,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著有《王子安集》。

王维(701—761):字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后迁至蒲(今山西省永济

县),故又是蒲人。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中进士,调太乐丞,以罪谪济州司仓。曾在淇上、嵩山一带隐居。张九龄执政,开元二十三年擢其为右拾遗,后为监察御史,左补阙,奉使出塞,在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兼判宫。累官至给事中。天宝年间先后在终南山和车辋川隐居。安史乱起,他被叛军俘获,送至洛阳,他虽饮药称瘖,又写《凝碧池》诗以悲时事,但终被迫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降为太子中允,复拜给事中,终尚书右丞。他早年曾有进取之心,写过一些意气慷慨的诗歌。但思想里消极成分较多,三十岁丧妻后,过着独身生活,即喜参禅,张九龄罢相后,他政治上灰心,故寄情山水田园和佛教禅理,在辋川别墅过亦官亦隐的生活。晚年更趋消极。他是诗人,又兼画师,成为南派泼墨山水的宗师。他还精通音乐。这些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积极的影响。《全唐诗》编其诗四卷(《外编》补一首)。他的诗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描写山水田园的成就最高。因此他和孟浩然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合称“王孟”。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仗当涂县令的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设计意图:古人云:文以载道。又说知人论世。通过简介,了解作者的成长背景、写作道路及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可以更好地学习、理解作品及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四)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

1. 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

2. 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3. 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热爱祖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

4. 展开想象,培养合作研究、自学鉴赏古诗的能力。比较、感悟、赏析三首送别诗的不同风格。

(五)检查预习:给加粗字注音(幻灯片)

城阙(qua)宦(huàn)游歧(qí)路浥(yì)轻尘酣(hān)高楼蓬莱(p?nglái)逸(yì)兴揽(lǎn)明月称(chan)意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能够有的放矢。检查预习,矫正字音,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品味诗句的意境。

(六)研读与赏析

1. 整体感知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内容。

(1)播放视频朗读。

(2)学生跟读(再次播放视频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3)学生朗读(幻灯片出示全文内容及节奏)

设计意图:新课标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所以朗读指导重在有标准的示范,重在学生的自我体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解说。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而且是下一环节的基础。视频朗读有着舒缓的背景音乐、优美的画面,这不仅创设了一个表现诗文的良好情境,而且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2.疏通文意,体味本文的重点诗句含义。(多张幻灯片,分别出示诗歌的3个经典名句,上有重点字词的解释及译文。)如: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离别固然悲伤,但互为知己,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此句安慰社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这两句千古名句警策动人,其豁达超脱、高情远意令人佩服。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意思是,不要在分别之时,效儿女之常态,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别泪沾巾。

此诗是王勃供职长安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一反送别诗缠绵排恻的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旷达的胸襟。这两句劝勉朋友,表现了一种更深挚、更真切的友情。境界崇高、情趣高尚,使全诗达到了超凡脱俗、别具一格的风格。

(3)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请你再喝完这一杯酒吧,等你西出了阳关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朋友了。

我们都认为这句诗好,因为这诗籍着为朋友送行在杯酒话别中表现了无限深情,以及表达了对将将要远行的朋友的关怀惜别之情。

(4)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眺)自指,说自己的诗象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

这两句虽是赞美建安诸子和谢眺,但也有暗喻李云和自己的意味。

(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

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当他从幻想中回到实里,就更强烈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转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的。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比喻,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谢眺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极易产生联想,故自然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具有“兴”的意味,读来自然天成。“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7)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人回首“昨日”,痛感人生的“不称意”;放眼“今日”,烦忧不堪,不平满目;于是,他决心与世决绝,从此浪迹江湖。

表现了诗人一贯的叛逆与反抗的精神。尽管“明朝散发弄扁舟”里也含有消极避世的思想,但其中所绘写的放浪不羁之态和与世决绝之语,实为诗人的愤极之语,并非赌咒发誓之言。设计意图:在翻译的基础上重点揣摩诗歌中千古传诵的名句,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解决教学目标。

(七)探究学习

1. 朗读课文,再次熟悉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幻灯片)

古诗所写内容包罗万象,其中,描写送别的诗占有一定的比重。唐初期、盛唐时期的我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所以当时的人们豪气冲天,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思想,所以,人们之间的分别也就成为常事。这三首诗虽同为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

(1)结合创作背景,谈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写作背景介绍(先由学生介绍,再由教师出示幻灯片作补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不知不觉间已来到城外,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

《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又叫《赠别》、《渭城曲》、《阳关曲》、《阳关三叠》。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这是古代送别诗中的名作。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游宣城时所作。当时作者被以"赐今放还"的名义被废逐。在宣州谢朓楼李白和族叔李云饯行,作下此诗。

②对比参读,感悟诗蕴:三首诗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幻灯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人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真正的友情不会因为彼此相隔天涯而变得遥远。诗歌意境开阔,一扫之前离别诗的低沉情调。

《送元二使安西》:诗歌不仅有依依惜别的伤感,而且蕴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人从自己被放还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政治日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壮志难酬,抒发了这种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之情。

设计意图:文史不分家。在整体感知文章之后,适时地介绍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和感情基调以及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2)在学生回答之后,出示板书(见板书设计)

2. 写法探讨:这三首诗主题相似,但是表现手法各异。请你分别赏析。

(1)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朴素无华正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艺术特色。试结合诗歌赏析。

王勃这首送别诗,并不堆砌辞藻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到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写来多么委婉!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开了。

本诗在写作上具有三个特色:一是以雄奇风景起兴。首联一扫以往送别诗常有的萧索黯淡之象,也没有流行地以“柳”寓“留”。起笔雄伟:一个“辅”字,富于温情;一个“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

二是表现了诚挚离情。第二联直抒胸臆,坦言情同意合,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悲,拉近了送者与被送者的心理距离;第四联劝慰友人,纵横离泪,亦映证了二人的深情厚谊。三是展现了诗人旷达胸襟。第三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全诗意境旷达,充满对离别的坦然和潇洒,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一帜。

(2)《送元二使安西》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

气氛。读来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中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亦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前人对《送元二使安西》的评价:“后之咏别者,众有千言万语,贻不出其意之外。”从这首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从诗中的哪些字词中最能看出王维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呢?

体味“景语皆情语”,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劝君、更尽、无”作者先写景,再写情,是借景抒情。)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集中表现,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饯别诗如歌如诉,情感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却无可奈何的心态。结构上的大跨度跳跃与诗人的情感变化相一致。试简要分析。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直接抒写了诗人郁积的烦忧和苦闷,两个长句激荡排比,表现了诗人长期以来政治上遭受挫折,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长期纠缠在诗人心头,使他难以解脱。第三、四句是个转折,从极度苦闷突然进入辽阔开朗的境界,点出在楼上饯别的主题,展示出诗人豪迈宽广的襟怀。

中间六句痛苦淋漓的抒发豪情意逸兴,前面的烦忧苦闷一扫而光。诗句自然照应了题中的谢楼和校书叔云,一则是恭维李云的诗文刚健遒劲,颇句建安风骨;二则是说自己的诗歌像小谢那样清新秀发。“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进一步渲染了长空万里的秋雁激发起来的壮思逸兴,用极其浪漫的手法,把诗人的性格和昂扬豪迈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四句诗人再一次回到痛苦的现实中来,更加强烈地感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无法调和,使他潇洒旷达外表下深藏着的悲哀更加深重。诗人时而把自己抛向欢乐的绝顶,时而使自己陷于痛苦的深渊。思想感情的急骤变化和艺术结构的起伏跌宕,在全诗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语言的健举豪爽和比喻的自然天成也为以后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表率。如果说王维诗是“诗中有画”,李白诗就是“诗中有乐”。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学习不同风格的诗歌同时,学习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其热爱文学的感情。

(八)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过去还学习过很多关于朋友相送的古诗,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再好好读一读,然后把它工工整整地抄下来,咱们一会来个书法及诵读比赛,好吗?(提示:《别董大》、《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2. 其实生活中美丽风景和难忘的心情都可以用诗表达出来,请试着即兴创作诗歌。(送别即将转学的好同学、出门旅游的亲人等)

3. 想象自己与亲人朋友分别时的场面,加上你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再读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有感情的诵读和背诵《送元二使安西》首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考习惯。

(九)本课小结(幻灯片)

在我们解读文化名人时,在感受文学本身散发出的艺术美感时,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人文素养,一种面对世事变迁豁达豪放的胸襟,一种立于天地刚劲有力的姿态,而这些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品读文学作品时我们所需要积淀的是一种品格,一种心态,一

种指引我们以后几十年走好的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课所学的三首送别诗,虽然主题相同,但是表现手法各异。李白率真,王勃的雄浑,王维的深情,我们要细细品味,学习诗人旷达的胸襟,乐观的精神。

(十)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任意2首

方式: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四个小组比赛背诵一首诗歌,争取当堂背出三首诗歌。(十一)作业

1.背诵三首诗歌。

2.选择某种事物,尝试运用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写一首诗。

3.据说,元二来到安西一年后,曾给王维写过一封信,课件出示:

王维兄:展信问安!记得去年今日……

但由于年代的久远,这封信已残缺不全,聪明的你,能根据今天这堂课,补全这封信吗?七、板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王勃王维李白

海内存知己更尽一杯酒人生在世不称意

天涯若比邻无故人明朝散发弄扁舟

向上伤感豪情昂扬

“诗中哲理”“诗中有画”“诗中有乐”

八、教学评价

哲学家弗兰克尔说过:“文明社会是通过人文科学来思考重大问题的。”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丽遗产。所有这些古诗词渗透了一定的人情美、人性美和爱国主义思想,在这些作品中隐含了许多难以言传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精深含义,有利于教育学生在当前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洁身自爱,健康发展。特别是我们中小学课本中所选的那些作品,都是古典诗词作品中的精华。

在这一节课教学设计上,我力求以诵读为手段,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将相同主题的诗歌放在一起学习,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为此,我通过四个环节来体现我的教学思想:

一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通过搜集资料,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诗歌打下基础。

二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反复诵读、鉴赏评价中感受诗之韵味,语言之精粹,体会诗人之情趣,感悟人生之哲理。

三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其通过语感的功能细细体味,进行欣赏和理解,以领略诗歌的语言美,通过比较学习同一主题的诗歌,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四是通过探究学习与拓展训练,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其创新力与想象力。九、教学反思

此次教学中,我力求在人文精神教育方面给予学生一些渗透式的教育。我的做法是:

自选方式,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学生根据兴趣需要学会选择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指导学生依照自身特点,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让每个学生学会面对陌生领域,自已去搜集,筛选资料,寻求答案。

在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诗歌和作者的资料,如“历史上诗歌以哪个朝代为最?”“你知道哪些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你对将要学习的诗歌的作者及诗歌所表现的时

代背景知道多少?”等等。在这些问题中,学生兴趣哪一项就查找哪一项,任务一明确,孩子们就行动开了,或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图书城查找,或请教有关专家等。课堂反馈时,我发现通过自已的方式,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十分丰富,增长知识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调动起来。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在学生明确掌握诗歌内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几首诗歌中你最喜欢读哪首,为什么?”让学生自选内容,学习体会,学生兴趣盎然,精彩纷呈:

学生在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的自学中个性得到了发展。而通过学生的发言,我知道多数学生喜欢读李白的诗歌,而这首诗歌恰好又是学习重点、难点之所在,这样,我就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二、自主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程标准》语)。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尽情舒展生命活力。在教学本课中,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诗境,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我都引导学生自已读,自已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这一环节时,结合学生自己的体验,让学生的情商得到感染与洗礼。教学时,我不过多地讲解分析,而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步骤,然后以人四人为一小组,先自己读,自己学,接着把自已读懂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交流。实践证明,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按学习要求找出三首诗歌的独特之处,体会诗人独特的情感。学生体会出诗情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作者,你觉得该怎样读这首诗歌,才能表达出你当时的感情呢?大家来评评谁读得最有感情,学得最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读者声情并茂,评者真诚中肯,在读与评中学生与“诗人”产生了情感共鸣,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与发展。

三、大胆质疑,给学生探究学习的环境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爱护、尊重和期待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尊重学生,尤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程标准》语)。只有允许学生尽情表达,而且鼓励学生尽情表现,才能谈得上解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在教学本课中,学生质疑:“老师,诗中说能望见四川岷江上的五个渡口,这怎么可能呢?”我马上肯定这位学生爱动脑筋,然后抓住疑点引导学生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学生各抒已见,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见解都是发自内心的表白。这样的课堂讨论,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敢于探究,敢于直言,思维异常活跃,个性得以和谐发展。

四、体悟情感,给学生课外延伸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本课教学,我将三首题材相近的诗歌特意选在一起进行比较性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同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作者手中会有不同的诗境塑造。我让学生猜想下原因是什么?学生又一次热情高涨,在猜测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感染,他们的个性再一次得以充分的张扬。教学结束后,我布置学生课后读几篇诗人所写的诗歌,再一次感受作者的不同艺术修养,这样就让学生的知识从课堂向课外延伸,让他们的思维有了一个更广阔空间。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在大森林里,住着小猴子一家人,有一天小猴兄弟俩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爸爸买了8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该怎么分呢?小猴子们想请大家帮忙来分桃子,大家愿意吗?(板书课题:分桃子). 二、合作分一分,探究新知识. 活动一: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桃子帮他们分一分. 1、汇报分的情况.(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并板书). 2、师: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小猴们最满意?说说你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同样多、一样多). 活动二: (1)师:这时猴爸爸又拿出6个小木块,请小猴分成2堆,猜猜看小猴会怎么分?(同桌互相讨论).

(2)同学们同桌合作用小棒分一分. 活动三:认识平均分. (1)师:小猴跟同学们学到了新知识非常的高兴,他们准备把好消息告诉小猫,可是小猫正在为一件事发愁呢. (出示):要把12条小鱼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要同样多,怎么分?同学们帮帮它们吧.(4人小组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2)交流汇报:12条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3)学生总结平均分东西的方法.结论:把每一份分得一样多叫平均分.(板书) 活动四:巩固平均分. (1)师:小猴告别了小猫又来到小狗家,小狗也有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也帮帮小狗吧!(出示题目请学生读32页第3题).怎么分?谁来圈一圈. (2)尝试用完整的话汇报. 三、实践应用. 师:小猴在外面玩了一圈回家一看,家里来了那么多客人,猴爸爸说,快来、快来,帮爸爸摆筷子.(33页第1题,课件出示12根筷子,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借助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师:吃完饭,猴子兄弟回到自己的房间做作业,弟弟不小心把铅笔撒了一地,请大家帮猴子兄弟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师:猴爸爸拿出9个汽球要平均分给4个客人,大家帮猴爸爸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4题).

山中送别的诗意

山中送别的诗意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山中送别的诗意 《山中送别》 作者:王维 原文: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 1、掩:关闭。柴扉:柴门。 2、明年:一作“年年”。 3、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后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 诗意: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 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 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

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第二句“日暮掩柴扉”,不写与友人话别的情景,也不渲染分手之际的环境气氛,而偏写送走友人之后日暮掩上柴扉的举动。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使诗人感到一种寂寞与孤独,自然会追忆友人的音容笑貌,眼前浮现友人在山中时朝夕相处的欢乐,同时,也一定会想象友人出山后的行踪,而且更盼望友人早日归来重聚。一句话,诗人身虽在柴扉之内,心却在柴扉之外。但所有这些,诗人都没有直接说出来,让读者自己从“掩柴扉”这一动作细节中体会。诗有“空白”,就耐人咀嚼。 诗的前两句是陪衬,后两句才是表现的主体。

《山水画的意境》优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14山水画的意境 素材积累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料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三个大类;有工笔、写意、等技法形式。 上课笔记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把握本文的写作脉络,理清文本思路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诗词和山水画作品的欣赏,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初步理解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重点:过程与方法目标;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讨论法、演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在阅读众多文人雅士的诗赋佳作时,不难发现写山水之情、归隐之乐的诗词数不胜数,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山水诗与山水画的意境。让我们跟着李可染一起,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2.生难字词 (1)字音 惆怅.(chàng)真挚.(zhì)渲.染(xuàn) 胸.有成竹(xiōng) 朝朝暮.暮(mù) 浮光掠影.(yǐng) (2)词义 【胸有成竹】强调画家作画前,对于所画的对象已经有了整体把握,非常熟悉。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反复诵读,仔细揣摩诗词意境,使自己能进入语境,仔细体会山水画的意境并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4):提出“意境”这一概念,并解释“什么是意境”; 第二部分(5~10):论述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作品之中。此外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与其相互依附的山水画要素,即意匠。

小学古诗教学设计

21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诗略) 三年级上册第六组学习导语: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课后思考: 1.我能把这两首诗背下来,还能默写《望天门山》。 2.我们来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象一下这些诗句描写的画面。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选做题我还知道一些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我要读给大家听。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亦”“妆”2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整体通读。 1.导入:这个单元,我们一起到祖国各地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这节课,我们先跟随诗人去欣赏两大景点。齐读课题,要求读准确。 2.学生自由读古诗。 3.指名学生各读一首诗,帮助正音。(“淡妆浓抹”的“妆”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重点正音。)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学习《望天门山》。 1.读题,结合课文注释说说“天门山”在什么地方。 2.作者望天门山看到什么景色?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自由读这首古诗,结合课文中的注释,想想诗意,画出不懂的字词。

3.引导质疑,师生合作学习难懂的字词。 (1)“开”是什么意思?(“断开”的意思。天门山本来是连在一起的,长江把它从中间断开,分为东梁山和西梁山。) (2)“至此回”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画面就明白了。(播放课件,学生观看课件。)两山之间只有狭窄的通道,汹涌的长江水流到这里就产生回旋,水势更猛,非常壮观。(学生齐读:天门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3)“相对出”的“出”中什么意思?诗人站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才会有“相对出”的感觉呢? “出”就是出来的意思。诗的最后一行是“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人应该是站在帆船上望天门山,船在前进才会感觉两岸青山相对出。 过渡:帆船随着激流快速前进,诗人望着前方,迎面的天门山扑进眼帘,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后面两句诗。(学生齐读: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老师范读整首诗,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听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交流感受,如:站在帆船上,我感到心旷神怡,两岸的青山仿佛是热情的主人站在两旁迎接我。我感受长江特别有气势,越靠近天门山水流越急,帆船随着水流摇晃,发出哗哗的巨响。) 5.齐读整首诗。 6.出示课文插图,练习背诵整首诗。 (二)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1.导入:汹涌的长江水渐渐远去,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涨含情的西湖水。(课件出示西湖全景,淡去,呈现古诗。)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想一想诗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读古诗,领会诗意。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饮”是饮酒的意思,题目的意思:诗人在西湖上饮酒,刚开始是晴天,后来下起雨来了。 “潋滟”的意思是“波光闪动的样子”。西湖的水慢慢流动,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一闪一闪的,很美。 诗中说“山色空蒙雨亦奇”,书上解释“空蒙”是去雾迷茫的样子,再看书上的插图,远处的青山、小桥,近处的亭台楼阁在雨雾的笼罩之下就像蒙上了一层薄纱,蒙蒙胧胧的,很美。 阳光下的西湖很美,雨中的西湖也很美,难怪诗人会说:雨亦奇,雨中的西湖真是别有一番风韵呀。(播放西湖风光的课件,学生诵读第一、二行诗句。) 4.引导想象。 诗人坐在游船上,欣赏到晴日雨中西湖的不同风情,不禁联想到了古代有名的美女西施。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都是很漂亮的,而西湖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有独特的美,所以在诗人眼里,西湖和西施一样美丽。诗人的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吧。(学生齐读整首诗。)5.试着背诵。 三、回读全诗,比较异同。 1.将两首古诗放在一起再读读,比较异同,向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老师点拨:第一首古诗描绘的是长江的雄壮,第二首诗描写

2. 丁香结 教学设计及反思

2. 丁香结 教学目标: 1.认识“芭”、“妩”等5个生字,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会写“宅院、幽雅、伏案”等16个词语。 2.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 3. 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丁香的美,并体会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2难点:抓住结尾“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深入理解,明白道理:人要以豁达胸怀对待生活中的“结”。 教学准备: 1.准备丁香的图片。 2.准备赞美丁香花的古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出示丁香的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永葆青春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这花中的含义。 2.师板书课题2.丁香结 3.出示图片,介绍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①参差(cēncī)芭蕉(bā)衣襟(jīn)妩媚(wǔ) ②“薄”是一个多音字,在字典中有三个读音,一个读bo,当“迫近、靠近”讲,组词是日薄西山;还有的当“轻微、少”、“不强壮”、“不厚道”、“看不起”等意思,组词是“广种薄收”、“单薄”、“轻薄”、“厚古薄今”等;一个读bo,组词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还有一个读音是bao,表示感情冷淡、不浓、不肥沃等意思。课文中

最新山中送别教案

《山中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并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懂诗题,了解背景。 师:(课前全班同学加以动作进行“疯狂背古诗”展示活动)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把经典的古诗演绎得如此时尚与动感,我想,如果古人地下有知的话,他们必定是抚掌称快,慰藉有加吧!确实,这些经典的古诗我们不能忘,因为它们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那今天,我们就在这堂课中走进经典、重温经典吧! 师:(板书王维)对啊!能说说你们知道的王维吗? 生1:王维,盛唐诗人,于唐601年出生,661年去世,亨年60岁。 生2:王维,懂音律,工书画,人称诗佛。 生3:王维,字摩诘,擅长写山水田园诗,苏轼曾称赞他:“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一首送别友人的诗《山中送别》(师板书:山中送别,友人) 二、初读诗句,整体把握。 (课件李叔同曲《送别》古筝乐曲响起) 1、师范读。 2、师:听了老师读,你们想读吗?(指名学生读师简评) 3、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看看这首诗大概讲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先做上记号。 三、反复品读,入境悟情。 师:王维被称为“诗中有画”,那请同学们认真领会这一意境,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深山,高高的树遮天敝日。(生读“山”字读重拉长) 生2:我看到了一轮夕阳,它正无可奈何的西沉。(生读“日暮”凄凉)生3:我看到了一座低矮的茅草屋,在黄昏的风中,它的柴扉吱嘎着响。 师:同学们读得不错,讲得也不错,看来对王维诗中有画的意境有所领悟,这是一首送别的诗,作者另辟蹊径,只是把分别的场面用一句话轻

教学设计红色的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终审稿)

教学设计红色的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美术教学设计 红色的画 一、教材分析: 《红色的画》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5册第6课。本课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使画面产生的美感,使学生开始从盲目、随意地涂抹色彩,到初步的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培养学生色彩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书中用多幅以红色为主的作品,来启发学生联想生活中常见的以红色为主的场面,使学生体会红色特有的魅力,感受红色带来的热烈、喜庆、奔放的美感。 二、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是三年级上期的孩子,这阶段的孩子天真活泼,想象丰富,喜欢绘画,学习兴趣高。以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色彩知识,在运用色彩上都是盲目、随意地涂抹色彩。学习本课后能初步的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只要学生准备好学习用品,一般都能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让学生初步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 3、能给一幅线描画填上深浅不同的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 四、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初步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 五、教学难点:深浅不同的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使画面更有层次。

六、教学策略、方法: 1、模式结构:“启发·创新” 流程:设情激趣—探究学习—艺术实践—评价拓展 2、方法、策略:通过课件出示红色的物体、红色的画,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红色给人热烈、欢快、温暖的感觉。通过填色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通过两幅范画的对比、分析,使学生感受到红色的邻近色的美丽,知道画红色的画不仅要使用纯红色,而且还要运用好红色的邻近色,使画面更有层次。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教学难度比较大。因此,为了突出重点,节省作画时间,教师先准备好学生作业用的线描画,让学生直接涂颜色,这样就能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教学准备: 1、教具:教科书、色卡纸、课件、范品2幅、学生作业用的线描画。 2、学具:水彩笔、油画棒、水粉等着色用具。 七、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人的代表作品。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 1、全面领会并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概括诗词意境及所用的艺术手法。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诗意点与主问题】 让学生在阅读中将诗词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情操,理解人性的丰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建构其精神生活的基本范式和人文底蕴。 【教学策略与手段】 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课前准备】PPT 【教学流程】

导入语设计: 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古典诗歌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古典作品的解读和鉴赏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在我们眼中,古诗仿佛是一枚好吃的坚果,虽然我们知道那里面的果仁儿是有营养的,但我们却无法突破那坚硬的语言外壳。诗歌鉴赏真的就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么?是否有法可依?今天,我们以《山居秋暝》为例一起作个探讨。 一、鉴赏韵律,感悟诗语 1、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诵读提示:诗的首联写的是傍晚时分小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应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尾联均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 3、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诗歌,其他学生点评。 4、全班学生齐读。 小结:在诵读中体验,在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中欣赏诗歌,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是最直接的诗歌鉴赏方法。 二、鉴赏意象,体味诗境 苏轼称赞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本诗即是“诗中有画”的代表作。既然说“诗中有画”,

教学设计及反思以及评语

《20.1.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长春高新第二实验学校 杨洪艳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0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本节内容主要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先通过逆命题的猜想,再利用图形验证,最后逻辑证明。教材在知识呈现方式上,尽可能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尽量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并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对平行四边形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探究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学会一些简单的应用,通过逆命题猜想、验证、逻辑推理证明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简单应用,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解题的能力。 3.教学环境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启发讲授,学生探究学习,坚持二主方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使课堂洋溢着轻松和谐、探索进取的气氛,同时借助实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并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在拼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即丰富的想象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活动,在做“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

《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时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走之、竖心旁。 2 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感受美景。 教学重点难点:识记生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个谜语,看谁最先猜出答案:①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花生)。②头戴小红帽,身穿大白袍,走路摇摇摆,游泳稳又快(鹅)。接下来这个可要听仔细了: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是什么?为什么是画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画》。 二看图说话 1 图:两个小朋友正在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那高兴的样子可真让人羡慕,我们也去看看。一分钟时间,请与你的同桌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2 指名说。 (激励:谁能说的完整些?可以由远及近,把看到的都

说出来?谁能运用想象,说的更好些?) 3 点评:刚刚同学们说得好极了。这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图上有高山流水,远处有一棵棵挺拔的树木、一座座整 齐的房屋,近处还有美丽的鲜花和可爱的小鸟,美极了! 三识字 1 自由读一遍课文,有不认识的字,我们请拼音朋友帮忙,读准字音。 2 初识生字。 很多同学已经读完一遍了,在这篇课文中有许多的生字 宝宝需要大家认识,请你对照课文下面的生字栏,先看一遍,再从课文中找出这些生字圈出来,读一读、认一认。 3 识字。 课件出示:远近还惊色听无声春人来 ⑴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强调:yuan wu jin jing ting se sheng 的发音 ⑵形。 学了这么多生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呢? ①观察偏旁:“远”“近”,说说两个字的相同之处? 有共同的偏旁:走之。例:还… “惊”:左边竖心旁,右边北京的京,合在一起惊惊惊。 ②编字谜:三人日下去春游——春 米上加横竖出头——来

小学语文全部诗歌教案

小学语文全部诗歌教案 【篇一: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 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教学这首诗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你们在课外都积累了哪些古诗?学生反馈背诵。 (2)由旧知引入送别诗。 2.指导读诗题,解诗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试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题,想想怎样读比较好? (2)指名读课题,学生思考: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提醒:诗题告诉我们是谁送谁到什么地方去? (3)教师总结,重点强调: 元二:姓元,在弟兄中排行老二,因此称他为元二。

安西: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唐朝时设立在西北 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 (4)师指导读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积累的一系列古诗,引导学生走进美 妙的古诗世界,创造学习古诗的氛围。读清、读懂题目,为后面的 理解诗意、品味感悟诗情奠定基础。】 (二)初读古诗,掌握大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1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请 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来读读阅读提示?(提醒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两个生字和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3)指名学生读诗,适时纠正错误读音。 教师相机强调多音字,区别不同意义的多音字的读音,并让学生组词。(舍、朝等)。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舍”。要求:这是教材中要 求掌握的生字,大家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人字头的写法。教师巡视。(4)学生齐读古诗。 2.学生默读古诗,要求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请大家默读古诗,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这首诗讲了什么?提醒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地名时,教师可适时出示从渭城到安西的地图,引导学生体会渭城至安西的路途遥远。 (2)同桌之间先试着说一说。 (3)指名学生说全诗大意。老师发现学生理解的难点,并适时指导 理解难理解的词语。(如朝雨、轻尘、故人等) (4)指名学生具体生动地概括诗的大意。 (5)出示背景视频,教师总结诗意并抒情解说,学生回顾古诗大意,体会古诗中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境。 3.学生同桌互读,要求读出感情,注意节奏。 (1)师配乐范读古诗。(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2)学生多种方式读诗,教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诗。(学生互读、师 生共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3)学生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 使学生能够把诗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在读的基础上,学生交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比 教学内容: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法、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比的基础性质,学会化简比和求比值。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比的基础性质,学会化简比和求比值。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比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材第48—5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弄清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根据比的意义理解求比值的方法,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3、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理解比与除法、分数间的联系与区别,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 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情境导入,“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教学比的意义 (1)教学同类量的比。

唐诗:王维《送别 山中送别》原文译文赏析

唐诗:王维《送别山中送别》原文译文赏析《送别/山中送别》 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一作:年年)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 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注释】 掩:关闭。柴扉:柴门。 明年:一作“年年”。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赏析】 全诗含蓄深厚,曲折别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

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

小学语文古诗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古诗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古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图片、录音朗诵、古筝曲。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传说白居易十六岁时自江南赴长安应试举人,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访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他的姓名,笑说:“长安米介正

贵,在这里居住可不太容易啊!”等到展开白居易的诗作,读到《古原草》不由得赞叹道:“能做出这样的诗语,居亦易矣?”白居易自此名声大振。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草》(板题)。这是从原诗中截取的一部分。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师范读古诗,生认真听生字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古诗,要把字音读准。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指读古诗,要求把字音读准。 2.幻灯出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生诵读诗句。 (2)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把“枯”和“荣”分别贴在相应图片的下面,并说出理由。 (3)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离离”。 (4)谁知道“岁”是什么意思? (5)指导朗读。读出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 (6)生练读、指读、评价读。 3.幻灯出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你怎么理解“烧不尽”、“吹又生”? (2)指导朗读,读出野火的无情、野草的顽强。 4.配乐诵读全诗。 (个人读、评价读、小组比赛读)

叶翠青教学设计及反思2

《匆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朱自清的资料和他写得的其他散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 3.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课前搜集资料,你对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3.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为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称作“美文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读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⑴注意“涔、潸”的读音。⑵引导理解“徘徊、蒸融、挪移、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等词语的含义。 3.出示文中的叠词“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轻轻悄悄”。读词后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这些叠词的作用。 4.指生朗读自己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

送别朋友的诗句古诗

13、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 14、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5、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张籍《没蕃故人》 16、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17、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18、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1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1、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22、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23、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24、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范云《别诗》 25、故人一去无期约。尺书忽寄西飞鹤。——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26、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27、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晏殊《玉楼春·春恨》 28、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2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30、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二》 3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2、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33、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34、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35、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佚名《秦风·无衣》 36、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苏轼《送顿起》 37、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欧阳修《别滁》 38、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39、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40、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

画汽车教学设计及反思

画汽车教学设计及反思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画汽车》教学设计及反思

《画汽车》教学反思 本课是人美版第一册第十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这节课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汽车的回忆、观察,大胆的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思的事物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整体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学生由兴趣出发到回忆生活中的事物,再到概括事物的特征,最后运用这些特征表现自己的创造性想法。 我考虑到一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以猜谜语导入,培养孩子探究的意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课堂伊始,我设计了让学生听音辨车的环节,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听觉能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创造学生探究学习的气氛。同学们积极踊跃的猜着汽车的名字,看到自己猜对,欢呼声此起彼伏,这样学生很容易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在概括汽车特征这一重要环节中,学生在合作探究气氛中讨论不同汽车的共同之处。教师主持学生交流时,多鼓励学生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及时引导学生对汽车特征的概括。教师的适

时演示使学生对汽车特征的总结变的更直观,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汽车特征也变的更明确。为了激起学生创新的意识,我让学生欣赏设计师设计的未来汽车、同龄小朋友的作品,特别是教师创作的海陆空多功能汽车,更让学生大开眼界,兴奋不已,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但在教学展示评价方面不足,如课堂随机的一些评价,应该更有实效性,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点拨的还不够到位。从学生创作的作品来看,学生独特创意的作品比较多,但表述能力比较弱,老师应给予更多的耐心,以便于他们的审美创作力的培养。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静夜思》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静夜思》教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说,教师在面对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时,必须先了解学生究竟知道了什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情,才能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才能找到适合这节课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我尝试设计了古诗教学的备课思路,下面就以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静夜思》为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设想。 由于当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学生在入学前后,对于《静夜思》这样浅显易懂、妇孺皆知的经典篇章,早已烂熟于心。如果课堂上教师仍然囿于常规,从头讲到尾,大部分学生肯定会兴趣索然,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针对这一实际,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了分层教学法,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主要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最终使生生有所得,生生有创新。 1 / 5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我确定《静夜思》一文的教学目标如下: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背诵。2、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3、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背诵全诗,积累语言。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释题,了解学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根据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在导入诗题后,我首先了解学情:小朋友们,听过这首古诗吗?(大部分学生听过)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有的知道作者、有的会读、有的已经会背) 正是在这种了解学生所知的基础上,我尝试了分层教学法。 二、循情,因材施教。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我首先提出要求:

古诗山中送别翻译赏析

古诗山中送别翻译赏析 《山中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第一首: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前言】 《山中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注释】 ⑴掩:关闭。柴扉:柴门。 ⑵明年:一作“年年”。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后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 【翻译】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

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第二句“日暮掩柴扉”,不写与友人话别的情景,也不渲染分手之际的环境气氛,而偏写送走友人之后日暮掩上柴扉的举动。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使诗人感到一种寂寞与孤独,自然会追忆友人的音容笑貌,眼前浮现友人在山中时朝夕相处的欢乐,同时,也一定会想象友人出山后的行踪,而且更盼望友人早日归来重聚。一句话,诗人身虽在柴扉之内,心却在柴扉之外。但所有这些,诗人都没有直接说出来,让读者自己从“掩柴扉”这一动作细节中体会。诗有“空白”,就耐人咀嚼。 诗的前两句是陪衬,后两句才是表现的主体。诗的三、四两句“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