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试验方法―电气、电子

环境试验方法―电气、电子
环境试验方法―电气、电子

环境试验方法——电气、电子·低温耐寒性试验方法

Environmental testing procedures

Part 2:Tests A:Cold

日本工业标准前言

本标准是在翻译了作为1990年第5版发行的IEC 68-2-1(环境试验方法第二部分:试验,试验A:低温)及修订1(1993-02)和修订2(1994)后,对技术内容和标准格式来作更改制定的日本工业标准。

但是,关于修改单,编辑后成为一体。

另外,本标准下面带虚线之处。为原国际标准没有的条款。

绪言

1. 概述本标准规定了适用于不发热试件和发热试件的低温(耐寒性)试验(以下,称为低温试验)。对于适用于不发热试件的试验Aa和试验Ab,与前一版相同[IEC 68-2-1的第4版,它与更改前的标准JIS C 0020(1987)相当。] 低温试验的目的在于确认在低温下能够使用或贮存部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能力。此试验不是评价试件对温度变化的承受能力或在温度变化中的正常的能力。

进行评价时,应采用JIS C 0025(1988):温度变化试验。

备考:JIS C 0025-1988环境试验方法(电气、电子)温度变化试验方法与IEC 68-2-14(1986)试验N:温度的变化一致。

JIS C 0010-1993 环境试验方法—电气·电子—通则,与IEC68-1(1988)环境试验方法第一部分:一般指南一致。

低温试验分类如下:

不发热试件的低温试验

——伴随温度急剧变化的低温试验:试验Aa

——伴随温度缓慢变化的低温试验:试验Ab

发热试件的低温试验

——伴有温度缓慢变化的低温试验:试验Ar

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通常以在试验中达到温度稳定(参照JIS C 0010的4.8)(温度稳定)的试件作为对象。试验开始的时间,从试件达到温度稳定时起计算。但是,试件未达到温度稳定的例外的情况,以槽内达到试验温度的时间作为试验开始的时间。

在产品标准内规定下列各项:

(a)槽内的温度变化率

(b)试件放入槽内的时间

(c)试验开始的时间

(d)试件接通电源的时间

当选择这4个参数时,参考IEC 68-3-1(1974)第三部分:背景信息。

2. 不发热试件与发热试件的区分试件达到温度稳定后,在自由空间状态(不进行强制空气循环状态)下测定的试件表面最高温度点的温度与周围温度之差超过5k时,该试件看作为发热试件。(参照JIS C 0010的4.8)。

产品标准中规定贮的试验或试验中规定不施加载荷时,采用试验Ab。

3. 对不发热试件伴随温度急剧变化的低温度与伴随温度缓慢变化的低温试验的区分伴随温度急剧变化的低温试验Aa时,试件放入规定试验温度的槽内。试验Aa仅适用于不同温度的急剧变化而给试件带来有害影响的场合。

伴随温度缓慢变化的低温试验Ab时,试件放入空温的槽内。然后,慢慢降低槽内的温度,使温度变化不给试件带来有害影响。

因试件的大小或复杂功能试验直接用电线、电缆等原因,试件放入低温槽内带有霜时,

最好采用试验Ab 。

4. 对发热试件时:进行强制空气循环试验和不进行强制空气循环试验,对发热试件的试验,

最好采用不进行强制空气循环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实施时,在试验Ad 中,也可以考

虑进行强制空气循环的试验方法。

对进行强制空气循环试验,有方法A 和方法B 两种。方法A ,在槽十分大,虽能满足

对不进行强制循环时槽内大小的要求条件,但对槽内的空气能进行强制循环且不能维持低温

时使用。方法B ,由于槽较小,在不能进行强制空气循环且不能满足对试验的要求条件时使

用。

5. 用图表说明 为便于选择试验方法提供此图解,图1示出了低温试验的分类及规定各试

验方法的项目号。对低温试验的构成图,图2表示了试验Aa ,Ab 和Ad 的各项目的不同点

和相同点。

图1 试验A 方框图:用低温试验图表说明

图2 低温试验构成图 参考 图中符号“+”表示相同的项目。

第1节试验Aa:不发热试件伴随温度急剧变化的低温试验

1. 目的本标准对即使条件温度的急剧变化也无有害影响的不发热的部件、机器或其他产品,规定了确认在低温状态下使用或贮存时适应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本试验方法对试件达到温度稳定时,需要足够的时间,置于低温状态的试件适用。

本试验方法试验的开始时间,通常从试件达到温度稳定时起测定。但是,对试件没达到温度稳定的例外的情况,从槽内达到温度稳定时起测定试验时间。

2. 试验概要本试验将与室内周围的温度相等的试件,放入产品标准规定的严格程度的温度槽内。试件达到温度稳定后,放置规定的时间。

试验中的试件,通常为非动作准备。本试验通常进行强制空气循环。

3. 试验装置

3.1 槽在有效空间内必须具有能使规定的温度保持在

4.1所示的公差范围内的能力。为了保持均匀的测试状态,也可以进行强制空气循环。

3.2 槽的内壁温度减少发热的影响,不得超过绝对温度(k)表示的试验温度的8%范围内。此条件对槽的内壁的任何部分均适用。

另外,试件不得面对不符合该条件的任何热源和冷却源。

4. 严格程度严格程度以试验温度和试验时间表示,在产品标准中规定。这些数值在 4.1和4.2所示的数据中选取。

4.1 试验温度

-65±3℃

-55±3℃

-40±3℃

-25±3℃

-10±3℃

-5±3℃

+5±3℃

4.2 试验时间

2h

16h

72h

96h

但是,本试验方法作为关于耐久性或可靠性试验的一个环节使用时,其试验时间,在产品标准内规定。

仅在为确认试件在低温状态下能否正常工作而进行本试验时,试验时间也可以规定的试件达到温度稳定的时间。

5. 前处理前处理按产品标准的规定。

6. 初始测定根据产品标准的规定,目视检查试件的外观,进行电报导测定和机械检验。

7. 试验

7.1 使槽内温度为规定严格程度的试验温度。

将试件置于具有室内周围温度的房间,打开包装,关上开关,使其处于可使用状态。只要无特殊规定,以正常姿势放入槽内,试件能使用特定的安装工具时,试验期间,必须使用该工具。

试验气雾温度的测定,按JIS C 0010的4.6周围温度,在从试件到槽内壁距离的1/2或1m中的最短距离,位于试件下方0-5mm的水平面内,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多个点测得温度的平均值。

备考:上述位于试件下方0-5cm的水平面内。在强制空气循环时,也可改为“位于试件上风头0-5mm的水平面内”。

7.2 槽的温度恢复到规定的严格程度的温度。试件放置到温度达到稳定(参照JIS C 0010的4.8)的时间为止。

7.3 进行动作试验时,使试件接通电源或加电气负载,按产品标准的规定,确认是否工作。如果产品标准有规定,必须使试件处于按产品标准记载的那样占空气数(工作循环)的工作条件和负载条件(如果适用时)或切断电源的状态。

备注试件如果表面温度与周围温度相比上升不超过5k,该试件即使在工作状态或负载状态也看作为不发热试件。

7.4 试件置于低温状态下,保持产品标准规定的时间,试验时间从达到温度稳定时起测定。

备注对于小试件,不需要根据测定达到温度稳定的情况来进行确认。

参考1.参照JIS C 0010 4.8

2. 实际上,也有不能直接测定试件内部温度的情况,这时。也可根据温度依存性,通过已知温度依存性法则的其他参数间接测定温度。

7.5 产品标准中如果规定中间测定,按8.进行。

7.6 规定的试验时间结束后,进行9.的后处理,试件在试验中处于工作状态或负载状态时,在后处理前要关掉电源或使其无负载。

8. 中间测定在产品标准中,也可以规定,试件在槽内放入置状态下在试验器或试验结束时,施加负载和(或)进行测定。

另外,规定这样的测定时,产品标准内应规定其测定方法和测定时间或测定间隔。为了进行这些测定,不得从槽内取出试件。

备注试件需要从槽内取出或放入槽内的后处理以前的测定,在试验中不进行。在规定的放置时间结束前,需要了解其形式的性能时,每次中间测定的时间,需要别的批后处理和最后测定,也按各个批分别进行。

参考例想知道24,48,72h的性能时。

第一批初始测定————————————最后测定

第二批初始测定—————24h—————最后测定

第三批初始测定————48h——————最后测定

第四批初始测量————72h——————最后测定

9 后处理

9.1 为进行后处理,试件放置在标准状态下,直至试件上的霜溶化。

9.2 为去除水滴,也可用于振动试件,或短时间劲吹室内空气。

参考给试件施加的冲击不适当时,也可以用纱布擦去。

9.3 将试件放入后处理用的标准状态下,达到温度稳定所需的时间至少为1h,几个试件一起进行试验时,后处理时间在1h内足够时,后处理时间最大为2h,全部测定要在此时间内完成。

9.4 在产品标准内,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后处理期间按通电源或加负载进行连续测定。

9.5 如果9.1-9.3的标准状态对试件的试验不适合时,也可以产品标准规定其他的后处理条件。

10. 最后测定按产品标准的规定,目视检查试件的外观,进行电气测定和机械检查。

11. 产品标准规定的事项

a)前处理(必要时)

b)初始测定………………………………………………………………………… 5.

c)试验中试件的状态(必要时)…………………………………………………6.

d)严格程度,温度和试验时间………………………………………………………7.1

e)试验中的测定和/或负载(必要时) (4)

f)与标准状态不同的后处理(必要时)……………………………………7.3和7.5

g)最后测定…………………………………………………………………………10.

h)其他,供需双方之间商定的程序上的变更事项(必要时)

第2节试验Ab:不发热试件伴随温度缓慢变化的低温试验

12. 目的本标准规定了确认在低温状态下使用或贮存不发热部件、机器或其他产品时的适应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本试验适用于达到温度稳定时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并且置于低温状态下的试件。本试验中,试验时间通常从试件达到温度稳定时起测定。但是,对试件没达到温度稳定的例外的情况,从槽内达到温度稳定时起的试验开始时间。

13. 试验概要本试验是将与室内周围温度相等的试件,放入槽内时,使槽内的温度与试验室温度相等。然后,使槽内温度为产品标准规定的严格程度的温度。从试件达到温度稳定后,放置规定的时间。

试验中的试件,通常为非工作状态。

本试验通常进行强制空气循环。

14. 试验装置试验装置按第1节3.。

15. 严格程度严格程度按第1节4.。

16. 前处理前处理按第1节5.。

17. 初始测定初始测定按第1节6.。

18. 试验

18.1 槽内温度为试验室内温度

将试件置于试验室温度的空间内,打开包装,关掉开关,使其立即成为可使用状态。如果没有特殊规定,以正常姿势放入槽内。试件能使用特殊安装工具时,试验期间必须使用该工具。

18.2 槽内的温度为规定的严格程度的温度试件放置到达温度稳定时为止温度稳定参照JIS C 0010的4.8(温度稳定)。

槽内温度的变化率,以5min内的平均值示,且每min不超过1k。试验温度按第1节7.1测定。

18.3 进行工作试验时,使试件接通电源或加电气负载,按产品标准规定确认是否正常工作。如果产品标准内有规定,必须使试件处于按产品标准所记载的工作循环规定的工作条件和负载条件(如果适用时),或切断电源的状态。

备注试件表的温度与周围温度相比,如果上升不超过5k,该试件即使在工作状态或负载状态,也看作为不发热试件。

18.4 试件置于低温状态下,保持产品标准规定时间,试验开始时间从试件达到温度稳定时起测定。

备注对于小试件,不需要根据测定达到温度稳定的情况来进行确认(参照JIS C 0010的4.8)。

参考实际上也有不能直接测定试件内部温度的情况。这时,也可以根据温度依存性,通过测定已知温度依存性法则的其他参数来间接确认。

18.5 如果在产品标准内规定中间测定,按19.进行。

18.6 规定的试验时间结束时,试件放在槽内不动,慢慢升高槽内温度至标准状态范围内。槽内温度的变化率以5min内的平均值表示,每min不超过1k。接着,在槽内或用其他适当的方法对试件进行后处理。试验中试件处于工作状态或负载状态时,升温前要关掉电源,或使其无负载。

19. 中间测定中间测定,按第1节8.进行。

20. 后处理后处理,按第1节9.进行。但9.1除外。

21. 最后测定最后测定,按第1节10.进行。

22. 产品标准规定的事项产品标准规定的事项,按第1节11.规定。

第3节试验Ad:发热试件伴随温度缓慢变化的低温试验

23. 目的本标准规定了确认在低温状态下使用发热部件、机器或其他产品适应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本试验适用于达到温度稳定时需要足够时间且置于低温下状态的部件。

本试验方法的试验开始时间,通常从试件达到温度稳定时起测定。但是,试件没有达到温度稳定时的例外的情况,从槽内达到试验温度时起测定试验时间。

24. 试验概要本试验将与试验室内周围温度相等的试件放入槽内时,使槽的温度与试验室周围的温度相等。然后,使槽内温度为产品标准规定的严格程度的温度,达到温度稳定后,试件放置规定的时间。

试件的工作条件在产品标准内规定,试件的冷却装置,应按产品标准的规定。

试验条件应设定为能模拟由规定安装方法决定的具有热传导性的试件在自由空间状态时放置的影响。规定的试验温度是指周围温度。

此试验最好不进行强制空气循环。但是,如果不进行强制空气循环难以满足或不可能满足规定的试验条件时,也可以进行强制空气循环。

附录A~C为本标准的一部分。

25. 试验装置

25.1 槽

25.1.1 槽内的温度,按JIS C 0010的4.6规定。在从试件到槽内壁距离的1/2或1m中的较矩距离,位于试件下方0-5mm的水平面内,用在产品标准规定的多点配置的温度检测器测得的温度的平均值。

另外,最好注意避免发热的影响。

参考上述“位于试件下方0-5mm的水平面内”在强制空气循环时,也可以改“位于试件的上风头0-5mm的水平面内”。

25.1.2 对不进行强制空气循环的试验,为能模拟自由空间状态,对试件的大小和发热量,槽的大小规定的为足够大。如果试件所有的表面至槽内壁表面的最小距离为15cm以上,槽和试件的体积比为5:1以上,则认为此事项符合要求。试件靠近槽的中心放置,使其所有表面与槽内壁表面的距离尽可能大。

25.1.3 温度稳定后的槽内壁的温度,为减少热辐射,与绝对温度(k)表示的试验温度之差不得超过8%的范围。此条件对槽内壁的任何部分均适用。

另外,试件不得面对不符合该条件的任何热源或冷却源。

25.1.4 进行强制空气循环时,空气速度以尽可能缓慢为宜。

25.1.5 规定工作循环时,必须注意使试验温度保持一定值。对于部件,在试验槽内部负荷状态的部件分布,如果无论何时都是合理均匀,错开(延长)施加负载的时间,通常就足够了。

备注:试验中的试件规定工作循环时,即使在无负载时,槽内温度也不得低于规定的试验温度(参考附录C)。

25.2 安装

25.2.1 由试件的安装和连接而引起的热传导及其他特性,在产品标准内规定。试件使用特定的安装工具时,试验期间必须使用该工具。

25.2.2 安装工具的热特性不清楚时,使用热传导大的安装工具。

26. 严格程度严格程度按第1节4.规定。

27. 前处理前处理按第1节5.规定。

28. 初始测定初始测定按第1节6.规定。

29. 试验

29.1 无冷却装置的试件

29.1.1 不进行强制空气循环的试验

29.1.1.1 槽内温度与试验室的温度相同。

将试件置于具有试验室温度的房间,打开包装,关掉开关,使其成为可使用状态。如果没有特殊规定,以正常姿势放入槽内。

29.1.1.2 槽内的温度为规定严格程度的温度试件放置到使温度达到稳定时为止,槽内温度变化率以5min内的平均值表示且每min不超过1k。

29.1.1.3 使试件接通电源或加电气负载,按产品标准规定确认是否正常工作。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工作循环和负载条件(如适用),使试件处于工作状态。如果产品标准内规定,试件应维持按工作循环规定的工作条件和负载条件(如适用)。

29.1.1.4 试件置于低温状态下,保持产品标准规定的时间。试验时间从试件达到温度稳定时起测定。

备注对小小试件,不需要根据测定达到温度稳定的时刻进行确认。

参考JIS C 0010的4.8备注。

29.1.1.5 如果产品标准中规定中间测定,按第1节第8.进行。

29.1.1.6 规定的试验时间结束时,试件保持在槽内状态,慢慢升高温度,使槽内温度达到标准状态范围内。槽内温度的变化率以5min内的平均值,表示且每min 不超过1k。试件在试验中处于接通电源或施加负载状态时,在温度上升前应切断电源或使其无负载。

29.1.1.7 然后,试件在槽内或其他适当的容器中进行后处理。

29.1.2 进行强制空气循环试验允许强制空气循环。如果不进行强制空气循环不能满足规定的试验条件时,也可以使用下列方法。

方法A 此试验方法使用不进行强制空气循环就能满足试验要求条件的足够大的槽,希望在进行空气循环仅维持槽内温度的情况下使用。试件置于槽内或安装在槽内。槽的送风和冷却开关或关闭状态,使试件为规定的负载状态。

试件达到温度稳定时,用适当的温度检测器测定记录多处代表点的温度。接通槽内送风开关,一旦达到温度稳定后,再次测定代表点的温度。

而且,此进后温度与空气不流动时测定的温度相差超过3k时,或与产品标准规定值不同时,由于风速过大,所以要降低风速,直至达到3k或规定的温度差以内。但是,如果达不到,可使用方法B。

然后,接通槽的冷却开关,开始试验,按25.1.1测定槽内温度。

试验,应按29.1.1进行。

试验方法A的概要在附录B示出,其流程图在附录D示出。

方法B 本试验方法预定在不能使用方法A时,例如试验使用的槽不能进行强制空气循环,不能满足试验要求时使用。是基于试件上最高温度点的温度与自由空间状态下周围空气的温度差△T1与周围温度几乎无关的这一假定条件的,但是,此方法仅适用于温度差△T1不足25k的场合。

另外,如能采用附录A所述的修正温度差△T1也可扩大至80k。

这种修正必须注意在热辐射误差的同时,也包括热对流误差。温度差△T1超过80k时,方法B的有效性不能确认。

将试件适当地安装在试验室内,保护好以避免阳光和缝隙中风的外来影响,使其为规定的负载条件,置于室温内。达到温度稳定时,测定最高温度点的温度或者试件较大比较复杂时,测定几个代表点的温度。记录各点温度的上升△T1。

如果△T1不足25k,试验按29.1.1进行。

如果△T1超过25k,按规定的试验温度进行修正,按附录A确定修正温度。

试件和槽达到室温的状态下,将试件放入槽内,然后,接通电源或施加产品标准规定的电气负载。使槽冷却。槽内的温度变化率以5min内的平均值表示每

min不超过1k。在室温下,调节槽内的最终温度,使试件表面测定点的温度达到上述稳定值T S,在试验保持该温度。试验应按29.1.1.4~29.1.1.7进行。方法B 的概要在附录C示出,其流程图在附录E示出。

备注这些试验在技术上作为合理的试验方法予以推荐。

但是,在进行试验时,必须考虑下列各项。

(a)试验槽内的风速必须能自由变化,但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试验槽,其风速不能自由调整。

(b)试件表面温度的测定,对于超小型发热部件,测定起来很困难,而且这种部件大量放在同一槽内进行试验时更为复杂。

(c)以修正温度后为基准来控制试验槽内温度,用一般市场上销售的试验槽有困难。但是,(a)也包括在内,通过对槽内进行一部分改造和增加温度检测器也可能满足要求。

(d)上述的(a)、(c)由于槽内的改造等,而且(b)由于测定操作的复杂化,使试验工时增加,试验费用的总和必然比以前多,在经济性方面就成了问题。但是,在新产品开发时,在温度特性确认和型式认证试验要求时,最好进行这些试验。

(e)不进行试验表面温度测定的试验,适用于虽然进行强制空气循环,但仅使槽内保持规定温度的试验。

本试验方法,使用进行一般的强制空气循环的试验槽,按29.1.1进行试验。

29.2 有冷却装置的试件试件的冷却介质的特征,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冷却介质为空气时,不得被油污染,另外,为不因湿气而出现问题,最好进行充分的干燥。

29.2.1 冷却装置与槽分离时这种形式的试件具有机内冷却机械或冷却介质从外部供给源引入,冷却介质的流入和返回路径与槽分离的冷却机构。

这些试件,也可以按29.1.1或29.1.2的方法A进行试验。

29.2.2 冷却装置与槽不分离时

(a)清洁的冷风从外部供给源导入,试件冷却后,在槽内放出时的试件,按9.1.1或29.1.2的方法A进行试验就可以。

(b)清洁的冷风从槽内的供给源导入,完成冷却功能后,再返回到槽内的试件,按29.1.1或29.1.2的方法A进行试验就可以,但是,测定导入到试件上的空气温度,必须在产品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30. 中间测定中间测定,应按第1节8.的规定进行。

31. 后处理后处理,应按第1节9.的规定进行。

32. 最终测定最终测定,应按第1节10.的规定进行。

33. 在产品标准中规定下列各项。

a)前处理……………………………………………………………………………27.

b)初始测定…………………………………………………………………………28.

c)安装或支持………………………………………………………………………25.2

d)含冷却装置的试件在试验中的状态(必要时)………………………………29.2

e)严格程度、温度和试验时间 (26)

f)试验中的测定和(或负载)(必要时)………………………………29.1.1.3及30

g) 与标准状态不同的后处理(必要时) (31)

h)最终测定 (32)

i)试验中试件未达到温度稳定时的必要事项(必要时) (23)

参考为易于理解,必要时可带附注。

附录A 对周围温度的修正计算图

例:问在20℃的自由空间状态,一定发热量的对象物达到70

℃的表面温度。

在40℃的自由空间状态,发出同样热量时,其表面温度是多少?

答从刻度T a上的+20℃点,向刻度T S+70℃的点引直线,与交点轴的交点标上记号。然后,从刻度T a上的-40℃点,通过支点轴的交点引直线,在刻度TS 上的新交点的读数约为+23℃,该点即为所求的表面温度。

参考为得到上述例题的答案,在计算图表上画出直线以易于理解。

附录B 用试验Ad的方法A

进行强制空气循环时的温度说明图

第一阶段使试件成负载状态

停止槽内强制空气循环

在不进行冷却状态下测定试件的温度

试件的温度第二阶段使试件成负载状态

不进行冷却时槽内进行强制空气循环

的周围温度在不进行冷却状态下,测定

试件的温度

△T1-△T1′必须小。

试件的温度第三阶段使试件成负载状态

槽内进行强制空气循环

规定的试验温度在冷却状态下的试验。

=槽内温度监控规定的试验周围温度。

附录C 用试验Ad的方法B

进行强制空气循环时的温度说明图

试件的温度

第一阶段使试件成负载状态

不进行强制空气循环,

在试验室内测定试件的温度

试件的温度第二阶段使试件成负载状态

槽内温度进行强制空气循环,在槽内

规定的试验温度监控试件的温度

(△T2最好很小,试验槽内的温度),

按JIS C 0010的4.的定义测定。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第六阶段

第七阶段

第八阶段

第九阶段

结束

试验Ad(29.1.2)方法B的试验程度流程图

结束

电气经典20个电路图

电气工程师的好东东 工程师应该掌握的20个模拟电路对模拟电路的掌握分为三个层次。 初级层次是熟练记住这二十个电路,清楚这二十个电路的作用。只要是电子爱好者,只要是学习自动化、电子等电控类专业的人士都应该且能够记住这二十个基本模拟电路。 中级层次是能分析这二十个电路中的关键元器件的作用,每个元器件出现故障时电路的功能受到什么影响,测量时参数的变化规律,掌握对故障元器件的处理方法;定性分析电路信号的流向,相位变化;定性分析信号波形的变化过程;定性了解电路输入输出阻抗的大小,信号与阻抗的关系。有了这些电路知识,您极有可能成长为电子产品和工业控制设备的出色的维修维护技师。 高级层次是能定量计算这二十个电路的输入输出阻抗、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比值、电路中信号电流或电压与电路参数的关系、电路中信号的幅度与频率关系特性、相位与频率关系特性、电路中元器件参数的选择等。达到高级层次后,只要您愿意,受人尊敬的高薪职业--电子产品和工业控制设备的开发设计工程师将是您的首选职业。 一、桥式整流电路 1、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2、桥式整流电流流向过程: 输入输出波形: 3、计算:Vo, Io,二极管反向电压。 二、电源滤波器 1、电源滤波的过程分析: 波形形成过程: 2、计算:滤波电容的容量和耐压值选择。 三、信号滤波器 1、信号滤波器的作用:

与电源滤波器的区别和相同点: 2、LC串联和并联电路的阻抗计算,幅频关系和相频关系曲线。 3、画出通频带曲线。 计算谐振频率。 一、微分和积分电路

1、电路的作用,与滤波器的区别和相同点。 2、微分和积分电路电压变化过程分析,画出电压变化波形图。 3、计算:时间常数,电压变化方程,电阻和电容参数的选择。 二、共射极放大电路 1、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各极电流关系、特性曲线、放大条件。 2、元器件的作用、电路的用途、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的信号电压相位关系、交流和直流等效电路图。 3、静态工作点的计算、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三、分压偏置式共射极放大电路

如何看电气原理图-电工常用

作为刚开始从事电工要知道的事 作为刚刚从事电工工作的人,总是会觉得这也难,那也难,这是正常的。要从哪入手,是每个电工都要经历的,我在此介绍我从事电工工作及我所带的电工工作情况,谨供参考。 1、要熟悉电工符号,明白电工的基本线图(自锁、互锁、正/反转、星/三角等基础线路) 2、要熟悉电工元气件(接触器、继电器、按钮、空开、限位等)构造的原理,要进行实物拆装,加深对其的了解 3、在有条件下,进行基本线路的接线安装,合理地布线,从中明白线路是如何由实际的元件组成,有利于以后对电气的维修。 4、结合工作单位的电气设备进行相对应的分析,一般的线路都是由这些基本线路组合成的。 5、要学一些电子电气知识 6、在熟悉了以上知识后,可以慢慢加深,再去学习变频器的使用,PLC的应用。 7、熟悉电脑的使用,在很多场所,电气自动控制中用到工控机进行跟踪监测、数据分析等 如何看电气原理图 作为从事电工工作的人员是应该看懂电气原理图的,其实,电工线路图就是应该看作与我们小的时候玩的积木一样,都是由一件件相关联的电气设备元件组成的。 1、常用的有自锁、互锁、正/反转、星/三角、串自耦变压器、串电阻等,在条件允许下,尽可能用实物进行安装、调试。加强对线路的了解,有时间最好对线路进行分析、改进。 2、一般设备中用到的元件种类不是很多,在了解了元件的功能后,可以根据元件的特点进行对线路的完善。 从主回路可以分析出该线路是做啥用的: 1、自锁一般就一个接触器; 2、互锁就采用二个及二个以上的接触器; 3、正/反转采用二个,同时,在接触器上有调线的,也就是其中二相有对换的; 4、星/三角一般都采用三个接触器,其中有一个接触器一侧短接的是星形接法的接触器,另外一个有头尾相接的是三角形接触器; 5、串自耦变压器是用三个接触器的,在线路上有一个自耦变压器的; 6、串电阻器是有多个接触器的,一般有二个以上,线路中有电阻器串接于转中的比较多,常见于起动设备。 要想记住电气原理图,不是对图死记硬背,应该要灵活去琢磨其中的原理,才会事半功倍。就与我们小时候玩积木一样,记住相关的元件就可以了解电气原理图了。 控制线路要从简单的开始,再慢慢加深,日久成多。 电气原理图的一般规律 电气原理图是用来表明设备电气的工作原理及各电器元件的作用,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表示方式。运用电气原理图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分析电气线路,排除机床电路故障是十分有益的。电气原理图一般由主电路、控制电路、保护、配电电路等几部分组成。画电气原理图的一般规律如下: (内容较多,简单的说几句) 1、画主电路绘制主电路时,应依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用粗实线画出主要控制、保护等用电设备,如断路器、熔断器、变频器、热继电器、电动机等,并依次标明相关的文字符号; 2、画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一般是由开关、按钮、信号指示、接触器、继电器的线圈和各种辅助触点构成,无论简单或复杂的控制电路,一般均是由各种典型电路(如延时电路、联锁电

电气控制电路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这里重点介绍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目的是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应根据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清晰的原则,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形式绘制。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布置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器元件的实际大小。 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控制电路)两部分。 A主电路是电气控制线路中大电流通过的部分,包括从电源到电机之间相连的电器元件;一般由组合开关、主熔断器、接触器主触点、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和电动机等组成。 B辅助电路是控制线路中除主电路以外的电路,其流过的电流比较小和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和保护电路。其中控制电路是由按钮、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及辅助触点、热继电器触点、保护电器触点等组成。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原则安排。主电路安排在图面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安排在图面右侧或下方。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 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统一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如两个接触器,可用KMI、KMZ 文字符号区别。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有电联系时,在导线交点处画实心圆点。根据图面布置需要,可以将图形符号旋转绘制,一般逆时针方向旋转90o,但文字符号不可倒置。 图面区域的划分 图纸上方的1、2、3…等数字是图区的编号,它是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从而避免遗漏设置的。图区编号也可设置在图的下方。 图区编号下方的的文字表明它对应的下方元件或电路的功能,使读者能清楚地知道某个元件或某部分电路的功能,以利于理解全部电路的工作原理。 符号位置的索引 q 符号位置的索引用图号、负次和图区编号的组合索引法,索引代号的组成如下: q 图号是指当某设备的电气原理图按功能多册装订时,每册的编号,一般用数字表示。

电气原理图及电子电路

电气原理图及接线图识读方法VS画图技巧2016-11-11 07:30 识图方法 电气图纸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电力电气图,它主要是表 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如电网电气图、电厂电气控制图等。 另一类为电子电气图,它主要表述电子信息的传递、处理;如 电视机电气原理图。本文主要谈电力电气图的识读。 电力电气图分一次回路图、二次回路图。一次回路图表示一次电气 设备(主设备)连接顺序。一次电气设备主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 断路器、电动机、电抗器、电力电缆、电力母线、输电线等。 为对一次设备及其电路进行控制、测量、保护而设计安装的各类 电气设备,如测量仪表、控制开关、继电器、信号装置、自动装置 等称二次设备。表示二次设备之间连接顺序的电气图称二次回路 图。 一、电气图的种类 电气图主要有系统原理图、电路原理图、安装接线图。 1.系统原理图(方框图) 用较简单的符号或带有文字的方框,简单明了地表示电路系统的最 基本结构和组成,直观表述电路中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和主要特征 及相互间关系。 2.电路原理图 电路原理图又分为集中式、展开式两种。集中式电路图中各元器件 等均以整体形式集中画出,说明元件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识读 时需清楚了解图中继电器相关线圈、触点属于什么回路,在什么情 况下动作,动作后各相关部分触点发生什么样变化。 展开式电路图在表明各元件、继电器动作原理、动作顺序方面, 较集中式电路图有其独特的优点。展开式电路图按元件的线圈、触 点划分为各自独立的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直流信号等回路.凡属 于同一元件或继电器的电流、电压线圈及触点采用相同的文字。展

开式电路图中对每个独立回路,交流按U、V、W相序;直流按继电器动作顺序依次排列。识读展开式电路图时,对照每一回路右侧的文字说明,先交流后直流,由上而下,由左至右逐行识读。集中式、展开式电路图互相补充、互相对照来识读更易理解。 3.安装接线图 安装接线图是以电路原理为依据绘制而成,是现场维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安装图中各元件图形、位置及相互间连接关系与元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安装位置及实际连接关系相一致。图中连接关系采用相对标号法来表示。 二、识读电气图须知 1.学习掌握一定的电子、电工技术基本知识,了解各类电气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并清楚有关触点动作前后状态的变化关系。 2.对常用常见的典型电路,如过流、欠压、过负荷、控制、信号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动作顺序有一定的了解。 3.熟悉国家统一规定的电力设备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数字符号、回路编号规定通则及相关的国标。了解常见常用的外围电气图形符号、文字符号、数字符号、回路编号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通用符号和物理量符号(相关资料附后)。 4.了解绘制二次回路图的基本方法。电气图中一次回路用粗实线,二次回路用细实线画出。一次回路画在图纸左侧,二次回路画在图纸右侧。由上而下先画交流回路,再画直流回路。同一电器中不同部分(如线圈、触点)不画在一起时用同一文字符号标注。对接在不同回路中的相同电器,在相同文字符号后面标注数字来区别。 5.电路中开关、触点位置均在"平常状态"绘制。所谓"平常状态"是指开关、继电器线圈在没有电流通过及无任何外力作用时触点的状态。通常说的动合、动断触点都指开关电器在线圈无电、无外力作用时它们是断开或闭合的,一旦通电或有外力作用时触点状态随之改变。 三、识读电气图方法 1.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操作手册,了解设备动作方式、顺序,有关设备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各类整流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桥式整流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介绍 桥式整流电路如图1所示,图(a)、(b)、(c)是桥式整流电路的三种不同画法。由电源变压器、四只整流二极管D1~4 和负载电阻RL组成。四只整流二极管接成电桥形式,故称桥式整流。 图1 桥式整流电路图 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

在u2的正半周,D1、D3导通,D2、D4截止,电流由TR次级上端经D1→ RL →D3回到TR 次级下端,在负载RL上得到一半波整流电压。 在u2的负半周,D1、D3截止,D2、D4导通,电流由Tr次级的下端经D2→ RL →D4 回到Tr次级上端,在负载RL 上得到另一半波整流电压。 这样就在负载RL上得到一个与全波整流相同的电压波形,其电流的计算与全波整流相同,即 UL = 0.9U2 IL = 0.9U2/RL 流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 ID = IL/2 = 0.45 U2/RL 每个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 什么叫硅桥,什么叫桥堆 目前,小功率桥式整流电路的四只整流二极管,被接成桥路后封装成一个整流器件,称"硅桥"或"桥堆",使用方便,整流电路也常简化为图Z图1(c)的形式。桥式整流电路克服了全波整流电路要求变压器次级有中心抽头和二极管承受反压大的缺点,但多用了两只二极管。在半导体器件发展快,成本较低的今天,此缺点并不突出,因而桥式整流电路在实际中应用较为广泛。 二极管整流电路原理与分析 半波整流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实际上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

当输入电压处于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时,二极管导通,输出电压v o=v i-v d。当输入电压处于交 流电压的负半周时,二极管截止,输出电压v o=0。半波整流电路输入和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图所 示。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 对于使用直流电源的电动机等功率型的电气设备,半波整流输出的脉动电压就足够了。但对于电子电路,这种电压则不能直接作为半导体器件的电源,还必须经过平滑(滤波)处理。平滑处理电路实际上就是在半波整流的输出端接一个电容,在交流电压正半周时,交流电源在通过二极管向负载提供电源的同时对电容充电,在交流电压负半周时,电容通过负载电阻放电。 电容输出的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仿真演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半波整流电路的基本特点如下: (1)半波整流输出的是一个直流脉动电压。 (2)半波整流电路的交流利用率为50%。 (3)电容输出半波整流电路中,二极管承担最大反向电压为2倍交流峰值电压(电容输出 时电压叠加)。 (3)实际电路中,半波整流电路二极管和电容的选择必须满足负载对电流的要求。

电气电路图上所有的标注的字母

电气电路图上所有的标注的字母 字母标注的意思: AAT 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AC 交流电 DC 直流电 FU 熔断器 G 发电机 M 电动机 HG 绿灯 HR 红灯 HW 白灯 HP 光字牌 K 继电器 KA(NZ) 电流继电器(负序零序) KD 差动继电器 KF 闪光继电器 KH 热继电器 KM 中间继电器 KOF 出口中间继电器 KS 信号继电器 KT 时间继电器 KV(NZ) 电压继电器(负序零序) KP 极化继电器 KR 干簧继电器 KI 阻抗继电器 KW(NZ) 功率方向继电器(负序零序) KM 接触器 KA 瞬时继电器;瞬时有或无继电器;交流继电器 KV电压继电器 L 线路 QF 断路器 QS 隔离开关 T 变压器 TA 电流互感器 TV 电压互感器 W 直流母线 YC 合闸线圈

YT 跳闸线圈 PQS 有功无功视在功率 EUI 电动势电压电流 SE 实验按钮 SR 复归按钮 f 频率 Q——电路的开关器件 FU——熔断器 FR——热继电器 KM——接触器 KA——1、瞬时接触继电器2、瞬时有或无继电器3、交流继电器KT——延时有或无继电器 SB——按钮开关Q——电路的开关器件 FU——熔断器 KM——接触器 KA——1、瞬时接触继电器2、瞬时有或无继电器3、交流继电器KT——延时有或无继电器 SB——按钮开关 SA 转换开关 电流表PA 电压表PV 有功电度表PJ 无功电度表PJR 频率表PF 相位表PPA 最大需量表(负荷监控仪) PM 功率因数表PPF 有功功率表PW 无功功率表PR 无功电流表PAR 声信号HA 光信号HS 指示灯HL 红色灯HR 绿色灯HG 黄色灯HY 蓝色灯HB 白色灯HW

电气原理图 电器布置图 电器安装布线图

电气控制电路基础 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这里重点介绍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目的是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应根据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清晰的原则,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形式绘制。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布置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器元件的实际大小。 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控制电路)两部分。 主电路是电气控制线路中大电流通过的部分,包括从电源到电机之间相连的电器元件;一般由组合开关、主熔断器、接触器主触点、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和电动机等组成。 辅助电路是控制线路中除主电路以外的电路,其流过的电流比较小和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和保护电路。其中控制电路是由按钮、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及辅助触点、热继电器触点、保护电器触点等组成。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原则安排。主电路安排在图面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安排在图面右侧或下方。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 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统一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如两个接触器,可用KMI、KMZ文字符号区别。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有电联系时,在导线交点处画实心圆点。根据图面布置需要,可以将图形符号旋转绘制,一般逆时针方向旋转90o,但文字符号不可倒置。 图面区域的划分 图纸上方的1、2、3…等数字是图区的编号,它是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从而避免遗漏设置的。图区编号也可设置在图的下方。 图区编号下方的的文字表明它对应的下方元件或电路的功能,使读者能清楚地知道某个元件或某部分电路的功能,以利于理解全部电路的工作原理。 符号位置的索引 q 符号位置的索引用图号、负次和图区编号的组合索引法,索引代号的组成如下: q 图号是指当某设备的电气原理图按功能多册装订时,每册的编号,一般

电气原理图知识

1. 电气系统图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 答: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电气安装接线图。 电气原理图:根据控制线图工作原理绘制,具有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主要用于研究和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电气布置安装图:主要用来表明各种电气设备在机械设备上和电气控制柜中的实际安装位置,为机械电气在控制设备的制造、安装、维护、维修提供必要的资料。 电气安装接线图:是为了进行装置、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布线提供各个安装接线图项目之间电气连接的详细信息,包括连接关系,线缆种类和敷设线路。 2.电气原理图中电QS、FU、KM、KA、KT、KS、FR、SB、SQ分别代表什么电气元件的文字符号? 答:QS 刀开关、FU 熔断器、KM 接触器、KA 中间继电器、KT 时间继电器、KS 速度继电器、FR 热继电器、SB 按钮、SQ 行程开关。 3.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技术数据如何标注? 答:(1)电气元件明细表:元器件名称、符号、功能、型号、数量等 (2)用小号字体注在其电气原理图中的图形符号旁边。 4.什么是失电压、欠电压保护?采用什么电器元件来实现失电压,欠电压保护? 答:由接触器本身的电磁机构来实现,当电源电压严重过低或失压时,接触器的衔铁自行释放,电动机失电而停机。 接触器 5.点动、长动在控制电路上的区别是什么?试用按钮、转换开关、中间继电器、接触器等电器,分别设计出既能长动又能点动的控制线路。 答:点动与长动在电气控制上的区别是:点动按钮两端没有并接接触器的常开触电;长动按钮两端并接接触器的常开触电。 6.在电动机可逆运行的控制线路中,为什么必须采用联锁环节控制?有的控制电路已采用了机械联锁,为什么还要采用电气联锁?若两种触头接错,线路会产生什么现象? 答:(1)联锁控制是在控制线路中一条支路通电时保证另一条支路断电。 (2)双重互锁,此种控制线路工作可靠性高,操作方便,为电力拖动系统所常用。电气互锁控制过程为从一个运行状态到另一个运行状态必须经过停止既“正-停-反”。双重互锁从一个运行状态到另一个运行状态可以直接切换既“正-反-停”。 8.什么叫直接启动?直接启动有何优缺点?在什么条件下可允许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 答:所谓的直接启动把电源电压直接加到电动机的接线端,这种控制线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仅适合于实践电动机不频繁启动,不可实现远距离的自动控制。 满足此式可以直接启动,否则不允许。在一般情况下,7.5KW以下电动机可以直接启动。 9.什么叫减压启动?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及适用场合? 答:所谓减压起动是指利用起动设备将电压适当降低后加到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上进行起动,待电动机起动运转后,再使其电压恢复到额定值正常运行。 减压起动方法有四种: (1)定子绕组中串接电阻降压起动 (2)Y/△减压起动 (3)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 (4)延边三角形减压起动。

【史上最全】—电气原理图、接线图识读方法及画图技巧

【史上最全】—电气原理图、接线图识读方法及画图技巧 电气图纸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电力电气图,它主要是表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如电网电气图、电厂电气控制图等。另一类为电子电气图,它主要表述电子信息的传递、处理;如电视机电气原理图。本文主要谈电力电气图的识读。 电力电气图分一次回路图、二次回路图。一次回路图表示一次电气设备(主设备)连接顺序。一次电气设备主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电动机、电抗器、电力电缆、电力母线、输电线等。 为对一次设备及其电路进行控制、测量、保护而设计安装的各类电气设备,如测量仪表、控制开关、继电器、信号装置、自动装置等称二次设备。表示二次设备之间连接顺序的电气图称二次回路图。 电气图主要有系统原理图、电路原理图、安装接线图。 1.系统原理图(方框图) 用较简单的符号或带有文字的方框,简单明了地表示电路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和组成,直观表述电路中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和主要特征及相互间关系。 2.电路原理图 电路原理图又分为集中式、展开式两种。集中式电路图中各元器件等均以整体形式集中画出,说明元件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识读时需清楚了解图中继电器相关线圈、触点属于什么回路,在什么情况下动作,动作后各相关部分触点发生什么样变化。 展开式电路图在表明各元件、继电器动作原理、动作顺序方面,较集中式电路图有其独特的优点。展开式电路图按元件的线圈、触点划分为各自独立的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直流信号等回路.凡属于同一元件或继电器的电流、电压线圈及触点采用相同的文字。展开式电路图中对每个独立回路,交流按U、V、W相序;

直流按继电器动作顺序依次排列。识读展开式电路图时,对照每一回路右侧的文字说明,先交流后直流,由上而下,由左至右逐行识读。集中式、展开式电路图互相补充、互相对照来识读更易理解。 3.安装接线图 安装接线图是以电路原理为依据绘制而成,是现场维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安装图中各元件图形、位置及相互间连接关系与元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安装位置及实际连接关系相一致。图中连接关系采用相对标号法来表示。 1.学习掌握一定的电子、电工技术基本知识,了解各类电气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并清楚有关触点动作前后状态的变化关系。 2.对常用常见的典型电路,如过流、欠压、过负荷、控制、信号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动作顺序有一定的了解。 3.熟悉国家统一规定的电力设备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数字符号、回路编号规定通则及相关的国标。了解常见常用的外围电气图形符号、文字符号、数字符号、回路编号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通用符号和物理量符号(相关资料附后)。 4.了解绘制二次回路图的基本方法。电气图中一次回路用粗实线,二次回路用细实线画出。一次回路画在图纸左侧,二次回路画在图纸右侧。由上而下先画交流回路,再画直流回路。同一电器中不同部分(如线圈、触点)不画在一起时用同一文字符号标注。对接在不同回路中的相同电器,在相同文字符号后面标注数字来区别。 5.电路中开关、触点位置均在"平常状态"绘制。所谓"平常状态"是指开关、继电器线圈在没有电流通过及无任何外力作用时触点的状态。通常说的动合、动断触点都指开关电器在线圈无电、无外力作用时它们是断开或闭合的,一旦通电或有外力作用时触点状态随之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