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分析

精准扶贫,得狠拔治理上的“穷根”

(提出问题)在第二个国家“扶贫日”临近之时,扶贫“失准”却成为近期热议话题。国家审计署公告显示,广西马山县有3119人不符合扶贫建档立卡标准,其中343人属于财政供养人员,2454人还购买了2645辆汽车。(问题现象)对此,国务院扶贫办表示,不论是谁,只要侵害了最困难老百姓的救命钱,“绝不会放过”。

(阐释问题:原因与后果)总有一些个人,把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视作“唐僧肉”,不仅是马山,扶贫资金被层层克扣挪用、扶贫对象弄虚造假等问题在许多地方都有存在。不管是扶贫不上心、工作存纰漏造成的,还是故意违规违纪、假公济私所致,都是把救命钱变成不义财,造成地方“争贫困”、群众“装贫困”的怪象。这种“利益共同体”一旦形成,不仅脱贫难上加难,而且颠覆了扶贫的本意。

过去贫困群众体量大、分布集中,建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如今6亿人先后脱贫,贫困人口剩下7000多万,再搞撒胡椒面式的扶贫,只会是“手榴弹炸跳蚤”,费力不讨好(比喻)在扶贫对象确定上,如果筛选不公、审核不细、把关不严,难免出现扶助失准、冒领偷领等问题,造成政策资源“跑冒滴漏”。

(提出论点)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也系于精准。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地精准脱贫,需要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从“千篇一律”转向“个性化定制”。7000万贫困人口分布在哪、为何贫困、怎么帮扶,确实工作量极大。非严谨细致不足以求公平,非实事求是不足以树公信,能不能真真实实把情况摸清楚,原原本本把政策落实好,关乎国家精准扶贫的整体战略部署。(精准扶贫的重要性)

(议论第二个分论点:拔穷根)扶贫工作不仅是帮助困难群众拔掉穷根,也需要拔掉基层治理中的“穷根”。比如,不开展养殖培训,不建好销售渠道,把“扶贫羊”送到老乡手中转身就走,第二天就难保不被贫困群众吃了;再比如,见到扶贫款就想方设法“制造资格”分杯羹,遇到扶贫难题就无人问津,好政策怎么有好效果?(问题)精准扶贫,本身就是一件高度复杂,需要创造性的工作。不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怎么能走出光输血不造血的困局?

扶贫工程也是一项基层治理现代化工程。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责任是否清晰、认识是否到位、作风是否扎实、方法是否得当,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扶贫的成效,影响着政府的形象。正因此,不仅要帮助干部摆脱“思想贫困”“作风贫困”,还需要帮助基层摆脱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的贫困。当前,这样的“扶贫”同样迫切(贫的另类含义)。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确保中央政策目标不落空,各类资金用在刀刃上,就必须依靠大刀阔斧的制度变革为落实不力、裁断不公等中梗阻问题兜底。财政转移资金管理机制、基层干部考核机制、干部驻村帮扶机制,以及政务公开、公众参与机制等等,都有必要进入改革视野。(如何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扶贫时曾指出,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要作为一件实事摆在那里,哪怕一次改造量少点,但做一件是一件让人看了确实觉得党和政府办得好”。此中深意值得认真思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能否在精准扶贫和基层治理上再创一个“中国样板”,牵动世人目光。

秸秆禁烧,少一些“城市思维”

(提出问题)秋意渐浓,忧虑空气质量的时间窗口又开启了。(开头好)据环保部18日通报,近两

周在20个省份共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点862个,比去年同期增长6.68%。这一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数据,反映出严峻的污染防控形势,也让秸秆焚烧问题再度进入公共议程。

秸秆焚烧绝非新话题。无论政府机构、专业人士,还是媒体、公众,对其危害性以及治理难度,都已有较为清晰的认知。近年来,“禁烧令”的执行与督查越发严格,农民私烧秸秆会被罚款甚至拘留。秋收时节,一些基层干部在田埂上安营扎寨,昼夜严防死守。另一方面,国家围绕税收、补贴、电价等陆续出台优惠措施,各级财政不断增加投入,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问题:治理不见成效)

“堵”“疏”结合,为何依然难阻农民点一把火?

(分析问题:剖析原因)说到底,还是个“利”字。过去,作为重要燃料,农作物秸秆是舍不得扔的宝贝。如今,农村逐步“电气化”,秸秆失去用武之地,从资源变身“垃圾”。“付之一炬”,既省力也能提升土壤肥力,可谓最便捷、利益最大化的处理方式。

站在农民兄弟的角度现实中的不少政策支持、优惠措施、先进技术更多还只是“看上去很美”。在农村劳动力净流出、农村逐步空心化的当下,种地不易,净收益本身就不高,如果一亩地还得额外花费成本去履行环保责任,确乎难以接受。难怪,当有干部发出“为什么一亩补贴20元你还烧”的疑问时,农民的回答令人深思:“我再给你20元,你把秸秆给我运出去行吗?”

(解决问题:破解办法及依据)有研究表明,秸秆焚烧对雾霾的“贡献率”约4%,在特定时段,大规模集中焚烧秸秆是生成雾霾的重要因素。同在一片蓝天下,城市居民渴望清洁空气,因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亟待治理。但同时,农村群众也需要生存和发展,他们的利益也应得到重视。然而,目前处理秸秆的实际成本,很大一部分还是要由农民自己去承担。)因此,破解秸秆禁烧难题,理应带入这样的城乡二元语境。

(破解办法及依据)“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焚烧秸秆问题是在发展中出现的,解决它,也应将其置于农村现代化的宏阔视野中,需要保有过程意识,不能延用“城市思维”“工业思维,否则便不公平。比方说,城市人丢垃圾只需要找到垃圾桶就可以,因为背后有着庞大而成熟的垃圾运输、分拣、处理系统在支撑。但当农村人处理秸秆时,类似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却存在短板。

(解决办法)从这个意义出发,治理焚烧秸秆是一项系统工程。“一禁了之”无法治本,必须正视利益差别。多从技术、补贴上做文章,有步骤地培育农民的现代意识,是不是比强制命令更有效?如果秸秆焚烧一时难以禁绝,结合天气情况有组织地分批焚烧,是不是可以暂时缓解雾霾之困?真正理解农民群众的现实困难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加以解决,才是破解秸秆禁烧窘境的正确之道。

小小秸秆,映照着大问题。古人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今天,随着社会利益主体日渐多元,有些做法,在“利民”与“厉民”之间,已经难言泾渭分明。正因此,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不论看起来多小,都是对治理智慧与能力的检验。

“奇葩证明”如何才能绝迹

(提出问题)“活生生的人在你们面前,还要派出所开具健在的证明,有必要吗?”“老百姓买房也要无犯罪前科证明,难道有犯罪前科的就不可以买房吗?”“一个小证件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吧!”……近日,不少地方派出所的集中“吐槽”,让“奇葩证明”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分析问题:就事论事)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传统“熟人社会”相比,现代社会里,流动性较强,人与人之间相对陌生。面对这样一个“风险社会”,一些证明,合理也必需。然而,搬家要“证明

家中物品不是偷来的”,教师资格认定需要开具“无犯罪证明的证明”,开商铺要办“不扰民证明”,这样的证明,或是“不仅不必要还没法办”,或是“虽有一定必要性却不好办”。对于前者,群众还能通过“公章长征”的方式解决;对于后者,老百姓就只能“干瞪眼”了。也正因此,才会有人调侃,假如把这些“奇葩证明”故事搜集起来,就是一部现代版的《笑林广记》。

(分析问题:剖析原因)客观上讲,“奇葩证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政府手上的审批事项依然较多。比如,按照规定,开商铺办理营业执照,的确需要“不扰民证明”;进行教师资格认定,也的确要有“无犯罪证明”。另一方面则在于,政府部门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壁垒。信息互不共享,各部门就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彼此之间只有通过纸质的证明,才能验证事实的真实性。而在各地,这些部门又相对分散,于是,群众只能“来回跑”。一项调查表明,在过去的一年,百姓办一个手续,有近13%的人跑了10趟以上,而3趟以下就办完的,不到1/3。

(解决问题:硬件)信息多跑路,群众就能少跑腿。让“奇葩证明”成为过去,除了要厘清哪些审批权力是政府该保留的,哪些该砍掉,更要在行政管理上“合并同类项”,用信息化的手段连接“信息孤岛”。比如,为何不考虑合并办事窗口,实现“一站式办公”,让群众即使要盖章,也少跑几段路?是否可以建立信息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共享,实现“一证行天下,一网查所有”?再比如,能否逐步建立起居民信用体系,强化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为“奇葩证明”的减少奠定社会基础?

(解决问题:软件)当然,即使“硬件”跟上了,“软件”跟不上,也不行。政府施政要义,在于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中央一再要求简政放权,为啥还卡着一些审批事项不放?简单就能判定的事实,为啥还要让群众“跑断腿”?无敬民之心,则无便民之行。说到底,“奇葩证明”的出现,根子还是在理念上。因此,让“奇葩证明”绝迹,根本还是要做到人性化的服务,尤其是政府在设定审批事项、设计办事流程时,要从人性的常识出发,不是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管制思维行事。在权力做“减法”之外,在服务意识上做“加法”,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才能真正减少令人哭笑不得的证明,让老百姓少一些“证无可证”的无奈。

有这么一首小诗:“我问土,土与土如何相处?我们相互抬高。我问水,水与水如何相处?我们互相充盈。我问草,草与草如何相处?我们编织在一起筑成天际。我问人,人与人如何相处?”其实,杜绝“奇葩证明”的背后,是如何让政府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融洽,这在本质上也是一个人与人如何相处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诗人的发问,值得每一位从政者深思

简政放权要用好辩证法(论点)

云南、江西、山东等多省份近期相继推出简政放权新政。此前于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连讲三个故事,一个是至今仍是网络热议话题的“证明你妈是你妈”,一个是全国劳模在报送材料阶段被要求盖8个章,还有一个是台商产品被“山寨”,找政府没人解决。(背景:现状问题,简政放权的必要性)毋庸讳言,简政放权改革仍待深化,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共识。

当前简政放权的改革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改革的数量颇为可观,另一方面,改革的质量仍待提高;一方面,群众热切关注的某些行政审批事项仍需进一步放开,另一方面,市场健康发展所需要的监管还不够到位。(背景:现状问题,简政放权的必要性)这些都提醒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必须用辩证的思维去发现、认识和解决更为复杂的深层次问题(阐明论点)。

简政放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成功与否,科学的方法论颇为关键。(理论根据)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成就巨大的辉煌,关键就在于对唯物辩证法的深刻认识和科学运用。在过往的改革中,正是

因为基本上做到了对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度等一系列辩证关系的统筹协调,才得以避免陷入“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用过去改革的成功经验证明论点)简政放权需要认清“收”和“放”的辩证关系。(解决问题:如何运用辩证法?分论点一)一方面,放权是大势所趋,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够一“放”了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团审议时强调,行政审批改革既要放也要接,“自由落体”不行,该管的事没人管了不行。(如何放)另一方面,“收”有“收”的逻辑。基层大量开展的一站式服务改革,很多就同时包括上级政府权力的下放和下级部门权力的上收。对一些基层无力承担的行政服务,通过流程统筹和资源整合适当上收,是实现服务优化的道路之一(如何收)。

“收”“放”关系的本质,反映的是“权”与“责”的辩证关系。(解决问题:如何运用辩证法?分论点二)权力的另一面是责任,放权难,卸责易。简政放权改革最易跑偏之处,无不是因为推责揽权之故。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甚至有人鱼目混珠,以放权之名,行推脱逃避责任之实。(问题一)简政放权改革重在减免事前审批,其意在使政府从“运动员”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但是,政府不能就此“退赛”,而应强化事中和事后的监管责任,承担起“裁判”的角色。(问题二)因此,落实放权应与落实监管责任两者齐头并进,既防止放不到位,又防止监管真空。

事实上,不能正确把握权力与责任的辩证关系,往往恰好是权力滥用的重要原因。简政放权的进一步深化,正是需要通过改革的顶层设计,以权责对等原则,通过对诸多行政事项进行源头清理和流程再造,最终实现各级政府的权责匹配。权责匹配,既是善治的前提,亦是善治的当然之义。

简政放权不能成为“自由落体”

在参加全国两会广西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指出,简政放权既要放也要接,“自由落体”不行,该管的事没人管了不行。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简政放权与“放管结合”并列,强调“对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要接得住、管得好”。(引讲话,证观点)

领导人的谆谆告诫并非无的放矢。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职以来,在打击腐败、简政放权等问题上动了真格。大批贪官落马,诸多权力下放。(背景:领导人的行动阐明简政放权势在必行)但在个别地方也出现了借简政放权之名、行懒政惰政之实的情况。甚至有抱怨说,以前是拿钱办事,现在钱不敢拿,事也不给办,当“甩手掌柜”(现状问题)。

简政放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取消一些审批事项,二是下放一些审批权。(分析问题:其实是解释词语内容含义)前者的逻辑是,那些成本和收益完全或主要由微观决策主体来担当的事情,或者叫没有“外部性”的事情,应当由企业和市场来决定。而对那些收益主要由自己获得、成本却容易由社会来承担的事情,则需要严格审批,以避免为个体利益不断扩大产出,造成社会总的损失大于其创造的价值。比如,一些排污企业的老板自己赚得盆满钵圆,却让山河为之变色。核算下来,治污成本远高于企业对税收、就业和增长的贡献。类似的审批就不能取消了之。(分析内容一)下放审批权,并不等于撒手不管,而是要研究探索建一种动态监管机制,转变管理方式;对基层政府或部门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努力提高“接得住、管得好”的能力。(分析内容二)避免简政放权成为“自由落体”,(解决问题:如何避免)需要做好三件事

其一是因责定权。责任有多大,权力才能有多大。责轻权重易弄权,责重权轻难任事。应当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政府责任的大小,划分权力范围。

其二是权责公开。要把各级政府的权力和责任向民众公开。这种公开不是大而化之地把层峦叠嶂的

相关条款在网上一挂了之,用“文山法海”来蔽塞公众的耳目。非技术性的权责公布要简单明了,技术性的要有专门机构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简明的解释。这也是“简政”的应有之义。

其三是追责从严。因责定权解决的是政府能力的问题,即让各级政府有能力对当地需求及时回应;权责公开解决的是监督可能性的问题,让外界能够对各级政府是否称职作出准确判断;追责从严则是要解决监督力度的问题,要让有能力履责而又不履责的部门受到严惩。如果在这一步出现“软约束”,前面的事都白做了。

调低增速适应“新常态”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相应的是,最近部分省份计划适度下调“十二五”规划GDP增速预期目标。心平气和盘点手中的菜篮子,实事求是筹划来年的菜园子,尤需慎重。主动调低经济增速,正体现适应“新常态”的务实和担当。(阐明观点)今年前三季度,许多地方经济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给人增添信心。但提质增效的拦路虎在,一些传统工业偏重的地方,大型矿山打喷嚏,全省工业就感冒;冶金行业摔一跤全省经济就瘸腿。(问题)由此,一些地方干部也认识到:要想继续维持过去的高速增长,不过是自欺欺人,打肿脸充胖子,甚至打了也“肿”不起来。尤其是当前,我们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对于GDP增速,恐怕还需打开“不甘降”的心结,驱除“不敢降”的心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转变观念意识)经济增速指标要与实际运行相协调,因地制宜调慢经济增速,是一种难得的理性。

磨刀不误砍柴工。让经济发展合理降速,是为了提质增效。(为何降速)速度做减法,效益才可能做乘法。客观说,这一轮经济放缓,固然有外部因素制约,症结主要还在自身,粗放的发展方式遭遇外部的“气候变化”,矛盾容易激化。这就需要补补钙、强强心,多用“挖掘机”,少开“推土机”,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淘汰病树,更新品种;修剪老枝,催发新芽。拳头收回来,蓄积新能量,打出去才更有力。(比喻论证)这是战术调整,也是战略转变。

主动放慢脚步,有的干部顾虑,对上“不好讲”,对群众“不好看”,这种想法大可不必。(驳斥错误认识)老百姓并不关心数据多漂亮,他们关心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有事做、有钱挣,上学方便、就医不难。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把抓改革、促转型与惠民生紧紧粘合,就会找到感觉,开辟新路。譬如,扶持人们创办小微企业,可以带动就业和增收,进而拉动消费。点上开花,面上结果,既惠民生,也促转型。赢得百姓的掌声,也换来发展的新生,“金鸡”“百花”两不误。

越是吃力的时候,越要保持定力。趋势也正渐变,一位多次参加中央全会的同志说,过去习惯了GDP 锦标赛,一些省市大员发言时总谈GDP增长。现在则少有人热衷这些数据了,更多集中在法治、改革等话题。从实际出发,敢于主动降速,是一种可贵的担当。跑得太快太累,不妨适当放慢,拍拍尘土,紧紧腰带,以利于跑得更好更远。(谈变化,重申观点)

“干部爆粗”折射权力观扭曲

最近,一段名为“任性的领导讲话”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太原市下辖的古交市客运办主任任长春在会议讲话中大爆粗口,“国家规定是狗屁”“我说谁是腐败就谁是腐败”“谁要工资谁滚蛋”等言论,令人瞠目。目前,太原市委要求对此事依纪依规严肃处理,任长春已被停职。(背景)尽管这位“任性的领导”已受处理,但是大爆粗口给公众带来的冲击仍在发酵。(不良影响)人们

有理由谴责,一位国家干部,本应具有起码的法治意识,怎能如此蔑视国家规定?一个单位领导,理当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岂能这样打压职工权益?更何况,既不是因为一时冲动而慌不择词,也不是处于私人场合而口无遮拦,而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大放厥词,并声称“你录音就录音,记就记”,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派头。蔑视法律、漠视群众、飞扬跋扈,其“底气”从何而来?(运用反问有力度)“开会时‘带点情绪’”,当地有关工作人员的这一说法,实在难以让人信服。(分析问题:挖掘根源)这不仅仅是情绪管理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话语表达的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言,“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粗放的话语,表现着权力的任性与骄横,而背后则是权力观的扭曲、不良作风的滋长(根源)。如果真正认同“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的理念,怎会表现出“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土皇帝”做派?如果真正把心中有民、心中有责的要求融入思想世界,又如何会在群众面前盛气凌人?

纵览近年来媒体曝光的官员雷人雷语事件,背后都有着深层次的思想症结。正是因为错误地把党和人民对立起来,才有“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的荒唐诘问;正是因为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才会在群众反映问题时无端反问“被人强奸,生小孩了你才去告他?”正是因为特权意识、官僚主义作祟,才会在媒体曝光办公期间嗑瓜子后,振振有词解释“需要不断进食,不然就会昏倒”……爆粗口或许都有彼时彼地偶然因素的影响,但是权力观的扭曲、宗旨意识的淡薄、理想信念的动摇,却是其共同本质。

(解决问题)随着中央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推进,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变化)这位“任性领导”的横空出世充分说明,扫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改变行为方式也许可以立竿见影,但是要解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总开关”问题,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困难)错误的思想一旦通过粗口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会以语言的粗鄙刺痛公众神经、损害官员形象,更会寒了群众的心,伤了政府的公信力。(危害)

(措施)这正说明,中央部署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无论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还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都要求各级干部补足精神钙质、树立理想信念,正确认识权与法、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思想上正起来、要求上严起来、作风上实起来,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又怎么会有“雷人雷语”存在和生长的空间?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视频中“任性的领导”余音未歇,警示各级干部应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树立对人民和法治的敬畏

能上能下,先要克服“好人主义”

这几年来,在中央正风反腐的政治新生态下,不正之风大为收敛、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背景)与此同时,也出现一种现象:一些干部感慨为官不易,有的甚至为官不为,正所谓“啥都不干,难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担风险;组织考核,没有缺点。”(提出问题:不良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首次对干部“能上能下”做出专项规定。从聚焦“不正、不为、乱为”三大为官问题,到调整十种“不适宜任现职”干部;从增加五项对领导干部的问责情形,到明确六种干部“能下”的渠道,《规定》的出台,堪称是治庸、治懒、治散的点睛之笔,传递出公职人员队伍没有“铁饭碗”的明确信号,也标志着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现代转型。(论点的政策依据)

干坏事要下台,不干事要下台,干不好事也要下台。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和难点是解决“能下”的问题。(分析问题:为何能上能下)这一方面是因为,“能上不能下”是当前干部人事管理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更是因为,“能下”是“能上”的前提,干部只有“能下”了,才能腾出更多位置,让更优秀的干部有施展平台,实现真正的“能上”;干部只有“能下”了,才能让在位的干部有危机意识,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岗位,让向上的干部有奔头有干劲,更加如临如履、兢兢业业,从而形成万马奔腾的竞争局面,更好地构筑政治生态。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组织部“管进”,纪委“管出”,仿佛只有被纪委盯上的干部才可能离职。《规定》实施后,组织部门不仅“管进”,也可以“管出”,尤其是把那些没有大过、没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但在其位不谋其政、能力素质不适应的干部调整下来。客观地讲,这既是一项新任务,也是一个新挑战。

如果说,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治理目标之一是“为官不为”,推进“能上能下”本身也要克服“为官不为”。毕竟,相比于反腐案件的黑白分明,“能下”的规定虽然明确,却并不一定有那么“紧迫”;相比于“能上”的皆大欢喜,“能下”肯定会得罪人,甚至还会“惹麻烦”。因此,能否克服“好人主义”、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推进“能上能下”的关键。(分析问题:为何要克服“好人主义”)在此过程中,既要解开不合时宜的思想扣子,也要普及与时俱进的从政文化。

(解决问题:怎么办)一是在思想方面,要进一步破除“官本位”的陈旧观念。“能上能下”之所以久推不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荣下辱”“下必有错”的思想障碍。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得一些领导干部不想“下”,也使得组织部门不“忍”下。解决“能下”的难题,首先就要从减少干部“下”的思想阻力开始:领导干部也是社会职业的一种,为何体制外的人可以“下”,体制内的人就不行呢?为何其他行业可以进退自如,领导干部降职就会觉得“丢脸”呢?

二是在行为方面,要确立“有为有位”的鲜明导向。从选拔任用的角度来看,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根源,还在于重视提拔、轻视使用,一些庸官懒官太平官的出现,莫不与此有关。“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干部本来就要干事的,啥也不干,要你干啥?啥也干不好,留在此地为何?有为才有位,在位必须为,上去的可以下来,下来的也可以上去,实现“上”和“下”的辩证统一、“入口”和“出口”的有效对接,干部队伍才能是一池活水、充满活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名省部级干部的“断崖式降级”,为干部“能下”提供了最新案例。在有了明确的规定以后,干部“能上能下”的目标能否落实,开始的几步很关键;抓几个典型案例,也很重要。

改革关键期呼唤改革促进派

近日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干部勇挑重担”。在当下的改革关键期,如此明确的用人导向,可谓有的放矢,恰逢其时。(领导指示,暗含论点)

当前,中国依然处在两期并存的阶段:一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二是社会矛盾凸显期。这使得全社会的改革期待日益积聚,由此形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又一个新的改革窗口期,全国上下业已形成齐心改革的热烈氛围。在改革关键期来临的当口,最高层的回应与引导掷地有声。(中国当前形势需要)

以历史视角观察,成功的改革从来都是改革关键期与改革促进派“耦合”的结果。30多年前,正是

在全民期待之下,一批改革闯将勇于创新、善于突破,成就了举世罕见的发展奇迹。以政治眼光观察,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如何在改革大势中顺势而为,推动改革事业稳步进入“深水区”,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无疑是重中之重。(过去经验证明其论点:改革促进派不可缺)

十八大之后,高压反腐,对制约权力滥用起到了显著成效,也受到全社会的高度评价;但与此同时,部分官员不作为的现象亦见苗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整顿“庸官懒政”,这都说明,不思进取、当太平官的现象值得警惕。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虽然正在渐被清理(懒政现状),但改革大业的推进,还需要不断涌现出领头羊、拓荒牛。在清正廉洁的基础上,必须锻造一支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队伍,才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应该看到,相较于对贪腐官员的惩治,整治和破除改革懈怠症,也非朝夕易事。

其一,改革涉及利益格局调整,必然会遇到风险和阻力;改革成效是各种作用力的结果,事先难以对个人和局部作出精准预期,因此对于部分官员来说存在观望心态。

其二,对改革的懈怠远比对利益的贪腐更难界定,例如,自改革开放以来,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是对改革智慧的考验,也难免成为一些疏于改革者的借口,不做不错、少做少错的心理在部分人中仍有一定市场。

其三,对改革的懈怠更为隐蔽,各地的改革举措并不少见,但其中也不乏虚与委蛇的“伪改革”,形改实不改,改一半留一半,甚至发个新文件充当改革马甲了事。要识别改革真伪,还需擦亮双眼,去伪存真,改实质,改根本,不惧怕自我革命。

中央此次旗帜鲜明地强调重用改革促进派,已发出明确信号,必将赋予改革促进派们更大的勇气,提升其信心,凝聚其士气,进而激发出强大的改革力量。可以预期,随着越来越多改革促进派勇立潮头,改革局面必定会更加生龙活虎。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正如水上行舟,行至河湾激流之处。启动改革促进派引擎,中国改革的大船必将迎风破浪,奋进前行

“一带一路”地方策须防“新瓶装旧酒”

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一些地方治理观念还守着“老黄历”,跟不上“新常态”的新要求。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唯GDP增速论英雄”已成过往,未来的发展更强调增长的质量、环境的保护、人民满意度的提升。然而,一些地方仍将“一带一路”视为从中央规划里抢夺重大项目、争取优惠政策的利器,匆忙上马一些未经科学评估的示范区、孵化器和基础设施项目,以期能“倒逼”中央承诺。个别地方甚至直接以投入为产出,不断积累落后过剩产能,想把“政绩”留给自己,把烂尾楼、烂摊子留给未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带一路”战略的地方实践,考验着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水平。正确的选择是,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契机,推动地方政府自身理念和能力的提升。

首先,应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要充分认识良序和善治对于我国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布局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发展自觉。当前,仍有一些干部固守“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懒政思维,信奉“稳”字当头的为官之道,习惯于简单化的上传下达。这种墨守成规的背后,是基本的责任意识和从政道德的缺失,因此也必然成为创新路上的绊脚石,贻误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其次,应不断强化改革意识。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以“简政放权”为重要工作目标,两年来

取消、下放了为数众多的行政审批权。其中相当部分,当转由市场化的、充分竞争的行业组织、专业机构等来承担。但是在一些地方,下放的审批权没有人接,该办的事情办不了。还有个别干部,以此为借口,庸懒慢浮混日子。甚至有一些地方,从政府部门中延伸出摘掉政府牌子的“二政府”,凭借独此一家的地位,服务态度不升反降,收取费用不降反升,施政手段简单粗暴。

此外,“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治理能力提升,应突出地体现在服务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能力。在某些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门的既往经验中,能力突出地表现在管理上。譬如说要有广场,便修了广场,说治理街道脏乱差,城管就能到位……其效率不可谓不高。但这样的管理,其对象往往目标明确、业已存在,通过人力物力组织的效果较容易保证。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势必面临许多前所未见的局面,用命令或计划的方式往往事倍功半。此时更重要的治理能力,是服务的能力。如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收获服务能力的提升,于国于民,皆为幸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