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比热容比CPCV测定

气体比热容比CPCV测定
气体比热容比CPCV测定

气体比热容比C P/C V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测定多种气体(单原子、双原子、多原子)的定压比热容C P与定容比

热容C V之比。

2、练习使用物理天平、螺旋测微计、数字计时仪、大气压力计等仪器。实验仪器与用具:

振动主体、多功能数字记时仪(分50次、100次两档)、微型气泵、大

气压力计、缓冲瓶、螺旋测微计、物理天平、镊子等。

实验原理:

气体由于受热过程不同,有不同的比热容。对应于气体受热的等容和等

压过程,气体的比热容有定容比热容C V和定压比热容C P。定容比热容是单位

质量某种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1K时所需的热量。而定压

比热容则是单位质量某种气体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1K所需的

热量。显然,后者由于有对外作功而大于前者,即C P>C V。因此,比值γ=C P/C V>1。

一般说来,在实验中测定C V是比较困难的,故C V通常是通过测定 C P及γ值来

获得。本实验将用测定物体在特定容器中的振动周期来计算γ值。

比玻璃管直径仅小0.01~0.02mm它能在此精密的

玻璃管中上下移动。在烧瓶的壁上有一小孔C,并

插入一根细管,通过它各种气体可以注入到烧瓶中。

为了补偿由于空气阻尼引起振动物体A 振幅的衰减,因此通过C 管一直注入一个小气压的气流,在精密玻璃管B 的中央开设一个小孔。当振动物体A 处于小孔下方的半个振动周期时注入气体使容器的内压力增大。引起物体A 向上移动,而当物体A 处于小孔上方的半个振动周期时,容器内的气体将通过小孔流出,使物体下沉,以后重复上述过程。只要适当控制注入气体的流量,物体A 能在玻璃管B 的小孔上下作间谐振动。振动周期可利用光电计时装置来测量。

钢球A 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直径为d ),当烧瓶内压强P 满足下面条件时钢球A 处于平衡状态:

2r mg

P P L π+

= (1)

式中:P L 为大气压强

若物体偏离平衡位置一个较小距离x ,则容器内的压力变化πr 2dp 物体的运动方程为:

dp r dt

x d m 22

2π= (2) 因为物体运动过程相当快,所以可以看作是绝热过程,绝热方程为:

常数=γPV (3)

将(3)式求导数得出:

V

dV

P dp γ-

= (4) 容器内体积的变化:

x r dV 2π= (5)

由(2)、(4)、(5)三式可得:

0422

2=+x m V

P r dt x d γ

π (6) 此式即为熟知的简谐振动的微分方程,它与式(7)比较:

02

2

2=+x dt

x d ω (7) 可得: m V P r γ

πω

422

=

(8)

又因 T

πω2=

所以 T

m V

P r πγ

πω242==

即 4

24264Pr 4Pd T mV

T mV =

=

γ (9)

式中各量均可方便测得,因而可算出γ值,由气体运动论可以知道,γ值与气体分子的自由度数f 有关。对单原子气体(如氩)只有三个平动自由度,对于刚性双原子气体(如氮)除上述3个平动自由度外还有2个转动自由度。对于刚性多原子气体,则有6个自由度(3个平动自由度和3个转动自由度)。

比热容比γ与自由度f 的关系式(由理论上得出)为:

f

f 2

+=

γ (10) 下面给出几种气体的比热容比γ的理论值: 单原子气体(Ar ,He ) f=3 γ=1.67 刚性双原子气体(N 2,H 2, O 2) f=5 γ=1.40 刚性多原子气体(CO 2,CH 4) f=6 γ=1.33

可见,经典理论中比热容比γ仅与分子自由度有关,与气体的种类和温度无关。

式(9)即为本实验的原理公式。烧瓶的容积V由实验室给出。因此,只要在实验中测得振动物体的直径d,周期T,质量m,并由气体计读出大气压强P L,再由(1)求得P,将V,T,d,P代入式(9)就可以求得待测气体的比热容比 ,(注意:各量均换算成国际单位制后再代入(9)式计算。760mmHg=1.013×105N/m2)。

实验内容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备用小球(不可从玻璃管中取出,以免损坏仪器)直径10次。

2.测量大气压强P L(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各测一次,取平均值)3.用物理天平测量备用小球的质量。

4.利用小气泵作气源(本实验气源为空气,可近似认为是双原子气体),来测定物体在特定容器中的振动周期T。方法:

①将气泵接上220V电源,调节气泵上气量调节旋钮,控制气量大

小,稍等半分钟,小球即可上下振动。

②调节橡皮塞上针型调节阀和气泵上气量调节旋钮,使小球在玻璃

管中以小孔为中心上下振动。

③打开周期计时装置开关(档位:选50次或100次),按下复位按

钮后即可自动记录振动周期所需时间,重复5次并记录。

5.更换小气泵中的气源(单原子气体、双原子气体、多原子气体),可选做。

6.实验记录表格自行设计。

数据处理:

1.分别测量并计算结果,并与理论比较,求百分比。

2.试求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

实验注意事项:

1.不要随意移动本实验装置,以免损坏仪器。

2.调节气量时,气流不要过大或过小,否则钢球不以玻璃管上小孔为中心上下振动。

3.测量小球质量和直径时有备用小球,不要随意取出玻璃管中小球,避免灰尘进入或小球生锈,使小球卡在玻璃管中。

预习作业:

1.了解气体自由度f与比热容比 的关系。

2.如果压强增大,气体比热容比将发生什么变化?

思考题:

1.若空气中有水蒸汽,实验结果有何变化?

2.如果振动物体的周期较长,公式(9)还适应吗?为什么?

热容比γ与自由度f 的关系式(由理论上得出)为:

f

f 2

+=

γ (10) 下面给出几种气体的比热容比γ的理论值: 单原子气体(Ar ,He ) f=3 γ=1.67 刚性双原子气体(N 2,H 2, O 2) f=5 γ=1.40 刚性多原子气体(CO 2,CH 4) f=6 γ=1.33

固体比热容的测量

固体比热容的测量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固体比热容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基本的量热方法——混合法; 2、测定金属的比热容; 3、学习一种修正散热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量热器、温度计( 0C 和 0C 各一支)、物理天平、待测金属粒、冰、停表、加热器、量筒等。 三、实验原理 1、 混合法测比热容 依据热平衡原理,温度不同的物体混合后,热量将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如果在混合过程中和外界无热量交换,最后达到均匀稳定的平衡温度。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就应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即: 本实验即根据热平衡原理用混合法测定固体的比热。设量热器(包括搅拌器和温度计插入水中部分)的热容为C ,实验时,量热器内先盛以质量为0m ,温度为1t 的冷水,之后,把加热到温度为2t 质量为m 的待测金属块投入量热器中,经过热交换后,水量热器与金属块达到共同的末温θ,依热平衡方程有: ))(()(1002t C c m t mc -+=-θθ (1) 即 ) ())((2100θθ--+=t m t C c m c (2) 量热器的热容C 可以根据其质量和比热容算出。设量热器筒和搅拌器由相同的物质制成,其质量为1m ,比热容为1c ,则

(3) = + C' c m C 1 1 式中C'为温度计插入水中部分的热容。C'的值可由下式求出: C表示C'以J·0C-1为单位时的数值,而式中V为温度计插入水中部分的体积。{}10-?'C J {}3 V表示V以cm3为单位时的数值。 cm 2、系统误差的修正 上述讨论是在假定量热器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时的结论。实际上只要有温度差异就必然会有热交换存在,因此实验结果总是存在系统误差,有时甚至很大,以至无法得到正确结果。所以,校正系统误差是量热学实验中很突出的问题。为此可采取如下措施:1)要尽量减少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使系统近似孤立体系。此外,量热器不要放在电炉旁和太阳光下,实验也不要在空气流通太快的地方进行。 2)采取补偿措施,就是在被测物体放入量热器之前,先使量热器与水的初始温度低于室温,但避免在两热器外生成凝结水滴。先估算,使初始温度与室温的温差与混合后末温高出室温的温度大体相等。这样混合前量热器从外界吸热与混合后向外界放热大体相等,极大地降低了系统误差。 3)缩短操作时间,将被测物体从沸水中取出,然后倒入量热器筒中并盖好的整个过程,动作要快而不乱,减少热量的损失。 4)严防有水附着在量热筒外面,以免水蒸发时带走过多的热量。 5)沸点的校正。在实验中,我们是取水的沸点为被测物体加热后的温度,但压强不同,水的沸点也有所不同。为此需用大气压强计测出当时的气压,再由气压与沸点的关系通过查表查出沸点的温度。 采取以上措施后,散热的影响仍难以完全避免。被测物体放入量热器后,水温达到最高温度前,整个系统还会向外散热。所以理论上的末温是无法得到的。这就需要通过

(fb212型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讲义

(FB212型气体比热容比测定仪)实验讲义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 比热容是物质的重要参量,在研究物质结构、确定相变、鉴定物质纯度等方面起着重要 的作用。本实验将介绍一种较新颖的测量气体比热容的方法。 【实验目的】 测定空气分子的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比γ值。 【实验原理】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P C 与定容比热容V C 之比 V P C /C =γ,在热力学过程特别是绝热过程中是一个 很重要的参数,测定的方法有好多种。这里介绍一种较新颖的方法,通过测定物体在特定容器中的振动周期来计算γ值。实验基本装置如图1所示,振动物体小球D 的直径比玻璃諧振腔E 直径仅小mm 02.0~01.0 。它能在此精密的玻璃諧振腔E 中上下移动,在储气瓶A 的壁上有一充气孔B ,并插入一根细管,通过它各种气体可 以注入到储气瓶A 中。 钢球D 的质量为m ,半径为 r (直径为d ),当瓶子内压力P 满足下面条件时,钢球 D 处于力平衡状态,这时2 L m g P P r π?=+ ?,式中L P 为大气压强 。为了补偿由于空气阻尼引起振动物体D 振幅的衰减,通过B 管不断注入一个小气压的气流,在精密玻璃諧振腔E 的中央开设有一个小孔C 。当振动物体A 处于小孔下方的半个振动周期时,注入气体使储气瓶A 内压力增大,引起物体D 向上移动,而当物体D 处于小孔上方的半个振动周期时,容器内的气体将通过小孔流出,使储气瓶A 内压力减小从而使物体D 下沉。以后重复上述过程,只要适当控制注入气体的流量,物体D 能在玻璃諧振腔E 的小孔C 上下作简谐振动,振动周 期可利用光电计时装置来测得。 若物体偏离平衡位置一个较小距离dx ,则容器内的压力变化dp ,物体的运动方程为: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在热学中比热容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过去,由于实验测量手段的原因使得对它的测量误差较大。现在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使得测量便得简单而准确。本实验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来测量空气的比热容比。 一、实验目的 1. 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 2. 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 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理想气体定压摩尔热容量和定体摩尔热容量之间的关系由下式表示 R C C v p =- (4-6-1) 其中, R 为普适气体常数。气体的比热容比γ定义为 v p C C = γ (4-6-2) 气体的比热容比也称气体的绝热系数,它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其值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测量仪器如图4-6-1所示。1为进气活塞C 1,2 为放气活塞C 2,3为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 2,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为P 0、室温为T 0的空气经活塞C 1送入贮气瓶B 内,这时瓶内空气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活塞C 1,待瓶内空气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Ⅰ(101,,V T P ),V 1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阀门C 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到达状态Ⅱ(),,220V T P 后,迅速关闭活塞C 2。由于放气过程很短,可认为气体经历了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下述方程 γ γ 2 011V P V P = (4-6-3) 在关闭活塞C 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到温度T 0时,原气体的状态为Ⅰ(101,,V T P )改变为状态Ⅲ(202,,V T P ),两个状态应满足如下关系: 2 211V P V P = (4-6-4) 由(4-6-3)式和(4-6-4)式,可得 )lg /(lg )lg (lg 1210P P P P --=γ (4-6-5) 利用(4-6-5)式可以通过测量P 0、P 1和P 2值,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γ值。

一气体定压比热容测定

工程热力学实验 指导书 哈尔滨理工大学 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 气体定压比热容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气体比热测定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构思。 2. 熟悉本实验中测温、测压、测热、测流量的方法。 3. 掌握由基本数据计算出比热值和比热公式的方法。 4. 分析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可能途径。 二.实验原理 引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对可逆过程有: pdv du q +=δ 和 vdp dh q -=δ 定压时0=dp p p T h dT vdp dh dT q c ??? ????=??? ??-=??? ??=δ 此式直接由p c 的定义导出,故适用于一切工质。 在没有对外界作功的气体的等压流动过程中: p Q m dh δ1= 则气体的定压比热容可以表示为: ()122 1t t m Q c p t t pm -= kJ/kg ?℃ 式中:m ——气体的质量流量,kg/s ; p Q ——气体在等压流动过程中的吸热量,kJ/s 。 由于气体的实际定压比热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它是温度的复杂函数。实验表明,理想气体的比热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甚为复杂,但总可表达为: +++=2et bt a c p 式中a 、b 、e 等是与气体性质有关的常数。在离开室温不很远的温度范围内,空气的定压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可近似认为是线形的,假定在0-300℃之间,空气真实定压比热与温度之间进似地有线性关系: bt a c p += 则温度由1t 至2t 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热量可表示为:

()dt bt a q t t ?+=2 1 由1t 加热到2t 的平均定压比热容则可表示为: ()2211 22121t t b a t t dt bt a c t t t t pm ++=-+=? 若以(t 1+t 2)/2为横坐标,21t t pm c 为纵坐标(如下图所示),则可根据不同温度范 围的平均比热确定截距a 和斜率b,从而得出比热随温度变化的计算式bt a +。 大气是含有水蒸气的湿空气。当湿空气气流由温度1t 加热到2t 时,其中水蒸气的吸热量可用式下式计算: ()dt t m Q t t w w ?+=2 10001172.0844.1 式中:w m ——气流中水蒸气质量,kg/s 。 则干空气的平均定压比热容由下式确定: ()()1212)(')(21t t m m Q Q t t m m Q c w w p w p t t pm ---=--= 式中:'p Q ——为湿空气气流的吸热量。 三.实验设备

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数据及其处理)

007 实验报告 评分: 课程: ******** 学期: ***** 指导老师: **** 年级专业: ***** 学号:****** 姓名:!习惯一个人007 实验3-5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 2. 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 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测量仪器如图4-6-1所示。1为进气活塞C 1,2 为放气活塞C 2,3为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 2,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为P 0、室温为T 0的空气经活塞C 1送入贮气瓶B 内,这时瓶内空气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活塞C 1,待瓶内空气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Ⅰ(101,,V T P ) ,V 1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阀门C 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到达状态Ⅱ(),,220V T P 后,迅速关闭活塞C 2。由于放气过程很短,可认为气体经历了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下述方程 r r o r o r T p T p 1 1 11 --= (3-5-2) 在关闭活塞C 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到温度T 0时,原气体的状态为Ⅰ(101,,V T P )改变为状态Ⅲ(202,,V T P ) ,两个状态应满足如下关系: 0 21T p T p o = (3-5-3) 由(3-5-2)式和(3-5-3)式,可得 )lg /(lg )lg (lg 1210P P P P --=γ (3-5-4) 利用(3-5-4)式可以通过测量P 0、P 1和P 2值,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γ值。

空气比定压热容的测定

气比定压热容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比热容测定装置的设备组成及各设备的作用,掌握比热容测定方法。 (2)掌握本实验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热量等的测定方法。 (3)掌握计算比热值和求得比热容公式的方法,并计算空气的比定压热容。 (4)列表示平均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并用方程表示。 二、实验原理 实验台通过在定压条件下加热空气,根据空气温度的变化和流量的大小测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即根据()()[]K kg /kJ 1221?-=t t m Q c p t t p 确定,式中:m 为气体 的质量流量,kg/s ;p Q 为气体在等压流动过程中的吸热量,kJ/s 。 在距室温不很远的温度围,空气的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可近似认为是线性的,即可近似表示为bt a c p +=,由1t 加热到2t 的平均比热容为 2 )(21122121t t b a t t bt a c t t t t p ++=-+=?,因此,若以221t t +为横坐标,p c 为纵坐标,则可根据不同温度围的平均比热容确定截距a 和斜率 b ,从而得出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近似关系式。 (1)空气中水蒸气容积成分iv ?的确定。大气是含有水蒸气的湿空气,当湿 空气的温度由1t 加热到2t 时,根据布置在流量计出口的干湿球温度计读数t 、 w t ,从干湿球温度计的湿度表中查的空气的相对湿度?,再由?和干球温度t 从湿空气的焓湿图查出含湿量d ,则可用下式计算出空气中水蒸气的容积成分(也称为体积分数) %100622/1622/iv ?+=d d ? 式中:d 为含湿量,g (水蒸气)/kg (干空气)。 (2)湿空气的吸热量p Q 的确定。当比热议出口空气温度稳定时,湿空气吸收的热量即为电热器消耗的电功率。功率的测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测量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另一种由功率表直接测量。吸热量的单位为kJ/s 。 (3)干空气质量流量m 的确定 ) (15.27305.287/1000/10)1()8.9(iv 0+??-??+==t h p T R V p m a a a a τ? 式中:0p 为当地的大气压力,Pa ;a p 为干空气的压力,Pa ;a V 为干空气的体积,

空气比热容比的实验报告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实验目的: 1.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实验原理: 对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 p 和定容比热容C v 之关系由下式表示: C p —C v =R (1) (1)式中,R为气体普适常数。气体的比热容比r值为: r= C p /C v (2) 气体的比热容比现称为气体的绝热系数,它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r值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测量r值的仪器如图〈一〉所示。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 2 ,将原处于环境大气 压强P 0、室温θ 的空气从活塞C 1 ,处把空气送入贮气瓶B内,这时瓶内空气压 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活塞C 1,待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I(P ,θ ,V 1 ), V 1 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阀门C 2,使瓶内空气与大气相通,到达状态II(P 1 ,θ ,V 1 ) 后,迅速关闭活塞C 2 ,由于放气过程很短,可认为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方程: P1V1’=P0V2’(3) 在关闭活塞C 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到温度θ 时,原状态为I (P 1,θ ,V 1 )体系改变为状态III(P 2 ,θ ,V 2 ),应满足: P1V1=P0V2(4) 由(3)式和(4)式可得到: r=(log P0-log P1)/(log P2-log P1) 利用(5)式可以通过测量P 0、P 1 和P 2 值,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r值。 实验装置:

图〈一〉实验装置中1为进气活塞塞C 1,2为放气活塞C 2 ,3为电流型集成温 度传感器AD590,它是新型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灵敏度高,线性好,测 温范围为-50℃至150℃。AD590接6V直流电源后组成一个稳流源,见图〈二〉,它的测温灵敏度为1μA/℃,若串接5KΩ电阻后,可产生5mv/℃的信号电压,接0~2V量程四位半数字电压表,可检测到最小0.02℃温度变化。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由同轴电缆线输出信号,与仪器内的放大器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相接。当待测气体压强为环境大气压P 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0;当待测气体压强为 P +10.00KPa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200mv;仪器测量气体压强灵敏度为20mv/KPa,测量精度为5Pa。 实验内容: 1.按图〈一〉接好仪器的电路,AD590的正负极请勿接错。用Forton式 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强P 0,用水银温度计测环境室温θ 。开启电源, 将电子仪器部分预热20分钟,然后用调零电位器调节零点,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表示值调到0。 2.把活塞C 2关闭,活塞C 1 打开,用打气球把空气稳定地徐徐进入贮气瓶

实验一 空气定压比热容测定

实验一 空气定压比热容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增强热物性实验研究方面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了解气体比热容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构思。 2.学习本实验中所涉及的各种参数的测量方法,掌握由实验数据计算出比热容数值和比热容关系式的方法。 3.学会实验中所用各种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由热力学可知,气体定压比热容的定义式为 ( )p p h c T ?=? (1) 在没有对外界作功的气体定压流动过程中,p dQ dh M =, 此时气体的定压比热容可表示 为 p p T Q M c )(1??= (2) 当气体在此定压过程中由温度t 1被加热至t 2时,气体在此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定压比热容可由下式确定 ) (1221 t t M Q c p t t pm -= (kJ/kg ℃) (3) 式中,M —气体的质量流量,kg/s; Q p —气体在定压流动过程中吸收的热量,kJ/s 。 大气是含有水蒸汽的湿空气。当湿空气由温度t 1被加热至t 2时,其中的水蒸汽也要吸收热量,这部分热量要根据湿空气的相对湿度来确定。如果计算干空气的比热容,必须从加热给湿空气的热量中扣除这部分热量,剩余的才是干空气的吸热量。 低压气体的比热容通常用温度的多项式表示,例如空气比热容的实验关系式为 3 16 2 7 4 10 87268.410 02402.410 76019.102319.1T T T c p ---?-?+?-=(kJ/kgK) 式中T 为绝对温度,单位为K 。该式可用于250~600K 范围的空气,平均偏差为0.03%,最大偏差为0.28%。 在距室温不远的温度范围内,空气的定压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可近似认为是线性的,即可近似的表示为 Bt A c p += (4) 由t 1加热到t 2的平均定压比热容则为 m t t t t pm Bt A t t B A dt t t Bt A c +=++=-+= ? 2 2 11 22 1 2 1 (5) 这说明,此时气体的平均比热容等于平均温度t m = ( t 1 + t 2 ) / 2时的定压比热容。因此,可以对某一气体在n 个不同的平均温度t m i 下测出其定压比热容c p m i ,然后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确定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实验5—2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 p 和定容比热容C v 之间满足关系:p v C C R -=,其中R 为气体普适常数;二者之比p v C C γ=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也称气体的绝热指数,它在热力学理论及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热机的效率及声波在气体中的传播特性都与空气的比热容比γ有关。 【实验目的】 ⒈ 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⒉ 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⒊ 学习空气压力传感器及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把原处于环境压强P 0及室温T 0下的空气状态称为状态O (P 0 ,T 0)。关闭放气阀、打开充气阀,用充气球将原处于环境压强P 0、室温T 0状态下的空气经充气阀压入贮气瓶中。打气速度很快时,此过程可近似为一个绝热压缩过程,瓶内空气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进气阀,气体压强稳定后,达到状态Ⅰ(P 1 ,T 1 )。随后,瓶内气体通过容器壁和外界进行热交换,温度逐步下降至室温T 0,达到状态Ⅱ(P 2 ,T 0 ),这是一个等容放热过程。 迅速打开放气阀,使瓶内空气与外界大气相通,当压强降至P 0时立即关闭放气阀。此过程进行非常快时,可近似为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空气压强减小、温度降低;气体压强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Ⅲ(P 0 ,T 2 )。随后,瓶内空气通过容器壁和外界进行热交换,温度逐步回升至室温T 0,达到状态IV(P 3 ,T 0 ),这是一个等容吸热过程。 O (P 0 ,T 0 ) ① 绝热压缩→ Ⅰ(P 1 ,T 1 ) ② 等容放热→ Ⅱ(P 2 ,T 0 ) ③ 绝热膨胀→ Ⅲ(P 0 ,T 2 ) ④ 等容吸热→ IV(P 3 ,T 0 ) 其中过程①、② 对测量γ没有直接影响,这两个过程的目的是获取温度等于环境温度T 0的压缩空气,同时可以观察气体在绝热压缩过程及等容放热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对测量结果有直接影响的是③、④两个过程。 过程③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满足理想气体绝热方程: 图5-2-1气体状态变化及V p -图

冷却法测量金属比热容

冷却法测量金属比热容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冷却法测定金属的比热容,测量金属在室温至200℃温度时的比热容。 2 了解金属的冷却速率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关系,以及进行测量的实验条件。 二 实验原理 单位质量的物质,其温度升高或降低1K (1℃)所需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其值随温度而变化。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用冷却法测定金属的比热容是量热学常用方法之一。若已知标准样品在不同温度的比热容,通过作冷却曲线可测量各种金属在不同温度时的比热容。本实验以铜为标准样品,测定铁、铝样品在100℃或200℃时的比热容。 冷却法测定金属的比热容测量仪装置 (实验装置由加热仪和测试仪组成。加热仪的加热装置可通过调节手轮自由升降。被测样品安放在有较大容量的防风圆筒即样品室内的底座上,测温热电偶放置于被测样品内的小孔中。当加热装置向下移动到底后,对被测样品进行加热;样品需要降温时则将加热装置移上。仪器内设有自动控制限温装置,防止因长期不切断加热电源而引起温度不断升高。) 将质量为1M 的金属样品加热后,放到较低温度的介质(例如室温的空气)中,样品将会逐渐冷却。其单位时间的热量损失(t Q ??/)与温度下降的速率成正比,于是得到 下述关系式: t M C t Q ??=??1 1 1θ (1)

式中1C 为该金属样品在温度1θ时的比热容,t ??1θ为金属样品在1θ的温度下降速率, 根据冷却定律有: m s a t Q ) (0111θθ-=?? (2) 式中1a 为热交换系数1S 为该样品外表面的面积,m 为常数,1θ为金属样品的温度, θ 为周围介质的温度。由式(1)和(2),可得 m s a t M C ) (01111 1 1θθθ-=?? (3) 同理对质量为2M ,比热容为2C 的另一种金属样品,可有同样的表达式: m s a t M C ) (02222 2 2θθθ-=?? (4) 由(3)和(4)式,可得: m m s a s a t M C t M C )()(1011102221 12 2 2θθθθθθ--=???? (5) 所以 m s a t M s a t M C C m ) (01112 2 ) (1 2 02221 1 θθθθθθ-??=-?? (6) 如果两样品的形状尺寸都相同,即2 1 s s =;两样品的表面状况也相同(如涂层、色 泽等),而周围介质(空气)的性质当然也不变,则有2 1a a =。于是当周围介质温度不 变(即室温0θ恒定而样品又处于相同温度θ θθ=-21 )时,上式可以简化为: 1 22 11 2 ??? ????? ?? ????=t M t M C C θθ (7) 如果已知标准金属样品的比热容1C 质量1M ;待测样品的质量2M 及两样品在温度θ时冷却速率之比,就可以求出待测的金属材料的比热容2C 。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测量理想气体比热容比的原理和方法。 2.测量空气的比热容比。 二、实验仪器 实验台,590AD 温度计模块,空气比热容比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P C 与定容比热容V C 之比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用符号r 表示,它被称为气体的绝热系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参量,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通过测量r ,可以加深对绝热、定容、定压、等温等热力学过程的理解。 对于理想气体: R C C V P =- (5-1) 其中,R 为气体的普适常数。 仪器结构如图1所示,以贮气瓶内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过程: 图1 空气比热容比实验仪结构图 1.首先打开气阀1、2,使贮气瓶与大气相通,然后关闭气阀1、2,瓶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温同压的气体。 2.用气管分别将打气球和气阀1、气压计和气阀2连接起来,打开气阀1,

用打气球向瓶内打气,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关闭气阀1。此时瓶内原来的气体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等待内部气体温度稳定,即达到与周围温度平衡,此时气体处于状态),,(011T V P I 3.将连接在气阀1上的气管取下,迅速打开放气阀,使瓶内的气体与大气相通,当瓶内压强降到0P 时,立即关闭放气阀,将有体积为V ?的气体喷泻出贮气瓶。由于放气过程较快,瓶内的气体来不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可以认为是一个绝热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研究对象的气体由状态),,(011T V P I 转变为状态 ),,(120T V P II 4.由于瓶内温度1T 低于外界温度0T ,所以瓶内气体慢慢的从外界吸热,直到达到外界温度0T 为止,此时瓶内的压强也随之增大为2P ,即稳定后的气体状态为),,(022T V P III 。从状态Ⅱ到状态Ⅲ为等容吸热过程。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曲线 II I →为绝热过程,有绝热过程方程得: r r V P V P 2011= (5-2) III I →为等温过程,由等温过程方程得: 2211V P V P = (5-3) 由(5-2)(5-3)可得: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FB212型气体比热容比测定仪) 实 验 讲 义 杭州精科仪器有限公司

1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 比热容是物质的重要参量,在研究物质结构、确定相变、鉴定物质纯度等方面起着重要 的作用。本实验将介绍一种较新颖的测量气体比热容的方法。 【实验目的】 测定空气分子的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比γ值。 【实验原理】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P C 与定容比热容V C 之比 V P C /C =γ,在热力学过程特别是绝热过程中是一个 很重要的参数,测定的方法有好多种。这里介绍一种较新颖的方法,通过测定物体在特定容器中的振动周期来计算γ值。实验基本装置如图1所示,振动物体小球D 的直径比玻璃諧振腔E 直径仅小mm 02.0~01.0 。它能在此精密的玻璃諧振腔E 中上下移动,在储气瓶A 的壁上有一充气孔B ,并插入一根细管,通过它各种气体可 以注入到储气瓶A 中。 钢球D 的质量为m ,半径为 r (直径为d ),当瓶子内压力P 满足下面条件时,钢球 D 处于力平衡状态,这时2 L m g P P r π?=+ ?,式中L P 为大气压强 。为了补偿由于空气阻尼引起振动物体D 振幅的衰减,通过B 管不断注入一个小气压的气流,在精密玻璃諧振腔E 的中央开设有一个小孔C 。当振动物体A 处于小孔下方的半个振动周期时,注入气体使储气瓶A 内压力增大,引起物体D 向上移动,而当物体D 处于小孔上方的半个振动周期时,容器内的气体将通过小孔流出,使储气瓶A 内压力减小从而使物体D 下沉。以后重复上述过程,只要适当控制注入气体的流量,物体D 能在玻璃諧振腔E 的小孔C 上下作简谐振动,振动周期可利用光电计时装置来测得。 若物体偏离平衡位置一个较小距离dx ,则容器内的压力变化dp ,物体的运动方程为: 222 d x m r dp dt π= (1) 因为物体振动过程相当快,所以可以看作绝热过程,绝热方程 : PV γ=常数 (2) 将(2)式求导数得出: p dV dp V γ=- ,2 dV r dx π= (3) 将(3)式代入(1)式得: 22420d x r p dx dt mV πγ += 此式即为熟知的简谐振动方程,它的解为: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课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 1、学习测定空气比热容比的方法。题 教学目 2、熟练掌握物理天平和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的 法。 3、熟练掌握直接测量值和间接测量值不确定度 重难 1、物理天平的调节和使用。的计算。 点 2、各物理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教学方讲授、演示、提问、讨论、操作相结合。 学 3学时。法 时 一、前言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和定体比热容的比值称为比热容比。气体的值在许多热力学过程特别是绝热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由气体动理论可知,理想气体的值为: (1) 式中为气体分子的自由度,对于单原子分子 ;对于双原子刚性分子, ;对于多原子刚性分子,。实验中气体的比热容比常通过绝热膨胀法、绝热压缩法等方法来测定。本实验将采用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即通过测定小球在储气瓶玻璃管中的振动周期来计算空气的值。 二、实验仪器 FB212型气体比热容比测定仪、支撑架、小型气泵、TW-1型物理天平、0-25mm 外径千分尺等。

三、实验原理 如图1所示,钢球A位于精密细玻璃管B中,其直径仅仅比玻璃管直径小 0.01-0.02mm,使之能在玻璃管中上下移动,瓶上有一小孔C,可以通过导管将 待测气体注入到玻璃瓶中。 图1 设小球质量为m,半径为r,当瓶内气压P满足下式时,小球处于平衡位置: (2) 设小球从平衡位置出发,向上产生微小正位移x,则瓶内气体的体积有一 微小增量: (3) 与此同时瓶内气体压强将降低一微小值,此时小球所受合外力为: (4) 小球在玻璃管中运动时,瓶内气体将进行一准静态绝热过程,有绝热方程: (5) 两边微分,得 (6) 将(3)、(4)两式代入(6)式,得: (7)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小球的运动方程为: (8) 可知小球在玻璃管中作简谐振动,其振动周期为: (9) 最后得气体的值为: (10)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实验4-4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气体的比热容比γ(又称绝热指数)是一个重要的热力学参量,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测量γ的方法有多种,绝热膨胀测量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传统的比热容比实验大多是利用开口U 型水银压力计或水压力计测量气体的压强,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测量结果较为粗略,实验误差大。本实验采用的是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硅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克服了原有实验的不足,实验时能更明显地观察分析热力学现象,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实验目的】 1.学习用绝热膨胀法测量空气的比热容比γ; 2.观察和分析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和过程特征,掌握实现等值过程的方法; 3.了解硅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1.测量比热容比的原理 气体受热过程不同,比热容也不同。气体等容及等压过程的比热容分别称为定容比热容V C 和定压比热容p C 。定容比热容是将kg 1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加热,当其温度升高C 1?时所需的热量;而定压比热容则是将kg 1气体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加热,当其温度升高C 1?时所需的热量。显然,后者由于要对外作功而大于前者,即V p C C >。 气体的比热容比γ定义为定压比热容p C 和定容比热容V C 之比,即 V p C C = γ (4-4-1) 测量γ的实验装置如图4-4-1所示。我们以贮气瓶内空气作为研究的热力学系统,进行如下实验过程。 (1) 首先打开放气活塞2,贮气瓶与大气相通,再关闭放气活塞2,瓶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温同压的气体。 (2) 打开进气活塞1,用充气球向瓶内打气,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关闭进气活塞1。此时瓶内空气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等待内部气体温度稳定,即达到与周围温度(室温)平衡,此时的气体处于状态Ⅰ 1-进气活塞;2-放气活塞;3-AD590; 4-气体压力传感器;5-704胶粘剂 图4-4-1 实验装置简图 数字电压表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

1 干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 干气体定压比热的测定是工程热力学的基本实验之一。实验中涉及温度、压力、热量(电功)、流量等基本量的测量;计算中用到比热及混合气体(混空气)方面的知识。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实验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熟悉温度、压力、热量、流量等基本量的测量方法。 3. 掌握由基本数据计算出比热值和求得比热公式的方法。 4. 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途径。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测定的是干空气的定压质量比热P C ,而不是定压容积比热P C ¢。 P C :P =const 时,1kg 气体温度升高1K 时所吸收的热量,kJ/(kg K) ; P C :P =const '时,1Nm 3气体温度升高1K 时所吸收的热量,kJ/(kg K) 。 根据定义,对于1kg 工质, P q C t = D kJ/(kg K) (1) 对于mkg 工质, P Q C m t = D kJ/(kg K) (2) 在这里我们所求的就是干空气的定压质量比热P C ,“干”用下标“g ”表示,即 g P g Q C m t = D kJ/(kg K) (3) 各参数值的测定如下: (1)t ?测定:我们将一定流量的气体通入比热仪,在比热仪中队气体进行加热后气体流出。这样,气体进入比热仪与流出比热仪就存在了温度差t ?,只要我们在比热仪进口设置温度计1t 和出口设置温度计2t ,即可求出21-t t t ?=。 (2)g m 的测定:由于干空气的质量不好测定,我们可以测定空气的质量流量g m kg/s ,干空气符合理想气体定律: g g g P V m R T = kg/s (4) 分母上,g R 为干空气的气体常数,287J/(kg K)g R = ; 0T 为干空气热力学温度,00(273.15)T t K =+ 分子上,g P 为空气中干空气的分压力,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实验报告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word文档良心出品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1) 了解绝热、等容的热力学过程及有关状态方程。 (2) 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1)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定容比热容和定压比热容 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和系统对外做功之和。 考 虑在准静态情况下气体由于膨胀对外做功为 dA = PdV ,所以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分形式为 dQ =dE +dA=dE + PdV 1. 实验名称 2. 实验目的 3. 实验原理:主要原理公式及简要说明、原理图 定容比热容C v 是指1mol 的理想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温度升高1K 所吸收的 热量。由于体积不变,那么由 (1)式可知,这吸收的热量也就是内能的增加 (dQ = dE),所以 C 〔dQ 〕 dE C v = i 〒丨=—(2) i dT 丿v dT 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 所以上述定义虽然是在等容过程中给出, 任何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都可以写成 d E = C v dT 定压比热容是指1mol 的理想气体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 1K 实际上 所吸收的热 Cp ^dQ (3) 丿p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3)式,考虑在定压过,就有 (dQ )冶 + ___ I — ___ I + I dT 丿p ■ I dT 丿 dV p dT ⑷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 RT 可知,在定压过程中 理=巴,又利用 dT P dE dT =Cv 代 入(4)式,就得到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的关系 C p =C v + R (5) R 是气体普适常数,为 8.31 J / mol K ,?引入比热容比丫为 在热力学中,比热容比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与温度无关。气体运动理论告诉我们, Y 与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f 有关

DSC测定比热容

比热容的测定 如前所述DSC测量的是试样吸热或放热速率,纵坐标为dH/dt。在比热容测定中直接测定纵坐标的位移。因为热容C p=dH/dT,与吸热或放热速率之间的关系可注下式表示: 式中dH/dt=β是升温速率. 根据物理化学原理,在不作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中,在没有物态变化和化学组成变化时,等压热客为 而比热容为 变换(1.44)和(1.45)式,得到结果和(1.41)式一样.即 由(1.41)式可见,dH/dt为热焓变化速率。正是DSC曲线中的纵坐标。dH/dt为升温速率β,m为试洋质量,C是比热容[单位为J/(g·K)].因此,用DSC测定比热容是非常方便

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比例法)两种。直接的方法就是在DSC曲线上,直接读取纵坐标dH/dt数值和升温速率β,一同代人(1.41)或(1.42)式,求山比热容C.但是这种方法往往引起很大的误差,这些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造成的,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在测定的温度范围内,dH/dt不是绝对线性的;第二,仪器校正常数在整个测定区不是一个恒定值;第三,在整个测定范场内,基线不可能完全平直.为了减少这些误差,一般采用间接法测定比热率. 间接法是用试样和一标准物质在其他条件相同下进行扫描,然后量出二者的纵坐标进行计算.标准物要求在所测温度范围内没有化学的和物理的变化,并且比热容已知.常用的标准物是蓝宝石(要求不高时也可用α—A12O3).具体作法是在DSC仪器上,先用两个空样品皿,以一定的升温速度作一条基线,然后放入标进物蓝宝石样品在用同样条件作一条DSC 曲线,再用同样条件,作未知试样的DSC曲线,如图1.33所示.根据(1.41)式,在某一温度下,试样的热始变化率为 蓝宝石热焓变化率为 两式相除得 所以,试样的比热容C为 式中C为试样的比热容[J/(mg·K)],C’为标准物(蓝宝石)的比热容[J/(mg·K)], m为试样重量(mg),m’为标准物(蓝宝石)重量(mg),y为试样在纵坐标上的角高.y’为标准物(蓝宝石)在纵坐标上的偏离. 从图1.33上量取y’,y的长度,代入(1.47)式,就可计算出试样的比热容.

实验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

实验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气体比热测定装置的基本原理和装置结构。 2. 熟悉本实验中温度、压力、热量、流量的测量方法。 3. 掌握由测量数据计算定压比热的方法。 4. 分析本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可能途径。 二、实验原理 根据定压比热的概念,气体在t ℃时的定压比热表示为 p dq c dt = (1) 当式(1)的温度间隔dt 为无限小时,p c 即为某一温度t 时气体的真实定压比热(由于气体的定压比热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给出定压比热的数值时,必须指明是哪个温度下的定压比热)。如果已得出()p c f t =的函数关系,温度由1t 至2t 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热量即可按下式求得: 22 21 1 ()d p q c dt a bt ct t ==+++?? (2) 上式采用逐项积分来求热量十分复杂。在本实验的温度测量范围内(不高于300℃),空气的定压比热与温度的关系可近似认为是线性,即可表示为: p c a bt =+ (3) 则温度由1t 至2t 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热量可表示为: ()2 1 d t t q a bt t =+? (4) 由1t 加热到2t 的平均定压比热容则可表示为: ()2 1 2 1 1 2 21 d 2 t t t p t a bt t t t c a b t t ++==+-? (5) 实验中,通过实验装置是湿空气,当湿空气气流由温度1t 加热到2t 时,其中水蒸气的吸热量可用式(4)计算,其中 1.833a =,0.0003111b =,则水蒸气的吸热量为: ()2 1 w w 1.8330.0003111d t t Q m t t =+? ()() 22 w 21211.8330.0001556kJ/s m t t t t ??=-+-?? (6) 式中:w m ——气流中水蒸气质量,kg/s 。 则干空气的平均定压比热容由下式确定: () () 2 1 w w 21w 21()()p p t pm t Q Q Q c m m t t m m t t '-= = ---- (7)

气体比热容比CPCV的测定

气体比热容比C P/C V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测定多种气体(单原子、双原子、多原子)的定压比热容C P与定容比 热容C V之比。 2、练习使用物理天平、螺旋测微计、数字计时仪、大气压力计等仪器。实验仪器与用具: 振动主体、多功能数字记时仪(分50次、100次两档)、微型气泵、大 气压力计、缓冲瓶、螺旋测微计、物理天平、镊子等。 实验原理: 气体由于受热过程不同,有不同的比热容。对应于气体受热的等容和等 压过程,气体的比热容有定容比热容C V和定压比热容C P。定容比热容是单位 质量某种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1K时所需的热量。而定压 比热容则是单位质量某种气体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1K所需的 热量。显然,后者由于有对外作功而大于前者,即C P>C V。因此,比值γ=C P/C V>1。 一般说来,在实验中测定C V是比较困难的,故C V通常是通过测定 C P及γ值来 获得。本实验将用测定物体在特定容器中的振动周期来计算γ值。 比玻璃管直径仅小0.01~0.02mm它能在此精密的 玻璃管中上下移动。在烧瓶的壁上有一小孔C,并 插入一根细管,通过它各种气体可以注入到烧瓶中。

为了补偿由于空气阻尼引起振动物体A 振幅的衰减,因此通过C 管一直注入一个小气压的气流,在精密玻璃管B 的中央开设一个小孔。当振动物体A 处于小孔下方的半个振动周期时注入气体使容器的内压力增大。引起物体A 向上移动,而当物体A 处于小孔上方的半个振动周期时,容器内的气体将通过小孔流出,使物体下沉,以后重复上述过程。只要适当控制注入气体的流量,物体A 能在玻璃管B 的小孔上下作间谐振动。振动周期可利用光电计时装置来测量。 钢球A 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直径为d ),当烧瓶内压强P 满足下面条件时钢球A 处于平衡状态: 2r mg P P L π+ = (1) 式中:P L 为大气压强 若物体偏离平衡位置一个较小距离x ,则容器内的压力变化πr 2dp 物体的运动方程为: dp r dt x d m 22 2π= (2) 因为物体运动过程相当快,所以可以看作是绝热过程,绝热方程为: 常数=γPV (3) 将(3)式求导数得出: V dV P dp γ- = (4) 容器内体积的变化: x r dV 2π= (5)

固体比热容的测量

固体比热容的测量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基本的量热方法——混合法; 2、 测定金属的比热容; 3、 学习一种修正散热的方法。 二、 实验仪器 量热器、温度计(0.00-50.00 0C 和0.0-100.0 0C 各一支)、物理天平、待测金属粒、冰、停表、加热器、量筒等。 三、 实验原理 1、 混合法测比热容 依据热平衡原理,温度不同的物体混合后,热量将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如果在混合过程中和外界无热量交换,最后达到均匀稳定的平衡温度。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就应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即: 本实验即根据热平衡原理用混合法测定固体的比热。设量热器(包括搅拌器和温度计插入水中部分)的热容为C ,实验时,量热器内先盛以质量为0m ,温度为1t 的冷水,之后,把加热到温度为2t 质量为m 的待测金属块投入量热器中,经过热交换后,水量热器与金属块达到共同的末温θ,依热平衡方程有: ))(()(1002t C c m t mc -+=-θθ (1) 即 )())((2100θθ--+= t m t C c m c (2) 量热器的热容C 可以根据其质量和比热容算出。设量热器筒和搅拌器由相同的物质制成,其质量为1m ,比热容为1c ,则 C c m C '+=11 (3) 式中C '为温度计插入水中部分的热容。C '的值可由下式求出:

{}{}3109.1cm C J V C ='-? 式中V 为温度计插入水中部分的体积。{}10-?'C J C 表示C '以J ·0C -1为单位时的数值,而{}3cm V 表示V 以cm 3为单位时的数值。 2、 系统误差的修正 上述讨论是在假定量热器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时的结论。实际上只要有温度差异就必然会有热交换存在,因此实验结果总是存在系统误差,有时甚至很大,以至无法得到正确结果。所以,校正系统误差是量热学实验中很突出的问题。为此可采取如下措施: 1)要尽量减少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使系统近似孤立体系。此外,量热器不要放在电炉旁和太阳光下,实验也不要在空气流通太快的地方进行。 2)采取补偿措施,就是在被测物体放入量热器之前,先使量热器与水的初始温度低于室温,但避免在两热器外生成凝结水滴。先估算,使初始温度与室温的温差与混合后末温高出室温的温度大体相等。这样混合前量热器从外界吸热与混合后向外界放热大体相等,极大地降低了系统误差。 3)缩短操作时间,将被测物体从沸水中取出,然后倒入量热器筒中并盖好的整个过程,动作要快而不乱,减少热量的损失。 4)严防有水附着在量热筒外面,以免水蒸发时带走过多的热量。 5)沸点的校正。在实验中,我们是取水的沸点为被测物体加热后的温度,但压强不同,水的沸点也有所不同。为此需用大气压强计测出当时的气压,再由气压与沸点的关系通过查表查出沸点的温度。 采取以上措施后,散热的影响仍难以完全避免。被测物体放入量热器后,水温达到最高温度前,整个系统还会向外散热。所以理论上的末温是无法得到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修正:在被测物体放入量热器前4-5min 就开始测度量热器中水的温度,每隔1min 读一次。当被测物体放入后,温度迅速上升,此时应每隔0.5min 测读一次。直到升温停止后,温度由最高温度均匀下降时,恢复每分钟记一次温度,直到第15min 截止。由实验数据作出温度和时间的关系t T -曲线,如图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