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咏扬州诗歌百首

古人咏扬州诗歌百首
古人咏扬州诗歌百首

古人咏诗歌百首

甘泉中学邱龙涛整理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解闷十二首

杜甫

商离别下,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广陵秋月对月即事

霜落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

相看醉舞倡楼,不觉隋家陵树秋。广陵诗

权德舆

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八称辐辏,五达如砥平。大旆映空色,加箫发连营。层台出重霄,金碧摩颢清。交驰流水毂,迥按浮云甍。青楼映,绿野春风晴。

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灯前互巧笑,陌上相逢迎。飘摇翠竹薄,掩映红襦明。兰麝远不散,管弦闲自清。曲士守文墨,达人随性表。茫茫竟同尽,冉冉将营。且申今日欢,莫务身后名。肯学诸儒辈,书窗误一生。夜看市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忆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

宿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春词三首

(一)

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

(二)

满郭是春光,街衢土亦香。竹风轻履舄,花露腻衣裳。谷鸟鸣还艳,山夫到更狂。可怜游赏地,炀帝国倾亡。(三)

江北烟光里,胜事多。

市廛持烛入,邻里漾船过。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春光荡城郭,满耳是笙歌。三首

杜牧

(一)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谁家唱水调,明月满。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暗游。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二)

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沉堆。处处皆华表,淮奈却回。(三)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闵歌管清。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自是荒淫罪,妨作帝京。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韦庄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淮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摧折旧官河。广陵寒食夜

广陵寒食夜,豪贵足佳期。

紫陌人归后,红楼月上时。

绮罗春未歇,丝竹韵犹迟。

明日踏青兴,输他轻薄儿。

秀民

琼花观里花无比,明月楼头月有光。华省不时开饮宴,有司排日送官羊。银床露冷侵歌扇,罗荐风轻袭舞裳。遮莫供给重,逢人犹说好维扬。

维扬怀古

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

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

子龙

淮海名都极望遥,江南隐见隔南朝。青山半映瓜洲树,芳草斜连扬子桥。隋苑楼台迷晓雾,宫花月送春潮。汴河尽是新栽柳,依旧东风恨未消。

广陵怀古

孤坟处问雷塘?犹忆东巡乐未央。廿四桥头人影乱,三千殿脚棹歌长。流萤不见飞隋苑,杜宇依然叫蜀冈。全盛江都同一梦,花如雪晚茫茫。维扬竹枝词

黄慎

(一)

箫声吹彻月,羡杀歌儿爱比红。

水阁无人冰簟冷,鸳鸯深入藕花风。(二)

人生只爱住,夹岸垂春气薰。

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三)

院院笙歌送晚春,落红如锦草如茵。画船飞过衣香远,多少风光属酒人。(四)

画檐春暖唤晴鸠,晓起棠梨宿雨收。闲倚镜奁临水面,拟将时样学。(四首选二)

(一)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二)

廿四桥边草径荒,新开小港透雷塘。画楼隐隐烟霞远,铁板铮铮树木凉。文字岂能传太守,风流原不碍隋皇。量今酌古情限,愿借东风作小狂。炀帝陵

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忍把平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雷塘

程梦星

地北割据多历年,隋文混一九有全。躬行节俭日康阜,生儿独恨不象贤。

初年平责后主,荒亡晚节同流连。江都好同梦寐,征辽自说原偶然。三千宫娃尽粉黛,牙樯锦缆沿堤牵。迷楼酣宴未了,雷陂宿草空芊芊。隋家得国本智巧,天意不欲祚久延。狂魂荡魄出昏乱,英主乃起唐渊。春风柳吹线线,秋宵萤火来翩翩。一玉匣且泯灭,白头老圃开花田。二十四桥

谈迁

斜阳古道接轮蹄,明月扶疏属柳西。桥上行人桥下水,落花尚自怨香泥。和原父平山堂见寄

欧阳修

督府繁华久已阑,至今形胜可跻攀。山横天地苍茫外,花发池台草莽间。

万井笙歌遗俗在,一樽风月属君闲。遥知为我留真赏,恨不相随暂解颜。

平山堂留题

梅尧臣

蜀冈莽苍临大邦,雄雄太守驻旌幢。相基树楹气势庞,千山飞影横过江。峰峤俯仰如奔降,雷塘波小双。

陆羽井苔粘瓦缸,煎铛泻顶声淙淙。雨牙鸟不易得,碾雪恨无居士庞。已见公陋,吟看远岫通高窗。

平山堂

堂上平看江上山,晴光千里对凭栏。海门仅可一二数,云梦犹吞八九宽。檐外小棠阴蔽芾,壁间遗墨涕澜。

人亡坐使风流尽,遗构仍须仔细观。

次韵子由题平山堂

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雨槛幽花滋浅小,风卮清酒涨微澜。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同诸子泛舟平山堂酌第五泉

万时华共泛轻舟绿树湾,遥从北郭问平山。烟云似挟川原动,鱼鸟俱亲水间。细品名泉共草坐,偶寻遗碣识苔斑。醉翁行处残阳古,多少游人日往还。早春泛舟至平山堂分韵

(一)

遨头吟兴未嫌劳,城脚淮流绿满壕。恰趁扬人看新水,红桥正月上轻。(二)

柳条风劲尚无尘,谁筑渔庄作近邻。笑指林皋簇鞍马,早梅空赚路边人。(三)

倚天栏槛极空明,楚风烟画不成。漱罢寒泉无一语,竹舆归去有钟声。

平山堂

程梦星

欧公到处为斋堂,结构依蜀冈。

政清俗化有余暇,簿书不遣妨清狂。眼前突兀非旧屋,兴颓举废无时荒。

诗词下笔妙一世,和者杰手皆。

至今文士胜游集,春秋排日提壶。四言过客偶信宿,好名亦必停游缰。雄楼杰阁满天地,斯堂不与衡低昂。山平水远妙蕴藉,略如欧老行文章。南北固隔乡县,凭君眼力收江光。夷陵画舫更所,倚栏怀古山风凉。谷林堂

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

美哉新堂成,及此秋风初。

我来适过雨,物至如娱予。

稚竹真可人,霜节已专车。

老槐苦无赖,风花欲填渠。

山鸦争呼号,溪蝉独清虚。

寄怀劳生外,得句幽梦余。

古今正自同,岁月必书

平楼

汪楫

平楼高十尺,登眺意然。

树绿鱼船上,山晴古堞边。

非是人迹少,当午磬声传。

身在繁华地,空悲大业年。

过史公墓

嘉纪

才闻战马渡滹沱,南北纷纷尽倒戈。诸将无心留社稷,一遗恨对山河。秋风墓岭松篁暗,夕照芜城鼓角多。寂寞夜台谁吊问?蓬蒿满地牧童歌。督师史相国墓

谈迁

忧来有目瞑重泉,白气如虹牛斗边。德祜庭芝惟死宋,望诸乐毅不忘燕。长城万里当坏,文梓千株只可怜。墓上尚虚翁仲,恐教遗恨到祁连

梅花岭

尚任

梅枯岭亦倾,人来立脚叹。

岭下水滔滔,将军衣冠烂。

广陵吊史阁部

黄燮清

沿江烽火怒涛惊,半壁青天一柱撑。群小已隳南渡局,孤臣尚抗北来兵。宫中征歌舞,阵上靴刀决死生。

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

瘦西湖

汪沆

垂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红桥绝句(四首选二)

(一)

城北风光绝点尘,垂个个斗腰身。榆飞尽荷出,买断十里春。

(二)

水槛回环抱小楼,人家排住藕花洲。锦鞯画桨知多少,输却闲情付白鸥。冶春绝句二十首(选五)

士祯

(一)

今年东风太狡狯,弄晴作雨遣春来。江南一夜落红雪,便有夭桃无数开。(二)

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阑干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三)

少年臂支红,桃花马上柘枝弓。

风前雉雕翎响,走马春郊类卷蓬。(四)

东风花事到江城,早有人家唤卖饧。他日想思忘不得,平山堂下五清明。(五)

寂寞园林花覆苔,停桡休遣棹歌催。桃髻子新梳掠,三五池亭斗草来。冶春诗

汪懋麟

(一)

红桥桥下水回,青雀衔波接尾来。莫放春光容易过,海棠渐落野棠开。(二)

斗鸡台畔落花红,恶少争弯两弓。指点卢头索春酒,醉归骑马似飞蓬。(三)

双双蝉翼似飞鸦,一线春风破脸霞。行到绛仙楼下立,只教人看牡丹花。

虹桥泛舟

鲍皋

晴波绕郭引兰舟,一带园林小逗留。夹岸柳榆藏水榭,谁家莺燕占花楼。帘前玉镜歌新艳,桥畔琼箫唤旧愁。欲买春风竹西路,钗光鬓影不胜收。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一) 来源于网络 一、【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从关键词(名词:日、断桥、人、水、幽树、鸟)入手分析即可。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的艺术手法。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分析,尾联为写景句,表现出作者的闲适,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从“更待”两字分析,所写之景应为想象之景,故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名师点睛 1.明确表达技巧的范围。表达技巧是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表现手法上看,有联想、对比、衬托、烘托、白描、象征、抑扬、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从表达方式上看,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其中的借景抒情考查的频率较高;从修辞手法看,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用典等。 2.掌握答题的思维步骤。解答鉴赏表达技巧的题目,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判断诗歌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分三个层面,首先要考虑的是第一个层面,考虑是否运用了对比、衬托、白描、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然后考虑第二个层面,即表达方式,尤其要注意借景抒情的情况;最后考虑第三个层面,也就是修辞手法。 3.把握答案特点。在分析表达技巧时,有时需要结合诗歌的形象、语言和主旨;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要从诗歌中找出具体诗句进行说明。学科.网 二、【2015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优秀现当代诗歌赏析

现当代诗歌选读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青春》 席慕容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月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月月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019-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

2019-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 ★、知识梳理★、知识积累:★、高考方向略。见学案 ★规律探寻 一、读懂咏物诗的方法 、概括事物的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 、体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愿望等) 、分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侧面烘托) 1、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__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__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2)二、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______,后者指______。(3)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______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_______ 1、诗人简介杜荀鹤(846-904),晚唐诗人。出身微贱,早年连败文场。因适逢黄巢起义,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隐居庐山十年。后以诗取悦朱温,使朱温为其通关节于礼部,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后又经朱温荐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他的诗歌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多以诗歌来反映民生疾苦。 2、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 3、主旨分析 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穷困潦倒。而世俗之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出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2、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答:▲ 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具体指出哪里是真实描写,哪里是想象之词?

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总复习专项五《咏物抒怀诗》精讲及考题演练卷

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总复习 专项五《咏物抒怀诗》精讲及考题演练卷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咏物诗最多的在盛唐时期。 一、主要特点 1、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屠隆在《论诗文》中认为:咏物诗“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如:古诗中虞世南的《咏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蝉》等咏物诗。 又如左河水的《咏棉花》:“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短短四句托物言志特征明显。 2、充分运用形象思维 无论是虞世南想表达高洁也好,骆宾王想表达怨情也好,李商隐想表达孤清也好,都不是直说,都是通过对蝉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这就不生硬,不直白,能够让人有生动的想象。 写诗,必须注重形象思维,必须写得鲜活生动,只有这样,才是文学作品而不是报告也不是论文。 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诗歌都或多或少具有此类特点。 3、形象思维都是经过理性思维烛照过 想通过一首诗表现什么样的思想内涵,作者是应当明白的。在形式上怎么才能表达好这样的思想内涵,用什么样的构思和章法安排,这也离不开理性思想。当然,这样的思维,有些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 写诗,不仅要有对诗的感觉,而且要掌握写作的要领,对所写内容本身的规律及诗的文本要求,要有熟悉的掌握。只有从理性上理解了,认识了,才能从形象上更好地感觉和表现。 4、诗都是物情交融的产物 上述三首诗都写到蝉,也都表达了情。虽然有的是直接表达,有的是曲折表达。 咏物诗,必须有物,没有物就称不起咏物诗。但只简单写物不行,还要有人的思想情感作其灵魂。没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写的物就会苍白无力。情中有物,物中有情,情物交融了,才是咏物诗应有的境界。 二、经典赏析 1、 卜算子·咏梅

五首经典现代诗及赏析

01.《相信未来》 作者介绍: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山东鱼台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高中毕业。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相信未来》是食指作于1968年的一首朦胧诗。该诗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食指因此也拥有了“知青诗魂”的称号。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诗文赏析: 这首诗构思巧妙。前三节写“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最后一节呼唤人们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去热爱,去生活。用语质朴,而思想深刻;性格鲜明,又令人折服。 全诗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诗人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 通读该诗,虽然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 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撼人心魄的信念——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以及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挣扎。

【2018年人教版高三语文】古诗鉴赏定势思维-咏物诗 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今天我们学习的正是咏物诗。 二、复习预习 请鉴赏下面两首咏物诗。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鉴赏提示: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我们可以说,作者句句写石灰,正是句句写自己。 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1 咏物诗概念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知识点2 咏物诗的类型 1、“托物言志”型。这类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如: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此诗尾联“高洁”二字,是“居高食洁”的蝉性的浓缩。这两句将所咏之蝉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 2、“借物抒情”型。在这类咏物诗中,作者往往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如贺知章的《咏

赏析诗歌的方法一

赏析诗歌的方法 ————双辽市辽东中学肖千灵 中考常见题型: 1.寻找意象例:全诗描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 2.描写画面例:请把该句所呈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3.理解意境例:“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4.赏析词句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5.体会情感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读一首诗词,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大致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下方法、步骤鉴赏诗词: 一、写什么? 二、怎样写? 三、为什么这样写? 一、写什么? ——把握诗词形象,整体感知诗词的内容。 1、把握意象 2、体会意境 1、把握意象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 一般说来,在创作时,诗人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情言志,化客观事物为意象 2、体会意境 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 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细小的单位,是具体的、可找到的; 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是抽象的,需概括的。如“萧瑟凄凉”“清新自然”“雄浑壮阔”等。 示例解析把握诗歌意境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试分析。 (提示:借助知识经验,找出意象;理解诗歌大意;分析意境。) 诗歌意境 漫天大雪覆盖大地,那么多的山,那么多的路,竟没有一鸟一人之踪影。“千山”“万径”,广阔无限,而一“绝”一“灭”又无限阴沉、凄凉、孤寂。寒气笼罩又正下着大雪的江中,竟有一只孤舟,一位披蓑顶笠的老翁,任凭周围环境严酷,坚持着自己能做的工作。静中见动,又“孤”且“独”更增添沉寂清冷气氛。诗人用暗示象征手法将自己愈挫愈坚的正气意志完全融含于雪压孤舟的白描之中,其奇绝意境天然而成。 二、怎样写? ——品析诗词语言、表达特点。 1、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3、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烘托)、象征、对比、动静结合、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题目形式答题技巧——“炼字” 【题目形式】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题要点】1、修辞或表现手法。 2、关联的对象及特点。 3、传达的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的手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关注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词炼字的主要内容。 如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中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感表现出来了。 关注修饰词

诗歌鉴赏之咏物抒怀(含答案)

诗歌鉴赏之咏物抒怀 一、概念理解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客观世界的某一“物某一物”(山川河岳、草木虫鱼)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寄寓诗人理想追求、襟怀抱负、情怀节操、或表达自己观点、感慨愤懑的诗歌。 此一“物”多为作者理想、志趣或人格追求、节操的化身, 常见的艺术手法:咏物抒怀、托物言志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多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常见主题及类别: 1、表现时代特点和揭露社会丑恶的。 官仓鼠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物的特点: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 寄托的情感: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 2、抒发政治失意人生苦闷的。 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物的特点:春柳繁盛、秋柳枯凋 寄托的情感: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3、表达人生理想或愿望的。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物的特点:一支先开,幽香素艳 寄托的情感: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 4、写仕途遭遇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徒③玄鬓,指蝉 物的特点:高唱、难飞

现代诗赏析

现代诗赏析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戴望舒《雨巷》 循环、跌宕的旋律和复沓、回旋的音节,再加上极具古典氛围的意象,使得《雨巷》这首诗“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意境清新悠远、哀怨又徘徊,充满着难以言说的美感。 戴望舒也因此而获“雨巷诗人”的美誉。 我们仿佛看见,江南的雨巷如在眼前,丁香一样的女郎慢慢地走尽这雨巷,令人销魂令人叹惋。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这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和《雨巷》一样,堪称是新诗史上不朽的杰作。 单看这开头,就充满着诗意。轻轻轻轻轻轻,多么细腻的反复!仿佛正和一位熟睡的姑娘告别!“轻轻的我走了”,为什么不说“我轻轻的走了”?这样一换,诗意立见。 此诗音节之美,不亚于《雨巷》。如果朗读起来,则更具有韵味——由缓到急再到缓,由轻到重再到轻。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迷惑着 是人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燃烧着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穆旦《春》 穆旦这首诗虽然简短,只有两节,然而却字字珠玑,无可挑剔。当我二十岁读到此诗的时候,恰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原来二十岁原本就是这样!寂寞、困惑、躁动、痛苦、禁锢、渴求更生,这一切鲜明的体验,在诗中和我的心里竟是如此地吻合。我的心仿佛一下子便轻松起来了。最后那两句,不知道为我念了多少遍!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颠上, 暮色里,远山是 围在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郑敏《金黄的稻束》 读到这首诗,我总会想起小时候记忆里秋收后黄昏的田野,那里有一条小河流过。 郑敏所塑造的这种静态的、如雕像般的景象让我深深折服,没有对土地、劳作纯朴的爱,哪有这样深刻的创作?母亲、人类的劳作与坚忍、历史一齐汇聚于这静默的意象之中,深刻而悠远。 此诗乃是典雅与质朴最完美的结合。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上面。 ——艾青《我爱这土地》 这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凝聚了他对祖国和大地母亲的深深的爱,也凝聚了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劳动人民的深厚的爱。只有同时具备了非凡的才情和宽广的胸襟之人,方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歌。这首诗含蓄、精美、深沉,艾青借用一只鸟替自己歌唱……

席慕容诗歌的赏析

席慕容诗歌的赏析 席慕容诗歌 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 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下面是小编想跟 大家分享的席慕容诗歌的赏析,欢迎大家浏览。 席慕容诗歌的赏析【1】 在中国古典美学里,“莲”的意象是朦胧多义的,莲是中国文学 作品 中最常见的花卉意象之一,最早进入诗歌是在《诗经 》中。《诗经》中的莲原型奠定了莲和女子之间的隐喻、类比关系。莲既是 爱情的象征,也能指人格的高洁和清爽,早在古代,莲就被赋予了“花中君子” 的美誉,正气、高傲、洁身自好、脱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在席慕容的这首诗里, 作者除了赋予“莲“传统的君子品格外, 还以女性独 有的眼光和笔法, 给“莲”赋予淑女般的气质和神秘的情感内涵。 “我”是一朵 盛开的夏荷, 倾尽一生, 早在含苞欲放的时候, “我”积攒了多少的期待与心事, 只为夏之来临,花开灿烂,等待你的经过,这般心事都付与你说。可是,你在哪 里?如何在我最美的时刻遇见你?“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在“我”盛 开的美丽时刻,却没有你的欣赏。在诗歌中,“我”是莲,是亭亭玉立的女子; “你”是采莲人,是“我”默默放在心里的郎。 一阵夏风徐徐而来,吹过水面泛起涟漪,拂过茕茕独立的莲,她轻轻地摇曳 着自己曼妙轻盈的身体,轻轻地叹息。也许你每天都会经过这里,看过我,可是 你不知道,我一直在期盼着你的注视,默默地在看着你。就是你那无意间的一回 眸, 令我多么惊慌失措。 或许这就是青年少女遇见自己梦中情人时的微妙的心理 吧,欲诉还羞,带着少女所独有的羞涩、温婉和忧伤。 秋雨风霜都还没到来, 可是属于夏莲期盼独自开放的季节也已经远去。 告别 青涩,少了许多梦幻般的设想,莲已经在风雨中成长起来。还是那株亭亭玉立的 水中莲,风姿绰约,散发着独有的馨香,淡雅,朴质,不卑不屈。依然每天看着 你经过,没有言语。可是,面对你的欣赏,再也不会如曾经般的慌乱。因为,在 你眼里, 我只是一株值得欣赏的植物, 你, 不懂莲的心事啊! “我已亭亭 不忧 亦 不惧”把一个成熟女子的洒脱、淡然、脱俗的气质写得淋漓尽致,无可奈何,带 着淡淡的哀怨与愁绪。
1/7

咏物诗鉴赏

咏物诗鉴赏 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审美效果:生动形象,含蓄蕴藉,意在言外。 一、概念 咏物诗,通常以某一客观事“物”为集中描写对象,抓住其特征着意描摹,通过咏物明志或咏物喻理,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有的讽喻现实,有的书写个人身世、品格和志向。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二、特点 1、有的直接以物象为题,有的以“咏(题、赠、赞)+物象”为题。 2、咏物诗,要真实描摹物的声音、形态、色泽等相应的外部特征,有时还 要写出其所处环境的特点,求其“形似”。 3、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4、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从局部分析常用比喻、拟人、对比、象征 等手法。 5、从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①从描写对象上,咏物类诗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笔墨也集中在这个主 体描写对象的特点上;而其他类别的诗,则通常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整体的画面,意象与意象之间一般没有主次之分。 ②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人生 理想;而其他类别诗中的景物描写则是通过意象组合成一幅幅画面,去营造或渲染某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思想内容 (一)、从主题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类: 1、借物抒情:以诗歌所咏之物自喻,反映自己不幸的遭遇,表达自己的 感慨、愤懑或理想愿望。 2、托物言志:即诗歌所描绘的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作者借以表达 人生态度、生活理想,或批判丑恶的现象,或表达作者的观点。 3、直写物事:无寄托,单纯赞美事物。 (二)、常见的思想内容:

诗歌鉴赏中写景的作用

诗歌鉴赏中写景的作用 诗歌鉴赏中写景的作用清月芬芳 诗歌鉴赏中写景的作用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所有的诗歌都是要抒发一定的感情的,即诗言志,没有纯粹的写景诗或是咏物诗,而抒情的方式除了直接抒情外,还有借景抒情或是融情于景,于是笔下的景物就有了寄寓感情的作用了。 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飘落的桂花,空旷的春山,当空的月亮,鸣叫的山鸟来表达一种悠闲自在,淡泊宁静的内心感受,借景抒情的手法在这里运用的淋漓尽致。 2、先言他物,领起下文。这也是中国古诗中传统的表现手法,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关雎》首章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君子好逑的句子,以河洲上和鸣的鸟兴起**是君子的好配偶,而二者之间多少有一些意义、气氛上的关联处,又接近于比。又如《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让人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 思考: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释] 见宿:留下住宿。分(fn):情谊。蔡家亲:也做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分析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 3.渲染气氛,为主题服务。李珣的《南乡子》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给整首词奠定了一种感伤的基调,从而为下文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做一个铺垫。 再如《闻邻船吹笛》中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中首句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图景,为闻笛提供了背景,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基调。 4.营造氛围,烘托心境。岳飞的《小重山》上阕: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中,寒蛩不住鸣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用这些景物描写首先营造了一种静谧,凄清的的氛围,从而烘托出内心的孤寂之情,使整首诗显得曲折委婉,寄寓壮志未酬的忧愤。再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前两句写出了鸟儿飞尽,白云飘走的动态,其实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 5、含蓄蕴藉,意味无穷。这个作用主要是用于那些居于句末的写景而言的。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

英美文学欣赏诗歌赏析合集

1.A Red, Red Rose Robert Burns 1)总分析it is a very popular poem for his beautiful words and sound, using many key poetic devices to describe his eternal and passionate love. He describes his passion and emotion using a lot of imagery, symbolism, rhyme, and repetition which appeals to the senses including the heart 2)Theme: The speaker loves the young lady beyond measure through vivid similes and hyperbolic comparisons.Love:—express speaker's powerful, undying love-is lasting,real,awesomely awesome. Nature: Rocks, seas, sand, roses—many nature.Time: "A Red, Red Rose" has time on its side. 3)Structure: a)Stanza1: compare his sweet heart as a red rose and sweet music.b)Stanza2-3 : swear that he will love her for ever, and assure that he will never change his heart.c)Stanza4: assure his lover that he will leave for a short time but will come back no matter how far it is. 4)Form: Scottish Folklore, short lines, strong rhythm. The first and third lines have 8 syllables and the second and fourth lines have 6 syllable in the first two stanzas and 7 syllables in the second two stanzas. Rhyming abab. Use simile to express the strong affection which can not be controlled. And use repetition to intensify his emotion. 5)Meter:This one's a classic, so it's no wonder it uses some of the most classic forms in all of poetry and music. "A Red, Red Rose" is written partly in ballad meter (the first eight lines) and partly in common meter (the last eight lines). It alternates between iambic tetrameter in the odd-numbered lines and iambic trimeter in the even-numbered ones. A line of iambic tetrameter consists of four (tetra-) iambs, a foot that contains an unstressed syllable followed by a stressed syllable. Line 5 is a great example: As fair art thou, my bonn-ie lass. Iambic trimeter, as you might have already guessed, is the same as iambic tetrameter, except there are three (tri-) iambs instead of four, as in line 2: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But line 10, It has seven syllables, when it should have six. Let's assume the line's first foot is not an iamb but an anapest. If we scan the line in the following way, we have a line of neat, flowing trimete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2.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William Wordsworth 1)Theme:N ature's beauty uplifts the human spirit. Lines 15, 23, and 24 specifically refer to this theme;P eople sometimes fail to appreciate nature's wonders as they go about their daily routines. Lines 17 and 18 suggest this theme;N ature thrives unattended. The daffodils proliferate in splendor along the shore of the lake without the need for human attention. 2)Genre:Lyric poem 3)Rhyme Skill:ababcc, efefgg, hihikk, lmlmnn Rhetoric(修辞):Simile明喻,personification拟人,hyperbole夸张,alliteration头韵。 4)Structure:Meter of the poem is in Iambic Tetrameter:each lines has four iambs(unaccented syllable/accented syllable)four stanzas, each including 6 lines:Summary, Stanza1:Wandering like a cloud, the speaker happens upon daffodils fluttering in a breeze on the shore of a lake, beneath trees. Daffodils are plants in the lily family with yellow flowers and a crown shaped like a trumpet. Click here to see images of daffodils.Summary, Stanza 2The daffodils stretch all along the shore. 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of them, they remind the speaker of the Milky Way, the galaxy that scientists say contains about one trillion stars, including the sun. The speaker humanizes the daffodils when he says they are engaging in a dance. Summary, Stanza 3 In their gleeful fluttering and dancing, the daffodils outdo the rippling waves of the lake. But the poet does not at this moment fully appreciate the happy sight before him. In the last line of the stanza, Wordsworth uses anastrophe, writing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instead of the show brought to me. Anastrophe is an inversion of the normal word order. Summary, Stanza 4 Not until the poet later

2015学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咏物诗

2015学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咏物诗 一、关于咏物诗 咏物诗有悠久的历史,是抒情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心雕龙》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意思是通过咏物可以抒发情志,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特征。《诗经》中的《硕鼠》,《楚辞》中的《橘颂》,大家耳熟能详,其中的缘物兴情、咏物明志的表现手法,至今影响深远。唐代以后,咏物诗大量涌现。诗人们或即物寄兴,或托物抒怀,大千世界,大如日月星辰,风云雨雾、冰雪霰露、季节时辰、山峰岩谷、江河湖海、溪瀑泉潭、塞外大漠,小到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器物杂类、蚊蚋草芥,皆成为诗人描述的对象。多愁善感的诗人们,往往能由自然界里的万物,生发出无限的感慨,这便产生了咏物诗。2005年的上海卷、2006年的湖南卷、2007年的重庆卷皆对咏物寄怀诗有所考查。 咏物诗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 1.描摹情态,表达喜爱。 这类诗歌诗人往往满怀喜悦之情对事物的形、神、意进行描摹,字里行间往往洋溢着诗人的喜爱。如韩愈的《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鲜红耀眼的石榴花灿若云霞,在清幽的园林中开花结实。地上的青苔覆盖着落红,也没有车马践踏。诗句写出了榴花似火的热闹景象,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又如顾况的《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道该房前石竹丛,深浅紫,深浅红。婵娟灼烁委清露,小枝小叶飘香风。”作者写道该房前有一层层盛开 着的石竹花,深紫淡红,五彩缤纷,吐蕊盛开。花瓣上滴滴清露闪烁,青枝嫩叶间飘过阵阵清香。诗人极写石竹花的色、香、貌,溢满了对石竹花的喜爱之情。 【当堂演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咏绣障(唐?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1)本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三、四句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答: 【参考答案】对精美的刺绣的赞美和喜爱。三四句写“绣成”以后绣幛的精美巧夺天工:把它安放到春光烂漫的花园里去,虽是人工,却足以乱真,连黄莺都上当了,离开柳枝向绣屏飞来。从侧面写出了绣屏的精美和女红之工巧。 (2)第二句充满动态中,请结合诗句评析“争”、“拈”二字的艺术表达效果。 答: 【参考答案】“争”写出了一群绣女正竞相拈取小巧的画笔,在绣床上开始写生,描取花样,争先恐后的模样,眉飞色舞的神态。“拈”,是用三两个指头夹取的意思,见出动作的轻灵,姿态的优美。【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刺绣巧夺天工的诗。第一句“日暮”、“堂前”点明时间、地点。“花蕊娇”,花朵

2020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材类专项提升专题06咏物诗含解析

专题06 咏物诗 一.咏物诗概说 1. 咏物诗定义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作品。 2. 咏物诗和写景抒情诗的异同比较 咏物诗是以物为描写对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抒情,所以与写景抒情诗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 ①.咏物诗和写景抒情诗都是以自然界的景物为描写对象,且都是借景/物以抒情,表达诗人 的情感。 ②.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写景抒情诗 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整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③.从写作目的上,咏物诗是节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写景抒情诗是描写 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而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咏物诗歌咏对象示例 ①. 菊花:菊花常被赋予高洁、坚强、淡薄等意义,是隐士的代表。例: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②. 梅花: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也是冰清玉洁、不与他人同流合污的代表。例:驿 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安石《卜算子·咏梅》) ③. 竹:竹挺拔而有节,坚定顽强,不屈不挠,是君子品格的象征。例: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④. 柳:柳一般作为春天的代表植物,多用来表现春天的美,但也有诗人根据柳的其他特点 来表达不同的感情。例:贺知章《咏柳》&李商隐《柳》&曾巩《咏柳》 ⑤. 在创作实践及高考习题中,出现过的咏物对象还有各种花卉(海棠、杜鹃等)、鸟类(画 眉鸟、杜鹃鸟等)、山泉、雨及动物等,其象征意义也复杂多样,应针对作品做具体分析。 4. 咏物诗的常见情感主旨: ①. 表达个人品质、节操与志向(包括政治志向),此类作品占咏物诗的绝大多数。例:于谦 《石灰吟》

诗歌分类鉴赏-- 写景咏物类

诗歌分类鉴赏-- 写景咏物类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一) 一、【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从关键词(名词:日、断桥、人、水、幽树、鸟)入手分析即可。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析】 本题考查诗词的艺术手法。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分析,尾联为写景句,表现出的闲适,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从更待两字分析,所写之景应为想象之景,故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名师点睛 1.明确表达技巧的范围。表达技巧是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表现手法上看,有联想、对比、衬托、烘托、白描、象征、抑扬、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从表达方式上看,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其中的借景抒情考查的频率较高;从修辞手法看,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用典等。 2.掌握答题的思维步骤。解答鉴赏表达技巧的题目,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判断诗歌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分三个层面,首先要考虑的是第一个层面,考虑是否运用了对比、衬托、白描、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然后考虑第二个层面,即表达方式,尤其要注意借景抒情的情况;最后考虑第三个层面,也就是修辞手法。 3.把握答案特点。在分析表达技巧时,有时需要结合诗歌的形象、语言和主旨;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要从诗歌中找出具体诗句进行说明。学科.网 二、【2015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