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口服液营销策划案例

三株口服液营销策划案例
三株口服液营销策划案例

“三株”营销模式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11/6/18 16:22:06 作者:邓绍松发表于:网易博客

其兴也勃,其败也速。提起三株口服液,不知道的人可能不会很多。三株的影响力非常大,影响范围之广、影响速度之快、影响深度之大,至今无企能比。三株口服液是济南三株药业有限公司的起家产品,也是迄今为止的看家产品。当初一万元买来的转让配方,如今已创造了上百亿元的销售收入。在三株进入市场的前前后后,与三株相类似的保健药品比较知名的就有十多个品牌,但没有一个产品像三株口服液一样在短短几年内创造出不可思议的销售奇迹。三株公司曾经以它独特的营销模式,空前的宣传力度,以及中西合璧式的企业文化,成为二十世纪末中国医药经济界的一道独特景观,1994年三株口服液实现规模生产,销售收入首次超亿元。在保健品市场整体萎缩的大环境下,三株公司逆势而上,发展达到顶峰,1995年销售收入33. 5亿元,1996年销售收入80. 6亿元,造就了中国营销界永远津津乐道的奇迹。三株堪称是保健品营销的“鼻祖”。三株公司的营销模式以其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使三株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三株口服液营销模式概况

一、三株营建了完善的营销组织和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实施“人海战术”

营销网络并不是三株公司的独创,只不过是三株公司把它做的非常出色、优秀。从结构系统论的观点看,三株公司营销网络由组织网络、典型经验、营销人员构成,它们相当于整个营销网络的骨骼、肌肉和神经。从三株公司早期开发市场成功的过程看,三株公司营销的成功就在于它创造性地设想,并几乎是不计后果的强行实施、搭造这三方面的框架以及培养、提升这个框架的功能。尽管这种不计后果做法的负面影响也是三株公司后期暴露出的主要问题,但在三株公司发展的早期却是其营销上的成功之作。正是这一点,三株公司营销模式才成为很多公司效仿的榜样。

三株公司的组织网络是基于地理区划和人口密度建立的,这张网络密集地分布在整个中国(西藏、台湾除外),其营销网络采用的是“四级公司、六级管理”制度,即:在省一级建立营销指挥部,市、地级设营销公司,区、县级设办事处,乡镇及城市区内设工作站;按层次分有总公司、产品营销中心、战区指挥部、子公司、分公司、工作站等六级组织,市、地级营销公司是三株营销网络中的骨干主体,市场部又是营销公司的中心。三株公司在鼎盛时有几百个产品销售公司,几千个办事处。

三株营销公司的组织框架:

营销公司设总经理、副总经理、人事部、终端部、财务部、市场部。

总经理——主持全面工作,侧重外联、检查大队、广告。

副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工作。

人事部——主要由负责人员管理的人事部门、检查大队组成。

终端部(企划部)——负责公司市场营销和广告宣传整体的企划,审批具体的广告宣传方案。广告部作为具体的广告运作部门负责诸如专题片的拍摄等工作。

财务部——设财务科(货款结算)、财务管理科(下属各单位财务人员的管理、监督)。

市场部——公司具体营销运作单位。市场部根据终端部的企划提出营销计划,制定具体的保证措施,细分到各办事处。各级各部门的每个人要在月底根据营销方案制定个人下月工作计划。计划包括下个月的目标、时间安排、地点选定、具体内容、实现目标的措施、活动预算、突发事件如何处理,等等。市场部一般根据所辖地区又分若干部(如济南分三部及一

个单列区。一部:负责市区;二部:郊区;三部:周围五县。王舍人单列:因此地有钢厂、炼油厂、发电厂等效益较好企业);部以下所辖县、区再设若干个办事处;每个县、区的办事处下设若干个工作站负责乡镇或街道办事处的宣传。市场部负责10件以上产品的批发。

办事处只能负责10件以下产品的零售、报纸投递宣传,收集典型病例。作为基层经销单位,办事处要详细登记购买者的情况,反馈给工作站,以此调整宣传侧重点。

工作站的主要任务就是报纸投递、组织义诊等宣传工作。

三株公司的终端部除负责整体的营销企划策划和广告宣传外,还有众多的二级企划员分别负责单一媒介、形式的企划工作,如报纸、活动、电视专题片、市场调研等。同时三株在市场部、办事处及工作站都设有企划员和宣传员,企划员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计划本辖区内的报纸如何派发,收集典型病例上报终端部。

义诊及其他的促销宣传活动也是三株营销公司、市场部、办事处经常性的日常工作。在城市,根据季节几乎每个月都举行义诊活动、病人回访、结合街道办事处举办流行病常见病讲座、病人联谊会等。在农村乡镇以赶大集的形式开展义诊、现场咨询等。如春季战役中的春节送福、大地回春现场咨询、红三月大型义诊活动等等。

工作站作为三株营销网络中最基层的一级机构,并不负责三株口服液的销售,主要工作就是投递报纸、组织义诊等宣传工作。工作站配有专职企划员、宣传员,专门调查辖区内有多少居委会、自然村,有多少住家户,一年中要确保报纸覆盖若干次。企划员要随时搜集成功的病历上报。

在三株公司,市场部、各办事处的财务人员及工作站的实物管理员受财务部管理科分配、领导。人员由总部培训、下派,除主管全部财务工作外,还负有监督主要领导者的重任,一旦本部门负责人违反财经纪律,财务人员必须上报。

检查大队是三株公司的特设机构,在公司内有两大任务:①违纪、违规的检查,充当宪兵的角色。三株强调检查大队有权检查所有人的工作。②日常工作是检查营销计划的实施,在基层设有检查站负责报纸投递的检查。在工作中,三株的各级组织每天要开晚会总结评比,宣传员填写反馈单,检查员填写检查单。每阶段要进行评比,评比结果与奖惩挂钩。

整个三株公司结构是以销售为主体的典型的哑铃型结构。三株的销售人员达十几万,这些销售人员的工作并不是单纯的产品搬运或将产品移交给经销商然后再催款,而三株的营销网络本身就有销售功能,同时,还具有明确的宣传广告功能,譬如三株公司最基层的组织——工作站,实际就是一个宣传站,主要任务就是派送报纸并负责报纸的有效覆盖率。在一个城市或乡村,三株的宣传品基本上进入了每一个家庭,总人口的覆盖率能保持在96%以上。三株营销网络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到目前为止,仍然无人能及。

二、三株成功地采用了小报、电视专题、宣传画、横幅和义诊等低投入高产出的广告宣传形式,以终端手段炸开市场

三株公司起步的时候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时期,吴炳新敏锐的意识到产品的成败将取决于市场的需要,而不再是商业渠道,产品宣传是刺激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手段,因而三株公司始终把宣传放在第一位。三株是以小报、电视专题、宣传画、横幅和义诊等终端手段炸开市场的,依靠深入二三线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市场而创造营销奇迹的。

和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三株公司的产品应该说没有多大的差异性,其成功就在于利用三株公司别具一格的宣传手段也就是所谓的“法宝”作为宣传手段,让消费者臆生了产品的差异、甚至效果。

广告宣传对三栋口服液这样的保健品销售来讲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三株公司在赋予营销队伍宣传功能的同时,创造性地选择了几种特别有效的广告形式,这些广告形式虽然费事但投入费用低,更重要的是对绝大多数家庭都能产生切实有效的影响力,义诊、报纸投递、电视专题片被三株人看作三大广告法宝。这三种广告形式虽然不是三株首创。但确实被

三株人发挥得淋漓尽致、登峰造极,并为今天众多保健品厂家所模仿,尤其是自印宣传品派送在今天已是泛滥成灾,但三株报纸广告覆盖率之高、工作之细恐怕是大部分厂家难以企及的,令众多模仿厂家望洋兴叹。

三株公司最具特色或者说其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营销宣传手段有以下几种:

1、散发报纸(宣传单):这是三株起家的基本手段,也是三株发挥最淋漓尽致、工作做得最细的地方,报纸的覆盖率一般能达到98%,即使在内蒙古,在游牧民族的蒙古包里也能看到三株的宣传品。宣传单被三株公司称为重武器,人们认识三株公司,对其形象定位就是通过宣传单这个媒介。大量入户散发宣传单是三株公司的首创,三株公司发展的初期就是用这种被很多人称之谓“土的掉渣”的宣传单,使人感觉到它的存在和它勃发的市场开拓能力和渗透力的。

报纸的内容起初是产品功效和机理的介绍,后来主要倾向于病例介绍。报纸传达的方式分为普投、散投和夹报。

普投: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地毯式的逐户投递。投放前有关负责人要进行前期调查,绘制工作区域平面图,对街道楼房数量以及楼层高度都要予以登记,以便确定投报数量,并作为检察工作的依据。普投是报纸宣传的主要宣传方式,正常情况下一个区域每月都要保证至少两次普投。

散投:一般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或农村的集市里进行投放,或在活动现场派发。是产品进入市场初期,或者作为普投的一种补充。

夹报:在城市里借助于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发行渠道,针对特殊的消费群体进行宣传。因为三株公司建立了庞大的宣传队伍,这种投递方式不为经常采用。

派送投递报纸是三株在广告宣传上最常用、影响力最大的形式之一。为达到10O%的投递率,三株设计并构建了能够覆盖所有人口的投递网络,三株各地的工作站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投递报纸等宣传品,并制定了严格、详细、周到的投递、检查、信息反馈、评比奖励制度。

①投递前,各工作站定出自己的投递范围。

②各工作站的企划员都要编制本辖区住户表,每5OO户制定一张投递图。

③投递图要上交到办事处的检查站,检查站派检查员实地检查。

④投递时由工作站的宣传员负责投递,并做出记号。

⑤由检查员逐户检查,并统计投递率,根据投递情况给责任人奖惩。

对宣传员投递的要求:

①准备自行车、书包,铅笔。在指定区内投递,实行承包。

②不准向行人送发。

③不准漏投、多投、虚报。

④不准留单位宿舍传达室代发。

⑤不准弄赃、展在地上,应折叠整齐。

⑥所留标记不准太高或太低。

⑦不准向省市政府机关、公安局等单位投递。

⑧投递中要向消费者宣传。

⑨投递中要注意人身安全,财务安全。

附加规定:

①宣传员应参加业务培训。

②自带投递图,标志时间。

③要熟悉标记,给宣传员编号(如R-15户)。

④在城市投递可采取:A.两人配合。B.自带书包。C.以找朋友的名义。

⑤投递完毕后,投递表上缴小组长。

检查制度:

①主任检查100份/周2天(每周必须有2天时间检查投递,一天检查不少于100份)。

②检查中队150份/每天检查。

③检查站站长150份/周3天。

④30O份/科长每天。

⑤30O份/组长每天。

评比制度:

基层工作站的宣传员报纸投递率达到99%,奖励50—10O元;达到98%,奖励50元;98%以下提出警告以至辞退。其他人员每隔3天评比1次,3次获奖提升站长,考核业绩主要是报纸投递率平均在96%以上。站长获奖3次提升主任。

小报宣传在三株宣传中占有绝对的比例。从营销角度看,它确实具有独特的优势。第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像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正规媒体达分散,自投小报可以根据需要人为确定区域,集中火力(或叫集中优势兵力)。第二、风险较小。一般来讲新产品进入市场来时,铺市量与宣传力度始终是对矛盾;铺市量过大宣传力度不足会造成产品积留于流通环节,资金回笼慢,无法正常运作;铺市量不足则会造成广告流失。而大刀阔斧双管齐下所带来的巨大风险是任何人也不愿意面对的,而用小报来宣传则绕开了这个矛盾。在三株,城东闹得轰轰烈烈,城西还可能悄无声息,这可能是只有在三株才会见到的独特景观。第三、可以达到深度诉求。在正规媒体里,限于成本制约,任何宣传的内容都是受到篇幅或时间限制的,而一张小报却可以告诉你他想诉求的全部。就医药保健品而言,仅让消费者知道产品的名称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了解产品更多的益处。即提高产品的认知度、可信度和美誉度。“没有长度就没有深度,没有深度就没有力度”,这一点三株做到了。第四、可以包含正规媒体所不允许出现的内容。三株小报经常出现的内容是病例宣传,让受益者自己站出来说话效果无疑比自弹自唱好,当然这是违规的。

2、电视专题片:电视专题是三株公司另一件重武器。虽然说三株公司并不是第一家发明专题片用于宣传,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在整个国内保健品行业来说,大范围内推广,采用本地化版本,三株绝对是第一家。三株的专题片主要内容是一些患者的现身说法,以及一些大型活动的现场实地拍摄。三株的受益者讲述自身的亲历感受,镜头前真情流露,场面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对观众具有强大的暗示作用,使他们对号入座,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三株的俘虏。专题片在一些地县乃至乡镇铺天盖地的长期播放对产品宣传起到了巨大宣传作用。电视专题配合宣传单使用,激发宣传单已经形成的营销势能,爆发出强大的视觉和感觉冲击力。三株公司专题片突出的是产品效果和产品机理,一般来说专题内容是完全本地化和用患者现身说法或以有新闻价值的活动、典型病例现身说法,还有其他专题片内容,如展现企业形象、明确表现主题等。这种做法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强的可信度。与硬性广告相比,还具有时间长、价格低的优势。在全国专题片寥寥无几的情况下,其宣传优势无可比拟。

三株专题片的制作程序如下:

企划员通过市场调研提交报告、素材——企划部确定主题后下发——市场部、办事处企划员搜集病历上缴——企划部审检病历——反馈到办事处——回访病人——企划部制定拍

摄播放计划——脚本写作——办事处做好准备工作——广告部拍摄后剪辑,企划部审查——播放——企划部、办事处共同监播。同时,病历记录内容包括:姓名、地址、年龄、具体病症病状、服用前的情况、服用后的情况、什么人给他买的等。如此详细,不由你不信。

3、义诊活动(宣销活动):即户外的宣传销售活动,通过现场宣传品如条幅展牌音响营造气氛,配合医生现场对消费者的身体诊断以及产品推荐,增加了宣传的可信度。既可以当场实现销售又可以扩大影响。

义诊活动(宣销活动)也可以算是三株公司的一个创举,当时这类活动不象现在这样搞的遍地都是,实际效果还是不错。因为那时看病主要到医院,人们看惯了医生冷冰冰的脸,他们对咨询人员的耐心和蔼感到亲切,对这种宣传形式感到新鲜,有很多人特别是边远农村的人就因为这两点而产生了购买。

义诊活动(宣销活动)规模大小不一,在大城市或小乡村、在营销公司、药店、农村大集等场合,有机会就开展义诊等活动。并根据季节变化,推出不同的主题,小规模的活动往往随机进行,大规模的活动则是在报纸宣传具有一定基础后进行,并同时会邀请当地知名人士到场以壮形色。活动现场一般会配合优惠销售,因此很有号召力。在三株公司,义诊被认为是口碑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广告传达上,三株把义诊这种方式进行了延伸,极为大胆并富有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让专家说话,请患者见证”的宣传推广道路。三株首创了专家义诊的行销模式,在中心城市,每到周末,三株就会聘用一些医院的医生走上街头开展义诊活动,而其主旨则依然是推销三株口服液,到后期,三株更是把这股义诊风刮到了乡镇、农村。据不完全统计,三株每年在全国各地起码要举办上万场这样的义诊咨询活动。以前的医生只是呆在医院里,绝大部分态度生硬,令广大患者深恶痛绝,那些素养较高的老专家,在医院里,不是一般患者所能接触得到的。现在,知名的老专家猛然走出来,态度非常和蔼地为你服务,受惯了横眉冷眼的广大消费者怎能不受宠若惊?就算是上当,也是值得。这种状况下,三株产品能卖的不好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时的保健品企业成千上万,他们不动脑子思考,注定想不到这一点,也就只能眼看着别人发大财、赚大钱。

在义诊的活动中,三株的各种广告单片或小册子中会漫天遍地散发,里面的内容往往会引用来自天南海北、国内国外的各种医生的话语为三株喝彩,到1996年,三株甚至与国内数十家科研机构合作,推出了一本十万字的《三株口服液临床验证论文》,全书分为理论、临床、机理、基础和病例五大部分,对三株的广告传达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科学规范。在最后的病例部分,该书收集了近百位患者的服用效果,其中不乏神奇、令人匪夷所思的功效描述。三株的这些首创性做法,效果出奇的好,以致于后来被其他企业一再地仿效和光大,并且越来越离谱,最终也酿成了一场让中国保健品市场信誉轰然崩溃的危机。

4、三株的企业形象塑造宣传别具一格

在广告投放上,三株从不吝啬,与众不同的是它采用一种更为巧妙的组合,除了常规的产品广告之外,三株还把大量的费用投放到形象广告中。这是其他保健品企业所不曾注意的领域,在其他行业,企业形象广告屈指可数,可以说,三株是国内最早将企业的电视形象片作为广告进行投放的企业。同时,三株在中央电视台及一些地方城市电视台购买了极其廉价的大量的非黄金时间的广告段位,用以播放拍的并不精美却充满了语言诱惑的三株系列形象广告,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主题便是振兴民族工业,最响亮的口号便是“三株争当中国第一税人”,长达数分钟,有的甚至十多分钟,从而可以进行高密度的专题片广告轰炸。和成千上万的企业花费巨额资金,疯狂抢购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广告相比,无疑是明智之举。三株的非黄金时段广告策略,使三株企业迅速地拥有了知名度,而且起到了出乎意料的收视效果。所取得的成功,丝毫不逊色于黄金时段投放策略,众所周知的哈慈、哈尔滨制药六厂的“盖中盖”等等也是采取了与三株相同的广告投放策略,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外,三株对企业形象的包装和提升,使它一开始就具有了较好的品牌印象。在当时假货充斥、品牌纷杂的保健品市场,三株的“中国第一纳税人”及“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的形象,无疑具有很强的感召力,更胜人一筹。

三株在宣传上的创举,还表现在以下方面:在一些带有政治色彩的主流报刊上整版地刊登三株的形象文章,传播三株的民族工业理念。与别的企业完全不同,在跟很多报纸的接触中,三株很少在价格上讨价还价,而它提出的惟一要求是,不要在版面的上方打上“广告”的

字样,最好是以新闻的版式处理。然后,三株又把这些文章连同那些显赫的报名以新闻报道的方式放进它的各种广告宣传小册子中,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一种错觉:三株是中国主流媒体最关注的企业,同时会产生这样的定式思维——主流媒体关注的企业,就是大企业,就是好企业。同时,三株还十分热衷于赞助各种科学、科研研讨活动。这些活动为三株带来了良好的舆论暴光度,使三株决策层迅速接触到中国最优秀的名流人士,此外,还顺带为三株捧回无数的头衔、奖章和证书,这些后来都无一遗漏地出现在三株的宣传作品中。

然而,仅有这些,吴炳新觉得还不够,有添加了口碑宣传策略。可以说,在保健品行业,是三株公司第一个把口碑宣传认真地作为一种策略来实施,并取得了相当理想的效果。

三株认为口碑宣传与广大消费者沟通交流方便,针对性强、说服力大、方法多样、限制少,同时消费者对产品也有提供咨询服务的要求。关于口碑宣传,三株公司制订了很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指导终端部、企划部和市场部协同做好口碑宣传工作。

口碑宣传内容——产品生产机因、企业形象、典型病例。

口碑宣传方式——义诊、病人回访、组建医疗服务队、讲座、病人联谊会等。举办活动时,为渲染气氛,通常还要组织锣鼓队,放鞭炮,进行电视采访,事后在当地电视台播放。

主流媒体吹捧,还有众多耀眼的荣誉头衔和奖章,另加众多的口碑宣传事例,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消费者还能有什么犹豫的,只有乖乖的掏腰包、束手就擒的份了。很显然,这样的广告策划和组合,在90年代中期的中国,是十分到位和超然的。这种策略,就是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具有较高的水平,依然具有学习和借鉴意义。

三株公司各级各地营销公司在实战中总结出的大量具有创造性的营销手段,通过产品营销企划中心迅速推广,例如:农村电影放映队,健康俱乐部,口碑宣传,社区美容队,联营美容院,以及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的利益共同体等,开创了中国保健品的先河,每一个举措,在当时都是可圈可点的。就拿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的利益共同体来说吧,当时国内保健品企业极为混乱,无序竞争、恶性竞争、违法竞争司空见惯,为了利益,可以放弃一切道德秩序和法律法规的约束,而且其破坏性的手段和方法竟然被普遍地看成是商业智慧的一部分。三株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同时有效地打击、遏制对手,三株与很多行政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像很多地区的卫生局成了三株的当地代理商,医药商店、医药批发公司、医院都归卫生局管辖,有了这样的代理商,别的产品如何能与三株相比?在很多地区,三株可以肆无忌惮地大搞现场义诊、现场促销活动,司法机关和工商管理部门都被三株搞掂,竞争对手如果想搞同样的活动,上述部门就会找理由收拾你。以上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却产生了几何倍增的绝好效果。笔者认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当时为什么只有三株想到了?要知道,同期的企业有很多,不只是三株一家!有了众多绝妙创新的组合,三株的辉煌也就当值无愧。正是有了这些综合的宣传手段使得三株品牌在各地得以迅速成长。

三、三株成功的“农村包围城市” 市场路线,成就了三株帝国的辉煌

以前,比较大的保健品企业,都是把主要精力甚至是全部精力,放在城市市场推广上,三株并不是这样,其实他很有条件做城市市场——在1995年,三株口服液刚刚在北京及华东沿海发达地区站稳脚跟。但吴炳新大胆做出了一个当时很有争议的决定(如果放到今天依然还是有争议):挺进农村市场。也就是这个决定,成就了三株的辉煌,也是农村市场的告捷,让三株成为真正的中国保健品大王。可以说,三株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农村市场取得过最辉煌业绩的企业之一。

在中国农村,地广人多,看似最具有市场潜力,但是,由于以下原因决定了开发农村市场,是一个高难度并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即:一是中国实行着最为严格的户籍控制管理制度,农村和城市之间人口流动性较低,导致城乡之间的人文观念、风俗习惯、消费心理等,相差甚远;二是农村居住相当分散,千人以下的集聚地人口,居然占全国50%以上,占农

村人口的80%左右;三是中国各地历史悠久,专区之间,甚至县与县之间,村与村之间,在消费习惯、人文观念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四是整个农村整体的销售规模庞大,但是销售量极其分散,人均消费能力仅为城市的1/5~1/8,有的落后地区甚至更低,消费产品与城市要求大相径庭。同时还有交通和通信不便、社会治安、分销渠道不畅、缺乏有效宣传媒体、广告受众文化层次偏低、市场不易控制等特点。因此,如何启动和开发农村市场是许多中外消费品生产销售商一直在不断探索却未找到答案的难题。一向崇拜毛主席“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的吴炳新,显然更具有战略家的眼光和能力,他并没有匆忙地靠硬性广告开路,而是耐下心来,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来构筑他的营销网络。他为三株的农村市场推广,设计了四级营销体系,即地级子公司、县级办事处、乡镇级宣传站、村级宣传员。他利用中国低廉的人力成本优势,展开人海战略,聘用了数十万计的大学生充实到县级、乡镇级的办事处和宣传站。同时,他还创造了一种“无成本广告模式”,即发给每个宣传站和村级宣传员一桶颜料和数十张三株口服液的广告模板,要求他们把“三株口服液”刷在乡村每一个能刷字的地方,像土墙、电线杆、道路护拦、牲口栏圈和茅厕上。以至于当时每一个来到乡村的人,以及乡村里的人都会十分吃惊地发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在每一个有人烟的角落,都几乎可以看见三株的墙体广告,都可以感觉到三株的无处不在。这种90年代中期的广告方式,在中国农村确实神奇的一招。就是在数年后的今天,也没有一种广告方式比这更为经济,更为适合中国农村。再加上三株的电影放映队,锣鼓队,就地取材的真人真事电视专题片,还有一大堆耀眼的荣誉、奖章、证书,众多媒体的相关报道,不曾见过大世面的中小地级市和小县城的市民,一下子就被镇住了,更何况乡镇和农村的乡下人!

吴炳新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来自三株的统计资料看,到1996年底,农村市场的销售额已经占到了三株总额的60%,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营销业绩。1994年三株的销售额为1亿元,第二年达到20亿,在农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的1996年,三株销售额一跃而达到了80亿元。在资产增值方面,三株在1993年底的注册资本金仅为30万元,到1997年底公司净资产为48亿元,且据称资产负债率为零。

四、超细分的市场营销策略

如果把不同市场、不同产品、不同销售方式之间任意两者或三者的组合都认为是广义的市场细分策略的话,三株公司能够最大限度开发市场潜力的另外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实施了同一产品,不同的销售方式与不同市场相组合的超细分的营销策略。三株公司对很多市场的挖掘,几乎达到了最大限度。城市按社区、厂区或按特定的消费者(例如赋新康的营销就是针对每个病者采取不同的营销方案)进行细分;农村则细分到村组甚至村民院落。实际上,就是不放过每一个潜在的消费者或营销机会,这种方式几乎是对潜在市场的蚕食。三株公司在营销过程中还十分重视地方政府、消费者协会、社区组织、民间互助组织甚至特定消费者联谊组织等在大营销环境下的影响,有的营销子公司甚至做到了把社区组织变成自己营销的延伸与代言人。

纵观三株的营销策略,是不同于其前一些医药保健品营销套路的。“三株” 的营销模式是以市场开拓见长;它营销策划成功的基础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把消费者的需求始终放到第一位”;三株把工作的重点改在了农村,先农村后城市,“以农村包围城市”(这里的农村是一种大农村的概念,包括中小城市);它奉行的原则是“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尽管“三株现象”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它的影响仍然存在。应该说:三株公司的营销模式对成长型的公司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同时让我们期待吴炳新和它所领导的三株公司早日能够东山再起。 2、三株与脑白金的营销模式对比分析

三株是保健品营销的“鼻祖”,而脑白金则是当前保健品行业炙手可热的“江湖老大”。史玉柱曾经拜访过三株吴炳新先生,我想史玉柱先生在江阴市30万元起步时可能基本上延用了三株的营销套路,张继明先生也是三株企划中心出身而后加盟脑白金任策划主管的。

应该说三株是脑白金的“老师”,但脑白金创新了三株的保健品营销模式,又创造了一个新的保健品神话。我仅有在三株的工作经历,而脑白金则是通过公开资料研究和作为消费者感知,现就两者的营销模式作一个对比分析。

1、脑白金依靠电视广告解决了品牌形象的问题

三株是以小报、电视专题、宣传画、横幅和义诊等终端手段炸开市场的,依靠深入二三线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市场而创造营销奇迹的。后期虽在中央台有一个产品品牌广告,也仅仅增加了三株口服液的暴露频率,而对三株品牌形象基本上没有贡献。

听说三株在上海的销量还不如江苏一个大县的销量,这应该和三株的“土”形象有直接关联吧。

快速消费品树立品牌形象,还是要一个好的电视品牌广告来解决,仅依靠终端运作始终无法提升企业和产品形象,也就无法吸引层次较高的城市消费者的购买兴趣。

脑白金的电视广告能烘托出“送礼就送脑白金”的礼品高档形象,还是有记忆点的,这点是三株始终没有作到的,史玉柱在利用电视广告树品牌形象上还是超越了三株等保健品同行。

2、脑白金的软文策划如火纯青

三株的软文策划是以病例和功能性宣传为主,直白明了,在当时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还是效果显著的,但在大城市消费者普遍持怀疑态度,而且随着消费者逐渐变得理性,虚假、夸大其辞的功效诉求老百姓早已生厌,脑白金抛弃了三株的营销模式中过时的做法。

脑白金的软文以大量的可读性内容,如新闻题材、科学说理、焦点事件等有机融合,收到了极高的阅读率。而且每一篇都在谈科普,并无做广告之嫌,一般投入两个月,就会收到市场奇效,这应该是脑白金营销模式中最耀眼之处吧。

紧接跟进的是系列功效软文篇,主诉求点分别从睡眠不足与肠道不好两方面,阐述其对人体的危害,并指导人们如何克服这种危害。其将脑白金的功效巧妙融于软文,读来轻松自如,科普性很强,而且让读者主动了解脑白金,这种广告起到了极好的铺垫性效果。

脑白金采用软文策略进入市场,则可以回避高额广告投入,以相对较少的营销费用启动市场。也注意了软文的非广告倾向,在报纸的非广告版面进行科普性宣传,还是超越了三株依靠小报的模式(小报在大城市基本上不具操作性,而且可信度越来越低)。

3、脑白金基本避免了三株的营销网络弹性不足、营销队伍管理混乱的问题

对保健品等快速消费品而言,没有一支终端运作队伍对终端精耕细作是难以成为行业巨头的。三株15万人的营销队伍没有依照产品生命周期作相应调整,产品推广初期采用“人海战役”策略是正确的,但在产品成熟期终端已作到位的情况下,应迅速裁员或开发新产品来分流营销资源。

三株过多地依托自身的营销网络来做分销工作,在产品成熟期三株的分销成本反而高于经销制。三株基本上抛弃了批发商来分销,直销也和零售商发生冲突,导致零售商利润微乎其微,一场“常德事件”通过终端店主和营业员的放大宣传而导致三株全面失控。

脑白金规定自己的队伍绝对不能碰货款,货款通过经销商来操作,而且与总部现款现货政策避免了财务风险。分销由经销商完成,而市场推广由脑白金营销队伍来完成,这点和娃哈哈的营销模式相仿。

4、三株、脑白金都缺乏副品牌、阻击性品牌和系列品种

当脑白金铺天盖地打广告时,一些假冒产品就坐享其成,瓜分了四分之一强的市场份额,主要原因是存在明显的“空白市场”,空白市场则是脑白金自己造成的。与其被假冒脑白金抢

占了脑白金的市场份额,影响脑白金的品牌形象,不如自己推出相类似的产品来阻击假冒产品,也总比市场被假冒产品“蚕食”好。当然,如果区域市场上没有假冒产品,那么阻击品牌就不必推出,免得“产品自蚀”。

三株口服液、脑白金都是依靠单一的品种来包打天下,故脑白金有其他中小企业跟进瓜分广告效用,与其被其他小品牌“饿狼”般的侵蚀市场,为什么不推出第二品牌作为补充,来抢占这一市场呢?

脑白金68元/盒的零售价格,定位走的是城市化路线,内地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消费者基本上消费不起。如果脑白金推出第二品牌价格为38或48元/盒,依托脑白金的概念还是能再抢占一些中小城市市场的。

两者都遇到分公司出于销量压力而夸大产品功效的情况。如三株甚至出现“有病请喝三株口服液,无病也要喝三株口服液”的宣传口号,虽然三株总部三令五申不能随意扩大产品功效

很实用的11个企业微信活动营销方案成功案例

很实用的11个企业微信活动营销方案成功案例 当微信营销策略方案的风头已经扫过中国大陆的每一个角落,当020营销策略方案以不可阻挡走势走过,你是否已经跟随时代的潮流了?您是否已经开始微信营销策略的步伐了? 当微信营销策略方案的风头已经扫过中国大陆的每一个角落,当020营销策略方案以不可阻挡走势走过,你是否已经跟随时代的潮流了?您是否已经开始微信营销策略的步伐了?今天,就在这里为广大客户朋友盘点2013年微信营销策略方案的十大经典案例,希望通过这些案例,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微信营销策略知识。 2013年可以说是微信爆发的一年,近来业内外一直纠结于微信营销策略方案的问题,探索微信营销策略模式,我们通过一些成功的微信营销策略来总结一下他们的经营模式。 案例一、杜蕾斯微信 活动营销策略方案 对于杜蕾斯大家都不陌生,每每提及微博营销策略案例,总能看到杜杜的身影,似乎他已经是微博营销策略中一块不可逾越的丰碑。这个在微博上独树一帜的“杜杜”也在微信上开启了杜杜小讲堂、一周问题集锦。 广大订阅者所熟知的还是杜杜那免费的福利,2012年12月11日,杜蕾斯微信推送了这样一条微信活动消息: “杜杜已经在后台随机抽中了十位幸运儿,每人将获得新上市的魔法装一份。今晚十点之前,还会送出十份魔法装!如果你是杜杜的老朋友,请回复‘我要福利’,杜杜将会继续选出十位幸运儿,敬请期待明天的中奖名单!悄悄告诉你一声,假如世界末日没有到来,在临近圣诞和新年的时候,还会有更多的礼物等你来拿哦。” 活动一出,短短两个小时,杜杜就收到几万条“我要福利”,10盒套装换来几万粉丝,怎么算怎么划算。微信活动营销策略方案的魅力在杜杜这里被演绎的淋漓尽致,毕竟免费的福利谁都会忍不住看两眼。 案例二、微媒体微信 关键词搜索+陪聊式营销策略方案 据了解,微媒体微信公众账号是最早一批注册并实现官方认证的公众账号,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专注于专注新媒体营销策略思想、方案、案例、工具,传播微博营销策略知识,分享微博营销策略成功案例。作为该账号的杀手锏,微媒体的关键词搜索功能不得不提。 用户通过订阅该账号来获取信息知识,微信公众账号每天只能推送一条信息,但一条微信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有的订阅者希望看营销策略案例,而有些或许只是想要了解新媒

市场营销策划案例

市场营销策划案例

市场营销策划成功案例(多个知名案例) 近年来,市场营销策划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一些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市场营销策划的重要性,并且将市场营销策划工作放置企业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市场营销策划成功案例,欢迎阅读! 市场营销策划成功案例1 营销策划方案永远要有创造世界第一的意识 宝洁大中华区总裁施文圣(Shannan Stevenson)对世界纪录协会认证官说:我们申报世界纪录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培养员工创造世界第一的意识! 大到一个企业,小到一款产品、一个人,都必须要目光长远。这是当今企业主管应具备的

“第一意识”。正如NBA流传的一句名言:永远不要低估了一颗冠军的心! 世界最高峰是哪一座?——珠穆朗玛峰。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阿姆斯特朗。 那么第二位的呢?世界第二峰?登月第二人?——大多数人都回答不上来。 因为人们对“第二”向来是漠不关心的。记住:第二不是第二,第二什么都不是!定位理论告诉我们,所谓成为某一方面的第一,其实就是要让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排第一。杰克特劳特说:做第一胜过做最好!排在第一位就意味着第一个被选择,排在第一位的品牌机会最多、最大。 营销策划方案案例一:宝洁

宝洁2010年度营销大会向世界纪录协会申报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世界纪录,全体营销经理一起刺破汽球最多,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宝洁会选择创造这样一个纪录?宝洁大中华区总裁对世界纪录协会认证官说:我们申报世界纪录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培养员工创造世界第一的意识! 营销策划方案案例二:腾讯 腾讯游戏穿越火线是从零开始的,但他们一开始就瞄准了FPS网络游戏世界第一的位置,尽管起步不算早,经过一年的努力,《穿越火线》于2010年3月21日下午3点,同时在线人数达到206万,腾讯以此数据向世界纪录协会申报该项目世界纪录成功,创造了世界纪录协会世界FPS网络游戏同时在线人数最高世界纪录。

市场营销策划案例经典大全10

龙柏饭店位于上海著名的虹桥高级商住区。饭店以商务客人、会议客人作为主要的目标市场。在森林般茂盛的花园里、标准的网球场上,可以看到悠闲散步、运动健身的客人,幽静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是两个较为成 为了充分利用饭店现有资源,进一步拓展经营市场,拟开发婚宴组合产品。婚宴市场的需求量足以成为饭店的又一个经营热点,预计能给饭店带来15%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四、五星级饭店餐饮生意中的30%的营业额来自婚宴。饭店所以 如今,人们对婚礼很看重。新人们采购化妆品、服装、床上用品等大多喜欢到东方商厦、巴黎春天、华亭伊势丹,往往是手拎大大小小的包装袋满载而归。而到大卖场去买家电、家用消费品,品种多、花色多,价格又比

到婚庆公司买喜糖也成了上海的一大时尚。沪上50多家婚庆公司、喜糖超市生意普遍兴旺。据玫瑰婚典喜糖公司反映,一天的喜糖销售能达到一万多元,不少年轻人看中的是婚庆公司的喜糖品种多、包装新、口味新,新 结婚定要风风光光地拍套结婚照。维纳斯淮海店每天要接待10对新人,结婚照的价格从3000 结婚要有鲜花、名车相伴,据沪上一家租车公司统计,每月出租凯迪拉克、 总之,新人们的心理是:一辈子一次,该隆重些。但他们很忙,不想为此花费太多的精力。显然,婚宴市场的需求,饭店大多给予了满足。在占饭店餐饮营收30%的喜筵中,大多价格在1000多元,如果婚宴策划更有些情调、内容更丰富些、服务更周到些,相信有一部分客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 上海五星级饭店中,花园饭店的婚宴起价每桌为1888元,他们有别于一般 饭店位于虹桥路2419号。虹桥路是上海西区的一条重要通道,周围集中了世贸商城、国际贸易中心、国际展览中心、友谊商城等高级商展、商住场 此外,这里也是上海最主要的高级住宅区、外籍居住中心区,如古北新区、

中国保健品史上的九大品牌兴衰史

中国保健品史上的九大品牌兴衰史 一、辉煌不再 1.太阳神:盲目多元化 企业名称:中国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 领军人物:怀汉新(现名骆辉),太阳神创始人、生物健技术持有人。 王哲,哈佛大学MBA工商治理硕士,1997年接替怀汉新出任太阳神集团总裁。 出生地:广东 企业进展的“重武器”:高达26亿元的太阳神品牌、有“商业黄埔军校”美誉的人才储备、中国 第一个导入CI的企业。 产品宣传的“火力网”:利用新闻、广告和获奖效应推动产品的销售。 旗帜产品:太阳神生物健口服液、猴头菇口服液 衰落缘故:盲目多元化进展 1987年底,太阳神的前身“黄江保健品厂”在广东东莞黄江镇挂牌,随后,黄江厂参加了由国家 体委举办的全国第一次保健品评比活动,而“万事达生物健”一举获得了“中国运动营养金奖”,并 得到了媒体的广泛报道。1988年初,生物健技术的持有人怀汉新辞去公职,投入“生物健”,8月,黄江厂的厂名、商品名和商标统一更换为“太阳神”(APOLLO),当年实现销售收入750万元,1990年,销售额跃升至 2.4亿元,同年,怀汉新“杯酒释兵权”,重金聘用一批青年才俊换下了一同创业的9位高层元老,并导入当时颇为先进的CI战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太阳神的广告和品牌推广,在一定 程度上催熟了当时还专门微小的中国广告产业。1993年,太阳神的营业额高达13亿元,市场份额最 高时达63%。现在,怀汉新吹响了多元化进展的号角,1993年,太阳神接连上马了包括房地产、石油、

边贸、酒店业、化妆品、电脑等在内的20多个项目,在全国各地进行大规模的收购和投资活动,短短 两年间,太阳神转移到这些项目中的资金高达3。4亿元,但不幸的是,这些投资全部打了水漂。1995年底,太阳神在香港上市后,股价直跌,1997年亏损1。59亿元,股价一度跌至港币9分左右。现在,怀汉新主动从总裁位置上引退,请来哈佛MBA工商治理硕士王哲担任企业总裁,但并不了解中国保健 品行业的王哲并没有能挽救太阳神,并导致了企业人才外流、市场销售连续下滑的现状。 2.飞龙:治理失控 企业名称:沈阳飞龙集团 领军人物:姜伟 出生地:沈阳 要紧产品:延生护宝液、飞燕减肥茶、伟哥开泰胶囊 衰落缘故:企业治理失控。在广告投入上表现为对广告投入心中无底,无效广告满天飞;在财务 治理上长期存在只管帐目不咨询实际的现象,挪占、私分货款现象严峻;在营销上随意发货、让利, 造成严峻的冲货现象和压货状况,破坏了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 作为“文革”后的第一代大学生,姜伟从辽宁省中医学院毕业后在辽宁省中药研究所药物研究室 工作。1990年10月,当他来到飞龙的时候,这仅是一家注册资本75万元、职工60多人、生产一种名叫“飞燕减肥茶”的小工厂。随后,姜伟开发出了延生护宝液。从1991年开始,飞龙在东北长春等中心都市和长江三角洲的次中心都市进行轰炸式的广告投放,在报刊、电视和电台上进行连续高密集 度的广告投放。1991年,飞龙投入120万元广告费,实现利润400万元;1992年,飞龙投入广告1000万元,利润飚升至6000万元;1993、1994年飞龙的广告投入均超过1亿元,而利润也连续两年达到2亿元,一举成为中国保健品行业的龙头老大,进展速度居全国医药业首位。在飞龙集团的巅峰时期, 姜伟没有盖厂房、也没有置资产,而是坚持“广告——市场——效益”的营销循环战略。在飞龙之后, 巨人、三株、红桃K等保健品企业也都不同程度地仿效了飞龙的做法。

五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分析

五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分析 文章作者:网络时间: 2010-05-27 17:00 来源:网络 回忆过去的岁月,有许多经典的营销案例让我们回味,其创意的手段让我们感叹,无论是在营销的某一环节还是整个系统过程,还是具体的策划过程,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营销策划案例分析无论是借势还是比附定位,无论是造势还是卖点策划,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营销传播,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分析。 案例一:黄山香烟上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云系烟在中国市场上是如日中天,红塔集团的红塔山、阿诗玛等品牌香烟在内地 市场更是作为高端烟草代表受到消费者广泛追捧。营销策划案例分析面对这样一个几乎绝 对垄断烟草品牌,当时的安徽蚌埠卷烟厂可谓高不可攀。 1993 年 6 月,安徽蚌埠卷烟厂 研发了一个无论是口感还是包装都可以与红塔山相媲美的新产品——黄山烟,如何打破 红塔山在当时安徽市场上高端产品封锁成为企业考虑的 关键。营销策划案例分析当时,蚌埠卷烟厂无论是行业知名度还是传播资源,跟亚洲最大的烟 草企业——红塔集团都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营销策划案例分析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需要的 是善于借力借势,当时, 蚌埠卷烟厂在安徽省会城市合肥搞了一个全国性不记名卷烟品牌拼吸活动,将新品黄山、 红塔山、阿诗玛、中华等全国性著名品牌放在一起进行品牌,结果是,黄山烟排名第一、 红塔山第二,中华第三。随后,公司迅速在市场上发布了资讯:香烟品吸,黄山第一, 红塔山第二。并且连篇累牍的软文迅速在全国主流媒体上进行传播,营销策划案例分析 红塔山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黄山烟,就是几个巧妙的公关策略很好地化解了强势品牌 红塔山在安徽、华东乃至于全国市场的竞争势头,利用很少资源实现全国崛起的梦想, 创 造了弱势品牌巧妙挑战强势品牌,成功实现新产品上市的经典范例,凭借良好的开端,以 “天高云淡,一品黄山”为突破口,主打中式烤烟的品牌,“中国相,中国味”,使得黄 山烟赢得了眼球的同时赢得了市场。 综观黄山烟的成功,关键在于比附定位,巧借品牌名烟,将其捆绑在一起,然后迅 速传播,奠定了市场基础。首先,黄山烟将自己与主流的高端品牌放在一起让消费者与 专家去品吸,本身就意味着其产品定位是面向高端市场的竞争性产品,即使是产品品吸 本身已经使得黄山拥有了足够的本钱;营销策划案例分析其次,在品吸结束的第一时间, 将品吸结果的省会城市合肥快速传播。香烟品吸,黄山第一,营销策划案例分析红塔山 第二的广告铺天盖地,实现了信息第一到达,吸引了省内媒体的高度关注;第三,很显 然,黄山烟战略企图不仅仅是省内市场,他要将产品与品牌蛋糕做大。营销策划案例分 析所以,黄山在全国性媒体上很巧妙传播了这样一个主题,主题内容已经从品吸走向了 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国烟草:黄山第一,红塔山第二,这时候,黄山品牌战略企图基本 上被发挥到极致。 案例之二:农夫山泉

十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

一.《英雄》:一部糟糕电影的辉煌纪录 有史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最成功的票房,有着糟糕动作片的一切特征——弱智的故事情节、失真的动作设计、装腔作势的台词,但这部糟糕的电影,上市20天就创下了超过2亿元的票房,而本年度风靡全球的《哈利·伯特》,在中国创下的票房仅为6300万元。 让《英雄》成功的,不是由于电影的精彩,而是由于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的创新。《英雄》组成了阵容强大的明星剧组,早在2001年初,新画面公司就开始借助团队的明星效应,持续制造新闻。在媒体的支持下,这些“新闻广告”高强度持续进行了两年时间,终于让大量中国人按捺不住,走进影院观看这个中国有史以来营销最成功的电影——也许还是最糟糕的动作片之一。这些人中间,包括几乎从来不看电影的笔者。 《英雄》以令人赞叹的耐心、丝丝相扣的营销策划和长达2年的新闻公关,列本年度十大营销创新案例之首。《英雄》必将以营销的创新写入中国电影史,但未来的电影观众必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英雄》入选,是为了表彰发行商新画面公司对电影营销的突破性贡献。 点评:《英雄》所获得空前成功,将把电影营销策略和营销组织性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英雄》以后中国电影将越来越倾向于大制作、倾向于告别艺术电影、倾向于向好莱坞靠拢。 二.“力波”啤酒:喜欢上海的理由 力波啤酒曾是上海最受欢迎的本土啤酒之一。1996年三得利登陆上海后,力波因为营销手段落后、口味不佳,在三得利的进攻中阵地屡屡失陷,还曾因攻击三得利水源质量,被三得利告上法庭,即丢了官司,更丢了市场。 2001年开始,力波啤酒开始了自己的抗争历程,力波创作的广告歌曲《喜欢上海的理由》很快风靡上海,在广告歌的推动下,力波的销量迅速回升。 2002年6月亚洲太平洋酿酒公司接手力波,并成功推出超爽啤酒、改变产品瓶体;力波还利用韩日世界杯的机会,和众多饭店联盟,推广看足球、喝力波的营销活动。世界杯之后,力波继续和餐馆终端联盟,推出“好吃千百种,好喝有一种”的广告攻势,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行为。 力波啤酒入选,是因为它对本土意识的巧妙利用、连续不断发动的创新推广方式,以及这些活动在改变消费者消费行为、提升销量、增加品牌美誉度等方面的良好效果。 点评:力波的成功,体现了地方情节在啤酒、香烟等产品消费上的重要作用,尽管已有很多啤酒作为地方品牌存在,却极少有啤酒主动打上地方标签;立波的成功为啤酒、香烟等产品如何巧妙利用地方情绪提供了最好的案例。力波和餐饮终端联合推进的策略,则反映了终端在营销战中的地位的不断上升。三.氧立得:护心养脑,还是氧立得好

三株集团兴衰的启示

案例三株集团兴衰的启示 1994年8月,由以吴炳新为首的济南大陆拓销公司和其子吴恩伟的南京克立公司合并,成立了济南三株实业有限公司。三株口服液同时宣告研制成功。当年三株公司的销售额即达到1.25亿元,其后公司发展如日中天,在辉煌时期,三株公司总裁吴炳新发誓:“十年进入世界500强。”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三株公司因常德市一场索赔300万元的小官司而使三株集团收到毁灭性的打击,年产值达百亿元的生物制药厂被迫停产,号称全国最大的营销网络也大幅缩编,100余万名员工下岗。从表面上看,作为保健品行业龙头老大的三株集团好像是一个“塑料大棚”,被一场官司捅破了一个大洞,新闻界的一阵鼓噪如同一股寒流使“大棚”内的各种产业被冻得奄奄一息。但往深处追究,三株集团的快速成长速度超过了极限,而决策者固守其成功的经验,没有去建立自己的风险控制体系,使得企业实际上非常脆弱,突发的一件事,就使得企业面临巨大的灾难。 三株成功后,其决策也大多依靠过去的成功经验,认为庞大的自己对什么都可以无所畏惧,因而忽视了提高企业的风险承受力。结果一起很小的事件就导致了这个庞大帝国的轰然倒塌。 其实决策问题只是三株公司众多的问题之一,三株公司内部自身的管理问题早已是积重难返。 在内部管理上,重叠结构所带来的弊端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大企业的三株,同时染上了国有大企业那种可怕的“恐龙症”——机构臃肿,部门林立,等级森严,程序复杂,官僚主义,对市场信号反应严重迟钝。到1997年,三株公司在地区一级的子公司就多达300多家,县级办事处2210个,乡镇一级的工作站则膨胀到了13500个,形成了中国企业界最大的销售网。看上去,三株公司的营销队伍浩浩荡荡,实际上却是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互相扯皮,在下属机构甚至出现一部电话三人管的怪现象。集团内各个部门之间画地为牢,原来不足200人的集团公司机关一下子增至2 000人,子公司如法炮制。对此,吴炳新说:“1997年底,各个办事处也成了小机关,办事处主任养得白白胖胖,没人干工作,整个三株公司的销售工作是由1临时工来干,执行经理以上的人员基本上不搞直接销售。由于管理不善,损失了很多,最后出现了全面亏损。这个关键的机构不改

35个成功的市场营销策划案例

35个成功的市场营销策划案例 市场营销策划出身的我们,想要在市场上做出业绩,那就必须要有营销案例来进行分析,想创业就要有好的营销方案,想要把事业做好,就要有好的方法,无论你做哪一行,都要学会营销,下面是各行业经典营销案例总结,奉献给大家。 目录 1.摆地摊的营销案例 2 饭店的杠杆借力营销案例 3 花店、服装店如何通过杠杆借力,实现利润倍增! 4 儿童影楼90天业绩爆增3倍的经营秘诀 5 免费打车让宾馆生意爆满 6 无本经营租房中介 7 一家快要倒闭的烧鹅餐厅复活的营销运作策略 8 如何借力别人的客户快速拥有海量客户? 9 如何通过杠杆借力零成本创造互联网百万富翁神话! 10 一碗臭豆腐如何通过杠杆借力,创造百万财富神话! 11 笔记本维修中心客户提前预约排队等待背后的秘密 12 美道100客户暴增背后的秘密 13 健身中心客户爆满,工作人员接电话都人手不够,这背后的

秘密是什么呢? 14 电影院如何让客户再次去消费,揭秘背后的秘密 15 KTV营销如何轻松打败竞争对手 16 服装店女老板如何把销售额从10万/月倍增到200万/月 17 理发店老板1年内赚100万的秘密 18.员工也可以用杠杆借力赚100 万案例 19 杠杆借力买报纸案例! 20 杠杆借力买书案例! 21 低价收购美容院让它变成你的自动提款机 22 杠杆借力资源整合的技术! 23 如何把1 个两分钱的礼品卖1 元钱 24 空手怎样套白狼? 25 没有网站、产品、客户如何赚钱? 26 旅游景点房子出租 27 婚礼乐队 28 搬家、家政类 29 酒店做成人用品//同城做成人用品 30 宾馆足疗 31 小东西,大利润 32 摆地摊卖水果年赚百万案例 33 困惑的软件行业杠杆借力赚钱 34 洗车店如何杠杆借力抓潜在客户

市场营销经典策划和案例分析

CS战略与房地产营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需求急剧扩大,房地产业也随之得到飞速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消费者不断成熟老练,房地产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已完全进入买方市场时代。因此,为了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摆脱旧思维、旧理念,建立新的开发、经营管理策略,便成为业界共识。导人CS战略,帮助发展商走出困境、决胜市场带来一缕曙光。 一、CS战略与营销学 CS(Customer Satisfaction——顾客满意)战略,是指围绕着顾客满意这一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对于产品、服务的策划活动。具体地说是指企业为了使顾客能完全满意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从而综合、客观地测定顾客的满意程度,并据此来改善产品、服务及企业文化的一种经营战略。 CS的雏形是20世纪80年代北欧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提出的“服务与管理”的企业理念,此后传人美国,发展为“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1986年美国首次以CS为标准,发布了消费者对汽车行业满意度的排行榜,对全美企业界震动很大,自此,CS开始席卷全球。日本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公司导入CS,将商品房的外观和居室功能、设计布局是否便利顾客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及顾客对房屋施工质量是否称心如意等,

向业主、用户进行调查。企业据此制定下一步开发决策,确定项目,制订经营和服务的计划与方案并付诸实施,成为CS战略。回顾营销学的发展史,营销战略中导入CS是和其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从4P到4C,从CI到CS的演变。 1960年,美国的麦卡锡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即产品(Product)、地点(place)、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在营销循环中确立了其崇高的影响力。1990年美国Robert.F.Lauterbon发表《4P退休,4C登场》专文,引起了营销及传媒的极大关注和热烈讨论。 4C营销观念认为: (一)把产品先搁到一边,首先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Consumer want and needs),不要再卖你所制造的产品,而要卖某人确定想购买的产品; (二)暂时忘掉定价策略,先去了解消费者要满足其需要与欲望所须付出的代价(Cost);(三)忘掉渠道策略,应当思考如何给消费者方便(Convenience),以购得商品; (四)最后要忘掉促销。现在的新名词是沟通(Communications)。当然,4P营销组合在现今仍是一种基本的营销策略,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 以生产观念为基础,以企业为中心。而4C营销理念更进一步体现了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实

经典商业策划案例

经典商业策划案例项目分析 一、项目卖点挖掘 二、项目劣势分析 三、目标客户定位 1、区域分布 2、层面划分 3、客户特征 推广策略 一、借力打力,借势推广 二、项目包装方案 1、案名及主题广告语 2、项目LOGO及VI系统设计 3、售房部包装方案 4、工地包装方案 三、分期工作计划 四、媒体投放计划 五、销售目标及销售方式 六、其它配合 <一>活动

<二>展示物料 七、费用预算 销售策略 一、销售渠道策略 二、价格策略 三、销售人员培训 项目分析 一、项目卖点挖掘 1、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江北观音桥商圈中心位置; 2、江北区第一个地下大型综合商场; 3、高档、个性化装修; 4、与家乐福、金观音、黄金海岸等连接有利于聚集人气; 5、单个铺面面积小,总价少,进入门槛低; 6、江北商圈改造带来的巨大升值潜力; 7、商场内休闲设施、景观的配置; 8、专业的商业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物业管理; 二、项目劣势分析 1、项目施工周期接近半年,同时采取明挖的形式,对项目的形象和推广造成一定障碍。 2、项目作为人防工程,商业环境比不上地面项目。

3、项目地形狭长,不利于商业氛围的营造和辅助设施的引入。 4、项目各衔接点的商业氛围欠缺,对项目的提升力度不足。 5、项目地面为旧城改造区域,地下管网复杂、施工难度大。 三、目标客户定位 从我司销售的其他地下商业物业分析,购买地下商业物业的客户主要以投资客户为主,以经营户为补充。而投资客户的分布具有分散性,既分布在全市其他区域,也有较大一部分来自区县或外地。故本项目的目标客户群除抓住目前江北区即将拆迁的经营户和本区的投资者外,还应重点向其他区域扩散。 1、区域分布: (1)江北区、渝北区 (2)渝中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等 (3)远郊区县及外地客户 2、层面划分: 主力客户:专业房地产投资者; 江北区目前正在经营但即将拆迁的经营户; 其他区域看好江北区商业发展前景的经营户; 次要客户:有一定积蓄,希望通过投资物业获得稳定收入的居民 3、客户特征: (1)看好江北区的商业发展前景; (2)看好本项目较高的投资回报;

三株口服液轰然倒下的背后

三株口服液轰然倒下的背后 主题:三株:日不落帝国的崩塌 迄今为止,在中国食品饮料或保健品行业,可能还没有一家本土企业,能望当年三株之项背。 1994年8月,吴炳新、吴思伟父子在济南用30万元的注册资金、不到3年的时间,就撬起了一个80亿元的大市场,而其使用的杠杆,不过是盛着几十毫升“药水儿”的小瓶瓶。 就凭着“三株口服液”单一产品,山东三株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当年,销售额即达1.25亿元;次年猛跳至23亿元,第三年就达到了惊人的80亿元,三年累计上缴利税18亿元。 在全国所有大城市、省会城市、绝大多数地级市,三株近乎疯狂地注册了600个子公司,并在县、乡镇建立了2000多个办事处,其营销队伍更是达到史无前例的15万人。 在一些城市,人们因买三株排起了长龙,二三十元一瓶的价格曾被哄抬至七八十元;在一些农村,农民们把买化肥、种子的钱都争先恐后地拿来买了“三株口服液”;“三株卖疯了”并不完全是其广告上的不实之辞。 实际上,吴氏父子祭起“三株口服液”大旗的时节,中国保健品市场正处在群体性萎缩、低迷期。新华社记者吴晓波曾引证说,在此前的七八年间,太阳神、娃哈哈、中华鳖精以及各种花粉、蜂蜜口服液掀起了第一轮保健品销售浪潮。然后,乐百氏的生命核能、巨人的脑黄金以及东北的沈阳飞龙等业已体味到了从鼎盛到衰落的跌宕。 可三株恰恰在这样的背景下,俨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建立起了一个“日不落帝国”——吴炳新喊出如此口号时,豪情壮志无法掩饰,得意更是溢于言表。 遗憾的是,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自然规律。吴可能压根也没想到,他苦心建立的貌似强大的“三株帝国”竟脆弱得不堪一击。 军事化市场营销 知情人士说,吴炳新其人几乎从不掩饰自己对毛泽东的崇拜。由于他56岁始创三株,属典

各知名企业营销策划全案案例分析汇总1

抓住机会,你就红 “红了网络饭饭”全案策划记实 继2005年春季糖酒会“飞儿”馍片“一飞冲天”之后,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策划的“红了网络饭饭”,在济南秋季糖酒会上,再次“红遍天下”! 从10月6日开始,“红了网络饭饭”火爆场面就一路飘红: 开展第二天,就签下70位经销商 第三天,签下近100位经销商,预收款900余万 10月9日下午3点,“红了网络饭饭”招商说明会大幕拉开,叶茂中到场对"红了网络饭饭"市场机会进行分析演讲,形象代言人李冰冰倾情参会,近1000名经销商隆情捧场?? 经销商热情继续高潮迭起,甚至出现两个东北经销商,为争夺区域代理权,最后以拳脚高低来定输赢?? 招商数量还在直线攀升,回收现款也不断刷新,到招商会结束,“红了网络饭饭”的经销商数量,已经从零上升为250多位,订货金额达到2个多亿,首批货款达到3000余万,“红了的全国渠道”,一夜之间,即已建立?? 是什么样的魔力,使一个一穷二白的企业,瞬间成为市场的宠儿? 又是什么样的机遇,使一个原本岌岌无名的企业,眨眼间“红遍中国”??? 一、饼干,一个似乎没有“市”的“市场” □当这个名叫“美福莱”的散糖企业,在今年5月份找到叶茂中公司时,我们了解到:这个企业以做散糖起家,走批发市场,找到我们,只带来两样东西:一个做饼干的方向和一小笔钱,其它什么都没有。 □缺乏品牌知名度,缺乏具体的产品,缺乏生产线,缺乏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一切都从零开始:从做什么样的产品,到引进什么样的生产线;

从开发什么样产品概念,到营销渠道的建立?? □这是一个典型的全面策划,企业的命运就完全掌握在我们的策划当中,因为企业完全依赖我们,我们肩上的责任更无比巨大。 □首先从寻找机会开始,有了市场机会,才有具体的产品。 □我们开始对饼干市场进行搜索,结果让我们感到压力重重,饼干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几乎找不到什么机会存在: (一)、机会缺失1:饼干市场严重供大于求 □截止2000年,中国县级以上的饼干厂家约4000余家,饼干类产品生产线达到5000余条,2002年标志着中国成为饼干净出口国,国内总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市场需求,2005年饼干生产量将达170万吨,而市场需求量不到130万吨,“供大于求、生产过剩”已成为定局。 (二)、机会缺失2:市场成熟度高,增长缓慢,竞争激烈 □中国的饼干行业发展始于1985年,年产量以10%-15%的速度递增,在2001年、2002年出现阶段性的“井喷”现象,增长幅度将近25%,之后整个行业进入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时期,年均增长率只有1%左右。 □饼干行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品类市场,市场表现为: 1、“一线市场”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以达能、纳贝斯克、康师傅为代表的独合资品牌垄断了一线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竞争力不足的品牌将面临从一线市场转向二三级市场的困境; 2、产品主流价位的拉低:随着达能在中高档市场地位的稳定,随之就开始了对中低档市场的洗牌(一元饼干的推出),饼干主流价位全面拉低,国产品牌价格战开幕,据统计,国内约16家大型饼干生产企业(年产量万吨以上)的产品零售价下降约30%,饼干已成为低利或微利产品,一些大型企业供应量下滑到中等企业的水平,有的企业则破产、转产或被兼并。 在这样一个过度竞争的市场上,作为一个毫无基础的新兵,美福莱公司

旅游营销策划案例

旅游营销策划案例 旅游产品的营销和其他的营销一样,一般也是按4p的营销组合来操作的。产品、价格、促销、渠道。只不过因为旅游产品的特点,在旅游行业中,具体的方法会有所不同。如在定价方面,旅游行业喜欢弹性定价、隐蔽定价;在促销方面,小册子与口碑很重要,在渠道方面,中间商即旅行社是不可或缺的。如此等等。 一、营销理念 从传统的4P营销组合策略(产品、价格、促销、渠道)向“人性化”营销策略转变在营销理念的创新方面,首先注重营销认识上的创新,如绿色、整合、差别观念的应用;其次是要加强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如网络营销大力推广;再次,职能管理上的转变,如营销主体的再认识。 1.绿色营销 随着生活水平及自身素质的双重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消费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及服务,注意力及需求消费健康化、自然化,“绿色产品”更是成为人们的新宠。旅游营销应特别重视“绿色”概念,同时在营销策略上注重“绿色情怀”,重视“绿色包装”,提供“绿色服务”,做到天人合一,健康营销。 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机构在开展旅游活动的同时,必须不断改善旅游环境质量,开展绿色营销,把企业、政府、旅游者和环境等方面的利益协调起来,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进行绿色营销,企业的出发点不仅仅是市场的消费需求,同时也将满足这种需求可能造成的环境后果作为企业营销的出发点,营销的重点是企业、市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企业利益、社会利益与环境利益的一致。 2.整合营销 整合营销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各个旅游利益主体的联合,全方位、多渠道、多手段的对其进行整体营销,包括通常所说的“食住行游购娱”各要素;政府宣传与企业营销相结合,即政府主管部门的地区旅游总体形象宣传与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营销分工合作,形成多层次的宣传促销合力。面对旅游者的推销与面向旅行商的营销相结合,形成立体宣传促销复合效益。 二是区域的组合与互动,共同营造大市场,互换客源,达到近邻互补正效益。与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流、联点成线、串线成网,形成区域宣传合力;一方面积极寻求与济南、泰安、曲阜的强强联手,同时注意与本市其他县市区的产品互补。 3.网络营销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网络的链接,开发和分享旅游目的地网络上的客源市场,实施网络营销战略。 4.差别营销 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选择相应的营销方式策略、渠道途径和投入力度,做到重点突出,

营销策划经典案例

盒装王老吉推广战略 2005年,“怕上火,喝王老吉”已响彻了中国大江南北,一时间喝王老吉饮料成了一种时尚,王老吉饮料成了人们餐间饮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句广告语也成了家喻户晓、路人皆知的口头禅。 所有的光环都笼罩在红色罐装王老吉身上,而在这光环之外,作为同胞兄弟的绿色盒装王老吉却一直默默无闻。 关于绿色盒装王老吉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成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为王氏后人所注册。 红罐王老吉是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加多宝公司独家生产经营。盒装王老吉则由王老吉药业生产经营。 王老吉药业以生产经营药品为主业,作为饮料的盒装王老吉,其销售渠道、推广方式等均与药品千差万别,一直以来王老吉药业对其推广力度有限。而在红罐王老吉进行大规模推广后,盒装王老吉也主要采取跟随策略,以模仿红罐王老吉为主,没有形成清晰的推广策略,销量增长缓慢。 同为王老吉品牌,却遭受了如此不同的待遇,着实让盒装王老吉的生产企业——王老吉药业倍感焦急。 从2004年开始,经与加多宝公司协商,盒装王老吉也使用“怕上火,喝王老吉”广告语进行推广。通过一年时间的推广,王老吉药业感到,盒装王老吉以“怕上火,喝王老吉”为推广主题不够贴切,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销量。同时,王老吉药业隐约觉得,盒装王老吉的市场最大潜力应该来自于对红罐王老吉的细分。如果要细分,就一定要找到盒装王老吉与红罐王老吉的不同点,也许是不同的价格、也许是不同的人群、也许是不同的场合…… 由此,2005年底,王老吉药业向其战略合作伙伴成美营销顾问公司提出一个课题“盒装王老吉如何细分红罐王老吉的市场,以此形成策略指导盒装王老吉的市场推广”。 细分红罐王老吉,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作为王老吉药业的战略顾问公司,成美专家就该课题进行了专项研究,随着研究的展开,

三株集团兴衰的启示

三株集团兴衰的启示 在中国企业群雄榜上,三株曾经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但到了1997年,三株的全国销售额却比上年锐减10个亿。1998年,在常德又闹出“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事件,接着,又传闻三株申请破产的消息。1999年,三株的200多个子公司已经停业,几乎所有的工作站和办事处全部关闭。2000年,三株企业网站消失,全国销售近乎停止。 为什么一个叱咤风云的企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居然销声匿迹了呢? 其实,早在1997年的年终大会,吴炳新就曾痛陈三株“十五大失误”,首次把三株危机曝光于天下。以下是吴炳新自述“15大失误”的主要内容: 1、市场管理体制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没有处理好。采取的是“集团军式”的管理模式,高度中央集权。对子公司采取的是“填鸭式”的管理。 2、经营机制未能完全理顺。转轨以前,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式核算管理,它保证了公司的最大利益。但随着公司的急剧发展,子公司内不讲工作效率、不讲经营效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盲目扩张,盲目投入。 3、企业机构臃肿,部门林立,等级森严,层次繁多,程序复杂,官僚主义严重,信息流通不畅,反应迟钝。 4、市场管理的宏观分析、计划、控制职能未能有效发挥,对市场形势估计过分乐观。 5、市场营销策略、营销战术与市场消费需求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对城市市场缺乏开拓,没有培育起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投入产出比强调不够,仍旧坚持大规模的投入,造成无效投入和广告费的浪费严重。有些子公司还在随意扩大疗效范围,宣传三株口服液百病皆治,引起消费者很大的反感。 6、分配制度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干的不如坐的,坐的不如躺的,躺的不如睡大觉的”;思想政治工作淡化,员工的思想教育薄弱,现代企业理念缺乏,激励机制畸形发展。 7、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过去,我们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制,决策权过分集中,缺少“智囊团”,出现了一些失误。 8、相当一部分干部的骄傲自满和少数干部的腐化堕落。 9、浪费问题极为严重。由于财务、法纪的监督制约没有及时跟上,浪费现象在许多子公司表现得极为严重。 10、山头主义盛行,自由主义严重。不是从工作需要出发,而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利用职权,打击异己,拉帮结派,培养个人势力。 11、纪律不严明,对干部违纪的处罚较少。现在公司“干部终身制”盛行,能上不能下,在这个地方犯了错误,过几天,又到另一个地方去任职了。 12、后继产品不足,新产品未能及时上市。 13、财务管理出现严重失控。部分财务人员的责任性差,没有认真履行“当家人”的职责,有的甚至与经理串通一气,共同“作案”。呆死帐很多,而且难以处理。有的子公司的方案存在明显的分配比例不合理和严重的“亏总部,富个人”的现象。 14、组织人事工作与公司的发展严重不适应:人事考评机制不规范,没有制度化的考评程序;干部培训工作没跟上;招聘把关不严,一批素质不高的人甚至是社会渣滓混进了公司。 15、法纪制约的监督力度不够:事前防范措施不力,忙于事后控制;法纪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要求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惩处力度不够;信息反馈不及时;干部的约束机制不健全;总部、省指挥部个别领导对法纪工作的干预较多。 三株曾经无数次地许下誓言,要在20世纪内将人类的寿命延长10年,可是,三株自己的“寿命”却不过短短的六七年。个中原因的确发人深省。 三株

房地产营销推广方案经典成功案例

余货促销推广方案 市场背景: 市场各项目均以居住产品为主打,价格作为竞争主武器,加大优惠的促销手段愈演愈烈,针对公司项目商业及住宅体量的比重,营销中心提出,产品差异化,价格多样化的促销方案。 一、推广目的 1.短时间内(不超过4个月)清完项目(公寓除外)所有货量,促进销售,回笼资金; 2. 保持市场关注度,积蓄及消化客户资源; 二、住宅部分 宣传核心:城市的繁荣,英德最具价值府邸 主题基调:稀缺、价值洼地 宣传概念: 1)现房,即买即住; 2)区域价值提升,土地放量紧缺; 3)成熟区域,英德投资热土; 4)地位价值初显; 5)周边60万方商业氛围初显端倪,20万消费群体炽热追捧。 推广策略 销售推进策略 策略一:客户资源再度深入挖掘 背景: 1.目标客户资源重新整合; 2.口碑效应促成交易比率增加。 策略: 1.通过业主互动,深度挖掘潜在口碑目标客户资源; 2.通过大客户购买推荐,以点对面进行针对性专员销售;

3.适当补充楼盘的媒介投放,提炼优势释放其他项目周边; 4.更换户外广告风格,焕然一新亮相全城; 5.本地中介机构参与项目互动,不少于10家以上作为第一轮合作,并且在后续运营中长期确保10家以上合作关系。 策略二:提升目标客户综合满意度 背景: 1.目标客户对价格敏感度高是基于对项目的其他方面的不满足感所致; 2.现场气氛冷淡、老旧、缺乏新鲜探求认知感; 3.看房路线设计、小区环境展示需调整优化。 策略: 1.统一销售说辞,规范接待流程,提高接待质量,提升项目美誉度; 2.适当增加有助于提高现场亲和力的设施和设备; 3.针对性地设计销售接待参观路线; 4.给予客户反复比较、思考的空间,增加对产品的认知,提升对项目品质的再认知。 策略三:促成目标客户下单 背景: 1.目标客户流失严重,绝大多数因价格的敏感性而放弃; 2.项目的促销手段与手法不够,消费者欲望诱导性微弱。 策略: 1.保持项目销售均价调整现有的价格体系,充分体现产品的景观、户型、楼层、朝向等指标差异; 2.制定相应的促销策略,可以参考特惠房体验等活动进行媒介宣传,并通过全城营销对项目整体形象的维护; 3.销售现场气氛的营造上,除了亲和力、专业性沟通、背景音乐之外,应增加项目信息的明确传达; 4.来访客户的信息搜集及回访计划安排及时,群策群力,认真研究意向客户的购房需求动机及反馈意见; 5.增加有利于销售信息流沟通的宣传资料、销售工具,促进销售。

十大经典营销策划方案

十大营销经典案例 [作者:曾朝晖转贴自:成功营销发布时间:2004-6-3 0:24:57 点击数量:8178] 在广阔的中国营销版图上,成长中的本土企业与强大的中国公司之间,开始了越来越多的正面较量。各路英豪战江湖,狭路相逢勇者胜。本站精选了十大经典案例,为中国市场给出了《成功营销》的解读。 剑走偏锋统一润滑油高端突围 案例主体:北京统一石化有限公司 市场地位:市场赶超者 市场意义:"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的成功有其历史背景的偶然性,但从统一调整自己的市场定位及产品结构这一“蓄谋已久”的战略来看,它又是必然的。高端市场,本土企业心中的痛,统一有广泛的示范意义。 市场效果:2003年1月至6月,统一SG以上级别的润滑油销售量占企

业全部产品的40%,上年同期只有14%;SF以下级别润滑油的销售从上年同期的23%降至15%。统一润滑油2003年实现销售12亿元的目标已经完成,今年的目标锁定为20亿元。 案例背景:2002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100万辆,而在未来五年内,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0万辆,车用润滑油品的需求量剧增。在需求量逐年上升的同时,用油档次也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05年,高端用油占整个车用油的比重将上升到48%左右。 而中国现在有4500家润滑油工厂,这些润滑油厂的产品级别非常低,生产的产品以中端和低端为主,很少有高端产品,国内4500家润滑油厂生产的高端用油总销量只占目前高端市场的20%。其它80%高端市场都被美孚、壳牌等国外品牌所占据。排名在前五名的品牌在高端市场份额也不过占2%到5%。在这种市场环境中,突破高端,成为国产润滑油能否在明天立足的关键。 “统一”润滑油2003年营销事件回放 2002年11月18日,统一润滑油首次参加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招标,中标额6000多万,为2003年统一强势品牌的塑造之旅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奠基仪式”。 2003年年初,"统一石化"将这一年定位于自己的品牌营销年,提出了"成为中国高端润滑油最大的专业制造商"这样一个新目标定位,所有的营销运作都以此作为准则。

最成功的广告营销策划方案案例

XXX广告项目南宁周边县市的营销策划方案 在上级指示下,本业务部(二部)负责落实XXXX广告牌在市周边县市的建设及其同体广告的招商工作。通过工作小组全体人员研究决定,集思广益,制作本项目营销策划方案一份,供大家参考落实,切实执行。 本项目在南宁市周边区域的业务开展总体按如下进行: 1、小组成员对各个区域市场进行初步调研,考察汇总,根据考察结果对各区域制定不同的营销方案,并指派专人负责。 2、原则上由小组成员完成初步沟通,掌握客户信息,鉴定客户主次及意向,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该区域的营销是以分销代理进行还是以自主开发经营的形式进行。 (考虑到本部目前的人员配备及公司刚起步运作,原则上优先考虑把落实区域代理放在重点,但不排除对有潜力地区进行多渠道开发。) 3、组领导成员进行适时跟踪和再访,考察目标客户的实力及能力,进一步确定合作意向及内容,完成细节上和总体上的谈判落实。 4、在具体工作进程中可根据客户需要及事态发展作灵活变动,原则性和灵活性相辅助,普遍性和个体性相结合,实现共赢和发展。 5、努力积极地协助好合作代理商的工作,并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通过现阶段的业务探索和工作,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点强调: 1、务必做到洞察真相和细微环节,思维严谨缜密,处事老练圆滑,不被轻易蒙蔽和忽悠,细微之处拿捏好分寸。 2、不要打毫无准备的仗,更不打没有目的的仗,谋定后动,随机应变。出访前务必按规范的业务流程办事,先预约好见面再去细谈,不然费时费力又费钱而前功尽弃。 3、概括本部门成员工作方针并以此共勉:精于计划、善于协同、处事有方。 人员配备: 业务部经理:1人 业务部主管:1人 业务代表及区域办事处负责人:7人 激励方案: 1、对能切实落实区域代理商的业务员视情况拟定给予每牌5元以上的奖励。 2、关于自主经营区域的业务提成方案参考其他业务部,按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并报上级批示。 业务费用的控制: 考虑到本部业务的特殊性,人员要经常市外出差以及一些必要的商务应酬,业务费用原则上采取以发收据)为依据实报实销的方式,具体办法根据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会不断做出调整并形成制度。现暂定如下:出差补助50元/日,电话补贴100元/月,超过200元的业务应酬需向主管领导请示。 现阶段目标: 争取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对各区域市场的摸底调查,掌握实际情况,掌握和确认意向客户及其信息资料并向上级做出详细汇报。 争取尽早落实本项目各个区域的合作代理商并在谈判中为我方争取有利条件,切实维护公司的利益。 本方案将随项目开展和业务进展而不断完善和更新。恳请领导指示关怀和各位工作人员参考提议并切实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