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教学大纲

英语文学教学大纲
英语文学教学大纲

《英语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分] 2

[总学时]32 学时。其中理论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

[适用对象]商务英语专业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翻译英语,中国文化

后续课程:英语修辞学,公共演讲

(二)课程介绍

英美文学史是全日制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解、鉴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知英美文学史上一些较有影响的作家的创作倾向、思想方法、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以及对本国文学乃至世界所产生的影响等等。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一些名家的代表作品的思想意义、文学价值、写作手法、语言技巧等,为学生的教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英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对英美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个大概的了解: 了解各个发展时期的文学特色及作家、作品,并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国、美国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努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努力提高语言水平,增强对英美文学原著的理解,特别是对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情感的理解,提高他们对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等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四)主要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 交际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讲授教学法,习题讲解法

[教学手段] 教师借助幻灯片、讲义和视听材料等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有关理论、文化知识和文学知识等,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和领会教学内容。在每个单元结束之后,教师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结合学过的书本知识进行讨论,邀请部分学生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体会和观点介绍给课堂上的其他同学,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们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单元内容总学时讲授实践其它第一章早期和中世纪英国文学 2 2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代 2 2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王朝复辟时代 2 2

第四章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 2 2

第五章英国的浪漫主义 5 5

第六章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文学 5 5

第七章20世纪的英国文学 2 2

第八章殖民时期的美国文学 1 1

第九章独立时期的美国文学 1 1

第十章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 2 2

第十一章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 2 2

第十二章美国的现代主义文学 4 4

第十三章美国当代文学 2 2

二、本文

第一章:早期和中世纪英国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昂格鲁·撒克逊时代的民族史诗和贝奥武甫的作品特色,了解中世纪诗歌和浪漫传奇、早期人文主义代表杰弗瑞·乔叟和他的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英格兰、苏格兰民歌和罗宾汉之歌。

2.贝奥伍夫贝奥伍夫的故事起源、贝奥伍夫的故事内容和故事特征。

3.杰弗瑞·乔叟简介(包括作者乔叟的生平、作品介绍)。

4.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和他的语言特色。

5.押头韵和英雄双韵体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1.传奇、歌谣、史诗、头韵和英雄双韵体

[教学内容]

一.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公元450-1050年)的通俗诗歌

二.盎格鲁·诺曼时代(公元1066-1350年)的文学

三.诺曼时代的文学特征:

1.浪漫传奇

2.歌谣

3.早期戏剧:传奇剧、神秘剧和道德剧

四.贝奥伍夫

1.贝奥伍夫的故事起源

2.贝奥伍夫的故事内容

3.贝奥伍夫的故事特征

五.杰弗瑞·乔叟极其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

1.作者简介(包括作者乔叟的生平、作品介绍)

2.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

六.讨论题:(略)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代(14世纪—17世纪):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想,了解该时期重要作家的创作思想,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介绍

2.英国的文艺复兴以及有影响的作家:

教学难点:

文艺复兴、斯宾塞诗行、独白、十四行诗、悲剧、喜剧、历史剧、悲喜剧和小品文。

[教学内容]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介绍:意大利和法国的文艺复兴以及有影响的作家(彼特拉克和但丁)

二.英国的文艺复兴以及有影响的作家

1.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生平及作品:诗歌包括长诗和十四行诗;戏剧有悲剧、喜剧、历史剧和悲喜剧:其中包括《哈姆雷特》《麦克白》《奥瑟罗》《李尔王》《威

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亨利四世》《亨利五世》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中“王子的独白”赏析和“Sonnet 18”赏析。

2.散文家弗兰西斯·培根的生平及作品:哲学类如《学术推进》(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和《新利器》(the New Instrument)。文学类(58 essays)和专著。弗兰西斯·培根的作品《论学习》《论婚姻和单身》赏析。

三.诗人中的诗人:埃德蒙·斯宾塞

1.埃德蒙·斯宾塞和他的作品《仙后》赏析

2.埃德蒙·斯宾塞和他的斯宾塞诗行

3.其他有影响的作品

四.讨论题:(略)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朝复辟时代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朝复辟时代的主要作家及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十七世纪的背景介绍。

2.文学作品的特点。

3.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生平及作品。

4.革命诗人约翰·米尔顿生平及作品。

5.革命作家班扬生平和作品介绍。

教学重点:

玄学派、骑士派、大英联邦、奇喻、光荣革命

[教学内容]

一.历史背景及文学特点

二.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

三.革命诗人约翰·弥尔顿

四.革命作家班扬生平和作品介绍

五.讨论题:(略)

第四章:十八世纪英国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启蒙运动和新古典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主张,了解该时期重要作家的创作思想,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启蒙运动the age of reason的背景

2.现实主义小说家笛福生平和写作特点。

3.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生平和写作特点。

4.菲尔丁和他的作品《汤姆·琼斯》;

5.前期浪漫主义诗人罗伯特·彭斯和威廉·布菜克的诗歌和写作特征.

教学难点:

光荣革命、圈地法案 (At home)、启蒙运动和新古典主义

[教学内容]

一.时代背景介绍

1.重大历史事件:

理性运动的力量是法国的哲学和18世纪两大著名运动:一个是爆发于美国的1776年的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另一个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形成的《人权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罗素和狄德罗。

2.重大历史人物:

英国文学史上的人物有 Pope蒲伯,擅长英雄双韵体;笛福和他的《鲁滨逊漂流记》以及斯威夫特和他的讽刺作品《格列佛游记》。亨利·菲尔丁是英国小说之父,塞

缪尔·里查森是英国家庭小说的创始人,18世纪英国文学最著名的期刊The Spectator, Addison 和Steele经常在上面撰写文章。

二. 丹尼尔·笛福的生平及作品介绍:

1.丹尼尔·笛福的生平

2.丹尼尔·笛福的作品介绍和赏析

3. 乔纳森·斯威夫特的生平及作品介绍

4.想象力丰富的前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

5. 农民诗人、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

6.讨论题:(略)

第五章:英国的浪漫主义: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主张,了解该时期重要作家的创作思想,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浪漫主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

2.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特征

3.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形式

4.湖畔派诗人:

5.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6、小说家斯各特和简·奥斯丁

教学难点:

浪漫主义、湖畔派诗人、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式英雄

[教学内容]

一.浪漫主义的背景介绍:

1.浪漫主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

2.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特征

3.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形式

二.湖畔派诗人:

1.威廉·华兹华斯生平及作品选读;

2.塞缪尔·泰勒·科勒律治生平及作品选读;

三.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1.拜伦的生平和作品赏析

2.雪莱的生平和作品赏析

3.济慈生平及作品赏析;

4.小说家斯各特和简·奥斯丁

四.讨论题:(略)

第六章: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该时期的主要作家的艺术特色,体会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维多利亚时期的背景介绍

2.小说家狄更斯的生平,写作特点和作品介绍

3.小说家萨克雷的生平和作品特色

4.勃朗特三姐妹的生平极其写作作品特色

5.诗人丁尼生和布朗宁的生平和写作特点

6.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美学思想和理论“艺术为艺术服务”

教学难点:

宪章运动、现实主义、戏剧独白、哥特式小说、哥特式特征、实利主义法则、自然主义、美学思想、艺术为艺术服务

[教学内容]

一.时间跨度:

女王维多利亚在位期(1836—1901),这是英国历史上较为辉煌的时间。

二.重大事件:

实利主义法则(Utilitarianism)、宪章运动(Chartist Movement) 和宪章文学(Chartist Literature)

三.作家介绍:

1.查里斯·狄更斯生平及作品介绍

2.哈代生平和作品介绍:

3.勃朗特三姐妹生平及作品

4.丁尼生生平及作品;

5.布朗宁生平及作品介绍

6.马修·阿诺德生平及作品介绍

7.小说家萨克雷的生平和作品特色

8. 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美学思想和理论“艺术为艺术服务”

第七章二十世纪的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是要将该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特点介绍给学生,要求学生能基本掌握该时期的小说特点和作品风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现代主义的起源

2.英国文学史上三位有影响的现代主义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D.H.劳伦斯和詹姆斯·乔伊斯的作品以及作品的特点。

3.T ·S·艾略特创作《荒原》的主题。

4.荒诞派戏剧和乔治·肖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的戏剧特色。

教学难点:

现代主义、意识流作品、意识流小说、愤怒的青年、荒诞派戏剧

[教学内容]

一.历史背景及文学特点:

二.二十世纪英国戏剧和戏剧家乔治·肖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

三.二十世纪英国诗歌和诗人T ·S·艾略特

四.二十世纪英国小说家

五.其他作家介绍

六.讨论题:(略)

第八章殖民时期的美国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美国文学的起始可追溯到早期北美殖民主义时期。尽管这一时期的文学并不发达,主要以模仿为主,没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但那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美国文学的形成还是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当年来美洲大陆移民的人基本上属于两种人,一类是为逃避国内政治迫害,追求宗教自由的英国清教徒,他们来到新英格兰地区,扎根发展;另一类是谋求发财致富的欧洲平民百姓,包括野心勃勃的冒险家。不论是哪一种人都相信在新大陆都可以得到自由平等的待遇,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观点使“美国梦”成为日后美国文学的永恒主题。清教主义有关人生来有罪及上帝主宰一切等思想也影响了美国作家不断去思考人性与原罪、人与上帝的关系。由于这一时期文学不很发达,主要文学形式多为讲经布道之作,也有游记、书信等其他文学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殖民地时期文学的主要特点。

2.美国清教主义思想对早期美国文学的影响。

3.美国拓殖传统在文学上的表现。

教学难点:

原罪、清教主义

[教学内容]

一.美国殖民时期文学概述(复习文学史)

二.美国清教主义思想对早期美国文学的影响

三.美国拓殖传统在文学上的表现

四.复习思考题(略)

第九章独立革命时期的美国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要求学生了解独立革命的历史背景,从而了解和认识独立革命对国家的建立,美国文学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学可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8世纪中期至80年代初。这几十年的北美殖民地文坛以其政治性著称,多为宣传和鼓动性文字。殖民地许多有识之士、牧师及文学艺术家首先接受了由苏格兰传入的常识哲学思想,用手中的笔引导人们认识真理,传达反殖民统治的信息。第二阶段,自18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20年代。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坛气氛以其生机勃勃而著称。建国后,美国的思想开始形成,美国的风格已初露端倪,美国人民认识到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学的重要性,开始打造具有美国特色的美国文学。[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独立时期的文学主要特征。

2.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人成功故事的原型。

3.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富兰克林的《自传》

教学难点:独立时期

[教学内容]

一.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富兰克林的生平与创作生涯

2.富兰克林的主要作品介绍

3.选读《自传》(Autobiography)

二.爱德华兹(Edwards)

4.讨论题(略)

第十章: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19世纪初至中叶的美国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基本主张,及其对同时代和后期美国文学的影响;了解这一时期主要作家的文学创作生涯、创作思想和理念,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刻画、语言风格等。在这一章的学习中,还要注意美国浪漫主义运动中产生的浪漫文学作品,既有模仿痕迹,更有独立创造的特征。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如欧文、布莱恩特、朗费罗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师法英国和欧洲文学大师的倾向。而同时代作家如爱默生、爱伦·坡、梭罗、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及狄金森等思维方式和创作经历则迥然不同,他们的作品表现出民族文学的特征。这些要在作品的阅读中细心体查,加深理解从而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新英格兰超验主义和它的作用

2.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3.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4.美国本土文学的崛起及其特征

5.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

6.象征主义和象征主义写作手法在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7.麦尔维尔长篇小说《白鲸》的象征意义

8.惠特曼《草叶集》的结构、主题、语言特色

9.惠特曼与狄金森的诗歌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的地方

10.爱伦·坡的创作原则以及他与其同时代作家的区别

11.在文学创作中的“黑暗的视角”。

教学难点:

美国浪漫主义、本土文学、象征主义写作手法、

“黑暗的视角”

[教学内容]

一.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概述(复习)

二.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

1.爱伦?坡的生平与创作生涯

2.爱伦?坡的主要作品介绍

3.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4.拉多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5.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6.赫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

7.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第十一章: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美国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这一时期文学创造的基本特征,基本主张,及其对同时代和后期美国文学的影响。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的文学创作生涯,人生观及价值观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刻画、语言风格。学生要做到结合注释读懂所选的文学作品并了解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和欣赏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2.美国的自然主义文学以及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3.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和主要代表作品。

4.是美国乡土文学(或称地方色彩文学)、它产生的背景和代表作家。

教学难点:现实主义文学、美国乡土文学、美国自然主义文学

[教学内容]

一.现实主义时期概述:

二.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三.美国现实主义时期的文学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现实主义小说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地方色彩小说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

1.马克?吐温(Mark Twain)

2.西奥多·德莱塞:

3.讨论题(略)

第十二章:美国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美国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基本主张及其对当代美国文学发展的影响。了解这一时期主要代表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意图、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和语言风格等。学生要结合注释,读懂所选作品,了解其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现代主义文学及其特征。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3.意象派诗歌与传统的诗歌的区别。

4.“迷惘的一代”和它的代表人物。

5.战后美国文学产生的历史及文化背景。

6.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及其重要作品。

7.《愤怒的葡萄》的主题思想和象征主义手法。

教学难点:

现代主义、意象派诗人、象征主义、“迷惘的一代”表现主义、爵士乐时代

[教学内容]

1.现代主义时期美国文学背景: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文学

3.战后美国文学

4.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写作手法的创新

5.弗朗西斯?司科特?菲兹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

6. 艾兹拉·庞德

7.罗伯特·弗洛斯特

8.威廉·弗克纳

9.欧内斯特·海明威:

第十三章:当代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20世纪后期美国当代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基本主张及其对当代美国文学发展的影响。了解这一时期主要代表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意图、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和语言风格等。学生要结合注释,读懂所选作品,了解其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当代文学和它的特征。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3.二战后美国小说的特点。

4.“垮掉的一代”和代表人物。

5.“黑色幽默”和它的代表作家。

6.“新新闻小说”和它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

[教学内容]

一.当代美国文学背景:

1.两次世界大战

2.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学产生的历史及文化背景

3.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文学

4.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文学流派

5.复习参考题(略)

三:附录

(一)考核方式及要求

[理论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闭卷)

[成绩评定]

该课程考试一般在授课学年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试一般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评

卷应为百分制考试。主观题分值占70%,客观题占30%。时间120 分钟。测试的

内容应覆盖作家的作品内容及主题意义,作家的艺术手法、创作风格、语言特色,文

学创作背景,主要文学理论、文学流派等。

(二)建议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1.杨贤玉肖建安秦志强钟丽君主编《新编英美文学概况》2000.

2.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6.

3.候维瑞,英国文学通史.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陈嘉.英国文学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李赋宁.英国中古时期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王佐良何其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吴景荣刘意青.英国十八世纪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8.钱青.英国十九世纪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9.王佐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0.张伯香. 英美文学选读.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三)教学大纲编写信息

[制定单位]福建商学院

[制定人]林莉

[审核人]池玫

[修订时间] 2016年6月25日

基础英语教学大纲-(3)

一、大纲制订依据 《基础英语》课教学大纲,依据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和《沈阳体育学院培养方案》(2005年8月修订),结合我院体育英语专业本科生实际情况编写的。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 基础英语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必修课,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运用英语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通过阅读题材、体裁广泛的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熟悉并深化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三、教学内容、形式和学时分配

注:实践能力培养:口语训练、听力训练、写作训练与课堂讲授一并进行。 四、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学期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 第一章Half a Day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Half a Day 第二节Text B The Edge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章Going Home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Going Home 第二节Text B A Homecoming of a Different Sort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章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 第二节Text B My Bank Account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章Angels on a Pin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Angels on a Pin 第二节Text B We Should Cherish Our Children’s Freedom to Think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八章My Personal Manager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My Personal Manager 第二节Text B And If Elected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第九章Against All Odds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Against All Odds 第二节Text B The Dark Gift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十章The Green Banana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The Green Banana 第二节Text B The Secret Lost in the Water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十一章The Midnight Visitor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The Midnight Visitor 第二节Text B The Night the President Met the Burglar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十二章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第二节Text B In Chelsea, Back to Sleep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十三章Christmas Day in the Morning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Christmas Day in the Morning 第二节Text B Swans Mate for Life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代码:1 2. 课程中文名称:学术论文写作 3. 课程英文名称:Academic Thesis Writing 4. 课程总学时数:16 5. 课程学分数:1 6. 授课对象: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 7.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必修课,也是我院针对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学科体系中居重要地位。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帮助、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实践环节,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毕业论文写作的优劣决定学生毕业时可否被授予学士学位。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严谨工作态度,良好学术道德,锻炼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活学生的知识输出与输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撰写规范,知道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并掌握写作论文的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文献材料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地引用他人的观点,避免有意或无意的抄袭现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从选题、文献调研、资料分析、列提纲、起草、修改到编辑的写作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摘要、引言、正文、结语的写作方法及文献引用方法等,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指导和帮助,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科研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独立思维、科学探索的能力。 2.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初二英语教学大纲

学习教学大纲 学员: 总教学时间: 授课教师:教学大纲总述: ___________同学为初二学生,英语基础中等,考虑到该同学下学期为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中考,经教研部教师商量之后故将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份: 1、通过复习新概念一册的各知识点,理顺学生在中学课程当中已经学过的语法、语态等各个知识点,使学生在这一阶段能够形成对英语学习的一些良好习惯,同时巩固原先已经掌握的各知识点,为下一阶段的深入和提高打下良好的铺垫。(所花课时为10小时) 2、通过对新概念二册进行详细讲解,全方位、系统化的整体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以何同学目前的英语程度,相信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可以使何同学能够顺利通过即将在一年后参加的中考,并取得理想的成绩。(新概念二册教材共有96课,但因为每篇文章的难易程度不同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教学进度,本阶段暂定96小时) 一、复习阶段 使用教材:新概念一册 复习目的:让孩子基础打得更扎实,树立学习新二册的信心,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复习内容: 1、句型(疑问句、简单倒装句、祈使句、There be句型、) 2、时态(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一般过去式、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 时、过去完成时) 3、音标(48个国际音标) 4、语态(主动态和被动态的分析) 5、从句(if条件状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定语从句) 以上内容会根据何同学对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分类讲解。以文章为主,让学生在短文中掌握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二、新二册教学讲解部份 使用教材:《过目不忘新概念二上、下册》、新概念教程对新二的具体教学步骤: 1、词汇的讲解: 着重讲解词汇的发音、用法 2、看图说话: 让孩子用简单的英语描述图片的大意,得出本课的主题

《英语短篇小说选读》教学大纲

《英语短篇小说选读》教学大纲 作为一门选修课,《英语短篇小说选读》主要面向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同时兼顾非英语专业各科英语成绩优异并对英语文学感兴趣的学生。本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英语短篇小说,欣赏其精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的思想与文化,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英语文学作品、撰写读后感和简短评论的能力。 课时安排: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共授课一学期。 使用教材:姜晓梅(编著)《英语小说名篇赏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10月,西安具体教学内容: Chapter 1 I Want to Know Why by Sherwood Anderson Chapter 2 The Darling by Anton Chekhov Chapter 3 A Rose for Emily by William Faukner Chapter 4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by Ernest Hemingway Chapter 5 The Cap and the Anthem by O. Henry Chapter 6 Araby by Jamse Joyce Chapter 7 The Magic Barrel by Bernard Malamud Chapter 8 Life of Ma Parker by Katherine Mansfield Chapter 9 The Necklace by Guy de Maupassant Chapter 10 The Story of an Hour by Kate Chopin 参考书目: 叶华年《英语短篇小说导读—结构与理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英国短篇小说选》(上、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王佐良,刘承沛《美国短篇小说选》,商务印书馆,1984

《基础英语》(1-4)教学大纲

《基础英语》(1-4)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625007(1-4) 总学时:384学时(讲课336,实践48) 总学分:24学分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本科 预修要求:高中起点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一)性质: 基础英语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英语的技能课,旨在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基础英语1-4的知识点、语法点和基本技能是高级外语人才应具备的;基础英语1-4课程是英语专业课程中重要的学科基础课。 要使我们培养的专业学生,能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特别是能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基础英语1-4在英语专业课程中是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二)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系统地传授英语基础知识(语音、语法、篇章结构等),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任务: (1)使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的常用词汇、短语、基本句型、语法项目等知识有系统的学习,并了解句子的内部构成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自学水平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课文所蕴涵的西方文化信息,如政治、经济、商贸、教育、宗教、民俗、戏剧及文学等,发挥本课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修养方面所起的作用。 (4)在语言基础训练中,侧重口语和听力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读、写、译能力的提高,既要让学生打牢语言知识的根基,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上教师要用英文讲课。精讲多练,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阐明词汇基本意义和基本用法及课文的主旨大意等,并注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要努力创造条件,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如部分课程使用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等进行教学。教学辅助资料,除用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册外,教师要尽量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逐步建立起习题库和试题库。 作业的布置要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紧密联系,形式要多样,可以是听、说、读、写、译的任一种,也可是一、两项结合起来。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

学术英语教学大纲

《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是南昌大学非英语语专业本科生第四学期进入提高阶段英语课程学习必修的一门I类通识课,以应对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新形势下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及专业英语水平,拓展学生人文内涵和学科内涵,以内容为依托,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文化素养,为学生借助英语拓展各自专业发展提供条件,使他们达到用英语表达知识,用英语交流文化的更高要求,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希望通过学术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使用英语从事本专业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学习、进行学术研究以及参加学术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各课程适合完成大学基础英语课程,达到一般要求的学生。课程完成后希望具备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上运用英语的能力。 主要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参加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专业课程和专业讲座、用英语查阅本专业的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和小论文、口头陈述和演示科研成果以及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学术批判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三大块: 第一,以课本教材为基础的语言教学;第二,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学

术兴趣选定研究课题,结成小组团队,围绕项目进行资料搜索,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和自己项目相关的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阅读,分阶段完成论文的各个部分,最后每人提交1200词左右的小论文作为项目成果;第三,小组另选一个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话题进行演示陈述作为口头成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主要采用以项目为依托的教学(research/project-based)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团队合作方式,确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和小论文题目。围绕这个项目进行一系列学术技能的教学。 课程还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课外学习材料及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材料,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学术英语的知识和技能,自主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课程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阅读:主要围绕课文,教授如何通过文章结构、主题句等来快速汲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学习学术英语的表达规范,了解专业领域的术语并加强正式文体的语感。输入材料由3—4篇1000一1500词的文章组成。 要求对作者态度和文章观点进行质疑,尤其是对不同来源的材料的观点进行比较和批判性评论,学会判断各种来源材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培养评价不同观点的能力。

《英国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国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1120280 学分:2 学时: 34(其中实践学时: 0) 授课学期:第 5 学期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该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 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国文学作品,使学生了解英国的历史、地理、社会、政 治等方面的情况及文化传统, 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 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授课的内容包括: ( 1) 文学导论;英语文学常识;( 2)英国文学史;( 3)英国文学经典作品导读;( 4)英国文 学批评。选用《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上、下册),罗经国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期望达到如下教学要求: 1. 对英国文学的发展概况有清晰的了解; 2. 对重要的文学术语有相当的了解并能在文学批评中加以运用; 3. 能读懂英语国家出版的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 4. 熟悉英国主要作家代表作、其写作风格和所属流派; 5.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篇章结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文体 风格; 6.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Chapter One The Anglo-Saxon Period (450-1066)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古英语诗歌的源泉及其韵律特点 教学内容】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2. Northumbrian School and Wessex Literature 3. Anglo-Saxon Poetry : Beowulf 教学重点与难点】古英语文学的代表人物 King Alfred; Beowulf Chapter Two The Norman Period (1066-1350)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诺曼时期英国骑士文学和法国文学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4. Roma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French literature 教学重点与难点】骑士文学和宗教文学的特点。 教学内容】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2. Middle English 3. Religious literature 4.

英语II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试行) —公共英语课— 英语II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为广播电视大学公共英语课,供各类专业的专科和本科根据该专业 的培养要求选择开设。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读、听、写、说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一般性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能进行一般性的书面交流和简单的口头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基础。 鉴于广播电视大学实行开放办学,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不同层次的三个教学模块,使各专业可以根据该专业培养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条件为专科和本科选择开设适当的英语课程。英语I为公共英语课程的预备阶段,专科应达到英语II 的要求,本科应达到英语III的要求。 英语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

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英语II的基本要求为: 通过本阶段学习的学生应能掌握2,800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英语I要求掌握的1,600词)以及相关的常用词组;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能够听懂日常生活中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简短对话或陈述,并能用英语进行简短的日常交谈;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文字材料,理解正确,并能够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通知、介绍和广告等;能够写简短的应用文,如日记、信函、通知等。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英语II总学时为108学时,6个学分,分2个学期开设,每学期54学时, 3个学分。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选材上应注重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能够学以致用;内容集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性为一体。(详见附录) 四、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 英语课程的教学媒体设计既要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又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000年3月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发布)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的安排可以有所侧重,但应将4年的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自始至终注意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 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一般均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三种类型的课程如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DOC)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的安排可以有所侧重,但应将4年的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自始至终注意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 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一般均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三种类型的课程如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课程教学大纲 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 二、教学时数:272学时,第一、二、三、四、五、六学期开设。第一、二学期周学时4,第三、四、五、六学期周学时2。 三、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外语类各专业(英语为零起点的学生) 四、课程性质与任务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零起点)的一门基础课程,以听、说领先,重视英语语言基础的训练,强调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的任务在于传授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训练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的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通过课堂内外各种教与学的活动,使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零起点)在规定的学时内掌握英语语音、基本语法、基本词汇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强调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具备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同时对英语国家和文化有初步了解,并为全面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1.语音 要求学生掌握国际音标,基本的读音规则:意群、停顿、连读,及各类简单句的基本语调。 2.词汇 词汇掌握量应达到3000个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并培养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和掌握生词的能力。 3.语法 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词类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用法,掌握各种时态的用法,掌握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基本结构及用法,提高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4.阅读能力

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够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个单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生词不超过总词数的3%的材料时,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 5.听力能力 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80-110字的简短会话,报道和讲座,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6.表述能力 能就教材内容和适当的听力材料进行问答和复述,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日常会话,能就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思想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7.写作能力 能在阅读难度与课文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回答问题,写提纲,能就一定的话题在半小时内写出100个单词的短文,能写短信和便条,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 8.翻译能力 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和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名称: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 作者:李桂兰主编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0年9月出版 教材类型:一般教材 教学参考书:名称:《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教师手册》 作者:郭建荣等主编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0年10月出版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前言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前言 80年代初,受国家教委的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开始着手起草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有关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两个大纲经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审定通过后,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后在全国实施。十多年来,这两个教学大纲在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十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有的两个大纲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而有必要作相应的修订。 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1998年由何其莘、何兆熊、黄源深、姚乃强、吴古华、陈建平、朱永生、钟美荪、王蔷和文秋芳10位教授组成了大纲修订小组,并于1999年6月起草了新大纲的征求意见稿。在听取了两百多所院校的意见之后,英语组在1999年10月的年会上逐条讨论了新大纲的各项内容,并在原则上通过了对新大纲的审定。年会之后,何其莘、黄源深和姚乃强三位教授根据各位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对大纲进行修订,并进行了文字上的润色。英语组于1999年12月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送教育部高教司审批。 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全国各类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是高校英语专业组织教学、编写教材与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

落实和贯彻教育部批准下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2000年3月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

八年级英语教学大纲

八年级英语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八年级英语新课程标准 前言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为指导全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是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一、教学目的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口笔头交流,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应对课内外英语活动具有积极的态度,能克服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的畏惧心理和困难,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和计划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英美文学史及选读(一)课程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史及选读(一)课程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史及选读(一)》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外语系英语专业本科) (英国文学部分) 课程编码:120413030 学时:64学分:3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先修课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讨论 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成绩构成:总成绩== 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英国文学形成发展全貌及其主要内涵有一个大致了解: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及其文学批评能力;通过了解英国文学创作的社会背景和文学思潮及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把握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提高对英国文化的认知能力;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Part One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教学内容:The Anglo-Saxon Literature The Anglo-Norman Literature Age of Chaucer Literature in the 15th century 重点:The Anglo-Saxon Literature; The Anglo-Norman Literature; Age of Chaucer

难点:romance, ballad, epic, Chaucer Part Two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教学内容: Background information English Renaissance Literature in Renaissance period 重点:English Renaissance; Spenser; Shakespeare 难点:drama; heroic couplet; sonnet Part Three The Period of the 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 教学内容: The English Revolution and the Restoration Milton, Bunyan Metaphysical poets and Cavalier Poets Restoration Literature 重点:Milton; Bunyan; Metaphysical poets and Cavalier Poets; Restoration Literature 难点:Conceit; Carpe Diem; Miltonic style Part Four The Eighteenth Century 教学内容: The Enlightenment and Classicism in English Literature Pope Novel writing in the 18th century 18th Century and Sheridan Sentimentalism and Pre-Romanticism in Poetry 重点:Classicism; Pope; Novel writing in the 18th century; 18th Century and Sheridan; Sentimentalism and Pre-Romanticism in Poetry 难点:Classicism; Realism; Conceit; Sentimentalism; Pre-Romanticism

英语口语教学大纲

英语口语教学大纲-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总纲 口语是语言基本功:听、说、读、写、译诸项技能之一,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口语课旨在传授英语口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是口头交际能力,逐步达到在英语口头表达方面准确与流利相结合;扩大社会文化知识面,为升入高年级打好扎实的基础。英语口语课力图把学生置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口语学习。把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置于一种真实、宽松、主动和持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中去贯彻和落实,摆脱学生“张口难”的障碍,培养学生掌握准确、流利的教学原则,提高英语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英语口语教程内容覆盖面广,语言环境真实,情景意念生动有趣,语言范例标准地道,注意到不同场合的语言交际过程,强调学生全面的口语能力培养。 二、教学目的:英语口语课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利用已掌握的英语,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就所听到的语段进行问答和复述,能就日常生活话题进行交谈,做到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能运用交际策略绕过难点达到交际的目的;能准确掌握诸如询问、请求、建议、忠告等交际功能;能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用恰当、得体的语言形式去体现不同的交际功能;逐步达到在英语口头表达方面准确与流利的结合。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程类别:公共课 四、教学时数:周学时数 3,总学时数96 五、开课时间:第一、二学期 六、开课专业:英语口语 七、教学对象: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 八、课程性质、培养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听说基础上熟悉更多地语言交际主题,指导学生掌握听说技巧。使学生侧重掌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ACADEMICENGLISH 执笔者:吴勇 审核人:易强 编写日期:2017年10月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公共基础课,属必修课程。该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总计48学时,3学分。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际要求来确定其教学内容和制订其教学大纲。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体现在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专门用途英语两方面。在专门用途英语上,学生通过学术英语、职业英语等来获得学术领域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且该能力培养要进一步增强。 我校是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多,学生将来面临的学业深造、就业渠道也必然以工科方向为主,开设学术英语课程也是大势所趋。 学术英语能力主要包括:听专业课程和专业讲座的能力;搜索、阅读和评价专业文献的能力;撰写文献摘要、述评和专业小论文的能力;口头陈述和演示科研成果的能力;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总体要求 依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针对英语高考成绩合格的学生,是本科毕业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针对大学入学时英语已达到较好水平的学生,也是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所选择的要求。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 (二)《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学术英语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 学术英语课程凸显大学英语工具性特征,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学生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问题,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为教学重点,也分为三个级别。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由于学术英语的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该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设,一本招生及二本招生中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原则上以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且课内外学习时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3。教学环节包括讲授、讨论、习题、课外教学、考试等环节,听、说、读、写、译技能培养并重。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交际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问题解决法、翻转课堂模式、线上线下互动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力量,建立《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如QQ、微信、朋友圈、O2O平台等),学生进行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和个性化学习。 教学环节依据实际情况,可采取讲授、讨论、习题、课外教学、考试及其它灵活形式(如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教学目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评价一、教学目的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指导全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是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与要求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口笔头交流,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应对课内外英语活动具有积极的态度,能克服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的畏惧心理和困难,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和计划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的规定,初中英语按不同情况分两级要求,从一年级起学习两年的,为一级要求;学三或四年的,为二级要求。每周课时为4课时。(一)一级目标与要求听 1. 能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2. 能基本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的概要。 3. 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00个词左右,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基本没有生词的语言材料,获取所需信息。说 1. 能就课文内容进行简单问答。 2. 能在日常交际中运用所学过的《日常交际用语简表》中的内容,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对话。读 1. 能预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 能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2%的所学语言知识范围内的文字材料,阅读速度为每分钟40—50个词。 3. 能初步借助词典阅读理解难度相当于课文的文字材料,获取所需信息,并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写 1. 能用书写体熟练、清楚地书写,大小写、词距、标点等运用正确、规范。2. 能听写用学过的课文组成的材料,听三遍,书写速度每分钟分别为6—8个词。 3. 能笔头回答就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语音 1. 能运用基本的拼读规则读出单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 2. 能按国际音标正确地读出单词。 3. 能连贯地朗读学过的课文,语调、节奏和语音基本正确。词汇 1. 能运用基本拼读规则拼写单词。 2. 能掌握450个左右最常用单词,100条左右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能够在口笔头交流活动中运用。语法 1. 能基本掌握所学单词的形态变化。 2. 能掌握简单句的基本句型,并能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形式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在书面表达中力求表述形式基本正确。(二)二级目标与要求听 1. 能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2. 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及背景。 3. 能在听题材熟悉的语言材料时,克服生词的障碍,理解语篇大意。 4. 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20个词左右,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基本没有生字的语言材料,获取所需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