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

青岛市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
青岛市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

青岛市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我市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十三五”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省畜禽种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批复》等五个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文件(鲁政字…2016?19-23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2号)和《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青发…2016?4号)《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青政字…2016?2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市畜牧业把握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定位,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促发展“三保一促”目标,加快转调创步伐,初步构筑起具有青岛优势特色的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

一、规模化养殖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退

户建区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两区一场”快速发展,近200个村退出传统庭院养殖,养殖总户数减少了50%,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5%以上,比2010年提高20个百分点;规模化养殖增强了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全市肉蛋奶总产量稳步增长,2015年达108.4万吨,人均占有120公斤,全市畜产品自给有余;四个县级市和黄岛区均保持全国畜牧业大县地位;畜牧业总产值162.5亿元,比2010年增长31.3%,占农牧业总产值的35.6%。

二、产业化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全市拥有国家级畜牧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2家、过10亿元的8家,80%的畜产品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培育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12个;畜产品年出口额4.5亿美元,约占全省的1/3,肉鸡、肉兔出口分别占全国的1/10和3/5,是全国最重要的肉鸡肉兔出口加工基地之一;畜牧业连接二产三产“接二连三”产业优势凸显,养殖、屠宰加工、兽药饲料、生物制品、装备制造等本土企业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近700亿元。

三、生态化发展势头强劲。主推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大中小循环粪污综合利用技术,建成生态循环养殖场112处;推动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和生态化改造,85%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95%以上,提高15个百分点;我市以精准管理和粪污综合利用等为核心的奶牛提质增效技术集成模式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全国推广。大力发展秸秆养畜和“粮改饲”,每年青贮玉米秸秆约150万

吨,约占秸秆产出总量的1/4,综合效益明显。五年来,市本级先后投入2.9亿元财政资金支持畜牧业转调创。

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全面提升。落实《青岛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规定》,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体系,形成防控工作合力。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落实强制免疫、消毒灭原、移动控制、检疫监督等措施,强化人畜共患病防治,全市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建成新的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药饲料检测中心、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疫病防控物资储备中心;山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通过国家评估;健全了动物疫病预防体系、监测体系、屏障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四个县级市和黄岛区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并完成全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县(市)建设任务,在全国率先实现畜牧业生产大县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全覆盖。

五、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日益健全。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落实监管责任,建立和完善了市、县、镇三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广养殖档案管理“一本通”,建立了风险评估、经纪人登记管理、检疫检验同步、有奖举报等10项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了检打联动、部门联动、案件移交工作机制,全产业链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强化监督监测的技术支撑作用,“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检测兽药饲料和畜产品54万批次,开展飞行抽检5000多批次,发挥了检测的技术支撑作用。坚持打防并举,开

展覆盖养殖、饲料兽药生产经营、运输、屠宰等各个环节的专项整治行动,重拳打击各类畜产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共查处各类畜牧兽医违法案件1000余起。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六、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改革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设置,胶州、黄岛、城阳、崂山四区市建立了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的基层动物防疫与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按照“顶层设计、统一开发、分级负责、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原则,开发建设了具备“即时上传、实时监管、风险评估、警告提醒、溯源查证”五大功能的青岛市畜牧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有效扩大了监管覆盖面、提高了监管效率。全面建立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推动监管压力传导、关口前置、重心下移,在全市划定责任网格,将所有养殖场户、奶站、兽药饲料生产经营和屠宰企业、畜禽贩运经纪人纳入网格,监管责任全部明晰到人。

第二章“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是我市建设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的关键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有利因素

(一)宏观环境持续优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走产出高效、产

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确立了“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的目标。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农业部在山东召开了全国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现代畜牧业在大农业整体格局中的引领地位,对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做出了具体部署;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创建活动。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渔业、牧业是我市优势,潜力很大,增长应更好更快些”。这些都为今后一个时期现代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政策支持不断强化。畜牧业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相继出台,宏观调控手段更加灵活。各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扶持措施,强农惠农力度持续加大,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先后出台《关于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青政发…2010?11号)《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意见》(青政办字…2013?95号)《转发市畜牧局关于调整优化畜牧产业布局意见的通知》(青政办字…2015?128号)等8个文件部署畜牧兽医工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发展空间继续拓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市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农村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挥青岛作为“一带一路”战略节点支点城市的优势,积极参与

中西部经济发展,为我市肉鸡、肉兔等畜牧业优势产能转移提供了广阔空间。根据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全市人口规模控制在1000万左右,比“十二五”末增长10%,畜产品刚性需求旺盛。我市年产生畜禽粪便约670万吨,所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总量为主要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总量的28.2%,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畜牧产业功能不断拓展,逐步由“一产独进”转向“接二连三”,畜产品加工储运、饲料、装备制造、兽药生物制品及动物诊疗等产业链不断延伸,价值链不断提升,利益纽带不断拉紧,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千亿级畜牧业产业链逐步形成。

(四)发展基础优势明显。“十二五”期间,我市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养殖方式正在成为主要模式;现代化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饲料兽药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成投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通过国家验收;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体系全面建成,在全国率先实现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全域覆盖;我市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及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市的肉蛋奶实现自给,是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优势,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面临挑战

(一)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畜牧业“接二连三”功能还有很

大发挥空间,缺少业内领先的龙头企业,万福集团年加工生猪30万吨,仅是双汇集团的十分之一。龙头企业养加销一体化程度不高,畜产品深加工率不足50%,发达国家一般在70%以上;龙头企业+农户的契约化生产模式亟待完善,合同养殖占比65%以上,养殖源头质量控制难以保障,全市20%多的养殖户没有纳入到产业化经营体系中;畜牧业合作社等新兴经济组织近千个,但真正发挥组织带头作用的不足十分之一。继续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难度较大,现有散养户10万余户,庭院散养短期内难以全面退出,畜禽养殖面广、量大、点散的局面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

(二)稳定发展面临多重压力。国际国内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畜产品进口大量增加,部分产能阶段性过剩,对本土生猪、家禽、奶业、肉牛产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2016年上半年猪肉进口76.2万吨,同比增1.4倍,已接近上年全年进口数量;2015年我国乳制品进口161.1万吨,折算原料奶1003万吨,约占全国奶类产量的27%,是造成全行业奶价低、卖奶难困境的主要原因,50%以上的规模化奶牛场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十二五”期间主要畜禽及其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大,周期缩短,生猪生产经历两次波峰波谷,全省活猪价格最低9.4元/公斤,最高21.4元/公斤,仔猪价格最低14.4元/公斤,最高37.2元/公斤;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畜禽养殖跟不上市场变化,直接影响了畜牧业稳定发展。养殖从业人员紧缺、素质偏低、年龄结构老化问题日渐突出,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谁来养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饲

料原料资源不足,饲用豆粕、苜蓿等对外依赖度达80%以上,饲用玉米比国外玉米价格高约50% ;养殖成本不断抬升,“十二五”期间,畜禽养殖成本增加将近40%。畜牧生产水平较低,我市一头母猪平均每年提供商品猪17头,远低于欧美国家24头的水平;每只蛋鸡年产蛋量13公斤,比加拿大低23%,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资源要素约束加大。我市城镇化、工业化速度加快,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可用土地紧缺,用地成本不断上升。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2017年完成禁养区内养殖场搬迁,所需土地近10万亩,均无着落。莱西市2016年养殖用地需求5300余亩,仅能落实500亩,缺口在90%以上,土地紧缺严重限制了潜在的社会资本投资畜牧业。养殖业融资困难,我市有2600多家养殖企业有扩大生产贷款需求,所需资金约8.2亿元,由于畜牧业的金融信贷政策少,畜禽活物抵押的方式金融机构难以接受,养殖户融资的主要渠道是民间借贷,融资成本高、风险大、负担重。

(四)环境约束越来越紧。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市年产生畜禽粪便约670万吨,其中猪粪便排放量最高,为320万吨,占总排放量的47.8%;全市耕地面积786.3万亩(52.4万公顷)、经济林地及苗圃162.6万亩(10.8万公顷),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为10.6吨/公顷,未达到1公顷耕地负荷30-45吨畜禽粪便的常用数值下限,但局部养

殖较为密集的地区,已经造成环境压力。全市畜禽粪便环境承载力整体压力不大,但仍有约10%的畜禽粪便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个别专业村、散养户的畜禽粪便随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我市大部分养殖场设施设备档次较低,实现“两分三防”(雨污分流、干湿分离,防渗、防雨、防溢)的规模养殖场占比60%,配套处理设施不完善、运行处理成本高,遇到极端天气,易造成外溢污染。禁养区内仍有养殖场1000多家,约占畜牧业生产能力的1/10,落实国家、省、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养殖场搬迁拆除压力大。

(五)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国际上,动物疫情十分严峻,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新城疫等疫情呈高发期;国内动物疫情不容乐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疫情时有发生,多省份从农贸市场检出H7亚型禽流感血清学样品和H7N9病原学样品。我市是沿海开放城市,对外交流频繁,国内外疫情风险不可忽视。特别是动物疫病防控责任落实不够严格,有的区市畜禽养殖场免疫畜禽存在不达标现象,网格监管人监管意识不强,畜禽养殖场隔离消毒设施不全,动物调运监管制度落实不严,重大动物疫病发生隐患仍然存在;奶牛布病检测净化不到位,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时有检出,存在扩散的风险。强制免疫、强制扑杀补助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需要根据上级部署作进一步调整。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APP使用范围不大,线上线下监管不够严格,无害化处理补助品种范围需要进一步扩

大。

(六)全产业链质量监管压力巨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头绪多、链条长、压力大,监管风险点和盲区仍然存在,特别是屠宰、散养户、经纪人等环节监管存在薄弱环节,近年国内发生的“三鹿”奶粉、“瘦肉精”猪、“抗生素”鸡等事件,我市均有不同程度涉及。生猪屠宰产业集中度不高,小型屠宰点机械化程度低、管理不规范,牛羊禽定点屠宰进展缓慢;私屠滥宰现象仍然存在,检疫监管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畜禽屠宰管理存在系统性风险。畜禽保险覆盖面窄,生猪保险仅占总量的1/4,多数畜种未纳入保险体系。兽药饲料监管形势严峻,制售假劣产品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兽药饲料生产企业涉及安全消防、压力容器和特种设备等多个方面,全面落实“三个必须”要求任务艰巨。

(七)队伍建设不适应形势需要。畜牧兽医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列市直部门第12位,监管压力大。基层监管队伍人少事多,畜牧兽医队伍在思想观念、方式方法、本领能力等方面不适应新形势,存在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监管装备手段落后,动物防疫员队伍年龄老化、专业化程度不高。执法监管中有案不查、违法不纠,隔山开证、违规出证等问题仍时有发生。

第三章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发展定位

我市发展现代畜牧业,要贯彻市政府《关于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青政发…2010?11号)《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意见》(青政办字…2013?95号)确定的青岛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定位,把握以下发展内涵。

(一)绿色发展是基本目标。绿色发展是畜牧业转型升级、环境友好的客观要求,事关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事关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促发展“三保一促”目标是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具体体现。作为一个沿海发达城市、人口大市,畜产品能够基本自给、绿色发展,是很大的基础优势,只能强化不能削弱,绿色发展目标都必须坚定不移。

(二)规模化、产业化是必由之路。“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基础是规模化产业化。要坚持转调并重、内外并举,推行龙头带动、基地支撑、园区引领发展模式,狠抓“两区一场”建设,淘汰过剩和低效产能,大幅度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好我市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特色化品牌化是鲜明特征。努力适应不同市场、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主攻特色化、品牌化,用同样的资源消耗,产

出更高的价值。要坚持差异化、区域化布局,培育特色优势产品。坚持“控猪稳禽、发展牛羊兔等草食畜牧业”的思路,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培育一批名特优新特色品牌,占领高端市场,扩大市场占用率。

(四)线上下线一体化监管是重要手段。以保障防疫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行业安全生产为核心,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健全完善畜牧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加速实施畜牧业“互联网+”行动,改造传统畜牧业,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体系,构建起共创、共享、共赢的现代畜牧业“互联网+”生态圈,加快建设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都市型现代畜牧业。

(五)依法行政是根本保障。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增强权力法定意识、权责一致意识。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依法处理动物卫生监督、养殖管理、疫病防控、畜产品及投入品安全监管中的涉法问题,摒弃凭经验、想当然的工作方法。贯彻对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对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则可为”的要求,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失职渎职行为,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定位,统筹兼顾保供给和保生

态双重目标,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构建节约高效、种养循环、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促进畜牧业“接二连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千亿级产业链,在全国率先建立畜牧业绿色发展机制、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畜牧业落后产能。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创新发展优势,把提升产业品质、确保质量安全、增加产出效益放在突出位置,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二)坚持生态保护。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统筹兼顾公共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推动畜牧业由资源消耗型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发展环境友好型畜牧业,促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三)坚持科技驱动。加强产学研结合,强化源头创新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积极推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和产业化开发,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强化畜牧业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畜牧业科技贡献率。

(四)坚持产业融合。发挥畜牧业“接二连三”优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构筑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发展的现代畜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五)坚持安全发展。牢固树立产业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

观念,建立健全畜牧业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网格化监管,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区域性动物疫情、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行业安全生产事故。

四、目标任务

——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控猪稳禽、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草食畜牧业,巩固提升生猪、肉禽、奶牛、肉牛、肉兔、肉羊、蛋禽七大优势产业。到2020年,主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达到90 %以上,畜产品深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10万吨左右,人均占有在全国同类城市继续保持领先水平。

——建立完善绿色发展机制。大力发展生态、清洁、循环畜牧业,构建以废弃物综合利用为关键节点的畜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到2020年,畜牧业区域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粮饲统筹、农牧结合、养防并重、种养一体的绿色畜牧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创建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

——打造千亿级畜牧业产业链。依托畜禽养殖业发展基础,加快推进畜产品加工储运、兽药、饲料、生物科技、动物诊疗、畜牧业装备制造等关联产业和休闲体验畜牧业、线上线下一体经营等新业态,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2020年全产业链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夯实畜牧业安全发展基础。围绕绿色发展核心,统筹畜

产品供给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行业安全生产,加强畜牧兽医执法监管队伍建设,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推进畜牧业安全监管线上线下一体化,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重大行业安全生产事故。

第四章提升六大优势产业链

优化区域布局,落实禁养、限养措施,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区域化发展,延长生猪、奶牛、肉牛、肉禽、蛋鸡、肉兔六大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产业发展聚集区。

一、提升生猪养殖加工产业链。坚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打造胶州、即墨、平度、莱西、黄岛为中心的生猪产业聚集区,全市生猪出栏量保持在360万头左右。深入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推广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养猪模式,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90%以上;开发和推广发酵饲料饲喂、母猪高效繁育、节本增效精细化管理等配套养殖技术,生猪死淘率下降5个百分点;普及三元杂交和配套系优质猪,上市肉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水平。支持波尼亚100万头屠宰生产线、5万吨肉食精深加工项目和正大生猪产业链项目建设,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屠宰量占全部屠宰量的90%以上,猪肉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50%以上。支持胶州市里岔

黑猪产业化开发项目,提高产品增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二、提升奶业养殖加工产业链。以提高单产、改善品质为重点,打造以莱西、即墨为中心的优质奶牛产业聚集区,全市规模化奶牛存栏10万头左右,牛奶产量达到40万吨。全面推广“奶牛提质增效技术集成模式”,规模奶牛场全部实现全株青贮玉米、全混合日粮饲喂,着力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健全DHI 测定体系,测定能力达到3万头。普及高产奶牛性控冻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推动奶牛品种改良,奶牛良种率达到90%以上,奶牛平均单产达到8吨,奶牛养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支持雀巢、新希望琴牌、迎春乐等企业创新产品、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提升品牌知名度,重点发展巴氏杀菌奶,低温奶消费比例达到40%以上,奶酪等深加工产品发展形成规模,争取培育1-2个国内一流乳品加工企业。

三、提升肉禽加工出口产业链。以稳定产量,提高精深加工能力为重点,打造以莱西、即墨、平度为中心的2亿只肉鸡和以平度、胶州为重点区域的5000万只肉鸭养殖加工出口产业聚集区,全市肉禽出栏量稳定在2.5亿只左右,禽肉产量达到32万吨。发展肉禽(肉鸡、肉鸭)标准化规模饲养,推广笼养、网床等资源节约养殖模式,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8%,“三品”肉禽产品产地双认证比重达到65%。依托六和、九联、正大、田润等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促进禽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以禽肉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等消费需求,开展禽类功能营养产品和

副产品综合利用开发,高端肉禽产品生产占比50%以上,禽肉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60%以上。深入挖掘琅琊鸡地方品种资源的文化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促进琅琊鸡种质资源保护和产业化开发,推动禽业功能拓展增值。

四、延长蛋鸡养殖加工产业链。以稳定数量、提高品质为重点,打造即墨、平度、莱西、胶州为中心的蛋鸡产业聚集区,蛋鸡存栏稳定在2000万只,鸡蛋产量稳定在20万吨,保障市场供给。发展蛋鸡标准化规模饲养,推广立体养殖等资源节约养殖模式,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5%以上。支持田瑞、西艾尔等养殖企业拉长鸡蛋加工链条,开发富含微量元素等功能性鸡蛋产品,提高品质档次。优化饲养品种,推广蛋(种)鸡健康与福利养殖技术,蛋鸡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三品”肉禽产品产地双认证比重达到80%。强化鸡蛋产品质量管控,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全部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

五、延长高端肉牛养殖加工产业链。以扩张规模、提升精深加工能力为重点,打造以平度、莱西为中心的高端肉牛养殖加工贸易产业聚集区,年出栏优质肉牛10万头。推进标准化生产,推广肉牛冻精配种,发展规模化养殖场自繁自育养殖、农户规模化母牛繁育,开展不同形式的集中育肥,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围绕“平度牛肉”地理标志,开拓名特优牛肉制品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质量和产业素质,打造平度高端肉牛养殖核心区。支持引导肉牛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开展

产品精深加工;推进雪龙集团肉牛屠宰加工项目和隔离场建设,培育雪龙黑牛、波尔旺、琴豪等特色鲜明、市场占有率高的名优肉牛产品,打造集养殖繁育加工和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百亿级肉牛产业链。

六、提升肉兔养殖加工产业链。以扩张规模、提升品质为重点,打造以黄岛区为核心区的肉兔育种养殖加工产业聚集区,年出栏肉兔1500万只。以康大集团为龙头,打造肉兔产业第一品牌,兔肉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90%以上。支持企业扩大肉兔养殖加工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肉兔规模养殖和合同养殖,建设年出栏150万只肉兔养殖场2个、出栏50万只肉兔养殖场5个、出栏10万只肉兔养殖场10个。支持康大集团培育完善肉兔配套系,加快配套系推广,肉兔良种率达到100%。

第五章实施转型升级八大工程

坚持把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发展都市型高端特色现代畜牧业的主攻方向,实施八大工程,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一、实施规模化固本工程。持续推进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养殖小区、标准化养殖场“两区一场”建设,新建改建300处标准化养殖场(区),新建改建养殖小区30处,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5处。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

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标准,实施标准化示范“十百千”工程,巩固、提升、规范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10处、养殖小区100处、标准化示范场1000处。优化养殖业生态布局,根据环境承载力,做好畜粮、畜菜、畜果、畜林结合工作,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形成养殖业、种植业生态循环大格局,争取75%的畜禽养殖实现农牧结合。统筹兼顾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调整优化养殖布局,引导畜禽养殖向适养区集中,并与种植业生产配套布局;改造限养区内养殖场养殖和粪污处理设施,坚持有拆有建,避免畜牧产业发展大起大落。

二、实施生态循环示范工程。开展粪污处理循环模式示范创建,推广以生态能源企业为核心的区域化粪污集中处理模式、以种养加一体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循环利用模式和小型养殖场以消纳地定畜的粪污利用模式(简称大、中、小生态循环模式),建成大、中、小循环模式示范点70处。实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标准化改造,推行“两分三防两配套”即实现雨污分流和干湿分离,粪污处理设施防渗防雨防溢,配套建设储粪场和污水处理池;因地制宜推广生物净化、生产有机肥、沼气处理、自然发酵等技术,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全部配套建设粪污储存、处理、利用设施并正常运转,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和污水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90%和60%。树立“大食物”理念,抓好“粮改饲”试点,推动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发展青贮专用玉米及苜蓿等优质牧草30万亩;抓好秸秆青贮资源利用,年青贮玉米秸杆150万

吨以上。

三、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现种养加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链。支持波尼亚、新希望琴牌等企业建设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推进龙头企业向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支持大型龙头企业优势产能向中西部和“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转移,拓宽发展空间,催生新业态。着力打造以养殖加工为龙头的千亿级畜牧业产业链,培育以新希望六和为龙头的300亿级的饲料产业链,以大牧人、派如科技为龙头的100亿级的畜牧业装备制造产业链,以易邦为龙头的50亿级的兽药生物制品及诊疗产业链,以万福、波尼亚为龙头的100亿级的生猪养殖加工产业链,以雀巢、新希望琴牌为龙头的100亿级的奶业加工销售产业链,以九联、正大、田润为龙头的150亿级的肉禽养殖加工出口产业链,以雪龙为龙头的100亿级的高端肉牛养殖加工产业链,以康大为龙头的50亿级的肉兔养殖加工产业链,以田瑞为龙头的50亿级的蛋鸡养殖加工产业链;全市培育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以上,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以上。培育现代畜牧业服务组织,推广“服务体系+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围绕养殖业粪污专业化处理、兽药连锁经营、仓储物流、信息服务等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适应市场化环境的畜牧业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范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培育一批规模大、有较强竞争力的示范性合作社。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研究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研究 来璐 李世峰 谭建欣 程昊 (北京东方畅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农业的新定位,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北京市由于其科技、资源和区位的独特性,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自身的特色。充分发挥北京农业的多项功能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合理的农业布局规划、适宜的科技手段指导农业的发展,同时需要农业投资的增加。 关键词: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性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指位于城市周边的、具有现代农业特征和都市农业功能的新型农业产业[1]。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指我市依托都市的辐射,按照都市的需求,运用现代手段,建设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体系”。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北京农业现阶段的重要目标和特征,也是北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途径。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由其区位、资源特点决定的,是在对都市农业发展规律探索的基础上提出的。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生产粮食外,还应该为实现其它目标做出努力[2]。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较传统农业更为明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等[3],北京由于其科技、资源和区位的优势,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农业的多功能性具有自身的特点。 1.现代农业多功能性的提出 1.1现代农业多功能性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农业在本质上具有多项功能,包括农业提供食品的功能、农业的生态功能、农业的社会文化功能等。传统农业处于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人类所需的食品供给短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传统农业的功能局限于物质产品的供给,农业本身所固有的其它功能未被发掘。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的生活需求不再停留在食品上,还追求其它的使生活水平提高的东西,对农业的文化和休闲等功能的要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 本研究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3101) 作者简介:来璐(1973-),女,陕西省兴平市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生态研究。Email:XPLL1124@https://www.360docs.net/doc/ad1099500.html,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牧业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一家一户“小作坊”式饲养已逐渐被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所取代,国内外消费市场对畜产品提出安全、优质、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新要求,日益突出的畜禽生产污染成为阻碍畜牧发展的瓶颈,如何保留畜牧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产品质、量上有新的飞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理性的思考告诉我们,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是促进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程度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畜牧生产污染、保障生存空问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标准化发展 1前言 为加快我国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步伐,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畜牧业标准体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全面阐述了我国建设畜牧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畜牧业标准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以及加强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等方面[1]。 目前,我国畜牧业标准管理机构基本健全,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畜牧业标准对于推动畜牧业技术进步、规范畜产品市场秩序、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标准化管理工作得到

加强。畜牧业标准管理体系基本建立[2]。畜牧业标准管理部门为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为技术支撑机构,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畜牧业标准的技术归口管理。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牧业主管部门也都设立了相应的质量标准管理机构,有些省成立了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畜牧业标准管理逐步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3]。 2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禽生产的主要方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规划科学化、生产规模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企业化、防疫程序化、污物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发展规模养殖,改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生态化[4]。 2.1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规模、规范饲养、生态平衡”的要求,支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使之符合畜禽生长、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要求[5]。抓改造,就是要对已经建起来的粗放型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尽快改进和完善动物防疫和环保基础设施条件,确保符合疫病防控和标准化养殖要求。密度太大的规模养殖场,要下决心调减养殖规模,减少场内养殖数量,满足防疫工作需要[6]。 养殖小区是由传统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一种重要过渡形式,关键是要做到人畜分离、集中管理,切实解决好防疫配套和粪

大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纲要

大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大委发 [2010] 2号),又好又快地推进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向前发展,制定本规划纲要。 第一章发展战略 根据我市环境条件和发展基础,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我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必须着力强化城乡一体的产业支撑、夯实转型升级的创新基础、培育持续竞争的综合实力、构建融入世界的对接平台,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转型发展。 一、战略选择 1.城乡一体融合 在全域城市化进程中,以“农业基地化和园区化、农村城镇化和社区化、农民专业化和职业化”为重点,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管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加速转变农村居住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构建要素互补、功能多样、环境友好、产业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 2.人才科技支撑 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技术、经营、管理等各类农业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涉农科教机构、企业研发总部和高

端人才,创建区域性涉农人才科技高地,满足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 3.标准品牌提升 持续支持设施农业和种苗农业,集成创新装备和技术标准;重点强化精品农业和外向农业,提升产品标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打造环境标准;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完善服务标准。建立健全都市型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服务链和科技链相结合的标准体系,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4.旅游休闲驱动 充分发挥我市青山碧海、田园沟域、岛屿岸线融合一体的生态景观优势,紧密链接现代旅游休闲服务业,加速由产品市场决定的供应农业向产品、服务和消费市场共同决定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农业总部基地和创新服务中心,拓展农业对外开放新领域。 5.生态循环提质 积极开发和引进国际先进的低碳绿色技术和设施装备,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加强陆地、海洋生态环境和动植物保护性开发,有效应对生态资源约束不断加大的挑战,大幅度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和综合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战略定位 立足大连、引领东北、影响全国、面向世界,努力实现产业功能体系融合、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标准品牌集成创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

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

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 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近年来发布的《"十五"工业结构调整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化目录》、《高新技术出口目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当前工商领域禁止投资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等指导性文件,结合《上海工业"十五"发展计划》,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工业集团、行业协会,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编制本《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进一步明确上海工业发展与调整的重点领域、行业和产品门类,为全社会企业在上海从事工业投资发展和重点地区实施工业布局调整提供导向性意见。在产业发展方面,"十五"期间,上海将初步建立起以高科技工业为主导、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依托、现代装备工业为骨干、都市型工业为配套的工业结构新体系,重点鼓励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电站设备及大型机电产品、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精品钢材、生物医药等六大支柱工业,同时确定限期淘汰、总量控制、市场淘汰、安全防范等四类重点行业、产品,加快调整步伐。在产业布局方面,以"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布局,增强辐射"为原则,加快建设信息产业、汽车城、化学工业区、精品钢材等四大产业基地,进一步完善"三环分布"的工业总体格局:即以市中心为轴心,内环线、外环线为布局界线,内环线以内以都市型工业为主,内外环线之间以都市型工业、高科技工业及配套产业为主,外环线以外以装备类工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主。加强产业布局导向,鼓励新增和搬迁改造工业项目按照产业类别和技术层次向"1+3+9"市级工业区集中,鼓励同类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集聚发展,结合各区县"一业特强,多业发展"和"一城九镇" 建设的产业导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区发展新格局。 本指南由鼓励发展类、禁止类、限止类和工业布局四大部分内容组成,编制的基本原则是:(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2)符合上海城市总体功能定位的要求;(3)符合建设上海工业新高地的要求;(4)有利于提高上海工业综合竞争力,加快产业升级要求。 本指南是市经委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产业宏观导向的尝试,在首次编制中难免会有不少疏漏和不确切、不合理之处,也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对此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做好修改完善。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通信及网络设备 1.光通信有源器件及模块、无源器件及模块 2.宽带数字同步系列光纤通信系统设备 3.光纤、光纤预制棒 4.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5. GSM、CDMA基站、终端、交换设备及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产品 6.WAP(无线网络)产品 7.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设备 8.高速无线寻呼系统设备 9.移动智能网络设备 10.VSAT卫星通信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及地面站设备 11.宽带数字同步系列微波通信系统设备 12.高速宽带数字程控交换机

青岛市商业地产供求状况及特点

青岛市商业地产供求状况及特点 (一)写字楼市场 1.整体供求状况 青岛市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五大港口城市之一,在青岛的贸易、物流企业以及为其服务的金融业客户构成写字楼的核心需求,此外,青岛在山东半岛的经济中心地位,也吸引了国际、国内企业来此设立办事机构。因此,写字楼市场需求量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与此同时,市场的供应量也显著上升。 从2005年开始,办公物业面积持续快速增长,在建项目规模不断增大。09年青岛市新增写字楼供应量11658平方米,甲级写字楼市场的总存量增至455283平方米,市场消化压力增加。2010年上半年,青岛优质写字楼市场存量扩大至942,869平方米,环比增长10.6%,并且未来供应量仍会大幅增长。据权威部门预测,青岛市优质写字楼市场的新增供应在2010年下半年及2011年将分别达到200,000平方米和145,000平方米左右。 2.分布 目前,青岛市写字楼市场已经形成明显的区域分布:香港路核心CBD区域、崂山海尔路区域、延安三路、山东路、福州路及周边、中山路、团岛及周边、辽宁路及周边以及尚待市场培育未来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市北中央商务区、西部经济开发区和北部城阳区等新兴区域。其中:香港路核心区域由于靠近政府办公区,集中了物流、贸易、金融等行业,是不容置疑的城市商务中心区,地位不断强化。目前写字楼、商务楼超过100栋、面积400万平方米,租售价格和出租率较高,平均出租率为85%以上。

山东路两侧也是最成“气候”的写字楼聚集区,从山东路最南端的华仁国际大厦开始,往北依次排列的写字楼有TOP·颐和国际、香格里拉二期、国华经典大厦、帝威国际大厦、广发金融大厦、鲁邦广场以及金孚大厦等,该区域的写字楼价格和出租率也属于较高区域。 崂山海尔路区域为总部经济区,该区域的产业基地多、规模大、产值高,是吸引企业总部到这里扎堆的主要原因,“总部+基地”是该区域写字楼市场的一大特点,目前商业氛围正逐步培养。由于该区域物业大多为新建,配套设施较好,不少写字楼配有较多停车位,交通方便,随着颐中体育中心改造、啤酒城改造、青岛大剧院、艺术中心、国际会展中心扩建等公共项目的建设,优越的环境、逐渐成熟的商业圈、高端的消费能力,使海尔路商务区有望形成青岛新的办公商务中心。。 其他地域如经济开发区香江路和长江路区域、市北区中央商务区以及北部城阳区为写字楼新兴聚集区,商业氛围尚有待培养。 3.租金和空置率状况 2009年青岛市写字楼市场成交面积为315014平方米,其中,市内四区的成交面积为148604平方米。甲级写字楼平均售价达到19000元/平方米,但租金和空置率仍然较高。2009年四季度,甲级写字楼的有效租金下降至108元每平方米每月,较上季度下跌了8.5%;而乙级写字楼的平均有效租金略涨至76.4元每平方米每月,相对三季度增长了2.7%,乙级写字楼空置率保持在20%左右。 2010年,受益于活跃的本地经济,青岛优质写字楼租赁市场吸纳能力增加,空置率小幅下降。据戴德梁行发布的一季度数据:青岛甲级写字楼市场共完成吸纳量15,769 平方米,整体空置率为26.1%,环比下降了 3.5 个百分点。但由于整体空置面积仍然较大,业主迫

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06~2015) (征求意见稿) 中国农业科学院 芜湖市人民政府 2005年12月 前言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决策,更快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并要求沿江城市群马芜铜宣理应成为安徽接受东部地区辐射的桥头堡,成为安徽奋力崛起的先锋。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东向发展战略的要求,芜湖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设想。农业是芜湖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农业现代化是芜湖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一个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相匹配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十分必要。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是一项事关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性的系统工程。虽然芜湖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具备了基本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但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2005年7月,中共芜湖市委、市政府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负责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芜湖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专家组成的规划编制组对芜湖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在与芜湖市领导和干部群众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与专家研讨,对芜湖市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条件、背景依据与发展潜力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芜湖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在分析农业发展基础和发展背景意义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功能定位与总体布局以及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形态,并重点就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文明富裕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与策划,提出了“组织领导保障建设、科技支撑保障建设、资金投入保障建设、体制制度保障建设、人力资源保障建设”等五项发展举措。 规划编制得到了中共芜湖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市直有关部门,特别是各县区政府及农委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有关研究单位为规划的编制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证了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谢谢!

都市型工业的国际发展模式及经验总结完整版

都市型工业的国际发展模式及经验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都市型工业的国际发展模式及经验总结 ——慈溪市老经济开发区转型发展报告之一 市社科院陈俏赟 ●都市型工业是一种与传统工业相联系的轻型的、环保的和低耗的新型工业。 ●发展都市型工业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布局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区域新的财富创造机制、推进产城融合、协同共进的必然选择。 ●世界着名的一些大都市,如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都市型工业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健全的体系以及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城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城市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城市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以都市型工业的形式存在下来,并出现自身不断集聚和向城市中心区集聚的趋势。 都市型工业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结果,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从纽约、东京、巴黎、中国香港等国际大城市的发展经验看,都市型工业在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和城市功能转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慈溪而言,依托良好的基础优势,加快原有老工业园区功能更新,产业升级改造,对于提升城市功能的“能性”、“能级”和“能位”,突破发展瓶颈,开拓发展空间,具有战略意义。 一、都市型工业的内涵和特点 都市型工业是一种与传统工业相联系的,以都市区独特的要素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研究开发、营销管理、技术服务和生产制造为主体,符合城市中心区域空间特点并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是具有较高附加值、高技能劳动密集型、轻型的、环保的和低耗等特点的工业门类。 都市型工业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二元结构”,既有传统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特点,又有现代产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特征。都市型工业一般要求企业具备“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快交货”的快速反应能力,取代传统制造业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但都市型工业大多从城市的原有产业升级转型而来,使其兼有传统与现代特征。以温州制鞋工业为例,生产领域引入计算集成制造系统(CIMS),适应高端定制消费的多品种、小批量、高附加服务的生产组织要求,同时,又存在简单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方式适应大规模服务。二是以都市区特有的资源为依托。都市型工业的需求对象大多数是中心城区的消费群体,需要即时将制成品推向市场,要求企业接近市场,在“时间”成本(信息成本、交易成本等)上获取优势,一般在商业中心或CBD附近集聚。三是具有典型的马歇尔式集群特征。都市型工业有接近信息技术等知识要素的需要,对地域邻近性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倾向于在中心城区集聚,以形成中间投入品的规模经济效应,逐渐成为产业集群,但在生产资料方面的投人相对较少,通常以小型、轻型、高科技消费类竞争性行业企业为主,以中小企业占主导地位,强调产业联系和企业间的合作,具有很强的地方植性和网络效应,存在“耐心资本”,有长期的增长和良好的就业。四是高技能劳动密集和资金技术密集相结合。中心城区的地价较高,且空间狭小,要求都市型工业企业以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依靠外部规模经

关于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内涵与途径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对北京农业发展规 律认识的深化,是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提出:着眼践行科学发展观 中央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 要求,完全符合北京实际。立足于首都城乡统筹全局,跳出农业看农业,北京农业的地位、价值、环境正 在发生深刻变化。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对大城市地区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积极探索,是实现北京农 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途径。 第一,农业地位的再认识——少数不等于小数。 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农业增加值仅占 1.3%;农业从业人员62万人,仅占全市从业人员的7%。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值,都是少数。但是应当看到,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农业不可替代的地 位不仅没有降低,而且愈发重要和明显。从首都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城乡产业依存度增强,城市对农产品 的数量要求越来越大,品种要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业承担的食品供给、健康营养和安全保 障等任务越来越重;城市休闲产业正在向农业转移,农业观光、农村度假已经成为全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所占比重正在逐步提高。从城市功能的角度看,宜居城市是北京的重要定位,宜居离不开生态,都 市型现代农业正是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与构建宜居城市的要求是一致的。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发展现代 农业既能满足生产者的增收愿望,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沟通了城乡,促进了和谐。由此不难看出, 农业虽是统计中的少数,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数。 第二,农业价值的再认识——隐性价值显现化。 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首都经济发展呈加速趋势,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接近20000元,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亲近大自然、放松心情正在成为人们休闲 度假的首选,特色优质安全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此给北京农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农业价值 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满足人们“胃”的需求,而且体现在社会层面,其生态服务、生活参与的隐性价值 也开始显现,满足人们“肺”、“眼”、“脑”的需求。据有关研究显示,北京农田总服务价值为120亿元,其中生态价值90亿元,是产品价值的3倍;全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高达2100多亿元。农业的社会价值通 过各种途径显现,农业科技园区成为中小学生教育基地和科研示范窗口;农业观光采摘园使越来越多的城 镇居民享受丰收的喜悦。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农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其经济价值也不断提升。在拍卖 活动中,一个西瓜卖到19000元,一个大桃卖到6800元,一个苹果卖到66000元,一条鱼卖到236000元……从过去时角度看,农产品的价格与价值确实发生了背离;但从未来时角度看,正是这种背离使我们看到农 业的多元功能,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且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实践证明,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随着城市功能的延伸,随着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农业的隐性价值将会不断显现,而且不断增值。 第三,农业环境的再认识——优势得天独厚。 其一,市场需求旺盛。2006年,全市农副产品需求量超过800亿元,特别是北京拥有潜力巨大的高端 消费市场,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其二,科技资源丰富。中央在京农业科研单位有25家,

国内外畜牧业现状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畜牧业现状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加拿大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国家主要通过法律、法规来保护农业,并且有相应的机构负责实施。加拿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这种保护主要不是靠补贴或关税,而主要是通过发展农业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来体现。例如,早在1912年,国会就通过了《谷物收购和质量检验法》,规定出口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13.6%,为保证和提高其小麦品质作出了贡献。1935年,政府制订了《草原农场复兴法》,改良大草原地区的土壤,兴修水利设施,提供技术援助,更进一步加强了大草原各省作为国家粮仓的地位。 2.执行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加拿大已经建立起了较完备的农业生产管理制度。例如,在首都渥太华设有种子生产者协会,各省都有分会,专门管理谷物的良种培育工作。凡是培育良种的农场都必须参加这个协会。同时,协会又与农业部所属的有关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农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良种繁育程序,只许可繁育一个品种,并且要经过连续3年的试种示范,只有各方专家鉴定合格的优良品种才允许到农业部登记,由该协会发给证书。又如,政府规定,在马铃薯的种薯繁育场周围30公里内不许生产普通的食用马铃薯。在种薯生长季节,农业行政部门要对种薯生产地块作两到三次的现场检查。一旦发现某种病

害的侵染超过容许的范围,便立即宣布这块种薯地的马铃薯不得留种,只能供普通的食用。 3.发挥协会在生产中的管理和协调作用。加拿大政府畜牧业在产业政策、产品配额、市场价格、质量保证等方面实行宏观调控。具体业务管理通过由生产者共同联合组成的组织──协会来协调管理。如安大略省养牛协会就由各县推选农场主、专学者和政府管理人员共50名,共同组成协会管理委员会,抽调部分人员设置办公室。协会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协会的主要职能有:为生产者传递市场信息(简报),协助政府决定产品配额、价格动态报告、协助政府争取外贸出口、抓产品质量安全等。协会按每头成年牛年收1.25加元作为经费。协会还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及时为生产(科研工作)者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研究生产发展什么。如加拿大培育的杜洛克猪,瘦肉率已达到63%,增加脂肪含量是市场的需求,他们通过育种将肌肉中的含脂率提高到2.3%,同比高1.0%。在奶牛生产方面,由于市场对奶油及其制品需求量日益增加,加拿大选育的瑞士褐牛牛奶中的含脂率达到5.0%以上。PICKSEED公司在牧草研究方面已培育出上百种抗杂、抗旱、抗踩踏、多色彩的牧草(草坪)种子,销往世界几十个国家。 4.强化管理,培养高技能农畜业生产从业人员,是加拿大畜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加拿大农牧场一般由1~2

都市型工业的涵义_现状与对策

第6卷第2期2005年6月 江 苏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JOU RNA L OF JIA NGSU POL YT ECHNIC U NIV ERSIT Y V ol.6N o.2 Jun.2005都市型工业的涵义、现状与对策 姜爱林 (哈尔滨商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摘要:都市型工业是一种与传统工业相联系的轻型的、微型的、环保的和低耗的新型工业。考察我国都市型工业的现实状况、特征、行业范围和功能,可以从四个方面推进我国都市型工业的发展:(1)加强规划引导,适时确定本地区的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及时搭建都市型工业发展的“平台”;(3)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完善社会服务体系;(4)加快技术改造 与升级,重视、培养和引进各类优秀人才。 关键词:都市型工业;环保;低耗;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1.3 文献标码:A 文章编号:1672-9048(2005)02-0025-03 都市型工业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工业中比较成熟、效率较高的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发展形式。本文拟对都市型工业的基本涵义、主要特征、行业范围、发展现状与对策等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都市型工业的概念与特征 都市型工业,是一种与传统工业相联系的轻型的、微型的、环保的和低耗的新型工业,是指以大都市特有的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加工制造、营销管理和技术服务为主体,以工业园区、工业小区、商用楼宇为活动载体,适宜在都市繁华地段和中心区域内生存和发展,增值快、就业广、适应强,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的现代工业体系。 都市型工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8个方面:(1)从布局范围看,主要位于中心城区内;(2)从环境形象看,具有良好的建筑外形,与城市生态环境相协调;(3)从生存空间看,具有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和工业楼宇;(4)从产业类型看,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研究开发型和轻加工型;(5)从企业类型看,个体、私营、民营等多种形式并存,多元投资,以小企业为主体;(6)从组织形式上看,公司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和劳动力组成形式是多样化的,但重点是中小公司企业;(7)从所有制结构看,主要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并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形式;(8)从产业结构演变看,具有现代工业与传统工业相结合的“二元结构”特征。 二、都市型工业的范围与功能 都市型工业的行业范围比较广泛:从上海来看,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品研究、开发和组装,软件开发、制造,服装服饰,广告印刷与包装,钻石珠宝等工艺美术品和旅游品,钟表眼镜,模型及模具设计制造,食品加工,室内装饰装潢产品设计、开发与组装,化妆品及日用洗涤用品等10大行业。从宁波来看,主要包括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服装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加工制造业以及其它符合都市型工业特征的新兴行业。 与一般工业相比,都市型工业具有4个方面的功能:一是都市型工业产品提供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二是可以为城市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下岗职工重新再就业,增加就业总量,缓减城市的就业压力。三是能够提供满足城市功能发展需要的产品,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发挥补充作用,有利于形成更加合理的工业结构体系。四是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的活跃因素,形成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有效补充,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和技术创新的 收稿日期:2004-11-26 作者简介:姜爱林(1964-),男,湖北襄樊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与信息经 济学研究。

青岛市旅游景点

青岛市旅游景点 (一)青岛海滨风景区(4A): 滨海步行道 开放式景点,西起团岛环路,东至石老人,全长约36.9公里。滨海步行道将我市栈桥公园、海军博物馆、小青岛公园、鲁迅公园、海底世界、第一海水浴场、汇泉广场、中山公园、八大关风景区、五四广场、奥帆中心、极地海洋世界、雕塑园、石老人海水浴场等主要旅游景点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海滨风景画廊。其全部用实木建造,蜿蜒曲折,因此也叫“滨海木栈道”,木栈道左边每隔两三公里就立有一块标识牌,标明沿途景区景点位置,方便外地游客浏览。 栈桥公园 栈桥公园为开放式景点,是百年青岛的标志,也是青岛最好的观景点之一,乘2、5、8、栈桥后面的是小青岛25、26、231、301、304、316、321、501、801路可抵达,距离青岛火车站只有几百米。栈桥为当年德国占领时期所建的商用码头,历经百年海水冲刷腐蚀而不坏,其建设结构和工艺至今仍叹为观止,解放后成为青岛最主要的游览景观并在大海一端建造了中式古典的两层塔式建筑——“回澜阁”。 五四广场 五四广场为现代建设的青岛标志性景点,为纪念为保卫青岛而引发的“五四运动”而得名,分南北两部分,北面部分主要是绿草地、各种喷泉为主,晚上的音乐喷泉从地面喷出结合灯光映衬下的绿草地,

还有周围的高楼大厦浑然一体,煞是好看。南面广场主体雕塑《五月的风》为旋转而上的线条组成火炬造型,成为青岛新的标志性旅游景观,CCTV常能看到。乘25、26、31、104、202、228、212、223、225、304、316、321、501、801等二十几条前海公交车可抵达。 八大关风景区 八大关景区为开放式景区,八大关景区为德国占领时期所建设规划,并联合欧洲二十几个国家的皇族贵人一起建有风格各异的欧式古建筑群,引种欧洲各种树木,以作为他们的休闲疗养用的皇族园林。配以宁静宽阔的道路,阳春盛夏,花红似火;秋冬季节,霜染枫红,是国内知名的度假胜地。其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西临第一海水浴场、南面紧靠大海,北靠信号山,风景独特。乘15、26、31、202、212、223、228、304、311、316、321、501、801等二十几路公交车可抵达。 美丽的八大关风景区鲁迅公园 鲁迅公园以独特的红礁石和优雅的环境取胜,是青岛海滨风景区著名景点之一。 地址:琴屿路1号 票价:免费开放 乘6、26、231、304、311、312、316、321、501、801路车在鲁迅公园站下车。 小鱼山公园 小鱼山是青岛前海最佳观景点之一,山虽不高却能远眺,登山俯

(2020年)(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精编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 见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 见

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 郊区各区县人民政府: 近些年来,北京加大了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力度,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初具风貌,为更好推动和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使农民增收致富,特制定本意见。 壹、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壹)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郊区“十壹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以深入实施“221”行动计划,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宗旨,在坚持和确保市场配置生产要素基础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创新政策扶持机制,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通过集成政策,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发展保障服务支撑体系,通过支持重点领域和项目,夯实基础、发挥优势、加强特色、优化结构、拓展空间、增强能力、提升效益。提升农业科技附加值、文化附加值、加工附加值、绿色附加值,使郊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二)指导原则 市场引导,主体积极的原则。深入调查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确定发展的产业和项目。靠市场调动运营者的积极性。调动和整合社会、企业及个人资金,共同推进发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原则。政策措施要突出都市型现代农业集约、高效的特点,提升农业的科技、绿色、文化、加工等附加值,按照层次推进、重点推进、逐步推进的方式,实现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

创新机制,集成推进的原则。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环节,集成政策优势,整合公共资金,采取搭建平台、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对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予以扶持,力争实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培育亮点的目标。 优化结构,扶大成强的原则。结合“221”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整合优势资源,优项增量,培育特色的产业,促进郊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把各种资源优势变成发展的强势,集优成势,把产业扶大做强。 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贯彻落实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合理开发、高效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目标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搭建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平台,完善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组织、投入机制。经过“十壹五”期间的努力,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提高北京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郊区农业由单壹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由注重生产向注重市场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城郊型向都市型转变,使郊区农业和城市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依托、和谐发展。 二、政策扶持重点和条件 针对当前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意见重点围绕构建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种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注意事项】重要性 必要性 可行性

【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注意事项】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 更新发展观念,努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县畜牧局(2011-3-26 )现代畜牧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畜牧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管理畜牧业,具有优质、高产、高效、安全,技术密集、工业化程度高和生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特征。当前,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县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为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实际,就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然性、必要性和举措提出一些思考。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要性首先,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加快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受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制约,种植业特别是粮食发展处于平稳增长期,而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质增效都具有重要意义。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主要表现在:一是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大。畜禽饲养总量及人均占有量逐年增长,发展势头较好。二是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2010年畜牧业为农民直接增收达到263元,2011年预计可达280元。三是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养殖业与种植业产值比为56.5:43.5,主辅换位,畜牧业在大农业中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其次,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改变传统畜禽饲养方式的必然归宿。传统畜牧业受生产方式、组织化程度、生产者素质、市场发育状况等因素影响,存在饲养规模小、疫病控制难、产品质量差、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脆弱等弊端已经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禽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与之相适应,发展专业化、大规模的现代畜牧业就成为历史必然。据调查,全县目前养猪农户仅占总农户数的46%,5年降低约19个百分点;全县规模化生猪养殖已占饲养量的50%以上,规模化家禽养殖占总饲养量的70%以上,5年分别上升了约30和40个百分点。第三,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发展“两型畜牧业”,现代畜牧业正是顺应“两型社会”要求,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畜禽健康,产品优质安全”的标准组织生产,推动畜牧业朝着“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相一致的生态养殖模式方向发展。目前,全县60%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小区)对粪便实行综合利用、做到了无害化排放。第四,发展现代畜牧业,是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当前,大中城市逐步实行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就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发展现代畜牧业有利于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的贯彻实施,增强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规范畜禽产品养殖过程和食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促进畜禽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相关管理者树立质量安全意识;有利于推动我县畜禽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增强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提高养殖效益,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放心蛋”。二、发展××现代畜牧业可行可为(一)市场强力拉动,优惠政策驱动,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全国出现猪荒,生猪市场需求增大,供求矛盾突出。为了平抑物价,维护稳定,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生猪生产的扶持政策,包括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地方政府以奖代补激励政策等等。市场的需求和各级政府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为我们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应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抓住机遇,推进我县现代畜牧业再上一个台阶。(二)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夯实了我县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一是畜禽小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小型大规模的格局。截止2010年底,全县建成生猪养殖万头村××个,各类畜禽养殖大户达到××余户,生猪、小畜禽规模出栏率分别为52%和72%。标准化养殖方兴未艾,规模效益大幅增加。二是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初步探索了我县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本路子。大力推广“畜—沼—农(果、菜、粮)”生态养殖模式,在养殖场(小区)推行“干稀分离、雨污分流、节水养殖、综合利用”,大力宣传、推广循环养殖,节约了饲养成本、提高了养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农业大市,我们要抓住难得机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跨越发展。 自挂职以来,笔者通过对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经验的学习、调研,发现北京市近年来适应高端化、多元化市场需求,积极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示范功能,不断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探索出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籽种农业。开发农业的生产功能,加快科研攻关、品种选育、基础设施、种子贸易等关键环节发展,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北京种业年销售额达100多亿元,主要是打造“三中心、一平台”:全国种业的科技创新中心。每年育成各类粮菜新品种400多个,引育农作物新品种数量约占全国的20%。国内外种业企业聚集中心。全市籽种经营企业1300多家,全国种业前10强中北京市占4家,全球10强种业巨头有8家在首都建立研发或分支机构。全国种业的交易交流中心。北京种业销售额占全国的10%,农作物种子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7%。搭建种业发展服务平台。搭建了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网络框架,构建了北京林木种苗网、花卉网、果树网等网络平台。二、休闲农业。农业与“三产”的有机融合。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等多项服务。北京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3500余万人次,实现收入30亿元左右。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休闲农园。从单一的入园观景、赏花、摘果、耕作、垂钓、狩猎等,到融合科研、观光、科普、餐饮、会议为一体,以“新技术、新品

发展都市型产业集群的SWOT分析_以杭州市为例

第28卷第2期2007年4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 f Heng yang N o rmal U niv ersit y N o.2V o l.28 A pr.2007 发展都市型产业集群的SWOT分析 )))以杭州市为例 高峰1,洪棋文2 (1.浙江大学; 2.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0058) 摘要:都市型产业集群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将SW OT分析这一分析工具用于区域战略发展研究,对杭州都市型产业集群发展进行SW OT分析的结果表明:推动现有都市产业集群成为创新集群;继续建立完善推进都市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机构网络;注意集聚相关专业人才是提升杭州市都市产业集群要采取的三个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都市型产业集群;杭州;SW OT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07)02)0048)05 作者简介:高峰(1977)),男,湖南常德人,硕士,从事旅游经济研究。 一、都市型产业集群概念的提出 都市1型产业集群(M etropolis Industrial Cluster)是指依托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以创新设计、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和生产制造为主体,在城市特定区域中,由相互关联的企业及机构(大学、科研单位、产业公会等)共同组成的产业网络体系。 都市型产业集群概念的提出虽然时间不长,但已存在了相当时间,而对它的研究与探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 arshall)在对设菲尔德和兰开夏郡的研究中,发现那里的公司出现了集聚现象,公司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区内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特征。他第一个将这样的区域称为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此后,一些学者根据对意大利东北部经济和中部地区(即/第三意大利0)o以及其它国家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意大利产业区、新产业区都市工业区、都市型产业集群的概念。学者们认为,都市型产业集群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企业集聚性以及批量定制产品的柔性生产方式。(2)当地根植性?(embeddedness)与开放性(o penness)并存,即都市型产业集群既与同一城市中其它城区的都市型产业相关联,还同其它城市产业或农村产业甚至国外产业和市场相联系,在开放型经济系统中成长。(3)呈现一定程度的/机构密度0(institutional thickness),即区域内已经建立起数量众多的商会、创新中心、金融机构、培训机构、贸易协会、工会、地方政府机构、市场营销机构等复杂的机构。 目前,都市型产业集群广泛存在世界各地?,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十分普 收稿日期:2007)02)08 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