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理案例及一些经验

建筑垃圾处理案例及一些经验
建筑垃圾处理案例及一些经验

中国建筑垃圾严重污染环境循环利用遭遇成长烦恼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之路

编者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新建筑不断出现,与此同时,大量的建筑垃圾也在不断产生。据统计,目前建筑垃圾占到了城镇垃圾总量的30%~40%,数量庞大。这些建筑垃圾,扔没地方扔,放没地方放,是很多城市正在遭遇的难题。

在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方式非常简单,主要是暂存堆放和填埋处置。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还会对河流、浅层地表土和地下水资源产生严重的污染。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建筑垃圾资源化已迫在眉睫。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试点建筑垃圾资源化,并着力破解资源化过程中的种种难题。专家表示,推广试点经验、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正当时。

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正当时

——专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

记者:近年来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关注比较多,城市建筑垃圾问题之前好像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您怎么看?

王珏林:说到这个问题,必须提到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范围很大,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家电垃圾、汽车垃圾等等,这些垃圾主要来自于人类的生活和消费活动过程。但城市固体废弃物量最大的应当是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中国城市固体垃圾存量已达70亿吨,生活垃圾占城市固体垃圾总量的50%以上,建筑垃圾则占到城市固体垃圾总量的30%~40%,不过后者数量增加很快。

随着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城市建筑量、旧城改造量、城中村改建量都在不断增加,大规模的建设和拆迁必定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城市建筑垃圾问题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四川汶川地震后城市重建是建筑垃圾应用的一次重要实践。因为灾后垃圾太多,而建设的任务重——靠外地提供建筑材料运输存在问题,靠本地生产这么多建筑材料条件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走建筑垃圾全面回收使用之路是最佳的选择。这次大规模的实践,为中国建筑垃圾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记者: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以回填利用、暂存堆放、填埋处置为主要方式,这些简单的处理方式到底有哪些弊端或危害?

王珏林:虽然时代进步了,但我们的建筑垃圾还是以堆放、回填和直接填埋为主要处理方式。这些简易的处理办法存在的弊端较多,如堆放会占用大量的土地,我国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每年都超过3亿吨,堆存的话需要占地1.5亿至2亿平方米。此外,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淋之后,简单堆放或者填埋的建筑垃圾里面的石灰、涂料、油漆等,会对河流、浅层地表土和地下水源产生很严重的污染,所以这些处理方式实际上并不是很科学。

而且,由于我国城市产生的建筑垃圾量还在不断增加,而土地资源却越来越紧缺,选择堆放场地越来越困难。

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如果这些建筑垃圾不能被合理利用,则既不符合我国人多、地少、资源能源匮乏的国情,也不符合国家提出的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要求,更会浪费可以利用的巨量建材资源。

记者:据了解,我国目前能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的城市仅占全国城市总量的5%,建筑垃圾再利用量占建筑垃圾生成量的比例不足1%,建筑垃圾资源化之前为什么推进缓慢?

王珏林:是的,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管理政策法规、行业标准与规范、设备和设施投入、宣传教育等各方面都需要加强。我总结,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至今尚无一部全国性的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方面一直处于空白状态,这对实施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资源化运作会有很大的影响。

二是改革不到位,市场运作不规范。对建筑垃圾处理可以有很多方式,推进建筑垃圾管理市场化是很好的选择。有些城市对建筑垃圾管理仍然沿袭原有模式,政企不分,出现管理不到位、市场竞争不公平、回收和再利用不充分的情况。

记者:如何理解您说的推广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时机已经成熟?

王珏林:我觉得是到了该大面积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时候了。首先,国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党中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节约型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相继提出要建设节能型住宅和公用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两周左右,就发布了《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提出了地震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要尽量做到资源化利用。可见,建筑垃圾回收和再利用已经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很大关注,大家都想将其“变废为宝”。

目前,大部分地方政府还没有行动起来,但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试点了,比如北京、深圳、青岛,还有四川地震灾区——地震以后的建筑垃圾已经全部回收利用了。上海市的建筑垃圾以工程回填、绿化用土等为主要处理方式,处理量约占建筑垃圾年产量的60%以上。

全国的建筑垃圾都应该回收利用,因为不像生活垃圾可能还带有病菌,建筑垃圾直接捡回来就可以用了:钢筋捡回来可以用,木材捡回来可以用,废弃的砖头瓦块捡回来可以做成新的砖头瓦块,就这么简单——为什么不能加快推广呢?

并且,一些试点地方为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还在出台地方性法规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部分城市根据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出台了一些建筑垃圾或工程渣土管理规定,还逐步建立起建筑垃圾管理、运输、堆放的申报及审批制度,对建筑垃圾运输实施了规范化管理,有些城市还建设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各种试点企业,大大改善了对建筑垃圾管理不足的状况。

记者:对建筑垃圾资源化您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王珏林:建筑垃圾资源化需要政策层面更多的支持,因为建筑垃圾再利用有它自身的特点。第一,它在回收的时候多了很多程序,比如房子破旧了得拆,拆出来的垃圾得运输,运输之后还得筛选、破碎,破碎之后还得按照统一的要求再加工,做成砖等建材。所以它的成本比生产普通建筑材料的成本要高。第二,同等价位的建筑材料,消费者都愿意买新的,不愿意买用回收材料做成的产品。所以要有政策支持它,它才能走进市场并在市场上不断扩大所占份额。

其实我们对再生建材的质量应该放心。为解决建筑垃圾回收和再利用问题,相关部门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将震区作为建筑垃圾回收和再利用的示范区,已经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在建筑垃圾筛选、破碎、分筛、产品制造等过程中都采用了环保、高新技术。利用建筑废弃料生产的路面砖、墙体砖、草坪砖、渗水砖、干混砂浆、彩瓦等新型环保建材产品,具有环保、高强度、耐磨、透水透气、降噪、防滑、色彩鲜艳、不易褪色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市政道路、住宅小区、城市广场、机场、停车场、码头等场所。(记者何晏苏娅)

试点助推建筑垃圾资源化加速

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试点工作。近日,半月谈记者分赴北京、山东、云南、四川等多个省市,走进这些试点的城市和企业,探访建筑垃圾资源化之路。

“点石成金”并非幻想

记者采访发现,经过数年探索实践,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在技术层面已经不存在障碍。

乘车沿着青岛市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一旁的傍海中路行驶,达到最北端后再向西行驶时这里已没有了公路。在一条小路上,记者看到了青岛绿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的大门,这家公司的所在地曾是青岛市的一个建筑垃圾填埋场。

进入这家公司,只见一台推土机正将分拣好的建筑垃圾推到喂料机中,喂料机上面有铁栏杆,大块的建筑垃圾被隔离在上面送入破碎机中。经过分类处理后,建筑垃圾通过履带被送往振动筛,履带上方固定有一块吸铁石,垃圾中的铁丝、螺丝等会全部被清理出来。进入振动筛后,细沙通过下面的一条履带送出,石子则被送往上面一层的履带,冲洗之后就是可做建筑材料的细骨料。

随后,一位工作人员将记者带到一个水池旁介绍说:“生产线上用的水全部是旁边污水处理厂处理出来的中水,冲洗骨料之后再抽回来存放沉淀,然后再用来冲洗,保证不浪费水源和造成污染。”

“目前公司有三条生产线,年可处理建筑垃圾100万吨,已经生产达标的建筑材料产品有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再生粗骨料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青岛绿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说。

在震后的四川,记者在都江堰(德滨)地震建筑废物产业化示范处置项目处看到,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一堆堆被铲起,通过传送带被一个大机器源源不断地“吃”进肚子里,经过分类、“咀嚼”、加工后,“吐”出来的就是一块块五颜六色的建筑用砖。

据都江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武介绍,震后,都江堰城区共拆除危房1558栋,产生了400万吨以上的建筑垃圾,其中大部分都被运到了这里,经过筛选、破碎处置,最后变成可

以再利用的各种建筑材料。成灌快速铁路上安装的不少隔声屏障,就是使用这些建筑垃圾骨料制成的。安德、聚源、都江堰、青城山车站的地面砖、墙体也采用了该项目生产的建材。

在北京,由北京首家建筑垃圾处理企业——北京元泰达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用建筑垃圾制造的再生砖,已经在北京草场胡同仿古建筑以及郊区一些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了利用。北京亦庄开发区从1994年就开始用再生砖做填充墙,到目前已经有17年。

循环利用遭遇“成长的烦恼”

尽管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成熟,其产品用途广泛,但建筑垃圾资源化之路还是面临一些挑战。

挑战之一是建筑垃圾处理不规范。

记者了解到,现在我国城市普遍存在建筑垃圾源头监管乏力和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相互交叉的问题,没有从源头上做到“谁产生垃圾谁处理”。建筑单位只负责将建筑垃圾从工地上清理干净,运往哪里和怎么处理一般都交给运输公司。为了省钱省事,运输公司常就近随意倾倒或填埋。

挑战之二是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成本高。

青岛磊鑫集团有限公司是青岛从事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企业,主要加工处理隧道、地铁、公路等工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办公室工作人员刘康告诉记者:“企业需要自己将垃圾运输回来,加工处理建筑垃圾还需要分拣,这都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同时,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灰尘,这也要企业花钱来处理。”

因此,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再生产品与用天然材料制成的建筑材料相比,价格上不占优势。同时,市场上的绿色再生建材并不受欢迎,因为人们通常会认为用建筑垃圾制成的产品质量不好,不愿意用。

挑战之三是政策、管理尚需完善。

北京元泰达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民说,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产生、运输、处理、再利用各个层面,还涉及市政、建设、环保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只有所有的环节统一管理、协同配合、有效联动,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垃圾处理链,真正实现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

由于缺少政策扶持,北京元泰达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11年来一直处于维系经营状态,没有实现企业建立时的建筑垃圾处理目标。吴建民对记者说,公司建筑垃圾生产线年吞吐量在100万吨至150万吨,但实际每年只处理20万吨左右的建筑垃圾。“如果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建筑垃圾企业很难维持运营。”吴建民说。

出台扶助措施构建支撑保障网

针对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遭遇的扶持力度不够问题,一些地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汶川地震造成大量建筑物倒塌,给灾区带来了大量建筑废弃物。震后的四川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促进了各种废弃物在灾后重建中的资源化利用,实现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三赢”局面,为其他省市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财政资助最重要”,四川省建设厅科技处处长胡明福说。震后,四川对新建和扩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经省、市(州)相关部门认定后,在3年内分别由省和所在市(州)按照投资贷款利息额给予一定比例贷款贴息,并将省、市(州)墙改基金留存的30%专项用于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墙板、空心砌块、非烧结砖等企业的补助。对符合国家、省有关政策,年处理建筑废弃物能力达到40万吨(含)以上的项目,在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省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给予适当支持,并作为循环经济项目向国家申请专项补助。

胡明福表示,虽然钱不多,但是企业看到了政府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决心,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税费政策也是提升企业参与建筑垃圾回收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08年7月1日起,四川省对参与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企业实行增值税扩大抵扣范围政策。

同时,为破解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报率低的难题,四川省还制定出台了相关的金融政策和价格政策,各商业银行制定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信贷支持计划,从信贷总量、信贷资金和授信审查等方面优先支持,简化贷款流程;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用水执行最优惠价格;减免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各环节所涉及的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免收灾区运输建筑废弃物的车辆通行费;制定有利于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的销售价格政策等。

在云南省昆明市,住建部门把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新型建材,纳入新型墙体材料范畴,执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政策。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个政策的好处在于,符合环保、节能要求的产品,可以享受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扶持。此外,昆明市要求设计部门在建设工程的设计中,优先采用建筑垃圾资源化材料及其产品,由政府投融资的建设项目应当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替代产品,其替代使用量不得少于30%;由社会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其替代使用量不得少于10%。

管理好流通网络资源化再提速

针对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遭遇的流通环节的问题,一些地方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昆明市城市建设综合执法部门把运输建筑垃圾的小型车辆纳入渣土公司进行规范管理,要求运输车辆将建筑垃圾送到指定地点消纳或处理;通过采取建筑垃圾产生者预先交费、开

具“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联单”和“建筑垃圾三化处理凭证”方式,严管建筑垃圾随意乱倒,让其有效利用。

城管部门也针对建筑垃圾运输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在渣土运输车辆上装载GPS定位系统,用以监督渣土运输车辆是否确定将建筑垃圾送到指定的消纳地点。同时,展开资源化项目示范建设,现在昆明市正在建设的两个规范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示范项目,每年能将400万吨建筑垃圾再生成建筑材料,而弃土部分将送至分布全市各区的过渡性建筑垃圾处置场,随后用于覆土绿化。

记者在一张“昆明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上看到,上面标注有建设项目工程名称、负责人、承运单位、运输车辆牌号、施工地点、消纳排放地点、运输路线、排放期限等信息,并需要有工地监督员的签名等。可以说从建筑垃圾的产出,到最后运往消纳,所有信息全部包括。

就地处理也是解决建筑垃圾运输成本大、运输通道不畅的有效抓手。目前,一种移动式的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已经在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投入使用。这种设备每天能处理960吨建筑垃圾,其工作原理类似一台大型高强度的分类粉碎机,有3个出口,把建筑垃圾投进去后,一个口出来的是碎钢筋,可以再利用,另一个口出来的是建筑骨料,还有一个口出来的是细土,可以用做绿化土、回填土等。

在位于南四环花乡桥边的丰台科技园区三期工地上,记者见识了这种移动建筑垃圾处理机。大块的建筑垃圾被挖掘机送入进料口,不到两分钟就自动粉碎成不同大小的建筑骨料。而这些建筑垃圾破碎形成的骨料质地细密、大小均匀。

专家表示,这些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有益经验必将助推全国其他地方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进程,建筑垃圾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化也会对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提高城市生活的品质发挥积极的作用。(参与采写:张旭东关桂峰叶建平殷丽娟)

日本如何处理建筑垃圾

9月中旬,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半年之际,记者赶往灾区采访。在各地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旁,大型机械正在对这些震后来不及分类的建筑垃圾重新分类,以便回收利用。

在日本,人们一方面大力推广建造寿命在一百年以上的建筑,减少大拆大建;另一方面利用法制手段推动建筑垃圾的资源再利用。在日本的专门立法中,企业、政府、资源再利用企业各方责任都规定得很清楚。严格的法律约束保证了“谁产生谁负责”原则的严格执行。

目前,日本97%以上的建筑垃圾都得到了有效利用。

依靠传票严格监督

建筑垃圾体量巨大,分类困难且处理成本较高,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不合算,所以日本以前也有不少建筑公司随意丢弃建筑垃圾。20世纪90年代以前,邻接东京的千叶县就被称为“非法丢弃的圣地”。根据1995年度的警察厅白皮书,非法丢弃的产业废弃物中80%是建筑垃圾。

后来,日本随意丢弃建筑垃圾的现象大大减少,这主要得益于传票制度。

根据日本《废弃物处理法》的规定,产业废弃物处理必须由排放者负责。排放者可以按照规则,交由拥有处理产业废弃物资质的处理者进行处理。为保证处理质量,日本政府制定了传票制度,严格监督产业废弃物的流向。

传票制度规定产业废弃物排放者有义务发行、回收和核对传票,同时明确规定了排放者确认处理完毕的具体方法。

传票由7联复写纸组成。产业废弃物排放者在登记了必要事项之后,保留A票,然后将B1、B2、C1、C2、D、E票交给收集和运输业者。收集和运输业者保留B1票,然后将废弃物和C1、C2、D、E票一起,交给处理业者,B2票则在运输结束后10天内返还给废弃物排放者。处理业者保留C1票,在处理结束后10天内,将C2返还给收集和运输业者,将D票返还给排放者。如果进行了最终处理,也将E票返还给排放者。

如果处理业者进一步委托最终处理业者处理,那么他作为第二排放者,要发行新的传票,委托最终处理业者进行处理,并等待最终处理的传票(新E票)的到来,在新E票到来后,将原有的E票返还给排放者。第一排放者最终在A、B2、D、E票都齐全的情况下,才可以确认处理结束。

对于排放者而言,如果传票交付90天以内B2、D票没有传回,180天之内E票没有传回,排放者有义务掌握废弃物的状况,采取适当措施,并且汇报给都道府县知事。如果不主动呈报,就会受到处罚。

此外,产业废弃物排放者和处理业者都需要保留传票至少5年,一旦出现非法丢弃,这些传票就成为重要的线索。

传票制度使日本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非法处理建筑垃圾等产业废弃物的现象,也有利于政府部门掌握产业废弃物的数量、种类、处理途径等信息。

立法到位责任明确

过去,日本大型住宅建设公司也往往通过控制处理建筑垃圾费用来削减成本,很多建筑垃圾被焚烧,或被取出木材后部分填埋。

为此,日本在2000年5月制定了《关于建筑工地材料再资源化的法律》(简称《建筑再利用法》)。该法规定,对于特定的建筑材料要分类拆除和促进再资源化,拆除业者要按规定登记。

该法对主管大臣、地方政府、建筑业者、工程发包方的责任做了详细的规定。主管大臣要制定实现再资源化的基本方针。都道府县知事要根据基本方针,制定实现本区域特定建筑材料分类拆除和再资源化等指导方针。建筑业者必须通过建筑物的设计和选择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方法等,尽量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努力降低分类拆除和再资源化的费用,尽量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后的建筑材料。工程发包方要恰当负担分类拆除和废弃材料再资源化的费用,将该费用反映到承包款中。第一承包商还要对其下的转包者进行指导,确保再资源化。

该法还规定,中央政府需要收集、整理和利用建筑物解体工程的必要信息,推进相关研究开发,促进分类拆除和建筑物废料的再资源化,并且采取措施普及相关成果。此外,还要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获得国民的积极合作。中央政府还必须为促进建筑垃圾再资源化提供必要的资金。

在拆除建筑时,除了特别情况,承包方必须分类拆除,为此要按照主管部门设定的标准,采取确保正确分类的施工方法。工程发包者和承包者要在工程开始7天前,向都道府县知事汇报拆除的建筑物的结构、施工时期和工程概要、拆除建筑物的计划等。都道府县知事则可以要求修改拆除计划并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或提供建议。

拆除建筑物的企业必须努力掌握施工技术,从而拥有施工资质。政府部门可以根据需要举办讲座,提供指导材料等。在拆除工地,必须选拔满足政府相关要求的技术人员管理施工。

如果建筑拆除业者弄虚作假,政府可以取消其资格,根据需要,还可以派遣职员进入拆除场地或者公司,检查施工情况、账簿和其他文件,或者质询有关人员。

此外,地方政府还要配置实现建筑垃圾再资源化的设施,同时积极促进新建筑的发包者利用再资源化后获得的建筑材料。

为了确保真正落实,《建筑再利用法》规定了处罚措施,最高可以判处一年以下徒刑和5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这可以说是推广建筑垃圾再利用的一个有力武器。

政府引导民企参与

根据日本建筑业协会的统一分类方法,建筑垃圾分为可燃物、不可燃物、瓦楞纸板、建筑木块、金属碎块、混凝土、含水分垃圾、空瓶等八种。除分类回收各种资源外,混凝土在粉碎之后用于建筑路基,基本上物尽其用。

在日本政府的指导下,日本很多民间企业都在积极开发建筑垃圾的利用方法。去年2月,日本一家电力公司发布公告说,该企业正尝试利用发电站机组的混凝土废料,制造新的混凝土以用于建造其他设施。这一做法可降低近一半的基础工程成本。

目前,日本约有100家生物质发电站,全部由民间企业运营。这些民企大量利用了建筑垃圾中的废弃木材,将其粉碎后制成燃料粒发电。每10万吨木屑每年能发电1万千瓦。

日本林野厅今年4月宣布,将利用地震灾区的大量倒塌木制建筑进行生物质发电。为此林野厅正准备在2011年度第一次补充预算中列出3亿日元左右的额度。日本政府推测,在地震灾区,单是倒塌住宅产生的垃圾就有2500万吨,其中80%左右是木材。如果市町村和企业为利用灾区的木质垃圾而购买相关设备,林野厅将给予补贴。

利用灾区木材进行生物质发电有利于弥补因核电站事故而出现的供电缺口。此外,林野厅认为如果用黏合剂把碎木片制造成复合板材,也能有效利用这些木质垃圾。目前已有6家生物质发电企业和生产复合板材的企业申请利用这些木质垃圾。林野厅希望至少能有效利用地震灾区全部木质垃圾的10%至20%。(驻东京记者蓝建中)(《半月谈》2011年第19期)

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相关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0629184.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0629184.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0629184.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0629184.html,

建筑垃圾现状及处理办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建设、房地产崛起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大力发展等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我们在致力于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时,将注意力投向了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却在无意之中忽略了建筑垃圾。事实上,目前建筑垃圾的处置方式,主要是露天堆放或者简单的填埋,处理方式落后。随着建筑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这种处置方式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污染了土壤、大气、地下水,使得环境问题更为突出。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与相应配套政策支持,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非常低,再利用率还不足5%,而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率超过9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产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城市建设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压力下对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回收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将成为一种趋势。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也是降低运输和处置成本、节约填埋空间、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要措施。近年来,我国虽然已经有部分企业涉足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但是企业数量少,力量薄弱,没有合法的建筑垃圾收集与消纳权,企业用地得不到规划许可,缺乏产品质量标准,再生产品的市场认知度低。无论是从经济的角度还是从环保的角度,推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废混凝土块、废沥青混凝土块以及施工过程中散落的砂浆、混凝土、碎砖渣、金属和木材等。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相伴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城市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据估计我国每年城市产出垃圾约为60 亿t,

其中建筑垃圾为24 亿t 左右,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40%[3]。每万吨建筑垃圾约占用填埋场 1 亩的土地,不仅大大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生态环境也造成明显影响。面对严峻的建筑垃圾围城局面,如何合理控制建筑垃圾已成为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建筑垃圾产生量不会无限制增长,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趋势。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关于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大部分关注环境污染指标(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国外除了关注城市固体废弃物外,还研究了有关家庭生活垃圾产生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等方面内容,但国内外都较少关注数量庞大的建筑垃圾。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处置建筑垃圾的方式一般是送到城市郊外或者农村,露天堆放或者填埋。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垃圾不断增加。有研究显示,过去50年,中国至少生产了300亿立方米的黏土砖制品,未来50年大都将转化为建筑固体废弃物;中国现有500亿平方米建筑,未来100年大都将转化为建筑固体废弃物[4]。根据住建部统计年鉴,2000年,全国总施工面积为160 141万平方米,2009年为588 594万平方米,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7.3%。有研究表明,1 000平方米的建筑施工面积平均产生550吨建筑垃圾。 以湖南省为例,通过调研发现,在省城长沙市仅有两家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生产再生砖的企业。其中一家已经断断续续坚持运作10年,

浅谈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现状与对策

浅谈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现状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建筑垃圾产生也随之不断增加。建筑垃圾乱拉乱倒,运输撒漏污染路面等问题也成为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以鲁中地区某市为例,2009年产生建筑垃圾约200余万方,2010年约为320余万方,2011年约为350余万方。这些建筑垃圾一部分被运到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一部分用于复坑回填利用,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堆积在城区周边、城乡结合部,既影响了市容又污染环境。据调研,其它一些地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现象。因此,加强建筑垃圾科学管理, 促进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建筑垃圾运输、处理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 据调研,一些地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其表现形式看,主要为建筑垃圾的偷倒、乱倒、沿途撒漏等违章行为,但从深层次看,则是建筑垃圾管理的权威性和力度不够,管理模式、管理技术、管理思路和源头管理手段等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 (一)管理体制不顺。一些地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市级监督管理在市住建部门,检查考核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

门。有的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直接下放到区县,部分区县明确了环卫部门为主管部门,少数区县建筑垃圾管理放在行政执法部门。由于市、区(县)管理主体不一致,管理不顺畅,导致我市建筑垃圾管理的力度不够,治理效果不明显。 (二)管理手段滞后。建筑垃圾管理缺乏新的行之有效方法和措施,不能对建设工地实施切实有效管理,难以及时掌握收集清运动态,建筑垃圾清运信息得不到准确反映,甚至 造成管理的真空区域,出现“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现象,导致滞后管理、被动管理的局面,致使建筑垃圾乱倒、沿途撒漏、扬尘污染问题突出,难以得到有效根治。 (三)处置场地缺乏。建筑垃圾的消纳大多是由建筑垃圾产生单位自找出路或委托清运公司和个体户代找受纳场所,这也是导致管理部门难以计划、规划和协调建筑垃圾排放、受纳处理,影响管理效果。建筑垃圾消纳场所的缺乏,促使个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郊区、农村私设消纳场地,扰乱了建筑垃圾清运市场和管理秩序。由于缺乏建筑垃圾调剂信息平台,供需双方很难得到及时有效地调配,大量的建筑垃圾只得被倾倒在城乡结合部、村镇周边,成了二次污染源。 (四)处理模式单一。大部分建筑垃圾复坑填埋,极少部分用于建筑工地回填,我市还没有一家资源化利用企业把建筑垃圾作为再生资源利用。

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1.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名单报公司生产、安全部门备查。 (2)认真收集、查阅基础工程的技术档案资料。现场勘察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下管线等情况。检查验收红线桩及水准点。现场测量放线,建立坐标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对桩基的轴线位置、标高进行复测、复核。 (3)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理解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认真做好图纸自审、会审,自审有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会审由建设单位主持,有关单位参加。 (4)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项方案。 (5)施工技术交底。工程重要部位由公司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组织设计的主编进行交底;一般部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给施工员进行交底;施工员应就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向班组及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分部分项交底。 (6)对参与施工管理、过程控制以及具体实施施工的有关人员进行进场培训教育。 2、生产准备 组建项目经理部后,制订项目经理部岗位人员责任制;根据施工图纸以及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详细计算工程量,合理配置劳动力、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安排好进场日期;现场准备材料场地,提出材料计划,报送材料部采供。并按本工程所用材料计划,选定合格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满足质量工期要求。

1.2、土方工程 施工技术人员,在拟建地点根据设计轴线设定轴线控制桩,然后进行平面、高程测量,再根据设计施工图纸的要求,在实地进行放样并标定木桩。 1、土方开挖:①、根据设计图纸和地面高程,测好平面控制网点,在不受干扰的适当位置埋设控制点,在填埋区内测设方格网;②、由于垃圾厂填埋区开挖断面大,故开挖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开挖要求为:垃圾厂填埋区坝体位置用推土机配合装载机、挖掘机、自卸汽车开挖土方至填埋区坝顶高程。第二次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按开挖边坡和设计高程预留10~15cm,并配以人工修整,开挖过程中及时检查开挖断面,及时进行检查修整,以确保原基不发生扰动。开挖弃料送至覆土区。 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 施工准备 施工排水测量放线修筑道路 推土机集渣、反铲挖装 人工修整 自卸汽车运土 图5-1 土方开挖工艺流程 2、垃圾厂填埋区坝坡土方夯填;填筑前,先对原基土进行表层处理,清理植物根系、垃圾、乱石、坟墓、坑穴、陡坎等,清理厚度

建筑垃圾论文

关于建筑垃圾的现状 一.建筑垃圾的界定与特点 建筑垃圾是指构造物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根据产生源不同,建筑垃圾可分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毁建筑垃圾。施工建筑垃圾是指居民住宅、商业建筑和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而拆毁建筑垃圾是指建筑物和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在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其中,无污染的无机物(包括泥土、石块、混凝土块、碎砖) 占90 %以上。无机材料,具有耐酸、耐碱、耐水性,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同时具有稳定的物理性质的特点。建筑垃圾的这些性质决定其经过处理是一种很好的再生建筑材料。废品(包括金属、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木料、塑料、玻璃等) 可能具有污染物的废弃物分拣后可作为再生资源利用。建筑垃圾在城市垃圾中属最清洁的垃圾,只要合理利用就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二.建筑垃圾的危害 建筑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模糊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广泛性是客观的,但其模糊性和滞后性就会降低人们对它的重视,造成生态地质环境的污染,严重损害城市环境卫生,恶化居住生活条件,阻碍城市健康发展。 1.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 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此外,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种种外力作用下,较小的碎石块也进入附近的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 2.影响空气质量 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一些腐败的垃圾散发出阵阵腥臭味,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3.对水域的污染 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垃圾渗

垃圾处理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与围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阿木古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本工程)的招标文书。 二、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本工程招标设计图纸。 三、我公司的技术、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及我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四、踏勘工地现场及调查咨询资料。 五、严格遵守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尊重施工区域周边单位和民众多年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 六、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 《工程测量规》(GB50026-9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04-2002)《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SDJ20-84)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GB50214-200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 80-91 )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7-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68-9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303-2002)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DB51/T32-91)《普通砼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3-92 )《屋面工程技术规》(GB 50207-94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 50209-95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T29-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JGJ 18-2003)《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GB/T27-200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86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公路路线勘测规程》(JTJ061-8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程》(JTJ033-96)《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SL/T231-199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034-93)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 46-88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GB 50194-93 ) 第二节、编制围 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和招投标文书所涵盖的全部容。

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方法

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方法 摘要: 近年来我国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生产,人们对治理建筑垃圾的呼吁声不断上涨,故本文就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机理进行探究,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处理方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hazards on the environmental of China's construction waste are growing harder. It greatly affects human life. So the call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waste are rising. Therefore, this article explores pollution mechanism of the construction waste on the environment, and thus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approach. 关键词: 建筑垃圾,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建筑垃圾破碎机,再生资源利用。 正文: 第一章前言 建筑垃圾是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我国的建筑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高峰期,全国大地的高楼大厦林立而起。随着城镇化在全国的普及,我们在享受城市文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渐渐感受到了建筑垃圾带给我们的烦恼。据统计,我国的建筑垃圾已经占到了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截止2011年,中国城市垃圾总量已经高达70亿吨,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出我国的建筑垃圾总量已为21亿至28亿吨,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每年建筑垃圾的增长量至少保持在3亿吨以上,如果不能有效治理,到了2020年,我国的建筑垃圾总量将达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数目[2]。 我国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建筑垃圾,是因为我国的建筑行业一直以来都是采用传统方式施工,建筑原材料的消耗量非常大。加之我国对建筑垃圾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筑垃圾总量不能及时消减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我国的建筑垃圾分布比较广大,而且其中规模参差不齐,对其很难进行有效的控制。一方面,我国不能对建筑垃圾实行有效的管理,不能大量消除一些建筑垃圾乱堆、乱倒的现象,而且我国不能及时对建筑垃圾进行动态监测和分类、统计,导致对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处理处置、回填利用等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另一方面,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相对比较落后,通常是未经任何处置就被运到郊外或农村,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目录 (1) 二、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1) (1) 四、有效的管理措施 (2) (2) (4) (6)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每个行业都会产生各种垃圾,尤其是建筑行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各种建筑垃圾。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垃圾产生的污染相当于汽车排放尾气的两倍!建筑垃圾的带来的危害如此巨大已经得到了各界充分重视。所以,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项问题,是个系统工程。 二、工程概况 建筑概况:观山悦小区1#地下车库、3#、4#、5#楼工程位于信阳市羊山新区新六大街东。建筑面积:1#地下车库7430平方米,3#楼地上34330.52平方米,地下365平方米,4#楼地上4326.66平方米,地下365平方米,5#楼地上2776.16平方米,地下703.55平方米。结构形式:3#、4#楼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9层,5#楼地下1层,地上5层,基础形式为柱下筏板基础。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二类,抗震设防烈度6度,建筑安全等级二级,抗震等级三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质量等级:合格。 三、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包括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 四 1. 在施工现场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有所不

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废金属料、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80%, 其它垃圾成分约20% 2. 建筑拆除垃圾 旧建筑拆除垃圾相对建筑施工单位面积产生垃圾量更大,旧建筑物拆除垃圾的组成与建筑物的结构有关:旧砖混结构建筑中,砖块、瓦砾约占80%,其余为木料、碎玻璃、石 凝土块约占50%-60%,其余为金属、砖块、砌块、塑料制品等,旧工业厂房、楼宇建筑是此类建筑的代表。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水平的越来越高,旧建筑拆除垃圾的组成会发生变化,主要成分由砖块、瓦砾向混凝土块转变。 五、有效的管理措施 1. 加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避免采用混合收集,减小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 2. 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建筑垃圾分配现场的施工人员分拣,提高可以回收的资源; 3. 4. 5. 施工现场配备一名工人专门负责垃圾的管理,将垃圾类别的标志牌尽量做到清晰易识别,项目负责人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和监督,争取切实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观念,保护好现场的环境。 六、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1 第一,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在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大多数以民工为主,他们普遍素质不高,施工技术水平偏低,这对现场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工质量,将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产生。

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目录 一、前言 (1) 二、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1) 三、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 (1) 四、有效的管理措施 (2) 五、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2) 六、建筑垃圾清运 (4) 七、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 (6)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一、前言 每个行业都会产生各种垃圾,尤其是建筑行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各种建筑垃圾。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垃圾产生的污染相当于汽车排放尾气的两倍!建筑垃圾的带来的危害如此巨大已经得到了各界充分重视。所以,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项问题,是个系统工程。 二、工程概况 建筑概况:观山悦小区1#地下车库、3#、4#、5#楼工程位于信阳市羊山新区新六大街东。建筑面积:1#地下车库7430平方米,3#楼地上34330.52平方米,地下365平方米,4#楼地上4326.66平方米,地下365平方米,5#楼地上2776.16平方米,地下703.55平方米。结构形式:3#、4#楼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9层,5#楼地下1层,地上5层,基础形式为柱下筏板基础。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二类,抗震设防烈度6度,建筑安全等级二级,抗震等级三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质量等级:合格。 三、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包括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四、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 1. 建筑施工垃圾

在施工现场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废金属料、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80%,其它垃圾成分约20%。 2. 建筑拆除垃圾 旧建筑拆除垃圾相对建筑施工单位面积产生垃圾量更大,旧建筑物拆除垃圾的组成与建筑物的结构有关:旧砖混结构建筑中,砖块、瓦砾约占80%,其余为木料、碎玻璃、石灰、渣土等现阶段拆除的旧建筑多属砖混结构的民居;废弃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混凝土块约占50%-60%,其余为金属、砖块、砌块、塑料制品等,旧工业厂房、楼宇建筑是此类建筑的代表。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水平的越来越高,旧建筑拆除垃圾的组成会发生变化,主要成分由砖块、瓦砾向混凝土块转变。 五、有效的管理措施 1. 加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避免采用混合收集,减小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2. 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建筑垃圾分配现场的施工人员分拣,提高可以回收的资源; 3.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垃圾处理采用填埋、焚烧、分类循环利用等; 4. 提高建设工作者的环境意识,宣传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5. 施工现场配备一名工人专门负责垃圾的管理,将垃圾类别的标志牌尽量做到清晰易识别,项目负责人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和监督,争取切实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观念,保护好现场的环境。 六、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1、建筑垃圾的减量化: 第一,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在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大多数以民工为主,他们普遍素质不高,施工技术水平偏低,这对现场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垃圾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建筑垃圾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投资管理部 2017年8月1日

目录 一、建筑垃圾的概念 (1) 二、建筑垃圾的来源 (1) 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 (1) 三、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情况 (1) 四、政策情况 (2) 五、商业模式 (3) 一开展试点示范推广先进经验 (3) 二“互联网+”应用于建筑垃圾管理 (4) 三引入社会资本实行特许经营 (4) 各项指标: (4) 1、所属行业: (4) 2、主营业务: (4) 3、产品或服务: (4) 4、客户类型: (4) 5、关键资源: (5) 6、销售渠道: (5)

7、收入来源: (5) 六、处理技术与方向 (5) 七、标杆企业 (6) 八、行业痛点与不足 (6) 一土地资源缺,选址要求高 (6) 二市场“卖不好”,企业“吃不饱” (6) 三政策技术不成熟,灰色利益难斩断 (6) 九、未来的趋势与机遇 (7) 一我国建筑垃圾存量 (7) 二政府产业支持 (7) 三“一带一路” (7) 1.需求和供给并存 (7) 2.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能为“一带一路”更好实施保驾护航 (8) 3.应将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纳入“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 (8) 十、我们的建议与想法 (9) 一要完善法规 (9) 二修订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规范 (9) 三明确建筑垃圾再生品使用标准及管理评价规范 (9) 四制定完善的建筑垃圾排放监测监管制度 (9)

五需要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 (10) 六政策扶持 (10)

一、建筑垃圾的概念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 二、建筑垃圾的来源 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 (1)土地开挖:分为表层上和深层上,前者可用于种植,后者主要用于回填、造景等;(2)道路开挖:分为混凝土碎块和沥青混凝土碎块; (3)旧建筑物拆除:分为砖和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浆、钢铁和非铁金属等几类; (4)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三、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情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日益加快,建筑垃圾随之增加。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是第一大城市垃圾源。预计2020年,新建住宅300亿平方米,建筑垃圾至少达500亿吨。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市场非常巨大,但行业开发率是极低的,即使是北京,总的处理情况也只有30%,换句话说,也只有30%“财富”被挖掘。 当前,在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市场化、产业化过程中,尽管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实践来看,由于我国长期把垃圾处理作为公共事业,政府的扶植配合政策起着关键性作用,多是参与“PPP”融资方式中,今后政府发挥的余地仍然巨大。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已不是主要瓶颈问题,主要症结就在于相关的法制政策保障的引导与落实。因此,在推进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过程中,政府要做好体制机制方面的重要保障。 据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资料显示,国外建筑废弃物处置和利用都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行业规范,这对建筑废弃物处置利用行业起到指导监督作用。如美欧日均高度重视建筑废弃物再生技术标准及各种强制性的使用规范。而我国目前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缺少强制性的严格相关规范,使得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5%远远低于英国的48%、新加坡的63%、香港的80%、日本的95%。若要保证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质量和效果,我国必须制订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才能使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每一个技术环节所提供技术依据,得以找到质量的控制点,使之产品有合格、验收的依据。

国内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现状调研

国内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现状调研 一、北京市 1.建筑垃圾总量及回收量的总体情况 当前,北京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4000万吨,“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政府提出了加快推动京南、京北等建筑废物综合处置项目建设,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达到80%的目标。 2.回收回用方面的政策法规 《北京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中指出2015年,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能力达到800万吨。市发展改革、市政市容、住房城乡建设、质监等部门,要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纳入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出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鼓励性政策;加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完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质量标准、应用技术规程,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研究建立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标识制度,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列入推荐使用的建筑材料目录、政府绿色采购目录,促进规模化使用。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中指出加快推动京南、京北等建筑废物综合处置项目建设,实现“十二五”期末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到达到80%。 《“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指出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垃圾分类标准,增强对资源性固废分类回收的引导力

度;细化完善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引导现有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升级改造,初步完成13个再生资源专业分拣中心建设,扶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垃圾分类运输队伍。到争取到2012年实现本市过垃圾分类达标率超过50%。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垃圾渣土管理的规定》中指出:(1)单位或者个人因建设施工、拆除建筑物和房屋修缮、装修等产生的建筑垃圾、渣土等废弃物应当单独堆放或者进行综合处置,不得倒入生活垃圾收集站。(2)产生建筑垃圾、渣土的建设单位应当到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办理渣土消纳许可证;跨区、县的工程或者市重点工程产生渣土的单位,应当到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办理渣土消纳许可证;产生房屋修缮、装修的建筑垃圾和渣土的个人,应当到区、县市政管理行政部门办理渣土消纳许可证。(3)产生建筑垃圾、渣土的建设单位应当持工程图纸等有关材料,向审批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渣土消纳登记表。(4)审批部门自接到申请之日起3日内核发渣土消纳许可证。清运渣土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交纳渣土消纳场所管理费。(5)单位或者个人产生的建筑垃圾渣土,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和要求自行清运,也可以委托环境卫生专业作业企业清运。 《关于全面推进建筑垃圾综合管理循环利用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研究出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鼓励性政策;加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完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质量标准、应用技术规程,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研究建立

项目部施工垃圾处理方案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地铁3号线项目部垃圾处理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2012年5月 垃圾处理方案 1. 建筑垃圾的处理 (1)基础挖土所挖出的土方,均及时外运,外运的地点须取得本地环保权威部门的认可。 (2)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在每日下班前,操作人员将所作业

范围内垃圾清运至工地统一的指定现场,做到操作落手清。所有建筑垃圾按每半月清理一次,无用的建筑垃圾全部清出施工现场。 (3)当然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能不产生建筑垃圾。关键在于施工工作质量水平与施工组织管理水平,当然亦与材料的品质有关,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把关与改进,可限制并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同时我们亦能清醒地看到建筑垃圾越多,施工投入越大,极大影响施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4)加强对原材料、周转材料品质的控制,减少其损耗率,以此可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5)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在每一工序施工前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对施工操作进行周到严密的交底,以通过完善科学的施工方法来达到控制施工垃圾产生的目的。如模板接缝采用胶带密封可减少砼浇筑时漏浆现象,避免或减少砼浮浆或漏浆垃圾。 (6)工序间合理搭接,专业工程师在施工交底时均能充分考虑到其它工序或工种施工的需要,避免施工工艺的重复现象,从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7)认真执行自检、互检、工序间的交接检制度,确保施工质量,避免反工现象,从而有效地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8)在项目管理制度,体现对制造建筑垃圾,造成施工现场污染、混乱的班组或个人进行经济上的处理罚,严重者清退出现场。 (9)当然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最关键还在于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的水平及施工组织管理的到位。 2.临时生活垃圾的处理 (1)施工现场男女厕所各一座,均设化粪池,厕所污水均排入化粪池,污

建筑垃圾的现状、组成及处理技术

建筑垃圾的现状、组成及处理技术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已成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建筑垃圾主要由固体废弃物组成,借鉴国外垃圾处理经验,提出了垃圾综合利用可从削减源头开始运用孔内深层强夯技术、建筑垃圾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 标签:建筑垃圾处理;孔内深层强夯技术;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a110629184.html,ki.1672-3198.2016.23.128 1 建筑垃圾组成及处理的重要性 1.1 建筑垃圾主要组成 所谓建筑垃圾是指在对建筑物进行新建、改扩建,以及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根据垃圾产生根源可以将建筑垃圾分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毁建筑垃圾,其中,前者是指在新建、改扩建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后者是指拆除建筑物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两类建筑垃圾一般由废渣土、弃土、余泥、剔凿过程中产生的砖石碎块以及拆除搭手架留下的竹木材、废金属、在装修装饰中产生的废料、包装废料等弃料组成。这些材料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帮助,但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建筑垃圾数量是巨大的,根据有关调研数据显示,建筑垃圾500~600t/万平方米,我国建筑垃圾可达4000万t/年。 1.2 建筑垃圾处理重要性 近10多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超前发展,建筑垃圾犹如城市建设中留下的“疮疤痕”,由于无序的堆放,时间一长,不仅侵占土地,而且产生的废气、废渣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带来围城之患。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垃圾要么采用就地露天堆放或填埋处理,而且在清运堆放中遗散和粉尘、灰砂等又对沿途造成了新的第二次环境污染。建筑垃圾开始出现与人争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对建筑垃圾处理既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又是建设新城镇、新农村要求,尤其通过科学合理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在减少占用掩埋土地同时,还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城市、乡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外建筑垃圾处理经验启示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多数垃圾废弃物如废气金属、木材、砂浆等往往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经过相应的处理,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使用。关于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美国、日本、德国的许多先进经验和处理方法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对建筑垃圾采用微博技术,粗细骨料添加固化类材料后,也可用于公路路面基层。旧沥青面料达到100%回收利用,且成本降低1/3。而日本把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日本政府于1977年、1991年分别制定实施了《再生骨料

建筑垃圾处理与综合回收利用.doc

建筑垃圾处理与综合回收利用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多。面对垃圾泛滥成灾的状况,我们已不能局限于控制和销毁垃圾,而应该加强针对性研究和实践,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处理利用垃圾,变废为宝,开发适合我国的工艺发展路线,达到综合回收利用和资源化。 【关键词】建筑垃圾现状处理方法综合利用 一.建筑垃圾概述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 与其他城市垃圾相比,建筑垃圾具有量大、无毒无害和可资源化率高的特点。绝大多数建筑垃圾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如:废金属可重新回炉加工制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木屑等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碎砖、混凝土块等废料经破碎后可代替砂直接在施工现场利用,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浇捣混凝土等,也可用以制作砌块等建材产品等。 二.我国建筑垃圾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所产生的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它废弃物等组成。据有关资料介绍,经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m2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废渣就会产生500~600t。若按此测算,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废渣就有4000万t。我国建筑垃圾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1)建筑垃圾面广量大;(2)建章立法操作性差;(3)研究成果推广困难。 三.建筑垃圾的处置和资源化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指将建筑垃圾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其进行 再生利用。资源化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国家发改委对循环经济的定义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

建筑垃圾处理的调研报告

××县建筑垃圾管理调研报告 【摘要】:城市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城市建设部门建造新的建筑物所产生的开挖废料、拆除工程产生的废料,道路修建与养护过程产生的废料等。尽管大多数建筑垃圾无毒无害,但若随意堆放、丢弃、简单填埋,不仅浪费土地资源、破坏了自然环境、影响市容市貌,还会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的浪费。故此,对建筑垃圾进行高效管理和再生利用,是各级政府和建筑有关单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建筑垃圾;调研;回收利用 1 ××县建筑垃圾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县城发展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大批旧的建筑物不断被拆除,高楼大厦日益林立,除了严重影响我县环境卫生之外,建筑用胶、涂料、油漆等属于难以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并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对此管理处置不当会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建筑垃圾亟待有效的管理与合理的处理。 我国的垃圾处理起步整体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整体较低,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近年来,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城镇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但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在此大环境下,我县在建筑垃圾管理过程中同样也面临诸多问题。 (一)缺乏统一完善的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对于建筑垃圾处理的程序、方式等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案,大量建筑垃圾随意散落,违规消

纳不断,污染形势日益严峻。 (二)对工地内建筑渣土的产生、防尘措施、清运、处置等缺乏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目前我县对建筑垃圾的管理规定零散不成规章。 (三)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目前我县建筑垃圾只能是绝大部分进行混合收集,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和要求。 (四)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太低。由于我县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建筑垃圾处理多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 (五)对建筑垃圾清运车辆缺乏全程监控。 (六)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建设工作者的环保意识不强。 2 我市其他县区对建筑垃圾管理的调研状况 针对我县在建筑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前一季度对我市其他部分县区的电话、走访、资料查看等各种方式的调研,有多处我县可以借鉴。 ××市××区是我市对建筑垃圾管理相对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以下几点: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区政府通过组织协调,与各建筑施工有关单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 2.着力提高建筑垃圾的技术处理水平。城市建筑垃圾一般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缺乏对建筑垃圾的有效技术处理。尤其是对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需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堆存,有很多方面技术不够成熟,但是××区一直在积极探索研究。 3.政府出台统一可行的建筑

(完整版)环境保护措施及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环境保护措施及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根据施工企业的特点,本项目有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管理因素有:噪音排放、粉尘排放、运输遗洒、固体废弃物排放及雾霾天气等。 一、主要管理措施 建立环保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责任。 项目兼职环保人员负责组织环境管理计划的宣讲。并把每周一的安全教育与环保要求结合起来,对操作者进行环保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制定有针对性的环保方案,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和避免大气污染。 主要措施如下: 1.为降低施工现场扬尘发生,施工现场应进行封闭围挡。 2.施工现场必须每天清扫,经常撒水降尘。 3.施工现场主要施工道路每天设专人进行清扫。 4.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应及时装入塑料袋内,每天晚上清运出施工现场,避免遗洒;运垃圾的专用车每次装完垃圾后,用苫布盖好,避免途中遗洒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尘。 二、减少噪音措施 1.噪声源范围 地下工程施工阶段:挖机、压路机、振动棒、支拆模板、搭拆支模架、钢模板修理、电锯等。 2.噪声的控制措施 (1)选用的施工机械必须符合环保标准,操作人员必须先经过相应的环保教育且具有一定的相关经验。 (2)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严禁超负荷运转。加强各种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缩短维修保养周期,尽可能降低施工机械噪声的排放。在作业层周围设置隔音屏,减少施工噪声对外扩散。 (3)振捣砼时,避免强振钢筋或钢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尽可能选用低噪声振动棒,振动棒使用完后,及时清理干净并保养好。 (4)模板、支模架支设、拆除及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不得抛扔。

(5)禁止在居民休息时间施工。 三、降低扬尘措施 1.场内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垃圾渣土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定期洒水清扫。2.对于土方工程产生的扬尘控制主要是采取淋水降尘的措施,为避免地运土车辆发生沿路遗洒,应搭设拍土架,专人负责表土拍实,盖苫布,防止遗洒,并在出口处清扫车轮等带土部位。 3.水泥库房应封闭,砂石材料堆放场地应设围档。 4.施工现场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对于裸露场地可进行淋水降尘处理,有条件可进行绿化处理。 5.易散落、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严禁超载运输,对车厢进行覆盖,对于意外原因所产生的遗撒应及时进行处理。易散落、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存放在封闭的库房。 6.施工现场内临时道路要经常洒水,防止过往车辆扬尘,并及时清理路面污染物。 四、降耗节能措施 项目部要尽量节约用水、用电,随时设专人进行监督,杜绝浪费水、电情况发生。 五、雾霾治理专项措施 1、施工现场: 施工前先砌施工区围墙,形成一个封闭的场所,以遮挡外来风沙、尘土,落实到人,施工现场每天派专人洒水降尘。木工加工场地产生的锯末及钢筋加工厂地产生的铁销应及时清理,以防被风吹散,造成空气污染。 2、密目网: 工程采用外脚手架密目网进行封闭,防止施工粉尘外扬,污染环境。 3、建筑垃圾及材料堆放 (1)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及时清运;临时堆放的生活垃圾采用封闭式容器,清理前可以适当洒水,确保无扬尘,日产日清。垃圾清运委托有资格的运输单位,做到不乱卸乱倒。禁止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2)建筑结构内的施工垃圾清运采用封闭式专用垃圾通道或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施工现场设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施工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区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各类建筑工地、旧房改造、拆迁非常的多,据初步统计较大项目就有100个,一些抢修、抢险、店铺装修等更是难以计数,相应的给建筑垃圾处理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下面根据我区建筑垃圾处理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汇报。 一、建筑垃圾的处理现状 因我区处于发展阶段,建筑工地、旧房改造、拆迁非常的多,相应的,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也空前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其数量已经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量约180万方。再生利用的方式有建筑房屋基坑回填、市政绿化用土、路基回填、排危回填等,用量约50万方,运往郊外龙头寺弃土场进行埋弃约100万方,另外,部分的建筑垃圾被施工单位沿着空地,河、湖边、山间隐蔽处等违规倾倒约30万方,或是进行掩埋,不仅破坏环境美感,而且影响市容市貌、危害人类健康,造成土壤和地下水及大气污染。因此,采取科学的手段处置和利用建筑垃已经刻不容缓。 二、建筑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规范处理建筑垃圾的意识较为淡薄。部分施工单位、道路开挖单位、运输单位、装修单位及从业人员尚未形成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意识,少数施工单位人员对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危

害认识不足,对建筑垃圾管理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增加了执法管理难度。 (2)是对建筑垃圾的管理手段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对建筑垃圾的执法管理主要依靠执法队员不间断巡查来发现违法行为,往往是事后发现,导致整治的人力物力投入较大。 (3)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化水平不高。绝大部分依然是混合收集,增大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虽然有的地方采取分类垃圾箱,但利用程度不高。 (4)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由于我区建筑垃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缺乏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能力。各种处理设备落后,导致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处理就直接运往弃土场简单填理的方式进行处理,既浪费资源,增加成本,又染环境。 (5)施工管理、施工工艺技术的落后是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因。由于采用落后的建筑材料,采用纯于工操作,必然造成材料的损坏和浪费;另外管理不善,施工人员素质不高,也是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因。 (6)缺乏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推动机制。建筑垃圾治理的产业化建设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产业链不够完善,建筑垃圾治理的价格体系没理顺,缺乏有利于扶持建筑垃圾治理产业化的优惠政策。 (7)企业单位的管理者和现场施人员环保意识参差不齐,观念落,环保意识淡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