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发表时间:2018-07-03T15:28:22.72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8年8期作者:毛小林[导读] 所谓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毛小林(四川省武胜烈面中学四川武胜 638400)

摘要:所谓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使他们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章从小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以课堂为主阵地,渗透科学探究的思想;以课外探究为重要途径,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建立档案袋,进行科学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行科学探究。

关键词:探究方法思想能力科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8.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8-0151-01 在化学中提倡科学探究,必须改变学生被动、机械的学习化学的方式,打破现有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内容体系,强化学生的过程体验,丰富学习情境。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做了一些探讨,具体如下。

一、从小课题入手,循序渐进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生虽然对探究很感兴趣,喜欢在未知的情景中寻求发现新的途径,新的关系,新的知识,但在他们还未掌握完整的科学方法,还未形成坚韧的科学品质之前,超越其思维强度的课题只会使他们将探究视为畏途,感到困难。所以,在进行课题的设计时,我们应该选择一些低起点,小而精的小课题,促使人人都来参与,都有机会动手,既能使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为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预留了施展才华的空间。比如:解剖一只锌锰干电池,根据它的基本构造,你能利用生活中的原料做一个能工作的电池吗?测定校园内土壤的酸、碱度,这里的土壤适合哪些植物的生长?监测本地近期降雨的pH值,结合实际谈谈本地具备酸雨形成的条件有哪些?大家似乎注意到了,这些小课题的提出一般使用的都是疑问语气。因为我觉得,疑问语气更容易营造出一种探究的氛围,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这些与日常生活、身边环境贴近的小课题的实施,操作简单易行,容易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就是一名探索者、发现者。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渗透科学探究的思想

如今我们的教学仍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而化学学科中则充满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科学探究,将这些可以探究的问题从书本内容中挖掘出来,以配合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是我们师生共同的任务。具体做法可以有:将教材中不完善的实验设计进行改进: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通过实验设计巩固知识点的学习等,实施过程中具体突出学习中的学会探究和探究中的学会学习。

比如,高一教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要求学生用硫酸铜晶体制取CuO,代替MnO2作为KC1O3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实验完成后,可能有学生会问道:“ CuO和MnO2相比,谁的催化效果更好呢?”“其它氧化物比如Fe2O3, CaO等氧化物对此反应有无催化作用呢?”中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有时候不经意的一个问题还真的可能成为一个科学发现。我想,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是非常平实而自然的,但又是在教学中常常被忽视的,于是我们可以借此鼓励他们:“不妨做实验进行比较一下吧!”实验后他们会发现,Fe2O3做催化剂反应既平稳又迅速,而CaO、A12O3、SiO2做催化剂反应比较缓慢,CuO和MnO2的催化效果差不多。通过他们亲自设计实验,亲自动手验证,加深和拓宽了对催化剂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刻的意义在于,这样地实验打破了以往按既定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的常规,也培养了他们不唯书、不唯上、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

三、课外探究为重要途径,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课堂上自主的探索和体验,揭开了悬在心中的谜,把一切的为什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化解,但学生的思维不会停留在课堂上,而是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课堂的探索渗透到课后,走向了开放性和实践性。课外探究意味着全过程的科学探究的开始,学生的经验不多,所以设置较简单的实验情境作为新知识的固着点,教师应密切关注活动的进程,必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以推动活动有声有色地进行。全过程的科学探究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但学生的时间、精力有限,而且已经习惯从一个途径—书本中获取资料,所以各个实验小组发现自己引以为荣的第一手资料丝毫没有新颖性、独特性时,探究的激情也会随之跌落。正如科学道路的曲折性一样,探究的过程随时会出现意外和失败的可能,这是学生必然也是必须经历的。它可使学生意识到:预期的目标或计划是对事物发展的预测,绝不是肯定的结果。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思维弹性和操作弹性,要对事物状态有多角度的观察和评价,同时也要有接受失败的勇气,才能保持理性的科学态度。

四、建立档案袋,进行科学评价

档案袋评价对我们师生来说都是一种新鲜事物,我们不妨尝试一下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能反映他在一定时期关于化学探究学习所作的全部努力、进步、学业成就的材料都可以收录进来。档案袋中记录了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与以往的学生相比,经历过“探究”学习的学生更喜欢提出问题,喜欢在倾听各方面意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善于观察,能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细致的评价;他们思维敏捷,勇于实践,敢于否定自己,乐于与他人合作,进取心较强。

现代教育思想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对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学习的综合性智能的发展。探究式教学是目前教育界比较活跃的一种教学模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努力推动科学探究的方法,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浅议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王莉《中国校外教育》 2017

2.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钟军如《新课程学习(中)》 201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