炔烃和二烯烃讲解

第5章炔烃和二烯烃

第一节 炔烃的命名 C H 3 C H 2 C C C H C H 2 C H 3

C H 3

5 - 甲 基 - 3 - 庚 炔

炔烃系统命名法和烯烃相似。

编号从最靠近双键或叁键开始,若有选择,应使双键位次最小。

C H 3 C H C H C C H 1 2 3 4 5 3 - 戊 烯 - 1 - 炔

C H

2 C H C H 2 C C H 1 - 戊 烯 - 4 - 炔 烯炔

C C H ππH 乙炔分子中两个π键 C sp

sp p

p

相互垂直的2个p 轨道

呈线形的2个sp 杂化轨道

以乙炔为例:

第二节 炔烃的结构

第三节炔烃的物理性质

炔烃的物理性质与相应的烯烃、烷烃相似。

CH3CH2CH2CH3 CH3CH2CH CH2 CH3CH2C CH bp: -0.5 -6.5 8.1

mp: -135 -185.4 -125.7

密度: 0.579 0.6255 0.6784

炔烃的沸点、熔点和密度比相应的烷烃、烯烃略高。

第四节 炔烃的化学性质

一、炔氢的反应

二、加成反应

1、催化加氢

2、亲电加成

3、亲核加成

4、硼氢化反应 三、氧化反应 C C H 碳碳π键(电子云

密度大,易发生亲

电反应)

连在电负性较强的原子上的氢

一、炔氢的酸性

pka ~50 ~40 34 25 15.7 1、炔氢的酸性比水弱,比氨强

CH 3CH 2H CH 2=CH H

RC C H HO H <酸性 CH 3CH 2CH 2=CH

HC

CH HC CNa NaNH 2++NH 3liq.NH 3()HC CH HC CNa +

+OH 2NaOH

HC CH HC CNa NaC CNa

Na Na 乙炔一钠

乙炔二钠 RC CH RC CNa NaNH 2++NH 3

liq.NH 3()炔化钠

R-C ≡C Na

R-C ≡C Ag

R-C ≡C Cu 鉴别

R-C ≡CH NaNH 2 Ag (NH 3)+2NO 3 Cu (NH 3)+2Cl 2、金属炔化物的生成

二、加成反应

1、催化加氢

R-C C-R’

H2/Ni, or Pd, or Pt

Lindlar催化剂

H2/ Pd-CaCO3 or BaSO4,喹啉

Na, NH3

RCH2CH2R’

R'

H

R

H C

C

R'

H

R

H C

C顺式

反式

C2H5C CC2H5 + H2Pd/CaCO3

喹啉

C C

C2H5C2H5

H H

与Br 2/CCl 4反应可用于炔烃鉴别 电负性C sp >C sp2,炔中

π电子控制较牢。 CH 2CH CH 2C CH Br 2-20o C,CCl 4CH 2CHCH 2C CH Br Br (90%)反应能控制在这一步。

HC ≡CH Cl 2 Cl 2 FeCl 3 FeCl 3 CHCl 2-CHCl 2

C C

H

Cl Cl H 2、亲电加成 ( 活性:炔烃 < 烯烃 )

(1) 加卤素

(2)加成反应产物符合马氏规则。

(1)加成反应易停留在第一阶段。

特点: C H 3 C C H C H 3 C B r C H 2 C H 3 C B r 2 C H

3 H B r H B r CH 3C CH + HBr ROOR CH 3CH CHBr

(过氧化物效应)

但:

(2) 加HX

HC CH + HCl HgCl 2CH 2CHCl HCl

HgCl 2CH 3CHCl 2

(3)加水

CH CH + HOH HgSO4

H2SO4

CH CH

2

OH

CH3CHO 乙烯醇(不稳定) 乙醛

C C

O H C C

O H

烯醇式酮式

互变异构

不对称炔烃与水加成也符合马氏规则

甲基酮

末端炔 R C CH + H 2O HgSO 4

H 2SO 4R

C CH 2O H R C O CH 3

HgSO 4H 2SO 4CH 3(CH 2)5C CH + H 2O CH 3(CH 2)5CCH 3

O

(95%)例如:

3 硼氢化反应

6 R C C H + B 2H

6C C R H H 3B 2

H 2O 2OH -6RCH 2CHO

CH 3COOH

RCH=CH 2

三 氧化反应 剧烈条件.KMnO 4/H 2O RC CH 100o C RCOOH + CO 2CH 3(CH 2)7C C(CH 2)7CH 3KMnO 4/H 2O pH7.5

CH 3(CH 2)7C C(CH 2)7CH 3O O

温和条件

.

第五节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含有两个C=C的烃叫做二烯烃,通式:C

n H

2n-2

二烯烃聚集二烯烃

共轭二烯烃

隔离二烯烃

C C C

C C C C

C C(C)n C C(n≥1)

一、分类

根据两个双键的位置不同,二烯烃可分三类:

- 丙 二 烯 1 , 3 - 丁 二 烯 1 , 4 戊 二 烯 二、命名

C H 2 C C H 2

C H 2 C H C H C H 2

2 2

2 C H C H C H C H C H C C H C C H 3C CH

3H

CH 3CH 2H 123456

7

(2E,4E)-3-

甲基-2,4-庚二烯

第六节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一、共轭二烯烃的结构

C C C

C 133.7pm

146pm C C 1 3 3 p m C C 1 5 4 p m

H

H

C C C C

H

H H H C: sp 2

六个C-H 键与三个C-C 键共平面 p 轨道垂直于平面形成大π键;

π-π共轭体系。 C 2-C 3间存在部

分双键的性质

二、共轭二烯烃的性质(略)

1、键长平均化

2、比非共轭体系稳定

3、存在共轭加成

第七节 共轭二烯烃的性质 一、1,2-加成和1,4加成

C H 2 = C H - C H = C H 2 B r 2 C H 2 = C H - C H - C H 2 B r B r + C H 2 - C

H = C H - C H 2 B r B r C H 2 = C H - C H = C H 2 C H 2 = C H - C H - C H 3 B r

+ C H 3 - C H = C H - C H 2

B r H B r 1,2-加成 1,4-加成

共轭加成

H

CH 3H H H C C C +CH 2CH CH CH 3+C H 2 = C

H C H B r

C H 3 C H 2 C H = C H C H 3 B r 1 , 2 - 加 成 产 物 1 , 4 - 加 成 产 物

- r B r B - C H 2 = C

H C H C H 3 + C H 2 C H = C H C H 3 +

H 2 = C H C H = C H 2 + H B r C H 3 C H = C H C H 2 B r + C H 3 C H C H = C H 2

B r

C

1,2-与1,4-加成产物比例: CH 2=CH CH=CH 2 + HBr CH 3CH=CHCH 2Br + CH 3CHCH=CH 2

Br -80o C 20% 80%40o C 80% 20%

1,4- 1,2-

反应进程

C H 2C H =C H C H 2B r

C H 3C H C H C H 2+

+B r -C H 3C H C H =C H 2

B r

E E 1,4E 1,2反应速率控制产物比例——速率控制或动力学控制

产物间平衡控制产物比例——平衡控制或热力学控制

炔烃和二烯烃

有机化学习题(炔烃和二烯烃)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其结构 1、 2、 3、 4、反-4-庚烯-1-炔 5、(2E,4E)-3-叔丁基-2,4-己二烯 6、(Z,E, Z)- 2,4,6-辛三烯 7、丁苯橡胶 8、PVC 9、异戊二烯 二、完成下列反应 1、 CH 3CH=CH 2C=CHCH 2CH 3C C

C C CH 3CH 2CH 2CH 3+H 2Pd/CaCO 3 喹 啉2、 C C CH 3CH 2CH 2CH 3Na 液 氨 3、 CH 3CH=CHCH 2CH C +H Pd/CaCO 3喹 啉4、 CH 3CH=CHCH 2CH C +1mol ( )Br 25、 6、 CH 3 CH 3C C 7、 8、 9、 10、 11、 CH 2=C(CH 3)CH=CH 2+HOOC C C 加 热 12、 + CH 2=C(CH 3加 热 13、 CH 3CH=CH CH C +H 2H +2+(CH 3)2C=CHCH 2CH=CH 2+Br 2( )1mol CH 3CH=CHCH=CH 2+( ) Br 21mol CH 3CH 2C CH Ag(NH 3)2NO 3+CH 3CH(CH 3)C CH +NaNH 2

14、 15、 CH 2=CHCOOCH 3+ 加 热 16、 CH 3C ≡CCH 3 17、C=C 3C C=C CH 3CH 2CH 2CH 3H H H H H 3C CH 3CH 3 三、完成1,3-丁二烯与下列各化合物反应的方程式 1、1mol H 2 (Ni 作催化剂) 2、2mol H 2 (Ni 作催化剂) 3、1mol HBr 4、2mol HBr 5、1mol Br 2 6、2mol Br 2 C 6H 5C CH +H 2O HgSO 4 H 2SO 4 CH 3C CH +HCN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练习及答案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1、写出C6H10的所有炔烃异构体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答案: 2、命名下列化合物。 答案: (1)2,2,6,6-四甲基-3-庚炔(2)4-甲基-2-庚烯-5-炔(3)1-己烯-3,5-二炔(4)5-异丙基-5-壬烯-1-炔(5)(E),(Z)-3-叔丁基-2,4-己二烯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⑴烯丙基乙炔⑵丙烯基乙炔⑶二叔丁基乙炔⑷异丙基仲丁基乙炔 答案: (1)CH2=CHCH2C≡CH 1-戊炔-4-炔 (2)CH3CH=CH-C≡CH 3-戊 烯-1-炔 (3)(CH3)3CC≡CC(CH3)3 2,2,5,5-四甲基-3-已炔 (4)2,5-二甲基-3-庚炔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5-ethyl-2-methyl-3-heptyne (2)(Z)-3,4-dimethyl-4-hexen-1-yne (3)(2E,4E)-hexadiene (4)2,2,5-trimethyl-3-hexyne 答案: (1)(CH3)2CH C CCH(C2H5)CH2CH3 2-甲基-5-乙基-3-庚炔 (2) CH3 C C C CH CH3 C2H5 (Z)-3,4-二甲基-3-己烯-1-炔 (3) H C C C H CH3 H CH3 C (2E,4E)-2,4-己二烯 (4) C CH3 CH3 CH3 C C CH CH3 CH32,2,5-三甲基-3-己炔 5.下列化合物是否存在顺反异构体,如存在则写出其构型式 ⑴CH3CH=CHC2H5(2)CH3CH=C=CHCH3(3) CH3C CCH3 ⑷CH C-CH=CH-CH3 答案: (1) (2)无顺反异构体(3)无顺反异构体

《有机化学》练习题(大学)(四)炔烃和二烯烃

第七章 炔烃和二烯烃 一.选择题 1. 比较CH 4(I),NH 3(II),CH 3C ≡CH(III),H 2O(IV)四种化合物中氢原子的酸性大小: (A) I>II>III>IV (B) III>IV>II>I (C) I>III>IV>II (D) IV>III>II>I 2. 2-戊炔 顺-2-戊烯应采用下列哪一种反应条件 H 2,Pd/BaSO 4,喹啉 (B) Na,液氨 (C) B 2H 6 (D) H 2,Ni 3. 已知RC ≡CH + NaNH 2 ──> RC ≡CNa + NH 3,炔钠加水又能恢复成炔烃, RC ≡CNa + H 2O ──> RC ≡CH + NaOH,据此可推测酸性大小为: (A) NH 3>RC ≡CH>H 2O (B) H 2O>RC ≡CH>NH 3 (C) H 2O>NH 3>RC ≡CH (D) HN 3>H 2O>RC ≡CH 4. 制造维尼纶的原料醋酸乙烯酯由下式合成, 这种加成反应属于: (A) 亲电加成反应 (B) 亲核加成反应 (C) 自由基加成 (D) 协同 CH 23 O CH 3O + CH CH

加成 5. 区别丙烯、丙炔、环丙烷时鉴别丙炔最好的办法是采用: (A) Br 2,CCl 4 (B) KMnO 4,H + (C) 臭氧化 (D) Cu 2Cl 2,NH 3溶液 6. Ag(NH 3)2NO 3处理下列各化合物,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7. 产物应是: 8. Lindlar 试剂的组成是什么 A B C D CrO 3P d -BaSO 4Hg(OAc)2/THF HCl+ZnCl 2 / / N N 9. 反应 C C 24HgSO 4 CH C O 的名称 (A ) 克莱-门森反应 (B )库格尔反应(C ) 科佩奇尼反应 (D ) 库切罗夫反应 (B)CH 3CH 2C CH (D) (C)CH 3C CCH 3 (A) +H 2Hg + ,H + 2(B) (CH 3)2CH CH 2CH 2CHO (A) (CH 3)2CHCH 2COCH 3(CH 3)2CHCH 2C CH (C) (CH 3)2CHCH 2C(OH) CH 2 (D) CH 3)2CHCH 2CH CHOH

第四章炔烃、二烯烃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4-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分子式为C4H6的三个异构体A、B、C能发生如下反应:(1)三个异构体都能与溴反应,对于等摩尔的样品而言,与B和C 反应的溴量是A的两倍;(2)三者都能与氯化氢反应,而B和C在Hg2+催化下和氯化氢作用得到的事同一种产物;(3)B和C能迅速地和含硫酸汞的硫酸溶液作用得到分子式为C4H8O的化合物;(4)B能和硝酸银氨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试推测化合物A、B、和C 的结构,并写出有关反应式。 解:由(1)条件可知A、B、C其均含有不饱和键且B和C的不饱和度是A的两倍;由(2)条件可知B和C为同分异构体,由(3)、(4)条件可知B和C含有三键,且确定出B中三 键的位置。所以,A为,B为CH3CH2C CH,C为CH3C CCH3。 相关的反应式如下: +Br CH3CH2C CH CH 3CH2C(Br2)CHBr2 2Br2 HCl CH3CH2C CH2HCl3CH2C(Cl2)CH3 CH3C CCH32HCl3CH2C(Cl2)CH3 CH3C CCH3H2O CH3CH2CCH3 O CH3CH2C CH H2O 424 CH3CH2CCH3 O CH3CH2C CH AgNO3CH3CH2C 4-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碳氢化合物A(C8H12)具有光学活性,在铂的存在下催化氢化成B(C8H18),B无光学活性;A用Lindor催化剂小心催化成C(C8H14),C有光学活性。A在液氨中与金属钠作用得到D(C8H14),D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但D无光学活性。写出A、B、C、D的结构式。 解:根据题意A为炔烃,炔烃用Lindor催化剂催化成的C为烯烃,即D也为烯烃,所以A、B、C、D的结构式为:

有机化学C第6章 炔烃和二烯烃问题参考答案

第6章 炔烃和二烯烃问题参考答案 1.炔烃没有顺反异构体。因为三键碳是sp 杂化,为直线形构型,故无顺反异构现象。 2. HC CCH 2CH 2CH 2CH 3 H 3CC CCH 2CH 2CH 3 H 3CH 2CC CCH 2CH 2CH 3 HC CCHCH 2CH 3HC CCH 2CHCH 3 HC CCCH 3H 3CC CCHCH 3CH 3 CH 3CH 3 CH 3 CH 3 1-己炔2-己炔3-己炔3-甲基-1-戊炔 4-甲基-1-戊炔 3,3-二甲基-1-丁炔 4-甲基-2-戊炔 3. 化) 4. 表面上看来,碳碳三键更具不饱和性,那末怎样来理解这些事实呢? 解释烯烃比炔烃更容易亲电加成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由于三键和双键的碳原子的杂化状态不同 三键碳原子的杂化状态为sp ,较双键(sp 2)的s 成份为多,由于s 成份的增加,使sp 杂化轨道比sp 2杂化轨道的直径短,因而造成碳碳三键较双键为短。所以在炔烃中形成π键的两个p 轨道的重叠程度较烯烃为大,使炔烃中的π键更强些。而且由于不同杂化状态的电负 性为sp >sp 2>sp 3,炔烃分子中的sp 碳原子和外层电子(π电子)结合得更加紧密,使其不易给出电子,因而使快烃不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应。 (2).由于电子的屏蔽效应不同 炔烃和烯烃分子中,都存在着σ电子和π电子,可以近似地看成π电子是在σ电子的外围。σ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而π电子除受原子核的吸引外还受内层电子的排斥作用,因而就减弱了受核的束缚力,即为电子的屏蔽效应。乙烯分子中有五个σ键,即有五对σ电子,而乙炔分子中只有三个σ键即只有三对σ电子,因而乙烯分子中的电子的屏蔽效应大于乙炔分子,所以乙烯分子中的π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力小,易给出电子,也就容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心,而乙炔则较难。 (3).炔烃比烯烃的加成较难的原因,还可以从形成的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不同来

炔烃和二烯烃

第六章炔烃和二烯烃 基本要求: 1、了解炔烃的结构与物理性质,掌握其命名方法; 2、掌握炔烃的加成、氧化、聚合以及端基炔烃的弱酸性与偶联等反应。 3、了解共轭二烯烃结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掌握共轭加成与简单加成,Diels-Alder 反应等。了解速度控制与平衡控制的概念。 4、掌握炔烃和二烯烃的制备方法。 内容提要: 1、炔烃碳原子的sp杂化形式使炔烃具有线性结构。 2、炔烃与烯烃相似,也有加成、氧化和聚合。但由于sp碳原子的电负性比sp2碳原子的电负性强,因而,尽管三键比双键多一对电子,也不容易给出电子与亲电试剂结合,致使三键的亲电加成反应比双键的加成反应活性比较低,如加氢缓慢,在林德拉催化剂存在和适当条件下可以停留在加一分子氢,且表现为顺式加成;若用金属钠在液氨中还原则得到反式烯烃。炔烃的亲电加成活性低,需要汞盐催化,炔烃加成也遵守马氏规则,有过氧化物效应,高温下与卤素发生α-H的取代和硼氢化—氧化反应等。如果分子中同时存在三键和双键,在它发生亲电加成反应时,首先进行的是双键的加成。炔烃和氢、卤素和卤化氢等进行的加成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先是与一分子试剂反应,生成烯烃的衍生物,然后再与另一分子试剂反应,生成饱和的化合物。 炔烃还可以发生烯烃所不能发生的反应,如:与HCN加成。炔烃氧化只生成酸。末端炔烃有酸性,能生成炔化金属,进而与卤代烃和醛酮反应等。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常使末端炔键向中间位移,而氨基钠使三键移向末端。 3、炔烃可以通过邻二卤代烃脱或偕二卤代烃脱卤化氢制得,通常则有乙炔出发合成高级炔烃。 4、共轭二烯烃加成时,既发生正常加成(简单加成),又有共轭加成,这是共轭效应引起的。简单加成与共加成产物的比例随反应条件而变。一般地,反应初期简单加成产物较多,温度高、时间长将使稳定性较高的共轭加成产物的比例增加,前者称为速度控制产物,后者称为平衡控制产物。共轭二烯烃(双烯试剂)和亲双烯试剂发生Diels-Alder(狄尔斯-阿尔德)反应是制备环己烯衍生物的重要方法。亲双烯试剂上有拉电基团时反应活性大大提高。但要求双烯体系必须是S-顺,或者至少能够转化成为S-顺,否则,若由于空间位阻或结构因素是不能够成为S-顺,则不能发生Diels-Alder反应。

4.炔烃和二烯烃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1.写出C 6H 10的所有炔烃异构体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 解: (1)(2)(6) (5)(4) (3)CH 3CH 2CH 2CH 2C CH CH 3CH 2CH 2C CCH 3CH 3CH 2C CCH 2CH 3 CH 3CH 2CHC CH CH 3 CH 3CHCH 2C CH CH 3 CH 3CHC CCH 3CH 3 CH 3CC CH CH 3 CH 3 (7) 1-己炔 2-己炔 3-己炔 3-甲基-1-戊炔4-甲基-1-戊炔4-甲基-2-戊炔 3,3-二甲基-1-丁炔 2.命名下列化合物。 (1)(2)(5) (4) (3)(CH 3)3CC CCH 2C(CH 3)3CH 3CH CHCH(CH 3)C CCH 3HC CC CCH CH 2 解: (1)2,2,6,6-四甲基-3-庚炔 (2)4-甲基-2-庚烯-5-炔 (3)1-己烯-3,5-二炔 (4)(Z )-5-异丙基-5-壬烯-1-炔 (5)(2E,4Z)-3-叔丁基-2,4-己二烯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⑴ 烯丙基乙炔 ⑵ 丙烯基乙炔 ⑶ 二叔丁基乙炔 ⑷ 异丙基仲丁基乙炔 解: (1)(2)(4)(3)(CH 3)3CC CC(CH 3)3 1-戊烯-4-炔 2,2,5,5-四甲基-3-己炔 CH CCH 2CH CH 2CH CCH CHCH 3 (CH 3)2CHC CCHCH 2CH 3 3 3-戊烯-1-炔 2,5-二甲基-3-庚炔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5-ethyl-2-methyl-3-heptyne (2)(Z)-3,4-dimethyl-4-hexen-1-yne (3)(2E,4E)-hexadiene (4)2,2,5-trimethyl-3-hexyne 解: 2-甲基-5-乙基-3-庚炔 (Z )-3,4-二甲基-4-己烯-1-炔 (2E,4E )-2,4-己二烯 2,2,5-三甲基-3-己炔 5.下列化合物是否存在顺反异构体,如存在则写出其构型式。 (1)(2)(4)(3)CH 3C CCH 3 CH 3CH CHC 2H 5CH 3CH C CHCH 3CH C CH CHCH 3 解: (1) (2)无顺反异构体 (3 )无顺反异构体 (4) 6.利用共价键的键能计算如下反应在2500C 气态下的反应热。 (2) (1) (3)CH CH +Br 2CHBr CHBr H=?2CH CH CH 2 CH C CH CH 3C CH HBr CH 3 C CH 2+ 解: H φ=E C C Br Br C H +-2E +E (C C C H +2E E +Br Br 2E )=E C C Br Br +-E (C C +E Br Br 2E ) =835.1+188.3-610-2(284.5)=-155.6KJ/mol (1) (2) (4) (3)

大学有机化学第三章 炔烃和二烯烃

第三章 炔烃和二烯烃(习题和答案) 一、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 1. H C CH 3H C CH 3C C H H 2. CH CH CH 2CH 2C (2Z ,4E)-2,4-己二烯 1-戊烯-4-炔 3. CH CH 2CH 3C 2H 5CH 3C C C 4. (CH 3)2CH C(CH 3)3C C 4-乙基-4-庚烯-2-炔 2,2,5-三甲基-3-己炔 5. CH CH CH CH 2CH C 6. CH CH CH CH 3C C C 1,3-己二烯-5-炔 5-庚烯-1,3-二炔 7. (CH 3)2CH H C C 2H 5 C H C C 8. CH 2CH 2CH=CH 2CH 3CH 2CH 3 CH C C (E)-2-甲基-3-辛烯-5-炔 3-乙基-1-辛烯-6-炔 9. H H C C 2H 5 C CH 3C C H H 10. CH H C CH CH 3 C CH 3CH 3C (2Z ,4Z)-2,4-庚二烯 3,5-二甲基-4-己烯-1-炔 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1. 丙烯基乙炔 2. 环戊基乙炔 CH CH CH CH 3C CH C 3.(E)-2-庚烯-4-炔 4.3-乙基-4-己烯-1-炔 CH 2CH 3H C CH 3C H C C CH CH 2CH 3CH CH 3CH C 5.(Z)-3-甲基-4-乙基-1,3-己二烯-1-炔 6.1-己烯-5-炔 CH CH 2CH 3 CH CH 2C CH 3C C CH CH CH 2CH 2CH 2C 7.(Z ,E)-6-甲基-2,5-辛二烯 8.3-甲基-5-戊烯-1-炔 H H C C 2H 5CH 2 CH 3 C CH 3C C H 9.甲基异丙基乙炔 10.3-戊烯-1-炔 CH (CH 3)2CH 3C C CHCH 3CH CH C 三、完成下列反应式 1.Cl 2 CH 2CH 2CH CH C Cl CH 2CH 2CH CH C 2. 稀H 2SO 4 CH 3CH 2CH C HgSO 4 O CH 3CH 3CH 2 3. + CH CH CH CH 3O CH=CH 2C C CH O O O CH 3 C C O O

炔烃和二烯烃习题及解答

第三章 炔烃和二烯烃习题及解答 一、命名下列化合物 1. 2. 3.CH 2=CHCH 2C CH H C CH 3H C CH 3 C C H H CH 3 CH 3CH 2CH=C C C CH 2CH 3 4.CHCH 3 C C CH 3 CH 3C CH 3 CH 3 5. 6.CH 3CH=CH C C C CH CH 2=CHCH=CH C CH 8.9. 7. (CH 3)2CH H C C 2H 5 C H C C CH 2CH 2CH=CH 2 CH 3 CH 2CH 3 CH C C H H C C 2H 5 C CH 3 C C H H 10. CH H C CH CH 3C CH 3CH 3 C 答案: 1.(Z ,E)-2,4-己二烯; 2. 1-戊烯-4-炔; 3. 4-乙基-4-庚烯-2-炔; 4. 2,2,,5-三甲基-3-己炔; 5.1,3-己二烯-5-炔,6. 5-庚烯-1,3-二炔; 7. (E)-2-甲基-3-辛烯-5-炔; 8. 3-乙基-1-辛烯-6-炔 9. (Z,Z)-2,4-庚二烯; 10. 3,5-二甲基-4-己烯-1-炔 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1. 丙烯基乙炔; 2. 环戊基乙炔; 3.(E)-2-庚烯-4-炔; 4. 3-乙基-4-己烯-1-炔 5.(Z)-3-甲基-4-乙基-1,3-己二烯-1-炔; 6.1-己烯-5-炔; 7.(Z ,E)-6-甲基-2,5-辛二烯; 8.3-甲基-3-戊烯-1-炔;9.甲基异丙基乙炔;10.3-戊烯-1-炔 答案: 1. 2. 3. 4.CH 3CH=CHC CH C CH C=C CH 3H C CCH 2CH 3 H CH 3CH=CHCH C CH CH 2CH 3 5. 6.7. CH 2=CHCH 2CH 2C CH C=C CH 3 CH 2CH 3C CH CH 2=CH C=C CH 2H CH 3 H C=C H CH 2CH 3CH 3 8.9.10.CH 3CH=C C CH CH 3 CH 3C CCHCH 3 CH 3 CH 3CH=CH C CH 三、完成下列反应式 1.CH 2=CHCH 2C 2 ( ) 2.( ) CH 3CH 2C HgSO 4/H 2SO 4 H 2O

化学的竞赛辅导7--炔烃和二烯烃

7--炔烃和二烯烃 炔烃是含有(triple bond)。二烯烃是含有两个C=C的不饱烃。两 者都比碳原子数目相同的单烯烃少两个氢原子,通式C n H 2n-2 。 §1 炔烃的结构、异构和物理性质一、炔烃的结构 乙炔的分子式是C 2H 4 ,构造式碳原子为sp杂化。 两个sp杂化轨道向碳原子核的两边伸展,它们的对称轴在一条直线上,互成180o。 在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各以一个sp轨道互相重叠,形成一个C-Cσ键,每个碳原子又各以一个sp轨道分别与一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C-Hσ键。 此外,每个碳原子还有两个互相垂直的未杂化的p轨道(p x ,p y ),它们与 另一碳的两个p轨道两两相互侧面重叠形成两个互相垂直的π键。 两个正交p轨道的总和,其电子云呈环形的面包圈。 故乙炔的叁键是由一个σ键和两个相互垂直的π键组成。两个π键的电子云分布好象是围绕两个碳原子核心的圆柱状的π电子云。

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的sp轨道,有s性质,s轨道中的电子较接近了核。因此被约束得较牢,sp轨道比sp2轨道要小,因此sp杂化的碳所形成的键比sp2杂化的碳要短,它的p电子云有较多的重叠。 现代物理方法证明:乙炔中所有的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键的键长为0.12nm,比C=C键的键长短。就是说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较乙烯的距离短,原子核对于电子的吸引力增强了。键能为835KJ/mol.(第一个π键能 225 835-610=225) (C=C 610KJ/mol, π键能264.4 610-345.6=264.4; C-C 345.6KJ/mol) 二、炔烃的异构和命名 1. 炔烃的异构 炔烃的异构是由于碳架不同或散件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在碳链分支的地方不可能有三键,炔烃也没有顺反异构体,因此,炔烃的异构比烯烃简单。 2.炔烃的命名 炔烃的命名法和烯烃相似,只将“烯”字改为“炔”。 如: 若同时含有叁键和双键,这类化合物称为烯炔。它的命名首先选取含双键和叁键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位次的编号通常使双键具有最小的位次。 三、炔烃的物理性质

炔烃和二烯烃

1.Cl 2 CH 2CH 2CH CH C 2. 稀H 2SO 4 CH 3CH 2CH C HgSO 4 3. +CH CH CH CH 3O CH=CH 2C C CH O O 4.Na CH 2CH 3 NH 3 O s O 4H 2O 2 CH 3C C 液 5.CH CH 3Br 24 CH 3 C C CH 6.H 2 催化剂 Lindlar CH 3CH C C 7. 2CH C 8. Na 2CH 2CH C 9. H 2O CH 稀H 2SO 4 +CH CH 3CH C HgSO 4 10. KMnO 4CH KOH CH 3CH 2C 11.CH 2CH 2CH F +C C Ag(NH 3) 12.CH CH 3CH 2C 13. Na I NH 3 CH 3CH CH 3C 液H 2Pt /Pb 14. H 2O COOH KMnO 4C 2H 5CH 3CH +B 2H C 15.CH 2CH 2CH HBr CH + C (1mol) 16. CH 2C CH 3+CH=CH 2 17.CH C 6H 5+CH CH=CH 2

18. CH 3CH C C 19. O 3C H 2O CH 3CH 2CH 3 C 20. △Cl Na NH 2 CH 3Cl C 1.以乙烯及其它有机试剂为原料合成:CH 3CH O CH 3 CH 2.以苯及C 4以下有机物为原料合成:C 6H 5 H H C C CH 3 3.用甲烷做唯一碳来源合成:CH 3 CH 2CH O C 4.以乙炔、丙烯为原料合成:Br Br CHO , 5.以1,3-丁二烯,丙烯,乙炔等为原料合成: CH 2CH 2CH 2OH , 6.由乙炔和丙烯为原料合成正戊醛(CH 3(CH 2)3CHO ) 7.由乙烯和乙炔为原料合成内消旋体3,4-己二醇。 ; 8.由甲苯和C3以下有机物为原料合成:C 6H 5O(CH 2)3CH 3。

最新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习题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习题 1、出C 6H 10 的所有炔烃异构体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2、命名下列化合物。 (1)(CH3)3CC CCH2C(CH3)3 2,2,6,6-四甲基-3-庚炔 (2)CH3CH=CHCH(CH3)C CCH34-甲基-2-庚烯-5-炔 (3)HC CC CCH=CH21-己烯-3,5-二炔 (4)(Z)-5-异丙基-5-壬烯-1-炔 (5)(2E,4Z)-3-叔丁基-2,4-己二烯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a)烯丙基乙炔 CH2=CHCH2C CH 1-戊炔-4-炔 b)丙烯基乙炔 CH3CH=CHC CH3-戊烯-1-炔 c)二叔丁基乙炔 (CH3)3C CC(CH3)32,2,5,5-四甲基-3-已炔 d)异丙基仲丁基乙炔 (CH3)CHC CCHCH2CH3 CH32,5-二甲基-3-庚炔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5-ethyl-2-methy-3-heptyne 解:CH3C CH C C CH CH2CH3 CH2CH3 CH3 2-甲基-5-乙基-3-庚烯 (2)(Z)-3,4-dimethyl-4-hexene-1-yne 解:H CH3 C=C CH3 H3C CHC CH (Z)-3,4-二甲基-4-己烯-1-炔(3)(2E,4E)-hexadiene 解: C=C CH3 H C=C H CH3 H H (2E,4E)-己二烯 (4)2,2,5-trimethyl-3-hexyne

解:CH3 C C C CH CH3 CH3 CH3 CH32,2,5-三甲基-3-己炔 5、下列化合物是否存在顺反异构体,如存在则写出其构型式:(1)CH3CH=CHCH2CH3 有顺反异构 C=C C2H5 H CH3 C=C H CH3 H H C 2 H5 (2)CH3CH=C=CHCH3无(3)CH3C CCH3无(4)CH C CH=CHCH3 有顺反异构: C=C H CH3 CH C C=C H CH3 CH C H H 6、利用共价键的键能计算如下反应在2500C气态下的反应热. (1) CH CH + Br 2 CHBr=CHBr ΔH= ? (2) 2CH CH CH 2 =CH-C CH ΔH=? (3)CH 3C CH+HBr--CH 3 -C=CH 2 ΔH=? 解:(1)ΔHФ= E C≡C +E Br-Br +2E C-H –(2E C-Br +E C=C +2E C-H ) =E C≡C +E Br-Br –2E C-Br –E C=C = 835.1+188.3–2×284.5-610 =-155.6KJ/mol (2)ΔHФ=E C≡C –E C=C =835.1-610-345.6=-120.5KJ/mol (3)ΔH=E +E H-Br -E C=C -E C-Br -E C-H =835.1+368.2-610-284.5-415.3=-106.5 KJ/mol

炔烃和二烯烃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不饱和烃的化学性质 2.使学生了解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征和性质 3.掌握离域键,电子离域及共轭效应等重要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使学生了解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征和性质 2.掌握离域键,电子离域及共轭效应等重要概念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 炔烃和二烯烃都是通式为C n H2n-2的不饱和烃,炔烃是分子中含有-C≡C-的不饱和烃,二烯烃是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它们是同分异构体,但结构不同,性质各异。 第一节炔烃 一、炔烃的结构 最简单的炔烃是乙炔,现代物理方法证明,乙炔分子是一个线型分子,分子中四个原子排在一条直线上 H C C H 180° 0.106nm0.120nm 1sp杂化轨道

杂化后形成两个sp杂化轨道(含1/2S和1/2P成分),剩下两个未杂化的P轨道。两个sp杂化轨道成180分布,两个未杂化的P轨道互相垂直,且都垂直于sp杂化轨道轴所在的直线。 2三键的形成σ H C H 乙炔的电子云 乙炔分子的模型如下:

二炔烃的命名 1炔烃的系统命名法和烯烃相似,只是将“烯”字改为“炔”字。2 烯炔(同时含有三键和双键的分子)的命名:(1)选择含有三键和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2)主链的编号遵循链中双、三键位次最低系列原则。 (3)通常使双键具有最小的位次(但两种编号中一种较高时,宜采取较低一种) 例如:CH 2-CH =CH -C≡CH ,应命名为3-戊烯-1-炔(而非2-戊烯-4-炔)。 实例: CH 3 CH CH 3 C CH CH 3 C CH 3 CH 3 C C CH CH 3CH 3 3-甲基-1-丁炔异丙基乙炔 3-methyl-1-butyne iso -propylethyne 2,2,5-三甲基-3-己炔异丙基叔定基己炔 2,2,5-trimethyl-3-hexyne iso -propylbutylethyne CH 3C CCHCH 2CH CH 2 CH 3 CH 2 CHCH CHC CH 4-甲基-1-庚烯-5-炔 4-methyl-1-hepten-5-yne 1,3-己二烯-5-炔1,3-hexadien-5-yne 三 炔烃的化学性质

第三章 炔烃与二烯烃 (2008.2.25)

3 炔烃与二烯烃 3-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或根据下列化合物的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 1. (CH 3)2CHC CC(CH 3)3 2. CH 2CHCH CHC CH 3. CH 3CH CHC CC CH 4.(E )-2-庚烯-4-炔 【主要提示】 炔烃的命名与烯烃类似,命名时首先选取含C ≡C 最长的碳链为主链,编号从离C ≡C 最近的一端开始;式子中既含双键,又含三键的化合物称为烯炔,编号时应离不饱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但如果双键和三键的编号相同时,则优先从双键最近的一端编号。 【参考答案】 1. 2,2,5-三甲基-3-己炔 2. 1,3-己二烯-5-炔 3. 5-庚烯-1,3-二炔 4. H 3C C C H C C CH 2CH 3 【相关题目】 (1) (2) (3) (4) (Z )-1,3-戊二烯 (5) (2Z ,4E )-3-甲基-2,4-庚二烯 3-2. 完成下列反应式. 1. 2. 3. 4. 5. 6. C H 3C H C H 2C C C H C H 3 C H 3C H 3 C H 3C H C H C H 2C C l C H 3C C H 3 H 3C C C H H C C H 3H 3H C H 3C C C H 3 + H 2L in d la r 催化剂 ( )C H 3C C C H 3N a /N H 3(l)( )C H 3C C C H 3+ H 2 O H g 2+/H + ( )+ H C N H C N ( ) C H 3C C C H 3+ H 2O + ( )C H 3C C H + N a N H 2 N H 3(l)( )C H 3C H 2C l ( )

有机化学教学之七炔烃与二烯烃

第七章炔烃和二烯烃学习要求 1 掌握炔烃的结构和命名。 2 掌握炔烃的的化学性质,比较烯烃和炔烃化学性质的异同。 3 掌握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及其重要性质。 4 掌握共轭体系的分类、共轭效应及其应用。 炔烃和二烯烃都是通式为C n H2n-2的不饱和烃,炔烃是分子中含有-C≡C-的不 饱和烃,二烯烃是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它们是同分异构体,但结构不 同,性质各异。 §7.1 炔烃 7.1.1 炔烃的结构 最简单的炔烃是乙炔,我们以乙炔来讨论三键的结构。现代物理方法证明,乙炔 分子是一个线型分子,分之中四个原子排在一条直线上 C C H 0.106nm0.12nm 180°杂化轨道理论认为三键碳原子既满足8电子结构 结构和碳的四价,又形成直线型分子,故三键碳原子 成键时采用了SP杂化方式 . 1 sp杂化轨道 2s 2p 2s 2p sp p 激发杂化 杂化后形成两个sp杂化轨道(含1/2 S和1/2 P成分),剩下两个未杂化的P轨

道。两个sp 杂化轨道成180分布,两个未杂化的P 轨道互相垂直,且都垂直于sp 杂 化轨道轴所在的直线。 180° sp z 两个 的空间分布sp 三键碳原子的轨道分布图 2 三键的形成σ 乙烯分子的成键情况 H 乙炔的电子云 7.1.2 炔烃的命名 1 炔烃的系统命名法和烯烃相似,只是将“烯”字改为“炔”字。 2 烯炔(同时含有三键和双键的分子)的命名: (1)选择含有三键和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2)主链的编号遵循链中双、三键位次最低系列原则。 (3)通常使双键具有最小的位次。 7.1.3 炔烃的化学性质 1 亲电加成 Br 2 C=C R Br Br R'R C C R Br Br Br Br ≡ R-C C-R' ≡R-C C-R'HX R-CH=C-R' X HX R C C R' X H H (1) R-C ≡C-H 与HX 等加成时,遵循马氏规则。

6 炔烃和二烯烃问题参考答案

第6章 炔烃和二烯烃的问题1-7的答案 1.炔烃没有顺反异构体。因为三键碳是sp 杂化,为直线形构型,故无顺反异构现象。 2. HC CCH 2CH 2CH 2CH 3 H 3CC CCH 2CH 2CH 3 H 3CH 2CC CCH 2CH 2CH 3 HC CCHCH 2CH 3HC CCH 2CHCH 3 HC CCCH 3H 3CC CCHCH 3CH 3 CH 3CH 3 CH 3 CH 3 1-己炔2-己炔3-己炔3-甲基-1-戊炔 4-甲基-1-戊炔 3,3-二甲基-1-丁炔 4-甲基-2-戊炔 3. 化) 4. 表面上看来,碳碳三键更具不饱和性,那末怎样来理解这些事实呢? 解释烯烃比炔烃更容易亲电加成的原因,可以包括以下三点: (1).由于三键和双键的碳原子的杂化状态不同 三键碳原子的杂化状态为sp ,较双键(sp 2)的s 成份为多,由于s 成份的增加,使sp 杂化轨道比sp 2杂化轨道的直径短,因而造成碳碳三键较双键为短。所以在炔烃中形成π键的两个p 轨道的重叠程度较烯烃为大,使炔烃中的π键更强些。而且由于不同杂化状态的电负 性为sp >sp 2>sp 3,炔烃分子中的sp 碳原子和外层电子(π电子)结合得更加紧密,使其不易给出电子,因而使快烃不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应。 (2).由于电子的屏蔽效应不同 炔烃和烯烃分子中,都存在着σ电子和π电子,可以近似地看成σ电子是在π电子的外围。σ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而π电子除受原子核的吸引外还受内层电子的排斥作用,因而就减弱了受核的束缚力,即为电子的屏蔽效应。乙烯分子中有五个σ键,即有五对σ电子,而乙炔分子中只有三个σ键即只有三对σ电子,因而乙烯分子中的电子的屏蔽效应大于乙炔分子,所以乙烯分子中的π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力小,易给出电子,也就容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心,而乙炔则较难。 (3).炔烃比烯烃的加成较难的原因,还可以从形成的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不同来

炔烃和二烯烃说课材料

炔烃和二烯烃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Chapter four Alkynes And Dienes 第一节 炔烃(Alkynes) 一、炔烃的结构 、同分异构和命名: 1. 结构(Structure ): 乙炔的构造式 分子式: C 2H 4 [讨论]:1、键角:角H-C-C=180O 2、键长:三键 < 双键 < 单键 3、键能:EC-H:乙炔 > 乙烯 > 乙烷 LC≡C=1.21? 自由基稳定性: 4、酸性: PKa 25 36.5 42 电负性 SP > SP2 >SP3 5、碳原子正电性:乙炔>乙烯 二、 异构现象 一、位置异构: 二、碳架异构: C C H H H CH 3CH 2>CH 2 CH >CH C C H 3 C H 2 C H C H >C H H >C H 2 H C C C C C 与C C C C C C C 与C C C C C

[注]:无顺反异构现象。 三、炔烃的命名 1、最多不饱和链 2、最长碳链 3、最多双键 4、最小序数 (1)总和最小 (2)有选择时,烯键最小。 四、炔烃的物理性质 一、沸点:C1-C4气体,C4以上为液体。 二、直链烃的沸点:烯<烷<炔 [原因]: (1)偶极矩:炔>烯>烷 (2)分子量:烷>烯>炔 HC C C CH 2 CH 2 CH 3 CH 2 CH 2 CH 3 C CH CH 2 3,4二丙基1,3己二烯5炔 CH CH 2 5炔CH 3 C C C H CH 2 C H CH241 乙烯基庚烯 CH 2 CH CH C CH CH CH CH 2 C

(3)分子形状:烷>炔>烯 综合结果:烯<烷<炔 五、 炔烃的化学性质 一、催化加氢 部分还原: [讨论]: 反应活性: (1)单独加氢 烯>炔 (2)同时存在 炔 >烯 二、亲电加成 1、加卤素 [说明]: 1、实际意义 (1)制备四卤化物 (2)定性鉴定 2、反应活性:烯>炔 CH CH CH CH +Cl 2 FeCl 3催化剂 Cl Cl Cl 2 Cl 2CH CHCl 2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习题答案(第五版)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P 98-101) 1.写出C 6H 10的所有炔烃异构体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2.命名下列化合物。 (1) 2,2,6,6- 四甲基-3-庚炔 (给官能团以最低系列) (2) 4-甲基-2-庚烯-5-炔 (烯炔同位,以先列的烯给小位次) (3) 1-己烯-3,5-二炔 (烯炔同位,以先列的烯给小位次) (4) (Z)-5-异丙基-5-壬烯-1-炔 (5) (2E,4Z)-3-tert-butylhexa-2,4-diene,(2E,4Z)-3-叔丁基-2,4-己二烯(注意构型的对应)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 烯丙基乙炔 (2) 丙烯基乙炔 (3) 二叔丁基乙炔 (4) 异丙基仲丁基乙炔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 (3) (2) (4) 5. 下列化合物是否存在顺反异构体,若存在则写出其构型式。 (1)(4)分子存在两个顺反异构体。 (2) (3)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6.提示:ΔH 等于断开各个键所需能量之和减去生成各个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之和。正值为吸热反应,负值为放热反应。 (1) ΔH =835.1-610+188.3-2×284.5=-155.6kJ .mol -1 (2) ΔH =835.1-610-345.6=-120.5kJ .mol -1 (3) ΔH =835.1-610+368.2-415.3-284.5=-106.5kJ .mol -1 7.分析:1,4-戊二烯氢化热的值为: 2(π键键能)+2(H-H σ键键能)-4(C-H σ键键能) =2*(610-345.6) +2*436-4*415.3=-260.4 kJ .mol -1 因此,1,3-戊二烯的离域能为:260.4-226=34.4 kJ .mol -1 8.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1) (2)

第三章 炔烃和二烯烃改后

第三章 炔烃和二烯烃(习题) 一、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 1. H C CH 3H C CH 3C C H H 2. CH CH CH 2CH 2C 3. CH CH 2CH 3C 2H 5 CH 3C C C 4. (CH 3)2CH C(CH 3)3C C 5. CH CH CH CH 2CH C 6. CH CH CH CH 3C C C 7. (CH 3)2CH H C C 2H 5 C H C C 8. CH 2CH 2CH=CH 2 CH 3CH 2CH 3 CH C C 9. H H C C 2H 5 C CH 3C C H H 10. CH H C CH CH 3 C CH CH 3C 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1. 丙烯基乙炔 2. 环戊基乙炔 3.(E)-2-庚烯-4-炔 4.3-乙基-4-己烯-1-炔 5.(Z)-3-甲基-4-乙基-1,3-己二烯-1-炔 6.1-己烯-5-炔 7.(Z ,E)-6-甲基-2,5-辛二烯 8.3-甲基-5-戊烯-1-炔 9.甲基异丙基乙炔 10.3-戊烯-1-炔 三、完成下列反应式 1.CH 2CH 2CH CH C 2. 稀H 2SO 4 CH 3CH 2CH C HgSO 4 3.+ CH CH CH CH 3O CH=CH 2C C CH O O 4. Na CH 2CH NH 3 O s O 4H 2O 2 CH 3C C 液 5. CH CH 34 CH 3 C C CH 6. CH 3CH 3 C C 7.2CH C 8. 2CH 2 9. H 2O CH 稀H 2SO 4 +CH CH 3CH C HgSO 4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练习及答案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 的所有炔烃异构体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10H 6C 、写出1 答案: 2、命名下列化合物。 答案: (1) 2,2,6,6-四甲基-3-庚炔 (2)4-甲基-2-庚烯-5-炔 (3)1-己烯-3,5-二炔 (4)5-异丙基-5-壬烯-1-炔 (5) (E),(Z)-3-叔丁基-2,4-己二烯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⑴烯丙基乙炔⑵丙烯基乙炔⑶二叔丁基乙炔⑷异丙基仲丁基乙炔 答案: (1)CH2=CHCH2C≡CH 1-戊炔-4-炔 (2)CH3CH=CH-C≡CH 3-戊烯-1-炔 (3)(CH3)3CC≡CC(CH3)3 2,2,5,5-四甲基-3-已炔 (4)2,5-二甲基-3-庚炔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5-ethyl-2-methyl-3-heptyne (2)(Z)-3,4-dimethyl-4-hexen-1-yne (3)(2E,4E)-hexadiene (4)2,2,5-trimethyl-3-hexyne 答案: (1)2-甲基-5-乙基-3-庚炔 (2)(Z)-3,4-二甲基-3-己烯-1-炔(3)(2E,4E)-2,4-己二烯 (4)2,2,5-三甲基-3-己炔 5.下列化合物是否存在顺反异构体,如存在则写出其构型式 ⑴CH3CH=CHC2H5(2)CH3CH=C=CHCH3(3) CH3C CCH3 ⑷CH C-CH=CH-CH3 答案: (1) (2)无顺反异构体(3)无顺反异构体

(4)顺式(Z)反式(E) 6.利用共价键的键能计算如下反应在2500C气态下的反应热. ⑴ CH CH + Br2CHBr=CHBr ΔH= ? ⑵ 2CH CH CH2=CH-C CH ΔH=? (3) CH3C CH+HBr--CH3-CBr=CH2ΔH=? 答案: (1)ΔHФ= EC≡C+EBr-Br+2EC-H–(2EC-Br+EC=C +2EC-H)=EC≡C +EBr-Br–2EC-Br–EC=C = 835.1+188.3–2×284.5-610 =-155.6KJ/mol (2)同理:ΔHФ=EC≡C–EC=C=835.1-610-345.6=-120.5KJ/mol (3)+EH-Br-EC=C-EC-Br-EC-H =835.1+368.2-610-284.5-415.3=-106.5 KJ/mol 7.1,3-戊烯氢化热的实测值为226 KJ/mol,与1,4-戊二烯相比,它的离域能为多少? 答案: 1,4戊二烯氢化热预测值:2×125.5= 251 KJ/mol,而1,3-戊二烯氢化热的实测值为226 KJ/mol。 ∴E 离域能= 251-226=25 KJ/mol 8、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1)CH3CH2CH2C CH+HBr(过量) (2)CH3CH2C CCH2CH3+H2O (3)CH3C CH+Ag(NH3)2+ (4)聚合 (5)CH3C CCH3+HBr (6)CH3CH CH(CH2)2CH3?? 顺-2-己烯 (7)CH2CHCH2C CH+Br2 答案: (1)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