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学资料补充

药物毒理学资料补充
药物毒理学资料补充

药物毒理学复习重点

带*的内容是必须理解和记忆的,带**为重点,无*的部分必须做到理解、判断。

一、问答题

1.药物毒性作用包括哪些类型和含义?**

2.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它存在哪些局限性?

3.药物可对其毒性作用的靶分子产生有哪些影响?

4.组织对损伤修复不全会导致哪些不良后果?**

5.毒代动力学的概念和特点

6.药物毒代动力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7.药物对血液系统毒性作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8.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有几种类型?*

9.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机理是什么?

10.有哪些类型的常用药物对肾脏有毒性作用?机制如何?**

11.常用药物(如阿司匹林、青霉素)引起呼吸系统毒性的主要类型和机制

是什么?*

12.对于呼吸道吸入的气体和微粒,其理化性质对吸收有何影响?*

13.药物引起神经系统损害有几种类型?主要机理是什么?

14.试述神经毒性损伤的特点。

15.抗精神失常药物的主要毒性作用和机制是什么?*

16.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哪些神经毒性?机制是什么?*

17.试述药物对内分泌系统反馈调节的影响及主要毒性作用。

18.药物对肾上腺的主要毒性表现有哪些?*

19.药物肾上腺毒性作用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哪些?这些指标有何意义?*

20.试述药物对皮肤的毒性类型。

21.药物引起光敏反应的类型及机制是什么?**

22.可能诱发眼压升高的主要药物及机制。

23.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脏的主要毒性作用有哪些?

24.药物特殊毒性的概念、特点和主要研究内容。**

25.药物诱发突变可能带来哪些后果?*

26.药物生殖发育毒性的基本概念,诱发不育、流产、畸胎等的主要原因。*

27.药物诱发的致畸作用有怎样的毒理学特点?**

28.易产生依赖性的药物有哪些?

29.阿片类药物的成瘾主要涉及哪些神经核团或通路的异常变化?*

30.试述用于戒毒治疗的化学药种类和机制。*

31.试述新药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32.新药急性毒性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33.试述新药长期毒性试验的目的*

34.新药长期毒性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35.新药临床前一般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36.静脉注射制剂必须进行哪些毒性试验研究?**

37.局部用药的毒性试验包括哪些内容?*

二、名词解释*

1.药物毒理学

2.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3.安全范围 (margin of safety);

4.毒物(toxicant)

5.毒素(toxin);

6.靶部位(target site);

7.量反应(graded response);

8.质反应(all-or-onen response);

9.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10.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11.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12.迟发性毒性作用(delayed toxicity);

13.不可逆性毒性效应(irreversible toxic effects);

14.药物的消除(elimination)

15.脂肪肝(fatty liver)

16.胚胎毒性(embryo toxicity)

17.致畸性(teratogenicity)

18.致畸剂(teratogen)

19.母体毒性(maternal toxicity)

20.致畸指数(teratogenic index)

21.突变(mutation)

22.遗传毒理学(gentic toxicologe )

23.直接致癌物

24.间接致癌物

25.促癌物

26.成瘾性(addiction);

27.身体依赖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

28.精神依赖型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29.戒断综合征 (abstinence syndrome);

30.美沙酮疗法;

31.LD

50

32.ED

50;

33.最大耐受量;

34.最大给药量;

35.特殊毒性

36.一般药理学

37.最大无作用剂量

38.近似致死量

39.固定剂量试验

40.绝对致死剂量

重点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药物毒性代谢动力学

1.毒代动力学的研究目的:1).描述药物在动物的全身暴露及其与毒性剂量和时间的关系;2)了解毒性研究中药物暴露量与毒理学结果之间的关系;3)描述重复给药的暴露延长对代谢过程(包括代谢酶)的影响;4)评价药物在不同种属、性别、年龄、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毒性反应;5)评价毒理学试验间的关联性、毒理学实验与药效学试验的关联性、毒理学结

果对临床试验特别是临床I期试验的支持作用;6)阐明药物的制毒机制和毒性发生、发展规律;7)为进一步的非临床毒性研究设计和临床试验的给药剂量设置和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资料。

2.毒代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1)单次给药毒性研究:即急性毒性研究,指动物一次(或24h内多次)给予受试物后,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单次给药的毒性研究一般用两种啮齿类动物或一种啮齿类和一种非啮齿类动物。

常用的方法有:最大耐受量法、最大给药量法、半数致死量法、固定剂量法、序贯法、近似致死剂量法和积累剂量设计法。(前四种方法常用于啮齿类动物,后两种方法主要用于非啮齿类动物)

2)重复给药毒性研究:也称长期毒性研究,通过长期的重复给药显示动物的毒性,预测药物可能对人的不良反应,降低其临床用药风险。

重复给药毒代动力学研究的信息:全身暴露情况、性别和种属差异、剂量相关性、蓄积程度、肝药酶的变化等。

一般先提供4周给药的毒代动力学资料,以支持一期临床研究。然后在啮齿动物(如大鼠)进行可长达6个月月和非啮齿动物(如Beagle犬)9个月(国内)或12个月(国外)的进一步的重复给药毒性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进行4周给药的肚带动力学研究,一般在给药的首日、末日和4周期间测定各剂量组合对照组的药物浓度,观察AUC和稳态浓度的变化。采样时间可根据毒代动力学而定,但通常是给药后0.5、1、2、4、8、12、24h。

3)组织分布研究

4)遗传毒性研究

5)致突变、致畸、致癌试验

6)生殖毒性研究:主要研究药物对生殖能力、胚胎和胎儿生长发育及分娩前后动物的影响。

3.房室模型

复杂的房室模型可由一个中央室连接数个外周室组成。方式的归属与器官、组织的血流量、生物膜的通透性以及药物的性质有关,而不代表体内真正的解剖位置。常见的有一室模型、二室模型和三室模型,并配以相应的数学方程式。

4.主要参数:消除率、速率常数、消除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药峰浓度、达峰时间、稳态浓度、峰浓度和谷浓度、蓄积因子。

5.毒代动力学研究的试验设计原则

1)药物暴露

2)采样时间和采血量:通常的采样时间在给药后0.5、1、2、4、8、12和24h。啮齿动物通常采血0.25~0.5ml/d,而非啮齿动物为1ml/d。

3)给药剂量:一般先进行预实验,在此基础上确定高、中、低3个剂量。

低剂量:常相当于人拟用的高剂量或动物实验的有效剂量;

中剂量:出现轻微毒性的剂量,通常是低剂量暴露的合适倍数和高剂量暴露的合适分数。高剂量:出现明显毒性的剂量。

4)动物数

5)给药途径:改变给药途径时应比较两种给药途径下原药和/或其代谢物(AUC和Cmax)的全身暴露。

6)性别和年龄:有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存在性别差异,应分别进行雌雄动物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研究。儿科用药有必要在幼年动物进行毒代动力学研究。

7)在下列情况,需注意测定代谢物的暴露:a、受试物作为“前药”且其代谢物是主要活性成分;b、代谢物具有药理或毒理活性,可导致组织器官反应;c、药物在体内代谢,毒性研究只能通过测定代谢物浓度来进行暴露评估。

8)统计学分析:常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通常不需要高精度的统计学处理。

9)分析方法:分析物(药物和代谢物)和基质(生物体液或组织)分析方法应排除样本中内源性物质的干扰。通常选择血浆、血清或全血作为研究的基质。如果药物是消旋体或其他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对所选的分析物(消旋体或对映异构体)应进行附加说明。

10)其他:熔点、沸点等。

第三章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

1.四氯化碳引起肝损害的机理:四氯化碳是工人的典型的肝脏毒物,毒性较强。其急性作用主要是引起脂质过氧化,变性和细胞膜结构的破坏,是直接肝脏毒物,但它又可通过游离基引起细胞大分子发生烷化作用而致癌,故又可作为间接肝脏毒物。四氯化碳造成产生游离基直接作用于肝细胞造成肝坏死,又通过破坏内质网结构或抑制某些酶的活性,使脂蛋白及组成脂蛋白的磷脂、蛋白质合成发生障碍,以致不能将脂肪运输出去,造成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形成脂肪肝。

2.按病因学分类的肝脏毒物的性质和特点

分类预测性发生

实验

复制

与剂量

关系

机制

组织学

表现

举例

防治措

真性直

可高可有关

直接损害肝细胞

成分,致结构破

坏,代谢紊乱

坏死和

(或)脂

肪变性

四氯化

碳、三氯

甲烷

接可高可有关

干扰特异性代谢

途径,致结构损

脂肪变

性或坏

四环素、

霉菌毒

量可高可有关

胆汁排泄途径受

损,致胆汁郁积

胆汁郁

同化类

固醇、避

孕药

质依赖性难低难无关药物过敏

胆汁郁

积或坏

磺胺氟

避免染

难低难无关代谢异常引起

胆汁郁

积或坏

异烟肼

3.引起胆汁郁积的作用机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室毛细胆管细胞膜损伤,造成胆汁酸排泄功能障碍;二是胆小管官腔不畅,胆汁流动出现障碍;三是胆管壁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水、电解质、胆汁酸重吸收增多,毛细胆管内胆汁浓缩哦、沉积和胆酸形成。

黄疸和瘙痒是胆汁郁积的典型症状。

4.异烟肼、α-甲基多巴等通过肝坏死而最终形成肝硬化,其坏死表现与亚急性肝坏死相似,或表现得像面型坏死炎性损伤,如慢性活动性肝炎。

5.乙醇引起肝硬变的特点是早期出现脂肪变和肝肿大,然后随着病理过程的发展,肝脏逐渐缩小。

6.肝脏肿瘤:

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偶氮化合物、黄曲霉素、吡咯啶生物碱、芳香胺类、亚硝胺类、芳

香类氟化物等。

肝实质细胞腺瘤:促进蛋白合成类固醇和避孕类类固醇可以诱发;

肝实质细胞癌:甲胎蛋白实验增高、血清胆红素轻度升高,黄曲霉素、吡咯啶生物碱可诱发。

7.血清酶学检查的意义:各种血清酶在不同类型肝损害时敏感性并不一致。

1)胆汁郁积性损害:碱性磷酸酶(AKP)、5’-核苷酸酶(5’-NT)、亮氨酸氨肽酶(LAP)、γ-谷氨酰转肽酶(GGT);

2)肝实质细胞损害:天门安冬酸氨基转换酶(AST)、苹果酸脱氢酶(MDH)、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精氨酸酶等。

3)肝外组织损害:肌酸磷酸激酶(CPK);

4)第四种酶与前三种相反,肝损害时酶活性降低。此类酶有:胆碱酯酶(CHE)。

第四章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

1.肾脏作为药物毒性的重要靶器官:

1)肾脏血流量丰富;

2)肾脏具有尿浓缩功能,是某些药物在肾小管中的浓度提高;

3)毛细血管袢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使药物暴露在组织的面积大;

4)具有酸化尿液的的功能,PH的改变影响药物的溶解性形成管内沉积;

5)代谢功能使得有毒代谢产生于肾脏;

6)外源性化合物对肾脏还可造成间接损害;

7)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结构特点,使大分子物质易于停滞于局部。

2.长期过量使用水杨酸盐类镇痛剂,如水杨酸类、保泰松、吲哚美辛、非那西汀等,可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镇痛剂肾炎。

3.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药物: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环孢素A和造影剂引起的最常见。

4.引起肾小球肾炎与肾病综合征的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盐、青霉胺、吲哚美辛、保泰松、双氯芬酸钠、生物制剂(如疫苗、马血清)、新青霉素类(甲氧苯青霉素等)、甲磺丁脲、他巴唑等。其中非甾体抗炎剂、锂盐、含巯基药物引起的最为多见。

5.梗阻性肾脏损害:各种盐类结晶在肾小管内沉积所致。肾小管机械性阻塞。

1)噻嗪类利尿药可引起尿酸结石;

2)磺胺类的磺胺嘧啶和磺胺噻唑,由于它们的溶解度低,排泄时容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

3)乙酰唑胺与维生素D可引起磷酸钙结石;维生素A和碳酸钙可引起碳酸钙结石。6.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久,可因肾血管强烈收缩、肾血管流量严重减少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无尿和肾实质损伤。

第七章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1.与药物毒性有关的神经系统结构和生理特点

1)血脑屏障和血-神经屏障:脂溶性高的、非离子型化合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和完整的细胞膜,应予注意。还有,脑膜炎时,BBB通透性升高,容易致毒。

2)能量要求:神经细胞对能量要要求较多。脑组织不仅可受到毒物直接损害而发生形态和结构的改变,而且也受氧、血液和葡萄糖的供应的影响而间接受到损害。

3)轴索运输:当损害进局限于轴索水平时,轴索发生变性,而神经元胞体可以继续存活这种病理变化成为轴索病。

4)髓鞘形成与维护:髓鞘形成与维护需要神经系统特有的代谢性蛋白质和结构蛋白质。一些药物可干扰髓鞘维护的复杂过程,从而导致髓鞘病。

5)神经传导:许多药物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发挥药理作用的,同时也是药物产生毒性的

毒理学机制。

6)神经元与修复

2.影响神经递质功能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霉素、多粘菌素B和多粘菌素E等抗菌药物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引起神经—肌肉综合征;

2)苯妥英钠、吩噻嗪类、丙咪嗪、三甲双酮、利多卡因、萘哌酸等许多药物都可能引起癫痫发作,其机制是使脑内兴奋性递质增多或抑制性递质减少,从而导致兴奋与抑制失衡,引发癫痫;

3)异烟肼可引起中毒性精神病,出现精神错乱、不安、欢欣、失眠等,成人在服用过程中常出现健忘症。

3.可引起严重精神症状的药物主要是抗精神病药及催眠镇静药,抗组织胺药,且常与剂量、疗程有密切关系。

4.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用于儿童感染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等的退热时,偶可见瑞夷综合症(Reye’s syndrome),即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以肝衰合并脑病为突出表现,虽少见,但后果严重,可导致死亡。

5.乙胺丁醇、异烟肼、氯霉素、青霉胺、普鲁卡因、地高辛、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保泰松、麦角胺、六甲溴胺、奎宁、氯碘喹啉及有机砷均可损害视神经,但较少见。

6.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损害第VIII对脑神经,引起前庭毒性和耳蜗毒性。理念算、呋塞米、水杨酸盐、奎宁、奎尼丁等也具有耳毒性。

第十章药物对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

1.骨髓造血的调节因子:

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2)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3)红细胞生成素(EPO)

4)血小板生成素(TPO)

5)淋巴细胞的调节

2.对血细胞生成的抑制作用:

1)抑制或损伤骨髓:引起特殊类型血细胞或全血细胞减少;

2)特殊血细胞谱系数目减少:

a.红细胞生成减少:抑制骨髓或损伤肾脏(EPO在肾脏产生)

b.血小板减少:抑制骨髓或血小板生长因子减少

c.白细胞减少:抑制骨髓或GM-CSF、IS-3减少。

3.很多化合物包括药物可引起骨髓细胞的减少,比如苯、三硝基甲苯、有机砷、金制剂、抗肿瘤药(氮芥等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氯霉素等)、抗甲状腺药(他巴唑)、抗风湿药(保泰松)以及肼苯哒嗪、氯磺丙脲等,另外,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性同位素等,在达到一定剂量时,也能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血细胞减少。

4.白细胞的诱发因素有电离辐射、某些化合物和雌激素等,接触苯或使用抗有丝分裂药物的病人以及骨髓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白血病发病率比普通人高。

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对伯氨喹啉、磺胺类、砜类、硝基呋喃类、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苯胺及醌类衍生物等的溶血作用特别敏感。

6.溶血性贫血:某些药物如青霉素、奎尼丁、奎宁、磺胺类等,可作用于红细胞使其抗原发生变异,导致自身抗体的形成而触发变态反应。

7.毒物对血小板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哪些形式?

通过免疫机制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有:奎尼丁、奎宁、磺胺类、水杨酸钠、异烟肼、对氨

基水杨酸、氯霉素、秋水仙碱、环磷酰胺、青霉素、甲基汞、有机砷制剂;

奎宁、奎尼丁药物可与血小板结合形成抗原复合物,当药物、血小板及相应抗体同时存在时,导致大量的血小板破坏;氯霉素、秋水仙碱、环磷酰胺等可使血小板的结构发生变化,如血小板内颗粒减少和线粒体受损等。

8、补充:骨髓毒性表现为:血液有形成分的破坏、成熟细胞功能的抑制、幼稚细胞生长于调节的障碍等。

临床药学专业药物毒理学试题(A)

一、单选题(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特异质反应:

A、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

B、是一类免疫反应

C、是用药者先天性遗传异常引起的

D、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完全不同

E、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2、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有:

A、非共价键结合

B、氢键吸引

C、电子转移

D、共价键结合

E、以上全是

3、下列分子中,哪些通常不是药物毒性作用的靶分子:

A、ATP

B、脂质

C、核酸

D、蛋白质

E、DNA

4、关于药物,不正确的描述是:

A、药物剂量过大,会发生毒性反应

B、蓄积过多,也会发生毒性反应

C、新药上市前需要做临床前研究

D、新药上市前需要做临床研究

E、获取新药生产上市证书后,就是绝对安全的。

5、药物引起的氧化溶血常见情况不包括:

A、服用“氧化性”药物如非那西汀

B、出现异常血红蛋白M

C、出现异常血红蛋白H

D、服用氰化物和硫化氢

E、有G-6-PD缺乏的个体,应用伯氨喹等药物

6、药物引起自身免疫的典型疾病是:

A、药物源性狼疮

B、哮喘

C、过敏性皮炎

D、荨麻疹

E、溶血性贫血

7、同化类激素损伤肝脏血管引起:

A、脂肪肝

B、肝肿瘤

C、胆汁淤积

D、肝紫癜

E、肝硬化

8、大鼠长期致癌试验的实验期限通常为:

A、3个月

B、半年

C、1年

D、2年

E、3年

9、通常认为不致畸时的指数为:

A、<100

B、<50

C、<10

D、10-100

E、以上都不对

10、体细胞突变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传给下一代

B、细胞死亡

C、隐性改变

D、癌症

E、显性改变

11、常见的肾毒性药物不包括:

A、对乙酰氨基酚

B、头孢噻吩

C、庆大霉素

D、青霉素

E、妥布霉素

12、容易引起肺泡巨噬细胞和肺泡II型细胞磷质代谢障碍的药物是:

A、胺碘酮

B、博来霉素

C、呋喃妥因

D、马利兰

E、利多卡因

13、以下引起药物性哮喘的药物致病机制叙述错误的是:

A、对花生四烯酸环氧酶通路抑制

B、特异性抗体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

C、β受体激动剂

D、对咽喉、气管的直接刺激

E、对呼吸道平滑肌上迷走神经张力的直接影响

14、氯丙嗪引起溢乳-闭经综合症的机制是:

A、催乳素分泌减少

B、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乙酰胆碱受体

C、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多巴胺受体

D、激动结节-漏斗通路的乙酰胆碱受体

E、激动结节-漏斗通路的多巴胺受体

15、利血平引起精神抑郁的机制是:

A、阻断中枢神经的肾上腺素β受体

B、阻断中枢神经的肾上腺素α受体

C、激动中枢神经的肾上腺素α受体

D、使中枢神经的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中的神经递质耗竭

E、激动中枢神经的肾上腺素β受体

16、异烟肼常可引起中毒性精神病,可服用下列药物中的哪种进行防治:

A、维生素B2

B、维生素B6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E、以上都不是

17、首次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可能出现:

A、砜综合征

B、超敏反应综合征

C、氨苯砜综合征

D、红人综合征

E、DRESS综合征

18、皮质类固醇全身使用可导致的最常见眼毒性作用是:

A、角膜着色

B、变态反应

C、白内障

D、青光眼

E、视神经萎缩

19、吗啡药物依赖性的特征是:

A、有精神依赖性没有身体依赖性

B、有身体依赖性没有精神依赖性

C、有精神依赖性没有耐受性

D、有身体依赖性没有耐受性

E、有精神依赖性、身体依赖性和耐受性

20、下面哪组中药所含有的毒性成份为生物碱类:

A、乌头碱、马钱子

B、苦杏仁、桃仁

C、万年青、夹竹桃

D、巴豆、大黄

E、砒霜、雄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慢性毒性一般多损害肝、肾、骨髓和等。

2、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有、和。

3、一般药理学是对主要药效学作用以外进行的广泛药理学研究,包括有和。

4、化学致癌的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是一个多阶段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先后次序为:、、

5、基因突变包括和移码突变。

6、非甾体抗炎药尤其是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年以上,则可导致不可逆的肾毒性,称为。

7、内分泌器官对药物损害作用的敏感性最强的是。

8、和氯丙嗪等通过全身性给药引起的眼毒性作用主要靶

点在角膜和视网膜。

9、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奖赏效应产生的神经解剖基础,其中有和是最重要的两个核团。

10、肝损伤的类型除肝坏死和血管损伤外,还有

、、等。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终毒物

2、可逆性毒性反应

3、质反应

4、安全范围

5、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

6、急性毒性试验

7、致畸性

8、返死式神经病

9、药物的光敏反应

10、药物依赖性

四、问答题( 共40分)

1、什么是药物的毒性作用?分为几种?(5分)

2、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有哪些局限性?新药获证上市后仍需注意什么?(5分)

3、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坏死仅特征性地损害区域3的原因是什么?(5分)

4、药物可能在哪些组织储存?并各举一个已知的代表药物或毒物。(5分)

5、简述新药安全性评价的目的意义?(5分)

6、试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肾毒性的特点和机制如何?(5分)

7、药物的神经系统毒性损伤的类型有哪些?(5分)

8、试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钙超负荷造成的细胞损伤有哪些?(5分)

答案

一、单选题(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CEAED ADDCD DACCD BDCE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内分泌

2、组织坏死、纤维症、致癌

3、次要药效学、安全药理学

4、始动、加强、渐进

5、点突变

6、3、镇痛剂肾病

7、肾上腺

8、氯喹

9、腹侧被盖区、伏隔核

10、脂肪肝、胆汁淤积、肝硬化、肿瘤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终毒物:与内源性靶分子(如受体、酶、DNA、大分子蛋白、脂质)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2、可逆性毒性反应:有些药物的毒性作用,在停药或减量后可逐渐减轻消失,称其为可逆性毒性反应。

3、质反应: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等表示、如死亡与生存,惊厥与不惊厥等。

4、安全范围:ED99~LD1(或ED95~LD5)之间的距离,称为安全范围。

5、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基于生理特征的模型,可用以表示组织中药物的浓度。

6、急性毒性试验:指机体一日内一次或多次接触药物产生的毒性反应。

7、致畸性:胚胎在器官发生期给与某种药物后,引起的永久性结构或功能畸形。

8、返死式神经病:有机磷酸酯引起的迟发性神经毒性,表现为选择性损害轴突和树突,病变自神经纤维远端开始,沿轴突向近端发展波及细胞体,形成所谓的返死式神经病。

9、药物的光敏反应:它是用药后,机体暴露于阳光中,皮肤因光线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两大类。前者是一种非免疫性反应;后者是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的人。

10、药物依赖性:药物依赖性是指反复使用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引起的人体对于药品在心理上或生理上的一种依赖状态,表现为一种强迫性或非强迫性的用药行为和其它反应。

四、问答题( 共40分)

1、什么是药物的毒性作用?分为几种?(5分)

答: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出现的危害性反应(2分);

变态反应(0.5)、毒性反应(0.5)、致癌性(0.5)、生殖和发育毒性(0.5)、致突变与遗传毒性(0.5)、特异质反应(0.5)。

2、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有哪些局限性?新药获证上市后仍需注意什么?(5分)

答:局限性:种属差异(1),实验动物有限(1),实验动物和病人健康状态不同(1),评价指标及研究方法尚不能满足需要(1);

应注意的问题:动物试验没有观察到的毒性应有可能出现,仍应密切关注药物的双重性。(1)3、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坏死仅特征性地损害区域3的原因是什么?(5分)

答:肝小叶分区(1)、区域三P450高(2)、对乙酰氨基酚在肝脏生物转化(1)、毒性产物为N-乙酰对苯醌亚胺(1)。

4、药物可能在哪些组织储存?并各举一个已知的代表药物或毒物。(5分)

答:血浆蛋白、苯巴比妥(1);肝和肾、金属离子(2);脂肪组织、硫喷妥钠(1);骨、四环素(1)。

5、简述新药安全性评价的目的意义。(5分)

答:(1)发现中毒剂量(1)

(2)发现毒性反应(1)

(3)确定安全剂量范围(1)

(4)寻找毒性靶器官(1)

(5)判断毒性可逆性(1)

6、试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肾毒性的特点和机制如何?(5分)

答:特点:伴有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增加的非无尿性肾功能衰竭(1)。发生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1)。中毒初期表现为尿浓缩困难而多尿(1),随后出现蛋白尿、管型尿,严重者可发生氮血症及无尿等(1)。

机制:中毒初期的机制可能与髓袢升支粗段氯离子转运机制有关(1)。

7、药物的神经系统毒性损伤的类型有哪些?(5分)

答:根据毒性作用发生在神经组织的不同部位(0.5),可分为神经元损害(0.5)、轴索损害(0.5)、髓鞘损害(0.5)和影响神经递质功能(0.5);按照损害部位和功能障碍(0.5)可分为脑损害和精神异常(0.5)、脑神经损害(0.5)、脊髓损害(0.5)、神经肌肉损害(0.5)等。

8、试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钙超负荷造成的细胞损伤有哪些?(5分)

答:(1)干扰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代谢障碍、ATP合成减少(1);

(2)激活磷脂酶,膜磷脂水解,细胞膜和细胞器受损(1);

(3)通过Na+/Ca2+交换,形成一过性离子流,引起心律失常(1);

(4)促进氧自由基生成而损害心肌(1);

(5)促使肌原纤维挛缩、断裂,细胞骨架破坏(1)。

药物毒理学18907

染色体畸变 在某些条件下,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或树目所发生的异常改变是染色体畸变。 核内复制 核内复制是指在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是复制一次,而是复制两次,而细胞只分裂了一次。 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 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体致使进入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体细胞突变学说 体细胞突变学说(somatic mutation theory)认为突变引起的细胞形态变化及功能失调或丧失是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二倍体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都被某些突变因素击中时,子代细胞会很快发生形成、功能的改变,甚至死亡。由此可见,二倍体细胞的衰老性改变取决于这种等位基因被击中的比率以及所造成缺陷的水平。 突变 突变是指物种遗传基因在某些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短期内发生的某些基因序列的变化。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指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数目发生改变。 蓄积作用

外来化合物一次性进入机体之后,可经代谢或原型排出体外,但当化合物与机体发生亚慢性接触,将反复进入机体,而且当进入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与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合物就有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合物的蓄积作用。 可靠安全系数 药理学的名词,是指会使1%实验总体死亡的1%致死量,相对于可以治疗99%实验总体的99%有效剂量之间的比例(LD1/ED99)。 安全指数及意义 是指基本无害量与基本有效量之比值。其公式为 SI=LD5/ED95。SI价值可以说明药物的临床安全性,但该值往往难以精确地测定出来,因为LD5及ED95处于S型曲线平坦端,测定误差很大。 剂量 剂量:剂量的概念相当广泛,可指给予机体药物的量或与机体各部位接触药物的量,也可指药物被吸收入机体的量、或药物在靶器官作用部位或体液中的浓度等。由于被吸收进入机体靶器官的量不易测定,故剂量一词,一般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量,并以每单位体重给予药物的重量来表示,如 g/kg体重,mg/kg体重。 急性毒作用带及其意义 答:急性毒作用带(Zac)是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阈剂量)的比值来表示。此值愈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以LD50表示)的差距就愈大,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小;反之,比值愈小,则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大。 急性毒性试验剂量水平选择的基本原则 1、以测定LD50及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为目的(10%-50%-90%)

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自我介绍范文3篇

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自我介绍范文3篇 结构化面试时的自我介绍是教师求职者应聘成功的开路先锋。下面是由分享的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自我介绍范文,希望对你有用。 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自我介绍范文(一)我是XX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步入事业一直是我的梦想,师范大学的几年砺炼为我实现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专业特长更使我明确了择业目标:做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久闻贵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师成长展才的沃壤,重视,重视能力,上下团结一心,有坚实的基础,对此,我十分仰幕。现把一个真实的我以自荐书的形式展现给您,望贵校给我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为贵校出力争光,同时也圆我的育人梦想。 选择了事业,选择了XX大学,春风化雨育桃李的信念便铭刻于心。进入大学以后,我抓紧每一天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教学基本功的培养,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才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师范生,我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乐观向上,对大是大非保持清醒认识,不畏难繁,有信心、有责任感。在能力培养上,校内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校外广泛尝试,多次进行教学实践,既实践了所学,又锻炼了能力。 大鹏展翅,骏马飞驰都需要有自己的天地。贵校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明达的择人理念;使我坚信到贵校工作是我的明智选择。 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自我介绍范文(二)您好!我是四川外语大学

成都学院英语专业20XX届的一名学生,即将面临毕业。经历了四年的高校教育和高校生活,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更坚定了“自信、自强、勤奋、谦虚”的人生信条。 四川外语大学是我国著名的英语人材培养基地,素以治学严谨、育人有方而著称。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我切身地体会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并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将自己奉献给英语教育事业,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在素质修养方面,我都受益匪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一直铭记的警言。以此为鉴,我在大学四年中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我,调整自我。在校期间,我从英语专业特点入手,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各学科成绩良好。大二时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专业四级的考试,大三时又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四川外语学院专业六级考试,现在正积极备考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同时,我大量汲取课外的知识,阅读英文原文著作、报刊、杂志,经常参加各院系的学术报告活动,扩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能够熟练地回复英文商业信函并能及时翻译各种日常文稿,能用英语进行流利的交流。对于第二外语法语也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计算机方面能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软件和windows操作系统,熟练处理各种文档。除此之外,我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英语专业相关培训以及教师资格证培训。在大学四年中共获得了四次奖学金奖励。 我性格开朗、乐观向上、自信、稳重、幽默、诚恳务实,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

变更制剂包装材料补充申请常见问题分析.docx

发布日期20120817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 标题变更制剂包装材料补充申请常见问题分析 王建娇冯欣[1] 张豹子张梦卓阳[2] 许庆锐林焕冰唐年忠[3] 张玉琥蒋煜 作者 [4] 部门化药药学二部 正文内容 变更药品的包装材料(以下简称包材)是一类较为常见的补充申请事项。 随着新型包装技术和包装材料的不断涌现,变更制剂所用包材的补充申请数 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在日常审评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申请人在进行变更包材补充申请研究时,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监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指导原则或技术要求未 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在申报资料中常常出现某些共性问题。我们对近期变 更包材补充申请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分析,供研究者参考。 一、变更包材的研究基本思路 在进行变更包材研究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对该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剂型和规格合理性进行立题审查。 在立题可行的前提下,应分析、评估是否需要对原处方工艺进行调整,并应结合处方、工艺的特点,包装材料的特性对变更后的产品进行详细的研

究和验证工作,重点关注药品与包材的相容性研究。对于注射液由玻璃瓶变更为塑料包装的情况,应进行提取试验、迁移试验、吸附试验及安全性评价,并充分验证变更包材未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应对变更后药品的质量、稳定性进行全面的考察,并与原研制剂或变更前产品进行比较,并关注质量标准的更新情况。 二、常见问题分析和建议 1、药物与包装材料/容器的相容性研究 药包材为药品提供保护,以满足其预期的安全有效性用途,但同时也与药品直接接触,应与药品有良好的相容性。 问题1、未提供药物与包材相容性试验研究资料。 建议:对于部分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可能性较高的高风险制剂如注射剂等,研究者应按照目前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药物与包材相容性研究工作,并在申报资料中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包括提取试验、迁移试验、吸附试验以及可能的毒理试验等。 问题2、未提供包材以及相关配件的粒料、组成成分以及添加物信息。 建议:包材以及相关配件的粒料、组成成分以及添加物信息对于评估相容性研究是否充分非常重要。对于需要进行药品与包材相容性研究的品种,申请人应提供上述信息,并根据这些组成成分和添加物的信息进行后续的提取和迁移试验。 问题3、未说明药物与包材相容性试验采用的是加速试验还是长期留样试验样品,以及留样的时间。

药品补充申请注册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

附件4: 药品补充申请注册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 一、注册事项 (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补充申请事项: 1.持有新药证书的药品生产企业申请该药品的批准文号。 2.使用药品商品名称。 3.增加中药的功能主治、天然药物适应症或者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国内已有批准的适应症。 4.变更用法用量或者变更适用人群范围但不改变给药途径。 5.变更药品规格。 6.变更药品处方中已有药用要求的辅料。 7.改变影响药品质量的生产工艺。 8.修改药品注册标准。 9.替代或减去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的毒性药材或处于濒危状态的药材。 10.进口药品、国内生产的注射剂、眼用制剂、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变更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使用新型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 11.申请药品组合包装。 12.新药的技术转让。 13.修订或增加中药、天然药物说明书中药理毒理、临床试验、药代动力学等项目。 14.改变进口药品注册证的登记项目,如药品名称、制药厂商名称、注册地址、药品有效期、包装规格等。 15.改变进口药品的产地。 16.改变进口药品的国外包装厂。 17.进口药品在中国国内分包装。 18.其他。 (二)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接备案的进口药品补充申请事项: 19.改变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名称。 20.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内部改变药品生产场地。 21.变更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除上述第10 事项外)。 22.改变国内生产药品的有效期。 23.改变进口药品制剂所用原料药的产地。 24.变更进口药品外观,但不改变药品标准的。 25.根据国家药品标准或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修改进口药品说明书。 26.补充完善进口药品说明书安全性内容。 27.按规定变更进口药品包装标签。 28.改变进口药品注册代理机构。 29.其他。 (三)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补充申请事项: 30.根据国家药品标准或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修改国内生产药品说明书。 31.补充完善国内生产药品说明书安全性内容。 32.按规定变更国内生产药品包装标签。

药物毒理复习题B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B 一、概念 1. 剂量 2. 安全指数及意义 3. 非损害作用 4. 非临床研究 5. 急性毒作用带及其意义 6. 致畸性 7. 皮肤毒性试验 8. 毒药 9.微核 二、填空 1. 在点突变中,如果在DNA多核苷酸链上发生嘌呤相互取代或嘧啶相互取代的突变,叫,如果嘌呤取代嘧啶或嘧啶取代嘌呤,称。 2. 是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3. Ames试验菌株鉴定实验包括:;;。 4. 一个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大,表明其易溶于脂,反之表明易溶于水。凡易溶于脂的物质,在机体内就呈现,而易溶于水则呈现。 5. 是药物对骨髓造血机能最严重的损伤。 6. 胚胎对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在此时期之前及后则敏感性均较差,如超过一定的时期,则失去敏感性,即使加大剂量也仅仅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无致畸。 三、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不用改正 1. 微粒沉积到呼吸道前其大小可能发生变化。 2. 口服的药物在胃内的停留过程中大部分可被崩解、分散、和溶解。但由于胃缺乏绒毛,故吸收面积有限,除一些弱碱性药物有较好吸收外,大多数药物吸收较差。 3.急性毒作用带(Zac)值愈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 以LD50 表示) 的差距就愈小,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大。 4. 过敏反应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致敏原,致敏条件、激发。

5.芳香族药物中引入羟基后,由于极性增强而减小了毒性。 6. 药物通过结肠的速度较快,并且结肠中分泌液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7.皮肤急性毒性试验是观察完整皮肤在一次接触外用药物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8.作用量积蓄及功能性蓄积均可用化学方法检测出。 9.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缺陷人群要慎用伯氨喹啉、磺胺类等氧化类药物。10. 四氯化碳是公认的典型的肝脏毒物,毒性较强,对各种实验动物和人均能造成肝损害,常以它的毒性指数来比较其它肝脏毒物的毒性。 四、简答 1、慢性中毒 2.安全指数及意义 3.Ames试验原理 4. 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毒性作用特点 5. 微生物回复突变的原理 6. GLP的研究过程中需要修改实验方案时,如何办? 五、论述 Ames试验菌株鉴定实验包括哪些内容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B答案 一、概念 1. 剂量:剂量的概念相当广泛,可指给予机体药物的量或与机体各部位接触药物的量,也可指药物被吸收入机体的量、或药物在靶器官作用部位或体液中的浓度等。由于被吸收进入机体靶器官的量不易测定,故剂量一词,一般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量,并以每单位体重给予药物的重量来表示,如 g/kg体重,mg/kg体重。 2. 安全指数及意义:安全指数(SI)是指基本无害量与基本有效量之比值。其公式为 :SI=LD5/ED95 3. 非损害作用:非损害作用亦称无损害作用。一般认为非损害作用的特点是不引起机体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和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应激状态是外界有害因素在机体引起的所有非特异性生物学作用的总称。

教师结构化面试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

教师结构化面试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 教师参加结构化的面试,一段短短的自我介绍,其实是为了揭开更深入的面谈而设计的,并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介绍完自己。以下是WTT小雅为您整理的教师结构化面试自我介绍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教师结构化面试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篇一 各位考官好,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参加面试,有机会向各位考官请教和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希望通过这次面试能够把自己展示给大家,希望大家记住我.我叫....,今年..岁.汉族,法学本科.我平时喜欢看书和上网浏览信息.我的性格比较开朗,随和,能关系周围的任何事,和亲人朋友能够和睦相处,并且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我以前在***实习过,所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外地求学的四年中,我养成了坚强的性格,这种性格使我克服了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积极进去.成为一名生物教师是我多年以来的强烈愿望。 如果我有机会被录用的话,我想,我一定能够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我也认识到,人和工作的关系是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的,我认为我有能力也有信心做好这份工作.体育教师是一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希望大家能够认可我,给我这个机会! 教师结构化面试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篇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第十一组15号选手,本科就读于生物技术专业。从小,我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答疑解惑,扫除求学道路上的障碍。我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以期待着将来可以走上这三尺讲台,完成自己的理想,帮助更多孩子实现他们的理想。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我此次参加生物类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所具备的优势: 一、我大学所学的本科专业是生物技术,通过对生物类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系统学习,为我将来就学生学习生物方面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大学期间,我积极参与社会教学实践,阳光支教,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我有机会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可以从容的对课堂上发生的任何问题随机应变。 三、通过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等内容的系统学习,我对教师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有幸通过今年的教师资格证笔试。如果我今天可以通过此次面试,那么我将以实际行动将人师表敬业奉献的精神践行贯彻到底。即使我没有通过,我也会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离教师的标准近一点,更近一点。今天,我所要讲的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XXXX,下面开始我的授课环节。 教师结构化面试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篇三

药品补充申请表填表说明

药品补充申请-填表说明 我们保证:本项内容是各申请机构对于本项申请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郑重保证,各申请机构应当一致同意。 其他特别申明事项:需要另行申明的事项。同时标注:注册申请前是否进行过注册检验,以及检验单位名称。 1.本申请属于:系指如果属于申请境内注册品种选“境内生产药品补充申请”,如果属于申请境外注册选“境外生产药品补充申请”,如果属于申请港澳台注册选“港澳台医药产品补充申请”。本项为必选项目。 2.药品注册分类:按本品种原批准的注册分类属性选择相应的选项。本项为必选项。 3.是否为OTC:如同时申请非处方药,则选非处方药,此项不选,默认为申请处方药。 4.原申请品种状态:按品种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选项。本项为必选项。 5.申请事项分类:变更事项分类应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变更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等配套文件中有关分类要求选择。多个变更一并申报时,同时勾选。本项为必选项目。 6.药品通用名称:应当使用国家药品标准或者药品注册标准收载的药品通用名称。申报复方制剂或者中药制剂自拟药品名称的,应当预先进行药品名称查重工作。本项为必填项目。 7.英文名称:英文名填写INN英文名;中药制剂没有英文名的,可以免填;申报中药材的需提供拉丁名。本项为必填项目。 8.汉语拼音:均需填写,注意正确区分字、词、字母大小写等。可以参照中国药典格式填写。本项为必填项目。 9.化学名称:应当以文字正确表达药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不要采用结构式。本项为必填项目。 10.商品名称:申请人为方便其药品上市销售而申请使用的商品名称。境外生产药品可同时填写英文商品名称。商品名称仅限于符合新药要求的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及境外生产中药可以申请使用。 11.剂型:本项为必选项目。境外生产药品同时填写剂型的英文。 中国药典剂型:在“剂型”后选择所属剂型;剂型属于《中国药典》或其增补本收载的剂型,选中国药典剂型。 非制剂类:根据本品类型进行选择。其中“有效成份”系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

药物毒理学简答总结 第三章 一、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及主要代表药 1.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烷化剂 2.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 3.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环孢素 4.胆道损害:亚甲基二本胺 5.肝纤维化:甲氨蝶呤、维生素A 6.血管损伤:达卡巴嗪 7.过敏性肝炎:氯丙嗪、氟烷 8.肝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 二、肝脏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供丰富(1.5L/min) 2双重血供(门静脉2/3) 3.肝脏是重要代谢器官 4.肝血窦结构特殊 5.胆汁形成排泄 三、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和主要代表药 第四章 一、.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的类型有哪些 ①性肾小管坏死 药物:氨基糖苷类、一、二代头孢、多粘菌素、过量阿司匹林、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金属离子、两性霉素B、麻醉药 ②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锂盐、含巯基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属、汞制剂、吲哚美素、保泰松、利福平、磺胺类、海洛因 ③质性肾炎 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普萘洛尔、干扰素等 ④阻性肾脏衰竭(原因: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药物:呋塞米、抗癌药、磺胺类 ⑤疮样综合征圈6其它:锂盐 药物: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血平、奎尼丁、金制剂

二、肾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流丰富 2.肾小管浓缩 3.尿液PH变化 4.也可进行生物转化 5.免疫复合物易沉着 第五章 一、请例举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是心脏传导速率减慢,早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影响动作电位延续时间,AV传导减慢; 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多巴酚丁酚,扎莫特罗等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细胞死亡; 支气管扩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导致心动过速; 抗肿瘤药:如多柔比星等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 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导致心肌病。 二、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类型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 3.心肌炎与心肌病 4.心包炎 5.心脏瓣膜病 6.高血压 7.低血压 8.血管炎 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哪些 ①干扰离子通道和离子稳定:干扰Na离子通道、K离子通道、Ca离子通道、影响细胞内Ca 离子稳定 ②改变冠脉流量和心肌能量代谢 ③细胞凋亡与坏死,可诱导心肌凋亡药物:可卡因、罗红霉素、异丙肾上腺 第六章 一、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1、呼吸抑制 (1)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2)巴比妥类:抑制呼吸中枢 (3)筒箭毒碱:阻断呼吸及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引起呼吸麻痹。 2、哮喘 (1)解热镇痛抗炎药:某些哮喘患者服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2)β-受体阻断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β2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3)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乙酰胆碱等可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4)麻醉性药物:氯胺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 (5)其他:青霉素、头孢、磺胺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B、新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疫苗、抗毒素、血清等生物制品(机制:1型变态反应)

结构化面试中的自我介绍文档4篇

结构化面试中的自我介绍文档4篇Self introduction document in structured interview 编订:JinTai College

结构化面试中的自我介绍文档4篇 前言:自我介绍是向别人展示你自己,直接关系到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及以后交往的顺利与否,也是认识自我的手段。自我介绍是每个人都必然要经历的一件事情,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与陌生人建立关系、打开局面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自我介绍获得到对方的认识甚至认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巧。本文档根据自我介绍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结构化面试中的自我介绍文档 2、篇章2:结构化面试中的自我介绍文档 3、篇章3:结构化面试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文档 4、篇章4:学生会纪检部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有针对性的自我介绍是可以提前准备、认真挖掘的,那么结构化的面试自我介绍要怎么表达呢?下面小泰为你整理了结构化面试中的自我介绍,欢迎阅读。 篇章1:结构化面试中的自我介绍文档

尊敬的先生/小姐: 您好!下面是我的自我介绍,我是xxx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专业是临床医学。明年6月我将顺利毕业并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 大学五年,我努力学习各门专业知识,在校时各科考试 均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实习期间,我积极主动学习,对于各科的常见多发病有了较深的了解。特别是外科,曾在老师指导下主刀一次阑尾切除术,获得了带术老师的好评。 我有较好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并于20xx年通过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QBASIC)的考核,现在正预备参 加三级网络技术考试。我能熟练的进行Windows98操纵,并能使用C,QBASIC等语言编程,并能熟练运用offices软件。我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于20xx年通过了CET-4。 在大学期间,我多次获得各项奖学金,发表多篇文章, 还担任过班干部,具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我能够面队任何困难和挑战。我很希看能加盟贵公司,发挥我的潜力。 谢谢! 篇章2:结构化面试中的自我介绍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变更制剂包装材料补充申请常见问题分析

20120817发布日期 栏目化药质量控制>>化药药物评价 变更制剂包装材料补充申请常见问题分析标题 作者[4]蒋煜张玉琥[2]许庆锐林焕冰唐年忠[3]张梦[1]王建娇冯欣张豹子卓阳化药药学二部部门 正文内容变更药品的包装材料(以下简称包材)是一类较为常见的补充申请事项。 随着新型包装技术和包装材料的不断涌现,变更制剂所用包材的补充申请数 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在日常审评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申请人在进行变更包材补充申请研究 时,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监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指导原则或技术要求未 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在申报资料中常常出现某些共性问题。我们对近期变 更包材补充申请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分析,供研究者参考。一、变更包材的研究基本思路 在进行变更包材研究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对该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剂型 和规格合理性进行立题审查。 在立题可行的前提下,应分析、评估是否需要对原处方工艺进行调整, 并应结合处方、工艺的特点,包装材料的特性对变更后的产品进行详细的研 究和验证工作,重点关注药品与包材的相容性研究。对于注射液由玻璃瓶变. 更为塑料包装的情况,应进行提取试验、迁移试验、吸附试验及安全性评价, 并充分验证变更包材未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应 对变更后药品的质量、稳定性进行全面的考察,并与原研制剂或变更前产品 进行比较,并关注质量标准的更新情况。 二、常见问题分析和建议 1、药物与包装材料/容器的相容性研究 药包材为药品提供保护,以满足其预期的安全有效性用途,但同时也与

药品直接接触,应与药品有良好的相容性。 问题1、未提供药物与包材相容性试验研究资料。 建议:对于部分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可能性较高的高风险制剂如注 射剂等,研究者应按照目前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药物与包材相容性研究工作, 并在申报资料中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包括提取试验、迁移试验、吸附试验 以及可能的毒理试验等。 问题2、未提供包材以及相关配件的粒料、组成成分以及添加物信息。 建议:包材以及相关配件的粒料、组成成分以及添加物信息对于评估相 容性研究是否充分非常重要。对于需要进行药品与包材相容性研究的品种, 申请人应提供上述信息,并根据这些组成成分和添加物的信息进行后续的提 取和迁移试验。 问题3、未说明药物与包材相容性试验采用的是加速试验还是长期留样试 验样品,以及留样的时间。 建议:申请人应详细说明相容性研究所采用药品的贮藏条件和时间。应.对加速试验和长期留样试验末期样品进行迁移试验和吸附试验。 问题4、提供的变更后包装系统与药物相容性研究不充分。如仅进行了提 取试验,未采用含药制剂进行迁移试验;或者在不清楚包材以及配件的组成 成分以及添加物信息情况下,仅对几种塑料包材中常用的抗氧剂进行迁移试 验;或者方法学验证不全面。 建议:注射剂药物与塑料包装容器的相容性试验包括提取试验、迁移试 验、吸附试验以及可能的毒理试验等。申请人可参考《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 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研究。

申报资料的补充说明演示教学

附件1 申报资料的补充说明 本文所列的申报资料内容要点的补充说明为通用要求。对于具体品种,可根据实际情况,及依据有关法规和指导原则选择适用的部分,不适用的项目和内容可不列出。本说明未尽事宜参照《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资料要求(试行)》以及相关管理规定办理。 一.药品名称 1、本项资料一般包括:通用名称、汉语拼音、英文名称、化学名称、化学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曾用名、商品名、命名依据、药品名称查询情况(通用名称的查询情况及证明文件、商品名的查询情况及证明文件)。 2、药品的通用名称命名应当符合《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国家药典委员会编)或国家药典委员会以其它方式确定的通用名称。自拟的药品通用名称,应符合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并提供在食药监总局网站数据库以中文和英文活性成分名称进行的药品通用名称查询记录,避免出现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情况。复方制剂中各活性成分比例不同的,通用名称的命名应不同。在提交生产注册申请时,应提供经国家药典委员会核定的药品通用名称证明文件。创新药在申报临床试验阶段可以暂时以代号方式填报通用名称。 3、汉语拼音名称应当参照中国药典的格式编排,注意正确区分

字、词、字母大小写等。 4、在研发过程及各项资料中曾经使用的其他名称或代号,应在曾用名项下逐一列出。各项资料中所用的其他名称与所申报活性成分存在酸根或碱基等差异的,应详细作出说明。 5、化学药品新药在提出注册申请时,可以申请使用商品名,并可同时提出英文商品名。商品名应符合食药监总局发布的药品商品名称命名原则。申请使用商品名的,应当提供商标查询单(距药品注册受理日期半年内)或商标注册证。商标所有权人如非申请单位的,应当提供商标授权使用证明文件。商标注册受理通知书不能作为申请商品名的依据。 二.证明性文件 (一)本项资料一般包括: 1.申请机构资质证明文件 1.1境内申请人机构合法登记证明文件(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 人证书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等) 1.2 《药品生产许可证》正本及副本变更记录页复印件 1.3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 1.4 申请人机构变更机构名称或地址等相关变更证明文件复印 件 2. 产品权属证明文件原件及技术转让合同复印件 3. 专利证明文件 3.1 申请的药物或者使用的处方、工艺、用途等专利情况及其权

药包材补充申请初审程序

药包材补充申请初审程序 事项名称:药包材补充申请初审 法定实施主体: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三百六十号) 3、《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3 号) 4、《药包材生产申请资料审评技术指导原则》 收费标准:详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标准的公告》 总时限:自受理完成之日起20 个工作日(不含受理、注册检验、送达时间)申请条件: 1、申请人应当是在中国境内合法登记的药包材生产企业,并是在药包材经批准注册后,变更标准、改变工艺及《药包材注册证》中所载明的等事项 2、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 3、药包材生产企业办理药品注册申请事务的人员应当是药品注册专员或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要熟悉药品注册管理法律、法规和药品注册的技术要求。 办理材料: 药包材补充申请分类 (一)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补充申请事项: 1、变更药包材注册证所载明的“规格”项目。 2、变更药包材生产企业地址。 3、变更进口药包材注册证所载明的“公司名称”及“注册地址”。 4、变更药包材配方中原料产地。 5、变更药包材配方中的添加剂。 6、变更药包材生产工艺。 7、变更药包材注册标准。 (二)直接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备案的补充申请事项: 8、变更进口药包材注册代理机构。 (三)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备案的补充申请事项:

教师结构化面试中如何做好自我介绍

教师结构化面试中如何做好自我介绍 自我认知是教招结构化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题型,主要测查目的是了解考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和信息,了解考生是个怎样的人,从而测查考试个人与教师岗位的匹配度,以下是应届毕业生给大家关于教师结构化面试中的自我介绍内容,快来看看吧。 这一部分相对简要,除了姓名、年龄、户籍地、院校名称和专业明确名称、实习地的确切地点等我们不能透露以外,其实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展开说明。比如,农村、出生在一个教师世家、出生于军人家庭等,这部分可以一两句话简单带过。同时,穿插之所以选择报考的意愿和动机,表明自己的愿望。 主要介绍自己之前在学校期间或者某段学习期间的成绩,尤其偏重专业方面的成绩取得。这部分可以以具体的数字来进行论证,比如综合测评成绩四年在93分以上,一直位列专业班级前两名等。成绩部分一些是课程成绩,一些是课外证书成绩,比如三级网络工程师成绩、英语六级成绩、雅思成绩、说课比赛成绩等。 这部分是重点介绍,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校内的学生工作经历,一部分是校外的兼职或者就业经历,但是关键是要证明自己做过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需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不能简单的以“我具备了计划组织、人际沟通的能力”来说明。可以说“大三下

开始,我就在玉溪市某县的一个小学实习,担任英语老师,为期整整一年,开始的时候,进程有些困难,孩子们的基础很差,但是我努力去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运用电脑、英语歌、英语游戏和英语演讲故事等形式,让孩子们爱上了英语,成绩得到很大提高,校长和班主任、家长都很信任我,我也很有成就感。这证明了我的授课能力以及自我突破的能力。” 这部分简单介绍,自己平时喜欢做什么,比如运动类的、学习类的、娱乐类的都可以,特长结合在后面,可以简单列举也可以详细说明,比如跆拳道、钢琴、绘画等方面都可以,如果有取得奖项也可以说明。 主要结合教师岗位所需要的性格特征结合自身实际来说明,比如沉稳、有耐心、热情、有活力、善于创新等方面,不能编造太过,否则和自身气质不符合容易让考官反感。 这些都是基本的方向,再结合“学习-工作-生活”“为人-处事”“过去-现在-未来”这样的逻辑思路来具体组织,就可以成为一个详细但又有重点,层次清晰的自我介绍。同时,还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好好回忆自己以前的经历,挑选有代表性的事件,否则,杜撰的事件总是华而不实不让人感动的

医疗机构制剂的补充申请申报资料要求

医疗机构制剂的补充申请申报资料要求 一、补充申请注册事项 1. 改变制剂的规格。 2. 修订制剂的质量标准。 3. 改变影响制剂质量的生产工艺。 4. 改变制剂处方中已有药用要求的辅料。 5. 增加中药的功能主治或者化学药品的适应症。 6. 变更配制单位名称。 7. 改变制剂的有效期。 8.变更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 9.变更制剂配制场地。 10.变更包装、标签、说明书。 二、注册事项说明 1、注册事项1 改变制剂的规格,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所申请的规格一般应当是市场上没有供应的规格,并符合科学、合理、必要的原则。 (2)所申请的规格应当根据药品用法用量合理确定,一般不得小于单次最小用量,或者大于单次最大用量。 2、注册事项2 修订制剂的质量标准,指修订质量标准中的检验项目。 3、注册事项3 改变影响制剂质量的生产工艺的,其生产工艺的改变不应导致药用物质基础的改变。中药如有改变药用物质基础的,应当提供药学、药理毒理方面的对比试验研究资料,必要时需根据研究目的进行临床试验。 4、注册事项6,变更制剂配制单位名称,是指医疗机构经批准变更《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单位名称以后,申请将其已有批准文号的制剂的单位名称作相应变更。 三、各注册事项应提交的申报资料项目 (一)改变制剂规格

1.制剂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3.提供制剂处方、工艺研究的试验资料;连续3个批号的样品自检报告书; 稳定性试验资料;如涉及包材变更的应提供相关资料; 4.提供原批准制剂临床使用情况报告。 (二)修订制剂的质量标准 1.制剂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3.提供质量标准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4.连续3个批号的样品自检报告书; 5.检验标准中修订或者变更的部分应提供药检所单项检验报告及复核说明。 (三)改变影响制剂质量的生产工艺 1.制剂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3.工艺变更研究的试验资料、质量标准研究的试验资料、稳定性试验资料 4.连续3个批号样品自检报告书; 5.1个批号样品的药检所检验报告书; 6.如改变制剂的提取工艺,导致药用物质基础改变的,应提供药理毒理方面的对比试验研究资料;必要时需根据药品特点进行临床试验。 (四)改变制剂处方中已有药用要求的辅料 1.制剂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3.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 4.使用新旧辅料对比的工艺研究试验资料、质量标准研究试验资料、稳定 性试验资料; 5.连续3个批号样品自检报告书; 6.1个批号样品的药检所检验报告书。 (五)增加中药的功能主治或者化学药品的适应症 1.制剂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药品补充申请注册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

药品补充申请注册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 一、注册事项 (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补充申请事项: 1、持有新药证书的药品生产企业申请该药品的批准文号。 2、使用药品商品名称。 3、增加中药的功能主治或者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国内已有批准的适应症。 4、变更服用剂量或者适用人群范围。 5、变更药品规格。 6、变更药品处方中已有药用要求的辅料。 7、改变影响药品质量的生产工艺。 8、修改药品注册标准。 9、替代或减去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的毒性药材或处于濒危状态的药材。 10、变更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 11、申请药品组合包装。 12、新药的技术转让。 13、药品试行标准转为正式标准。 14、改变进口药品注册证的登记项目,如药品名称、制药厂商名称、注册地址、药品有效期、包装规格等。 15、改变进口药品的产地。 16、改变进口药品的国外包装厂。 17、进口药品在中国国内分包装。 18、改变进口药品制剂所用原料药的产地。 (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的补充申请事项: 19、改变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名称。 20、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内部改变药品生产场地。 21、根据国家药品标准或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修改药品说明书。 22、补充完善药品说明书安全性内容。 23、按规定变更药品包装标签。 24、变更国内生产药品的包装规格。 25、改变国内生产药品的有效期。 26、改变国内生产药品制剂的原料药产地。 27、变更药品外观,但不改变药品标准的。 28、改变进口药品注册代理机构。 二、申报资料项目及其说明 1.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包括与申请事项有关的本品各种批准文件,如药品注册批件、补充申请批件、商品名批准文件、药品标准颁布件、药品标准修订批件和统一换发药品批准文号的文件、《新药证书》、《进口药品注册证》、《医药产品注册证》等。附件包括上述批件的附件,如药品标准、说明书、包装标签样稿及其他附件。 2.证明性文件: (1)申请人是药品生产企业的,应当提供《药品生产许可证》及其变更记

职称申报材料补充说明与要求

2013年职称个人申报材料补充说明与要求 一、基本情况的填写(以下说明适用所有申报材料) 1、第一学历是指参加工作时的原始学历。第一学历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最高学历按本次申报时符合条件的成人学历填写;以成人学历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人员,须提交河南省教育厅做的学历认证报告; 2、学历详情是指对应学历的毕业院校及专业; 3、时间填写格式必须统一,如:196907(评审简表可自动弹出的除外)。 二、《评审简表》 (一)、优质课等情况一栏填写时,应先按级别重要程度填写,同一级别的再按时间先后填写。填写格式统一如下: 200306 《三角形的性质》获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xxx字[ ]xxx号文件; 200405 《轴对称图形》获中原油田(濮阳市)优质课一等奖,xxx字[ ]xxx号文件; 时间、名称获奖等级、表彰文件文号等项目相应对齐,不能连续填写。 (二)、论文、论著及参编教材情况的填写,应先按发表论文、编写教材及获奖、交流论文分类,再依照每类中级别重要程度顺次填写。填写格式按《河南省职称信息系统软件》要求填写,并对应排列整齐。若发表或获奖论文、论著等材料过多,可只填写省部级以上的。 (三)、班主任工作参照上述要求填写。 (四)、教育教学获奖情况主要填写获教师节表彰情况,或其它教育教学业务类重要获奖情况。 (五)、以上各栏的填写内容不应交叉重复,同一获奖成果只能填写在某一栏。 (六)、其它与评审条件对照无关的业绩成果可以上报材料,但不必在《评审简表》显现。“填表人”一律由本校负责职改工作人员签署。 (七)、表中所填写的各种奖项要注明表彰文件的编号和证件。 三、年度考核 考核结果应根据学校平时考核情况如实填写,提供考核表原件。 四、有关情况证明 学校应为每个申报人统一出具以下材料:

药物毒理学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 药物毒理学:是一门关于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2. 量效关系:药物的毒性效应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比例,称为量效关系。 3. 治疗指数:通常将药物实验动物的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 物的安全性。 4. 致畸性:指胚胎在器官发生期给予某种药物后,引起的永久性结构或功能畸形,称为致畸性。 5. 急性毒性试验:指机体(实验动物)一日内一次或多次接触药物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6.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7.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8.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9.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10.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11.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12.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13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二、填空题 1. 毒理学研究任务根据目的的不同可分为:(1)描述性毒理学(2)机制毒理学(3)应用毒理学 2. 从临床应用角度可将药物毒性作用分为(1)变态反应(2)毒性反应(3)致癌性 (4)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5)致突变性和遗传毒性(6)特异质反应 3. 免疫系统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1)中枢免疫系统(2)外周免疫系统 (3)免疫细胞等3个组织层次。 4. 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毒性反应可分为(1)易感性(2)过敏性(3)自身免疫性疾病。 5. 肼屈嗪、异烟肼、普鲁卡因胺三种药物具有1)自身免疫性,表现为2)系统红斑狼疮综合征。 6. 常见的药物对肝脏损害的类型有(1)肝细胞蜕变死亡、(2)脂肪肝、(3)胆汁淤积、(4)血管 损伤、(5)肝硬化、(6)肿瘤等。 7. 药物对神经系统毒性作用类型可分为(1)神经元损害(2)髓鞘损害(3)轴索损害(4)影响 神经递质功能等四类。 8. 药物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1)促激素源性萎缩(2)损伤性萎缩(3)腺体增生 9. 对胰腺产生毒性作用的典型药物的是(1)链脲佐菌素(2)四氧嘧啶 10.药物眼毒性的主要类型包括(1)染色和沉着(2)变态反应(3)刺激性炎症(4)腐蚀灼伤 (5)眼睑损害(6)晶状体混浊或白内障(7)眼球运动障碍(8)视网膜和视神经病变 11. 慢性毒性反应多损害:肝、肾、内分泌等; 急性毒性反应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12. 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 (1)组织坏死(2)纤维症(3)致癌 13. 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 (1)靶分子功能障碍(2)靶分子结构破坏(3)新抗原形成 14. 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3)改变靶点 15. 毒性反应类型? (1)非共价键结合(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

药品补充申请申报事项说明

药品补充申请申报指南 一、报SDA批准的注册事项: 1、持有新药证书的药品生产企业申请该药品的批准文号指新药研制单位获得新药证书时不具备该新药生产条件,并且没有转让给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的,在具备相应生产条件以后,申请生产该新药。 资料要求: 1.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同时提交新药证书原件 2.证明性文件:GMP证书、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 3.修订的药品包装标签样稿(附详细修订比较说明) 4.样品自检报告(3批) 5.现场考察报告表 6.省所检验报告(3批) 注意事项:新药证书持有人应共同提出此项申请,即申请表中均应 填写并共同盖章 2、使用药品商品名称 资料要求: 1.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2.证明性文件:GMP证书、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 商标查询或注册证明 3.修订的药品说明书样稿(附详细修订比较说明) 4.修订的药品包装标签样稿(附详细修订比较说明) 注意事项: 1.药品商品名称仅适用于新化学药品、新生物制品。 2.中药不允许使用商品名。 3.不同规格使用一个商品名。 4.商标查询或受理注册证明的单位与申报人不一致,则需提供授权申报 人使用该商标的合同(原件),同时在申请表的申请理由中注明。

5.商品名基本原则:商品名不能包含以下文字:有暗示疗效作用、有夸大或褒扬药品作用、有该药品通用名称、有生产单位名称、包含数字等。 6.新药拟使用商品名,应当由药品生产企业在申请新药注册时一并提出。 7.设立监测期的新药,在监测期内,申请人可以按照补充申请的要求申请增加商品名;监测期已过的药品不再批准增加商品名。 8.不设立监测期的新药,自批准首家注册后,2年内申请人可以按照补充申请的要求申请增加商品名;超过2年不再批准增加商品名。 9.新药保护期、过渡期已过的药品不再批准增加商品名。 3、增加药品新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 只能由药品生产企业提出申请。 资料要求: 1.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2.证明性文件:GMP证书、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 3.修订的药品说明书样稿(附详细修订比较说明) 4.修订的药品包装标签样稿(附详细修订比较说明) 5.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6.临床研究资料 其药理毒理研究和临床研究应当按照下列进行: (1)增加新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需延长用药周期或者增加剂量者,应当提供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或者文献资料、急性毒性试验资料或者文献资料、长期毒性试验资料或者文献资料,局部用药应当提供有关试验资料。临床研究应当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病例数不少于300例。 (2)增加新的适应症,国外已有同品种获准使用此适应症者,应当提供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或者文献资料,并须进行至少60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3)增加新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国内已有同品种获准使用此适应症 者,须进行至少60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者进行以获准使用此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