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

与教训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战前积累的财富几乎丧失殆尽,但是却在短短几十年内,经济得到了告诉的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前列,这与它抓住时机、国内改革、注重发展人力资源、引进科技以及政府合理的宏观调控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字:日本战后改革科技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战前积累的财富几乎丧失殆尽,战后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人均年收入只有20美元。战后初期的工业产量仅为战前1937年的20%,通货膨胀严重,粮食和能源奇缺,生产几乎陷入停顿,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经济的崩溃导致社会的动荡和混乱,战争失败的阴影笼罩在大多数国民的心中,人们昏昏沉沉茫茫然不知所措。

然而就是在这满目疮痍的一片废墟之上,日本抓住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转移的机遇及“冷战”背景下世界经济高涨、国际贸易激增、国际金融稳定、国际油价低迷等有利环境和条件,根据本国国情,掀起了工业化高潮。1967~1968年又一举超过了英、法、德等三国,到1970年,其国民生产总值大约为197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1】。70年代初,日本基本上完成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经济大国。到了70年代末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它的黄金外汇储备、外贸出口额和对外直接投资分别跃居世界第二、三、四位,就经济实力而言,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出现了日本与美国、西欧三分天下的局面。日本经济取得飞速的发展和辉煌的成就。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传统的造船工业、汽车工业早已位列世界榜首。高科技领域里,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取得巨大进展,大型电子计算机接连问世,小型电脑早已进入普通家庭,机器人也已在许多日本企业安家落户。对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国家惊叹不已,称之为

“奇迹”。探讨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善于抓住机遇利用外部条件

(一)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经济上、政治上的援助

由于战败,不能再对侵略国进行各种资源的掠夺了,战后日本的对外贸易几乎完全中断。这样,战前和战时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都失去了供应。这时,为了援助日本的经济,美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性进口物资。在日本整个进口总额中,1945年9月至1946年占%,1947年占%,1948年占了%,1949年占了%,1950年则为%【2】。这些物资主要包括小麦、食物、化肥、棉花等,对当时处于绝境的日本经济渡过难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外,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因其全球化战略的需要不断转变。刚开始,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为打击日本,使其军国主义永远不能抬头。但是,后来的朝鲜战争、北约与华约的两极对峙以及越南战争等,日本都成了美国国际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棋,所以,其对日的政策,也就变为了扶持和利用日本,在经济上、政治上、科技上、军事上等重要方面,都给予了非常重要的支持。这对于日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朝鲜战争对日本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

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对于朝鲜和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沉重的灾难,但是对于日本来说,却因其有利的地理、政治因素,借些大发战争财。由于朝鲜战争,离战场最近的日本不仅成了美军大量军用物资的生产工基地和供应基地,而且还成了为美军提供各种服务的基地。为了战争的需要,美国出钱直接向日本订购大量的物资和劳务服务。据统计,从1950年到1953年战争和停止,美国对日本的特需订货一共为亿美元,占日本总出口额的%;其中1951年占总出口额的%、1952年则为%、1953年为%。【3】

(三)和平而稳定的国际环境

战后,特别是“冷战”背景下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虽然国际环境仍不太稳定,但是当时的冷战背景下,两国相互牵制,不会出现大的动荡,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对于日本战后经济复兴和高速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相对和平而稳定的世界政治形势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外部保障,而广大亚非拉国家政治上的独立及其振兴本国经济的迫切要求,为日本获取廉价资源和广阔的国际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美日同盟、美国占领政策的改变及其对日本的大力扶植又是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四)充分利用了资源能源供给充足的有利条件

二战后,广大亚非拉国家政治上实现了独立。但是这些国家普遍都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完善的国内国民经济体系,为了振兴其国内经济,这些国家只能发挥其比较优势,廉价向国际市场出售矿石、石油等资源。这为日本获取廉价资源和广阔的国际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五)其它有利因素的影响,如奥林匹克运动会等,这些利好因素都大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善于抓住外部条件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外部因素,现今,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也可以抓住这个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不动摇。

二、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为了消灭军国主义势力,保证日本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美占领当局在日本推行了一系列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这次

改革涉及的范围很大,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其中,修改宪法、农地改革、解散财阀以及劳动、教育改革,是战后日本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修改《大日本帝国宪法》

首先,整肃军国主义,修改《大日本帝国宪法》。这是战后日本在政治方面改革的核心内容,修改宪法是也是战后民主化改革的首要成果。《大日本帝国宪法》是带有浓厚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的“钦定宪法”,它不但彻底剥夺了人民的民主权利,而且更成为后来日本历史上发生一切罪恶的渊薮和祸根。而在美国占领当局的压力和敦促下,日本天皇裕仁被迫发表了《人格宣言》,公开宣称自己是人,而不是神,其后在1946年11月推出了一部新的宪法,即战后的《日本国宪法》。新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的整体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4】这表明日本的政治制度由“明治维新”以后天皇独揽统治权的君主立宪制,改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废除了封建制度,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议会制,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辅佐天皇的枢密院、贵族院等特权机构同时被废除,天皇能行使公布宪法修正案、法令、政令及条约和召集国会、解散议会等权力,但须得到内阁的建议与承方可行使。日本“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它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为此,解散全部军队(包括天皇专制主义的支柱军部),逮捕了140多名战犯;革除军国主义分子的公职;扩大公民的基本人权和政治自由及平等权利,鼓励民主组织与机构的建立。并且把放弃战争明文列入宪法条款,这一非军事化条款可以说是日本新宪法的最大特色,它确立了日本走和平主义道路,使得战后日本军费开支在国民经济总值中所占比例极小,仅占政府财政收入的5%-7%,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20%-40%之间,这使日本能够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二)农地改革

作为日本战后在经济领域实行的最富有成效的农地改革,1946年10月,日本政府根据美国占领当局的指令,颁布《自耕农创设特别法案》和《农地调整法修改法案》进行改革,农地改革法规定:(1)由国家征购不在村地主的全部出租农地和在村地主按户计算超过1町步(北海道为4町步)的出租农地,以及经营不善的自耕农超过3町步(北海道为12町步)的农地,国家将征购来的土地以一定的代价卖给佃农和有能力的经营者;(2)成立由地主、自耕农、佃农组成的市町村农地委员会,来具体推行农地改革;(3)残存的出租地的地租改为货币地租,地租率水田不得超过25%,旱田不得超过15%【5】。使明治维新后建立起来的寄生地主制改变为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使90%的耕地变为自耕地,这使日本农村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解散财阀

解散财阀是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方面采取的又一重大改革措施。有垄断资本集团之称的财阀,又不同于欧美各国的垄断资本,它是德川时期的封建特权商人,在明治维新后与明治政权相结合,以血缘和家族为基础而形成。这些家族通过持有的股票,在总公司和子公司间建立起主从关系的金字塔型所有制形式,从而控制着日本的经济命脉,左右着日本的政治生活,他们大都直接从事与军事有关的生产,是支撑日本军国主义、扩张主义的经济基础。因此,要想从心理上和制度上破坏日本的军事力量,就必须解散财阀。美国占领当局先后公布了《解散财阀令》、《禁止垄断法》等命令,解散了“三菱、三井、住友和安田”等大财阀,并撤消十大财阀主要成员财阀家族的职位。具体过程分两段进行:前一阶段,解散作为财阀总公司的控股公司,消除财阀家族对企业的控制。对三井、三菱总公司等83家财阀公司与岩崎、住友等10大财阀的56个财阀家族,勒令其交出手中的股票,导致83家公司和56家财阀家族交出价值达亿日圆的股票。交出的股票全部上缴控

股公司整理委员会,再由该委员会在社会上公开拍卖。在拍卖大财阀股票的同时,勒令财阀家族和财阀所属公司领导人一律辞去公司的领导职务,并禁止他们在10年内重新任职。此外,美国占领当局还勒令2500家战时的主要公司和银行领导人、大股东辞去职务。后一阶段是分割大企业,禁止私人垄断,阻止被解散的财阀重新复活。美国占领当局指令日本政府在1947年7月发布了《关于禁止垄断和保证公平交易的法律》,同年12月又发布了《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排除法》。这两个法律的基本内容都是禁止用卡特尔协定之类的形式进行垄断,排除经济力量过度集中的企业,在这些公司中,最后被处理的有80家大公司,其中被分割划小的公司有28家。

(四)劳动立法

劳动立法是战后日本经济的第三项民主改革。日本过去长期父道主义的奉行把企业主和劳动者束缚在相互的义务体系之中,企业内部的关系建立在近乎封建式的忠诚和正直的观念基础之上,压抑了进取与创新。在美国占领当局的压力下,日本花了三年时间制定了一个社会法,该法成为“世界最新型的社会法之一”。在1946年至1947年间,采取了一个又一个措施,工人获得组织起来的权利,以便同他们的雇主进行集体谈判;工人的罢工权利也得到承认,一个为帮助解决劳工纠纷的全国仲裁委员会建立起来了。新的立法还规定了劳动时间、加班时间的报酬、休假的权利和解雇的手续。为此,1947年建立的劳工部负责贯彻这些规定。

(五)教育改革

进行了打破天皇制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改革。日本历史上继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之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教育改革,构成战后日本民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摘除在明治教育改革中产生的军国主义教育这颗毒瘤,代之建立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教育体系。1945年10月10日,盟军总

司令部发布了《关于日本教育制度的政策》,宣布“禁止普及军国主义的和极端的国家主义思想,废除军事教育学校和军事训练”。【6】12月15日,盟军总司令部又发出指令,把宗教尤其是神道与国家分离,禁止用神道欺骗群众进行侵略战争。随后,31日又宣布了停止充满神道和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的修身课、日本历史和日本地理课方面的指令等。

总体看来,为了经济崛起,以改革为手段,通过政府规制,对经济领域进行的是积极且广泛的干预,构建了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框架,其运作是通过政府制定“游戏规矩”而达到对经济的干预的,即“关系依存型政府对民间的谈判力较强,从而在战后得以将资源优势分配到特定的产业”(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很显然,在战后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国情背景下,政府规制起着“一只眼睛盯着市场,另一只眼睛盯着政府”的双重体制功效,加上战后修宪新体制下形成的长期政局稳定,较少政坛动荡和治安环境的好转,让世人看到改革后政府作用着实不可低估。那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体制选择而言,既要改变以往政企不分、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的局面也要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构中,搞好政府的宏观调控。做到国家调节和干预与

市场机制必须有效整合,国家干预侧重保护市场竞争。政府协调的主要手段应突出政策指导与调节,对于发展中的、人口众多而文化素质差别很大的中国而言,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府法律规则的不断完善,应是经济快速增长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当然,目前我国与日本战后经济起飞时的国际政治环境已有很大不同,如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我国体制模式的选择产生深刻的影响,虽有差异,但对于同样处于转轨经济的我国来说,由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相似性,日本的经验仍具有很重要的借鉴。

三、发展人力资源

人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一国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优势。战后,日本的教育同其它事业一样,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日本国内,

不管是政府、企业、乃至于家庭,都非常重视对人的培养,从而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与智力支持。而具体下来,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发达的教育和人才优势,成功地培养了高速发民所需要的人大量人才

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否建设成为文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且,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教育战略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日本人认为:“教育是最好的投资”。早在明治维新前,日本45%的男人和15%的女人都识字;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更加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离开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1907年,日本便实行了小学六年免费义务教育,几乎使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学,以后又开设初中、高中、大学以及初等和高等技术学校。1947年3月,日本政府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开始了日本教育史上的第二次全面的教育改革,确立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为义务教育。1950年九年义务教育完全普及,就学率达99%,1965年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的比率达%,1974年达到了%,基本上普及了高中。从1951年到1973年,日本正规大学毕业生增加了15倍。据1973年统计,日本已获得学位的硕士生有万人,博士生为14万人。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对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时至今日,日本已是一个教育相当发达的国家。1997年,日本高中教育普及率已超过95%,大学升学率也高达%。其中,大学升学率虽然低于英国的67%,但已接近美国的%,明显高于德国的%。【7】所以,人才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与此同时,大学的开学率也是直线上升,1955年-1974年,大学升学率由%提高到%,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1975年大学毕业人数增加到756万人。按人均计算,每15人有一个大学生;按就业人口计算,每7个人中就有1个大学生。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加。1910年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

重已达3%。战后在日本政府的行政开支中教育经费始终在20%以上。此外,日本的教育制度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在日本的大企业里,都有各种形式的学校和进修组织,以不断提高工人、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以适应不断革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要求。总之,高度重视教育的结果,为经济的现代化提供了充足的各类人才。

(二)良好的社会福利体系,重视国民的社会保障,调动国民的积极性

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是不完善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肯定是缺乏后劲的,不能充分调动国民的积极性。为此,日本在社会福利体系方面做得非常好,在这里,最主要的就是社会保险,其基本内容包括:

1、生活保护。主要是对生活困难的人提供生活、教育、住宅、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救济,以保障国民的最低生活水平。

2、公共卫生。主要是为预防传染病等,向国民提供健康诊断和卫生检查等。

3、失业对策。主要是救济失业者,实施失业对策事业,支付失业保险等。

4、社会福利。主要是指建设有关福利设施,提供有关福利服务。

5、社会保险。是指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日本的社会保障虽然在二战前就已经有所发展,但是真正的发展则是从战后才开始的。与欧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尽管日本的社会保障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但是其却发展很快。

从教育上看,我国在教育上的投资虽然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可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平均下来也是寥寥无几,再加上城乡教育不平衡等

问题,我国教育问题仍令人堪忧。在应试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大部分为高分低能,不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

从社会福利来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理想社会仍离我们很远,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仍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发展的积极性和后发力有待提高。

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日本人懂得: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要想后来居上,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低的代价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必须借助别国已取得的科技成果,把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拿过来,为我所用,作为自己前进的起点。战后,日本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实行“吸收性战略”,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积极大胆地引进外国先进技术。1950年-1975年间,日本共引进国外技术25777项,这些技术分别来源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购买成套设备,进口主机,购买技术专利和图纸,派遣技术人员出过考察学习,还请外国专家讲学,与外国公司建立合营公司等。这样,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日本用了约40亿美元就把欧美用了近百年时间,花费上千亿美元取得的技术成果用于经济建设,迅速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最有力因素。科技的作用,在日本经济的崛起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45年8月,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日本的科技与政治、经济等一样萧条。但是,日本科学技术很快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日本在战后科技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内外情况,采取了许多鼓励科技发展的方法和措施,并由此表现出自身的特点。

日本的科技投入主要由企业来承担,合理筹集和使用科研资金。纵观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一般国家的科研经费主要是由国家拨款,但是这样会对国家造成很大的压力。这

方面日本做得较好,更主要的是依靠运用国家职能调动、组织私营企业和社会各种力量筹集资金,不仅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保证,而且巧妙地调动和照顾到了私营企业的积极性和利益,从而使日本科技进人了世界一流水平行列。日本科研经费的绝对数字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并不算多,但它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级,这表明了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的重要性、

日本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注意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而不是简单地“拿来”,并着力于国产化。战后日本科技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也是日本科技发展的最突出的特点。战后日本的科技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还不能算是一个科技强国。但是,在日本政府的正确引导之下,日本提出了以赶超欧美为目标,以“振兴科技”的口号,非常重视科技方面的投入。其具体做法就是:先重金引进先进国家的基础技术的,然后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应用研究领域,也就是从最初引进先进技术工艺进行模仿,然后通过改进工艺并且着力于国产化,改良自己的产品使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最后,再把这些产品输出到国外市场,赚取大量的外汇。随着技术工艺革新,日本减少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这些从引进到吸收,到产品与技术国产化的做法,使日本迅速发展成为经济、科技大国。

日本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还系统引进美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并与本国传统经验相结合,实行管理体制和机构的高效率化、管理人员专业化、管理方法科学化和管理技术自动化,形成了独特的管理制度。其核心是“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和“企业内工会制”,【8】可以说这是日本式劳动关系的三大法宝。日本企业除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外,还对员工进行企业化教育,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归属感,造就对企业忠诚奉献的人。如丰田公司提出“既要造车也要造人”。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制度保障。在日本,

只要企业不倒闭,职工就可以在本企业工作,劳资间形成一种不成文的默契。工人一进入企业便下定决心在本企业好好干,如无特殊原因绝不中途“跳巢”:雇主不到万不得已也绝不轻易解雇职工,即使在经济危机期间也尽量把解雇面缩小到最低限度。在企业内,保证职工工资随着年龄和在本企业工龄延长而逐年增加,使职工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促使工人“爱社如家”、“视厂如家”、“终身相许”,个人与企业形成了荣辱与共、祸福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办好企业对大家都有好处;企业倒闭了,谁也没有活路。而当职工对企业不满时,可通过企业内工会向公司提出求,通过劳资双方协商解决,而不是像欧美国家那样采取罢工等激烈的形式,事实上对双方都有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在以科技取胜的日本,更是如此。“企业的生存依靠科技进步”早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因此日本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让科学技术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各工业企业都广泛设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拿出巨资投人到科学研究中,为企业发展获得了必不可少的科学技术。只要有新的实用型的科学技术,日本企业马上就能够将此转化为生产力.正是日本这样的做法,既保证了科学技术的正确发展方向,也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迅速转化,是经济科技发展的一条最优结合之路。

创新出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也值得我们吸取,战前财阀康采恩的最高领导人都由财阀家族成员担任,但改革使生产经营权和资本所有权分离,这种为着使企业向大型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改革,是颇具管理现代化意蕴的,它既是一种经营理念的创立,也是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的拓展。本质上,战后改革,日本企业的资本主义性质并没有改变,但因企业中一些封建方式的消除,特别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往往不是资本家,而是和“工人”一样的专业人员,而且工人有的还握有一点本企业的股份,这就使得劳资双方关系相对协调,并使企业的一切力量都被调动起来,共谋企业发展,这对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运作,

尤其是民营企业再次创业应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物”。工人拥有一定的民主权力,其地位的提高,也促使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促使协助企业管理者共同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自然也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人是国家的主人,是领导阶级,在企业管理中应尽可能地积极引导和创造员工参与协助企业管理的氛围,共同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日本的经验大可借鉴。

五、政府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

战后日本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大对经济干的预和调节,适时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并相应调整国内产业结构,确保经济的连续、快速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扶植基础产业,新兴产业和出口产业

首先是政府逐步加大对生活环境设施、产业基础设施等的投资,改善企业的社会环境。其次是对基础产业、新兴产业和出口产业在税收方面给予各种特殊优惠。例如,对进口急需的先进生产设备免收进口税,对供实验用的机器设备实行三年短期折旧,并减免固定资产税等。再者,通过银行向基础产业、新兴产业和出口产业提供低息长期贷款。例如,日本开发银行在50年代对电力、海运、钢铁和煤炭这四大基础产业部门的贷款约占其全部贷款的85%左右。同时,国家还出面组织对重大尖端技术进行攻关,并承担研究经费,提供补助金,有效促进了政府、民间企业和学术界的结合【9】。

(二)适时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

战后,日本政府大约每隔3年-5年制定一个新的计划,以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指导。其中,最着名最富有成效的当数六十年代池田内阁制定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日本国民收入10年内翻了两番。

(三)奉行“出口第一主义”

奉行“出口第一主义”在“贸易立国”的旗帜下,把出口视为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为此,日本政府大力扶持出口产业,努力生产拳头产品,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而日本领导人也高度重视产品出口贸易工作。如池田首相在执政期间频频出访欧亚诸国,展开“经济外交”,被法国总统戴高乐戏称为“半导体推销员”。

(四)国内的高储蓄率

二战后,为了达到经济高速发展的目标,日本政府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这也是日本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高积累的基础是什么是雄厚的资金支持。为此,一方面,日本政府尽量压低工人的工资,有资料显示,战后日本工人的工资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最低,而且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则号召国民响应政府的政策而存钱,以确保日本工业能有充足的低息资金来源。再加之受传统文化传统的影响,日本国民比较勤俭,都愿意把钱存起来,家庭储蓄率很高。其家庭储蓄率在发达国家中是相当高的,远远高于美国,英国等传统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日本的高储蓄率,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有资料显示,由家庭储蓄形成的投资约占日本社会投资总额的1/3。此外,政府也进行巨额投资,在私人投资和国家投资两者的共同作用之下,大量的资金被国家运用到了急需发展的部门行业。另外,这些资金的政府的统筹运用之下,效益很高,在高效益的前提下,急剧增长的投资推动了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六、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相继出现了“四大公害诉讼案件”——四日市公害诉讼、熊本县水病诉讼、富山县神通川沿岸地区“痛痛病”诉讼和新水病诉讼,皆起因于50年代后期的环境污染。从5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开始注意到公害的严重性,采取了制定法

规、健全监管机构等一系列对策。1967年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尤其是1969年第64次国会,一次通过14项与公害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法案,被称作“公害国会”。但在治理环境公害过程中,日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绝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10】。

结语:从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中我们可以看到改革、时机、政府宏观调控以及科技的重要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注重环境保护。我们也应该看到战后日本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长期以来政府总是将教育列为A级(头等重要之意)社会投资;民间重视教育也蔚然成风,其各类高中的25%、大专院校的78%是民间办的;个人对教育和学历的追求更不待言。如此,为整个民族文化素养的改善,为日本经济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战后经济崛起做了铺垫。当前我国为适应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提出了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战略,同时鼓励发展民办各类教育并变“精英教育”为普及型教育,这样必将促进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促进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促进中华民族早日腾飞。

参考书目

[1][日]青木昌彦等.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2]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修订本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日]竹内宏.日本现代经济发展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3.

[4] [日]井上清着. 战后日本史. 天津出版社, 1972年9月版[M]

[5] [日]有泽广已主编. 日本的崛起——昭和经济史[M]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中译本)

[6] [日]小林义雄着. 战后日本经济史. 第五十一节商务印书馆,1985年3月版[M]

[7] 王振锁着. 战后日本五十年代[M] .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8] 刘天纯着. 日本现代化研究[M] . 东方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

[9] 常波. 日本企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发展趋势[J] . 中国人力开发,2001(8)

[10] 陈玉冬,张红宇. 日本企业主义的主要特征[J] . 经济管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