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人物阅读——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1)

主题人物阅读——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1)
主题人物阅读——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1)

智慧专题阅读三——主题人物阅读:

1、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者

【人物事略】

屠呦呦,药学家,浙江宁波人,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生药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仅有大学本科学历,于1969年与其他几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一道被召集加入“523项目”。1971年,她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她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她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的发明奖;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由于屠呦呦在科研工作方面的出色成绩,1987年,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2011年9月,她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10月5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辞】

屠呦呦,一个因特别而好记的名字,迅速传遍了中国,也传遍了全球。“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她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一段传奇,让国人自豪亢奋。

【素材解读】

话题1:迟到了40年的大奖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最早治疗疟疾的药物是奎宁。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对当时的抗疟疾药物产生了抗药性,一度被压制的疟疾又卷土重来。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药物,但始终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1969年初,屠呦呦被任命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项目”课题组长,负责在中国传统医学医药宝库中寻找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1971年,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其提取物抗疟作用达95%~100%。此后,她又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

究。1972年,屠呦呦与有关医务人员携药赴海南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30例青蒿抗疟的成功。1973年,又在同一地方首次试用青蒿素单体,肯定其抗疟疗效胜于优选抗疟药氯喹。接着她进一步扩大临床验证,至1978年,共治疗2 099例,全部获得临床痊愈,使青蒿素真正成为一种令世人瞩目的新结构类型抗疟新药。1981年10月,屠呦呦首次在北京代表“523项目”向到访的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员汇报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果,引起国内外代表们的极大关注。而今这项由中国人发明的重要医药成果已传遍世界各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米勒推荐,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奖——国际上公认仅次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大奖。

【素材点拨】

屠呦呦,一个以往并不为人熟知的81岁女药学家,因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奖而走进公众的视野,她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继喹啉类抗疟药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一株小草成为抗疟神药,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迟到的大奖对屠呦呦来说是实至名归。

【适用话题】

科学是拯救人类的福音;科学没有国界,属于全人类;是金子总会发光;光荣属于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人等。

话题2:在古代医书中淘到“金”

1969年,屠呦呦临危受命,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在屠呦呦担任科研组长之前,国内其他的科研机构已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但都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屠呦呦决定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她走访当时中国中医研究院的老中医和专家,整理出了一本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进行实验研究,组织鼠疟筛选。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均无好的苗头,寻找一度陷入僵局。1971年,抗疟队伍在广州召开会议,周恩来总理做出重要指示。会后,屠呦呦组织力量成立了课题组,又投入到新的攻关研究当中。在重新考虑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药物进行复筛时,屠呦呦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吸取药物合理提取方法的线索,以寻找突破口。东晋名医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其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的说法。屠呦呦反复思考,意识到可能是因为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乙醚进行提取,所提取的青蒿萃取液对鼠疟的效果有了显著提高。1972年,“523项目”在南京召开工作会议,屠呦呦报告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引起了与会者的重视。这一发现是青蒿中有效成分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的重大突破,此后所有科研人员都把目光转向青蒿这株小草。1973年,“523项目”办公室决定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把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新药进行研发。

【素材点拨】

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她对青蒿的研究,是青蒿素得以诞生的关键因素。历史上的发明也许就是这样,和一些人擦肩而过,和另一些人在峰回路转之后又重新相遇。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言:“机会只给那些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适用话题】

于无路处找出新路,独辟蹊径往往发现新的风景,机遇垂青勇于探索的人,只有善于思考的头脑才会有新的发现,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对立统一等。

话题3:190多次失败后成功

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将目光锁定在青蒿上,尽管从中国传统医学文献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但大量筛选鉴别工作还需要她亲自去做。例如,青蒿只是传统中草药中的一个类别,其中包括了6种不同的中草药,每一种都包含了不同的化学成分,治疗疟疾的效果也有所不同。葛洪的著作中并没有具体指明哪一种青蒿可用来治疗疟疾,也没有指明入药的是青蒿的哪一部分,是根、茎,还是叶子?“523项目”的云南研究人员发现,有一种学名叫做“黄花蒿”的青蒿提取物对治疗疟疾最有效,但这种效果在之后的实验中并没有重复出现,与文献记载中所说的效果并不完全吻合。为了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屠呦呦对不同产地“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含量进行了分析评估,一方面继续在文献中寻找答案,一方面进行实验求证。通过反复实验和研究分析,屠呦呦发现青蒿药材含有抗疟活性的部分是叶片,而非其他部位,而且只有新鲜的叶子才含有青蒿素有效成分。此外,她还发现最佳采摘时机是在植物即将开花之前,那时叶片中所含的青蒿素最为丰富。1971年10月4日,在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屠呦呦终于从青蒿的成株叶子中得到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检测结果达到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1984年,科学家们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从此青蒿素作为“中国神药”在世界各地显示奇效。

【素材点拨】

青蒿素类药物的问世,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战斗提供了有效的武器。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那些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登上科学的顶峰。挫折与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为何失败。我们只有在跌倒后重新站起来,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坚持不懈,执著以求,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适用话题】

曾经的失败都是成功的基石,取得成就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勇于探索是迈入科学殿堂的桥梁等。

话题4:不怕吃苦,执著青蒿40年

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的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了不解之缘。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的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里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和结核等慢性疾病。她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中国中医研究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座旧楼房,屋内设备明显滞后。屠哟哟的办公室内没有任何装修,一张沙发已经破得不能坐了,屋里的电器只有两样——电话和存放药品的旧冰箱。很难想象,这就是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的办公环境。

从1969年到现在,屠呦呦一直都在进行青蒿素研究,一心忘我工作,生活上似乎有些“马大哈”。屠呦呦的高中同学陈效中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他回顾过去的青葱岁月时说到一件趣事:我们几个人到宁波开会,屠呦呦因为还要出席一个重要场合,多留了一晚,第二天单独坐火车回北京,火车停靠途中的站点时,她下车走走,结果,火车开

走了。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也是陈效中的好朋友,在北京的钢铁研究院工作。陈效中说,屠呦呦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事情都是老李管。60岁就到退休年龄了,可她81岁了还在坚持工作,还经常参加学术活动,并指导了几名研究生。

屠呦呦曾坚持亲自试药患中毒性肝炎。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当时,屠呦呦和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屠呦呦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但她们坚持亲自证实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最终,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素材点拨】在浮躁、弄虚作假大肆盛行的今天,屠呦呦无疑是一面镜子。她不怕吃苦、执著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品质让我们感动。科学研究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十年磨一剑”,时间磨砺出的是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成就。

【适用话题】勇于牺牲,敢于冒险的探索精神,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的求实作风,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淡泊名利是一种风度,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是一种幸福等。

话题5: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因为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的突出贡献,屠呦呦成为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首位中国科学家。她认为,成绩是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我想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我们中国科学家群体。”屠呦呦在接受专访时如是说。

屠呦呦所在的团队于1969年参加“523项目”,由我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1971年,屠呦呦提出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有效成分,并且报告了青蒿提取物的抗疟效果。次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当时的科研条件非常艰苦,屠呦呦团队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努力才最终取得突破。她通过研究中医药的医学本草、地方药志以及拜访老中医等途径,收集了2 000多张有关抗疟候选药的卡片,这在当时殊为不易。屠呦呦说,“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应该努力去做好”。根据当时的规定,发表的有关青蒿素研究的很多文章都不能署个人的名字,作者都是协作组。“这是军民大联合的项目,大家都很协作、不分你我的,”屠呦呦说,“荣誉也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屠呦呦表示,获得拉斯克奖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发现的肯定,她很高兴,“对我来讲,我们到底把世界上一年几亿人发病却无药可治的疾病问题解决了,我觉得这是最欣慰的事情”。

【素材点拨】

屠呦呦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探索,最终获得成功,为人类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立功受奖,情理所在。面对荣誉,人们一般会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正确对待,再创辉煌;一种是自足自满,以功臣自居。屠呦呦以自己的清醒与理智来看待荣誉,这源于她永怀一颗感恩之心,体现出一位科研工作者宽广的胸怀和谦逊的品质。

【适用话题】

在荣誉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宽广的胸襟,伟大的人格;不忘做人之本,拥有感恩之心;摆正自己的位置;个人与集体等。

【新闻评论】

屠呦呦多次落选院士,曾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

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的评选无异于风向标、指挥棒,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示范作用。其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

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素材运用】

追星当追屠呦呦

青蒿,郁郁葱葱地生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有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屠呦呦和她的团队面对的是当时中国极端落后的科研条件,西方人觉得不会做出什么高精尖的成果,然而他们“到底把世界关注但没做成功的事情做得比较好”。这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爱国奉献、不畏艰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的崇高精神,靠的是顽强拼搏、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执著以求的坚强毅力。

屠呦呦虽没有中国两院院士的桂冠,没有海外留学背景,没有博士学位,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对中药科研的执著和热爱。即使做出了不亚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突出贡献,40年来,不为人所知,她仍心态平和,朴实无华,认真干好科研工作。屠呦呦凭借默默无闻的研究,终于一朝成名天下知。她长期坚持、倾心投入、忘我工作的事迹让人感动,她严谨治学、不计得失、执著奉献的风范让人叹服。

科学研究工作从来都是艰苦而枯燥的,只有那些能坐稳冷板凳、淡泊名利甘于寂寞

的人,才可能淬炼出耀眼的科技成果。当今的科研界,像屠呦呦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但也有一些人不甘寂寞,总想当“科研大树”或者“科研明星”,还没有做出什么大成就,就借助媒体轰轰烈烈造势;更有一些人心态不端、贪图虚荣,不断传出的学术造假事件让人瞠目结舌,不禁慨叹当今学术界江河日下。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不仅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光荣,更是中国人的光荣。在为之骄傲自豪之后,国人应当冷静地思考。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得到高速发展,社会财富得到巨大的积累,而我国的科技水平却还远远落后于西方。时代需要“屠呦呦精神”,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埋头苦干,认认真真做学问,踏踏实实搞科研,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推动科技发展上。只有这样,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才会不断涌现,科技实力才会真正不断壮大。

屠呦呦是当代的楷模,让“屠呦呦精神”发扬光大,中国需要更多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

【名师评析】

作为第一个站在拉斯克领奖台上的中国人,她的荣耀令人欣羡,而她背后的付出则让人感动。新中国积贫积弱,中国的老一辈开拓者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的工作条件之艰难令人难以想象,但是他们敢于向困难挑战,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科技突破,这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

2.陈省身——中国的欧几里得

【人物事略】

陈省身,1911年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人,国际数学大师、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3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34年赴汉堡大学留学,1936年获博士学位。1937年~1943年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9年初,应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所长奥本海默之邀举家迁往美国,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1961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他与夫人回南开大学定居,2001年,陈省身在南开大学建立国际数学研究中心。2004年11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将中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陈省身星”,以表彰他对人类的杰出贡献。2004年12月,陈省身在天津病逝。2009年,国际数学联盟增设“陈省身奖”,这是国际数学联盟首次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数学大奖。

【颁奖辞】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陈省身大师就是拥有这两件东西的人。作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和爱国者,陈省身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德国数学会把他和法国数学大师埃利·嘉当并称为“20世纪两大几何学家”;而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泽广布国际数学界,无数数学家对陈省身心存感激,充满无限敬仰。2011年10月28日是陈省身的百年诞辰,全世界众著名的数学家来到南开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纪念这位“微分几何之父”。

【素材解读】

话题1:做事业,首先要学会选择

1926年,15岁的陈省身考入南开大学理学院,主修数学。1934年7月,陈省身离开清华大学,前往德国汉堡大学留学。当时,世界数学的中心在欧洲,欧洲数学的重镇分别是法国的巴黎和德国的哥廷根。按道理,陈省身应该选择哥廷根,数学史上众多光芒万丈的人物,如高斯、黎曼、克莱因、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等都曾在那里学习或执教,但陈省身选择的却是汉堡大学,他是冲着另外一个大家去的,那就是曾在北大办过数学讲座的布拉施克。此次选择使他有幸接触了布拉施克、约瑟夫·凯勒、埃利·嘉当等伟大数学家的思想和学术。

1936年,陈省身公费留学期满,布拉施克给他提供了两种选择:留在汉堡大学,跟埃米尔·阿廷研究数论;或到巴黎,跟埃利·嘉当研究微分几何。陈省身选择了后者,这一年对他在数学上的研究发展来说是决定性的一年。时隔几十年后,美国数学家卡普兰斯基对此做出评论说:“如果陈省身选择了代数数论,二十世纪数学的历史将会有重大改观。结果是数论失去了一位大师,而几何学则迎来幸运。”

1943年,无疑是陈省身一鸣惊人的一年。这一年,32岁的陈省身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完成了关于高斯-博内公式的简单内蕴证明,这是陈省身一生中最重要的数学工作,因此,他后来被国际数学界尊称为“微分几何之父”。然而,在这成功的背后,陈省身经历了五次辗转求学的选择,而每一次他都把握住了机会。陈省身晚年曾对年轻人说:“学会选择,就是要知道自己该怎么走,年轻人做学问应该去找专业方面最好的人。你能否成功,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你是否比老师强。”

【素材点拨】

人生贵在“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才会有好的结果,有好的结果才会有成功的人生。大多数成功的人,他们的成绩虽然与努力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都选择了自己应该选择的。从德国到法国再到美国,陈省身一直追逐着世界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他能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与他的志向和数学思维有关。“一生只做一件事,想不成功都难。”作为素材,本文适用于选择、方向大于勤奋、眼界与成功、一生只做一件事等话题。

话题2:九旬高龄,仍然研究不辍

对于数学,陈省身自称这是“唯一会做的事情”。他随身的口袋里总装着纸和笔,便于随时记下灵感。他曾说,自己睡觉的时候也在想数学,早晨醒来后,害怕忘记,赶紧记下来。当陈省身沉思时,他会坐着一动不动,两眼盯着一个方向。此时,身边人就知道他在思考,除了端茶送水,不敢打扰。

2004年,陈省身完成了一篇关于六维球面上复结构的论文,这是他多年前就已关注的难题。他在国内外到处请数学家来看这篇论文,包括自己的一些“徒子徒孙”。他起初以为自己解决了难题,后来发现其中还存在问题。有同行对他的家属说,这个难题是属于年轻人的,陈先生九旬高龄还要钻研,这加速了他身体的衰老。而他当时居然一次提出了四个庞大的研究计划。

从2000年以89岁高龄定居南开大学“宁园”到去世,陈省身一直未放弃对数学的创新研究,数学研究已成为他终身的兴趣和生活方式。陈省身在93岁生日的第二天,又公布了他对数学界50年来一直未曾破解的一个难题——关于六维球面上复结构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

【素材点拨】

科学研究是需要献身精神的。它需要一种甘于寂寞,甘守清贫,持之以恒,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句话用到陈省身身上再合适不过。陈省身

的一生,是痴迷于数学的一生,他以快乐的心态,葆有对数学的敏感和热情。作为素材,本文适用于献身精神、甘于寂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痴迷与成功等话题。

话题3:淡泊名利:数学大师的立体人生

陈省身的日常生活十分简单。陈省身一再说,人要简单,越是一个单纯的人,就越容易成功,名利从来不是陈省身的追求。“我读数学没有什么雄心,只是喜欢数学,如果一个人的目的是名利,数学不是一条捷径。”陈省身说,“数学没有诺贝尔奖是一件幸事。数学有很多简单而困难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人废寝忘食。多年或经年不解,一旦有灵感,其快乐是无法形容的。”

陈省身是数学界有名的美食家,但平时对饮食并不挑剔,家政服务员做什么,他就吃什么。在外面吃饭,每次吃剩下的东西他都要打包,就连米饭也要打包,从不浪费。

陈省身的书桌是没人整理的,上面散乱地放着书籍和纸笔。看着很乱,但他身边的人从来不敢动,担心整理后陈省身会找不到想要的东西。陈省身的衣柜里有两身病号服,那是一次住院时发的,出院后他直接带回了家,当做睡衣来穿。2004年9月,陈省身赴香港领取首届“邵逸夫奖”。去香港之前,陈省身发现衣柜里那些多年的旧衣服都招了虫子。于是,他定做了一套西装。这是他回国定居以来,第一次定做西装。他穿着新西装,打着旧领带,穿着别人的皮鞋上了颁奖台,尽管那双鞋很不合脚。领奖结束后,他宣布将总额为100万美元的奖金捐出。晚年时,他还把获得“沃尔夫奖”的奖金以及藏书和5辆汽车全都捐给了南开数学研究所。

【素材点拨】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责贱,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对待名利,人们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追名逐利,一种是淡泊名利。当一个人心中有远大的目标,有乐意为之奉献、为之牺牲的信仰时,他就会对名利采取谦让、淡然的态度。人到无求品自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陈省身惜时如金,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不求闻达,醉心学问,他的精神和品格值得我们学习。作为素材,本文适用于淡泊名利、人格魅力、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俭以养德、简单与丰富、吝啬与慷慨等话题。

话题4:不暗示孩子要成为什么人

陈省身的儿子陈伯龙和女儿陈璞都继承了陈省身过人的智慧。但是,他们都没有继承父业。陈伯龙读研究生时念过数学专业,但是,在参加了第一个数学讨论班之后,他意识到,自己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数学家。此时,陈省身建议他尝试一下精算学,进入商业领域。“他认为我是个做事负责任、有条理的人,商业世界或许更适合我。”在父亲的建议下,陈伯龙学习了精算,最终进入了保险业,迄今为止,他做了大约四十年的养老保险顾问。回过头来看,这位现年七十多岁的老人认为精算这个职业完全适合自己,他感激父亲当时的建议。“他不强迫我去做我不感兴趣的事情,他会帮着我寻找使我最有机会成功的位置,并且给我最好的建议。他从来不暗示我,他想让我成为什么样的人。”

同样,陈省身也将选择的自由给了女儿陈璞。“他是一位慈父,对我们一点也不严厉,但他有原则。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都有原则。父亲不‘教’,而是‘做’,他以身作则。我们跟他谈话的时候,他不做空洞的说教,而是谈天。”陈璞说,“有时候跟父亲谈完一件事情,他不会立即发表意见。这并不表示他没有听到,也不表示他不关心,而是表示他需要想一想。他常常在晚上想,第二天吃早饭时,他就把晚上想出来的意见跟我们讲,嘱咐我们要怎样小心,怎样考虑事情。”

【素材点拨】

子女的教育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陈省身教育子女的方式具有西方的特点:在合适的时间,在子女

需要的时候,给出意见。可见,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自己选择人生的道路,这对子女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作为素材,本文适用于子女教育、顺其自然、尊重孩子、以身作则、引导成长等话题。

【满分作文】

大师们的“好玩”精神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一生淡泊名利。为表彰他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陈省身星”。消息传来,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很激动,想好好庆祝一下,陈先生却轻描淡写地说,这件事确实“很好玩”,至于庆祝,就不必了。

牛顿晚年名满欧洲,但他最大的乐趣就是跟小孩一起玩耍。有一天他对小侄儿讲:“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将来怎么看我,对我而言,我只是在海滩边玩耍的男孩,偶然间发现了一块比较圆的石头,或一个比较漂亮的贝壳,就觉得很愉快。”

居里夫妇同样视名利如浮云。各种勋章、奖章是荣誉的象征,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可居里夫妇视之如玩物。1902年,居里先生收到了法兰西共和国大学的通知,说是将要颁发给他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居里先生写了一封回信:“我对勋章没有丝毫兴趣,我只需要一个实验室。”居里夫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一位朋友到她家做客,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协会刚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便惊讶地说:“这枚代表极高荣誉的金质奖章,能得到它是极不容易的,怎么能够让孩子玩呢?”居里夫人却说:“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这东西,只是玩具而已,只能玩玩,不可以太看重它,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不会有出息。”

2004年10月6日,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那一刻,时年67岁的以色列获奖科学家阿夫拉姆·赫什科正与孙儿们一起戏水玩耍。得知喜讯后,他很平静地对记者说:“没有想到我会成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得奖。我现在最享受的是与孙儿们一起玩水的乐趣。”严谨无私的科学家,充满童心的学者,当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中时,当他们把为人类作贡献当成人生的最高目标时,是完全可以做到淡泊名利、心平气和、看轻身外之物的。这也是历史上很多大科学家、大学者的共性。因为,在别人眼里泰山般重大的事,在他们眼里不过“好玩”罢了,在别人眼里极其荣耀的事,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在海滩边捡到一个贝壳而已,这就是举重若轻,这就是赤子之心。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事聚精会神,创业全力以赴,不受诱惑,不落凡俗,具有这种心态的人,才能干大事业,出大成果,彪炳史册,光耀千古。

【名师评析】

那些名满全球的大师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皆因他们心无杂念,一心只想着做自己的研究,外界给予他们的荣誉只是浮云罢了。大师的“好玩”皆在于此。本文撷取罗列了陈省身、牛顿、居里夫妇、赫什科等多位大师在面对名利时的淡然态度,让我们对他们的淡泊名利的态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历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1901-2018)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获奖者(1901-2018) 年份得主国家得奖原因 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 林 德国 “对血清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治疗白喉应用上 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 因此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 器” 1902年罗纳德·罗斯英国“在疟疾研究上的工作,由此显示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也因此为成功地研究这一疾病以及对抗这一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1903年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在用集中的光辐射治疗疾病,特别是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研究的新途径” 1904年伊万·巴甫洛夫俄罗斯“在消化的生理学研究上的工作,这一主题的重要方面的知识由此被转化和扩增” 1905年罗伯特·科赫德国“对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和发现” 1906年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 “在神经系统结构研究上的工作”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 1907年夏尔·路易·阿方斯·拉 韦朗 法国“对原生动物在致病中的作用的研究” 1908年伊拉·伊里奇·梅契尼 科夫 俄罗斯 “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保罗·埃尔利希德国 1909年埃米尔·特奥多尔·科 赫尔 瑞士 “对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 究” 1910年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德国“通过对包括细胞核物质在内的蛋白质的研究,为了解细胞化学做出的贡献” 1911年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瑞典“在眼睛屈光学研究上的工作” 1912年亚历克西·卡雷尔法国“在血管结构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研究上的工作” 1913年夏尔·罗贝尔·里歇法国“在过敏反应研究上的工作” 1914年罗伯特·巴拉尼奥地利“在前庭器官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上的工作”1919年朱尔·博尔代比利时“免疫性方面的发现” 1920年奥古斯特·克罗丹麦“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理” 1922年阿奇博尔德·希尔英国“在肌肉产生热量上的发现” 奥托·迈尔霍夫德国 “发现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之间的固定关 系” 1923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 廷 加拿大 “发现胰岛素”约翰·麦克劳德加拿大 1924年威廉·埃因托芬荷兰“发明心电图装置”1926年约翰尼斯·菲比格丹麦“发现鼠癌”

【双语时文阅读】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附屠呦呦获奖原因解读)

英语时文阅读理解 BEIJING-Pharmacologist Tu Youyou has become the first scientist on the mainland to win America's respected Lasker Award for her discovery of a new approach to malaria (疟疾) treatment. The 81yearold was presented with the medical prize by the Albert and Mary Lasker Foundation on September 23, 2011 in New York. Tu, a scientist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in Beijing, was praised by the jury (评判委员会) for her "drug therapy (治疗) for malaria that has saved millions of lives across the globe,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according to a statement on the foundation's website. In early 1969, Tu was appointed head of a government project that aimed to eradicate(消灭) malaria, and it was then that she began applying modern techniques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o find drug therapy for malaria. After detecting (检测) 380 extracts (提取物) made from 2,000 candidate recipes, Tu and her colleagues obtained a pure substance called "Qinghaosu", which became known as artemisinin in 1972. An artemisininbased drug combination is now the standard regimen (养生法) for malaria,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lists artemisinin and related agents in its catalog of "Essential Medicines", said a statement from the foundation. The Lasker Awards are given annually to people who have made major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diagnosis, treatment, cure and prevention of human diseases since 1945. Lasker Awards are known as "America's Nobels" for their knack (熟练技术) of gaining future recognition by the Nobel committee.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28 Lasker laureates (得奖者) have gone on to receive the Nobel Prize, and 80 since 1945.更多英语时文及配套试题闯关请登陆奇速英语每日时文APP。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物象)作用专题训练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物象)作用专题训练 一、【高考真题感知】(2016全国卷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6分) 玻璃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获奖者(1901-2016)汇总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获奖者(1901-2016) 时间得主国家得奖原因 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德国“对血清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治疗白喉应用上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因此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器” 1902年罗纳德·罗斯英国“在疟疾研究上的工作,由此显示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也因此为成功地研究这一疾病以及对抗这一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1903年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在用集中的光辐射治疗疾病,特别是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研究的新途径” 1904年伊万·巴甫洛夫俄罗斯“在消化的生理学研究上的工作,这一主题的重要方面的知识由此被转化和扩增” 1905年罗伯特·科赫德国“对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和发现” 1906年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 “在神经系统结构研究上的工作”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 1907年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 朗 法国“对原生动物在致病中的作用的研究” 1908年伊拉·伊里奇·梅契尼科 夫 俄罗斯 “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保罗·埃尔利希德国 1909年埃米尔·特奥多尔·科赫 尔 瑞士 “对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 究” 1910年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德国“通过对包括细胞核物质在内的蛋白质的研究,为了解细胞化学做出的贡献” 1911年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瑞典“在眼睛屈光学研究上的工作” 1912年亚历克西·卡雷尔法国“在血管结构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研究上的工作”1913年夏尔·罗贝尔·里歇法国“在过敏反应研究上的工作” 1914年罗伯特·巴拉尼奥地利“在前庭器官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上的工作”1919年朱尔·博尔代比利时“免疫性方面的发现” 1920年奥古斯特·克罗丹麦“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理” 1922年阿奇博尔德·希尔英国“在肌肉产生热量上的发现” 奥托·迈尔霍夫德国 “发现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之间的固定关 系” 1923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 廷 加拿大 “发现胰岛素”约翰·麦克劳德加拿大 1924年威廉·埃因托芬荷兰“发明心电图装置”1926年约翰尼斯·菲比格丹麦“发现鼠癌” 1927年朱利叶斯·瓦格纳-尧雷 格 奥地利 “发现在治疗麻痹性痴呆过程中疟疾接种疗法的 治疗价值”

屠呦呦得诺贝尔奖各方观点

屠呦呦得诺贝尔奖各方观点 积极性评价 屠呦呦、: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贺辞: 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 屠呦呦多年艰苦奋斗、执著地进行科学研究,围绕国家需求,克服困难、一丝不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党和政府关心中医药、重视中医药、支持中医药发展取得的结果;是举国体制、针对中医药工作全国一盘棋取得的胜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科学家群体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医药为人类做出的新的贡献。 全国妇联: 欣闻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光荣,更是全体中国女性的骄傲,全国妇联代表全国亿万妇女,向她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争议(集体还是个人)

其他观点: 有人公开表态说,“这个奖不是我报的,也没有征求我的意见。我不赞成她一个人得奖,我赞成国家科委批准的发明单位都应该得奖”。甚至有人联名向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写信,“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诺奖委员会:但是,诺奖是不按某些中国人所认同的“程序正 确”来办事的,也不是按照地位高低、论资排辈来分果果的。诺奖委员会成员汉斯如此说,“我们是把将奖项颁给受传统医学选出新药的研究者”。 在拉斯克奖颁奖期间陪同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认为,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 《科学》杂志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科学延伸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的刘兵教授看来,这次诺奖的成就反倒可能成为对中医发展的又一次致命打击:若是把诺奖作为中医药领域的强心剂,只会导致中医的发展被一元论价值下作为“唯一真理”的西医所收编。 当然,像一些讨论诸如屠呦呦这样在几十年前特殊环境下的研究成果获奖;以及为什么近些年来科研经费投入巨增,以获奖为目标的规划性研究更多,但却反而没有得奖等涉及科研体制等问题,也是颇有意义的。另一个连带并且相关的问题是:屠呦呦获得诺奖这一事件就能真的代表中国科学研究已经整体性地进入国际前列了吗?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人物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小说) ——小说阅读复习导学案三 编制:孙静娴审核:孟宪培审批:蒋荣振2013.4 学习目标: ●一、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 ●二、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三、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学习重点: 【检查预习】考试说明解读 鉴赏评价D 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 【质疑探究】 1、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5)、小说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6)、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解题思路: 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3、思考方向: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第五,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所以,要分析人物之间的交互关系。

诺贝尔 医学与生理学奖—1973

弗里希(蜜蜂) 弗里希(Karl von Frisch,1886—1982)德国著名昆虫学家,昆虫感觉生理和行为生态学创始人。1973年与廷伯根、洛伦兹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动物学家 弗里希,生于维也纳,童年时热爱大自然,并养了很多动物,中学时就发表过几篇对自然的观察文章。曾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学位,后转入慕尼黑大学研究动物学。1910年在慕尼黑大学任助教。1921年被聘为罗斯托克(Rostock)大学动物学教授,1925年又回到慕尼黑大学任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澳大利亚,战后在澳大利亚格拉茨(Graz)大学任教授,但很快又回到了慕尼黑。1973年与廷伯根、洛伦兹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弗里希在慕尼黑大学的最早研究是测定鱼对颜色的感受能力,他通过给鱼提供报偿来训练鱼区别不同的颜色,首次证明了鱼类不是色盲。他还用云斑鮰鱼(Amiurus nebulosus)作实验,证明了鱼类具有听觉。弗里希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研究鱼和蜜蜂,通常是冬天研究鱼,夏天隐居家乡研究蜜蜂。使弗里希赢得科学荣誉的是他对蜜蜂行为和感觉能力的研究。 本世纪20年代,他曾提出过蜜蜂的气味通讯理论。但40年代所作的一些实验使他对气味 通讯理论发生了怀疑,并发现了蜜蜂的舞蹈语言。1949年又发现蜜蜂能感知偏振光,可借

助太阳辨认方位,因此荣获197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1]他的成名之作是1953年出版的《蜜蜂的舞蹈语言和定向》一书。蜜蜂的舞蹈语言理论已被广泛接受。 经济学家 简介 弗里希(Frisch Ragnar Anton Kittil,1895—1973)生于 挪威奥斯陆。1919年获奥斯陆大学文学士学位。后到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留学。1923年起在奥斯陆大学任教授。1926年获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和其他经济学家创建经济计量学会,并任会长。1932年建立奥斯陆大学经济研究所,任所长。1933年创办《经济计量学》杂志,任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任联合国经济顾问、经济与就业委员会主席。曾在印度和埃及工作多年。1969年,和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共同获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成就 弗里希是经济计量学的先驱,1926年首先提出经济计量学一词,并把经济计量学定义为数学、统计学和经济理论的结合。他第一个应用经济计量学方法分析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波动。他提出用等量法来衡量货币的边际效用,研究了多重共线性等问题。他主张利用现代化的经济计划方法推动战后经济的重建。他的计划化并不取消市场机制,而是要对市场机制进行有效的测量,作为经济政策的反馈信息。他强调专家治国,使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在政治优先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建立强有力的国家协调机构。著有《衡量边际效用的新方法》、《统计上建立需求与供给曲线的陷阱》、《运用完全回归系统的统计合流分析》、《生产理论》、《经济计划研究论文集》等。 洛伦兹(灰雁) Konrad Lorenz:洛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学家、习性学创始人之一,开始了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对鸟类行为的研究作出了独特贡献,并提出了动物本能行为的固定行为模式和动物学习的“印记”等概念。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3年与K.弗里希、N.廷伯根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 简介 心理学家洛伦兹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那么她会有些什么获奖感言呢?请看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与你分享!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 85岁的屠呦呦得知获奖后一夜未眠 央视记者今天一早来到屠呦呦在北京的居所,对老人进行了专访。 对于获奖,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屠呦呦的家宽敞整洁,进门的书柜中摆满了老人获得的各种奖牌奖杯,其中最醒目的是2011年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授予塔的临床医学研究奖。 85岁的屠呦呦告诉记者,自己昨晚一夜未眠。 谈起当年青蒿素的研究,老人思路清晰,滔滔不绝。 屠呦呦通过央视正式发表获奖感言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屠呦呦还通过央视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她为此感到高兴,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屠呦呦还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 △视频:《屠呦呦获奖付出艰苦努力》 李克强:这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 屠呦呦获奖之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 李克强在贺信中说,长期以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医学研究人员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取得许多高水平成果。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委托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同志5日晚看望屠呦呦并表示祝贺。

2010-2012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201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事件:201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在试管受精技术方面的发展”而被授予该奖项。 研究工作:早在1950年,爱德华兹就认为IVF可以有助不育症的治疗。通过系统的研究工作,他发现了人类受精的重要原理,并成功实现人类卵细胞在试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细胞培养皿)中受精。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的诞生,就是对爱德华兹的不懈努力的最好表彰。在接下来的几年内,爱德华兹和他的同事将IVF进行改良,并将其与世界分享。 意义:他的贡献使治疗不育症成为可能,包括全球超过10%的夫妇在内的人类因此获益匪浅。 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事件:北京时间2011年10月3日,美国人布鲁斯·博伊特勒、法国人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人拉尔夫·斯坦曼以免疫系统研究赢得201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研究工作:博伊特勒和霍夫曼所作贡献,是认定免疫系统中的“受体蛋白”,可确认微生物侵袭并激活先天免疫功能,构成人体免疫反应的第一步。斯坦曼所作贡献,是发现免疫系统中的“枝状细胞”(DC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反应、即以自身调控方式适应并清除体内微生物过程中的作用,构成免疫反应的后续步骤。 意义:3名获奖者“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我们大家对免疫系统的理解”。也为人类哪些久治不愈的如(癌症、乙肝、哮喘等)疾病提高新的治疗出路,也是21世纪唯一有可能攻克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 201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事件:北京时间8日17时30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京都大学物质-细胞统合系统据点iPS细胞研究中心主任长山中伸弥、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戈登因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奖。 研究工作:约翰·格登于1962年通过实验把蝌蚪的分化细胞的细胞核移植进入卵母细胞质中,并培育出成体青蛙。这一实验首次证实分化了的细胞基因组是可以逆转变化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06年山中伸弥等科学家把4个关键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使其变成多功能干细胞。这意味着未成熟的细胞能够发展成所有类型的细胞。 意义:两位科学家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通过对人体细胞的重新编程,科学家们创造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2020年诺贝尔奖中国获得者:屠呦呦(简历)

2020年诺贝尔奖中国获得者:屠呦呦(简历) 2015年诺贝尔奖中国获得者:屠呦呦(简历) 会计网讯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 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个人简历】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

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 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人物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 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 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5年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由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以“中国政府代表团”代表的身份出 席“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并再次出席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4年获泰国玛希顿皇家医学贡献奖(princemahidolaward).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 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6月15日,获得2015年度沃伦·阿尔珀特奖. 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主题人物阅读(余光中)

主题人物阅读 璀璨五彩笔——余光中 山东沂水一中魏继国编制 编者按:仅以此文纪念逝者,先生之德,光风霁月。先生之志,芙蕖出泥。先生之文,脍炙人口。 余光中(1928年9月9日-2017年12月14日),中国当代作家、诗人,现居台湾高雄市。生于南京市,父亲余超英,母亲孙秀君。母亲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战争时在四川读中学,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因生日正好是农历9月9日,所以自称[茱萸的孩子]。在两岸三地游走居住教学的余光中老师,自言最喜欢的是香港和高雄,曾形容两岸三地是:“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1] 生前任台湾国立中山大学讲座教授,擅新诗、散文,旁及评论、翻译,出版著译凡五十种,其中散文有十种,作品列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设有华文课程的大学、中学的教科书。余氏行文精炼,发人博思,故坊间也有不少其作品之评析。中文造诣深为人赞,如香港作家林沛理称之为:“语言的魔术师”、“香江第一才子”陶杰许之为“用中国文字意象之第一人”,且其精通英语及多种外文,包括德语、西班牙语等。曾任台湾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系主任,亦尝为美国大学英美文学系副教授,于两岸三地享负语言大师之名。 诗人余光中在高雄病逝,享年89岁,他的办公室正对台湾海峡,远眺熟悉的故乡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972年,44岁的余光中写下这首《乡愁》,这是大陆读者对他最熟悉的作品。据台湾媒体消息,12月14日,余光中在高雄病逝,享年89岁。 “我出生在南京,父亲是泉州人,抗战时期又在重庆住了几年。要问我的故乡在哪里,其实很简单,我就是一个中国人。”2013年10月,余光中来上海参加“他们在岛屿写作——台湾文学电影展”开幕式。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他说,自己现在任教的中山大学位于高雄西子湾,正对台湾海峡,“每天在学校办公室,望过去就是我熟悉的故乡,我要庆幸,自己不是住在台东,不然面对的就是太平洋,我又不要看美国,有什么用呢?”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他驰骋文坛超过半个世纪,涉猎广泛,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大家、著名批评家和优秀翻译家。出版诗集21 种;散文集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13 种;共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据台媒报道,余光中此次病重,原先只以为是天气多变、气温偏低,到医院检查後决定住院静养,没想到疑似有些小中风,肺部感染、转进加护病房;旅居在外的女儿们也从国外赶回,谢绝采访,结果1天之隔,这位作品多选入课本、文坛的“璀璨五彩笔”就告别人世,亲人与文坛好友都十分伤痛。

类文阅读: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本报(人民日报)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记者刘仲华商璐)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囯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屠呦呦是诺贝尔医学奖的第十二位女性得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得益于三位科学家的贡献,千百万人得到了对症治疔的药物,这一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说:“屠呦呦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她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屠呦呦的发明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坎贝尔和大村智发明了阿维菌素,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今年的获奖者们均研究出了治疗“一些最具伤害性的寄生虫病的革命性疗法”,这两项获奖成果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无法估量。

借助辩证法对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几点思考

借助辩证法对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 几点思考 S315050041 付裕晖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屠呦呦获奖原因 屠呦呦 Vs 黄晓明 如何看待屠呦呦“三无”学者的身份 由此延伸的两点思考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伦达尔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来自爱尔兰、日本和中国的3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为我国摘取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医学科学最高奖项,同时也引发了热议,其它暂且不表,下面本人尝试就这一事件利用本人仅知的部分自然辨证法相关理论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如有不当恳请交流指正。 一、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屠呦呦获奖原因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相关理论是我国千百年医疗实践的宝贵财富,然而在此之前,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并没有得到世界的一致认可,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屡屡与诺贝尔医学奖项无缘。归其原因,私以为是我国中医事业缺乏标准化建设。对于西方人来说,数字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西医就是建立在数字统计学分析基础之上的。而中医和西医的最大区别就恰恰在于:西医讲求具体指标,而中医讲求“因人而治”,缺乏可通约性,常常以个人经验为主,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学分析体系,而如果所做的研究缺乏数字依据的支持,西方人是不太可能认可的。故而,时至今日,中医还没有完全走上世界舞台。 而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就是我国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标志着我国中药事业为国际认可的里程碑,其发现过程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

法对科学发现的影响。青蒿熬水可以治疗疟疾的事实早已被广泛记载传播,许多单位均做过青蒿的抗疟筛选,都因无效而与幸运无缘。而屠呦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在采用传统方法未果之后,通过对中医药文献的反复研究及参考西方萃取方法对青蒿素的提纯方式思路的改变,细心的想到其抗疟成分可能是热不稳定的,通过冷萃取法得到了没有被热破坏的青蒿素,最终得到抗疟效果极好的青蒿素。青蒿和青蒿素,一字之差便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此前的科学家受困于中药提纯常规方法的限制,人为的将中医和西医划上鸿沟,中医和西医就其理论、研究手法、起效时间、治标治本等等来说的确是对立的,然而单纯的将二者对立是一种狭隘的思想,如此次青蒿素的发现,便是运用西方萃取对中医药进行定量提取,同时此举也是对西医临床的重大贡献,二者互相促进,是统一的整体,中医不破坏药物原始成分基础上,讲究医疗综合效果的做法值得西医学习;西医的精确诊疗、有的放矢的治疗及技术也值得中医借鉴。这里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思想。 不但如此,所有特点的医学包括中医、西医、蒙医、藏医等都可以相互借鉴融合,形成有益于人类减轻病痛的统一的医学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造福全人类。 二、屠呦呦 Vs 黄晓明 当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闻与黄晓明的奢华婚礼新闻相撞的时候,在当下中国引发了一片热议。 首先,私以为,将屠呦呦教授与黄晓明并列谈知名度、曝光率甚至引申到对青少年的教育层面本身不具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把追求真理的科学家和追求曝光度的明星放在一起,然后比较哀叹科学家的曝光度为什么不如明星,这本身就存在问题。二人追求的本质不同,一是真理,一是知名度。明星更多的是台前,相比下,科学家更多的是幕后默默无闻的研究,太多的曝光对于从事学术研究的科学家来说并不一定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科学家的包装或者说是关注点更多的是针对学术的而不是针对民众的。所以,所谓的哀叹科学家知名

历届(1901-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年获奖者(1901-2019)年份得主国家得奖原因 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 林 德国 “对血清疗法的研究,特别是在治疗白喉应用上 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 因此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 器” 1902年罗纳德·罗斯[ 英国“在疟疾研究上的工作,由此显示了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也因此为成功地研究这一疾病以及对抗这一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1903年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在用集中的光辐射治疗疾病,特别是寻常狼疮方面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研究的新途径” 1904年伊万·巴甫洛夫俄罗斯“在消化的生理学研究上的工作,这一主题的重要方面的知识由此被转化和扩增” 1905年} 罗伯特·科赫 德国“对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和发现” 1906年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 “在神经系统结构研究上的工作”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 * 1907年夏尔·路易·阿方斯·拉 韦朗 法国“对原生动物在致病中的作用的研究” 1908年伊拉·伊里奇·梅契尼 科夫 俄罗斯 “在免疫性研究上的工作”保罗·埃尔利希德国 1909年埃米尔·特奥多尔·科 赫尔 瑞士 “对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 究” 1910年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德国“通过对包括细胞核物质在内的蛋白质的研究,为了解细胞化学做出的贡献” 1911年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 瑞典 “在眼睛屈光学研究上的工作” 1912年亚历克西·卡雷尔法国“在血管结构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研究上的工作” 1913年夏尔·罗贝尔·里歇法国“在过敏反应研究上的工作” 1914年@ 罗伯特·巴拉尼 奥地利“在前庭器官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上的工作”1919年朱尔·博尔代比利时“免疫性方面的发现” 1920年奥古斯特·克罗丹麦“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理” ~ 1922年阿奇博尔德·希尔英国“在肌肉产生热量上的发现” 奥托·迈尔霍夫德国 “发现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之间的固定关 系” 1923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 廷 加拿大% “发现胰岛素”

2016高考语文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作文素材

2016新作文素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中新网10月5日电综合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此次奖项由三人共同获得。 据悉,屠呦呦是中国著名药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 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 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 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 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 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 克奖。 此外,另外两名同时获得此次诺贝 尔医学奖的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 聪大村因发现了蛔虫寄生引发感染的新 疗法也同时获奖。 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 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 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 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 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

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素材分析】假如没有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假如没有屠呦呦默默奉献的信念,假如没有屠呦呦不断创新的精神,便不会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生命的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也便不会获得华人十年未获拉斯克奖的空白。 【素材运用】适用于顽强毅力、心灵宁静、传统与现实、创新、信念、遗产、奉献等话题。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2016新作文素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两人的获奖原因是发现了蛔虫寄生引发感染的新疗法。 颁奖词: 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寄生虫疾病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尤其严重。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获奖者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阿维菌素,这种药品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对其他寄生虫疾病也有出色的控制效果。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两项发现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疾病的新武器。 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2016新作文素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第一位获奖者是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他的主要成就是对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在所有获奖者中,最年轻的32岁,最年长的87岁,平均58岁。其中还有11名女性获奖者。 今年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0月5日首先公布,来自中国的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1930年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

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全文

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全文 篇一: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全文 中新网10月5日电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 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报道称,此次奖项是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主管乌尔班·兰达勒颁发的。以上三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新疗法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曾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寄生虫疾病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尤其严重。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获奖者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阿维菌素,这种药品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对其他寄生虫疾病也有出色的控制效果。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两项发现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疾病的新武器。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据2010年报道显示,全球每年有3.5~5亿人感染疟疾,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疟疾,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染病死亡率很高,全球每30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 今年9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尽管疟疾致死率自2000年以来已下降60%,但全球仍有32亿人面临罹患疟疾的风险,2015年预计新增病例2.14亿,死亡人数43.8万,死于疟疾的多为年幼的儿童。 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人类对疟疾的记载已经有4000 多年历史。公元前2700 年,中国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描述了疟疾的相关症状:发热、寒颤、出汗退热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致死。 解放军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聂为民介绍,疟疾,俗称打摆子、寒热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血液,而感染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也就是说,疟疾属于传染病,同城有两种情况会被传染:一种是被虐蚊叮咬后(这种专门的蚊子叫做按蚊,并不是所有蚊虫叮咬都会传染哦),疟原虫就进入体内了;还有一种是输入了带疟原虫的血液。其中,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低的人群易感性较高。 从世界范围来看,疟疾主要流行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国家以及东南亚、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