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必背内容

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背内容

(一)有余数的除法

①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②余数要比除数小。

被除数÷除数 = 商…….余数

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

1、()÷()=5……6,除数最小是(),被除数最小是()。

2、在应用题中,余数单位和被除数单位相同。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

1、数位顺序表按(从右往左)的顺序,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2、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计数单位有:一、十、百、千、万,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4、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大的五位数是10000.

5、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长度单位

毫米10厘米10分米10米1000千米

(mm) (cm ) (dm) (m) ( km)

100

1、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

2、长度单位转换时,大单位转小单位,数字增大(添“0”),小单位转大单位,数字减小(去“0”)。

3、手臂打开大约1米;(1拃)长大约10厘米,也是1分米;

(2分硬币)大约有1毫米厚;10张纸的厚度大约1毫米。

4、在表示较远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如(各类交通工具的时速),(马拉松长跑的路程),(铁路长),(两个城市间的路程)等。

5、用米作单位常见的有描述(树高)、(楼高)、(桥长)等。

(四)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1、求“和”用加法;求“差”用减法;求“积”用乘法;求“商”用除法。

2、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 = 减数+差

减数 = 被减数-差

3、笔算三位数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相减,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借1作10。

(五)图形

1、长方形:4条边,(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较长的边叫长(2条长),较短的边叫宽(2条宽)。

2、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3、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对角)相等;有2个钝角和2个锐角,还具有不稳定性。

4、在左图的这个长方形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

正方形的边长是();剩下的图形是(),

长和宽分别是(),()。

5、在左图这个正方形中截取一个最大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

7cm 的长是(),宽是()。

(六)时间单位

时60

60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

2、时针走(1大格)是(1时),这时分针正好走(1圈),是(60)分,所以1时=(60)分。

3、分针走(1小格)是(1分),这时秒针正好走(1圈),是(60)秒。所以1分=(60)秒。

4、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

5、在求时间时,可以列竖式计算。

减法时:要先算(分减分),再算(时减时),当“分”不够减时,向(时)借1当60分,60分与原来的“分”合在一起再减。

加法时:先算(分加分),再算(时加时),当分加分超过60分时,要把其中的60分转化为1时。

7时10分-3是50分=() 2时40分+3时50分=()

6、通常下午的时间转化成24时计时法,例如

下午3时20分就是( 15时20分)

7、描述50米、100米跑步的时间要用(秒)作单位。

8、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8经过时间是()。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8经过时间是()。

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8经过时间是()。

【强烈推荐】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数据收集整理 1、第2页,求总人数就是把人数加起来;没有选择的同学,最有可能选择的是人数最多的那一种。 2、第3页,投票。一个对勾表示1个数据,一个圆圈表示1个数据,一个正字表示5个数据。 3、第6页6(3),买哪几种水果合理,选择水果时至少两种。 4、第6页6(3),现在每个小长方形表示2份报纸,原来长方形的数目要除以2。 第二章表内除法(一) 1、除法解决的是平均分的问题。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均,一种是几个。24页4题 2、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25页6,9题。 3、算除法,想乘法口诀。有的乘法口诀可以列两个除法算式,有的只能列一个除法算式。 第三章图形的运动 1、将一个图形对折,左右两边可以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对称)的,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的时候用直尺,画虚线,穿透这个物体。 2、平移后的物体和之前的相比,(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3、一些汉字或字母也是轴对称图形。33页第2题。 第四章表内除法(二) 1、比较大小时,先把计算结果标出来,然后根据题意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注意,排列是算式,不是结果。40页第3题。 2、应用题中,购物是必考题,仔细看题,列式计算。42页例3。

第五章混合运算 1、混合计算要注意脱式计算。先算哪一步,可以在算式下面轻轻画一条横线。注意数字和数字对齐,符号和符号对齐。如果遇到难以计算的两位数加减法时,可以再草稿纸上算出结果,再写到卷子上。47-49页例题。 2、列式计算。列式计算要注意,只列一个综合算式,不写单位不写答,而且要脱式计算。列式时,先要想清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找准关键字(和表示相加,差表示相减,积表示相乘,商表示相除),再进行列式。 3、列综合算式。先算最上面的算式,再和其他数进行计算,最后直接写出得数。注意,第一步的算式一定要加上括号。49页3题,51页6,9题。 4、应用题。应用题能列分步算式就列分步算式,除非题目要求列综合算式。列综合算式时,第一步一定要加上括号,然后脱式计算。标上单位写上答。练习十二1、2、3、4、6、7 第六章有余数的除法 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 2、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除数,反过来,余数>除数。 3、除法的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横式上要把商和余数都标出来。如果没有余数(余数为零),就不要标余数。 4、遇到除法竖式的改错题,可以先在草稿纸上计算一下,再和卷子上的进行比较。如果式子相同,说明竖式就对了;如果不相同,说明错了。65页第7,11题。 5、应用题遇到至少时,商要加1,如果遇到最多时,商不加1。有时题目中没有明确写出至少或最多两个字,就要根据题意判断,剩下的余数也要参与,就是至少的问题,商要加1,如果余数不能参与,就是最多的问题,商不加1. 6、遇到找规律的题目时,要用除法计算。先把其中的一组标出来。然后用题目中给出的数除以一组的数量。余数是几,就是和一组中的第几个图案相同;如果没有余数,就和一组的最后一个图案相同。做题时可以直接画图形。(5和6对应练习十五)。 7、一束花

必背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必背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面积=半径×半径×π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 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二、应用题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全)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 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5.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不要混乱。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五)根小棒。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 4.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它就有几条边。 三.表内乘法(一)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 3 × 4 = 12 (乘数)×(乘数)= (积) 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熟练地背诵1-6的乘法口诀,顺着背、倒着背、竖背等多种方法。 9.乘法口诀关系到下册的除法的计算,务必背熟。 10.乘法、乘加、乘减、加减的应用,要求学生首先读题,弄清楚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法计算。 四、表内除法 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出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比较熟练地运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 2.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分法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几个; 分法2:按每几个一份的分,平均分成几份。 如:有10个苹果,分法1:平均分成5份,每份分得2个;分法2:按每2个一份的分,平均分成5份。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2020必考)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20分) 1、36÷4=9,这个算式读作(),其中除数是(),商是()。 2、8+22=30,54-30=24,把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算式应该是()。 3、72÷8=9 可以表示72里面有()个();也可以表示72是()的()倍; 4、计算54÷9=()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5、一个直角三角板中有一个()角,两个()角。 6、风扇转动是()现象,推拉抽屉(tì)是()现象。 7、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里。 35÷7 42÷6 7×7 72÷8 36÷6 ()> ( ) > ( ) >( ) >( ) 8、5的3倍是(),18是2的()倍。 9、 一共有()个,每3个分一份,可以分()份。 10、 算式是()×()+() 二、判断下面的话对吗?(5分) 1、计算35-(23-12)时,先算23-12。() 2、12÷4=3,这道算式表示把12分成4份,每份是3。() 3、风车转动是平移现象。() 4、计算7×8和56÷7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5、比锐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三、选择。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5分) 1、下面图形()通过平移可以和重合。 ①②③ 2、96-32+28= ,正确答案是()。

① 29 ② 60 ③ 92 3、36+28 ○ 6×9比较,○内应填()。 ① < ② > ③ = 4、12÷4读作:() ①12除4 ②12除以4 ③4除以12 5、唱歌的有45人,跳舞的有9人,唱歌的是跳舞的()倍。 ①3 ②4 ③5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12分) 54÷9=5×8= 54+6=7÷7= 64-8= 16÷2= 7×3= 32÷8=36÷6= 16÷2= 48÷6= 45÷5= 56÷8=63÷9= 83-25= 6×7=72÷8= 27÷3= 6+8÷4= 4×9÷6= 48÷8×5= 9×8+15= 8×7-30= 7×3-17= 2、用递等式计算。(8分) 3×9+23 42 + 81÷9 24÷(4+2) 4×9÷6 五、动手操作。(6分) 1、画一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六、列式计算(15分) 1、8的7倍是多少? 2、3乘6的积是多少? 3、3个8是多少? 4、56里面有多少个8? 5、18除以2商是多少?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姓名: 班级:

1、 1米=()厘米 300厘米=()米 8米=()厘米 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 3、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棵树高25()数学书厚约7() 小明身高1()22()桌子高70() 4、在()里填上“>”、“<”或“=”。 3米()3厘米 30厘米()29厘米 1米()100厘米 3米()2米75厘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 40厘米+26厘米=() 30米+15米=() 60厘米-16厘米=() 1米-12厘米=() 二、正确的在()里画√,错误的在()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2、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3、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三、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2 、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2厘米长比9厘米短的线段。 3、量一量。 我的手掌宽约()厘米。我的一拃长()厘米。 我的身高是()厘米。我的一步长()厘米。 四、动脑筋。 1、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2厘米,这根绳子全长()厘米。 2、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需要量()次。 3、游泳池长50米,小明游了一个来回,一共游了()米。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26 ()+13=26 ()-12=30 22+()=30 2、在○里填上“>、<、=”。 21+29 ○40 53-23 ○ 53-25 51-29 ○ 32 □34+25 ○ 25+43 3、□里最大能填几。 57- □>30 25>18+ □ 4、买一台计算器要29元,一个地球仪12元,买这两样东西大约要()元,如果有50元,大约还剩()元。 二、解决问题。 1、张老师买篮球用了45元,买排球用了39元,他一共用了多少元? 2、一件裤子46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24元,一件上衣多少元? 3、小华买一辆玩具汽车用了23元,买一架玩具飞机29元,买一架玩具飞机比买一辆玩具汽车多多少元? 4、学校买来75本图书,分给低年级25本,中年级28本,其余的分给高年级,高年级分得多少本图书? 5、学校合唱队原来有42人。有9名同学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3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6、一瓶花生油要58元,一排牛奶37元,妈妈有100元,买这两件物品,够吗? 7.桔园里收桔子,运走了58筐,还剩35筐。桔园里一共有多少筐桔子? 8.书架上有57本书,借走29本,还剩多少本?又买来20本,现在有多少本? 9.动物园有25只猴子,狼狗比猴子多25只,狼狗有多少只?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需要背诵的内容汇总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需要背诵的内容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 厘米cm 米 m 我们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两个常用的单位。 2.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3.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4.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5.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6.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7.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8.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 线段组成。 9.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10.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11.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 0 )刻度对准物体左端。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3、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减起。 4、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第三单元长度单位 1、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两)条边;两条边是(直直的),都从顶点出发。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

边张开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如果张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3、画角要记住:先画顶点再画边;画角时,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 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4、量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合就 是直角,没有重合就不是直角。 5、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6、当钟面上是(3)时整和(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都成(直)角。 7、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各有(4)个角,而且都是(直)角。 8、三角形有(3)个角;三角尺有(3)个角,有(1)个直角,有(2)个锐角。 9、三角尺都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 10、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11、每块三角板中,都有(3)个角,有(1)个直角,其余两个角都比直角(小)。 12、数学书封面、黑板上有(4)个角,它们都是(直)角。 13、一个长方形有(4个)角,有(4)个角是直角。 14、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 1、乘数×乘数=积 2、因数×因数=积 3、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 4、几个几连加就是几乘几 5、几个几就是几乘几 6、几和几相加就是几加几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完整)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必备)

组合图形的面积专项训练 教学目标: 理解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内容讲解: 知识点一、分割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题:求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 变式练习: 求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

知识点二、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题:如图:下面各组图形都是由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请你分别计算出各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我的想法:

变式练习: 计算下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 【巩固练习】 1、填空题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形。 (2)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之和是15厘米,高是8.8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3)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分米5厘米,高是底的1.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有一堆圆木堆成的梯形,最上面一层是3根,最下面一层有7根,一共堆了5层,这堆圆木共有()根。 2、如图所示,并排放着两个正方形,大正方形的边长为5,小正方形的边长为3,求△BEF 的面积是多少? 3、如图中,小正方形边长为1分米,大正方形边长为2分米,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 【能力提升】 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cm2,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ABCD与AEFG均为正方形,三角形ABH的面积为6平方厘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多少?

1.画出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高, 2.平行四边形ABCD其中AB=10厘米,BC=8厘 米,以BC为底的高是9厘米,平行四边形 AB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以CD为底的高厘米? 3.在如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 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做出下图中三角形的三条高

小学生必背数学公式

小学生必背《数学公式》 ▲乘法定律: 乘法交换律:a×b = b×a 乘法结合律:a×b×c = a×(b×c) 乘法分配律:a×c + b×c=c×(a + b) a×c - b×c=c×(a - b) ▲除法性质:a÷b÷c = a÷(b×c) ▲减法性质:a –b - c = a - (b + c) ▲解方程定律: ◇加数+加数= 和; 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 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 积 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 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甲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乙速度; 乙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甲速度。 ◆工程问题: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计划工作效率×计划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时间; 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 实际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时间; ◆买卖问题: 总金额=单价×数量; 数量=总金额÷单价; 单价=总金额÷数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米和厘米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 ()厘米()厘米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 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 教室长8米跑道长400米 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 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 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 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 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4、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 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一个问题,再把答案作为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 () () 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定顶点)后画边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4、用三角尺可以画出直角。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是直角)

小学生二年级的数学必备知识

小学生二年级的数学必备知识 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每一个阶段,集中主要精力各个击破,给大家分享一下二年级的数学,希望各位同学可以在做题中提升自己的数学思想。 能提高分数的数学知识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和个位组成两位数再减,计算十位时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用分步式计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如70比25多多少?19比46少多少? 5、多几的问题。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如: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29+17=46) 能学习好数学的二年级知识 表内乘法知识点[一定要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加法和乘法的改写,如:5+5+5+5写成乘法算式:5×4或4×5 ;反之,乘法也可改写成加法。如:8×4=8+8+8+8 (在忘记乘法口诀或口诀记不准时,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来计算。) 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3、2×7=14 读作:2乘7等于14;3乘4等于12写作:3×4=12。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8×4=4×8 5、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先算相同再加不同。乘减:先把每一份数都当作相同的数来算,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数减去。如:加法:5+5+5+5+3=23 乘加:5×4+3=23 乘减:5×5-3=23 6、“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如:7的3倍是多少?(7×3=21),5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8×5=40) 练习: 1、5个6相加写作乘法算式是()或( )。 2、先看图,再填空★★★★★★★★★★★★

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推荐).doc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再把小数部分末尾的0去掉。 3.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a×大1=大a)。如:3×1.2>3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a×小1=小a)。如:3×0.8<3。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1.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 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3.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则商>1; 被除数<除数,则商<1。 ?一个除法算式中,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a÷大1=小a)。如:3÷1.2<3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a÷小1=大a)。如:3÷0.8>3。 ?商的变化规律: 1.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几。 3.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 ?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0零、1壹、2贰、3叁、4肆、5伍、6陆、7柒、8捌、9玖、10拾、100佰、仟、万、亿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 除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 连减a-b-c=a-(b+c) 连除a÷b÷c=a÷(b×c) ?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面积用S表示,周长用C表示,则: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S= a ×a = a2C= a ×4 =4 a ?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面积用S表示,周长用C表示,则: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S= C=(a +b)×2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考试必考知识点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考试必考知识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 刻度是几; 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 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 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必背内容汇总(电子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背内容 1、求“和”用加法;求“差”用减法;求“积”用乘法;求“商”用除法。 2、“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除数”=“除数”ד商”+“余数” 3、竖式计算除法的过程是一商、二乘、三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反过来,除数一定比余数(大)。 4、余数单位和被除数单位相同。 5、进一法是用“商”+1. 解决问题时,若问题中有“还剩多少”的字眼,“剩下的”不用安排,即不用考虑是否加“1”;若没有“还剩多少”的字眼,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加“1”。 6、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7、填方向时看“在”字后面是什么,它就是参照物,在它上面画“十”字方向进行辨认方向。 8、数位顺序表按(从右往左)的顺序,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百是千,10个千是万。 9、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 10、长度单位转换时,大单位转小单位,(添“0”),小单位转大单位,(去“0”)。 11、(1拃)长大约1分米,(2分硬币)大约有1毫米厚。 12、在表示较远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如(各类交通工具的时速),(马拉松长跑的路程),(铁路长),(两个城市间的路程)等。 13、用米作单位常见的有描述(树高)、(楼高)、(桥长)等。 14、千米用(km)表示,米用(m)表示,分米用(dm)表示,厘米用

(cm)表示,毫米用(mm)表示。 15、笔算三位数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进1要记得加1;相减,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借1记得减1。 16、角是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 17、角的大小只与角的两边(张口)有关,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 18、(锐角)比直角小,比直角大的是(钝角)。 19、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0、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是(都有四条边,四个角,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不同点是(长方形是对边相等,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 22、正方形有(4)条(边),长方形有(2)条(长)和(2)条(宽)。 23、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24、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 时针走(1大格)是(1时),这时分针正好走(1圈),是(60)分,所以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这时秒针正好走(1圈),是(60)秒。所以1分=(60)秒。 25、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相邻两个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描述50米、100米跑步的时间要用(秒)作单位。 26、求经过时间列竖式时,要先算(分减分),再算(时减时),当“分”不够减时,向(时)借1当60分,60分与原来的“分”合在一起再减。 27、求时针经过了多长时间看大格。求分针经过了多长时间看小格。求秒针经过了多长时间看小格。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8经过时间是()。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8经过时间是()。 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8经过时间是()。

小学1-6年级数学必背公式、定理汇总!替孩子打印贴墙上!

小学 1-6 年级数学必背公式、定理汇总!替孩子打印贴墙上! 小学数学计算公式全集 一、小学数学算式定律 加法交换律: a + b = b+a 加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c ) 乘法交换律: a×b=b ×a 乘法结合律:( a×b)× c=a ×(b ×c)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c 减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除法的运算定律 :a÷b÷c=a ÷ (b×c)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 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 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 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8、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 4C=4a 面积 = 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 = 棱长×棱长× 6 S表=a × a× 6 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 V=a ×a×a 3、长方形 周长 =( 长 + 宽)× 2C=2(a+b) 面积 = 长×宽S=ab 4、长方体 (1)表面积 =( 长×宽 + 长×高 + 宽×高 )× 2S=2(ab+ah+bh) (2) 体积 = 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面积 = 底×高÷ 2s=ah ÷2 三角形高 = 面积×2÷底 h=S×2÷a 三角形底 = 面积×2÷高

二年级上册数学必背概念整理(精华)

二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复习 (请家长务必监督孩子熟记并能灵活应用,每天读一读,背一背,并妥善保管)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测量,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厘米)、 (米)。测量橡皮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操场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 2、测量物体时一般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一端对着3 厘米,另一端对着8厘米,则物体长度为(5厘米)【大数减小数】 3、1米=100厘米 200厘米=2米 1米30厘米=130厘米 320厘米=3米20厘米 4、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 位数是100. 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89),和是(109)。5、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读 数、写数都从(高位)起。 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7、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应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在做加法时,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在做减法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 8、只有加减法从左往右算,如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乘加或乘减混合,先乘后加减,如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9、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10、从一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射线),就画成一个角。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顶点

11、三角尺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 1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 13、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测量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能测量长度。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不能测量长度。 1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计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如:3+3+3+3+3=15表示(5个3相加)可以写成3×5=15或5×3=15读作:(3乘5等于15)或(5乘3等于15),口诀(三五十五)。 15、因数×因数=积。3×5=15表示(5个3相加)也可表示(3个5相加),其中一个因数是(3),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15)。 16、根据口诀“二五一十”可以写出两个算式(2×5=10)或(5×2=10),表示:(两个5相加)或(五个2相加)和是(十). 17、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如:2的8倍就是求(8个2)是多少?列式:8×2=16,或2×8=16 18、沿(对称轴)折叠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五角星有(五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19、三角形内有(3)条线段和(3)个角,只能有一个(直角)。长方形、正方形都有(4条线段)和(4个直角)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24)个直角. 20 、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最新小学一二年级数学必考题型及口诀汇总

120以内进位加法 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加零头。(掌握“凑十法”;提倡“递推法”。) 2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口算方法和简单。十位退一;个加补;又准又快写得数。

3加法意义;竖式计算 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做和。数位对其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例:435+697= 4减法的意义竖式计算 从大去小用减法;减的结果叫做差。数位对齐从右起;不够减时前位拿。例:756-569=

5两位数乘法 两位数乘法并不难;计算过程有三点: 乘数个位要先算;再用十位乘一遍; 乘积末位是关键;要和十位来对端; 两次乘积相加完;层层计算记心间。 例:15×24= 6两位数除法 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除三位。 除到那位商那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然后再除下一位;试商方法要灵活; 掌握“四舍五入”法;还有“同商比较法”; 了解“折半定商法”;不足除数商九、八。(包括:同头、高位少1)例:84÷24=

7混合运算 拿到式题认真看;先算乘除后加碱。遇到括号要先算;运用规律要改变。一些数据要记牢;技能技巧掌握好。8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计算题;以点对准好对齐。算法如同算整数;算毕把点往下移。例:3.24+7.83= 9小数乘法 小数乘小数;法则同整数。 定积小数位;因数共同凑。

例:0.45×2.5= 10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法易学懂;分子分母分别乘。算式意义要搞清;上下能约更轻松。分数除法方法妙;原来除号变乘号。除数子母打颠倒;进行计算离不了。 11正方体展开图 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当沿着某棱将正方体剪开;可以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形;很显然;正方体的展开图形不是唯一的;但也不是无限的;事实上;正方体的展开图形有且只有11种;11种展开图形又可以分为4种类型: 1、141型中间一行4个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

小学五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w 认识自然数、倍数和因数。在自然数(0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p2 w 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 w 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p4-6 w 知道质数、合数。熟记20以内质数,了解50因质数。p12 w 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问题:探索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规律。P14-P15 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 用数格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p17、p19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p24、p26、p28

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整理复习一p32 第三单元分数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p35 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p37、38,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p40、p42 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p44 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p48、p50 、p52、p54 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与交通 1、通过已知条件确定大致的相遇地点。p56

2、用算数和方程解决相遇问题问题,以及具有这个特征的其它问题。p57 3、旅游费用。用列表的方式解决问题。P60 4、看图找关系。p62 整理复习二p64-65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计算结果要约分。p66 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p69 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p72 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正确运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p76

小学三年级数学必背公式汇总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3、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4、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5、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8 月 小月(30天)的有:49 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1世纪=100年;* 1年=365天平年;* 一年=366天闰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大月有31 天 四、六、九、十一是小月小月小月有30天 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1天= 24小时* 1小时=60分* 一分=60秒 6、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7、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米和厘米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 ()厘米()厘米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 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 教室长8米跑道长400米 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 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 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 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 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4、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