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的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的读后感

我想象着,在跟我最好的朋友谈话。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欢

如果你不能简单的描述一个东西,那么就说明,你并没有真的理解它。我常拿这句话检验自己,是否如想象般理解的透彻。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脑中总是萦绕着三个词:偷窃、救赎、成长。今天,我想和你说说对这三个词的理解

一、偷窃

如果你问我,从哪一时刻开始,对这本书深深着迷,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你,就是父亲关于“偷窃是唯一的罪行”那段,我愿意复述给你听:

罪行只有一种,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其他罪行都是盗窃的变种。你明白吗?

、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你偷走公平的权利。你懂吗?

按照父亲对于罪行的定义,我简化为,剥夺他人幸福的行为即是罪行。(这里的幸福我希望你理解的长远一点)那么,阿米拉显然是有罪了。他撒谎。他掩盖哈桑受伤的真实原因,来隐藏自己的懦弱;他谎称哈桑有事要忙,以独占父亲的爱;他甚至嫁祸哈桑偷窃,最终,他偷走了哈桑的诚实,阿里的家,父亲的兄弟。

然而,他最大的罪行是:对总是为自己挺身而出,但未能为其挺身而出的哈桑,产生的愧疚感,一直没有勇气承担。(我认为他只是承认,而未能承担,只想一味逃避,才会一步步逼迫哈桑)这深深的负罪感偷走了哈桑的兄弟,也偷走了阿米拉的兄弟,还有他内心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就是,他不再认为是自己完全的好人了,否则又需要什么重新成为好人的路呢?)像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呢?仔细想想,我也有过明知有错但又死、承认的时候。在朋友面前撒谎,在恋人面前倔强。而当你,终于失去一个重要的东西,或者一个重要的人,可能才会明白,你所谓的尊严并不是真正的尊严,你所谓的逃避也不能真正的逃避。希望你我都已吃够这样的苦,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救赎,我愿意理解为拯救与宽恕

一个渴望救赎的人心里是这样想的:

也许在某个地方,有某个人,因为某件事,决定剥夺我为人父的权利,以报复我曾经的作为。也许这是我的报应,也许这样是罪有应得。

他把所有的不幸都当做是痛苦的修行,仿佛唯有这痛苦的修行是一条救赎之道。(不知道在

心理学上这叫什么)。然而事实证明只是枉然,只是逃避,无法获得原谅就无法获得救赎,如今,受害人连自己犯了什么罪都不知晓,这无疑是更进一步的痛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阿米拉的确是个对自己要求苛刻的人,因为只有善良的人才会感觉痛苦,这也是他能够获得救赎的前提。)

我不知道在坐的各位心中是否也有过想要获得救赎的东西。回顾我的过去,我不曾对谁造成过深重的伤害,那些小小的伤害,我已尽力去弥补。有的还能挽回,有的就莫可奈何了。我这样想着,又不自信起来,这是真相吗?自己明明承认被一个别人影响很久,可他又知道什么,所以,你又知道什么。我觉得又复杂起来。

如果一定要我找个说对不起的人的话,我想我会先找到自己。很抱歉,没让她她学会日语,没让她打好网球,没让她参加物理比赛,没让她考上研究生,没让她找一个正确的人来谈恋爱,没让她在该坚持的时候不要放弃,没让她时时刻刻做自己。

二、成长

我从小时候的阿米拉身上,也看到过诸多自己的影子。小孩子的虚荣和诡谲,大人有时候是想不到的。如果讨论这些缺点如何形成的那怎么也说不完,我们不如聊聊他是如何克服的。在去接他侄子的途中,他曾这样想:

这不是你,阿米尔。我体内有个声音说,你懦弱,这是你的天性。这并非什么坏事,因为你从不强装勇敢,这是你的优点。只要三思而后行,懦弱并没有错。

你看,他完全了解自己,清楚的知晓自己的缺点,并屈从与这缺点,任这叫做懦弱的恶魔摆布。(

如果此时此刻,他仍然不做反击,那么这个故事就没有讲下去的必要了。

他继续想到:

可是,当一个懦夫忘了自己是什么人。。。愿真主保佑他。

所以,一个人如何克服自己的缺点,那便是忘了自己是谁,just do it .

总评

这本书前面部分情节和文字都很出众,读之有味,不落窠臼。后半部分的中间部分情节略显俗套(比如说哈桑其实是他的亲兄弟,这一设定并不出彩),最后跟索拉博相处的那一段想当精彩,阿米尔感情完全爆发,读之几次落泪。

此外,关于救赎,成长的话题已经被讨论过很多次了,电影界如肖申克的救赎,二次元如未

闻花名。论深刻论感动这本书并没有登峰造极。但是,它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他描绘了战争给阿富汗人民带来的悲惨的影响。因为个人阅历有限,没有能力进行详谈。希望接下来,有知者进行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