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教案

第六章_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教案
第六章_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教案

第二章陶艺制作的准备阶段

第一节陶艺制作的工具及设备

教学目标

1.结合对陶瓷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努力以创作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2.重点学习与陶艺创作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感受陶艺创作的特点和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泥板成型、泥条成型、拉坯成型的几种基本技法。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作品。

教学难点

了解陶艺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认识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

陶艺创作的工具。

教学过程:

1、制陶工具

1.1手感的意义

阐释“手”的人文含义,让学生建立对手的自信。

1.2制坯的工具

工具是手的延伸,陶艺不应当被“工具化”,而是作为手的辅助,最大限度的利用。

1.2.1拉坯车和轮盘

1.2.2拉坯和利坯用具

1.2.3各种雕塑刀(又俗称桠扒)

对于陶艺来说工具的制作是因地制宜、是开放性的。

2、基本设备

2.1燃气窑炉

2.2陶艺操作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尽管手是最好的工具,但做陶时的一些常备工具也必不可少。工具运用得当,能取得一些特殊的交果。下面就陶艺创作所需的一些设备与工具介绍一下。有条件的可以去订制或陶艺工具专卖店购买。首先要一张陶艺桌。桌面厚度1寸以上,宽60cm,长240cm,高75cm为宜。然后还需电动拉坯机、修坯工具、泥板制作工具、釉下彩绘工具、釉上彩绘工具等。

第一节基本工具和设备

第二节成形技法

1.1怎样认识形

老子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陶容器是以空为用,以形为体的。埏埴又叫抟埴,就是把陶土团成器形,所以圆形是陶器的基本形,认识形从圆开始。一个简洁的没有多余附加形的圆陶的美是必须要领悟的。

在圆形上增加各种附件,形成变化

1.2器形的凸凹产生阴阳和虚实变化,不管是陶塑还是器皿,形的抽象把握是陶艺造型的基础。

1.3对陶瓷作品进行形式美的分析,以把握它的审美特点。

2、陶艺成型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徒手成型方法,启发他们举一反三。

(1)团块成型

(2)泥条盘筑成型

(3)泥片辅以点、线、面的成型方法。

(4)泥板成型(a), 泥板成型(b)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辅助工具成型方法,启发他们自己发明辅助工具。(5)内挖外雕成型

(6)支撑物辅助成型

(7)辘轳拉坯成型

辘轳拉坯成型有拉坯和利坯(修坯)两个部分构成。此种方法技术性较强,对泥料干湿、轮盘转速及双手的动式运用要求较高,初学

者须经一段时间的练习方能掌握。

a,拉坯b,利坯

第三节陶艺装饰的基本方法

陶艺装饰是陶艺的基本表现语言,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装饰方法,启发他们触类旁通,生发出个性的装饰手法。

1、陶艺材质肌理

肌理效果是陶瓷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创作空间是无限广阔的,对于学生体验式的制作来说,首先了解它的基本方法。

(1)绞胎肌理

(2)印压肌理

(3)贴花

(4)雕刻装饰(使用雕刻刀)

(5)镂空雕装饰:

(6)青花绘画装饰(使用画笔、陶瓷色料)

(7)釉上彩绘装饰

土与火的艺术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探索与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陶艺的独特美感与魅力,在陶艺创作中,学习制作技术,力争创作出具有艺术性和个性鲜明的陶艺作品,

教学目标

1.结合对陶瓷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努力以创作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2.重点学习与陶艺创作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感受陶艺创作的特点和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泥板成型、泥条成型、拉坯成型的几种基本技法。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作品。

教学难点

了解陶艺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认识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

陶艺创作的工具;陶泥;示范作品及图片。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你喜欢陶艺作品吗?

你知道它是怎样做成的吗?

陶艺作品是泥、釉、火的综合产物。

陶艺的制作工艺按顺序可分为原料加工、泥坯塑制、赋釉及煅烧四大工序。

三、讲授新课

下面教你几种制作方法!

第一种

拉坯成型(以碗为例)

制作过程

揉泥

1.揉泥靠全身的重量向下压。左手提起泥团,翻卷,右手推压,有节奏地重复提起、翻卷、推压的动作。

2.注意泥团已形成螺旋线,慢慢重复这些动作。中心形成的小洞在继续揉练中就会消失。

3.随着揉练的进行,慢慢形成圆锥形。

拉坯成形

1.双手将泥团用力向下摔在转盘上,尽量摔在转盘的中心。用水润湿泥团和双手。

2.右手用力由上向下压,左手用力向泥团中心推。重复一遍,然后向上拔柱。

3.当泥柱达到适当的高度,不用移开双手,用双手大拇指放在泥柱的顶端定出中心。拇指互相保持水平,规整泥柱的上部。

4.开始拉碗。抬起左手拇指,其它手形仍然保持原来的姿势。

5.开孔后,往里边加点水保证润滑。

6.估计用适量的泥拉碗形。右手食指和左手的拇指放在里边成一定角度向中心推,将孔开大些。注意双手控制好外形。

7.用拇指的指甲标出碗坯的底边位置。

8.左手不动,右手慢慢向上抬起,拇指,中指和食指同时用力使碗坯变得更薄,更高,

教案

《陶艺制作教案》 )。

9.用一块海绵吸去碗里的水。

10.左手握住丝线,右手拇指与食指拉紧丝线的另一端随着拉坯机的转动,丝线的左端放在盘子上,右手拉着丝线与盘面保持平行缠绕泥柱。

11.丝线缠到碗底,切入泥中,将碗坯切下来。

第二种

泥条成型(以笔筒为例)

1.用双手手掌团出大小不等的泥球。

2.将泥球放在塑料布上。用一只手的指尖滚压泥球,搓成泥条。

3.双手来回运动,继续使泥条变细、变长。注意双手拇指如何交叉在一起,使双手稳固。

4.双手保持同样的姿势和运动,沿着泥条运动得到理想长度。

5.所有泥条搓成后,取其中一条做成螺旋,做直筒的底。

6.用木制塑刀将螺旋表面由外向中心抹平,使之粘接。

7.用刮刀压光筒底的表面。用陶针刻画将粘接第一圈泥条的区域。

8.用泥浆涂抹刻划过的区域。刻画第一条泥条。

9.将泥条放在筒底上,泥条长度应与圆周长度相当或稍微长一些。

10.沿一定角度用刮刀切去多余的泥条。这比垂直切割泥条要好,可使泥条两端的接合面更大。

11.用圆形塑刀粘接直筒内壁的泥条。

12.内壁平整后,用同样的方法抹平外壁。

13.用带有锯齿边的刮刀修外壁,刮刀应直立。

14.继续添加泥条。为了避免干燥中开裂,应使泥条间的接缝不要在同一条竖线上。

15.用锯齿刮刀的斜边在筒底外缘修出斜面。泥条都粘接完毕后,用锯齿刮刀再刮一遍,放在一旁干燥。

第三种

泥板成型(以装饰墙为例)

1.将泥条放在一块帆布上,用双手拇指将其压在一起。

2.沿泥料两边各放一根厚为10mm的木条。用碾棍碾平形成泥板。

3.根据需要准备数块泥板。

4.用木板支撑泥板,保持泥板垂直。

5.在墙面上画出窗户的位置,用刻刀将其镂空。

陶艺课程第一课

陶艺课程第一课 走进泥巴的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来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教学重点: 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验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陶泥、教学课件 学生:陶泥、各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泥巴变一变: 1、触摸,感受老师送给大家的特殊“礼物”。 与孩子们交谈,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进行触摸,感受泥土特有的柔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泥巴真听话:一分钟让泥巴变、变、变 聊一聊有没有玩泥巴经验,比如撮一撮、切一切,揉一揉、捏一捏等。并用一分钟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把泥巴变个样的机会,看谁变的花样多。 3、小结导入: (1)小结玩泥巴的方法,并板书。(如:搓、压、切、印、捏等) (2)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泥巴的世界。 二、认识工具: 1、课件一一出示各种工具,并介绍用途。 2、想一想: 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东西可以替代这些工具。 三、欣赏: 1、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 2、欣赏学生陶艺作品,边欣赏边让学生说说制作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制作方法。 四、体验: 用手中的陶泥自由制作,体会玩泥巴的快乐! 五、总结: 说说玩泥巴的感受!!

陶艺课程第二课 手捏动物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表现技法、步骤。 技能目标:运用泥塑动物的基本表现技法,塑造动物形象。 情感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技法、步骤,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抓准动物的基本形,对动物的细部特征进行深入刻画。 教学准备: 陶泥及制作工具,课件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动物的图片,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实施过程: 导入:欣赏秦俑、汉俑图片(动物),引出制陶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人类制陶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发展:早期的制陶是人类以生活中实用的陶器(饮器、食器、炊器、盛贮器等)为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陶逐步向美化生活环境的观赏性、装饰性泥塑艺术发展。 教师示范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成型方法(鸭子):

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试行

附录1 《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试行) 课程名称:陶艺设计与制作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方向) 学时:144课时 学分:8学分 一、课程性质 《陶艺设计与制作》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授课对象面向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二、设计思路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游客的实际需求矛盾加大,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作为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众多的手工技艺类项目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压力,而傣族慢轮制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己任,同时也肩负着传承、保护、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职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最有价值的办学模式探索,为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办学提供了积极的实践。陶艺设计与制作以实践性教学为主,向学生系统介绍陶艺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陶艺制作、陶艺装饰、陶艺烧制、陶艺欣赏等陶艺设计与制作的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傣族慢轮制陶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在课程中贯穿始终;强调学生立足本地旅游经济,开发特色陶艺旅游工艺品的能力,贯彻学生作品就是产品的产、学、研结合教学管理模式。 三、课程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教学、民族村寨慢轮制陶体验教学,陶艺欣赏教学,使学生了解陶艺的概念、陶艺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陶艺制作、陶艺装饰、陶艺烧制等知识,能熟练掌握陶艺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具备开发陶艺旅游工艺品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了解陶艺的发展概况,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慢轮制陶的基本情况;了解陶艺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掌握陶艺造型设计的规律、方法、步骤。 3.掌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的流程和方法,熟练运用3Ds MAX、Photoshop设计软件进行陶艺产品设计。 4.掌握陶艺制作的成型方法,运用泥条盘筑、拉坯、泥板成型、慢轮制陶传统工艺等成型方法制作陶艺产品。 5.掌握陶艺装饰的基本手段,运用多种方法对陶艺产品进行装饰,掌握利用传统纹样对现代陶艺产品进行装饰的方法与理念。 6.掌握燃气窑、傣族平地堆烧两种陶艺烧制方法。 7.通过陶艺欣赏了解现代陶艺发展状况,了解云南民间陶艺面貌。 8.掌握并贯彻民族元素在陶艺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课时分配

《陶艺创作》教案

《陶艺创作》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掌握基本的陶艺创作方法。 2、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欣赏,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优秀的陶瓷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使学生能够创作出一件充满艺术感、有独特设计创意的陶艺作品。 3、方法目标:本课题为综合实践课,旨在通过学生共同探讨、研究,最后以学生个人创作或小组合作完成的方式把“陶艺创作”这一课题通过充满艺术感觉的双手展现出来,把一块普普通通的泥巴塑造成具有艺术生命力的陶艺作品,以此来达到本课的教学意图。 教学重点: 陶艺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创新思维在陶艺作品设计中的体现。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制作陶艺的主要工具和材料。 2、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的相关资料,陶泥或橡皮泥、辅助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陶艺 1、观看动画,了解陶艺 教师播放一个大耳朵图图片段,概括了解陶艺。 二、作品欣赏点燃激情 以大批的精美陶艺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创作激情。以激发同学们对本课的学习热情,以完成本课的情感目标。赏析陶器作品,了解我国古代陶器的主要发展史及它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三、多元互助合作探究 分小组讨论:陶艺作品的制作过程?不同地区的作品的不同点?现代与古代作品的区别?

(小组分工查阅相关资料,组长记录发言。教师总结陶艺步骤,展示课件。) 四、体验练习目标探究 已准备好的材料学生分组制作或个人制作作品完成教学目标。 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作业:课后做一件陶器送给你最爱的人,使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灿烂的陶瓷艺术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和理解。

陶瓷制做工艺流程

陶瓷制做工艺流程 制模 雕型(厡形阶段) 木擳土(深灰色):是一种水性土,质地较细,可做不规则的雕模石膏(白色):质地较硬,适合作比较工整的雕模 油土(土黄色):不需保湿,常用来做poly的雕模或是厚度较薄易龟裂的浮雕。 此阶段须注意: 原型厚薄均匀,比例合理才能避免日后有开裂的问题浮雕之深浅、角度需适中便于分片,如有利角将造成卡模。转角要圆,避免利角造成开裂。 原型会比图稿尺寸大或高,由于每一种土因烧成温度不同都有其收缩比的关系陶土分类 烧成温度越高收缩比越高吸水率越低,与硬度也成正比 分片(样品模) 利用石膏将原形翻制成模具。 此阶段须注意 为避免模线问题,分片数愈少越好,分片时也须注意每片之间隙不可过大。 若曾上过钾肥皂(是一种隔离剂)需清洗干净,以避免日后发生针孔、气泡瑕疵。包case-意指大货生产时,为复制子模所需而翻制的母模(阳模,材质为超硬石膏) 利用母模可以再重复分片,即可产出后续许多子模。 此阶段须注意: 一个母模的寿命约3年,约可制造70-80个子模。 一个子模约可生产60~80个产品。(视纹路之复杂程度而定) 由于不断的重复生产使得石膏的吸水率越来越低,故一日中,灌制泥胚的时间一件比一件长。

为避免模线粗大,包case 时须注意,模具必须密合以避免泥浆由未密合之模线渗出造成模线太粗。 敲模即将模具分开。 成型- 分为以下数种方式: 1、手灌浆利用石膏模吸水特性,将接触石膏模壁面的泥浆水分吸干形成泥胚。多用于雕型比较立体或不规则的器型 此阶段注意事项第一次灌浆约静置25 分钟,即可将泥浆倒出。第二次灌浆之后静置时间需陆续增长,此因石膏吸水特性会因使用率的频繁而陆续降低,所以时间需再加长。一个子模一天大约可灌12 个就要休息。 13英寸以上的产品壁厚约为6~7mm—般大小的璧厚约留4mm 灌浆时须注意模具的密合度,以避免膜线或变形的问题。 2、手工成型分为手拉胚及手工雕塑,多用于较高级或线条较多的产品。 3、高压注浆利用高压灌注机将泥浆由上往下冲入模具中,所需时间较短,故产量高 (与手灌浆比较)。 只能用于上下开模的产品(深度不能太深)。例如:肥皂盘、餐盘。垃圾桶、漱口杯、或其它深底的产品不适用此种方式生产。(深度不可太深) 此阶段须注意: 表面凹陷:由于脱胚时泥浆未干形成表面凹陷。注浆缝合线- 两浆汇流时的线。 4、滚压利用不绣钢制模具,上模旋转移动将泥块滚制成型。多用于浅口对称器型、盘子、浅口碗等。 此阶段注意事项避免模具滚压时形成之波浪纹(泥纹)。由于模具费用较高所以多为大量生产时才会开模。 5、冲压 利用冲压不绣钢模具机器高速冲击泥块成型。多用于对称对象等基本器型,产量高(与手灌浆比较)。 此阶段注意事项由于模具费用较高所以多为大量生产时才会开模。变形:脱胚未干,或取出方式疏忽导致变形。 针孔:泥胚抽真空不彻底,残留空气形成针孔。或是模具内有石膏屑、灰尘,或隔离剂未清理干净导致泥胚于该点无法吸附而形成气泡。 变形:大盘类若底部脚小不够支撑盘子重量,可调整盘边之倾斜度可避免此问题。 整修、连接、打孔 连接附件接合点要与主体的弧度一致,并且接触面积要适当、干湿度要一致使其收缩比相同,以避免素烧时开裂。 对于较大的中空附件需让空气能顺利排出再接合。切边 将利角洗圆滑,避免开裂。(太利角因张力因素会再素烧时开裂)避免泥胚太湿时整修,使得各部位收缩比不均造成开裂。

第六章 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教案

第六章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教案) 第一节基本工具和设备 1、制陶工具 1.1手感的意义 阐释“手”的人文含义,让学生建立对手的自信。 1.2制坯的工具 工具是手的延伸,陶艺不应当被“工具化”,而是作为手的辅助,最大限度的利用。 1.2.1拉坯车和轮盘 1.2.2拉坯和利坯用具 1.2.3各种雕塑刀(又俗称桠扒) 对于陶艺来说工具的制作是因地制宜、是开放性的。 2、基本设备 2.1燃气窑炉 2.2陶艺操作间 第二节成形技法 1.1怎样认识形 老子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陶容器是以空为用,以形为体的。埏埴又叫抟埴,就是把陶土团成器形,所以圆形是陶器的基本形,认识形从圆开始。一个简洁的没有多余附加形的圆陶的美是必须要领悟的。 在圆形上增加各种附件,形成变化 1.2器形的凸凹产生阴阳和虚实变化,不管是陶塑还是器皿,形的抽象把握是陶艺造型的基础。 1.3对陶瓷作品进行形式美的分析,以把握它的审美特点。

2、陶艺成型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徒手成型方法,启发他们举一反三。 (1)团块成型 (2)泥条盘筑成型 (3)泥片辅以点、线、面的成型方法。 (4)泥板成型(a), 泥板成型(b)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辅助工具成型方法,启发他们自己发明辅助工具。 (5)内挖外雕成型 (6)支撑物辅助成型 (7)辘轳拉坯成型 辘轳拉坯成型有拉坯和利坯(修坯)两个部分构成。此种方法技术性较强,对泥料干湿、轮盘转速及双手的动式运用要求较高,初学者须经一段时间的练习方能掌握。 a,拉坯b,利坯 第三节陶艺装饰的基本方法 陶艺装饰是陶艺的基本表现语言,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装饰方法,启发他们触类旁通,生发出个性的装饰手法。 1、陶艺材质肌理 肌理效果是陶瓷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创作空间是无限广阔的,对于学生体验式的制作来说,首先了解它的基本方法。 (1)绞胎肌理 (2)印压肌理 (3)贴花 (4)雕刻装饰(使用雕刻刀) (5)镂空雕装饰: (6)青花绘画装饰(使用画笔、陶瓷色料) (7)釉上彩绘装饰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 在陶瓷民俗博览区古窑景区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古制瓷作坊、古镇窑、陶人画坊。在作坊里可见到“手随泥走,泥随手变”,巧夺天工的拉坯成型;在镇窑里,可看到神奇的松柴烧瓷技艺,从中领略到景德镇古代手工制瓷的魅力。在古窑,我们看到了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釉色变化等 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这一环节在古窑里我没有见到,深感遗憾,于是我在前往三宝村途中仔细寻觅,有幸亲眼目睹。这种瓷石加工方法历史悠久,应与景德镇制瓷历史同步。

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景德镇瓷土总收缩率大致为18—20%,根据大小品种和不同器型及泥料的软硬程度予以放尺。由于景德镇瓷泥的柔软性,拉制的坯体均比之其他黏土成型的要厚。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率,而且还要注意到造型。如遇较大尺寸的制品,则要分段拉制,从各个分段部位,可看出拉坯师傅的技艺好坏和水平高低。景德镇陶瓷的特殊美感和瓷文化的形成是与其独特的材质、工艺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除当地“天赐”的优质黏土之外,基本上是那些“鬼斧神工”的技艺将这些普通的“东西”变成了人类的“宠物”。由此,真正被“神灵”护佑着的正是这制瓷技艺的不断分工、进化和传承。这千年相传的技艺造就和组成了人类陶瓷史甚至是文明史上最耀眼的光环,这光环让人炫目,也让人敬畏。

陶艺课程设计

陶艺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分为三个模块:带你走进文明古国的陶瓷文化;自己动手制作几个陶艺小作品;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模块一:带你走进文明古国的陶瓷文化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3、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我国的陶瓷文化 【教学重点】: 以我国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陶瓷文化,引申到现代陶艺,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将我国的古老文明升华为爱国情操。【教学方法】: 1、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8至10人每组 2、对话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3、作品展示法: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说出陶艺作品的制作材料和方法。 4、图片展示法:这种方法具有直观性,引导学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 文化。 【教学内容】: 1、什么是陶艺,陶艺在我国历史文明中的地位, 2、陶艺的发展历史 3、现代陶艺的审美性 【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发问:在生活中,我们用得到哪些陶瓷制品?请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 第二问:大家知道这些多彩多姿的陶瓷作品是怎么样制成的吗?(引出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为第二模块的教学做一个铺垫。) 第三问:刚才我们举了一些关于陶瓷的例子,大家知道人们是怎样发明并使用陶瓷的吗?(引出陶艺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世界各国的制瓷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的。

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中国的英文:China,这个名称来自于景德镇的原名:昌南镇,因为谐音所以就有了现在的英文名。 陶瓷品在人类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实用的价值,同时因为文化的演变,陶瓷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多样化的风格及不同的型态用途,所代表的是人类审美观及生活品质的改变。 展示不同时期的陶瓷器图片,根据图片的说明提问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期,我国的陶瓷文化。展示国内外陶艺大师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陶艺的审美性。 模块二:自己动手制作几个陶艺小作品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示范两种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两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能够制作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方法】: 1、展示法:展示不同制作方法的陶艺小作品,请同学们说出它们都属于哪种制作方法 2、演示法:泥条盘制法、手捏法 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随时指导学生制作作品,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达到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陶艺制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教学内容】: 1、陶艺制作的材料和工具:陶土、纱布、垫板

陶艺品创意设计与制作课程

《陶艺品创意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训指导手册 所在院系艺术设计系 所学专业家居设计,装潢艺术设计 号学级班 名姓学生 师指导教 日年六一二零四月二十 《陶艺品创意设计与制作》实训指导书 陶瓷艺术是一门古老而现代的艺术门类,在生活中到处充满了陶瓷的点缀, 目前针对陶艺品创意设计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在家居以及装潢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将陶艺品创意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了必修课程进行学习。其中,课程体系设置中,将陶艺品创意设计与制作课程按工序分为了陶艺品设计与制作常识与基础、装饰方法与技巧、修坯工艺与技巧、上釉技法、烧制常识与工艺五个方面,要求掌握陶艺品设计与制作的技法,要求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强,能独立完成陶艺品的制作,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实训须知 计划应积极参加教学行实训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1、实训室是进项制格遵守实训室的各教师的指导,严从规定的各项实训,服实训指导和乱丢洁,不准吸烟,不准高声谈话度和操作规程,室内保持肃静、整物。屑杂纸 定穿戴工作衣帽,着装整应按规训室,学生进入时,2、有特殊要求的实、大方。洁 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预习,明确实训容进行认真3、实训前对实训内察内容。观骤及 果。示范,详细记录实训结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实训4、实训时应按要求备、工具、文件仪无关的其它器、设、实训中不得随意动用与规定实训5的其设备及材料,不得随意做规定以外与材料,不得使用其它组的仪器。它实训 告,交按要求完成果及内容,按时实训报6、实训后,要认真分析实训结告。实训报批阅,不得无故不写或不交指导教师 室物品乱拿、实验器设备和其它财产,不得将自7、觉爱护室内的一切仪出室外。带乱用、乱拆、乱装或私自 电源、火源,并向节约水、电、材料,遇到事故立即切断8、要注意安全,急措施。紧师报导教告,采取指

陶艺教学校本教材

韩店镇肖镇小学陶艺教学校本教材 单位韩店镇肖镇小学 年级五年级 学科陶艺 姓名张文杰

目录 陶艺课程开设的概况 (3) 陶艺课程的现状及开设的意义 (6) 小学陶艺课程安排计划 (8) 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 (10) 泥条盘制方法 (10) 泥板成型法 (15) 徒手捏制法 (22) 拉坯成形法 (28) 雕塑挖空法 (32) 韩店镇肖镇小学陶艺课学生评价表 (33)

陶艺课程开设的概况 一、陶艺简介: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现代社会开始崇尚个性,崇尚自然朴实的风气!有一些人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富于陶瓷制作者个人特性的陶瓷,陶瓷作品的造型和表现手法开始丰富起来,不只限于日常用的器皿,一些纯粹的陶瓷造型艺术或陶塑也大量出现了。 陶艺是一个综合了美术,书法,雕塑,雕刻,手工的现代素质教育最合适课程,带有很强的可塑性,不仅会带给儿童无穷的新鲜感,更可以令儿童有种亲近自然的感觉,从而自发的爱上陶艺艺术。陶艺在中国正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门类逐步成长起来,参与和从事这一艺术门类的艺术家越来越多。而且,由于它集趣味性、创造性为一体,已经成为一项极受青少年欢迎的学校素质教育和都市休闲活动的内容。 二、陶艺原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粘土,如何高明的陶艺家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陶艺家将粘土塑造成一定的形状,再经过高温烧制完成一件陶艺作品。三、儿童学习陶艺的益处: 陶土是无毒无臭的天然矿物,柔软湿润,可塑性强,亲近可爱。陶艺制作,能满足儿童好动、好奇、好胜的需要,人人都喜欢制作,个个都能成功,儿童更喜欢它。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儿童的兴趣。”努力培养学习兴趣,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减轻儿童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把金钥匙。陶艺教学,无疑是一个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良好场所。 (二)有利于情感的发展

陶艺制作教学案例

陶艺制作教学案例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走进陶艺世界 ——陶艺制作 【项目介绍】 我国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伟大的国度里有着无数的传统文化瑰宝,陶艺就是其中之一。陶艺是土、水、火相结合的一种人工形态。瓷器更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 陶艺是以粘土为原料,以泥条盘筑、泥板成型、徒手捏制等方法成型,然后经过施釉和烧制而成的一种雕塑工艺品。虽然在我们的生活常会见到,但很多人在深深喜爱他们之余却并不知道这些实用与美观为一身的艺术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陶艺制作的过程除了可以锻炼双手各关节和肌肉,同时还可以提高手、脑、眼的协作能力。 开设陶艺课程让学生认识陶艺、感受泥土、掌握制陶基本技法,使我们古老的文化继承、传扬和发展。 【活动目标】 1.了解陶艺辉煌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认识陶艺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能力目标: 2.掌握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制陶技法和制作步骤,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至少一件陶艺作品外加小组合力完成一件作品组合。 3.通过欣赏优秀名作,感受祖国悠久的陶艺文明,提高审美修养。 4.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打开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领悟沟通、协商、策划与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感受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

【学情分析】初二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制作陶艺的基本技法和制作步骤,并能独立完成课程任务。创作一:运用所学技法结合自身创意制作出一件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进一步总结探索制作经验,并完成创作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件主题明确、内容积极的作品组合。 解决策略:1.教师亲自示范结合细致讲解加强学生对制作方法和步骤的记忆,主要讲解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 2.大量创意作品的欣赏,扩宽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分析作品的制作细节,学生在分享的设计与创意的同时老师及时给予评价与提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如何将个性化创意落实到实践操作中。 难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个形象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两部分组合时要注意粘贴要牢固,并且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好承重,防止重心不稳导致作品坍塌或损坏。 解决策略:将两部分连接的地方先刮毛糙,再刷泥浆,然后保证不变形的基础上施力固定。外在接痕,用泥塑工具刮平。 承重问题要从绘制设计图时就要想到,制作过程中要保证做到下重上轻,下大上小,陶泥用量比例平衡。 【活动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并加入有效的讲解和总结,使学生直观地掌握陶艺技法,提高学生对专业术语的记忆和创作过程中的准确性。

陶艺制作的工具及设备

陶艺制作的工具及设备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陶艺制作的工具及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尽管手是最好的工具,但做陶时的一些常备工具也必不可少。工具运用得当,能取得一些特殊的效果。 (1)电动拉坯机(2)手动转盘(3)修坯工具(4)泥塑工具(5件装)(5)泥板制作工具(滚筒、木板) 泥的性质 陶艺是以泥为主要表达媒介的艺术形式。作者要对泥的体验、对泥性的感受是驾驭泥的可塑性的主要方式。通过了解,才能达到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泥,分为陶泥与瓷泥。它是某些矿物质风化的产物。如:云母、石英、长石、高岭土、方解石以及铁质的有机物等。必须具有较好的可塑性耐火性。 我们知道泥粉是松散的粒子状,当加入适当的水分时,经揉和便具备了可塑性。一般来说,练好的泥存放越久,它的粘性越好。可塑性越强,干燥时收缩率也就越大。 判断泥的可塑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揉泥时不粘手,二是搓泥条时不开裂。(用大拇指压时不开裂) (1)水多、泥烂、粘手 (2)揉好以后的泥,手感好,水分适中。 揉泥 揉泥是我们做陶前的热身准备活动,是寻找泥感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是陶艺学习者必须撑握的一门技术。其目的是使未经真空练过的泥变得更实更密,要

做到切开后里面没有气泡。经真空练过的泥结构发生变化,具有柔韧性和可塑性。 揉泥法(两种) 一、羊头揉泥法 1)用双手握住泥的两头 2)用力均匀地向前推压 3)双手使泥滚动起来 4)揉泥过程中,使泥呈羊头形状 5)反复揉十几次 6)最后将泥揉成一团 7)用钢丝割线从中间切割开,看是否有气泡 二、菊花形揉泥法 1)一只手扶住泥,另只手推压泥 2)按顺时针方向将泥均匀地旋转起来 3)以一个点,有节奏,用力均匀地旋转泥 4)揉泥过程中,使泥呈菊花花瓣形状 5)反复操作十几次 6)最后将泥揉成一团 7)用钢丝割线从中间切割开,看是否有气泡 陶艺的成形方法 优秀的陶艺作品的产生,离不开创作作者自己独特的表现技法与装饰手段。陶艺的成型手法和装饰手段是陶艺学习者必然要遇到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解决得

现代陶艺的设计与制作

现代陶艺的设计与制作 现代陶艺的概念 陶艺是时代的产物。现代陶艺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载体,它不是传统陶艺的简单重复和 延续。从本质上讲,现代陶艺是对传统陶艺的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它把陶艺从“器”的概念中,从古老的、已经定犁的工艺模式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陶瓷本质内涵,并加以 挖掘和发展,开拓成富有现代精神的纯粹个性化的艺术形式。 现代陶艺设计与制作 现代陶艺是一种融当代观念及审美并借助于现代技术的陶瓷艺术,但它更多的则是在 精神领域的开拓与描绘。首先它凝聚着泥土的深沉,水的灵气,气的飘逸,最为壮观的则 是融合了火的激情。想要认识和理解现代陶艺,我们应当从它的物质属性---陶瓷,进行 一些深入的了解。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 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同时它所具有的神秘与抽象性是不可比拟的。从陶瓷艺术的审美 需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陶瓷文化是古代中国闻名于世的代表性文化形态,在21世纪的中国,中 国历代的传统陶瓷艺术文化的光辉早已载入史册!由于众多的客观和主观因素,还有许多 人的审美需求还停留在传统陶瓷艺术审美的框架之内,这应当是一种历史的尾声。 新生代的人群正在不断的成长与扩大,追问当代审美需求的现代性、多元性、自由性 的仪式与呼声也是日益高涨。中国现代陶艺从传统陶瓷艺术中脱颖而出,正以发展的趋势 延伸到众多领域。 作为闻名中国的北方瓷都唐山,有着较为悠久的陶瓷文化和历史,骨质瓷是其闻名于 世的代表之一,使用精美的日用骨质瓷可以说是一种高级享受,然而透过各种工业化、机 械化产品大量泛滥的现状,我们可以感受到最珍贵的人情味也在逐渐的流失。这就是一方 面我们享受着工业化文明带来的便捷,另一方面也在远离自然,虽然这也是事物两面性的 凸现。并更加说明了科学上的规范化,替代不了艺术的多元化,复制品替代不了原作,机 械也永远代替不了手艺。 现代陶艺并不否定传统陶瓷艺术文化的审美需求,更不会摒弃世代传袭下来的鬼斧神 工般的精湛技艺,一方面我们既要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另一方面又要面对世界强 权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挤压,如何走出传统阴影和当代精神的困惑;如何去借鉴和吸收 西方现代陶艺的优秀成果;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陶瓷文化的精华;如何在传统光辉的重 压下重建中国现代陶艺的话语体系,使其成为具有新的活力和独特艺术价值的媒介。 对此沛霖育华搜集了现代陶艺所体现的主要有三点:一是正如波德莱尔所言:“现代 性就是过渡、短暂和偶然。”二是对传统陶瓷审美僵化及各种工业化、机械化带来的麻木 运用众多当代性的观念和审美需求进行反思和重构人性之光;三是在社会发展的框架内继

陶艺制作教学案例

走进陶艺世界 ——陶艺制作 【项目介绍】 我国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伟大的国度里有着无数的传统文化瑰宝,陶艺就是其中之一。陶艺是土、水、火相结合的一种人工形态。瓷器更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 陶艺是以粘土为原料,以泥条盘筑、泥板成型、徒手捏制等方法成型,然后经过施釉和烧制而成的一种雕塑工艺品。虽然在我们的生活常会见到,但很多人在深深喜爱他们之余却并不知道这些实用与美观为一身的艺术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陶艺制作的过程除了可以锻炼双手各关节和肌肉,同时还可以提高手、脑、眼的协作能力。 开设陶艺课程让学生认识陶艺、感受泥土、掌握制陶基本技法,使我们古老的文化继承、传扬和发展。 【活动目标】 1.了解陶艺辉煌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认识陶艺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能力目标: 2.掌握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制陶技法和制作步骤,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至少一件陶艺作品外加小组合力完成一件作品组合。 3.通过欣赏优秀名作,感受祖国悠久的陶艺文明,提高审美修养。 4.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打开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领悟沟通、协商、策划与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感受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 【学情分析】初二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制作陶艺的基本技法和制作步骤,并能独立完成课程任务。创作一:运用所学技法结合自身创意制作出一件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进一步总结探索制作经验,并完成创作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件主题明确、内容积极的作品组合。 解决策略:1.教师亲自示范结合细致讲解加强学生对制作方法和步骤的记忆,主要讲解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 2.大量创意作品的欣赏,扩宽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分析作品的制作细节,学生在分享的设计与创意的同时老师及时给予评价与提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如何将个性化创意落实到实践操作中。 难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个形象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两部分组合时要注意粘贴要牢固,并且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好承重,防止重心不稳导致作品坍塌或损坏。 解决策略:将两部分连接的地方先刮毛糙,再刷泥浆,然后保证不变形的基础上施力固定。外在接痕,用泥塑工具刮平。 承重问题要从绘制设计图时就要想到,制作过程中要保证做到下重上轻,下大上小,陶泥用量比例平衡。 【活动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并加入有效的讲解和总结,使学生直观地掌握陶艺技法,提高学生对专业术语的记忆和创作过程中的准确性。 2.动手体验探究法: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教师给予一定时间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索精神,充分感受和体验陶泥的艺术魅力。 【活动准备】 1.陶艺历史的相关资料 2.印有数字的号码牌(便于抽号分组)

陶艺创作教案

陶艺创作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陶艺创作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目标 应知: (1)识陶艺是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2)解我国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和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应会: (1)初步了解陶艺作品的生产流程,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泥条成型法等的基本造型方法。 (2)运用陶艺的基本方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在了解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文化遗产重要位置,使学生了解陶艺创作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关系,并认识到陶艺创作要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 神。 教学重点: 通过讲解、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的陶瓷艺术,学会基本的泥条盘筑方法,激发学生运用泥土造型,创造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借以表达个性与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最基本的泥条成型方法,根据自己的构思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 教具准备: 电子课件、陶泥、辅助材料等

一、教材分析: 本课文字内容,对我国古代陶瓷的地位、成就,陶艺的功能以及制作方法等,作了一个概述。 二、教学过程与环节:(流程图) 一、 经会制造和使用陶器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陶瓷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被世界人民赞誉为陶瓷的故乡,这一点也是让我们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地方。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陶瓷的艺术殿堂,领略她的艺术风采。 二、欣赏 第一环节——大饱眼福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陶瓷作品欣赏 教师简单介绍陶瓷的发展,艺术表现手法和美感表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活动:观看与思考。 第二部分:重申陶瓷知识与技能(传承文化) 师:通过欣赏是我们了解了传统的陶瓷文化,1、何谓“陶”何谓“瓷” 生回答:教师讲解 第三部分:介绍制作方法

陶瓷制做工艺流程

陶瓷制做工艺流程 制模 雕型(厡形阶段) 木擳土(深灰色):是一种水性土,质地较细,可做不规则的雕模 石膏(白色):质地较硬,适合作比较工整的雕模 油土(土黄色):不需保湿,常用来做poly的雕模或是厚度较薄易龟裂的浮雕。 此阶段须注意: 原型厚薄均匀,比例合理才能避免日后有开裂的问题 浮雕之深浅、角度需适中便于分片,如有利角将造成卡模。 转角要圆,避免利角造成开裂。 原型会比图稿尺寸大或高,由于每一种土因烧成温度不同都有其收缩比的关系。 陶土分类 烧成温度越高收缩比越高吸水率越低,与硬度也成正比。 分片(样品模) 利用石膏将原形翻制成模具。 此阶段须注意 为避免模线问题,分片数愈少越好,分片时也须注意每片之间隙不可过大。 若曾上过钾肥皂(是一种隔离剂)需清洗干净,以避免日后发生针孔、气泡瑕疵。包case-意指大货生产时,为复制子模所需而翻制的母模(阳模,材质为超硬石膏) 利用母模可以再重复分片,即可产出后续许多子模。 此阶段须注意: 一个母模的寿命约3年,约可制造70-80个子模。 一个子模约可生产60~80个产品。(视纹路之复杂程度而定)

由于不断的重复生产使得石膏的吸水率越来越低,故一日中,灌制泥胚的时间一件比一件长。 为避免模线粗大,包case时须注意,模具必须密合以避免泥浆由未密合之模线渗出造成模线太粗。 敲模即将模具分开。 成型-分为以下数种方式: 1、手灌浆 利用石膏模吸水特性,将接触石膏模壁面的泥浆水分吸干形成泥胚。 多用于雕型比较立体或不规则的器型 此阶段注意事项 第一次灌浆约静置25分钟,即可将泥浆倒出。 第二次灌浆之后静置时间需陆续增长,此因石膏吸水特性会因使用率的频繁而陆续降低,所以时间需再加长。一个子模一天大约可灌12个就要休息。 13英寸以上的产品壁厚约为6~7mm。一般大小的璧厚约留4mm。 灌浆时须注意模具的密合度,以避免膜线或变形的问题。 2、手工成型 分为手拉胚及手工雕塑,多用于较高级或线条较多的产品。 3、高压注浆 利用高压灌注机将泥浆由上往下冲入模具中,所需时间较短,故产量高(与手灌浆比较)。 只能用于上下开模的产品(深度不能太深)。例如:肥皂盘、餐盘。 垃圾桶、漱口杯、或其它深底的产品不适用此种方式生产。(深度不可太深) 此阶段须注意: 表面凹陷:由于脱胚时泥浆未干形成表面凹陷。 注浆缝合线-两浆汇流时的线。 4、滚压 利用不绣钢制模具,上模旋转移动将泥块滚制成型。 多用于浅口对称器型、盘子、浅口碗等。 此阶段注意事项 避免模具滚压时形成之波浪纹(泥纹)。 由于模具费用较高所以多为大量生产时才会开模。 5、冲压 利用冲压不绣钢模具机器高速冲击泥块成型。 多用于对称对象等基本器型,产量高(与手灌浆比较)。 此阶段注意事项 由于模具费用较高所以多为大量生产时才会开模。 变形:脱胚未干,或取出方式疏忽导致变形。

陶艺制作流程完整版

陶艺制作流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陶艺制作流程 陶艺,就是陶瓷艺术,也就是用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手工艺品(硅酸盐即可以是泥土,也可以是高岭土)。陶艺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其造价,而在于其制作的技巧,技巧是陶艺创作的生命,陶艺作品的技巧是其被载入史册的根源。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艺术创作,陶艺创作具备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 由上图可以看出,陶艺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原料制作(釉料和泥料的制作)、成型、施釉和烧制四个个阶段。以下将对这些阶段进行详细说明: 一、原料制作 1、釉料制作 釉料→球磨细碎(球磨机)→除铁(除铁器)→过筛(振动筛)→成品釉 2、泥料制作 泥料→球磨细碎(球磨机)→搅拌(搅拌机)→除铁(除铁器)→过筛(振动筛)→抽浆(泥浆泵)→榨泥(压滤机)→真空练泥(练泥机、搅练机) 二、成型 1、拉坯成型法 适用于制作圆形、弧型等浑圆的造型,比如盘子、碗、罐子等等,它的特点是作品挺拔、规整,器物的表面会留下一道道旋转的纹路。 ① 釉下:泥料→泥饼(手工)→搓泥(手工)→拉坯(拉坯机又名陶艺机)→干燥(自然风干留10%水份)→修坯(陶艺工具)→干燥(烘干箱)→釉下装饰(在泥坯上直接进行绘制,如青花)→上釉(施釉机)→风干 ② 釉上:泥料→泥饼(手工)→搓泥(手工)→拉坯(拉坯机又名陶艺机)→干燥(自然风干留10%水份)→修坯(陶艺工具)→干燥(烘干箱)→上釉(施釉机)→风干 2、泥板成型法 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镶控制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这种方法在陶艺制作中运用广泛,变化丰富。传统的紫砂器就是用泥板成型来制作的。泥板成型的器物可随陶土的湿度加以变化。比较湿软泥板可以扭曲、卷和等方法自由变化,随意造型;稍干的泥板可以镇粘制作成比较挺直的器物。泥板的厚度随器物制作大小而定,但应注意泥板的厚度要均匀。泥板成型法需要使用泥板成型机。 3、泥条盘制法 陶艺成型技法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如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再者就是它能够保留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盘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泥条盘制法需要使用泥条成型机和手工转盘 4、徒手捏制法 可以最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手法和构想,需要使用手工转盘 5、手工雕塑成型

陶艺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与实训指导书

附录一 《陶艺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名称: 陶艺设计与制作 二、开课对象 全日制大专学生或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是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的重要手段与技术,通过《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传统陶艺制作工艺,黏土处理,陶艺设计、陶艺制作及装饰的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最终达到创新性设计制作出旅游工艺品的目的。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①掌握陶艺简史及西双版纳傣族制陶概况; ②掌握陶艺造型设计的方法; ③掌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的技能; ④掌握一般陶艺成型方法及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⑤掌握陶艺装饰及傣陶装饰技艺; ⑥掌握陶艺烧制及傣陶烧制技艺; 其中,陶艺造型设计、陶艺制作与装饰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五、课时分配及教学方式和手段 本课程实践性很强,课程中有大量实训需教师进行示范,建议大部分课程在

陶艺生产场地进行教学;为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少量教学在教室内教学,陶艺欣赏的部分在多媒体画室完成,学校应提供条件完备的实训场地,让学生在课内课外进行大量练习,以达到教学目的。 课程总学时144,开课1学期,每周8课时。其中理论授课20学时,实训124学时。如下: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掌握一定的素描造型能力,学习工艺设计基础,人体工程学,计算机设计软件的课程,熟悉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流程。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部分 第一章陶艺概述 【教学重点】陶的起源、发展及陶艺的概念; 【教学难点】站在陶艺发展的源头认识陶艺的发展,对传统的手工技艺有直观的认识,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深刻认识。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陶器的历史(1学时) 一、陶器的起源 二、陶器的历史 第二节陶艺的概念(1学时) 一、陶艺 二、现代陶艺的概念+ 三、陶艺的分类 1、生活陶艺 2、环境陶艺 3、观念陶艺 第三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技艺(2学时) 一、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概述 1、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2、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制陶的用途; 二、今天的西双版纳制陶业; 三、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高校职业教育的结合。

陶艺制作教学案例终审稿)

陶艺制作教学案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走进陶艺世界 ——陶艺制作 【项目介绍】 我国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伟大的国度里有着无数的传统文化瑰宝,陶艺就是其中之一。陶艺是土、水、火相结合的一种人工形态。瓷器更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 陶艺是以粘土为原料,以泥条盘筑、泥板成型、徒手捏制等方法成型,然后经过施釉和烧制而成的一种雕塑工艺品。虽然在我们的生活常会见到,但很多人在深深喜爱他们之余却并不知道这些实用与美观为一身的艺术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陶艺制作的过程除了可以锻炼双手各关节和肌肉,同时还可以提高手、脑、眼的协作能力。 开设陶艺课程让学生认识陶艺、感受泥土、掌握制陶基本技法,使我们古老的文化继承、传扬和发展。 【活动目标】 1.了解陶艺辉煌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认识陶艺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能力目标: 2.掌握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制陶技法和制作步骤,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至少一件陶艺作品外加小组合力完成一件作品组合。 3.通过欣赏优秀名作,感受祖国悠久的陶艺文明,提高审美修养。 4.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打开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领悟沟通、协商、策划与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感受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 【学情分析】初二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制作陶艺的基本技法和制作步骤,并能独立完成课程任务。创作一:运用所学技法结合自身创意制作出一件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进一步总结探索制作经验,并完成创作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件主题明确、内容积极的作品组合。 解决策略:1.教师亲自示范结合细致讲解加强学生对制作方法和步骤的记忆,主要讲解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 2.大量创意作品的欣赏,扩宽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分析作品的制作细节,学生在分享的设计与创意的同时老师及时给予评价与提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如何将个性化创意落实到实践操作中。 难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个形象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两部分组合时要注意粘贴要牢固,并且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好承重,防止重心不稳导致作品坍塌或损坏。解决策略:将两部分连接的地方先刮毛糙,再刷泥浆,然后保证不变形的基础上施力固定。外在接痕,用泥塑工具刮平。 承重问题要从绘制设计图时就要想到,制作过程中要保证做到下重上轻,下大上小,陶泥用量比例平衡。 【活动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并加入有效的讲解和总结,使学生直观地掌握陶艺技法,提高学生对专业术语的记忆和创作过程中的准确性。 2.动手体验探究法: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教师给予一定时间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索精神,充分感受和体验陶泥的艺术魅力。 【活动准备】 1.陶艺历史的相关资料 2.印有数字的号码牌(便于抽号分组) 3.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优秀陶艺作品多件、三色陶泥、各种制作陶艺的工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