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读后感读书报告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读后感读书报告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读后感读书报告

一、阅读篇名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二、简要背景

为了捍卫科学社会主义,使刚刚统一起来的德国党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在马克思的大力支持下,恩格斯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写下了一系列批判杜林的文章,相继在德国党的机关报——《前进报》上表。1878年7月印成单行本,这就是《反杜林论》。《反杜林论》出版以后的1879年10月,法国工人在马赛召开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决定创建法国工人党。马克思、恩格斯应法国社会主义者、法国党的创始人盖德的请求为其拟了法国社会党党纲。同时,为了在法国党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由法国社会主义者拉法格出面,请恩格斯写一本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读物,以帮助法国工人党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并同流行于法国工人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斗争。恩格斯把1878年发表的《反杜林论》“引论”中的“概论”、第三编的“历史”和“理论”改写为独立的著作。1880年由拉法格译成法文,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名三期连载在法国《社会主义评论》杂志上。后来于1880年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名在巴黎印成单行本出版。1883年出版德文版时,改名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三、主要内容

本书中心论述了社会主义如何从空想发展到科学这一核心问题。通过集中分析空想社会主义者及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对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积极成果和历史局限性的辩证的分析,阐述了社会主义要从空想变为科学,必须摆脱唯心主义,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之上。通过分析人类认识史上的辩证法发展的历程,证明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过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历史规律,同时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变革力量和途径,并且科学地预测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中,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思想理论贡献。他们开始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演化是一个不断进步、逐步前进的过程,并试图用经济基础来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他们提出了对未来新社会构想,这些构想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和实现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他们进行了实践。但他们只是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但没有能够进一步洞察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些理论上的缺陷是由唯心史观造成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则是历史条件的局限。因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很发展,基本矛盾尚未充分暴露,无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道破了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到科学的关键。

第二章中,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

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正是由于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就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走出乌托邦的荒原而变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就不再是从头脑中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要研究产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而解决冲突的手段也需要到这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所造成的经济状况中去寻找。

第三章中,恩格斯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过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预测了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任务。恩格斯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剧烈爆发的产物。恩格斯正是抓住了这个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过程和阶级关系状况进行深入的考察,得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科学结论。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为出发点,从同资本主义制度相对立的角度分析得出来的,应该说都是有科学根据的预测。它集中地表达了先进的人们长期以来对人类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望与理想追求,也是我们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的崇高目标。

四、典型观点

1、“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恩格斯在这里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原理,这就是:任何时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2、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作了两处概括性表述。

“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3、预测了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

①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

②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桎梏下解放出来的生产力不断加速发展、无限增长。

③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

④商品生产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

⑤产品占有方式: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

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

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和运用。

⑦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

⑧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国家将自行消亡。

⑨人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实现了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五、评论体会

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发现”,才使社会主义由空想转变和发展为科学。这无疑是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一个最重大的贡献。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应,即使在当代,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方法论上的意义。但是,时过境迁,随着时代的向前演进,当代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是当时恩格斯不可能预见到的,因此在其学说中也不可能体现出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恩格斯的一些观点,应当秉承实事求是的作风。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办法来解决当代中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恩格斯在本书最后的结语中概括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它的任务就是考察“解放世界”这一伟大事业的历史条件和性质,从而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因为“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学习恩格斯这本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内容深刻丰富、逻辑严密和在实践中不断地与时俱进的科学真理。只要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只要他们提出的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科学社会主义就具有不容抹煞的现实性和重大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作为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他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对后 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指导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马克思也多次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原有的观点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科学的解释。其中,在自然科学上主要借鉴了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和进化学说,政治经济学上吸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在哲学上则借鉴了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但马克思主义在借鉴时也对原有的哲学理论进行了批判,是批判的继承。这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表现的很明显。 恩格斯以精练的语言,着重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关系,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中革命变革的实质,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在唯物主义这一哲学命题上,恩格斯首先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出发点,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旧的唯物主义过分强调了环境对人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经验上认为人仅仅是自然地所谓“受用体”,而环境则是纯粹的、自然的环境。而马克思主义突破了这一点。环境既

非唯心主义所说的必然被人类支配,也不像旧唯物主义所说的是“单纯 自由的存在”。人一方面受到环境的支配,另一方面又能以能动的感性 活动改变环境,这样人与环境便形成了辩证统一。 之后,在这种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恩格斯又批判了旧的认识论,旧有的认识论否定了人的作用,认为人的认识只是对于环境的反映而已。但马克思认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 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在马克思主义的 认识论中,认识这种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主动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认识的主体即人,是怀着自己本身的认知的。认识对环境是有选择性的,而非单纯的对客观的反映而已。进一步说,认识是认知的主体对认知事物,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或思维方式进行内化的过程,在认识环境的过程中,认知主体不断地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加工。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 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样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 看法。这种认知上差异的出现便是由于认知主体的不同。 对于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恩格斯指出“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费尔巴哈决不希望废除宗教,他希望使宗教完善化。哲学本身应当融化在宗教中。”费尔巴哈的错误在于他将人们之间的天然的情感,如性爱、友情、同情、舍己精神归于宗教。这些关系只有与宗教联系起来才是圆满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都是宗教。恩格斯明确指出了这种思想的唯心主义本质。他写道“费尔巴哈的下面判断是绝对错误的: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 是由宗教区分开的”。恩格斯同时指出,道德是具体的,不同的时代有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1500字)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通过对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书,更重要的在于培养人的能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动我们的教育工作迈向新台阶具有重大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同毛泽东和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树立科学人才观,对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开创新时期的用人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我们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这条正确的理念。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一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还是后进生我们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只有让每一个同学都融入到班级的这个大集体中,才能发挥班级乃至学校的整体力量,才能有长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二、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现在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争做教学改革的领导者和示范者。 三、教育发展,德育先行。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学生的心里特征。教书育人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他们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思想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要加强知识中渗透德育,要努力成为教学与德育并举的多功能型教师。德育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还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成功的教师。才能成为创新型教师。 四、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大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良好的师德在学生和家长心中都是受到十分的钦佩和尊敬的。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接受教育,我们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还要有奉献精神,要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教师这一职业只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把科学发展观和奉献精神结合在一起,那么就是一个成功的、高尚的、受人尊敬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在教育局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把我教育工作推向前进。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丰泽区环清小学曾焕然 在学区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启动的动员大会以后,我按照局党委的安排部署,认真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紧紧抓住学习提高、解放思想、联系实际、完善体制机制、作风建设学习实践活动。下面我谈谈第一阶段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提高认识,增强搞好科学发展观学习的责任感、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能否开展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首先取决于思想认识的深度。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

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123 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完整 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面对20xx年这场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迅速采取了果断的措施,作出了科学的决策:“十项措施”、“七项工作”、“四项实施措施”、“20字总要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的出台,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战胜困难、转危为机的信心和决心。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又突出民生为重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对策和

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科学发展观相关内容 调 查 报 告 调查单位: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中文系09文秘(1)班2幢403宿舍 调查人员:25号曾奇凤19号谭桔萍7号黄杏带

22号许水仙24号余水艳12号梁燕飞 16号吕水清 前言 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投入的情况下,科学发展观犹如一股剪不断的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带来了党和国家的优良政策和无限关怀。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举国上下刮起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风。科学发展观作为新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有利于促进我国的腾飞。 在基层农村,由于技术、科技等的影响,人们接受新信息的来源相对而言较为贫乏,接受新知识则相对滞后。由于教育、经济方面的影响,人民的知识水平较低,在贫困山区,许多中老年人还是文盲或者半文盲,无法独立接收书面知识,对新知识的了解相对困难。在基层农村,由于经济落后,人们为了生存得更好,他们努力劳动、辛勤耕耘,对党和国家的一些政策的关注力度不够。在基层农村,一些基层组织对上面传达的一些指示和政策的执行度不够,采取的方式方法也可能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只是做做面子工程或者跟风学习。面对种种问题,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并不是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基层农村的科学发展观的观测落实工作应该怎样做,怎样才会做得更好,怎样才会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怎样才是真正实现了党和国家的指示和政策····· 一言以蔽之,基层农村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存在困难和挑战,他们现在需要帮助。而我们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未来的希望,祖国的栋梁有能力帮助他们,当然,这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 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观,了解国家的政策;能够告诉他们“什么是科学发展观”?“通过哪些具体有效的方法了解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会给他们带来哪些真正的好处”?······ 因此,我们组织这次的调查。就是为了全面了解基层农村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的情况,了解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疑惑,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点灯引路;为政府开展活动提供依据,使政府开展的活动能够切实符合农村的实际,能够给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 姓名: 层次: 年级: 学号: 学科专业: 撰写日期: 二○一八年五月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读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之后,更加体会到真理的力量,马克思主义既批判继承了前人的正确思想,又对未来作了科学的预测。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包容的思想,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思想,不断指引着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目前在中国大地,马克思主义已经落地开花,正茁壮成长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指导下焕发出令世人瞩目光芒。 1 写作背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写的《反杜林论》中的主要内容,是恩格斯的主要著作。恩格斯写《杜林论》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批判杜林的反动的小资产阶级主义,我专门在网上查阅了关于杜林的生平,该人是一个投机主义分子,打着革命的旗号,披着科学的外衣,攻击和反对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此,恩格斯对杜林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同时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之成为包括哲学、社会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主要部分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全书,马克思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从杜林抨击马克思主义,再到恩格斯反击批判杜林可以看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恩格斯的这部著作帮助人们识别出了假的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阶级运动的发展,成为当时传播最广、影响很大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而杜林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战,我认为这种形式是推动学术或者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搞科研来说,我们必须用批判性的眼光去读论文,需要有质疑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创新性的想法,然后不断地实验来证明想法,进而将其转化为学术成果。当然,也必须允许别人对我们产生不同的意见,有了不同意见后,可以进行讨论或者辩论,将不同的想法进行对比,得到最优的方法。 2 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完整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入了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各种矛盾,指出解决方法,指明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全面地论述了科学社会足以的基本原理。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马克思主义”,可以通过学习本文,掌握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2.1 空想社会主义 在第一章中,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三大空想社会主

科学发展观读后感

科学发展观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科学发展观读后感(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读本处处体现的都是“以人为本”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并把它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问题。 在《科学发展观》读本中“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这一理论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涉及有关发展的各方面,第一次使我们对发展的要求从整体上有了一个全面、系统、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

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以科学为前提。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文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文 通过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要有意识的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调研地点;多媒体教室 调研人员:支部书记, 支部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年级组长,教研组长。 调研主题: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调研目的:明确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结合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分析解决问题,推进学校和谐发展调研过程:1、分组讨论 2、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支部书记做最后总结 调研总结: 通过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要有意识的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不断将其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分析。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

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新的领导集体对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改革以何种观念统领将关系到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关系到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观。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只有具有一流的发展观,才能办出一流的教育。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知灼见。 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明确了影响学校和谐发展的问题: 第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中部分领导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个别领导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工作作风也存在些问题,如工作不落实、不到位,与老师沟通交流较少等。 第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求生存,质量求发展,影响我校教学质量提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从总体情况看,学校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最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资料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仍然有现实意义,十七大报告中就特别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书第一章的开头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有着明显的缺陷。三大社会主义学说从它们产生开始就注定了只是空想。但是,正是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同时,恩格斯也强调,三大空想家的思想

长期支配着19世纪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者,产生了种种“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科学分析基础上。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本书第一章结尾的这个重要论断,是上述分析的逻辑顺理成章得出的结论。恩格斯的这个点睛之笔,一语道破了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到科学的关键。我们必须弄清楚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和原则区别,切忌望文生义地妄加推演或解释。 本书第二章论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是由于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就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是怎样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呢?具体地说,第一,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揭示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一切社会变革都来自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而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65592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新的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以何种观念统领将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

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有感

利用课余时间,我阅读了恩格斯先生所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系统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下面,我将阐释我对这篇著作主要内容的认识。 任何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学说,都有其赖以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来源,现代社会主义学说也不例外。恩格斯在文章的开头就说:“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统治于现代社会中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统治于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 在第一章中,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高级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表现。这三种空想社会主义分别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恩格斯在本章集中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着重分析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积极的思想成果及其历史局限性,说明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必须摆脱历史唯心主义,使它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在本章中,恩格斯详细介绍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既阐述了他们的学说中的积极地、先进的因素,也指出了其学说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个人的学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性暴露不完全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道德观念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他们开始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演化是一个不断进步、逐步前进的过程,并试图用经济基础来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他们提出了对未来新社会构想,这些构想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和实现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他们进行了实践。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与实践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其中仍有理论缺陷。他们仍和启蒙学者一样,没有能够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去发现历史必然性;他们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是实现破旧创新的社会力量;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这些理论上的缺陷是由唯心史观造成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则是历史条件的局限。因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很发展,基本矛盾尚未充分暴露,无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恩格斯在文中说到:“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因此,“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由此可以看出,三大社会主义学说从它们产生开始就注定了只是空想。 但是,正是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同时,恩格斯也强调,三大空想家的思想长期支配着19世纪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者,产生了种种“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

最新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彡彡九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最新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新的领导集体对中国****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以何种观念统领将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观。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只有具有一流的发展观,才能办出一流的教育。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知灼见。 教育作为人类最具特色的自觉行为,都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科学发展观不是空洞的,它深深地嵌入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教育科学发展观也不是主观臆想的,它是根据历史和时代所提出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密切联系当前中国教育的实践,产生构建的理论体系。我国教育正处于体制改革和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教育改革越是深化,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越需要科学的回答。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和周期性长的特点,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实践出发,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优先、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上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贯穿于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创新的全过程,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马原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原著阅读活动 读后感 原著篇名:《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院系班级:政法学院法学(环境保护法方向)学号:131150223 姓名:刘璇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后感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第一章论述了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恩格斯在这里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原理,这就是:任何时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时他们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弊病和不合理性,企图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而19 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有着明显的缺陷,把社会主义看成理性、正义的体现,只有天才人物才能认识、发现它,而不是能够从资 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被发现的历史必然性;他们寄希望于社会上层和富人,以为通过宣传、呼吁、试验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因而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本书第二章论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是由于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就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走出乌托邦的荒原而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揭示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批判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性、正义原则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关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学说,提出了从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中去寻找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读后感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读后感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读后感 初步学习《读本》,收获很大,感受良多,不仅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具有权威性,而且内容全面系统,表达准确深刻,文字简明 流畅,是一本以创新理论武装干部群众的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读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 《读本》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 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 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理论来源于实践,指导思想是在科学分析判断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 展阶段性特征,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不断推进党的理 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 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一系列 战略决策是一个相互贯通、有机联系的整体,紧密围绕科学发展观 这个主题而展开,科学发展观是统领,处于理论指导的地位。正如《读本》所说,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 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 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 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读本》进而把科学发展观融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阐明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 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 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深刻论述了他们之间的关

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240-41 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完 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面对20xx年这场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党中 央、国务院迅速采取了果断的措施,作出了科学的决 策:“十项措施”、“七项工作”、“四项实施措施”、“20 字总要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的出台,极 大地鼓舞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战胜困难、转危为机的信 心和决心。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各地、 各部门迅速行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又突出民生为重的扩大内需、促 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对策和举措,一场保民生、保 增长、保稳定、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的大决战、攻坚 战正在中华大地蓬勃展开。 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党员干部如何作 为,怎样表现?不但老百姓很关注、很关心,而且也

是对干部执行力的极大考验和最好检验。向来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那么,挑战面前党员干部如何才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呢?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中国古代诗人朱熹曾经说过的。经济要发展,事业要腾飞,源头在哪里?源头就在人的思想观念。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思想亘古不变,必然导致衰亡;唯有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创新求进,才能兴旺发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而观念的变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新旧观念的反复交锋中才能完成。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为”。思路和观念,归根结底是靠思想来体现的;出路和行为,归根结底是由思想来决定的。现在人人都在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些只停留在了口头上,真正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党员干部带头转变观念、开拓思路;要在实际工作中突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创新求进,接受新事物,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

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500字)

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和学校组织的系列学习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加深了思想认识,提升了理论水平,提高了政治觉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入领会、认真总结,主要心得如下: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包含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全面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充分认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 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全局,着眼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总结国内外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创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局面,同时也标志着用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实践检验与证明、日益显示出强大真理力量的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思想,更是科学、有效地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三、结合工作实际,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学习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学习的目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务实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空谈误事,实干兴业。学以致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更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自学性和坚定性,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要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学习相关领域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就我本人而言,既要着重加强积累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又要提高管理方面的能力,转变观念,以生为本。 (一)创新教学方法,寓教于乐。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加强教学法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1、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取人之人,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全面教学质量。要经常听课,积极参与教研室的座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认真研究教材,广泛阅读,深入细致地备课。要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3、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要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材施教,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力争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创新工作理念,以人不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工作中要把坚持以学生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始终把广大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学生安危冷暖,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实利益的具体问题。 1、加强师德学习,为人师表。良好的师德是从师的最基本准则,要树立良好的专业形象、品德形象和师友形象,必须具备坚韧的意志品格、饱满的精神状态、严谨的思想作风、诲人

科学发展观社会调查报告

科学发展观社会调 查报告

“科学发展观引领我成长”社会调查报告 8月10日至17日,我做了一次有关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实践调查。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和最终目的,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是我们当代军校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是我们把书本知识活学活用的重要步骤。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我切身体会到了我们的党如何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如何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切实认识到了我们的政府如何做到求真务实,如何促进科学发展,如何推动社会和谐。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我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当今中国城市居民的生存状况,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了我们的城市应当如何发展,我们的城市将会何去何从。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我也切身体会到了大学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是我们社会的良心,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军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力军,是我们社会的榜样。我们的身上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 当然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也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在此做出报告。 (一)、经过对当地群众进行采访了解到普遍群众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内涵比较了解,并能在学习的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重要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国家领导集体提出的关于发展的理论体系,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本市的群众经

过电视、报纸、网络、街道宣传等媒体渠道了解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深刻内涵,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并能在生活中贯彻落实,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意识到环境是我们大家的,能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我们想在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继续生活下去,就必须采取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市民表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二)、经过对居民委员会的采访了解到该地区的领导班子已深入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并落实到实处。 在浙江省绍兴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栏,这是上级领导为使当地居民更好的了解相关政策而专门设立的,领导班子的苦心不但体现在加大宣传力度上,而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方针政策。自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国家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个重大战略方针后,绍兴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为减轻交通负担、鼓励居民减少对私家车的购买、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采取了各种举措。而各项措施的实施能够说是对科学发展的深刻理解后的结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表现;更是政府体恤百姓的最朴实的语言。市民也表示,政府的举措真正的体现了对百姓的关心。 (三)、经过对当地群众进行科学发展观社会调查问卷了解到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 比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调查报告中屡次提出。在哈市的一些郊区,百姓表示想看病非常难,如果得的是小病,到当地的一些小医院就能够解决,可是要得了重病,小医院看不了,大医院的价格让百姓无法接受。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的一项重要方针,而这种现象正是由于城乡发

银行分行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银行分行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自9月份中央召开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以来,中国xx银行xx分行作为中管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单位,根据xx总行统一部署,日前在全行范围内正式启动学习实践活动,并作了全面而扎实的部署。 一、党委重视、统一认识、扎实推进。 10月16日,xx分行党委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和总行董事长在全行二级分行以上领导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该行党委书记、行长在中心组成员紧密联系实际畅谈自己的认识体会的基础上,对全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再动员和再部署。行长根据学习《公报》的内容,畅谈了自己的感想体会,指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党性教育、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要求全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政治敏锐性,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认清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更好地服务于xx市经济社会进步,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新时代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区金融业发展壮大。在学习

讨论和领会总行董事长讲话实质的基础上,对全行落实部署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四个方面要求: 一是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有关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学习实践活动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做到“知与行”的统一,重在实践、武装头脑、谋划发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二是把握指导思想,抓住关键环节,解决重点问题。按照总行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要求,认真组织实施,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剖析问题,查找根源,制定措施,着力思考xx分行未来三年如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三是采取措施,务求成效。科学安排,有序开展,紧密结合实际,“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同时,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再学习再认识,积极探索,加快创新,形成特色,要“有作为、有成果”。 四是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推动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活动期间,正确处理好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各项工作的关系,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实现三个结合,即: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支持地方经济跨越发展、率先发展、早日崛起结合起来;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全行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