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13单元 第3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巴黎公社 (含解析)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期末)19世纪三四十年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英国人欧文在美国创立“新和谐公社”,建立“全国劳动产品交换市场”。在1839年到1845年他又从事“劳动公社”实验。但这些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欧文的实践()

A.意味着工人运动需要国际联合

B.是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

C.为建立人类理想社会提供了借鉴

D.表明美国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答案 C

解析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尝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建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工人运动的相关信息,排除A、D两项;空想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而非完善,B项错误。

2.(2019·浙江杭州高二期末)历史长河中,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相互的因果关系。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工人开始遭受剥削压迫

B.三大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

C.“机器轰鸣”——马克思主义诞生

D.《共产党宣言》——俄罗斯走出低谷

答案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机器轰鸣”的不断发展,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为了反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需要有科学的思想来进行指导,因此伴随着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了,故C项正确。“开始”说法错误,排除A项;空想社会主义在前,三大工人运动在后,排除B项;《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与俄罗斯走出低谷无关,排除D 项。

3.(2019·海南枫叶国际学校高二期末)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该事件是指()

A.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

B.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C.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D.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851年已在批判资本主义,并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阐述了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规律,符合题意,B项正确。《社会契约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构想,排除A项;太平天国的性质是封建政权,排除C项;《物种起源》是生物学的重大成就,排除D项。

4.(2019·江苏无锡高二期末)《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答案 B

解析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指明正确的方向,实现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故选B项。

5.(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二期末)恩格斯在1883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

言中说:“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恩格斯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

A.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

B.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C.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标志

D.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经济生产社会结构是时代政治与精神的基础,社会基础变化必然推动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变化,故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故B项正确。A、C、D均不是材料主旨所在,故排除。

6.(2019·贵州铜仁一中高二期末)《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用来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那个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它自己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以上论述()

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发展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揭示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

答案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封建制度,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弊端也暴露出来了,工人运动兴起,要求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自由主义内容,B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提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C项错误。

7.(2019·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期末)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可得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中诞生的,C项正确。新旧理论杂糅相济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并非完全否定传统,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批判中进行创新,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8.(2020·河北衡水摸底)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后,宣布“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取消面包工人的夜班,实行义务教育,公社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普通技术工人的工资”。这充分说明巴黎公社()

A.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从根本上推翻现存旧制度

D.拥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 C

解析材料“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家政权”,反映的是巴黎公社从根本上推翻现存旧制度,故C项正确。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应排除A项;B、D两项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

9.(2020·江西临川一中适应考)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材料表明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上的划时代意义是()

A.消除了选民在职业、性别上的限制

B.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

C.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

D.公社委员会实现了权力集中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人阶级属于劳动者,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材料反映了巴黎公社力图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故C项正确。“消除了选民在性别上的限制”,材料未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公社委员会实现了权力集中,故D项错误。

10.(2020·河南非凡联盟调研)巴黎公社从1871年3月19日到5月24日先后颁布了423道公告,涉及社会全方位变革的命令与举措。这些公告() A.表明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的政权

B.清除了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

C.体现了巴黎人民改变法国的迫切性

D.表明巴黎公社反对普鲁士的侵略

答案 C

解析巴黎公社在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内就颁布了涉及社会全方位变革的423道公告,这体现了巴黎人民改变法国的迫切性,C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巴黎公社的性质,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公社是在政权控制的巴黎地区颁布公告,并非是整个法国,且由材料也无法得出这些改革措施和法令的效果,排除B 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巴黎公社的改革措施是针对普鲁士的侵略,排除D项。

11.(2019·河北邢台高二期末)巴黎公社无偿地向粮食供应商提供储存粮食的粮食仓库;采取经济手段来调节食品、蔬菜的价格;采取降低商品价格的经济措施以控制物价上涨。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维护农民利益B.打击投机行为

C.注重改善民生D.准许商品交易

答案 C

解析从材料“采取经济手段来调节食品、蔬菜的价格;采取降低商品价格的经济措施以控制物价上涨”可以看出巴黎公社采取措施解决居民食品供应和物价上涨,反映了巴黎公社改善民生,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民利益问题、打击投机行为,排除A、B两项;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12.(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巴黎公社期间,凡尔赛当局大肆宣称:外省农民不愿支持巴黎工人,德国人则已经混入了社员之中。凡尔赛当局的用意是() A.挑起巴黎公社的内部矛盾

B.破坏法国的工农联盟

C.防止普鲁士军队支持公社

D.孤立巴黎公社的斗争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凡尔赛当局目的是强调公社战士孤军奋战,没有外援且公社战士已经不纯洁,其用心是孤立巴黎公社的斗争,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内部矛盾,且巴黎公社革命运动中并没有工农联盟,不存在破坏一说,A、B两项错误;普通鲁士军队不可能支持巴黎公社,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9·四川资阳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于5月4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

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进入20世纪后,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和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获得独立和解放的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彻底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世界各民族平等交往、共同发展展现出光明前景。

今天,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答案(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刺激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弊端日益显现;思想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阶级基础: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个人的努力。

(2)丰富了人类的思想;促进了“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的建立,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19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概况概括得出。主要从经济基础、政治环境、阶级、思想理论来源、实践等几个方面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再结合所学知识,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思想发展的影响、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对十月革命的影响、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等方面概括。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

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材料二巴黎公社委员会内部实际上起主要作用的是布朗基主义者,他们主张暴力夺取政权,对敌人实行专政,不注重对社会经济的改造。当时,法兰西银行存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公社没有将其没收,却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结果银行资产被运到了凡尔赛,武装凡尔赛的军队。公社虽然宣布了“把土地交给农民”的主张,并且提出要免除农民的战争负担,但始终没有建立工农之间的联盟。1871年5月28日,凡尔赛军占领了整个巴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材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公社起义失败的必然因素。

答案(1)主要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因素:巴黎公社领导人在政治上的不成熟;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没有发动广大农民;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可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程度。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等信息概括主要观点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不注重对社会经济的改造”“法兰西银行存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公社没有将其没收,却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结果银行资产被运到了凡尔赛,武装凡尔赛的军队”“但始终没有建立工农之间的联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