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审计学

总学时: 64 授课学时:64 实验学时:0

授课对象:会计专业

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财务分析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审计》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年3月

2、李晓惠主编,《审计实验室3——风险审计的技术和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

3、黄世忠主编,《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剖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李若山着,《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王泽霞着,《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

一、课程教学目的

审计学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能审会查能力的应用型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审计工作的资格条件和审计技术方法、不同审计主体的审计特点、审计思路、审计流程、审计风险和审计方案的选择,围绕审计质量与效率的均衡问题展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

1、正确处理好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审计收益与审计成本、审计机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职业道德与技术经验相结合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计职业道德观念,成为合格的审计人才。

2、掌握审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准则、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们的审计职业素质。

3、能查会审的能力,查账技巧、审计分析能力、审计风险识别能力、审计工作协调和沟通能力以及审计方案的设计能力。

4、拥有审计风险意识和审计风险的应对能力,应有审计整体观念、团队精神,树立正确的审计职业观,警示学生们切莫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不良风气,一身正气作审计。

5、审计学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案例教学,将审计工作搬到课堂上、增加趣味性、有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通过审计资格考试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审计工具、审计技巧的训练和审计方案的设计等。

(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前言:审计工作的运行规律(讲课4学时)

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一个中心;六个贯穿;审计流程;五项认定和八个目标。

基本要求:在分章讲解之前,先将审计学的中心思想、审计思路及审计工作的运行规律,做些高度概括和总结,使学生们有个整体轮廓,为以后各章的展开奠定基础,是学好审计学的关键,是整个课程的精髓。将本部分的学习融合在以后各章节中,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重点:本部分是审计课程的精髓和规律性的知识,必须能够理解和掌握。

第一章绪论(讲课2学时)

主要讲述:国内外审计产生及发展的历程;国外“四大”事务所和旧中国“四大”事务所及我国现行的事务所的情况。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审计制度的变迁;追根溯源主要告诉当今的审计师们不能数典忘祖,社会公众才是审计师的衣食父母,切莫忘记审计的监管职能,保证审计质量;同学们在本章的学习中你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了吗

重点:审计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二章审计职业规范和审计责任(讲课6学时)

主要讲述:审计准则、审计道德准则和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审计风险与审计责任;审计主体应对风险的审计策略。

基本要求:准则是审计主体从事审计工作的依据、工作指南;做好审计工作必须熟悉和掌握审计职业规范及审计师面临的失败风险;职业规范告诉审计如何开展审计工作,并且能做到又好又快地完成审计工作,实现社会与审计主体的“双赢”,是审计主体的目标。

第一节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主要内容:国内外审计的起源和发展;审计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和发展

主要内容:国内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和发展及其产生的条件;国外“四大”事务所,旧中国“四大”,我国目前“十大”事务所。

第三节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关系

主要内容:概念、职责、工作内容、服务范围、审计方法的区别及联系。

重点:审计准则和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理解;审计风险的防范和审计责任的正确理解。

第三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讲课10学时)

主要讲述:审计计划编制的原则、要求、注意事项;编制审计计划需要关注的两个主要问题: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考虑及其相互关系;如何将审计计划编制成技术含量较高的审计方案,做到有备无患。

基本要求:掌握审计计划编制的要求、指导思想及编制的目的;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概念、作用及相互关系;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有机联系,与审计工作质量、数量的关系;编制科学的审计计划方案需要收集的九个方面的资料信息,如何将这些信息记载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形成审计轨迹的,通过审计计划的编制是否能够证明审计主体已经尽职尽责了。

第一节审计计划

主要内容:业务的承接;被审计单位基本概况;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计划的重要作用;编制审计计划的一般原则;总体审计策略的编制具体审计计划的编制。

第二节审计重要性

主要内容:重要性的定义;重要性的运用;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估;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第三节重大错报审计风险

主要内容: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审计工作记录;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检查风险的确定)。

第四节初步审计策略

主要内容:初步审计策略的组成要素;初步审计策略的选择。

重点:总体审计策略的确定和具体审计计划的编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重大错报风险要考虑的因素及其评估方法;审计策略的选择。

难点:本部分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考核同学们对审计是否有一个很深的理解,就是通过本章的学习体现出来;它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也是我们做作业的内容;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理解与掌握成了同学们的难点,是学好审计学课程的试金石。

第四章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讲课4学时)

主要讲述: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内控测试的目的和作用;内控测试的方法;内控测试的评价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基本要求:掌握内部控制的要素;理解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的关系;深入体会控制测试的审计杠杆作用;认识到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内部控制在审计质量与效率均衡问题上的作用。

第一节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

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目标;有关内部控制的一般考虑;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内部控制五要素。

第二节了解与记录内部控制

主要内容:业务循环及其分类;了解内控;记录内控的了解和对CR初步评价;

第三节内部控制测试

主要内容:控制测试的概念;控制测试的程序;控制测试的范围;控制测试的时间控制测试中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双重目的的测试。

第四节内部控制评价

主要内容:CR评价的概念;CR评价的过程;对CR再评价的记录;评价结果对实质性程序的影响。

第五节管理建议书

主要内容:管理建议书的含义;管理建议书的内容;管理建议书与审计意见的区别。

重点: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了解内部控制的方法;控制测试及其评价方法。

难点: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内部牵制的关系及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与治理层、管理层沟通;穿行测试、控制测试的方法;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确定。

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讲课2学时)

主要讲述:审计证据的分类;证据类型对审计质量与效率的影响;如何鉴别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规范和要求;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的关系。

基本要求;掌握审计证据的类型,什么类型的证据对审计质量有利,什么类型的证据对审计效率有利,要善于识别证据的真伪。工作底稿的各种类型起着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填制工作底稿,不填审计工作底稿是否可以。

第一节审计证据

主要内容:审计证据的种类;审计证据的特性;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

第二节审计工作底稿

主要内容:审计工作底稿的意义和作用;审计工作底稿的种类;审计工作底稿的体系、编号和标识;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和编制要求。

重点:审计证据的特性;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和编制要求。

难点:审计证据的特性对审计工作的影响;鉴别审计的真伪;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制要求。

第六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讲课4学时)

主要讲述:销售与收款循环业务的特征;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测试;相关的关键控制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目标;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程序与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特点,根据特点来了解该业务应该有什么样的内控结构,并测试控制的有效性,根据内控测试的评价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样本与方法,获得审计证据,完成该循环的再认定。

第一节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

主要内容:本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本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

第二节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主要内容: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和测试概述;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销售交易的实质性程序;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第三节主营业务收入的测试

主要内容: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目标;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程序。

第四节应收账款审计

主要内容: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应收账款实质性程序。

重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内容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应收账款函证;主营业务收入的截止性测试。

难点:找出该循环的关键控制点和控制弱点;实质性样本大小的确定及审计程序的选择。

第七章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讲课4学时)

主要讲述:购货与付款循环业务的特征;购货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测试;相关的关键控制点;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目标;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程序与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购货与付款业务的特点,根据特点来了解该业务应该有什么样的内控结构,并测试控制的有效性,根据内控测试的评价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样本与方法,获得审计证据,完成该循环的再认定。

第一节购货业务的内部控制

主要内容:购货业务的控制目标、控制及其测试

第二节应付账款审计

主要内容:应付账款审计目标;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第三节存货审计

主要内容:存货审计目标;存货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重点:查找未入帐的应付账款的方法;存货的盘点和截止性测试方法。

难点:找出该循环的关键控制点和控制弱点;实质性样本大小的确定及审计程序的选择。

第八章特殊项目审计(讲课4学时)

主要讲述:期初余额的审计;或有事项的审计;期后事项的审计。

基本要求:要了解期初余额对本期审计有何影响,在审计报告中如何表述;或有事项的内容、特征、审计的方法;掌握期后事项的含义、类型,第一类和第二类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有何影响。

第一节期初余额的审计

主要内容:期初余额的含义;期初余额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第二节或有事项审计

主要内容:或有事项的种类;或有事项的审计

第三节期后事项审计

主要内容:期后事项的种类;期后事项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重点:或有事项、期后事项的审计方法

难点:期初余额的审计在审计报告中的表述;或有事项的审计方法;期后事项的审计方法及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第九章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讲课6学时)

主要讲述:审计报告编制前的工作;审计报告概述;审计报告准则;审计报告的基本类型;审计报告的编制。

基本要求:要了解审计报告前有哪些工作要做,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报告的编制有何要求,审计报告各种类型适用的条件,审计报告的文体结构。

第一节审计报告编制前的工作

主要内容: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获取管理当局声明书;获取律师声明书;执行分析性程序;撰写审计总结;完成审计工作底稿的二级复核;评价审计结果;与客户沟通。

第二节审计报告的概述

主要内容:审计意见的形成;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审计报告准则

主要内容:总责;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审计报告的类型。

第四节审计报告的基本类型

主要内容: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否定意见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第五节审计报告的编制

主要内容:编制和使用审计报告的要求;编制审计报告的步骤。

重点:审计报告准则;审计报告的类型;审计报告的内容。

难点: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三种类型的差异,以及报告的表述要求。

第十章审计师的四大招数(讲课6学时)

主要讲述:结合案例介绍审计师的四大看家本领的运用技巧

基本要求:结合老师的案例讲解,体会各种审计技巧是如何实施的;要求自寻案例做个试验,是否有同样的功效。

第一节账证核对

主要内容:原始凭证的要素;复式记账;权责发生制。

第二节函证与盘点

主要内容:资产、收入舞弊方法;存货造假手法。

第三节内控测试

主要内容:案例分析控制测试

第四节比率分析

主要内容:以某公司财务报表为例如何运用比率分析发现审计问题

重点:比率分析

难点:函证与盘点;内控测试。

第十一章审计程序运用技巧和关注事项(讲课6学时)

主要讲述:通过案例介绍一些重要的审计程序运用技巧;主要关注虚增资产、资产(债务)重组、虚假收入、异常支出、资本化事项、会计估计、虚假交易、非经常性损益、关联方交易、委托理财、诉讼事项、非常规事项、违法违规事项、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事项。

基本要求:将这些审计程序的运用技巧和关注事项一定要与“审计质量与效率的均衡”有机联系起来,要从整体上、系统上、逻辑上整合分析、辩证处理,决不能为了查账二查帐、为了审计而审计的教条主义。

第一节审计程序运用技巧

主要内容:监盘技巧;截止性测试的技巧;询问程序的运用技巧。

第二节审计关注事项

主要内容:主要关注虚增资产、资产(债务)重组、虚假收入、异常支出、资本化事项、会计估计、虚假交易、非经常性损益、关联方交易、委托理财、诉讼事项、非常规事项、违法违规事项、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事项。

重点:关注虚增资产、资产(债务)重组、虚假收入、异常支出、资本化事项、会计估计、虚假交易、非经常性损益、关联方交易。

难点:与“审计质量与效率的均衡”有机联系,从整体上、系统上、逻辑上整合分析、辩证处理,体现出审计的“灵活性”。

(二)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习题作业:每章讲完都附有电子版的全套习题

(三)考核办法

采用期末开卷的方式,期末考试占10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