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转移处理共识_吴一龙

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转移处理共识_吴一龙
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转移处理共识_吴一龙

NCCN 非小细胞肺癌指南 2020.V1

2020.V1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 1、肺癌预防和筛查(PRV-1) 2、临床表现和风险评估(DIAG-1) 3、初步评估与临床分级(NSCL-1) 4、评估和治疗: ?IA期(T1abc,N0)(NSCL-2) ?IB期(外周T2a,N0),I期(中央T1abc-T2a,N0),II期(T1abc-2AB,N1;T2b,N0),IIB期(T3,N0),IIIA阶段(T3,N1)(NSCL-3)。 ?ⅡB期(T3入侵,N0)和IIIA阶段(T4扩展,N0-1;T3,N1;T4,N0-1)(NSCL-5) ?ⅢA期(T1-2,N2);IIIB期(T3,N2);孤立性肺结节(ⅡB,IIIA,IV期)(NSCL-8) ?多原发灶肺癌(N0-1)(NSCL-11) ?IIIB期(T1-2,N3);IIIC(T3,N3)(NSCL-12) ?IIIB期(T4,N2);IIIC(T4,N3);第IVA,M1A:胸膜或心包积液(NSCL-13) ?IVA期,M1B(NSCL-14) 5、根治性治疗完成后的监测(NSCL-16) 6、复发和转移的治疗(NSCL-17) 7、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系统治疗(NSCL-18) 8、病理检查原则(NSCL-A) 9、手术治疗原则(NSCL-B) 10、放射治疗原则(NSCL-C) 11、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的化疗方案(NSCL-D) 12、放疗联合化疗方案(NSCL-E) 13、癌症生存护理(NSCL-F) 14、分子学检测和生物标记物分析原理(NSCL-G) 15、识别转移性NSCLC患者的新治疗的新兴生物标志物(NSCL-H) 16、针对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靶向治疗(NSCL-I) 17、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全身治疗(NSCL-J) 18、分期(ST-1) “非小细胞肺癌指南”第2020.1版对比2019.7版更新内容: 总则:优先分层适用于整个指导方针。 DIAG-2: 脚注j: 旧版:PET/CT检查后怀疑肺癌的患者需要在任何非手术治疗前进行组织学确诊。当不能进行活检时,应该进行包括放射肿瘤科、手术和介入科的多学科评估。 新版:患者在接受任何非手术治疗前,需要先进行肺癌的组织学确诊。建议行多学科评估(至少包括介入放射科、胸外科和介入肺科),以选择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方法,或就活检风险太大或难度较大的患者是否可以没有组织确诊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达成共识。 NSCL-1: 最后补充:有关帮助老年人进行最佳评估和管理的工具,请参阅“老年成人肿瘤学NCCN指南”。 NSCL-2:

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病例分享

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病例分享 病历简介 患者,男,64岁,诊断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急诊科就诊时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体重减轻。既往病史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吸烟史33年,但在诊断前15年患者已成功戒烟。胸部X光检查发现右肺门存在异常,右侧大量胸腔积液。胸部CT扫描显示右肺不张、右侧胸腔积液较多、右下叶坏死及右肺门充盈。 患者胸腔穿刺细胞学检查呈阳性,确诊为肺腺癌(TTF-1-阳性,CK7-阳性,CK 20-阴性,WT-1和Calretinin阴性)。PD-L1的表达为50%,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显示ALK重排为阴性。EGFR、ROS 1和BRAF 基因均为野生型。由于症状性胸腔积液迅速恢复,因此完成了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右胸膜组织活检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 胸膜组织经病理检查后,与肺腺癌一致。然而,PD-L1表达显示为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LK重排阳性。用FISH对该组织样品重新进行ALK 检测,该试剂盒在52%的细胞中检测到ALK(2p23)重排。

PET/CT扫描后显示肺部右后下叶有高代谢病变,右半胸有广泛的高代谢性胸膜病变,并伴有高代谢的右肺门和锁骨下淋巴结,以及左侧纵隔和左颈部的淋巴结。可见多发性骨转移灶,左侧肝脏可能有小病灶。脑MRI显示3个转移灶:右侧尾状核12 mm病灶,右侧颞叶10 mm 病灶,左侧小脑半球3mm病灶。 患者持续性干咳,用力时呼吸困难,右胸和背部疼痛。患者咨询放射肿瘤学专家后接受了右颞叶病变(21 Gy)和右顶叶病变(21 Gy)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mm病灶未经放射治疗。患者口服阿来替尼 600 mg,每日两次,耐受性良好,无明显副作用,相关症状有所改善。6周后复查影像学检查,脑MRI显示3个病灶完全缓解,包括最初未接受放疗的3mm病灶。胸部/腹部/骨盆的CT扫描显示,所有先前确定的疾病部位都表现出明显的反应。 ALK阳性转移性NSCLC的治疗 虽然ALK 阳性转移性NSCLC仅占所有NSCLC病例的3%~5%,但目前已研究出了三代的ALK-TKI(包括第一代的克唑替尼,第二代的阿来替尼、塞瑞替尼和布吉替尼,第三代的劳拉替尼),从而为这一群特别的NSCLC患者发展出了多种靶向治疗方案。在2020年第一版NCCN 指南中,对于晚期ALK基因重排阳性的NSCLC的一线治疗,阿来替尼(首选)、塞瑞替尼、布吉替尼和克唑替尼均为1类推荐。

小细胞肺癌病人在化疗期间有什么反应

近些年来,随着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越来越大,小细胞肺癌这样的病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对于小细胞肺癌的治_疗,化疗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短期内见效快,但化疗在消灭癌细胞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影响到治_疗的顺利进行,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小细胞肺癌病人在化疗期间有什么反应呢? 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其中比较常见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进食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缓解。在饮食方面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补充机体所需的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如果患者恶心呕吐较轻,可以选择一些酸味、可口的食物,避免过油、过腻的食物,如果症状较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吐的药物。化疗还会引起骨髓抑制,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量下降,应给予升白细胞、升红细胞的药物,如果白细胞下降严重,应暂停化疗。化疗还会导致肝肾的损伤,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保肝护肾的治_疗。 小细胞肺癌化疗副作用的出现,会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甚至有的患者因无法耐受而中断治_疗,影响治_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期。针对化疗的副作用,患者除了做好以上措施外,还应及时将中医纳入治_疗方案中。中医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而且能够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联合化疗有助于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饮食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能,缓解骨髓抑制,提升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自身的耐受程度,使治_疗顺利完成,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化疗的疗效,预防肿瘤复发转移,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治_疗是我国传承发展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在治_疗时注重患者全身的机制平衡,应及时将其纳入治_疗方案中。作为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的袁希福,自幼便接触中医,熟读中医古典名著。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_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3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袁希福接诊了大量病例,并摸索出了专业治_疗各种恶性肿瘤的辨证论治新体系,提出了三联平衡理论。如今,在该理论的指导用药下,部分肿瘤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为了更好的弘扬国粹中医,让中医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在袁希福的号召下,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先后组织召开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每次大会的召开无论是对肿瘤患者的康复、对传承弘扬中医文化,亦或是对中医事业发展,都是一件好事,促使人们对中医由不了解到了解、由误解到理解、由曲解到通解。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左一佩(化名),女,小细胞肺癌,河南新乡人 2015年5月初,左一佩出现反复咳嗽症状,持续了三个多月。在家人的催促下,于2015年8月5日到南阳南石医院检查,8月10日,做完支气管镜后,病理显示:小细胞肺癌,随后左一佩便开始了放化疗。但是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却让她痛苦不堪,精神不振、浑身乏力,走路时出虚汗,白细胞降低,身体看起来虚弱的很,头发还大片大片地掉。儿子实在是心疼母亲的身体,于是到处打听解决办法,后经人介绍于2015年8月31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 经袁希福院长进行中医中医药治_疗后,家属反馈:“头一个月效果还不多明显,但是第二个月效果是真的好,身上有劲儿,痰血少了,虚汗也少了,也不发烧。感觉到有效就一直在吃,吃了一年,就感觉特别好了,完全恢复了。”(2016.11.14)报告显示:肺炎,左肺上端片状高密度影;(2017.4.26)报告显示:两肺感染,右上肺高密度影;(2019.10.2)报告显示:两肺炎症,右上肺软组织密度影;2019年10月28日,左一佩在爱人的陪同下复诊,精神好,面色正常,自述“能吃能喝能睡,目前在家里不让干任何重活,即便让做,也没有

肺癌(医学必看 试题带详细解析答案)

394.肺癌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对放疗最敏感的肺癌是 A.鳞癌 B.腺癌 C.小细胞癌 D.大细胞癌 E.细支气管肺泡癌 正确答案:C 2.诊断肺癌常用最主要手段,是 A.痰细胞学检查 B.支气管检查 C.胸部X线检查 D.胸水检查 E.胸壁穿刺活检 正确答案:C 3.肺癌较常见的类型,是 A.腺癌 B.未分化癌 C.肺泡细胞癌 D.鳞状细胞癌 E.小细胞肺癌

正确答案:D 4.较早出现淋巴和血行转移的肺癌是 A.鳞癌 B.腺癌 C.小细胞癌 D.大细胞癌 E.Pancoast's瘤 正确答案:C 5.肺癌的转移方式中,下列何者正确 A.鳞癌发生血行转移出现早 B.肺泡细胞癌,早期血行淋巴转移 C.腺癌早期发生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较晚D.未分化癌早期出现血行,淋巴转移 E.淋巴转移只发生肺癌同侧 正确答案:D 6.放射疗法禁忌,下列哪项错误 A.呈现恶病质者 B.有广泛转移 C.高度肺气肿 D.癌性空洞,肿瘤过大 E.肺门转移切除未彻底 正确答案:E 7.以下哪项为肺癌与肺结核球的鉴别诊断要点

A.肺结核球多见于青年女性 B.肺结核球常位于上叶 C.肺癌多见于中老年 D.肺结核球X线见肿块影密度不均匀有钙化点,周围常有散在性结构病灶E.肺癌常表现刺激性咳嗽 正确答案:D 8.小细胞肺癌的特点是 A.女性常见 B.发病率最高 C.周围型多见 D.恶性程度最高 E.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 正确答案:D 9.下列哪项不属于肺癌的非转移全身症状 A.杵状指(趾) B.重症肌无力 C.Homer's综合征 D.Cushing's综合征 E.男性乳腺增生 正确答案:C 10.早期中心型肺癌诊断阳性率较高的方法是 A.胸片 B.普通断层片

小细胞肺癌晚期疼痛厉害还能活多久

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对人们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当小细胞肺癌到了晚期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症状表现也越来越多,而疼痛非常常见,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饮食、精神状况,甚至会影响患者生存时间,那小细胞肺癌晚期疼痛厉害还能活多久呢? 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疼痛厉害,有可能意味着病情进展,但并不能给出现患者还能活多久的答案,跟患者的体质、病情、心态以及选择的治疗方法有关。小细胞肺癌晚期疼痛的出现对患者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甚至有的患者因疼痛难忍想要放弃生命,因此一定要重视疼痛的缓解。目前对于疼痛的治疗,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阶梯止痛法,根据患者不同程度的疼痛采用相应阶梯的药物,可以在短时间内见到明显的镇痛效果,但患者需要长期按时、按量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还会出现不良反应,需要特别当心。 小细胞肺癌晚期疼痛的出现多是由于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在进行止痛治疗时,也不能忽视原发灶的治疗,只有积极控制病情发展,才有助于从本身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时间。小细胞肺癌晚期手术切除的几率很小,常用的方法有放化疗和中医治疗等。放化疗短期效果明显,能控制病情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疾病本身带来的疼痛,但放化疗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有不少患者因无法耐受而中断治疗,因此一定要慎重考虑。中医治疗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龄大、身体弱、广泛转移的患者也能使用。中医治疗注重标本兼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治疗和调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痛苦症状,还能调节患者机体,补充元气,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善长调节患者紊乱的机体内环境,将扶正与抗癌同时进行,补充患者的元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抗肿瘤能力,应及时配合治疗。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经过从医30余年来不断的临床实践,对数十年来所搜集到的6000多个抗癌秘、单、验方和2000余种中草药进行了精心比较、筛选、整理,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终于摸索出来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的抗癌新思路。该理论的实质内涵是:针对“虚”、“瘀”、“毒”三大病机,统筹兼顾,采取“扶元”、“通瘀”、“排毒”三大治疗措施,有的放矢,重点用药。目的在于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使人体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得以平衡,此时五脏六腑都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疾病亦趋康复。多年来,众多肿瘤患者在该理论指导用药下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赵学而(化名),小细胞肺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骨转移,脑转移,河南禹州人 2019年1月,赵学而因突然腹痛,到当地县医院检查,被确诊:小细胞肺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脑部有三处病灶,并有骨转移。本来老先生想要手术切除,但病属晚期,加上又是小细胞肺癌,不能手术,只能化疗。于是,按医生的建议行化疗后,仅一次化疗,老先生便感受到了巨大的副作用。身体虚弱的他不敢再尝试化疗,后经人介绍了解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信息。 于2019年1月28日向袁希福院长寻求诊治,用药20天后,他感觉身体有劲儿,吃饭也好了。觉得效果不错,他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一边化疗,一边吃中药。果不其然,治疗半年多以后,复查发现脑部病灶大幅缩小,肺部病灶也缩小了。连主治大夫都夸:“只知道你们吃中药效果不错,没想

肺癌的分型

肺癌的分型 生长于肺的肿瘤就是肺癌,但也有一部分是别的肿瘤转移到肺的,称为转移性肺癌。而我们常说的肺癌,则是原发于支气管黏膜及肺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的分型 一、鳞状细胞肺癌(鳞癌):这是在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患者年龄大多数在50岁以上,男性占大多数。生长较缓慢,对放射治疗及化学药物治疗比较敏感。Xw2西安华福肿瘤研究所 二、小细胞肺癌:发病率比鳞癌低,发病年龄较轻,多见于男性。恶性程度较高,生长快,早期即可出现淋巴和血行的广泛转移,对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虽较敏感,但在各型肺癌中预后最差。Xw2西安华福肿瘤研究所 三、腺癌:这一型在女性中比较多见,早期一般没有临床症状,生长较慢,但有时早期就可发生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发生较晚。Xw2西安华福肿瘤研究所 四、大细胞肺癌:较少见,分化程度低,常在发生脑转移后才被发现Xw2西安华福肿瘤研究所 五、类癌:占1%~2‰。此癌为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程度低。 六、细支气管肺泡癌:欧美占2‰~3‰,国内占20‰。为一种异源性肿瘤,可起源于细支气管Clara细胞、肺泡II型上皮细胞及化生的粘液细胞。 其他还有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巨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不能分类的神经内分泌癌、癌内瘤及成细胞瘤等。 由于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表现为高度恶性,早期即发生广泛的转移,对化疗和放疗敏感,治疗原则有所不同,所以,从临床治疗角度考虑,目前世界上倾向于将肺癌初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的死亡率是排名全世界第一的,所以当有人被确诊为肺癌时,就会感觉必死无疑。其实,肺癌并没有那么可怕,主要对肺癌这种疾病足够了解,就可以做到有效的预防和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肺癌的分型。 一、鳞形细胞癌(又称鳞癌),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50%。患病年龄大多为50岁以上的男性。鳞癌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常为中央型肺癌。鳞癌的生长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病程较长,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 二、未分化癌:发病率仅次于鳞癌,多见于年轻的男性,大多起源于较大支气管。中央型肺癌可根据组织细胞形态分为燕麦细胞、小圆细胞和大细胞等类型,以燕麦细胞最为常见。未分化癌恶性度较高,生长速度快,会较早地出现淋巴和血行广泛转移,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在各型肺癌中预后最差。 三、腺癌:发病率比鳞癌和未分化癌低,患者大多为年轻女性。腺癌大多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为周围型肺癌。癌症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在胸部x线检查时被发现。腺癌的生长缓慢,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 四、肺泡细胞癌:在各型肺癌中发病率最低,女性比较多见。肺泡细胞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肺野周围,一般分化程度较高,生长较慢。淋巴和血行转移发生较晚,但可经支气管播散到其他肺叶或侵犯胸膜。形态上肺泡细胞癌分结节型和弥漫型两类,手术切除疗效较好。 1、以肿瘤发生的部位分为:1)、中央型肺癌:肿瘤发生在段以上的支气管、亦即发生在叶支气管及段支气管。2)、周围型肺癌:肿瘤发生在段以下支气管。3)、弥漫型肺癌:发生在细支气管或肺泡、弥漫分布于两肺。 2、以肿瘤的组织学分型:1)、鳞型细胞癌:简称

一例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的护理查房 - 中医

一例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中西医护理查房 简要病史 患者,女,23岁,因“左肺混合性小细胞癌1年余,脑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术后1年余,8次化疗,肺部病灶放疗后予中医治疗”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中医辨证:气阴两虚证。1月29日行CCNU+EP方案化疗,过程顺利,1月30日晨患者起来上厕所突然出现晕厥,呼之不应,两眼上翻。即测BP110/80mmHg,空腹血糖2.5mmol/L,HR:80次/分,律齐。予吸氧。后患者自行缓解,应答清楚。查血电解质:k:3.3mmol/L Na:131 mmol/L 考虑化疗胃热型,急性胃炎可能,予清热益胃,口服庆大霉素消炎,MG3,力太等营养支持治疗中。 临床表现 气阴两虚型 主证:咳嗽少痰,痰粘色灰白,不易咯出,咳声低弱,或痰带血丝,或胸痛隐隐,气短、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自汗或盗汗,恶风,纳呆,口干不多饮,舌淡红苔薄,脉细弱。 化疗胃热型 主证:恶心,呕吐,纳呆,胃胀或胃中烧灼感,口干不饮,饮或食入即吐,呕吐涎沫,甚吐胆汁,头晕,乏力,舌红苔薄黄或干,脉细数或滑数。 脑转移的中医药治疗 主症:头晕、头痛,呕吐痰涎,视物模糊,烦躁不安,单侧肢体活动不利,舌暗红,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一般以颅压增高的表现为多见,常有剧烈性头疼,晨起较重,咳嗽或任何其他增加颅内压的活动均会使之加重。 乏力,转移到小脑后,可有共济失调,指鼻、眼试验,膝腱试验阳性 有时有偏瘫、谄妄、眼球震颤、复视等 少数病例出现幻觉、妄想、性格改变 有时第一症状即出现抽搐和突然昏厥 早期眼底检查甚至脑电图检查,无阳性表现 治疗 气阴两虚型:益气养阴,解毒消积 化疗胃热型:清热益胃,化痰止吐 脑转移的中医药治疗:祛风活络,化痰开窍 1.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首选,起始剂量为16-36mg,如效果不佳,可渐加量至100mg/ 日。随着症状的稳定和其他更有效治疗的完成,地塞米松的剂量应在几周内逐渐减少,然后停止用药。 皮质激素用药6-24小时之内可出现反应,3-7日内效果达高峰 60-80%患者症状将有暂时的缓解 缓解全身性的症状(如头疼、神志迷乱)比局限性症状(如轻偏瘫)效果好 2.放疗:对所有患者是最基本的治疗 全颅放疗,因为脑转移一般为多发的。 总量3000~5000cGY,分次剂量不超过200 cGY。 80%的患者最初效果较好 69%的患者放疗后头痛完全缓解

晚期小细胞肺癌病人如何高质量生活

对于小细胞肺癌听着就非常恐怖的一种疾病,很多的人都因为没有及时的治疗导致生命走到终点,所以在发现的时候要尽早的治疗,当小细胞肺癌到了晚期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容易出现各种症状,给患者机体造成很大的损伤,增加患者痛苦,影响生存质量,甚至使治疗难以顺利进行。因此对于小细胞肺癌晚期的治疗,不仅仅是为了控制病情,还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那晚期小细胞肺癌病人如何高质量生活呢? 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提高生活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的饮食:肿瘤本身就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尤其是到了晚期时癌细胞生长增殖速度较快,对人体的消耗会更大,而患者由于肿瘤的侵害、治疗损伤的影响,普遍存在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机体内所需的营养无法及时补充,会引起或加重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因此一定要加强饮食的护理。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饮食要注意营养化、多样化、均衡化,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多吃肉类、蛋类、奶类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控制脂肪的摄入量,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烧烤、生冷粗硬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二、疼痛的缓解:疼痛是小细胞肺癌晚期常见的症状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加重,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疼痛的恶性循环,会导致患者食欲下降、胃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睡眠,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甚至会使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疼痛还会加重局部缺血,影响脏器功能,导致脏器功能衰竭,因此一定要重视对疼痛的缓解。对于疼痛的缓解除了西医的止痛药外,患者还可以选择中医止痛,不良反应小,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也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听轻快的音乐,看电视、电影等,家属可以为患者进行适当按摩。 三、合理有效的治疗:小细胞肺癌晚期治疗是否得当,也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症治疗,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时间。目前中医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可以贯穿于整个过程,能够联合西医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使治疗顺利完成,并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对于年龄大、身体弱、转移范围广,失去西医治疗机会的患者,采用中医保守治疗也能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改善患者饮食、睡眠、精神状况,增强患者体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对患者的伤害小,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患者,应及时配合治疗,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是由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委员、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创办的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医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专注于中医,坚持“专科专病专方”,充分发挥中医肿瘤科特色及优势,帮助众多肿瘤患者通过中医中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部分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自2004年以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已连续举办了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会上,来自全国二十个省、九十多个地区的数百位抗癌明星分享了自己的康复经历和经验。这些经历和经验不仅增强了肿瘤患者抗癌、治癌的信心和决心,也为从事中医治癌的医务人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临床案例,更为中医治疗肿瘤积累了详实可靠的资料。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赵学而(化名),小细胞肺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骨转移,脑转移,河南禹州人

非小细胞肺癌能活多久

非小细胞肺癌能活多久? 非小细胞肺癌能活多久?非小细胞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1995年全世界有60万人死于非小细胞肺癌,而且每年人数都在上升。而女性得到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率尤其有上升的趋势。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79岁之间。男女患病率为2.3:1。种族、家属史与吸烟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均有影响。 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8%—15%,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为25%。一般来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活多久主要看在第一次诊断的时候肺癌的类型以及它的扩散范围。处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阶段的肺癌患者大约有三分之一只须通过外科手术就能治愈,在大多数不能治愈的肺癌患者中,存活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这主要取决于肺癌的扩散范围、病人的全身状况、还有他(她)对治疗的反应以及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非小细胞肺癌早期一般很难发现,一旦发现都已经是晚期,晚期治疗方法是否得当是关系细胞肺癌能活多久最主要因素。所以就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治疗方法而言,进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很低,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有放疗、化疗、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采取中西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既倚重西医理论和治疗准则,又充分体现中医扶正培本的原则。 通过以上这种综合治疗的方法的患者能约有40%-70%的人可以活很多年(10年以上者),其他60-30%的人当中,有不少活过5年的。只有少部分人在2-5年内,因肿瘤转移及蔓延,或不积极治疗者,因此而死亡,专家强调,非小细胞肺癌能活多久除了好的治疗方法以外,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是关键。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是个系统的过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可以活多久,涉及到很多因素,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生存期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以及病人的身体机能。病人身体机能的改善也决定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生存期有多长的重要因素,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 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可以活多久,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肺癌病人的生存期已明显高于以前,所以肺癌病人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就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肺癌病人应该。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生存期对任何一个肺癌病人都不一定确切的答案,尽快接受正规的治疗才是最重要的。 中医中药辅助治疗,能有效促进康复,并预防疾病的复发及转移。临床实践证实中药人参提取物人参皂苷Rh2(护命素)可以通过使癌细胞逆转成正常细胞的分化作用、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免疫调节作用和修复肿瘤患者放化疗引起的损伤四大机制来达到抗肿瘤功效,并有效防止癌复发转移。同时中药人参皂苷Rh2联合放化疗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肺癌晚期出现转移有哪些症状

肺癌晚期出现转移有哪些症状 肺癌晚期会出现哪些转移症状呢?肺癌到了晚期大部分都会出现转移现象,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专家认为,晚期肺癌的死亡率高不仅仅是因为肺癌本身症状,而更多是肺癌晚期出现转移导致治疗上困难引起患者死亡,下面我们来了解晚期肺癌转移常见的一些症状。 1、淋巴结转移 肺癌常见的是纵隔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多在病灶同侧,少数可在对侧,多为较坚硬,单个或多个结节,有时可为首发的主诉而就诊。气管旁或隆突下淋巴结肿大可压迫气道,出现胸闷。气急甚至窒息。压迫食管可出现吞咽困难。 2、胸膜受侵和/转移 胸膜是肺癌常见的侵犯和转移部位,包括直接侵犯和种植性转移。临床表现因有无胸腔积液及胸水的多寡而异,胸水的成因除直接侵犯和转移外,还包括淋巴结的阻塞以及伴发的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常见的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胸闷与胸痛等,亦可完全无任何症状;查体时可见肋间饱满、肋间增宽、呼吸音减低、语颤减低、叩诊实音、纵隔移位等,胸水可为浆液性、浆液血性或血性,多数为渗出液,恶性胸水的特点为增长速度快,多呈血性。极为罕见的肺癌可发生自发性气胸,其机制为胸膜的直接侵犯和阻塞性肺气肿破裂,多见于鳞癌,预后不良。 3、肾脏转移 死于肺癌的患者约35%发现有肾脏转移,亦是肺癌手术切除后1月内死亡患者的最常见转移部位。大多数肾脏转移无临床症状,有时可表现为腰痛及肾功能不全。 4、消化道转移 肝转移可表现为食欲减退、肝区疼痛,有时伴有恶心,血清γ-GT常呈阳性,AKP呈进行性增高,查体时可发现肝脏肿大,质硬、结节感。小细胞肺癌好发胰腺转移,可出现胰腺炎症状或阻塞性黄疸。各种细胞类型的肺癌都可转移到肝脏、胃肠道、肾上腺和腹膜后淋巴结,临床多无症状,常在查体时被发现。 5、骨转移 肺癌骨转移的常见部位有肋骨、椎骨、髂骨、股骨等,但以同侧肋骨和椎骨较多见,表现为局部疼痛并有定点压痛、叩痛。脊柱转移可压迫椎管导致阻塞或压迫症状。关节受累可出现关节腔积液,穿刺可能查到癌细胞。 6、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脑、脑膜和脊髓转移发生率约10%,其症状可因转移部位不同而异。常见的症状为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精神状态的改变等,少见的症状有癫痫发作、脑神经受累、偏瘫、共济失调、失语和突然昏厥等。脑膜转移不如脑转移常见,常发生于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其症状与脑转移相似。 (2)脑病和小脑皮质变性脑病的主要表现为痴呆、精神病和器质性病变,小脑皮质变性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肢体功能障碍,四肢行动困难、动作震颤、发音困难、眩晕等。有报道肿瘤切除后上述症状可获缓解。 新桥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专家表示,肺癌出现转移在治疗上要困难的多,而且预后也不是很理想,要想在治疗上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手术、放化疗、肿瘤生物治疗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非小细胞肺癌试题

非小细胞肺癌试题 单选: 1、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一般要求: B A.2个周期 B.4个周期 C.6个周期 D.8个周期 2、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错误的表述是:C A.I A期以手术为主 B.IB和II期患者先行手术,术后可行放疗和(或)化疗 C.IIIA期患者先行手术,术后行放疗和化疗 D.一般情况好、无胸腔积液的IIIA期患者行同步放化疗 E.IV期患者应行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3.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下列方法那种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D A.X线照片 B.CT血管增强 C.MRI血管增强 D.18F-FDG PET E.B超 4.下列哪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发生率最高:A A.EGFR突变型腺癌 B.EGFR野生型腺癌 C.大细胞未分化癌 D.鳞癌 5.男,58岁,胸片示左肺大型肿块影并左侧胸膜腔积液,支纤镜检查为鳞癌,胸部CT扫描判断肿块尚有可能切除。治疗方案宜选择:E A.放射疗法B抗肿瘤药物治疗 C.中医药及气功疗法 D.胸膜肺切除术 E.如胸水内未发现癌细胞,作剖胸探查术,争取切除病肺 简答: 1、什么是NSCLC寡转移? 寡转移状态是肿瘤生物侵袭性较温和的一段时期,存在于局限性原发灶与广泛性转移之间的过渡阶段,转移瘤数目有限且具有特异性的转移器官。“寡转移”来源于“微转移”,肿瘤细胞已具有器官特异性,但尚不具备全身播散的遗传倾向。“寡转移”强调局限性肿瘤负荷,近似于孤立性远处转移但又有所不同:转移灶或远处转移脏器数目可为多个,并非仅局限于单一脏器的孤立性远处转移。寡转移状态特性决定了局部治疗的临床意义,相反多器官受累且稳定的NSCLC 罕见,再次突显出治疗时机的重要性。预防远处转移、治疗隐匿性转移灶、治疗寡转移灶和全身治疗结束后清除残留癌是治疗寡转移的关键。 2、简述肺癌放射治疗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 肺癌是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肿瘤,主要原因为早期诊断难度较大,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并已经发生远处转移,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而且经治疗后易局部复发。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多发生远处转移,脑为常见部位之一,5%-10%的NSCLC患者可出现脑转移,并且20%的肺癌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已出现脑转移。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多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生存期短、生活质量差、预后不良,中位生存期(MST)为3-12个月。肺癌患者入院后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既提高脑转移临床检出率,还可以尽早的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法。目前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方法有外科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本文将一一讲述非肺癌脑转移治疗的新进展。

转移部位: 脑转移分为脑实质转移和脑膜转移。实质转移最常见部位为大脑半球,随后依次为小脑、脑干。脑膜转移少见,预后更差。肺癌脑转移发生率较其他恶性肿瘤高,约20-65%的患者会在病程中出现。SEER数据称,非转移性腺癌、鳞癌、大细胞癌脑转移发生风险分别为11%、6%、12%。小细胞肺癌首诊时发病率即为10%,存活2年以上患者发生率达60-80%。 临床症状: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三大主征;还可出现复视、黑朦、视力减退、头晕、淡漠、意识障碍、二便失禁、脉搏徐缓、血压增高等。精神症状(性情改变、反应迟钝、痴呆等)常见于额叶转移;癫痫多见于额叶,其次为颞叶、顶叶;感觉障碍多见于顶叶肿瘤;运动障碍表现为肿瘤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完全瘫痪;失语症多见于优势大脑半球语言中枢转移瘤;视野损害多见于枕叶、顶叶、额叶深部;丘脑转移可产生丘脑综合征(对侧感觉缺失和/或刺激症状、对侧不自主运动);小脑半球肿瘤易出现爆破性语言、眼球震颤、患侧肢体协调动作障碍、同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迟钝、易向患侧跌倒;小脑蚓部肿瘤易引发步态不稳、行走困难、站立后向后倾倒;第四脑室可早期出现积水、颅内压增高。脑干转移出现交叉性瘫痪(病灶侧脑神经周围型瘫痪、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伴感觉障碍),根据受损脑神经可定位转移瘤位置:第Ⅲ对位于中脑;ⅤⅥⅦⅧ对位于脑桥;ⅨⅩⅪⅫ对位于延髓。

非小细胞肺癌T790M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314· 中国肺癌杂志2013年6月第16卷第6期Chin J Lung Cancer, June 2013, Vol.16, No.6 ·综 述· DOI: 10.3779/j.issn.1009-3419.2013.06.08 非小细胞肺癌T790M 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李慧 张爽 综述 程颖 审校 【摘要】 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基因活性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晚期患者使用EGFR-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 )治疗后具有较好的临床获益,但大部分患者在使用该药治疗10个月后出现耐药现象。研究发现EGFR 基因20号外显子T790M 基因突变是导致EGFR-TKI 耐药的最主要因素,但其作用机制至今未明。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T790M 基因突变是一个独立的、好的预后因素,但其能否作为EGFR-TKI 的疗效预测因子仍存在争议。近年来,针对NSCLC 肿瘤中T790M 基因突变的检测技术不断更新,针对T790M 耐药的新的治疗策略也不断涌现。本文就NSCLC 中T790M 基因突变的耐药机制、临床意义、检测方法及应对策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肺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T790M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Advanced Research on T790M Mutatio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ui LI, Shuang ZHANG, Ying CHENG Department of Thoracic Oncology, Jilin Provincial Cancer Hospital, Changchun 130012,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Ying CHENG, E-mail: jl.cheng@https://www.360docs.net/doc/a11495218.html, 【Abstract 】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carry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 activating mutations benefit from 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 treatment, however, most of TKI-treated pa-tients eventually suffer drug resistant after 10-month treatments. Previous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T790M mutation in exon 20 of EGFR gene would be the essential factor leading to EGFR-TKI resistance, leaving the mechanisms of which elucidative. Current research identified that T790M is an independent, 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for predicting survival, but whether it is also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EGFR-TKI efficacy is still controversial. Up to date, techniques to detect T790M mutation in lung cancer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new therapeutic strategies emerged as well.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d the newly updated data about T790M mutation in terms of its mechanisms involved in EGFR-TKI resistant, clinical value, ad-vanced detection assays and ongoing strategies against the mutation subtype. 【Key words 】 Lung neoplasms; EGFR; T790M; TKI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grant from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lin Province (to Ying CHENG)(No.20110452). 本课题受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10452)资助 作者单位:130012 长春,吉林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一科(通讯作者:程颖,E-mail: jl.cheng@https://www.360docs.net/doc/a11495218.html, )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改变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基因突变阳性的晚期患者采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 )进行治疗。治疗获益的患者表现为无疾病进展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延长,客观反映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 )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尽管对初始EGFR-TKI 治疗应答良好,但大部分患者在平均治疗10个月后会出现对此类药物的耐药。早期的研究 [1,2] 发现,使用EGFR-TKI 治疗后进展的肿瘤 中,50%存在EGFR 基因20号外显子第790位点的突变,即T790M 基因突变。转染携带T790M 基因突变的质粒的肿瘤 细胞对EGFR-TKI 的耐药性明显增加。随后更多的研究[3] 结 果也验证了肿瘤组织中T790M 基因突变是导致EGFR-TKI 耐药最主要的机制。随着临床研究的拓展和检测技术的更新,研究者发现使用EGFR-TKI 前的NSCLC 中也存在一定 比例的de novo T790M 基因突变[4,5],由此引发了T790M 基因 突变是获得性模式还是选择性模式的争论。此外,T790M 基因突变是否与药物疗效预测和生存预后相关以及是否是EGFR-TKI 的禁忌症等问题都还没有定论。本文总结近年来有关T790M 和EGFR-TKI 耐药方面的重要研究结果,阐述对T790M 基因突变的共识和争议之处。1 T790M 基因突变的发现及耐药机制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可以分为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腺癌(≥ 40%)和鳞癌(30%),以及较为少见的大细胞癌(large cell carcinoma,LCC)(10%)。随着肺腺癌和鳞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日趋不同,临床强烈要求对不同组织学类型的NSCLC 明确诊断。 对于绝大多数手术切除病例而言,经充分取材均能够正确诊断,但病理医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面临的是小活检标本(占70%)的诊断,此时有效的免疫标志物在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尤显重要。免疫标志物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NSCLC 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原发癌与诸多类型转移癌之间的鉴别诊断,还在于明确特征性的分子学改变(如EGFR、EML4-ALK),用于满足NSCLC 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需要。 在越来越多的免疫标志物中,如何选择简单而有效的抗体(组合)达到对NSCLC,特别是小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本文综合国内外权威文献形成以下共识。NSCLC 常用免疫标志物 1. 肺腺癌常用免疫标志物 (1)TTF-1 TTF-1 是肺腺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之一,75%-85% 的肺腺癌表达TTF-1,且常呈弥漫一致性的强阳性,约20% 的肺腺癌不表达TTF-1。TTF-1 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有关,总体而言,肿瘤分化程度越差,TTF-1 越可能表达缺失,具有Ⅱ型肺泡上皮细胞/Calar细胞特征的腺癌几乎全部表达TTF-1,泌黏液性腺癌(浸润性黏液腺癌、胶样腺癌等)呈不同程度表达(表1)。 TTF-1 也表达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tumors,NETs)、部分典型类癌(typical carcinoid,TC)、非典型类癌(atypical carci-noid,AC)、约50% 的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及90% 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通常认为肺鳞癌不表达TTF-1。因此,TTF-1 主要用于肺腺癌和鳞癌的鉴别,不能鉴别肺腺癌和肺NETs。 在非肺源性肿瘤中,除了甲状腺癌几乎全部表达TTF-1 以外,少量子宫内膜、子宫颈、卵巢、乳腺和结直肠的腺癌也表达TTF-1。与Napsin A 不同,所有类型的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均不表达TTF-1。 表1. TTF-1 和Napsin A 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肺腺癌中的表达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在异常的组织学变异作用下,任意一种非小细胞肺癌都有可能发生。尽管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与吸烟有关,但是从未吸烟的人也可能发生腺癌。与小细胞肺癌相比,非小细胞肺癌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对于可手术切除的癌症患者,患者在手术治疗或手术后辅以化疗后可治愈。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癌症患者,虽然大多数患者接受放疗后病情可以得到局部控制,但只有少数患者能够治愈。局部晚期且不可手术切除的癌症患者,用放化疗结合疗法,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晚期转移性疾病患者在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和其他支持性治疗下可以延长生存期,并缓解症状。 发病率和死亡率 估计美国2016年肺癌(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新病例和死亡病例: l 新病例:224,390例 l 死亡:158,080例

在美国,肺癌是造成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肺癌患者在1995 到2001年间的5年相对生存率是15.7%。根据诊断时癌症分期的不同,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有很大的差别,局部癌变、局部转移和远处转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9%、16%、2%。 解剖学 非小细胞肺癌起源于肺中央支气管到终端肺泡的上皮细胞。它的组织学分类与发病部位相关,这反映了支气管到肺泡之间呼吸道上皮细胞的不同。鳞状细胞癌通常起源于中央支气管附近,而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通常起源于外周肺组织。 发病机理 吸烟引起的癌变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有明显的癌前病变。在发展成浸润性癌之前,肺上皮细胞可能会经过以下形态学变化: 1. 增生 2. 化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