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蛋白论文

单细胞蛋白论文
单细胞蛋白论文

单细胞蛋白

摘要: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因而,单细胞蛋白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Abstract:Single cell protein, also known as microbial protein, it is used in many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waste and oil waste cultured microbial thallus. Thus, the single cell protein is not a pure protein, fat, carbohydrate, but by the protein, nucleic acid and proteins are not containing compounds, vitamins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mixture of cytoplasmic mission。

关键词:微生物、食品、单细胞蛋白、营养、食用菌、食品添加剂

微生物都是核酸和蛋白质的实体,大多是单细胞,用发酵法生产这些单细胞微生物就可以得到极为丰富的单细胞蛋白。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惊人,一头体重500千克的牛,每天只能合成0.5千克的蛋白质。而500千克的活菌体,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在24小时内能够生产1250千克的单细胞蛋白质。单细胞微生物制造出来的蛋白质可以制造人造肉、人造鱼、人造面粉等食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论有意无意,经常直接食用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食品。平常我们吃的蘑菇就是微生物的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含有和牛排一样多的蛋白质。微生物食品在人类食谱中的比例越来越重。目前,世界上还有2/3的人营养不良,缺少动物性蛋白,可见人类对蛋白质的需要越来越大。毕竟地球上的动植物有限,产生的蛋白质更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在微生物方面做文章,势在必行。

(一)单细胞蛋白概念

196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召开的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单细胞蛋白的概念。单细胞蛋白又叫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按生产原料不同,可以分为石油蛋白、甲醇蛋白、甲烷蛋白等;按产生菌的种类不同,又可以分为细菌蛋白、真菌蛋白等。1967年在第一次全

世界单细胞蛋白会议上,将微生物菌体蛋白统称为单

细胞蛋白。

(二)单细胞蛋白含丰富营养物质及其原料来源

单细胞蛋白所含的营养物质极为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80%,比大豆高10%~20%,比肉、鱼、奶酪高20%以上;氨基酸的组成较为齐全,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尤其是谷物中含量较少的赖氨酸。一般成年人每天食用10~15 g干酵母,就

能满足对氨基酸的需要量。单细胞蛋白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以及丰富的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如辅酶A、辅酶Q、谷胱甘肽、麦角固醇等。而且单细胞蛋白质里氨基酸的种类比较齐全,有几种在一般食物里缺少的氨基酸,再单细胞蛋白里却大量存在.另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这也是一般食物所不及.

原料来源广泛:可作为单细胞蛋白生产原料的资源有:矿物(石油、液蜡、甲烷、泥炭等)、纤维资源(秸秆、木屑、糠稗、蔗渣等)、糖类资源(糖蜜、甘薯、木薯等)、工业有机废液(味精废液、淀粉废液、豆制品废液、酒精废液等)等。既可变废为宝,又可获得高层次的综合经济效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有些原料目前用于生产尚困难,但潜力很大,有广阔开发前景。

(三)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工艺的类型:

液体深层发酵法:液体深层发酵法是将糟液分离得到的废糟水,添加营养盐和适当玉米浆,调节pH 至4.4,接种假丝酵母等多株菌种混合发酵,再经分离、干燥得到成品。液体深层发酵法产量大、机械化程度高、易于监控,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但投资大、生产成本较高。

固体发酵法:固体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没有或几乎没有游离水的固态的湿培养基上的发酵过程。固态态的湿培养基一般含水量在30%-70% ,而无游离水流出,此培养基通常是“手握成团,落地能散”。一般只在麦麸、棉菜柏、次粉、玉米蛋白粉及其他非常规饲料中加适量废渣水,适度灭菌后,接种假丝酵母、黑曲霉、米曲霉等进行发酵,烘干后制成蛋白饲料

(四)单细胞蛋白优点

第一,生产效率高,比动植物高成千上万倍,这主要是因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率快。微生物世代间隔很短,生长速度比高等动、植物快得多。肉牛体重加倍周期,肉牛为2个月,肉鸡为l0天,豆科牧草为2周,藻类6小时,酵母1~3小时,细菌只有0.5—1小时。500公斤的奶牛,平均每天生产0.5公斤的蛋白质;而500公斤酵母种,1天可生产1250公斤蛋白质。单细胞蛋白的生产投资如按年产1吨100%的蛋白质计算,分别为近海渔业、养蛋鸡和养猪业投资的56%、47%和12.7%

第二,生产原料来源广,一般有以下几类:

①农业废物、废水,如秸秆、蔗渣、甜菜渣、木屑等含纤维素的废料及农林产品的加工废水;

②工业废物、废水,如食品、发酵工业中排出的含糖有机废水、亚硫酸纸浆废液等;

③石油、天然气及相关产品,如原油、柴油、甲烷、乙醇等;④H2、CO2等废气。

第三,可以工业化生产,它不仅需要的劳动力少,不受地区、季节和气候的限制,而且产量高,质量好。工业化生产单细胞蛋白,不与粮食和牧草争土地,不受气候的影响和约束,生产环境易控制,并能连续生产。微生物是在大型立体的发酵罐中培养,即是在小面积的土地上生产大量菌体,不受季节及阳光的限制,且生产效率高,生产能力可达每时每立方米2~6公斤。

(五)单细胞蛋白存在的问题

单细胞蛋白含有较多的核酸(6~18%)。这种核酸过多会抑制动物的生长,而且大多数动物和人代谢利用的能力有限,还可导致体内尿酸积存。另外,细胞中有难于消化的类脂——细胞膜,影响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此在使用时要限量使用。但

生产上发现在家禽业和水产养殖业中应用效果很好,已经广泛应用;在营养平衡的条件下,可以代替鱼粉。随着科学的发展,有可能辨认生产内源性核糖核酸酶的微生物和酶解细胞膜的酶解物,上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六)用于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种类

用于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以及某些原生生物。这些微生物通常要具备下列条件:所生产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高,对人体无致病作用,味道好并且易消化吸收,对培养条件要求简单,生长繁殖迅速等。单细胞蛋白的生产过程也比较简单:在培养液配制及灭菌完成以后,将它们和菌种投放到发酵罐中,控制好发酵条件,菌种就会迅速繁殖;发酵完毕,用离心、沉淀等方法收集菌体,最后经过干燥处理,就制成了单细胞蛋白成品。

(七)单细胞蛋白的应用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科学家就提出了大量培养微生物来补充人和动物的蛋白来源以解决食物短缺问题,并付诸实践。他们不仅研制成功了大规模培养酵母以生产蛋白质的方法,而且创造出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人造肉,开创了利用微生物生产蛋白质,造福于人类的先例。

1、直接应用——食用蛋白,食用菌

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了食用菌的生长规律,改进了古老的依靠孢子、菌丝自然传播的生产方式。人工培养栽培种的菌丝,加快了食用菌的繁殖速度和获得高产的可能性。有些国家还建成了年产鲜菇千吨以上的工厂。1950年,全世界较大面积的栽培食用菌约5类,产量约7万吨,西欧一些生产蘑菇的国家,每平方米栽培面积的平均产量约为2000克左右。到1980年,栽培种类已超过12类,产量约121万吨、有的国家每平方米的产量已提高到27千克。近年来,还发展了既供观赏又供食品的家庭种菇和用菌丝体液体发酵生产食品添加剂的技术。中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银耳、平菇、滑菇等7类,1982年总产量约15万吨,在掌握选育优良品种、改进制种和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食用菌的发展速度正迅速提高。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食用菌将发展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世界的单细胞蛋白年产量已达2.0×106 t,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饲料中。单细胞蛋白不仅能制成“人造肉”,供人们直接食用,还常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以补充蛋白质或维生素、矿物质等。由于某些单细胞蛋白具有抗氧化能力,使食物不容易变质,因而常用于婴儿粉及汤料、作料中。

任何一种新型食品原料的问世,都会产生可接受性、安全性等问题。单细胞蛋白也不例外。例如,单细胞蛋白的核酸含量在4%~18%,食用过多的核酸可能会引起痛风等疾病。此外,单细胞蛋白作为一种食物,人们在习惯上一时也难以接受。但经过微生物学家的努力,这些问题会得到圆满解决。

2、间接应用——食品添加剂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世界的单细胞蛋白年产量已达2.0×106 t,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饲料中。单细胞蛋白不仅能制成“人造肉”,供人们直接食用,还常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以补充蛋白质或维生素、矿物质等。由于某些单细胞蛋白具有抗氧化能力,使食物不容易变质,因而常用于婴儿粉及汤料、作料中。干酵母的含热量低,常作为减肥食品的添加剂。此外,单细胞蛋白还能提高食品的某些物理性能,如意大利烘饼中加入活性酵母,可以提高饼的延薄性能。酵母的浓缩蛋白具有显著的鲜味,已广泛用作食品

的增鲜剂。单细胞蛋白作为饲料蛋白,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任何一种新型食品原料的问世,都会产生可接受性、安全性等问题。单细胞蛋白也不例外。例如,单细胞蛋白的核酸含量在4%~18%,食用过多的核酸可能会引起痛风等疾病。

总之,微生物单细胞蛋白工业在我国大有潜力可挖,也更适合我国的国情,一但进入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必将对缓解蛋白饲料紧张、促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增强人民的体质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金星.微生物与健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

[2]单细胞蛋白生产与应用

[3]单细胞蛋白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_论文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摘要: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不仅是因为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基本成分,更重要的是蛋白质本身不断地进行合成与分解。这种合成、分解的对立统一过程,推动生命活动,调节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保证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及修补损伤的组织。根据现代的生物学观点,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的主要物质基础。 关键字:多肽链、蛋白质、翻译、核糖体、运输途径、运输方式,研究前景 前言: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对中国的四项重要科学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分别作了详细说明,四个项目分别是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尽管现在已有多个物种的基因组被测序,但在这些基因组中通常有一半以上基因的功能是未知的。目前功能基因组中所采用的策略,如基因芯片、基因表达序列分析等,都是从细胞中mRNA的角度来考虑的,其前提是细胞中mRNA的水平反映了蛋白质表达的水平。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从DNA mRNA蛋白质,存在三个层次的调控,即转录水平调控,翻译水平调控,翻译后水平调控。从mRNA角度考虑,实际上仅包括了转录水平调控,并不能全面代表蛋白质表达水平。毋庸置疑,蛋白质是生理功能的执行者,是生命现象的直接体现者,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将直接阐明生命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的变化机制。蛋白质本身的存在形式和活动规律,如翻译后修饰、蛋白质间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构象等问题,仍依赖于直接对蛋白质的研究来解决。虽然蛋白质的可变性和多样性等特殊性质导致了蛋白质研究技术远远比核酸技术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但正是这些特性参与和影响着整个生命过程。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遗传密码表在mRNA的开放式阅读框架区,以每3个相邻的核苷酸为一组,代表一种氨基酸或其他信息,这种三联体形势称为密码子(codon)。如图,通常的开放式阅读框架区包含500个以上的密码子。 遗传密码的特点 一方向性:密码子及组成密码子的各碱基在mRNA序列中的排列具有方向性(direction),翻译时的阅读方向只能是5ˊ→3ˊ。 二连续性:mRNA序列上的各个密码子及密码子的各碱基是连续排列的,密码子及密码子的各个碱基之间没有间隔,每个碱基只读一次,不重叠阅读。 三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密码子为其编码。遗传密码表中显示,每个氨基酸都有2,3,4或6个密码子为其编码(除甲硫氨酸只有一个外),但每种密码子只对应一个氨基酸,或对应终止信息。 四通用性:生物界的所有生物,几乎都通用这一套密码子表 五摆动性:tRNA的最后一位,和mRNA的对应不完全,导致了简并性 氨基酸活化 在进行合成多肽链之前,必须先经过活化,然后再与其特异的tRNA合,带到mRNA 相应的位置上,这个过程靠tRNA合成酶催化,此酶催化特定的氨基酸与特异的tRNA 相结合,生成各种氨基酰tRNA.每种氨基酸都靠其特有合成酶催化,使之和相对应的tRNA结合,在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下,利用A TP供能,在氨基酸羧基上进行活化,形成氨基酰-AMP,再与氨基酰tRNA合成酶结合形成三联复合物,此复合物再与特异的tRNA作用,将氨基酰转移到tRNA的氨基酸臂(即3'-末端CCA-OH)上(图1)。原核细胞中起始氨基酸活化后,还要甲酰化,形成甲酰蛋氨酸tRNA,由N10甲酰四氢叶酸提供甲酰基。而真核细胞没有此过程。前面讲过运载同一种氨基酸的一组不同tRNA称为同功tRNA。一组同功tRNA由同一种氨酰基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酰tRNA合成酶对tRNA和氨基酸两者具有专一性,它对氨基酸的识别特异性很高,而对tRNA识别的特异性较低。氨基酰tRNA合成酶是如何选择正确的氨基酸和tRNA 呢?按照一般原理,酶和底物的正确结合是由二者相嵌的几何形状所决定的,只有适合的氨基酸和适合的tRNA进入合成酶的相应位点,才能合成正确的氨酰基tRNA。现在已经知道合成酶与L形tRNA的内侧面结合,结合点包括接近臂,DHU臂和反密码子臂(图2)。氨基酰-tRNA合成酶与tRNA的相互作用,可见氨酸接受柄、乍看起来,反密码子似乎应该与氨基酸的正确负载有关,对于某些tRNA也确实如此,然而对于大多数tRNA来说,情况并非如此,人们早就知道,当某些tRNA上的反密码子突变后,但它们所携带的氨工酸却没有改变。1988年,候稚明和Schimmel的实验证明丙氨酸tRNA酸分子的氨基酸臂上G3:U70这两个碱基发生突变时则影响到丙氨酰tRNA合成酶的正确识别,说明G3:U70是丙氨酸tRNA分子决定其本质的主要因素。tRNA分子上决定其携带氨基酸的区域叫做副密码子。一种氨基酰tRNA合成酶可以识别以一组同功tRNA,这说明它们具有共同特征。例如三种丙氨酸tRNA

蛋白质结构及性质论文

蛋白质结构及性质论文 ——动科一班黄细旺(1207010127)&冯志(1207010126) 摘要:蛋白质结构及其理化性质 关键词:蛋白质、结构、理化性质 前言: 蛋白质分子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形成的生物大分子。人体内具有生理功能的蛋白质都是有序结构,每种蛋白质都有其一定的氨基酸百分组成及氨基酸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空间的特定排布位置。因此由氨基酸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排布等所构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才真正体现蛋白质的个性,是每种蛋白质具有独特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 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分子结构分成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四个层次,后三者统称为高级结构或空间构象。并非所有的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由一条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只有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才可能有四级结构。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有些蛋白质还包含二硫键,它是由两个半胱氨酸巯基脱氢氧化而成。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段肪酸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构象。 (一)肽单元20世纪30年代末L.Panling和R.B.Cory应用X线衍射技术研究氨基酸和寡肽的晶体结构其目的是要获得一组标准键长和键角以推导肽的构象最终提出了肽单元概念。他们发现参与肽健的6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Cα1和Cα2在平面上所处的位置为反构型,此同一平面上的6个原子构成了所谓的肽单元其中肽键(C-N)的键长为0132nm.介于C-N的单健长(0149nm)和双键长(0127nm)之问,所以有一定程度双键性能,不能自由旋转。而Cα分别与N和羰基碳相连的键都是典型的单键可以自由旋转。 (二)α-螺旋Paulαing和Core根据实验数据提出了两种肽链局部主链原子空间构象的分子模型,称为α-螺旋和β-折叠,它们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在α-螺旋结构中多肽键的主链围绕中心轴是有规律的螺旋式上升,螺旋的走向为顺时钟方向即右手螺旋,其氨基酸恻键伸向螺旋外侧。每36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上升一圈,螺距为0.54nm。a一螺旋的每个肽键N-H和第四个的羧基氧形成氨键,氢键的方向与螺旋长轴基本平行。肽链中的全部肽键都可形成氢键以稳固α-螺旋结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分子中有许多肽链段落呈a一螺旋结构,毛发的角蛋白、肌肉的肌球蛋白以及血凝块中的纤维蛋白它们的多肽链几乎全长

蛋白质组学课程论文

蛋白质组学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蛋白质组学是对蛋白质特别是其结构和功能的大规模研究,是在90年代初期,由Marc Wikins 和学者们首先提出的新名词。蛋白质组的研究不仅能为生命活动规律提供物质基础,也能为众多种疾病机理的阐明及攻克提供理论根据和解决途径。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的一些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技术;研究方法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1]最早是在1995年提出的,它在本质上指的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近年来,高通量蛋白质分离与鉴定技术,如双向电泳、生物质谱、蛋白质芯片、酵母双杂交系统、生物信息学等相继建立并日趋完善,加速了蛋白质组学的发展。 1蛋白质组学概述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功能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越来越重要,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学科已逐渐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在这个时代,生命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功能基因组学,包括结构基因组研究和蛋白质组研究等。尽管现在已有多个物种的基因组被测序,但在这些基因组中通常有一半以上基因的功能是未知的。 目前功能基因组中所采用的策略,如基因芯片、基因表达序列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SAGE)等,都是从细胞中mRNA的角度来考虑的,其前提是细胞中mRNA的水平反映了蛋白质表达的水平。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从DNA、mRNA、蛋白质,存在三个层次的调控,即转录水平调控(Transcriptional control),翻译水平调控(Translational control),翻译后水平调控(Post-translational control)。从mRNA 角度考虑,实际上仅包括了转录水平调控,并不能全面代表蛋白质表达水平。实验也证明,组织中mRNA丰度与蛋白质丰度的相关性并不好,尤其对于低丰度蛋白质来说,相

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doc

生物化学论文 —蛋白质 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6~12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 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按一定顺序结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再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多肽链按照其特定方式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就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活动的存在。每天的饮食中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瘦肉、蛋类、豆类及鱼类中。、 蛋白质是荷兰科学家格利特·马尔德在1838年发现的。他观察到有生命的东西离开了蛋白质就不能生存 。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极重要的高分子有机物,占人体干重的54%。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因氨基酸的组合排列不同而组成各种类型的蛋白质。人体中估计有10万种以上的蛋白质。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这种运动方式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所以蛋白质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人体的生长、发育、运动、遗传、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生命运动需要蛋白质,也离不开蛋白质。 人体内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如胺类、神经递质、多肽类激素、抗体、酶、核蛋白以及细胞膜上、血液中起“载体”作用的蛋白都离不开蛋白质,它对调节生理功能,维持新陈代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体运动系统中肌肉的成分以及肌肉在收缩、作功、完成动作过程中的代谢无不与蛋白质有关,离开了蛋白质,体育锻炼就无从谈起。

蛋白质的改性论文

蛋白质的改性 摘要:介绍蛋白质的功能特性,以及物理、化学、摘要介绍蛋白质的功能特性,以及物理、化学、酶法等各种改性方法及其对蛋白质功能特性和营养安全性的影响,展望蛋白质改性的应用前景。 0 前言 蛋白质具有营养功能,添加到食品中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更重要的是蛋白质在食品中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功能特性,影响食品的感官特性,而且对食品在制造、加工或保藏中的物理化学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蛋白质广泛用于食品加工的各个领域。但是,不少天然蛋白质的这些特性尚不突出,不能满足现代食品开发与加工的需要,往往通过特定的方法来提高其功能特性,使其应用领域更广阔。 1 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主要分三类: (l)水化性质,包括水吸收及保留、湿润性、溶胀、粘着性、分散性、溶解度和粘度。由蛋白质肤链骨架上的极性基团与水分子发生水化作用。 (2)与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有关的性质,包括产生沉淀作用、凝胶作用和形成各种其它结构(如蛋白质面团和纤维)。蛋白质分子受热舒展,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出来,通过疏水作用(高温能提高此类作用)、静电作用(通过ca和其它二价离子桥接的)、氢键(冷却能提高此类作用)或二硫交联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3)表面活性,包括表面张力、乳化作用和泡沫特征。蛋白质结构中既有亲水基又有亲油基,能够吸附在油一水或空气一水界面上,一旦被界面吸附,蛋白质形成一层膜,可阻止小液滴或气泡聚集,有助于稳定乳化液和气泡。这些功能特性在食品中常被应用。 (4)蛋白质的功能特性与其结构有关,即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构象、分子的形状和大小、电荷分布以及分子内和分子间键的作用。高比例的极性残基影响肤链间相互作用、水化作用、溶解性和表面活性,疏水性相互作用在蛋白质三级折叠中相当重要,它影响乳化作用、起泡性和风味结合能力。带电氨基酸能增强静力相互作用,起到稳定球蛋白,结合水分的作用,以及水化作用、溶解度、凝胶作用和表面活性。琉基(SH)能被氧化形成二硫键,硫醇和二硫化物的相互转化会影响流变性。共价键和非共价键的性质和数量决定了蛋白质的大小、形状、表面电荷。所有这些性质又受PH、温度等环境因素及加工处理的影响。 2蛋白质改性 2.1物理改性 所谓蛋白质物理改性是指利用热、机械振荡、电磁场、射线等物理作用形式改变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和分子间的聚集方式, 一般不涉及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如蒸煮、搅打等均属于物理改性技术。

蛋白质组学课程论文

利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研究 p53 蛋白的技术路线 课 程 论 文 姓名:高小琪 学号:82101082436 指导老师:邱德文 年级: 08 级 班级:硕士13班

利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研究p53蛋白的技术路线指导老师:邱德文学生:高小琪学号:82101082436 p53 基因是一种具有阻滞细胞周期、启动细胞凋亡、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作用的、重要的抑瘤基因。p53 基因突变与大多数人类肿瘤发生、发展有关, 至少50 %以上的人类肿瘤存在p53 基因高频率突变失活。p53 蛋白功能失活的主要原因有 4 个, 最常见的原因是p53 基因点突变或缺失。其他3 个p53蛋白功能失活的原因不涉及p53 基因突变, 属于非遗传原因(extragenic)。其一是细胞蛋白与野生型p53蛋白结合, 如MDM2 瘤蛋白与p53 结合后、加速p53 蛋白泛素化和降解; 其二是野生型p53蛋白核外排(nuclear exclusion) , 即p53 蛋白被分隔(sequestration) 于细胞浆, 不能进入细胞核而发挥作用, 如热休克蛋白70 (HSP270) 和HSP290 家族成员可通过此种方式使p53 蛋白功能失活; 其三是病毒蛋白与野生型p53 蛋白结合, 如SV40 大T抗原、HPV E6蛋白、腺病毒E1B 和E4/ F4 蛋白,以及乙肝病毒x 抗原(HBx) 等与p53 蛋白结合使之失活。本路线以p53 蛋白为诱饵,先采用抗p53 抗体免疫共沉淀, 从鼻咽癌细胞中的p53 结合蛋白, 再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含p53 结合蛋白的复合物进行分离, 然后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结合数据库搜索鉴定p53 结合蛋白, 试图阐明鼻咽癌中p53 蛋白聚集及功能异常的分子机制。

生物信息学论文汇总

生物信息学论文 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班级:2013级 老师:高亚梅 学生:王秉政 学号:20134083038

黑曲霉GH75及米曲霉GH76-5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王秉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13级生物科学专业,黑龙江省,大庆市) 【摘要】目的:分析和预测黑曲霉GH75和米曲霉GH76-5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特征。方法:利用NCBI、CBS和ExPASy网站中的各种信息分析工具,并结合VectorNTIsuite8.0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包,分析预测黑曲霉GH75和米曲霉GH76-5基因并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结构的特征和功能。结果:GH75基因全长174bp,编码区具有57个氨基酸,在GenBank同源序列中,其与Aspergillus niger contig An04c0140, genomic contig 基因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到100%,且有GH75保守域。GH75蛋白相对分子量预测为26257.2,理论等电点为4.69。预测GH75编码蛋白α螺旋(H ) 、β折叠(E )、无规则卷(L )的比例分别是11.07%、25.41%、63.52%,1个GTPase结构域。GH75蛋白为亲水蛋白,有跨膜区,有信号肽。GH76-5基因全长309bp,编码区具有102个氨基酸,在GenBank同源序列中,其与Aspergillus niger contig An14c0130, genomic contig基因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到100%,且有GH76-5保守域。GH76-5蛋白相对分子量预测为46029.3,理论等电点为5.28。预测GH76-5编码蛋白α螺旋(H ) 、β折叠(E )、无规则卷(L )的比例分别是26.90%、20.71%、52.38%,2个GTPase结构域。GH76-5蛋白为疏水蛋白,无跨膜区,无信号肽。结论:成功预测GH75和GH76-5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生化及其结构特征,为下一步对其进行克隆和表达奠定基础。 【关键词】黑曲霉、米曲霉;糖基水解酶家族(GH75);糖基水解酶家族(GH76-5)生物信息学 黑曲霉是一种重要工业微生物,在酶制剂、异源蛋白、有机酸等领域应用广泛。2007年黑曲霉基因组的公布将黑曲霉的研究引入后基因组时代,各种组学数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对黑曲霉高效生产机制的理解上升到系统、分子层次;与此同时,黑曲霉遗传操作系统也不断成熟,为系统地研究和改造黑曲霉、将黑曲霉打造成通用细胞工厂奠定了基础。 米曲霉是一类产复合酶的菌株,除产蛋白酶外,还可产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将原料中的直链、支链淀粉降解为糊精及各种低分子糖类,如麦芽糖、葡萄糖等;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蛋白胨、多肽及各种氨基酸,而且可以使辅料中粗纤维、植酸等难吸收的物质降解,提高营养价值、保健功效和消化率,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产曲酸、酿酒等发酵工业,并已被安全地应用了1000多年。米曲霉是理想的生产大肠杆菌不能表达的真核生物活性蛋白的载体。米曲霉基因组所包含的信息可以用来寻找最适合米曲霉发酵的条件,这将有助于提高食品酿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通过ExPASy 数据库的UniProtKB(https://www.360docs.net/doc/a115506431.html,或https://www.360docs.net/doc/a115506431.html,/uniprot)获得黑曲霉的GH75与米曲霉GH76-5基因序列。GH75基因编号为4990860.,NCBI的登录号为XM_001401782.1. ,其他物种的GH75的氨基酸序列均来自Genbank,登录号见图1。GH76-5基因编号为4987208.,NCBI的登录号为XM_001400940.2. ,其他物种的GH76-5的氨基酸序列均来自Genbank,登录号见图2。 1.2方法 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https://www.360docs.net/doc/a115506431.html,)的基本局部比对搜索工具(BLAST,https://www.360docs.net/doc/a115506431.html,/blast/),运用Blastx完成基因同源性分析。 应用ORF finder(https://www.360docs.net/doc/a115506431.html,/gorf/orfig.cgi)寻找其开放读码框,并推导出可编码蛋白序列。 利用保守结构域(https://www.360docs.net/doc/a115506431.html,/Structure/cdd/wrpsb.cgi)分析预测其保守域。 通过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ExPASy,https://www.360docs.net/doc/a115506431.html,)所提供的蛋白组学和分

蛋白质组学(论文)

蛋白质组学 【摘要】当今分子生物学领域内,蛋白质组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基因组相对较稳定,而且各种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组结构有许多基本相似的特征;蛋白质组是动态的,随内外界刺激而变化。对蛋白质组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容易接近对生命过程的认识。蛋白质组学是在细胞的整体蛋白质水平上进行研究、从蛋白质整体活动的角度来认识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新学科,简要介绍蛋白质组学的科学背景及其最新发展。 【关键词】蛋白质组实验技术差异蛋白质组学应用前景 【正文】1、蛋白质组学产生的科学背景 众所周知,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庞大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业已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几个物种(包括人类)的基因组序列已经或即将完成。生命科学已实质性 地跨入了后基因组时代,研究重心已开始从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在分 子整体水平对功能的研究上。这种转向的第一个标志是产生了功能基因组学 (functional genomics)这一新学科,即从基因组整体水平上对基因的活动规 律进行阐述_如在RNA水平上通过DNA芯片技术检测大量基因的表达模式。而第二 个标志则是蛋白质组学的兴起。 蛋白质组(proteome)一词是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的Wilkins和Williams 在1994首次提出,最早见诸于文献是在1995年7月的《Electrophoresis》杂志上 【1~4】。它是指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及其存在方式。蛋白质组学旨在阐明生物 体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及功能模式,其内容包括鉴定蛋白质的表达、存在方式 (修饰形式)、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_国内已有多篇综述文章介绍了蛋白质 组学的产生背景与科学意义,从蛋白质组的定义上就可以清楚看出,蛋白质组学 不同于传统的蛋白质学科之处在于它的研究是在生物体或其细胞的整体蛋白质 水平上进行的,它从一个机体或一个细胞的蛋白质整体活动的角度来揭示和阐明 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2、概念及相关内容 蛋白质组用来描述一个细胞、组织或有机体表达的所有蛋白质,蛋白质组学 (proteomics)则是研究特定时间或特定条件下这些蛋白质表达情况的科学【5】。 蛋白质组学从其研究目标方面可分为表达蛋白质组学和结构蛋白质组学。前 者主要研究细胞或组织在不同条件如药物或疾病状态下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这 将有助于识别疾病特异蛋白、药物作用靶点、药物功效和毒性标记等, 目前蛋白

蛋白质论文

蛋白质论文 摘要: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每种蛋白质都有其一定的氨基酸百分组成及氨基酸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空间的特定排布位置。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关键词:蛋白质结构性质功能作用 一.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分子结构分成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四个层次,后三者统称为高级结构或空间构象。并非所有的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由一条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只有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才可能有四级结构。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有些蛋白质还包含二硫键,它是由两个半胱氨酸巯基脱氢氧化而成。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段肪酸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构象。 (一)α-螺旋 Pauling和Core根据实验数据提出了两种肽链局部主链原子空间构象的分子模型,称为α-螺旋和β-折叠,它们是蛋白质二级结构

的主要形式,在α-螺旋结构中多肽键的主链围绕中心轴是有规律的螺旋式上升,螺旋的走向为顺时钟方向即右手螺旋,其氨基酸恻键伸向螺旋外侧。 (二)β-折叠 β-折叠与α螺旋的形状截然不同,呈折纸状。在β折叠结构中,多肽链充分伸展,每个肽单元以Ca为旋转点依次折叠成锯齿状结构,氨基酸残基侧链交替位于锯齿状结构的上下方。 (三)β-转角和无规卷曲 除α-螺旋和β一折叠外蛋白质二级结构还包括β-转角和无规卷曲β-转角常发生于肽链进行180°回折时的转角上。 (四)模体 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可发现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被称为模体(五)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对二级结构的形成的影响 蛋白质二级结构是以一级结构为基础的。一段肽链其氨基酸残基的侧链适合形成a-螺旋或β-折叠它就会出现相应的二级结构。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一)三级结构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整条肽级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也就是整条肽键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二)结构域

蛋白质结构论文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蛋白质工程》课程论文 蛋白质结构的最新进展 院(系)名称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12级生物技术 学生姓名高国艳 学号121344029 指导教师程彦伟 完成时间2016年1月13日

蛋白质结构的最新进展 姓名:高国艳学号:121344029 专业:生物技术 指导老师:程彦伟讲师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研究蛋白质结构方法及蛋白质结构的模型和不同蛋白结构在领域中的应用。随着蛋白质使用领域的增加 ,迫切需要知道它在不同环境中的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目前 ,测定蛋白质结构的方法很多 ,包括 X射线衍射技术、核磁共振波谱学、圆二色光谱(CD)、FT-IR等。蛋白质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以及四级结构等。并为蛋白质组学和结构生物学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见解。 关键词:蛋白质、结构、模型、应用 1引言 自然界生命现象的多样性是由蛋白质的多样性决定的,而蛋白质的功能又与其结构紧密相关。蛋白质的结构极其复杂,目前按结构水平可分为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一级结构决定其高级结构(二、三、四级结构),当一级结构发生改变时,蛋白质功能迥异或完全丧失其活性。新生肤链折登的研究是解决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方法生产有生物活性蛋白质的关键,所以对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肤链折叠和生物功能的研究是当今蛋白质科学研究的重大前沿领域。目前, 蛋白质序列数据库的数据积累的速度非常快, 但是已知结构的蛋白质相对比较少。 20世纪60年代后期, Christian Anfinsen[1]首先发现去折叠蛋

蛋白质工程论文

蛋白质工程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生物科学二班杨慧杰 摘要 蛋白质工程在其诞生以来就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应用主要是在在医药,食品加工,轻工业,农牧业等方面,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不容忽视的力量,这将预示着蛋白质工程将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蛋白质工程医药食品工业农牧业中应用发展前景 论题 蛋白质工程在当今社会的应用领域及其发展前景 论点 蛋白质工程在带动生物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推动着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相关学科的发展,它在医药,工业,农业等各行各业中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正文 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期DNA基因工程的诞生,蛋白质工程在它的冲击下应运而生。1983年,美国Genex 公司K.Ulmer 在《Science》上发表以《Protein Engineering.》为题的专论,第一次提出了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并建立了专门的研究实体,制定了相应研究开发计划,标志着蛋白质工程的正式诞生。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蛋白质工程有了长足的发展且应用于医学,农业,轻工等各个领域,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蛋白质工程的应用领域 基因工程为实现蛋白质工程已经提供了基因克隆、表达、突变以至活性测定等关键技术,而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预测为蛋白质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结构模型和结构基础。蛋白质工程的实施实际上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实践到理论的周而复始的研究过程,对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关系的规律性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蛋白质工程不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在揭示蛋白质结构形成和功能表达的关系研究中也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 (一)蛋白质工程在医药中的应用 1,抗体工程的应用 抗体工程的出发点是改善抗体的特异性、亲和性以及在受体细胞中的可生产性。当然也包括使其特性扩展,可同时作用于不同的抗原。对于很多应用而言,只改变亲和性是不够的。在一些应用中,特别小的抗体片段是必需的;鼠抗体必须改成人抗体;再者,增加抗体分子对蛋白酶的稳定性以及正确折叠都是重要的

蛋白质论文

一前言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美国于2001年9 月正式启动了“功能糖组学”研究项目,项目的总体目标就是阐明由蛋白质- 糖链相互作用的介忖的细胞通讯机制。基因组计划提供了最基本的遗传信息。而许多基因的功能仍需要阐明。其中的关键就是要了解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而蛋白质的糖基化便是最主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

二本论 蛋白质糖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的一种加工过程,是蛋白质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1】。 2.1蛋白质糖基化定义 蛋白质的糖基化是指在糖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糖转移至蛋白质,和蛋白质上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糖苷键的过程。糖基化是对蛋白的重要的修饰作用,有调节蛋白质功能作用。具体过程: N-连接的糖链合成起始于内质网,完成与高尔基体。在内质网形成的糖蛋白具有相似的糖链,由Cis面进入高尔基体后,在各膜囊之间的转运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有序的加工和修饰,原来糖链中的大部分甘露糖被切除,但又被多种糖基转移酶依次加上了不同类型的糖分子,形成了结构各异的寡糖链。糖蛋白的空间结构决定了它可以和那一种糖基转移酶结合,发生特定的糖基化修饰。 许多糖蛋白同时具有N-连接的糖链和O-连接的糖链。O-连接的糖基化在高尔基体中进行,通常的一个连接上去的糖单元是N-乙酰半乳糖,连接的部位为Ser、Thr和Hyp的OH 基团【2】,然后逐次将糖基转移到上去形成寡糖链,糖的供体同样为核苷糖,如UDP-半乳糖。糖基化的结果使不同的蛋白质打上不同的标记,改变多肽的构象和增加蛋白质的稳定性。 在高尔基体上还可以将一至多个氨基聚糖链通过木糖安装在核心蛋白的丝氨酸残基上,形成蛋白聚糖。这类蛋白有些被分泌到细胞外形成细胞外基质或粘液层,有些锚定在膜上。 2.2蛋白质糖基化分类 2.2.1N-连接的糖基化 糖通过与蛋白质的天冬酰胺侧链的酰胺氮连接而修饰蛋白质,所以将这种糖基化称为N-连接的糖基化, N位糖基化根据其末端精细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高甘露糖型、复合型和杂合型。这一过程是在内质网中进行的。糖基化的第一步是将一个14糖的核心寡聚糖添加到新形成多肽链的天冬酰胺上,其氨基酸的特征序列是Asn-Xaa-Ser/Thr(Xaa是除Pm外的任何氨基酸),这种序列被认为是N位糖基化的先决条件【3】。 核心寡聚糖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这种寡聚糖同ER膜中的磷酸多萜醇(dolichol phosphate)紧紧相连。被转移到新生肽上的寡聚糖在ER中会进一步加工,主要是切除三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甘露糖。多萜醇是长链的醇,具有很长的疏水尾部能够紧紧的结合在膜的双脂层上。核心寡聚糖链是结合在多萜醇的磷酸基上,当ER膜上有蛋白质合成时,整个糖链一起转移。 2.2.2 O-连接的糖基化 O-连接的糖基化是将糖链转移到多肽链的丝氨酸、苏氨酸或羟赖氨酸的羟基上的氧连接来修饰蛋白质。此糖基化多发生在临近脯氨酸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但并没有发现

生物化学研究进展论文蛋白质提纯

生物化学研究进展论文 蛋白质提纯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作业 题目蛋白质的提取、纯化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题目:蛋白质的提取、纯化 姓名: 专业: 摘要: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的提取原理及方法,蛋白质纯化的意义、基本原则及方法,蛋白质纯化的前景展望。 关键词:提取原理提取方法水溶液有机溶剂双水相萃纯化意义基本原则方法溶解度带电性质电荷数配体特异性前景 正文: 1 蛋白质样品的提取 1.1蛋白质样品的提取原理 提取蛋白质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利用混合物中几个组分分配率的差别,把它们分配到可用机械方法分离的两个或几个物相中,如盐析、有机溶剂提取、层析和结晶等;二是将混合物置于单一物相中,通过物理力场的作用使各组分分配于不同区域而达到分离目的,如电泳、超速离心、超滤等。 1.2 蛋白质样品的提取方法 1.2.1 水溶液提取法稀盐和缓冲系统的水溶液是提取蛋白质最常用的溶剂。通常用量是原材料体积的1—5倍,提取时需要均匀地搅拌,以利于蛋白质的溶解。提取的温度要视有效成分性质而定,一般在低温(5℃以下)下操作。另外,蛋白质和酶是两性电解质,提取液的pH值应选择在偏离等电点两侧的pH值范围内。一般来说,在避免极端pH值的前提下,碱性蛋白质用偏酸性的提取液提取,而酸性蛋白质用偏碱性的提取液提取。此

外,稀浓度可促进蛋白质盐溶,并且盐离子与蛋白质部分结合,能够保护蛋白质不易变性。因此可在提取液中加少量NaC1等中性盐,一般以0.15 mol/L浓度为宜。 1.2.2 有机溶剂提取法一些和脂质结合牢固或分子中非极性侧链较多的蛋白质和酶都不溶于水、稀盐溶液、稀酸或碱,可溶于乙醇、丙酮和丁醇等有机溶剂,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和较强的亲脂性,并且不会残留在产品中,容易蒸发除去,密度低,与沉淀物质的密度差大,便于离心分离。但不足的是用有机溶剂来提取蛋白质比用盐析法更容易引起蛋白质变性。 1.2.3 双水相萃取法双水相萃取法是依据物质在两相间的选择性分配,当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由于表面性质、电荷作用、各种力(疏水键、氢键和离子键等)的存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在上、下相中的浓度不同,进而分离目的蛋白。此方法可在室温下进行,双水相中的聚合物还可以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收率较高。对于细胞内的蛋白质,需要先对细胞进行有效破碎。目的蛋白常分布在上相并得到浓缩,细胞碎片等固体物分布在下相中。采用双水相系统浓缩目的蛋白,会受聚合物分子质量及浓度、溶液pH值、离子强度、盐类型及浓度的影响。 2 蛋白质的纯化 2.1 蛋白质纯化的意义 随着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基因组学等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仅仅依靠基因组的序列分析来试图阐明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本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对所有蛋白质的总和进行研究,才能更科学的掌握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更完善的揭示生命本质。研究蛋白质首要的步骤是将目的蛋白从复杂的大分子混合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蛋白质论文的相关资源

蛋白质论文的相关资源 蛋白强化的营养制剂对高运动量人员骨骼肌含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牛程麟(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2) ;王新颖(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2) ;金丽(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2) ;李宁(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2) ;黎介寿(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2) ;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0 年17卷04期 指示剂氨基酸氧化法测量中国青年女性膳食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目的:采用指示剂氨基酸氧化法研究轻体力活动水平下中国青年女性的膳食蛋白质需要量。方法:选取20名健康青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预设6个膳食蛋白质水平,3个连续的实验周期。在每个实验周期给予实验膳食6天,在第7天持续口服13C-亮氨酸4小时,并伴随食物摄入,收集给予同位素过程中及给予结束后的呼出气和血液样本,通过二项回归曲线计算受试者的蛋白质需要量。结果:受试者蛋白质的生理需要量是0.92 g·kg-1·d-1,95%可信区间上限为1.10 g·kg-1·d-1,考虑体重因素,建议从事轻体力活动的中国青年女性膳食蛋白质的摄入量为60 g·d-1。 田颖 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营养分论坛暨江苏省营养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婴幼儿食品中蛋白质的标识及评价 通过对全国14个省、自治区的市售婴幼儿食品(包括奶粉和米粉)的抽检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了解我国目前婴幼儿食品中蛋白质的标识现况和含量的符合情况.从市场上抽取婴幼儿 奶粉和米粉样品,利用国标方法对其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并与其标识量和国家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在抽检的198份奶粉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总符合率为98%,抽检的124份米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总符合率为96%,不同生产产地之间婴幼儿食品的质量差别不明显.说明我国目前市场上的婴幼儿奶粉和米粉中蛋白质含量基本符合标准,婴幼儿食品已经引起社会和广大生产企业的足够重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