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

测井
测井

名词解释

1自然电位测井(SP 测井):是以钻井液与钻穿岩层孔隙流体间存在的扩散—吸附现象为基础的测井方法。它通过测量井中扩散吸附电动势在钻井液中产生的电位差来研究钻井地质剖面岩性特征,是沙泥岩剖面划分渗透性地层、指示地层岩性的基本方法之一。

2扩散电动势:起因于井中钻井液和地层水的浓度差引起的离子扩散作用以及正、负离子的扩散速度的差异。

3扩散吸附电动势:是井中钻井液和地层水的浓度差引起的离子扩散作用以及泥(页)岩选择性半透膜对溶液中正负离子的选择性透过作用。

4电法测井:是指以研究岩石及其孔隙流体的导电性、电化学性质及介电性为基础的一大类测井方法,包括以测量岩层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和介电特性为基础的三小类测井方法。 5泥浆侵入:在钻井过程中,一般井孔中泥浆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此压力差在渗透性地层处使泥浆滤液向地层中渗入,并置换了原渗透层孔隙中的流体,这就是泥浆侵入现象。 6视电阻率a R : 是指由电阻率测井仪器测得的地层电阻率,该测量值受到井眼、围岩、钻井液侵入的影响,通常与地层真实电阻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7周波跳跃:地层中天然气的存在,会使得声波的传播速度急剧下降,测得的声波时差值明显变大,出现所谓的“周波跳跃”现象。

8地层因素F :o m w R a F R φ

== 电阻率增大系数I :(1)t n n o w o R b b I R S S =

==- 9Archie

公式:w S =10康普顿效应:当伽马光子的能量为中等数值,即其能量不足以形成电子对但较核外电子的结合能大得多时,就可以产生康普顿效应。所谓康普顿效应,就是指伽马光子与原子外层的电子发生作用时,把一部分能量传给核外电子,使电子从某一方向射出(该电子称为康普顿电子),而损失了部分能量的伽马光子向另一方向射出。

11电子对效应:能量大于1.022Mev 的γ光子在通过原子核附近时,与核的库仑场相互作用,可以转化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而本身被全部吸收,这种效应成为电子对效应。 光电效应:当一个光子和原子相碰撞时,它可能将它所有的能量交给一个电子,使电子脱离原子而运动,光子本身则整个被吸收。这样脱离开原子的电子统称为光电子,这种效应则称为光电效应。

12挖掘效应:随着地层中泥质含量的增加,中子孔隙度测量值将逐渐增大;当地层中含气时,超热中子测井、热中子测井测出的孔隙度都不能反映地层的实际孔隙度,其测量值将比实际的含氢指数还小,这种现象称为“挖掘效应”。

13第一声学界面:套管与水泥环

14第二声学界面:水泥环与井壁地层

15斯通利波:是由在钻井液中传播的纵波与在井壁地层中传播的横波相干产生的相干波,对井壁的刚性较敏感。

瑞利波:在弹性介质的自由表面上,可以形成类似于水波的面波。

16声波时差测井:通过测量声波纵波在单位厚度岩层中传播所需的时间(即时差),来识别岩性、判断孔隙流体性质、计算储集层孔隙度。

17一次交变电磁场Φ和二次交变电磁场ιΦ的一部分都将穿过接收线圈R ,并在接收线圈中感应出相应的电动势X E 和R E 来。

感应测井有用信号:二次交变电磁场ι

Φ产生的电动势R E 与介质电导率有关,通过它可以获得地层的导电特征,因此,为有用信号。

感应测井无用信号:一次交变电磁场Φ直接在接收线圈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X E ,由测井时通入的交变电流在接收线圈中直接耦合产生,与介质的电导率无关,为无用信号。 18第二临界角:当入射纵波在入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1P υ低于折射横波在折射介质中的传播

速度1S υ时,随着入射角θ增大,折射角2θ也将随之增大,当θ增大到某个临界值*2θ时,

290θ?=,此时*2θ称为第二临界角。 19声阻抗:介质密度(b ρ)与声波纵波在其中传播速度的乘积。

20滑行(纵)波:当入射纵波的入射角为第一临界角时,折射进入介质II 的纵波,将以速度2P υ沿界面滑行,形成滑行纵波。

21电子密度:单位体积岩石中的电子数

22核衰变:

23地层孔隙压力:地层孔隙中所含流体的压力,即流体压力。

24破裂压力:

25坍塌压力:

26生产测井:是监测油气田开发动态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油气田储层评价、开发方案编制和调整 、井下技术状况检测、作业措施实施和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

27流量:体积流量 质量流量

28岩石体积物理模型:

29含氢指数:单位体积岩石和纯水的含氢量之比。

30水淹层:对注水开发的油田,若某一储层发现注入水,则称该层为水淹层。

油层顶部或底部水淹的水淹层的特征:SP 曲线的泥岩基线在该层上部或下部发生偏移 基线偏移原因:注入水矿化度介于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的矿化度之间。

31NMR:核磁共振

32ML:微电极测井

MSFL:微球形聚焦测井

SFL:球形聚焦测井

33RTS: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

34LWD:随钻测井

35FMI: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ARL: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

DSI:偶极横波成像测井

36CBL:水泥胶结测井

VDL:变密度测井

37ILM:中感应测井

ILD:深感应测井

38Excavation Effect:挖掘效应

39Slowness:慢度;声波时差;速度倒数

40Production Logging:生产测井

41Hydrogen Index:含氢指数

42Stoneley Wave:斯通利波

43Apparent Resistivity:视电阻率

44Static Spontaneous Rotential:静自然电位

45Repeat Formation Tester:重复式地层测试器

重要知识点

1测井技术经历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2测井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有哪些?

3如何利用径向电阻率的变化识别流体性质?应用的条件是什么?

4两种测井资料识别裂缝的原理?

5简述双线圈感应测井原理?

6简述mf w R R 时,“双侧向差异法”判断储层流体性质的原理与特征?

7根据体积物理模型,写出含泥质条件下的碳酸盐岩地层(包括石灰岩、白云岩两种矿物)的声波、密度测井表达式?

8写出地层流体性质的判别方法?

9利用AC 、DEN 等常规测井资料预测地层孔隙压力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10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及每种作用对应的测井方法?

11哪些方法可以识别气层?

12判断水淹层及其水淹程度的测井方法及简要原理。

13与天然裂缝相比,与应力相关的诱导缝在FMI 图像上有哪些典型特征?

14天然裂缝在FMI 图像上有哪些典型特征?

15表征岩石强度的主要参数有哪些?获取这些参数的方法有哪些?

补充:

1岩层的地球物理特性有哪些?

2测井方法的分类?

3了解测井的基本过程。

4掌握体积物理模型含义,能够写出纯岩石和含泥质条件下的声波、密度测井表达式。 5掌握常规9条曲线的刻度方式及基本含义,利用常规9条曲线进行定性划分储层。 6储层的基本参数包括哪些?

7测井在地质、工程方面有哪些用途。

8自然电动势产生的原因?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目录 1. 地层泥质含量(Vsh)计算公式 (1) 2 . 地层孔隙度(φ)计算公式 (4) 3. 地层含水饱和度(Sw)计算 (7) 4. 钻井液电阻率的计算公式 (12) 5. 地层水电阻率计算方法 (13) 6.确定a、b、m、n参数 (21) 7.确定烃参数 (25) 8. 声波测井孔隙度压实校正系数Cp的确定方法 (26) 9. 束缚水饱和度(Swb)计算 (26) 10. 粒度中值(Md)的计算方法 (29) 11. 渗透率的计算方法 (29) 12. 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35) 13. 产水率(Fw) (36) 14. 驱油效率(DOF) (37) 15. 计算每米产油指数(PI) (37) 16. 中子寿命测井的计算公式 (37) 17. 碳氧比(C/O)测井计算公式 (39) 18. 油层物理计算公式 (46) 19. 地层水的苏林分类法 (49) 20.毛管压力曲线的换算 (50) 21. 地层压力 (51) 附录:石油行业单位换算 (53)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 1. 地层泥质含量(Vsh )计算公式 1.1 利用自然伽马(GR )测井资料 1.1.1 常用公式 m in m ax m in GR GR GR GR SH --= (1) 式中,SH -自然伽马相对值; GR -目的层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in -纯岩性地层的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ax -纯泥岩地层的自然伽马测井值。 121 2--=?GCUR SH GCUR sh V (2) 式中,Vsh -泥质含量,小数; GCUR -与地层年代有关的经验系数,新地层取3.7,老地层取2。 1.1.2 自然伽马进行地层密度和泥质密度校正的公式 o sh o b sh B GR B GR V -?-?=max ρρ (3) 式中,ρb 、ρsh -分别为储层密度值、泥质密度值; Bo -纯地层自然伽马本底数; GR -目的层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ax -纯泥岩的自然伽马值。 1.1.3 对自然伽马考虑了泥质的粉砂成分的统计方法 C SI SI B A GR V b sh +-?-?=1ρ (4) 式中,SI -泥质的粉砂指数; SI =(ΦNclay -ΦNsh )/ΦNclay …………………...……….(5) (ΦNclay 、ΦNsh 分别为ΦN -ΦD 交会图上粘土点、泥岩点的中子孔隙度) A 、B 、C -经验系数。

discovery软件在测井资料标准化中的应用

discovery软件在测井资料标准化中的应用 趋势而分析方法是依据物质的某一物理参数的测量值来研究幷空间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的方法。任何汕出实际地质参数在横向上差不多上具有某种规律性渐变,即可看作是趋势面变化。趋势而分析的差不多思路确实是对标准层的测井响应多项式趋势面作图,并认为与地层原始趋势而具有一致性。若趋势面分析的残差图仅为随机变量,则是测井刻度误差造成的,若存在一组专门残差值,则认为是岩性变化导致的0 1981年J H Doveton和E?Bomcman 进一步用趋势而分析来描述这一标准化过程,1991年石汕大学熊绮华教授在进行牛庄洼陷万全汕田油藏描述研究过程中采纳该方法对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 Discovery软件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油藏描述软件,该软件在用趋势面分析方法进行测井 曲线标准化方而具有操作简单、图形化输出及运算等特点,使得测井曲线标准化变得专门方便。 1 Discovery软件的趋势面分析方法 1.1趋势面分析方法的数学原理 若趋势而分析的残差图仅为随机变量,则是测井刻度误差造成的,若存在一组专门残差值,则认为是岩性变化导致的。它的数学方法概述如下: 设用z(x,y)表示所研究的地质特点,其中(x,y)是平面上点的坐标.则趋势值和剩余值用下式表示: z(x,y)= Z (x,y)+e 其中:2(xj)为趋势值,C为剩余值。 关于已知的数据:z,x\yiJH2 No 通常用回来分析求出趋势值和剩余值,即依照已知的数据求出回来方程f(x?y),使得: N 2 =乞忆一/(兀,片)] r-l 达到最小。实际上这确实是最小二乘意义下的曲面拟合咨询题,即依据运算值z(xj)用回来分析方法求出一个回来而: 对应于回来而上的值Z = 为趋势值,残差z,.名为剩余值。

测井解释原理

测井解释原理 一: 储集层定义:具有连通孔隙,既能储存油气,又能使油气在一定压差下流动的岩层。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孔隙性(孔隙、洞穴、裂缝) 具有储存油气的孔隙、孔洞和裂缝等空间场所。 (2)渗透性(孔隙连通成渗滤通道) 孔隙、孔洞和裂缝之间必须相互连通,在一定压差下能够形成油气流动的通道。储集层是形成油气层的基本条件,因而储集层是应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评价和油气分析的基本对象。储集层的分类 ?按岩性:–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特殊岩性储集层。 ?按孔隙空间结构:–孔隙型储集层、裂缝型储集层和洞穴型储集层、裂缝-孔洞型储集层。碎屑岩储集层 ?1、定义:–由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砂砾岩组成的储集层。 ?2、组成:–矿物碎屑(石英、长石、云母) –岩石碎屑(由母岩类型决定) –胶结物(泥质、钙质、硅质) ?3、特点:–孔隙空间主要是粒间孔隙,孔隙分布均匀,岩性和物性在横向上比较稳定。?4、有关的几个概念 –砂岩:骨架由硅石组成的岩石都称为砂岩。骨架成份主要为SiO 2 –泥岩(Shale):由粘土(Clay)和粉砂组成的岩石。 –砂泥岩剖面:由砂岩和泥岩构成的剖面。 碳酸盐岩储集层 ?1、定义:–由碳酸盐岩石构成的储集层。 ?2、组成:–石灰岩(CaCO 3)、白云岩Ca Mg(CO 3)2)、泥灰岩 ?3、特点:–储集空间复杂 有原生孔隙:分布均匀(如晶间、粒间、鲕状孔隙等) 次生孔隙:形态不规则,分布不均匀(裂缝、溶洞等) –物性变化大:横向纵向都变化大 ?4 、分类 按孔隙结构: ?孔隙型:与碎屑岩储集层类似。 ?裂缝型:孔隙空间以裂缝为主。裂缝数量、形态及分布不均匀,孔隙度、渗透率变化大。?孔洞型:孔隙空间以溶蚀孔洞为主。孔隙度可能较大、但渗透率很小。 ?洞穴型:孔隙空间主要是由于溶蚀作用产生的洞穴。 ?裂缝-孔洞型:裂缝、孔洞同时存在。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基本类型 砂泥岩储集层的孔隙空间是以沉积时就存在或产生的原生孔隙为主; 碳酸盐岩储集层则以沉积后在成岩后生及表生阶段的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次生孔隙为主。 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空间的基本形态有三种:孔隙及吼道、裂缝和洞穴。 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类型有:孔隙型、裂缝型、裂缝- 孔隙型、及裂缝- 洞穴型

VSP 测井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VSP测井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贺小黑,孟召平,薛鲜群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系,北京 (100083) E-mail: lanchaohein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a115905567.html, 摘要: 垂直地震剖面法(VSP)是一种井中地震观测技术,即激发震源位于地表,在井中不同深度进行观测,研究井附近地质剖面的垂直变化。VSP较地面地震信噪比、分辨率更高,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更明显,但也有井场时间长,经费开支大,接收器组合级数少,叠加次数低,处理流程不完善等缺点。本文采用了地质学、岩体(石)力学和地震波动力学等方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索了一条应用VSP测井信息来计算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进而得出地下岩层的岩石物理性质的途径;系统总结了VSP测井原理;并对影响VSP测井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VSP测井的控制因素有深度、岩性、频率、视速度、岩石密度等。这为本区岩性反演和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计算提供理论了依据,适应了当前发展的需要。关键词:VSP;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影响因素;层速度 1. 引言 多年以来,地震勘探工作一直是在地面布置测线,设置排列,这种方法称为水平地震勘探方法,所得剖面是常规的地震剖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勘探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近些年来,出现了在井中与地面结合起来设置观测系统的地震勘探方法。该方法在地表附近激发,在井中不同深度布置一些多级多分量的检波器进行观测。即:检波器放在井中,测线沿井孔垂向布置,所以这种方法称为垂直地震剖面法,简称为VSP(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 地震源放置于地面,接收的检波器置于深井中,地面激发震动后由不同深度的检波器接收地震波讯号,减少了表层干扰和吸收,可获得较高频段信息。这种方法获得的地震波讯号是单程的,而不是反射或折射回来的,对分析和认识地下地质构造情况更为准确。与常规的水平地震勘探相比,VSP资料具有信噪比高、分辨率高、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明显等优点,由下行P波和转换SV 波下行波场,求得各地层纵、横波速度比、泊松比以及各种弹性模量参数,与地层岩性进行比较,可对储集层含油气特征予以评价。 尽管VSP技术有上述诸多优点,但占用井场时间长,经费开支大,接收器组合级数少,叠加次数低,而且处理流程不完善,三维VSP尚未成为常规的勘探技术方法。但由于能提供其他技术无法提供的信息,VSP技术还是成为不可缺少的勘探开发工具。 如今,石油勘探对地下构造和岩性的勘探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震勘探也已从只研究构造到不但要研究构造,更要研究地层岩性的阶段,如何利用地震波信息进行地层岩性分析受到了普遍关注。常规的水平地震勘探方法因地面接收干扰严重,衰减和吸收作用较大所测得的地震资料不够准确。VSP测井资料能提能够提供准确的速度参数、井孔周围的构造、岩性及储层的分布范围,从中还能够提取高精度的地震属性, 从中提取的地震属性是地层岩性勘探的一个有力工具[1,2]。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垂直地震剖面法是在地震测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震技术。VSP是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实验,1953年美国在一口试验井中利用垂直剖面法首先得到地层的反射波,1959年前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和野外工作导致了VSP的创立。80年代前后,国外推广使用VSP,促进了VSP进入实用阶段。1984年,我国开始引进这项技术。VSP在改进勘探方法、研究地下岩石和物性,以及提供有关的参数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在一些地

测井专业术语

测井专业术语 测井常用名词汉英对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测井专业基本术语的含义。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测井专业的生产、科研、教学以及对外交往活动等领域。 2通用术语 2.1地球物理测井(学)borehole geophysics 作为地球物理一个分支的学科名词。 2.2测井well logging 在勘探和开采石油的过程中,利用各种仪器测量井下地层、井中流体的物理参数及井的技术状况,分析所记录的资料,进行地质和工程研究的技术。log一词表示测井的结果,logging 则主要指测井的过程、测井方法或测井技术。按照中文的习惯,通称为测井。 2.3测井曲线logs;well logs;logging curves 把所测量的一种或多种物理量按一定比例记录为随井深或时间变化的连续记录。包括电缆测井和随钻测井(LWD)。 2.4测井曲线图头log head 测井曲线图首部记录的井号、曲线名称、测量条件,比例尺、施工单位名称,日期等栏目的总称。 2.5重复曲线repeated curve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为了检验和证实下井仪器的稳定性对同一层段进行再次测量的曲线。 2.6深度比例尺depth scale 在测井曲线图上,沿深度方向两水平线间的距离与它所代表实际井段距离之比。 2.7横向比例grid scale 在测井曲线图上,曲线幅度变化单位长度所代表的实测物理参数值。 2.8线性比例尺linear scale 在横向比例中,测井曲线幅度按单位长度变化时它所代表的物理参数按相等值改变。 2.9对数比例尺logarithmic scale 在横向比例中,测井曲线幅度按单位长度变化时,它所代表的物理参数按对数值改变。 2.10勘探测井exploration well logging 在油气田勘探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仪器、处理及解释技术。 2.11开发测井development well logging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仪器、处理及解释技术。 2.12随钻测井logging while drilling 一种非电缆测井。它是将传感器置于特殊的钻铤内,在钻井过程中测量各种物理参数并发送到地面进行记录的测井方法。 2.13组合测井combination logging 将几种下井仪器组合在一起,一次下井可以测量多种物理参数的一种测井工艺。 2.14测井系列well logging series 针对不同的地层剖面和不同的测井目的而确定的一套测井方法。 2.15标准测井standard logging 以地层对比为主要目的,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声波时差和电阻率等项目中选定不少于三项的测井方法,全井段进行测量。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之欧阳光明创编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目录 欧阳光明(2021.03.07) 测井解释计算常用公式 1. 地层泥质含量(Vsh )计算公式 1.1 利用自然伽马(GR )测井资料 1.1.1常用公式 m in m ax m in GR GR GR GR SH --= (1) 式中,SH -自然伽马相对值; GR -目的层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in -纯岩性地层的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ax -纯泥岩地层的自然伽马测井值。 121 2--=?GCUR SH GCUR sh V (2) 式中,Vsh -泥质含量,小数; GCUR -与地层年代有关的经验系数,新地层取3.7,老地层取2。 1.1.2 自然伽马进行地层密度和泥质密度校正的公式 o sh o b sh B GR B GR V -?-?=max ρρ (3) 式中,ρb 、ρsh -分别为储层密度值、泥质密度值; Bo -纯地层自然伽马本底数; GR -目的层自然伽马测井值; GRmax -纯泥岩的自然伽马值。 1.1.3 对自然伽马考虑了泥质的粉砂成分的统计方法 C SI SI B A GR V b sh +-?-?=1ρ…………………………(4) 式中,SI -泥质的粉砂指数; SI =(ΦNclay -ΦNsh )/ΦNclay (5) (ΦNclay 、ΦNsh 分别为ΦN -ΦD 交会图上粘土点、泥岩点的中子孔隙度)

A 、 B 、 C -经验系数。 1.2 利用自然电位(SP )测井资料 α-=--=0.1min max min SP SP SP SP sh V (6) 式中,SP -目的层自然电位测井值,mV ; SPmin -纯地层自然电位值,mV ; SPmax -泥岩层自然电位值,mV 。 α-自然电位减小系数,α=PSP/SSP 。PSP 为目的层自然电位 异常幅度,SSP 为目的层段纯岩性地层的自然电位 异常幅度(静自然电位)。 1.3 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 b sh R R t R t R R sh R sh V /1]) lim ()lim ([-?-?= (7) 式中,Rlim -目的层井段纯地层最大电阻率值,Ω·m ; Rsh -泥岩电阻率,Ω·m ; Rt -目的层电阻率,Ω·m ; b -系数,b =1.0~2.0 1.4 中子-声波时差交会计算 B A sh V /=………………………………………………….…………. (8) 式中,Tma 、Tf -分别为岩石骨架声波时差、地层流体声波时差; ΦNma 、ΦNsh -分别为岩石骨架中子值、泥岩中子值,小数; Δt -目的层声波时差测井值; ΦN -目的层中子测井值,小数。 1.5 中子-密度交会计算 B A sh V /= (9) 式中,ρma 、ρf -分别为岩石骨架密度值、地层流体密度值,g/cm 3; ΦNma 、Φsh -分别为岩石骨架中子值、泥岩中子值,小数; ρsh -泥岩密度值,g/cm 3; ρb 、ΦN -目的层密度测井值,g/cm 3、中子测井值,小数。 1.6 密度-声波交会计算 B A sh V /=………………………………………..………… (10)

测井知识

测井well logging 在勘探和开采石油过程中、利用各种仪器测量井下地层的物理参数及井的技术状况,分析所记录的资料、进行地质和工程方面研究的技术。 开发测井development well logging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测井方法、仪器设备和解释技术。 测井曲线logs 测量的地层物理参数按一定比例随井深连续变化记录的曲线。 测井系列well logging series 针对不同的地层剖面和不同的测井目的而确定的一套测井方法。 测井仪器标准化logging tool standardization 利用标准物质及其装置、对同类型测井仪器按操作规范进行统一的刻度。 电阻率测井resistivity logging 测量地层电阻率的测井方法。 微电极测井microelectrode log 使用微电极系进行的测井。 侧向测井laterolog 采用聚焦电极系,使供电电流向井眼径向聚焦并流入地层的电阻率测井方法。根据电极的不同组合,分为三侧向、七侧向、双侧向、微侧向、邻近侧向及微球形聚焦测井等。 感应测井induction logging 采用一组特定的线圈系,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地层电导率的测井方法。 介电常数测井dielectric log 使用特定天线测量地层介电常数的测井方法。根据测量目的不同,又分为幅度介电 测井,相位介电测井。 电磁波传播测井electromagnetic propagation log 介电常数测井的一种,它测量电磁波在地层中的传播时间和衰减率。 自然电位测井spontaneous potential log 测量井内自然电场的测井方法。 自然伽马测井natural gamma-ray logging 在井中连续测量地层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射的伽马射线的测井方法。 API单位API unit 美国石油学会规定的自然伽马和中子伽马的计量单位。规定在美国休斯顿大学自然伽马测井刻度井中测得的高放射性地层和低放射性地层的读数差的1/200 为一个API自

测井资料标准化

一、测井资料标准化 潜北东区测井资料存在年代跨度大、测井仪器型号多、刻度标准不统一、操作方式不一致等问题。为了消除不同时间、不同仪器所测量的测井资料之间存在的系统误差,需要对工区内所有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确保利用测井资料对储集层进行精细描述时,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合理。 在项目研究中,对所研究工区的测井资料做了单井测井资料归一化与全油田测井数据标准化工作。 一)自然伽玛曲线的归一化 老测井系列的自然伽马曲线以“千脉冲/分”为单位,新测井系列自然伽马曲线单位为API,两者单位不同,数值差别较大。由于自然伽马曲线在测井分层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使两者统一,需对新老伽马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 对自然伽马曲线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归一化处理: min max min 1GR GR GR GR GR --= 式中GR 1表示归一化处理后的自然伽马值,GR 为自然伽马测井值,GRmax 为处 理井段自然伽马测井最大值,GRmin 为处理井段伽马测井最小值。 经归一化处理后的自然伽马数值在0-1之间,没有量纲,这样就消除了新老测井资料不同量纲的影响,便于指定统一的分层标准。 二)声波、密度测井曲线的标准化 1、测井曲线标准化的地质基础 就一个油田而言,属于同一层系的砂岩体或其它岩性,一般都具有相同的沉积环境与近似的参数分布特征。测井资料标准化实质正就是利用这一特性,认为测井数据具有自身相似的分布规律,从而建立该研究区块各类测井数据的油田标准分布模式。然后运用相关分析技术,对油田各井的测井数据进行整体的综合分析,校正刻度的不精确性,达到全油田范围内的测井数据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排除非地质因素的影响,保证计算储层地质参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标准层的选择 通常,标准层选择在区域上分布稳定、物性相近或有规律地变化、且有一定厚度的岩层,如泥岩、膏泥岩或孔隙度分布稳定的砂岩均可。 研究工区内标准层选择各小层归一化后自然伽马数值大于0、8的泥岩层。

测井曲线解释

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一. 国产测井系列 1、标准测井曲线 2、5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地层对比,划分储集层,基本反映地层真电组率。恢复地层剖面。 自然电位(SP)曲线。地层对比,了解地层的物性,了解储集层的泥质含量。 2、组合测井曲线(横向测井) 含油气层(目的层)井段的详细测井项目。 双侧向测井(三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真电组率(RT),试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RS)。 0、5m电位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0、45m底部梯率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主要做为井壁取蕊的深度跟踪曲线。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测量声波在地层中的传输速度。测时就是声波时差曲线(AC) 井径曲线(CALP)。测量实际井眼的井径值。 微电极测井曲线。微梯度(RML),微电位(RMN),了解地层的渗透性。 感应测井曲线。由深双侧向曲线计算平滑画出。[L/RD]*1000=COND。地层对比用。 3、套管井测井曲线 自然伽玛测井曲线(GR)。划分储集层,了解泥质含量,划分岩性。 中子伽玛测井曲线(NGR)划分储集层,了解岩性粗细,确定气层。校正套管节箍的深度。套管节箍曲线。确定射孔的深度。固井质量检查(声波幅度测井曲线) 二、3700测井系列 1、组合测井 双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D)。浅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侵入带电阻率(RS)。微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冲洗带电阻率(RX0)。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AC),测量地层的声波传播速度,单位长度地层价质声波传播所需的时间(MS/M)。反映地层的致密程度。 补偿密度测井曲线(DEN),测量地层的体积密度(g/cm3),反映地层的总孔隙度。 补偿中子测井曲线(CN)。测量地层的含氢量,反映地层的含氢指数(地层的孔隙度%) 自然伽玛测蟛曲线(GR),测量地层的天然放射性总量。划分岩性,反映泥质含量多少。 井径测井曲线,测量井眼直径,反映实际井径大砂眼(CM)。 2、特殊测井项目 地层倾角测井。测量九条曲线,反映地层真倾角。 自然伽玛能谱测井。共测五条曲线,反映地层的岩性与铀钍钾含量。 重复地层测试器(MFT)。一次下井可以测量多点的地层压力,并能取两个地层流体样。 三、国产测井曲线的主要图件几个基本概念: 深度比例:图的单位长度代表的同单位的实际长度,或深度轴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例系数。如,1:500;1:200等。 横向比例:每厘米(或每格)代表的测井曲线值。如,5Ω,m/cm,5mv/cm等。 基线:测井值为0的线。 基线位置:0值线的位置。 左右刻度值:某种曲线图框左右边界的最低最高值。 第二比例:一般横向比例的第二比例,就是第一比例的5倍。如:一比例为5ΩM/cm;二比例则为25m/cm。 1、标准测井曲线图 2、2、5米底部梯度曲线。以其极大值与极小值划分地层界面。它的极大值或最佳值基本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如图) 自然电位曲线。以半幅点划分地层界面。一般砂岩层为负异常。泥岩为相对零电位值。 标准测井曲线图,主要为2、5粘梯度与自然电位两条曲线。用于划分岩层恢复地质录井剖面,进行井间的地层对比,粗略的判断油气水层。 3、回放测井曲线图(组合测井曲线) 深浅双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曲线的极度大值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T),浅双侧向的极大值反映浸入带电阻率(RS)。以深浅双侧向曲线异常的根部(异常幅度的1/3处)划分地层界面。

测井基础知识

测井基础知识 1. 名词解释: 孔隙度: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反映地层储集流体的能力。 有效孔隙度:流体能够在其中自由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百分比。 原生孔隙度:原生孔隙体积与地层体积之比。 次生孔隙度:次生孔隙体积与地层体积之比。 热中子寿命:指热中子从产生的瞬时起到被俘获的时刻止所经过的平均时间。 放射性核素:会自发的改变结构,衰变成其他核素并放射出射线的不稳定核素。 地层密度:即岩石的体积密度,是每立方厘米体积岩石的质量。 地层压力:地层孔隙流体(油、气、水)的压力。也称为地层孔隙压力。地层压力高于正常值的地层称为异常高压地层。地层压力低于正常值的地层称为异常低压地层。 水泥胶结指数:目的井段声幅衰减率与完全胶结井段声幅衰减率之比。 周波跳跃:在声波时差曲线上出现“忽大忽小”的幅度急剧变化的现象。 一界面:套管与水泥之间的胶结面。 二界面:地层与水泥之间的胶结面。 声波时差:声速的倒数。 电阻率:描述介质导电能力强弱的物理量。 含油气饱和度(含烃饱和度Sh):孔隙中油气所占孔隙的相对体积。 含水饱和度Sw:孔隙中水所占孔隙的相对体积。含油气饱和度与含水饱和度之和为1. 测井中饱和度的概念:1.原状地层的含烃饱和度Sh=1-Sw。2.冲洗带残余烃饱和度:Shr =1-Sxo (Sxo表示冲洗带含水饱和度)。3.可动油(烃)饱和度Smo=Sxo-Sw或Smo =Sh-Shr。4.束缚水饱和度Swi与残余水饱和度Swr成正比。 泥质含量:泥质体积与地层体积的百分比。 矿化度:溶液含盐的浓度。溶质重量与溶液重量之比。 2. 各测井曲线的介绍: SP 曲线特征: 1.泥岩基线:均质、巨厚的泥岩地层对应的自然电位曲线。 2.最大静自然电位SSP:均质巨厚的完全含水的纯砂层的自然电位读数与泥岩基线读数差。 3.比例尺:SP曲线的图头上标有的线性比例,用于计算非泥岩层与泥岩基线间的自然电位差。 4.异常:指相对泥岩基线而言,渗透性地层的SP曲线位置。(1)负异常:在砂泥岩剖面井中,当井内为淡水泥浆时(Cw>Cmf),渗透性地层的SP曲线位于泥岩基线的左侧(Rmf>Rw); (2)正异常:在砂泥岩剖面井中,当井内为盐水泥浆时(Cmf>Cw),渗透性地层的SP曲线位于泥岩基线的右侧(Rmf4d)的自然电位曲线幅度值近似等于静自然电位,且曲线的半幅点深度正对地层的界面。(3)随地层变薄曲线读数受围岩影响,幅度变低,半幅点向围岩方向移动。 SP 曲线的应用: 1.划分渗透性岩层:在淡水泥浆中负异常围渗透性岩层,在盐水泥浆中正异常围渗透性岩层。

测井计算题

测井计算题

1,均匀的砂岩地层,根据测井资料发现有油水接触面。接触面以下,地层电阻率为0.5欧姆米;接触面以上,地层电阻率为5欧姆米。已知地层水电阻率为0.02欧姆米(地温下),(m=n=2,a=0.81,b=1)。 求:1)、地层孔隙度。 2)、上部地层的含水饱和度、含油气饱和度、含水孔隙度、视地层水电阻率。 3)、地层的孔隙度、含水孔隙度及含水饱和度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4)、若上部地层的冲洗带电阻率为16欧姆米,泥浆滤液电阻率为0.5欧姆米, 求冲洗带泥浆滤液饱和度、上部地层可动油气饱和度。 解: 1)、地层孔隙度。 根据上部水层数据计算地层孔隙度 2)、上部地层的含水饱和度、含油气饱和度、含水孔隙度、视地层水电阻率。 18.02.09.05.002.081.00=?=?==m W R aR φ0.50.10.3165 o w t bR S R ====110.3160.684h w S S =-=-=0.180.316 5.7% w w S φφ==?=5 R R

3)、地层的孔隙度、含水孔隙度及含水饱和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4)、冲洗带泥浆滤液饱和度、上部地层可动油气饱和度。 w w S φφ=20.8110.50.8840.1816mf xo m xo abR S R φ??===?0.8840.3160.568 mo xo w S S S =-=-=

2,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上的读数为: 纯砂岩=15API ;泥岩=90API ;目的层=40API 。地层为第三系碎屑岩。求地层泥质含量。 1)泥质含量指数: 2)泥质含量: 视石灰岩孔隙度 3,含水纯砂岩地层的密度为2.35,地层水密度为1.0.求地层孔隙度和视石灰岩孔隙度. 解:地层孔隙度=(2.65-2.35)/(2.65-1.0)=0.18 地 层视石灰岩孔隙度=(2.71-2.35)/(2.71-1.0)=0.21 4,含水纯白云岩地层的密度为2.6,地层水密度33.015901540=--=GR I %1212.012127.333.07.3==--=?sh V 0.171.271.2--=--=b f ma b ma D ρρρρρ?

测井相分析在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

《测井地质学》课程报告 测井相分析在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

测井相分析在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 沉积相研究是油气田勘探、开发中一项重要而基础的工作。测井资料在用于进行沉积地层的沉积相研究中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1]。 精确划分和识别沉积相(特别是沉积微相)是陆相含油气盆地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是盆地油气储层评价和预测的基础。对于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微相的研究主要依靠钻井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通常钻井岩心资料是判别沉积相最准确和重要的信息。但是在含油气盆地内部钻井取心资料往往是局部的,并且通常是不连续的,因此,在沉积微相的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测井相方面的信息,因为测井资料具有平面上分布广泛和纵向上连续分布的特点。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测井曲线的幅度、形态、光滑程度、组合特征及接触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可提供地层剖面的沉积层序、粒序旋回、砂泥比和不整合面等大量的沉积学信息[2],进而识别出不同沉积环境和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3]。 利用测井资料来评价或解释沉积相的方法称为测井相分析[4],测井相研究是从统计分析与岩心分析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将测井相与地质资料进行详细对比,确定测井相的岩性类型及沉积环境[5]。测井沉积微相分析是通过对取心井段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特征进行研究,建立测井相图版,并将这种关系推广到其他的未取心井,进行沉积微相的标定,进而可以利用研究区内丰富的测井资料进行沉积微相研究[6]。 1 测井相与沉积相的关系[7] 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下,由于物源情况、水动力条件及水深等各方面的不同,造成沉积物组合形式和层序特征的不同,反映在测井曲线上就有不同的测井曲线形态。沉积相在测井曲线上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形态信息[8-9],其最基本要素有幅度、形状、顶底接触关系、曲线光滑程度及齿中线,而形态信息就是这些要素的综合。不同的测井环境常常具有不同的测井曲线形态特征,从各种环境的不同曲线形态特征中,可以概括出几种基本的形态类型:顶部或底部渐变型;顶部或底部突变型;振荡型;块状组合型和互层组合型。这些基本的形态类型反映了不同沉积环境从开始到结束沉积物粒度在垂向上的变化,表现出在某一时期内沉积作用的连续性;同时,其基本曲线形态是由水体深度的逐渐变化、搬运流能量的变化、沉积物源供应变化3种主要环境因素决定的[10]。 不同沉积环境对应的测井曲线形态、幅值等特征不同,因此,应用测井资料对沉积相进行识别具有很好的可行性[11]。

测井原理与应用

测井原理与应用 测井技术:应用物理方法研究油气田钻井地质剖面和井的技术状况,寻找并监测油气层开发的一门应用技术。Well drilling 测井:矿场地球物理物探:地面地球物理 地层地球物理特性:1、电化学特性2、导电特性3、介电特性4、声学特性5、核特性6、磁特性7、热特性 特性随岩层的岩性、物性及所含流体特性的不同而变化。 测井方法:物理方法:1、电法测井2、声波测井3、核测井4、生产测井 测井用途: 一、评价油气层;(1)定性分析,划分渗透层、裂缝带,地层对比 地层对比:在横向上进行地层追踪的过程 (2)定量计算参数,储集层是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地层(3)确定油气层的有效厚度(4)预测产能(5)研究构造和沉积环境 二、油藏描述;研究油气藏的生储盖条件,储量计算; 三、油气田开发的问题;(1)剩余油的确定及分布预测(2)开发井网调整措施研究(3)水淹层识别及水淹级别的判别 四、油气井工程中的问题;(1)地层压力,岩石强度,井壁稳定,固井质量(2)评价压裂酸化和封堵效果(3)注采井的流体动态监测(4)随钻实现了地质导向,消除了以往的盲目钻井(5)检查套管损伤 五、其他作用 电法测井:以研究岩石及其孔隙流体的导电性,介电特性及电化学特性为基础的一大类测井方法。 电化学特性:自然电位测井(SP) 介电特性:电磁波传播测井(EPT) 导电特性:双侧向电阻率测井(DLL)=聚焦测井、微球开聚焦电阻率测井(MSFL)、感应测井(DIL)、阵列感应式成像测井(AIT)、随钻电阻率测井(LWD)、套管电阻率测井(CHFR)、方位电阻率测井(ARI)、地层倾角测井(SHDT)、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FMS)井径曲线(CAL)钻头直径(BITS) 自然电位:井中自然电场产生的电位

页岩气测井标准

页岩气战略调查井钻井技术要求 YYQ-05 地球物理测井 1.测井内容 对全井段进行标准和全套测井,根据实际钻探情况研究是否需要针对目的 层段增加特殊测井项目,测井内容: 地球物理测井内容

2.5.2测井要求 2.5.2.1在下表层套管前必须进行标准,下技术套管前、完钻前必须进行标准及全套测井。 2.5.2.2每次电测,保证前后两次电测资料重复井段不少于50米(若下套管须能接上图)。 2.5.2.3依据全套组合、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及综合研究优选相关井段进行核磁共振测井。 2.5.2.4按核磁共振测井成果优选有利井段进行电缆式动态测试测井了解地层压力及储层渗透率。 2.5.2.5对目的层井段进行偶极子扫描成像测井。 2.5.2.6测井施工单位要在现场提供井斜资料和标准测井图及完井电测回放1:200测井图件,24小时后提供全套测井图及初步测井解释意见。 2.5.2.7取芯井段大于10米要求1:50的全套组合放大曲线和对比曲线。 2.5.2.8固完技油套后,按规定时间测固、放、磁。 2.5.2.9每次测井在5 7天前由施工单位通知甲方指定测井单位,做施工前准备,并预报测井时间。 2.5.2.10为保证测井工作顺利进行,要求钻井承包商确保仪器下井畅通无阻,安全测井。测井方应尽量满足甲方其它的合理要求共同保证各项资料的齐全、准确。 2.5.3对测井资料解释要求 2.5. 3.1测井施工单位要选择该地区地质情况的最佳处理程序进行测井资料处理,及时提供中途测井数字处理成果图、测井解释成果表。 2.5. 3.2完钻全套测井后,24小时内提供初步解释意见,7天内提供系统测井图,30天内提交达到归档标准的全部资料,主要包括: (1)综合数字处理成果图1:200;解释成果表。 (2)回放标准测井图1:500,并提供资料光盘。 (3)综合解释报告。 (4)特殊测井曲线图(原始图)1:200,解释成果图、表及单项解释报告。 (5)固井质量图,磁性定位图、表及解释报告。 2.5. 3.3完井30天后提供全部测井内容的LA716数据带两份及全部测井原始带和胶片。 2.5. 3.4测井施工单位要根据甲方的要求,随时无偿提供各种测井资料,以确保研究工

测井曲线解释

1.常用测井曲线名及简写: 测井符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Rt true formation resistivity. 地层真电阻率 Rxoflushed zone formation resistivity冲洗带地层电阻率 Ilddeep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深探测感应测井 Ilmmedium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中探测感应测井 Ilsshallow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浅探测感应测井 Rd deep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Rs shallow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RMLL micro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微侧向电阻率测井 CONinduction log 感应测井 AC acoustic声波时差 DENdensity 密度 CN neutron 中子 GR natural gamma ray 自然伽马 SP spontaneous potential 自然电位 CALborehole diameter 井径 Kpotassium 钾 TH thorium 钍 Uuranium 铀 KTHgamma ray without uranium 无铀伽马 NGRneutron gamma ray 中子伽马 5700系列的测井项目及曲线名称 Star Imager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 CBIL井周声波成像 MAC 多极阵列声波成像 MRIL核磁共振成像 TBRT薄层电阻率 DAC 阵列声波 DVRT数字垂直测井 HDIP六臂倾角

测井岩相软件使用说明手册

岩石物理相分析软件 使用说明书 二零零九年七月

一、软件介绍及运行环境 测井相解释软件系统是在微机上利用VC和FORTRAN语言环境编写的软件系统。 该系统软件运行环境: 1)硬件环境:PII或以上处理器的微机,64M或更大的内存空间,800×600或更高分辨率的彩色显示器。 2)软件环境:Windows 9X、2000、XP等微软的操作系统,具备Visual C++编程环境。 二、软件的功能 2.1数据转换 1)实现LA(80)、Forward(文本)和自定义文本三种文件格式之间的互相转换:首先打开文件,通过数据文件的不同后缀确定读入的是哪类测井数据格式:(LA(80)格式——*.la、Forward(文本)格式——*.txt、自定义文本格式——*.dat);然后保存为目标格式的数据文件即可,文件类型同样根据文件名后缀确定。 LA(80)为80条标准测井LA格式;Forward(文本)为Forward软件标准文本格式;自定义文本数据格式如下:(geng18.dat,/* */内的是注释)geng18 /*井名*/ 3 /*曲线条数*/ 2040.0000,2325.0000 /*起止深度*/ 0.1250 /*采样间隔*/ END /*间隔字符*/ #DEPTH GR CAL AC 2040.000 83.46900 27.41300 250.86700 2040.125 88.47100 27.60300 247.28900 2040.250 95.17619 27.60300 239.78979 2040.375 101.45760 27.53900 238.60860 2040.500 107.49319 27.43500 241.65239 2040.625 112.64719 27.36700 249.78780 2040.750 116.48000 27.31000 260.84061 2040.875 118.53200 27.35800 270.81122

测井名称

RILM 中感应电阻率 RLML 微梯度电阻率 RFOC 八侧向电阻率 RILD 深感应电阻率 CILM 中总能谱比测井 CILD 深总能谱比测井 APLC 补偿中子 AT1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T2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T3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T60 阵列感应电阻率 AT90 阵列感应电阻率 DRH 密度校正值 DT4P 纵横波方式单极纵波时差 DT4S 纵横波方式单极横波时差 HFK 钾 HSGR 无铀伽马 HURA 铀 LCAL 井径 REFL 放射性元素裂变测井 RHOM 岩性密度 RLA0 电阻率测井 RLA1 电阻率测井 RLA2 电阻率测井 RLA3 电阻率测井 RLA4 电阻率测井 RLA5 电阻率测井 RT 地层真电阻率 常用测井曲线符号单位 测井曲线名称符号(常用) 单位符号单位符号名称自然伽玛GR API 自然电位SP MV 毫伏 井径CAL cm 厘米 中子伽马NGR 冲洗带地层电阻率Rxo 深探测感应测井Ild 中探测感应测井Ilm 浅探测感应测井Ils 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Rd 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Rs 微侧向电阻率测井RMLL 感应测井CON 声波时差AC

密度DEN g/cm3 中子CN v/v 孔隙度POR 冲洗带含水孔隙度PORF 渗透率PERM 毫达西 含水饱和度SW 冲洗带含水饱和度SXO 地层温度TEMP 有效孔隙度POR 泥浆滤液电阻率Rmf 地层水电阻率Rw 泥浆电阻率Rm 微梯度ML1或MIN 微电位ML2或MNO 补偿密度RHOB或DEN G/CM3 补偿中子CNL或NPHI 声波时差DT或AC US/M 微秒/米 深侧向电阻率LLD或RT OMM 欧姆米 浅双侧向电阻率LLS或RS OMM 欧姆米 微球电阻率MSFL或SFLU、RFOC 中感应电阻率ILM或RILM 深感应电阻率ILD或RILD 感应电导率CILD MMO 毫姆欧 PERM绝对渗透率,PIH油气有效渗透率,PIW水的有效渗透率。 测井符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Rt true formation resistivity. 地层真电阻率Rxo flushed zone formation resistivity 冲洗带地层电阻率Ild deep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深探测感应测井Ilm medium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中探测感应测井Ils shallow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浅探测感应测井Rd deep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

第一讲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 钻井取芯、岩屑录井、地球物理测井是目前比较普及的三种认识了解地层的方法。钻井获取的岩芯资料直观、准确,但成本高、效率低。岩屑录井简便、及时,但干扰因素多,深度有误差,岩屑易失真。测井是一种间接的录井手段,它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连续地测定岩石的物理参数,以不同的岩石存在着一定物性差别,在测井曲线上有不同的变化特征为基础,利用各种测井曲线显示的特征、变化规律来划分钻井地质剖面、认识研究储层的一种录井方法;具有经济实用、收获率高、易保存的优势,是目前我们认识地层的主要途径。 鄂尔多斯盆地常规测井系列分为综合测井和标准测井两种。 综合测井系列:重点反映目的层段钻井剖面的地层特征。测量井段由井底到直罗组底部,比例尺1:200。由感应、八侧向、四米电阻、微电极、声速、井径、自然电位、自然咖玛八种测井方法组成。探井、评价井为了提高储层物性解释精度,加测密度和补偿中子两条曲线。 标准测井系列:全面反映钻井剖面地层特征,测量井段由井底到井口(黄土层底部),比例尺1:500,多用于盆地宏观地质研究。过去标准测井系列较单一,仅有视电阻率、自然咖玛测井等两三条曲线。近几年完钻井的标准测井系列曲线较完善,只比综合测井系列少了微电极测井一项。 一、测井曲线的识别 微电极系测井、四米电阻测井、感应—八侧向测井、都是以测定岩石的电阻率为物理前提,但曲线的指向意义各异。微电极常用于判断砂岩渗透性和薄层划分。感应—八侧向测井用于判定砂岩的含油水层性能。四米电阻、声速、井径、自然电位、自然咖玛用于砂泥岩性划分。它们各有特定含义,又互相印证,互为补充,所以,我们使用时必须综合考虑。 1、微电极测井 大家知道,油井完钻后由井眼向外围依次是:泥饼、冲洗带、侵入带、地层。泥饼是泥浆中的水分进入地层后,吸附、残留在砂岩壁上的泥浆颗粒物。冲洗带是紧靠井壁附近,地层中的流体几乎被钻井液全部赶走了的部分;其深入地层的范围一般约7—8厘米。侵入带是钻井液与地层中流体的混合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