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教学设计

酯教学设计
酯教学设计

《羧酸酯》——酯的教学设计

王光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酯的概念、命名,同分异构体以及物理性质;

(2)根据酯的组成与结构的特点,理解酯的水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酯的水解反应原理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会运用观察法和实验探究法等方法研究问题;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养成团结合作的品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关注自身生活实际,体会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分析以及重、难点的处理

本节课的重点是酯的同分异构现象以及酯的水解反应,同时酯的水解原理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在课程处理上,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羧酸、酯化反应等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归纳酯的结构特点以及分子组成,顺利导入到酯的定义和饱和一元酯的分子通式;通过对酯的分子通式观察分析,学生自然而然的联想到饱和一元羧酸的分子通式也是C n H2n O2,从而得出饱和一元羧酸与饱和一元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在处理本节的难点——酯的水解反应原理时,针对学生对酯化反应的理解(可逆反应),结合学生在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以及选修4中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有知识体系,由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入手,分析发现酯的水解反应是酯化反应的逆过程,根据平衡移动的基础知识推测能够使平衡逆向移动的因素,然后小组讨论、设计验证实验方案,然后学生动手实验验证酯在不同的条件下的水解程度,从而在实践中深化原有的知识,并在实验中得出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于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的结论,顺利构建了酯水解反应原理的新知识。通过学生自主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将难点通过学生的参与与实践,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从而顺利的完成本节课程的三维目标。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并进式实验教学法,比较分析教学方法等。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情境:展示水果(图片)珍珠奶

茶让同学回答,为什么会有香

味?

【引入】含有酯,这些香味的存在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类有机物——酯。

【板书】酯【同学思考并回答】

创设情境,增强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

生感到化学就在生活

中,生活处处有化学。

【问题设疑】同学们,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的酯类物质?

【同学回答】生活中的各种空气清新剂、蔬菜、鲜花

以及食品中,还有上节课学到过的乙酸乙酯等

让学生以生活的有

心人出现在课堂上,培

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能从生活角度来体味化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前复习】

1.什么是酯化反应?写出乙酸、甲酸分别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中浓H2SO4的作用是什么?

2.写出一元羧酸和一元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通式表示羧酸和醇)?

RCOOH+HOR'

RCOOR'+H2O

3.酯化反应的过程中,羧酸和醇脱水的规律是怎样的?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思考、回答并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CH3COOH+HOCH2CH3 CH3COOC2H5+H2O

HCOOH+HOCH2CH3 HCOOC2H5+H2O

2.酸脱羟基、醇脱氢。

回忆旧知识酯化反

应,为接受新知识酯的

水解反应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

思维能力,由个别上升

到一般的认识。

【板书】一、酯的概念、命名和

通式

1.酯的概念:酯是羧酸分子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简写为RCOOR′。

根据前3个化学方程式给酯下定义,学生之间互相补

充,最后教师小结。

引起学习兴趣,变被动

学习为主动学习。

【板书】酯的命名

“某酸某酯”

课堂练习

写出下列酯的名称:(1)HCOOCH3

(2)CH3COO CH2CH3

做课堂练习;互相矫正得答案。

(1)甲酸甲酯

(2)乙酸乙酯

及时巩固、提高。

【板书】2、饱和一元酯的通式及

同分异构体

(1)通式:

结构通式

组成通式:C n H2n O2

【设疑】与哪类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1)由结构通式归纳出组成通式为:

可表示为:C n H2n O2

(2)思考并回答:与饱和一元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3)学生练习C5H10O2的各种同分异构体。

对饱和一元羧酸和

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有

全面认识,并培养学生

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练习及时巩固、

提高,从而达到学以致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最全版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教研室薛青峰 教材依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主编:王祖浩)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本单元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它们分别是第一部分:盐类的水解规律;第二部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第三部分:盐水水解的应用;本教学设计为第一部分内容。 设计思想: 1.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纳入了化学教学的内容,科学探究作为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一方面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为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找到了可靠的载体,同时使得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了可操作的内容。正因为如此,科学探究正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接受和运用。然而,仔细分析频繁出现的科学探究,不难发现,一些科学探究的设计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对“猜想与假设”的处理,基于此,本设计力求通过《盐类水解》中对“猜想与假设”的处理,让学生感悟如何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和经验的进行“猜想和假设”,并学会对“猜想和假设”进行合理性剖析,进而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预见能力。 2.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出学生原来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盐类水解》一课的教学,一般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呈现现象,归纳共性。而本设计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科学探究方式,通过从已有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与小组讨论,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这种从已有知识中寻找问题,并进行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意义重大。 教学目标: 1、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初步掌握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合理猜想并能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 3、体会假设和推理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 探究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究盐类水解的规律 教学难点: 解释盐溶液酸碱性的成因及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用品: CH3COONa溶液、Na2SO3溶液、NaCl溶液、K2SO4溶液、NH4Cl溶液、AlCl3溶液、蒸馏水、pH 试纸、表面皿、玻璃棒、剪刀、镊子、烧杯、滤纸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温故激疑引出课题 问题1:你知道醋酸溶液为什么呈酸性吗?氨水为什么又呈碱性呢?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原因的回忆;同时以醋酸和氨水为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弱酸、弱碱在溶液中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即弱酸溶液中弱酸分子、弱酸根离子和H+必定是同时存在,同样弱碱溶液中弱碱分子、弱碱阳离子和OH_也必定是同时存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酯油脂》教案-新版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三课时酯油脂 【学习目标】 1. 了解油脂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 了解酯、油脂的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 【教学重点】油脂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油脂的水解反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通常是把“油脂”两个字连在一起出现,那么“油”和“脂”是同一层含义吗?一般“油”是指从植物果实中榨取出来的,“脂”通常是固体物质,在动物体内含有脂肪。在“油”类中麻油是香气最浓的了,动物脂肪在烹饪过程中有香味逸出。我们知道花草也是有香味的,它的香气和油脂的一样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8的内容。 1. 许多水果、花卉有芳香气味,这些芳香气味是水果、花卉中含有的有机物——的气味。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就是一种。 2. 花生油、豆油或菜籽油是从中榨取出来的,牛油、羊油是动物体内含有的。植物油通常呈,动物脂肪通常呈,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思考】酯和脂一样吗?油脂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引入】鸟语花香,花香来自何处? 走过某家厨房,麻油炒菜,香气扑鼻,香气来自什么物质? 烤肉四处飘香,来自什么物质? 引入概念: 酯:醇跟酸发生酯化反应的生成物 脂:动物体内的脂肪,固态 油:植物的果实,液态 回顾酯的制备。 【学生活动】阅读自学教材第68页《信息提示》的“油脂的分子结构”。 【师】下面我们介绍高级脂肪酸、甘油的有关知识。

高级脂肪酸:有机酸RCOOH,烃基中的碳原子多达十几个; 如硬脂酸C17H35COOH。 甘油:丙三醇,能与水互溶,具有吸湿性,常作护肤品的保湿剂。结构简式为CH2-CH-CH2 OH OH OH 【师】我们知道酸和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写出硬脂酸和甘油间发生的酯化反应。 【生】板演。 【板书】一、油脂: 1.组成元素:C、H、O 2.定义: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酯化反应生成的甘油酯。 3.分类:油,常温下为液体; 脂肪,常温下为固态。 4.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 【师】大家平时在喝汤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油的什么地方?衣服上不小心沾上油渍,通常如何处理? 【生】思考,讨论。 【板书】二、油脂的物理性质: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 【师】油脂也是一种酯类。那么什么是酯? 【生】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师】我们知道酯化反应是个可逆过程: 酸+ 醇酯+ 水 所以,酯也可以和水反应生成酸和醇,这个过程我们称为酯的水解。 【实验】(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5g新鲜动物脂肪(如牛油)、6mL95%的乙醇,微热使脂肪完全溶解。 (2)在(1)的反应液中加入6mL40%氢氧化钠溶液,边搅拌边小心加热,直至反应液变成黄棕色粘稠状。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若无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反应液中的油脂已完全反应,否则要继续加热反

酯 教学设计

《羧酸酯》——酯的教学设计 王光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酯的概念、命名,同分异构体以及物理性质; (2)根据酯的组成与结构的特点,理解酯的水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酯的水解反应原理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会运用观察法和实验探究法等方法研究问题;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养成团结合作的品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关注自身生活实际,体会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分析以及重、难点的处理 本节课的重点是酯的同分异构现象以及酯的水解反应,同时酯的水解原理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在课程处理上,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羧酸、酯化反应等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归纳酯的结构特点以及分子组成,顺利导入到酯的定义和饱和一元酯的分子通式;通过对酯的分子通式观察分析,学生自然而然的联想到饱和一元羧酸的分子通式也是C n H2n O2,从而得出饱和一元羧酸与饱和一元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在处理本节的难点——酯的水解反应原理时,针对学生对酯化反应的理解(可逆反应),结合学生在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以及选修4中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有知识体系,由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入手,分析发现酯的水解反应是酯化反应的逆过程,根据平衡移动的基础知识推测能够使平衡逆向移动的因素,然后小组讨论、设计验证实验方案,然后学生动手实验验证酯在不同的条件下的水解程度,从而在实践中深化原有的知识,并在实验中得出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于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的结论,顺利构建了酯水解反应原理的新知识。通过学生自主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将难点通过学生的参与与实践,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从而顺利的完成本节课程的三维目标。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并进式实验教学法,比较分析教学方法等。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情境:展示水果(图片)珍珠奶 茶让同学回答,为什么会有香 味? 【引入】含有酯,这些香味的存在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类有机物——酯。 【板书】酯【同学思考并回答】 创设情境,增强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 生感到化学就在生活 中,生活处处有化学。 【问题设疑】同学们,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的酯类物质? 【同学回答】生活中的各种空气清新剂、蔬菜、鲜花 以及食品中,还有上节课学到过的乙酸乙酯等 让学生以生活的有 心人出现在课堂上,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案(绝对经典版)

课题: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过程 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价值观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了解有机物常见的分类方法;难点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板书设计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二、按官能团分类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发现由无机化合物通过加热可以变为尿素的实验事实。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讲]高一时我们学习过两种基本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那么今天我们利用树状分类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今天我们利用有机物结构上的差异做分类标准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 3-CH 2 -CH 2 -CH 2 -CH 3 ) (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不含苯环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含苯环 [讲]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链状化合物和脂环化合物统称为脂肪族化合物。而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包含苯环的化合物,其又可根据所含元素种类分为芳香烃和芳香烃的衍生物。而芳香烃指的是含有苯环的烃,其中的一个特例是苯及苯的同系物,苯的同系物是指有一个苯环,环上侧链全为烷烃基的芳香烃。除此之外,我们常见的芳香烃还有一类是通过两个或多个苯环的合并而形成的芳香烃叫做稠环芳香烃。 [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生成新的化合物,这种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主要的官能团。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 第2课时盐类的水解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新课程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的第二大部分。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从教材编排上看---承前启后 承前:在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呈现酸碱性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的水解规律,既能促进学生认知层次上的阶梯式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进行具体而明确的应用。 启后:盐类水解的知识与本章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将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紧密相连,其相关知识还可以进一步指导高三有关物质性质的检测及应用等知识的学习。 2、从知识结构上讲--完善体系 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之后的又一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共同构成了中学化学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的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你知道为什么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吗?希望在本节课上你学会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及理论推理获得盐类水解的原理。 (2)你会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吗?希望在本节课上你能通过所获取的理论知识准确快速地判断哪些物质水解呈酸性,哪些物质水解呈碱性。 (3)你会用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盐类的水解吗?希望在本节课上你能学会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 (1)你掌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技巧吗?希望在小组合作实验与讨论的过程中,你能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与探究。 (2)你会通过具体的实验结果及合理的理论分析归纳出有效的定义及规律吗?我想,在本节课上,你绝对可以掌握,同时,自己的文字归纳能力也会得到一定锻炼。 (3)在化学理论的学习上,你能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吗?本节课会教给你一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你能感觉到探究学习的奇妙吗?你能发现实验的神奇吗?在这节课上,你能感受到化学学科的真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并注定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三、重点难点 1、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及规律。 2、难点:探究并解释盐溶液酸碱性的成因。 四、学情分析 1、知能有积累:高二学生已具备较为成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思维活跃。通过前一阶段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溶液pH 等知识,且具备了分析溶液中粒子微观行为的能力,具备了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前提。因此,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掌握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油脂蛋白质 教学设计[必修](7)

第2课时:脂肪、蛋白质 【教学过程】 (五)油脂 1、油脂的组成:油脂属于酯,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植物油属于不饱和油脂 ..........,因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而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常温下呈 液态 ..。 动物脂肪属于饱和油脂 ..。 ..........,常温下呈固态 形成油脂的三种常见高级脂肪酸为: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油酸:C17H33COOH,该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C==C 双键,属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 2、油脂的水解: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不完全,在碱性条件下可完全水解。如: C17H35— COOCH2H+ C17H35— COOCH + 3H2O C17H35— COOCH2 C17H35— COOCH2 C17H35— COOCH +3NaOH C17H35— COOCH2 (皂化反应) 注意:工业上利用皂化反应制肥皂。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黢钠。油脂水解后,为使肥皂和甘油充分分离,采用盐析的方法,即加入食盐细粒,使肥皂析出。 3、油脂的存在:油脂分布十分广泛,各种植物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油脂,特别是油料作物的种子和动物皮下的脂肪组织,油脂的含量丰富。人体中的脂肪约占体重的10%~20%。 4、油脂的用途:油脂是食物组成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1 g 油脂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时,放出热量约39kJ,大约是糖或蛋白质的2倍。成人每日需进食50~60 g脂肪,可提供日需热量的20%~25%。 脂肪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生成甘油(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然后再分别进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油脂同时还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2021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1.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1课时(教案1)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育要点】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办法,知道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育难点】 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育进程规划】 【考虑与沟通】 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 2.怎样区别的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界说:含碳化合物。CO、CO2、H2CO3及其盐、氢 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在外。 有机物的特性:简略焚烧;简略碳化;受热易分化;化 学反响慢、杂乱;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视点来看又怎样区别的机物和无机物呢? 组成元素:C 、H、O N、P、S、卤素等 有机物品种繁复。(2000多万种)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有机化合物链状化合物脂肪 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1.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彼此连接成链状。(因其开始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名脂肪族化合物。)如: 正丁烷正丁醇 2.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又可分为两类: (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类似的碳环化合物。如: 环戊烷环己醇 (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

苯萘 二、按官能团分类: 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是指决议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 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替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能够分为以下12品种型: 类别官能团典型代表物类别官能团典型代表物 烷烃——甲烷酚羟基苯酚 烯烃双键乙烯醚醚键乙醚 炔烃叁键乙炔醛醛基乙醛 芳香烃——苯酮羰基丙酮 卤代烃卤素原子溴乙烷羧酸羧基乙酸 醇羟基乙醇酯酯基乙酸乙酯 操练: 1.下列有机物中归于芳香化合物的是() 2.〖概括〗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联系: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 设计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集体备课教案高2020级化学组

教材先提出盐溶液的酸碱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组成的关系,再通过微观分析得出其本质原因。针对这一内容组织形式、结合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解决问题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知识和平衡移动原理知识,本节课适合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根据概念的分类和学习的认知学心理,概念的形成要通过具体的例证进行概念感知、对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在此基础上舍弃非本质特征、提取其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综合上述两点,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质疑――理论讲解――交流应用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高2020级(17)班 实验器材:试剂瓶、烧杯、玻璃棒、pH试纸等 本节课将用到 白板,白板笔,计算机,投影仪,图片,课件PPT等。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中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强碱弱酸盐:碱性 二、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1、理论分析:CH 3 OONa溶液(显碱性): CH 3OONa=CH 3 OO—+Na+ + H 2 OH++OH— CH 3 COOH 2、盐类水解的定义 3、实质 4、规律 5、条件 6、特征 三、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①一般用,不用气体或沉淀符号; ②多元弱酸根分布写,以第一步为主;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被蜂蛰伤莫大 意——大妈差点送了 命! 某日上午10点左右,家 住市区的李大妈与邻居 一起到附近山上采槐花 时,不慎被蜜蜂蜇伤, 当时她并未在意,以为 没什么大碍。 回家后,李大妈感到被 蜇处疼痛加剧、呼吸困 难、意识模糊,家人急 忙拨打急救电话,医生 对症处理,经过治疗, 李大妈才脱离危险。 【问】为什么Na2CO3溶 液、NaHCO3溶液、肥皂 水可以消除疼痛? 探究2:盐溶液是否一定 呈中性? 【演示探究】实验内 容:室温下,用PH试纸 测以下5种盐溶液的pH 值,确定它们的酸碱 性。 【质疑】盐,既不会电 离出H+,也不会电离出 OH-,为什么也会显示出 不同的酸碱性?这就是 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 题:盐类的水解 【质疑】如果盐不同, 则情况可能不同,我们 就先以CH 3 OONa溶液(显 碱性)为例来分析。在 溶液中,存在两种电解 质CH 3OONa和H 2 O,所以 存在两个电离: NH 4Cl=NH 4 ++Cl-,H 2 O H+ +OH-,电离之后,按理说,也应该有[OH -]=[H+],最终不相等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思考回答: Na2CO3溶液、NaHCO3溶 液、肥皂水可能显碱性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 析得出结论: 盐溶液不一定都是 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 呈碱性 思考,回答:只能来自 离子之间的反应,溶液 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 出的H+或OH-反应。 思考,回答:H+与CH 3 OO- 反应能结合成弱电解质 CH 3 COOH,才能不断地反 应,所以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 习兴趣,轻松进入学习 状态。 , 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学 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过渡自然 不断地设置台阶,由学 生熟悉的旧知识入手, 逐渐由旧知识引出新知 识。经过层层分析,最 后找到本质原因——盐 类水解。

《第四章第一节油脂》教学设计

《油脂》教学设计 广州市六十三中学化学科苏慧贤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概念。 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3、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油脂知识与其结构联系起来,了解油 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4、使学生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皂化和水解反应) 5、常识性介绍肥皂、合成洗涤剂与人体健康等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设计实验、探索实验、阅读材料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1.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和分析,不断地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新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勤思、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是第四章第一节《油脂》,本节书是化学2中的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注意知识的衔接、拓展与深化。在化学2中由于油脂的结构复杂,学生已有知识还不足以从结构角度认识油脂的性质,课标只要求从组成和性质上认识。在选修5中,本章安排在烃的衍生物之后,学生对烃的衍生物中各种官能团的结构、结构和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的认识和理解。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突出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基本思想。同时,本节又是烃的衍生物知识的延续和发展,即从单官能团的化合物和发展到多官能团的化合物,从小分子延续和发展到高分子。为学习合成高分子作好铺垫。 三、教材处理 整节重点难点:油脂的结构、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难点:油脂的概念和组成结构 第二课时重点难点:油脂的化学性质 教材中,主要突出油脂的化学性质,而水解反应和氢化反应的原理则是整节书的重点和难点。 建议将本节书分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节着重知识的迁移。先从学生已经了解过的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引出油脂的结构和组成;第二节着重新知识的理解。开始还是

羧酸的教学设计

羧酸的教学设计 作者:彭叔敏紫金县附城中学 摘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引领下设计完成“羧酸”课堂教学。进行教材分析,最后并做了教学设计的反思。 关键词教学设计羧酸教学反思 1 教材分析 羧酸是烃的含氧衍生物这一章节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在学习这之前,已经学习醇和醛,为学习烃的衍生物打下了基础。通过学习乙酸,让同学们掌握醇、醛和酸的联系。可以更系统,深化的学习整章内容。 通过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除了从生活经验中有感性的认识以外,也相对熟知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醇、酚、醛等内容,对有机物分子结构、官能团、化学性质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充分体现了将生活寓于化学教学中,导入时用饮料——醋饮料创设一个情景,又提出生活中常见的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以醋的“醒酒防醉”这一功能来学习酯化反应。最后让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1)了解羧酸的分类。 (2)掌握羧酸的结构、命名。 (3)掌握羧酸的化学性质(酸性、酯化反应)。 (4)认识同位素示踪法。了解酯化反应的机理。 2.2 能力目标 (1)应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麻烦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类推方法的能力。 2.3 情感目标 (1)认识羧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教学重点 羧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4 教学难点 酯化反应的原理 5教学方法 探究性教学,启发式教学 6教学工具 多媒体电教设备,实验器材设备 7教学过程:

7.1 情境导入 【引言】: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饮料在冲击着我们的身体,不知道同学们平时都是喝些什么饮料的? 【生】:酸奶、牛奶、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冰红茶、………还有我喜欢喝苹果醋。学生们议论纷纷。 【展示】:图片 【讲】:这个醋饮料在近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大家家里面的厨房里都会配有醋作为配料吧。这个醋的也叫乙酸,是羧酸的一种。着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得内容—— 醋酸。 【板书】:第三节、羧酸。 7.2 羧酸的分类与通式 【讲】:羧酸是由烃基和羧基相连够成的有机化和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是如何分类的。【展示】ppt(羧酸的分类) 【思考】在无机化学里我们已经学过醋酸,请大家些出它的化学式, 并通过对羧酸定义的理解写出羧酸的通式。 【板书】:羧酸的通式(CnH2n+1COOH 或CnH2nO2)。 【过渡】:我们通过研究乙酸来探索羧酸的性质。 【板书】乙酸。 7.3 羧酸的物理性质 【问】:同学们通过在生活中我们对醋的了解,能感受到乙酸有哪些物理性质呢?清同学回答。 【生】:回答(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沸点:117.9℃(易挥发)、熔点:16.6℃(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板书】:乙酸的物理性质。 【展示】乙酸的球棒模型图片。 【讲】:现在来观察乙酸的球棍模型,写出乙酸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板书】:分子式,结构简式。 【展示】核磁共振氢谱图。 【明确】:图中有两个吸收峰说明有两种氢原子,且数目比为3比1。 【讲】:很明显羧基是官能团,大家都知道官能团是主要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那羧基是如何决定羧酸的化学性质的呢? 7.4 羧酸的化学性质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索羧酸的化学性质。 【讲】: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乙酸的酸性。提示:可用酸性指示剂来验证。 【学生实验】:往试管中加入2ML的乙酸,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回答】溶液变红 【问】从现象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明确】乙酸显酸性。 【板书】:CH3COOH CH3COO- + H+ 【讲】:老师有说过性质就将会决定用途。请问同学们,你们家的水壶会不会用久了就长有水垢呢? 【回答】有! 【再问】你们家事怎么处理的呢?如何洗掉水垢。 【回答】用醋来清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3.2醛-教案

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醛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及性质,并根据典型代 表物,认识醛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掌握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掌握乙醛与银铵溶液、新制C u (O 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 确书写。 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 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 可能产生的影响,讨论含氧衍生物的安全使用,关注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影响。 【重难点】 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乙醛与银铵溶液、新制C u (O 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一、醛 1、定义:醛是由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2、表达式:R-CHO 3、官能团:-CHO 醛基 4、分类 饱和醛H 3C CHO 脂肪醛 按烃基种类 不饱和醛H 2C CH CHO 芳香醛 CHO 按醛基的数目 一元醛 CH 3CH 2CH 2CHO 二元醛 OHC CHO 饱和一元醛通式:C n H 2n O 5、命名: 普通命名法:与醇相似。 CH 3CH 2CH 2CHO 正丁醛 CH 3CHCHO 3异丁醛 CH 3 苯甲醛 系统命名法:①脂肪醛:选含有醛基的最长连续碳链为母体,称为某醛。 芳香醛:以脂肪醛为母体,芳基作为取代基。 ②由于醛基总是在碳链的一端,所以不用编号。 CH 3CH 2CHCHO CH 3CH 2-丁烯醛 2-甲基丁醛 3 CHCHO CH 2CH 2CHO 3-苯基丙醛

6 、物理性质:颜色:无色 状态:甲醛:气体 乙醛:液体 水溶性:低级的醛(C1~C3)易溶于水 气味:刺激性气味 7、用途:香料:P56[资料卡片]桂皮中含肉桂醛 CH CHO CH 杏仁中含苯甲醛CHO ; 工业原料:制酚醛塑料 医用防腐剂 甲醛 合成维纶的原料之一 合成醋酸等→乙醛 二、代表:甲醛、乙醛 甲醛:P56①物性: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易溶于水 ②用途:有机合成原料;35%-40%的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消毒、 杀菌 ③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CH 2O , 结构式:H C H O 结构简式:HCHO 或HCH O 特点:所有原子公平面 乙醛:P56①物性: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密度小于水, 沸点是20.8℃,易挥发,易燃烧,与水、乙醇互溶 ②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C 2H 4O 结构式:C H C H H H O 结构简式:CH 3CHO 或CH 3CH O 等效氢:两种P56核磁共振氢谱 三、化学性质 1、加成: CH 3CHO +H CH 3CH 2OH (还原反应) 催化剂 CH 3CHO+HCN 3CHOH 2、氧化:

优质课教案:盐类的水解

公开课教案 开课教师:林玉治时间:2008-12-5 星期五第三节班级:K二6班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 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教学过程: 【导课】生活中如果遇到火灾怎么办? 打119,找水源,找泡沫灭火器····· 【切题】泡沫灭火器的使用:倒置,喷出大量泡沫隔绝空气灭火。 灭火器的成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为什么倒置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 欲知详情如何,请听《盐类的水解》 [问题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吗?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常温,中性溶液PH=7,判断溶液酸碱性最简易方案:用PH试纸测PH)【活动与探究】用pH试纸检验下列(一)组溶液的酸碱性:【学生实验】 (一)NaCl、NH4Cl、CH3COONa(二)AlCl3、Na2CO3、Na2SO4、 溶液的酸碱性 盐的类型 (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分) 【讨论】为什么不同的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 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盐的组成: 酸+ 碱= 盐+ 水 强酸强碱强酸强碱盐如:NaCl KNO3 强酸弱碱盐NH4Cl Al2(SO4)3 弱酸弱碱弱酸强碱盐CH3COONa Na2CO3 弱酸弱碱盐CH3COONH4 △正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①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c(H+)<c(OH—) ②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c(H+)>c(OH—) ③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c(H+)= c(OH—)

第单元酯油脂教案

第2单元课时3 酯油脂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以乙酸乙酯为代表理解酯的结构,辅助学生掌握油脂的结构及水解反应2.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认识油脂的组成特点,了解油脂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油脂的组成、结构及水解反应。 三、设计思路 从酯化反应的产物乙酸乙酯引入酯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油脂奠定基础,形成了乙酸乙酯-酯-油脂-肥皂制备(实践)的知识线索。教学设计遵照这种知识间的因果顺序,突出酯与油脂结构上的差异,在水解反应中的相应变化。从而理解酯与油脂间的从属关系-油脂是一种酯。为了强化学生对油脂水解的理解,加入了肥皂制备实验,既树立了有机化学反应的实践价值,也培养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要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就必须饮食,必须摄取营养物质。在你的饮食中,每日摄取的有机物主要有哪些,你知道它们的主要成分吗 [交流与讨论] 每日摄取的主要有机物及其主要成分:

人们习惯称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为了能从化学角度去认识这些物质,我们首先来了解这些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引入]鸟语花香,花香来自何处 走过某家厨房,麻油炒菜,香气扑鼻,香气来自什么物质 烤肉四处飘香,来自什么物质 [板书]一、概念 [讲述]酯:醇跟酸发生酯化反应的生成物(PPT2) 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以把它看成高级脂肪酸跟甘油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脂:动物体内的脂肪,固态 油:植物的果实,液态 [复习]酯的形成,研究酯的结构(PPT4) [过渡]上节课我们介绍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反应可以朝逆方向移动。 [板书] [提问]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回答]加碱加氢氧化钠 [讲述]非常好,请同学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学生活动] CH 3COOC 2 H 5 + NaOH → CH 3 COONa + HOC 2 H 5 [讲述]乙酸乙酯在酸或碱的存在下与水发生的反应我们称为水解反应。 [板书]二、水解反应 [提问]油脂也是酯化反应的产物,那么油脂会不会也发生水解反应我们先来看一个油脂-硬脂酸甘油酯。你能试着写一写它的水解方程式吗(PPT5) [学生活动]。 CH 3COOC 2 H 5 + H 2 O CH 3 COOH + HOC 2 H 5 稀硫酸

羧酸和酯教案

羧酸酯教案 【本节重点】 1.羧酸的结构特征、分类 2.几种常见羧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3.羧酸的化学性质 4.酯类的通式 5.酯类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内容讲解】 一、羧酸 1.羧酸的结构特征、分类和通式 (1)结构特征:烃基直接和羧基相连接的化合物 官能团名称为羧基,结构简式为-COOH,结构式为 (2)分类: ①按羧酸分子中含有羧基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OOH 二元酸HOOC-COOH 多元酸 ②按分子中所含烃基是否饱和分为:饱和酸C2H5COOH 不饱和酸CH2=CHCOOH(丙烯酸) ③按分子中是否含苯环分为:脂肪酸 芳香酸 (3)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C n H2n O2或C n H2n+1COOH 2、几种常见羧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甲酸: 俗称蚁酸,蚂蚁体内含有甲酸。是最简单的羧酸。它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腐

蚀性,能跟水混溶。 2.乙酸: (CH3COOH) 俗称醋酸,是人们最熟悉的羧酸。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117.9℃,熔点16.6℃,易溶于水和乙醇。当温度低于熔点时,凝结成冰状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称为冰醋酸。 3.乙二酸: 俗称草酸,分子内有两个羧基,属于二元羧酸。它是没有颜色的透明晶体,能溶于水或乙醇。 3.羧酸的化学性质 羧基中含有羟基,所以可以和金属钠反应;由于羰基的吸电子作用,使得羧基中的O—H 键被削弱,H+容易电离出来,表现出酸的通性;同时羧酸也可和醇发生酯化反应。 (1)弱酸性(以乙酸为例) ①电离方程式:CH3COOH CH3COO-+H+,从电离方程式中可以看出,乙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 ②酸的通性:乙酸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与活泼金属、碱性氧化物、碱、某些盐发生反应。 ③乙酸的弱酸性 可以从乙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和乙酸盐溶液存在水解平衡两个角度来设计实验证明,如常温下,0.1mol/L的乙酸溶液pH>1 或CH3COONa溶液显碱性;也可以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来设计实验验证,例如用盐酸和乙酸钠反应能生成乙酸,即可证明。 ④乙酸酸性弱的程度 说明:大多数羧酸和乙酸一样,都是比盐酸弱,比碳酸强的一类酸。 ⑤醇、苯酚、乙酸中—OH的性质对比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霞浦六中化学组 董向文
一、概述 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涉及面宽,综合性强。是学生已
有的关于溶液认识的综合应用。 本课题是高二化学(鲁科版)第三章第二节内 容,共 4 课时,本节第 2 课时,是在学习水溶液,弱电解质的电离,已初步掌 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有一定的理解后,进一步 学习盐类的水解。讨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变传统的由教师单纯的灌输、学生 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为开放学习环境中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 将获得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先进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一个 引导者的作用,故这节课我尽量挖掘新教材与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结合 点,课堂中从学生已有经验和社会现实中精选对学生未来发展有较高价值的, 同时为学生所感兴趣并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内容,主要采用建构主义的“抛锚 式”和合作探究式进行教学,通过合作探究、情景设置、分析比较、课堂探 索、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形成判断、生成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持续探究的 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①通过实验探究和自主探讨,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和盐类水解对溶 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以 CH3COONa、NH4Cl 为例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 解多元弱酸酸根离子和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情况。 ②通过情景设置、自主学习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 ③进一步熟练掌握溶液酸碱性检测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科学探究,分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问题探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 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油脂教案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案(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以及与熔点的关系,油脂在体内的变化及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 (2)分析思维能力,分析油脂和酯的结构特点,类比酯类的化学性质,推出油脂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进行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 (3)联系生活,知识迁移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油脂的结构,油和脂肪的区别,了解油脂的变质过程,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探讨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调查学校食堂、家庭厨房经常食用油脂的种类,以及超市油脂的品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生活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能在购买食品时,注意识别食品的安全标识与出厂日期、保质期等相关内容。 (2)通过人体营养物作用的学习,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合理膳食的良好习惯。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油和脂肪的区别;油脂在人体内的功能,密切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树立健康新观念,树立现代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健康(饮食、作息、锻炼、活动……),心理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5)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指导学习;科学的摄取油脂,预防高血脂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油脂的结构和在人体内的功能 【教学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过糖类,我们知道糖吃多了,人也会发胖。人体胖了,就意味着什么增多了?(脂肪)此时我们的基础能源——糖类,由于能量的过剩,就有转变 为一种更高能量的物质——油脂。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中重要的能 源物质。 日常生活,炒菜做饭,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 人体内的重要营养物质——油脂。 猪油、花生油、豆油、汽油、煤油都是油,它们是同一类物质吗?为何常温下花

第三节羧酸酯教案

公开课教案 第三节:羧酸酯教案 克山三中贺成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羧酸的结构特点,掌握乙酸(羧酸)的化学性质2.能举例说明羧基、羰基、羟基性质的差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学会对羧酸分子结构及性质等方面的分析 2.体会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习化学的乐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乙酸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乙酸酯化反应实验及原理。 3、教学程序 化学之于人类的生活有三个层面的意义,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对于本节内容,这三个层面是如何体现的呢? 认识——用于认识羧酸和酯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官能团—COOH、—COOR’的作用,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改造——控制条件“改造”物质,利用羧酸和醇制取酯类物质。 应用——知识的实用性和迁移性,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含羧基和酯基的物质有很多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我们常常会吃到一些酸味较浓的食物,这些食物为什么有酸味?你能举例吗?

【学生思考】【投影】如食醋含有乙酸,柠檬含有柠檬酸,苹果含有苹果酸,蚂蚁含有蚁酸,大家观察它们的结构,为什么它们都有酸味呢? 【学生回答分析】羧酸类有机物的官能团是羧基,羧酸有酸味 【电子板书】一、羧酸 羧酸:由烃基和羧基相连组成的有机物 【讲解并电子板书】 1、其中最简单的一类羧酸为饱和一元羧酸可用通式表示C n H2n+1COOH,如HCOOH,CH3COOH等、 2、按所含的羧基个数: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和多元羧酸 按烃基是否饱和: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 根据烃基的不同:脂肪酸:如乙酸、硬脂酸(C17H35COOH)芳香酸:如苯甲酸(C6H5COOH) 【过渡】羧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大家知不知道醉酒时喝醋可以解酒?共同回忆它的性质 【电子板书】 3、乙酸: (1)物理性质:乙酸是_色的_体,具有_气味,沸点_,熔点_,_溶于水。 (2)分子结构 【设问】请同学们试说出几种可以检验醋酸具有酸性的方法。 【学生思考并板书】 1、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 2、能跟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H2。 3、跟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4、能跟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5、能与部分盐(如碳酸盐)反应 (3)化学性质:

最新选修5有机化学芳香烃教案

化学选修5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二节芳香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并从中了解研究事物所应遵循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探究建议】 ①实验探究:苯的化学性质。②观察实验:苯的溴代或硝化反应。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的作用。③阅读与交流:煤、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过程】 [引入]在烃类化合物中,有很多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我们已学习过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苯。 [板书] 第二节芳香烃 一、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复习]请同学们回顾苯的结构、物理性质、主要化学性质。 [提问]1、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2、现代科学对苯分子结构的研究: (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 (2)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为40×10-10m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3、(1)苯与液溴在铁粉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C6H6+Br2 C6H5Br+HBr。 (2)苯在特殊条件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C6H6+3H2 C6H12。 (3) [讲述] 苯的分子组成为C6H6,从其分子组成上看具有很大的不饱和性,应具有不饱和

烃的性质。但实验表明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由此可知,苯在化学性质上与烯烃和炔烃明显不同。 大量的研究表明,苯为平面形分子,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碳碳键长完全相等,而且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 键之间。或均可。 [板书]1、结构:苯为平面正六边行结构,键角120°,碳碳键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完全相等。 [思考与交流] 1.烃均可以燃烧,但不同的烃燃烧现象不同。乙烯和乙炔燃烧时的火焰比甲烷的要明亮,并伴黑烟;而苯燃烧时的黑烟更多。请你分析产生不同燃烧现象的原因。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条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 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3.根据苯与溴、浓硝酸发生反应的条件,请你设计制备溴苯和硝基苯的实验方案。 [归纳]1、含碳量不同,含碳量:乙烷>乙烯>乙炔=苯,含碳量越高,燃烧越明亮,黑烟越多。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C6H6+Br2C6H5Br+HBr 液溴、铁粉做催化剂 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50℃~60℃水浴加 热、浓硫酸做催化剂 吸水剂 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6H6+3H2 C6H12 镍做催化剂 3、 装置特点:⑴导管较长;导管口在液面上;不加热;⑵现象:烧瓶中液体轻微翻腾,有气体逸出;导管口有白雾生成;锥形瓶中生成浅黄色沉淀。⑶兼起冷凝器的作用;⑷防倒吸; ⑸白雾是HBr遇水蒸气产生的,可用AgNO3试剂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