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癌症的患病特点

老年人癌症的患病特点

常见老年病的特点

常见老年病的特点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减退,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对疾病的反应性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老年人的疾病谱中与青年不同,即使患同一种疾病,老年人和中青年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 一]. 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发生退行性改变,代偿能力差,感觉、体温、呼吸、咳嗽、呕吐 等神经中枢的反应性降低,使一些老年疾病的临床症状及不典 型。如急性心肌梗死时老年人可无典型的心前区疼痛,可仅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只有一般性的衰弱或意识障碍,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等消化道症状,或表现为肩痛牙痛等,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也显然较年轻人多,特别是伴有糖尿病者有更多的无痛心肌梗死,故容易延误诊断而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老年人肺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甚至缺乏呼吸道症状,更缺乏典型的肺炎症状,因此有人称其为“无呼吸道症状的肺炎” 常无发热或寒战,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的症状,也可能一开始就出现表情淡漠嗜睡躁动不安甚至昏迷等神经精神系统的症状,还可能出现心慌、气短、心率失常、休克等心血管病的症状;另外尿频、尿失禁、尿储留、脱水等症状亦常见。因此诊治老年患者时,必须全面的检查,仔细的观察,以免漏诊误诊,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 二]. 多病共存老年人的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先后发生变化,故

往往有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老年人患多种疾病可能是青中年疾病 的延续和逐渐累加, 也可能是老年期的新发病。 多病共存的表现 形式可以是同一器官的多种病变, 以心脏为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肺源性心脏病、传导系统或瓣膜的退行性病变可同时存在; 也可以是多系统疾病同时存在, 如不少老年人患高血压病、 冠心 病,还同时患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或伴肾功能减退等。 纪 90 年代北京医院统计 80— 89 岁的住院患者平均患 9.7 种疾 病,90 岁以上者平均患 11.1 种疾病,没有一例患者仅患一种疾 病,提示老年人患病的种类随增龄而增加。 老年人的多病性在感 染、创伤或出血诱发之下, 很容易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 给治疗 带来一定困难, 在治疗老年疾病时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全 部病史,抓住主要矛盾,权衡利弊缓急,制定个体化、多科学的 综合治疗方案。 典型,当出现明显的症状或体征时, 往往病情严重或迅速趋于恶 化。由于组织器官的储备能力和代偿能力差, 在急性病或慢性病 急性发作时, 容易出现各种危象和脏器功能衰竭等。 如老年人的 消化性溃疡, 平时无明显胃肠道症状, 直至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是 才就诊, 发现时已并发出血性休克和肾衰竭, 病情迅速恶化。 老 年心肌梗死起病时仅感疲倦无力、 出汗、 胸闷,但很快出现心力 衰竭、休克、 严重心率失常甚至猝死。 因此诊治老年患者时应对 诊断及治疗问题进行全面考虑, 高度重视并严密监护, 千万不能 20 世 [ 三 ]. 病情重,变化快 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应差,临床表现不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较2014年的380.4万增加12.5万,增长率为3.2%;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发病率最高:肺癌 从发病人数看,肺癌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人数为78.4万。第二至第十分别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 癌、脑癌、胰腺癌。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6.70%。

前十位癌症发病人数(万) 其中,男性发病首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52.0万,其他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等,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82.20%。 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其他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等,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9.10%。 40岁以上发病率快速上升 癌症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癌症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开始快速升高,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达到高峰。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情况估计 女性乳腺癌发病从30岁左右开始上升,男性前列腺癌发病则从60岁左右才开始上升。因此,应针对不同癌症发病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生存率与欧美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我国癌症生存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 比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原因是,我国癌谱和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我国高发癌是预后较差的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欧美发达国家则是甲状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预后较好的肿瘤高发。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预后较好肿瘤的5年生存率,比如乳腺癌(82%)、 甲状腺癌(84.3%)和前列腺癌(66.4%),仍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美国的数字依次为90.9%、98%和99.5%。 差距的根源在于,我国癌症患者早诊早治率低、晚期病例临床诊治不规范。因此,扩大癌症筛查覆盖面、促进肿瘤诊治规范化,是我国亟需发力解决的两个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的累加,癌症防控形势比较严峻。

201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201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陈万青,郑荣寿,张思维,曾红梅,左婷婷,贾漫漫,夏昌发,邹小农,赫捷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北京100021) 摘要:[目的]对2015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全国各登记处上报的2012年恶性肿瘤登 记资料进行分析,估计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方法]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到261个 登记处上报的2012年肿瘤登记数据,通过审核和评估,共193个肿瘤登记处的数据符合入选 标准。将入选的登记处按地区(城乡)、性别以及年龄别、肿瘤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层,结合 2012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全国恶性肿瘤合计和主要肿瘤的发病、死亡情况。标化率采用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和Segi’s标准人口结构为标准。[结果]全国193个登记处共覆盖 登记人口198060406人(其中城市100450109人,农村97610297人),报告的恶性肿瘤新 病例556163例,死亡病例345483例。病理诊断比例为69.13%,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 2.38%,死亡发病比为0.62。据估计,全国2012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58.6万例,死亡病例 218.7万例。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64.85/10万(男性289.30/10万,女性239.15/10万),中国 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为191.89/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为187.83/10万,累积率(0~74 岁)为21.82%。城市地区发病率为277.17/10万,中标发病率为195.56/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 为251.20/10万,中标发病率为187.10/10万。全部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1.49/10万(男性 198.99/10万,女性122.06/10万),中标死亡率为112.34/10万,世标死亡率为111.25/10万,累 积死亡率(0~74岁)为12.61%。城市地区死亡率为159.00/10万,中标死亡率107.23/10万。农 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4.24/10万,中标死亡率118.22/10万。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 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脑瘤和胰腺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 新发病例的75%。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脑瘤、白血病和淋巴瘤 是主要的肿瘤死因,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80%。[结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定期发布我国 恶性肿瘤负担情况,为制定肿瘤防治策略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随着覆盖人群逐 渐增加和数据质量不断提高,肿瘤登记在肿瘤防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肿瘤登记;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中国 中图分类号:R7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242(2016)01-0001-08 doi:10.11735/j.issn.1004-0242.2016.01.A001 Report of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2 CHEN Wan-qing,ZHENG Rong-shou,ZHANG Si-wei,et al. (National Office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National Central Cancer Registry,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Beijing100021,China) Abstract:[Purpose]The National Central Cancer Registry(NCCR)collected registration data in 2012from local cancer registries in2015,and analyzed to estimate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Methods]On basis of the criteria of data quality from NCCR,data submitted from261 registries were checked&evaluated,and193registries’data qualified for cancer registry annual report.Descriptive analysis included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stratified by areas(urban/rural), gender,age group and cancer site.The top10common cancers in different groups,proportion and cumulative rate were also calculated.Chinese population census in2000and Segi’s population were used for 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mortality.[Results]All193cancer registries(74in urban and119in rural)covered a total of198060406population(100450109in urban and97610297 in rural areas).The estimates of new cancer cases and cancer deaths were3586thousands and 2187thousands in2012,respectively.The morphology verified cases(MV%)accounted for69.13% and2.38%of incident case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death certifications only(DCO%)with mortality to incidence ratio of0.62.The crude incidence rate in Chinese cancer registration areas was 264.85/105(males289.30/105,females239.15/105),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s by Chinese standard population(ASIRC)and by world standard population were191.89/105and187.83/105with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rate(0~74age years old)of21.82%.The cancer incidence and ASIRC were277.17/105and195.56/105in urban areas whereas in rural areas,they were251.20/105and 187.10/105,respectively.The cancer mortality in Chinese cancer registration areas was161.49/105 (198.99/105in male and122.06/105in female),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by Chinese standard population(ASMRC)and by world standard population were112.34/105and111.25/105,and the 收稿日期:2015-12-2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121100) 通讯作者:赫捷,E-mail:hejie@https://www.360docs.net/doc/a116352033.html,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摘要】恶性肿瘤能够演变为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卫生问题。近年来,恶性肿瘤人数不断呈现出上升趋势,除了传统肝癌、食管癌、胃癌等,宫颈癌、肺癌等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恶性肿瘤人数不断增加,面临形势更加险峻。笔者就恶性肿瘤发病趋势研究的资料进行大量参阅、整理,总结其总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恶性肿瘤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从而为恶性肿瘤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恶性肿瘤;发病趋势;流行病学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及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加大,人口老龄化的推进等均导致国内肿瘤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笔者就肿瘤时间分布特征、癌谱分布、区域分布、人群分布等发展规律进行研究。 1 时间分布趋势 我国恶性肿瘤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部分地区在对1988-2007年的恶性肿瘤发病趋势进行研究时发现虽然无较大波动,然而总体仍成上升趋势。2004年我国统计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250.30/10万,2005年为258.39/10万,2006年为273.66/10万,2007年

为276.16/10万,而自2004年至2007年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中标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2 癌谱分布趋势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呈现出新的特征,同时保留了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的双重特征,2000年临床研究显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5种癌症,而2004年、2005年乳腺癌分别替代结直肠癌及食管癌成为第5大癌症,2006年及2007年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及乳腺癌成为发病率最高的5种癌症,由此可见,肺癌发病率一直处于首位,胃癌在第二位,而肝癌位置不断下降,结直肠癌发病率逐渐上升。肖云荣在对洛阳地区1995-2004年恶性肿瘤发病趋势进行观察时发现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肠癌及食管癌是发病率最高的6种疾病,发病率为65.78%。而河北省磁县1991-1995年乳腺癌的发病率为5.17/10万,而在1996-2000年的调查中升至 8.51/10万,2001-2005年的调查中增加更加明显,升至 9.07/10万。而全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在2008年达到21.6/10万。启东市在1978-2002年统计直肠癌发病率发现呈现出增长趋势,胃癌发病率的标化率则呈现出下降趋势。而香港地区的肠癌发病率也在 1983-2006年增加20%左右。鼻咽癌是我国南部地区90年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90年代,发病率呈现出下降趋势。而从研究结果中看,男性发病率明显高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报告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 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4年登记资料。 报告主要发现 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男性为301.67/10万,女性为253.29/10万),中标率(中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为190.63/10万,世标率(世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为186.53/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 胂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00%。 恶性肿瘤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缩小,但趋势并未改变。各地区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 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的第1位。 恶性肿瘤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中部地区死亡率高于东、西部地区。各地区肿瘤年龄别死亡率趋势相似,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大致相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在各地区均为主要恶性肿瘤死因。 报告数据来源和质量控制 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集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49个登记处提交的2014年肿瘤登记资料,其中县级以上城市160个,县及县级市289个。根据质量控制标准纳入339个登记处,其中东部地区140个,中部地地区112

浅谈老年人患者特点及护理措施

浅谈老年人患者特点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8-04-02T15:01:08.077Z 来源:《红地产》2017年7月作者:马晋平 [导读] 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 , 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 , 老年病人也不断增加 , 由于老年病人各脏器、组织生理功能、形态、解剖上发生退行性变化 , 表现为生理适应能力减弱 , 抵抗力下降等衰老现象 , 因而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 ; 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 , 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老年人患者的特点 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美国护理杂志登载的第一篇护理老年人的文章中指出 :“你不可以用成年人的眼光来对待年轻的小孩,同样,你也不可以用正处壮年的眼光来对待一位老年人。” 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老年病人护理的特点。 1.1 心理特点:初为老年人,由于体力不支、丧偶或离退休,与原来的生活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他们很难适应这种角色转变,就会产生一些自卑感、空虚感、失落感。再加上生活贫困、疾病、死亡等问题常常困扰着老年人,使他们常伴有孤独、无聊、固执、自尊心强,希望受社会尊重,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疑虑心强、对周围的人和事较敏感、情绪消沉等。 1.2 生理特点: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各脏器因退行性改变,其生理功能减退,代偿能力降低,机体耐受力下降、抵抗力差,感知能力、视觉、听力、记忆力均下降,反应迟钝、智力明显衰退、骨质疏松等。 1.3. 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控能力下降。 1.4 病情复杂:老年病人常常多种疾病同时存在(例如患脑出血的同时还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且疾病的治愈周期长、预后差,病情易反复发作。 1.5 病情危重:老年病人各种生理功能低下,病情变化突然,且多种疾病并存,临床症状又不典型,加上老年人感觉迟钝,容易出现掩盖潜在症状的危险。 2. 老年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2.1 老年病人由于受疾病折磨 , 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 , 怕孤独 , 怕久病床前无亲人。如退休病人感到自己不中用 , 而自怜自弃 , 丧偶或子女分居感到孤独悲伤 , 常有性情固执 , 怪癖任性 , 一些琐事也大发脾气或抑郁落泪等 , 除身体器官疾病外 , 多伴心理障碍。 2.2 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心态因素 , 与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康复都有密切关系。由于老年病人的文化水平、个人性格、修养素质、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职业关系和人生经历都不一样 , 导致老年病人的心态差异很大 , 对待疾病的态度也不相同 , 表现为对疾病恐惧紧张、情绪低落、孤独、烦恼急燥、疑虑恐惧的心理 , 拒绝服药的心理、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 , 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消极心理往往使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加重 , 甚至不易康复。因此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极其重要的。 3. 老年病人的护理措施 3.1 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关心其身心健康,与病人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注意在给老年人提供信息时,应考虑到老年人反应慢,必须具体且由简到繁,按其个人习惯,耐心、热心地反复进行,说话速度要慢,直到对方清楚、明白。 3.2 保证充足的睡眠老年人不易入睡,易醒,应保持病房安静,早熄灯,减少不良刺激,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还可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教其放松的技巧,嘱咐其睡前少饮水等来帮助睡眠。 3.3 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禁烟酒,少量多餐,注意荤素搭配,减少盐、糖及胆固醇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及易消化食品。由于老年人自控能力差,须控制饮食的病人应交代家属将饮食品收藏好,避免病人自行取食影响疗效。 3.4 保持二便通畅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切忌用力排便 ; 便秘者遵医嘱给予小剂量的润肠药,必要时协助用手抠出 ; 急性尿潴留的老年人,予以导尿时,导尿管应选择合适的型号,以免漏出或脱出,给男性老年人插尿管时如不顺利,应考虑有无前列腺肥大,不可硬插,插入后应缓慢放出尿液,第 1 次放尿量不应 >600ml,防止老年人因体弱导致虚脱或引起血尿。 3.5 加强基础护理 (1)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无碎屑 ; (2)偏瘫病人应加强患侧着力点的保护,协助做好肢体的被动运动,给予适量的按摩,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 (3)给病人更换体位时避免用剪力(拖、拉、推等动作); (4)做好皮肤护理,尤其是神志不清、交流障碍的老年病人的皮肤护理。 3.6 注意安全 (1)将呼叫器固定在病人易触摸到的地方,并教会其使用方法,接班时应检查呼叫系统是否正常,以免急用时误事。 (2)偏瘫病人的床位最好靠墙,将患侧肢体朝内,这样不易发生坠床 ; 意识不清的老年人应加床栏。 (3)交待病人及其家属,老年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应慢,而且需要休息一下,以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跌倒。 (4)老年人术后一般苏醒延迟(因其代谢延缓,麻醉药代谢减慢),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舌后坠 ; 如果使用热水袋,水温不可 >50℃,并须用干毛巾包裹热水袋,避免烫伤。 (5)尽可能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观察病情变化。对老年病人的不良主诉应提高警惕,以免延误病情。 3.7 帮助老年人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指导老年人时刻保持乐观的态度,充满好奇心,培养生活情趣,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美好的心表,比吃药更能解决生理上的痛苦”,老年人要学会挖掘自身的快乐的豁达,更要会享用自身宝贵的资源,只要每个人都能乐观、豁达,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那么其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将具有更大的社会。 4. 小结 多数老年病人在面对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时,更渴望活泼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而慢性病却加速了其身体和功能的衰退。基于老年人心理、生理的特殊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在思想认识上充分重视,将老年病人视为护理工作的伙伴,多付出一些爱心去关注老年病人的身心健康,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老年患者住院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J]. 彭胜利 , 陈新丽 .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 2013(Z3).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报告定稿版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 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4年登记资料。 报告主要发现 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男性为301.67/10万,女性为253.29/10万),中标率(中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为190.63/10万,世标率(世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为186.53/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 胂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00%。 恶性肿瘤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缩小,但趋势并未改变。各地区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 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的第1位。 恶性肿瘤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中部地区死亡率高于东、西部地区。各地区肿瘤年龄别死亡率趋势相似,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大致相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在各地区均为主要恶性肿瘤死因。 报告数据来源和质量控制 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集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49个登记处提交的2014年肿瘤登记资料,其中县级以上城市160个,县及县级市289个。根据质量控制标准纳入339个登记处,其中东部地区140个,中部地地区112

癌症的发病机制

3.: (1)通讯xx: 在化学污染、电磁辐射、激素等使细胞微环境改变,累积成为细胞毒素,细胞中毒(线粒体损害),细胞修复障碍(线粒体病),使细胞之间的通讯中断(断讯)。 当细胞与身体自愈系统失去联系后,变得不受控制。 (2)缺氧: 细胞中毒、线粒体病了,可以引起细胞的代谢障碍和氧气流动受阻,造成细胞氧气供应不足(缺氧)。缺乏氧气时,需氧细胞会被迫变成厌氧细胞,开始象完全生命细胞(原始细胞)那样迅速克隆性复制增殖。 (3)糖化: 在缺氧(完全)状态下,脂肪和蛋白不能提供能量(它们只能在有氧时燃烧),但糖可以进行无氧酵解。糖的无氧酵解能够提供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复制繁殖所需要的能量。换句话说,含糖饮食提供了癌细胞复制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糖化)。 (4)肿瘤特征肿瘤形成后便表现为新的生物学特征: ①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不能分化为正常的成熟细胞;②生长旺盛,并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即使及时进行医学治疗的情况下,肿瘤细胞仍能继续分裂增生,持续性生长;③具有侵袭性夺取营养的特性。 正常细胞仅在需要新细胞时才进行细胞分裂,而癌细胞则通常以每24小时一次的频率活跃地分裂,并且会在无度的繁殖过程中逐渐获得新的性质,肿瘤复发。治疗非常困难。 (5)实验证实,癌症是线粒体疾病。再生营养物质导致癌细胞线粒体的自杀式死亡,而使癌细胞的生命终止的实验结果认为,癌的发病机制是“细胞的线粒体因缺乏正常细胞增殖的营养物质而发生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变异,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发展而成的”。针对性的再生营养素在使正常细胞再生的同时,可让癌

细胞自杀性死亡,这就是人体自愈系统。激活人体自愈系统再生复原过程,更替被癌细胞、恶质病变细胞彻底摧毁的细胞,提高癌症患者的自愈力,从而成为癌症患者康复的关键。 (6)根据徐荣祥整体与个体论观念,认为先有“癌病”,然后发生肿瘤(肿块),治疗先消除肿瘤,再使癌病转变。西医局部观念,则以为是先有肿瘤,后有“癌病”,治疗手术切除(复发);放、化疗损伤健康组织促进速死。因此,认为癌症是绝症。 (7)传统疗法失败的原因是双重的。第一,只治肿瘤而不治疗导致肿瘤的基本原因,自然无法生效。第二,目前对付肿瘤的手段效果不大,它不但形成过度治疗、炎症反应加剧,对癌肿无效并且对正常组织有害,反而造成肿瘤患者危象频发,而更形恶化。

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

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 恶性肿瘤的特点为局部浸润和向远处转移。其恶行昭著,特点是: ①生长快。 肿瘤细胞可大量繁殖,其原料来源于人体自身,故会大量消耗人体营养而致贫血、消瘦、乏力。如肿瘤位于口腔内,影响营养的摄入而加剧上述表现。恶性肿瘤到了晚期就会表现为全身衰竭,医学上称为恶病质,表现为:极度消瘦、乏力、衰弱。 ②易浸润或向远处转移。 颌面部肿瘤向邻近部位浸润:可侵及眼球、颅底、呼吸道、食道及颈椎、胸肺、支气管等。向远处转移可破坏五脏六腑,造成功能损害,重则危及生命。 ③恶性肿瘤不易根治。 因恶性肿瘤的生长快以及人们医疗保健知识相对贫乏,致恶性肿瘤难以早期发现,肿瘤向深部浸润或转移,这就对临床上的根治带来难度。 区别肿瘤的良性与恶性,可以从几方面考虑: ①肿瘤的组织结构。良性肿瘤的形态结构与其来源的成熟组织相似,组织排列正常,细胞核保持正常极向;而恶性肿瘤与其来源的成熟组织相差很远,组织排列紊乱,细胞核失去正常极向。 ②肿瘤细胞形态。细胞的间变是恶性肿瘤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而良性肿瘤无间变。所谓间变,是指细胞大小不等,细胞核增大,染色加深,核浆比例倒置(即核多浆少,正常细胞浆多核少)。良性肿瘤

细胞核分裂少见,而恶性肿瘤细胞核分裂较多,特别是不典型分裂(即不对称分裂,多极核分裂等)对诊断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③肿瘤的生长方式。良性肿瘤一般呈膨胀性生长,多有完整包膜,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多无完整包膜。 ④肿瘤的生长速度。大多数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几年至数十年,而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有时几周或几个月往往长成巨大肿块。 ⑤肿瘤的转移。良性肿瘤不转移,因此,转移乃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

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高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6352033.html, 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高等 作者: 来源:《家庭医学》2007年第05期 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高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郝希山教授主持完成的“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及预防研究”,建立了我国目前覆盖范围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的全人群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监测系统。该研究分析了1981~2000年天津市400万城市人口肿瘤发病及死亡的资料,发现20年间恶性肿瘤新发病人数,由前10年的6万增长到后10年的8万,年平均增长3.3%,发病率由177/10万增长到245/10万,累计上升45.35%。这期间天津市人口平均年龄增长7岁,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由5.75%上升到12.62%。研究表明。平均年龄每增加1岁,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约11.44%/10万。在不同年龄人群中,65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 约为55.36%。 研究预测,到2010年男性前3位肿瘤为肺癌、肝癌和大肠癌,女性肿瘤为乳腺癌、肺癌和大肠癌。引发癌谱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吸烟率高、膳食模式西化、肥胖率升高及体力活动减少等。 安徽农村妇女卫生保健知识匮乏 由安徽中医学院牵头组织,对安徽省13个市县1840名农村妇女的卫生健康知识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妇女卫生保健知识十分匮乏。调查人员问农村妇女,怎样才能不拉肚子,结果有超过70%的人回答不知道或回答错误。对饮食偏咸的危害、怎样预防肝炎、怎样预防高血压、糖丸疫苗是预防什么病的、为什么母乳喂养好等6项问题,知晓率低于50%。对居室卫生、 早晚刷牙、吸烟、饮用卫生水、吃盐量等9个问题。平均得分仅为5.4分。 调查显示,农村家庭收入中,只有6.4%用于健康支出,主要是用于看病。调查家庭中88.6%有电视机,75.4%的农村妇女经常看电视,但只有7.8%的妇女经常看卫生科普节目。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我国居民因癌死亡的几率为%。这让也就意味着,约每5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人会罹患癌症,约每8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人会死于癌症!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 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这是我国首次发布肿瘤发病情况登记年报,数据来源于24个省的72个监测点,覆盖8500万人。年报显示,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 恶性肿瘤发病率全国35岁至39岁年龄段为10万,40岁至44岁年龄段几乎翻番,达到10万;50岁以上人群发病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60岁以上癌症发病率超过1%,80岁达到高峰。 全国肿瘤死亡率为10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的几率是13%,即每7至8人中有1人因癌死亡。肿瘤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为:1。 肺癌居癌症死亡首位

从病种看,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居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最高者男女均为肺癌。 北京市卫生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肺癌位居北京市户籍人口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位,在女性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2001至2010年,本市肺癌发病率增长了56%。全市新发癌症患者中有五分之一为肺癌患者。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说,肺癌发病的增加与人口老龄化、城市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环境污染化以及生活方式不良化有关。吸烟也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肺癌的发病在全球都呈现迅速上升趋势,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恶性肿瘤首位。在美国男性的前列腺癌,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都比较高,居恶性肿瘤之首位,但死亡率还是肺癌最高。我国卫生部提供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死因调查的数字显示,中国肺癌死亡率在过去的30年增加了465%,城市居民癌症死亡居首位,在农村居民死亡排名中恶性肿瘤居第二位。 “肺癌”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癌中之王”。过去30年间,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成为上升速度最快的癌症,并且已取代肝癌成为我国首位肿瘤死因。

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致死疾病之一。由于目前医学界对癌症的研究与治疗还处于探索阶段,西医在癌症面前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不少人和制药企业便在中医药方面大动脑筋,各种打着“祖国传统医学”旗号的“克癌良药”和“抗癌秘方”不断涌现,大量以“专家”、“患者”的名义和形象“现身说法”的中医药抗癌广告漫天飞舞。这些广告利用患者对中医了解不深但又十分相信的心理,任意夸大治疗效果,误导癌症患者。那么,中医治疗癌症的效果到底如何呢? 癌症是一座尚未攻克的世界性医学堡垒 有关专家指出,就目前癌症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来看,有效率能够达到90%的抗癌药物尚未问世,能达到50%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而有些广告中吹嘘有效率高达90%以上,这显然是一种误导。 中医治癌功不可没 目前,对于癌症的治疗,西医主要采取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中医治疗可与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配合进行,也可单独采用。 手术治疗癌症,只能切除已生成的肿瘤,却无法消灭癌症形成的原因,解决不了癌症手术后复发、扩散、转移的难题。而且手术会造成患者肌体组织的损伤和气血损耗,使患者体质虚弱,容易导致癌症的复发、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手术治疗后如能及时配合中医治疗,扶正固本,改善患者的饮食与睡眠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质,那么对防止癌症的复发和转移将会大有益处。 化疗是非手术治疗癌症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它存在着“敌我不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起被杀死)、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药量少了不起作用,药量多了又容易出现毒性反应)、毒副作用等严重不足,其中以消化功能受损和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等反应最为明显,往往使癌症患者因反应严重而难以接受化疗或不能坚持完成整个疗程。倘若在化疗的同时或在化疗后配合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益肝肾等中医治疗,则可以较好地缓解化疗反应,有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有些中药(如丹参、灵芝、三七等)甚至还可以提高化疗的疗效。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细胞表观遗传机制

项目名称: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细胞表观遗传机制首席科学家:尚永丰北京大学 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教育部

二、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 本项目瞄准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前沿,整合国内优秀研究人员,系统深入地开展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本项目的总体目标如下:阐明表观遗传关键机制即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明确表观遗传调控在乳腺癌、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揭示EMT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及细胞重编程机制;阐明细胞微环境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整合各种信息数据,描绘乳腺癌、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分子调控网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立和完善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新的技术体系,实现我国在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领域的理论创新,为恶性肿瘤预警、诊断、治疗和药物筛选提供新思路、新途径和新靶标,发现几个潜在的可以用于乳腺癌、肺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药物治疗的分子靶标,并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立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团队。 五年预期目标: 1、发现一批新的组蛋白修饰因子,探明组蛋白修饰与DNA甲基化之间相互作 用的分子机制,筛选一批肿瘤相关ncRNA,鉴定一批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肿瘤诊断及治疗的新的ncRNA分子靶标;鉴定一批新的EMT关键调控因子;发现针对转移型乳腺癌、肺癌的新的有效治疗靶点。 2、建立一整套适应于恶性肿瘤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和技术体系。 3、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研究生(含硕、博)50名以上、 博士后12名以上。 4、在国际一流杂志(IF>10)发表论文8篇以上,在有影响力的杂志(IF>5)上 发表论文25篇以上。

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 第一节老年疾病概述 教学目标: 1.熟悉老年患病的特点 2.熟悉常见的老年性疾病 3.熟悉老年人疾病异常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老年人患病的特点 教学难点:老年人患病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老年人患病的特点: 1多病共存 2发病缓慢 3临床表现不典型 4发病诱因与年轻人有时不同 5易发生并发症或脏器功能衰竭 6药物治疗易出现副作用 二、常见的老年性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癌症、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

三、老年人生病怎样才能早发现 老年人神经反应迟钝,患病后症状不典型,即使病情很重,表现也不明显。一般的不适也应重视。 如:食欲不振、疲劳、眩晕、晕厥、头痛、关节痛、发热、腹泻等。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 第二节心绞痛患者的护理 教学目标: 1.了解心绞痛的临床特点 2.了解老年性心绞痛的特殊信号 3.掌握心绞痛发作时的护理要点 4.掌握日常预防疗养方法 教学重点:心绞痛发作时的护理要点 老年性心绞痛的特殊信号 日常预防疗养方法 教学难点:心绞痛发作时的护理要点 老年性心绞痛的特殊信号 日常预防疗养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心绞痛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局部心肌灌注不足。可逆性心肌缺血为心绞痛,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发展为心肌坏死,则为心肌梗死。 一、症状典型心绞痛的特征

( 1 )疼痛部位于胸骨中段或上段之后,其次为心前区,可放射至颈、咽部、左肩与左臂内侧。 (2 )性质作的胸痛,常呈压榨、紧闷、窒息感,常迫使患者停止原有动作。 ( 3 )持续时间l 一5 min 内,很少超过抓15min。 ( 4 )诱发因素疼痛多发生于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受寒等情况。 ( 5 )缓解方式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内缓解。 ( 6 )体征发作时老年人面色苍白、出冷汗、气短或有濒死恐惧感,有时可出现血压波动或心律、心率的改变。 二、老年性心绞痛的特殊信号 1头痛头部一侧或双侧的跳痛,且伴有头晕感,往往在劳动时发生,休息了3—5分钟则缓解。 2牙痛牙床的一侧或两侧疼痛,以左侧为多,又查不出具体的病牙,且与酸、冷刺激无关,用止痛药亦无效 3 肩痛有的心绞痛患者表现为左肩及左上臂内侧阵发性酸痛。 4颈部疼痛表现为颈部的一侧或双侧跳痛或窜痛,多伴有精神紧张、心情烦躁。 5咽喉疼痛可表现为咽部或喉头部疼痛,可沿食管、气管向下放射,伴有窒息感,且咽喉无红肿,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无异常

[恶性肿瘤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肿瘤发病谱

[恶性肿瘤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肿瘤发病谱 2007年5月13日,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香销玉陨,年仅42岁;2005年8月30日,著名演员傅彪因肝癌离开了喜欢他的观众,42岁:2003年12月31日,一代歌后梅艳芳因宫颈癌病逝,40岁; 2002年10月20日,曾出演过《围城》、《上海的早晨》等知名影视作品的著名女演员李媛媛因身患宫颈癌,离开了她年仅2岁的儿子,当时只有41岁。 名人的离开在人们心中激起的风浪终会平息,但通过这件事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在自然环境不断恶劣,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应该怎样珍视健康,关心自己的身心? 专家早已提出警示 医学专家早在几年前就提出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呈年轻化这一警示。有统计数字表明,全世界每年有600多万人被癌症夺去生命,我国占了130多万,并且恶性肿瘤发生率在我国还有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年轻化”倾向在临床中越来越明显。如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患者近年来呈低龄化发展态势。从天津的一份统计资料看,女性乳腺癌的第一个高发年龄,1973-1975年为45-49岁,1961-1983年提前到了35-39岁。近10年来,中国女性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也有明显的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在人们的印象中,癌症大多是老年人得的病,与年轻人极少沾边。然而,近几年的临床

观察表明,癌症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它正悄悄逼近中青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博士生导师徐向英教授对该院2004年诊治的近600名患者进行的统计显示,50岁以下的肿瘤病人占38.2%,40岁以下占16.3%,30岁以下占4.4%,20岁以下占1.2%,最小的年龄为6岁。肺癌、乳腺癌、头颈部肿瘤分别位居前3名。 调查还显示,在同期住院的乳腺癌患者中,77.3%不超过50岁,36.4%发病在40岁以下。头颈部恶性肿瘤中,50岁以下者也占同期住院病人的半数以上。尽管这些数字不能够完全代表一个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但至少可以反映一种现象:即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鼻咽癌、脑肿瘤、肝癌和恶性淋巴瘤等的发病年龄已日趋年轻化。 不良环境和负性情绪是导致癌症的只要原因 现代医学认为人类癌症主要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其中约有40%的癌症是由饮食因素引起的。从世界癌谱分析中可知,消化道肿瘤占全部肿瘤的30%,在我国因患消化道癌死亡的患者所占比例高达65%。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常常加人防腐剂、添加剂,并采用烟熏、油炸、烧烤等办法,很容易使食物混入或产生致癌物质。其次,遗传因素对癌症的发生也在起作用。一个癌症患者的近亲,发生相同癌症的危险比对照人群大3倍。另外,研究也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肺癌与吸烟有明确的关系。这些先天和后天的因素都成为癌症发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导致恶性肿瘤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心理性导致癌因素。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承受著过大的工作量、过重的心理负荷、失业破产、恋爱挫折、婚姻不和谐、亲人患病或死亡、家庭或同事关系不融洽,以及晋级、增薪等竞争压力,容易导致情绪压抑、精神紧张,机体长期超负荷运转的结果是人们会产生焦虑烦躁、抑郁寡欢,甚至悲观失望的负性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