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素质课

适用对象:三年制,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总学时:96学时,理论讲授学时:56学时,实践40学时

先修课程:汽车机械制图、高等数学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汽车机械基础》属于专业素质课,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作为汽车类专业人才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2.课程的任务

①本课程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分析本课程地位及作用)中所承担的任务: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汽车领域的职业要求,以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使学生掌握工程力学、传动机构、通用零件等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今后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本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前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应在学完《汽车机械制图》、《高等数学》、《电工基础》的基础上与《汽车机械基础》等课程相关内容相衔接。和金工(钳工)实训同步进行。为今后学习《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维护与保养》等专业技能课奠定基础。

③本课程相关的先修课及后续课:

先修课:《汽车机械制图》、《高等数学》、《电工基础》,后续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汽车电控技术》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1.基本理论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了解一定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

2.基本技能要求:

(1)了解静力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如力、刚体、平衡、约束、约束反作用力等)以及基本性质。

(2)掌握物体受力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掌握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变形和破坏的规律,为构件选材、确定形状及尺寸提供有关的基本知识和简单计算方法。

(4)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和应用。

(5)掌握轴系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

(6) 掌握机械传动常见形式的工作原理、应用特点,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职业素质要求:

(1)培养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 遵守工作制度;

(2)养成积极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和细心、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3)培养认真做事,细心做事的态度。养成收集、整理资料,总结工作经验等良好的工作习惯;

(4)培养与别人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相互信任和有效沟通等团队协作意识。

二、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汽车常用构件力学分析

主要教学内容

1.静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定理

2.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3.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

4.摩擦自锁

5、空间力系(选修)

教学要求

重点:力学的基本概念及受力图、平面力系分析与平衡方程的建立、摩擦自锁现象的分析

难点:物体受力的力数量及类型、平衡方程的建立、摩擦角的应用意义

(二)构件运动分析与动力分析

主要教学内容

1.刚体平面运动的基本知识

2.动静法

3.动能定理(选修)

教学要求

重点:刚体平面运动的基本知识。

难点:动能定理的运用

(三)构件承载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

1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

2.轴向拉伸与压缩

3、剪切与挤压

4、扭转、平面弯曲;

5、组合变形强度计算。

教学要求

重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概念、了解构件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4种基本变形的形式和特征、了解构件的变形、破坏与作用在构件上的外力之间的关系。

难点:求内力(大小、方向)、校核杆件、求解杆件的几何尺寸。

(四)汽车轴系零部件

主要教学内容

1.轴

2.轴承

3.联轴器、万向节及离合器

4.其他常用零部件

教学要求

重点:汽车常用零件的材料及使用特点、类型、选用。

难点:汽车常用零件的使用特点。

(五)汽车常用机构传动

1.连杆传动

2.凸轮传动

3、其它常用机构

教学要求

重点: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的相关概念及计算、铰接四杆机构基本类型和应用、基本性质、四杆机构的演化和应用、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其应用特点、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工作特点、实现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

难点:铰接四杆机构基本类型和应用、基本性质、四杆机构的演化和应用、

凸轮机构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工作特点。

(六)带传动及链传动

主要教学内容

1.带传动的特点及分类

2.普通V带与带轮的结构

3.普通V带传动

4.链传动

教学要求

重点:熟悉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的传动类型、传动特点和应用场合,掌握传动比、带传动的包角和带长的计算方法,了解V带的选用方法,熟悉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难点:传动比、带传动的包角和带长的计算方法。

(七)齿轮传动

主要教学内容

1.齿轮传动的特点与类型

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

3.斜齿圆柱齿轮

4.圆锥齿轮

5.蜗杆传动

教学要求

重点:了解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及其应用特点,熟悉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性,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齿轮齿条传动,蜗杆传动的应用特点、传动比和旋转方向的判别。

难点: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各类齿轮传动的特点。

(八)轮系

主要教学内容

1.轮系的类型及功用

2.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3.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教学要求

重点:了解轮系的应用特点和分类,掌握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了解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难点: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了解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三、课程学时分配

表1. 学时分配表

项目序号教学内容(按模块或知识单元)

其中

讲授实践其它

1 1.1知识点汽车常用构件力学分析18126 1.2重点静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定理

1.3难点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2 2.1知识点构件运动分析与动力分析66 2.2重点刚体平面运动的基本知识

2.3难点动静法

3 3.1知识点构件承载能力10842 3.2重点轴向拉伸与压缩

3.3难点剪切与挤压

4 4.1知识点汽车轴系零部件22148 4.2重点轴

4.3难点轴承

5 5.1知识点汽车常用机构传动1084 5.2重点连杆传动

5.3难点凸轮传动

6 6.1知识点带传动及链传动642 6.2重点带传动的特点及分类

6.3难点普通V带与带轮的结构

7 7.1知识点齿轮传动1284 7.2重点齿轮传动的特点与类型

7.3难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

8 8.1知识点轮系66 8.2重点轮系的类型及功用

8.3难点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9 9.1知识点复习 6 6

总学时96 54 40 2

四、实践教学

(一)课内实践项目

表2. 实践教学安排表

序号实践项目学时备注

1 汽车常用构件力学及承载能力分析10

2 汽车轴系、齿轮及轮系零部件18

3 汽车传动机构12

学时总计40

五、必要说明

(一)课程开设的基本条件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素质基础课,需要有一定的《汽车机械制图》、《高等数学》等基础知识才能理解和分析,而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还没有接触到专业知识,因此对于涉及到汽车机械应用方面的有关章节,应结合汽车工程实际应用讲授。

本课程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室和校内汽车实训室现场教学相结合。

(二)建议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汽车机械基础》(第二版)卢晓春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参考书:

《汽车机械基础》(第二版),李予杰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7 《汽车机械基础》,陈红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

《汽车机械基础》,康国初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

《汽车机械基础》,凌凯汽车资料编写组编著,内部教材。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类别、题型及成绩评定办法

方式:考试

形式:笔试

2. 总评成绩的组成及评定标准

评分标准:理论60%,平时40%。

(四)修订说明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为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进一步适应各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考虑到教学大纲新格式的应用。在2011级《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

修订后本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上,加强了《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常用零件和机构基础知识的理解,力求为学生获得汽车维修、质量、生产管理一线方面的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大纲编订部门:机电工程系执笔人:侯景文

大纲审订部门:审订部门负责人:侯景文

编订日期:2011-3-3 修订日期:2015年7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

汽车用材料概述 一、概述 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而这些零部件又是由几百个品种、上千个规格的材料加工制成的,可以说材料是汽车的基础。 用于生产汽车的材料种类很多:有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据统计, 近几年生产的一辆普通轿车,其主要材料的重量构成比大致为:钢铁65%~70%、有色金属10%~15%、非金属材料20%左右。 各种新型材料,如轻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技术合成材料等越来越多的用于现代汽车 二、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性能 黑色金属材料 有色金属材料 三、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四、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指金属材料在各种物理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和抵抗各种化学介质侵蚀的能力 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 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 导电性:传导电流的能力 热膨胀性:受热时体积增大的能力 熔点: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磁性:金属材料能导磁的性能称为磁性 抗腐蚀性:金属在常温下抵御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破坏的能力 抗氧化性:金属在高温下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 五、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是指金属材料在各种载荷(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 机械性能指标: 强度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常用强度指标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塑性 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最大能力 常用塑性值的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硬度 金属材料在抵抗比它更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即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 冲击韧性 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疲劳强度 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并导致断裂称为疲劳断裂 在无数次(钢铁约为106~107)重复交变载荷作用下不产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 疲劳强度值通过疲劳试验测定 当金属材料的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7次时,零件仍不断裂,此时的最大应力可作为疲劳强度。某些高强度钢,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8次时的最大应力作为它们的疲劳强度 六、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铸造性能:铸造性能是指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冷却凝固过程中收缩偏析的大小(金属凝固后其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以及对气体的排除和吸收等性能 压力加工性能:压力加工性能是指金属在冷、热状态下,进行压力加工时,产生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塑性越大,变形抗力越小,压力加工性能越好 焊接性能:焊接性能是指两块金属材料在局部加热到熔融状态下,能够牢固地焊合在一起的性能 焊接性好,易于用一般方法和工艺施焊,焊时不易形成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焊处强度能与原材料相近 切削加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是指金属材料被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热处理性能:热处理性能是指金属材料适应各种热处理工艺的能力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教案 课程名称: 汽车机械基础授课对象: 汽修171班 任课教师: 许世超 技术职称: 助教 所属部门: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开课学期:2017-2018年第二学期 2018年3 月3日

目录 模块一互换性与尺寸测量基础 (3) 第二章正投影法基础 (5)

模块一互换性与尺寸测量基础 授课课题尺寸公差与配合授课形式讲授 授课时间2017年9月4日1、2、3节9月6日1、2节讲授学时 3 教学目的 与要求 掌握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能根据尺寸公差配合代号确定其极限过盈活间隙过盈; 学会使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和内径量表等通用工具; 能正确识读一般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教学重点 理解三种配合的含义 通用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三种配合的含义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讲授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 内容 及过 程设 计 导语;我们大家都知道,家用轿车坏了都能拿到修车厂去修理,为什么能修? 因为修车师傅将损坏的零件换上一个新的就好了,那说明零件之间有互相调换 使用的性能。那么仅通过几何参数的互换称为下一互换性,我们接触的就是狭 义互换性。通常我们在完工后要检测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并判 断是否合格。要求尺寸在某一合理的范围内,这就是公差。在有了公差之后两 个零件之间能够组合,那反应零件组合时互相之间的关系就叫做配合。 一; 1;再说公差和配合;像个概念之前呢先了解几个名词,孔和轴、极限尺寸和偏差, 2、极限尺寸如书上的上下极限都在公称尺寸的上侧也可以一上一下,那么可以都在下侧 吗? 3、偏差 4公差带 运用书上例1-1进行;讲解运用 二; 1;配合的三种方式 配合;是孔的尺寸减去与其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间隙活过盈。此差值为正称 为间隙(孔-轴>0 说明孔粗);差值为负称为过盈(孔-轴<0 说明轴粗) 过度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铁路信号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培训教材 铁路信号基础知识培训

软件过程数据和文档库管理过程

目录 1.目的 (4) 2.适用范围 (4) 3.铁路运营基础知识 (4) 3.1铁路线路..........................................................4 3.2区间..............................................................8 3.3车站..............................................................9 4.铁路信号基础知识 (10) 4.1铁路信号基础设备.................................................10 4.1.1信号机 (10) 4.1.2轨道电路 (13) 4.1.3转辙机 (17) 4.1.4信号继电器 (19) 4.2 铁路信号控制设备 (24) 4.2.1联锁设备 (24) 4.2.2闭塞设备 (28) 4.2.3运输调度指挥 (32) 4.2.4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33)

1.目的 通过铁路信号基础知识的培训,使参加培训的员工对铁路运营基础知识、信号基础设备及控制设备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为今后从事信号产品研制工作,初步奠定基础。 2.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非信号专业毕业的员工。 3.铁路运营基础知识 3.1铁路线路 1.铁路及线路分类 ⑴铁路按管理部门分为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 国家铁路是指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管理的铁路。 合资铁路是指由铁道部与其他部委、地方政府、企业或其他投资者合资建设和经营的铁路。 地方铁路是指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铁路。 专用铁路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专为本企业或者本单位内部提供运输服务的铁路。 铁路专用线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的与国家铁路或者其他铁路线路接轨的岔线。 截至2004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4408km,其中国家铁路61015km,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doc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基础生物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实验项目个数:9 面向专业:生物技术 吟趟材黄诗笺主编《动物生物学实验指导》, 头报教竹:王英典、刘宁主编《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课程学时学 课程学时: 80 学分:4 实验学时:28 二、实验H的、任务、教学基本要求及考核方式 1、目的和任务: 通过木课程的学习,获得基础生物学必要的基木理论、基木知识和基木技能。了解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于本专业有关的生物技术打下一定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基础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熟练使用显微镜,并对原生生物及动植物的基木形态和结构有所了解。 3、考核方式: 操作考核:50% 理论考核:50%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 时数 实验内容及目的实验 要求 实验 类型 备注 1显微镜的使用 和细胞形态结 构观察及原生 动物和藻类植 物的形态观察 3 1 .显微镜使用的一般方法; 2.观察眼虫、草履虫、变形虫、鱼腥 藻、衣藻、团藻及寄生性原生动物的 形态结构。 必修 验证 性 显微镜 2植物的营养器 官 3 1.观察各种新鲜植物根的标本,区别 初生根与次生根,双子叶植物根与单 了叶植物的根; 2.观察裸了植物茎,被了植物茎(木 本、草本),分析其结构的区别; 3.观察各种叶子的形态结构,了解不 同生态类型的叶的区别。 必修 验证 性 显微 镜,解 剖镜

3植物的繁殖器 官 3 1 .解剖几种植物的花,认识花的结 构; 2.解剖儿种植物的果实,认识不同类 型的果实; 3.解剖几种种子,了解种子的基木结 必修 验证 性 显微 镜,解 剖镜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

.

教学步骤及容:汽车用材料概述一、概述文档 Word . 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而这些零部件又是由几百个品种、上千个规格的材料加工制成的,可以说材料是汽车的基础。 用于生产汽车的材料种类很多:有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据统计, 近几年生产的一辆普通轿车,其主要材料的重量构成比大致为:钢铁65%~70%、有色金属10%~15%、非金属材料20%左右。 各种新型材料,如轻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技术合成材料等越来越多的用于现 代汽车 二、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性能 黑色金属材料 有色金属材料 三、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四、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指金属材料在各种物理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和抵抗各种化学介质侵蚀的能力 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 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

导电性:传导电流的能力 热膨胀性:受热时体积增大的能力 熔点: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磁性:金属材料能导磁的性能称为磁性 抗腐蚀性:金属在常温下抵御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破坏的能力 文档 Word . 抗氧化性:金属在高温下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 五、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是指金属材料在各种载荷(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 机械性能指标: 强度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常用强度指标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塑性 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最大能力 常用塑性值的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硬度 金属材料在抵抗比它更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即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 冲击韧性 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疲劳强度 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并导致断裂称为疲劳断裂 在无数次(钢铁约为106~107)重复交变载荷作用下不产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 疲劳强度 疲劳强度值通过疲劳试验测定 当金属材料的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7次时,零件仍不断裂,此时的最大应力可作为疲劳强度。某些高强度钢,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8次时的最大应力作为它们的疲

《铁路信号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铁路信号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Railway signals 课程负责人:执笔人: 编写日期: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L08212 2.学分:1.5学分 3.学时:24(理论24) 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铁道信号专业设备中共同的主要基础设备及原理,包括信号机、动力转辙机、继电器、轨道电路、信号电源等设备。本课程的开设既保持了有关基础设备知识必要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深入程度,又使车站信号、区间信号、远程控制及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等多门后续专业课的内容更为紧凑和深入,衔接更为密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了解”即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知道,对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理解;“掌握”即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并把握。“重点掌握”即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够灵活地进行分析和运用到实际中。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该课程讲述了铁路信号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主要讲授铁路信号的基础设施。 (一)继电器(6学时) 主要内容:继电器的主要结构及发展趋势、继电器的机械特性与牵引特性、直流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交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的时间特性、继电器接点、继电器的应用、继电器接点电路逻辑基础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掌握继电器特性,了解接点电路设计基础和方法。 (二)铁路信号(4学时) 主要内容:铁路信号概述、信号设置、显示制度、显示意义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铁路信号的设置、显示制度、显示意义。了解铁路信号色灯的基本概念,色灯信号机的结构。 (三)轨道电路(6学时) 主要内容:轨道电路的基本概念、分类、电气特性,轨道电路的基本工作状态,轨道电路的分析计算和参数调整;交流电力牵引区段轨道电路,道岔区段轨道电路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轨道电路的电气特性和基本工作状态及参数调整,掌握交流电力牵引区段轨道电路工作原理,25HZ相敏轨道电路工作原理,了解轨道电路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 英文名:Essential Biology 课程性质:普通教育选修课 适用对象:非生物科学类专业 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特别要求 编写人: 审定人: 编写日期: 2012.1.12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的 《普通生物学》是非生物科学类专业的一门普通教育选修课,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整个生物界和生命科学的概况,拓宽知识面,提高整体素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为重点,以生物的演化为主线贯穿始终,以期让学生了解整个生命世界的发生、发展及演化规律,了解生命科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树立辨证的、发展的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以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 (二)教学要求 1、拓宽学生知识面,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生命科学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2、掌握动、植物个体发育中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成及其对机能和环境适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了解生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4、了解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内容、课时分配与教学手段 三、主要参考书 《普通生物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顾德兴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教学内容 绪论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什么是生命理解:生命的结构层次。 了解:关于生命本质的一些理论。 一、什么是生命 二、关于生命本质的一些理论 三、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四、生物学的分科 五、生命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细胞结构: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理解:细胞大小和数目,物质的穿膜运动:扩散、渗透、主动运输、内吞作用、外排作用。 了解:细胞连接 一、细胞大小和数目 二、细胞结构: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 三、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四、物质的穿膜运动:扩散、渗透、主动运输、内吞作用、外排作用 五、细胞连接 第二章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有丝分裂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 了解:癌细胞及其细胞分裂特点。

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新、选)

《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 (供生物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使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发育生物学被公认为是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是研究生物体发育过程及其调控机制的一门学科。发育生物学不同于传统的胚胎学,它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与胚胎学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是胚胎学的继承和发扬。发育生物学是生物学各专业的限选课程,是在学习一定的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高级专业课程。根据本科教学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的原则,使学生将所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对各种生物体的胚胎发育过程、发育规律、发育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技术,以及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有一定的了解。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过程发展的机制。在学习和掌握发育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求将所学过的其他相关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和进化生物学等的知识融会贯通,串联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结合当今的研究进展开拓学生的眼界。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5%左右的大纲外内容。 本大纲的参考教材是面向21世纪教材《发育生物学》第二版(张红卫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发育生物学教学总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为54学时,实验为18学时,共22章。本课程共分四篇,第一篇从第一到四章,主要内容为发育生物学基本原理,第二篇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主要内容为动物胚胎的早期发育,第三篇从第十二章到第十八章,主要内容为动物胚胎的晚期发育,第四篇从第十九章到第二十二章,主要内容为发育生物学的新研究领域。 绪论(3学时) 【掌握】 1.发育生物学的概念。 2.发育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研究范围。 【熟悉】 1.发育生物学的发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发育生物学的展望与应用。 3.发育生物学的模式生物。 【了解】

《铁路车站自动控制系统维护》教学大纲

《铁路车站自动控制系统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铁路车站自动控制系统维护》是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认识6502大站电气集中的设备组成及技术条件,电路工作原理,部分结合电路及联系电路以及电路故障分析。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的技术基础理论, 明确6502大站电气集中联锁设备的结构,完成联锁关系的基本原理,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提出排除故障的措施,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的简单施工配线。 ㈠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的技术基础理论; 2、明确6502大站电气集中联锁设备的结构,完成联锁关系的基本原理。 ㈡能力教学目标 1.对6502电气集中的电路网络结构有一个总体把握,明确从办理进路到进路解锁全过程电路的大致动作程序; 2.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提出排除故障的措施; 3. 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的简单施工配线。 ㈢素质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所学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强烈的安全意识; 2.具有胜任铁路信号工作的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 3.具有较高的责任感,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及良好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项目内容和要求

项目一联锁设备的操作使用 ⑴掌握车站联锁设备的组成 ⑵掌握6502 电气集中设备操作使用; ⑶掌握计算机联锁设备的操作使用; 项目二道岔控制设备维护与故障处理 ⑴了解直流道岔控制电路分析及故障处理; ⑵掌握交流道岔控制电路分析及故障处理; 项目三信号机点灯电路故障处理 ⑴掌握色灯信号机的检修测试; ⑵掌握信号点灯电路故障处理; 项目四6502电气集中设备维护 ⑴掌握进路选排电路分析及故障处理; ⑶掌握信号控制电路分析及故障处理; ⑷掌握锁闭与解锁电路分析及故障处理; 项目五计算机联锁设备维护 ⑴掌握计算机联锁基础知识; ⑵了解JD-IA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⑶了解EI32-JD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⑷了解DS6-K5B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⑸了解TYKL-ADX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⑹了解LDJL-II型全嗲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 四、考核要求 1.本课程可采用闭卷/开卷考试,百分制。 2. 命题时,项目三、四、六、七、九、十一所占比例不低于(占) 70%。 3.评分方法:理论考试占总分值70%,日常成绩(含实训)占30%.

基础生物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及参考书 第一篇生命的基本构成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概括地介绍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生物科学能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为学习后续章节打下了基础。尽可能结合讲述一些生物科学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 【教学内容】 1.生物科学(生命科学).有机体,生命的基本特征 2.生命的层次性.生物科学的分科.发展简史及发展动向.生命科学世纪展望 3.物种概念与命名法,生命起源及多样性概述 4.研究生命科学的思维方法 【重点难点】 研究生命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章生命大分子 【目的要求】 概括介绍组成生命的化学基本物质,使学生了解生命分子的特性,认识细胞组成物质的特性及功能;掌握细胞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的元素组成 第二节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糖类 二.脂类 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四.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难点】 蛋白质的结构;核酸的结构 第三章细胞膜系统和物质运输 【目的要求】 了解细胞学说,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内膜系统各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了解信号传递及信号转导 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知识 一.细胞的基本概念. 二.细胞的共性 三.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及与细胞的关系 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五.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

第二节细胞膜与细胞内膜系统 一.细胞膜与细胞膜表面特化结构 二.细胞内膜系统 1.内质网 2.高尔基复合体 3.溶酶体与过氧化物体 4.细胞蛋白质分选与细胞结构装配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一.细胞跨膜运输 二.细胞信号传递 【重点难点】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内膜系统各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信号传递和信号转导 第四章细胞能量代谢(一)光合作用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光合色素的理化性质及其作用;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机理;了解光合产物在体内运输与分配原理;了解光合作用规律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合色素 一.光合色素的化学特性 二.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机制 一.原初反应 二.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 三.碳同化 第三节光呼吸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第四节. 【重点难点】 光合作用的机制、光能的吸收与传递以及光合单位和光能的转化、电子传递链和光合磷酸化、光合碳代谢。 第五章细胞能量代谢(二)呼吸作用 【目的要求】 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意义和主要历程,了解完整的呼吸作用过程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几个相互衔接的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的能量——ATP 第二节植物的呼吸代谢途径 一.糖酵解 二.三羧酸循环 三.戊糖磷酸途径 第三节代谢途径及其调控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 模块一汽车机械基础简介 项目一机械及其相关概念的识别复习要点: 1、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基本概念; 2、区分构件和零件; 3、汽车的结构。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构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______单元体,分为______零件和_______零件。 2、一部完整的机器,就其功能而言,可分为__ ____、______ 、__ ____和 __ ____。 3、运动构件分为______ 和______ 。 4、汽车的基本结构都由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四大部分组成。答案: 1、运动、制造、专用、通用 2、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 3、主动件、从动件 4、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部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 1、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2、汽车的发动机是驱动整个汽车完成预定功能的动力源。() 3、构件就是零件。()答案: 1、3 2、√ 3、3 三、选择题(每题2分) 1、在如图所示的齿轮—凸轮轴系中,键2称为( ) A、零件 B、机构 C、构件 D、部件 2、我们把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称为() A、机器 B、机构 C、机械 D、机床 3、汽车的转向系属于一下哪部分?() A、发动机 B、车身 C、底盘 D、电器设备答案: 1、A、 2、B 3、C 项目二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复习要点: 1、能够判断平面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一、填空题(每空1分) 1、运动副是使两构件________,同时又具有_________的一种联接。平面运动副可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 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3、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目主动件数目。 4、房门的开关运动,是副在接触处所允许的相对转动。 5、抽屉的拉出或推进运动,是副在接触处所允许的相对移动。 6、火车车轮在铁轨上的滚动,属于副。答案: 1、直接接触、相对运动、低副、高副 2、2 3、等于 4、转动 5、移动 6、齿轮 二、判断题(每题1分) 1、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2、凡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相互联接的都叫运动副。() 3、任何构件的组合均可构成机构。() 4、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5、组成移动副的两构件之间的接触形式,只有平面接触。() 6、运动副中,两构件联接形式有点、线和面三种。()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33201 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 总学时数:64 实验学时:0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为《生物化学》,《遗传学》;后续课为《基因工程》 一、说明部分 1. 课程性质:生物技术专业课,必修 2. 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生物专业的专业课。旨在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并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3. 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安排在学生完成《生物化学》、《遗传学》等有关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之后的第六学期。内容上注意与以上课程的衔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同时注意与后续课程《基因工程》等课程的衔接。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熟练掌握DNA的结构与功能、DNA的复制、RNA的转录、蛋白质的合成、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功能、遗传密码、基因表达与调控的本质、基因组与比较基因组学;由于该课程内容繁多,发展迅速,故授课教师在吃透教材基础上,应广泛阅读相关参考资料,紧跟本学科发展,随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态。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依赖于现代分析和研究技术,因此,配合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讲解一些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4.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DNA的结构与功能;DNA的转座;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难点:基因表达的调控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提问、综述、实验、作业、教学辅助材料等,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在教学过程应注意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朱玉贤,李毅.《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主要参考书: (1)杨岐生.《分子生物学基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2)郜金荣等.《分子生物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阎隆飞,张玉麟.《分子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4)魏群,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李振刚.《分子遗传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Weaver R. Molecular Biology. 2nd Edition.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铁路信号基础的知识

铁路信号基础知识讲座 铁路是由一个个的车站和连接它们的线路组成的。车站与车站之间的线路叫“区间”。车站分客站、货站和编组站。如北京有北京站、西站、北站、南站等大型客站,有广安门、大红门、百子湾等大型的货站,有丰台西站这样大型的编组站。象丰台火车站就是客、货、编组都有的站,只是规模都比较小。铁路上大部分的车站都是兼做客货业务的小站,只有在大城市和两条及以上线路交汇的地方才会有较大的车站。编组站一般在两条干线铁路的交汇处才有,大的干线交汇处设有大型的编组站。前几年说全路有44个路网性编组站。最大的编组站是郑州北站,是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汇处。铁路由车站和区间构成的“路”,再就是在这些路上跑的车,车分为机车和车辆,机车就是俗称的“火车头”,车辆就是车厢;现在的动车是机车和车辆的合二为一,并且每节车都具有动力。铁路除了车站、区间、机车和车辆这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外,为了组织协调很多的列车在线路的开行,需要有一个指挥机构,叫调度所或调度中心,过去在分局、铁路局和铁道部都设有调度机构。现在分局撤销了,只在铁路局和铁道部设有调度机构。 铁路运输企业是一个联动机,通过各个专业的协调运行,来保证列车安全正点的开行和完成客货运输的任务。在铁路上经常能听到所谓“车、机、工、电”,这是构成铁路运输企业的最基本的四个专业部门(大致介绍一下)。信号属于“电”的一部分,“电”还有一部分是通信,也就是电话(现在除了电话,另一块很重要的业务是数据通信)。前些年把通信这一块业务分离出去,成立了铁通公司,现在与铁路运输有关的业务又划回来了,单独成立了通信段。在铁路上管“电”的部门叫电务段,过去电务段管通信和信号,现在电务段只管信号。我们公司开展业务时,主要就是和电务段打交道。现在铁路包括的专业就更多了,象电力部门,叫水电段;电力机车的供电部门(接触网和牵引变电所),叫供电段;负责客货运输信息处理的部门叫信息中心等。最初的铁路是没有这些专业部门的,过去无电地区的铁路,信号白天是用臂板信号机(这种设备在八十年代的干线上还能见到,现在恐怕在支线都见不到了),夜间用煤油灯来指挥列车开行 1.铁路信号是干什么的?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新)

】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机械基础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1、前言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本专业的一门先修课程,以识图、工量具使用、受力分析、材料选用、掌握各种机械传动为基本任务,为后续专业课程(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底盘的检修、汽车电气设备检测与维修、车身损坏分析与修复、汽车空调的检修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因此,它在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认知和应用能力,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 设计思路 第一,本课程标准设计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核心思想。首先,作为课程的基础,它要能够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 第二,以行业调研和邀请行业专家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结论为依据进行编写,它的内容涉及面要广但不应太深,应能包含该课程涉及到的有关汽车上使用的相关理论知识。 第三,在确定本课程内容与要求时,充分考虑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中级汽车修理工、钣金工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要求以及交通部对修理工、钣金工等从业资格证的考核要求,力求使本课程内容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各工种考证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第四,采用任务引领型的课程结构,以每个项目以具体工作任务引出必须的课程理论,并针对中职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只凭直觉上的好恶的认知特点,在内容的安排上它的理论性不能太强,要能与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相关实物相联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第五,作为一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基础课程,它要具有专业指导性。在此条件下,本课程主要以八个阶段性的任务展开:①识读汽车零件图及装配图、②汽车的运动及受力分析、③认识汽车常用机构、④认识机械传动、⑤认识汽车上的常用联接、⑥认识液压传动基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1. 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2. 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和非细胞型微生物的种类及区别 3. 微生物的发展史 4. 医学微生物学概况 教学要求 1. 熟悉微生物的主要特性,原核细胞型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区别 2. 了解微生物的发展史及医学微生物的概况 第一篇细菌学 第 1 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教学内容 6. 细菌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3. 熟悉紫外线和滤过除菌法的原理及应用 4. 了解化学消毒剂的杀菌原理及其种类、

第 4 章噬菌体 教学内容 1.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2. 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教学要求 1. 掌握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原性转换的概念 2. 熟悉噬菌体的形态与基本结构及复制过程第 5 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教学内容1.细菌遗传变异的概念 2.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包括细菌染色体、质粒和转位因子、整合子及噬菌体基因组等3.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点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突变的后果及实际意义 4.细菌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所致的基因转移与重组 5.细菌遗传变异在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的应用,Ames 试验、遗传工程等教学要求 1.掌握基因转移与重组,包括转化、转导及溶原性转换的概念、转移方式及后果;掌握 F 质粒、Hfr 、R 质粒的特性、转移方式及后果 2.熟悉质粒、转位因子等遗传物质的特性及功能 3.熟悉Ames 试验的原理、方法及意义 4.了解突变的类型、突变鉴定的经典实验及突变的实际意义 5.了解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应用 第 6 章细菌的耐药性 1. 抗菌药物的概念及种类 2. 抗菌药物的抗菌机制 3. 细菌耐药的遗传、生化机制及预防耐药的方法

汽车机械基础练习册参考答案.(DOC)

项目1 机械概述 任务1 认识机械的有关名词 一、填空题 1.动力传动执行控制 2.机械 3.产生机械能转化机械能利用机械能 4.由许多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具有的相对运动能实现能量转换或做有用的功 5.机构能量运动 6.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运动和力 7.运动制造固定连接 8.带动其他运动构件运动主动件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三、选择题 1.B 2.A 3.A 4.B 5.DCBA 6.C 7.C 8.AB 9.C 课后思考实践题 1.答:区别在于:构件是机器或机构中的运动单元,机械零件是机械中的制造单元。 联系:在机器中,构件可以是单一零件组成,但多数构件是由若干零件固定连接组合而成。 2.答:不是机器,是机构。 由活动钳身与固定钳身、丝杆与螺母、夹紧盘与转盘座,3个构件组成。 3.答:有①、②、④、⑤4种。 4. 5.答:可尔-点火线圈ignition coil 凡尔-气门valve 斯巴客-火花塞spark plug 挖斯-垫圈washer 林-活塞环piston ring 哈弗-对开式滑动轴承轴瓦half 马达-电机electric motor 因为汽车是泊来品,老师傅在修车中这样称呼汽车零件用的是英语音译词(同沙发、咖啡、可口可乐等),久而久之形成了修车专用俗语。这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产物,严格地说这样叫法是不规范的。

6.图1-1-3(a)机构(b)机器(c)零件(d)机构(e)构件(f)构件 任务2认识机构运动 一、填空题 1.直接接触而组成的 2.低副高副 3.面接触转动副移动副螺旋 4.相对运动相对直线移动相对螺旋 5.点或线 6.凸轮接触齿轮接触滚动接触 7.摩擦传动啮合传动 8.摩擦轮传动带传动 9.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螺旋传动链传动同步齿形带传动 10.与运动无关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相对运动关系 11.固定件主动件从动件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三、选择题 1.D 2.A 3.D 4.BA 5.D 6.D 7.C 8.D 课后实践题 1.(a)高副(b)低副(c)螺旋副(d)高副(e)转动副 2. (a) 有2个活动构件,凸轮与机架间采用转动副连接,从动件与机架间采用移动副连接,凸轮与从动件间为高副连接。 (b) 有3个活动构件,滑块C与构件机架间为移动副连接,其余均为转动副连接。 3.1、汽缸2、活塞3、连杆4、曲轴5、滑动轴承 单缸内燃机由:连杆大头与曲轴轴颈连杆小头与活塞销活塞与汽缸壁曲轴与滑动轴承构成4个运动副。 项目2 构件与机构的力学知识 任务1 构件的受力分析 一、填空题 1.机械运动状态形状和尺寸的变化 2.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结果 3.形状尺寸运动状态 4.大小方向 5.大小和方向相对位置 6.力系 7.合力分力 8.同时出现同时消失相同相反 9.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平行力作用力偶 10.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面方位

生命科学进展大纲

《生命科学进展》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s in Life Sciences 课程编号:学时:30 学分: 一、授课对象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新疆初中双语骨干教师(生物学科)。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双语骨干教师(生物学科)选修的一门专业课。在学员已有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当今生命科学各领域的新进展、新突破。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为其今后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以及进一步的深造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员理解并掌握初中生物的生物多样性、人类基因组计划、转基因评估与安全、蛋白质组学、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生物芯片等前沿性的教学内容。并加强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奠定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基础。培养具有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加强生命科学基本概念和内在联系与规律的学习,提高学生们主动探索生命奥秘的积极性。 三、对先修课的要求 学员在修读本课程前,已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并从事过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教学基本要求分三级:A-掌握,B-理解,C-了解。本课程教学总学时:30学时。 1 绪论: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1学时) 1.1 生命科学基础性研究领域(C) 1.2 生物技术领域的主要进展(C) 2 生物多样性(3学时) 2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分类(A) 2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其意义(B) 2 .3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B) 3 现代分子技术(8学时) 3 .1 现代分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概况(C) 3 .2 分子诊断和基因治疗(B) 3 .3基因工程(B) 3 . 4 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和细胞工程(B)

铁路固定信号基础知识

铁路固定信号基础知识 一、进站信号机 准许或禁止列车由区间进入车站的信号机。 (一)作用 1.防护车站,指示列车运行条件; 2.锁闭接车进路上的道岔和敌对信号; 3.是车站站界。 (二)设置位置 1.车站须装设进站信号机。应设在距进站道岔尖轨尖端(顺向为警冲标)不少于50m的地点,如因调车作业或制动距离的需要,一般不超过400m,如图5-1。 二、出站信号机 准许或禁止列车由车站开往区间(或闭塞分区)的信号机。 (一)作用 1.防护区间或闭塞分区并指示列车运行条件。 2.作为列车占用区间或闭塞分区的行车凭证。 3.锁闭发车进路上的有关道岔和敌对信号。

4.指示到达列车在其所属线上的停车位置。 (二)设置位置 1.在车站正线及到发线上,应装设出站信号机;在调车场的编发线上,必要时可设线群出站信号机。 2.出站信号机应设在每一发车线警冲标内方(对向道岔为尖轨尖端外方)适当地点。如图5-2。 3.站内设有轨道电路时,设在与轨道绝缘节的平行地点,如图5-3。轨道绝缘节与警冲标的距离应不大于4m,不少于3.5m。 三、进路信号机 准许或禁止列车由一个车场进入另一个车场的信号机。分为接车进路信号机及发车进路信号机。接车进路信号机在进站信号机与接车线之间,设于其后方第一道岔尖轨尖端前方(顺向道岔为警冲标内方)的正线上;发车进路信号机在发车线与出站信号机之间,设于到发线,如图5-4。

X进站信号机;X1接车进路信号机;XⅡ、XⅢ接发车进路信号机;X1、)(3、X4、)(5、X6发车进路信号机;XⅣ、X7、X8、X9出站信号机。 图5-4进路色灯信号机的设置 四、通过信号机 准许或禁止列车进入闭塞分区或所间区间的信号机。 (一)作用 1.防护闭塞分区或所间区间并指示列车运行条件。 (二)设置位置 1.自动闭塞区段的通过信号机,不应设在停车后可能脱钩的处所,并尽可能不设在起动困难的地点。 2.三显示区段,两架通过信号机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200m。当采用8min及以下列车追踪运行间隔时间,在满足列车制动距离及自动停车装置动作过程中列车走行距离的条件时,可小于1200m,但不得小于1000m。 3.自动闭塞区段通过信号机应设在闭塞分区分界处,如图5-5;非自动闭塞区段应设在所间区间的分界处,如图5-6。

生命科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中心

生命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8122780 课程名称:生命科学基础 学分:4 周学时4 (16周) 面向对象:生物医学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无 一、课程介绍(100-150字) (一)中文简介: 生命科学基础是非生物专业的生物基础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形式,以及生物进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英文简介 General biology is a basic biological course for non-biology major students. The one term long course ha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for the chemistry of life, the diversity of life (including microorganisms, plants and animals), evolu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nd the nature.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生命科学基础是医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宏观各结构层次上生命系统多样性和统一性,而且包括微观各结构层次上生命系统本质的一致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生命科学最基本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要求学生树立生物体具有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以及生物具有多样性和进化论的观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命现象的综合能力,为今后学习医学院各门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可测量结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命科学概念,了解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基本概念包括生命起源,生命的化学基础,生物多样性和动植物的分类系统,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的特点与人类的健康,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 三、课程要求 (一)授课方式与要求 授课方式:a.教师讲授(讲授核心内容、总结、按顺序提示今后内容、答疑、公布讨论主题等);b.课后阅读和团队合作(按照讨论题内容进行和课堂推荐参考文献,分小组进行阅读和讨论发言起草工作);c.讨论课(由主题发言和质疑-应答两个环节组成,学生在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