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谈散文

散文家谈散文
散文家谈散文

《散文家谈散文》

一、教学重点:

1、了解散文的文体特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评论的一般写法和《关于散文〈白鹭〉》的写作特点。

4、养成勤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会发现常见的事物和人物的独特的美。

二、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优美的散文,有宗璞所写的饱含着丰厚意蕴的《紫藤萝瀑布》,有老舍笔下流淌着脉脉温情的《济南的冬天》,有郭沫若眼中盛满浓烈夏意的《石榴》,那么,我们该如何来欣赏评论散文呢,如何从散文中读出自己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请看大屏幕,(课件图一,学习重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更要全身心地投入,善于独立思考,有不拘前说的精神,且能从自身创作的实践体验出发,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140页,我们先来听听郭沫若先生的经典散文《白鹭》,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作者在观察了白鹭之后,对白鹭的美有怎样独到的认识?

(经典品读图二插入朗诵)

二、感悟?品味?欣赏

<一>、研习散文《白鹭》

1、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听读了这篇优美的散文,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在观察了白鹭之后,对白鹭的美有怎样的感受认识,请找出文中概括性的语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还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郭沫若先生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

明确:

精巧在白鹭的外在形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展示图三)

白鹭外形精巧,色彩和谐,美的适宜,美的恰到好处,给人以美的享受;就像一首精巧的诗一样,流淌在我们心中。文中也有相应的段落描绘了白鹭的精巧,哪几段2、3、5三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白鹭的精巧,感受一下白鹭恰到好处的美。

生有感情的朗诵

4、为什么还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相讨论一下,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来具体说说。

学生讨论,班级气氛很活跃

白鹭形象图

精巧的诗水田钓鱼图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枝头瞭望图

黄昏低飞图

齐读

<二>、研习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

1、《白鹭》一曲已终,仍让人感到余音袅袅,绕梁不绝,对于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同是散文家的晓雪阅读感受和评价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放开声音朗读《关于散文〈白鹭〉》

(刚才在听同学们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一下,请同学们看课文第二小节;隽永、绮丽、第五小节:鸿鹄、寥廓。)来,轻声的和老师一起读一读

2、晓雪的文章对散文《白鹭》直接评价的是哪一段?

明确:第四段

3、在第四段中,作者对白鹭总体评价的语句是哪些?

“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书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的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4、除了第四段外,第三段中也有直接评价散文《白鹭》的词句,是哪一句?

柔婉清丽、秀美含蓄

5、同学们,老师把晓雪评价散文白鹭的关键语句整理出来了,请看大屏幕。

“非常精彩,极其简练”,散文《白鹭》中哪些词句印证了这一点?

生总结:用白鹭一样朴素的语言写成的仅500字的精巧美文;

[第三环节,阅读要有独特的感受]

1、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认识又是什么呢?

将白鹭比作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独特感受,发现了白鹭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的对生活独到的认识;

绝妙的描绘:用四幅画面表现白鹭平常而被人忘却的美、表现白鹭韵在骨子里的美。

(柔婉清丽、秀美含蓄)则是从总体风格上来评价

2、同学们可别小看这几句话,短短的几句话蕴含了作者分析的三个层面,分别从语言特色、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角度对白鹭这篇散文进行了探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认识。而在文学鉴赏中,我们要能调动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一千名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不同的。评价白鹭也是如此。

[第四环节,讨论?探究?演练]

1、那我们就用评论散文的方法来欣赏一篇散文,欣赏一篇描写木棉花的

美文

语言「木棉花」,整篇文章取夏季的植物,以刚毅奔放的文字来书写,木棉花因作者的文笔,展现出雄伟傲岸的美,“木棉花是男性的。”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木棉花的男性美。“一种不可思议的优美风度”,“火烈烈地,一种不讲理的架势,却很美”,文章在这样赞赏它的“男性美”之前都作了具体形象生动的描写。文章中的比喻都非常巧妙,非常新鲜。比如形容树枝的干皱,就说“像一只曲张的手”;形容木棉花之大之红,就说“像一碗红曲酒,斟在粗陶碗里”,又说“几乎像是从干裂的伤口里吐出来的火焰”;形容木棉树之高,就说“竟觉得每团木棉都是晴空上折翼的云”。夸张木棉花大得骇人(抓住了比喻拟人等修辞,点出了运用了修辞的语句,分析了修辞的作用,展示了这篇散文的语言特色。)

思想内容:

由于作者观察细致,从平凡的木棉树上,看出了它的奇异的美:又干又皱的树干,结出雪白柔软的木棉,开出了“火烈烈”的,“有一种耀眼的橘红色”,“大得骇人”的木棉花。文章第五段,作者对于儿时的回忆,我们小读者读起来一定倍感亲切。“我们疲于奔命地去接拾那些新落的木棉”,“疲于奔命”,那是有着无穷的乐趣的呀!让我们也多多与大自然做好朋友吧,我们的作文中会常常出现花草树木、鸟语花香,我们也能写出优美的散文。艺术:选择了木棉花这种平凡或不平凡的花、树,本可专文描之摹之,但这里只用淡墨淡笔,是国画里中逸笔草草的手法,简单勾勒,即可成篇。写一段花木情缘;也可神思往日,记忆中广州初见木棉花;这些事物既是简笔为之,因此就不必过费经营。其实平素的读诗为文,只要运用短句短节就可勾勒出事件的始末,与花草的精神。苏辙曾经说过,文章贵在「不带声色」,也就是说,反璞归真、自圆自足的文字,才是最高的文学境界。师总结归纳:作者开篇即点出木棉花是男性的,给人以雄伟高大之感,立时引起读者对木棉花的敬畏之情,接着,作者通过描述木棉花的颜色,木棉树的枝干等外形特征,于平实的语言中彰显作者对木棉花的热爱之意,最后,作者记叙了自己初见木棉花的情形,折翼的云,英雄树等词语,让我们感到开满木棉花的树的雄伟盛大及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畏,我们好像看到了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的画面,最后一小节揭示全文的精华之所在,揭示出平凡的事物却能彰显雄伟的美的思想感情,前文以平凡的木棉树衬托具有烈性的美的木棉花,在结尾升华却没有点破,留有韵味,作者采用这一小小的视点,却揭示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第五环节,小结?作业]

师:本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散文鉴赏的切入角度,通过大量接触评论文字,在吟哦讽诵、感悟、品味、欣赏中调动生活积累,进行再创作,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回到学习重点:图二)并用文字将这种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

今天的作业:朗诵《白鹭》

【九年级】语文上册13散文家谈散文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13散文家谈散文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 2020-12-12 【关键字】教案、语文、难点、了解、特点、基础、重点、形成 教学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4、结合中考散文阅读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见解。 难点:了解散文鉴赏知识。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复备栏 一、导入新课: 提起郭沫若,我们往往会想起他那激情如火的《女神》、《凤凰涅槃》、《雷 电颂》等作品,这些作品曾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郭老由此而享誉文坛。 然而,郭先生的小品文同样别具一格,清新隽永,情趣盎然。下面我们一起来 欣赏一下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 妙境界。 二、品读课文,分析内容: 1、朗读课文: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听读过程中,让学生想像文中 的“画面”,在头脑中形成总体印象,感受白鹭的美。 2、齐读课文: 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文章如何起笔,如何收束全文? 本文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开头,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

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首尾呼应,以“诗”作喻写白鹭的美,内涵比开头深了一层,强调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诗。 ②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用简洁语言勾画出几幅有关白鹭的画面。 作者先通过比较写了白鹭的形体美(2、3),然后再写它的寻常之中的美丽。 四幅画面:白鹭的形象美、白鹭立于清水田里的一幅画面、白鹭悠然站在小树的绝顶的画面、黄昏中低飞的白鹭等四幅图画。 ③在这些描绘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前两幅是静态描写,后面两幅画则是先静中有动,后动中有静。 3、细读课文: 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品评语言,进而欣赏散文诗的意境,提炼出主题。 ①提问,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之美。 (1)文章采取了哪种修辞方法来描绘白鹭,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比喻,作者抒白鹭比作“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美,说明其容易被人忘却,因为相对而言,散文诗不如诗那样容易被人发现。(2)文章首尾圆合,赞美白鹭,从哪几个词语上体现出来,如何理解这几个词? “实在”、“韵在骨子里”,“实在”是对上文描写的一个总结,即突出了作者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赏;又呼应了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韵在骨子里”指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 (3)文章选用哪些材料来刻画白鹭?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 水墨,为了突出其清淡素雅。本文作者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白鹭,很多地方都是虚写的。 (4)全文感情基调为赞美,为何作者又说“白鹭不会唱歌?” 进一步说明了白鹭是“优美”而不是“铿锵”,这就使作者心中白鹭的美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现。 这几个问题层层推进,由易到难,充分体现分层教学的实施,清晰地而展

第十四章过渡元素分析

13-6 铜族元素 13-6-1 铜族元素概述 一、铜族元素通性 1.价层电子构型为(n-1)d10n s1,氧化数有+1、+2、+3,铜、银、金最常见的氧化数分别为+2、+1、+3 。 2.铜族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极化力,本身变形性又大,所以它们的二元化合物一般有相当程度的共价性。 3.与其它过渡元素类似,易形成配合物。 二、铜族元素单质 1.它们的密度大,都是重金属,其中金的密度最大,为19.3g·cm-3。 2.硬度小、有极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金更为突出, 3.导热、导电能力极强,尤以银为最,铜是最通用的导体。 4.铜、银、金能与许多金属形成合金。 5.铜、银、金的化学活泼性较差。 铜:在干燥空气中铜很稳定,有二氧化碳及湿气存在,则表面上生成绿色的碱式碳酸铜 2Cu + O2 + H2O + CO2─→ Cu2(OH)2CO3 金:在高温下唯一不与氧气起反应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仅与碲形成天然化合物(碲化金)。 银:在室温下不与氧气、水作用,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氢、氮或碳作用,与卤素反应较慢,但即使在室温下与含有H2S的空气接触时,表面因蒙上一层Ag2S而发暗,这是银币和银首饰变暗的原因。 4Ag + 2H2S + O2─→ 2Ag2S + 2H2O 铜、银不溶于非氧化性稀酸,能与硝酸、热的浓硫酸作用: Cu + 4HNO3(浓)─→ Cu(NO3)2 + NO2↑+ 2H2O 3Cu + 8HNO3(稀)─→ 3Cu(NO3)2 + 2NO↑+ 4H2O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2Ag + 2H2SO4(浓) ─→ Ag2SO4 + SO2↑ + 2H2O Ag + 2HNO3(65%) ─→ AgNO3 + NO2↑+ H2O 金不溶于单一的无机酸中,但金能溶于王水(浓HCl:浓HNO3 = 3:1的混合液)中: Au + HNO3+ 4HCl ─→ H[AuCl4] + NO↑ + 2H2O

第20章过渡元素Ⅰ

(7) Cr 2O 72 + H 2S (8) (NH 4)2Cr 2O 7 (9) K 282O 7 + H 2SO 4(浓) (10) K 2Cr 2O 7 + HCl( 浓) (11) PbO 2 + Mn 2+ + H + (12) NaBiO 3 + Mn 2+ + H + Cr 2O 72 + H 2S + 8H + == 2Cr 3+ + SO 2 + 5H 2O (4) 在d 区兀素(四、五、六周期)最咼氧化态的氧化物水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__________ ,酸性最强的是 ________________ 。 (5) [SiMo 12O 40]4杂多酸根离子的结构是以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面体为中心,分别 2 填空 题 4 如何实现Cr( W )和Cr(山)相互间的转化,写出反应方程 式。 答: Cr(VI) Cr(III):酸性介质中 CaO 7 + 3SO 2 + 2H + == 2Cr 3+ + 3 SO 4 + H 2O 2 Cr 2O 7 + 3CH 3CH 2OH + 16H + == 2Cr 3+ + 3CH 3COOH + 7H 2° 第20章过渡元素I 1 完成 并配 平 下 列反应 方程 式 (1) TiCl 4 + H 2O (2) Ti + HCl (3) V 2O 5 + HCl( 浓 ) (4) NH 4VO 3 + H 2SO 4( 浓 ) (5) VO 2 + Fe 2+ (6) NH 4VO 3 (13 ) Mn0 4 + H 2S (14) MnO 4 + Mn 2+ (15) Mn0 4 + H 2O 2 + H + (16) Cr(OH) 4 + Cl 2 + OH - 答: (1) TiCl 4 + 3H 2O == H 2TiO 3 + 4HCl (2) 2Ti + 6HCl == 2TiCl 3 + 3H 2 (3) V 205 + 6HCl( 浓) == 2V0Cl 2 + Cl 2 + 3H20 (4) 2NH 4VO 3 + 2H 2SO 4(浓) ==(V0 2) 2SO 4 + (NH 4)2SO 4 + 2H 20 (5) VO2 + Fe 2+ + 2H + == VO 2+ + Fe 3+ +H 2O (6) NH 4V0 3 N 2 + V( 低价) + H 20 (不配平) (8) (NH 4)2Cr 207 N2 + Cr 203 + 4H 20 (9) K 262O 7 + H 2SO 4(浓)==2Cr0 3 + K 2SO 4 + H 20 (10) K 2Cr 2O 7 + 14HCl( 浓) == 2CrCl 3 + 2KCl + 3Cl 2 + 7H 2O (11 ) 5PbO 2 + 2Mn 2+ + 4H + == 5Pb 2+ + 2 MnO 4 + 2H 2O (12) 5NaBi0 3 + 2Mn 2+ + 14H + == 5Bi 3+ + 5Na + + 2MnO4 + 7H 2O (13) 8Mn0 4 + 5H 2S + 14H + == 8Mn 2+ + 5SO 42- + 12H 2O (14) 2Mn0 4 + 3Mn 2+ + 2H 20 == 5Mn0 2 + 4H + (15) 2Mn0 4 + 5H 202 + 6H + == 2Mn 2+ + 50 2 + 8H 20 (16) 2 Cr(0H) 4 + 3Cl 2 + 80H - == 2Cr0 42- + 6Cl - + 8H 20 (7)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三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四章碳族元素 总体目标: 1.掌握碳、硅单质、氢化物、卤化物和含氧化物的性质和制备 2.了解硅酸和硅酸盐的结构与特性 3. 了解锗、锡、铅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 各节目标: 第一节碳单质及其化合物 1.了解单质碳的结构、同素异形体和性质 2.掌握CO、CO2的结构、性质、制取和用途;碳酸的酸性;碳酸盐的水解性和热稳定性。 第二节硅单质及其化合物 1.掌握单质硅的结构、性质和制取 2.掌握SiO2的结构和性质 3.了解硅酸的酸性;硅酸盐的结构和性质;A型分子筛的结构和实际应用 4.掌握硅烷的制备、热稳定性、还原性和水解性 5.了解卤化硅的制备和性质 第三节锗、锡、铅 1.了解锗、锡、铅单质的性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2.掌握Sn(Ⅱ)的还原性、水解性和Pb(Ⅳ)的氧化性、Pb(Ⅱ)盐的溶解性,从而掌握高价化合物氧化—还原的变化规律。 习题 一选择题 1.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是( )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金属健 B.共价健 C.范德华力 D.离子键 2.碳原子之间能形成多重键是因为( )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碳原子的价电子数为4 B.碳原子的成键能力强 C.碳原子的半径小 D.碳原子有2p电子 3.下列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热稳定顺序中正确的是( )

A.NaHCO 3Ca(HCO 3)2 B.Na 2CO 3>PbCO 3 C.(NH 4)2CO 3>K 2CO 3 D.Na 2SO 3>Na 2SO 4 12.下列化合物中,不水解的是( )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SiCl 4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6500733.html,l 4 C.BCl 3 D.PCl 5 13.1mol 下列物质生成正酸时需要水的mol 数最多的是( ) A.B 2O 3 B.P 4O 10 C.(SO 3)3 D. N 2O 5 14.下列物质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 A.GeH 4 B.AsH 3 C.H 2Se D.HBr 16.常温下,不能稳定存在的是( )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4GaCl B.SnCl 4 C.PbCl 4 D.GeCl 4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18章 过渡元素(一)

第18章过渡元素(一) 18-1:试以原子结构理论说明: (1)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元素再性质上的基本共同点; (2)讨论第一过渡系元素的金属性﹑氧化态﹑氧化还原稳定性以及酸碱稳定性变化规律; (3)阐述第一过渡系金属水合离子颜色及含氧酸根颜色产生的原因。 (1)答:第四周期元素电子结构的特点是具有未充满的3d轨道,最外层电子为1-2个,其特征电子构型为(n-1)d1-10ns1-2,它们的电力能和电负性都很小,容易失去电子呈金属性,而且标准电极电势值几乎都是负值,表明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从非氧化性的酸中置换出氢。 (2)答:第一过渡系元素从左到右,金属的还原能力逐渐减弱,它们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开始减小是很明显的,到VIB族以后就变得平缓,到IB时原子半径又开始上升。第一过渡系金属从左到右,熔点从钪的1541℃升到钒的1890℃达到高峰,然后下降到锰的1244℃,随后又上升再下降,这种变化的趋势是因为随原子序数的增加,用于形成金属键的未成对的d电子成对而减少,熔点下降,边界元素Mn和Zn的3d能级为半充满和全充满的稳定构型而使熔点较低。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氧化态先是逐渐升高,达到其族数对应的最高氧化态,这种变化的趋势与成键d电子数有关。由于d1-d5电子构型的过渡元素的电子都是未成对的,都能参与成键,当失去所有s和d电子时就出现最高氧化态。但在超过3d5构型的元素后,一方面由于电子的配对,再失去电子就要消耗能量去克服电子成对能,另一方面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失去电子更加困难,以致失去所有的价电子在能量上是禁阻的,所以到Ⅷ族元素中大多数元素都不呈现与族对应的最高氧化态。第一过渡系金属元素+∏价氧化态的标准电极电势从左到右由负值增加到正值,金属的还原性依次减弱,它们的最高价氧化态含氧酸的标准电极电势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即氧化性逐渐增强,中间氧化态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不稳定,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过渡系金属元素的最高氧化态氧化物及其水合氧化物的酸碱性变化是:从左到右最高氧化态氧化物及其水合氧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增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中心原子的氧化态增加,半径依次减小,离子势依次增大,中心原子对氧的结合能力增强,所以酸式离解逐渐增强,酸性增强,碱式离解减弱。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氧化物及其水合氧化物的酸碱性一般都是低氧化态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呈碱性。 (3)由于过渡金属离子具有未成对d电子,容易吸收可见光而发生d-d跃迁,因而它们常常具有颜色。没有未成对d电子的水合离子是无色的,如d0电子组态的Sc3+、Cu+。具有d5电子组态离子常显浅色或无色,如Mn2+为浅红色。第四周期d区金属含氧酸根离子VO3-、CrO42-、MnO4-,它们的颜色分别为黄色、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七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5版)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1、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 2、繁星(巴金) 3、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4、“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 5、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韩非子》)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 次北固山下(王湾)赤壁(杜牧)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 写作有感而发 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6、往事依依(于漪) 7、幼时记趣(沈复) 8、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 9、伟人细胞(秦文君) 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少年歌(朱湘)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 写作说真话,抒真情 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10、社戏(鲁迅) 11、端午日(沈从文) 12、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王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 诵读欣赏对联六副 写作从生活中找“米” 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 14、春(朱自清) 15、三峡(郦道元) 16、济南的冬天(老舍) 17、夏(梁衡) 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 秋词(刘禹锡 文笔精华(一)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口语交际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18、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 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20、宇宙里有些什么(郑文光) 21、《梦溪笔谈》二则(沈括)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 写作简单地说明小制作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词语的修改 语文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 专题:狼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 22、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23、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 24、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 25、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写作想像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附录一应用文示例(条据通知日常书信)附录二名家书法鉴赏(王羲之、颜真卿) 附录三字词表 七年级下册(2005年12月第5版)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1、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2、一面(阿累) 3、我的老师(魏巍) 4、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余玮) 5、赵普(《宋史》)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登岳阳楼(杜甫) 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 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 第二单元(童年趣事)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7、月迹(贾平凹) 8、三颗枸杞豆(程海) 9、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 10、柳叶儿(宋学孟) 诵读欣赏两小儿辩日(《列子》)

2019年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十三 散文家谈散文 关于散文《白鹭》巩固辅导第三十七篇

2019年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十三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白鹭》巩固辅导第三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_______、巴金的_______、茅盾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 A、自然真挚婉约清秀深沉冷峻醇厚质朴 B、深沉冷峻醇厚质朴自然真挚婉约清秀 C、深沉冷峻自然真挚醇厚质朴婉约清秀 D、醇厚质朴深沉冷峻婉约清秀自然真挚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组。( ) ①大中小学生书包已到货,欲购从速。 ②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③王老师是新近转入我校的,许多学生还不认识。 ④他介绍老的炊事员被检查出有病,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这一批教室都没有锁。 ⑥我要炒肉丝,请把油拿来。 A、③⑤ B、②④ C、③⑥ D、②⑥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是一篇独具匠心的评论。 B、关于勤奋,古人的教导多得很,韩文公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 随。” C、“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D、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 木偶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学院团委组织志愿者利用暑假到西部支教,同学们纷纷响应,无独有偶,她也报 了名。 C、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 罗万象。 D、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 自珍哪!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句中包含了几种颜色( )。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十三 散文家谈散文 关于散文《白鹭》苏教版习题精选三十五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十三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 《白鹭》苏教版习题精选三十五 第1题【单选题】 阅读杜甫《咏怀古迹》(之五),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A、一,二句写诸葛亮“万世不朽”的英名和作者面对遗像的感受。 B、三,四句概括诸葛亮的功业,赞扬他如鸾风高翔,独步云霄。 C、五,六句认为诸葛亮的才能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相比,也不相上下。 D、七,八句慨叹诸葛亮难以改变汉朝灭亡的命运,赞扬他“鞠躬尽瘁”的精神。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学院团委组织志愿者利用暑假到西部支教,同学们纷纷响应,无独有偶,她也报了名。 C、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D、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哪!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面句子中使用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B、《关于散文〈白鹭〉》是一篇挥洒自如,兼具文笔优美和科学严谨品性的随笔式评论。 C、《白鹭》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D、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 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 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他与他的老师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流 露出了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B、茨威格是法国作家,他写的《列夫·托尔斯泰》深受读者的好评。 C、《我的童年》的作者是季羡林,这是回忆性散文。季羡林被尊称为“文学泰斗”。 D、郭沫若的散文诗《雷电颂》选自他的历史名作《屈原》。 【答案】: 【解析】:

第13章 过渡元素 习题参考答案

第13章 过渡元素 习题参考答案 1.解:(1) TiO 2+ H 2SO 4(浓) ?→? ? TiOSO 4+ H 2O (2) TiCl 4 + 3H 2O → H 2TiO 3↓ + 4HCl↑ (3) VO 43-+ 4H +(过量) → VO 2+ +2H 2O (4) 2VO 2++ SO 32-+ 2H + → 2VO + +SO 42-+H 2O (5) 5VO 2++ MnO 4-+H 2O→ 5VO 2+ + Mn 2++ 2H + (6)V 2O 5 + 6H + + 2Cl - → 2VO 2+ + Cl 2↑+ 3H 2O (浓HCl) (7) V 2O 5 + 6OH -?→?冷 2VO 43- + 3H 2O V 2O 5 + 2OH -?→?热 2VO 3- + H 2O 2.解: 最终产物分别为VO 2+、V 3+ 、V 2+ 3.解:(1) 2[Cr(OH)4]- + 3Br 2+ 8OH -→ 2CrO 42- + 6Br -+ 8H 2O (浓HCl) (2) Cr 2O 72- + 3H 2S+ 8H + → 2 Cr 3+ + 3S ↓+ 7H 2O (3) Cr 2O 72-+ 6I -+ 14H + → 2 Cr 3+ + 3I 2 + 7H 2O (4) Cr 2O 72- + 14H + + 6Cl - →2 Cr 3++ 3Cl 2↑ + 7H 2O (浓HCl) (5) Cr 2O 3+ 3K 2S 2O 7+ 6H + → 2Mn 2+ +5O 2↑+ 8H 2O (6) 2Cr 3++ 3S 2-+ 6H 2O → 2 Cr(OH)3↓+ 3H 2S ↑ 4.解: 5.解: f K ([Fe(bipy)3]2+)=4.32?1018; 即[Fe(bipy)3]2+更稳定 6.解:A 是K 2MnO 4 (1)3 MnO 42- + 2CO 2 → MnO 2↓+ 2MnO 4- + 2CO 32- (A) (B) (C) MnO 2 + 4HCl(浓) → MnCl 2 + Cl 2↑+ 2H 2O (B) (D) (2)3Mn 2+ + 2MnO 4- + 2H 2O → 5MnO 2↓ + 4H + (C) (B)

2019苏教版九上《14、散文家谈散文》课文语文

苏教版九上《14、散文家谈散文》课文 郭沫若《白鹭》课文原文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有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附郭沫若《白鹭》课文赏析

我喜欢散文,就在于它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体。 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礴,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他的后一种散文。这篇五百字的《白鹭》,就是后一类散文的典型例子。 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我想起古人的描述,“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

散文家谈散文

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白鹭》 【预习要点】 1、《关于散文〈白鹭〉》是一篇随笔式的评论。作者晓雪既是诗人、散文家,又是评论家,这篇文章具有挥洒自如的特点,又兼具文笔优美和科学严谨的品性。全文在随意性的文字中蕴涵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道理,大处着眼,以大写小,小中见大,从散文的特征和散文风格的多样性落笔,大气而不拘束。 2、文学常识填空。 ①散文的特点是_________,散文家晓雪说:“我喜欢散文,就在于它的 _________和_________,就在于它是一种没有_________的最_________的文体。 ②郭沫若,四川乐山人,原名_________,号_________,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的著作很多,有诗集《_________》、话剧《_________》等。 3、请依据你的理解,试给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重拟一个标题,要求形象生动,能揭示出白鹭的独特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课堂研讨】 1、《关于散文〈白鹭〉》在谈到作者喜欢各种风格的散文时,以一些作家为例,并扼要地指出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突出特色。你知道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吗? 作者指出这些作家风格上的不同,一方面有力支撑作者上文提出的观点,同时也为下文概括郭沫若的散文风格作一个铺衬。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读者在比较中对郭沫若的风格有更准确的把握和理解。 2、《关于散文〈白鹭〉》的第四段是全文的核心段落,它着重指出了《白鹭》的写作特点,而作者仅用了一句话(“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来写自己的感受,其余则大量引用原文,再没有过多评论。这是散文家、评论家在评散文吗? 对于具体的描写对象白鹭,晓雪以引用原文的方式表达出他对郭沫若“绝妙地描绘”的文字表现能力的赞叹,这也似乎在证明,只有引用原文才能证明这种“绝妙地描绘”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了。这种写法也体现了作者对文章风格多样性的见解。 3、你是怎样理解晓雪在《关于散文〈白鹭〉》中引述清代散文家姚鼎的一段话的? 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这段话以一连串的比喻说明文章的一种很高的境界,也说明了阳刚和阴柔等不同的文章风格。课文的引文着重说明了一种“柔婉”风格散文的艺术魅力。作者引述这段话是为了说明郭沫若的《白鹭》是一篇境界和品位很高的散文,是郭

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

13.《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白鹭》所表达的主题,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被人忘却的美” 过程与方法 多形式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抓住歌颂对象的神韵而不拘泥于实际的独特的写作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白鹭这一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歌颂对象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歌颂对象的神韵而不拘泥于实际的独特的写作风格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写白鹭《鹭鸶》的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来赞美它。现在我们先来阅读这篇文章,品味、感悟、欣赏,想一想他的文章中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二、走进作者 郭沫若(1892~1978),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家。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后改名沫若。四川乐山人。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创立了著名的《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六部历史剧和大量诗文。 三、检测预习 1、加点字注音 冷峻真挚淳厚隽永 绮丽恬淡睿智铿锵 清澄嗜好 2、词语解释 寥廓: 隽永: 婉约: 恬淡: 博识睿智: 铿锵: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学生轻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想像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形成总体印象,感受白鹭的美。 2、再读课文: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思考以下问题: ①文章如何起笔,如何收束全文? ②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

过渡元素(一)

第19章过渡元素(一) 19.1 引言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中部,原子中d或f亚层电子未填满。这些元素都是金属,也称为过渡金属。根据电子结构的特点,过渡元素又可分为:外过渡元素(又称d区元素)及内过渡元素(又称f区元素)两大组。 ●外过渡元素包括镧、锕和除镧系锕系以外的其它过渡元素,它们的d 轨道没有全部填满电子,f轨道为全空(四、五周期)或全满(第六周期)。 ●内过渡元素指镧系和锕系元素,它们的电子部分填充到f轨道。 d区过渡元素可按元素所处的周期分成三个系列: ①位于周期表中第4周期的Sc~Ni------称为第一过渡系元素 ②第5周期中的Y~Pd称为第二过渡系元素 ③第6周期中的La~Pt称为第三过渡系元素 本章所讨论的过渡元素只包括周期系第4、5、6周期从ⅢB族到ⅧB族的元素,具有(n-1)d轨道未充满的那些元素,共有8个直列,25种元素(如表19-l方框内的元素)。镧系和锕系元素的性质,在第21章讨论。 19.2 过渡元素的基本性质 过渡元素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它们都是金属,硬度较大,熔点和沸点较高,有着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易生成合金。 ◆大部分过渡金属与其正离子组成电对的电极电势为负值,即还原能力较强。例如,第一过渡系元素一般都能从非氧化性酸中置换出氢。 ◆大多数都存在多种氧化态,水合离子和酸根离子常呈现一定的颜色。 ◆具有部分填充的电子层,能形成一些顺磁性化合物。 ◆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倾向较大。

19.2.1 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构型 过渡元素原子电子构型的特点是它们的 d 轨道上的电子未充满(Pd例外),最外层仅有1~2个电子,它们的价电子构型为(n-1)d1-9n s1-2(Pd为4d105s0)。 表19-3 过渡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和氧化态 元素Sc Ti V Cr Mn Fe Co Ni 价电子层结构3d14s23d24s23d34s23d54s13d54s23d64s23d74s23d84s2 氧化态(+Ⅱ) +Ⅲ +Ⅱ +Ⅲ +Ⅳ +Ⅱ +Ⅲ +Ⅳ +Ⅴ +Ⅱ +Ⅲ +Ⅵ +Ⅱ +Ⅲ +Ⅳ +Ⅵ +Ⅶ +Ⅱ +Ⅲ (+Ⅵ) +Ⅱ +Ⅲ +Ⅱ (+Ⅲ) 元素Y Zr Nb Mo Tc Ru Rh Pd 价电子层结构4d15s24d25s24d45s14d55s14d55s24d75s14d85s14d105s0 氧化态+Ⅲ +Ⅱ +Ⅲ +Ⅳ +Ⅱ +Ⅲ +Ⅳ +Ⅴ +Ⅱ +Ⅲ +Ⅳ +Ⅴ +Ⅵ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Ⅱ +Ⅲ +Ⅳ +Ⅴ +Ⅵ +Ⅱ +Ⅲ +Ⅳ 元素La Hf Ta W Re Os Ir Pt 价电子层结构5d16s25d26s25d36s25d46s25d56s25d66s25d76s25d96s1 氧化态+Ⅲ+Ⅲ +Ⅳ +Ⅱ +Ⅲ +Ⅳ +Ⅴ +Ⅱ +Ⅲ +Ⅳ +Ⅴ +Ⅵ +Ⅲ +Ⅳ +Ⅴ +Ⅵ +Ⅶ +Ⅱ +Ⅲ +Ⅳ +Ⅴ +Ⅵ +Ⅷ +Ⅱ +Ⅲ +Ⅳ +Ⅴ +Ⅵ +Ⅱ +Ⅲ +Ⅳ +Ⅴ +Ⅵ 注:划横线的表示比较常见、稳定的氧化态;带括号的表示不稳定的氧化态。 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变化是比较复杂的,由于在4s和3d、5s和4d、6s和5d轨道之间出现了能级交错现象,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值较小,所以在许

第十四章 d区元素 - 河南中医学院精品课程网

第十四章d区元素 一.选择题 1.最难熔的金属是 A. Cr B. W C. Os D. Ta 2.族金属元素的化学活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但例外的是 A. ⅠA B. ⅠB C. ⅢA D. ⅢB 3. 同一族过渡元素,从上到下,氧化态的变化 A. 趋向形成稳定的高氧化态 B. 趋向形成稳定的低氧化态 C. 先升高而后降低 D. 没有一定规律 4.关于过渡金属氧化态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同一过渡系列中金属的氧化态,随(n-1)d,ns轨道中价电子数增多而逐渐升高 B. 在过渡金属的各类化合物中,最低氧化态只能是+2 C. 各族过渡金属自上而下,因核电荷增加,高氧化态趋向于不稳定 D.在氧化物和氟化物中,过渡金属可出现稳定的高氧化态 5.周期表中第5,6周期同族上下两个元素的性质很相似是由于 A. 原子半径增大 B. 镧系收缩 C. 核电荷增多 D. 电子层数减少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iO2能溶于热浓硫酸 B. TiO2能溶于浓盐酸 C. TiO2能溶于熔融碱 D. TiO2是两性产物 7在TiO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溶液呈黄色,此溶液中含有 A. Ti3+(aq) B. [TiO(H2O2)2]2+ C. Ti(H2O2)24+ D. Ti(O2)2 8向紫色Cr2(SO4)3溶液中加入适当NaOH锝到 A. 紫色胶状沉淀 B. 灰蓝色晶状沉淀 C. 紫色晶状沉淀 D. 灰蓝色胶状沉淀 9实验室中的铬酸盐洗液,若变绿而失效时,可用那种试剂使其再生 A. 浓硫酸 B. 浓硝酸 C. 双氧水 D. KMnO4 10按H2CrO4H2MoO4H2WO4的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稳定性逐渐小 B. 生成多酸的趋势增加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3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doc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3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4、结合中考散文阅读的特点,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结合中考散文阅读的特点,谈谈初中散文阅读技巧。 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 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一是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二是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三是往往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四是往往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阅读: 1、突出散文的文学性,注重对语言的揣摩、品析。 2、突出散文的思想性,注重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领悟。 3、突出散文的艺术性,注重对表达技巧、写作手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理解。通过对近年来的中考散文阅读题型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中考散文阅读题的考查呈现出细节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2、理解字词的感情色彩。 3、理解字词的准确运用。 4、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5、分析散文的线索及常见的表现手法。 6、分析散文所蕴涵的哲理。 7、分析领会散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8、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 这些考点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见诸试题,它们着重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普遍性、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面对这样的阅读题,首要的步骤是对文章进行整体式阅读,即从整体的角度对材料反复扫读、领会,从而达到熟悉材料的目的。第二步再根据出题的要求,对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细节化分析,在进行分析的同时应联系全文,充分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来展开“品析”。

第十四章 D区元素

第14章过渡金属(Ⅰ) Chapter 14 Transition Metal (Ⅰ) 引言 具有部分充填d或f电子元素为过渡元素。过渡元素分为外过渡族元素(d 区元素)及内过渡元素(f区元素)。钪Sc,钇Y,镧La和镧系元素在性质上非常相似,常被总称为稀土元素。 d 区: ⅢB ~ Ⅷ(n-1)d1-9ns1-2 (Pd例外4d105s0 ⅢB 钪Sc 钇Y 镧La ⅣB 钛Ti 锆Zr 铪Hf ⅤB 钒V 铌Nb 钽Ta ⅥB 铬Cr 钼Mo 钨W ⅦB 锰Mn锝Tc 铼Re 14.2 过渡元素基本性质 1、都有较大的硬度、熔点和沸点。它们的导电性、导热性好,相互间可形成合金。 2、大多数溶于酸,只是有些“贵”金属电极电势较大,难与普通的酸反应。 3、除IIIB族外,都有多种氧化态,水合离子和酸根离子常呈现一定颜色。 4、d区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构型 5、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6、d区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总趋势:同周期左?右由小?大,幅度不大同副族不规律 d区元素的物理性质 熔点、沸点高熔点最高的单质:钨 硬度大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密度大密度最大的单质:锇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好。 单质的化学性质 IIIB族是它们中最活泼的金属,性质与碱土金属接近。同族元素的活泼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弱。总趋势:从左至右活泼性降低。 d区元素离子的颜色 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 同种元素,不同氧化态的氧化物,其酸碱性随氧化数的降低酸性减弱,碱性增强 Mn2O7MnO3MnO2Mn2O3MnO 这是由于其水合物中非羟基氧的数目减少。 同一过渡系内各元素的最高氧化态的氧化物及水合物,从左到右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Sc2O3TiO2CrO3Mn2O7 同族元素,自上而下各元素相同氧化态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通常是酸性减弱,碱性增强。H2CrO4H2MoO4H2WO4 配合能力强,易形成一系列配合。它们的电负性较大,金属离子与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中心离子半径在0.075~0.06nm范围内的配合物表现的较突出,主要表现在配位体交换慢,有些很慢。如:CrCl3·6H2O在水溶液中长期放置:

九年级语文上册 13《散文家谈散文》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散文家谈散文 一、学习交流 1、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真挚.( ) 隽.永()绮.丽()恬.淡() 寥廓 ..()鸿鹄.( ) 姚鼐.() (2)根据注音写汉字。 冷( )jùn ( )厚chún ()智ruì气势()páng bó 2.著名作家的散文风格 a.鲁迅:深沉冷峻 b. 巴金:自然真挚 c.茅盾:淳厚质朴 d.冰心:婉约清秀 e.林语堂:幽默隽永 f.徐志摩:浓艳绮丽 g.汪曾祺:恬淡纯净 h.秦牧:博识睿智 3、(1)请自选角度对《白鹭》一文进行评价。(不少于100字) (2)找出文中作者对《白鹭》评价的语句,用文章中的词句来回答。 (3)哪一句话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4)文中引用姚鼐和莱辛的文字,有什么作用?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4.质疑 (1)你认为文章从散文的多样性落笔有什么用意? 这不仅是作为评价《白鹭》的指导性思想,而且也是对散文的一种整体评价。正因为散文的文体形

式最自由自在,才会在不同的作家身上表现出迥异的风格。 ⑵文章对郭沫若的作品进行评价,为什么还要列举其他作家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有力支撑作者的观点,同时为概括郭老的风格作义铺垫;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读者在比较中对郭老的风格有更准确的把握和了解。 ⑶怎么看待评价时对原文的引用? 作为评价的文字,看起来是一种偷懒的方法,实际上是非常成功的一种弄“拙”成“巧”的写作技巧,看似轻而易举,实在匠心独运。 5.总结: 作者围绕中心,或举例,或引用,或议论,把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最精妙处指给大家看,是一篇短小精得文学小评论,总而言之,作者认为这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品味”的好散文。是一篇结构精巧、见解独到,感受独特的好散文。 6.拓展延伸: 学完了晓雪的这篇评论,我们肯定发现自己写的亮点不足,下面请修改自己写的阅读感受。 二、展示点评 三、达标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铿qiānɡ()长喙.() shì好()冷峻.()真zhì()淳.厚() juàn永()绮.丽() tián淡() ruì智()气势páng bó()寥廓( ...). 二、诗文名句填空 1. ,君子好逑。 2. ,白露为霜。 3. ,在水一方。 4. ,在河之洲。 5.晓战随金鼓,。 6. ,春风不度玉门关。 7. ,一行白鹭上青天。 8. 西塞山前白鹭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