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全息图的制作及数字再现

计算全息图的制作及数字再现
计算全息图的制作及数字再现

计算全息图的制作及其数字再现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作者姓名:杨煦、杨康明

指导老师:蔡志岗教授

摘要:计算机制全息图是制作全息图的一种新技术,它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来综合的全息图,它不需要物体的实际存在,而是把物波的数学描述输入计算机处理后,控制绘图仪输出或显示器显示二制成的全息图。计算全息图的数字再现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光学全息的光路,仿真菲涅尔衍射、透镜傅里叶变换等光学过程从而在虚拟的观察屏上得到全息再现像。

关键词:计算全息数字再现

一、引言:

早在1965年,Kozman和Kelly就提出了计算机生成全息图(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phy,简称CGH)的概念,那时受计算机速度、容量和显示器分辨率等因素的约束,直到8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全息图的研究一直未取得大的进展。

国内对全息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理光学领域。

而目前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硬件的进步,已经可以制作空间带宽积很大的计算全息图,但是由于输出设备的精度问题,难以制作质量很高的全息图。因此我们将以此为研究重点,希望从编码方法上有所突破,解决这个问题。

二、实验原理

计算全息图的制作和再现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抽样,得到物体或波面在离散样点上的值;

2、计算,计算物光波在全息平面上的光场分布;

3、编码,把全息平面上光波的复振幅分布编码成为全息图的透过率变化;

4、成图,在计算机控制下,将全息图的透过率变化绘制成图,如果绘图设备分辨率不够,则绘制一个较大的图,再缩版到得到使用的全息图;

5、再现,这一步骤与光学全息图的再现没有什么区别。制作一个傅立叶变换全息图的典型流程如下:

(一)、抽样

抽样包括对输入图像的抽样和对全息图的抽样。实际上,输入图像和全息图像的信号都是连续的。而计算机只能对离散的数据进行处理,所以必须对物光和全息图像进行离散化,即抽样处理。

由空间带宽积的传递不变性可以知道,在全息图平面上的空间带宽积SW 应该和物体的空间带宽积SW 相等。换句话说,全息图上的抽样数(可分辨单元数)要等于(或大于)输入图像的抽样数。于是我们可方便地确定在计算机全息图制作时,输入图像和全息图平面上应该具有的抽样点数总数,即2

()N x v =?? 。其中2

()x ?是输入图像的面积,2

()v ?是其频带面积。

另外,给出一幅图像,如何知道其带宽呢?由于成像系统是低通滤波器,其传递图像的最高频率是有限的,存在着截止频率,故得到的图像可近似地看作限带的,输入图像的带宽可近似地用光学通道(包括接收器)的截止频率来表示。 还有一种方法是用空间局部频率的概念来定义带宽:

由空间局部频率出发,可以来定义物波函数的带宽。定义:物波函数在x 、y 方向的带宽分别为Bx ,By 。

max

2(,)x W x y B x λ???

=

?

??? m ax

2(,)y W x y B y λ??

?= ?

??? 即用空间局部频率的最大值的两倍来表示物波函数的带宽。这是一种有效的近似处理。 一般地,以图片格式存储在计算机里面的图像已经是图像抽样之后的离散数据了。我们只需要知道图像的尺寸和其空间带宽积,这样便可以换算出原图像的抽样间隔和全息图的抽样间隔。所以以图片格式存储的图像我们一般不必再作抽样处理。如果图像是以其他连续形式格式存储的话,就需要对图像进行抽样。 (二)、计算

计算图像的全息图的过程,是运用物理定律求出全息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的过程,运用计算机模拟光的传播、衍射、干涉,得到全息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具体计算时,常会用到傅立叶变换、菲涅尔衍射公式等等。计算机全息中运用的是经典的标量波衍射理论。这一理论把光波看作标量波来处理,能很好地解释全息过程。

理论里面涉及到的公式一般是连续形式的。计算机要运用这些理论必须把输入量、输出量和公式三者都离散化。输入和输出量的离散化由前面的抽样方法实现。公式的离散化则是数值计算关心的问题。然而得到离散化后的公式与原来的公式并不完全等价。用计算机制作的全息图,经常需要用到傅立叶变换算法。计算机里面常用的傅立叶算法是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FFT)。离散形式的傅立叶变换和连续傅立叶变换并不完全相同。

(三)、编码

由于前面计算得到的只是全息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而实际上的全息图一般是透过率的分布(振幅型)、折射率的分布(相位型)和厚度分布(相位型)等等。这些分布涉及到的参数都是正的实数,所以必须把复数的复振幅变换到对应的正实数参数,这就是编码过程。在光全息中,用底片记录全息平面的光强就是把复振幅以光强的形式进行编码。而在计算全息中,编码的方法则很灵活。下面介绍一种传统的编码方法:罗曼III编码。

1、迂回相位效应

迂回相位效应是不规则光栅的衍射效应。考虑一个规则的二元光栅,光栅周期为d,如图1(a)。

(a)规则二元光栅(b)某条纹发生移动后的二元光栅

图1 迂回相位效应示意图

对规则光栅某一级衍射相邻两条光线的光程差为。若光栅的某个条纹发生p的位移,如图1(b),则该处的光程差变为,比原来增加了光程差。结合光栅方程,条纹变动处有相位变化。这个附加的相位便是迂回相位。可以看到,迂回相位跟波长无光,跟光的入射角出射角也无关,只跟衍射级、光栅常数、附加位移有关。利用迂回相位效应,控制条纹的附加位移,就可以实现对波面的控制。

2、罗曼III编码的编码方法

罗曼III编码就是应用迂回相位效应来进行编码的。具体编码过程如下:

通过前面“计算”这一个步骤,可以得到全息平面上的离散的复振幅分布。现在把每个离散点作为一个全息像元,如图2。像元的宽和高分别为du和dv(抽样间隔)。像元内有一宽W 高H的矩形孔。宽度方向矩形孔的中心偏离像元中心的距离为P,而高度方向两者中心同高。除了矩形孔内部之外,像元的其它位置都不可以透光。根据迂回相位效应,把每个矩形孔当作是一个条纹,用矩形孔的面积调制复振幅的绝对值(强度),矩形孔的位置调制复振幅的复角(相位),这便是罗曼III编码的方法。首先求出全息平面上每个离散点的复振幅的绝对值,然后对其归一化得到归一化后的振幅值A,再求出复振幅的复角,接着用这些振幅值A和复角分别对每个像元内的矩形孔的高度和宽度进行调制。假设要在第M级衍射光中得到最亮的像,就要使,,。这样操作后,就得到了一张罗曼III编码的全息图。

图2 罗曼III编码示意图

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可能会遇到矩形孔超出像元的情况,此时要进行“模式溢出校正”。“模式溢出校正法”就是把溢出部分的矩形孔循环移动到像元的另一侧(如图3)。

图3 模式溢出校正

这样操作即可以保证每个像元的透光面积保持不变,又可以不影响相位的调制,因为像元左右边界的相位差是。

由于矩形孔衍射的原因,这样编码得到的再现图的亮度并不均匀。这种不均匀可以通过对输入图像的强度乘以一个sinc因子来改善。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前面迂回相位的推导并不严格。如图4所示,光栅条纹移动后,实际上C 和C ’已经不是同一点了。真正的附加光程并不是C 与C ’点光线的光程差,而应该是C ’点光线与C

’点在原来规则光栅同一位置处的光线的光程差。

图4 迂回效应的进一步说明图

也就是说,罗曼III 编码中迂回相位不是相对于像元中心处的相位而附加上的量,而应该是相对于矩形孔移动后的中心处位置的相位而附加的量。 (四)、绘制和照相

得到了编码后的全息图像,可以用绘图仪或打印机复制到胶片上显示出来,然后把图像通过微缩照相缩小到合适的尺寸,以达到足够高的分辨率。或者用高分辨率的空间光调制器直接调制图像。 (五)、再现

通过上面方法得到的计算机全息图,可以用光全息图的再现方法来再现。除了光学再现外,还有一种再现——数字再现。这方法是利用计算得到的全息图数据,通过计算机模拟光学再现系统,最后在计算机中计算出再现图像,实现全息图的再现。 (六)、全息图的数字再现

数字再现的实际上就是模拟光在光学系统里传播。全息图的数字再现过程包括全息图的衍射和透镜的变换等过程。

在许多光学教科书上都可以找到菲涅尔衍射公式

()22

1

001

()

22

0011111

1(,)(,)exp ikz i

x y z e

E x y e

F E x y i x y i z z πλπλλ+??????=

+??????????

其中,F 代表傅立叶变换,是输入面复振幅,是输出面复振幅,是两平面的距离,k 为光波波矢,λ为光波波长。

还有透镜的透射系数公式

22

1111exp 2(,)0

x y ik f t x y ???+-? ?

=???

??孔径内孔径外

其中f 为透镜的焦距。

后文涉及到的全息图都是傅立叶变换全息图,所以其再现光学系统就只是一个傅立叶透镜。把全息图放在透镜的前焦面,在后焦面上便得到其再现图像。再现过程如图5

图5 数字再现过程图

把前面编码后的全息图数据作为输入复振幅数据,经过一次菲涅尔衍射运算后,把得到的复振幅分布乘以透镜的透射系数,然后再经过一次菲涅尔衍射运算,在再现屏幕上便得到再现像的复振幅分布,取其模的平方,就可以得到再现图像。数字再现的程序见附录1。要强调的是,这里模拟的是一个理想的共轴光学系统,有许多实际因素(如:透镜的像差、离轴情况)并没有考虑。

三、实验制作计算机全息图及其数字再现

罗曼III 编码傅立叶变换全息图的计算的程序用Matlab 来编写的,具体程序代码见附录2。程序的过程大致是:先读入图像,把图像变为灰度图,并且给图像加上随机相位。这样做是原因是若直接对图像作傅里叶变换,会使得归一化的振幅变化很快。读入的图像加上随机相位处理(作用类似于光学实验中给光源加上毛玻璃),能使图像经过傅里叶变换后,振幅的变化变缓慢,而再现的时候又不会影响光强的分布。接着对图像进行二维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然后用罗曼III 编码算法进行编码。编码过程只引入了“模式溢出校正”,没有引入其他的校正。最后把全息图显示在屏幕上,得到的全息图保存为图片格式。利用计算机模拟光学全息的光路,仿真菲涅尔衍射、透镜傅里叶变换等光学过程从而在虚拟的观察屏上得到全息再现像。

图6 计算全息的数字再现

实验中选用的对象是高宽都为32像素汉字:占。选取这个字主要是因为他方向性强,仅

含有横竖两种笔画,便于观察不同像元大小对全息再现的影响。

以下为调节像元大小为不同值时的全息编码图以及再现图。

图7 du=1,dv=1

图8 du=16,dv=16

图9 du=32,dv=32

图10 du=8,dv=36

附录:

1.全息图的数字再现Matlab程序

文件名:Fresnel.m

% 本程序是输入一幅图像,求z1距离后的面上菲涅尔衍射场的场分布

% 入射光波长lambada,单位m

% E1为输入图像代表的矩阵

% E0为输出图像代表的矩阵

% deltaX1为输入图像横向的宽度,单位m

% deltaY1为输入图像纵向的宽度,单位m

% deltaX0为输出图像横向的宽度,单位m

% deltaY0为输出图像纵向的宽度,单位m

% z1输入图像与衍射平面的距离,单位m

function [E0,deltaX0,deltaY0]=Fresnel(lambada,E1,deltaX1,deltaY1,z1)

[ny,nx]=size(E1);

[x0,y0]=meshgrid(-(nx-1)/2:(nx-1)/2,-(ny-1)/2:(ny-1)/2);

dx1=deltaX1/nx;

dy1=deltaY1/ny;

dx0=lambada*z1/deltaX1;

dy0=lambada*z1/deltaY1;

x0=x0*dx0;

y0=y0*dy0;

c=exp(i*2*pi/lambada*z1)/(i*lambada*z1)*exp(i*pi*(x0.^2+y0.^2)/lambada/z1); % 相关的系数,参考菲涅尔衍射公式

for p=1:nx

for q=1:ny

E(q,p)=E1(q,p)*exp(i*pi/lambada/z1*((dx1*(p-(nx+1)/2))^2+(dy1*(q-(ny+1)/2))^2)) ; % 相关的计算,参考菲涅尔衍射公式

end

end

E=fftshift(E); % 把数据作“平移”到第一象限作处理(其实是把图像作周期延拓,再取第一象限的那个周期)

Etemp=fftshift(fft2(E)); % 把傅立叶变换谱的零频率移动到中心

E0=c.*Etemp; % 参考菲涅尔衍射公式

deltaX0=dx0*nx;

deltaY0=dy0*ny;

文件名:lens.m

% 透镜输入输出面分别紧靠在透镜的两侧,认为输入和输出面之间的距离为零

% 透镜的中心在光轴上,透镜所在平面与光轴垂直

% 入射光波长lambada,单位m

% E1为输入图像代表的矩阵

% E0为输出图像代表的矩阵

% deltaX1为输入图像横向的宽度,单位m

% deltaY1为输入图像纵向的宽度,单位m

% F为透镜的焦距,单位m

% aperture为透镜的孔径,单位m

function E0=lens(lambada,E1,deltaX1,deltaY1,F,aperture)

[ny,nx]=size(E1); % 对一幅图片,纵向对应图片矩阵的行(ny),横向对应矩阵的列(nx) dx=deltaX1/nx;

dy=deltaY1/ny;

[x,y]=meshgrid(-(nx-1)/2:(nx-1)/2,-(ny-1)/2:(ny-1)/2);

x=x*dx;

y=y*dy;

I=find(x.^2+y.^2>(aperture/2).^2);

x(I)=0;

y(I)=0;

E0=E1.*exp(-i*pi*(x.^2+y.^2)/lambada/F); % 透镜的复透射系数公式

文件名:main.m

clear;

lambada=632.8e-9;

p=imread('j:\hologram datas\pp.bmp'); %全息图所在的路径

p=rgb2gray(p);

%figure;

%imshow(p);

p0=double(p);

deltaX=1e-2; % 全息图宽(m)

deltaY=1e-2; % 全息图高(m)

F=27e-2; % 焦距(m)

aperture=10e-2; % 孔径(m)

obj=F;

img=F;

[p1,U,V]=Fresnel(lambada,p0,deltaX,deltaY,obj); % 第一次菲涅尔衍射

p2=lens(lambada,p1,U,V,F,aperture); % 经过透镜

[p3,U,V]=Fresnel(lambada,p2,U,V,img); % 第二次菲涅尔衍射

pout=p3;

pout=abs(pout);

pout=pout/max(max(pout));

figure

imshow(pout*100);

axis on

xlabel(U);

ylabel(V);

2.罗曼III编码制作二维傅立叶全息图的matlab程序

clear;

close;

%%%%%%%%%%%%%%%%%%% 参数输入区 %%%%%%%%%%%%%%%%%%%%%%%%%%%%%%%%%%

% p0=imread('c:\f.bmp'); % 读入图像

du=1; %全息图像素x方向的间隔

dv=1; %全息图像素y方向的间隔

M=1; %希望在第几级衍射光中得到图像(这里选择了第一级)

%%%%%%%%%%%%%%%%%%%%%%%%%%%%%%%%%%%%%%%%%%%%%%%%%%%%%%%%%%%%%%%%%%%

%p1=rgb2gray(p0); %图像变为灰度图像

p1=p0; %%%%%%%%%%%%%%%%%%%%%%%%%% 暂时使用 %%%%%%%%%%%%%%%%%%%%%%%%%%%%%% figure;

imshow(p1); %显示灰度图象

p2=double(p1);

[nx,ny]=size(p2); %得到图像的大小mx,ny,并且把每个像素作为一个抽样点

p3=p2.*exp(i*2*pi*rand(nx,ny)); %对图片附加随机的相位

fftp3=fftshift(fft2(fftshift(p3))); %对图像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

amplitude=abs(fftp3); %得到复振幅的振幅值

phase=angle(fftp3); %得到复振幅的相位值

amplitude=amplitude/max(max(amplitude)); %归一化

H=amplitude*dv; %矩孔的高度

P=phase/(2*pi*M)*du; %矩孔中心与抽样区中心的偏移距离

W=0.5/M*du; %矩孔的宽度

normal=find(abs(P+sign(P).*W/2)<=du/2); %得到矩孔不用模式溢出校正的序号leftOF=find((P-W/2)<(-du/2)); %得到矩孔左边溢出的序号

rightOF=find((P+W/2)>(du/2)); %得到矩孔右边溢出的序号

uleft=zeros(nx,ny); %矩孔左侧坐标

uright=zeros(nx,ny); %矩孔右侧坐标

vup=zeros(nx,ny); %矩孔上侧坐标

vdown=zeros(nx,ny); %矩孔下侧坐标

mark=zeros(nx,ny);

mark(normal)=1; %标志那些位置没有溢出

%%% 先求出所有的矩孔四个边相对抽样区中心的偏移量

vup=H/2; %矩孔的上边界

vdown=-H/2; %矩孔的下边界

uleft(normal)=P(normal)-W/2; %没有溢出矩孔的左边界

uright(normal)=P(normal)+W/2; %没有溢出矩孔的右边界

%矩孔溢出,要分成两块,但是中间的白色块也是一个矩形,所以表示白色的矩形块

uleft(leftOF)=P(leftOF)+W/2; %白色矩形块左边界

uright(leftOF)=P(leftOF)-W/2+du; %白色矩形块右边界

uleft(rightOF)=P(rightOF)+W/2-du; %白色矩形块左边界

uright(rightOF)=P(rightOF)-W/2; %白色矩形块右边界

%%% 实现模式溢出的校正及画图

figure;

axis([0 nx 0 ny]);

hold on;

for nu=1:nx

u0=(nu-0.5)*du; %实际的抽样区中心

for nv=1:ny

v0=(nv-0.5)*dv; %实际的抽样区中心

ul=u0+uleft(nu,nv); %附加上偏移量

ur=u0+uright(nu,nv);

vu=v0+vup(nu,nv);

vd=v0+vdown(nu,nv);

if mark(nu,nv)

fill([ul,ul,ur,ur],[vd,vu,vu,vd],'k'); %画出没有溢出的矩孔

else

u1=u0-0.5*du;

u2=u0+0.5*du;

fill([u1,u1,ul,ul],[vd,vu,vu,vd],'k'); %画出有溢出的矩孔

fill([ur,ur,u2,u2],[vd,vu,vu,vd],'k');

end

end

end

hold off

axis('auto');

axis off;

数字全息综合实验

数字全息综合实验 实 验 讲 义 前言

传统全息实验通过干涉记录与衍射再现描述了物体的振幅与相位信息,并使用银盐或光致聚合物干板做为记录介质,通过使用不同浓度、温度的药液,经过显影定影,再现物体信息,拍摄过程对环境要求较高,冲洗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实验结果不方便进行二次开发。 数字全息实验使用高精度CMOS相机和空间光调制器件(SLM)进行采集和再现,降低了对环境(暗室、防震)的要求,免去了冲洗的不安全隐患,可以对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如滤波、存储、传输、加密安全等,坧展了全息的应用领域,使经典光学再现现现代风采。 1. 实验目的 a.通过本实验掌握数字全息实验原理和方法;

b.通过本实验熟悉空间光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和调制特性; c.通过本实验理解光信息安全的概念和特点; 2. 实验原理 全息技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将物体发射的光波波前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下来,达到冻结物光波相位信息的目的;利用光的衍射原理再现所记录物光波的波前,就能够得到物体的振幅(强度)和位相(包括位置、形状和色彩)信息,在光学检测和三维成像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传统全息是用卤化银、重铬酸盐明胶(DCG)和光致抗蚀剂等材料记录全息图,记录过程烦琐(化学湿处理)和费时,限制了其在实际测量中的广泛应用。 数字全息技术是由Goodman和Lawrence在1967年提出的,其基本原理是用光敏电子成像器件代替传统全息记录材料记录全息图,用计算机模拟再现取代光学衍射来实现所记录波前的数字再现,实现了全息记录、存储和再现全过程的数字化,给全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方法。目前常用的光敏电子成像器件主要有电荷耦合器件CCD、CMOS传感器和电荷注入器件CID三类。 (一)数字全息技术的波前记录和数值重现过程可分为三部分: a.数字全息图的获取。将参考光和物光的干涉图样直接投射到光电探测器上,经图像采集卡获得物体的数字全息图,将其传输并存储在计算机内。 b.数字全息图的数值重现。本部分完全在计算机上进行,需要模拟光学衍射的传播过程,一般需要数字图像处理和离散傅立叶变换的相关理论,这是数字全息技术的核心部分。 c.重现图像的显示及分析。输出重现图像并给出相关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与传统光学全息技术相比,数字全息技术的最大优点是:(1)由于用CCD等图像传感器件记录数字全息图的时间,比用传统全息记录材料记录全息图所需的曝光时间短得多,因此它能够用来记录运动物体的各个瞬间状态,其不仅没有烦琐的化学湿处理过程,记录和再现过程都比传统光学全息方便快捷;(2)由于数字全息可以直接得到记录物体再现像的复振幅分布,而不是光强分布,被记录物体的表面亮度和轮廓分布都可通过复振幅得到,因而可方便地用于实现多种测量;(3)由于数字全息采用计算机数字再现,可以方便地对所记录的数字全息图进行图像处理,减少或消除在全息图记录过程中的像差、噪声、畸变及记录过程中CCD器件非线性等因数的影响,便于进行测量对象的定量测量和分析。 目前, 数字全息技术已开始应用于材料形貌形变测量、振动分析、三维显微观测与物体识别、粒子场测量、生物医学细胞成像分析以及MEMS器件的制造检测等各种领域。虽然国内外在数字全息技术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于这一全息学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及其相关知识的传播和教学方面目前明显落后于科研,在全息学的实验教学上仍然以传统全息成像方法为主,很少涉及现

用MATLAB软件和液晶光阀实现傅立叶变换计算全息制作及其再现

用MATLAB 软件和液晶光阀实现傅立叶变换计算全息制作及其再现 姚雪灿 指导教师 阎晓娜 (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上海 200444) 摘要:利用MATLAB 语言制作了一个迂回相位编码的傅立叶变换全息图,使用电寻址的液晶光阀作为全息图的实时记录介质对得到的傅立叶计算全息图进行光学再现,并对编码过程中加随机相位和不加随机相位后的再现图进行了比较讨论。 关键词:计算全息 傅立叶变换全息 MATLAB 液晶光阀 迂回相位编码 全息制作包括二种方式,光学全息和计算全息。光学全息用光学干涉原理制作,计算全息是用计算机对物波场的数学描述进行抽样、计算、编码而制作。计算全息可以制作已存在物体的全息图,也可以制作不存在物体的全息图,只要物光波场可以用数学描述出来。制作的计算全息图要以适合光学再现的尺寸和方式来输出。由于计算全息图上每个抽样单元的尺寸在微米量级,需要专门的光学缩微照相系统或微光刻系统。在要求较低情况下也可用照相机将显示在计算机屏幕或打印输出的计算全息原图缩拍到高分辨感光胶片上,通过显影、定影等处理得到可用于光学再现的全息图。由于记录介质是照相胶片,这就限制了它在实时处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发展,像元尺寸在微米量级,像素数超过100万的振幅型或相位型空间光调制器已经完全实用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液晶光阀,电寻址的液晶光阀是由驱动电路驱动的LCD ,根据寻址电信号改变每一液晶像素的透过率,从而把电信号转换成空间的光强分布。液晶光阀可以作为实时的信号处理和显示器件,代替全息干板可进行实现计算全息图的实时输出和再现。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电寻址液晶光阀作为实时记录介质的计算机制全息图的产生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1 用Matlab 软件实现傅立叶变换计算全息图 傅立叶变换全息记录的复数波面是物光波的傅立叶变换。计算傅立叶变换全息图的制作包括:对物光波抽样、离散傅立叶变换、编码、画图、图像的输出。在制作全息图的过程中,编码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编码把二维光场的复振幅分布变换为全息图的二维透过率分布。本文以迂回相位编码来介绍编码过程。 设抽样后物光波的复振幅经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后的频谱分布为复数F(m,n), 记为 F(m,n) = R(m,n)+iI(m,n), F(m,n) = A(m,n)·exp[i φ(m,n)] (1) 其中, A(m,n)和φ(m,n)分别代表全息图上各点的幅值和相位, A(m,n) =),(),(22n m I n m R +, φ(m,n) =arctg[I(m,n)/R(m,n)] (2) 由于光学模板的最大透过率为1,所以在编码前还应对A(m,n)的值进行归一化,使其最大值为 1。假定将物面分为N×N 个抽样单元, 抽样间距为δx 和δy, 其间距要遵循Nyquist 判据。采用罗曼Ⅲ型编码方法,通过改变每个抽样单元内通光孔径的面积来编码振幅,通过改变通光孔径中心与抽样单元中心的位置来编码相位。最后每个像素用一个矩形孔表示,矩形孔的宽度为Wδx, 其中W 为一常数。矩形孔径的高度为Lmnδy,与归一化振幅成正比, Pmnδx 是孔径中心与单元中心的距离,并与抽样点的位相成正比。孔径参数与复值函数的关系如下, mn L =mn A , mn P =mn φ/2πK (3) 经过计算,取W =1/2, K =1。 根据以上二元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实现原理,采用以下的算法思想在MATLAB 中进行二元傅里叶变换计算全息图的制作,采用罗曼Ⅲ型编码方式且以字母K 为例。其编码如下: b=zeros(128,128); %采样点阵为128X128。 b(8:120,24:40)=1;

成都市1:2000数字线划图生产服务项目调绘实施细则

成都市1:2000数字线划图生产服务项目调绘实施细则成都市1:2000数字线划图生产服务项目 外业调绘与编辑实施细则 2012年8月10日 成都市1:2000数字线划图生产服务项目是公司2012年重点工程项目,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统一项目技术要求,特编写本实施细则。本实施细则是对项目技术设计书的细化表达,是对项目各个流程容易出现问题的点进行的详细表述。望对参与本项目的每名职工有所帮助。在项目生产过程可能会出现一些本细则未提到,但仍需进行统一的,望参与项目的每名职工及时向项目部反馈。 1 基本规定 1.1精度要求 (1) 平面精度 内业加密点和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下表1规定,建筑物密集区及隐蔽起伏地区在此基础上放宽0.5倍。 表1: (图上mm) 地形类别 中误差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 项目 加密点 0.4 0.55 地物点 0.6 0.8 (2) 高程精度 内业加密点、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对附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下表2规定: 表2: (m)

比例尺 1:2000 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 基本等高距 1.0 1.0 2.0 2.0 加密点 - 0.35 0.8 1.2 中误差 注记点 0.7 0.7 1.2 1.5 1 比例尺 1:2000 1.5 2.0 等高线 0.9 0.9 地形变换点地形变换点 城市建筑区内的主要道路,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5m,隐蔽起伏地区可按上述要求放宽0.5倍。平原、丘陵地区的非建筑区以及其他路面的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中误差不得大于0.7米;等高线内插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中误差不得大于0.9米。外业实测高程注记点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其余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2基本等高距 1:2000 DLG的基本等高距平地、丘陵采用1m,山地、高山地采用2m,但应保持本幅图内等高距一致。具体每幅图采用何种等高距以甲方下发的范围线为准。 1.3 测图软件与编辑软件 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3.7 进行数据采集;采用“数字测图软件CASS2008”进行图形编辑和数据处理,最终转换为成都市要求的格式数据。 1.4 地形要素编码与分层、分色、分幅 按照1:2000的分幅标准,图幅DLG数据的文件名使用图号。 严格按照cass软件的分层、分色要求对数据分层、分色。 1.5 主要工作内容1:2000线划图调绘、编辑、铺装路面及建筑区高程测量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设计制作设计说明书_本科论文

目录 一、前言 (1) (一)正射影象图的定义及应用 (1) (二)正射影象图制作过程 (4) 二、数字影象的获取 (5) 三、像片控制点获取及空三加密 (6) (一)像片控制点获取 (7) (二)数字空三加密 (7) 四、制作DEM (9) 五、匀色处理 (13) 六、对影象变形的处理 (15) (一)航摄中产生的影像变形分析 (15) (二)数字微分数字微分纠正的基本原理 (18) (三)影像变形在生产中几种处理方法 (21) 七、影象拼接 (24) 八、数字正射影像图的评价标准 (29) 九、附表 (33)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设计制作 内容摘要:数字正射影像图是数字测绘产品(4D产品)中的重要一员,它作为国家高精度空间基础数据数字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工艺已经基本成熟,在实际生产中,对数字影像资料的正确获取、影像匀色处理、对影像变形的处理、影像拼接对最终的正射影像图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个过程要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改善生产工艺与提高作图员对影像的感性认识才能做的更好。 关键词:正射影像图匀色处理影像变形的处理影像拼接 引言:20世纪以来,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测绘工作者能够以较高精度、快速高效地进行大面积测图。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以手工绘制的线条和符号表达地图外,光学成像技术带来了另外一种测绘产品,即具有数学坐标信息、内容丰富、能够直观反映地表乃至地下信息的数字正射影像图。 一前言 (一)正射影象图的定义及应用 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缩写DOM)是利用DEM对经过扫描处理的数字化航空像片或遥感影像(单色或彩色),经逐像元进行辐射改正、微分纠正和镶嵌,并按规定图幅范围裁剪生成的形象数据,带有公里格网、图廓(内、外)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 DOM同时具有地图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精度高、信息丰富、直观真实、制作周期短。它可作为背景控制信息,评价其它数据的精度、现实性和完整性,也可从中提取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信息,为防灾治害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等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数字正射影像图是数字测绘产品(4D产品)中的重要一员。它是利用数字化自动摄影测量系统生产的一种新的数字化测绘产品,在生成正射影像的同时,还可以得到数字地面高程数据,等高线图,生成该区域内三维景观图等。

计算全息实验二

实验注意事项(必读) 1.提前预习,没有弄清楚实验内容者,禁止接触实验仪器。 2.注意激光安全。绝对不可用眼直视激光束,或借助有聚光性的光学组件观察激光束,以免损 伤眼睛。 3.注意用电安全。He-Ne激光器电源有高压输出,严禁接触电源输出和激光头的输入端,避免触 电。 4.注意保持卫生。严禁用手或其他物品接触所有光学元件(透镜、反射镜、分光镜等)的光学 表面;特别是在调整光路中,要避免手指碰到 光学表面。 5.光学支架上的调整螺丝,只可微量调整。过度的调整,不仅损坏器材,且使防震功能大减。6.实验完成后,将实验所用仪器摆放整齐,清理一下卫生。

计算全息(二) 修正离轴干涉型与相息图编码 计算全息是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全息图或衍射光学元件的技术。从原理上,计算全息和光学全息没有什么本质差别,所不同的是产生全息图的方法。光学全息是直接利用光的干涉特性,通过物波和一束相干参考波的干涉将物波的振幅和位相信息转化成一幅干涉条纹的强度分布图,即全息图。光学全息记录的物体必须是实际存在的。而计算全息则是利用计算机程序对被记录物波的数学描述或离散数据进行处理,形成一种可以光学再现的编码图案,即计算全息图。他不需要被记录物体的实际存在。由于计算全息图编码的多样性和波面变换的灵活性,以及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全息技术已经在三维显示、图像识别、干涉计量、激光扫描、激光束整形等研究领域得到应用。最近计算全息领域的新进展是利用高分辨位相空间光调制器实现了计算全息图的实时再现,这种实时动态计算全息技术已经在原子光学、光学微操纵、微加工、软物质自组织过程的控制等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显示了计算全息技术的巨大应用发展前景。 计算全息除了其在工业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工具。要做好一个计算全息图,既要熟悉衍射光学、光全息学等物理知识,还要了解抽样理论、快速傅里叶变换、调制技术和计算机编程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物理类和光电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都是不可缺少的。 1、实验目的: 1.通过设计制作一计算全息图、利用高分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D)实时再现 该计算全息图、观察再现结果、并利用CCD 记录再现像等实验内容; 2.掌握计算全息图的编码原理,加深对光全息原理,光的干涉和衍射特性的 认识;训练使用空间滤波器、空间光调制器(LCD)、CCD图像采集等重要的现代光学实验装置进行数字光学实验的能力。 3.同时初步了解Matlab 语言在光学中的应用。 2、实验原理 本实验以经典的迂回相位型计算全息图设计制作过程为例,介绍计算全息的基本原理。一般说来,计算全息图的制作大致可分成下述五个步骤: 1.选择物体或波面,给初其数学描述或离散数据。 2.计算物波在全息图面上的光场分布。 3.把上述光场分布编码成全息图的透过率变化。 4.输出:光学缩版或微加工。 5.光学再现。

浅析正射影像图和数字线划图要点

浅析正射影像图和数字线划图 的制作 【摘要】:本文阐述了如何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的方法和各项技术要求,精度指标以及存在问题,对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数字化(DLG)作业过程和精度进行了一些探讨及理论上的分析。本文第一章介绍福州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工作流程和各项技术要求,第二章对数字线划图(DLG)在永安至宁化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和各项技术要求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正射影像图DOM 质量精度数字线划图DLG 航测

第一章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以及计算机视觉等学科的不断发展,摄影测量经模拟摄影测量开始,经解析摄影测量阶段,进入全数字摄影测量阶段,虽然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并没有发生很大改变,但其技术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极大的丰富了数字摄影测量的内涵和外延。经过几年DOM(正射影像图)和DLG(数字线划图)产品的生产实践和检验,各项方法和技术已日趋成熟。以下结合生产实际,对产品的制作过程及精度指标以及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第二章正射影像图(DOM) 第一节概念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数字化(或直接为数字方式)的航空、航天影像,以数字微分纠正、数字镶嵌,再图幅范围进行裁切生成的影像数据集。 第二节福州正射影像图 要如何完成福州测区1:2000彩色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呢?下面就这一制作过程作一简要概述: 一.项目范围及地理概况(福州测区1:2000彩色正射影像图) 测区范围:东经119°09’01”---119°29’01” 北纬 25°58’57”---26°09’44” 本测区计有1:2000图幅328幅,面积346.675km2,行政隶属福州市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闽侯6个区县。相对于1980西安坐标系纵坐标为2875.0—2895.0km,横坐标415.0—448.3km;即测区西自闽侯县上街镇庄南村,东至鼓山半山亭,南起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北止晋安区新店镇岭胶,东南延伸至马尾罗星塔客运码头。 二.资料情况 1、控制资料:采用2003年5月外业控制成果,航外像片控制采用区域网点布点方案,不规则区域网布点按《航外规范》4.2.3.4条文执行。当遇到像片主点,标准点位落水,海湾岛屿地区航摄漏洞等特殊情况,不能按正常情况布点时,按《航外规范》4.5条文执行。 2、航摄资料:由煤航集团航空数码摄影公司于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组织航摄。 航摄仪技术参数

数字正射影像图及其应用研究

数字正射影像图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数字正射影象产品的制作方法越来越先进,生产效率随之越来越高,市场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了数字正射影像产品的特点、发展现状,以及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摄影测量;GIS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数字化的地理信息已成为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在各领域宏观决策和规划管理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因此,它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精度及现势性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同时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也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形式提出更多的要求,不仅需要矢量数据、栅格数据,还要形象直观的图像数据。 1 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的特点 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缩写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经过扫描处理的数字化航空像片或遥感影像(单色或彩色),经逐像元进行辐射改正、微分纠正和镶嵌,并按规定图幅范围裁剪生成的形象数据,带有公里格网、图廓(内、外)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 数字正射影像图和通常我们所接触的地图一样,不存在变形,它是地面上的信息在影像图上真实客观的反映,但是所包含的信息远比普通地形图丰富,而且其可读性更强。DOM 同时具有地图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精度高、信息丰富、直观真实、制作周期短。它可作为背景控制信息,评价其它数据的精度、现实性和完整性,也可从中提取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信息,为防灾治害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等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2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的发展现状

浅谈数字线划图的特性及质量控制

浅谈数字线划图的特性及质量控制 摘要:数字线划图是空间数据库中的一类重要的数据形式,DLG数据的质量对于空间数据库至关重要。作为4D产品中数据结构最复杂的一种,数字测绘产品比传统产品更复杂,涉及的技术范围更广,进行质量控制的难度更高。 关键词:空间矢量数据质量控制误差精度 1、引言 数字线划图(简称DLG)是空间数据库中的一类重要的数据形式,它主要用于生成地理空间数据库和数字地形图,DLG包含了空间定位信息、属性信息、图形信息以及拓扑关系的空间结构等多种信息。DLG精度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与DOM复合可形成数字正射影像地形图,DOM与和DEM复合可形成数字立体地形图或数字地面模型(DTM)。DLG可满足各种空间分析要求,可进行空间分析和决策,而DLG数据的质量对于空间数据库至关重要。 矢量数据质量可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系统性、位置(几何)精度、属性精度、逻辑相容性及完整性。由于目前模拟产品仍是数字测绘产品中的一个主要形式,因此,还有图形质量和附件质量,所以数字测绘产品的质量包括7个方面内容。 2、数字线划图的特性 2.1定义 数字线划地图(DLG,DigitalLineGraphic)是现有地形图中基础地理要素(其中更为重要的通用基础信息称之为核心要素)的矢量数据集。每一要素分别采用点、线、面描述其几何特征,并赋予属性,同时按要素分类分为若干数据层,提供地理信息系统作空间检索、空间分析之用,并可生成数字地形图。 在数字测图中,最为常见的产品就是数字线划图,外业测绘最终成果一般就是DLG。该产品较全面地描述地表现象,目视效果与同比例尺一致但色彩更为丰富。本产品满足各种空间分析要求,可随机地进行数据选取和显示,与其他信息叠加,可进行空间分析、决策。其中部分地形核心要素可作为数字正射影像地形图中的线划地形要素。DLG冗余度低,结构紧凑,并具有空间实体的拓扑信息,便于深层次分析,输出质量好、精度高。此数据能满足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各种空间分析要求,视为带有智能的数据。数字线划地图(DLG)的技术特征为:地图地理内容、分幅、投影、精度、坐标系统与同比例尺地形图一致。图形输出为矢量格式,任意缩放均不变形。数字线划地图(DLG)是一种更为方便的放大、漫游、查询、检查、量测、叠加地图。其数据量小,便于分层,能快速的生成专题地图,所以也称作矢量专题信息DTI(DigitalThematicInformation)。 2.2分类

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方法的研究

论文题目: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方法的研究 专业:测绘工程 本科生:解云飞(签名) 指导教师:郭岚(签名) 摘要 随着生产技术与测绘科技的不断发展, 数字正射影像图作为4D 数字测绘产品之一, 应用领域极其广泛。现今,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的方法已日臻成熟,由传统的数字微分纠正法发展到许多快速制作正射影像图的新方法。但是,怎样实时地控制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快速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的需要,日益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好生产质量,提高效率的重要性。其次,对数字正射影像的制作方法进行了研究。阐述了DOM的制作原理和数学模型,分析和比较了传统制作方法:数字摄影测量法和单片数字微分纠正的特点;接着对基于POS系统快速制作DOM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后,对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这些方法制作DOM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了DOM制作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措施。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以某城市的航空像片为处理对象,利用ERDAS IMAGINE实现了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对制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分析,提出了本次实验的质量控制特点,为实际的生产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数字正射影像,质量控制,POS系统,ERDAS IMAGINE

Subject :The research of Digital Orthophoto Map production methods Specialty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Name :xieyunfei(Signature) Instructor:guolan (Signatrue) ABSTRACT With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apping technology, as one of the 4D digital mapping products, the Digital Orthophoto Map has wide applications. Now, the methods of producing Digital Orthophoto have been matured from the traditional Digital photography methods developed into many new methods, and have corrected the rapid production of many Orthoimage Map. However, how to control the production in real-time,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o meet the rapid production of digital photograph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pressing question to resolve.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ing production quality and improving efficiency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Secondly, study the method of the digital orthophoto production. Analyze the principles and mathematic model of DOM, have a comparison of th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methods-digital photography and digital single-chip. Then, tell the quick DOM production method-POS-based system in detail. Thirdly, it is discussed that the quality-control when using the methods in the production. Sum up the measures for the quality-control during the process of DOM produc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work, using ERDAS IMAGINE produces DOM by dealing with the map of air photography of a certain city. Introducing a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DOM, provides the character of quality-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 It is a reference for a real production. Key words: Digital Orthophoto, quality control, POS systems , ERDAS IMAGINE

地形图与数字线划图区别说明报告

地形图与数字线划图说明报告 一、从定义上(理论上不同) 1)地形图 定义1:表示地表上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应用学科:测绘学(一级学科);测绘学总类(二级学科) 定义2:根据国家制定的规范图式测制或编绘,具有统一的大地控制基础、投影及分幅编号,内容详细完备的大、中比例尺普通地图。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图学(二级学科) 通常理解定义: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如图上只有地物,不表示地面起伏的图称为平面图。 2)数字线划图 数字线划地图(DLG, Digital Line Graphic):是与现有线划基本一致的各地图要素的矢量数据集,且保存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 在数字测图中,最为常见的产品就是数字线划图,外业测绘最终成果一般就是DLG。该产品较全面地描述地表现象,目视效果与同比例尺一致但色彩更为丰富。本产品满足各种空间分析要求,可随机地进行数据选取和显示,与其他信息叠加,可进行空间分析、决策。其中部分地形核心要素可作为数字正射影像地形图中的线划地形要素。数字线划图DLG。 二、从内容上包含的东西不同 1)地形图 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的着重表示地形的普通地图(根据经纬度进行分幅,常用有1:100万,1:50万,1比25万,1:15万,1:10万,1:5万等等)。 由于制图的区域范围比较小,因此能比较精确而详细地表示地面地貌水文、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居民点、交通线、境界线、工程建筑等社会经济要素。 地形图它详细的表示地表上居民地、道路、水系、境界、土质、植被等基本

正射影像图制作技术方案

东莞市市域卫星数字正射影像图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3年6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二、项目预期目标-------------------------------------------------------------------------------------- 4 三、项目建设原则-------------------------------------------------------------------------------------- 6 四、用户需求-------------------------------------------------------------------------------------------- 8 五、项目的设计思想及可行性技术方案---------------------------------------------------------- 10 六、数据处理和制图质量保证措施---------------------------------------------------------------- 21 七、关于技术保障的进一步说明------------------------------------------------------------------- 22 八、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24 九、技术服务、售后服务计划及承诺------------------------------------------------------------- 26

计算全息再现像的误差源分析(终稿)

计算全息再现像的误差源分析 易开红,田逢春,冯文江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重庆400030) 摘要:由于其高度的灵活性以及光学系统的高速性和实时性,计算全息在的模式识别、光学计算等信息光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精度的提高成为很多应用实用化的关键;根据罗曼III型编码理论,设计制作了计算全息图并在实验中成功实现光学再现;并且系统论述了此编码法设计计算全息图产生误差的原因,特别对散斑噪声、编码噪声和光学系统误差作了详细分析,并指明了如何降低计算全息编码误差及提高再现像质量的途径,使其更好、更广泛地在信息光学领域得以应用。 关键词:信息光学;罗曼编码;光学再现;散斑;误差 Analysis on error source of the reconstructed image by CGH YI Kai-hong, TIAN Feng-chun, FENG Wen-jiang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0 , China) Abstract: An optically reconstructed image was successfully obtained by CGH which wa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based on Lohmann III Coding theory. Reasons for error in the reconstructed image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Particularly speckle noise, coding noise and optics system nois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In order to spread its application in information optics fields, methods on how to reduce CGH coding errors and improve CGH quality are also given. Keywords:information optics;Lohmann Coding;optical reconstruction;speckle;errors 一引言 1948年英国科学家盖伯(Gabor)在提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时发明了光学全息,1965 年罗曼(A. W. Lohmann) 教授引入了通信理论中的抽样定理,采用迂回相位编码技术,在数字计算机中综合出了世界上第一张计算全息图[1] (CGH: 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m)。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全息技术在光学数据处理、存储与加密、干涉量度和三维物体显示等领域得到了空前发展,它不仅能象光学全息一样,全面记录物光波的振幅与相位信息,而且具有高灵活性、可重复性等特点。因此,引起了许多光学信息处理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尤其在制作各种空间滤波器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2]。 历经数年的研究发展,计算全息的编码方式产生了罗曼编码、博奇编码、黄氏编码、李威汉编码和迭代算法等多种技术[3] [4],但精度一直没有得到质的提高,较大的再现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计算全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文根据罗曼III型编码理论,设计制作了计算全息图,并在实验中成功实现了光学再现;系统地论述了计算全息图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特别对散斑噪声、编码噪声和光学系统误差作了详细分析,并指明了如何提高计算全息质量的途径。 二计算全息的制作原理及再现 1.制作原理 计算全息的制作过程如图1所示。在计算全息的设计制作过程中,核心步骤是编码,即如何把振幅和相位用非负的实数值表示。罗曼编码有I、II、III型,其中III型编码精度最高。利用这种编码方法的计算全息图的透过率只有0(不透光)、1(全透光)两个值,制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对记录介质的非线性效应不敏感,因而应用广泛。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0472037)资助 作者简介:易开红(1976 -),男,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全息技术 田逢春(1963 -),男,重庆人,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信息与通信工程 冯文江(1963 -),男,四川西充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通信与测控技术

CT图像的计算机制全息三维重建

第33卷第12期 光电工程V ol.33, No.12 2006年12月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Dec, 2006文章编号:1003-501X(2006)12-0023-04 CT图像的计算机制全息三维重建 杨上供,王辉,金洪震 ( 浙江师范大学信息光学研究所,浙江金华 321004 ) 摘要:提出用计算机制全息术实现CT图像的三维重建。首先研究了CT图像的三维信息融合,用计算机模拟CT图像的物光波,用菲涅耳计算全息图的方法,把CT图像的二维信息融合成三维信息,获得菲涅耳全息图。然后将计算机制全息与光学全息相结合,记录彩虹全息图。最后用扩展的白光再现,获得逼真无畸变的真正的三维立体图像,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制全息与光学全息的优势。在全息图的计算中利用了快速傅里叶算法,大大缩短计算时间。根据不同的观察需要制作了两种不同效果的全息图,并给出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 关键词:CT;三维重建;计算全息术;彩虹全息图 中图分类号:TN27 文献标识码:A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tomogram using 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phy YANG Shang-gong,WANG Hui,JIN Hong-zhen ( Information Optics Institut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 Abstract:The technique of reconstructing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 Tomogram (CT) image from a series of two –dimensional CT images using 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phy is proposed. Firstly, CT information amalgamation is studied, the object beam of CT images is simulated by computer, and the two-dimensional information of a series of CT images is synthesized into three-dimensional information by Fresnel 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phy. Then, a rainbow hologram is recorded combining 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phy with optical holography. Finally, re-illuminating the rainbow hologram with extended white light, a perfect real three-dimensional CT image without any distortion is obtained. This technique takes advantage of 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phy and optical holography. Fast-Fourier-transform algorithm is adopted 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time that spent in calculating the 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m. Two kinds of 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m are designed and computed according to two different medical necessities. The principle and experiment result are given. Key words: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phy; Rainbow hologram 引 言 CT(Computer Tomography)又称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术,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医学辅助诊疗技术之一,很多常规检查和术前诊断都要用到CT,它为临床无创伤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工业无损探伤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由于它只能提供断层平面的信息,判断过程还要借助观察者的经验和想象,因此将这些平面断层信息融合成可直接观察的立体信息一直是人们努力追求的技术目标。现有的利用计算机 收稿日期:2006-02-16;收到修改稿日期:2006-07-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477039) 作者简介:杨上供(1977-),男(汉族),浙江苍南人,硕士,主要从事三维图像重建与全息显示技术的研究。E-mail: ysg2004@https://www.360docs.net/doc/a117111654.html,

计算傅里叶变换全息

计算傅里叶变化全息原图(秦时明月-卫庄) 离散图(512*512) 计算全息图

再现图 实现程序 %用imread () 函数读入物波函数抽样数据并保存到矩阵A中,这样原始物体就以离散数据形式保存在一个二值矩阵中(矩阵中每个元素非0即1) Image=imread('zcy6202.jpg'); N=512; A=zeros(N,N); B=zeros(N,N); for I=1:1:256 for J=1:1:256 ImageNum=double(Image(I,J,1)); A(I,J)=ImageNum/255; B(I,J)=0; end end

figure; imshow(A); %为降低全息图的动态范围,通过乘随机相位因子的办法来平滑物函数的傅里叶变换谱(起到光学全息中毛玻璃漫射光的作用) PI=3.14159; for I=1:1:N for J=1:1:N R=rand(1,1); B(I,J)=A(I,J)*sin(R*2*PI); A(I,J)=A(I,J)*cos(R*2*PI); F(I,J)=A(I,J)+j*B(I,J); end end %对物函数做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变换% F=fft2(F); Max=max(max(abs(F))); F=F/Max; A=real(F); B=imag(F); %定义载波参数 alpha=0.5; for I=1:1:N

for J=1:1:N Xcos=(J-1)/127; A1(I,J)=cos(2*PI*alpha*Xcos); B1(I,J)=sin(2*PI*alpha*Xcos); end end %全息图数据区 for I=1:1:N for J=1:1:N Holodata(I,J)=0.5+0.5*(A(I,J)*A1(I,J)+B(I,J)*B1(I,J)); end end %绘制全息图,制作灰阶全息图像,灰度等级256 M=512;%定义全息图的大小, Hologram=zeros(M,M); S=M/N;%定义每个抽样单元大小为S,S for I=1:1:N for J=1:1:N Xa=(J-1)*S+1; Xb=J*S; Ya=(I-1)*S+1; Yb=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