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二A卷

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二)(A

卷)

说明:1.本试题分Ⅰ、Ⅱ两卷,第Ⅰ卷的答案要按照A、B卷的要求涂到答题卡上,第Ⅰ卷不交;

2.全卷共二大题43小题,满分100分,100分钟完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40 小题,每题1分,共4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这种“爆炸性影响”主要是指

A. 使世界由隔绝走向联系

B. 加速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C. 使其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D. 确立了资

产阶级统治地位

2、马克思在分析英国和印度关系时说:“英国工业愈是依靠印度市场,英国工厂主们就愈是感到在他们摧毁了印度本国的工业之后必须在印度造成新的生产力。”马克思表达的核心意旨是

A. 英国在印度发展近代工业,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

B. 英国对印度市场的依赖性过高,导致

国内技术革新动力不足C. 英国的技术支持和资本输出,是印度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D. 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已经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3、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A. 行业垄断的初始形成

B. 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

C. 劳资矛盾的日渐尖锐

D.

动力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

4、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意思是

A. 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沟通和联系

B. 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C.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D. 开启了“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的新时代

5、19世纪末在英国发生的经济危机,使英国各处殖民地都遭到了严重打击,1929年纽约行情的剧变,转眼便波及斯德哥尔摩、敖德萨、新加坡等地,商品积压、市场紧缩竟像瘟疫般飘洋过海传播到最遥远的城市和农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 美英两国先后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B. 英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殖民扩张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

6、18世纪早期,英国贵族喜欢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进行没有章法的狩猎活动。而法国贵族远离土地,在宫廷里生话,接受骑术学校严格的训练。导致英法贵族生活方式不同的原因是

A. 殖民帝国的建立与否

B. 生产方式的截然不同

C. 君主权力的限制程度

D. 启蒙思想的实践

迥异

7、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因此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做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事实上,他两者兼具。”材料反映了当时

A. 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B. 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C. 胡佛对危机做出了及时的力所能及的应对

D. 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

8、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

A. 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B. 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

C. 借鉴苏联计划模式

D. 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9、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说:“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罗斯福这一论断是基于新政

A. 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

B. 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

C. 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D. 有利于缓和社会

矛盾

10、马克思曾做出过这样的论述,即“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相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这现象采取的措施有

A.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推动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兴起

D. 建立社会福利国家

11、1934年1月,《华盛顿星报》刊登漫画《新政疗法》(见图)。

画面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他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

叔”,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医生告诉护士,“如果没

有取得成效,我们当然会改变治疗方法。”该漫画强调的是

A. 政府部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 政府部门权力分配发生变化

C. 罗斯福有权实施国家干预

D. 总统的行政权力有所扩大

12、1929年后,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还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这说明了

A. 经济危机的蔓延

B. 市场调节的失灵

C. 工业经济的弊端

D. 世界市场的无序

13、1929年,斯大林认为苏联“小农经济的大部分不仅不能实现逐年扩大再生产,相反地,连简单再生产也是很少有可能实现的”,该观点

A. 客观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状况

B. 为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提供依据

C. 是对新经济政策的继

承和发展D. 准确揭示了农业长期落后的根源

14、1928年,苏联农民购买一公斤糖要卖7公斤小麦,至1962年,要卖14公斤小麦,1965年2月则要卖15-16公斤小麦。这表明苏联

A. 长期优先工业建设

B. 粮食产量不断增长

C. 国内物价持续上涨

D.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15、《全球通史》中说:“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西方人对苏联的态度主要是因为

A. 西方国家的经济远比苏联发达

B. 长期对立造成对苏联的不了解

C. 坚守自由放任的传统经

济政策 D. 苏联社会缺乏自由平等的精神

16、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从美国进口包括拖拉机、汽车、电力设备、金属加工机器、挖掘机等,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成的。这表明该时期的苏联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迅速实现

B. 得到“马歇尔计划”的大力援助

C. 利用西方经济危机推动工业化建设

D. 鼓励外国资本家租借经营工业企业

17、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前瞻性、科学性很强的设计和规划。但不幸的是,从习惯于以华丽空洞政治概念和口号标榜政绩、以政治口号落实政治概念的空喊社会主义官员中脱颖而出的戈尔巴乔夫,没有能够做出这样的设计规划。此材料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 方案不够成熟,推行改革过于轻率

B. 进程缺乏规制,导致改革混乱失控

C. 立场摇摆不定,丧失改革的主导权

D. 指导思想错误,导致改革失败

18、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大嘴”特朗普等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这些现象表明

A. 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B.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 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D. 贸

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

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材料表明

A. 两极格局瓦解

B. 多极化趋势出现

C. 世界新格局形成

D. 区域集团化发展

20、有学者指出,当前的世界已经不是“国家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世界社会”,或者说世界已经碎化为所谓的文明集团,并逐渐建立一个全球公民社会。该学者的观点主要强调全球化

A. 弱化了各国国家主权

B. 消除了国家之间差别

C. 缩小了世界贫富差距

D. 化解了国家之间

矛盾

21、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就是世界经济的“寄生虫”。1万亿甚至更高的巨额债务,说明美国在靠举债生活,这对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来说是非常糟糕的。这意味着他们入不敷出并把自己问题的部分负担转嫁到全球经济头上,过着寄生虫的生活。材料表明

A. 美俄两国的意识形态有分歧

B. 全球化是“寄生虫”出现的根源

C. 二战以来美国经济持续

衰退D. 美国寄生主要依靠美元垄断地位

22、如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A. 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 B. 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

保守C. 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 D. 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

23、在史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两位圣贤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重与崇拜难分伯仲。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

A. 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B. 思想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C. 思想主张中含有人文主义思想

D. 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24、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明理的经(儒家经典)和用来记事的史(史书)关系密切。宋代以来,理学家提出“经本史末”、“经先史后”的主张,即经学是史学的前提和根据,史学只是经学的外在表现。明末以来以章学诚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六经皆史”,认为道不离器,理不离事,反对离事言理。这种变化反映了

A. 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

B. 理学的空谈受到批判

C. 理学为史学服务

D. 早期民主思想开始产生

25、宋明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而规范的美。上述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宋明

A.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 儒学思想社会化趋向

C.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 经世致用观念的影响

26、李约瑟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荣。”材料意在说明理学

A. 本质是科学的

B. 确立伦理本体论以塑造崭新人格

C. 强调经世致用

D. 格物致知理论推动

对物理的探究

27、朱熹之所以得中进士,是因为他在答卷中糅进了佛理,他的成才之路也是始于儒家经典,中间泛滥释老,最后归本孔孟。但他学成后,对佛道有很多批评和攻击的言论。这种变化反映了

A. 程朱理学中糅进了佛道思想

B. 朱熹最终对佛道思想的排斥

C. 理学是以先秦儒学为起点的

D. 朱熹维护儒学纯粹性的精神趋向

28、明朝中后期,受心学的影响,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孝子贤孙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商贩、农民。他们傲视封建礼教,鄙视功名利禄,敢于直言。这反映出心学

A.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冲破了宋代理学的思想禁锢

C. 有利于民主观念的形成

D. 激发

个体自由主义思想发展

29、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 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 反映了君主

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30、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

A. 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B. 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

C. 佛教文化

和中国传统文化趋于合流 D. 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文化传统

31、古代某时期,《孟子》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孟子被朝廷追封为邹国公,学者们纷纷重新编注“四书”。该时期是

A. 战国

B. 汉朝

C. 宋朝

D. 明朝

32、清初、颜元等人认为“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主张‘复封建”。将地方官员改为世官,并给于充分的政治权力,以期“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山有虎豹,藜藿不采”。材料反映出当时

A. 主张分封制的观念复苏

B. 土地私有影响地方政治

C. 社会动荡国家陷入分裂

D. 出现反专

制的进步思想

33、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

A. 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

B. 使理学成为正统思想

C. 有利于市民精神的推广

D. 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

34、宋代理学家着重研究的儒家经典,首先是《周易》。理学家通过对儒家经典进行注疏,阐述他们对宇宙和人生的见解,并借用《春秋》的微言大义,说明“尊王攘夷”的理论。这说明宋代理学旨在

A. 探求宇宙本原

B. 继承周孔儒学

C. 考订儒家经典

D. 维护封建统治

35、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

A. 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B. 儒学低下的社会地位

C. 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

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

36、李约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李约瑟高度评价朱熹主要是侧重于

A. 理学集大成的历史地位

B.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C. 促成海外朱子学派建立

D. 求科学之真的

精神

37、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A. 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B. 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 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 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38、1610年,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确凿证据。由于教会迫害,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评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A. 统治者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

B. 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

C. 中外宗

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 D. 当时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保持同步

39、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 国家政策的影响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元朝的高压统治

D. 科考功名的需要

40、根据道教的一种传说,道家创始人李耳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到达印度,创立了佛教,成了佛,还对当地人民进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道教徒欣然接受这一传说。这个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说明

A. 外来文化借助本土传统扩大影响

B. 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已传人中国

C. 文化高度自信阻碍思

想文化交流D. 佛教道教逐渐渗透融合为一体

宝鸡中学2016级高三月考二试题

历史

第Ⅱ卷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41、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州、扬州、明州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材料三有人描述 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时写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印度替我们种植棉花……俄

罗斯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他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制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

材料四罗斯福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提高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从1933年3月10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开始,采取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4月19日,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6月5日,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1934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开辟使西欧“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材料一指出在中国宋朝没有出现同样作用的根本因素。(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上半期世界市场的基本状况。结合材料中的史实说明英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4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四中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的积极作用。(4分)(5)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因素。(4分)42、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限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材料三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

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

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1)结合材料一说明苏俄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办法失败后,又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材料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结合材料二、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8分)

(3)20世纪20和30年代,苏俄和美国世界上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恢复经济都进行了经济改革,对照两国经济改革的内容不难发现:“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说明了什么?(6分)

4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宣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兴起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三梁启超曾于1902年《新民之议》一文中指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那么,决定着中国历史存续与现代命运的精神是什么?自严复、梁启超、辜鸿铭始,中国知识界给出了种种界定,要言之,无非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两大主题。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讲:“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刘成纪《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现代转换》

(1)结合材料一及史实说明汉代新儒学是如何“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的?(8分)(2)材料二中“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想的认识。(6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精神”的含义。结合史实说明春秋战国秦朝时期“中国精神”为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6分)

宝鸡中学2016级高三月考二参考答案

历史

一、选择题

A卷

一、材料题

41、(1)特点:交通发达(或陆海丝绸之路发达);范围广泛(或远及西亚、南亚、欧洲、非洲);政府设机构管理(或设市舶司管理);政策开放。

(2)西欧: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直接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转变;使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封建制度迅速衰落。

宋朝:自然经济居统治地位。

(3)状况:多数地区建立经济联系;出现国际分工(其他国家提供原料,英国制造机器、制造工业品、垄断商品和原料运输)。

地位:英国处于主导地位。

(4)措施:整顿银行,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作用:为复苏经济提供资金保障;刺激出口,拓展国际市场。

(5)有利因素:历史因素:古代丝绸之路奠定基础;国内: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增强;国际:英美等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成为强国的经验。

42、(1)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由商品交换(以物易物)退到私人买卖,发展商品生产。

(2)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国家干预经济并以立法的形式解决问题。

(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同样可以发展计划经济,两者可以相互借鉴。

43、(1)“一手伸向过去”:继承先秦儒家伦理学说,提出三纲五常思想。“一手指向未来”:适应现实政治需要,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2)因素:明清之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认识: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动作用;②吸取了儒学的积极因素,批判其不合理的成分,使传统儒学在新时期焕发了生机;③未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未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3)含义:爱国主义;改革创新。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以儒道法为核心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