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龙的成语故事精选

有关龙的成语故事精选
有关龙的成语故事精选

有关龙的成语故事精选

龙是中华民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的传说等龙文化非常丰富。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了有关龙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有关龙的成语故事精选

⑴八仙斗苍龙

传说,有一天八仙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本来,腾云驾雾,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吕纯阳偏偏别开生面,提出要乘船过海,欣赏海景。他拿来铁拐李的拐杖,往海里一抛,喝声”变〃,登时变成一艘宽敞、漂亮的大龙船,八位大仙坐船观景,喝酒斗歌,好不热闹。不料,因此惹出一场费事来。

原来,龙宫里有条花鳞恶龙,是龙王的第七个儿子,称为“花龙太子”。这天,他闲得没事,在水晶宫外游荡,忽闻海面上有仙乐之声,便循声寻去,猛见一条雕花龙船,内坐八位奇形怪状的大仙,其中有个妙龄女郎,桃脸杏腮,楚楚动人花龙太子见此仙姿,魂魄俱消,早忘了师傅南极仙翁的忠告,忘了龙王母的训导,想入非非,似魔似痴的迷上何仙姑了。

八仙在海上寻欢作乐,怎会想到花龙太子半路挡道。平静的海面突然掀起一个浪头,将雕花龙船打翻了。张果老眼尖,翻身爬上毛驴背;曹国舅心细,脚踏巧板浪里漂;韩湘子放下仙笛当坐骑;汉锺离打开蒲扇蛰脚底;蓝采和攀住了花篮边;铁拐李失了拐杖,幸亏抱着

个葫芦;只有吕纯阳,毫无戒备,弄了个浑身湿透。

这时,汉锺离慌忙检点人数。点过来,点过去,只有七位大仙。男的俱在,独缺一个何仙姑。奇异,这何仙姑到哪里去了呢?汉锺离掐指一算,大吃一惊,原来是花龙太子拦路抢亲,把何仙姑抢到龙宫里去了。这一回,大仙们可大动肝火了。个个咬牙切齿,杀气腾腾,直奔龙宫。花龙太子知道七仙不会善罢干休,早在半路上伺候着。他见大仙们来势凶猛,慌忙挥舞珍珠鳌鱼旗,催动虾兵蟹将,掀起漫海大潮,向七仙淹来。汉锺离挺着大肚子,飘飘然降落潮头,轻轻煽动蒲扇。只听“呜…忽…”一声,一阵暴风把万丈高的和虾兵蟹将都煽到九霄云外去了,吓得四大天王连忙关了南天门。花龙太子见汉锺离破了它的阵势,忙把脸一抹,喝声“变”。海里突然窜出一倏巨鲸,张开闸门似的大口来吞汉锺离。汉锺离急忙煽动蒲扇,不料那巨鲸毫无惧色,嘴巴张大。这下,汉锺离可慌了神了。正在危急中,突然传来韩湘子的仙笛声。那笛声悠扬悦耳,鲸鱼听了,斗志全无,竟朝韩湘子歌舞参拜起来,渐渐浑身酥软,瘫成一团。吕纯阳挥剑来斩鲸鱼,谁知一剑劈下去火星四溅,锋利的宝剑斩出个缺口。认真一着,眼前哪儿有什么鲸鱼,清楚是块大礁石。吕纯阳恼得火冒头顶,铁拐李却在一旁笑谜谜说:“莫恼!莫恼!待我来拾掇它!”只见铁拐李向海中一招手,它的那根拐杖"唰"地窜出海面。铁拐李拿在手中,一杖打下去,不料打在一堆软肉里。原来,海礁已变成一只大章鱼,拐杖被章鱼的手脚缠住了。要不是蓝采和的花篮罩下来,铁拐李早被章鱼吸到肚皮里去了。原来这巨鲸和章鱼都是花龙太子变的。这

时,他见花篮当头罩来,慌忙化作一条海蛇,向东逃窜。张果老拍手叫驴,撒蹄追赶。眼着就要追上,不料毛驴被蟹精咬住脚蹄,一声狂叫把张果老抛下驴背。幸亏曹国舅眼明手快,救起张果老,打死了蟹精。

花龙太子输红了眼,现出本相,闪耀着五颜六色的龙鳞,摆动着七枝八权的龙角,张舞着尖利的龙爪,向大仙们猛扑过来。七位大仙各显法宝,一齐围攻花龙太子。

花龙斗不过七仙,只得向龙王求救。龙王听了,把花龙太子痛骂了一顿,连忙送出何仙姑,好话讲了一百零五斗,八仙还是不肯罢休。龙王没规定只好请来南海观音大士讲和,一场风波总算平息。八仙再也没有兴趣去游蓬莱岛了。大家都怪吕纯阳节外生枝,才寻来一场懊恼。吕纯阳笑着说:“这要怪何仙姑,谁叫她是个女的,又生得这么漂亮!”

⑵鲤鱼跳龙门

鲤鱼们都想跳过龙门。因为,只要跳过龙门,他们就会由普普统统的鱼变成超凡脱俗的龙。

可是,龙门太高,他们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摔得鼻青脸肿,却没有一个能够跳过去。他们一起向龙王恳求:“尊敬的殿下,请你把龙门降低一点吧!假如连一条鲤鱼都跳不过去,这龙门不等于虚设了吗?”

龙王不答应,鲤鱼们就跪在龙王面前不起来。他们跪了九九八十一天,龙王终于被感动了,答应了他们的要求。鲤鱼们一个个轻轻松

松第跳过了龙门,兴致勃勃的变成了龙。

不久,成了龙的鲤鱼们发现,大家都成了龙,跟大家都不是龙的时候并没有两样。于是,他们又一起找龙王,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龙王笑道:“真正的龙门是不能降低的。你要找到真正龙的感觉,还是去跳那座没有降低高度的龙门吧。”

⑶画龙点睛

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泰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僧繇这是为什么。僧繇答复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使整体效果更加传神。

⑷叶公好龙

春秋的时候,楚国叶县有一个名叫沈储梁的县令,大家都叫他叶公。叶公非常喜欢有关龙的东西,不管是装饰品、梁柱、门窗、碗盘、衣服,上面都有龙的图案,连他家里的墙壁上也画着一条好大好大的龙,大家走进叶公的家还以为走进了龙宫,到处都可以看到龙的图案!「我最喜欢的就是龙!」叶公得意地对大家说。有一天,叶公喜欢龙的事被天上真的龙知道了,真龙说:「难得有人这么喜欢龙,我得去他家里造访造访呀!」真龙就从天上飞来叶公的家,把头伸进窗户中

大喊说:「叶公在家吗?」叶公一看到真正的龙,吓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龙觉得很奇异,说:「你怎么说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欢的龙呀!」叶公害怕的直发抖,说:「我喜欢的是像龙的假龙,不是真的龙呀,救命呀。」叶公话没说完,就连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龙一脸懊恼地说:「哼,叶公说喜欢龙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龙嘛!害我还飞来造访他!」

后来,大家就用“叶公好龙”来形容一个人对外假装自己很好,其实私底下什么都不会!

关于龙的成语

托凤攀龙〖解释〗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人中龙虎〖解释〗比喻人中豪杰。

攀龙附骥〖解释〗攀:攀附;骥:好马。比喻攀附圣贤,归附豪杰。

烹龙炮凤〖解释〗①比喻烹调珍奇肴馔。亦形容菜肴豪奢珍贵。

②比喻高超的艺术技艺。亦作“烹龙庖凤”。亦作“烹龙煮凤”。

炮龙烹凤〖解释〗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也指一种肴馔名。同“炮凤烹龙”。

炮凤烹龙〖解释〗①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②指一种肴馔名。

矫若游龙〖解释〗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同“矫若惊龙”。

画龙刻鹄〖解释〗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画龙不成反为狗〖解释〗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三不四。同

“画虎不成反类狗”。

虎踞龙蟠〖解释〗形容地势宏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虎据龙蟠〖解释〗形容地势宏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虎超龙骧〖解释〗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虎变龙蒸〖解释〗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笔底龙蛇〖解释〗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大水淹了龙王庙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

祖龙之虐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祖龙,指秦始皇。

掷杖成龙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造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美,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真龙天子旧时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因以为皇帝的代称。

真龙活现形容逼真。

云蒸龙变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鱼质龙文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鱼跃龙门同“鱼化龙”。

鱼升龙门同“鱼化龙”。

鱼龙漫衍见“鱼龙曼延”。

鱼龙曼延亦作“鱼龙漫衍”。亦作“鱼龙曼衍”。①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②喻虚假多变,玩弄权术。

鱼龙曼羡喻世事变幻。

鱼龙变化谓鱼变化为龙。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性变化。

鱼龙百变像鱼龙那样变化无穷。

一龙一猪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

绣虎雕龙比喻文章的辞藻华美。

舞凤飞龙犹挥洒自如。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屠龙之伎比喻虽有很高造诣却不切实用的技能。

土龙沐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岁在龙蛇《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谓命

岁在龙虵见“岁在龙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