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调皮好动的孩子

如何教育调皮好动的孩子
如何教育调皮好动的孩子

幼儿园的老中医用爱来感染孩子

――如何教育调皮好动的孩子

年龄5岁左右的学龄前儿童,其心理和行为特征决定了他们普遍贪玩、过于活泼、好动。他们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在众人面前喜欢自我炫耀,希望能借此引起大人们的注意。但现如今,随着学前教育的小学化,依照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建立起来的颇具规范特色的校园生活又对这一

年龄的群体带来很大约束,孩子渴望自由、活泼、好动的天性、不守规则的表现欲被压制。于是一些难以教化的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成了为人不齿的另类。措辞委婉者称他们为“后进生”,生性率直的教育者说这类学生是“调皮捣蛋生”或“坏学生”。如何面对后进生,怎样才能教育好那些令老师和家长们一提就头疼的调皮好动孩子?我想就此

谈点个人的想法,与老师和家长朋友沟通交流。

『面对一群淘气调皮的孩子,你准备怎样教育?训斥还是谈心?我总在思考,孩子是管出来的吗?经验告诉我:教育调皮的孩子,应用真诚去唤醒孩子们沉睡的良知和潜在的能力。我的方法是中医理论:望、闻、问、切。

一、幼儿里的老中医

望:就是查这些孩子的“动态”。他们调皮有哪些行为,分好类别,哪一类最严重,再对症下药。比方,文文“喝水时,他常常把小朋友往旁边推,自己挤了进去,有时还故意用杯底的水泼小朋友。”我就认真

地查一查:什么原因泼小朋友?是不是受了对方的骂或打以示还击?我一一查清楚了,教育起来心中就有数了,可以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闻:是听他们的表现。尤其调皮的孩子,要重视他们的表现。不管怎样调皮的孩子,他们都有好的一面,哪怕是微小的好的表现,都要重视或给予肯定。你这样做,在他们的心目中,认为你公正,看得起他们。

问:就是找他谈心,采用心理战术来周旋。比如他是一个自尊心特别强的幼儿,老师就不要在大家的面前批评他,而应在私下进行处理,可以跟他约法三章:“如果你再这样,老师就要在大家的面前批评你了。”

切:抓住要害,对孩子适当采取措施。而对一些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了影响,而且经常这样做的幼儿,就需要采取一些强硬的手段。比如暂时性的隔离或暂时不让他参加这个游戏,但在隔离结束后要跟幼儿讲清楚,为什么被隔离,以加深孩子的印象。

二、实例

我班的小朋友洋洋非常淘气,我在带幼儿活动时,洋洋经常出现违规行为,我问洋洋,是否喜欢民带着小朋友做游戏或者上课,洋洋说自己特别喜欢我,上王老师的课或者跟着王老师游戏都是他的“最爱”。于是我明白,洋洋这个外向冲动的孩子,在活动中会由于过分兴奋而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并非有意“犯规”。我悄悄对洋洋说:“老师知道你很喜欢王老师,老师也很喜欢你;老师知道你高兴了就会忘记我们正在上课,咱们来个约定吧,如果你管不住自己的时候,老师

多动症儿童的教育个案分析[1]

多动症个案分析 一、研究对象: 王财财,今年10岁,曾经在幼儿园间断性地就读两年,因为上课坐不住,经常大喊大叫影响其他学生,被多家幼儿园婉拒。到医院诊断确诊为多动症,曾用药物进行治疗过半年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后来因家庭经济原因停药。去年9月份到我校就读。他认字能力强,记忆力好,但对数字有抗拒心理,三个数以上就数不清。能认识较多的汉字,掌握的词汇也比较多,但不理解字词意思,不能正确说一个句子。在行为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刚到班级的时候,把教室里的桌子推到一边。上课时,他在教室跑来跑去,还不时去拿同学的书本、文具等,经常是整节课因为他的存在而无法进行。当他不开心的时候,他时常会大喊大叫,大声骂人。 二、问题原因: 在他进入学校后,我们对他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分析造成他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家庭原因和学校原因。 1、家庭原因 平时父母上班,无暇教育孩子,孩子自小跟奶奶一起。从小被奶奶宠爱着,如果他的行为太过分了,他奶奶就会告诉他的爸爸,他爸爸的教育方法就是打和骂,他妈妈如果在家,就随口骂两句。家里人见他发脾气的时候,就会骂他,或吓唬他,编造一些东西吓得他不敢吵。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的自控能力受到了更大的限制,导致他在学校经常骂人,虽然他不知道骂的意思,但还是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说一些古怪的事。同学都不跟他一起玩,他就更是到处跑,不断发脾气。 2、学校原因 王财财刚来到学校时,对学校纪律非常不适应,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坐在自己座位上,他就拉这个扯那个,或者去拿别人的书,又去玩教室的扫把,拿凳子拖着走,老师制止他,他就躺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喊:救命啊,救命!很多学生都来看热闹,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他的这种行为不但没改变,还变本加厉了,很多老师一上课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对付他,对他产生一种惹不起躲得了的意识。因此只要他能在教室不怎么捣蛋就算了,随便他怎么走。但即使这样,他还是不愿意,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跑到讲台上,要求老师陪他做什么事,遭到拒绝就在讲台上打滚,闹得一节课不得安宁。 三、多动症导致的问题行为 1、伤人 由于他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经常不经过别人同意就去拿同学的东西,学生都不愿意给他拿,要跟他

多动症孩子的教学案例资料

多动症孩子的教学案例 背景描述: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但是,孩子的活泼好动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当超出这个正常的范围后,就有可能是多动症。首先,在注意力方面,多动症患儿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小人书”、“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但顽皮儿童却不同,在看“小人书”、“动画片”时能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其次,在行动目的性方面,顽皮儿童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而多动症孩子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较冲动,且杂乱,有始无终。再次,在自控能力方面,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乱闹。多动症孩子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案例讲述: 战国政,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幼儿园里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在家表现得任性、冲动,稍不顺口,就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特别充沛。 故事分析: 教育多动症儿童要从培养良好习惯人手,耐心地矫正儿童的多动行为。矫正中应坚持正面鼓励,积极强化,逐步养成专心学习和做事的习惯。 1、我给予了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儿童多动症是病态,不应歧视,不应打骂,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创伤。家长应对他关心、体谅,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不能因其好动而感到厌倦、心烦,也不能因其多动而造成儿童的自卑心理或精神压力。当他们在学习中出现适宜行为时,就及时给予奖励,以鼓励他们继续改进,并求巩固。 2、我要求孩子的父母教育要保持一致 父亲需纠正急躁、粗暴的缺点,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要多看一看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母亲则应克服对孩子溺爱、娇惯的弱点,努力做到热爱孩子与严格要

如何引导好动的孩子

如何引导好动的孩子 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叫狼狼,相信大部分老师都有所听说,他是个南北混血的小男孩,天资聪颖过人,往往上课不到十分钟,老师这堂课的内容,他已经了然于心了,剩余的时间,其他小朋友还在认真的听讲,他就百无聊赖的开始捣乱,仿佛其他人都不存在似的,想跑就跑,想玩就玩。大家一起玩玩具时,他也是想要就拿,不给就抢,甚至还打人。任凭老师怎么哄他、教他,或者以规则比赛来约束他,甚至单独与其家长沟通,都无济于事甚至变本加厉!最终换来了小朋友和其他家长蜂拥而至的抱怨:“阿姨,你家狼狼今天上课时,推着小椅子不停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狼狼妈妈,你回家和狼狼讲讲,别让他总是使劲的打我家大宝二宝的头,孩子都不敢挨着他坐了!”“老师,能不能给我家孩子调个座位?”…… 面对全班幼儿家长的意见纷纷和问题幼儿家长的置之不理,一时间我也变得急躁而心力交瘁。但是,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尤其是做为老师我们不能选择孩子,什么样的孩子进来,我们都得接受,但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们尽心尽力,积极面对,总有一天,孩子会有进步的!慢慢的,通过留意狼狼的举动和了解他的家庭情况,我排除了他具有多动症的生理问题,在肯定天赋聪颖的同时,推断出他过激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即“疏于照顾”,也就是在他的生长过程中,无论是精神、物质、还是生活规范等方面,都没有得到家庭中父母或亲人妥善的照料、关怀和教导。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狼狼将沙土向小朋友脸上扬撒后,妈妈的不予管教;狼狼抓起心爱的滑板车轮到旁人时,爸爸的拳打脚踢!也一瞬间让我理解了,一个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妈妈性格孤僻的孩子,真正缺少的是“爱”的教育。 记得一次户外活动集合时,好多孩子挤着要站在第一的位置,见到这样的情景,我便说道:“排队要有秩序,先来的已经站好了,其他小朋友可以往后站

《好动的孩子》幼儿个案分析范文

我们班有一个叫明明的男孩,他是这个学期到我们班的。明明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教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 场景一: 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明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可儿的小辫子。可儿皱了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明明想将可儿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老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可儿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明明。”老师终于大声地对明明说道:“明明,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可儿僵持着的明明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表情。 可儿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明明,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 对于老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明明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子,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 分析: 一、教师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 首先,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添新的问题。教师想通过孤立的方式迫使明明“改邪归正”,不再违反纪律,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非但没有解决原有的问题,

幼儿多动症成因分析及教育对策探讨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二○一四年月

摘要 如今,多动症在幼儿群体中屡见不鲜。没有任何目的性的多动、缺乏自我控制力、很难保持注意力等表现,都为多动症幼儿及其家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很多人对于幼儿多动症的不了解更是让这些幼儿的病症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本文通过对于幼儿多动症成因的分析,找到使其康复的方法,并且结合自己对于该领域知识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提出从幼儿教育的角度来帮助多动症幼儿逐渐康复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多动症;康复;对策

幼儿多动症成因分析及教育对策探讨 引言 我曾经认为,多动症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症。然而,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我了解到,原来多动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且在幼儿群体中屡见不鲜。在我实习的班级中,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叫丁丁,是个三岁多的小男孩。一直以为他只是比一般的小孩爱动爱闹,可是,观察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虽然他喜欢跑喜欢闹,可几乎都是独自进行的。而且,他不愿意和其他孩子交流。即使有孩子主动找他一起玩儿,他也会自己跑掉,甚至推开对方,与其发生冲突。后来,通过查阅资料以及与其他老师的沟通交流,我了解到,这是幼儿多动症的表现,而且在幼儿中较为普遍。 一、幼儿多动症的定义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俗称,指患病幼儿与同龄幼儿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并且,这种综合征常伴随其他心理行为异常,如学习困难、焦虑、忧郁、社会适应能力差、反社会心理、语言障碍等。多动症是在幼儿及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为3%-5%,男女比例为4-9:1。 多动症的症状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症状与继发性症状。原发性症状主要包括:注意困难、活动过多、行为冲动、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继发性症状则主要包括:学习困难、言行和行动放肆,具有侵犯性、自信心下降、品行障碍等。[1] 二、幼儿多动症的成因分析 (一)性格特质 幼儿多动症的形成,孩子自身的性格特质是最主要的内在诱因之一。一些与生俱来的性格特质,使得这部分孩子从一开始便存在着比其他孩子要高的多动症风险。 如文章一开始提到的丁丁,通过与其家长的交谈我了解到,这个孩子天生的性格就比较内向和敏感,自己想到什么或是心中有了什么情绪,都不容易表露出来。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或是被小伙伴们欺负,他都不会向周围的人表达,只是面无表情,自己委屈。从小开始,他就不太喜欢和周围同龄的孩子玩儿,即使别人主动找他玩儿,他也会拒绝或躲开。而且,通过我对他长时间的观察,我也发现,丁丁的观察能力很强,身

案例分析《好动的孩子》

案例分析《好动的孩 子》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教育教学案例 好动的宝宝安静了 案例背景: 刘宝森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子,一日活动中,总是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老师多次暗示和提醒都无效。我们也多次和家长沟通,了解到孩子本身就好动、顽皮。 案例实录: 10月9日上午,如厕时,刘宝森不愿意排队,故意在最后推前面的小朋友,使前面三个小朋友摔倒。事后,我利用空余时间和他单独交流,帮助他对自己行为进行反省,让他知道自己错了、错在哪里 10月17日上午,教育活动中,不能坐下来,在室内地上打滚,做武打动作,影响集体教育活动。薛老师利用集体环境的影响来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行为,当发现他打闹时,薛老师就停下教学活动,一直等待他玩的停下来,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影响了集体活动的进行。 10月25日下午,户外游戏《有趣的轮胎》中,刘宝森又故意站在队伍的最后,故意把轮胎推到别人身上,胡老师发现后,就让他做领队,来提高他的注意力。 11月14日上午,在舞蹈活动中,我发现他比较喜欢音乐,一听到音乐就会舞蹈,发现他有这些爱好后,我就适时给他鼓励,让他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优势,利用他的优点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11月份以来,我们让刘宝森每餐都帮小朋友分发碗和勺子,引导他用积极的行动来自律,同时弥补自己的过错,重塑他在小朋友心目中的位置。 效果分析与反思: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这类孩子很多,他们犯错误是正常的,天生好动,他并不是存心捣乱,只是约束不了自己的行为,对于此类孩子,就得多花点心思。首先是分析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只有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为了帮助刘宝森对自己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我和班里的另外两个老师商量,用多种方式来帮助他克服这个弱项。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原则,循序渐进地改变刘宝森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以表扬为主,帮助他树立自信;家园配合,多注意孩子的表现;多观察他,抓住教育契机随机教育。首先与他奶奶沟通,让家长多注意孩子在家的表现,然后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帮助改善他的“小毛病”。经过几个月家园的共同努力,刘宝森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遵守秩序的观念也逐渐增强了许多。现在,刘宝森已经慢慢的学会了调整自己的行为,学会控制自己。其实,像刘宝森这样的孩子很多,很让老师“头疼”,但是作为老师,首先要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人,只有了解了孩子,抓住了孩子的特点和兴趣,我们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可爱、听话,就会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

多动症儿童的教育策略

多动症儿童的教育策略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以情引情,以动制动 ——多动症儿童的教育策略初探 刘马贵 如果自己任教的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他自控能力非常差,行为冲动,做事杂乱、有始无终,在课堂上大嚷大叫并来回走动,出言不逊;课余打骂同学甚至打家长,屡教不改,那他一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没有人会喜欢与他交往。医学上把这种有着正常或接近正常智能的、注意力易分散、不分场合地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障碍的孩子称为多动症儿童。 这样的学生是令人头疼的,他的表现总的说是自控能力差,采用教育、训斥、打骂的方法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效果。是否这样的学生就无药可救了呢?古代医学强调“望”、“闻”、“问”、“切”,看来得先了解这种学生的表现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一、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1活动过多 不论在任何场合,多动症儿童都处于不停活动的状态中,手脚不停。小岳是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时,他常在课室里无目的地乱跑、敲桌子、找同学玩或大呼小叫;平时说一些令人恼怒的脏话和挖苦他人;有时胆大妄为,不顾危险地爬窗爬树、从高处跳下。虽然小岳曾由于在街道上横冲直撞而摔破前额及后脑勺,曾因在家玩火而灼伤大腿,但他仍目中无人地在汽车疾驰的马路上穿行,仍玩自制的燃烧弹。 2动任性 多动症儿童在玩得高兴时会情不自禁地大喊大叫;不顺心时容易激怒、好发脾气,喜怒无常。因此同学害怕他、讨厌他,他便产生反抗心理,发生伤人或自伤行为。若小岳心情好时可与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心情不好时双眼圆瞪、拳头紧握、恶言相向。他曾多次把同学从楼梯处推下或往同学的身上、头上吐口水,甚至对家长与老师拳打脚踢、手撕牙咬。没有同学愿意帮助他,连家长也准备放弃对他的教育。 3注意力障碍

《好动的孩子》幼儿个案分析范文

《好动的孩子》幼儿个案分析范文 导读:本文《好动的孩子》幼儿个案分析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明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可儿的小辫子。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好动的孩子》幼儿个案分析范文,仅供参考。文章尽在。 《好动的孩子》幼儿个案分析范文我们班有一个叫明明的男孩,他是这个学期到我们班的。明明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教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 场景一: 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明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可儿的小辫子。可儿皱了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明明想将可儿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

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老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可儿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明明。”老师终于大声地对明明说道:“明明,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可儿僵持着的明明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表情。可儿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明明,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对于老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明明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子,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 分析: 一、教师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 首先,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添新的问题。教师想通过孤立的方式迫使明明“改邪归正”,不再违反纪律,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非但没有解决原有的问题,反而对明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明明在自己善意的行为受到同伴的误解并遭到拒绝之后产生了破坏性的行为其次,教师在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不妥之后,想立即改变这种孤立教育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原因在于: 其一,年龄越小的孩子向师性越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大班孩子的道德认知还处于他律阶段,教师作为孩子眼中的权威,她的话尤其是命令性的语言对孩子的话就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教师经常当众批评

一个好动幼儿的个案分析及教育措施

一个好动幼儿的个案分析及教育措施 一、幼儿情况: 龙龙小朋友是我班一名比较特殊的孩子,刚来园时我便发现他上课不专心、好动,爱做打斗的行为,我查过了很多资料,也向一位儿童心理精神病专家询问,这种例子被诊断为患有好动症,他的各项检测分析,其症状属于比较轻的一种,矫正好的可能性较大。 二、方法与措施 幼儿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大多出现在学龄前期,对幼儿早期智力发育和心理发展不良影响,2~5岁是治疗多动症的关键期,应及时采用干预措施。龙龙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视、关爱。家人定期与老师交谈、讨论,并共同制定矫正方案。 (一)给予更多的关爱与包容。 幼儿是弱小的,须依附成人,成人对他们的热爱和关怀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爱是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龙龙来园是规则意识较差,常做出一些异常的事,甚至影响老师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我没有因他经常“添乱”就歧视他,而是给予更多的关爱与支持。 (二)逐步进行自制力的培养。 在一日活动中,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其自制力。如龙龙常把玩具扔在地上,不会归位放好,我就请同伴与他一起拣,并督促把玩具整理好。有意识的让他当“小班长”,利用角色约束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他乱扔玩具的毛病有了很大的改善。多让他担任“值日生”,为集体做事。通过履行角色来锻炼他的自制力。龙龙喜欢听音乐,在区域活动中,我有意的安排他在音乐区,让他安静。慢慢的他的自制力有了明显提高。 (三)有意培养其注意力。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还影响其他小朋友的正常活动,是龙龙的最大毛病。因此我把他安排在我容易顾及的地方。在区角活动中培养他的注意力,如拼图、系鞋带等活动来督促他集中精力完成任务。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四)做好家长工作。 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注意生活规律。即使是在双休日或节假日,也要让孩子按时休息,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在家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自立能力。并且做到持之以恒,孩子的问题行为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自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作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耐心等待,积极引导,对孩子的点滴进步注意巩固,不断强化。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 今天的餐前准备时,我向大家宣布,今天这段时间暂时由龙龙做小老师。我一宣布,顿时有人嘟囔:“平时他那么多的小说话,自己都管不好自己,怎么请他做小老师?”龙龙一听,脸也红了。我没有发表意见,处理自己的事情。一会儿,教室里充满了小说话声,龙龙开始履行“老师”职责:“彭博,别讲话!” 可彭博马上回敬他:“你平时不也很多话,还来管我?”龙龙不吭声了,因为没人听他,教室里顿时闹哄哄的,龙龙有点不知所措,马上来向我求助。我问他:“你觉得闹哄哄的,怎么样?”他马上回答我:“吵死了!”我又问他:“为什么小朋友都不听你的?”他顿时不出声了。我马上说:“你知道该怎么做了么?”他点了点头。 分析: 其实,有时严厉的批评并不能真正触动幼儿,让幼儿换一个角色,来认识自己平时的行为,以及看清自己在同伴眼中的形象,可能对幼儿触动更大,更具有教育意义。 案例二:

多动症儿童的教育个案分析

多动症个案分析 一、研究对象: 王财财,今年10岁,曾经在幼儿园间断性地就读两年,因为上课坐不住,经常大喊大叫影响其她学生,被多家幼儿园婉拒。到医院诊断确诊为多动症,曾用药物进行治疗过半年得时间,取得较好得效果,后来因家庭经济原因停药。去年9月份到我校就读。她认字能力强,记忆力好,但对数字有抗拒心理,三个数以上就数不清。能认识较多得汉字,掌握得词汇也比较多,但不理解字词意思,不能正确说一个句子。在行为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刚到班级得时候,把教室里得桌子推到一边。上课时,她在教室跑来跑去,还不时去拿同学得书本、文具等,经常就是整节课因为她得存在而无法进行。当她不开心得时候,她时常会大喊大叫,大声骂人。 二、问题原因: 在她进入学校后,我们对她得情况进行了了解,分析造成她不良行为得主要原因有家庭原因与学校原因。 1、家庭原因 平时父母上班,无暇教育孩子,孩子自小跟奶奶一起。从小被奶奶宠爱着,如果她得行为太过分了,她奶奶就会告诉她得爸爸,她爸爸得教育方法就就是打与骂,她妈妈如果在家,就随口骂两句。家里人见她发脾气得时候,就会骂她,或吓唬她,编造一些东西吓得她不敢吵。在这样得家庭环境下,她得自控能力受到了更大得限制,导致她在学校经常骂人,虽然她不知道骂得意思,但还就是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得话,说一些古怪得事。同学都不跟她一起玩,她就更就是到处跑,不断发脾气。 2、学校原因 王财财刚来到学校时,对学校纪律非常不适应,上课得时候,同学们都坐在自己座位上,她就拉这个扯那个,或者去拿别人得书,又去玩教室得扫把,拿凳子拖着走,老师制止她,她就躺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喊:救命啊,救命!很多学生都来瞧热闹,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她得这种行为不但没改变,还变本加厉了,很多老师一上课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对付她,对她产生一种惹不起躲得了得意识。因此只要她能在教室不怎么捣蛋就算了,随便她怎么走。但即使这样,她还就是不愿意,经常在上课得时候,跑到讲台上,要求老师陪她做什么事,遭到拒绝就在讲台上打滚,闹得一节课不得安宁。 三、多动症导致得问题行为 1、伤人 由于她难以控制自己得行为,经常不经过别人同意就去拿同学得东西,学生都不愿意给她拿,要跟她

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重要性及策略

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重要性及策略 良好的性格在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过程中,就好比是水泥柱子中的钢筋铁骨,而知识和学问则是浇筑的混泥土。如果没有钢筋铁骨的支撑,再多的混泥土也建不起高楼大厦。因而,完全可以说,成就一生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人的良好性格。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成功的人始终用最积极的方式思考、用最乐观的精神面对,用最辉煌的经验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因为性格是你真正的主人!如今的孩子,要面对更多更难的挑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情绪控制和处理能力也很差,易泄气、易消沉;有的孩子社交技能更差,易孤僻、易冲动。鉴于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培养孩子良好性格最佳的时期是幼儿期。据专家介绍: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情商教育的敏感时期。根据幼儿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将人格和情感的培养贯穿在蒙氏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之中,使幼儿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让幼儿在幼儿园的课堂上学会自尊、自爱、自律、自信。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使其得到更好的改进和提高,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素质。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及活动情境,提高幼儿自我调节的能力。

儿童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是培养幼儿成才的关键。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塑造而成的。“以自我为中心”既是现在独生子女的特点,同时也是弱点。孩子幼儿期时的活动几乎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于是老师肩负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可适当采用一些蒙氏活动来进行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走线——让孩子们在优美舒缓的音乐声中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平静自己的心情,放下烦躁和紧张的情绪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倾听——让幼儿倾听高雅而又舒缓的音乐,闭上眼睛聆听老师对音乐轻如细雨的解说,这也是幼儿在文化领域中的一种学习和提升;情绪的放松——让幼儿随着柔美而宁静的音乐做肢体上的舞动,时而小鸟飞、时而柳树摇,让幼儿去体验艺术教育的美;“听听猜猜的游戏”——有时猜各种声音、有时看老师的口型猜小朋友的名字、还有时听轻轻地声音指五官,既培养了幼儿的倾听习惯,又锻炼了幼儿排除干扰,集中精神的意志;通过这些活动的长期训练之后,不但提高了幼儿的专注力,连幼儿的行为举止也将逐步得到规范。 有些老师会认为:“采用蒙氏教育的孩子太过于自由散漫,一点礼貌都没有。”殊不知:“纪律来自于自由,自由靠纪律保证”。蒙台梭利博士认为“纪律并不等于安静和不乱动”。所以在蒙氏活动室里,老师要充分认识日常生活练习的重要性,并开动脑筋增加各种各样幼儿感兴趣的生活练习活动,同时让家长也参与其中,启迪和发展

好动的孩子的教育策略

好动的孩子的教育策略 苏州高等幼师附属教育幼儿园 Victoriazbw 内容摘要: 新生入园,班上总有一些调皮的孩子,他们常常把新老师弄得焦头烂额。在家里,家长也会因为有个小淘气而气得不知所措。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家长们十分关心的。我们分析幼儿淘气的原因,进行家园配合,共同解决调皮孩子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小班调皮幼儿 一、家长过分满足孩子要求,造成孩子任性。 当今社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4+2+1”结构的家庭里,小孩子犹如众星捧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对孩子呵护备至,千依百顺。只要孩子有要求,无论是否合理,他们都满足孩子,没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缺点视而不见,从不纠正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都变成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会任性妄为,达不到目的就闹个不停。 二、想引起老师的过度关注。 班上的孩子大度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刚进幼儿园,发现班上有二十几个小朋友,老师对孩子们都一视同仁。有的孩子不满足于老师对自己和对别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希望老师只对自己好,尽量不要去喜欢其他孩子,因为在家里自己家长就只宠爱自己一个孩子。当他们发现有时候事与愿违,就通过调皮的方式,比如乱跑来引起教师关注。 案例:小班刚开学,我觉得班上的孩子都很可爱,第一次接触小班的幼儿,特别兴奋,对他们格外地好。班上有个叫王栋的小朋友,进班第一天就和我说:“老师,我喜欢你。”渐渐地,他发现班上有二十七个孩子,我对每个孩子都非常好,王栋这时候不乐意了。终于有一天,他撅着小嘴对我说:“老师,你不是很喜欢我吗?你怎么对其他小朋友也那么好呀?你不许喜欢其他小朋友。”然后我就对他说:“班上这么多小朋友,每一个孩子我都喜欢,其他小孩子也需要老师啊。”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王栋越来越调皮了,特别是中午我独自带着他们在教室外面的台阶上玩玩具时,他总是乱跑,我每次来找他都是笑眯眯的,和他谈过很多次,告诉他在教室外面乱跑很危险,中午容易撞到拿着剩菜桶的阿姨们,可他从来都不听,他觉得自己不遵守纪律了,我就会一直关注他了。 三、强烈的好奇心。 小班的孩子年龄都比较小,总是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好像什么都想了解。经常老师在做教具,他们都要问:“老师,你在干什么呀。”去洗手间上厕所时,有人就会把洗衣机的盖子打开,踮起脚看看里面有什么。午睡时,每天都有几个小朋友把头抬起来张望,关注老师的一举一动,想知道她们在干什么。在班上总喜欢摸摸这儿,碰碰那儿,连挂在墙上的作业袋也要去拽拽,每天我都要把墙上被拉坏的作业袋重新用图钉订好。 对于问题的出现,我归纳总结后,针对这一现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问题。一、家园配合,建议家长对孩子不合理要求坚持说“no”。 老师针对这一问题,要加强家园联系,主动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不要太宠着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这种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孩子就不会珍惜,感觉所有东西都很容易就能得到,自己就不懂得争取,就不会去努力。有时候,家长面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就会不同意,孩子便通过哭闹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的目的。久而久之,孩子明白只要自己不停地哭闹,不管自己的要求有多过分,家长最后都会答应的。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家长要坚持到底,比孩子更坚决,对孩子的过分条件绝对不予理睬。一次两次之后,孩子知道不管怎么闹,自己的目的都无法达到,自然就不会任性了。如果孩子想要什么东西,不要

儿童多动症表现及对策

九种表现可判断儿童多动症 1.需要安静的场合,他却难以安静,常动个不停. 2.容易兴奋和冲动. 3.注意力难以集中,极易转移. 4.做事常有始无终. 5.话多,好插话或喧闹,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 6.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或纪律. 7.情绪不稳,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情绪反应. 8.学习成绩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碍引起的. 9.动作较笨拙,精细运动技能差. 儿童多动症的具体表现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这类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如果不加以纠正,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据调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左右,男孩约为女孩的4-9倍。 1、这类儿童无目的性活动过多。如上课时,顽皮的孩子会为了故意引起别人注意,或为了好玩有趣而偶然做小动作。但多动症儿童就不同了,他们好象不受意识支配似地不停活动,如毫无目的地摇桌子,晃椅子,即使受到老师的提醒、制止或批评,马上又不由自主地重复原来的小动作,或更换为乱翻书,东张西望、歪来歪去,伴随咬铅笔、切橡皮、招惹邻座的同学。平时手脚不停,无目的地乱闯、乱跑,自控能力差,大人说话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插嘴。对同伴时常有莫名其妙的挑衅行为等。 2、这类儿童注意力很难集中,边做作业边玩,随便涂改,不加考虑地突然站起来动一会儿,或正在做作业的时候对别人说话进行插嘴。很少有做某一件事精神投入,注意力集中的表现。 3、这类儿童自控能力差,玩得高兴时又喊又叫,又跑又跳,手舞足蹈,莫名兴奋,情不自禁,得意忘形,对大人的厌烦表情和制止不能产生约束性心理反应。受到强制性约束的时候,不是安静下来,而是表现出闹脾气、不高兴、发泄沮丧情绪,采取敌意和对抗性行为。令大人既厌烦又无可奈何,令同伴讨厌、害怕和敬而远之,因此不合群,得不到别人尊重。 4、运动的协调性差,并有知觉、语言、记忆的障碍。如辨认符号和声音费时很久,搞不清含义,语言水平低于同龄儿,记事慢而忘事快等。 三招教你认识“多动症” “我家孩子整天手脚动个不停,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不知道是不是…多动症、抽动症??”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不好动反而奇怪吧?”……对于家长们的这些疑问,有关专家总结了“三招”,便于家长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多动、抽动,学习困难,冲动任性等问题。

一个多动症幼儿地成长与蜕变案例分析报告

一个多动症幼儿的成长与蜕变 天竺山镇中心幼儿园李佳 一、研究前个案分析 在我班上有一名“与众不同”的幼儿,从小班到中班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任其班主任。他不受大家欢迎,没有朋友。最明显的是他没有规则意识,不守纪律!没有上下课的概念,上课时在地上打滚,乱走动,打扰其他幼儿,极其好动;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注意力不集中,最多两三分钟就会转移;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并且口齿不清,与老师、小朋友交流有点障碍。他的这些种种行为在上小班时,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比较活泼,应尊重幼儿的自然发展规律。但等到上中班时其他幼儿与其年龄特点发展适宜,而他这种行为不但没有改进反而表现的尤为突出。 通过家访,得知他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妈妈在家带孩子,都是本地人。我将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跟她交流,通过和焦妈妈的交谈,我们达成一致,初步先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其次,剖析问题的原因,再针对其行为表现作出家园合作的方案。 二、个案观察记录 发现该幼儿行为有异常以后,我怀疑他是否有多动症,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在几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 1、上课 无论上什么课时,其他小朋友都已入位坐好,进入状态,而这时

焦乐乐便会随意走动,时而拿玩具,时而在地上打滚,时而拿把椅子与老师并排坐,时而与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嬉笑打闹,老师先是耐心将其劝回座位,他先是坐一两分钟,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这样反反复复,老师叫站起来的时候,他笑嘻嘻的咬着手指头,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着地板,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某个东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没做,也不说一句话。其他小朋友在朗读时他并没有读,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喜欢钻到桌子底下撕课本,戳其他小朋友的腿脚,当老师提到他的名字以后他才停止嬉戏,但眼神还是没有关注老师和黑板。 2、课间操 不管是做早操还是放学排队喜欢插队,自己想站那里就站哪里,又推又挤,硬是往进挤。早间走操跑操时看见什么都很好奇,喜欢用脚踢旁边的木马,走走停停,故意踩前边小朋友的鞋子,做早操时不按照课间操的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做着做着就会跑到秋千架去荡秋千,玩滑滑梯,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天上飞来几架飞机,他就一直望着飞机,不再做操,老师提醒他也完全没有反应。其他小朋友虽然也被飞机吸引但是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没有他那样分散精力。 课间操做完了也迟迟不肯进活动室,也不去上厕所,直接去荡秋千,完了还是老师将其耐心拉回教室。 3、就餐

教育心得应对调皮的孩子要有策略

教育心得应对调皮的孩子要有策略 一提到调皮的孩子,相信很多老师都会感同身受。因为我曾经也有这么一段头痛的经历。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这里我想说听话懂事的孩子是相同的,调皮的孩子各有各的不相同。 记得在小班的时候我们班就有很多调皮的孩子,对于新教师的我来说着实不知道该如何应付,都说幼儿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于是我努力做到对每一位孩子都充满了爱心。对那些调皮的小朋友我也是非常有耐心的跟他们沟通交流。但是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他们根本不买我的帐。甚至变本加厉起来,这些孩子往往个性强、胆子大、对自己约束能力差,吵吵闹闹的给班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个调皮孩子带动了一群本来懂事的孩子开始调皮,这一群调皮的孩子就带动了我们半个班的孩子调皮起来。我最初的耐心也被磨平了。 对于这些,我真的是苦不堪言。我对他们已经失去了信心。曾经的小天使群部变成了小魔鬼,一看到他们我就头痛。但是,在一次集体教育中我偶然发现,这些孩子特别喜欢受表扬。只要我每次说要表扬谁谁谁,他们的神情就都开始专注起来。就连那些特别好动的小朋友也会安静下来。其实他们都喜欢被老师关注被别人表扬的。

看来,他们也不是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的。从这开始,我对他们施行了一套策略,就是多表扬,多鼓励,用模范带头的方法让孩子们都像表现好的孩子学习。 当我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我会先用鼓励的语言和喜悦的微笑提醒他们这节课不要再捣蛋了。甚至可以摸摸他的头说:你上节课,已经有进步了,这节课要表现更好噢。上节课,你认真听老师讲课,回答问题不错啊。相信这节课你会表现更好,希望你继续努力。我的名言是:鼓励,鼓励,再鼓励。想想看,我们大人都喜欢听好话,何况是一个孩子,因为老师的表扬在孩子的眼中是非常宝贵的。 不仅是口头上的表扬,还可以给孩子们适当的物质奖励,比如孩子们都比较喜欢的小贴画,可以把贴画奖励给一天都表现很好的孩子或者给进步很大的孩子,这样就可以增加其他孩子努力的欲望。而且每次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我都会提前给孩子们讲上课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回答问题,并且告诉孩子如果孩子们可以认真听讲就会奖励孩子们玩一个益智游戏或者教大家一个好玩的体育游戏,一说玩游戏孩子们的兴致更高了,一个比一个听的认真。慢慢地,整个班级的氛围变得好了起来。 应对调皮的孩子,首先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分析孩子调皮的原因,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孩子有进步时给孩子一定的口头表扬或者物质奖励,只要找到正确的应对策略,

(推荐)多动症干预策略

多动症患者以学龄儿童最为常见,有的甚至可延续至成年。国内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多动症儿童发病率为3%左右,男女之比为1.5:1。在低端学校,多动症候学生所占比重较该数据还要大些。多动症有三型、四型等分类。由于1型多动症学生在多动症学生中占的比例大,有的患者到青少年和成人后可能逐步强化形成人格障碍、反社会行为、冲动任性、人际关系不良等;加之这些学生既会导致自身的发展不良,更会对其他同学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为此,研究和解决1型多动症学生的问题,很有必要。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儿童多动症,以心理干预为主、药物干预为辅的综合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为此,一般认为,综合运用心理、教育、中医疗法,能够取得较好效果。药物治疗,一般是针对严重影响学习或对社会和他人的安全造成威胁的患者才使用,而对于大部分有所异常者,只需要行为及心理干预即可。所谓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理论的指导下,干预者对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施加策略性影响,使之发生向预期目标变化的活动过程。心理干预对于解决1型多动症学生问题的成效,受制于各种因素和条件,而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心理干预策略问题。 1型多动症学生心理干预策略 调查资料显示,在多动症患者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严格管教者占61.7%,放任不管者占3.5%,过分溺爱者占7.05%。国外有关学者也认为,不同的不良家教方式,给孩子造成的消极后果是不一样的:暴力式的管教,会使患儿症状发展,并增加新的症状,如口吃、挤眉、眨眼。而对患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和过于溺爱等,常可能促使症状出现, 或使已有的症状加重。因此,我们必须策略性地对1 型多动症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在对1型多动症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时,家长和老师首先应就下述几点达成共识:第一,应该通过一定的科学检测手段、由有关专业人士来检测判定是否为多动症,决不可凭自己的经验而主观臆断。应注意将多动症与顽皮区分开来,既不能给学生乱扣上多动症的帽子,同时也不可对有症状的学生掉以轻心。第二,1型多动症是一种病态,对处于病态的学生予以歧视和打骂都是不应该的,这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加重孩子的精神创伤并进而加重症状。第三,即便是药物治疗可免,

教师如何对待多动症儿童

教师如何对待多动症儿童 现在老师们发现,在班级管理中发现,患有多动症的孩子越来越多,让老师们感到头痛,因为他们在学习上就是与众多的孩子不一样。我学习到这样一篇文章,供老师们参考。 多动症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在学校里生活,学习,活动,游戏,天天与老师接触,时时与同学为伴,因此多动症儿童的学校管理是非常严重的。学校管理对多动症的治疗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也是学校的一项严重任务。具体方法是: 一、课堂管理。 多动症儿童上课不专心听讲,不遵守课堂规则,不听从老师指导,常常影响课堂秩序和同学上课,需要加强对他们的课堂管理和教育。 (1)在上课前由老师找多动症儿童谈话,提醒你们注意自己的行为,反复讲清道理,要求他们专心听课。 老师把多动的儿童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座位上听讲,以便在上课时能随时得到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上课时,可有意识地让其每隔8~10分钟回答问题、到黑板上演算、到讲台前朗读、讲解,以促进其注意力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所进步,应及时表扬、鼓励,以利于强化。 (2)改进教材内容,提出合适要求,提供非文字性的强化方式。 教师讲课要生动,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增加学习兴趣,使轻度的多动症儿童坐得住,延长注意时间。可以从看图书、听故事做起,逐渐延长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3)采取合适的行为矫治疗法,可用标记方法(如用代币券,记分牌或五角星等)按规定记分,进行正性强化(有优良行为时给于奖励)或惩罚(有不良行为时扣去分数),使他们保持静坐,完成作业,遵守规定。 老师对多动症儿童的要求应合适,不能与普通同学一样要求,要重点突出,抓基本内容,不要再增加多动症儿童的额外负担。应以鼓励为主,他们一

中班幼儿的阅读特点及指导策略

一、中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经过小班一年的培养,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强,阅读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经验积累不多,对事物的理解有限,因此幼儿阅读的现状是: 第一,观察的有序性还不够,不能很好地观察每一页画面上的人物与背景,特别是与故事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动作、表情,因而无法理解关键性的故事情节。观察过程十分依赖成人,结论也脱离不了成人的帮助; 第二,思维形象具体,尽管中班幼儿已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慨括分类,但思维过程常常呈现一种无序化的状态,表现在还不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形成对故事的理解,语言表达还不连贯; 第三,中班孩子的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呈现出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但注意的稳定性不够,部分孩子仍未掌握翻书的基本顺序与方法,常常一下翻到后面,一下又倒回前面。需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 第四,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富于想象,但不能很好地根据前后画面变化的比较,用想象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针对以上特点,中班幼儿阅读指导要点是:指导幼儿能对画面作有序观察并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理解故事内容;能对图书画面中的空白点进行合理想象并能比较阅读内容的不同点;知道图书中有页码和文字,了解不同符号的对应关系并愿意编画情节简单的图画故事书;能大胆地表述阅读信息并能安静地倾听他人讲述内容;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翻阅图书的方法并能安静地阅读图书。 中班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 (一)精选教材 根据中班孩子有意注意发展的特点,我们须重视阅读教材的合理选择,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从而萌发幼儿独立阅读的愿望。 众所周知,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过难或过于简单的内容都无法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尤其对于中班孩子而言,他们虽然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仍然对成人有着很大的依赖性。这与他们当前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更加用心地了解孩子阅读的现状和爱好,并精心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这样才能进一步有效地激发孩子继续阅读的兴趣,并逐渐过渡到幼儿独立自主地完成简单的阅读过程。以《小松鼠吹泡泡糖》为例,看看中班孩子阅读教材选择的关键: 《小松鼠吹泡泡糖》是一本我们多年来非常钟爱的中班前期阅读教材,之所以受到了中班孩子的喜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中班的孩子对于图画书中生动有趣的角色和它们夸张的表情、行为的变化,尤为感兴趣,也乐于围绕这些交流各自不同的阅读感受,而对于画面背景的转换,次要角色的了解和复杂心理的探究等,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似乎并不太关注。《小松鼠吹泡泡糖》正是这样一本非常符合中班孩子阅读特点的好书。其中的形象鲜明,角色的动作夸张,情节点简单易懂。同时,画面清晰,没有复杂的背景,更没有多个场景的变换,角色间的关系也很容易理解。因此,中班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一定的新经验,又不会因为过难而影响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其次,图画故事书中的情节发展"吹泡泡糖--意外飞上天--积极营救--安全着陆",是孩子生活中熟悉并向往的经历,既贴近生活,又极具童话色彩,阅读这一故事的过程能使孩子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得到心理的满足,也方便孩子通过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和迁移形成新的阅读经验和理解方法;最后,由于这本故事书单页单幅,画面表现力强,情节发展有序度而文字相对简单,所以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中班孩子独立阅读的条件。从对《小松鼠吹泡泡糖》这一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帮助中班孩子选择阅读教材时,一定要关注图书的画面、形象和情节,适宜的教材才能更好的发展孩子阅读的能力。当然,随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