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1部分专题十(第2课时)主观题对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考查讲义

第二课时主观题对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考查

一、主观题对唯物论的考查

1.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说明做某事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如何做某事。

3.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评析某种观点。

(2016·江苏卷,37)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部署。从2009年开始,机器人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内外从事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围棋名将,再次引起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高度关注,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其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忧。如果智能机器人全面超越人类智能,人类最终面对的是友好的合作伙伴还是企图控制人类的对手?如果智能机器人被滥用,对人类带来的潜在危险又会怎样?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面问题:

某班同学就“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展开辩论,如果你作为辩论的一方,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综合运用《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

[解题思路]

[题型技法]

观点选择型辨析题

观点选择类主观题往往以“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你赞同哪种观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进行设问,在文化生活试题和哲学试题中比较常见。这种题目实质上属于辨析题。

(1)一般来说,这类试题的论点不具有唯一性。只要不涉及是非性论题,学生一般可以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

(2)答题要注意“观点+论据”。首先要明确观点(从评分细则看,只要写出观点,并给出简要分析就可得分,这是学生考试中容易忽略的地方)。其次围绕观点从模块知识中提取有效原理加以论证,建议论据至少要有3个,且3个论据要从不同的方面说明,语言要规范,逻辑要清晰。论据可以来自所选观点者的理由,也可以从对方观点中去寻找。

(3)这类试题往往是等级式得分,要注重知识运用准确完整,语言表述规范,逻辑线索清晰。

1.如何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分析问题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2.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1)常考观点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2)另外应注意的观点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我国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我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实践。但有些传统工艺中的“绝活”,正在淡出我们的生活。为实现传统工艺的振兴,必须以创新生活和市场需求为切入点,遵循工艺发展规律,挖掘传统文化,改进设计,改善材料,改良制作。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

答案(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必须以创新生活和市场需求为切入点。

(2)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通过制定《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对传统工艺的设计和制作方法进行改良,以做到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

(3)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遵循工艺发展规律来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

(4)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挖掘传统文化和改进设计中遵循工艺的发展规律。

二、主观题对认识论的考查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争论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对人的教化作用。

3.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科学家是如何发现××成果的。

(2014·江苏卷,37)材料一2013 年,以“××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目前,互联网金融年化收益率一般为5.0%,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活期存款利率为0.35%。巨大的利差让网民用鼠标投票,开始了银行存款的“搬家”。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金融一方面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一方面也受到审视和质疑。

某普通民众:不用怎么打理,每天都有利息到账,比存银行获得的利息多,感觉挺好的。

某银行业从业人员:我们一方面要利用自身的地位和优势抵制“××宝”;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推出类似的产品。某财经评论员:互联网金融抬高了社会融资成本,干扰了货币市场秩序,且存在许多未知的风险,应该取缔。

材料二2013年8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组成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研究小组”成立,并赴上海、杭州等地对互联网金融业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建议与诉求,未来可能在国家明确互联网金融组织和业务法律地位、监管体制等问题上提供决策建议。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面问题:

从认识论角度,分析“鲜花和掌声”“审视和质疑”并存的原因。[解题思路]

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018·南通二调)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歌的编写和演变,代表着其历史与发展。一国的国歌,往往是经过反复推敲而成,蕴含着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成为凝聚国家认同的“图腾”。

然而,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尊重国歌的现象。有的厂商将国歌设置为手机默认铃声,有人篡改国歌歌词作为短信,有的在日常庆典上也奏国歌。作为国家声音的标志,国歌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施行,对国歌奏唱方式、国歌使用、国歌传承等,作出明确规范。今天,为国歌立法,是一次生动的公民教育过程。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国歌是凝聚国家认同‘图腾’”的理解。

(2)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国歌立法是生动的公民教育过程。

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国歌中蕴含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助于凝聚共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国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成为凝聚国家认同的“图腾”。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目的。针对社会中国歌使用的乱象,我国制定实施国歌法,促使人们心中有国,行动中爱国。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国歌立法有利于升华对国歌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怀。

专题强化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常熟中学5月二调)量子力学、相对论的诞生,使人们对物质和空间的基本性质有更深的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数字化等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哲学正逐步确立起来。从中可见( )

A.哲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之科学

B.具体科学引领哲学前进的方向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答案 C

2.(2018·盐城最后一卷)王夫之有曰:“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下列观点与上述观点一致的是( )

A.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答案 D

解析题中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与之相一致。A属于辩证法,B属于主观唯心主义,C属于客观唯心主义。3.(2018·常州一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看家本领”,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养、应对复杂问题、掌握科学办法等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A.能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提供具体方法

B.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

C.是我国实现理论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的现实基础

D.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指导我们党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答案 D

4.(2018·南通二调)2018年2月,我国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它主要用于地震前兆信息研究,为未来建立地震监测体系进行前期技术储备。材料主要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规律具有客观性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④真理具有相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材料讲的是我国发射卫星用于地震前兆信息研究,这体现了①③。②④不符合题意。

5.(2018·南通二调)《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之后,有人认为它不接地气,商业化,不适合大众;也有人认为它在第一、二季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更多地讲述了人与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饱受争议是因为( )

①价值判断的标准会因为条件、地点变化而不同②人们的认识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等条件制约③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过程④意识是物质通过实践进入人脑加工改造的结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①错误,应该是价值判断会因为条件、地点变化而不同,而不是价值判断的标准。

6.(2018·南通二调)下图漫画《调研套路》启示我们,做工作办事情要( )

A.解放思想,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B.求真务实,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

C.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D.先行后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答案 B

7.(2018·苏州一模) 针对10岁小女孩上大学,按下加速键“开挂”人生,《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教育要循序渐进,静等花开,要“唤醒”而非“催熟”。这警示我们要( )

A.敢于开拓进取,坚持辩证否定观

B.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永恒的真理

C.摆脱主客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

D.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答案 D

解析材料讲的是教育要遵循人成长的规律,D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B错误,不存在永恒真理。

“小确幸”,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发明的一个词,意思是指“微小而确定的幸福”,追求的是一种现世的安稳,营造知足常乐的氛围。而“小确丧”则是一种不想工作、漫无目的、情绪低迷、欲望低下,只想麻木地活下去的颓废心态。据此回答8~9题。

8.(2018·常熟中学5月二调)“小确幸”会让人失去目标,“小确丧”会让人失去动力。从哲学上看,这主要是

因为( )

A.意识具有自主选择性

B.意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C.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D.意识能调节人的生理心理

答案 D

9.(2018·常熟中学5月二调)青春的奋斗不能浅尝辄止,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用积极的态度、拼搏的青春,去收获人生的“大确幸”。这启示我们( )

①充分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的小事做起②量变是质变的结果,质变是量变的准备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推动实践发展④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砥砺自我中前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②错误,颠倒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③错误,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推动实践发展。

10.(2018·南通一模)斯里兰卡有句名言:“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这句名言启示我们( )

①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11.(2018·常州一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

A.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B.实践有联系主观和客观的特性

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D.实践有社会历史性

答案 B

12.(2018·盐城三模)根据计划,我国首艘国产航母2018年内完成试航,加入海军服役。从辽宁舰建造的知其然,到首艘国产航母建造的知其所以然,我国已掌握了航母自主建造的技术。这表明( )

①科技水平发展取决于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②受客观条件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③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相互联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①错误,科技水平发展取决于实践的发展水平。材料讲的是认识过程具有上升性,不体现反复性,②不符合题意。

二、简析题

13.(2018·常州一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实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从需求侧看,“美好生活”日益多样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方面,而且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需求;从供给侧看,虽然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实现质的飞跃,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仍然不能满足13亿多人民对不同产品结构和各种服务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面对新时代、新需求,某省政府广泛调研,出台政策。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产品质量和性能提升,更好地满足中高端需求;通过促进公平、振兴乡村、协调区域,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民主、宣扬法治、发展文化,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在更多领域得到满足。坚持在发展中满足群众需求,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作出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的唯物论依据。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省政府是如何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

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要矛盾的转化正是从我们国家变化了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②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主要矛盾的转化这个判断的提出,既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尊重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更好地解决矛盾,促进社会的发展。

(2)①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准确把握新时代、新需求,出台相应政策、方案。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保障、改善民生,实现民生幸福,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③切实履行组织经济、文化建设等职能。促进产品质量和性能提升,满足中高端需求,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14.(2018·南京、盐城二模)作为汉字鼻祖的甲骨文,内容涉及殷商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被称为中国古代乃至人类最早的“档案库”。出于方便书写、易于识认等需要,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以“龙”字演变为例,见下图),简体字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文字,甲骨文的传承面临困境。2017年11月,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这对甲骨文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理由。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解读汉字的产生和演变。

答案(1)①甲骨文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它的入选体现了世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②甲骨文作为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③甲骨文的入选有利于保护文化多样化,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2)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汉字是对不同时代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能动反映。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汉字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对汉字形态演变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不断创新其形式以利于沟通与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