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第四章课后题

应用第四章课后题
应用第四章课后题

第四单元练习题

1.单项选择题

(1)W ord2010文档的扩展名是

A.txt

B.wps

C.docx

D.dots

(2)第一次保存文件时,将出现“”对话框

A.保存

B.全部保存

C.另存为

D.保存为

(3)在Word2010中设置字符颜色,应选定文字颜色,在选择“开始”选项卡的“”组中的命令。

A.段落

B.字体

C.样式

D.颜色

(4)在段落的对齐方式中,可以是段落中的每一行(包括段落的结束行)都能与页面左右边界对齐

A.左对齐 B.两端对齐 C.居中对齐 D.分散对齐

(5)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选择了文档全文,若在“段落”对话框中设置行距为“20磅”的格式,应该选择“行距”列表中的。

A.单倍行距

B.1.5倍行距

C.多倍行距

D.固定值

2.多项选择题

(1)Word2010中的试图包括

A.页面视图

B.阅读版式试图C,Web版式试图 D.大纲视图(2)在Word2010中可以创建

A.普通信封

B.邮件信封

C.标签

D.首日封

(3)页面边框可以设置

A.方框

B.阴影C,三维 D.自定义

(4)插入脚注的位置可以是

A.文字下方

B.页面底端

C.页面顶端

D.任意位置(5)段落的缩进方式有

A.页面缩进

B.首行缩进

C.段落缩进

D.不能缩进

3判断题

(1).对当前文档的分栏最多可以分三栏。()

(2).“查找”命令只能查找字符串,不能查找格式。()(3).Word不能实现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互相转换。()(4).使用“页面设置”命令可以指定每页的行数。()(5).在插入页码时,页码的范围只能从1开始。()

第四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四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1.媒体包含媒质和媒介两个方面的含义。媒质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媒介是指表示和传递信息的载体,即信息的表现形式。 媒体可分为五种类型: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2.多媒体是上述各种感觉媒体的综合体,即将多媒体定义为文字、图象、声音等多种不同形式的信息表达方式。 主要特征是: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多样性是相对于传统计算机而言的,指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即计算机中信息表达方式的多样化,这一特征使计算机能处理的信息空间范围更加广阔,使人机交互界面更加人性化。集成性包括媒体信息的集成和处理媒体信息的设备或工具的集成,它是多媒体信息和多媒体设备的高速统一,是一次系统级的飞跃。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这一特性将更加有效地为用户提供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没有交互性的多媒体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有了交互性,使用者才能有效地获取信息。 3.音、视频信号往往都是模拟信号,必须将其进行数字化处理转换成数字视频信号。数字音频是对模拟声音信号每秒上千次的采样,然后把每个样值按一定的比特数量化,最后得到标准的数字音频的码流。对CD音质的信号来讲,每秒要44100次的采样,每个样值是16比特的量化,而立体声CD 音质信号,它每秒的码流是44.1K×16×2≈ 1.4Mbit/S。这样高的码流和容量,对于数字音频的存储、处理和传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视频图像经过变换成为数字图像后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数字化后的视频信号的数据量十分巨大,需要大量的磁盘空间。对于PAL制电视来说,我国PAL/D.K制电视的视频带宽fc=6.0MHz,根据奈奎斯特定理,取样频率fs≥2fc。CCIR601建议书规定: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为13.5MHz,色度信号的取样频率为6.75MHz,每个取样8bit,每有效行的取样数,亮度信号为720个,每个色差信号为360个。亮度信号和每个色差信号都采用线性PCM,那么传输PAL制彩色电视所需要的传输速率为:13.5×8+2×6.75×8=216Mb/s,要以25帧/秒的速率来播放数字视频信号,数据传输速率要达到216Mbit/s,即216Mbps左右,而现在各种传输技术的速度都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现在最快的传输介质光纤,也只有100Mbps。以正常的速度传输、播放不压缩的数字视频信号是不可能的。 4.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图象、视频和动画。 特点:(1)文本指各种字体、尺寸、格式及色彩的文本。文本数据可以使用文本编辑软件制作,应用于多媒体系统中可以使显示的信息更易于理解,是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基础。常见的文件格式有:TXT,DOC,WRI等。 (2)图形和图象 图形是指从点、线、面到三维空间的黑白或彩色几何图形,也称为矢量图。图形文件只记录生成图形的算法和图形上的某些特征点(如几何图形的大小、形状及其位置、颜色等),因此,图形文件的格式就是一组描述点、线、面等几何元素特征的指令集合,绘图程序通过读取这些指令,将其转换为屏幕上可显示的形状和颜色,从而生成图形。图形常用在网络和工程计算中。图象是由称为像素的点构成的矩阵,也称为位图。图象可以用图象处理软件制作,也可以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输入设备获得。常见的文件格式有:BMP,JPG、PCX等。(3)视频是指一组静态图象的连续播放,这里的连续既指时间上的连续,也指图象内容上的连续。计算机视频是数字化的,通常来自于录象带、摄象机等模拟视频信号源,经过数字化处理后成为数字视频文件。常见的文件格式有:A VI、MOV,MPG等。 (4)动画是活动的画面,是借助计算机生成的一系列连续运动的画面。用计算机实现的动

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4-8 一个半径为r =1m ,转速为1500r/min 的飞轮,受到制动,均匀减速,经时间t =50s 后静止,求:(1)飞轮的角加速度和飞轮的角速度随时间的关系;(2)飞轮到静止这段时间内转过的转数;(3)t =25s 时飞轮边缘上一点的线速率和加速度的大小。 解 (1)由于均匀减速,所以角加速度不变为 2015000.5/6050r r s s s β-= =-? 由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关系得 25/0 t r s d dt ω ωβ=? ? 得 250.5(/)t r s ω=- (2) d d d d dt dt d d ωωθωω βθθ = == 25/r s d d θβθωω=? ? 解得 625r θ= 所以转数为625 (3)由于250.5(/)t r s ω=- 所以t=25s 时 12.5/25(/)r s rad s ωπ== 所以线速率为 25(/)v r m s ωπ== 角加速度大小不变 4-9 某电机的转速随时间的关系为ω=ω0(1-e -t/τ ),式中,ω0=s ,τ=,求:(1) t =时的转速;(2)角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启动6s 后转过的圈数。 解 (1)t=60s 代入得 39(1)(/)8.6/e rad s rad s ω-=-= (2)由d dt ω β= 得 2 4.5t e β- = (3)由6 d dt θθω=?? 33618e θ-=+ [/2][5.87]5n θπ===

4-10 一个圆盘绕穿过质心的轴转动,其角坐标随时间的关系为θ(t )=γt+βt 3 ,其初始转速为零,求其转速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解 由d dt θ ω= 得 23t ωγβ=+ 由于初始时刻转速为零,γ=0 23t ωβ= 4-11 求半径为R ,高为h ,质量为m 的圆柱体绕其对称轴转动时的转动惯量。 解 建立柱坐标,取圆柱体上的一个体元,其对转轴的转动惯量为 2 222 m m dJ dV d d dz R h R h ρρρρθππ== 积分求得 23220001 2 R h m J d d dz mR R h πρρθπ= =??? 4-12一个半径为R ,密度为ρ的薄板圆盘上开了一个半径为R/2的圆孔,圆孔与盘边缘相切。求该圆盘对通过圆盘中心而与圆盘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 解:把圆孔补上,取圆盘上一面元dS ,到转轴的距离为r ,则其转动惯量为 22dJ r dS r rdrd ρρθ== 积分得绕轴转动惯量为 23410 1 2 R J r drd R π ρθπρ==? ? 圆孔部分的绕轴转动惯量可由平行轴定理得 4 422213()()()222232 R R R R J πρπρρπ=+= 总的转动惯量为 4 121332 R J J J πρ=-= 4-13电风扇在开启电源后,经过t 1时间达到额定转速ω,当关闭电源后,经过t 2时间后停止转动,已知风扇转子的转动惯量为J ,并假定摩擦力矩和电动机的电磁力矩均为常量,求电动机的电磁力矩。 解:由转动定理得

毛概复习题库及答案 第4章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国处在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 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 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9、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数据库应用基础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 1.选择题 (1)设A、B两个数据表的记录数分别为3和4,对两个表执行交叉联接查询,查询结果中最多可获得(C )条记录。 A.3 B. 4 C. 12 D. 81 (2)如果查询的SELECT子句为SELECT A, B, C * D,则不能使用的GROUP B子句是( A )。 A.GROUP BY A B.GROUP BY A,B C.GROUP BY A,B,C*D D.GROUP BY A,B,C,D (3)关于查询语句中ORDER BY子句使用正确的是( C )。 A.如果未指定排序字段,则默认按递增排序 B.数据表的字段都可用于排序 C.如果在SELECT子句中使用了DISTINCT关键字,则排序字段必须出现在查询结果中 D.联合查询不允许使用ORDER BY子句 (4)在查询设计器中,不能与其他窗格保持同步的是(D )。 A.关系图窗格 B. 网格窗格 C.SQL窗格 D. 结果窗格 (5)下列函数中,返回值数据类型为int的是(B)。 A.LEFT B. LEN C.LTRIM D. SUNSTRING 2.填空题 (1) 在启动查询分析器时,在登录对话框中可使用(Local)作为本地服务器名称。 (2) 查询分析器窗口主要由对象浏览器和(查询)窗口组成。 (3) 从Windows“开始”菜单启动查询分析器后,默认数据库为(master)。 (4) 以表格方式显示的查询结果保存为(导出)文件,其文件扩展名为(csv);以文本方式显示的查询结果保存为(报表)文件,其文件扩展名为(rpt)。 (5) 可使用(PRINT)或(SELECT)语句来显示函数结果。 (6) 在查询语句中,应在(SELECT)子句中指定输出字段。 (7) 如果要使用SELECT语句返回指定条数的记录,则应使用(TOP)关键字来限定输出字段。 (8) 联合查询指使用(UNION)运算将多个(查询结果)合并到一起。 (9) 当一个子SELECT的结果作为查询的条件,即在一个SELECT语句的WHERE子句中出现另一个SELECT语句,这种查询称为(嵌套)查询。 (10) 连接查询可分为3种类型:(内连接)、(外连接)和交叉连接。 3.问答题 (1) 在SELECT语句中,根据列的数据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的子句是什么?能消除重复行的关键字是什么? (2) 写出与表达式“仓库号NOT IN('wh1','wh2')”功能相同的表达式。用BETWEEN、AND形式改写条件子句WHERE mark> 550 AND mark<650。 (3) 在一个包含集合函数的SELECT语句中,GROUP BY子句有哪些用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第四章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单项选择题: 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蔡元培“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采用 B.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 “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对于现状, 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的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A.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B.一定程度上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 C.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D.没有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4.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 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 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5. 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建立、五四运动 6.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还我青岛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 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与工农群众结合开始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五卅运动时期 D.一二·九运动时期 8.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张国焘 D.毛泽东 9.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辛亥革命 10. 著名学者胡绳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 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列诸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 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在()成立了中国工人阶 级政党最早的组织。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12. 代表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的机关理论刊物是()。 A.《共产党》 B.《劳动界》 C.《新青年》 D.《劳动音》13.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 A.上海机器工会 B.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C.武汉工会 D.长沙工会 14. 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创建了第一个农民协会。 A.广东海丰县赤山约 B.广东陆丰县

公司金融 李心愉 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作业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同等风险的所有股票的定价对应着同样的期望收益率。 A 股标准差=%, B 股标准差=% E (R A )=20%,E (R B )=30% (2)股票的价值等于该股票未来红利的现值。 错,股票的价值还需考虑留存收益的影响。 2、假如有两家银行向你提供贷款。一家银行的利率为12%,按月计息;另一家银行的利率为12%,按半年计息。请问哪家银行的利率条件更有吸引力 第一家实际利率=%68.121)12 %121(12=-+ 第二家实际利率=%57.121)2%2.121(2=-+ 选择第二家 3、王先生打算将手头闲置的10万元投资出去,而他有两个投资机会可以选择;(1)购买零票面利率债券,这种债券目前的售价为420元,7年后到期时可以得到1000元,(2)用1000元的价格购买每年付息100元的7年期债券,到期同样可以得到1000元的本金。市场平均利率是10%,如何选择 (1) 6.1221412385132.0100042010000010007%,10=??=?? ?????PVIF (2) 1000045132.01000001008684.41001000001000 1000001007%,107%,10=?+??=+?PVIF PVIFA 选第一个投资 4、 12岁开始存钱到17岁上大学一共是5年,每年年初存入A 元(先付年金,增长年金) ①四年学费在17岁时的价值=()??? ???????? ??++-?-+?4%101%611%6%10%10110000 ②12岁开始每年年初存入A 元,17岁时的价值=)(%1015%,10+? ?FVIFA A 由①=②,得出A=

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 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1)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协议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2)“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等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 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透明传输;寻址等功能。 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是避免二进制比特流中出现与帧定界符号相同的模式,使节点错误识别帧;差错检测是为了避免接收到错误信息和防止信道中出现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 4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网中的结点及接收方将无法区分分组(帧),也将不能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也不能实现差错控制。 5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 答:1,PPP是面向字节的点对点通信协议,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其主要特点:(1)协议简单,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也不需要流量控制;具有检错能力,但无纠错功能;只支持点到点的链路通信和和全双工链路(2)PPP规定特殊的字符为帧界定符,且在同步传输链路时,采用比特填充法,当用在异步传输时,使用字符填充法来保证数据传输的透明性; (3)PPP可同时支持链路所连接的LAN或ROUTER上运行的多种网络层协议;(4)可在多种点到点的链路上运行(串行,并行,高速,低速,电的,光的,交换的或非交换的),并可自动检测链路的工作状态,同时对不同的链路设置最大传输单元MTU(帧的有效载荷)的标准默认值;(5)提供了网络地址协议和数据压缩功能. 2,在TCP/IP协议簇中,可靠的传输由TCP协议负责,而PPP只进行检错,它是一个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因此不需要帧的编号。 3,PPP适用于质量不太差的点对点全双工通信链路,且上层协议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如用户通过ISP连接Internet. 4,(1)PPP只提供了检错功能,当发现帧出现错误时,只是将其丢弃;(2)PPP帧没有使用序号,接收端不能通过序号确认帧的顺序和是否完全到达。 6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 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答:添加的检验序列(冗余码)为1110 (11010110110000除以数P=10011)

马克思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B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D )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B )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 )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D )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 ) A、使用价值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D )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C )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D )

通信原理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模拟调制 学习指导 4.1.1 要点 模拟调制的要点主要包括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的工作原理。 1. 幅度调制 幅度调制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的幅度,使之随调制信号作线性变化的过程。在时域上,已调信号的振幅随基带信号的规律成正比变化;在频谱结构上,它的频谱是基带信号频谱在频域内的简单平移。由于这种平移是线性的,因此,振幅调制通常又被称为线性调制。但是,这里的“线性”并不是已调信号与调制信号之间符合线性变换关系。事实上,任何调制过程都是一种非线性的变换过程。 幅度调制包括标准调幅(简称调幅)、双边带调幅、单边带调幅和残留边带调幅。 如果调制信号m (t )的直流分量为0,则将其与一个直流量A 0相叠加后,再与载波信号相乘,就得到了调幅信号,其时域表达式为 []()()()AM 0c 0c c ()()cos cos ()cos (4 - 1)s t A m t t A t m t t ωωω=+=+ 如果调制信号m (t )的频谱为M (ω),则调幅信号的频谱为 [][]AM 0c c c c 1 ()π()()()() (4 - 2)2 S A M M ωδωωδωωωωωω=++-+ ++- 调幅信号的频谱包括载波份量和上下两个边带。上边带的频谱结构与原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相同,下边带是上边带的镜像。由波形可以看出,当满足条件 |m (t )| A 0 (4-3) 时,其包络与调制信号波形相同,因此可以用包络检波法很容易恢复出原始调制信号。否则,出现“过调幅”现象。这时用包络检波将发生失真,可以采用其他的解调方法,如同步检波。 调幅信号的一个重要参数是调幅度m ,其定义为 [][][][]00max min 00max min ()() (4 - 4)()()A m t A m t m A m t A m t +-+=+++ AM 信号带宽B AM 是基带信号最高频率分量f H 的两倍。 AM 信号可以采用相干解调方法实现解调。当调幅度不大于1时,也可以采用非相干解调方法,即包络检波,实现解调。 双边带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DSB c ()()cos (4 - 5)s t m t t ω= 其中,调制信号m (t )中没有直流分量。 如果调制信号m (t )的频谱为M (ω),双边带信号的频谱为 []DSB c c 1 ()()() (4 - 6)2 S M M ωωωωω= ++-

基础会计题库第四章

基础会计题库第四章

————————————————————————————————作者: ————————————————————————————————日期: ?

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发现的是()。 A、漏记某个会计科目 B、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C、错记某项经济业务 D、借贷方向颠倒 2、在借贷记账法下,一般有借方余额的账户是()。 A、成本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损益类账户 D、费用类账户 3、一般情况下,“实收资本”科目的期末余额应该在( )。 A、在借方 B、在贷方 C、在借方或贷方 D、无余额 4、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借方 B、贷方 C、在借方,也可以在贷方 D、无余额 5、下列各项中应该由会计科目贷方核算的是()。 A、资产的增加额 B、资产的减少额 C、费用的增加额 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 6、借贷记账法是以( )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A、“借”和”贷” B、“增”和”减” C、“收”和”付” D、会计科目 7、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被称为( )。 A、一级账户 B、对应账户 C、总分类账户 D、明细分类账户 8、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的记账方法是()。 A、借贷记账法 B、收付记账法 C、增减记账法 D、单式记账法 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C、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 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0、借贷记账法的余额试算平衡公式是()。 A、每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每个账户贷方发生额 B、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C、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D、全部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1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从某个企业看,其全部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与全部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不一定相等B、从某个会计分录看,借方科目与贷方科目之间互为对应科目 C、试算平衡的目的是验证企业的全部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借方余额合计是否相等 D、不能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12、在借贷记账法下,“投资收益”的增加额登记在()。 A、借方 B、贷方 C、借方和贷方 D、借方或贷方 13、“盈余公积”账户的期末余额()。 A、在借方 B、在贷方 C、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D、无余额 14、下列会计科目中,如月末有余额,一般在贷方的是( )。 A、银行存款 B、长期借款 C、材料采购 D、应收利息 15、资产类账户的借方一般登记( )。 A、本期增加发生额 B、本期减少发生额 C、本期增加或减少发生额 D、以上都对 16、下列有关借贷记账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 B、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表示增加 C、借贷记账法中的”贷”表示减少 D、借贷记账法下,负债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17、“一借多贷”会计分录属于()。 A、简单会计分录 B、复合会计分录 C、单项会计分录 D、多项会计分录 18、复式记账法是以()为依据建立的一种记账方法。 A、试算平衡 B、基本会计等式 C、会计科目 D、经济业务 19、企业接受追加投资180万元,款已到并存入银行,该项业务使得企业()。 A、资产增加180万元,同时负债增加180万元

通信原理(陈启兴版)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模拟调制 4.1 学习指导 4.1.1 要点 模拟调制的要点主要包括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的工作原理。 1. 幅度调制 幅度调制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的幅度,使之随调制信号作线性变化的过程。在时域上,已调信号的振幅随基带信号的规律成正比变化;在频谱结构上,它的频谱是基带信号频谱在频域内的简单平移。由于这种平移是线性的,因此,振幅调制通常又被称为线性调制。但是,这里的“线性”并不是已调信号与调制信号之间符合线性变换关系。事实上,任何调制过程都是一种非线性的变换过程。 幅度调制包括标准调幅(简称调幅)、双边带调幅、单边带调幅和残留边带调幅。 如果调制信号m (t )的直流分量为0,则将其与一个直流量A 0相叠加后,再与载波信号相乘,就得到了调幅信号,其时域表达式为 []()()()AM 0c 0c c ()()cos cos ()cos (4 - 1)s t A m t t A t m t t ωωω=+=+ 如果调制信号m (t )的频谱为M (ω),则调幅信号的频谱为 [][]AM 0c c c c 1 ()π()()()() (4 - 2)2 S A M M ωδωωδωωωωωω=++-+ ++- 调幅信号的频谱包括载波份量和上下两个边带。上边带的频谱结构与原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相同,下边带是上边带的镜像。由波形可以看出,当满足条件 |m (t )| ≤ A 0 (4-3) 时,其包络与调制信号波形相同,因此可以用包络检波法很容易恢复出原始调制信号。否则,出现“过调幅”现象。这时用包络检波将发生失真,可以采用其他的解调方法,如同步检波。 调幅信号的一个重要参数是调幅度m ,其定义为 [][][][]00max min 00max min ()() (4 - 4)()()A m t A m t m A m t A m t +-+=+++ AM 信号带宽B AM 是基带信号最高频率分量f H 的两倍。 AM 信号可以采用相干解调方法实现解调。当调幅度不大于1时,也可以采用非相干解调方法,即包络检波,实现解调。 双边带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DSB c ()()cos (4 - 5)s t m t t ω= 其中,调制信号m (t )中没有直流分量。 如果调制信号m (t )的频谱为M (ω),双边带信号的频谱为 []DSB c c 1 ()()() (4 - 6)2 S M M ωωωωω= ++-

第四章习题答案

教材习题答案 分析图电路的逻辑功能 解:(1)推导输出表达式 Y2=X2;Y1=X 1X2;Y0=(MY1+X 1M)X0 X2X1X0Y2Y1Y0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000 001 011 010 110 111 101 100 000 001 011 010 111 110 100 101 (3)逻辑功能:当M=0时,实现3位自然二进制码转换成3位循环码。 当M=1时,实现3位循环码转换成3位自然二进制码。分析图电路的逻辑功能。 图 解:(1)从输入端开始,逐级推导出函数表达式。 F1 = A⊕B⊕C

F2 = A(B⊕C) + BC= A BC + AB C +ABC + ABC (2)列真值表 表4.3.2 A B C F1F2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00 11 11 01 10 00 00 11 (3)确定逻辑功能。由真值表可知,该电路实现了一位全减器的功能。 A、B、C、F1、F2分别表示被减数、减数、来自低位的借位、本位差、本位向高位的借位。分析图电路的逻辑功能 解:(1)F1=A B C;F2=(A B)C+AB (2)真值表: A B C F2F1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00 01 01 10 01 10 10 11

(3)逻辑功能:实现1位全加器。 设ABCD是一个8421BCD码,试用最少与非门设计一个能判断该8421BCD码是否大于等于5的电路,该数大于等于5,F= 1;否则为0。 解:(1)列真值表 表4.3.4 (2)写最简表达式

第四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述关于商品价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价值的实体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的差别,在质上是相同的 C.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2.不变资本是指( D ) A.在生产过程中实物形态不发生变化的资本 B.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发生转移的资本 C.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转移的资本 D.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 3.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B ) A.劳动力属于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 B.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D.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制度和市场规则 4.根据在剩余价值形成中作用的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C) A.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 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 5.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被称为可变资本是因为( D) A.它的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B.它的价值不仅会发生转移,而且会自行增殖 C.劳动力仅能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D.劳动力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还创造出剩余价值 6.超额剩余价值是本企业(A ) A.产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 B.产品的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 C.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D.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 A)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与流通领域无关 D.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与生产领域无关 8.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则(B ) A.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越多 B.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越少 C.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越多 D.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越少 9.在资本总量增大的前提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C ) A.不变资本不变,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总资本按相同比例增长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增加了,但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增加了,但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 10.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A ) A.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概率论第四章课后习题解答

概率论第四章习题解答 1(1)在下列句子中随机地取一个单词,以X 表示取到的单词所饮食的字母个数,写出X 的分布律并求数学期望()E X 。 “THE GIRL PUT ON HER BEAUTIFUL RED HAT ” (2)在上述句子的30个字母中随机地取一个字母,以Y 表示取到的字母所在单词所包含的字母数,写出Y 的分布律并求()E Y (3)一人掷骰子,如得6点则掷第二次,此时得分为6加第二次得到的点数;否则得分为第一次得到的点数,且不能再掷,求得分X 的分布律。 解 (1)在所给的句子中任取一个单词,则其所包含的字母数,即随机变量X 的取值为:2,3,4,9,其分布律为 所 以 151115()234988884 E X =?+?+?+?=。 (2)因为Y 的取值为2,3,4,9 当2Y =时,包含的字母为“O ”,“N ”,故 1 21 {2}3015 C P Y == =; 当3Y =时,包含的3个字母的单词共有5个,故 当4Y =时,包含的4个字母的单词只有1个,故 当9Y =时,包含的9个字母的单词只有1个,故

112314673 ()234915215103015 E Y =? +?+?+?== 。 (3)若第一次得到6点,则可以掷第二次,那么他的得分为:X =7,8,9,10,11,12; 若第一次得到的不是6点,则他的得分为1,2,3,4,5。由此得X 的取值为: 1,2,3,4,5,7,8,9,10,11,12。 2 某产品的次品率为,检验员每天检验4次,每次随机地取10件产品进行检验,如果发现其中的次品多于1,就去调整设备。以X 表示一天中调整设备的次数,试求()E X 。(设诸产品是否为次品是相互独立的。) 解 (1)求每次检验时产品出现次品的概率 因为每次抽取0件产品进行检验,且产品是否为次品是相互独立的,因而可以看作是进行10次独立的贝努利试验,而该产品的次品率为,设出现次品的件数为 Y ,则(10,0.1)Y B :,于是有 1010{}(0.1)(0.9)k k k P Y k C -== (2 )一次检验中不需要调整设备的概率 则需要调整设备的概率 {1}1{}10.73610.2639P Y P Y >=-≤=-= (3)求一天中调整设备的次数X 的分布律

第四章课后答案

第4章https://www.360docs.net/doc/a119025834.html,服务器控件 4.5.1 作业题 1.请编程遍历页面上所有TextBox控件并给它赋值为string.Empty。如图13、14所示。 图13 在TextBox中输入信息图14 一键清空所有TextBox 2. 改写作业题3-2,要求页面传值采用POST请求 3. 在主页上添加一个RadioButtonList,添加“少林派”、“丐帮”、“古墓派”三个列表项。添加一个CheckBox,控制RadioButtonList的表项横排或竖排显示。添加一个ListBox,当选择“少林派”时,添加列表项“达摩”、“扫地僧”、“方世玉”。当选择“丐帮”时,添加列表项“洪七公”、“黄蓉”、“乔峰”。当选择古墓派时,添加列表项“林朝英”、“小龙女”、“杨过”。再添加两个CheckBox,分别控制ListBox控件中的内容加粗或倾斜显示。添加一个Label控件,当选中ListBox中的某个表项时,自动在Label中显示:“您将要拜入某某帮谁谁门下”。如图15——图16所示。 图15 运行结果图16 选择了某师傅之后的运行结果

4. 新建一个网站,在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右击项目名称选择“添加现有项”,然后将本章前3个作业题的页面全部添加进来,修改页面名称为homework4_1.aspx的形式。再添加一个默认主页Default.aspx,添加一个HyperLink控件、一个LinkButton控件和一个HTML元素,分别链接到homework4_1.aspx、homework4_2.aspx、homework4_3.aspx。 如图17——图18所示。 图17 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图18 运行结果 见“课后习题源代码”文件夹下的“homework4-1——homework4-4”

第四章试题学习资料

第四章试题

第四章达标测验 一、单项选择 1、3岁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的程度是( )。 A.能辨认左右 B.能辨别上下 C.能辨别上下 D.能辨别上下和前后,并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2、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幼儿认为“早上,就是起床、上幼儿园的时候”,“下午则是妈妈来接的时候”,这表明儿童的时间知觉是:( )。 A.依靠生理上的变化 B.依据他们具体的生活活动 C.根据日夜和季节的变化 D.依靠成人教授 4、( )开始能够正确地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A.3-5岁儿童 B.5岁儿童 C.3岁儿童 D.2-5岁儿童 5、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6、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橘子,会感到橘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 A.感觉适应 B.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7、( )幼儿在画图时,能运用各种颜色调出需要的颜色,并能正确地说出黑、白、红、蓝、绿、黄、棕、灰、粉红、紫等颜色的名称。 A.幼儿前期 B.幼儿初期 C.幼儿中期 D.幼儿晚期 8、( )是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辨别上、下、前、后、左、东、西、南、北、的知觉。 A.空间知觉

C.时间知觉 D.距离知觉 9、知觉对象由许多具有不同特征的部分组成,但并不认为它是许多个别孤立的部分 而总是把它看作一个整体,这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0、“花瓶人头双关图中的花瓶、人头都易被感知”,这体现的是把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来。它受( )的影响。 A.对象的活动性 B.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C.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 D.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的相结合 11、在空间知觉中,对物体属性的知觉不包括( )。 A.方位知觉 B.形状知觉 C.距离知觉 D.颜色知觉 12、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和知觉 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象 1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 )。 A.适应 B.对比 C.背量 D.选择 14、看到一个物体,我们知道它是苹果,这属于( )。 A.感觉 B.知觉 C.思维 D.想象 15、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A.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B.图上有些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16、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应的知觉叫( )。 A.空间知觉 B.深度知觉

第四章 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能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换为目标程序的软件是() A、汇编程序 B、编辑程序 C、解释程序 D、编译程序 2.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是()。 A、定义和被定义的关系 B、调用和被调用的关系 C、类即是对象数组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3.下列是面向对象系统的特性的是()。 A、封装性 B、二义性 C、可重用性 D、完整性 4.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 A、机器语言程序 B、汇编语言程序 C、高级语言程序 D、自然语言程序 5.下列高级语言中,能用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语言是()。 A、C语言 B、C++语言 C、FORTRAN语言 D、Pascal语言 6.软件生存周期中的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 C、软件开发费用 D、软件开发系统的功能 7.程序设计语言所经历的主要阶段依次为()。 A、机器语言、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 B、高级语言、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C、汇编语言、机器语言和高级语言 D、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8.关于计算机软件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户所编写的程序即为软件 B、源程序称为软件 C、软件包括程序和文档 D、数据及文档称为软件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中的程序和文档 B、软件就是程序 C、系统软件是应用程序与硬件间的接口 D、为课程管理开发的软件属于应用软件 10.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1 2 3,则下列序列中不可能是栈的输出序列的是()。 A、2 3 1 B、3 2 1 C、3 1 2 D、1 2 3 11.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则 B、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C、集合结构和非集合结构 D、树状结构和图状结构 12.在软件生存周期中,能准确确定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和必须具备哪些功能的阶段是()。 A、概要设计 B、详细设计 C、可行性分析 D、需求分析 13.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A、证明软件系统中存在错误 B、找出软件系统中存在的所有错误 C、尽可能多地发现系统中的错误和缺陷 D、证明软件的正确性 14.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算法的执行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B、算法得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程序中指令(或语句)的条数 C、算法得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