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县地区花岗岩加工废料综合利用的综述

大悟县地区花岗岩加工废料综合利用的综述

彭亮;梅明;文磊;戚俊磊

【摘要】The waste rock slag、waste mud in the process of stone processing are inevitable, they will impact on environment and lead to waste of soi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of regional air. So the waste recycling in the process of stone processing ge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about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waste materials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 Dawu County. Aimed at the recycling of mud, stone powder, tailings in cutting, polishing and other process, the plans of using stone material waste to make the stone paint, wall bricks and stones wall brick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analyzed

to provide the solution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of the stone processing plants in Dawu.%在石材

加工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产生废石渣、废泥浆对环境产生影响,并且导致土壤资源的浪费及区域空气环境的恶化,因此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材废料的回收利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关于大悟县地区花岗岩加工过程中废料的综合利用方案,针对切割、抛光等工序过程中产生的泥浆、石粉、边角余料等废料如何回收利用,提出使用石材废料研制成仿石涂料、砌墙砖、树脂型人造石的工艺方案,根据方案特点分析其优缺点,为大悟县石材加工厂提高经济效益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期刊名称】《价值工程》

【年(卷),期】2016(035)008

【总页数】3页(P122-123,124)

【关键词】石材废料;树脂型人造石;砌墙砖;仿石涂料

【作者】彭亮;梅明;文磊;戚俊磊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化

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74;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5

近年来,大悟县利用刘集镇和夏店镇等地的花岗石资源,招商引资,发展石材行业,并且为当地带来了一定的财政收入和就业保障,由于大悟县石材行业产量扩大,同时导致产生的石材废料也增加,一时得不到很好的处理,粉料、边角余料堆放在矿区废石堆场,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没有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对粉料和边角余料的研究,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还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1.1研究现状仿石涂料称为真石漆或仿石漆[1],仿石涂料的使用在一般情况下由

三层物质构成,第三层即最上面的一层称为防护层;最底层与基面直接接触的为封底漆;第二层才是仿石涂料本身,也是废石粉利用中的最重要部分。中间仿石层才是真正的仿石涂料,也是石材废料的主要应用,其主要由助剂、天然石粉或石材废料及粘接剂等组成,目前所使用的辅助试剂有多种,最常见的是乳液型,通常其厚度在3mm以上,制作成型后有的具有特定的色彩和图案或外观像天然石材[2],

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在方式石料的运用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大量的废石粉,变废为

宝节约资源。

石材加工所产生的废料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边角余料和碎岩石,另一种是切割、

打磨等工序过程中产生的泥砂浆等。通过打碎筛分两种形态的石材废料可得到不同粒径的天然石粉,天然石粉的粒径分布对仿石涂料最终成品影响较大[3]。若石材

废料颗粒太细,容易产生裂纹,涂层的层次性和立体感不好,致使用来装饰效果较差;若石材废料颗粒太粗,最终产品容易出现沉淀,实际应用后会导致表面较粗糙,易受污染。曾余姚等人[1]研究出两种合适的粘结剂且是环保型树脂,制成综合性

能好成本低的仿石涂料,目前生产出仿石涂料的天然石粉一般都是由各种类型和各种颜色的石材废料混合物,如果以单独一种石材废料做成仿石涂料,虽然成本可能较低,但色泽比较暗淡,颜色较单调[4]。如为了制作成天然石感强和颜色鲜艳的

综合性能好的高档仿石涂料,除了需要对天然石粉粒径进行前期筛分处理外,也要将不同颜色的石粉和不同类型岩石分开。

1.2优缺点①优点:仿石涂料能利用大量石材废料,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同时制作方式涂料生产工艺简单其生产设备小。另外仿石涂料和天然石材相比价格低廉、重量轻、生产施工方便和可以回收利用大量石材废料等优势,目前已经得到了一定

的工程应用和好评。②缺点:仿石涂料的制作生产过程需要各种粘结剂和各种助剂。各种辅助试剂的质量和配比,是影响仿石涂料成本和品质的关键因素,而各种辅助试剂占仿石涂料成本的40豫以上,在方案设计上粘结剂使用量难以控制成本,成品率较低。

2.1研究现状砌墙砖为利用废料具有粒度细、活性大的特点,添加部分骨料和胶结料,通过机压成型、蒸压、养护等工艺制成。

2.1.1原材料

①废料废料粒度小于400目达90豫,使用前需过5mm筛,除去杂质[5]。所用

废料的化学成分见表1,大悟县地区花岗岩加工废料的化学成分见表2,由表1和

表2中化学成分数据可知,大悟县地区花岗岩加工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与所

用废料的化学成分含量类似,因此大悟县地区花岗岩加工废料也可以用于加工研制砌墙砖。②河砂磨细后用,粒度要求:100~400目应大于40豫。③外加剂是几

种较常见的辅助试剂,用量少,主要是石灰在消化过程中平稳放热。④生石灰CaO粒度小于90目且含量大于75豫。

2.1.2工艺过程主要工艺过程为:原料准备寅配料寅加水搅拌寅陈化4~6h寅压砖机成型寅静停5~8h寅蒸压养护8h。

2.1.3成品性能刘家弟等[6]人用花岗岩粉末废料生产出建筑用砌墙砖[7],各项指标均可达到10级以上标准。

2.2优缺点①优点:砌墙砖的生产制作采用高压成型技术,成品的吸水率较低、抗冻融性能好且成品的密实性较好,在制作生产砌墙砖中惨入大量石材废料,降低原材料成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用途广泛市场需求大。②缺点:成型水分和成型压力对制品的成品率影响较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难以控制,水分过低初坏强度低,易掉边掉角;水分过大物料中气体难以排除,易产生起层现象,若成型压力过大,初坏易起层产生裂纹,从而使产品强度降低;若成型压力较低,初坏密实度低,成品砖强度低。

3.1研究现状树脂型人造石主要包括有两类分别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人造石和不饱和聚酯基人造石。树脂型人造石主要以不饱和聚酯基人造石为主[8-10],虽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人造石产品的综合性能较好,首先产品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耐冲击性能;其表面的光硬度大、泽度高;其次由于一般填料采用氢氧化铝作,因此阻燃性能较好,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人造石的成本大、技术含量较高,目前我国关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人造石研究还较少。因此树脂型人造石一般指的是不饱和聚酯基人造石。树脂型人造石主要粘结剂是不饱和聚酯,加入固化剂、引发剂及各种填料、颜料,经搅拌、成型、固化而制成的石材制品。树脂型人造石材早在美国

20世纪60年代出现,后逐步传到欧洲、亚洲及世界各地,成为一种新型环保建

筑材料,但我国对人造石的研究和开发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对人造石

进行研究,不过近三十年来我国的人造石研究和发展已有一定成效,在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彭英等[12]的研究以不饱和聚酯基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比,配与Al(OH)3和CaCO3为填料,可制成抗折强度达到55.8MPa

的聚酯基人造石,秦岩等[13]成功的也研制出的纤维树脂人造石具有高冲击强度。Ming-Yu Lee等[11]采用真空振压工艺,用碎石、废玻璃作为填料以及不饱和聚

酯生产作为粘结剂的人造石具有148.8MPa的抗压强度,2min压缩后的抗折强度达51.1MPa,吸水率小于0.02%,同时其耐水性和强度均好于天然石材。陆蕾蕾[14]研究提出生产工艺对聚酯基人造石质量的因素,石材成型时间过早会使石材成品有水印出现。同时在对于人造石耐磨性、硬度的研究,目前也有一定成果。韩秀萍等[15]指出有具有强韧性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所以可以通过改善不饱和树脂的各种性能,研究出高性能强韧性的不饱和树脂来解决树脂型人造石硬度差的问题。张晓莹[16]等人以改性二水脱硫石膏作为填料,研制出树脂型人造石抗折强度达到

88MPa、巴氏硬度达到68。因此研制出高性能不饱和树脂是提高树脂型人造石的关键因素。

3.2优缺点①优点:树脂型人造石具有良好的抗折能力且吸水率低,生产加工方便,辅助各种颜料、填料可制成各种特殊形状或颜色花纹的装饰品;又容易进行二次加工,进行无缝接封。另外其具有耐酸碱性强,可用于特定的环境需要,质量轻,质感好,同时具美观,如双色大理石,透光大理石等。②缺点:树脂型人造石主要粘结剂为有机树脂,其在冷热交替、紫外线照射等各种情况容易发生变性,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变色、老化、变形等质量问题;同时有机树脂耐火性、耐高温差,因此不能用于防火等级要求较高的公共场所及温度偏高的灶台。

目前我国对石材废料回收利用的研究众多,但是由于在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中,对各

种辅助试剂量难以控制,成本较高,从而生产运用受限制。但是还是有很多成功的工程案例。如:浙江上⑤尚城国际项目和北京K2清水湾项目,采用高档仿石涂料工艺,不仅很好地体现了其装饰性、高耐候性与环保性,而且经受住了北京和浙江南北方不同极端气候环境、不同地域的考验;晋江华宝公司一条废石粉制砖生产线,以35豫海泥、50豫花岗石粉、15豫粉煤灰为配料制成优质砖,因此大悟县地区

的石材废料可利用现有成熟的技术进行资源再利用,按年产3000万块砌墙砖计,总投资约为420万元,每块砖的成本约0.16元,可年创利税100万元左右,可

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加大对大悟县石材企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既可改善工厂生产环境、节约生产资源,又是对整个大悟县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大悟县地区石材行业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注院

感谢武汉工程大学清洁生产中心课题组成员的支持与帮助!

【相关文献】

[1]曾余姚,张秉坚.石材工业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J].石材,2002,5:48-50.

[2]张秉坚,石材增强技术研究,石材,1999(4)10.

[3]刘圣栋,树脂基人造合成石分类及可持续发展[J].石材(人造合成石),2007(2):27-30.

[4]丁一宁,安培卿,曹明莉.废弃板岩石粉用作水泥掺和料的探索与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0(1):62-65.

[5]胡遇明.人造大理石的技术综述[J].芜湖联合大学学报,1998,2(3):25-27.

[6]刘家弟,高天广.花岗岩石材粉末废料生产建筑砌墙砖的研究[J].矿产保护与利用,1999,12:

50-52.

[7]陈国本,陈欣.国外对大理石、花岗石加工废浆的开发利用[J].石材,2012(12):12-14.

[8]宋功品.聚甲基丙烯酸甲醋实体面材的生产及应用[J].石材,2008,10:30-32.

[9]石汇玉.对人造石实体面材发展的建议[J].新型建筑材料,2001,1:36-37.

[10]石汇玉.我国人造石的发展方向刍议[J].石材,2002,11:37-38.

[11]Lee.M.Y.,Ko.C.H.,Chang F.C..Artificial stone slab production using waste glass,stone fragments and vacuum vibratory compaction[J].Cement&Concrete

Composites,2008,30:583-587.

[12]彭瑛,刘建华,刘敏,等.不饱和聚酯型人造大理石的力学性能[J].热固性树脂,2009,2:39-41.

[13]秦岩,黄正群,王洪,等.纤维增强模压成型人造大理石板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7,7:75-77.

[14]陆蕾蕾.实体面材人造石的生产及发展前景[J].河北化工,2008,31(11):54-55.

[15]韩秀萍,蒋欣,李玉录,等.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4,Z1:26-28.

[16]张晓莹,朱瀛波,管俊芳,等.改性二水脱硫石膏粉填充树脂基人造大理石的应用研究[J].非金属矿,2008,31(06):46-48.

工业和信息部公告2015年第81号――《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工业和信息部公告2015年第81号――《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和《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暂 行办法》 【法规类别】资源综合利用 【发文字号】工业和信息部公告2015年第81号 【发布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日期】2015.12.04 【实施日期】2016.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工业和信息部公告 (2015年第81号) 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规范废塑料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秩序,促进企业优化升级,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管理水平,引导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我部制定了《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公告。 各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在项目投资核准(备案)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贷融资、安全监管等工作中应以本规范条件为依据。 附件:1.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2.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暂行办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5年12月4日附件1 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一、企业的设立和布局 (一)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是指采用物理机械法对热塑性废塑料进行再生加工的企业,企业类型主要包括PET再生瓶片类企业、废塑料破碎清洗分选类企业以及塑料再生造粒类企业。 (二)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所涉及的热塑性废塑料原料,不包括受到危险化学品、农药等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废弃一次性医疗用塑料制品等塑料类危险废物,以及氟塑料等特种工程塑料。 (三)新建及改造、扩建废塑料加工企业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所在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规划。企业建设应有规范化设计要求,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及生产装备。 (四)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划确定或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新建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已在上述区域投产运营的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要根据该区域规划要求,依法通过搬迁、转产等方式逐步退出。 二、生产经营规模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综述

无机非金属固体类建筑垃圾的资源化途径初探 侯丽荣 (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建筑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邮编:050227) 摘要:阐述了建筑垃圾的来源、国内外建筑垃圾的处理现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废弃建筑混凝土和砖瓦的资源化途径,该途径既减轻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又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模式. 关键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再生骨料混凝土;砖瓦 引言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垃圾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在网上浏览并下载了一百余篇有关建筑垃圾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总结起来,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1建筑垃圾的定义和国内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据统计,我国每年排放的建筑垃圾达1亿吨以上,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以上,且以8%的速度增长,据有关资料介绍,经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1万m2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废渣就会产生500~600t。若按此测算,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废渣就有4000万t。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处理[1]建筑垃圾的主要来源是旧城改造、危房拆除、道路拓宽、新建项目和装修行业等.由于建筑垃圾的时间性、空间性及持久危害性,建筑垃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影响空气质量、对水域的污染、破坏市容,恶化市区环境卫生及安全隐患[2]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无机非金属固体类建筑垃圾在建筑垃圾总量中占有30%以上. 当前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处理中存在以下问题:(1)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绝大部分依然是混合收集,增大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2)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全国大多数城市对每年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至今没有专业的回收机构;全国每年产生的4000多万t建筑垃圾,需几万人去分拣,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工人待遇低,专业分拣的人员又很少,所以大多数可以回收的资源被白白浪费掉了;(3)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缺乏新技术、新工艺,而且设备落后。垃圾处理多采用简单填埋和焚烧,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们健康,然而有些城市仍然不做任何处理,导致环境问题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发展综述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发展综述(上)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作为一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正日益受到重视,有关回收利用途径不断被开发出来。由于再生塑料的价格优势突出,效益明显,国内废旧塑料回收市场也已成气候。近期,国内再生塑料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有待进一步规范市场。 一、废旧塑料回收空间大、效益好 1.市场空间大 我国从2000年起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废旧塑料都在200万吨以上,并以每年高于10%的速度增长。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塑料、包装废弃物已占到垃圾总量的5%~10%,接近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水平。可见,国内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对废旧再生塑料的需求缺口还是很大的,国内废旧塑料回收的市场空间很大。 目前,我国汽车塑料用量在逐年增加,经济型轿车每车塑料用量达50~60千克,中高级轿车达60~80千克,有的甚至可达100千克;轻、中型载货车塑料用量达50千克左右。平均每辆汽车塑料用量占汽车自重的5%~10%,达到国外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水平。当前,汽车塑化的趋势由普通装饰件发展到结构件、功能件,因而塑料原料的使用范围也由普通塑料(多用于汽车内饰件)扩展到强度更高、冲击性更好的复合材料或塑料合金。到2010年,我国的汽车塑料总用量将达到78万吨左右。因此,对于废旧汽车塑料件的回收、再生和利用来说,我们的任务将越来越艰巨。但汽车塑料的回收与再生利用,即便在一些回收处理技术较先进的国家也尚在研究完善之中。国外还主要是采用燃烧热能利用的方法来处理废旧塑料件,并通过一定的清洁装置,将不能利用的废气和废渣进行清洁处理。 2.良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再生塑料颗粒的售价只有3500~6300元/吨,新原料一般高达8000~10000元/吨,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尤其是近来塑料原料的飞涨,使市场对再生料的需求进一步走强。据核算,而且用废塑料再加工制成的产品成本,仅为正品原料制成品的50%。在再生料集中的莱州,2003年LDPE纯白再生料一级品的价格可达到5800元/吨,杂色价格则根据质量从2500元~4500元不等,而新料的价格普遍在7000元以上;PP的纯白再生料一级品的价格2003年为5200元/吨,新料的价格在6500元以上。 有关调查表明,大多塑料制品生产厂家都将使用回收料作为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手段,这已是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企业也藉此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样一件产品如果全部用新料,售价要200元,而使用回收料售价不到100元。可以这样讲,如果塑料制品全部使用新料而不在其中掺杂回收料的话,企业就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正是基于这种状况,塑料回收料在我国销路很好,而且每年有300万~400万吨的废旧塑料进口国内,被加工成再生塑料原料出售,利润相当可观。再生塑料的异军突起,使得废弃塑料制品成为抢手货。 由于再生塑料的价格优势突出,我国废旧塑料回收市场也已成气候。随着今年国内外塑料原料价格的暴涨,再生料的价格也有所提高,过去不值钱的废塑料泡沫已从2元/千克上升到现在的3.8元/千克左右。而废塑料的收购价格并未上涨,因此再生料的利润进一步得到提高,市场容量扩大。而且近期随着国际国内塑料原料市场的大幅波动,再生塑料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废塑料进口也呈上升趋势。 二、我国塑料回收存在的问题 1.回收利用水平不足 2003年,我国的塑料制品产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51万吨,如果算上小型企业,保守估计超过2500万吨,今年又保持了强劲增长的势头。若按塑料制品中有20%为可回收塑料计算,则我国可回收塑料废弃物每年约有400万—500万吨,而这还不包括企业生产中产生的边脚料和没使用过的残次塑料制品回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规划》中提出,到2005年国内要达到回收废旧塑料

主要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主要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障我区工业的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稳步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根据《关于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等,结合主要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及综合利用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现状 (一)主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14个设区市334家主要产生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企业中,固废种类以冶炼渣、赤泥、尾矿、石材加工废料、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为主,历年总堆存量约为2亿吨。初步统计2018年产生量分别约为1350万吨、1200万吨、1100万吨、175万吨、600万吨、250万吨,占全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75%以上。其中柳州市、防城港市、北海市、玉林市以冶炼废渣为主,百色市以赤泥和尾矿为主,河池市以冶炼废渣和尾矿为主。 (二)主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情况 据调查,2018年主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4675万吨,综合利用量约2620万吨,主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约为56%;冶炼渣、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的综合

利用率大于90%。 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实施,在未来一段时期,钢铁、有色、石化等资源型产业仍有较为充分的发展空间,钢铁、有色生产产能稳步增长,与此同时,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稳步增长,将会对环境和生态安全造成极大的挑战,加快实施工业固体综合利用和处置工程,对于贯彻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技术层次不高,综合利用效益低。 主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存在许多技术瓶颈,缺乏大规模、高附加值利用且具有带动效应的重大技术和装备;固体废物产生地域与利用地域区间跨度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投入大、能耗高、产品附加值低,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产业链联系不紧密,制约了综合利用产业向广度推进。 2.利用途径单一,产业链条不完整。 一是工业固废虽然品种多,但利用途径单一,主要用作水泥、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原材料;二是工业固废虽然组分多样,但产业链条不完整,大部分以提炼主要金属为首要目标,有价组分回收不充分;三是工业固废从产生收

尾矿综合利用

1.二次资源:称"再生资源"、"一次资源"的对称.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废液、废气及各种废旧物资. 2.尾矿:选矿厂在特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将矿石磨细、选取"有用组分"后所排放的废弃物,即矿石选别出精矿后剩余的固体废料. 3.选矿:对开采出来的原生矿石经行分级和选别,使得有用矿物富集到满足冶炼要求的品位,或使之达到一定使用要求的质量等级的过程. 4.富集比:精矿品位β对原矿品位α的比值,即选矿过程中有用成分的富集程度. 5.选别比:原矿质量与精矿质量的比值,即选得1t 精矿所需原矿的吨数,以K 表示. 6.充填采矿法: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称为充填采矿法. 7.矿石:凡是地壳中的矿物集合体,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中提取所需金属或矿物产品的称为矿石.(矿场资源: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 8.产率:产物对原矿计的质量分数,常以百分比表示,通常以γ表示.设X K H Q Q Q 、、分别为原矿的质量、精矿的质量、尾矿的质量)(t ,对单一有用矿物的精矿产 率γ,有%100) () (⨯--== ϑβϑαγH K Q Q . 9.回收率:精矿中有价成分质量与原矿中有价成分质量之比,,总的回收率通常以ε表示,对单一有用的矿石, 有()() %100⨯--= ϑβαϑαβε.原矿的品位常以α表示;精矿品位以β表示;尾矿品位以ϑ表示. 1.库 容 全库容:尾矿坝某标高顶面、下游坡面及库底面所围空间的容积. 有效库容:某坝顶标高时,初期坝内坡面、堆积坝外坡面以里(对下游式尾矿筑坝则为坝内坡面以里),沉积滩面以下,库底以上的空间,即容纳尾矿的库容. 调洪库容:某坝顶标高时,沉积滩面、库底、正常水位三者以上,最高洪水位以下的空间. 总库容: 设计最终堆积标高时的全库容 2.水力旋流器 水力旋流器的工作原理: 矿浆在压力作用下经给矿管沿柱体切线方向进入壳体,在壳内做回转运动,矿浆中的粗颗粒(或密度大的颗粒)因受到较大的离心力而进入回转流的外围,随矿浆流向下流动,由底部沉砂嘴排出成为沉砂; 细颗粒所受离心力较小,处于回转流中心并随液流向上运动,最后由溢流管排 出成为溢流. 1—圆柱体壳;2—圆锥体壳;3—给矿管口;4—沉砂排出嘴; 5—溢流管;6—溢流排出管口. 1.尾矿库的功能: (1) 保护环境:选矿厂产生的尾矿数量大,颗粒细,尾矿水中往往含有多种药剂,如不加处理,将造成选厂周围环境严重污染.尾矿妥善贮存在尾矿库内,尾矿水在库内澄清后回收循环利用,可有效地保护环境.(2)充分利用水资源:选矿厂生产是用水大户,通常每处理一吨原 矿需用水4~6吨;有些重力选矿甚至高达10~20吨.这些水随尾矿排入尾矿库内,经过澄清和自然净化后,大部分的水可供选矿生产重复利用,起到平衡枯水季节水源不足的供水补给作用.一般回水利用率达70%~90%. (3) 保护矿产资源:有些尾矿还含有大量有用矿物成份,甚至是稀有和贵重金属成份,暂时无法全部选净,贮存于尾矿库中,将来再进行回收利用. 2.尾矿库安全度 尾矿库安全度主要根据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稳定性确定,分为危库、险库、病库、正常库四级. 1)尾矿库防洪能力的安全程度或可靠程度主要指防洪标准、调洪排洪能力及排洪设施安全可靠性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及符合程度; 2)尾矿坝稳定性安全程度:指坝体在规定的工况条件下静力、动力和渗流稳定性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及符合程度.尾矿库安全度是通过安全现状评价对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而确定的.评价报告应对尾矿库安全度作出明确结论. 3.选矿废水中主要有害物质: 重金属离子、矿石浮选时用的各种有机和无机浮选药剂,包括剧毒的氰化物、氰铬合物等.废水中不溶解的粗粒及细粒分散杂质.选矿废水含有的钠、镁、钙等的硫酸盐、氯化物或氢氧化物. 4.尾矿水的净化方法有哪几类 尾矿水的净化方法,取决于有害物质的成分、数量,排入水系的类别,以及对回水水质的要求.可分为三类: 1)自然沉淀—利用尾矿沉淀池〔成其它型式沉淀池),将尾 矿液中的尾矿颗粒沉淀除去.2)物理化学净化—利用吸附材料将某种有害物质吸附除去.3)化学净化—加入适量的化学药剂,促使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5.尾矿用于烧水泥的优势: (1)尾矿是分解点、熔点最低的原料 (2)尾矿是潜在能量最高的原料 (3) 尾矿是唯一能够岩石供氧的原料 (4)尾矿易解聚出熟料生成反应活性体 (5)尾矿是矿化剂集合最多的原料 6.高浓度料将管道自流充填技术的主要特点: (1)输送浓度高.料浆的输送重量浓度在76%~79%之间,正常情况下为78%左右; (2)输送距离长.由于盘区战线长,充填分布点多, 使得料浆的输送距离在l 000~2 000 m 之间; (3)非满管输送状态下, 砂浆对管路的磨损非常严重,尤其是对充填钻孔孔壁的磨损严重; (4)金川的高浓度料浆通常处于紊流输送状态.料浆的输送速度必须在临界流速的1.2倍以上. 7.地面充填料制备站系统的组成 地面充填料制备站系统集中在地面,进行充填料的制备和输送,该系统主要由尾砂的贮存和放出、水泥的输送和给定、灰砂浆的制备与输送及供水供风系统四部分组成. ①尾砂的贮存和放出,选矿厂的分级尾砂送到制备站吸砂池,沉淀成饱和尾砂,饱和尾砂经过再造浆.②水泥的输送与给定,散装水泥用风力送到水泥仓内,然后按给定输送到高浓度搅拌筒.③灰砂浆的制备与输送,符合

石材废料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石材废料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石材废料再利用项目 1.1.2建设地点: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白石乡石材加工园区 1.1.3建设单位:某某县某某科技建材有限公司 1.1.4法定代表:吕某某 1.1.5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1.1.6项目负责人:吕某某 1.1.7项目总投资:人民币868.4万元,其中生产设备投资450万元,基础设施投资198.4万元;不可预见费用2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某某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工程咨询资格等级:甲级 证书编号:工咨甲1182052 发证机关: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1.3项目编制依据 (1)某某县、白石乡石材业发展整体发展规划; (2)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3)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安全法》; (6)某某县某某科技建材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技术基础资料。 1.4项目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 针对本项目,具体编制指导思想及编制原则如下: (1)以生产可靠为前提,采用经实践证明是成熟、可靠的生产工艺和装备。 (2)在生产可靠的前提下,力争技术先进,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工艺装备和技术方案。 (3)通过优化设计降低工程建设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4)认真调查研究项目原材料、燃料供应,气象气候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避免不利因素对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造成的影响。 (5)贯彻执行国家和地区对环保、劳动安全、工业卫生、计量及消防方面的有关规定和标准。 (6)设备来源立足于国内成熟、可靠、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原则上采用国产设备,或引进技术国内制造的设备。 (7)统筹考虑生产及生产辅助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尽量合理利用生产设施。 (8)达到高产低耗、稳定生产、科学管理、提高效益的目标。 (9)要重点考虑治理污染、保护环境问题。 (10)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节约能源。

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定义

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 1. 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非金属废料和碎屑的产生量逐年增加。这些废料和碎屑包括塑料、橡胶、纸张、木材等非金属材料,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或者是消费者使用后丢弃的废弃物。有效处理这些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是指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离、清洁、破碎、再利用等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本文将从非金属废料和碎屑的来源与分类、加工处理方法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地介绍。 2. 非金属废料和碎屑来源与分类 2.1 来源 非金属废料和碎屑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如塑料制品生产中的切割边角料、注塑模具的废料等; •消费者使用后丢弃的废弃物:如废旧纸张、塑料瓶、玻璃瓶等; •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木材、混凝土碎片、石材等。 2.2 分类 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用途,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塑料废料和碎屑: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塑料制品的废弃物; •纸张废料和碎屑:包括报纸、书本、纸箱等纸质制品的废弃物; •木材废料和碎屑:包括建筑工程中产生的木板、木条等; •橡胶废料和碎屑:包括轮胎橡胶颗粒、橡胶管道等橡胶制品的废弃物; •石材废料和碎屑:包括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大理石、花岗岩等。 3. 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方法 3.1 分离与清洁 在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不同材料进行分离和清洁。这是为了确保后续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回收利用的效率。

分离可以通过人工分类或者机械设备来实现。例如,对于塑料废料和碎屑,可以使用震动筛、气流分选机等设备进行分离;对于纸张废料和碎屑,可以使用浮选机、磁选机等设备进行分离。 清洁主要是指去除杂质和污染物。这可以通过水洗、热风吹扫等方法来实现。清洁后的非金属废料和碎屑更适合进行后续加工处理。 3.2 破碎与粉碎 破碎与粉碎是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将较大的废料和碎屑经过破碎或粉碎设备的处理,可将其变成较小颗粒的材料,便于后续加工利用。 常见的破碎与粉碎设备包括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切割机等。不同材料的特性和要求决定了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艺。 3.3 再利用与回收 非金属废料和碎屑经过破碎与粉碎后,可以进行再利用和回收。这是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关键环节。 再利用可以通过将废料和碎屑加工成新型材料或者制品来实现。例如,将塑料废料和碎屑加工成再生塑料颗粒,再生塑料可用于制造新的塑料制品;将纸张废料和碎屑加工成纸浆,纸浆可用于再生纸张制造。 回收则是指将废料和碎屑中有价值的成分提取出来,并经过相应处理使其重新投入生产循环中。例如,从橡胶废料中提取橡胶颗粒,可用于再生橡胶制品的制造;从木材废弃物中提取木质纤维,可用于生产木质板材。 4. 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的应用前景 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通过对非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处理,可以将这些废料转化为新型材料或者制品,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这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分离、清洁、破碎等处理过程,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降低环境风险。同时,通过回收再利用这些废料,还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等传统处理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 最后,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新机遇。例如,在再生塑料领域,随着市场需求增长和技术进步,再生塑料制品已经逐渐取代部分传统塑料制品。类似地,在再生纸张、再生橡胶等领域也存在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花岗岩废料可行性报告

花岗岩废料可行性报告 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岩石,其坚硬耐磨的特性使其在建筑和装饰行业中被广泛使用。然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花岗岩开采和加工产生的废料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报告将探讨花岗岩废料的处理与利用的可行性。 1. 背景 花岗岩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料,主要包括岩屑、碎石和粉末等。这些废料如果不 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浪费了资源。 2. 废料处理方法 2.1 废料回收与再利用 花岗岩废料可以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例如可以作为道路基础材料、建筑混凝土的原料等。 通过合理的处理和加工,花岗岩废料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2.2 废料填埋与堆放 另一种处理废料的方法是进行填埋或堆放,但这种方式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并且容易 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因此,废料的填埋与堆放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处理方式。 2.3 废料再生利用 除了回收再利用和填埋堆放外,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花岗岩废料进行再生利用。例如, 可以将废料进行再加工,制成新型建筑材料或装饰品,从而实现废料资源化利用。 3. 可行性分析 3.1 环境影响 花岗岩废料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平衡。而通过 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环境污染。 3.2 经济效益 废料的处理与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开拓新的市场, 创造经济价值。通过花岗岩废料的再生利用,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3 可持续性 花岗岩废料的再生利用是一种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方式,有助于实现循环经济。将废料转化 为新的产品,延长了资源的利用周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 结论 综上所述,花岗岩废料的处理与利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可以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创造经济效益,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应该提倡并推广花 岗岩废料的再生利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

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与综合利用

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与综合利用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我国对于保护耕地和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如何处理和排放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所产生的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它废弃物等组成。据有关资料介绍,经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m2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废渣就会产生500~600t。若按此测算,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废渣就有4000万t。 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

破碎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可见,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有效途径。在这些方面,日本、美国、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许多先进经验和处理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可再生资源而重新开发利用。197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其生产规模最大的每h可加工生产100t。1991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①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②建筑垃圾要尽可能的重新利用;③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东京都在1988年对于建筑垃圾的重新利用率就已达到了56%。 美国政府制定的《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 总体来讲,这些国家大多施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如美国的CYCLEAN公司采用微波技术,可以100%的回收利用再生旧沥青路面料,其质量与新拌沥青路面料相同,而成本可降低1/3,同时

关于铁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的初步调研报告

提纲 一、国内铁矿山固体废料排放及综合利用现状 ㈠.国内铁矿山固体废料排放的基本情况 ㈡.铁矿山固体废料的潜在应用价值 ㈢.铁矿山固体废料做为二次矿产资源的特点 ㈣.铁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现状 ㈤.铁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的难点 二、铁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㈠.矿山覆土和围岩的综合利用情况及途径 ㈡.铁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途径 三、铁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的前景分析 四、我公司铁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情况 ㈠.尾矿库尾矿堆存情况 ㈡.排土场岩石排放基本情况 ㈢.我公司铁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情况 五、对我公司铁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的潜力分析及思路研究 ㈠.对我公司铁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潜力的分析 ㈡.对我公司铁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思路的研究 ㈢.对各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议 六、对我公司开展铁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工作的综合建议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矿山设计研究院 根据董事长针对《中国冶金报》矿业视点栏目中《做循环经济建设的实践者—首钢矿业公司开展尾矿资源二次利用纪实》的报道所做出的“可否在我公司尾矿库、排土场回收利用方面作些文章”的指示精神,矿山设计研究院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资料和公司各生产矿山反馈的尾矿库、排土场及其综合利用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编写了铁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一、国内铁矿山固体废料排放及综合利用现状 ㈠. 国内铁矿山固体废料排放的基本情况 铁矿山固体废料包括在采矿过程中剥离的覆土和围岩以及选矿生产中产生的尾矿。近年,随着钢铁产业的迅猛发展,铁矿产能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程度也在相应提高,矿石的可开采品位降低,固体废料量增加,每生产1吨铁精粉平均需要采剥10吨左右的矿岩,排弃9吨左右的固体废料。2010年1—5月份全国重点铁矿山平均剥采比为3.6,选矿比2.7,即生产1吨成品铁精矿,需剥离9.72吨覆土和围岩,同时产生1.7吨尾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累计堆存的铁尾矿量高达60亿吨左右,而且仍以6亿多吨/年的速度在增长,而采矿剥离的围岩数量更是巨大。按照矿产资源法的相关规定,这些固体废料基本上都比较规范的堆放在排土场和尾矿库,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维护和恢复治理。 ㈡.铁矿山固体废料的潜在应用价值 由于我国铁矿资源以贫矿为主,资源质量较差,铁矿石品位较低,加之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营,采、选技术水平低,特别是个体采矿业的迅速崛起,导致铁矿资源利用率较低。我国重点铁矿山采矿回采率一般露天矿90%左右,地下矿因采矿方法的不同一般在65—80%之间,而地方及个体小矿山回采率则更低。选矿金属回收率一般磁铁矿80%左右,赤铁矿70%左右,采选综合回收率平均只有67%左右,大量有用组分和有用矿物进入尾矿和围岩中,且有相当数量的残矿、矿柱以及边界品位以下的矿石残留在采场及矿坑中,形成了宝贵的二次矿产资源。 2010年4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

2022年行业报告陶瓷废料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分类来源

陶瓷废料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分类来源 随着社会经济及陶瓷工业的快速进展,陶瓷工业废料日益增多,它不仅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而且还限制了城市经济的进展及陶瓷工业的可持续进展,所以陶瓷工业废料的处理与利用特别重要。目前,我国陶瓷工业废料的处理与利用程度比较低,资金紧缺,致使大量废渣挤占耕地,使水和空气受到污染。特殊是近20年的高速进展,陶瓷业随着产量的增加,废料的数量越来越多,依据不完全统计:仅佛山陶瓷产区,各种陶瓷废料的年产量已经超过400万吨,而全国陶瓷废料的年产量估量在1000万吨左右,如此大量的陶瓷废料已经不是简洁填埋可以解决的问题,而且随着经济的日益进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陶瓷废料的积累挤占土地,影响当地空气的粉尘含量,而陶瓷废料的填埋耗费人力物力,还污染地下水质,如何变废为宝,化废料为资源,已经成为科技和环保部门的当务之急。 因此,我国必需高度重视对陶瓷生产中废料的再循环和利用,把它提高到环境材料学的高度加以讨论和利用,提高到全民绿色环保的高度加以重视和解决。 2废料的来源与分类 陶瓷工业废料主要是指陶瓷制品生产过程中,由于成形、干燥、施釉、搬运、焙烧及贮存等工序中产生的废料,通常大致分类如下。

(1)坯体废料主要是指陶瓷制品焙烧之前所形成的废料,包括上釉坯体废料及无釉坯体废料。 (2)废釉料是在陶瓷制品的生产过程中(抛光砖的研磨、抛光及磨边倒角等深加工工序除外)所形式的污水,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形成的固体废料,通常含有重金属元素,按其化学含量多少可分为有毒废釉料和有害废釉料。 (3)烧成废料是陶瓷制品经焙烧后生成的废料,主要是烧成废品和在贮存和搬运等生产工序中的损坏而造成的。 (4)采纳重油或煤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由于重油及煤的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及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偏高,形成了大量未燃烬的游离碳,极易污染陶瓷制品。因此,日用陶瓷制品通常采纳隔焰加热的方式进行焙烧。而获得隔焰加热方式最经济的方法是采纳匣钵焙烧,此外,极个别的小型墙地砖生产企业采纳多孔窑焙烧制品时仍需利用匣钵。由于匣钵多次承受室温,高温室温的热应力作用及装钵过程中的搬运、碰撞等易于损坏而成为匣钵废渣。 (5)瓷质砖及厚釉砖等经刮平定厚、研磨抛光及磨边倒角等一系列深加工成为光亮如镜及平滑细腻的抛光砖制品后,产生大量的砖屑。研磨抛光工序通常将从砖坯表面去除0.5-0.7毫米表面层,有时甚至高

关于垃圾废料作为建筑材料的综合回收利用途径

关于垃圾废料作为建筑材料的综合回收利用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城市进程逐步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越来越好。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一起到来的还有垃圾废料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但是人民群众对各种垃圾废料的处理问题意识较低,对环境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怎样做好垃圾的处理工作,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经过专家研究,很多的垃圾废料可以进行综合回收,制作成建筑材料实现垃圾的二次利用。本文从垃圾废料入手,针对垃圾废料作为建筑材料的综合回收利用途径的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希望可以促进垃圾废料的二次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经济。 标签:垃圾废料;建筑材料;回收利用 现阶段对垃圾废料的处理一般是通过焚烧填埋的方式来解决,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很严重的危害,还使得土地资源受到污染。我国在生产生活发展中产生的垃圾废料大概50%左右基本都能够实现二次循环利用,可以制成建筑材料或者其他资源重复利用。随着人们对垃圾废料处理工作的重视,人们也加强了对垃圾废料的分类,促进了垃圾废料的回收与利用。把垃圾废料重新制作为建筑材料,能够降低垃圾废料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还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材料成本的支出,减少资源消耗,不仅解决了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更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有助于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1、垃圾废料作为建筑材料的综合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1.1发挥垃圾材料的最大回收利用价值 我国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料多种多样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废料垃圾,工业垃圾等等,以建筑垃圾废料为例。建筑废料垃圾,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建筑垃圾,就是在工程建筑方面产生的垃圾及废料,主要包括废旧砖瓦块,废旧金属,废旧混凝土,废旧沥青,废旧玻璃塑料等等。建筑垃圾的废料大概占到我国垃圾总量的百分之三十或者四十,数量惊人。在众多的垃圾废料中,废旧混凝土,废旧瓦块等都能够实现回收,作为建筑材料实现二次回收利用,这部分的垃圾废料大概在百分之八十左右,还有废旧塑料和废旧塑料就直接属于可回收资源。如果没有对这些垃圾废料进行回收利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可以将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瓦块等稍微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就可以作为工程建筑的材料再次使用,简单便捷。废旧沥青等垃圾只要按照比例进行配比就可以直接重新应用到沥青道路的路面建设中。通过对垃圾废料的回收利用,实现了对垃圾废料最大利用,实现了垃圾废料的最大价值[1]。 1.2科学降低建筑材料成本 我国经济的生产生活的发展需要很多的能源来支撑,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逐步

ISMA型花岗岩研究综述

ISMA型花岗岩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在论述花岗岩主要分类的基础上论述了ISMA花岗岩类的基本含义,讨论了人们在以后应用和推广ISMA这类花岗岩分类方案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了ISMA花岗岩类本身在分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 关键词:花岗岩;研究进展;ISMA类 花岗岩类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造山带分布尤为广泛,是指示造山带 深部壳幔组成等主要信息的岩石探针,也是研究造山带地球动力学的主要窗口和 首选途径。研究大陆岩石圈的结构、组成和演化,必然涉及有花岗岩的分类问题。 1花岗岩类常用分类方案 1.1基本分类方案 基本分类是以矿物学—岩石学为基本准则对花岗岩类进行的分类方案,以国 际地科联(IUGS)火成岩分类委员会推荐的方案为代表,在具体操作中通常采用 Q-A-P三角图解和配套图解进行岩石学分类。是以主要常见造岩矿物为对象的岩 石分类定名方法,定名在野外露头尺度观察即可完成(有时需要借助镜下薄片观察),具有标准统一,易掌握,不带成因等分析性和推断性分类因素,因而可用 于非造山带区和造山带区的所有花岗岩类分类和定名。 1.2综合性分类方案 在基本分类基础上综合了各派生分类方案建立的分类为综合性分类。最新的 花岗岩类综合性分类方案由法国学者Barbarin(1997)提出。这一分类方案广泛 吸收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花岗岩类的分类方案,并将花岗岩类的主要造岩矿物组合、QAP岩石类型和野外关系及重要的岩石化学、同位素特征相联系,同时也将 主要岩石类型与花岗岩的形成环境相联系。Barbarin称这一方案不是仅仅根据化 学和同位素准则,也考虑了野外关系、岩石学和矿物学准则,并对现行大多数分 类做了补充,具有在野外即可区分不同花岗岩类型的优点。

广西工业固废规模数据

广西工业固废规模数据 广西14个设区市334家主要产生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企业中,固废种类以冶炼渣、赤泥、尾矿、石材加工废料、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为主,历年总堆存量约为2亿吨。初步统计2018年产生量分别约为1350万吨、1200万吨、1100万吨、175万吨、600万吨、250万吨,占全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75%以上。其中柳州市、防城港市、北海市、玉林市以冶炼废渣为主,百色市以赤泥和尾矿为主,河池市以冶炼废渣和尾矿为主。 一、赤泥(百色) 2018年赤泥产生量约1200万吨,综合利用量约110万吨,综合利用率9%,预计2021年产生量约1500万吨。目前,赤泥的减量化处理技术主要有赤泥磁选铁技术,离子交换树脂提镓技术;缺乏大规模综合利用技术,仅有少部分赤泥用作建材生产辅料。受资源品位低、利用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利用技术缺乏等问题制约,目前赤泥主要采用堆存覆土的处置方式。 二、冶炼渣-钢渣水渣、有色金属渣(柳州、贵港、河池、防城港、北海、玉林、桂林) 2018年,冶炼渣产生量约1350万吨,综合利用量约为1225万吨,综合利用率91%。预计2021年产生量约1850万吨。目前,冶炼渣的主要处理工艺有水泥生产工艺、矿渣微粉生产工艺、全自动砌块成型工艺及其他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工艺等。

三、尾矿-锰、铅、锌、锡、锑、铝土尾矿(河池、百色) 2018年,尾矿产生量约1100万吨,综合利用量约为340万吨,综合利用率31%。考虑到采矿新技术的应用和相关产能增长,预计2021年尾矿产生量保持在1100万吨左右,综合利用途径主要有采空区回填和尾矿制砖等方式。由于尾矿含有多种残余的有色金属、硫化矿物、氧化矿物和硅酸盐类矿物,综合利用难度高,综合利用率低,目前主要以堆存形式处理。 四、废石-大理石、花岗岩、人造岗石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及废渣(贺州、梧州、桂林) 2018年,石材加工废料产生量约175万吨,综合利用量约为140万吨,综合利用率80%。预计2021年石材加工废料产生量约为355万吨。目前主要利用的途径有生产碳酸钙粉体材料、替代部分钙质原料生产水泥、作为路基材料及建筑材料等。 五、粉煤灰(百色、防城港、钦州) 2018年,粉煤灰产生量约600万吨,综合利用量约为570万吨,综合利用率95%,预计2021年粉煤灰产生量约为650万吨。粉煤灰是生产水泥、混凝土等建材产品的优质原材料,应用领域广泛,但由于粉煤灰产生和使用的区域分布不匹配、交易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粉煤灰得不到最大化利用。 六、工业副产石膏-脱硫石膏、磷石膏、钛石膏(百色、防城港、梧州、来宾) 2018年,工业副产石膏产生量约250万吨,综合利用量约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其中可再生利用的资源主要包括渣土、废砖瓦、废混凝土、废木材、废金属、废塑料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的排放量呈增长趋势,相当多的建筑垃圾未经过任何处理,便被运往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散落和扬尘等问题, 又加重了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另 一方面,城市建设发展对于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而天然原材料的供给却日趋紧 张。如何提高建筑垃圾回收潜力和资源化利用率已成为城市环境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建筑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建设发展的加快导致建筑垃圾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而有效合理的消纳和处理的难度不断增加,成为困扰和制约城市发展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镇江市经过弃置和回填的建筑垃圾为138.13万立方米,2010年镇江市经过弃置和回填的建筑垃圾为220.20万立方米。建筑垃圾管理与处理能力由于受管理模式、科技和工艺水平的限制,使巨量的建筑垃圾成为放错地方的资源。 2、从管理的范围来说,需要对建筑垃圾的产生、运输、处置等全过程进行监管。从建筑垃圾产生的源头来说,涉及规划、建设、国土等投资开发、建设施工多个部门单位。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长远规划需要多单位部门紧密协作,相互配合,使建筑垃圾实现减量化目标。 3、尽管在城市建筑垃圾处理中,施工单位应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 则,需要制定详实的分类处理建筑垃圾计划,但由于市场监管不力和经济利益的作用,致使建筑垃圾在运输和管理过程中出现污路、扬尘、偷倒及二次污染等现象,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给城市的大气环境治理和水环境治理带来了负面影响。 4、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一整套的政策措施,大多数墙材企业对建筑垃圾的综 合利用的积极性不高,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没有形成气候。 二、建筑垃圾(废砖瓦、废混凝土类)再生利用的社会及环境效益分析 以年处理建筑垃圾100万立方米规模拆算,如果以5米堆高可节省建筑垃圾堆置农田20万平方米(折合300亩),以平均20万/亩计算,节省土地费用6000 多万元。另外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可节省天然矿产资源的开采150多万吨,以每 吨10元计算,节省矿产资源费用1500多万元。具体列表如下: 合计每年节省相关费用约8600 万元,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建筑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技术综述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06年),我国每年的房屋施工面积已超过34.2亿平方米,竣工面积突破11.2亿平方米。据测算,我国工程建设正以每年约70亿吨的速度消耗砂石(骨料)。无休止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已造成局部地区的资源枯竭、河道破坏、水土流失和自然景观恶化,而另一方面城市公用与民用建筑的更新、改造、新建,市政设施的重建、扩建与新建的过程均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 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北京市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进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也越堆越多。据统计,北京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多达400万吨。如果按5米的高度堆放,1万吨建筑垃圾会占地2亩,那么400万吨建筑垃圾每年要占地800亩。这个数字不禁让人触目惊心。 大量的建筑垃圾如不能适当加以利用,不仅不符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国策,而且会给环境治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何科学有效的解决我国当前的建筑垃圾问题,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是一个急迫并且重要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年产量近3亿吨,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但其管理状况十分落后。欧洲发达国家如荷兰在2001年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已达95%,而我国大陆地区绝大数建筑垃圾仍是简单填埋,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化率极低。此外我国建筑商品房的交付以毛坯房形式为主,因此无论新交付的建筑商品房还是已入住的建筑商品房的室内装修施工量都较大,且一般独立于主体建筑施工,因此装修产生的垃圾量也占一定的比例。所以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再生利用已刻不容缓,调查显示,随着政府补贴扶持力度的加大,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以其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加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