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

不合格品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
不合格品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

ZS/CX/AZ01 不合格品、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2003年9月26日生效

0目的

0.1 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转序或交付;

0.2 消除实际/潜在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1适用范围

1.1 工程/工序不合格品的控制;

1.2 实际/潜在不合格原因的控制。

2术语和定义

2.1采用GB/T19001-2000标准中的术语。

2.2重大不合格品: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的不合格品。

2.3一般不合格品:直接经济损失在5千元以上的,不满10万元的不合格品。

2.4不合格品的处置:包括返修、返工、降级使用、报废、请求顾客让步接收等形式。

2.5相关部门:指集团公司工程部、设物部。

2.6质量报表:在本程序中指“工程质量事故情况统计表”、“工程质量事故件名表”、

“竣工验收单位工程件名表”、“工程质量统计表”、“工程试验资料统计表”。

2.7质量信息:包括质量报表,安全质量周报,影响工程质量的施工过程/作业的质量

记录,顾客意见,外部质量信息等。

3职责

3.1总经理:

主持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或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

3.2总工程师:主持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审批重大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案/纠正措施。3.3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审批各自负责范围内的预防措施。

3.4安质处

3.4.1接收重大不合格品、一般不合格品报告;

3.4.2组织、参加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

3.4.3制作分发重大不合格品报告的审批意见;

3.4.4确认重大不合格品的验证记录。

3.5 相关部门

3.5.1收集质量信息,分析、制定本系统范围内实施的预防措施,并督导实施。

3.5.2验证预防措施实施效果。

3.6项目部

3.6.1对不合格品进行评价;

3.6.2对一般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审批处置方案,验证处置结果;

3.6.3上报重大不合格品报告;

3.6.4制定所辖范围内的纠正/预防措施,并批准实施;

3.6.5验证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效果;

3.6.6收集质量信息,并将质量信息及时反馈相关部门。

4 工作程序

4.1 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隔离

4.1.1工程/工序不合格品,由项目部负责记录,填写“不合格品报告”,项目部工区实施标

识、隔离;

4.1.2标识的方法:挂牌或写字标识,红色写明“不合格”,并注明范围/数量等。当不会

发生误用时,也可以记录标识。

4.2不合格品的评价

由项目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价,判定损失金额。

4.3不合格品的评审

4.3.1一般不合格品由项目部组织评审,确定处置方案;当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时,同时制

定纠正措施,并批复实施。

4.3.2发生重大不合格品时,项目部24小时内报告安质处,安质处接报告后二日内组织相

关部门、项目部进行原因调查;在总工程师主持下进行不合格品评审(需要时,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参加), 确定处置方案和纠正措施。由安质处将总工程师的审批意见下达到项目部。当发生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或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重大不合格品时,由总经理主持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事宜。

4.4不合格品的处置/纠正措施

4.4.1工程/工序不合格品的处置/纠正措施,由项目部负责实施;

4.4.2项目部对不合格品的处置/纠正措施实施结果进行验证,验证当日填写“不合格品验

证记录”。当验证结果未达到预期要求时,重新执行本程序的4.3;

4.4.3重大不合格品的“验证记录”于验证后的次日报送安质处,安质处对“不合格品验

证记录”进行确认。一般不合格品的“验证记录”,由项目部进行确认。并于3日内,将确认后的“不合格品报告”报安质处一份。

4.5 不足5千元的不合格品,由项目部安排专人负责评价、处置、验证、记录等。当需

要采取预防措施时,执行本程序4.8。

4.6产品交付以后发现不合格品时的评价/评审及处置/纠正措施

4.6.1相关产品交付以后,经营部得到发现不合格品的信息后及时向总工程师报告,同时

通报给工程部、安质处和原施工单位。

4.6.2 由安质处组织工程部、经营部对交付以后的不合格品进行评价,判定损失金额。

4.6.3 如属一般不合格品由安质处组织工程部、经营部进行评审,确定处置方案;当需要

采取纠正措施时,同时制定纠正措施。

4.6.4 如属重大不合格品时,安质处获得信息后二日内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原因调查;在总

工程师主持下进行不合格品评审(需要时,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参加), 由工程部确定处置方案和纠正措施。如属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或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重大不合格品时,由总经理主持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

4.6.5 产品交付以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置/纠正措施,由指定的施工单位负责实施。

4.6.6安质处组织工程部、经营部对产品交付以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置/纠正措施实施

结果进行验证,验证当日填写“不合格品验证记录”。当验证结果未达到预期要求时,重新执行本程序的4.6。

4.7 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整理

4.7.1相关部门、项目部分别收集质量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

4.7.2项目部将整理后的质量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并按本程序的2.6、2.7向安质

处定期上报质量报表、质量信息。

4.7.3相关部门、项目部充分考虑潜在不合格的重要性以及消除其原因所承受的风险程度,

确定是否采取预防措施,需要在本系统/所辖范围内采取预防措施时,执行本程序

4.8;不需要时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4.8 当决定采取预防措施时:

4.8.1 相关部门、项目部组织对潜在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并做好记录;

4.8.2 相关部门、项目部针对原因分析,制定预防措施,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制作分发,

并督导实施;

4.8.3实施预防措施的部门、项目部应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并做好实施过程的相关记

录。

4.8.4 制定预防措施的部门、项目部应按要求验证实施效果, 并形成记录;

4.8.5 预防措施涉及到管理体系文件更改时,措施的制定部门/项目部应提醒审批人,并

通知文件拟制部门加以修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8.6 当预防措施验证无效或未达到预期的基本要求时,重新执行本程序的4.8。

4.9 安质处每年检查一次本程序的执行情况,并形成记录。

4.10 本程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质量记录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5 相关/支持性文件

5.1 信息交流程序(ZS/CX/SB03)

5.2 文件控制程序(ZS/CX/SB01)

5.3 记录控制程序(ZS/CX/SB02)

6 相关记录

6.1 质量报表(二级)

6.2 不合格品报告(二级)

6.3 质量信息(二级)

6.4 预防措施(二级)

6.5 预防措施效果验证报告(一级)

7附表/附录

7.1 不合格品报告

7.2 工程质量事故情况统计表

7.3 工程质量事故件名表

<返回>

S/CX/AZ01-1

不合格品报告

编号:

S/CX/AZ01-2

工程质量事故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年季度编号: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报人:电话号码:报出日期:年月日

S/CX/AZ01-3

工程质量事故件名表

填表单位(盖章): 年季度

注:本表由质量检查部门人员填报;无事故发生,在“顺号”栏内填“0”上报。

填报单位负责人(签章):填报人(签章):年月日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对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措施对不合格进行纠正;防止不合格再度发生或避免发生新的不合格;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杜绝不合格的发生;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产品生产、使用过程中实际和潜在的不合格因素的纠正和预防。 本程序涉及标准条款:ISO/TS16949:2002 8.5.2 8.5.3 3.术语 3.1 纠正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可连同纠正措施一起实施; ?返工或降级可作为纠正的示例。 3.2 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不合格以防止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一个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 注3:纠正和纠正措施是有区别的。 3.3 预防措施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不希望情况的原因以防止其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而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 3.4 不合格(不符合) 未满足要求,一般包括下列项目中描述的不符合: ?顾客抱怨; ?不合格报告; ?内部审核报告; ?管理评审的输出; ?数据分析的输出; ?顾客满意度测量的输出; ?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记录。

4.1纠正措施的一般流程

4.1纠正措施的一般流程 在采取纠正措施前必须评价是否有必要采取纠正措施,并不是所有的不合格都会导致后续的纠正措施。对于那些偶然的、不会导致系统性后果的不合格,可以不必采取纠正措施。 ①不合格范畴:产品不合格、过程不合格和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 ②-⑥A:产品不合格: a.对厂内出现的不合格:质管部每批统计产品不合格情况,对不合格率超出正常范围的不合格品,由质管部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分析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质管部对纠正措施的执行结果进行验证。对不合格率在正常范围内的不合格品,质管部每年制订一次不合格品优先减少计划或与质量目标结合,制订措施,进行纠正。 b.原物料不合格:质管部对原物料不合格进行统计,对不合格率超出规定范围的原物料,质管部开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交供应商整改,质管部验证整改结果。质管部及时反馈每批原材料质量信息,协助供应商进行纠正。 c.对出厂后出现的不合格品以及顾客的不满意,由销售部收集不合格信息,填写《顾客抱怨台帐》,及时递交质管部;质管部根据质量信息反馈的情况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同时制订纠正措施;责任部门应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围绕产生不合格的根本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订纠正措施并实施;质管部对其实施有效性必须进行验证并记录结果。 d.由质管部负责在最短周期内对退货产品进行试验分析,并保存分析记录,顾客要求时可提供此记录,为防止再发生,必须进行有效的分析,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e.对重大不合格品或顾客要求时采取纠正措施,应使用8D方法(见《8D方法活动指导书》),必要时,应

不良品处理办法

不良品处理办法 一、不良品来源:(1).供应商来料不良 (2).制造不良 (3).库存超期产品产生不良 二、不良品的产生:当不良品产生时,事发现场应该作业人员应立即对不良物料与良品进行隔离区分,并加以标识,以免造成混料情况发生。对前制造工序提出警示。通知品单位进行品质检验与分析。 三、不良品分析与时效:品管单位对有品质嫌疑的物料、成品、半成品进行详细分析,有必要时会同工程部相关人员共同进行,并填写《品质异常报告》,注明:“何时”、“何地”、“何物”、“何人”、“为何发生”,物品的“采购编号”及供应商。责任单位的临时纠正方案、预防措施。分析结果应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预防措施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并执行。 1、当品管在进行制造过程中的首件检验、末件比对:巡回检验、工序检验时以及产品入库检验时发现不合格,或工人自检、巡视检查发现不合格时,应立即要求操作人员(或操作人员)自己对作好和标示。并通知品管部主管。品管部主管应立即到现场进行分析判断。 2、当分析判定所发现的不合格是属于偶发性的,数量较少,性质并不严重,影响也不大,此类性质轻微的不合格,可由或品管主管直接处置。处置的方法有返工返修,报废等。 a、当工人返工或返修后,必须重新交品管作检验,直至合格,品管应作好重新检验的报告。 b、.若返工返修的方法与原加工之作业不一致,且返工返修过程复杂,不易操作、或未规定严格的返工返修方法就无法保证产品质量时,应请研发部先制订出返工返修,根据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若有时,该作业指导书中应规定返工后重新检验的要求且应放置于返工现场,便于返工人员查阅。 c、.若为提供给客户作售后服务用的产品,返工后其外观上不得有明显可见的返工痕迹。 d、当处置为报废时,应开立「报废单」。废品由生产部门交品管部作隔离封闭管理,「报废单」由生产部定期交作。 e、上述轻微的不处置,不必开立「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但从中(返工返修)和「报废单」上可查到此类不合格品处置的记录。

不合格品控制与纠正预防措施方案

不合格品纠正预防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铁塔产品质量水平,尽可能减少质量缺陷的发生,特制定质量缺陷防治纠正措施。 一、技术资料准备。 1.预防 放样是铁塔生产的首道工序,放样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为了防止放样出现较多或较大的失误,在此对放样的整个过程做缺陷预防措施。 A)生产计划由主管或专职技术员根据杆塔明细表制定,主管制定的生产计划由专职技术员审核,专职技术员制定的生产计划由专职技术员审核,以防生产计划多下或缺失一基或几基铁塔。 B)放样员拿到图纸后,先进行审图,根据加工工艺要求或统一加工说明制作审图记录,列出图纸需要的更改或设计缺陷,交由专职技术员审核,并联系设计院确认后,再进行放样。 C)放样过程中,凡是涉及到控制尺寸,挂线点,变坡,重量规格变更,需要专职技术员联系设计院确认,并在图纸上进行签字确认。放样完成后,由放样员进行互检,试组塔型进行一次互检,不试组的塔型进行二次互检。 D)统计员根据主管或专职技术员制作的生产计划配段表进行生产明细的制作,配段表上制表和审核必须签字,没有签字的找主管或专职技术员确认,生产明细制作后,由统计员互检,确认所有件号数量根据生产计划制作。

2.纠正 A)如在铁塔生产过程中发现样杆图或明细表存在错误,应第一时间联系生产车间停止相关件号的生产,并对所有涉及件号的放样资料进行修改,并签署放样资料修改记录。 B)当在生产过程中,因放样错误产生不合格零部件,应及时挑出,并填写返工报废单,能返工的进行标识,并放置不合格品隔离区,如造成报废,应第一时间报告统计员,统计损失,第一时间销毁报废零部件,以防和合格零部件弄混,返工后的部件联系质检员进行复检,并在返工单上进行复检确认签字。 二、生产过程 1、缺陷 铁塔生产制作过程中,质量缺陷主要集中在编程错误,自动线操作误差大,原材料变形没有矫正,钢印压制错误,眼孔缺陷严重,挂线孔没有进行钻孔。 2、预防 为防止生产制作过程中因编程错误出现大批量不合格品,所有零部件在生产首件时,由操作工进行首检,并进行记录,首检主要查看零部件规格,眼孔数量,大小,以及钢印压制是否正确,并对眼孔缺陷进行观察,生产后对缺陷严重的眼孔进行打磨。对变形严重的原材料进行矫正,对所有的挂线孔进行钻孔操作。 3、纠正 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不合格零部件,应及时挑出,并填写返工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最全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最全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BC-QPZL-BZ830 版本: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xxxx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历史

目录 1目的 (3) 2范围 (3) 3定义 (3) 4职责 (3) 品质部: (3) 生产部: (3) 研发中心: (3) 工程部: (3) 供应链部: (3) 5程序 (3) 来料不合格品的处理 (3)

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的处理 (4) 成品最终检测不合格品的处理 (4) 客户退货(含客服装机退货)不合格品的处理 (5) 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5) 6相关文件 (5) 7记录表格 (5) 8流程图 (6) 1目的 通过对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隔离,通报、评审和处置,以便有效地控制不合格品;不收不良品,不做不良品,不出不良品。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不合格品(包括:来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和客退品)的控制活动。 3定义 不合格:未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 4职责 4.1品质部: 判断不合格品,跟踪不合格品处理,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出公司。 4.2生产部: 负责相应不合格品的隔离与返修工作。 4.3研发中心: 负责对设计方面不合格的产品分析改善。

4.4工程部: 负责制造过程不合格品的分析改善。 4.5供应链部: 不合格物料与供应商联系改善;负责不合格物料的库存、隔离。 5程序 5.1来料不合格品的处理 品质部检验人员按照《来料检验流程》对来料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超过允收水准时,填写《IQC来料检验报告》并将不合格样品交给工程师进行确认,无法判 定时,由部门经理处理。 5.1.2经品质人员直接判退货的物料,QC贴上不合格标签,仓库将其放在指定区域隔离, 并通知采购,由采购通知供应商处理。 IQC根据检验标准检验时,发现物料不合格,但生产部需要紧急使用时,品质部组织供应链部、研发中心、工程部、生产部对不合格物料进行评审。 5.1.4不合格物料的评审结果一般有以下几种结果: A:物料缺陷影响严重,整批退货。 B:物料缺陷可以在以后加工中解决,或影响较小而又交期紧急,可以“特采”; 由责任部门提出特采申请,相关部门会签,质量总监批准。 C:生产急需此批物料,可考虑对物料进行“挑选使用”或者“加工使用” 5.1.5若会影响到产品的功能,但不合格率在可接受范围,或材料不合格可能造成作业 困难,但该不合格可由生产线排除,为维持生产,可征求生产部对该材料100%挑 选或重工后上线使用,生产部汇总所用的人力,工时,提供供应链部处理。 5.1.6物料的评审裁决权为质量总监。 5.1.7不合格物料经过评审完后,由品质部以《品质缺陷库》平台模式或《纠正预防措 施报废》发送给供应商处理, 品质部跟进处理结果。 5.1.8供应商按照8D报告或《品质缺陷处理流程规范》要求内容回复,品质部根据 供应商以后的来料质量,验证其改善措施的效果。 5.2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的处理 首件检验不合格时,IPQC人员应立即制止该线生产,连同记录及不合格样品,交予生产组长确认,要求立即纠正。 5.2.2生产部发现品质异常时,首先需将异常品进行隔离,由品质确认后,品质组织相 关人员分析;属于作业问题能修理的,交由专人进行修理;属于来料问题联络 IQC确认处理;属于设计问题联络研发中心处理。 5.2.3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材料,经品质确认:损坏且无法再修理的的半成 品,成品,由品质贴不良品标识;生产部将不合格品退回仓库。明显损坏不能 够再用,而且已经退入仓库的物料由供应链组织填写《报废申请单》,经过 相关部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作报废处理。 5.3成品最终检测不合格品的处理 成品最终检测发现的不合格品品质部予以标识放置,交给生产部门管理人员确认,由生产部门予以返修。 所有返修后的产品,必须再次经品质部检测合格,才能出货。 成品终检发现不合格时,品质部以《品质缺陷库》平台模式,要求生产部门详细分析原因,作出改善措施;品质部对生产部门的改善效果进行验证,直到问题解 决。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教程文件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 一、目的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后产品的控制。 三、职责 四、采购部:不合格品的检验、识别、初步分析及给予处理的意见。 五、项目部及供应商:不合格品的处置及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1、采购部:不合格来料的初步处置评估。 2、质量安全部:不合格品的参与分析、技术支援及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六、程序 1、来料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2、来料不合格品的识别质量安全部对来料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必须将其用红色箭头标示纸作好标记并与合格品隔离,标识存放于相应区域; 3、来料不合格品的处理批次来料检验不合格品超出允收范围被判定为不合格时,由质量安全部主管或者助理将其处理,项目部外协加供应商的在检验来料的过程中发现来料不良品超出允许值时,要

保存好不良品并将记录存档,再由公司相关采购协同质量安全部人员到外协厂对不良品进行确认并作出初步处理意见; 4、质量安全部、项目部及采购部组成。小组对不合格来料的处理流程如下:不合格品经品质主管复核后,由质量主管或助理将《来料检验记录表》与实物样品送质量安全部部、采购部签署意见,最后由项目负责人综合各部门意见作出如下处置方式:选别或退货; 5、如其它部门对项目负责人所作出的不合格来料处置方式有不同意见时,可将其交由厂长或经理作最终裁决; 6、来料不合格作出处置决定后,由质检员在该批来料的外包装上贴上相应标识,并知会仓管放入相应的区域。 7、来料不合格品的跟进如供应商的来料出现安全性能及可能导致客户严重不接受或同一物料同样问题连续二批来料不合格,质检应依照《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七、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的标识和控制 1、检查不合格品的控制 2、由生产管理人员填写《首件检查报告》,送质量安全部部确认,质量主管或主管助理审批。如发现不合格涉及技术方面原因则由采购部主管确认后,将此确认单项目部要求其改善(重大问题应填写《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由负责不合格项的跟进改进效果;如第一次首件检验不合格则重新制作样板进行第二次检验直至合格为止。 3、定点检查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不合格品控制及纠正预防措施]不合格品纠正预防措施

[不合格品控制及纠正预防措施]不合格品纠正 预防措施 不合格品纠正预防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铁塔产品质量水平,尽可能减少质量缺陷的发生,特制定质量缺陷防治纠正措施。 一、技术资料准备。 1、预防 放样是铁塔生产的首道工序,放样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为了防止放样出现较多或较大的失误,在此对放样的整个过程做缺陷预防措施。 A )生产计划由主管或专职技术员根据杆塔明细表制定,主管制定的生产计划由专职技术员审核,专职技术员制定的生产计划由专职技术员审核,以防生产计划多下或缺失一基或几基铁塔。 B )放样员拿到图纸后,先进行审图,根据加工工艺要求或统一加工说明制作审图记录,列出图纸需要的更改或设计缺陷,交由专职技术员审核,并联系设计院确认后,再进行放样。 C )放样过程中,凡是涉及到控制尺寸,挂线点,变坡,重量规格变更,需要专职技术员联系设计院确认,并在图纸上进行

签字确认。放样完成后,由放样员进行互检,试组塔型进行一次互检,不试组的塔型进行二次互检。 D )统计员根据主管或专职技术员制作的生产计划配段表进行 生产明细的制作,配段表上制表和审核必须签字,没有签字的找主管或专职技术员确认,生产明细制作后,由统计员互检,确认所有件号数量根据生产计划制作。 2、纠正 A )如在铁塔生产过程中发现样杆图或明细表存在错误,应第一时间联系生产车间停止相关件号的生产,并对所有涉及件号的放样资料进行修改,并签署放样资料修改记录。 B )当在生产过程中,因放样错误产生不合格零部件,应及时挑出,并填写返工报废单,能返工的进行标识,并放置不合格品隔离区,如造成报废,应第一时间报告统计员,统计损失,第一时间销毁报废零部件,以防和合格零部件弄混,返工后的部件联系质检员进行复检,并在返工单上进行复检确认签字。 二、生产过程 1、缺陷 铁塔生产制作过程中,质量缺陷主要集中在编程错误,自动线操作误差大,原材料变形没有矫正,钢印压制错误,眼孔缺陷严重,挂线孔没有进行钻孔。 2、预防

建筑工程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确保公司在产品和服务提供中发生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3.职责 3.1公司的稽查小组负责公司的不合格品控制,负责组织对不合格品的判定、评审、处置及验证工作,并监督检查各部门的不合格品控制情况。 3.2审计部负责对项目资金运中不合格品的管理。 3.3工程部负责对项目施工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的管理。 4.控制程序 4.1公司质量活动中的不合格品包括: a)工作质量的不合格,包括未通过立项报批的文件资料以及影响《项目运作方案》正常实施的行为和结果。 b)开发产品中的不合格,包括工程建设中未通过验收或不满足质量标准、融资投资回报以及提供的服务不满足规定的要求。 4.2不合格品的标识与隔离 a)工程实物中不合格品的标识,除了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中注明不合格外,项目部要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对不合格的工程实物进行标识。其它不合格品, 通过相应的文件、纪要、签署的意见等作为不合格品的标识。 b)对不合格的业务活动涉及的文件资料用单独文件夹(盒)存放; c)对不合格的工程实物,由施工单位按其质量管理规定进行隔离,项目部负责监督检查,并予以登记。 4.3不合格品的评审 a)当发现不合格品后,由发现部门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由公司稽查小组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 b)评审应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订处理方案,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由参与评审人员签字认可后,报分管领导审批,对项目的正常运作产生重大影响的不合格品的评审意见,需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c)根据处理方案中规定的内容期限,由责任部门进行处理。 4.4 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案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a.返工或返修; b.让步接收; c.降级使用; d.拒收或报废。 4.5不合格品处理的验证 稽查小组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进行验证,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由参与验证人员签字,并报分管领导审批,验证合格后,关闭“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 4.6 项目部负责按照Q/TZH-WI-024《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组织进行处理,并对施工和监理单位的不合格品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7不合格品的控制分析 a)稽查小组负责将不合格品的控制情况,在月度经理办公会上及时通报。 b)在每次管理评审前,稽查小组要对公司不合格品控制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编制“不合格品控制分析报告”,提交管理评审。 5.质量记录 5.1 QR15-01 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 6.支持性文件 6.1 Q/TZH-WI-024《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

2、采购部: 2.1、负责对来料不合格品进行退货处理及补充; 2.2、负责采购产品入厂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2.3、负责办理采购产品让步接收申请手续; 2.4、负责采购产品不合格品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 3、品质部: 3.1、负责对进料、制程、试机、出货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物料、半成品、产成品 的标示、隔离、处置和记录; 3.2、负责监控公司各单位就生产过程及不合格品的统计分析及其优先减少计划的 实施跟踪。 3.3、负责客户投诉的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 3.4、当供货部门提出让步申请时,负责召集相关部门(如进料评审由采购部提出,生产部、生产技术部及品质部评审;制程异常让步评审由下一生产工序部门、生产技术部、品质部评审;产成品让步申请由业务部、生产技术部、客服部、品质部进行评审)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 3.5、负责不合格原因类别及责任单位的界定划分。 4、生产技术部:负责对所有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并给予改善方案或处理建议; 5、资材部:负责所管辖物料中不合格品的反馈、隔离及需要报废处理的程序实施; 四、术语和定义 1、不合格品: 不符合客户要求和规范的产品或材料;包括:返工品、返修品、让步接收产品、报废品以及可疑产品。

注:对在进货检验、过程检验、试机检验、产品出货检验、仓储过程中发现的可疑材料或产品应一律归类为不合格品。 2、返工: 对不合格品采取的措施,以满足规定要求。 3、返修: 对不合格品采取的措施,以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尽管产品可能不符合原始要求)。 4、让步接收: 是指产品不合格,但其不符合的项目和指标对产品的性能、寿命、安全性、可靠性及产品正常使用均无实质性影响,也不会引起顾客的申诉、索赔而准予使用和放行; 5、降级:指对不合格品改变等级或改作他用,以使其满足不同的规定要求; 6、挑选使用:在抽检发现的不合格品中,挑选出合格品; 7、试用:指特殊情况下,其部分项目的检验结果与标准规定的偏差较小时,如果不用可能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时做出的处理方式。 五、工作流程和内容 1、通则 1.1、“进货检验单”“不合格品状态标识单”“品质检验状态标识单”“让步接收申请单”由品质部负责编号、发放、回收保管; 1.2、不合格品评审一次有效。不能作为下次不合格品处理的依据。 1.3、在工作场所,必须易于得到返工或返修工艺指导书,并为相应的操作者使用。 1.4、可疑产品: 1.4.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可疑产品:

不合格及纠正与预防措施的管理

不合格及纠正与预防措施的管理 16.1总则 16.1.1使不合格服务处于受控状态,消除现有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的重复出现,确保服务质量。 16.1.2本规定适用于不合格处理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 16.1.3相关部门的职责 16.1.3.1各部门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一般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进行处理,并对各类不合格采取必要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16.1.3.2分管领导:确定和批准对严重不合格的处理。 16.1.3.3管理者代表:协调处理跨部门的严重不合格。 16.1.3.4主要负责人:对各类不合格及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管理评审。 16.2不合格分类 16.2.1硬件产品不合格。 16.2.2服务不合格(指服务过程或结果不合格)。 16.3不合格的控制 16.3.1库管员按规定对采购的设备、原材料进行检查、验证并进行登记。 16.3.2对发现的不合格品,应进行标识和隔离,如遇严重不合格,应填写《不合格及纠正措施报告》,报部门负责人处理。 16.3.3采购部门、使用部门应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并作出评审记录,提出处理意见(降级或拒收)。 16.3.4严重不合格的评审报告应上报主要负责人。 16.4不合格服务的控制

16.4.1不合格服务主要指定期巡视、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管理评审、内外部审核及内外信息反馈、游客投诉和抱怨中发现的不合格。 16.4.2以上不合格由相关责任部门按以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分类和评审:a.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b.返工,以达到规定的要求; c.进行惩处,以示警告。 16.4.3一般不合格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直接处理,严重不合格由主管领导或管理者代表处理。 16.5纠正与预防措施 16.5.1下述情况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a.采购的设备、原材料不合格; b.游客投诉或抱怨; c.内外信息中涉及到的不合格; d.内外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 e.其他潜在的不合格。 16.5.2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处理权限 16.5.2.1管理者代表负责跨部门不合格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审批及跟踪验证。 16.5.2.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处理本部门发生的一般不合格,对严重不合格进行分析,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经管理者代表或景区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16.5.3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提出与处理 16.5.3.1纠正与预防要求由审核或有关检查人员提出,并按《不合格及纠正措施报告》、《预防措施报告》的要求逐级履行审批、验证手续。

TS程序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0目的 建立并保持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在制品和成品的有效操纵。防止不合格产品投入使用,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和放行出厂。 2.0范畴 适用于生产全过程的不合格品、可疑产品和材料。 3.0职责 3.1质检科负责主导不合格原材料、外协件和最终产品的评审和处置。 3.2生产车间负责参与不合格在制品的评审和处置。 3.3生产车间负责不合格零部件、在制品及成品的标识、隔离。 4.0定义 可疑产品:指可能存在缺陷的产品。例:当试验发觉缺陷或发觉终检设备有问题,或产品检验状态不明确,与此相关的产品可能存在问题。 5.0输入 供方、质检科、车间、顾客确定的不合格品、可疑产品 6.0流程 6.1进货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6.2生产过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6.3客户处退回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进货检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职责 2、检验员 3、生产供应科 4、生产供应科/ 5、生产供应科/ 6、仓库 7、仓库 8、生产供应科 9、供方 10、仓库 11、供方 12、仓库 13、生产供应科

14、供方 15、生产供应科 16、仓库 17、生产供应科

生产过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职责 3、作业员/ 4、质检科/车间 5、质检科 6、车间 7、检验员 8、质检科 9、质检科

10、相关部门 客户处退回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职责 2、质检科 3、质检科 4、质检科 5、车间 6、检验员 7、质检科/责任部门 8、责任部门 9、质检科开始1

7.0 说明 7.1.标识、隔离和记录 对发觉的不合格品作明显标记,放在不合格区域,作好记录。 7.2评审 7.2.1检验员和/或现场质量治理员应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评审,做出返工、返修、退货、让步或报废等处置结论,并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 7.2.2当不合格缘故不明显或显现下列情形时,由质检科组织生产车间或其它相关部门共同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必要时由厂长作出最终处理决定: a、刚投产的新品不合格; b、顾客已产生埋怨的不合格; c、重复显现的不合格; d、其他认为比较重大的质量事故。 7.3处置 7.3.1对被判为退货的原材料、外购件,由仓库将其置于不合格区域,生产供应科通知供应商将其运回。质检科将不合格信息反馈给生产供应科,由生产供应科通知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分析缘故,限期采取纠正措施。 7.3.2生产过程发觉的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由车间按《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组织进行,班组应在返工、返修记录表中详细填写返工、返修情形,检验员重新进行检验,质检科负责清理报废品。 7.3.3顾客退回的产品详细过程操纵按照《客户退货处理流程》及说明进行,决定是否返修或报废,并由销售科补交不足的数量。 7.4显现下列几种情形时,必须及时通知顾客,并退回已发产品:发生不合格装运;发觉终检设备有问题;总成产品在试验过程中发觉缺陷;可能存在其它客户处已发生的缺陷。 7.5不合格品统计 7.5.1每月对产品合格率进行统计,利用图表对不合格缘故进行分析。 7.5.2对下列情形,质检科责成责任部门进行不合格产生缘故分析和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进行监控、验证。 a)未达到质量目标或绩效下降; b)因相同缘故连续发生废品时;

不良品处理办法

不良品处理办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不良品处理办法 一、不良品来源:(1).供应商来料不良 (2).制造不良 (3).库存超期产品产生不良 二、不良品的产生:当不良品产生时,事发现场应该作业人员应立即对不良物料与良品进行隔离区分,并加以标识,以免造成混料情况发生。对前制造工序提出警示。通知品单位进行品质检验与分析。 三、不良品分析与时效:品管单位对有品质嫌疑的物料、成品、半成品进行详细分析,有必要时会同工程部相关人员共同进行,并填写《品质异常报告》,注明:“何时”、“何地”、“何物”、“何人”、“为何发生”,物品的“采购编号”及供应商。责任单位的临时纠正方案、预防措施。分析结果应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预防措施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并执行。 1、当品管在进行制造过程中的首件检验、末件比对:巡回检验、工序检验时以及产品入库检验时发现不合格,或工人自检、巡视检查发现不合格时,应立即要求操作人员(或操作人员)自己对作好和标示。并通知品管部主管。品管部主管应立即到现场进行分析判断。 2、当分析判定所发现的不合格是属于偶发性的,数量较少,性质并不严重,影响也不大,此类性质轻微的不合格,可由或品管主管直接处置。处置的方法有返工返修,报废等。

a、当工人返工或返修后,必须重新交品管作检验,直至合格,品管应作好重新检验的报告。 b、.若返工返修的方法与原加工之作业不一致,且返工返修过程复杂,不易操作、或未规定严格的返工返修方法就无法保证产品质量时,应请研发部先制订出返工返修,根据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若有时,该作业指导书中应规定返工后重新检验的要求且应放置于返工现场,便于返工人员查阅。 c、.若为提供给客户作售后服务用的产品,返工后其外观上不得有明显可见的返工痕迹。 d、当处置为报废时,应开立「报废单」。废品由生产部门交品管部作隔离封闭管理,「报废单」由生产部定期交作。 e、上述轻微的不处置,不必开立「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但从中(返工返修)和「报废单」上可查到此类不合格品处置的记录。 3、当品管主管分析判定为严重性质的质量事故时(严重;指上述轻微不合格以外的不合格。如;数量多、损失大、影响大、重复发生、性质严重、……等),应通知责任人作好不合格品的隔离、并通知品管员作好标示。同时立即组织生产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处置方法有;返工返修、全检挑选、报废等。 a、品管部开立「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详细写明不合格情况。参加评审人员应从各自专业角度,对不合格的特性作分析,判断该不合格特性对的功能,使用安全性、法规的符合性,以及对后续加工的质量有无影响或有多大的影响,能否引起客户的抱怨或退货,然后提出采用哪种处置方法的意见,并在「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相关栏目上签署自己的意见。当意见一致时,处理方法生效。

不合格品预防与纠正要求措施

第一章编制依据1 主要标准、规范

第二章不合格品控制 2.1 相关名词 2.1.1 不合格品 未满足合同、法律法规、验收规范、业主和企业管理要求的采购物资,建筑施

工中的加工件、预制件、施工运作和交付使用后构成工程实体某一部位。 2.1.2 缺陷 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2.1.3 返工 为使不合格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2.1.4 返修 为使不合格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如补强、加固)。 2.1.5 让步 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2.1.6 降级 为使不合格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等级的改变。 2.2 不合格品分类 2.2.1 轻微不合格品(质量问题):对整个工程功能、寿命、安全性没有影响,采取简单的就能满足要求的不合格品,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不含1万元)以下的不合格品。 2.2.2 一般不合格品(一般质量事故):凡不符合规定要求,对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不能通过简单返工、返修处理或进行让步接收且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万元的

质量问题即构成质量事故,如:抹灰大面积空鼓需返工、结构未达到规定强度要求需加固、重要大型设备基础未达到规定强度、承重梁板裂缝超过规范要求时等。 2.2.3 严重不合格品(严重质量事故): 1、基础出现超过规范规定的不均匀沉陷,建筑物倾斜、偏移,结构开裂,主体结构强度严重不足; 2、影响结构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年限或严重影响设备及相应系统的使用功能(如屋面大面积漏雨,隔热、隔声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质量事故; 3、质量低劣达不到合格标准,需加固补强,且改变了建筑物的外形尺寸, 造成 永久性缺陷的质量事故; 4、对工程结构、功能造成影响,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至10万元的质量事故。 3.2.4 重大不合格品(重大质量事故):造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主要结构倒塌或报废;或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万元。 2.3 不合格品处理 2.3.1 轻微不合格品的处理 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检查发现的轻微不合格品,由项目质量检查部下发《质量问题通知单》,按照《项目管理手册》有关规定自行控制。 2.3.2 一般不合格品的处理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编号:AVH-PZ/CX-8.3 版次:1/A 受控状态: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目的 对生产和采购过程中、产品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及时地进行标识和隔离、处理和整改,以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工序及顾客处,确保按程序正确地处理不合格品。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MRB)的组织机构、职责与权限,不合格品审理要求与处理程序,不合格品处理单的管理,不合格品、返工返修品、废品的管理,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交付产品出现的不合格的处理及记录的控制。本程序适用于原辅材料、过程中的产品及成品出厂后发生的不合格品的处理。 3.术语 不合格品是指经检验和试验判定,产品保量特性与相关技术要求和图纸工程规范相偏离,不再符合接收准则的产品。包括废品、返工返修品和超差利用品。可疑产品也视为不合格品,计量器具或检测设备失效时,所检验和试验过的产品也视为不合格品。 4.职责 4.1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及入库前的成品检验,对不合格的物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标识、隔离;在不合格品有了明确的处理意见后,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 4.2品质部负责监督和检查不合格品处理纠正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负责保存纠正措施及整改情况报告;负责生产部隔离的不合格品的确认。 4.3公司设置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MRB) MRB成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认真负责,质量意识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5.不合格品的评审原则及程序 5.1不合格品的评审原则 基层MRB或公司级MRB处理。 5.2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5.2.1 不合格品的标识:不合格品的标识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进行。 》处理意见填写返修单、《报废通知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单登记表,并负责对不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

5.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 0 目的 为了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必须对不合格品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以确保向顾客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特制定本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权限、要求及记录。 本程序适用于采购过程、生产过程及最终产品不合格品的控制。 2 引用标准 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质量手册 3 术语与缩写 本程序采用GB/T19000-2008idtISO9000:2005,IDT《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中的术语。 4 职责 4.1 质量管理部是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采购产品、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最终产品的不合格品的评审,根据不合格性质向主管领导报告处置意见,由主管领导进行批准,质量管理部组织对其纠正的验证。 4.2 质量管理部负责采购产品的不合格品的处置。 4.3 生产车间负责对生产过程、最终产品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隔离并实施处置决定。 5 管理内容及控制要求 5.1 不合格品的规定

a 采购物资技术指标不符合标准; b 生产过程、最终产品一般不合格品:不影响产品的重要性能(个别或少量不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合格); c 重大不合格品:不能返工(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是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功能、性能技术指标等的不合格)。 5.2 采购不合格品的控制 质量管理部对采购产品经验证不合格时,应进行退货,如需让步接收,应由质量管理部按需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经总经理批准后可让步接收,应记录不合格品的性质,生产单位要跟踪使用情况,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需要时让步接收需顾客批准。 5.3 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的控制 a 质检员发现生产过程一般不合格品(个别或少量不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合格品),由质检员报质量管理部,由质量管理部评审,并做出处置决定:返工消除不合格、报废,由生产车间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和处置,返工后要进行重新监视和测量; b 质检员发现生产过程的重大不合格品(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是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功能、性能技术指标等的不合格品),要报告质量管理部,由质量管理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报告总经理批准,需要时经顾客批准,评审做出的处置决定:返工、放行、报废。返工后要重新监视和测量。生产车间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实施处置决定; c 最终产品的不合格品的控制:由质量管理部按需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报总经理批准处置,必要时需得到顾客的认可。 5.4 不合格品的处置 适用时,可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品 a 返工、消除不合格品;

不合格品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不合格品的控制和预防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不合格品的控制和预防。质量管理应由事后质量检验把关控制转变为“预防式”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质量管理如同医生看病,治标不能忘治本,许多企业虽然高悬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标语,而现实中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重结果轻过程”质量管理误区。为了彻底走出“事后控制”的误区,提高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的执行力,企业必须在质量管理中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层层把关,人人负责,才能使质量控制在每一个产生的源头。 不合格品管理 1.目的 通过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处理,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需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来料到出货,包括客户退回来的不合格品。 3.职责和权限 对问题产品进行判定、追溯、标识隔离和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记录。(对于已发生的品质问题进行判定,是该返修、放行还是报废;追溯就是这问题是刚刚发生的,还是之前已经生产了部分有问题的产品;对有问题的产品进行标识并隔离,防止与其他产品混乱;若产品需要返工、退货或报废,需通知相关部门或责任人,并记录质量台账。) 4.不合格处理 当发现产品品质问题时,我们是不是直接就报废?肯定不是,那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每个工作岗位讲一下,我们是怎么检的,在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又是

怎么处理的。 货源检验: 原材料检验:首先检查外观外形是否有变形、弯曲、磕碰、腐蚀、裂纹等缺陷,其次按照图纸检验尺寸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符合规范。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并通知相关部门。合格产品可以进仓,不合格产品退货或特批放行等(特批放行产品需隔离发放)。 采购件检验:包含锻打毛坯、外协加工件、铜管、铜球及其他零件,按照抽样标准(AQL1.0或4.0)抽检产品,首先检查外观外形是否有变形、弯曲、磕碰、腐蚀、裂纹等缺陷,其次按照图纸检验尺寸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符合规范。合格产品可以进仓,不合格产品退货或特批放行等(特批放行产品需隔离发放)。 工序巡检:首先我们要校对自己的量具检具,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始检验工作;对发现工序不合格时,立即要求操作工调机纠正,实物标识隔离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处理;若质量波动大,检验员有权勒令停机解决问题,并报告主管;当我们巡检发现现场有批量质量问题时,不能擅自处理,必须报告生产部与品管部领导处理。 成品检验: 按照图纸全数检验是否有漏序现象; 正常情况,依据图纸按抽样标准检验关键几何尺寸,规定螺纹抽样检验10~20%,重要内孔或外径尺寸抽样10%,出现不合格加量检验,必要时全检;阀体水下试气、气动量仪阀体内孔检测、阀体校形等项目全检;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图文稿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编号:AVH-PZ/CX-8.3 版次:1/A 受控状态: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目的 对生产和采购过程中、产品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及时地进行标识和隔离、处理和整改,以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工序及顾客处,确保按程序正确地处理不合格品。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MRB)的组织机构、职责与权限,不合格品审理要求与处理程序,不合格品处理单的管理,不合格品、返工返修品、废品的管理,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交付产品出现的不合格的处理及记录的控制。本程序适用于原辅材料、过程中的产品及成品出厂后发生的不合格品的处理。 3.术语 不合格品是指经检验和试验判定,产品保量特性与相关技术要求和图纸工程规范相偏离,不再符合接收准则的产品。包括废品、返工返修品和超差利用品。可疑产品也视为不合格品,计量器具或检测设备失效时,所检验和试验过的产品也视为不合格品。 4.职责 4.1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及入库前的成品检验,对不合格的物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标识、隔离;在不合格品有了明确的处理意见后,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 4.2品质部负责监督和检查不合格品处理纠正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负责保存纠正措施及整改情况报告;负责生产部隔离的不合格品的确认。 4.3公司设置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MRB) MRB成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认真负责,质量意识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5.不合格品的评审原则及程序 5.1不合格品的评审原则 基层MRB或公司级MRB处理。 5.2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5.2.1 不合格品的标识:不合格品的标识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进行。 》处理意见填写返修单、《报废通知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单登记表,并负责对不

不合格控制及纠正、预防措施

不合格控制及纠正、预防措施 1 总则 1.1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中的不合格是指:在责任范围内,公司管理体系未符合体系要求,各工作过程未符合策划所规定的要求,设施设备及使用工具未符合使用要求,以及其它影响物业服务的事项。由于外部或不可控因素造成的不合格均以整改项处理。 1.2 及时有效地处理不合格事项,防止因不合格造成进一步的影响和危害,不仅是保证物业服务质量,实现顾客满意的需要,也是物业公司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 1.3 各物业公司在日常物业服务过程中,所有发生的不合格事项都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包括对不合格事项进行标识、记录、评审和处置,确保物业管理服务实施和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不合格及时得到控制,从根源上减少和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1.4 为了使不合格得到纠正和预防,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发生不合格时,各物业公司须追究造成不合格的责任。 2 职责 2.1 物业公司各部门操作层员工负责对工作中发现的不合格进行及时纠正。 2.2 物业公司各部门、班组负责人负责依据本程序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轻微不合格及时进行纠正、整改。 2.3 各部门经理负责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不合格和潜在的不合格,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2.4 物业公司总经理负责体系不合格的控制,主持不合格评审,批准不合格评审记录/报告和不合格纠正、预防措施。 2.5 物业公司品质部负责组织不合格评审,对不合格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效果的验证。 3 程序要点 3.1 不合格来源包括但不限于: a) 工作过程中; b) 顾客投诉; c) 顾客满意调查; d) 社会传媒曝光; e) 突发事故; f) 内部检查; g) 内审及外审。 3.2 不合格划分 3.2.1 根据性质及类型将不合格划分为: a) 体系不合格:文件没有作出规定或提出要求;文件不相容;文件不适用;在某一时间内,不合格集中分布在个别要素或个别部门。 b) 管理不合格:没有按程序、规定进行管理和控制。 c) 实物产品不合格:采购的有形产品不合格;设备、设施、装置不合格。 d) 服务不合格:没有满足顾客的要求;没有达到公司规定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