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浙江高中生物必修一核心知识

(完整)浙江高中生物必修一核心知识
(完整)浙江高中生物必修一核心知识

2)氨基酸缩合形成蛋白质: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概述

1、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 ② ③

2、 细胞的种类不同,大小也有一定差别,但一般的细胞都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细胞的体积总是这么微小的原因:

细胞器的分类总结 (1)膜结构:

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 无膜结构有:

5、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第三节酶

联系:光反应能为碳反应提供ATP、NADPH,碳反应也为光反应提供ADP、

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一、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1)细胞膜又称,其结构模型称为。

2)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构成了一层膜;

磷脂是两性分子,一端是的极性头部,另一端是的非极性尾部;

膜基本骨架中的两层磷脂并是不的;

磷脂的尾部与一起存在于脂双层内部使其

有又很。

3)蛋白质分子也和磷脂分子一样也有部分和部分,所以有的蛋白质分子整个,有的部分或全

部在膜中,还有的膜表面。全部或部分镶嵌在膜中的蛋白质都称为,膜蛋白在膜中也是可以的。4)质膜的功能主要有:、、等有密切的关系。

5)膜磷脂与膜蛋白的功能:

①脂双层是膜结构的,它使得许多分子和离子(能/不能)随意出入细胞膜。②膜蛋白的功能:;;

(如:识别化学信号、细胞间识别、免疫)。

所以,可以认为质膜在和方面都有重要。

6)膜的“流动性”是指;

膜的“选择透性”是靠(成分)实现的。

二、光合作用过程

1)概括地讲,在中发生光反应,光反应利用光能使水氧化产生,同时产生和。NADPH是同一类辅酶,是氢的。光反应产生的和是碳反应中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的能源物质。

光反应的具体变化主要有下列3个:

①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

②水在光下裂解为H+、O2和电子

③水中的H+和 e-在光下将NADP+还原为NADPH

2)碳反应的概述

①二氧化碳的固定:卡尔文循环从一个五碳化合物(RuBP,

即)开始,在酶的催化作用下,1 分子的二氧化碳与1个RuBP 结合,形成1个,其随即分解成2个。

②三碳酸的还原: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NADPH的和来自ATP的,形成1分子三碳糖。

③五碳化合物的再生:每个CO2进入卡尔文循环,就形

成个三碳酸分子,这些三碳酸分子都被还原为,其中个三碳糖分子再生为。

④光合作用中碳反应的产物三碳糖,在叶绿体作为合

成、和的原料。但部分是运至叶绿体外,并且转变成,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三、细胞的增殖

(一)细胞周期1、分裂间期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发生在S期的,G1期发生的主要是和,G2期中发生的是。

2、细胞周期中,细胞的分裂包括两个过程:①细胞核的分裂,②细胞质分裂,称为。

(二)有丝分裂

常将有丝分裂分为个时期,各时期之间(“有”或“没有”)明显的界限。

前期:①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细胞核内的出现;

②前期中较晚的时候出现了由丝状纤维组成的,这些丝状纤维叫做;

③这时核膜开始形成分散的小泡,这些小泡,在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可看到。

中期:这时染色体继续,更为清晰地排列在纺锤体的。

中期的染色体缩短到的程度,可以通过数的数目

来确认染色体的数目。

后期:①染色体的着丝粒已经分为个,所以中期以后各染色体的两个单体已经转变为两个独立的了,染色体的数目增加了

一倍。

②后期分离的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分别被拉向两极,两极

之间的距离也,这时,原来的一套染色体已经变成

了的两套。

末期:分离的两套染色体伸展,重新呈状态,此时,核膜重新形成,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与分裂前。

(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1、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一个中心体,期时细胞中已有一对中心体。期,这一对中心体分开,其间有纺锤丝相连。

2、胞质分裂:

植物细胞细胞壁开始形成时先在两个新细胞间出现许多,这些囊泡聚集成一个,以后发展成为新的细胞壁。

动物细胞是在两极之间的上向内凹陷,形成,渐渐加深,最后两个细胞分开。

(四)有丝分裂的意义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后,精确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证了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遗传性状的。

四、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一)遗传信息的传递——

1、细胞中DNA 的复制被称为复制

2、细胞中DNA的复制需要酶的参与,DNA的复制是一个酶促合成过程。

3、DNA复制的意义:这一复制过程使亲代的传递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前后代遗传信息的。

(二)遗传信息的表达——

DNA具有遗传信息和遗传信息的双重功能。一方面以自身为模板,半保留地进行,保持遗传信息的;另一方面,根据它所贮存的遗传信息决定蛋白质的结构。

1、转录

(1)RNA的合成(转录)需要有酶的催化,并且转

录(“是”或“不是”)沿着整条DNA长链进行的。

(2)当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相结合时,包括个或者个基因的DNA片段的双螺旋,以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游离的核苷酸碱基与DNA模板链上的碱基配对,并通过键合成与该片段DNA相对应的RNA分子。

(3)RNA分为、、等,这些RNA分子都是以DNA上的区段为模板而来的。

(4)mRNA是行使传达DNA上的功能;tRNA的功能是把运送到核糖体,使之按照mRNA的信息指令连接起来,形成;

rRNA是的重要成分,是核糖体行使其功能所必需的。

(5)在真核生物中,细胞核内转录而来的RNA产物经过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然后转移到中,用于蛋白质合成。

2、翻译

(1)遗传密码是指由3个相邻核苷酸排列而成的,决定一种。其中,起始密码是翻译氨基酸的密码,可以是AUG 或GUG。终止密码编码氨基酸,是终止的信号。(2)核糖体认读mRNA上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密码,选择相应的氨基酸,由对应的转运,加到延伸中的肽链上,当核糖体到达mRNA 的密码子时,多肽合成结束。

(3)多肽链合成时,在一个mRNA分子上有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这种方式,大大增加了。

(4)基因形成产物以及被翻译为基因的的过程都被称为。

(5)一个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基因以一定

的排列在染色体上。从本质上讲,基因就是一

段的有功能的

五、生物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可分为变异和变异,主要3种原因,一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不涉及的变化,其变异只限当代的改变,属不遗传变异。

二是在强烈的物理、化学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和,三是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配子时,由于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的间的片段交换而引起的。

后两种变异属可遗传的变异,只有它们才能成为和的材料。

(一)生物变异的来源

1、基因重组:

主要有2个来源:①、②。

基因重组是通过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的结果

是,为动植物和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2、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上碱基对、和都可以引起的变化,因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来源,对生物进化和选育新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基因突变的类型

①形态突变,主要影响生物的形态结构,可从的明显差异来识别。如果蝇的红眼突变为白眼。

②生化突变,影响生物的过程,导致某个特定生化功能的改变或

丧失。如人类的苯丙酮尿症。

③致死突变院导致个体活力下降,甚至死亡。如人类的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其实形态突变和致死突变都伴随有特定的生化过程改变,因此严格地讲,任何突变都是。

(3)基因突变的特点

①②③④⑤

3、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1)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发生后,在断裂处发生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使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和发生改变。大多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的。

(2)染色体数目变异

①染色体数目变异是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或。可分为变异:染色体数目是以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的;变异,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②整倍体变异

a、一般将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这组染色体的、各不相同,携有能控制该生物生长发育的。

b、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体细胞中含单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

c、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由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

d、通常把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超过两个的生物称为。

e、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昆虫中的雄蜂、雄蚁等就是正常的单倍体生物,它们是由未受精的发育而成。

③非整倍体变异

如人类的卵巢发育不全症(特纳氏综合征),就是由于缺少一条性染色体引起的,核型为xo(2n-1)=45;先天愚型(又称唐氏综合征)的遗传病袁患者比正常人(多或少)一条21号常染色体。

六、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一)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由他们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感光部位;弯曲的部位

在,由此推测,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2、波森和詹森的实验

结果发现,插有明胶片的苗发生向光弯曲现象,插有云母片的苗则不弯曲。由此证明,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传递。

3、温特的实验

所有的对照(不放琼脂块的、琼脂块中无任何化学物质的)均无生长反应。

这一系列实验充分说明,苗尖中确实存在一种能够生长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被命名为,其化学本质,它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是在细胞内由合成的。

(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五大类激素

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类脱落酸乙烯

1、前三种主要是植物生长的,后两种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发生响应有关

2、激素往往是在植物体的产生,然后运输到起作用的,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信息的,起着的作用。

3、当植物的特定部位感受到的刺激时,会引起该部位激

素或的改变,从而引起植物发生相应的响应。4、每种激素的作用决定于植物的、激素的、激素

的等。

6、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单独一种激素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

的作用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7、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则抑制种子萌发,两者的作用

是的。当水分供应良好时,禾本科植物种子中的就会释放,以动员贮藏的养分,从而促进种子萌发,这时的作用就显示不出来了。

8、是由成熟的果实和植物的其他部分产生的激素,在花、叶、和果实的脱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三)植物激素的应用

1、人们常常把和化学物质合称为植物生长物质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2、植物生长物质有许多种用途,

①促进种子萌发、促进生根(特别是用于林木的扦插繁殖)、加速生长(前三类激素及其类似物)、

②抑制生长(特别是一些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的物质)、

③引起无籽果实的形成(例如引起无籽番茄的形成

和引起无籽葡萄的形成)、

④果实的催熟()、

⑤收获后农产品的储藏保鲜()等、

⑥2,4-D用于种植禾谷类的田间,以杀除植物类杂草。这些调节作用,统称为。

七、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1.神经元:是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2.神经元的基本功能:神经元是一种细胞,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并沿轴突传导出去。

3.刺激坐骨神经时,产生一个,它沿着神经传导,这个负电波叫做。因此,神经冲动就是,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动作电位的传播。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传递

1.神经冲动(兴奋)的形成与恢复

概括:、和的过程,也就是动作电位(负电位)的形成与恢复的过程,全部过程只需的时间。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兴奋是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2)兴奋的传导过程:当刺激部位处于反极化状态时,邻近未受刺激的部位仍处于极化状态,两者之间会形成。这个局部电流又没有去极化的细胞膜,使之去极化,也形成动作电位。这样,不断地以向前传导,将动作电位传播出去。

(这个局部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3)神经冲动(兴奋)传导特点

①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但只有在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②一条神经包含着许多,各条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被称为传导的。

③与电流在导体中传导不同,动作电位在传导过程中,其大小和速率不会因传导距离增加而。

3.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结构基础——突触:神经末梢与肌肉接触处叫,又称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也是通过相联系的。第一个神经元的在第二个神经元的、、处组成突触。(2)传递过程:当神经冲动传到末梢后,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并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结合,这种受体是一种,结合后通道开放,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引起突触后膜,形成一个。这种电位并不能传播,但随着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增加,开放的通道增多,电位可,在到一定阈值时,可在突触后膜上形成一个。肌膜的动作电位传播到时,引起。

4.兴奋传递的特点(1):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所以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轴突或效应器细胞,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2):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要发生信号的转换,所以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三)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

1.反射是指在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如膝反射等。

2.反射的结构基础——

(1)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

(2)完成反射的基本条件:必须保证反射弧的。

(3)最简单的反射弧——,如膝反射,只包含了一个神经元和一个脊髓的神经元,反射中枢就是两个神经元间

的。

(四)大脑皮层的功能

1、人大脑左半球额叶后部有一鸡蛋大的区域如果受到损伤,则病人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也不能通过书写表达他的思想。现在把这个区叫做失语症区。

2、受损伤的病人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即可以听到声音,却不能理解它的意义

3、电流刺激一侧顶部,引起对侧运动;刺激中央前回底部引起运动。

4、中央前回旁边的是躯体感觉区,用电流刺激体觉区顶部引起电麻样感觉;刺激体觉区引起电麻样感觉

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知识点最新整理

必修一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I (1)水的作用:①良好的溶剂;②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③代谢的原料(如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C 是生物体核心元素, O 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包括:油脂、磷脂、固醇、植物蜡等 油脂: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①组成元素:C 、H 、O (C 、H 比例高,燃烧时耗氧多,产能多); ②功能:储能、保温等; 磷脂: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的基本骨架; 固醇:组成元素:C 、H 、O ;小分子物质 ①胆固醇:动物细胞膜的成分; 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化学本质是脂质); 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4、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 II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R 基的不同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2)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形成肽键,见下图: 氨基:-NH 2; 羧基:-COOH ;肽键:-CO-NH- (3)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 ②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不同; ③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4)蛋白质功能: ①组成功能:肌肉;②催化功能:酶;③运输功能:血红蛋白; ④调节功能:生长激素;⑤免疫功能:抗体 (5)蛋白质的变性:变性不可逆;变性的本质是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 (6)假设有m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 条链,则: ①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m-n ; ②至少有n 个氨基,n 个羧基游离; ③蛋白质分子量= 5、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I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核酸的分类:脱氧核糖核酸(DNA )和核糖核酸(RNA ) 核酸的分布: ①脱氧核糖核酸(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 ②核糖核酸(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包括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 几种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及基本结构单位,见下表: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①还原性糖的鉴定原理:还原性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等)与本尼迪特试剂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红黄色沉淀。 ②油脂的鉴定原理:油脂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黄色。 ③蛋白质鉴定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紫色的络合物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I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施旺、菲尔肖。 内容:①细胞是生物体(除病毒)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2、细胞膜及细胞的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I 细胞膜的功能是: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 ① 磷脂双分子层(脂双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流动镶嵌模型: ② 蛋白质分子镶嵌、覆盖、贯穿于脂双层中。 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一层糖蛋白,叫糖被。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即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 功能特点:细胞膜和其它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化学成分糖蛋白或结构:糖被。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1)体液:人体内的总称,分为 (约占 )和 (约占 )。 (2)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等。 2、血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3、用图示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的关系: 4、血浆的主要成分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又不 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而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①定义:是指溶液中 ②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 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自于;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约为 KPA,相当于的渗透压。 (2)酸碱度:正常人体血浆中酸碱度范围:,与缓冲溶液中、有关。若食物呈酸性,与发生中和反应;若食物呈碱性,与发生中和反应。 (3)温度:正常的温度维持在度左右。 6、列举引起组织水肿的因素:。 7、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 8、 9、内环境的稳态: (1)定义: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调节机制:目前认为是机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其中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但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的。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4)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系统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和。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 五部分组成;其中效应器是指。 2. 反射发生的条件:。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变为显著的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形式: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 (2)过程:①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的电位为电位,表现为,形成原因:; ②受刺激时:产生电位,表现为,形成原因:。 ③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内,膜外。 ④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3)传导特点:离体神经纤维上为传导,在生物体内或反射弧中为传导。 (4)K+外流、Na+内流属于(运输方式),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能量。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段膨大成杯状或球状。 (2)突触:由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共同形成,包括、、三部分。 在特定情况下,突触后膜还可以是的膜,突触间隙内的液体是。(3)突触小泡:其形成与(细胞器)有关,内含。 (4)神经递质:①种类:可分为递质(如:乙酰胆碱)、抑制性递质(如:甘氨酸) ②释放的方式:,是否需要消耗能量,跨过层生物膜,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③特点:a、属于信号分子 b、与受体特异性结合 c、一经作用后就被水解或灭活(若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 碱作用后不能被灭活,引起的即时效应是使突触后膜持续或使肌肉持续。)(5)兴奋传递的过程: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内的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经(方式)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6)传递的特点:。原因: (7)传递过程中突触处信号变化:信号→信号→信号 6.指针偏转问题 ①刺激a点: 电表①会发生次方向的偏转 电表②只能发生次偏转 ②刺激b点:电表①会发生次方向的偏转,电表②只能发生次偏转 ③刺激c点:电表①会发生次方向的偏转,电表②只能发生次偏转 7.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中枢受 脑中相应的中枢的调控

高中生物必修1基础知识填空版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1.①大量无素: ②微量元素: ③基本元素:(最基本元素:) 中含量最多元素为; 中含最最多元素为。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元素)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元素) 2.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60%-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7%-10%) 3 4(绝大多数以形式存在) 功能: 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 )、甲状腺激素()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5.糖类的比较:

6二糖水解为两分子单糖: 水解为 和 。 水解为 和 。 水解为 和 。 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水解为 可溶性还原性糖: 等 78蛋白质(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10%,干重的50%以上,是细胞含量最多的 。 ②组成元素:主要由 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 等 ③相对分子质量:几千~100万以上,属于大分子化合物 ④基本单位: ,大约有 种。 ⑤氨基酸结构通式: ⑥氨基酸结构特点:都含有一个 和一个 与 相连,而且 这个碳原子还分别与一个氢原子、一个可变的R 基相连接。 将氨基酸区别为不同的种类的依据是 。 ⑦形成过程: R 1 R 2 R 1 R 2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 二肽:由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H2O来自,来自。 ★肽键数==-。 ★若为环状肽:肽键数==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18×。 决定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如肌动蛋白; ②作用:如酶; ③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作用:如抗体; ⑤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载体蛋白。 (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胰岛素为什么不能口服?——胰岛素是,口服会被消化酶水解而失去疗效。 9核酸:元素组成:。 功能:是细胞内的物质,控制。 ①核酸的种类:(DNA)和(RNA) DNA中为脱氧核糖、RNA中为核糖)③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RNA的核苷酸叫做(种)。

浙科版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修整版

浙科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总结修整版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D、H、O、N 2、水在细胞中的作用:①作为溶剂②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③调节体温 3、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作用:(1)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2)无机盐还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还原糖的检验:本尼迪特,加热,变红黄色 生) 油脂的检验: ①制片②染色(用吸水纸吸去表面的水,再用滴管将苏丹Ⅲ染液滴在切片上,静置2~3min。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再在切片上滴加1~2滴50%的乙醇溶液,洗去多余的染料)③制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再在切片上滴加1~2滴水,盖上盖玻片)④观察(脂肪颗粒被染成橙黄色低倍镜→高倍镜) 6、蛋白质 (一)生理功能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比喻为“建筑材料”。 2、有推动化学反应的作用。即生物催化剂——酶。

3、与免疫有关,负责与疾病作斗争。如抗体。 4、具有运输作用。如帮助物质运输细胞:细胞膜上的载体。 (二)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1、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 (2)、通式: (3)、结构特点: a :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 ); b: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c :不同的氨基酸分子,具有不同的R 基. 2、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结合方式:脱水缩合 。 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三)、多样性原因 氨基酸分子数目、种类、排列顺序,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多肽种类多样 蛋白质分子多样 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肽键的空间结构的差异,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及其多样 蛋白质的检验:双缩尿试剂A 和B (变紫色) 7、核酸 元素组成:C 、H 、O 、N 、P (一)、分子结构 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 脱氧核糖 核糖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A 、T 、C 、G ) (A 、U 、C 、G ) 化学结构 脱氧核苷酸链 核糖核苷酸链 空间结构 脱氧核糖核酸(DNA ) 核糖核酸(RNA ) (双螺旋结构) (单链) (二)、种类 (三)、生理功能 DNA :贮藏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所有活动。决定细胞的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RNA :在合成蛋白质时是必需的。 二、细胞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试题.doc

高二生物必修 3 综合测试题 第I 卷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2 . A .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 ?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 . 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 ) 3. A. 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 B. 血糖升咼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 C. 血糖升咼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 D. 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 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 A. 脑皮层,下丘脑 B ?下丘脑,大脑皮层 C ?下丘脑,下丘脑 D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4.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 4 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 表现为( ) A.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耗氧量 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5.绿色植物倒伏后 ,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 ,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 受重力影响 , 向地性 B. 受重力影响 , 背地性 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 受光的影响,向光性 6.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渗出,会造 成局部 ( ) A. 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 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7、 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 在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⑤ 8、 兴奋的传导在体内只能是单向的,下列对这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小泡中有递质 B. 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种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C. 突触后膜中突触小泡内没有递质存在 D.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9、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 淋巴细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后习题汇总含答案 (1)

必修一课后题参考答案: 1.1 1.(1)活细胞:A、D、G、I;(2)死细胞:B、E;(3)细胞的产物:C、F、H。 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2)种群层次;(3)群落层次。 1.2 1.B。 自我检测:1.×。2.×。3.√。 选择题1.C。2.D。3.B。 画概念图3个问号分别表示的连接词是: 不具有、具有、具有。 2.1 1.(1) √;(2)× 。 3.B。 2.2 1.(1)√;(2)√。2.A。 3.B。 2.3 1.(1)√;(2)√ ;(3)√ 。2.C。 3.C。 2.4 1.(1)√;(2)√。2.C。 3.C。 4.C。 5.C。 2.51.C。2.A。 3.D。 自我检测:判断题1.√。2.×。3.×。4. √。 5.×。 6.×。 选择题1.A。 2.B。 3.D。 4.A。 画概念图 二、知识迁移 自由水,结合水,自由水。 3.1 1.C。 2.A。 3.C。 3.2 1.图1中,注字的“内质网”应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应是“内质网”。染色质的注字指示线位置有误。中心体还应包括指示线下方的中心 粒。图2中,注字的“核仁”应是“叶绿体”,“叶 绿体”应是“线粒体”,“核糖体”应是“中心体”。 2.C。 3.B。 4.C。 3.3 1.(1)√;(2)×。2.C。 3.C。 自我检测 判断题1.×。 2.×。选择题C。 连线题 二、知识迁移 提示:与溶酶体的作用有关。细胞死亡后,溶 酶体膜破裂,各种水解酶释放出来,分解细胞 中的蛋白质等物质,这时的畜、禽肉烹饪后更 鲜嫩。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技能应用 调暗视野有两种方法:一是转动反光镜使进光量减少;二是选择小的光圈,减少进光量。4.1 1.√。2.√。3.×。 4.2 1.提示:细胞膜太薄了,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而19世纪时还没有电子显微镜,学者们只好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入手进行探究。 2.脂质和蛋白质。 3.提示:这两种结构模型都认为,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是:(1)流动镶嵌模型提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横跨整个脂双层,有些部分或全部嵌入脂双层,有些则镶嵌在脂双层的内外两侧表面;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均匀分布在脂双层的两侧。(2)流动镶嵌模型强调组成膜的分子是运动的;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结构。 4.D。 4.3 1.D。 2.A。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1.×。 2.×。 3.×。 4.×。 5.×。 选择题1.D。 2.C。 画概念图 5.1 (五)第一小节练习 基础题 1.巴斯德: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 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 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萨姆纳:酶是蛋白质。 2.提示:(1)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高效率地进行,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2)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酸碱度适中等温和条件下进行,无机催化剂常常需要辅助以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条件才能有较高的催化效率。 3.D。 第二小节练习1.B。 2.B。 3.提示:这个模型中A代表某类酶,B代表反应底物, C和D代表反应产物。这个模型的含义是:酶A与 底物B专一性结合,催化反应的发生,产生了产物C 和D。这个模型揭示了酶的专一性。 拓展题 1.(1)A点: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 加快。B点:反应速率在此时达到最高。C点:反应 速率不再随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维持在相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汇编(精编图文版)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 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 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 同,最主要的差 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 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 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 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 时外正内负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传导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 导 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 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 生兴奋或抑制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 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 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sport))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 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生物必修1-3基础知识答案

生物基础知识答案 1. 细胞 2. 病毒 3. 核膜 细胞核 4. 统一 5. C C 、H 、O 、N C 、H 、O 、N 、P 、S 、K 、Ca 、Mg Zn 、Fe 、B 、Cu 、Mo 、Mn 6. 水 蛋白质 蛋白质 1. 2. 氨基(—NH 2) 羧基(—COOH ) C R 3. —CO —NH — 4. m-n 5. 主要承担者 肌肉的主要成分,羽毛的主 要成份,蛛丝的主要成份,头发的主要成份,细胞膜中主要的功能物质,细胞膜上的载体, 多数的酶,血红蛋白,胰岛素,抗体,核酸 注意:不能把氨基酸,二肽认为是蛋白质 6. 核苷酸 磷酸、五碳糖、碱基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7. 脱氧核糖 核糖 RNA 中以U 替代了DNA 中的T 2 1 8. 细胞质中 细胞核中 线粒体 叶绿体 9. 4 4 8 2 脱氧核糖和核糖 5 A 、T 、G 、C 、U 10. 能源 葡萄糖 单 蔗糖,麦芽糖 淀粉,纤维素 乳糖 糖原 11. 脂肪 磷脂 固醇 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12. 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 13. 自由 结合 自由 14. Fe :血红蛋白,Mg :叶绿素 抽搐 15. 分隔开 进出 信息 16. 1) 低等 [13]中心体 [7]细胞壁 [4]叶绿 体 [2]液泡 细胞壁 注意:1不是细胞壁是细胞膜。 2)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核 3) [4]叶绿体 [9]线粒体 线粒体 叶绿体 化学能 4) [11]核糖体 [8]内质网 囊泡 [5]高尔基 体 囊泡 流动 5) [8]内质网 6) 核膜 染色质 核仁 核孔 大 遗传信 息 遗传 代谢 17. 低 变大 高 变小 原生质层 细胞 膜 液泡膜 细胞质 全 液泡 大于细 胞液 原生质层 大于 质壁分离 深 小 低浓度 质壁分离复原 变大,颜色变浅 18. 选择透过性 19. 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双层磷脂分子 蛋 白质 20.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2122. 蛋白质 RNA 23. 加入肝脏研磨液的试管 活化能 24. 高效性 专一性 反应条件温和 25. 最快 最适 最适 高温 过酸 过碱 失活 不能 不会 26. A-P~P~P 高能磷酸键 27.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形成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 ATP 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各项生命活动 28. 直接 29. C 6H 12O 6+6O 2+6H 2O ?→?酶 6CO 2+12H 2O+能量 C 6H 12O 6?→?酶 2C 2H 5OH +2CO 2+能量 C 6H 12O 6?→?酶 2C 3H 6O 3+能量 有氧呼吸 相等 产酒精的无氧呼吸(酒精发酵) 有氧 无氧 30. 图见下一页 1) 3 2 3 3 2)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 质,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 1 细胞质基 质。 31. 红 蓝紫 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薄膜上 基粒 叶绿体基质 外膜、内膜、基质 嵴 基粒 类囊体 32. CO 2+H 2O →叶绿体 光(CH 2O ) +O 2 33. 图见书 1) O 2和[H] [H] [H] ATP CO 2 (CH 2O ) 2) 光 ATP 活跃 化学 活跃 化学 稳定 化学 3) C 5下降C 3上升 C 3下降C 5上升 4) 光反应和暗反应 34. 细胞分化 细胞分裂 35. 植物细胞 动物 细胞核 36. 基因 尾 尾 37. 致癌因子 不受 不断 恶性 糖蛋白 38. 同种 同一 不同 不是 因为狗身上 的一根毛可能既是长毛又是卷毛,鸡可能既使长腿又是毛腿,大麦和小麦不是同一个物种。 这些性状可以有如下的相对性状:长毛对短毛,卷毛对直毛,长腿对短腿,毛腿对光腿,小麦的圆粒与长粒也是相对性状。 39. 较大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 白 隐 显 分析:紫花与白花交配,子代数量较大,且只表现出“白花”一种性状,符合“忽隐”——亲本中有紫花,子代中完全没有紫花,则没有表现出来的“紫花”为隐性,进而得出“白花”是显性。两个正常人后代出现了患者,符合“忽现”——亲本不具有,子代忽然出现的“患病”性状当为隐性,所以为“隐性遗传病”。B 图中两个患者的后代表现正常,也符合“忽现”,此时子代忽然出现的性状是“正常”,所以“正常”为隐性,进而得出“患病”为显性,所以为“显性遗传病”。 提示:答案中有解析的,要利用这些内容以及相应的题目去理解相应知识点。否则可能事倍功半。 40. 2 小 显 紫花,A 图中的患者,B 图 中的正常个体 隐性个体 纯 既可能纯合 又可能杂合 ①紫花(aa)×白花(AA ) 白花(Aa ) ②A 正常人为Bb,患者为bb,②B 正常人为cc ,患者为Cc 。 DD,dd,Dd DD ×DD,DD ×Dd,Dd ×DD 解析:紫花为隐性必然为两个小写字母(纯合子)aa ,白花可能为AA 或者Aa ,子女数量比较大,全都是白花(显性性状)。说明亲代的显性中至少有一个是纯合的(AA ),因为亲代中只有一方是显性性状白花,所以白花为AA 。A 图中患病是隐性,所以患者的基因型是bb ,正常人“上看父母,下看子女”,发现子女中有隐性个体——患者。所以 C H COOH R H 2N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作者:————————————————————————————————日期: 2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 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 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 能单位:神经元 突起 树突 轴突 神经纤维

第一章测评-练习【新教材】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一章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动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 A.水 B.蛋白质 C.脂质 D.糖类 2.某女生血常规检验报告显示血色素偏低(即血红蛋白偏低),原因可能是她体内缺乏() A.Mg2+ B.Na+ C.Ca2+ D.Fe2+ 3.刚收获的大豆种子需先晒干后再贮存,干种子播种时要播在潮湿的土壤中。以上事实说明水具有的作用是() A.运输物质 B.稳定温度 C.调节代谢速率 D.构成新细胞 4.下列物质不能被水解的是() A.DNA B.蛋白质 C.RNA D.葡萄糖 5.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A.胰岛素、性激素 B.葡萄糖、麦芽糖 C.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D.甲状腺激素、叶绿素 6.(2019浙江4月选考,7)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紫色 B.磷脂主要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C.胆固醇使动物细胞膜具有刚性 D.植物蜡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组成成分 7.(2020余姚中学高一质检)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 B.肝细胞内的肝糖原和叶肉细胞内的淀粉都属于多糖 C.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磷脂 D.糖原、淀粉是生物大分子,纤维素不是 8.(2020浙江1月选考改编,7)无机盐是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a2+与肌肉的兴奋性无关 B.Mg2+是各种色素的必要成分 C.H2P O4-作为原料参与油脂的合成 D.HC O3-具有维持人体血浆酸碱平衡的作用 9.下列物质中,既含N元素又属于生物大分子的一组是() A.核苷酸和抗体 B.载体蛋白和核酸 C.淀粉和胆固醇 D.脂肪和胰岛素 1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化合物都以碳链为骨架

高一生物必修一学习知识重点情况总结(全)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 2.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 ●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 二: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一: 元素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 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 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0.1g/ml NaOH 0.05g/ml CuSO4 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0.1g/ml NaOH 0.01g/ml CuSO4 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 成紫色反应。 脂肪: 苏丹Ⅲ(橘黄色)苏丹Ⅳ(红色)

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 非选择题专项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非选择题专项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一、多选题 1.{下列有关图中的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并非所有大分子物质都可通过④进出细胞核,④可参与信息交流 B.所有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①②③周期性的出现和消失 C.该结构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D.②的结构是流动镶嵌模型,RNA 经过④需要穿过 0 层膜结构且需消耗能量 2.{下图为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和转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由双层膜包被的结构有①⑤⑥ B.图中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结构有①②③④⑤ C.若②合成的是丙酮酸脱氢酶,则该酶在⑥中发挥作用 D.若②合成的是染色体蛋白,则该蛋白会运送到①⑤⑥中 3.{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中都有NaOH溶液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牛肉富含蛋白质,所以可用牛肉的浆液鉴定蛋白质 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4.{将细胞膜破坏后的某植物细胞匀浆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下列三种有机物的有无(“+”表示有,“-”表示无),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蛋白质脂质核酸 细胞器X+++ 细胞器Y++- 细胞器Z+-+

A.细胞器X一定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细胞器Y一定与蛋白质加工和分泌有关 C.细胞器Z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有DNA复制 D.硝化细菌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Z 5.{下图是细胞中由某基本单位形成生物大分子时化学反应的模式图,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形成的大分子均以碳链为骨架 B.每合成1个大分子都产生1个水分子 C.该过程的逆过程会导致有机物总质量减少 D.蛋白质和多糖的合成都符合这个模式 6.{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滴加适量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如图所示,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所有试管中只有1、5号呈蓝色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1、2、3、5号试管呈蓝色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D.烟草花叶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8.{蛋白质与核酸是细胞中重要的两类有机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有关 B.低温、高温与重金属盐都能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RNA中 D.核酸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9.{下列关于实验的操作步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O2养料O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淋巴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 - 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2-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 等离子有 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 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 cl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 -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 2- 、HPO4 等离子有 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 突起神经纤维 轴突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高中生物必修一易错题精选集-附详细答案及解析

1.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 体中含有 DNA ,原核细胞拟核中含有 DNA 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DNA 分子等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染色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 2. 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 A ?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 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 1.5 cm 左右 B. 若载玻片上有 d 字母,则视野下呈现 P 字母 C. 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 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 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 方移 动 D .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3. 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 A .真核生物 B .异养生物 C .无核膜的生物 D .有线粒体的生物 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2010山东枣庄模拟)下列关于玉米、蓝藻和变形虫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正确叙述是 A ?都能进行细胞分裂,都有细胞周期 B. 遗传物质都是 DNA ,细胞内都有转录和翻译过程 C ?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但都不含中心体 D ?三者的原生质层都有选择透过性,都能选择性地吸收和排岀物质 (常考易错题)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 B.② C .①② D .①②③ 4. (2009广东六校联考n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 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 0.5 cm ,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 需?? 13 5. 6.

1.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①叶绿体②染色体③核膜④核糖体⑤细胞壁⑥拟核 A.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84096

第一章走进细胞核心概念 章及名称课标要求核心概念教学中的一般概念和事实 第1章 走近细胞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 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 层次。 3.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 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4.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 命系统。 5.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 过程。 1.生物的生命活动 都离不开细胞。 2.细胞是最基本的 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既有统 一性又有多样性。 1.生命系统的层次:细胞、组织、、 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 态系统。 2.细胞的类型,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的比较。 3. 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的多样性和 统一性。 4. 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 胞。 概念图: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⒋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三个侧面:生物和外界环境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 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和分化;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⒌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作用的场所:输卵管;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子宫;

⒍父母和子女间遗传物质的桥梁: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⒎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完成缩手反射至少需要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参与; ⒏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主要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T淋巴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9.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组织→器官→系统(高等动物具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注意: ★①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②心肌,平滑肌属组织;血液属于(组织)层次,骨骼肌属于组织,一块骨骼肌属器官;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③绿色开花植物有6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绿色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殖组成一个基因库。 (★不仅仅是所有 10.生命系统结构层次间的关系:①生物的每层结构都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都进行着生命活动。例如,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个体的生长与发育、种群变化等。②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九个层次,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低等生物其生命系统比较简单,越高等的生物则越复杂,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器官、组织这三个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这说明了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③从最小的生命系统——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紧密联系。 ★1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三、为什么说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熟读三遍,能做选择题)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1)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3)多细胞生物(如人)由许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并经分化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组织,进而形成不同的器官、系统,最终构成生物个体。即多细胞生物是在细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2.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1)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其增殖,离开寄主细胞,病毒就不能进行任何生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由一个细胞完成的,当细胞受损,则不能完成其代谢、分裂(繁殖)、生长发育、应激性、遗传变异、运动等各项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体内的已分化的细胞尽管保持着形态结构的相对独立性,且不同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分别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在生物体内它们是分工合作的关系,共同完成生物体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即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单个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 3.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1)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2)无数实验证明,任何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的细胞,都不能实现细胞的完整生命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