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源市政污水处理优化运行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低碳源市政污水处理优化运行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低碳源市政污水处理优化运行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低碳源市政污水处理优化运行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污水排放量也明显增多。随着国内大部分受

纳水体的环境容量变小,以及愈加严格的环境政策,越来越多的市政污水处理厂

出水水质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

一级A标准,并有进一步提高标准的趋势。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建议的生物脱氮的污水碳氮比BOD5/TKN>4,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均存在原水碳源不足、碳氮比低的情况,氮磷达标排放存在难度大和达标成本高

的问题。

关键词:低碳源;市政污水处理;优化运行

引言

相比较几年前,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环境水平

却没能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甚至出现了恶化的趋势,主要是因为

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工业,而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污水的产生无法避免,如

果处理方式不当,就会对水资源产生污染,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相关部门如果不能够对污水进行处理,缓解水资源污染问题,就会影响

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进步。除此之外,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并非单一地进行排放,

因为直接对处理污水进行排放虽然可以降低污染水平,但是被处理之后的水资源

却在一定程度上被浪费,不符合我国环保的特点。因此,市政部门应该对污水处

理工艺进行完善,同时,运用回用技术最大化地利用水资源,促进国家的可持续

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1市政污水处理面临的常见问题

1.1污水处理的成本较高

当前对于市政污水处理难度极大,其作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对相关的

处理技术、操作人工、处理设备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此过程需要耗费的时

间比较长,实际的处理流程极其的复杂烦琐。所以市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培养

人才、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购买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对于引进的技术和

设备,市政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一些从国外引

进的设备,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还可能会出现故障,市政就需要花费高额

的维修费用。通过以上种种的分析可见污水处理的成本高,如果市政相关部门的

资金储备不足,不仅会影响污水处理的质量和效果,还会对污水处理设备的配备

带来影响,而且高成本的消耗会给市政展开污水处理工作增加很大的经济负担。

1.2盲目地追求新工艺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的工艺和技术还不是非常的成熟,还需要从国外引进先

进的技术、设备以及人才,聘请国外专家给城市污水处理单位提供技术上的指导。但是,一些城市由于经济比较落后,在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人才培养以及专家聘

请等方面的负担较大。与此同时,城市污水处理在工艺和技术上的选择上存在一

些误区。一方面,有些城市在选择污水处理和工艺的时候,没有结合本市的实际

情况,在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方面缺乏认真的考量,导致污水处理过程中水资源的

大量浪费,造成城市水资源的紧张。另一方面,盲目追求先进的技术,错误地认

为越是新的技术,在污水处理的效果方面就越好,而新技术与本市的污水处理的

现状并不相符,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污水处理效果,反而会增加污水处理成本,从

浅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浅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城镇污水治理已经成为城镇化进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当前我国城镇污水治理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现实情况出发,提出适合各新建城镇的污水处理技术工艺。 关键词:处理工艺;城镇;处理技术 1、前言 随着城镇化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小城镇污水问题已经水污染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具有规模小、水质和水量变化大、地方经济承受能力弱、运行管理人员缺乏经验等特点,故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小城镇的简易、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城镇生活污水包括洗浴水、洗衣用水、冲厕水等一系列生活废水,这些污水中含有较多的生活杂质,可生化性好,回收利用的可行性较高,部分地区的生活污水中还混入了一定量的工业污水,使得水质成分较为复杂,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许多环境学者也研究出了一些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2.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最为成熟,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现阶段的城镇生活污水治理中得到了普及应用,活性污泥法由格栅、初沉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曝气系统等部分组成,主要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其工艺原理比较简单,污水治理效果好。[2]根据活性污泥法的系统结构划分,其处理流程可以简单的表示如下:首先是将待处理的生活污水采取沉淀操作,然后将初步处理后的污水与二沉池中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混入曝气池,这些活性污泥中含有较多的微生物,在曝气池中,菌胶团能够将部分有机杂质转化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并吸收转换为自身物质的一部分,最终以代谢的形成转化为CO2排放出去。 2.2氧化沟 氧化沟又称循环曝气池,属于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法,下图是以氧化沟为生物处理单元的污水处理流程图。[3]在构造方面氧化沟一般呈沟渠状,总长可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沟深取决于曝气装置;在水流混合方面的特征主要具有完全混合式和推流式的特征,这种独特的水流状态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絮凝作用,用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氧化沟在工艺方面可以不设初沉池,不单设二沉池使氧化沟与二沉池合建,可省去污泥回流装置;氧化沟对水温、水质、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龄一般可达到15~30d,为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的4倍左右;此外氧化沟的污泥产率低且多为稳定的程度,勿需再进行消化处理。 2.3 SBR法

某某市政工程给排水和污水处理施工组织方案

五、施工组织设计 1、投标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制时应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说明施工方法;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情况、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情况、劳动力计划等;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进度、技术组织措施,同时应对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如冬雨季施工技术、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等。 2、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可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组织项目管理机构 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六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七章、环境保护管理与措施 第八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第九章、资源配备计划 第十章、冬季和雨季的施工措施 第十一章、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五、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 遵守合同签订的施工期限,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可根据施工情况,分期分批进行安排; 科学而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缩短工期,加快施工进度; 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预制装配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应用科学的计划方法确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法。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因地置宜地采用快速施工、平行作业。对于复杂的工程应通过网络计划找出最佳的施工组织方案; 落实季节性施工的措施,确保连续施工,全面平衡人工、材料用量,力现均衡施工; 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尽量减少临时工程,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妥善安排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安全,实现文明施工。 二、编制依据: 1、《仁宝项目至毛家湾污水处理厂污水干管工程招标文件》; 2、《仁宝项目至毛家湾污水处理厂污水干管工程设计图》 3、《仁宝项目至毛家湾污水处理厂污水干管工程地勘图》 4、工程现场实际踏勘所了解的周边环境、地质、气象水文等具体实际情况及标前答疑纪要; 5、市政工程有关施工规,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我公司管理水平、机械设备、人力、施工技术力量和工程组织水平。 7、满足招标要求的现行施工标准及规。

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的技术及发展对策

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的技术及发展对策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市政工程也迅速发展起来。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 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市政给排水工程最重要的任 务之一就是处理城市各项污水,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的技术水平和效率直接 影响着城市工商业的正常运行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本文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污 水处理的现有问题作了简单的分析,同时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对策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在日常生 活还是城市建设中,都需要对环境展开有效保护。水资源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 资源,对其进行保护,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以市政给排水工程为例,研究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污水处理技术,根据技术的是应用情况制定发展对策,进 而对环境中的水资源展开有效保护。 1技术要点 1.1变频控制水泵 在日常工作中,泥砂成份不一样,水流速度自然不同,处理污水的水泵工作 效率自然大打折扣,利用变频控制水泵技术,实现动态化的调整,再与污水流量 相结合,既节能又快速,从整体上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1.2旋流沉砂池 沉砂池主要用于降低污水中的泥砂含量,提升机械设备处理污水的效率。但 是沉淀速度慢、用时长的缺点很难克服。应用旋流沉砂池技术,不仅能有效提升 沉降的速度,还轻松缩短了泥砂沉降的时间。 1.3生物过滤膜 生物过滤膜应用范围广,优势明显,能很好地过滤污水中不同类型的离子和 不容易沉淀的物质、杂质,但是其运行成本髙,必须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 盲目应用,只会增加排污的成本。 1.4快速水质检测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作中,不管选用哪种污水处理技术,最后排放 的水质是否达标,都必须经过重重检测。由于污水种类多,水质不一,水质的检 测周期长,水质的检测技术多且复杂,因此技术人员必须与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组建有针对性的水质检测体系,尽可能地缩短水质检测周期,从时间上提升 水质检测质量。 2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问题现状 污水处理是城市生活当中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在市政工程规划方面,如果 提前没有考虑到对应的人口密度以及生活区和生产区域的分类,那么就容易导致 排水需求相对集中,就造成了污水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技术提升的前提下虽 然能够加强排放的效率效果,但是如果长期保持高负荷的排放指标,对于管道的 负荷压力还有城市地下水资源的供应都将产生严重的压力,长此以往还容易对于 居民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污水不及时处理就容易流入引用水资源或者生活用水当中,水质的恶化对于当地居民的身体素质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而当前市政工程发 展的阻碍就在于技术方面还有所应用的设备不成熟上。如果给排水质量难以保证,那么也同样会带来污水的污染问题加重,还有一点,部分城镇地区对于污水在自 然环境中的影响认识不足,直接将生产废水进行排放而没有进行二次处理,这样

城镇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城镇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刘雪凡于禾苗王晓曈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多,成分也日趋复杂,城镇污水处理面临着严峻危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污水处理厂现状和能耗的分析,得出我国现存的污水处理厂在工艺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别的结论,但在能耗上差距很小,并根据目前污水处理厂存在的能耗过高现象从工艺设备及构筑物建设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能耗分析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水环境受到巨大的考验,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城镇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镇河流都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50%的城镇地下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城镇污水处理问题将变得越来越尖锐。 一、我国污水处理现状 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正以每年8%的速率增长,现有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约为1.22亿m3/d,但仍有一些地区依旧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我国污水处理起步于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起初受到技术和经济等条件的限制,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比例较低且大多数以活性污泥法等有机工艺为主,用以去除污水中的BOD和SS;21世纪以后,新的脱氮除磷工艺成为污水处理的主流工艺,A2/O、SBR、A/O和氧化沟工艺所占比例逐渐上升[4],但常规的活性污泥污法污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很广泛,新生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工艺和处理效果上都比常规活性污泥法要好。 氧化沟污水处理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具有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等特点,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可以减少一些构筑物的建设,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出水水质好,工艺可靠性强,并能节省一定量的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SBR是一种序列间歇活性污泥法,SBR技术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来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用非稳定化反应来替代稳态生化反应,用静置理想沉淀来代替传统的动态沉淀,工艺流程简单,造价相对较低,一般应用于厂矿企业的工业废水和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中。A/O是一种生物除磷的工艺,利用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吸收磷在好氧条件下释放磷的原理达到除磷的目的,在一般情况下,TP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 虽然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长期受到“重建设,轻运营;重污水,轻污泥“等老化思想的影响,我国城镇污水还存在着资金不足,工艺水平落后等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 二、国外污水处理现状 19世纪以来,在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相继出现了环境和社会公害,其中由于水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人们开始关注水环境的建设与改善,政府也相应的加大了投资力度,从法律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城镇污水处理事业蓬勃发展。 70年代末的美国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约有18000座,在2008年时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县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将约31.8万m3的污水转化为饮用水,成本为0.45美元/吨。在欧洲,德国的污水处理事业发展较快,1995年末投产的污水处理厂有10283座,污水处理率平均为93%,并且有60%以上的污水厂为二级生物处理。

市政污水处理厂废气处理方案

工程名称:市政污水处理厂废气处理工程 建设单位: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综合废气总量为10000m3/h 中国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市政 污水处理厂废气处理 设 计 方 案 方案设计: 方案审核: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2015年12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2) 二、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 (2) 2.1 编制依据 (2) 2.2 编制原则 (3) 2.3 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3) 2.4工程设计实施范围 (4) 2.5废气设计排放标准 (4) 三、废气来源及成分 (4) 3.1来源及成分 (4) 3.2废气风量 (4) 3.3废气的危害 (4) 四、治理工艺选择 (6) 4.1 工艺介绍 (6) 4.2 工艺对比 (11) 4.3 工艺流程 (12) 五、工程设计 (12) 5.1 废气工艺参数设计 (12) 5.2基础设计 (13) 5.2.1 基础设计依据及原则 (13) 5.2.2 土建工程结构类型设计 (14) 5.2.3 建构筑物设计要点 (14) 5.2.4 总平面布置 (14) 5.3 电气及自动控制设计 (14) 5.3.1供、配电系统 (14) 5.3.2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14) 5.3.3电缆、电线选型及敷设 (14) 5.3.4防雷与接地 (15) 5.3.5自动控制 (15) 六、技术经济及效益分析 (16) 6.1运行成本与费用 (16) 6.2设备材料清单 (16) 七、运行及维护 (17) 7.1 运行 (17) 7.2 维护 (18) 7.3人员培训 (18) 八、技术服务承诺 (18) 九、相关工程案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资质及证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低碳氮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低碳氮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生活污水进入水体,对水体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是我国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如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中,25.1%的氮、60%的磷源于农村生活污水。 目前,国家已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列入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治理项目,其中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列为重点。脱氮是污水处理的重要功能之一,而目前传统的生物脱氮方式主要是通过硝化过程将NH4+氧化成NO3-,再通过反硝化过程将NO3-还原为N2排入大气。 在反硝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碳源,而目前的农村生活污水C/N较低,致使反硝化过程所需碳源不足,造成脱氮效率下降。因此研究和应用节能高效的废水脱氮工艺技术,已成为当今水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 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是由荷兰Delft理工大学根据厌氧氨氧化原理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污水生物脱氮工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多种生物脱氮工艺,如:CANON、OLAND 等。但实际氨氮废水的产生中往往会有一定浓度的COD,限制了该技术在工程上的实际应用。 最近研究表明,ANAMMOX菌可成功的氧化丙酸,同时葡萄糖、甲酸、丙氨酸并不影响ANAMMOX过程,而且ANAMMOX菌能够与异养反硝化菌竞争利用有机物,例如丙酸。因此对ANAMMOX与硝化/反硝化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相当活跃,出现了同时亚硝化、ANAMMOX 和反硝化工艺(SNAD)。 本文以模拟废水为原水,首先在厌氧水解酸化单元除去部分COD并同时将大分子碳源水解成小分子脂肪酸;然后进行SNAD处理单元,通过对其运行条件的控制,进行氮和COD 的同时去除。本研究首先驯化培养亚硝化与反硝化菌种,然后进行SNAD生物膜的驯化培养;然后通过水解酸化+考察氮和COD的去除能力,实现自养、异养脱氮工艺的高效、低耗及长期稳定运行。该组合工艺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为农村生活污水的高效除碳脱氮的实现提供新工艺和新方法。以下为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为您整理!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原水 原水采用人工模拟污水,其营养盐组成为:KHCO31.25,KH2PO40.025,CaCl2˙2H2O0.35,MgSO4˙7H2O0.2,FeSO40.00625,EDTA0.00625,KCl0.014,NaCl0.01g/L。 进行亚硝化菌培养与SNAD填料挂膜时通过投加NH4Cl、乙酸与丙酸以提供NH4+-N(100~150mg/L)与COD(100mg/L)。

几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简介及选择

几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简介及选择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三类。物理法和化学法已被实践证明不能使城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现已广泛地应用生物化学处理法于工业废水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领域。 一、污水生物处理方法简单分类 全球的污水净化以生物处理法为主,简单分类图如下: 二、氧化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迄今为止,生物处理工艺是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最为经济,最具环境效益,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方法,而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是生物处理方法中最为主要的处理方法。氧化沟,实际上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它是把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环状的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氧化沟法属于好氧处理法,它是将空气连续鼓入含有大量溶解性有机物的污水中,它的主要设备是曝气装置,其作用是1、向混合液供氧;2、使有机物、微生物与氧三者充分混合接触;3、防止活性污泥在氧化沟内沉淀;4、推动水流作水平方向不停的循环流动。从上述可以看出,氧化沟法是通过向污水中注入大量的氧气,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被降解并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这种处理法的优点: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运行管理方便,基建好氧处理 厌氧处理 自然条件下 人工条件下 自然条件下 人工条件下——化粪池、厌氧消化池及污泥床 水体自净——好氧稳定塘 土壤自净——污水灌溉及渗滤 活性污泥法——曝气池、氧化沟 生物膜法——生物滤池及生物转盘 堆肥 生物处理法 厌氧稳定塘

费用低。 缺点: 1、由于工艺特点决定了在污水处理全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入大量空气,要消耗大量能源,要使好氧微生物处理汽水比达10-15:1,处理每吨废水耗电0.6-1Kwh。这直接导致运行费高,据多个工程实例获悉,氧化沟法处理生活污水,每吨运行费在0.36-0.50元/吨这一范围。 2、由于好氧微生物新陈代谢周期短,处理过程中要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导致二次污染,因此,污泥的收集,浓缩及处理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3、因为处理手段仅是好氧微生物质为主,对于进水的水质有一定要求,我们调查了各种氧化沟工程实例及资料,其进水BOD5这一关键指标绝大多数都在100-200mg/L这一范畴内,而实际情况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出待处理的生活污水中,BOD5这一主要污染物大多在200-300mg/L 这一范围内。处理后出水标准已经不是综合排放的一级标准而执行一级排放的A标或B标准,即CODcr、BOD5、NH3-N,P等排放指标已经大幅度提高,作为氧化沟工艺已经不能使出水稳定达到国家要求的一级A标或B 标要求。作为前几年推广的新都污水处理厂这一氧化沟示范工程,生活污水出水达一B标准要求都很勉强。因而氧化沟只适合于处理低浓度的生活污水。 4、脱氮效果差:虽然氧化沟工艺使用了好氧/缺氧工艺结合,但好氧和缺氧作为一个整体,彼此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加上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新陈代谢周期较长,因而整个工艺的脱氮效果很差。无法达到一级A标或B 标要求。 5、氧化沟建于地面,水循环中水面产生气泡,有异味溢出。 综上所述,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广为推广使用的氧化沟工艺因其出水不能稳定达标,运行费高这两大致命缺陷,使建成的污水处理厂难以满足负荷运行,有的甚至成为了摆设。 三、废水土地处理技术 1、污水快渗处理技术 污水快渗土地处理系统(简称RI系统)是有控制地将污水投放于渗透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现状分析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现状分析 【摘要】截止2010年初,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共有2016座,整体占地面积12056万m2,平均每日处理水量7956万m3,整体设施的平均利用率将近80%左右,具相关资料中显示,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在4.9万m3/d以下,其增长速度最为迅速;另外大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与建设规模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大 西北以外七个区域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利用率都在75%以上。此外,由于城镇污水处理能 力与这个地区GDP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行应结合当地情况 合理选择主体设计规模与工艺类型,从而提升设施利用率。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现状分析 2013年国家宣布的《全国投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清单》明确表明,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 全面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为2603座,整体设计处理能力13205万m3/d,日平均污水处理 量为8321万m3/d,设施利用率达到80%左右,与2011年相比,提高将近20个百分点。因此,本文笔者将以此为数据基础,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展开统计分析,深入探讨我国城镇 污水处理厂运行现状,再提出相应科学发展战略,促进我国污水处理水平的提升。 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概况 据相关资料中显示,在2001年之前,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共有436座,整体设计处理能 力为2069万亿m3/d,年污水处理量在125万亿m3左右。从2001年开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年污水处理量、整体设计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率增长速度十分迅猛,详见表1、表2。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2001年-2010年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增长并不明显,但是污水 处理厂的数量、污水处理率、年污水处理量的增长明显,其城市污水处理率快速提升。 二、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其运行现状 全面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区域经济带进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划分,首先将我国大陆地 区分为西部地区:新疆、宁县、甘肃、青海、陕西、云南、西藏、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内蒙古;中部地区: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山西、安徽;东部地区:广东、北京、河北、上海、海南、江苏、福建、浙江、山东;东北地区:辽宁、黑龙江、吉林。各地区的城镇污 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现状详见表3。 表3中明确体现出,我国城镇污水厂建设不平衡,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污水处理率与中部地 区和东部地区相比较低。西部地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率较低。与全国城镇污水处 理厂运行负荷率低许多。按照我国住建部公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及运行情况表明的:2011年我国第四季度投入运行一年以上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有287座,其平均运行负荷率地域65%,并没有达到国家相关要求,占我国整体污水处理厂的10.1%。另外,从表3中还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耗电量都比较高,其中东北地区、西 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耗电量相对较高。 总而言之,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与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其可靠性、实用性与合理性,因地制宜的制定科学主体工艺类型与设计规模。其中的主要结论为以下四条: 第一,设计规模不同的污水处理厂的总体运行情况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小型城镇污水处理 厂的增长速度最为明显,3万m3/d左右规模与3万m3/d-5万m3/d之间规模的平均增长率 为70%与48%。

市政污水处理方案的特点介绍

市政污水处理方案的特点介绍提起污水处理,可能市民的第一反应就是市政污水处理,市政污水既包含了工业污水,同时也有大家日常排放的生活污水,这其中包括平时生活当中的雨水、洗澡水、如厕水以及做饭时产生的废油水混合物。也就是说,这里面包括了城市污水以及工业废水需要集中处理的废水。深水海纳拥有一套成熟且先进的方案,能够高效地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让污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回用标准。 城市污水的处理刻不容缓 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居住人口的不断增加,产生的生活污水自然也会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好的方案进行处理,随着产量不断增加,污染也会日益严重,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市政污水处理需要经过不同的工艺流程、方法以及阶段,这就要对污水处理提供商有严格的要求。典型的市政污水处理流程应该包括机械处理到生化处理,然后是污泥处理等阶段,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比较繁杂的系统工程,虽然一开始需要耗费比较大的精力和物力,但是污水处理厂建成一定的规模后,整个效率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正视问题找出合理的方法

在二级生物处理当中,市政污水处理主要是采用活性泥污方法,这个虽然是目前世界各国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二级生物处理流程,但同时也普遍存在问题,它的基建费用以及运行费用都比较高,能耗大且管理比较复杂,容易出现污泥膨胀的现象,最关键的还是工艺设备无法满足高效低耗的要求。随着污水排放标准不断的严控升级,污水中对氮和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要求也提高,传统的泥污法无法满足要求,只能够将多个厌氧和好氧反应池串联,通过增加内循环来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这样就出现了上述的情况,成本高,管理难。 目前市政污水处理主要是采用集中方式,这套系统庞大,投资远远超过污水处理厂本身的投资,所以这种方法并不一定可取。通过建设多级曝气生物滤池来代替普通的生物池,其特点在于供氧更加充足,容积负荷更大,有效空间更多。通过投放不同的滤料,使得单元的填料中同时具备缺氧、厌氧以及好氧区,有利于食物链的形成,同时具备脱氮除磷以及去除有机物的功能。 最后,先进的市政污水处理可以采用气浮池代替传统的沉淀池,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对生物膜和悬浮物的去除率,同时还能减少水力停留时间,减少构筑物占地面积,这样一来自然可以减少土建的投资。这套污水处理系统排出的浮渣含水率有效降低,污泥体积也只有原来的1/10到1/2左右,便于对污泥的进一步处理,节省更

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我国水资源缺乏, 是世界13 个缺水国家之一, 全国600 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 且水污染严重, 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 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 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 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源于超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和大量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的城市生活污水。据《200 3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 2003年, 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60 亿t, 其中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47. 6 亿t,占污水排放总量的53.8%。城市生活污水正成为水污染的最大“公害”之一。因此, 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与居民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现状 我国污水处理面临着水污染严重, 污水治理起步晚、基础差、要求高的形势。近些年, 城市污水处理的建设有了很大发展, 截至2005 年6 月底, 全国661 个设市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708 座, 处理能力为4 9 12 万立方米/d, 是2000 年的两倍多; 全年城市污水处理量162.8 亿立方米, 比2000 年增加了4 3%,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5.7%。但绝大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满足不了实际需要, 全国还有297 个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 其中,地级以上城市63 个, 包括人口50 万以上的大城市8 个; 位于重点流域、区域“十五”规划范围内的城市54 个。全国5 万多个城镇, 370 多万个村庄, 9 亿多人口居住地尚无污水处理设施。 与国际相比,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较低,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据资料介绍, 美国现在平均每1 万人就拥有1 座污水处理厂, 英国和德国每7 000~8 000 人拥有1 座污水处理厂。而我国城镇人口中, 平均每150 万人才拥有1 座污水处理厂。据建设部通报的全国污水处理情况, 目前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 除正在调试运行的外, 尚有不能正常运行的, 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 对污水处理组织管理不力, 致使有的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半年甚至近一年仍未运行。第二, 一些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城市仍未开征污水处理费, 或收费标准和征缴率低,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经费难以保障。第三, 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 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低, 甚至难以运行。第四, 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 影响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行。另外, 还有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偏大, 过度超前, 造成设施能力部分闲置不能充分发挥效益。 2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单一使用, 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污水水质组合使用。污水生物处理法是19 世纪末出现的污水治理技术, 现今已成为世界各国处理污水的主要手段。我国现阶段的城市污水处理主要以生物法为主, 物理法和化学法起辅助作用。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广泛使用的水污染治理技术有传统活性污泥法, 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SBR, AB, UNITANK 和氧化沟工艺, AO 和A2O 等。这些工艺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水污染控制技术。 2.1 传统活性污泥法 传统活性污泥法已经有近90 年的历史, 其主要处理构筑物是曝气池和沉淀池。污水中的有机物在曝气池内停留一段时间后, 绝大部分被曝气池中的微生物吸附, 随即氧化分解成无机物。在沉淀池中, 呈絮状的微生物絮体———活性污泥下沉, 而上部的清液溢流排放。为了保持曝气池中污泥的浓度, 沉淀后的部分活性污泥又回流到曝气池中。该工艺的特点是有机物去除率高、污泥负荷高、池容积小、电耗省、运行费用低。此法稳定可靠, 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管理经验, 但普通曝气法占地多,建设投资大, 仅能满足BOD 5, CODCr, SS 三项出水指标, 且该工艺容易产生污泥膨胀现象, 除磷和脱氮效果差。

(完整版)10000立方天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解析

目录 1.设计概述2 1.1设计依据及设计任务2 1.2设计排水水质去除率3 2.城市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4 2.1确定污水处理方式的原则4 2.2污水处理工艺的简介5 2.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5 2.4 主要构筑物的选择5 3.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8 3.1进水观察井8 3.2格栅9 3.3曝气沉砂池设计11 3.4 初次沉淀池的设计14 3.5 A/O工艺的设计17 3.6 二沉池的设计22 3.7 紫外线消毒26 4.污水处理厂的布置28 4.1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28 5.2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31

1.设计概述 1.1设计依据及设计任务 ?设计题目: 10000立方/天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设计目的 ?掌握基本的设计步骤 ?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技巧 ?掌握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 ?掌握水污染工程设计计算方法 ?熟悉环境工程制图标准及规范 ?设计(研究)内容和要求: ●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如下: ?各构筑物的尺寸,利于施工 ?各设备的参数,利于选型 ?各管道参数,利于安装 ?各控制节点的排布,利于管理 ?各环节的水头损失,利于节能 ●设计图集 ?平面布置图 ?高程图 ?主要构筑物结构图

? 设备一栏表 ? 材料一栏表 ? 设计原始资料: ? 小城镇生活污水量是10000立方/天,水量变化系数取1.3。 ? 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 标准,即: L mg COD Cr /50≤,L mg SS /10≤,L mg BOD /105≤ L mg TN /15≤,L mg N NH /84≤-,L mg TP /5.0≤ ? 设计条件 ? 日均待处理污水量:d m Q v /100003 = ? 进水水质: L mg COD Cr /300≤,L mg SS /200≤,L mg BOD /2205≤ L mg N NH /304≤-,L mg TP /10≤ 1.2设计排水水质去除率 ? 城市污水经处理后,就近排入水体。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参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 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 标准,并尽量争取提高出水水质,因此确定本污水厂出水水质控制为: L mg COD Cr /50≤,L mg SS /10≤,L mg BOD /105≤ L mg N NH /84≤-,L mg TP /5.0≤ ? 结合排放水要求和出水水质,计算去除率,如表1所示: 00 100%e C C E C -= ? 式中: ——进水物质浓度;——出水物质浓度

市政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浅谈市政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摘要:城市人口居高不下、污水处理能效低导致城市污染日益严重等现象频发不断。因此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如何有效的提高市政污水处理工作质量, 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本文提出了当前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市政污水处理的措施。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问题;措施 abstract: the urban population, high efficiency low city sewage treatment in the serious pollution of frequent the phenomenon such as constantly. so we have to reflect on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ep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work quality, for people to create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ewage treatment, and summarizes the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measures. keywords: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但是相应的淡水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在不断增多。水,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这种观点的驱使下,水环境的质量越来越恶劣、水资源短缺也越来越严重,这一切都加重了城市的负荷,带来一系列危及城市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低碳氮比水质,总氮超标处理方法

低碳氮比水质,总氮超标处理方法 有人问: “低C/N比的水质,出水总氮不达标,该如何控制?” 在城镇市政管网不完善的情况下,导致进水负荷较低,就会产生该问题。 在低C/N比的废水中,硝化菌数量占比接近异养菌。相对于健康的活性污泥系统而言,硝化菌多,异养菌少。 由于硝化菌的絮凝性较差,难以在二沉池中沉淀,很多沉不下去的小絮团随着上清液流出,造成了硝化菌的大量流失。 此时若采取延长污泥龄的措施来控制氨氮,就会导致异养菌进一步减少,从而加剧硝化菌的流失。 遇到低C/N比的水质,应该如何控制总氮指标呢? 首先了解总氮调控的关键参数: 1、缺氧区停留时间; 2、污泥龄; 3、内、外回流比; 4、碳源的选择和投加; 这里重点看内回流比和碳源投加 内回流比:

内回流如果过低,硝态氮不能回流到缺氧区,反硝化反应就没办法正常进行,这个时候缺氧区的外加碳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就会进到好氧区,被好氧区的异养菌所消耗,这样就白白浪费了碳源,还消耗了溶解氧。 内回流如果过高,就会把好氧区的溶解氧带到缺氧区,破坏了反硝化所需要的缺氧条件。 外加碳源: 在进水碳源不足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碳源进行投加,并且为了节省成本,需要想办法尽可能降低碳源投加量。 举个例子: “对于进水COD100mg/L,氨氮25mg/L,TN30mg/L的废水,如何控制总氮指标呢?”(案例来源于水圈环保学院《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分析与应用》系列课程) 首先我们对这类废水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到4个信息: 1、一般出水COD会在20~30mg/L,TN在20mg/L左右,氨氮小于1 2、生化系统的DO大于2mg/L,而且一般远远大于2mg/L 3、需要额外投加碳源 4、污泥处于老化状态 总氮控制方案: 1、计算脱氮效率,以出水总氮12mg/L计算,则脱氮效率是60%; 2、计算内回流比,按100%外回流比计算,得出内回流比为50%;考虑到内回流泵开启时,最低也达到了120%的回流比,远远大于50%,可想而知,大量的溶解氧就会被带回到缺

低碳氮比废水中好氧颗粒污泥的活性恢复及稳定性研究

低碳氮比废水中好氧颗粒污泥的活性恢复及稳定性研究 好氧颗粒污泥以其良好的沉降性能、高生物量、微生物多样性和耐冲击等优点,被用于处理高氨氮、有毒有机等难降解废水。然而在实际废水处理过程中,过低的碳氮比(COD/N)废水由于需要外加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 在好氧颗粒污泥系统中,过低的COD/N会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硝化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导致好氧颗粒污泥的失稳解体。本文以在4℃储存30天的好氧颗粒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在低COD/N条件下活性恢复状况;待其恢复活性之后,探究提高碳氮负荷和降低COD/N对好氧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硝化性能和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1)在4℃存储30天的好氧颗粒污泥,经过25天的培养,其活性完全恢复。A、B反应器COD的去除效率达95%,氨氮的去除效率达90%。 在恢复期间,系统的SVI30先上升后下降。A、B反应器SVI30分别由101 ml/g 和83ml/g上升至125 ml/g 和118 ml/g 后,下降至 80 ml/g 和 57 ml/g。 (2)好氧颗粒污泥活性恢复后,提升碳氮负荷和降低COD/N至2,对好氧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影响不大,颗粒仍然能保持较好的沉降性能。A、B反应器的SVI30分别保持在60 ml/g和75 ml/g,MLSS分别保持在5g/L和3.7g/L左右。 COD的去除效率有所下降,但仍能保持在70%以上;氨氮去除率也有所波动,增加了系统的不稳定性。(3)提升碳氮负荷和降低COD/N,会使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增加,但多样性会降低。 其中优势菌属为陶厄氏菌属(Thauera),在A、B反应器中均占总菌的44%以上,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由1.01%提升至7.15%。(4)提升碳氮负荷和降

污水处理市场分析

膜技术 第一节 第三节城市污水处理概况 一、2006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情况 二、我国现代城市污水处理主导工艺分析与评述 三、2006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仍存在突出问题 四、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单位将在08年底前实行政企分开 五、2010我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六、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与科学决策 第四节各地区污水处理概况 一、2010年广州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超90% 二、大连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6%走在全国前列 三、河北省全面提升污水处理项目管理水平 四、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间城市污水处理率预计 五、青岛政府扶持力促农村污水处理 第五节污水处理市场化的建议 一、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是必由之路 二、建设部将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 三、污水处理市场化进程中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2008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分析报告污水处理行业城市污水处理数据、工业废水处理报告、行业研究市场调查、投资前景、发展预测、咨询报告最新报告 根据2007年6月份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说,到“十一五”期末,全国设市城市和县城所在的建制镇均应规划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国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4500万吨。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新增城市中水回用量35亿立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十一五”期间,将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4500万吨、再生水日利用能力680万吨。 而目前,中国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为59%,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欧美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率一般都在80%以上,美国、荷兰等国家的污水处理率甚至超过90%。 目前,中国水务市场,虽然资本推动和行政因素特征仍然比较显著,但是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不可逆转。随着中国公用事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水务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将不断提高,进而为行业整合与跨区域发展提供了动力,把握机会的优势企业将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水价改革带来的价格上涨的动力将进一步助推水务企业成长,同时也将引致更多行业竞争对手。 中国的水务行业还处于成长期,市场集中度偏低,缺少行业领导者,地域垄断特征明显。依据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

博文佳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作者:武汉市博文佳咨询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设施在现代城市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设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保护水环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污水处理设施工程的建设。 (一)国家高度重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改造,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达标运行,城市、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85%。建立全国统一、全面覆盖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测监控系统,推进环境保护大数据建设。 《“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县城不低于85%,其中东部地区力争达到90%;建制镇达到70%,其中中西部地区力争达到5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 ——到2020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到2020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

其他城市达到75%;县城力争达到60%;重点镇提高5个百分点,初步实现建制镇污泥统筹集中处理处置。 ——到2020年底,城市和县城再生水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京津冀地区不低于30%,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20%,其他城市和县城力争达到15%。 “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增污水管网12.59万公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2.77万公里,合流制管网改造2.88万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设施规模5022万立方米/日,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规模4220万立方米/日,新增污泥(以含水80%湿污泥计)无害化处置规模6.01万吨/日,新增再生水利用设施规模1505万立方米/日,新增初期雨水治理设施规模831万立方米/日,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初步形成全国统一、全面覆盖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监管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严格控制特大城市规模,增强中小城市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所有县城和重点镇都要具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建设、运行、管理水平。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 ——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

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的技术及发展对策 颜佳东

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的技术及发展对策颜佳东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排水 工程的任务日益艰巨。市政给排水工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污水处理是给 排水工程的重中之重。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质量要求的提高, 城市人口的逐步增长都导致城市排水量的增加,这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实施要求 也越来越高。为了提升城市聚醚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为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创 造舒适良好的条件,就必须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技术水平,以先进的技 术为基础,提升给排水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对策 引言 在实际工作中应树立正确观念,充分意识到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技术应用重 要性,采用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发挥先进污水处理技术在其中的积极作用,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1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技术 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水资源浪 费的情况,进而保证居民能够正常用水。近几年,我国城市人口的数量不断提升,工业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城市中的污水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对其展开全 全面有效的处理。在应用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 居民污水制造情况以及企业污水排出情况展开,对污水展开集中回收处理。例如,在此基础上构建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回收系统,自动对城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务 实展开回收整理,这种方式能够大大降低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的难度。另外,在对污水展开处理之前,需要对污水的污染情况展开检测,确定污水的污染等级,根据不同的污染程度,对其展开分类处理。另外,在对工业污水展开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污水检测仪器,确定工业污水中存在的污染物质,确定是否 对人体产生伤害,在此基础上对其展开科学的污水划分,降低污水对生态环境的 影响。 2工程服务范围 污水厂厂址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对受纳水体环境的影响,关系到污水管网的布局、污水收集管网的投资。根据平和的实地情况,小溪、花山溪横穿县城,将县 城建城区分割为三个片区,若考虑各区均单独设置污水处理厂,可以节省污水干 管投资、减少埋深、中途提升、避免管道过河,便于建设。但污水厂小而分散, 势必增加投资,增大管理难度,而且污水排放口增多也不利于环境规划目标的实现。若考虑县城集中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虽然污水厂投资相应减少且集中管理 更有效,但管道投资将加大,管道过河,也增加了施工与维护的难度,不利于近 期建设。综合上述各方面因素,结合城市地形,遵循《漳州市平和县城总体规划 方案》的布局,拟规划两个污水处理厂。一个为南区污水厂,另一个为北区污水厂。本项目二期扩建的污水处理厂为南区污水厂,服务范围为平和县城建城区、 南部片区(旧城区)、中部片区(宝善、坑里组团)的部分区域。远期拟建北区 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为中部片区(宝善、坑里组团其余部分)、北部片区和东 部片区等城市远期规划发展区域。2015年平和县城城区面积约8.75km2,人口约10.8万人。其中南部片区(旧城区)内采用雨污合流制排水体制,中部片区及北 部片区,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3优化措施分析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