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提问

英语课堂提问
英语课堂提问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随着新课改理念的实施,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作用已变成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思路,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提问作为组织教学、启发思维、提高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英语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课堂提问的作用

1.启发学生思维。提问能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在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时,教师的提问能帮助学生开动思想的机器去寻找答案,当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向前推进时,教师的提问又帮助他们开辟新的思维道路;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时,教师的提问帮助他们明确方向。

2.反馈教师的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不断预设与生成的,当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程序相矛盾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提问,教师可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的语言、语法、词汇、背景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有效的提问可帮助教师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目的、手段、方法是否被学生所接受,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调节课堂气氛。教师的提问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即使是在教学秩序较差的班级,只要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所以教师要利用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用巧妙的问题使学生豁然开朗,心情愉快,一节课疏密相间,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收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提问的时机

1.新课导入时提问。复习以前学习的知识,了解学生复习情况,起承上启下、导入新课的作用。如四年级上册第一部分This is a red skirt.该部分简单介绍了服装,可设计这一个问题:Do you know colour?一些学生们会说Yes,I do;一些会说No,I don’t。接着下一个问题What is your favourite colour?这样引出新课,起到知识的衔接和铺垫的作用。

2.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时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四年上册Unit 2 Lesson 11第一部分“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可这样提问:What do you do at home?或者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这样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

论的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起来。

3.课堂小结时的提问。通过课堂小结提问,可挖掘课文的深层含义,德育功能、文化内涵等,还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推理等能力。

三、课堂提问的策略

1.教师要很好地创设提问环境。提问时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老师应采取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提问,切忌用强调回答的命令语气和态度来提问。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教学气氛对学生回答老师所提问题起着重要的因素。

2.所提问题要面向全班,照顾优困两种学生的需要。在问答过程中听说的活动虽然只针对少数人,但全班却同时在进行听力理解训练。如果问答只在占多数的中等生学生中进行,班集体就会瓦解,优秀生和学困生就会逐渐厌恶英语,从而对全班同学的外语教学产生消极作用。如一篇文章,明显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些问题,可叫中等生甚至较差学生回答,需要归纳、推断作者之意所问的问题,就可以让优秀生回答。

3.所提问题不能过长过难。问题要大体适应学生的口语水平,如需要提出长、难问题时,可分成几个相互联系的短小问题。比如,在讲授新知识阶段,教师按课文提问要求学生按课文看书回答,如课文句子较长,则可分成几句,让学生省略原句或照原句回答。

4.注意正确的提问方式。笔者在各类听课活动中,发现了教师提问时的一些问题:①一问就答:教师一提问就立即请学生回答,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准备。②一错就纠:学习回答问题时难免出错。教师见错就纠,甚至时不时地打断学生的回答。③先请后问:教师在提问之前,已经指定了某个同学回答,无形中剥夺了其他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机会。所以教师要注意正确的提问方式:首先,在提问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即使有几个学生

已经举手,教师提问后也要耐心等一等,给予更多学生思考的机会。其次,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如果学生回答完全正确,教师要毫无吝啬地肯定,使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如果学生回答不完全正确,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提出改进答案的意见,使学生愿意接受。

5.要贯彻启发式精神,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指导、启发学生学会对所学内容进行提问,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学生们提问的过程即是学会思维的过程。如学生用学过的句子相互提问,在课前准备一些实物或画片(有时也由学生自己去找),这些实物或画片的词都是学生学过的,课堂上要求每生选一件实物或画片,用它来提问题,由另一个学生回答。如S拿到一支铅笔,问:“What’s this in English?”让S来回答;S拿上一幅画,画上是一条裙子,旁边画有一个女孩,下面写着Jane。S问:“Whose skirt is this?”让S回答;S拿出自己的书包说:“This is my bag.”并问S“Do you have a bag?”要S回答?开始的时候因为学的问句少,可允许问同一个问题,随着问句学多了,要指导学生提不同的问题。经常训练,学生的提问能力会有很大提高。

四、设计课堂提问需注意的问题

英语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设计和组织教学中要提出问题,明确提问的方式和目的,精心设计问题。教师在课前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对设计的提问应精心选择,将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密切的问题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以免浪费教学活动的时间。

2.提问的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理解的范围之内,使学生感到能够回答并产生愿意思考的积极态度。

3.要考虑多种水平的提问,简单问题和复杂问题的提问相结合,一般问题和重点问题相结合。设计较难的问题时,还应设计一定的提示要点,以便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回答。

4.在设计课堂中所提的问题时,要预想到学生可能做出的回答及教师对回答的处理方法。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玉蝉中学张航空 古希腊的学者普罗塔戈(Plutarch)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种星星之火。 一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提问的艺术性,没有真正地明确提问的目的,因而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课堂提问的误区。 1.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 诸如“Yes or No?”“Is there……?”“Do you see……?”等,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但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问题过于复杂,甚至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 如在还没讲授课文之前就提出“Describe the clou of the text”的问题,这大大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 3.对学生的回答只偏重结论,而不注重引导 如很少对学生提出“Why?”“How do you think about it?”等。这样就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缺陷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而有些提问只求学生的回答与答案一致,排斥求异思维,这样就大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沟通的桥梁,但是如果教师没有经过计划和思考便随心所欲地发问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在备课中花心思研究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而在授课中注重提问的技巧,才能最终将授课效果发挥到极致。 1.问题的设计技巧 第一,提问的整体性原则。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的目的、重点、难点、疑点设疑置问,应注意提出的问题在宏观把握上的整体构成和各疑问之间在微观处理上的相互联系。单位时间内的群组疑问应涵盖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及其思维线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不断延展其思维轨迹、感知知识信息、把握突破途径,从而通过自我思考而获取新知、提高能力。因此,教师提问时一方面要加强各问题之间的相互构成、协调、配合、互补,另一方面要注意所提问题与课堂各因素之间的轻重、缓急、难易、深浅的发展序列组织,以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时可以组织出以下问题: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How long does it take?Are you late when you arrive at the school? 第二,过渡性。即将一个综合性的大问题分解成数个小问题来提问。如在课堂上请学生描述一幅建筑物的图片:“Can you describe the building in the picture?”时,为了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便接着问:What can you see on top of the picture?What’s the word can you see at

英语课堂提问的技巧与策略 - 大连教育学院

英语课堂提问的技巧与策略 陕西咸阳风轮中学朱宁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堂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的目的要明确 教师要考虑通过提问让学生得到什么,思考和认识什么,形成何种能力或品质等等。如果教师提问缺乏目的性,无的放矢,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那么,通过提问应达到哪些目的呢? 1.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本课的特点,知道学生的兴趣和疑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提问,以便达到掌握课本内容和获取知识的目的。 2.引起学习动机,唤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开始之时,教师若用一个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能使学生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去分析、比较、综合和评价教材中的重要问题。 二、良好问题的设计 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实现各种教学目的,还要向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 1.问题的类型 (1)认知记忆性问题。我们所提问的问题相当大一部分是认知记忆性问题。这类问题便于学生学习,有助于提高认知水平。 (2)推理性问题。要求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根据环境、情节,去推理下面

所要说的内容。 (3)拓展性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师生脱离课本展开想象,尽情发挥。这样极易引起学生兴趣,又会开阔他们的思路。 2.良好问题的特征 (1)问题的范围要具体。若问题的范围太广,学生就不知从何入手。如果一个问题中涉及到多个问题,往往使学生顾此失彼,造成混淆。 (2)问题的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要注意运用比较异同、指出关系、判断是非,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避免学生盲目背诵教科书。 (3)遵循启发性原则。这要求教师切实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通过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提问题要具有点化作用,促使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领悟,然后领会所学知识的深意。这一原则在讲述阅读理解题时最为适用。 (4)好的问题必须与教学目的相适宜。如果着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教师就可以提问一些事实性问题;如果着重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能力,那么提高一些综合性的抽象问题就是 最适宜的。 三、掌握提问的技巧 1.提问的艺术 (1)提问要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这样能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也

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提问的方式

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提问的方式 一、课堂提问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现状 1.课堂提问没有实质作用,流于表面 目前所进行的英语课堂提问很多是流于形式、缺乏启发性的。比如课堂上用的最多的是肯定或否定式提问,经常教师在要开始某个活动时会问:“Are you ready?”或安排活动后会习惯性地询问:“Do you understand?”学生一般都大声回答“Yes./No.”。其实回答时有部分学生根本还没有理解,回答只是随大流。这种问题都是不用经过思考,随意回答的,没有引发学生的思维。 2.课堂提问缺少信息差的提问,难以调动兴趣 老师在课堂上对图片或实物直接提问,并且以一个接一个的方式让学生回答相同的问题,虽然这种方式操练的面广,但是缺乏变化的直观手法,使得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变得机械性、低层次,不会长久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实现课堂提问优化设计的原则 1.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 没有目的性地提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盲目提问无助于课堂教学,只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抓不住重点。因而课堂提问不能随意而为,要紧紧围绕教学中心来进行,这就对备课提出了高要求,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和形式,所提的问题要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形式要多种多样。 2.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 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有一定的梯度,问题“浅”了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问题“深”了又启发不了学生的思考。教师要做到从哪提,向谁提。若是问题过于复杂,可以分解成由浅入深、以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

英语课堂中-提问有技巧讲解

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易巾晶 英语课堂上,我正在热火朝天地给孩子们上着关于“英语一般现在时”的语法课。我写出了一个句子“He often play in the park”。提问:“这个句子正确吗?”大部分孩子立即回答“不正确”。“应该怎么改?”立刻就有思维敏捷的孩子要举手回答。我抽取了优生俊辉,他清晰流利地回答道:“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后动词应该加S。play 应该改为plays.”听完后,我很满意的示意俊辉落座,并继续提问:“谁能将这个句子变成问句?”又有三五名孩子举手要回答。我抽取了芝均,她也回答得完整流利。再提问:“谁能将这个句子改为否定句?”同样有四五名孩子立即举手,为了节约时间,我又抽取了举了手的欣悦,她也回答得完美无缺。我很开心的上完这堂课,发下了练习题,让孩子们继续做,有大部分孩子错误不断。 《学习的革命》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 在全社会呼唤要积极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今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讲究提问艺术,要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自由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展示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懂 得提问的技巧,才能不断引导学生、启迪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Questioning(提问在英语教学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所有的英语老师最熟悉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提问,才能了解到学生是否理解并记住了知识点。提问,可以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熟悉;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习惯;也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培养其思考的能力。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策略之一,问答作为英语课堂中最普通的一种教学形式,对语言的习得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提问的策略性,即:提问的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 河西中学胡宜芳初中英语教学少不了课堂提问这一环节,然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以精心设计的提问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旧知。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要想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要多掌握并运用一些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教师提问并非无的放矢,随意发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其目的主要表现在:1、唤起学生注意,鼓励学生参与。2、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3、调控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导入新课。 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提问设计要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学。教师要着眼于课文巧妙的艺术构思设计提问,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设计出一些具有梯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近的提问,选择确定不同的对象。对基础知识的内容进行提问时,可以面向中下程度的学生,面对知识难点的提问,就要面向中上程度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把握住时间度。如果只提问好的学生而冷落学困生,就会有很多的学生不敢地站起来发言;课堂上尽量让每个学生活跃起来。小组讨论形式会促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课堂的节奏而活跃起来。虽然每个答案会不尽相同,这无关紧要,只要每个学生都能开动脑筋开

口说,这就够了。 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多编拟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题,为学生提供思考机会,能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怎样设计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呢?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要揭示矛盾,引起思索。三是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要有鼓励性。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应以肯定鼓励为主。即使学生回答不正确,也要肯定其勇于回答问题,勇于发表个人见解的精神,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欲望。”所以,多鼓励学生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思维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另外,教师在提问学生时要多用鼓励性的课堂用语。如:Try it again. Don’t give up. That is right. Your pronunciation is quite good. I agree with you. Great. Super. Well done. Congratulations. etc.这样做,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克服自卑心理。 课堂提问要有多样性。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提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全班讨论----

小学英语课堂的提问技巧

小学英语课堂的提问技巧 一、课堂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互动方式丰富多样,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明显增强,课堂互动的把握权掌握在教师手中,从日常的课堂教学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次数和实效性都存在很大差异:有些教师一节课上提问十余次,而有些教师一节中提问几十次;有些教师的提问次数很多,却很少能与学生实现有实效性的交流与互动,无法开启学生的思维。结合本人在日常教学中观察与思考,发现小学英语课堂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提问缺乏实效性。在许多教师的课堂中我们往往听得最多的提问就是明明是铁定的事实都要问一句yes or no,学生整整齐齐的回答“Yes.”。许多教师的提问也往往是在例行公事,对学生的回答漠不关心,结果是师生间未能实现真正的有效交流,没能达到实际的信息沟通。在课堂提问中我们往往关注教师提问的数量和质量,却很少看到学生主动提问,教师也忽视引导学生提问,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提问?应该引起我们思考。 二、课堂提问的作用 1、启发思维,主动学习 在讲授新课中穿插提问学生或教师自问自答,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刺激的程度和方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讲解。因为教师运用学生

已学过的知识或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设问诱导启迪学生,使教材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知识。 2、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无疑是体现该思想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学生为了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维活动,迅速处理信息并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 三、怎样有效的提问 教师要考虑通过提问让学生得到什么,思考和认识什么,形成何种能力或品质等等。如果教师提问缺乏目的性,无的放矢,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1.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本课的特点,知道学生的兴趣和疑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提问,以便达到掌握课本内容和获取知识的目的。2.引起学习动机,唤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开始之时,教师若用一个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能使学生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去分析、比较、综合和评价教材中的重要问题。 4.提问的艺术 (1)提问要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这样能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也为下一步提问更难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方式和注意的问题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方式及一些注意的问题 提问是一门课堂艺术,是每一位教师值得认真思考、慎重对待的问题。在工作实际中,提问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开始讲述新课前提问 重视导入新课时的艺术性,可以用提问的方法,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奥秘的强烈愿望,起到抛砖引玉的好效果。例如:首先复习提问, Where is the boy? He is under the tree. Where is the rabbit? It is behind the tree. What do you see under the tree? There is a flower under the tree. 从学生的回答中逐步引出问句: Is there a flower under the tree? 并帮助学生回答:Yes, there is. 教师指物提问: Is there a robber behind the tree? 学生答:Yes, there is. 这些都为新授内容作了铺垫,并由此很自然地导入到新课内容。 这样由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既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也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同时启发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把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排除学生理解新语言的一种障碍,为新语言的教学创造条件。 2. 知识点进行过渡时提问 教师在教学时,从一个知识点讲到另一个知识点要衔接自然,否则学生会觉得莫名其妙,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多角度设计各种问题,利用现有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学Book Ⅱ Unit 1时,在教完本课单词father, mother, elder, brother, elder sister, photo, family后,要过渡到基本句子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Who is the man in the photo? /What is he? Who is the woman in the photo? /What is she?

浅谈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浅谈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印新毅 提要:课堂提问是课堂语言交流的基本形式。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提问,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拟从“为什么问、问什么、怎么问”等方面,探讨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与做法。通过对问题设计的研究,开展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反思等一系列活动,有效改善课堂提问,寻找问题设计的基本策略与原则,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问题的提出: 课堂提问是英语知识训练中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教师如能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教材中难点和重点,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提问,不但能培养学生流利的表达,及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然而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问而不答”,甚至“启而不发”的现象。笔者认为,这与教师的提问艺术有很大的关系。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制约学生发言的心理情绪主要与他人和自己的情绪有关,特别是教师提问时对学生的态度——表情、目光、动作、语言等等,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绪有着很大的刺激作用。为此,教师提问时,不仅要对所提问题的角度、深度、坡度、广度精心设计;而且要注意所提问题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更要通过适当的提示语,使学生在充满愉快、信任的气氛中展开思维,踊跃地回答问题。

在一些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手拿一本书,问学生:“What’s this?”学生回答:“It’s a book.”继而把书放在桌上,又问:“Where’s the book?”学生回答:“It’s on the desk.”这种操练在初学句型时固然不可缺少。但从交际教学的观点看,这种明知故问、缺乏信息沟通的问答训练,只是通过直观的手法呈现语言,是机械性的、低层次的操练。课堂提问,作为英语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方法,同时还是一种很重要的交际手段。提问对培养学生的口语水平及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提问时机,正确运用提问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问的目的(为什么提问)英语课离不开提问,许多教学环节都与提问紧密相关,提问贯穿于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课堂教学的不同时间,提问有不同的功能。 1、讲授新知识前提问:这类提问是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2、学习新知识时提问:可以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思考解惑,逐一突破。在指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的同时,教给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通过提问,提供学生思维的空间。 3、强化新知识时提问:这时的提问,能抓住知识的疑难点。在强化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这时教师巧设问题可以让学生由疑惑不解,进而积极思考,最后豁然开朗。 4、交际操练时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己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 新课程下的理想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生生间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师提问和学生应答构成了师生间的语言交流和生生间语言实践的主要形式。因此,教师提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在我国,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初中生的外语知识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英语教学离不开有效的课堂提问。然而,目前我国外语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本人经过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做一简单描述。 一、要确定提问的目的,计划提出的问题 目标的确定是提问活动开展的前提。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需要与之相应的提问技巧。有效提问要求教师提前准备。在备课时教师应明确课堂教学中提问应达到的目标,围绕目标计划提出问题。目标的不同,问题的类型也就会有所差别,提问的层次也会发生变化,采用的技巧也会不同。例如,“Do you like bananas?”一课的核心话题是“谈论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likes and dislikes),为此,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设计了如下问题:A:What’s this in English?B:How do you spell it?C:What color is it?D:What are these?E:How many pears/strawberries are there?F:Do you like bananas/apples/pears/oranges?…… 这些问题的设计,很好地推动了任务型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谈论自己和他人对食物的喜好。 二设计出真实的问题情境,提出有交际意义的问题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根据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巧妙地利用教材,有意识地设计出有交际意义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单纯的 Yes/No 问题,这样,才能达到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目的,促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自然交流。提问诱导性的问题(asking follow-up questions)—当学生的回答不得当、不完整时,教师应继续提问,通过暗示等手段帮助学生做出正确回答;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教师也应该在其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使问题步步深入,激发学生讨论。提问与学生有关的问题(asking questions relevant to students)—如果所谈论的话题是学生所了解的,所提问的内容与学生的经历范围有关,学生就会感兴趣,参与意识也会增强。应多提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关的问题,每个人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是很熟悉的,当谈论起这方面的情况,每个人都会有话可说,在英语教学中也是如此。学生可能对课文不理解,难以回答教师提出的有关问题。但如果教师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启发学生谈论自己,谈论周围的环境,那就是最恰当的话题了。 三多种提问方式相结合,增强提问方式的多样性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推理性问题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根据环境、情节,去推理下面所要说的内容;拓展性问题要求学生脱离课本展开想象,尽情发挥。这样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开阔思路。第一类问题鼓励基础一般的学生多回答,积极回答,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举手,教师点名的方式回答。提问的时候必须注意,先把问题认真读两遍,确保学生都已经听清楚了问题,然后做适当的停顿,认真观察各种层次学生的反应,根据情况选择某层次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再点名。切忌先点名后提问题,那样会剥夺了其他学生思考的兴趣。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回答,甚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回答问题,这样可以适当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第二类问题由浅入深,可由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引导,一步一步地做合理推理。第三类问题具有发散性,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这样可调动每个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以形成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理想局面,而组与组之间又形成了竞争的态势,可以激发学生努力进取、力争上游的精神。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要分别做汇报总结,展示各组的讨论成果,最后再由教师做最后总结或归纳。但是这种讨论的形式,有时教师管理不到位的话,会形成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用中文交谈的坏习惯,教师应注意适时引

如何巧妙设计英语课堂提问 英语专业论文

如何巧妙设计英语课堂提问 合适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对于缺乏自制能力的学生来说,有效而恰当的提问,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下面是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试着从几方面对如何有效恰当的课堂提问进行了探讨: 一、注重提问的原则 (一)启发思维的原则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教师必须明确,提问不等于启发式,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有价值和有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如:我讲授三——六年级英语提问时就不是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是机械的训练学生的口语,回顾旧知。所以今后的提问应该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激发兴趣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应此教师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 (三)难易适度的原则 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如:我在教授五年级牛津英语的时候,刚开始上课时,我总是把低年级学的一些简单的常用语(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等来提问,让学生有些许成就感,继而不断提高难度引导学生回忆Which …句型,把本课时的重点分解开来,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知识学到手了。 二、注重学生主体性 素质教育主张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各种提问方式,既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可扩大提问的面,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和机会。所以我们的课堂提问方式,都必须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加强学生的提问意识。 三、注重提问的艺术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 (一)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具有驾驭教材,了解学生,优选教法的功夫,而且要有善于根据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本事。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机应变、适时提问的机会是很多的。如某位教师在教学PEP unit 2 《my schoolbag》 part A Let’s talk 时,在教学关键句前,出示一个很重的盒子,且里面套着很多小盒子。 T:what’s this ? S: It’s a box 。 T:please weight it ,how do you feel? 待学生拿一拿盒子后说:很重。这时及时教学heavy 一词。学生会产生盒子里有什么东西的念头。这时我马上提问:what’s in it ?(随后要学习的新句)guess.让学生猜一猜。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分析与探讨(终审稿)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分析与探讨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分析与探讨 (木山中小学覃柳波 530511) 摘要: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基础阶段,学习效果会对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十分重要。课堂提问是一种的教学手段,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的向学生提问。本文对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进行分析,以期能改善小学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 提问虽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应把握好提问的实际,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不能为提问而提问,要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有所收获,才能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掌握正确的提问方法。 一、提问要具有针对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应具有针对性,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同时要能够通过提问、解答的过程,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难点知识,使其掌握其中的重点知识。对于一些不用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教师应少提,不仅会浪费课堂时间,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针对性较强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有所进步。比如,在“Hello!I’m Monkey”的教学中,教师可提问“What’s your name?”、“Where are you from?”等问题,从而将课文中的“I’m....”与问题结合起来,又问有答,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并让学生学会如何询问对方名字,怎样回答对方的提问。 又如,在“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向学生陈述自己在上个周末做了哪些事情,是怎样度过自己的周末的,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比教师的周末生活与自己的周末生活有何不同。然后,教师再发问:“What did you do last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步骤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步骤 五个步骤及教师在各个步骤中的的作用( Teacher’s role ) Step 1:复习/热身 Revision、warming-up activities 强化记忆者 (Memory activator ) Step 2:呈现 Presentation 示范表演者 Step 3:操练 Drill 组织者/指挥者 Step 4:练习 Practice 裁判者/监督者/监听者 Step 5:巩固 consolidation 帮手(后来是记分员) Step 1:复习/热身Revision、warming-up activities 1.复习/热身的作用 温故知新,防止遗忘;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旧引新,减小教学的难度。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兴趣。 2.复习/热身的内容 日常用语、词汇、语音、句型和句式、已学的语言材料;歌曲,自由对话3.复习/热身的形式和方法(形式多样,方法灵活) a. Objects(实物) b. Pictures(图片) c. Simple blackboard drawings (简笔画) d. Charts (列表) e. Demonstration (表演) f. Summary (总结) g. Questions (设问)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这些复习的方法,激活课堂教学。 讨论:你在设计复习/热身活动时要考虑哪些要素? 呈现的方法 新课主要讲结构和功能。如何将新授的内容展示给学生,我们介绍六种呈现的方法: 1)自问自答法 2)借助木偶、角色表演法 3)借助动作姿势和表情等 4)利用图表、简笔画等 5)利用事物或图片、模型、玩具等 6)利用卡片并听录音、猜谜提问或动作演示、用唱歌等其他方式创设情景。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导入呈现,使我们的教学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如何讲授结构的方法有两种: 1)Examples and structure (通过例句讲结构) 2)Real or unreal situation (真实或非真实情景) 讨论:呈现活动时应考虑哪些技能要素? 1、操练的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操练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具有针对性;

浅谈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

浅谈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 发表时间:2012-01-13T16:06:34.687Z 来源:《考试与评价》教师版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李英 [导读]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次数不仅反映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频率,也反映了课堂节奏的快慢。 李英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中心中学 一、正确把握提问的频率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次数不仅反映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频率,也反映了课堂节奏的快慢。课堂节奏是影响课堂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会出现注意不稳定或注意范围狭窄的现象。而且,我国学生是在缺少目标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外语,再加上大班教学的客观环境,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更容易出现,因此保持课堂教学的快节奏和稍高的提问频率十分必要。为了节约教学时间,增加提问人次,扩大提问的覆盖面,需要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教师应充分利用体态语调控全班学生的行为,甚至一个眼神都能成为督促学生时刻准备回答问题的信号,或是指挥学生个体答、集体答、依次答或随即答的教学指令。当然,并不是提问越多越好,过多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应接不暇,还容易使学生对提问产生紧张和厌倦的心理,而且会干扰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提问频率要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节奏相适应,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做相应的调节,做到起伏有致,快慢相谐,相得益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此乃“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也”。 二、合理把握提问类型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类型较为丰富,其中课堂秩序性问题运用较多。这种问题旨在落实教学计划,实施课堂活动和检验学生的理解状况,例如:let’s sing a song ,ok?/let’s play a game, understand?/ Who can read ? 等,在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学生主要以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学习基本词汇和进行简单的句型操练为主,课堂提问的任务是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模仿和操练的机会,例如:引出新词和新句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重复朗读或者做简单替换,此提问,只要求学生做出快速和正确的反应。故而,多数情况下,教师可采用“one by one ,pair by pair ,row by row ,group by group ,the whole class”等提问方式进行依次模仿和连锁回答,从而增加提问人次,扩大提问的覆盖面。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程序性问题的提问形式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还有利于教师控制课堂。 随着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增加,基本技能的形成和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中应增加课文理解性提问和有真实交际意义的提问比例,即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课文理解性问题是教师就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的提问,教师运用此类问题可以给学生的阅读提供导向,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听力,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而有真实意义的问题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例如:“do you like playing football ? Why do you like it?”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不仅要从大脑中搜寻相关的词汇,而且在聆听不同答案时也能扩展其词汇量,进而培养其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此类问题时应注意由易到难的过渡,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巧妙把握提问时机 1.导入新课时提问 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以free talk 的形式,通过与学生回答交流,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的学习主题,例如:在教学do you like +doing 句型时,教师可以用如下富有启发性和连贯性的问题导入新课:“I like apples/bananas? Do you like apples?”/what do you like? I like sports.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What do you do after class? Do you like playing football? Why do you like it?”通过提问引出 do you like +doing 句型的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强烈的解疑愿望。例如,在教学”what time is it?”这一句型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再问学生:“what’s this? 他们可能会回答”It’s a zero /circle...”接着教师在圆内画一个小圆点,再问学生,他们可能会回答“It’ a cake /an apple...”最后,教师在圆内画长、短针或者标上数字,学生便会马上领悟:It’s a clock.”进而引出新句型:”what time is it?” 2. 新旧知识过渡提问 教师从一个知识点讲到另一个知识点时应衔接自然,多角度和多方位地设计各种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横向、类比、逆向和联想等思维方式,使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而且能利用已学知识去创造和探索。所以,教师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问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整合,有利于突出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 3. 强化重点时提问 一般来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句型)就是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提问抓住了重点,也就抓住了主要的训练内容,教师备课时应准确把握好教学重点,并以此为主线,联系其他教学内容,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中,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其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补充与调整教学内容,并通过让学生反复操练促进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灵活掌握提问策略 1. 面向全体,兼顾差异 从提问的策略上讲,教师提出的问题后应目光扫视全体学生,使每一个问题都产生群体效应,保证全体学生都有时间、有动力对问题进行思考,同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语言材料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问”,实行分层次教学,以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操练的机会,并允许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深浅程度上有所差异。 2. 设置情景,化难为易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精心简化问题语言,使用学生能听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表述问题。为了保证学生对问题的正确理解,教师可以使用图片、简笔画、板书和多媒体等直观演示以及表情、手势和动作等体态语言创设情景,以降低语言的难度,使学生在情景的提示下充分理解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回答。 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会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Christmas”这一课时,教师拿出一张圣诞贺卡来启发学生的思维:“I got a postcard yesterday.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it?”学生的发散思维会由这一张贺卡而延伸开来:“where is it from? What does it say?...”教师顺着学生的提问自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课堂提问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然而目前我国外语教学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讲课离不开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创造的问题情境,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渠道。它对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问的目的多种多样,具体来讲包括:为学习者提供语言和思维模式;了解学习者掌握的信息(如事实、想法、观点和意见等);检验学习者理解的程度、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把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话题上;借用好学生的回答,给全班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为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鼓励多种方式的思考(逻辑的、反思的和联想的等),以便更深入、更透彻地探讨问题;使学习者回顾以前学过的内容;鼓励自我表述;使学习者从教师那里得到积极的情感和认知反馈,促进语言的学习。 一、衡量提问有效性的标准 (一)提问的种类 教师提问多种多样,国内也曾有人分析过此项专题。西方教学界根据提问的内容及其功能,一般将教师提问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i)封闭式(有惟一正确答案)和开放式(有多种答案); ii)回音式(确认检查理解度)和认知式(导致学生知识的习得); iii)展示式(display questions)(教师本人知道答案)和咨询性提问(referential questions)(教师本人不知道答案)。 (二)提问的有效性标准 在师生间的交互中,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用目的语积极参与语言材料的学习,所以有效的提问应使学生做出迅速、准确、全面的回答,而且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动力和信心。PeIlIly ur(1996)总结出下列衡量提问有效性的标准: 1)明确性——学习者能否立即、准确地领会问题的涵义及所需回答的种类; 2)学习价值——问题能否引发学生对所学材料作进一步思考,以便更深入地掌握材料; 3)兴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觉得回答问题很有挑战性,充满乐趣; 4)参与性——能否使大多数学生参与回答;是否只有少数几个成绩优秀、自信心强的学生回答; 5)扩展性——问题本身是否有助于扩展出多种多样的回答; 6)教师的反应——通过提问,学生是否确信其回答受到教师的尊重,即使回答不恰当,也不会受到轻视或嘲笑。 按照上述各条标准,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材料、内容及学生状况,预先设计课堂交互中的问题,从而引导交互活动其他环节的顺利进行,又促进他们的语言学习,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研究报告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 . 摘要:英语课是综合性工具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要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在日常授课中注意多加强语言使用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英语思维。因此,当前应该将创新运用到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来,在创新这个力点上做文章,下力气,产生推进教学效果的巨大重力,以实现教师的科学指导与学生的轻松学习的和谐统一。确保英语教学持续、有效、健康的发展。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课题的提出 1.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全面推开,此次改革是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并获得终身发展创造条件,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当前学校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新倾向”和“新问题”。在各种规格的评优、公开示范课中,教师一味追求热闹、活跃的气氛,出现了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我们的学生英语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出现低效或无效。此外,我们的课堂也存在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但收益不大的现象,因此由于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而导致“课内损失课外补”之现象比比皆是。 2.选题的意义:寻找一种有效、高效的教学一直是我们教育者的梦想。而新课程改革明确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摒弃已有的填鸭式的教学,改变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的现状,探讨怎样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就显得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研究价值 1)创新程度:新课程更注重课堂教学教学的有效性,它既体现“教”的有效性,更体现“学”的有效性,而学生的课堂活动对对课堂的有效性往往起着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