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讲稿

泄泻讲稿
泄泻讲稿

中医内科学讲稿

教材:田德禄.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

章节:各论P210(泄泻)上课时间:2007年9月

一、概述

(一)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为多见。

“骛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下利”、“溏糜”皆为本病的别名。

(二)源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盛则濡泄”。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素问风论》:“食寒则泄”

《医宗必读泄泻》总结前人治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三)范围

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肠道激惹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症等引起的泄泻,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二、证候特征

(一)以大便清稀为主要表现

(二)表现各异,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大便稀薄,完谷不化。

(三)伴随症状,可见脘腹不适,食少纳呆,小便不利等

四、诊断要点

(一)主要依据:大便粪质清稀或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二)伴随症:腹痛腹胀等

(三)起病方式:

1.起病暴泻,起病突然,病程较短,可伴恶寒发热等症。

2.慢性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四)饮食不节:受寒热或情绪影响可诱发。

(五)实验室: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或电子结肠镜检查。

(六)需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症中出现的泄泻症状。五、鉴别诊断

1.痢疾:两者均有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痢疾的特点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便为主症。

2.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其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多凶险。

六、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暴泻与久泻

一般而言,暴泻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泄泻次数频多;久泻者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泄泻呈间歇性发作。

2.辨虚实

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

3.辨寒热

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

4.辨证候特征

外感泄泻,多挟表证,当进一步辨其属于寒湿、湿热与暑湿。寒湿泄泻,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泻多鹜塘;湿热泄泻,舌苔黄腻而脉象濡数,泻多如酱黄色;暑湿泄泻,多发于夏暑炎热之时,除泄泻外,尚有胸脘痞闷,舌苔厚腻。

食滞肠胃之泄泻,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肝气乘

脾之泄泻,以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为特点;脾胃虚弱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黄肢倦为特点;肾阳虚衰之泄泻,多发于黎明之前,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为特点。

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故其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

六、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1.寒湿泄泻

症状:

●主症: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有时如鹜溏。

●兼次症:腹痛肠鸣,闷食少,或兼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

●舌象:苔薄自或白腻。

●脉象:濡缓。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方药:藿香正气散

藿香?a辛温散寒,芳香化湿;

白术、茯苓、陈皮、半夏?a健脾除湿;

厚朴、大腹皮?a理气除满;

紫苏、白芷?a解表散寒。

临床应用:

表邪偏重: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散;湿邪偏重:胃苓汤;寒重于湿:理中丸加味。

2. 湿热泄泻

症状:

●主症: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

●兼次症: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

●舌象:舌质红,苔黄腻。

●脉象: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芩连汤

葛根—解肌清热,煨用能升清止泻;

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

甘草—甘缓和中。

3.暑湿泄泻

●主症:夏季盛暑之时,腹痛泄泻,泻下如

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

●兼次症:发热心烦,胸闷脘痞,泛恶纳呆,

自汗面垢,口渴尿赤。

●舌象:舌质红,苔黄厚而腻。

●脉象:濡数。

治法:清暑化湿。

方药:黄连香薷饮。

黄连——苦寒清热,兼能燥湿为君

香薷、厚朴——祛化湿,行气除满

可加半夏、陈皮和胃降逆,茯苓、苍术、泽泻健脾燥湿,分利二便。

4.食滞肠胃

症状:

●主症:腹痛肠鸣,泻后痛减,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之物。

●兼次症: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舌象:舌苔垢浊或厚腻。

●脉象:滑大。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

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和胃;

半夏、陈皮—和胃降逆;

茯苓—健脾祛湿;

连翘—清热散结。

若食滞较重,脘腹胀满,泻下不爽者,可因势利导,采用“通因通用”之法,加大黄、枳实、摈榔或用枳实导滞丸以消导积滞,清利湿热。积滞化热者加黄连,呕吐甚者加法半夏、豆蔻仁和胃降逆止呕。

5.肝气乘脾

●主症: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诱发。

●兼次症:平素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矢气频作。

●舌象:舌苔薄白或薄腻。

●脉象:细弦。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

白术?a?a健脾补虚;白芍?a?a养血柔肝;

陈皮?a?a理气醒脾;防风?a?a升清止泻。

还可配伍枳壳、乌药、玫瑰花等疏肝健脾理气之品。

临床应用

若夹有湿热,大便夹有粘液,可加黄连、黄芩等清肠化湿。反复发作不已者,可适当加人酸涩收敛之品,如乌梅、木瓜、诃子等。若脾气虚弱者,可加服参苓白术丸。证情平稳时,可服逍遥丸以善后。

6.胃虚弱

●主症: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稍有饮食不慎,大便次数即增多,夹见水谷不化。

●兼次症: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少华,肢倦乏力。

●舌象:舌质淡,苔白。

●脉象:细弱。

治法:健脾益胃。

方药:参苓白术散。

四君子汤?a?a平补脾胃之气为主;

扁豆、苡仁、山药、莲子?a?a和胃理气渗湿之品;

砂仁?a?a芳香醒脾,助四君促进中焦运化,畅通气机。

临床应用

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伴见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者,宜用附子理中丸加吴萸、肉桂以温中散寒止泻。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伴见滑脱不禁甚或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清,健脾止泻。若泄泻日久,脾虚夹湿,肠鸣辘辘,大便溏粘者,舌苔厚腻难化,或食已即泻者,应于健脾止泻药中加入升阳化湿的药物,原方去白术,酌加防风、羌活、苍术、厚朴,或改用升阳益胃汤加减,以升清阳,化湿浊。

7.肾阳虚衰

●主症:每于黎明之前,脐腹作痛,继则肠鸣而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

●兼次症: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腰膝酸软。

●舌象:舌质淡,苔白。

●脉象: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九。

补骨脂?a?a温肾助阳;

吴萸、肉豆蔻?a?a温中散寒;

五味子?a?a涩肠止泻。

七、转归预后

1.泄泻是临床常见病证,其转归依急性暴泻和慢性久泻的不同而有别。一般而言,急性暴泻病情较轻者,多能治愈,部分病人不经治疗,仅予饮食调养,亦可自愈;若病情较重,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无度者,极易发生亡阴亡阳之险证,甚至导致死亡。

2. 少数急性暴泻患者,治不及时或未进行彻底治疗,迁延日久,易由实转虚,变为慢性久泻。慢性久泻脏气亏虚,病情缠绵,难取速效,疗程较长,部分病人经过治疗可获愈,少数病人反复泄泻,导致脾虚中气下陷,可见纳呆、小腹坠胀、消

瘦,甚至脱肛等症;若久泻脾虚及肾,脾肾阳虚,则泄泻无度,病情趋向重笃。

八、预防调摄

(一)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不食生冷瓜果及冷饮。

(二)居处冷暖适宜

(三)结合食疗健脾益胃

(四)急性患者当注意肛门要擦拭轻柔,温水清洗。

(五)重度患者,及时补液

(六)病愈后注意饮食、精神调养及体育锻炼。

九、结语

(一)泄泻有暴泻久泻之分。暴泻属实,有寒湿、湿热、伤食之类;久泻属虚,有脾虚、肾虚之别;肝旺乘僻,多数属虚实夹杂。

(二)治疗以运脾祛湿为主。暴泻祛邪为主:风寒束表重疏解,暑热侵袭重清化;饮食积滞重消导;水湿内盛重分利。久泻扶正为主;脾虚重健脾益气;肾虚重温肾固涩;肝旺脾弱重抑肝扶脾;虚实相兼以补脾祛邪兼施。

十、近年研究进展

(一)病因:与饮食不节关系最大

(二)男性多于女性,中青年患者最多

(三)中医药在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平衡方面

有重要作用

(四)脾虚泄泻证患者血清必需脂肪酸代谢失

常,用药物治疗可以调整

十一、复习思考题

(一)泄泻的定义。

(二)泄泻的病因病机如何?

(三)暴泻三个证型的治法、代表方药是什么?

(四)久泻三个证型的治法、代表方药是什么?

中医内科学 第九版 泄泻

泄泻 【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溏,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者,倾泻之意,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病势较急。故前贤以大便溏薄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西医学中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肠结核等肠道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其他疾病伴见泄泻者,除治疗原发疾病外,在辨治方面亦可与本节联系互参。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六淫之邪伤人,皆能使人发生泄泻,但其中以湿为主,常夹寒、热、暑等病邪。其他寒邪或暑热之邪,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也能直接影响于脾胃,但仍多与湿那有关。 2.饮食所伤 脾胃为仓廪之官,胃为水谷之府,故饮食不当常可导致泄泻。凡饱食过量,或过食肥甘,或恣啖生冷,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均可发生泄泻。临床上,饮食不当与外感湿邪常相互影响,共同为患。 3.情志失调 郁怒或忧思均可致泄泻。郁怒伤肝,或忧思伤脾,若素体脾虚湿盛,复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或于怒时进食者,更易形成泄泻。 4.劳倦伤脾 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或素体脾胃虚弱,均可成泄泻。 5.久病年老 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命门火衰,而为泄泻。 二、病机 泄泻病因虽然复杂,但其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变主脏在脾,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大小肠司泌浊、传导;肝主疏泄,调节脾运肾主命门之火,能暖脾助运,腐熟水谷。若脾运失职,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无法传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混合而下,则

中医治疗经行泄泻40例

中医治疗经行泄泻40例 摘要:经行泄泻是每值行经前后或经期,大便溏薄,甚或清稀如水,日解数次,经行即作,经净即止。本病可运用中药内服治疗,疗效显著。自2007年10月—2010年6月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内服中药,治疗经行泄泻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中医治疗经行泄泻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silk thread business diarrhea 40 example lu mingni yang xujin abstract:around the silk thread business diarrhea is each time passes by or the menstrual period,the bowel movement pond is thin,even the clear thin like water,the date solution several times,the silk thread business namely did,after only namely stopped.this sickness may utilize the chinese native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 treatment obviously,the curative effect.- june,2010 acts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minute internal medicine chinese native medicine from october,2007,the treatment silk thread business diarrhea 40 examples,the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presently reports as follows. keywords: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silk thread business diarrhea

泄泻

泄泻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审核认证。泄泻,中医病证名。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以排便次数增加和粪便有量与质的改变为特点,其病因较多,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及情志、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泄泻,脾虚湿盛是关键病机。治疗上总以运脾除湿为主。 中医学名 泄泻 其他名称 鹜溏、飧泄、注下 相关西医疾病 急性肠炎等 疾病分类 内科-脾胃 发病部位 肠 主要病因 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及情志、脏腑失常 多发群体 所有人 目录

历史沿革 与西医病名关系 病因 病机 诊断依据 病证鉴别 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 辩证要点 治疗原则(要点) 症治分类

转归预后 预防调护 文献摘要 名词解释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的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历史沿革 1、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 2、《难经·第五十七难》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提出了五泄的病名。 3、《金匮要略》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 4、汉唐时代将此病包括在“下利”之中,至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5、《景岳全书》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

6、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 7、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认识,在病因强调湿邪致泻的主导性,病机上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泄泻可见于多种疾病,凡属消化器官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泻,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症状者,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 1、感受外邪 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均可引起泄泻,其中又以湿邪致泄者最多。脾喜燥而恶湿,湿邪易困阻脾土,寒邪和暑热之邪,既可侵袭皮毛肺卫从表如里,使脾胃升降失常,亦能夹湿邪为患,直接损失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引起泄泻。 2、饮食所伤 误食腐馊不洁,使脾胃受伤,或饮食过量,停滞肠胃;或恣食肥甘,湿热内生;或过食生冷,寒邪伤中;均能化生食滞、寒湿、湿热之邪,使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发生泄泻。 3、情志失调

泄泻的辨证论治

袄泄泻的辨证论治 芃一、辨证要点 芀1、辨寒热虚实粪质清稀如水,或稀薄清冷,完谷不化,腹中冷痛,肠鸣,畏寒喜温,常因饮食生冷而诱发者,多属寒证;粪便黄褐,臭味较重,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常因进食辛辣燥热食物而诱发者,多属热证;病程较长,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稍进油腻或饮食稍多即泻者,多属虚证;起病急,病程短,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泻下物臭秽者,多属实证。 荿2、辨泻下物大便清稀,或如水样,泻物腥秽者,多属寒湿之证;大便稀溏,其色黄褐,泻物臭秽者,多系湿热之证;大便溏垢,完谷不化,臭如败卵,多为伤食之证。 蚃3、辨轻重缓急泄泻而饮食如常为轻证;泄泻而不能食,消瘦,或暴泻无度,或久泄滑脱不禁为重证;急性起病,病程短为急性泄泻;病程长,病势缓为慢性泄泻。 莃4、辨脾、肝、肾稍有饮食不慎或劳倦过度泄泻即作或复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多属病在脾;泄泻反复不愈,每因情志因素使泄泻发作或加重,腹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胸胁胀闷者,多属病在肝;五更泄泻,完谷不化,小腹冷痛,腰酸肢冷者,多属病在肾。 蚁二、治疗原则 螇根据泄泻脾虚湿盛,脾失健运的病机特点,治疗应以运脾祛湿为原则。急性泄泻以湿盛为主,重用祛湿,辅以健脾,再依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兼夹表邪、暑邪、食滞者,又应分别佐以疏表、清暑、消导之剂。慢性泄泻以脾虚为主,当予运脾补虚,辅以祛湿,并根据不同证候,分别施以益气健脾升提,温肾健脾,抑肝扶脾之法,久泻不止者,尚宜固涩。同时还应注意急性泄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闭留邪气;慢性泄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耗其津气;清热不可过用苦寒·,以免损伤脾阳;补虚不可纯用甘温,以免助湿。若病情处于寒热虚实兼夹或互相转化时,当随证而施治。 蚆三、分证论治 蒃急性泄泻 螈1、寒湿泄泻 葿症状: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蒅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薂方药:藿香正气散。 腿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除湿,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苏、白芷解表散寒,桔梗宣肺以化湿。若表邪偏重,寒热身痛,可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散;若湿邪偏重,或寒湿在里,腹胀肠鸣,小便不利,苔白厚腻,可用胃苓汤健脾燥湿,化气利湿;若寒重于湿,腹胀冷痛者,可用理中丸加味。

路广晁治疗泄泻经验

路广晁治疗泄泻经验 朱伟宁山东中医药大学 泄泻乃中医内科常见病,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泄泻的记载:“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后世医家对之亦多有论述。导师路广晁教授在多年的临床过程中,积累了治疗泄泻的丰富经验,现择其要者叙述如下。 外感泄泻重在祛湿 外感泄泻,以感受寒湿、湿热之邪为主。外感寒、热之邪伤人,或温之、或清之,邪气皆可速去。而湿性重浊、黏滞,寒热之邪挟湿邪为患,若一味尊《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法,每致泄泻缠绵难愈。 临床治疗这种泄泻,路广晁主张以祛湿为主,尤其对于湿热合邪而致泄泻的患者,祛湿尤当重要,此即前人“湿去热孤”之谓。古人根据湿邪在上、中、下三焦部位的不同,而立化湿、燥湿、利湿三法。泄泻之湿邪主要在中、下二焦,故其治疗当以燥湿、利湿为主,而具体偏重于燥还是利,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选择。若患者泄下频繁,便质稀薄,甚则泻出如水样,当以利湿为主,药如车前子、云苓之属,使湿邪从小便而去,此即古人“利小便以实大便”之谓;若患者泄泻兼见脘腹胀满,身困体重等湿阻中焦之象,则应以燥湿为主,药如苍术、陈皮、半夏之属,使湿从中焦而祛,泄泻自愈。

内伤泄泻兼顾脾肾 历代医家论治泄泻,多重视脾胃在泄泻发病中的作用,张景岳《景岳全书》中记载:“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路广晁在治疗内伤泄泻时亦倡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时时顾护脾胃,临证常在主方的基础上加用山药、薏米、扁豆、莲子肉四药。此四药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四者皆具甘味,皆能健脾补中,脾运健,水湿化,泄泻自痊;且四者性味甘淡,兼具渗湿之功;另莲子肉性涩,具有一定收敛止泻的功效。四者合用共具健脾、渗湿、涩肠之能,路广晁在治疗内伤泄泻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此四者,每获良效。泄泻失治日久,每致损及肾阳,出现以清晨泄泻为特点的五更泻,正如古人所言“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路广晁在 治疗此类泄泻时,宗《医宗必读〃泄泻》治泻九法中温肾之法,方选四神丸加减,疗效确切。 补脾柔肝擅调情志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情志因素的致病作用,而有关情志因素导致泄泻的论述古已有之,《景岳全书〃杂证谟》记载:“气泄证,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现代社会随着各种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临床上因情志不调导致泄泻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情志不调,每致肝木乘脾,脾失健运,因致泄泻。此类泄泻多症见:

泄泻的诊疗方案

3.3.1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 (1)病史: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2)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3)主要体征: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萎靡,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 (4)辅助检查: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重症腹泻伴有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 (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2周以内。 2.迁延性期:病程2周至2个月。 3.慢性期:病程大于2个月。 (三)疾病分型 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2.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3.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四)证候诊断 (1)风寒泄泻证:大便色淡,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鸣。或伴鼻塞,流涕,身热。舌苔白腻,脉滑有力。 (2)湿热泄泻证:下利垢浊,稠黏臭秽,便时不畅,似痢非痢,次多量少,肛门赤灼,发热或不发热,渴不思饮,腹胀。面黄唇红,舌红苔黄厚腻,指纹紫滞,脉濡数。 (3)伤食泄泻证: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泻前腹痛

经行泄泻脾虚证——一参苓白术散——阴阳解析

参苓白术散——阴阳解析 经行泄泻脾虚证,主要证候: 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溏泄,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脘腹胀满,神疲肢软,或面浮肢肿;舌淡红,苔白,脉濡缓。 《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方: 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 解析: 阳性药:白扁豆、白术、砂仁、 平性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山药 阴性药:薏苡仁 君药:白术 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健脾化湿。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砂仁:辛,温。归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安胎。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莲子:甘、涩,平。归脾、肾、心经。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 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 阳性药物多,阴性药物少,以阳性药物为主,针对寒证;君药药物功效以补气健脾为主,针对虚证;太阴病,脾胃湿寒。 方剂中,白术、白扁豆、茯苓、莲子、人参、薏苡仁,益气健脾利水;砂仁,行气化湿;桔梗,宣肺祛痰。 诸药合用以益气健脾利水为主,宣肺行气为辅。适用于脾胃湿寒,气虚乏力者。

健固汤合四神丸、参苓白术散比较: 健固汤合四神丸,以补肾助阳为主,补气健脾祛湿为辅,兼顾涩精止泻。适用于肾寒脾虚,虚湿泄泻者。 参苓白术散,以益气健脾利水为主,宣肺行气为辅。适用于脾胃湿寒,气虚乏力者。

泄与泻的辨析

泄与泻的辨析 发表时间:2019-09-04T10:39:58.66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作者:钟缘1 尹紫薇2 张冰冰3 简维雄2 [导读] 本篇文章通过对泄泻病名历史沿革的研究,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分析泄泻在病性,临床表现,病势等方面的区别,以求能更加准确的运用泄和泻。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208 【摘要】现代中医对于泄泻的命名较为简单,甚者以腹泻代替泄泻,但在古代文献中,医家对于泄泻的分析十分细致,命名规则复杂,往往根据命名,我们可以对泄泻的病因病机有一定的认识.本篇文章通过对泄泻病名历史沿革的研究,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分析泄泻在病性,临床表现,病势等方面的区别,以求能更加准确的运用泄和泻。 【关键词】泄;泻;区别运用;说文解字;中医 1.泄泻的概念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作为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泄泻相关记载,泄与泻作为疾病,首载于《内经》,多分开论述,直到宋代医家张杲《医说》中首次出现泄泻病名.此时泄泻合称作为一种病证,为后世理法方药及辨证论治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直至明清时期,随着对泄泻理解的深入,医家开始将泄与泻区分开来. 2.泄泻病名的历史沿革 2.1 先秦至两汉 多以“泄”或“泻”简而称之,先秦至两汉时期,泄泻的命名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粪质的性状或泄泻程度缓急,另一部分则直接以泄或泻代称。如濡泻,窍泻,泄注,洞泄,维泄,以及“暴注”代称“暴泄”“泄注”。 始见以脏腑命名,随着对泄泻病机的认识深入,认为泄泻因不同的脏腑病变而导致,因此始见以脏腑命名之。如《难经?五十七难》有云“泄凡有几?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 以“利”字代称泄泻,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并没有《黄帝内经》和《难经》中对于泄泻的类似命名,而是将具有泄下表现的统而称之为“利”或“下利”,如“腹内痛者,必欲利也”,“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而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对“下利”则是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专篇的形式进行讨论。 2.2 隋唐时期 多见“痢”与“利”混用,且以“利”字代称泻,相关文献记载如《诸病源候论?虚劳秘涩候》:“此由肠胃间有风热故也。凡肠胃虚,伤风冷则泄利。” 2.3 宋金元时期 首见“泄” “泻”合称,泄与泻并用可追溯到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治脾劳诸方》,其云:“治脾劳、胃气不和,时有洩泻,食少无力,宜服松脂圆方。”《释文》中记载“洩”作“泄”。 多以导致泄泻的病因命名,如“风泄”“寒泄”等外感六淫所致,《丹溪手镜?泄泻二十六》中:“风泄,久风为泄,水谷不化而完出也。”也有七情内伤等内因所致,如朱丹溪则有对“气泻”“惊泻”等做阐释。 2.4 明清时期 此时最大的特点便是细化“泄”“泻”之别,因为对泄泻的认识更加深入,所以对两者加以鉴辨细分,如《奇效良方?泄泻门》中对两者进行了区别阐述:“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泄。”孙一奎根据排泻物的含水量与病势的缓急区分两者,诚如他在《医旨绪余?泄泻辨》所述:“粪出少,而势缓者,为泄,漏泄之谓也。粪大出,而势直下不阻者,为泻,倾泻之谓也。”在《丹台玉案?泄泻门》亦有类似描述:“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稍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为病则一,故总名之日泄泻”,因为泄与泻的临床症状仅稍有区别,有时很难截然分而言之,故统名称作泄泻。1 3.从说文的角度看泄泻 3.1 说文解泄 泄字分为水和世。重点在理解世的意思,世的意思我们依托于葉,即“叶”的繁体,通“业”。葉,篆文中的葉分为三部:从上往下为叶,世,木。木即指树木,叶指树叶,世表达的其实就是树叶的变化。意为树叶一年又一年的更迭,树叶由绿变黄,由繁茂转为枯萎的过程为一生一世。说文解字中有记载:“三十年为一世”2。《公羊传》中则曰“世室世世不毁也”。3 世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从中医角度,泄中的世代表从生机勃勃到枯萎死亡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于生物元精的流失所致,是肉眼不能看见的精微物质的散失,所以说在中医里,泄的意思,讲究肉眼不可见的精微物质散失,偏向于无形物质的流失。 3.2 说文解泻 泻字由” 氵”和“写”组成,重点在于写字的理解,写原与“酌”为对,都是饮食相关之事。酌是液体,如酒浆类,曰斟曰酌——从一器中倒入另一器中之动作也。写,则是与固体食物有关,把原盛在一器中之食物倾倒在另器中,这就叫“写”。说文解字中写道:”写,置物也”.古礼,尊者赐食,须将原器倾倒在自用之器中后方可进食。诗圣杜甫咏樱桃的诗中:万颗匀园……数回细写…….”这句中的“写”正是说把樱桃由一个筐筐倒在一个盘中,或须从几种不同盛具中多次倾倒,而泻字,为“写”加“水”的偏旁,有固体与液体想混合的意味,偏向于有形之物的流动.从这里我们可以将泄与泻区别开来:泻是有形物质的流失,泄是无形物质的流失。 4.泄泻的区别应用 泄与泻在病情上有一定区别,粪出少而势缓,重在无形精微物质的流失,若漏泄之状者为泄;粪大出而势直无阻,重在有形之物的流出,若倾泻之状者为泻. 4.1在中医方面 首先在病势上,孙文胤在《丹台玉案》中曰:“泄者,如水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

七。泄泻 泄泻是因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古人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但临床所见,难以截然分开,一般合而论之.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消化系统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及脏腑虚损等均可导致泄泻的发生.六淫之邪侵袭人体,最易困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水谷相杂而下,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引起泄泻;凡饱食过量,宿滞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恣食生冷,寒湿交阻,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均可致脾胃运化失健,传导失职,升降失常,而发生泄泻;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导致肝脾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泄泻;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受限,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夹而下,遂成泄泻;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禀赋虚弱,先天肾阳不足,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泄泻的病位在肠,病变脏腑在脾胃,病理因素主要是湿。脾病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病机关键。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因湿盛而致脾

病,病属实证;慢性久泄则以脾虚为主,因脾虚而生湿浊,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身疲肢冷,多属虚证。 2、辨寒热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 3辨证候特征寒湿泄泻,泻多溏薄;湿热泄泻,泻多如酱黄色;食滞肠胃之泄泻,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肝气郁滞之泄泻,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脾气亏虚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肾阳亏虚之泄泻,多发于晨起之时,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为特点,有时又称五更泻。 (二)辨证分型 1 寒湿困脾 证候表现;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兼有外感是可见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护治法则;芳香化浊,解表散寒。(治疗代表方;藿香正气散) 2 肠道湿热 证候表现;腹痛急泻,泻下急迫,粪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可伴

经行泄泻肾虚证——一健固汤——阴阳解析

健固汤合四神丸——阴阳解析 经行泄泻肾虚证,主要证候: 经行或经后,大便泄泻,或五更泄泻,经色淡,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傅青主女科》健固汤合四神丸《证治准绳》方: 党参、白茯芩、白术、巴戟天、薏苡仁、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 解析: 阳性药:白术、巴戟天、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 平性药:党参、白茯苓 阴性药:薏苡仁 君药:巴戟天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巴戟天:辛、甘,微温。归肾经。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肉豆蔻:辛、苦,温。归脾、胃、大肠经。温中涩肠,行气消食。 补骨脂:苦、辛,大温。归肾、脾经。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

泻。 五味子:酸,温。归肺、肾、心经。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降逆。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 阳性药物多,阴性药物少,以阳性药物为主,针对寒证;君药药物功效以补肾助阳为主,针对虚证;少阴太阴合病,脾肾湿寒。 方剂中,巴戟天、补骨脂、吴茱萸,补肾助阳;白术、肉豆蔻、党参、白茯苓、薏苡仁,补气健脾祛湿;五味子,涩精止泻。 诸药合用以补肾助阳为主,补气健脾祛湿为辅,兼顾涩精止泻。适用于肾寒脾虚,虚湿泄泻者。

健固汤合四神丸、参苓白术散比较: 健固汤合四神丸,以补肾助阳为主,补气健脾祛湿为辅,兼顾涩精止泻。适用于肾寒脾虚,虚湿泄泻者。 参苓白术散,以益气健脾利水为主,宣肺行气为辅。适用于脾胃湿寒,气虚乏力者。

夏治平主任医师针灸治疗慢性泄泻经验_马小平

?240?Shanghai J Acu-mox, Apr 2013, V ol 32, No 4文章编号:1005-0957(2013)04-0240-02 ?名医经验? 夏治平主任医师针灸治疗慢性泄泻经验 马小平 (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江苏 226600) 【关键词】 针灸疗法;针药并用;名医经验;腹泻;医案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issn.1005-0957.2013.04.240 夏治平老师是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江苏省海安针灸学校名誉校长,原南通市针灸学会理事长,江苏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理事,南通市劳动模范, 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全国卫生系统 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早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执教20年,今仍被该校聘为博士生导师。主编 和参编中医学著作l9部,其中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等六部专著代表部级和国家级水平,主编《实 用针灸推拿治疗学》获华东区二等奖,副主编《中国经络文献通鉴》获国家图书奖,《简明针灸学》 译成英文,受到国外针灸学者的重视。他在临床上擅长运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内科和男科疾病, 方法独特,临床疗效显著。 夏治平为全国知名中医,从医60年,对运用针灸治疗慢性泄泻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随师多年,亲眼目睹了夏治平老师运用针灸治疗慢性泄泻疾病的经过,现整理有关治疗经验如下,以供同道学习参考。 1 注重调神与调理脾胃的结合 慢性泄泻多为急性泄泻迁延日久,由实转虚,脾胃受损,日久伤肾,运化失职,而为慢性泄泻,《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脉要精微论》:“胃脉实则胀,虚则泄。”《景岳全书?泄泻》:“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满,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在治疗上多以运脾化湿为治疗大法。夏治平老师临证过程中,在尊重传统治疗慢性泄泻重视调理脾胃的同时,多结合采用调理心神的治疗措施,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夏治平老师指出,大凡慢性泄泻之人心神必烦躁,情志失调可影响慢性泄泻的治疗转归,因此,夏治平老师在运用针灸治疗慢性泄泻时,除取脾俞、胃俞、中脘、梁门、足三里、三阴交等调理脾胃的穴位外,也常取内关、太冲、四神聪等穴位,相得益彰,效如桴鼓。 2 处方选穴善用特定腧穴 慢性泄泻多责之于脾胃,但与肝肾等脏器功能失调也有密切的关系,经络是脏腑功能在人体特定的反应线,在十四经循行线上分布着许多特定穴位,这些特定穴位为脏腑经络之气所深聚的部位,脏腑功能失调往往在其相应的特定穴位上出现部分异常表现,或表现为穴位处皮肤的异常,或表现为压痛敏感,针刺相应的特定穴位可以对有关脏腑功能的失调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夏治平老师在数十年间运用针灸治疗泄泻时多十分注重选用背俞穴、募穴、原穴、合穴等特定穴位,如脾俞、胃俞、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穴。夏治平老师还受古代医家的启发,重视特定穴位之间的配伍应用,《灵枢?五乱》:“气在于胃肠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夏治平老师在临证中师古不泥古,特定穴位配伍灵活多样,有同经的特定穴位配伍,也有异经特定穴位配伍,有上下配伍,也有左右以及躯干与四肢等特定穴位配伍使用的方法,针刺特定穴位对于调整脾胃肝肾失调的功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主张重灸以温补脾肾 慢性泄泻的基本病机多为脾病与湿邪,湿邪与脾 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湿盛可困遏脾运,脾虚又可生作者简介:马小平(1959 - ),男,主任医师

泄泻诊疗方案2012

泄泻诊疗方案 (2012版) 一.病名 中医病名:泄泻病 西医病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系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传导失司,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二.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西医腹泻病临床及病因学分型,明确相关的西医疾病,执行现行公认诊断标准。功能性肠病参照罗马III相关标准(见附表)。 诊断依据 ⑴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可伴腹胀腹痛等症。 ⑵急性暴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 ⑶慢性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⑷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⑸大便常规可见少许红、白细胞,大便培养致病菌阳性或阴性。 ⑹必要时作X线钡剂灌肠或纤维肠镜检查。 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症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ZY/T001.9-001.9-94)制订。 ⑴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便质稀溏或呈水样便,大便量增加。 ⑵症状持续1天以上。 证候分类

⑴寒湿困脾: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畏寒食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⑵肠道湿热: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秽臭,肛门灼热,可伴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⑶食滞胃肠:腹满胀痛,大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纳呆,嗳腐吞酸。舌苔垢或厚腻,脉滑。 ⑷肝郁脾虚:腹痛肠鸣泄泻,每因情志不畅而发,泻后痛缓。大便时溏时泄,饮食稍有不慎即发或加重,伴有神疲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⑸肾阳虚衰:晨起泄泻,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脐腹冷痛,喜暖,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三.中医治疗方案 1.理法方药(穴) 理: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传导失司,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与肝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与湿邪关系最大,湿为阴邪,易困脾阳,脾受湿困,运化不健,可夹寒、夹热、夹滞。 法:治疗大法为运脾化湿。 方药(穴):辩证选方(穴)遣药。 2.中药治疗(中药、中成药应用) 2.1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寒湿困脾可选藿香正气胶囊,肠道湿热可选用香连丸等清热化湿中成药;脾胃虚弱可选用参苓白术丸等健脾化湿类中成药;食滞胃肠可选保和丸,肾阳虚衰可选四神丸。 2.2汤剂辨证分型治疗 ⑴寒湿困脾 治则:散寒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大腹皮10g,白芷l0 g,紫苏9g,茯苓10 g,制半夏l0 g,白术10 g,陈皮l0 g,厚朴9 g,姜汁、苦桔梗各10 g,藿香10 g,甘草6 g。) ⑵肠道湿热

湿热证的辨证治疗

湿热证的证治12009-02-25 06:14 分类:温病专辑 字号:大中小 一杨俊耀 一、概述 湿热证是由于感受湿热秽浊之邪,或脾胃不健、湿热内蕴而成,“湿遏热伏”“湿热交蒸”病变的概称。多因外感邪气,或素喈洒酪,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交阻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身热不扬,头身困重,口干不欲饮,胸闷腹胀,不思饮食,或面黄周身发黄,皮肤发痒,大便溏泄不爽,小便赤而不利,女子带下黄稠、秽浊有味,舌苔腻,脉濡缓或濡数。 湿热证中的病证在临床上,由于病因病机之不同,体质阴阳之差异,治疗方法之正误,以及个体的易趋性和病理机转的顺逆之变,故虽统属湿热证大纲,然大纲之中又含小纲,小刚之中又分细目,另外又有与该证存有同类证和疑似证的相映生辉,这些充分地体现出了该证的繁杂性和复杂性,从而令医者鉴别要难,辨证之棘手。 湿热证在其一般演变的过程中,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表现为湿重热轻;湿热逐渐化燥,出现湿热并重现象,甚则转化为热重于湿。湿热证初起,湿热郁其气分,病变虽以太阴脾、阳明胃为主,但其病部邪系可弥漫三焦,波及其它赃腑,而出现多种征象,如:肝经湿热证、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膀胱湿热证、大肠湿热证、湿热郁于经络证、湿热弥漫三焦证、湿热化燥证、湿热泄泻证、湿热下痢证、湿热毒盛证、阳明湿热证、阳明湿热里实证、阳明湿热兼表证、湿热下注证、湿热下注

冲任证、皮肤湿热证、肝胆湿热犯耳证、肉轮湿热证、气轮湿热证、风轮湿热证、水轮湿热证等大纲之中的小纲证候。另外与之相对应的:湿阻气分证、暑湿困阻中焦证、胆热证、胆郁痰扰证、湿遏热伏证、热极生风证、暑湿郁蒸证、暑湿挟滞证、太阳热扰胸膈证、太阴寒湿郁结证、热结旁流证等类似证和疑似证的存在。 《医林绳墨》谓:“如湿胜者,当清其湿;热胜者,当清其热,不可以热治,使湿愈重;热胜其湿,不可以湿治,使热愈大也。然则初谓其湿,当以利水清湿为要,使其湿不得以成其热也。久而湿化为热,亦不得再利其湿,使热反助其胜也”。此乃先贤旧说,虽对湿热证之湿重热轻,热重于湿等之治法有参考意义,但笔者我认为不为全对,正确的自当是湿热俱清。由于湿热病证,虽有湿热证初起,湿热郁其气分,病变虽以太阴脾、阳明胃为主,但其病邪系可弥漫三焦,波及其它赃腑,而出现多种征象,但其治法总离不开分消湿热,既治湿又治热,即治湿不遗忘治热,治热不忽视治湿。其中又得分析其湿重热轻,热重于湿等侧重病情及各种变证。并且对于湿热证中的不同证型在立方遣药时,绝不可平均使用祛湿药和清热药,机械地去进行治疗,否则不易获得满意的疗效。而在于三七或四六开用药,并酌加兼证药。基于上述的认识,湿热证临床上大体治法是:初起内外合邪,湿遏卫气时,宜芳香宣透以化表里之湿,表证解除后,则宜宣化气分湿浊,并视症状兼佐清热。湿热化热而出现热重于湿,自以清热为主,兼及化湿。湿热完全化热化燥,即以化燥化热论治。 湿热证的辨证分型,能是医者初步辨别出湿邪与热邪之熟轻熟重,以便

62 脾胃科 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6年发布的《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中医内科学》(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诊断要点: 泄泻:以腹痛、大便粪质清稀为主要依据。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或泻下完谷不化。常先有腹胀腹痛,旋即泄泻。暴泻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多由外感寒热、暑湿或饮食不当所致;久泻起病缓,泻下势缓而量少,有反复发作史,多由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罗马IV诊断标准《Bowel Disodrers》(https://www.360docs.net/doc/a16044089.html,cy A,FerminMeari n,Lin Chang,et al. [J]. Gastroenterology, 2016, 150(5):1393-1407.)及Mutli-Dimensional Clinical Profile (MDCP) for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 l Disorders(North Carolina: the Rome Foundation, 2015)。 根据罗马IV标准,肠易激综合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最近3个月内每周至少发作1天,伴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①与排便有关;②发 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③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外观)改变。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持续存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至少25%的排便为Bristol 6~7型,且Bristol 1~2型的排便小于25%。 (二)证候诊断 1.肝郁脾虚证: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急躁易怒,发作常和情绪有关;身倦乏力;两胁胀满;纳呆泛恶;舌淡胖,也可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 2.脾虚湿盛证:大便溏泻;腹痛隐隐;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神疲纳呆,四肢倦怠;舌淡,边可有齿痕,苔白腻;脉虚弱。 3.脾肾阳虚证:腹痛即泻,甚如清水状,可在晨起时发作;腹部冷痛,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不思饮食;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4.脾胃湿热证:腹痛泄泻;泄下急迫或不爽;大便臭秽;胸闷不舒,渴不欲饮;口干口苦,甚或口臭;舌红,苔黄腻;脉滑。

泄泻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泄泻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泄泻系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大肠传导失司,湿盛内阻,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范围】 西医学中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食物中毒、过敏性结肠炎、肠结核等以泄泻为主要表现者,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外感湿邪,或汗出入水,或坐卧湿地,则寒湿内侵,困遏脾阳,脾失健运,或感受暑湿、湿热之邪,壅遏脾胃,下迫大肠,均可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小肠泌别失司,大肠传导功能紊乱,以致清浊不分,相杂而下,并入大肠而发为本病。 2.饮食因素进食腐烂、变质、污染的食物,使脾胃受伤,或贪吃过量,食滞不化,宿食内停,损伤脾气,或恣食膏粱肥甘厚味,饮酒无度及嗜食辛辣香燥之物,致湿热蕴积于脾胃、肠道,或恣啖生冷瓜果等食品,寒食交阻,寒气客于胃肠,以上因素均可使脾运失职,升降失调,肠道泌别、传导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本病。 3.情志因素肝为刚脏,性喜冲和条达,若忧郁忿怒,精神焦虑紧张,易致肝气郁结,木郁不达,横逆乘脾犯胃;或思虑过度,脾气受伤,土虚木贼,均可使气机升降失调,肠道功能失常,清浊不分,相杂而下,形成本病。 4.脏腑虚衰调摄失宜,或久病之后,或年老体弱,均可导致脾胃虚弱,脾失升

运,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水谷不能腐熟,运化失常,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阻碍气机,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大肠遂成本病。 二、病机 1.发病外邪致病和饮食因素引起的泄泻多起病急,呈急性发病,而情志因素和脏腑虚衰引起的泄泻多起病缓,呈慢性发病。 2.病位在脾胃、大小肠,与肝、肾关系密切。 3.病性急性泄泻为实证,包括寒湿、湿热、食滞;慢性泄泻属本虚标实证及虚证,脾胃不足、命门火衰为本虚,湿邪为患是标,并夹它邪。 4.病势急性期属实证,以湿邪为主,久不愈由急转慢,慢性期属虚实夹杂及虚证,以脾胃虚弱、命门火衰为主,兼夹湿邪及其它邪。 5.病机转化泄泻的病机转化,决定于脾胃功能的强盛与否和湿邪的程度。急性泄泻属实,慢性泄泻属虚或虚实夹杂。虚实之间常因脾虚与否及湿盛程度而转化,如急性泄泻失治或停药过早,病未根治,可使病情迁延,或反复发作,病机由实转虚,形成慢性泄泻,久泻脾虚,则易感湿邪,或被饮食所伤,而呈急性发作,表现为虚中夹实。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中医内科学)泄泻、胁痛模拟题

[真题] (中医内科学)泄泻、胁痛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患者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治疗应首选 A.藿香正气散 B.黄芪汤 C.参苓白术散 D.枳实导滞丸 E.附子理中丸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2题: 泄泻腹痛,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证属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脾虚泄泻 D.肾虚泄泻 E.伤食泄泻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3题: 治疗泄泻初起不宜 A.清化 B.疏解 C.固涩 D.消导 E.分利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4题: 治疗脾胃虚弱泄泻,应首选 A.补中益气汤 B.枳术丸 C.香砂六君子汤 D.参苓白术散 E.附子理中汤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5题: 导致泄泻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于 A.肾阳虚衰 B.感受外邪 C.脾胃虚弱 D.食滞肠胃 E.脾虚湿盛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6题: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泻后痛减,脘腹痞满,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题)纵览证属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伤食泄泻 D.肝郁泄泻 E.脾虚泄泻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7题: 下列泄下粪便中辨出何为湿热泄泻的特点 A.泻下如水样便 B.泻下粪便臭如败卵 C.时溏时泄、水谷不化 D.泻下粪色黄褐而臭 E.泄泻清稀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8题: 患者刘某,每因情绪紧张时出现腹痛泄泻。且多伴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舌淡红,脉弦。治当 A.解郁疏肝 B.泄肝除湿 C.疏肝和胃 D.调和脾胃 E.抑肝扶脾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9题: 患者泄泻清稀,甚者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应诊为何种证候 A.肝郁泄泻 B.肾虚泄泻 C.寒湿泄泻 D.暑湿泄泻 E.脾虚泄泻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10题: 王某,反复泄泻10余年,稍进油腻或生冷之品,大便次数增多,水谷不化,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纳食减少,舌淡苔白,脉细弱。此时选用何方最为适宜 A.附子理中汤 B.参苓白术散 C.胃苓汤 D.六君子汤 E.藿香正气散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泄泻

泄泻 概述 泄泻是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使脾失健运、传导失司所致。又称“腹泻”、“下利”等。 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甚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见于急性肠炎、慢性肠炎或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病因病机 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由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调以及脏腑虚弱而致。脾虚温盛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湿邪致病又有寒湿、热湿之分。 (1)感受外邪:六淫伤人,脾胃失调,皆能致泻,但其中以湿为主,而常兼挟寒、热、暑等病邪。脾恶湿喜燥,湿邪最易伤脾,故有“无湿不成泄”之说。 (2)饮食所伤:凡食之过饱,宿食内停,或恣食生冷,寒食交阻,过食肥厚,湿热内蕴,或误食不洁之物,伤及肠胃,运化失常,水谷停为湿滞,形成泄泻。 (3)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复因郁怒忧思,肝郁不达,肝气横逆乘脾,脾胃受制,运化失司,而致泄泻。 (4)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钠,可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衰,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5)肾阳虚衰:久病及肾,或年老体弱,或肾阳不振,命门

火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不能腐熟水谷,则水谷不化而成泄泻。 辨证分型 ?寒湿困脾证 ?肠道湿热证 ?食滞胃肠证 ?肝气郁滞证 ?脾气虚弱证 ?肾阳亏虚证 临床表现 ? 1.寒湿困脾证: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畏寒恶风食少。舌苔白滑,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 2.肠道湿热证: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臭秽,肛门灼热,可伴有发热。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临床表现 ? 3.食滞肠胃证:腹满胀痛,大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泻后痛减,纳呆,嗳腐吞酸。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 4.肝气郁滞证:腹痛肠鸣泄泻,每因情志不畅而发,泻后痛缓。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

经行泄泻

经行泄泻 妇女每值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塘薄,甚或清稀如水,日解数次,经行即泻,经净即止,中医称为“经行泄泻”。本病呈周期性发作只发生在月经前或经行期间。经行泄泻属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最初认为是由于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导致水钠储留,因而引起肠粘膜的水肿、充血所致。综合历代医家观点,本病的产生主要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脾气虚,本病最早见于《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经正行忽病泄泻,乃脾虚…。”脾为先天之本,主统血,为气血化生之源,脾气本虚,经前或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脾气益虚,运化失司,水湿下走大肠,而为泄泻。正如《新锲汪石医案》中说:“此脾虚也,脾主血,属湿,经水将动,脾血先已流注血海,然后下流为经,脾血亏不能运行其湿”;《女科经纶》中说:“经水将行,气血先已流注血海,此脾气既亏,则不能运行其湿”。 (二)肾气虚,(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卷一》:“经来之时,五更泄泻,如乳儿尿,此乃肾虚。”肾藏精,主水液,经前、经时气血下注,肾阳益虚,命火不温脾土,运化失职,水湿并走大肠,故经行泄泻。肾气虚主要以肾阳虚为主。 (三)脾肾阳虚。肾与脾,一为先天之本,一为后天之本,相互促进滋养。即肾的精气充盛有赖于脾来滋补,脾的健运、统摄要靠肾的温煦。若素体脾气不足,则在经行之际因经注血海脾气更虚,故健运失司,清不能升,清浊并走下窍则为泄泻。(景岳全书·泄泻》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极盛之时,则令人洞泄不止也。”明代医家汪石山云:“经行而泻……此脾虚也。脾统血属湿,经水将行,脾气血先流注血海,此脾气既亏,则不能运行其湿。”然而脾主运化,而肾为胃之关,主司二便,经行时脾肾更虚,便成泄泻。脾肾阳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温煦,为胃之关,司二便。两脏功能失于协调,则水谷精微不化,水湿停留,每逢经期,由于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湿渗大肠则为便泻。 (四)肝郁克脾,经前或经期肝气偏旺,肝旺则克伐脾胃,影响脾土的正常运化,是以导致经行泄泻。 (五)热迫大肠fZ’,大肠传导之官,素体久病气阴两虚,加之经期脱血,气阴更伤,必生内热,热迫大肠或素体阳盛,湿热内蕴,热扰血室,搏及大肠,而致经期泄泻。其中又当以脾肾阳虚为其最主要的病因病机。对经行泄泻的中医治疗当以健脾温肾为要。 临床对经行泄泻的辨证论治如下: (一)补脾益气法,用来治疗脾虚型泄泻。(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经来泄泻乃脾虚也,宜用用参菩白术散;鸭塘清澈冷痛乃虚寒也,宜用理中汤;肌热渴泻乃虚热也,宜用七味白术散:呕饮痰水乃虚湿也,宜用香砂六君子汤。” (二)温补肾阳法,用来治疗肾虚型泄泻,方用右归丸加减。 (三)温肾健脾法,用来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方用健固汤和四神丸加减。 (四)柔肝扶脾法,用来治疗肝郁克脾型泄泻,方用痛泻药方加减。 (五)清热利湿法,用来治疗热迫大肠型L,,,证偏湿热内盛者,治以葛根琴连汤加获荃、车前子,偏虚热急迫,治以七味白术散加减。 此外,对经行泄泻的中医治疗还有如下方法: (一)外用药物治疗[s1:(1)贴敷法,如消炎解痛膏一张分成1.sctn二1.scrn大小,取神胭、天枢、气海、大肠腑、足三里贴敷 (2)药物贴脐法,可取艾绒少许,加十滴水贴脐 (3)灌肠法,此法适用于盆腔炎引起的经行泄泻 (二)针灸治疗:(l)体针疗法,取大枢、中脱、三阴交。气虚加脾俞、足三里;肾虚加肾俞、关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