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

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
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

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

流程详解

V2.0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制

发布日期:二〇一〇年九月八日

目录

1集中受理 (1)

1.1集中受理认证流程图 (1)

1.2认证申请 (1)

1.2.1获取申请书 (1)

1.2.2递交申请书 (1)

1.2.3资料审查 (1)

1.3申请方送样 (2)

1.3.1实验室选择 (2)

1.3.2送样原则和数量 (2)

1.3.3型式试验及报告提交 (2)

1.4申请方缴费 (2)

1.5初始工厂检查 (2)

1.6颁发证书 (2)

1.6.1认证决定 (2)

1.6.2颁发证书 (2)

1.6.3证书的有效性 (2)

1.6.4变更与扩展申请 (2)

1.6.5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消 (2)

1.7证后监督 (2)

1.7.1监督的频次 (2)

1.7.2监督的内容 (3)

1.7.3获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 (3)

2分段受理 (4)

1集中受理

1.1集中受理认证流程图

集中受理认证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集中受理认证流程图

1.2认证申请

1.2.1获取申请书

1)从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16296797.html,/)资料中心下载。

2)向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索取。

1.2.2递交申请书

向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提交认证申请书(包括申请书所要求的其他资料)纸质版1式2份,电子版1份。

含有密码技术的产品应向国家密码管理局指定检测实验室提交密码技术检测申请。

拟用于涉密信息系统的产品,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和标准执行,不适用本申请指南。

1.2.3资料审查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在收到申请资料后对其进行审查,如果资料不符合要求,申请方

应按要求修改或补充;如果资料符合要求,进行单元划分。

单元划分完成后,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向申请方发出送样通知。

1.3申请方送样

1.3.1实验室选择

申请方从指定实验室名单中,根据指定实验室的业务范围,自主选取检测实验室。指定实验室及业务范围参见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9年第25号)。

1.3.2送样原则和数量

详见各个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

1.3.3型式试验及报告提交

检测实验室完成检测后,将型式试验报告提交至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1.4申请方缴费

申请方收到缴费通知后,向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缴纳认证费用(不包括实验室检测费用)。

1.5初始工厂检查

工厂检查依据各个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进行,工厂检查包括信息安全保证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

1.6颁发证书

1.6.1认证决定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申请资料、型式试验报告和工厂检查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价,作出认证决定。

1.6.2颁发证书

证书制作完毕后,申请方可以自行到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领取或委托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邮寄。同时,证书信息将在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网站予以公告。

1.6.3证书的有效性

证书有效期为5年,证书有效期内,证书的有效性依据发证机构的定期监督获得维持。

1.6.4变更与扩展申请

详见各个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

1.6.5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消

详见各个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

1.7证后监督

证书有效期为5年。在有效期内,通过每年对获证后的产品进行监督确保认证证书的有效性。

1.7.1监督的频次

从获证后第12个月起进行第一次获证后监督,此后每12个月进行一次获证后监督。必要情况下,认证机构可采取事先不通知的方式对生产厂实施监督。必要时可增加监督频次,详见各个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

1.7.2监督的内容

获证后监督的方式采用信息安全保证能力与质量保证能力的复查和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必要时可以抽取样品送实验室检测,具体操作办法详见各个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1.7.3获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

监督复查合格后,可以继续保持认证证书、使用认证标志。对监督复查时发现的不符合项应在3个月内完成纠正措施。逾期将撤销认证证书、停止使用认证标志,并对外公告。

2分段受理

申请方从指定实验室名单中,根据指定实验室的业务范围,自主选取检测实验室(指定实验室及业务范围参见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9年第25号)。检测实验室在完成单元划分、型式试验后向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提交型式试验报告。型式试验报告经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确认合格后,申请方向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提交认证申请资料。

分段受理认证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2:分段受理认证流程图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测试(1)-管理初级

一、单选题(20分) 1、《基本要求》中管理要求中,下面那一个不是其中的内容?() A、安全管理机构。 B、安全管理制度。 C、人员安全管理。 D、病毒安全管 理。 2、应能够防护系统免受来自外部小型组织的、拥有少量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 恶意攻击、一般的自然灾难,所造成的重要资源损害,能够发现重要的安 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系统遭到损害后,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恢复部分功能 是几级要求?()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3、三级系统基本要求中管理要求控制类共有()项? A、32。 B、36。 C、37。 D、38。 4、《测评要求》和哪一个文件是对用户系统测评的依据? A、《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B、《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 南》。C、《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D、《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管理办法》。 5、安全运维阶段的主要活动包括运行管理和控制、变更管理和控制、安全状 态监控、()、安全检查和持续改进、监督检查? A、安全事件处置和应急预案。 B、安全服务。 C、网络评估。 D、安全加固。 6、如果一个信息系统,主要对象为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 要信息系统,其业务信息安全性或业务服务保证性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 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较大损害;本级系统依照国家管理规范和 技术标准进行自主保护,信息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对其进行监督、检查。这

应当属于等级保护的什么级别?() A、强制保护级。 B、监督保护级。 C、指导保护级。 D、自主保护级。 7、《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将()作为实施等级保护的第一项重 要内容? A、安全定级。 B、安全评估。 C、安全规划。 D、安全实施。 8、人员管理主要是对人员的录用、人员的离岗、()、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 第三方人员访问管理5各方面。 A、人员教育。 B、人员裁减。 C、人员考核。 D、人员审核。 9、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由以下哪个部门应当依照相关规范和 标准督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或本地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A、公安机关。 B、国家保密工作部门。 C、国家密码管理部门。 D、信息系 统的主管部门。 10、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 社会生活中的_______,计算机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_______等因素确定。() A、经济价值经济损失。 B、重要程度危害程度。 C、经济价值危害程度。 D、重要程度经济损失。 11、新建_______信息系统,应当在投入运行后_______,由其运营、使用单位 到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A、第一级以上30日内。 B、第二级以上60日内。 C、第一级以上60日内。 D、第二级以上30日内。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模拟试卷有答案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模拟试题(三) 一、判断(10×1=10) 1、三级信息系统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时自动退出等措施。(√) 2、口令认证机制的安全性弱点,可以使得攻击者破解合法用户帐户信息,进而非法获得系统和资源访问权限。(√) 3、只要投资充足,技术措施完备,就能够保证百分之百的信息安全。(×) 4、特权用户设置口令时,应当使用enablepassword命令设定具有管理员权限的口令。(×) 5、Windows2000/xp系统提供了口令安全策略,以对帐户口令安全进行保护。(√) 6、脆弱性分析技术,也被通俗地称为漏洞扫描技术。该技术是检测远程或本地系统安全脆弱性的一种安全技术。(√) 7、结构安全是网络安全检查的重点,网络结构的安全关系到整体的安全。(√) 8、一旦发现计算机违法犯罪案件,信息系统所有者应当在2天内迅速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机关的取证和调查。(×) 9、不同vlan内的用户可以直接进行通信。(×) 10、三级系统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连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并准确定位.(×)

二、单项选择题(15×2=30) 1、我国在1999年发布的国家标准()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奠定了基础。 A.GB17799B.GB15408 C.GB17859 D.GB14430 2、安全保障阶段中将信息安全体系归结为四个主要环节,下列______是正确的。 A.策略、保护、响应、恢复 B.加密、认证、保护、检测 C.策略、网络攻防、备份D保护、检测、响应、恢复 3、为了数据传输时不发生数据截获和信息泄密,采取了加密机制。这种做法体现了信息安全的______属性。 A.保密性 B.完整性 C.可靠性 D.可用性信 4、在使用复杂度不高的口令时,容易产生弱口令的安全脆弱性,被攻 击者利用,从而破解用户帐户,下列()具有最好的口令复杂度。 A.Morrison B.Wm.$*F2m5@ C. D.wangjing1977 5、息安全领域内最关键和最薄弱的环节是______。 A.技术 B.策略 C.管理制度 D.人 6、对于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来说,以下所列的安全管理最有效的是______。 A.安全检查B教育和培训C.责任追究D.制度约束 7、公安部网络违法案件举报网站的网址是______。 A.B.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漏洞分类规范》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漏洞分类规范》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0年下达的信息安全国家标准制定项目,国标计划号为:20100385-T-469。由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主要负责进行规范的起草,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计算机网络入侵防范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等单位参与起草。 1.2主要工作过程 1、2010年6月,组织参与本规范编写的相关单位召开项目启动会,成立规范编制小组,确立各自分工,进行初步设计,并听取各协作单位的相关意见。 2、2010年7月,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规范编制小组开展考察调研和资料搜集工作,按照需求分析整理出安全漏洞分类规范的框架结构。 3、2011年4月,按照制定的框架结构,确定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形成《安全漏洞分类规范》草稿V1.0。 4、2011年7月,课题组在专家指导下,积极采纳国外相关漏洞分类的原则,形成《安全漏洞分类规范》草稿V1.1。 5、2011年8月26日,规范编制小组在积极采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规范内容进行修改,形成《安全漏洞分类规范》草稿V1.2。 6、2013年8月28日,安标委秘书处组织了该标准的专家评审,编制小组听取了专家意见,对标准文本的内容进行修订、简化,形成《安全漏洞分类规范》草稿V1.3。 7、2014年11月,安标委WG5工作组对《安全漏洞分类规范》标准草案稿进行了投票表决,通过了本标准。投票表决中相关单位和专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和意见,标准编制组对意见进行了逐条分析和理解,对标准文本进行了完善,形成了《安全漏洞分类规范》征求意见稿及相关文件。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 编制原则

(安全生产)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

编号: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 信息系统安全服务资质认证申请书 (一级) 申请单位(公章): 填表日期: 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

目录 填表须知 (3) 申请表 (4) 一,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5) 二,企业组织结构 (6) 三,企业近三年资产运营情况 (7) 四,企业主要负责人情况 (9) 五,企业技术能力基本情况 (13) 六,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工程过程能力 (18) 七,企业的项目和组织过程能力 (41) 八,企业安全服务项目汇总 (58) 九,企业安全培训软硬件情况 (60) 十,企业获奖、资格授权情况 (62) 十一,企业在安全服务方面的发展规划 (63) 十二,企业其他说明情况 (64) 十三,其他附件 (65) 申请单位声明 (66)

填表须知 用户在正式填写本申请书前,须认真阅读并理解以下内容: 1.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对下列对象进行测评认证: ●信息技术产品 ●信息系统 ●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组织和单位 ●信息安全专业人员 2.申请单位应仔细阅读《信息系统安全服务资质认证指南》,并按照其要求如实、详细地填写本申请书所有项目。 3.申请单位应按照申请书原有格式进行填写。如填写内容较多,可另加附页。4.申请单位须提交《信息系统安全服务资质认证申请书》(含附件及证明材料)纸板一式叁份,要求盖章的地方,必须加盖公章,同时提交一份对应的电子文档。5.不申请安全工程服务类资质认证的单位无需填写《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工程过程能力》此项内容。 6.不申请安全培训服务类资质认证的单位无需填写《企业安全培训软硬件情况》此项内容。 7.如有疑问,请与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联系。 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7号北科大厦9层 邮编:100091 电话:86-10-68428899 传真:86-10-68462942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16296797.html, 电子邮箱:cnitsec@https://www.360docs.net/doc/a16296797.html,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测试题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测试题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测试 一、单选题(14分) 1、下列不属于网络安全测试范畴的是( C ) A. 结构安全 B. 边界完整性检查 C. 剩余信息保护 D. 网络设备防护 2、下列关于安全审计的内容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情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 日志记录。 B. 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 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 C. 应能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报表。 D. 为了节约存储空间,审计记录可以随意删除、修改或覆盖。 3、在思科路由器中,为实现超时10分钟后自动断开连接,实现的命令应 为下列哪一个。( A ) A. exec-timeout 10 0 B. exec-timeout 0 10 C. idle-timeout 10 0 D. idle-timeout 0 10 4、用于发现攻击目标。( A ) A. ping扫描 B. 操作系统扫描 C. 端口扫描 D. 漏洞扫描 5、防火墙提供的接入模式中包括。( ABCD ) A. 网关模式 B. 透明模式 C. 混合模式 D. 旁路接入模式 6、路由器工作在。( C ) A. 应用层 B. 链接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7、防火墙通过__控制来阻塞邮件附件中的病毒。( A ) A.数据控制B.连接控制C.ACL控制D.协议控制 二、多选题(36分) 1、不同设VLAN之间要进行通信,可以通过__。( A B ) A交换机B路由器C网闸 D入侵检测 E入侵防御系统2、能够起到访问控制功能的设备有__。( ABD ) A网闸 B三层交换机 C入侵检测系统 D防火墙 3、路由器可以通过来限制带宽。( ABCD ) A.源地址 B.目的地址 C.用户 D.协议 4、IPSec通过实现密钥交换、管理及安全协商。(CD) A. AH B. ESP C. ISAKMP/Oakley D. SKIP 5、交换机可根据____来限制应用数据流的最大流量。( ACD ) A.IP地址 B.网络连接数 C.协议 D.端口 6、强制访问控制策略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 BD ) A.局限性 B.全局性 C.时效性 D.永久性 7、防火墙管理中具有设定规则的权限。( CD ) A.用户 B.审计员 C.超级管理员 D.普通管理员 8、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用协议的方式以防被窃听。 (AC) A. SSH B. HTTP C. HTTPS D. Telnet E.FTP 9、网络安全审计系统一般包括(ABC )。 A.网络探测引擎 B.数据管理中心C审计中心 D声光报警系统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申请指南(安全工程类三级) ?版权2015—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2016年10月1 日

一、认定依据 (4) 二、级别划分 (4) 三、三级资质要求 (4) 3.1 基本资格要求 (5) 3.2 基本能力要求 (5) 3.3 质量管理要求 (6) 3.4安全工程过程能力要求 (6) 四、资质认定 (7) 4.1认定流程图 (7) 4.2申请阶段 (8) 4.3资格审查阶段 (8) 4.4能力测评阶段 (8) 4.4.1静态评估 (8) 4.4.2现场审核 (9) 4.4.3综合评定 (9) 4.4.4资质审定 (9) 4.5证书发放阶段 (9) 五、监督、维持和升级 (10) 六、处置 (10) 七、争议、投诉与申诉 (10) 八、获证组织档案 (11) 九、费用及周期 (11)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以下简称CNITSEC)是经中央批准成立、代表国家开展信息安全测评的职能机构,依据国家有关产品质量认证和信息安全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管理和运行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体系。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的主要职能是: 1.对国内外信息安全产品和信息技术进行测评; 2.对国内信息系统和工程进行安全性评估; 3.对提供信息系统安全服务的组织和单位进行评估; 4.对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的资质进行评估。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定”是对信息安全服务的提供者的技术、资源、法律、管理等方面的资质、能力和稳定性、可靠性进行评估,依据公开的标准和程序,对其安全服务保障能力进行评定和确认。为我国信息安全服务行业的发展和政府主管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以及全社会选择信息安全服务提供一种独立、公正的评判依据。 本指南适用于所有向CNITSEC提出信息安全工程服务三级资质申请的境内外组织。

现行国家信息安全技术标准

现行国家信息安全技术标准 序号 标准号 Standard No. 中文标准名称 Standard Title in Chinese 英文标准名称 Standard Title in English 备注 Remark 1GB/T 33133.1-2016信息安全技术祖冲之序列密码算法第1部分:算法描述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ZUC stream cipher algorithm— Part 1: Algorithm description 2GB/T 33134-2016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域名服务系统安全要求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Security requirement of public DNS service system 3GB/T 33131-2016信息安全技术基于IPSec的IP存储网络安全技术要求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Specification for IP storage network security based on IPSec 4GB/T 25067-201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机构要求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Requirements for bodies providing audit and cert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 5GB/T 33132-201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处理实施指南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Guide of implementation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 treatment 6GB/T 32905-2016信息安全技术 SM3密码杂凑算法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iques—SM3 crytographic hash algorithm 国标委计划[2006]81号 7GB/T 22186-2016信息安全技术具有中央处理器的IC卡芯片安全技术要求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iques—Securi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C card chip with CPU 8GB/T 32907-2016信息安全技术 SM4分组密码算法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SM4 block cipher algorthm 国标委计划[2006]81号 9GB/T 32918.1-2016信息安全技术 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第1部分:总则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Public key cryptographic algorithm SM2 based on elliptic curves—Part 1: General 国标委计划 [2006]81号

【精品推荐】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全套文件

目录 前言 (3 0 引言 (4 0.1 总则 (4 0.2 与其他管理系统标准的兼容性 (4 1. 范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术语和定义 (5 4 组织景况 (5 4.1 了解组织及其景况 (5 4.2 了解相关利益方的需求和期望 (5 4.3 确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 (6 4.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6 5 领导 (6 5.1 领导和承诺 (6 5.2 方针 (6 5.3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7 6. 计划 (7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行为 (7

6.2 信息安全目标及达成目标的计划 (9 7 支持 (9 7.1 资源 (9 7.2 权限 (9 7.3 意识 (10 7.4 沟通 (10 7.5 记录信息 (10 8 操作 (11 8.1 操作的计划和控制措施 (11 8.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11 8.3 信息安全风险处置 (11 9 性能评价 (12 9.1监测、测量、分析和评价 (12 9.2 内部审核 (12 9.3 管理评审 (12 10 改进 (13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3 10.2 持续改进 (14 附录A(规范参考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 (15

参考文献 (28 前言 0 引言 0.1 总则 本标准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采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组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受组织的需要和目标、安全要求、所采用的过程、规模和结构的影响。所有这些影响因素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应用风险管理过程来保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并给相关方建立风险得到充分管理的信心。 重要的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组织的过程和整体管理结构的一部分并集成在其中,并且在过程、信息系统和控制措施的设计中要考虑到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要与组织的需要相符合。 本标准可被内部和外部各方用于评估组织的能力是否满足自身的信息安全要求。 本标准中表述要求的顺序不反映各要求的重要性或实施顺序。条款编号仅为方便引用。 ISO/IEC 27000参考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族(包括ISO/IEC 27003[2]、ISO/IEC 27004[3]、ISO/IEC 27005[4]及相关术语和定义,给出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概述和词汇。 0.2 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兼容性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授权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授权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二〇一七年一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2003]27号文件中关于“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全民信息安全意识”的精神,加强对授权培训机构的管理,规范授权培训机构的职能,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以下简称CNITSEC)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CNITSEC为授权委托方,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信息安全产业分会为授权运营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授权运营方),授权培训机构为CNITSEC授权的培训机构方。 第三条CNITSEC、授权运营方、授权培训机构关系如下: 1、CNITSEC及授权培训机构均为独立的法人单位,但两两之间不具有行政隶属及产权归属关系,各自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2、授权运营方作为CNITSEC与授权培训机构之间的接口机构,按照授权委托方的要求对授权培训机构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授权运营方统一受理对授权培训机构的投诉,根据调查结果出具处理意见。 3、CNITSEC对授权运营方及授权培训机构具有监督管理的权利; 4、授权培训机构应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定,开展双方协议规定的培训业务,按时向CNITSEC缴纳管理费。 第四条本办法由授权运营方具体执行。 第二章授权业务类型 授权培训机构应与CNITSEC及授权运营方签订授权协议书,明确

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依法开展培训业务。 第五条授权培训机构可以以“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授权培训机构”的名义,根据授权协议中授权内容从事以下培训业务: 1、注册信息安全员(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Member 简称CISM)培训; 2、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fessional,简称CISP)培训,根据工作领域和实际岗位工作的需要,CISP培训分为四类: ●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Engineer简称CISE)培训; ●注册信息安全管理员(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Officer简称CISO)培训; ●注册信息安全审计师(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Auditor简称CISP-A)培训; ●注册信息安全开发人员(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Developer 简称CISD)培训。 3、其他培训业务以双方协议具体规定为准。 第三章授权培训机构的管理 第六条授权培训机构必须遵守如下管理规定: 1、日常工作管理 (1)按CNITSEC统一规定的教材、教学大纲开展培训业务,并执行授权运营方制定的统一培训标准;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培训教程初级学习笔记

. 第一章网络安全测评 1.1 网络全局 1.1.1 结构安全 a)应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有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b)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c)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 d)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e)应根据各部分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和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 f)应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 g)应按照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来制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时优先保护重要主机。 1.1.2 边界完整性检查 a)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位,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技术手段:网络接入控制,关闭网络设备未使用的端口、IP/MAC地址绑定等 管理措施:进入机房全程陪同、红外视频监控等 b)应能够对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位,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 1.1.3 入侵防范 a)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 b)当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应提供报警 优质范文. . 1.1.4 恶意代码防范 a)应在网络边界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

b)应维护恶意代码库的升级和检测系统的更新 1.2 路由器 1.2.1 访问控制 a)应在网络边界处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 能够起访问控制功能的设备有:网闸、防火墙、路由器和三层路由交换机等 b)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c)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HTTP, FTP, TELNET, SMTP, POP3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 d)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 e)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 路由器可根据IP地址、端口、协议来限制应用数据流的最大流量; 根据IP地址来限制网络连接数 路由器的带宽策略一般采用分层的带宽管理机制,管理员可以通过设置细粒度的带宽策略,对数据报文做带宽限制和优先级别设定,还可以通过源地址、目的地址、用户和协议4个方面来限制带宽 f)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 地址欺骗中的地址可以使MAC地址,也可以使IP地址。目前发生比较多的是ARP地址欺骗,ARP地址欺骗是MAC地址欺骗的一种。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一个位于TCP/IP协议栈中的低层协议,负责将某个IP地址解析成对应的MAC地址。 ARP欺骗分为2种,一种是对网络设备ARP表的欺骗,另一种是对内网PC的网关欺骗。 解决方法:1在网络设备中把所有PC的IP-MAC输入到一个静态表中,这叫IP-MAC绑定; 2.在内网所有PC上设置网关的静态ARP信息,这叫PC IP-MAC绑定。 一般要求2个工作都要做,称为IP-MAC双向绑定 g)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 h)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 优质范文. . 1.2.2 安全审计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a)应对网络系统中的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b)审计记录

解读国标GBT 35273-2017《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解读国标GBT 35273-2017《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发布时间:2018-01-28浏览:578 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7年第32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和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GB/T 35273-2017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于2017年12月29日正式发布,将于2018年5月1日实施。 本文重点提炼个人信息的保存、个人信息安处理以及组织的管理要求等方面内容,解读国家标准GB/T 35273-2017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一、《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第六点“个人信息的保存”,对个人信息控制者对个人信息的保存提出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6.1 个人信息保存时间最小化 对个人信息控制者的要求包括: a) 个人信息保存期限应为实现目的所必需的最短时间; b) 超出上述个人信息保存期限后,应对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或匿名化处理。 6.2 去标识化处理 收集个人信息后,个人信息控制者宜立即进行去标识化处理,并采取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措施,将去标识化后的数据与可用于恢复识别个人的信息分开存储,并确保在后续的个人信息处理中不重新识别个人。 6.3 个人敏感信息的传输和存储 对个人信息控制者的要求包括: a) 传输和存储个人敏感信息时,应采用加密等安全措施; b) 存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时,应采用技术措施处理后再进行存储,例如仅存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摘要。 6.4 个人信息控制者停止运营 当个人信息控制者停止运营其产品或服务时,应: a) 及时停止继续收集个人信息的活动; b) 将停止运营的通知以逐一送达或公告的形式通知个人信息主体; c) 对其所持有的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或匿名化处理。 二、《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第九点“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处置”,对个人信息控制者处理个人信息安全事件的方式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9.1 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和报告 对个人信息控制者的要求包括: a) 应制定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b) 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组织内部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响应培训和应急演练,使其掌握岗位职责和应急处置策略和规程; c) 发生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后,个人信息控制者应根据应急响应预案进行以下处置: 1) 记录事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发现事件的人员、时间、地点,涉及的个人信息及人数,发生事件的系统名称,对其他互联系统的影响,是否已联系执法机关或有关部门; 2) 评估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态,消除隐患; 3) 按《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及时上报,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涉及个人信息主体的类型、数量、内容、性质等总体情况,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已采取或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中文版

ISO标准——IEC 27001:2005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与使用指南 Reference number ISO/IEC 27001:2005(E)

0简介 0.1总则 本国际标准的目的是提供建立、实施、运作、监控、评审、维护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的模型。采用ISMS应是一个组织的战略决定。组织ISMS的设计和实施受业务需求和目标、安全需求、应用的过程及组织的规模、结构的影响。上述因素和他们的支持系统预计会随事件而变化。希望根据组织的需要去扩充ISMS的实施,如,简单的环境是用简单的ISMS解决方案。 本国际标准可以用于内部、外部评估其符合性。 0.2过程方法 本国际标准鼓励采用过程的方法建立、实施、运作、监控、评审、维护和改进一个组织的ISMS的有效性。 一个组织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活动使其有效地运行。通过利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形成了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组织内过程体系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管理,可以称之这“过程的方法”。 在本国际标准中,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方法鼓励用户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 a)了解组织信息安全需求和建立信息安 全策略和目标的需求; b)在组织的整体业务风险框架下,通过 实施及运作控制措施管理组织的信息 安全风险; c)监控和评审ISMS的执行和有效性; d)基于客观测量的持续改进。 本国际标准采用了“计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模型去构架全部ISMS流程。图1显示ISMS如何输入相关方的信息安全需求和期望,经过必要的处理,产生满足需求和期望的产品信息安全输出,图1阐明与条款4、5、6、7、8相关。 采用PDCA模型将影响OECD《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治理》(2002)中陈述的原则,0 Introduction 0.1 General Th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has been prepared to provide a model for establishing, implementing, operating, monitoring, reviewing, maintaining and improving an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ISMS). The adoption of an ISMS should be a strategic decision for an organizati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organization’s ISMS is influenced by their needs and objectives, security requirements, the processes employed and the size and structure of the organization. These and their supporting systems are expected to change over time. It is expected that an ISMS implementation will be sca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the organization, e.g. a simple situation requires a simple ISMS solution. Th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an be used in order to assess conformance by interest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parties. 0.2 Process approach Th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dopts a process approach for establishing, implementing, operating, monitoring, reviewing, maintaining and improving an organization's ISMS. An organization needs to identify and manage many activities in order to function effectively. Any activity using resources and managed in order to enable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puts into outputs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a process. Often the output from one process directly forms the input to the next process. The application of a system of processes within an organization, together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actions of these processes, and their management, can be referred to as a “process approach”. The process approach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presented in th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encourages its users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a) understanding an organization’s information security requirements and the need to establish policy and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b) implementing and operating controls to manage an organization's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s in the 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s overall business risks; c) monitoring and reviewing the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SMS; and d) continual improvement based on objective measurement. Th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dopts the "Plan-Do-Check-Act" (PDCA) model, which is applied to structure all ISMS processes. Figure 1 illustrates how an ISMS takes as input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requirement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interested parties and through the necessary actions and processes produces information security outcomes that meets those requirements and expectations. Figure 1 also illustrates the links in the processes presented in Clauses 4, 5, 6, 7 and 8. The adoption of the PDCA model will also reflect the principles as set out in the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编号: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 产品认证申请书 申请单位(公章): 产品名称(版本/型号): 填表日期: 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

告用户 用户在正式填写本申请书前,须认真阅读并理解以下内容: 1.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对下列对象进行测评认证: ●信息安全产品 ●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服务 2.信息安全产品认证分为: ●型号认证 ●产品认证 3.型号认证的方式为:用户选样测试后本中心再抽样测试,都通过测试并符合有 关标准后,即获得型号认证。 4.产品认证的方式为:用户选样测试后,本中心再抽样测试,都通过测试并符合 有关标准后,本中心再根据ISO/IEC9000系列有关标准和国家信息安全工程与服务评估规范等对用户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安全保障能力进行评估、审核,通过评审后方能获得产品认证。 5.通过型号认证和产品认证的项目,获得认证书并准予使用国家信息安全认证标 志,并列入《政府和企业信息安全产品采购指南》。 6.上述内容和有关用户获得认证的实际情况,本中心将以各种有效方式周期性向 国内外公告。

目录 目录 (3) 填表要求 (4) 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5) 申请认证类别和产品状况 (6) 产品功能说明书 (8) 产品设计方案 (10) 使用手册 (12) 产品自测情况说明 (14) 脆弱性分析 (20) 执行标准情况 (22) 主要原材料,外协外购件明细表 (23) 申请认证产品的生产厂商检验室主要检测设备表 (24) 质量手册的简要说明 (25) 质量体系和安全保障能力文档 (26) 申请认证产品的生产厂商检验室人员情况表 (27) 主要技术人员情况表 (28) 送(抽)样产品明细表 (29) 委托书 (30) 申请单位声明 (31)

国内外信息安全标准

国内外信息安全标准 姓名杨直霖 信息安全标准是解决有关信息安全的产品和系统在设计、研发、生产、建设、使用、检测认证中的一致性、可靠性、可控性,先进性和符合性的技术规范和技术依据。因此,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信息安全产品认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国外信息安全标准发展现状:CC标准(Common Criteria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Evaluation)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标准,用来评估信息系统和信息产品的安全性。CC标准源于世界多个国家的信息安全准则规范,包括欧洲ITSEC、美国TCSEC(桔皮书)、加拿大CTCPEC 以及美国的联邦准则(Federal Criteria)等,由6个国家(美国国家安全局和国家技术标准研究所、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共同提出制定。 国际上,很多国家根据CC标准实施信息技术产品的安全性评估与认证。1999年被转化为国际标准ISO/IEC15408-1999《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Evaluation criteria for IT security》,目前,最新版本ISO/IEC15408-2008采用了。 用于CC评估的配套文档CEM标准(Common Methodolog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Evaluation)提供了通用的评估方法,并且跟随CC标准版本的发展而更新。CEM标准主要描述了保护轮廓(PP-Protection Profile)、安全目标(ST-Security Target)和不同安全保证级产品的评估要求和评估方法。CEM标准于2005年成为国际标准ISO/IEC18045《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Methodology for ITsecurity evaluation》。 国内信息安全标准:为了加强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信安标委会”编号为TC260)。在信安标委会的协调与管理下,我国已经制修订了几十个信息安全标准,为信息安全产品检测认证提供了技术基础。 2001年,我国将ISO/IEC15408-1999转化为国家推荐性标准GB/T18336-2001 (CC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目前,国内最新版本GB/T18336-2008采用了 IS0/IEC15408-2005.即CC 。 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借鉴了GB/T 18336结构框架和技术要求,包括安全功能要求、安全保证要求和安全保证级的定义方法,以及标准的框架结构等。例如,GB/T20276-2006《信息安全技术智能卡嵌入式软件安全技术要求(EAL4增强级)》借用了PP的结构和内容要求,包括安全环境、安全目的和安全要求(安全功能要求和安全保证要求)等内容,以及CC标准预先定义的安全保证级别(EAL4)。同时,结合国内信息安全产品产业的实际情况,我国信息安全标准还规定了产品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以及产品的测试方法。有些标准描述产品分级要求时,还考虑了产品功能要求与性能要求方面的影响因素。 国外信息安全现状 信息化发展比较好的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非常重视国家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美、俄、日等国家都已经或正在制订自己的信息安全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确保信息安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美国信息安全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美国国土安全局,分担信息安全管理和执行的机构有美国国家安全局、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国防部等,主要是根据相应的方针和政策结合自己部门的情况实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2000年初,美国出台了电脑空间安全计划,旨在加强关键基础设施、计算机系统网络免受威胁的防御能力。2000年7月,日本信息技术战略本部及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系统管理系统要求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公司

版本信息 当前版本: 最新更新日期: 最新更新作者: 作者: 创建日期: 审批人: 审批日期: 修订历史 版本号更新日期修订作者主要修订摘要

Table of Contents(目录) 1. 公司信息安全要求 (5) 1.1信息安全方针 (5) 1.2信息安全工作准则 (5) 1.3职责 (6) 1.4信息资产的分类规定 (6) 1.5信息资产的分级(保密级别)规定 (7) 1.6现行保密级别与原有保密级别对照表 (7) 1.7信息标识与处置中的角色与职责 (8) 1.8信息资产标注管理规定 (9) 1.9允许的信息交换方式 (9) 1.10信息资产处理和保护要求对应表 (9) 1.11口令使用策略 (11) 1.12桌面、屏幕清空策略 (11) 1.13远程工作安全策略 (12) 1.14移动办公策略 (12) 1.15介质的申请、使用、挂失、报废要求 (13) 1.16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流程 (14) 1.17电子邮件安全使用规范 (16) 1.18设备报废信息安全要求 (17) 1.19用户注册与权限管理策略 (17) 1.20用户口令管理 (18) 1.21终端网络接入准则 (18) 1.22终端使用安全准则 (18) 1.23出口防火墙的日常管理规定 (19) 1.24局域网的日常管理规定 (19) 1.25集线器、交换机、无线AP的日常管理规定 (19) 1.26网络专线的日常管理规定 (20) 1.27信息安全惩戒 (20) 2. 信息安全知识 (21) 2.1什么是信息? (21) 2.2什么是信息安全?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