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视角探析河南方言与豫剧

从文化视角探析河南方言与豫剧
从文化视角探析河南方言与豫剧

收稿日期:2012-02-20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研究》(2011B257),河南省社科联调

研项目

《河南方言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SKL-2011-961)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吴亮(1981-),女,河南郑州人,讲师,博士,从事语言理论、语言教学研究。

从文化视角探析河南方言与豫剧

(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郑州450002)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2条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进行了阐释,首先强调指出方言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

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地方戏曲是一个地域的文化标志。两者紧密联系,互为载体,共同构成地域文化体系。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核心发展区域之一,中原河洛、三商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豫剧是河南的文化品牌,以河南方言为载体,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河南方言的俗词俚语,声韵特征增强了豫剧的艺术表现力。

这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原地区不可再生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彰显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试从文化视角探析河南方言与豫剧的关系。一、河南方言和豫剧概念的界定(一)河南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河南方言的核心成分是中原官话,属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历史上曾是中国古代民族共同语,共有381个县市,河南境内有107个。据贺巍的分区,中原官话八个次方言片中,河南境内有七个方言片,其中“郑开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四个方言片内的方言是纯粹的河南方言[1]。河南方言语音节奏稳重清晰,五音俱全,四呼规正,调值低,入声多,尖音重,五度的高音与低音间距离小。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调值分别为24、42、55、312,

韵母共86个,词汇和语法与北京官话的共同性多,方言语汇丰富,句式简短明快[2]。

(二)豫剧

戏曲作为一门表演艺术,综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方言等多种形式。任何一种戏曲的起源都具有地域性,其发展的最初阶段都是地方戏。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

,是河南曲艺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诞生在河南开封及其周县,明清鼎盛,迄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956年与京、评、越剧合称全国四大剧种。豫剧的唱腔语言是在开封、

郑州“中州语”的基础上,融入当地方言形成的,腔调高亢爽朗,内容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河南乡土气息。

二、方言和地方戏的关系

方言、地方戏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都是历史积淀形成的浓厚地域文明的象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地方戏在产生之初,其显著特征是方言而非声腔,以方言为基础的声腔特性是地方戏艺术风格之本。无论是板腔体还是曲牌体,都是基于方言“腔词关系”不断磨合的产物。它的“语言表征、

文化内源、表演形式、声腔特征等无不沾染着某个剧种原生地的乡土特色”[3]

方言作为载体,体现了地方戏所蕴

含的丰富的地区民俗文化、生产方式、思维习惯。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相近性和同地域人们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文化心理等因素的趋同性密不可分。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认为:“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

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4]。

三、河南方言和豫剧

地方戏语言自古口耳相传较之方言口语具有稳固性,

摘要:豫剧和河南方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中原文化体系。两者地域

文化特色鲜明。豫剧中的河南方言在语言学、民俗文化方面都具有特殊的价值,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

关键词:文化;河南方言;豫剧中图分类号:H17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25-03

nWeHuaYanJiu☆文化研究☆

125

TheoryResearch学论

★★★★

豫剧具有浓厚的河南方言色彩,记录保留了大量的河南方言土语,这些语言资源折射出河南人民的思想感情、性格气质、生活情趣。罗常培先生在《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中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5]因此豫剧中的方言保留着当地居民的原始记忆,在语言学、民俗文化方面都具有特殊的价值。

(一)豫剧中的方言具有语言学价值

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河南方言词汇、语法、语音独具特色,作为一种语言的历史资料有助于语言学研究。

1.豫剧中的方言词汇

豫剧保存有大量的河南方言词汇,这些带着地域特色的词汇是民俗与方言结合的产物,具有典型性与凝固性。

(1)表示动作行为和心理情感的动词

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都是他们裢那。(《花木兰》)“裢”阴平,24调,意为缝补、编织。

我长点蒜,再抓一把胡椒面,老婆子喝了好出汗。(《喝面叶》)“长”阳平,表示放,多用于烹饪,如:长油、长盐、长菜叶等。

老头子啊,他死活也不叫闺女出嫁。怄到过年,七月七。(《王婆扎针》)“怄”表示怄气,不愉快,如:“小两口正怄哩,晌午都没开火。”

我好抡棒槌拉铁弓。(《花打朝》)“抡”,用力挥动之意。如:抡枪、抡刀、抡拳头。

小菊儿你睡得又甜又香,发呓怔你还在喊爹叫娘。(《李双双》)“发呓怔”指睡觉说梦话,如:“小妮儿老发呓怔,黑里睡不牢稳。”

在家生来好喝水。(《朝阳沟》)“好”去声,意为喜欢,如“这货整天好吃好喝不出活”、好生闷气。“好”上声表示跟坏对立,上声变去声,词性由形容词变为动词,意义也随着发生了变化。这种词类活用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古已有之。如“王”名词用如动词、“饮”及物动词使动用法等。

2.表示性质状态的形容词

中中中,俺们菊谭就是产芝麻出香油。(《三院禁约碑》)

“中”是最具河南特色的典型方言词语,言语交际中具有褒义特征,表示“肯定、认可、好、行”。河南人对“中”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们眼里,

“中”不仅仅是方位词,而且是打着历史烙印的厚重文化。“中”作为地理方位,表示中心。河南自古位居中原,是狭义的“中国”,有“中州、豫州、中原”之称,作为中国古代九州的中心,也是中华民族先祖活动的重要地区和文化发祥地之一。自古流传“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人的伦理观念里,崇尚“中”,以“不偏不倚”、“中和”、“中庸”为美。“中”有着河南人的地域认同和历史自豪感。“你说‘中’,我说‘中’,中原

是我们的老祖宗!”;“中!中!咱们河南就是中!”更是通过影视媒体响彻大江南北,“中”早已成为地域文化符号与河南人的身份标记。

实在作难哪!(《洛阳桥》)“作难”指遇到困难犯愁,如:“咋弄哩,老作难呐!”

刘发他没有钱哪也算白搭。(《王婆扎针》“白搭”指没有用处,不起作用。如:“夜个学得全忘啦,算白搭!”

我说金她妈,你别迷啦!(《王婆扎针》)“迷”,发迷,糊涂之意。如:“俺咋年龄不大,恁迷哩!”

推出来面来白生生的生啊,蒸出来小蒸馍暄腾腾。(《推磨》)“白生生”形容白,“暄腾腾”指物体内部空隙多而松软有弹性。

清凌凌一股水。(《朝阳沟》)“清凌凌”指清澈。

你妹妹从小她就勤谨。(《朝阳沟》)“勤谨”是勤恳的意思。如:“这孩儿勤谨,打晌午学到将才。”

3.表示亲属称谓的名词

叫你个大,叫我声妈。(《马古伦换妻》)“大”和“妈”互文对举,“大”指代父亲。

都想起俺那个死妮子。(《王婆扎针》)“妮子”指小女孩。

除此,还有副词,如:“回马三刀,砍得也怪准”(《穆桂英挂帅》)。量词,如:

“一杆笔胜过百杆枪”(《卖苗郎》)等。

“咦”、“咋”、“啥”等方言词语在豫剧中使用频率较高,如:“不愁当一个哪啥?啥?啥——

—当一个农业科学家。”(《朝阳沟》)“你拿个刀子把俺的猪肚子剥开,看看到底有没有红薯苗,要是没有,那咋说?”(《李双双》)

豫剧中有大量的谚语、俗语、成语、詈语,这些语言艺术结晶以精炼的形式充溢着浓郁的中原乡土风情。如“文过饰非”、“头悬梁,锥刺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三娘教子》)、“当面教训子,背地里无有人”(《打金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回家卖红薯。”(《七品芝麻官》)、“太太的衣服还没穿好,小小儿啦,您娘那脚!催、催、催、催得太太头发蒙!”(《花打朝》)

4.豫剧体现河南方言的语法特点

豫剧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河南方言语法特点的重要线索。

(1)河南方言代词的特色

在河南方言中,“俺”表示第一人称代词,可指单数,如“你看俺可怜不可怜?”(《三娘教子》),也可指复数“五百年造就的俺是一家。”(《月老仙在空中姻缘造下》)。普通话中“您”是敬称,河南方言中“您”可以广泛用于第二人称,相当于“你”,如“俺念在孙刘两家结秦晋,才准您借荆州啊!”(《黄鹤楼》)。除表单数外,还可表复数,如“黄鹤楼上摆酒令,逼您君臣还吾城”(《黄鹤楼》)、“您老的老、小的小,老少二人无人管,王春娥我挑起了千斤担!”(《三娘教子》)(2)河南方言中的“将”和“把”

126

河南方言中“将”相当于介词“把”。如:“风雨将他伴”(《曹公外传》)。河南方言中表“处置”义的“把”和普通话相近,但也有差异,普通话“把”字句中的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是单音节动词,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词重叠式、动态助词。河南方言中,

“把”字句中有大量单音节动词可以直接作谓语,如:“我去把兵瞧”(《南阳关》)、“用目儿细把他观。”(《洛阳桥》)、“俺知道就是俺的那个他来把那亲迎哪!”(《香囊记》)、“一时间亲朋好友都把来往断”(《三娘教子》)、“到夜晚我独自偷把泪落”(《秦雪梅教子》)、“何必回来要把村官当”(《门里门外》)。

5.豫剧体现河南方言的语音特点

豫剧常用归韵的十三道辙,声调差异较大,豫剧大多有四个调类,怀邦和怀调有五个调类,扬高戏无入声。豫剧的地理分布和河南方言地理有密切的关系,河南省面积十分之九是非入声区。根据李荣与贺巍的分区,豫北安阳、林州、新乡、获嘉、济源、辉县等十八个县市保留入声,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5个调类,怀邦和怀调处在从沁阳到安阳之间的入声区,扬高戏所在的灵宝与陕县无入声,但四声调值却又与入声区的沁阳相近。除此,还有尖团分立的现象,河南省东北部商丘、濮阳至安阳以及中西部郑州、许昌、洛阳、南阳之间的地域内区分尖团,而周口、驻马店、信阳等地区尖团合流。

(二)豫剧中方言的民俗文化价值

河南方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使之作为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大大提升了其价值。豫剧中的方言词语是民俗和方言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地域文化。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豫剧反映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中原文化,记录着河南人的饮食起居、风俗习惯,是宝贵的民俗文化矿藏。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黄淮海平原的西南部,界于北纬31°23′与36°22′,东经110°21′与116°39′之间。全省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耕地1.1亿亩,是农业大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信阳等地种植水稻。

河南人喜食面食,面食在日常饮食中占据主导地位。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把馒头、面条、面汤作为主食。这种饮食习俗在豫剧中多有体现,如“推出来面来白生生的生啊,蒸出来小蒸馍暄腾腾。”(《推磨》)“俺给你擀面条,烙油馍,绿豆面叶儿随便喝。”(《劈殿》)“油馍”在河南方言中指加油烙的饼或者油炸的一种块状食品。“面叶儿”指薄而宽的面条儿,分甜咸两种,甜面叶指不放盐、糖等作料的淡面条。“烩面”更是河南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除此,还有卤面、浆面条、捞面、汤面、炒面、蒜面条等。河南人喜欢吃馍,饮食中有烙馍、子馍、菜馍、枣馍、菜蟒等,同时孕育了河南

绚丽多姿的面塑文化。面塑,河南称之为“捏面花”,具有

“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的艺术特点。豫西的洛阳、灵宝;

豫北的安阳、内黄、浚县、鹤壁;豫东的尉氏、沈丘;还有许

昌、登封、新郑等地,都有风格迥异的面食艺术。其中灵宝

面花和沈丘的顾家馍最有名。

豫剧中有“只摆上七个碟子八个碗,一壶热酒搁在正

中间。”(《罗焕跪妻》)在河南人的日常饮食中,碗是不可或

缺的餐具,碗可盛饭、菜、酒、茶。河南人用的碗多是海碗,

体现着粗犷和豪爽。菜品中还有扣碗,种类繁多,常有小酥

肉、芥菜肉、腐乳肉、丸子、莲菜、豆腐等,味道妙不可言,是

节庆招待客人的佳肴。

任何一种戏曲和方言都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发

展、演变的。地方戏影响力的大小、传播面的广狭,某种程

度上取决于作为载体的方言生命力。方言作为地方戏的标

志体现了地方戏曲的特性。两者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紧

密相连,充分体现了地域特征。地方戏中的方言真实地反

映了民间纯正、鲜活的生活状态,为语言学、民俗学研究提

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

四、结语

豫剧和河南方言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厚重的

中原文化。它们深深地印在河南人的基因中和厚重的河南

文化交织在一起,成为河南人的精神家园、奋斗动力。深入

研究豫剧中的河南方言,挖掘其表现的地域文化内涵,可

以使我们更深入的探究蕴藏在语言中的文化传统、风俗习

惯。目前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运动的不断深入,人口的流

动、交通的便利、大众传媒的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促使

河南方言逐渐弱化,以方言为载体的戏曲等文化形式呈现

萎缩趋势。因此豫剧和河南方言的研究为中原经济区的建

设提供精神支持,对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意识,提升河南形

象、中原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贺巍.中原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5,(2).

[2]张启焕,陈天福,程仪.河南方言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45.

[3]游汝杰.地方戏曲音韵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2.

[4]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39.

[5]陈定安.翻译精要[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25.

[6]赵抱衡.豫剧经典唱段100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

[7]李荣.洛阳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WenHuaYanJiu

☆文化研究☆

127

(责任编辑:许广东)

【戏曲大全】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

【戏曲大全】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 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贩马记》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书房会》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玉蜻蜓》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彩楼记》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黛玉焚稿》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盘妻索妻》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红楼梦》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春香传》(1)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春香传》(2)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慧梅》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孟丽君》(1)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孟丽君》(2)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孟丽君》(3)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孟丽君》(4)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孟丽君》(5)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孟丽君》(6)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何文秀》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皇帝与村姑》(1)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皇帝与村姑》(2)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皇帝与村姑》(3)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皇帝与村姑》(4)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慧梅》王文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忠魂曲》洪瑛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黛玉焚稿》何炯华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

首之《林默娘》李敏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林默娘》(2)李敏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林默娘》(1)李敏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西施断缆》周柳萍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书房会》李敏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玉蜻蜓》(4)李敏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玉蜻蜓》(3)李敏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玉蜻蜓》(2)李敏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玉蜻蜓》(1)李敏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黛玉葬花》陈栏芳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孟丽君》李敏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宋弘传奇》(2)李敏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宋弘传奇》(1)李敏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秦香莲》舒锦霞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春归燕》(2)俞建华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春归燕》(3)俞建华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春归燕》俞建华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玉兰蕊》(2)俞建华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玉兰蕊》(1)俞建华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魂兮归来》(4)俞建华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魂兮归来》(2)俞建华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魂兮归来》(3)俞建华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双轿接亲》俞建华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麻风女》(1)俞建华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麻风女》(2)俞建华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黛玉焚稿》俞建华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首之《春归燕》张爱娟越剧王派经典唱段100

曲电影大全 经典戏曲电影版详细介绍

曲电影大全经典戏曲电影版详细介绍1 黄梅戏《春香闹学》电影版 43 锡剧电影《孟丽君》1 44 锡剧电影《孟丽君》2 45 锡剧电影《孟丽君》3 46 锡剧电影《孟丽君》4 54 黄梅戏红楼梦A 55 黄梅戏红楼梦B 56 双凤奇缘1(黄梅戏电影) 57 双凤奇缘2(黄梅戏电影) 58 双凤奇缘3(黄梅戏电影) 59 黔剧电影《秦娘美》 60 沙家浜之智斗1973年版(红线女) 61 京剧杨门女将王晶华杨秋玲梁幼莲京剧电影艺术片 62 越剧老电影-云中落绣鞋1 63 越剧老电影-云中落绣鞋2 64 晋剧老电影《打金枝》上 65 晋剧老电影《打金枝》(下) 66 越剧老电影:卖婆记 67 锡剧电影-珍珠塔-上 68 锡剧电影-珍珠塔-下

69 (老电影)[黄梅戏]天仙配-严凤英 70 奇袭白虎团(上) 71 奇袭白虎团(下) 72 香港邵氏公司:黄梅调电影-花木兰 73 香港邵氏:女巡按1967 74 京剧节振国上 75 京剧节振国(下) 76 京剧:苗岭风雷A01 77 京剧:苗岭风雷B02 78 京剧:苗岭风雷A02 79 京剧:苗岭风雷A03 80 黄梅戏《龙女》马兰黄新德主演. 81 越剧电影《碧玉簪》全1962年 82 越剧电影【盘夫索夫】金彩凤毕春芳[全剧] 83 越剧《王老虎抢亲》1 84 越剧《王老虎抢亲》2 85 越剧电影【王老虎抢亲】 86 越剧电影【金枝玉叶】丁赛君夏梦 87 豫剧电影《武当仙袍》上 88 豫剧电影《武当仙袍》下 89 豫剧《武当仙袍》-下 90 豫剧《杨乃五与小白菜》-上

91 豫剧《杨乃五与小白菜》-下 92 晋剧《金水桥》(全剧)郭兰英马玉楼梁小云冀萍演唱 93 电影河北老调《忠烈千秋》 94 白蛇传京剧电影张火丁宋小川徐畅 95 潮剧wxb-苏六娘{全剧}电影版 96 潮剧wxb-荔镜记{全剧}电影版 97 潮剧wxb-三家福{全剧}香港版 98 秦腔电影(火焰驹)全本 99 潮剧【荔镜记】戏曲艺术片 100 潮剧【张春郎】戏曲故事片 101 潮剧【刘明珠】戏曲故事片 102 秦腔电影《屠夫状元》上 103 秦腔电影《屠夫状元》下 104 川剧【变脸】舞台艺术片 105 老电影沪剧【罗汉钱】(上) 106 老电影沪剧[罗汉钱] (下) 107 老调【潘杨松】电影戏曲艺术片 108 眉户电影《屠夫状元》- 1 109 眉户电影《屠夫状元》2 110 眉户电影《屠夫状元》3 111 评剧电影《小姑贤》 112 评剧电影《丝线姻缘》1

河南名家唱段合辑

河南名家唱段合辑 A安金凤安金凤(艺名齐小凤)豫剧名段欣赏B拜金荣拜金荣、高玉民《小包公》唱腔欣赏(四平调) 柏青柏青《对花枪》唱段合辑柏青《春暖花又开》唱段欣赏白军选曲剧《白军选唱腔精选》C常香玉大师常香玉《大祭桩》唱段欣赏常香玉先生豫剧《花木兰》唱段合辑 常香玉先生《人欢马叫》唱段合辑常香玉先生豫剧《拷红》唱段合辑常香玉先生豫剧《断桥》唱段合辑常香玉先生《柳河湾》唱段合辑 崔兰田珍贵视频:崔兰田先生《桃花庵》唱段精选大师崔兰田《卖苗郎》经典唱段集锦崔兰田先生豫剧【陈三两爬堂】唱段合辑(音配像)崔兰田大师《秦香莲》几段合辑大师崔兰田《三上轿》精选唱段 大师崔兰田《对花枪》唱段欣赏(音配像)陈素真陈素真大师《宇宙锋》唱段欣赏曾广兰曾广兰《洛阳桥》唱段欣赏常如玉常如玉(常香玉小女儿)经典唱段精选 崔小田崔小田豫剧《柳迎春(卖苗郎)》唱段合辑 陈淑敏二度梅陈淑敏【名段欣赏】 孟祥礼、陈淑敏、马琳《黑娃的婚事》唱腔版 二度梅陈淑敏豫剧《秦雪梅改嫁》唱段欣赏 常俊丽常俊丽【名段欣赏】

陈大华陈大华《大勇的婚事(山妞)》唱段欣赏D党玉倩党玉倩《名段欣赏》 党玉倩豫剧《英娘》唱段合辑党玉倩《红绫怨》唱腔欣赏F 方素珍方素珍、刘艳丽、乔杏娥曲剧《王宝钏》唱腔版曲剧梅奖得主方素珍连本戏《白玉簪》唱段欣赏方素珍《安安送米》唱段欣赏G关灵凤关灵凤《三上轿》唱段合辑 谷秀荣谷秀荣《名段欣赏》 谷秀荣《五世请缨》唱段欣赏郭建民郭建民老师《名段欣赏》郭建民豫剧《儿大不由爹》几个唱段H红脸刘新民《刘墉下南京5之双开铡》唱段合辑 刘新民《刘墉下南京4会督》唱段合辑 索文化【刘墉下南京3下南京】精选唱段合辑 索文化【刘墉下南京2铡西宫】精选唱段合辑 豫剧《刘墉下南京1铡太师》中刘墉精选唱段--刘新民豫剧《刘墉下南京1铡太师》中刘同勋精选唱段--张枝茂张国朝《刘公案》唱段欣赏洪先礼豫剧《刘墉审鬼》唱段合辑索文化《地塘板》唱段欣赏 豫东红脸王【刘新民】名段欣赏豫东红脸王【谢庆军】名段欣赏 红脸王【朱坤芳】专辑之一 红脸王之【张枝茂专辑】 红脸王之【索文化专辑】

豫剧戏词

唐喜成戏曲〈血溅乌纱〉见姑娘气绝血泪淌 见姑娘气绝血泪淌, 严天民一阵阵绞碎心肠, 碧血渐染我的乌纱上, 四品官满面羞黯然神伤, 为效国我也曾立下志向, 为报民我苦读前蛰篇章, 为效国行千里, 东奔西荡, 为报民我熬过了多少日日夜夜, 月落西楼日上东窗, 为效国尽忠心矢志不忘, 为抱民我冒风雪出任河阳, 一心想高悬明镜把刑狱掌, 除强暴平冤狱把正义伸张, 哪知道刁贾二犯阴险狂妄, 我草菅人命错杀了善良这滔天的大罪我要承当, 少英呀,我错杀了你的父,气死了你的娘, 〈血溅乌纱〉风萧萧,马声嘶鸣,古道上 风萧萧,马声嘶鸣,古道上。天连雪雪连天万里冰霜。人踪灭鸟飞绝萧杀竟象。 炊烟断田野慌天地苍茫。天地苍茫。枯草丛新坟上白帆飘荡。西风中饿死骨偎岂道旁。民受苦咱怎能项袖手观望因此上严天民,冒风雪,踏冰霜,拔山涉水千里条条, 我出任河阳。眼望着李离庙遥遥在望。忍看哪荒烟漫草断壁残墙春秋时在晋国他把刑执掌严执法严自己万民,万民敬仰有一回他错断公案 自缚请罪把殿上金殿上他做出了惊天动地事一桩 百姓们修庙寓永世不忘,永世不忘打坐在李离庙细问农商。 《三哭殿》常言说不看僧面看佛面你不念皇儿念为王孤王皇儿都不念 念他父为国保边疆连年血战边关上才保的君臣黎民得安康劝梓童你要多忍让 为的是天下安危与存亡倘若执意要斩小将乱了军心祸非常一旦间摩利撒杀到殿上 谁去杀谁去挡谁保为王我的梓童啊你要仔细想想 《三哭殿》 下位去劝一劝詹妃娘娘,撩龙袍上前去好话多讲,叫一声贵妃娘娘王与你商量商量,小秦英打死了皇亲国丈,孤王你贤梓童一样痛伤,长江水焉有那回头之浪,阴曹府没有送活的阎王,纵然是斩了那秦英少将,斩秦英也难救你父还阳,讲此话并非是心存偏向,常言道有家丑不可外扬,贤梓童若要斩秦英少将,你看看金殿上她要碰柱死,她要刀下亡,你也要削发舍孤

豫剧经典唱段100首mp3下载

豫剧经典唱段100首mp3下载 豫剧《朝阳沟》选段—表演-杨红霞 豫剧《卷席筒》选段_表演-金不换 豫剧《村官李天成》选段吃亏歌-贾文龙 豫剧《九品巡检》选段_表演-李金枝 豫剧小品《戏迷招亲》-范军 豫剧《清风亭》选段_表演-李树建 豫剧小品《棋逢对手》 豫剧《三愿意》选段王艺红 曲剧《白蛇传》选段 豫剧《村官李天成》选段 豫剧电视剧《山里的汉子》选段 越调《收姜维》选段 豫剧《芝麻官下江南》 豫剧《逛庙会》_表演-金不换_徐福先 豫剧《屠夫状元》片段—表演-金不换_徐福先 豫剧《屠夫状元》_表演-胡希华_郝歌 豫剧电影《我爱我孙》片段_任宏恩

豫剧《花木兰》选段_表演-范静 豫剧《新白蛇传》片断_虎美玲_任三印豫剧《马二牛剃头》选段—表演-李树建

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表演 -柏青 豫剧《大登殿》选段表演 -李树建 豫剧《七品芝麻官》选段 —表演-金不换 豫剧《金水桥》选段 —李树建_赵亚萍 豫剧《雷振海征北》选段 _李树建 豫剧《刘邦与萧何》选段 —表演-贾文龙_支国英 豫剧《马二牛还乡》选段 —表演-李树建—柏青 豫剧《巧县官》选段 _贾文龙 豫剧《台北知府》选段 _李树建 豫剧小品《照相》 -范军 豫剧小品《活宝爷爷俏奶奶》 -范军 豫剧《能人百不成》选段 —表演-贾文龙 豫剧《清官难断家务事》选段 _金不换__-豫剧专场 豫剧《七品芝麻官》选段 豫剧《十八扯》选段 豫剧《抬花轿》选段 豫剧《大祭桩》选段 豫剧《打金枝》选段 —演唱-金不换 金不换_-豫剧名段大家唱 虎美玲_饰_周凤莲 虎美玲 金不换王红丽 豫剧《烩面好吃豫剧好听》选段表演 -贾文龙

豫剧《朝阳沟》全部唱词

豫剧《朝阳沟》全部唱词 主演:魏云、王善朴、高洁、 杨华瑞等 银环: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 年轻人多理想展翅高飞 农村是我们的广阔的天地 千条路我不走选定山区 选定山区 毕业后升大学我没争取 剧团里来通知没把信回 要做个新型的知识农民 为建设新农村我百倍努力 俺的妈左拦右挡不让去 等栓保他来了再做商议 栓保:自从你们写信要回家乡 俺全家都是为你忙 俺的爹他为你修房子 俺的娘她为你做衣裳 小妹妹听说你要回家去 她给你腾了一张床 你早上不来等晌午 晌午不来等后晌 今天等来明天盼 等你盼你想你念你 谁知道你的心比那冰棍还凉 银环:昨夜晚我一提下乡劳动 俺的妈扯起嗓子骂破喉咙 她骂我狗肉不能上席面 白白供我上高中 我说的轻了她不答理 说的重了她骂得更凶 一晚上没有关电灯 她脚踩门槛骂到天明 她一直骂我到七点钟 栓保:你娘愁俺娘也愁 两个娘愁的不相投 俺娘爱你是实意 你娘对你用计谋两条道路愿从哪条走 任你挑任你选我不强求 栓保娘:昨夜晚我坐到三更多翻来覆去翻来覆去睡不着 眼皮一合打了个盹 梦见俺那媳妇前来看我 一进门笑呵呵 先叫娘后叫爹 见面施了一个鞠躬礼 慌得我的两手没处隔 高兴地我心里没法说 老头子在一旁推推我 老东西你呀你 几辈子没有当过婆婆 梦醒来听见了鸡叫三遍 一晚上两只眼我再也没有合 小董:咱两个如同亲姐妹 志同意合寸步不离 党号召咱到农村去 你表示态度也积极 今天栓保来接你 希望你希望你不要再犹豫 刘桂兰:光说去你不去 雷声大来雨点稀 请你考虑再考虑 我为你着急真能着急 银环:走一道岭来翻过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 满坡的野花一片又一片 梯田层层把山腰缠 清凌凌一股水 春夏不断 往上看 往上看通到跌水岩 好像是珍珠倒卷帘 小野兔东蹦西跑 穿山跳堰 这又是什么鸟 点头叫唤 东山头牛羊咩哞乱叫 小牧童小牧童喊一声打了个响鞭

川剧经典唱段100首

川剧经典唱段100首 川剧经典唱段100首川剧《荆钗记》荐亡川剧《春草闯堂闹轿》川剧思凡小段王玉梅川剧思凡下山王玉梅川剧望娘滩化龙川剧《逼侄赴科》三拜川剧《情探》选段左清飞川剧《北邙山》唱段刘芸川剧《别宫出征》选段郭存筠黄荣华川剧《酒楼晒衣》晓艇孙勇波川剧《阖宫欢庆》调伯王玉梅孙普协川剧《贵妃醉酒》陈巧茹川剧《华容道》孙普协川剧打饼陈巧茹川剧长生殿熊宪刚刘燕川剧凤仪亭晓艇川剧宫会王世泽王华茂川剧铁笼山跷功卖妖娆罗芳青春版川剧乱点《鸳鸯谱》薛川青春版川剧观画《鸳鸯谱》吴雯婷川剧《铁冠图》遇李川剧《铁冠图》劝降明星版川剧《鸳鸯谱》巧配川剧《出北塞》选段黄荣华川剧《曹甫走雪》选段薛川叶长敏川剧《铡侄》选段孙普协川剧《芙蓉花仙》冷泉山川剧《打饼》陈巧茹川剧《酒楼晒衣》川剧《刁窗》选段崔光丽川剧《画梅花》选段崔光丽川剧《秋江》鸳鸯鸟王玉梅川剧《武家坡》选段张义陈丽霞川剧《别洞观景》观景张燕川剧《别洞观景》思量真好怄张燕川剧《太白醉写》选段李艳冬川剧《五台会兄》选段李科张义川剧《放裴》选段张燕邹宏川剧《秋江》无端惹下风流债王玉梅川剧《武家坡》选段但志生陈丽霞川剧《江东桥》绝技之喷血川剧《八件衣》选段薛川川剧闹台锣鼓川剧《闹殿》身法表演蓝光临川剧《酒楼晒衣》

晓艇蓝光临川剧《新辕门》选段杨昌林川剧《御河桥》选段竞艳川剧《装盒盘宫》盘宫川剧《思凡》逃山川剧武家坡小段川剧戏曲电视剧《中国公主杜兰朵》全剧视频川剧《红书剑》三集姊妹花川剧团川剧高腔《卧虎令》陈智林川剧《禹门关》川剧大幕戏《十五贯》川剧《四下河南》连台三本之第2本续川剧折子戏《穆桂英招亲》字幕川剧归舟董金凤杨凯民中川剧团川剧《包公赔情》弹戏字幕版字幕川剧胡琴《收姜维》全剧王松王力字幕川剧经典唱腔安禄山戏宫川剧折子戏《三祭江》祭关羽字幕川剧高腔《别窑》郑枫周丽娟字幕川剧胡琴《前帐会》罗芳郑尚文叶述蔚字幕川剧高腔《赵氏孤儿》永川地区川剧团字幕川剧胡琴《打虎收孝》文冬王厚盛市川字幕川剧《秦香莲后传》全剧安县川剧团字幕川剧高腔《春花走雪》刘芸金光荣字幕川剧高腔《白鳝观景》喻海燕川剧沈铁梅精彩唱段川剧《射雕》

京剧名段100首唱词

劝千岁杀字休出口《甘露寺》乔玄唱段 老臣与主说从头~ 刘备本是中山靖王的后~ 汉帝玄孙一脉流~ 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 青龙偃月神鬼斩愁~ 白马坡前斩颜良~延津诛文丑~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 他三弟翼德威风有~丈八蛇矛惯取咽喉~当阳桥前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 他四弟子龙常山将~盖世英雄观九州~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 这一班武将哪个有~还有诸葛用计谋~ 你杀刘备不要紧~他弟兄闻听是怎肯罢休~ 若是兴兵来争斗~曹操坐把渔利收~ 我扭转回身奏太后~将计就计结鸾俦~ 识天书习兵法犹如反掌《借东风》诸葛亮唱段 诸葛亮(内二簧导板)习天书学兵法犹如反掌,(大锣圆场。四童持八卦旗、四童持七星旗、四童持幡儿、掌旗丑童、诸葛亮同上。)诸葛亮(回龙)设坛台借东风相助周郎。(长锤。诸葛亮站台中。)诸葛亮(二簧原板)曹孟德占天时兵多将广,领人马下江南兵扎在长江。孙仲谋无决策难以抵挡,东吴的臣武将要战文官要降。鲁子敬到江夏虚实探望,搬请我诸葛亮过长江同心破曹共作商量。那庞士元献连环俱已停当,用火攻少东风急坏了周郎;我料定了甲子日东风必降,南屏山设坛台足踏魁罡。我这里持法剑把七星坛上,(大锣抽头。众人领起同走圆场,横场上台阶,挖开站两边,诸葛亮上台阶,放剑于桌上,叩首,拿剑。长锤。诸葛亮背剑上坛台。)诸葛亮(二簧原板)诸葛亮上坛台观瞻四方:望江北锁战船连环排上,叹只叹东风起火烧战船,曹营的兵将无处躲藏。这也是时机到难逃罗网,我诸葛假意儿祝告上苍。(风声。诸葛亮焚符。)诸葛亮(白)啊!(二簧散板)耳听风声起从东而降,(大锣一击。)诸葛亮(二簧原板)趁此时返夏口再作主张。(叫头)且住!(白)看东风已起,大功成就。我不免趁此机会,暂回夏口,调动兵将,再于中取事。那时节周郎啊周郎!管教你枉费心机也。京胡:艾兵板鼓:杨广同宋士杰: 上写田伦顿首拜《四进士》宋士杰唱段 【西皮导板】 上写田伦顿首拜, 【原板】 拜上了信阳州顾大人。 双塔寺前分别后,倒有几载未相逢。 姚家庄有个【流水】杨氏女,她本是扰家不贤的人, 药酒害死亲夫主,反赖我姐丈姚廷椿。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56《七品芝麻官》豫剧1979年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56《七品芝麻官》(豫剧)1979年

————————————————————————————————作者:————————————————————————————————日期: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56《七品芝麻官》(豫剧)1979年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56《七品芝麻官》(豫剧)1979年 2011-07-26 21:36:04| 分类:戏院|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戏曲电影片100部之056 《七品芝麻官》(豫剧)1979年 剧情简介: 明朝嘉靖年间,奸臣严嵩专权,其妹是乐侯之妻一品诰命夫人,她纵容其子程西牛强占民女林秀英,林家不从,竟将林秀英父兄活活打死。林秀英含冤上告,五台官员慑于权势不敢受理,批转清苑知县唐成审问。唐成虽系七品小官,但不畏权贵,依理公断,机智沉着,巧妙斗争,终将严氏击败。演员介绍: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牛得草是该剧唐成的扮演者之一。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唱

词更是被牛得草唱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1998,这位演艺高超的艺术家因病在郑州逝世,终年65岁。牛得草技艺精湛,唱、念、做、舞俱佳,既讲究程式规范,又力求贴近生活,既有大家风范,又有乡土气息。他的代表作有《七品芝麻官》、《卷席筒》、《三不愿意》、《作文章》、《挑女婿》等。 续集《七品知县卖红薯》 剧情简介 清苑县县令唐成押解犯有命案的诰命严雪姣进京复审,途中却接到了“护送诰命”的圣旨。一气之下,唐成贴出了“回家卖红薯”的告示,遂后令书童、老班头和他一同前往京城。唐成把严雪姣送到京城严府。严家兄妹将唐成关在门外,直到三更没有动静。太师严嵩、其妹严雪姣密谋于密室,企图让唐成放弃林秀英一案。唐成为民作主的决心已定,他当街卖起红薯,并一路卖到国公府。当朝国公徐延昭公正严明,一心保国。当他获知实情后,依唐成之计,带唐成去见皇上。大殿上,严嵩颠倒是非,欲置唐成于死地。唐成机智坦诚、忠言叙说,徐国公高举保国铜锤,威武逼人。 详见 北京电影制片厂 改编:牛得草

简析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胡婧

网络出版时间:2013-05-08 09:49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1684001.html,/kcms/detail/52.1125.J.20130508.0949.002.html 简析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胡婧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豫剧剧目《花木兰》 《谁说女子不如男》是豫剧剧目《花木兰》中的经典选段,所以在分析这一选段之前,要先对豫剧《花木兰》有所了解。 豫剧《花木兰》是属于豫西调唱腔代表人物常香玉的代表作品之一。该剧所描写的是北朝时期番邦犯境,边关告急,花木兰的父亲列名征兵军帖,木兰虑及 老父体弱,弟弟年幼,思之再三,决定女扮男装,冒弟弟木力之名,代父从军。 木兰辞别双亲,披星戴月,快马加鞭,奔赴边关。途中,她还结识了几个朋友, 全是应征入伍的战士,相伴同行。后由于花木兰屡立奇功,元帅拟为木兰封官进 爵,并把爱女许与将军。木兰不慕官爵,更不能与元帅之女成婚,只求赐与千里 马,回故乡探亲。木兰返回桑梓,脱去战时袍,换上旧时装。朝廷册封木兰为尚 书郎,元帅率领众将,抬着礼物,亲临花家,请见花木力将军。木兰出堂,相见 之下,元帅惊讶不已。于是,木兰细述从军经过,元帅盛赞木兰不愧是一位巾帼 英雄。 1951年7月,剧作家陈宪章、王景中根据马少波京剧本《木兰从军》移植改编的《花木兰》在这个正值全国人民积极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的时期应运而生, 并由香玉剧社排练演出。该剧演出后好评如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为了 捐赠战斗机,香玉剧社携此剧于1951年8月开始了历时半年的义演活动,足迹 遍及开封、新乡等五省六市,并最终用演出收入捐献了“香玉剧社号”战斗机。 在1952年的全国首届戏曲观摩演出中,常香玉演出此剧并获荣誉奖。12月又在 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上演出了该剧的《思家》一折。1953年4月 香玉剧社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1956年10月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 成戏曲艺术片。 对于《花木兰》中的名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有些书上也称之为《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流传至今有多种不同的版本,这应该是由于中国戏曲“口传心 授”的传承特点所决定的,但唱段中主要的旋律框架和唱词还是基本相同的。 二、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分析 下面我们就来对选段的谱例进行大致分析:

实用文库汇编之豫剧唱词

*实用文库汇编之豫剧《程婴救孤》哭一声我儿惊哥* 哭一声我儿惊哥 我我再叫 叫了声公孙仁兄啊~ 你们惨死贼手双双丧命 血染黄土尸首不整 我我我肝胆欲碎叫天不应 两眼泣血呀 万箭穿胸啊~ 都怨我~ 给你招的祸 连累你~ 连累你年迈苍苍无善终啊~ 先前相知啊是你我 今后知心~ 还有何人~ 你为保孤丧了命 我程婴我绝了我的后代根 我绝了后代根~ 惊哥儿~ 可怜你十几天前才落地 来世上这满打满算半月零~ 言语你~ 还听不懂啊 我的儿呀儿啊~ 人情世故看不清~ 没明白人间是咋回事 已被夺去~ 小生命~ 临行前你没吃上一口奶~ 没听到爹娘唤儿声唤儿声啊~ 儿啊儿 普天下那个父亲都爱儿 我中年得子更心疼 人常说虎毒不食子 爹爹我竟成了害你的元凶 眼睁睁看着贼人将你害 我不能挡不能救 不能躲我不敢吭 眼泪往肚里流, 我不敢哭出声 我不敢哭出声啊~

豫剧《跑汴京》包文正离汴京包文正~ 离汴京~ 离汴京~ 辞别王驾啊~ 包文正离汴京~ 辞别王驾 奉圣命核百官 奉圣命核百官四方巡察~ 访一访哪员官~ 贪赃欺诈 查一查哪家臣~ 知法犯法 为黎民除奸恶何惧何怕 谁不知包青天 谁不知包青天府封南衙~ 是王孙是公卿~ 把法犯下 难逃我青峰刃~ 三尺铜铡啊~ 豫剧《花打朝》万岁爷且息怒 我的万岁爷你且息息怒啊~ 请万岁且息怒~ 容我细禀 听一听 听一听老嫂子我 诉诉衷情~ 打开了功劳簿~ 仔细观看 一字字一行行啊~ 鲜血染红~ 想当年紫金关前来鏖战 你差去了无敌将军~ 名罗成~ 他单人独骑~ 闯敌阵 只杀得~ 只杀得突厥贼~ 肉跳心惊~ 五更杀到日过午 过午杀到~ 满天星~ 他杀了七天并七夜 左等右盼~

豫剧唱腔发声的方法有哪些

豫剧唱腔发声的方法有哪些 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豫剧唱腔发声的方法有哪些?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 豫剧唱腔发声的方法 a:音质问题,包括你嗓音的粗细·嗓音明亮度·沙哑度·宽厚度等等·简言之:就是说你的嗓音在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中,适合演唱哪种角色? b:音高【即音位】问题,是指你的嗓音发出的最高音位和最低音位,其实也算是你嗓音的音程。比如,演唱豫剧【红灯记】中李铁梅的唱段时,其最高音要达到e调的高音5,或降e调的高音5,如果嗓音的先天音高条件不好,或者演唱基本功底差,这是不可思议的。 c:音准的问题,是指你每发出一个元音的音高准确度,比如你发出某个音高不准,俗称是凉嗓或凉弦。 豫剧的剧种简史 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20xx年,国家文化部门统计的国有专业豫剧团体数量为167个,是全国拥有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剧种,成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之榜眼。 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曾叫"河南讴"。"豫剧"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剧种。 豫剧的艺术特点

唱腔 豫剧因各地语音差异,在音乐上形成带有区域特色的艺术流派。清末民初,洛阳等地的豫剧多用下五音,而开封等地的豫剧多用上五音,形成鲜明对比。为了区别,豫剧艺人将洛阳等地的唱腔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称开封各地的唱腔为豫东调(又称祥符调)。新中国成立后,豫剧专家又把豫东调细分为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这一划分得到广泛认同,即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流行于豫东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又叫"本地梆"。其中祥符调、沙河调、豫东调多用上五音,豫西调多用下五音;如今祥符调和沙河调都已经没落,豫东调与豫西调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在豫剧繁盛时期,从事豫剧专业的演员,不仅有汉族,还有回族、满族、朝鲜族、 蒙古族、高山族、犹太人等少数族裔。豫剧根植中原、昂奋勃发的宏大气魄,雅俗共赏的审美效应,高亢激越、简洁明快的唱腔曲调,古今兼具、老少咸宜的表演风格,幽默诙谐、乐观向上的语言情趣,不难不涩、南北易懂的中州韵音,质朴无华、宽厚浩然的文化风貌,反映现实、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的大众格局等。 豫剧艺术古今兼纳、刚柔相济、豁达宽厚、有"中和"之美。首先,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很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行腔酣畅、吐字清晰、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再者,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

京剧名段100首

京剧名段100首 劝千岁杀字休出口《甘露寺》乔玄唱段识天书习兵法犹如反掌《借东风》诸葛亮唱段上写田伦顿首拜《四进士》宋士杰唱段一轮明月照窗棂《清官册》寇准唱段叹英雄枉挂那三尺利剑《串龙珠》徐达唱段我二老年古稀无后实惨《清风亭》张元秀唱段此时间不可闹笑话《淮河营》蒯彻唱段小东人下学归言必有错《三娘教子》薛保唱段在阵前死了大元帅《白蟒台》王莽唱段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空城计》诸葛亮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空城计》诸葛亮唱段在黄罗宝帐领将令《定军山》黄忠唱段未曾开言泪满腮《乌盆记》刘世昌唱段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怕《捉放曹》陈宫唱段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卧《打渔杀家》萧恩唱段一轮明月照窗前《文昭关》伍员唱段叹杨家秉忠心大宋扶保《碰碑》杨继业唱段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三家店》秦琼唱段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秦琼卖马》秦琼唱段奉王使命到秦邦《将相和》蔺相如唱段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洪羊洞》杨延昭唱段昔日有个三大贤《珠帘寨》李克用唱段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四郎探母》杨延辉唱段谗臣当道谋汉朝《击鼓骂曹》弥衡唱段金钟响玉磬鸣王出宫廷《上天台》刘秀唱段白甲白盔白旗号《白帝城》刘备唱段点点珠泪往下抛《白帝城》刘备唱段湛湛青天不可欺《徐策跑城》徐策唱段忽听得家院一声禀《徐策跑城》徐策唱段十指连心痛煞了人《罗成叫关》罗成唱段(小生)旦角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霸王别姬》虞姬唱段劝君王饮酒听虞歌《霸王别姬》虞姬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贵妃醉酒》杨玉环唱段我这里假意儿懒睁杏眼《宇宙锋》赵艳容唱段一家人闻边报雄心振奋《穆桂英挂帅》穆桂英唱段小青妹且慢举龙泉宝剑《白蛇传》白素贞唱段昔日梁鸿配孟光《龙凤呈祥》孙尚香唱段讲什么节孝两双全《大登殿》王宝钏唱段碧云天黄花地《西厢记》崔莺莺唱段听红娘一声请梦儿惊觉《西厢记》崔莺莺唱段自那日与六郎姻缘相见《状元媒》柴郡主唱段只说是杨衙内又来扰乱《望江亭》谭记儿唱段夫在东来妻在西《秦香莲》秦香莲唱段苏三离了洪洞县《女起解》苏三唱段换珠衫依旧是富贵容样《锁麟囊》薛湘灵唱段春秋亭外风雨暴《锁麟囊》薛湘灵唱段未开言思往事心中惆怅《窦娥冤》窦娥唱段谯楼上二更鼓声声送听《荒山泪》张慧珠唱段我小姐红晕上粉面《红娘》红娘唱段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红娘》红娘唱段怀六甲十四月未曾分娩《乾坤福寿镜》胡氏唱段花脸唱段我魏绛闻此言如梦方醒《赵氏孤儿》魏绛唱段皇恩浩调老臣龙庭独往《姚期》姚期唱段叩罢头来谢罢恩《打龙袍》包拯唱段扶大宋锦华夷赤心肝胆《探阴山》包拯唱段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赤桑镇》包拯唱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铡美案》包拯唱段将酒宴摆置在聚义厅上《盗御马》窦尔墩唱段听谯楼打罢了初更时候《探皇陵》徐延昭唱段在金殿定官职是非难辨《将相和》廉颇唱段自起义兵把贼来讨《群英会》曹操唱段老旦唱段老天爷睁开了三分眼《钓金龟》康氏唱段叫张义我的儿听娘教训《钓金龟》康氏唱段龙车凤辇进皇城《打龙袍》李后唱段想当年先太爷早把命丧《罢宴》刘婆唱段鹏举儿站草堂听娘言讲《岳母刺字》岳母唱段一见娇

浅谈豫剧

暨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豫剧的基本概况 学院: 学系: 专业: 课程名称:古代戏剧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李亦非 2011 年12 月12 日

浅谈豫剧的基本概况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豫剧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介绍。豫剧形成历史有三百多年,在这期间豫剧逐步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后,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经过几代老一辈艺术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正式更名为豫剧。在声腔上,豫剧属梆子腔系,豫剧划分主要有五大流派:“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现代流派”。豫剧的声腔板式包括慢板、二八板、流水板和非板;角色行当由“生旦净丑”组成。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 [关键词]豫剧;梆子腔;声腔板式;角色行当;剧目 On a basic overview of Henan Opera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Henan Opera's history, development status and its components .Henan Opera's formation history is more than300 year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Henan. After the new China was founded, based on the clapper in Henan,After several generations of older artists continue to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ficially changed its name to Henan Opera. In tune, the Opera is clapper System,Department of Henan Opera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five schools: "The Xiangfu," "The eastern Henan ," "The western Henan," "The River Transfer," "The modern genre." Henan Tune Rhythm including Adagio, two eight boards, water boards and non-board; the roles of line played by the "sheng dan jing chou" component. As a general argument is that four sheng, four dan , four painted face; Henan Opera more than 1,000 traditional repertoire, much of it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novel and Romance. [Keywords] Henan Opera;Clapper Accent;Tune Rhythm;The roles;Repertoire

经典全场豫剧45部

序号剧目 1豫剧《我爱我爹》上集 任宏恩 王希玲等-主演.mp3 2豫剧《朝阳沟》.mp3 3豫剧 《皂角坪往事》下集 任宏恩、艾立、郑秀玲-主演.mp3 4豫剧 《皂角坪往事》上集 任宏恩、艾立、郑秀玲-主演.mp3 5豫剧 《鸳鸯戏水》下集 王希玲 小香玉 王宽 杜启太 李冰 王小芬主演.mp3 6豫剧 《鸳鸯戏水》上集 王希玲 小香玉 王宽 杜启太 李冰 王小芬主演.mp3 7豫剧 《小白鞋说媒》下集 夏登路 吳心平 张月容等-主演.mp3 8豫剧 《武当仙袍》 下集 蔡远方 章咏 任贺建等-主演.mp3 9豫剧 《武当仙袍》 上集 蔡远方 章咏 任贺建等-主演.mp3 10豫剧 《五世请缨》上下集 王惠 魏俊英 李庚春 杨俊峰 李莹莹.mp3 11豫剧 《我爱我孙》下集 任宏恩 高秀敏等-主演.mp3 12豫剧 《我爱我孙》上集 任宏恩 高秀敏等-主演.mp3 13豫剧 《我爱我爹》下集 任宏恩 王希玲等-主演.mp3 14豫剧 《抬花轿》全集.mp3 15豫剧 《人欢马叫》下集 常香玉、王善朴、魏云主演.mp3 16豫剧 《人欢马叫》上集 常香玉、王善朴、魏云主演.mp3 17豫剧 《七品芝麻官》下集 牛得草 姜晶豫 吴碧波 唐喜成 李斯忠等-演唱.mp3 18豫剧 《七品芝麻官》上集 牛得草 姜晶豫 吴碧波 唐喜成 李斯忠等-演唱.mp3 19豫剧 《七奶奶》下集 马金凤 李广海主演.mp3 20豫剧 《七奶奶》上集 马金凤-主演.mp3 21豫剧 《洛阳桥》下集 曾广兰 韩培玪 马兰等-主演.mp3 22豫剧 《洛阳桥》上集 曾广兰 韩培玪 马兰等-主演.mp3 23豫剧 《泪洒相思地》上下集.mp3 24豫剧 《倔公公犟媳妇》上下集.mp3 25豫剧 《花枪缘》全剧 1985拍撮 马金风等-主演.mp3 26豫剧 《花木兰》下集(1956拍摄常香玉-主演.mp3 27豫剧 《花木兰》上集(1956拍摄)常香玉-主演.mp3 28豫剧 《红剪花》下集 汪全珍 任宏恩 张丹 刘志学等-主演.mp3 29豫剧 《红剪花》上集 汪全珍 任宏恩 张丹 刘志学等-主演.mp3 30豫剧 《风雪配》下集.mp3 31豫剧 《风雪配》上集.mp3 32豫剧 《倒霉大叔的婚事》下集 1987 任宏恩等-主演.mp3 33豫剧 《倒霉大叔的婚事》上集 1987 任宏恩等-主演.mp3 34豫剧 《程咬金照镜子》上集 李长安 刘伯玲 刘风呜 王希玲等-主演.mp3 35豫剧 《陈妙常》下集 朱巧云 王素君 主演.mp3 36豫剧 《陈妙常》上集 朱巧云 王素君 主演.mp3 37豫剧 《包青天》下集 吳心平等-主演.mp3 38豫剧 《包青天》上集 吳心平等-主演.mp3 39豫剧 《包公误》李良魁 朱巧云 刘蔚萍等-主演.mp3 40豫剧 《棒打薄情郎》下集 牛淑贤 莫稽等-主演.mp3 41河南豫剧《卷席筒》全剧.mp3 42399-豫剧-罗成招亲 下.mp3 43【河南豫剧】《七品芝麻官》(演唱:牛得草 上集).mp3 44【高清】豫剧 《程婴救孤》(全场) 李树建 田敏等-主演.mp3 45《棒打薄情郎》上集 牛淑贤 莫稽等-主演.mp3

豫剧《七品芝麻官》

豫剧《七品芝麻官》中的丑角文化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高艳芳 一、传统戏剧文化中的丑角 “诙谐的表演形式可以上溯到周代的优伶和俳优,他们是古代乐舞中专事滑稽的艺人。汉代百戏中插科打诨的角色,唐参军戏中的参军与苍鹘到了明代,副净、副末就逐渐变成丑。”在戏曲成熟期,元杂剧乃称副净,而宋元南戏中则丑已是正式行当。“宋杂剧之中,丑仍是‘托故事以讽时事’,也即仍是‘不以演事实为主,而以所含之意义为主’。”此所谓“意义”正是强调戏曲的“镜子”作用,审美主体在审美对象这面“镜子”上观照自身潜在的“丑角意识”。到了明代戏曲,丑的表演逐渐脱离单纯的插科打浑或杂扮各种人物的初级形态,开始扮演重要人物并致力于性格的刻画。 丑角又称“小花脸”、“三花脸”,表演的范围十分广阔。上可演皇帝老子,达官贵人;中可演七品芝麻官、歪脖子七品官,下可演旗牌、衙卒、小偷、骡夫。鼻子间一块豆腐块似的白记,只是表示他们作为“丑”的身份。他们戴着这“假面具”,便于率直地演绎人生。这是剧情的需要、艺术的需要,也是人生的需要。一旦脸上有了这样的“标识”,行动时就无须再掩尾、藏头,就得“真”。这样就具有了最迷人的魅力。 俗话说:“无丑不成戏”。传统戏中丑角扮演人物种类繁多,有幽默善良的人物,也有奸诈卑鄙的人物,有滑稽风趣的老人,也有天真活泼的儿童。丑角塑造这些不同人物,无论在扮相上、表演上,都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就丑角的艺术特色而言,就是插科打诨、亦庄亦谐、幽默滑稽、自然成趣。丑角都滑稽,而滑稽的本身是一种美的形态。 “总之凡为丑角者,类多动作滑稽,口齿伶俐,且须净白爽脆,善操各地方言,如此始可谓丑角全才。丑角虽位于生、旦、净、丑四行之末,但其责任实较他行为重要十倍。良以生、旦、净三者,只能各擅其习之剧,而丑则博学多能,须兼晓各角剧词。”③在戏剧表演中,人们常说“无丑不成戏”、“丑是戏中胆”,这不仅仅表明丑角在戏剧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证明着“丑”和丑角的表演是中国戏剧的发端。 二、豫剧《七品芝麻官》中的丑角形象 《七品芝麻官》是根据豫剧传统剧目《唐知县审诰命》改编。明嘉靖时,严嵩之妹──诰命夫人纵子程西牛强抢民女林秀英;壮士杜士卿抱打不平,格斗中程西牛被家丁误刺致死。诰命夫人率众赶赴林家,又将林秀英之父打死。此案告到按院,按院惧严嵩势焰,不敢受理,层层下推,最后落在知县唐成头上。唐成巧审诰命夫人加强了唐成地正直不阿、不畏权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