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

《统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2.通过探究学习,掌握一格代表两个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情意的分析记录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掌握“以一当二”的表示方法,会画条形统计图。

2. 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用“1格”表示2个单位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2只小猫,4只米老鼠,6只小鸟。注:以上动物以打乱顺序出现,如:先出现一只小猫,再出现一只小鸟等,而且每一只动物在最后都

进入小鹿的房子里,同时为不使学生感到无聊,还在小动物出现的过程中配上了欢快的音乐。)

师:小鹿过生日来了很多小动物,如果要你们记住有什么动物吗?多少只小动物,你们有什么好方法?

(数数)

师:再看一遍,现在你们数清楚吗?(学生肯定说不清楚)

师:看来光靠数还不行,要用笔来统计一下,

(板书:统计)

二、引出统计的必要性,并经历统计过程

(一)收集数据

师:还记得一年级尝过的统计吗?我们统计时一般会用什么符号来记录。

(√,Ο,正,☆……)

师:那么我们就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一下小鹿生日会参加的小动物。先在纸上画一个老师一样的表准备开始记录。

动物猫米老鼠小鸟

数量 2 4 6

师:你们能根据这张统计表绘制一张统计图吗?分别要涂几格颜色?为什么?

(能,因为“正”字一笔就表示1就画一格)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每一格表示()只小动物。

(2)( )动物最多,()动物最少。

(二)制作新统计图表

环数1环4环7环10环

①师:小动物在小鹿家都在干什么呢?在进行射击比赛,你们能帮忙统计打中1环,4环,7环分别有多少下,数一数。

②改统计图(次数改为一格表示两次)

师:格子不够怎么办?

引导:枪每次都打两颗子弹,如果能一格就表示两次击中就好了,这样行吗? 师:一格表示一颗不够画,那就一格表示两次击中,那我们应该把每格表示击中一次给改成每格表示击中几次?(完成统计图)

③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完成练习

提问:(1)每个格子代表打中了( )次。

(2)打中( )环的最多,打中( )环的最少。

(3)如果让你射击打中( )环的可能性最大。

小结:格子不够可以一格表示2单位量,如果还不够可以一个格子表示3个单位量,如果还不够呢?

(还可以表示4个单位量)

三练习巩固

⑴玩累了吃水果

师:小动物们玩累了,小鹿上了很多水果,大家来看有什么水果。

⑵吃完水果运动一下。

师:小动物们吃完了水里运动了一下,我们来看看他们运动的成绩。

次数 2 6 8 0

(1)图中每一格代表( )个水果。

(2)( )最多 ,( )最少。

(3)小鹿一共拿了( )个水果来。 (1).每格代表( )人.

(2).人数最多的成绩是( ).

(3).有多少只动物考试及格?

(4).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小结:格子不够可以一格表示2单位量,如果还不够可以一个格子表示3

个单位量,如果还不够呢?

(还可以表示4个单位量)

四、总结提升

统计在生活中运用很广,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一格表示2个单位,由于数量不同,有时一格表示3个单位,有时表示5个单位,还有可能表示更多来看一看一些图表。

在生活中各方面都可以用上,我们课后可以自己收集数据自己绘制图表,看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表初步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会用正字或符号来记录数量的多少。 2.会识别统计表,会填写统计表 3.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 2.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一个单位刻度不仅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能完整地画条形统计图。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小丁丁正在调查每人最喜欢的水果。 小丁丁让同学们依次站起来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 师:怎样记录喜欢某种水果的人数呢? 生:可以用圆表示, 生:可以用写正字表示, 生:可以用画三角表示。 师:对,小朋友说了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来表示,除了这些,今天老师要向大家再介绍两种新的表示方法,简单方便,想学吗? 出示课题。统计表初步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我们可以用写正字的方法来表示 出示数学书第39页插图 探究二: 师: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 出示数学书第39页插图 练一练 调查一下你们班级同学最喜欢的某种运动的人数,并记录下来。 出示数学书第39页插图 探究三 1、师:小丁丁记录了班级每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情况,怎样一眼看出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呢? 生:数数有几个正字,一个正字表示5 小结:把记录的结果整理成这样的表就可以了 出示数学书第40页插图 1、请将右面的统计表填完整 2、小丁丁班喜欢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小胖记录了放学后在社区儿童游乐场活动的小朋友人数,根据他的记录填写统计表。 数学书第40页练一练① 师:根据记录你知道玩滑梯的小朋友有几个阿? 生:有3个正字就是15人,再加2个一共是17人。 师:那你知道玩气垫床的有几个人吗? 生:有2个正字是10人,所以一共是13人。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案 xx小学2017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学段目标(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读统计图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读统计图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读懂统计图表,并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并让学生不断地收获成功的喜悦。 2、让学生体会统计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渗透健康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合理睡眠的好习惯。 3、通过小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统计图 教学难点: 在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奥运会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少儿要举行一次儿童体育比赛,可是应该赛什么呢?这可把董浩叔叔难住了!我们一起帮帮他好吗? (2)出示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学生观察。 二、探索新知 1、导入:出示统计图,你们认识它吗? 这个统计图会说话,它能告诉我们许多数学信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统计图表。(板书课题) 2、读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 ①请看大屏幕,从图上你能知道或调查的是什么内容吗?你从哪知道的? ②最喜欢是什么意思?

调查项目每人只能选一个最喜欢的 ③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同桌说一说。 ④学生汇报。 ⑴踢毽子、踢球、游泳、跳绳,这些词表示体育项目的名称。 ⑵ 0、1、216,这些数表示具体“人数”,人是单位名称。 ⑶每行都有16个格子,1格代表1个人,1格代表一个单位。 ⑷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最喜欢某种体育项目的人数是多少?(汇报) ⑤教师小结。 3、预测 董浩叔叔看到这个统计图,你猜他会决定举行什么比赛?为什么? 4、体会统计图的优点。 5、读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①比较两幅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并小结。 ②读统计图并体会统计图的好处。③小结④预测。 到了20xx年8月份时,猜一猜喜欢哪一项电视节目的人会更多?教师提问:到时候我们再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读奥运获金牌情况统计表(1)导入 (2)出示统计表,说说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3)汇报 a、你知道了什么? b、你觉得中国的运动健儿怎么样?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小调查 1、师:同学们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要想身体好,必须有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还要有充足的睡眠。不知道咱们班的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有多长呢?是不是有充足的睡眠呢?谁来说说看,你每天大约睡几个小时呢?(指名汇报) 2、大家想不想了解全班同学的睡眠情况,并亲手制作统计图呢?请看书本第88页的“小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大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

最新二年级上册数学-统计练习题

3、根据表中的信息,制成统计图。(10分) 二年级(1)班同学喜欢的昆虫 (1)二年级(1)班共有()位同学。 (2)喜欢()的人最多,喜欢()的人比喜欢()的少()人。 (3)请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问题:? 解答: 六、统计(15分) 二(3)班喜欢看书的人数情况统计

连环画 故事书 作文书 绘画书 1、每格代表( )人。 2、( )组人数最多,( )组人数最少,两个组相差( )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列出算式计算。( 3分) 4、先完成下面的统计表、统计图,再回答问题。(17分) 二(1)班同学喜欢球类情况统计如下: (个) 8 10 4 6 0 2 足球 乒乓球 篮球

(1)喜欢( )球的人数最多;喜欢( )球的人数最少。 (2)喜欢这三种球的人数一共是( )人。 (3)调查那天正好小光请了病假,二(2)班一共有( )人。 (3)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 六、仔细看、认真填。6% (1 )上图中,每格表示((2)数量最多的水果有( )个。 (3)桃子比香蕉少( )个。 二、下面是二年级同学喜欢吃的水果调查情况,在统计图里涂色,并完成问题。 2 4 6 8 10 12

1、这个班喜欢吃()的人 数最多,喜欢吃()的人数 最少。 2、全班共有()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写下来并列式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二年级一班班干部选举情况统计表。(11分) 张强王宏李倩陈英(1)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选张强的比选陈英的多()人。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课本1页至第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第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1厘米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 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量米”做单位。 二、新授 1、教学例1 (1)认识米尺。 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介绍0刻度线 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 在尺子上找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2教学例2 (1)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纸条,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想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用什么量? (2) 教师拿出放大的米尺,讲讲如何量纸条的长度。 三、练习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2、完成课本练习一第1至3题。

最新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精品教案 课题:统计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例2及课后“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五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能够做出合理的预测。 2、通过动态情景,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与方法,同时体验动态的统计过程。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条形统计图。 2、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动态情景图、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统计停车场上各种车辆的数量(出示挂图) 1、观察有什么车?各有多少辆? 2、出示统计表(学生独立填写)

3、汇报。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谈话引入 师: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现在公路上跑着这么多车,你能统计一下吗?(边说边放动态图) 师:现在,我们分小组进行统计,请各小组讨论一下,怎样统计,怎样分工? 2、小组讨论、组织记录 (1)、给学生发记录单,学生记录。 (2)、统计结束,汇报 学生甲:一人负责一种汽车的统计,过一辆数一辆,最后填在表中。 学生乙: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统计后再算各种车有几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 3、制作统计图 (1)、学生分组讨论 如果运用一个“□”表示1辆车或2辆车,最多画几个格?应该怎么办?明确用一个“□”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2)、评议

师:当数量较大时,用一格代表多少比较快捷? 学生讨论得出:当数量较大时,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比较快捷。 (3)、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 4、师生总结绘制用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方法。 5、针对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 (1)、哪种车最少?哪种车最多?两种车相差多少辆? (2)、猜一猜十分钟后,开来的第一辆车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最不可能开来的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3)、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独立完成第111页“做一做” 2、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组织学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记录数据并填写统计表,完成填空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统计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统计二》教案 教学内容: 统计(二)(教材第109、110、111页内容及练习二十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 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 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播放录像)同学们请年,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其中四种车辆的数量。 二、探究新知 1、组织记录: (1)给学生统计表(记录单) 种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

(2)组织学生第一次记录: 记录完后,问:在观看录像时,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 交流完说明用画“正”字的方法又快又方便。 (3)第二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问:全部记清的同学举手? (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产生了困难,因此顾此失彼。)讨论:怎样记录才能又快又准确呢? 强调说明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5)汇报后,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2、学会制作统计图。 (1)分组讨论: 如果用每个表示2辆汽车,最多要画几个格? 太麻烦了,怎么办呢? 讨论后得出结论:用1个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2)师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制作。 先让学生独立绘制,指名上台涂色绘制,然后共同订正。 (3)在书上完成例1统计图1、2、3小题,指名口答。 (4)组织讨论:20分钟后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老师充分放手,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交流合作带来的成功。

二年级数学上册 统计表教案 冀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教案冀教版 1、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作用和编制方法。 2、填写完成统计表。(二)能力训练点: 1、初步训练学生会看和会分析统计表; 2、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调查等活动,渗透统计思想,特别是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分栏的方法和步骤,看懂表头。教学难点:编制复式统计表时的分栏方法。教具学具准备: 1、例3的四个单式统计表(每人一份) 2、投影仪及投影片 3、放大的例3统计表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22+17=15+24=24-15=14+13+7=27+19=39+ 18=46-32=8+4+12+8= 2、单式统计表的练习。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四个小组中,参加数学小组的男生14人,女生8人;参加生物小组的男生7人,女生8人;参加航模小组的男生13人,女生4人;参加美术小组的男生12人,女生12人。根据上面数据分别制成统计表(完成在已准备好的统计表内) 二、探究新知:

1、引入:观察自己填写的四个统计表。(1)启发学生想:①每个统计表能反映几个小组的人数情况?②如果想了解和比较四个小组的人数情况怎么办?导入新课: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几个有联系的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节课我们学习例3。(板书:例3)(出示表)(2)怎样把这四个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呢?学生动手操作:①学生自己动手摆。②投影演示。横向排列起来,把重复的“性别、人数”抽掉,又观察到“合计、男生、女生”重复。所以横着排列不可以。纵向排列起来,把重复的“合计、男生、女生”抽掉,并写出相应的小组名称。 ③观察概括。横栏中“男生、女生”概括成性别;竖栏中“数学小组、生物小组、航模小组、美术小组”概括成“组别”四个“人数”重复,在左上角写一个; 2、学习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教师明确:为了便于比较各小组中男生和女生参加人数的情况,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把它们合编成一个统计表。(板书:统计表)(1)出示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这个统计表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教师补充也就是把这个统计表分成横栏和竖栏。左上角一格分成三部分,分别填写性别、组别、人数。(2)学生讨论怎样填写。使学生知道:横栏应分成几个格,填什么内容。竖栏应分成几个格,填什么内容。教师提示:为了能知道四个小组的总人数,因此,要增加“总计”一格写在最上面。写出统计表的名称和日期。(3)出示放大的例3统计表。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案设计(全册)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

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4、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家的信心。 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6、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看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有的内容,都不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不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思考过程。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6、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统计》教学设计一(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统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我们的教材中,本节课也是自一年级以来第三次出现统计的知识,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本节课,我着眼于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本着数学生活化,数学活动化,数学问题化的新课程理念,抓住分段统计和复式统计表两个知识点,我进行了(统计》一课的教学设计,力争在设计中体现以下几点:1.数学生活化,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这节课,我除去了用现编的数据给同学们统计的方法,抓住前不久学校进行了体检的信息,让同学们在课前了解好自己的体重,采用在课堂上统计自己体重的方法,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并在课前进行了实际调查,发现如果按书上的分段统计法,在二年级学生中,15千克以下的人几乎没有,这就失了统计的意义,所以我把这栏改为“21千克以下”,另外,我还设计现场进行统计,让同学们感封非常亲切,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之中。 2.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参与统计的全过程 在课中,我设计了现场调查,从设计统计表,到统计每段的学生人数,从数人数到进行记录,再从单式统计表组合成复式统计表,多种活动中,让同学们参与了知识形式的全过程,因为只有让学习经历知识,

体验知识的形式过程,才能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识结构中,才能成为有效知识。活动中,教师还可根据同学们的已有经验整理信息,组织同学们讨论并确定较好的统计方法,讨论并组合成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统计表表头的理解这一步骤,变教师的“教”为“引”,学生的“学”为“探”。 3.数学问题化,让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整节课,我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思维:从这样设计统计表,你认为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呢严怎样能使表格变短,而又统计到全班每个同学的体重呢?”再到“你想怎样又快又准确的统计全班的体重呢?”,从“每年都制一张这样的统计表麻烦吗?”到“可不可以把这两张表组合一下,制成一张新的表呢广组织学生交流想办法,让学生按照想出来的办法去统计,这样办法是学生自己想的,统计的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他们在这些思维的碰撞中发展了思维。 本节课中,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认识水平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括实际出发,注意把数学与生活沟通,注意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相结合,用问题带动思维,让学生人人参与,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力求实现真正的数学学习。 数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会分段的统计方式,会看复式统计表。 3.培养学生统计的意识,并能应用统计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 下册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分析 内容及简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约3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2例1 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 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课件出示红、黄、蓝、白)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1)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统计 4 教学设计

统计 学习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96页~97页例题、想想做做。 学习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并能用方块统计图(涂色)来表示统计的数据,能根据统计图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 初步渗透统计的思想以及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3. 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体会统计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认识方块统计图,能看懂方块统计图。 学习难点:用方块统计图(涂色)来表示统计的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统计。课前准备:课件、水彩笔(每人一枝)、作业纸等。 课堂导学: 一、复习导入 1.说一说,你已经学会了哪些统计方法?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统计。 二、合作交流: 1.活动一: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小红家养了—些鸡、鸭、鹅,它们各有多少只呢? 激发学生统计的欲望。 出示活动要求: (1)数一数,三种家禽各有多少只? (2)用图片摆一摆,表示出每种家禽的只数。 小组活动,汇报交流。 2.师:如果没有这些图片,该如何表示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作业纸上画一画。 3.活动二: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方块进行统计,你也能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吗? 出示活动要求: (1)说一说,每一组方块分别表示哪种小动物?每个方块表示几只? (2)照样子在图中表示出鸭和鸡的只数。 (3)、涂好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涂的?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小组活动,汇报交流。

4.比较,方块统计图和实物统计图相比有什么好的地方? 三、巩固提升 1.完成“想想做做” 师:请大家在自己所在小组内进行统计、调查,看一看每个兴趣班参加的人数情况。 师:刚刚我们根据调查,得到了一个记录表格,你会用今天掌握的知识,把调查的结果表示出来吗? 出示活动三: (1)涂一涂,把调查结果在图中表示出来。 (2)说一说,从这幅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比一比,这幅统计图与例题的方块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小组活动,汇报交流。 2.展示根据每个小组获得的小红旗制作出的方块统计图,让学生感知统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说一说你想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统计什么呢? 四、当堂检测 补充习题第53页1.2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调查一下,还可以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 师:要想知道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 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最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 师: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为什么? 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订做校服的人员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出示统计表) 最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教师记录在统计表中。采用同样的方式统计其余三种颜色的数据。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 师:你看懂什么? 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师: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各种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下面就请大家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1)全班共有()人。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最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9+6+15+8=38(人),所以全班共有38人。 师: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 (2)最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Teaching plan of Statistics (Volume 1, grade 2)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2、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各单位)和统计表,能 提出问题。 3、通过学生身边有趣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是重点。 2、进一步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是难点。教学准备: 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让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二十二1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举手自由口答。 2、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学生提出问题 在此基础上,师生重点解决问题 3、小黑板除数统计表、统计图 (1)学生在树上独立完成 (2)上台展示并回答问题 (3)师质疑: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停车场每种车的数量,把解决问题和统计知识综合进来,巩固所学统计知识和解决问题,体验怎样收集信息。 二、生活应用 1、出示97页2题 (1)同桌观察理解 (2)独立在书上完成 2、互相纠错评价,教师巡视辅导。

3、质疑: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数正字来收集信息。 三、开放实践 1、p97页3题4题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统计。 (1、2、3组做3题,4、5、6组做4题) (2)展示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去调查收集数据,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出并回答一些问题。 四、全课总结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教案

《统计》内容的教学设计 绍兴县秋瑾小学沈慧芬 一、设计思想 本课教案没有选用教科书上的例题,而选用现在人们热门的奥运会,奥运会的福娃更是深受小朋友的喜爱,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良好的气氛中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后面的统计参加运动会项目的人数是巩固练习,课外作业统计秋游三个地点的游玩人数,都是小朋友兴趣很高的事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次统计的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册教材与上一册教材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 三、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理解和接受本次教学内容应该不难。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体验统计的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难点是理解1格表示2个单位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选用社会上热门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统计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十分自然地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在温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掌握1格代表2的新知识,通过后面的练习和课外作业进行巩固,在学习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起“以一当多”这一数学知识。 七、课前准备 福娃图片、统计图、信封、课前了解本班运动员参加比赛项目的情况、投票箱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2008年全国人们兴奋另人期待的日子吗 生:将举行2008年北京奥运会 师;为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全国人民都在紧张地准备着,你们看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也忙着为奥运做宣传呢!哟,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他们都来了。(出示五个福娃的图片) 师:多可爱的福娃呀!在它们当中你最喜欢谁呢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晶晶,因为它很可爱! 生2:我最喜欢欢欢,红色很漂亮。 生3:我最喜欢妮妮我喜欢绿色。 师:理由真充分!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奥运吉祥物,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它们当中,谁最受大家的欢迎 生:想。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统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理解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培养学生思维水平。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水平。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把收集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同学们都喜欢吃水果吧!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吃哪些水果?为什么喜欢? 2.老师这里有三种水果卡片(展示图画:梨、香蕉、苹果),你最喜欢吃哪种水果,就把你手中的★贴在哪种水果的下面。(每人只能选一种)学生活动,贴★。 3.现在老师想知道,喜欢吃这三种水果的各有多少人,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少?怎么办呢?(把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统计出来) 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相关统计方面的知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己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统计喜欢吃每种水果的人数? 2.班内交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统计出人数? 生:数数、画○、画△、画□、画√、画“正”字…… 3.小组合作:用最喜欢的方法把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统计出来,并把统计的数据填在统计表中。 喜欢吃的水果 梨 香蕉 山楂 4.绘制条形统计图: (1)引导学生观察:喜欢吃香蕉的人数较多,提供的方格不够,怎么办?(2)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在下面的统计图中表示统计的人数? (人)最喜欢吃的水果 梨香蕉苹果 (3)班内交流:学生自己的想法。 (4)在此基础上总结:能够用1个方格代表2个人,以后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1个方格代表5、10等更大的单位。 (5)根据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的方格中途色。 (6)展示学生作业,并问为什么这样涂色?让学生说明涂色的理由。5.看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1)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人教版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