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思考

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思考
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思考

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思考

年级:2012级

专业:汉语言文学

目录

引言

一、情境教学的可行性与理论依据 (3)

三、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特征 (3)

(一)直观形象性 (3)

(二)情知对称性 (4)

(三)智能暗示性 (4)

(四)意象相似性 (4)

四、模式的执行步骤 (4)

(一)创设情境 (4)

(二)感情朗读 (5)

(三)激发情感 (5)

(四)师生互动 (5)

(五)写作训练 (5)

五、模式的意义 (5)

六、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6)

(一)、创设导语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6)

(二)、创设活泼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三)、创设媒体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6)

七、结束语 (7)

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要:情景教学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实施情景教学是语文教学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内容、依据、模式特征、执行程序、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以此促进对小学教育模式的改进,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体自主性,以此带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思考

引言:情境与情景同义,《现代汉语词典》称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从中看出,无论什么情形、景象或境地,都必须是具体的,具体可感性是情境的特质。

心理学认为情景是对人体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在激发人的某中情感方面有有特定的作用。例如,在山野里闻虎啸与在动物园闻虎啸,人们所引起的感情是有区别的。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帮助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是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

一、情境教学的可行性与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观反映的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反映当代教育本质的教育观。现代教学强调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必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而语文学科在影响学生主体性的诸多因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点。不仅是学习的工具,认识的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不仅具有实用工具,而且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这就是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走“以情为中心”的道路是合情合理的,是真确的。

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在哲学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在心理学上主张情知对称论,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乐学论,在培养目标上追求全面发展论,在语文教学中灌注中国文化源流的文道统一论。这就使情境教学既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中国特色:既有教育规律的科学性,又有教学的效果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是历史的必然、正确的选择和科学的结论。

三、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特征

(一)直观形象性

情境就是具体的场合、景象或境地。构成情境内容的,无论是人是物,是造化天然的,还是认为创设的,都是具体存在的,都是可以感知的对象。这些对象,或者用眼可以看到,用耳可以听到,用手可以触摸到,或者用多种感官可以同时

感知到,可见形象性是情境教学的首要特征。

语文教材给情境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为情境教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语1文教材提供的形象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三类:①人物形象。“文学是人学”,教材中文学作品占了70%以上。一套语文教材犹如展示从古到今各种人物艺术形象的画廊,这些形象各具特点,栩栩如生。②具体形象。语文教材在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了人们赖以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些自然景物形象对指导学生认识生活,提高观察能力,陶冶感情,净化心灵,都是大有裨益的。③事物形象。语文教材中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必然牵涉到具体的事物,这些事物构成了一种特殊的“人化自然”的形象,体现人类改造世界的无穷威力,揭示了人类文明进化的程度。这些形象对学生具有增志益智的作用,能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激励他们做创建人类文明的主人。

(二)情知对称性

情境教学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教学需要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做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在情境中”。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并存,同时发挥作用,实现情知对称。语文情境教学情感性是关键。知识的传递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冷冰冰的知识、冷冰冰的思想,学生是不会接受的,即使强制接受,也是暂时的。知识的传递伴随着浓烈的感情,才能达于学生的心胸。也只有饱和“感情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我们提倡情境教学,是在批判旧学校对学生冷酷无情的基础上,主张情感教学,归还人类最美好的东西——感情,让教学充满爱,让教学对象在爱中学习,在爱中茁壮成长,实践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爱满天下”。

(三)智能暗示性

情境教学又叫暗示教学。保加利亚情境教学的倡导者洛扎诺夫认为,情境对人的心理具有明显的暗示作用。情境教学中的智能暗示是一种认知暗示。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与情景之间发生种种信息交流,能极大的开发人的潜力,使人茅塞顿开,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顿悟,似有聪慧之神启开心扉,记忆的仓库打开了,联想的脉络疏通了,想象力张开翅膀腾飞……到了“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四)意象相似性

情境教学,除了有条件把学生带到实体的场景中亲身体验外,如指导学生命题作文《春天在哪里》,把学生大自然中去找春、访春“教学《苏州园林》,把学生带到苏州园林中去观赏、印证,等等,其他则都为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的教学情境。因为教材中的人物、事物、景物、事件等,实在是不能一一搬到教室,而且没有这个必要,所以情境教学谋求意象相似性,即教学情境与教材所规定的情境在意象上相似。

四、模式的执行步骤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为五步教学法:创设情境、感情朗读、激发情感、-师生互动、写作训练。

(一)创设情境

每学期都有教学计划,每课时都有教学任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叙述、实物演示、多媒体或绘画再现、音乐渲染、课本剧表现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蕴涵哲理的特定范围(即情境)。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教师先给学生播放录象带《买火柴的小女孩》,

把学生带入小女孩所处的社会中,感受到小女孩的美好向往。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绘声绘色的讲解,使孩子善良的童心得以表现,为书中的主人公的命运所悲哀,为她的美好向往而感动。

(二)感情朗读

语文教学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朗朗、朗朗书声,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就不是语文课堂教学。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法。

朗读,朗,指声音清楚;读,指读书、读文章。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美读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文字中静止的感情变为跳动的情感,既能了解作者说了什么,又能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把自己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毫无障碍的接受课文内容的感情熏陶,因此,美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

美读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乃至“布乎四体”,多方面感知,所得课文中的表象极为深刻。且“目治、口治、耳治”三位一体,令人受益无穷。

(三)激发情感

儿童的情感非常易于被激起,一旦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丰富,更为深刻,更为主动。我们一直提倡“把感情带进课堂”,让学生不再畏惧教室、畏惧上课,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要使学生对学习投入情感,首先必须教师要有情感。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于教材的感受和对于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的遭遇、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教学就会激情绽放。

比如《买火柴的小女孩》中,第一次划亮火柴,小女孩看到了火炉,教师可以体会到小女孩需要温暖,怎样把这种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呢?就要引导学生一步步从火炉联想到光和热,联想到可以使人暖和,再达到情感的共鸣:小女孩是需要温暖啊!使学生真正理解小女孩的渴望和期盼。

(四)师生互动

师生互为主客体,两者之间的互动可以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小组合作学习是引发互动的一个有效策略。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探索,建立师生、生生之间的多乡交流的教学氛围,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为保证教学的有趣性,每次活动,教师都要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并返回辅导。在课堂上,学生自主体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培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发展道路上的合作者、鼓励者、指导者,与学生一起分享探索的喜悦。

(五)写作训练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语文课本中课文只是些例子。学习语文一方面是练习写作,一方面是提高阅读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课文,有不少是中外著名作家的佳作,还有一些是从我国名著中改写的精彩片段。这些课文在语言运用和写作方法上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范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注重概括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作文。

五、模式的意义

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乃至整个语文教学都应该得到很好的执行。我们在

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许多缺陷,“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成为师生的口头禅,为能“活读书,读活书,活读书”,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呢?激情!只有在教学中有感情的碰撞,师生才能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乐趣。

六、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下面浅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导语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常言道:“好戏看开头”。每当要上一篇新课文,如何开好头,这是我教学十几年来非常重视的的问题,它是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语,是我们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曲的前奏。良好的导语情境创设,像一把钥匙悄悄开启学生的心扉,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学习《峨眉道上》一文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游览过哪些地方?然后告诉学生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在游峨眉山的途中看到的、想到的。这样就引起学生急于知道作者在峨眉山的途中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产生了追阅全文的心理,以解决问题,解决心中的疑点。又如教《西湖的“绿”》一文,我先导入“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来形容苏州、杭州的美丽,而杭州最美的地方在西湖。让我们来看看千万人赞美的人间天堂吧!”接着展示挂图,美丽的西湖真是美不胜收,要把它介绍给别人,就应该抓住特点。这篇《西湖的“绿”》就抓住了景物特点,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这篇游记写于四十多年前。几十年过去了,喜爱它的人却不见少。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吗?这样激发了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活泼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编的小学语文教材,以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个性为重点。在很大程度上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仍然“唱独戏”占用了学生课堂活动的时间,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问题情境,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思考,勇于发问,大胆质疑,潜心探索,努力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如教《猫》一课,上课前,我先让学生观察生活当中真实的猫,上课时候让学生说一说各自观察猫的神态是怎样的?感染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猫呢?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三)、创设媒体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教学图片以及实物,创设媒体情境,让学生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既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也能增进学生的实感体验。如《燕子飞来了》一文中,我先放一段旧农村面貌的录相,让学生边看边听片中的解说,生动形象的画面让他们感受和体会到农村人们生活的艰难,接着提问:“现在的中国农村是怎样的呢?我们跟着小燕子一起到祖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吧!”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我出示投影图,让学生边看边说。就这样学生由欣赏的气氛不知不觉转入到了学习环境中去,让学生感受情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播放录像德国风光片,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看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又给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创设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有方法,但无定法,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敢于摸索,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掌握方法,体验情感。

七、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和运用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地和老师、文本展开对话。然而教学手段作用的充分发挥,源于理性思考的深入,教学实践的创新,语文教师必须明确目的、恰择时机、精选内容、丰富手段、扩展主体,努力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使其形真、情切、意远且理寓其中,为达成教学目标发挥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M】

[2] 韦志成.语文教育情境论.【J】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3]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

[4] 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J】-李吉林文集(卷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云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云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一、“云课堂”概述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云课堂”就是信息技术带来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 “云课堂”这一概念源于互联网的云技术、云存储、云管理等概念。“云”是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课堂”,即以互联网这个庞大的资源库为后盾,将学习资源、学习平台、学习终端、学习服务和学习网络有效整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的高效课堂。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在国外已有国家走在前列,在国内也有部分学校试行起来,比如深圳南山区的后海小学、上海黄浦区卢湾第一中心小学等。这些学校已经成功打造“云校园”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师生自由学习无边界。状元小学的“云课堂”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 “云课堂”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学生使用ipad客户端助学,比如获取互联网资源、与教师传输信息、记录学习进度等;教师使用ipad主机或iphone进行资源和信息的传递,比如影音播放、课件传送、作业收集与批改等。从教的角度,借助信息技术,老师将课程资源变得形象生动,课堂变得更有吸引力。在课堂上,老师授予方法后,学生可自行借助互联网进行自学,同时借助学习软件,老师很容易就把握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进度,课堂变得更便捷、更高效,老师变得省力也更省心。从学的角度,课堂变得更有趣,利用网络资源助学、SNS社区的参与,如师生参与、生生参与、家校联合,既提升了学习效率,也提升了自学能力,更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云课堂”的主要特点是“高效、互动、开放、个性化”。“云课堂”的实施,需要软件和硬件条件的支撑。硬件主要指学校硬件的投入和家庭的支持,比如app 客户端,教学软件,校园wifi的构建等。软件则是教师队伍教学思想的革新。 二、课例 状元小学的丁历黎老师执教的《湖》一课让我们对“云课堂”有了直观的体验,其教学流程如下: 1、生字教学 丁老师先出示啄木鸟图片,让学生猜出生字“啄”。出示“啄”字字源,结合字源进行解释。接着出示“圈”,让学生利用ipad查字源网,找出其字源,让学生根据字形,试着解释“圈”的意思。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学生在书本上书写。学生写好后,利用手中的ipad拍照上传,老师利用手中的ipad学习软件,及时了解班级作业的提交情况。老师选择个别学生的作业展示到屏幕上,让学生进行点评。(评议:这一环节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很快地掌握了学习方法,可以运

全国十大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全国十大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K币(0)个发表日期:2014年11月27日出处:网络整理【编辑录入:wzhqa】 1、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模式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2、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 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动车组。 此模式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点评:昔日的高考名校,今日的课改名校。在昌乐二中有一句赵校长的名言:高考就是考人品,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他们依靠课改找到了升学的秘诀。 3、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杜郎口经验适合高中吗?高中课改如何选择切入口?课改如何应对和满足升学的挑战与要求? 山东兖州一中在“师法”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渐变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通过改变课堂结构,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写作业练习这样的旧制,后段变前段,前置变成了预习,课后变成了课前,“把练习变成预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课下低效的难题。

文言文“四步”教学模式

文言文“四步”教学模式 导读:中学文言文教学由于受文言文语言特点的限制,加上教学观念的影响,现在,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串读串讲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教起来费时费力,学起来枯燥乏味,而且教与学,大都停留在写语言知识的层面,至于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深入研究的不多,高层面的审美培养就更难实现。这样就很难全面高效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关于文言文教学,高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在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既然文言学习属于阅读范畴,那么它就要遵循阅读的基本规律合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基于对文言文语言特点规律的认识,我反复实践探索,形成了以下文言文四步教学模式。 第一步:自读自疑 在这一步里,教师首先针对学习内容的特点,给予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它可以放在语段学习的前面,也可以放在单元知识里集中讲解。这一环节,在学生掌握文言文语言学习方法后就可省去。接下来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充分利用工具书和课下的注释自我阅读,自我解决力所能及的字词句的问题,疏通文意,概述全段或全文的大意。对文段中出现的疑难字词句和不理解的思想内容,耍一一圈点出来。在此阶段,禁止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以此培养个人自主阅读的能

力。 这一步的主要教学目的:一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特别是就文段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法等文言文语言特点,给予阅读解析方法上的强调、提示,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 例如教给他们词义句义推断的字形分析法、对称规律分析法、划分句子成分分析法、语境分析法、主旨统帅分析法等,就可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有门径可循,避免盲目性,提高阅读效率。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阅读的积极性。本环节里,学生是以个体为单位,凭借自身古文方面的知识积累和现实的生活经验,凭借有关注释,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去理解文段中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思想情感,以此实现知识积累、思维锻炼,形成自我阅读能力。这一学习过程,是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自我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是享受阅读成功的快乐,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自读自疑,让每位学生或多或少体会到自己读懂文言文的快乐,避免了教师串讲模式所导致的被动接受的枯燥和乏味。 第二步:互问互答 在自读自疑的基础上,学生前后左右开始就自疑的问题彼此提问,相互解答。这是一个学生自觉的互动合作的过程。它以自读自疑为基础,又对自读自疑起着强化补充深化的作用。对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内容,教师不发表任何看法,只发挥组织作用,以激发学生人人有问、人人有答的欲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环四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参加宁陕县第二届语文教学活动的心得体会 蒲河九年制学校龚德强通过一个周的观摩、学习和上课,我对五环四步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研究,并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上课,觉得课堂有了一定的改观,感受到这种教学法的精髓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合作讨论、展示交流反馈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学习使我倍受启发,从学习中得到了一定的心得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这一环节在教学中是把课前交流和导课有机结合。课前交流有利于师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可以让学生迅速的回到学习状态、课堂状态,学习的热情得到激发。课前交流的内容看似与课堂无关,实则为教学埋下伏笔,交流的话题选择学生熟知的,但又有激励性、唤醒意识的内容。如在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上课学校的照片、上课县城的照片、再到西湖、庐山、长城,让学生说一说,背一背相关的古诗,因为从学生熟悉的景物开始,学生自然地投入到交流活动中来。最后出示一幅双龙洞的图片,导入到叶圣陶《记金华的双龙洞》,学生就能快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阅读探究 这个环节的第一步初读感悟,我要求学生走进文章,读准字音,读顺语句。通过出示字词检查反馈,指导识写,在出示重点句子检查朗读,这样的句子有检查字词的作用,也有牵引出文章某一部分重点

线索的用,可以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中的句子,也可以是某一部分人物、景物、事、理的关键句子,以此为导火索,拓展到第二步再读文本,梳理结构。在《晏子使楚》一课中,出示“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这个句子,检查侮辱的认读,概括出事情的起因是侮辱,经过和结果呢?读文概括。 第三步:品读句段,探究文意。承接第二步楚王是如何侮辱,晏子是如何反驳的?学生选一个故事读一读,说一说,从而明白了这是一个用巧妙的语言进行反驳的语言艺术的故事。 第四步:细读语句,品味文意。晏子的反驳妙在何处呢?深入到第二个故事,通过直话直说“楚王,您不能侮辱我晏子无能,更不能侮辱齐国没有人才”后果会怎么样和文中晏子委婉曲折的表达比较感受到晏子直话曲说的妙用。再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到晏子以退为进、将计就计、步步引诱的语言艺术。顺势而导:晏子为什么要反驳?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环环相扣,深入字里行间,品悟出了文章的情意、情境。 这四步的探究是从字词入手,到文章的整体,再到文章的局部,在回归全文感悟的一个层层推进的过程,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又便于操作,老师在执教时线索清晰,结构明了。 三、当堂练习,展示交流。 这两环节的关键在于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达标训练,以达到运用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通过对五环四步教学法的不断学习,我觉得这一个环节很重要,是检测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的重要依据,所以教师

新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新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运用新课程理念,构造一种优化的全新的课堂模式就成了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才是优、新?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才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才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一直在思考,通过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索,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思考与尝试: 一、新型课堂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根本。 这是课堂改革的前提和根本出发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时刻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展现,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幸福。 二、“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应成为评价新型课堂效果的基本标准。 只有确立了这一标准,才能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才能彻底排除“满堂灌”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该看的让学生自己看,学生该读的让学生自己读,学生该说的让学生自己说,学生该思考的让学生自己思考,学生该动手的让学生自己动手,使课堂真正成为由学生自己的主阵地,使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课堂学习是种体验。 三、新型课堂应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互动的场所,而不应是教师单独演练的领地。 课堂教学归根结底应是一种交际、交流不可少的手段的。若教师如同表演一样,把学生作为观众,按照教参或教案设计亦步亦趋地展示自己的行为,既没有沟通也没有交流,教学

也就极易成为没有学生参与甚至是完全忽视学生的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课堂就没体现出生成。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流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 四、新型课堂应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天地,而不应是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好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企盼与要求。把课堂当作知识的“交易领域”,从教师一方原封不动地转移到学生一方,虽然学生也能获得知识,但这样一来,在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会渐渐降低,对外在事物的敏感性会渐渐淡化,捕捉问题的能力会渐渐削弱,创新也会离他们越来越远。因此,我们绝不能把学生看作是无知无能的受动者、看作是只能接受教师指令的工具,而要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特个性和鲜活生命力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师所要做的不是从外部强制性地去灌输知识,而是从内部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由内而外地引导他们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使他们最终成为知识真正的占有者、发现者、创造者。 通过思考,我们是否应当明确这样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构建一种新的课堂教模式,展示新的教学过程,形成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创造的主人,在课堂中通过引导、互动、探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品质人格、学科素养、学习能力都能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这一环中,教师尤要注意进行画龙点睛般的启示,以提升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尤要注意给“学困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尤要注意创设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得到提高。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评析,激起激起主体与主导之间的思维共鸣,使个体从不同侧面都得到自我完善。提升的过程,以发现问题的延伸、知识之间的关联、学科之间的衔接,尤其是培养学生好的学习素养。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教学环节

煤山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教学环节及过程性评价办法 八环节 ?(一)课前预习 ? 1、任务布置:布置学生预习的目标要求、预习内容以及预习作业,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 2、检查评价:教师批改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全程助学);并打出评价分.要求□+□,其中前面这个□针对全程助学上交及时 打分,总分4分;后面这个□针对完成全程助学课前预习作业的 质量,总分6分,共计10分。 ?(二)互助学习1 ?要求学生订正、交流课前预习作业,要求组内学生互帮互学,切忌对答案。老师巡视课堂,了解学情,指导学习,并对每个小 组参与情况打分,总分3分,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三)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的重点是归纳知识点,典型题目的思路分析,思想方法、解题策略的参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分解难点。 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老师讲解,没有听懂可向老师提 出质疑。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四)巩固练习 ?当堂训练或思考问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时间控制在7分钟左右。 ?(五)互助学习2 ?每个小组完成之后,针对刚才做的题目或问题,组内开展互助交流,要求A生教B生或C生,或B生教C生,可一起互教互学,可让组内某生进行板书。老师巡视课堂,对每个小组参与情况进 行打分,总分3分。时间控制在4分钟以内。 ?(六)成果展示: ?学生代表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学习成果,其它同学认真倾听,C生展示正确的,该小组分为6分,B生展示正确的,该小组分为 4分,A生展示正确了,该小组分为2分。不正确的酌情给分,教 师随时作点评,灵活机动给回答学生加分,关键在于激励学生, 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 ?(七)检测反馈: ?精选题目若干,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然后进行反馈,根据反馈结果,进行打分,总分3分。时间控制在4分钟左右。若当堂反 馈时间紧,可收卷后在课后批改,并评价打分。 ?(八)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反思,并让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概括、提炼,布置作业,酌情加分。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

四步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四步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一、总体要求 教师引领全过程 学生活动始至终 以生为本记心中 二、具体要求 第一步:导入示标(1-3分钟) 本环节中,教师要做到: (1)出示自学目标,组织引导学生自学。 (2)全班巡视,获取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特别要关注学困生)。 (3)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自学笔记,学会运用勾画、圈点、批注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本环节中,学生要做到: (1)自主学习,解读文本。 (2)做好笔记: 明确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和困惑是什么? 第二步:指导自学(10-15分钟) 本环节中,教师要做到: (1)根据学生自学中提取的信息,提示学生自我分析,及时调整充实。 (2)指导学生,生生互动解决问题,交流收获。 (3)及时传递交流中的新信息,资源共享,深化目标。 本环节中,学生要做到: (1)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合作交流,发表个人见解,倾听他人的建议。 (2)及时记录他人的好方法,新思路。

第三步:汇报交流(10-12分钟) 本环节中,教师做到: (1)再次出示目标,并根据目标出示习题,让学生练习,从而达到提取问题的目的,组织学生交流,师生互动,小组自行安排学生展示任务,做到人人有责,个个准备,全员参与。(2)适时调控,组织学生及时评价。对学生争执不休的问题,进行点评或帮助。及时调控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3)对有创意的见解或思路,及时给与评价。并通过强调,强化学生的认识。 (4)对难点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 本环节中,学生要做到: (1)充分准备,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成果。 (2)及时反馈,对同学展示的内容做好笔记。 (3)对同学做出恰当、诚恳的评价;对同学给自己的评价,要辩证看待。 第四步:测结提升(10-15分钟) 本环节中,教师要做到: (1)教师认真分析、观察学生的表现,出示精选题,激趣诱情,拓展思路,练方法,启智慧,挖潜力。引入竞争机制。小组间穿插交流,师生互评。 (2)引进生活,组织活动,达到提升目的。 (3)适时帮助学生总结。 本环节中,学生要做到: (1)积极参与,进行知识内化,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2)自我反思,梳理思路,整理自学成果。 (3)自我总结,谈心得,说收获。 三、几点说明 以上四个环节,可作为单独而完整的课堂结构来筹划,也可以解构后单独设课,如第二步“指导自学”可设为“预习自学课”;第三步“汇报交流”可设为“展示评价课”;第四步“测结提升”可设为“提高延伸课”。总之,可以因课堂容量、学习内容而定,要不拘一格,合理掌握,灵活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13-08-06T09:50:15.637Z 来源:《中国教育教学理论研究》2013年6月供稿作者:张征军 [导读]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在他们身体迅速成长的时候,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的。张征军(大名县杨桥镇安庄联办小学河北大名 056900)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情景教学让儿童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情境,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因素做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由此而知,学生是在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开始感受,思考和体验的,因此语文课中作为主体教育的教师应目中有学生,课中有情感。丢掉课堂教学那冷冰冰的知识惟我独尊,“正确”和“错误”的判断轮番登场,简单的演绎推进,换成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情感意志的活动。学习材料、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交流融会,形成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涌起情感的波澜,在入情入境中感受学习,加深体验,生动地学习。 1.恰当运用媒体,引导学生入境动情 例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当学生了解到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境界时,教师演示配乐的CAI课件:静静的夜里,星光在闪耀,敬爱的周总理在专注地伏案工作。同步演示练习题:“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我情不自禁地想,我更想轻轻地对周总理说。”有效地调动学生内在的感情积累,使学生入境生情,以情促练。学生纷纷发言,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真情实感。 生1: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周总理认真工作的情景:夜深了,周围的灯一盏一盏地灭了,惟独周总理房子里的灯还亮着。透过灯光,可以看见周总理在一句一句地审阅文件。夜静极了,我甚至可以听见笔在纸上划过发出的声音。我情不自禁地想:总理,您为新中国的建设付出的太多了。我多想是您的卫士,能为您送上一杯杯热腾腾的绿茶。我更想轻轻地对周总理说:“您辛苦了,一定要注意身体!” 生2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周总理穿着朴素的中山装,坐在陈设极其简单的办公室里不辞劳苦地工作的情景。我情不自禁地想:要是我的手里有一根魔术棒该多好啊!我要为周总理变一根神奇的笔,帮总理快点批完文件。我又想变出一件大衣,披在总理的身上。我还想变出一张床,让总理躺下来好好睡一觉!我更想轻轻对总理说:“总理,您太辛苦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 2.适时持续强化情境,升华学生体验 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展示,令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教学活动中,还要密切注意把握各种教学时机,采用多种手段,持续强化情境,渲染情境的氛围,使设置的教学情境随着教学活动的步步推进,得到持续的强化,越来越鲜明、生动。这样,学生感受就会越来月越清晰、深刻,情绪越来越饱满,体验也随之不断深化、升华。 精选资料,适时补充。精选与学习材料相关的资料,适时补充,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深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中生动地学。 教学《一夜的工作》,在学生理解“一夜”和“每个晚上”的内在联系后,适时补充一段反映周总理病重期间忘我工作的资料:“周总理已是76岁的高龄的时候,身患癌症,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他做大手术6次,小手术8次,而他的工作时间在18~22小时的日子有44天,和中央有关负责同志谈话216次,接见外宾63次,在住院的医院里召开会议20次。我们的周总理几十年如一日,都这样工作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目的是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一夜”和“每个晚上”的层面上,而是深化到对总理一生工作的认识——这一夜工作的情景是总理一生生活的缩影,升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加崇敬、爱戴周总理。这样,课堂内既有大量信息的交流,又有充分的情感交流,课堂内外沟通,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 巧借契机,充分操作。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在他们身体迅速成长的时候,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的。这就像雏鹰的翅膀是在飞翔的活动中练硬的。因此要善于发现,捕捉教学中利于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动手操作的内容和时机,让学生亲身操作实践,充分感受认识,变学生的“坐中学”为“做中学”学生会自然进入激情参与状态,生动地学。 学习习作训练《烧不坏的手帕》一课时,以往都是由教师来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再由教师阐述其中的奥秘。这样学生的体会并不是很深,也无法发现实验中还存在的其他问题。其实这个实验只要在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醒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亲手实践,在实验中获得体验。老师分好组,各组领好实验器具,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实验结束后老师再道出手帕烧不坏的原因,并鼓励学生谈谈感受。学生感悟到了许多。 入境体验,角色扮演。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的活动,因此利用角色效应,让孩子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是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是很有意义的。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为贴近,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去学习教材内容,或朗读复述,或报告见闻,或演示操作,或描画表演,或主持裁决,都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活动中孩子担当、扮演“他角色”的新鲜感与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兴奋不已。儿童在情感趋动下,主动投入的那种“力”,几乎是无法遏制的。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这正是在特定情境下,角色转换所产生的积极结果。学生的学习也会因罩上浓厚的情感而焕发出生动的光彩。 在老师巧妙设置的情境中,课堂内既有大量的信息交流,又有充分的情感交流,课堂内外沟通,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课堂教学因之而愈显生动。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置情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促进他们在生动的学习实践活动中能动自主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较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使教与学呈现出高度协调、和谐的特点。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动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我们在教学中应用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即导--学--议--赛--结,就是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一、设疑导入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是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入,在新课导入中可采用讲故事、演示实验、实物、图表、投影片等导入;也可采用一句话、一道题等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迫切想遨游知识大海的心情去自学、去质疑、去探索,其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培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要充分肯定,并让学生板演到黑板上,保护其积极性。 二、带着问题去学 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五花八门的甚至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应从学生板演到黑板上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带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求异创新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讨。捕捉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才能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如果这一步处理得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新知识和重点、难点也能较好得到解决。 三、在合作交流中议与赛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学生留有查找资料、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时间。人思如涌泉,浚之愈新。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通过让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

工学结合中的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思考

工学结合中的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要:本文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的政策依据及意义入手,针对此种培养模式的特点,探讨工学结合中的课程与教学模式。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办学培养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被广泛采用,取得了较大成效,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要持久健康地走下去,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中等职业教师作为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中间联系者、学生的指导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根据企业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修正结合的坐标,找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它,才能让中等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快速向前推进。[1] 一、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是工学结合的发展助力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校企合作的培养制度,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

企合作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二、与企业合作是加强职业教育专业适用性的捷径 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关度,加强专业的适用性,必须了解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特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而企业最了解职业岗位群的职业需求,与企业合作能够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思想,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思想,及时调整和更新内容,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2] 三、关于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思考 1.在政策导向与制度安排方面 工学结合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已经成为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学校的共识,并成为宏观政策的导向。目前主要靠学校自身寻找企业去摸索,一些企业并非都有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如何使中小企业认识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发展职业教育的工作当中来,需要国家政策和和相关制度的引导。 2.机制创新 “订单培养”是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的重要机制,但全面推进“订单培养”关键在于取得企业的共识,要有名师、名专业,要有强大的实训基地和良好的实训条件,要有

“2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2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为了继续践行“2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阶段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全校实施该课题研究,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以“231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要实施内容,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习成为他们的终身爱好。 二、实施步骤更加精准。 (一)本学期我校“231”教学模式正处在改革跨越转型阶段。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教务处工作需要,多次召开座谈、研讨、调研汇报等会议形式,从学讲稿的编写、学生课前的预习、课堂中的落实、学生的展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全校各教研组做到周周“231”,节节“231”,人人“231”,让“231”模式成为常态课。 语文组每周星期一下午两节课后,是集体备课时间,大家坐在一起,从教学设计、学讲稿设计、小对子的合作等进行了交流。同一节课,同一份学讲稿,同一份教学设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教师将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课后大家凑在一起,说说自己班级小对子的合作,说说学讲稿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说说班级学生自学能力与获取知识的能力,个个说得津津乐道。在节节“231”的实践中不断完善我们的模式课,使之更优、更细、更符合学情、教情和校情。

数学教研组“周周公开课”继续践行“231”教学模式。踏踏实实落实好“逐级磨”、“五步走”、“三三制”等教研形式。每组备课、磨课、公开展示前后安排两周时间。各教师主动参与,学校领导王晓川校长和王芳主任全程深入参与。 (二)本学期,经过每位授课教师的努力,学生能熟练运用这种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本学期全校20多个教学班,班班利用早读时间以小对子形式检查预习生字词掌握情况、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检查古诗词背诵情况等。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引领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龄人之间多一份竞争,多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回到家,班级的小对子仍然发挥着作用,他们利用微信交流预习情况,交流作业完成情况,交流预习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目标更加明确。 (1)各年级的教学设计和学讲稿由备课组长来完成。备课组长由教导处主任、骨干教师、年级组长等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方法灵活等教师担任。备课组长从课前预习到课堂展示进行了切实有效的设计,每周一集体备课时间,全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就下一周的教学设计和学讲稿进行交流与修改。大家达成共识,目标更加明确。每份教案和学讲稿到自己手里,任课教师根据自己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修改与补充,使得我们的教学设计与学讲稿更能有效的服务与我们的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四步教学法汇总

“四步教学法” 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封闭,名义上是开放式的,教师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这些教师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学生还是在老师设定的框子内转动,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教师应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呢?我校教师积极参加各级观摩学习,汲取他人成功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经过反复实践研究,逐步形成了适合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四步教学法” 该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 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模式的基本四步: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交流提高;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四步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入新课是一节课的序幕,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欲望。著名的教育家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适宜的情景创设,可以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为本节课做好知识铺垫与导入。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满足他们的新奇感,努力创设情境,充分利用教材,使师生共同对数学充满兴趣和感情,从而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目的。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例如,我校涂教师在进行“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时,先安排了一个抢答,展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竞赛。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l 平方厘米,那么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回答前三个小题,学生争先恐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到第4 小题时,大部分同学闭而不答、只有少数同学说是1 平方厘米,此时教室里很安静,课堂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涂老师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出击,说道:“你们想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孩子们异口同声说:“想!”,老师继续说:“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发现这个规律。”在涂老师创设的这种情境下,孩子们进入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们保持继续探索的愿望和兴致。大

五步工作法心得体会

“五步工作法”学习心得体会 “五步工作法”是孙志刚书记在去年年底全省经济工作会、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及秋季攻势总结电视电话会等多个场合提出并强调要在全省推行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实际上的孙书记在任省长时总结提炼的成果。3月19日开始,省教育厅委托国家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一浙江大学举办全省所有市(州)、县(市、区)教育局局长“五步工作法”专题培训班。 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此次培训,邹联克厅长对培训班举办的内容、方式、参训人员等进行布置安排,并为培训班作了《用好“五步工作法”,推进贵州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专题讲座。“五步工作法”即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监督检查、追责问责。 根据自身工作和学校实际,对“五步工作法”有如下了解: 一是在“政策设计”上,要对照“教育优先”新战略、十九大新部署、教育发展新任务、对照教育脱贫新要求和对照“三看教育”新方法绘好“设计图”。要上接中央和国家政策的“线”,下接本地区本行业工作部门的“地气”,以中央和国家政策为指导,结合实际工作拟定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所以学校工作中的各个方面也必须以上级政策为导向,认真安排部署学校工作,在教育教学、安全教育等工作中要切实以学校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二是在“工作部署”上,要善于用行政的、经济的、法治的、辩证的方法下好“开工令”;要周密细致,要清单化,要项目化,可操作性要强,不能大而化之。在拟定好学校工作思路后,将总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然后分解到各个部门去具体履行落实,全面推行清单式,项目化,精细化管理。所以在学校工作中必须将所有工作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做到无论什么工作都人人抓,人人管。 三是在“干部培训”上,要坚持需求导向、坚持分类分级、坚持改革创新练好“施工队”;要确保每项政策出台都要及时让每位干部职工都弄明白、理解好,提升执行力。对干部进行理论培训、实践操作培训,做到不走过场,要严格落实执行,实实在在为民服务。在培训方面,要制定好培训计划,做到大会有培训,小会有教育,把不懂的变成会操作、会使用。特别今年来上级针对乡村教师培训的力度逐年增大,教师外出培训、网络培训的机会都很多,所以作为学校一定要制定好规范可行的培训选派方案和计划,让教师都充分享有培训的机会,并将培训所得带回学校,进行二次培训,让更多的教师分享每次培训精髓,做到经费保障,不浪费任何的培训机会。 四是在“监督检查”上,要完善机制、丰富手段、抓住关键、把握重点、树立权威用好“监理员”;还要盯住关键,夯实各级抓落实的责任,政策执行力不仅靠干部自觉,更要通过制度规范,让便民政策落地生根发芽;监督在学校工作中相当重要,通过有效监督会让学校工作变得更加的规范和有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避免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推进以“教师导学,学生自主”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高效课堂建设正扎实开展,稳步推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宣传引导。 客观地说,在高效课堂起步阶段,大多数或绝大多数教师对高效课堂建设在思想上是有抵触情绪的,动作也是迟缓的,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为了解决思想问题,9月20日,10月8日,10月23日,先后几次专题会议,学习王局长在高效课堂上讲话精神,安排本学期高效课堂建设工作,通过宣传引导,大多数教师已转变了观念,形成了共识,并积极进行课堂改革实践。 二、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掌握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为此,我们先后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高效课堂22条》等材料印发给全体教师,供教师业余学习。同时,学校每周定期安排一节课的时间,分学科进行高效课堂理论学习与研讨交流,以尽快提高全体教师对高效课堂的深度认识。 三、加强观摩交流。 我校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听过高效课堂的示范课、观摩课,对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十分陌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高效课堂建设少走弯路,我校安排教师外出观摩交流。9月27日,我县研修中心组织各校领导成员和部分教师到廊坊三河市黄庄小学参观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校安排骨干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我校还多次参加县乡组织的导学案观摩课活动和培训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尝试,老师们开拓了眼界,使教师直观感受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高效课堂建设。 四、加强课堂监管。 为了使高效课堂建设在我校能扎实开展,稳步实施,我校成立了高效课堂巡课领导小组,制定了巡课制度,将巡课结果定期公示,并纳入到教师的绩效考核之中。通过巡课,我们发现了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五、加强骨干引领,丰富活动内容 为了教师积极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推动了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开展。我校制定了高效课堂实施方案,高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全员参与课堂大赛活动,相互听课学习,并利用课间时间就教学中的问题积极进行探讨交流;大部分教师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撰写高效课堂教学反思和经验之谈,把自己在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困惑写成论文上交学校教导处。目前我校的高效课堂建设在四—六年级已基本步入正轨,一—三年级的教师也在积极的实践探索。应该说,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例如,我校在课堂大赛活动中,李秀文老师的课例在县组织的观摩中受到了好评。但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少数教师认识还不到位,动作相对迟缓。如对学、群学、组内展示动作大;展示用语单调;展示不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小组成员未能完成所有展示的问题就开始展示;学生在黑板上写答案时,下面的学生没有任务,出现时间真空;学生展示到黑板上的内容过多;教师完全放手不讲;评价方式单一;拿导学稿念体会或学习收获。 为更快解决高效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课堂监管力度,并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举行课堂展示、与兄弟学校交流等方式,着力解决细节问题,使我们的高效课堂逐步走向规范,走向成熟。

四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四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四步教学法心得体会一:四步教学法”学习及实施之心得体会 我学习了营山县教学质量工程相关文件,对文件中提出的“四步教学法”也进行认真的反思,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把近期学习和实践之心得记录如下: 一、出示教学目标 教授同年级段学科的教师,共同就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与方式等问题进行讨论,合作设计,达成共识,师师互动,利用教师间知识差异,通过相互切磋,达到互补累积,形成最佳教学方案,设计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九年级所有教学班在学科课堂上所出示的目标基本做到一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与重难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在教材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个别有疑问的地方可以通过随后的课堂交流与教师总结得到解决。 二、活动探究 交流包括生生互动交流和师生互动交流。生生互动交流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展开活动,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师生互动交流是教师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演示等时,主要是单项交流方式,即师→生,它有利于教师对信息进行整体控制,并将信息同时传递给尽量多的人。在课堂交流这个环节中以生生互动为主。在具体的课堂交流环节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采取先进的教学方式。

强调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在课堂上由“演讲者、表演者”,转变为“引导者、导演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给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打破老师“给水喝”的局面,使学生学会“找水源”进行喝水。这样,师生就有可能实现良好的交流。 2、设计好师生交流的有效对话。 师生交流必须有话可谈,即必须有共同的“话题”,也就是不断向对方质疑问难。设置有效的对话主题,提出有效的问题是师生能够较好交流的前提。否则,师生就无法正常交流。于是,教师备课时一定要设计好对话,切不可“没话找话”地设计一些“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无疑而问。 3、教师要找准位置。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中的师生交流是建立在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的,要实现师生的相互交流,教师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给学生充分尊重,让尊重走进课堂。 4、激励是师生交流的助推器。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师必须激励学生,用教师情感的推动、激发学生的自动力,切实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课堂中,教师真诚的赞美、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同对方的交流而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三、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